时间:2023-07-06 17:16: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传统的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于这一系列名叫“杜甫很忙”的“恶搞”,有的网友持宽容、理解的态度,认为这表现的是近年来流行于亚洲欧美的“漫画减压”风,通过涂鸦来发泄情绪,投射了当代人的生活审美观念,是对教科书人物形象再创造的创新欲望的体现,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
正在筹备纪念“诗圣”诞辰1300周年活动的成都杜甫草堂方面认为,这种恶搞杜甫的涂鸦很“不雅”,呼吁网友对杜甫以及传统文化保持尊重。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则发表声明,“如果有人恶搞杜甫,恶意丑化杜甫形象,说明他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对于用漫画形式恶搞杜甫,网络上、媒体上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评价和反应,以至有人发问:“如无涂鸦,谁还记得杜甫诞辰1300周年?”
这样的发问,的确需要我们深思。近几年来,我们的文化学术思想界,曾经有过以“恶搞”“颠覆”先贤哲人的形象为标志的否定传统文化的潮流。现在,就算有人认为“杜甫很忙”反映的是当下年轻人的娱乐心理,有着积极的一面,我们仍然无法不把这样的“恶搞”“轻薄”文化经典人物的事件,与这种潮流的影响联系起来看待。
或许我们不能否认这样“恶搞”杜甫仅是一种娱乐、一种文艺减压,或者也可以宽容地理解为是充满想象力的创造需求。但是,借古人恶搞了,娱乐了,狂欢了,宣泄了,我们又获得了哪些关于杜甫、关于诗歌精神、关于古典人文情怀、关于历史文化传统的重新认知和记忆呢?
我们应该懂得,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从祖先那里接受来的民族精神的礼物。在这种文化中,我们的基础是由整个民族世世代代经历的经验和发明所积累起来的财富,我们是这些文化和精神财富的受益者。民族文化的因子,就像血液一样交织于我们每个生命个体之中,构成我们的“血管”系统。通过它,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直立起来,在民族文化的氛围中自由呼吸、发挥精神的创造力。尤其是文化历史上那些遥不可及的文化先贤的光芒,它们穿越千年时空,照耀当下,让我们的生命历程,因为多了传统文化的陪伴,而变得厚重和温暖……
对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敬畏的心,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向传统、向古典、向文化表达敬意。传统、经典,是我们精神的根,文化的根。
对于后继者来说,我们应该以舍我其谁的精神,把整个民族的文化使命放在自己背上,用身体作围栏,保护着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而拥有了这样的“敬畏的心”,相信那些“恶搞”“颠覆”等诸如此类的轻忽态度、娱乐行为就会减少许多吧……
(原载《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2日)
摘要:施韦泽作为“最能代表西方文化的知识和道德传统的最高成就的人”之一,其“敬畏生命”思想的基本内涵为:人生观的道德个人主义、文化观的文化伦理主义、世界观的生命自然哲学、对中国思想伟大功绩的明确定位。在“敬畏生命”思想已经在我国发生广泛影响之后,深入阐发和把握其基本内涵,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其时代意义。
关键词:施韦泽;敬畏生命;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5005406
在20世纪西方世界,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Schweitzer,1875—1965)是一个在文化和道德意义上的伟大人物。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甚至认为:“阿尔贝特·施韦泽和阿尔贝特·爱因斯坦大概是最能代表西方文化的知识和道德传统的最高成就的人。”[1](P193)施韦泽(史怀哲),法国国籍,在文化上属于德国,音乐家、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志愿医生。1913年,他放弃个人在欧洲的锦绣前程,前往非洲加蓬建立诊所,自费为当地居民服务,直至1965年逝世。施韦泽的行动人道主义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他的文化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中独树一帜,其敬畏生命伦理学成为生态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其关于中国思想的研究对于中华文化复兴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据此,在从伟大人格、文化哲学、伦理思想和中国研究四个方面,对其哲学和伦理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之后①,为了引起更多学者研究其生平和思想的兴趣,笔者觉得还有必要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的时代意义,从道德个人主义、文化伦理主义、生命自然哲学、中国思想的伟大功绩等方面,作一综合性的阐发。一、道德个人主义
笔者对施韦泽的不凡一生和伟大人格的研究,包括纵向的生平概括:反思痛苦和幸福权利的青少年时代、进行文化批判的中年时代和反对核战争的晚年时代;以及横向的人格分析: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伟大人格的文化意义和当代启示进行了一些阐发,应该说基本上给出了一个关于理解施韦泽人生和人格的图景和解读。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这个图景和解读,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中国式”的,即主要还是从其人格和文化理想与中国文化的“亲和性”角度着手的,对于其与中国文化的异质性,涉及的则较少。虽然,就施韦泽不凡一生和伟大人格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而言,“亲和性”方面固然重要;但显而易见的是,为了吸取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以刺激和推进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了解和反思其与中国文化的异质性方面,也许更值得我们重视。从而,以下拟从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两个方面,对施韦泽人生和人格的时代意义,作进一步的探讨。
施韦泽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东西方人对此都没有异议。但是,就涉及道德与政治的关系而言,同样作为道德高尚的人,西方人和中国人的差别就很大。例如,中国古代“精忠报国”的道德典范岳飞,首先是政治人物,然后才是道德人物。而施韦泽则是一个道德人物,尽管也思考政治问题,但与卷入不同阵营之间的对立相比,他更愿意与涉及全人类的问题打交道。应该说,中西道德典范的这种区别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施韦泽继承了“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的基督教个人道德传统,岳飞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政治道德传统的体现。这两种传统各有长处和弱点。儒家政治道德传统有助于中国古代政治的改善,但也有使知识分子忽视其他社会领域活动的弱点。基督教个人道德虽然不着重直接改善当时的政治,但它为人们从事社会领域的道德活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因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发扬古代儒家政治道德传统的同时,还应该拓展自己道德活动的领域,在即使不直接从事政治活动的情况下,向社会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有更多的知识分子这么做了,也许更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陈泽环:道德·文化·生命·中国——施韦泽敬畏生命思想的时代意义当然,就施韦泽人生和人格对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的启示而言,更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则是其关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的思想。例如,在比较中西世界观时,国学大师钱穆明确地指出,西方人看重部分,中国人则看重整体:“部分从整体生,不明其整体,即无法了解其部分。这是中国人观念。”[2](P3)这就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确定了在个人和社会关系的问题上,中国人注重整体即“社会”的倾向。而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作为一个公认的道德高尚人物,施韦泽却反复强调要“坚持绝对个人和独立的行为”,“要作为个人和自由人而奉献”,表现出一种绝非“自私自利”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而是奉献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即“道德个人主义”的倾向。那么,对比如此鲜明的中国重整体社会和西方重部分个人的伦理观点,究竟哪种更为合理呢?笔者认为,中国重整体社会的道德传统自有其深刻的合理性,但如果能够自觉地吸取诸如由施韦泽“道德个人主义”所体现的西方重部分个人传统的积极因素,就会在当代形成更合理的道德生活以至整个社会生活。
这就是说,在个人与整体、社会的关系上,在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上,如何更多地发挥个人的自由个性和独立思想,防止物质主义文化对人的思想能力的削弱,防止公共关系的过度组织化导致个性在集体中的萎缩,防止整体的非道德化导致个人的迅速非道德化,把责任奉献和自由个性统一起来,我们确实可以从施韦泽的行动和思想中获得重要的启示。此外,在这方面,施韦泽关于“伦理的个人伦理提升社会的伦理”的思想也是发人深省的。在中国的道德传统中,我们通常的思维模式是个人对社会伦理的服从,而忽略了个人对社会伦理的提升,这样实际上也就可能忽略了:真正的人道、真正的伦理进步是由富于道德创造力的个人来推动和实现的。因此,这种过多地基于现实社会秩序及其管理角度思考道德问题的路径,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如果忽略了施韦泽关于社会伦理、公共行动往往只与集体利益能够直接联系的事实相关,而个人伦理则与更为重要的“创造促进集体的信念”相关的思想,确实也会造成许多弊端。显然,施韦泽这些明显具有异质性的思想,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摘要】非物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当前非物保护工作的第一要务。本文以四川传统歌舞《蜀风古韵》为例,对表演艺术的“树状形态”展演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传承方式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表演艺术;表演艺术;树状形态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1-0106-3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关于“原真性”保护的种种争议。從理论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与延续是基于特定的社会秩序与文化生态之上,一旦与之脱离,其外在表征与内在规律必然会发生质变。然而,物质形态的典籍与文物可以放置在博物馆里,只要能够提供适合其保存的环境介质,便能够静态地长久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产物,人类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及社群关系是其存在的唯一载体,活态的载体如何能够得以“类似静态”地长久保存,这本身便是一个难题。毋庸置疑,鼓励文化原生地的社会群体找回在外来文化日益渗透的时代大背景下逐渐缺失的文化自觉,從而主观能动地将凝结着先祖智慧的、底蕴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传承下去,是当前保护工作的第一要务。
一
表演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分类之一,在我国申报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当中,表演艺术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许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也是從传统的表演艺术开始的。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视野逐渐從表演艺术本身的性质与特征拓展至整个文化背景及社会结构,并试图在原生地的文化生态没有完全异变之前,努力巩固和维护其传统的文化空间和传承纽带。比如,让從仪式中脱离的表演艺术回归至初始的仪式流程之中,恢复其原本承载的表意功能,或恢复传统的观演场所及观演模式,让传统表演艺术拥有扎根孕育、生长繁衍的土壤环境……当然,在我国政府及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空前重视的今日,也有许多的传统表演艺术走出了山野田间,登上了五光十色的舞台与屏幕,呈现在更多观者的视线之中,也成为了各地旅游文化宣传的主流,诸如“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一类词组一时间成为了火热的噱头。这不禁令人反思,究竟这样的现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是一种现代语境下的发扬?抑或是破坏?究竟怎样的舞台呈现方式才能在原真性的保护与可持续性的发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传统表演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2008年,四川省文化厅曾组织排练了一台名为《蜀风古韵》的四川民族传统歌舞赴京展演,整台节目以板块式的结构形式,将四川省以汉、藏、羌、彝四个民族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歌舞集中整合组构展示于60分钟的舞台之上,且作为“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表演专场。《蜀风古韵》的表演完全由列入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组成,没有任何新创编的节目内容,表演者也由其本土文化的传承族群担纲,充分保留着“古蜀文化”的源头气息以及“民族文化走廊”的交融特质,不失为一个“可圈可点”的案例。笔者便以此为文本,浅要地探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舞台呈现的可行性模式。
二
《蜀风古韵》整台晚会由《川韵古调》、《古羌乐舞》、《凉山彝风》及《康巴舞韵》四个板块构成,各板块所呈现的内容一目了然。
《川韵古调》板块囊括了分布在四川西北、南部地区的四类传统民歌形式,其中“金江号子”(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四川汉族民歌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它广泛吸收了四川其他民间音乐元素,如在领唱的慢板中常出现类似川剧高腔音乐的悠扬、抒情、富有韵味的曲调,表演者激情的演唱,跌宕起伏的旋律,在舞台上复现了战激流、过险滩时紧张拼搏的情景,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其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纤夫”的身影如今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没有了“纤夫”,也就没有了“号子”,传统的劳动歌曲在劳作方式发生改变之后将如何得以传承,这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当然我们不可能为了民歌的传承而令劳动者回到相对落后的劳作环境之中,这与科学的发展观是相悖的,但是,有这样一群人,劳动号子已经成为了身体的符号,即便他们现在不再拉纤为生,这样的符号不会断然消逝,他们依然可以在群体集结之时,默契地和着熟悉的节拍,“一领众和”地唱出铭刻在记忆里的歌,指导老师没有对演唱内容进行艺术化的改编,甚至没有刻意地安排队形的调度,一群江边汉子就在舞台上那样随意的唱着,和着,呐喊着,仿佛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许正是这样的真实才会给人深深的震撼。
《古羌乐舞》是整台表演中风格最为古朴的板块,岷江上游聚居的游牧民族后裔——羌,本身便具有古老的文化基因,千年传承至今的宇宙观、时空观、价值观、神话传说、历史记忆、信仰传统……成就了其独特的歌舞艺术魅力。指导老师走近田野,对羌族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调研之后,在遵從舞台表演规律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歌舞艺术的仪式载体,如羌族传统的“瓦日俄足”,是唯一专属于妇女的节日,节日以女性歌舞活动为主,《古羌乐舞》中保留了民间歌舞的原态,舞台用追光区隔的空间内,在没有任何伴奏的佐助下,羌族妇女们围坐一圈,随性地唱起歌来,歌曲旋律粗犷奔放,节奏散漫自由,山歌风味浓郁,交替反复的歌唱形式,体现了节日“传歌”“习歌”的原貌,歌至段落,妇女们在年长者的带领下,跳起了以“胯部往复转动”为主要动律的传统舞蹈,舞蹈的体态符号,即体现了羌族女性含蓄柔和的美,又折射出羌族原始母系社会的女性生殖崇拜的痕迹,和一味追求艺术形式美感的创作节目相比,更能显现出厚重的文化质感。另一个节目“羊皮鼓舞”,祭司“释比”一出场便虔诚地诵唱经文,并带领由羌族成年男性组成的队伍,敲响手中的法器“羊皮鼓”与神灵对话,这是羌族民间传统祭祀活动的仪式片段,祭司的表演没有经过任何他者的干预,完全还原了其在高山峡谷之间,对天地祈福还愿的真实情景,羊皮鼓队的表演也没有经历雕琢,观众甚至能够听出鼓点节奏的参差,然而这样的返璞归真,会化作一股来自神灵的力量,激荡在观者心间。
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重阳这一天,按照传统的习惯,人们一般是赏玩,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东汉方士费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大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酒,就可以免祸。”于是,桓景到那天就率领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难去了,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鸡犬全都死了。从此,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于是沿袭成俗,遂成佳节。
很多人都不知道茱萸是什么,其实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希望每一个人,都善待老人,都能尽做儿女的孝心。让父母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之所以罗嗦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保留和继承传统文化。
虽然我已而立之年,但看到越来越多的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一代,对于情人节、圣诞节这样的洋节日的热衷程度,远远超越了类似重阳节、端午节这种传统节日,心中不免还是有几分难过的。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中国历史悠久,所蕴育的节日活动十分多采多姿,无一不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个别的节日形式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经验成果。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河中流传下来的瑰宝。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我们的祖先,孕育了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儿女。许许多多的智慧结晶,被保留了下来。例如二十四节气,尽管由于地球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导致了不似以往般的意义重大,但这却是我们炎黄祖先的智慧结晶。而七夕、元宵、除夕之类的传统节日,更是每一个都充满着民族气息和美丽的故事。
可以说,传统的节日在文化内涵和风俗形式上正在走向虚空,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只是模糊的概念,而从西方舶来的“洋节”却是大大地冲击着青年人的心,传统节日没落的同时,“洋节”则大行其道,诸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格外受到大学生的宠爱。他们知道过西方的情人节,并要在这天要给恋人送上火红的玫瑰花和甜蜜的巧克力,他们可曾知道在中国同样有一个这样的节日——七夕!即便是认同这样的节日,貌似也远远不如那情人节给他们的感觉时尚而又充满激情。
摘要: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是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其教育价值的传承在武术文化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武术文化价值的释义、教育功能的分析,提出武术文化教育功能传承的重要性以及传承的具体内容和着重点。
关键词:武术文化;教育功能;传承
武术文化要想得到好的传承和发展,就应着眼与本土文化教育这个主阵地,把学校教育作为武术文化传承的根基。是两亿多的青少年儿童了解中国武术文化,接受中国武术文化。因此武术文化的传承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武术文化释义
作为典型的东方文化的武术文化,处处渗透着东方人的哲学观念与审美理想,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的典范。武术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术语,与武术相比,既相互统一,有各有侧重。武术更侧重于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而武术文化的更侧重于非技术的那一部分,注重的则是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武术文化自武术发源之始就根深蒂固的根植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国武术文化的独特的特性是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关键所在,以致武术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和国家形象的一种符号。鉴于武术文化内容的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从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角度来认识。广义上的武术文化可以认为是文化中关于武术的所有,例如:影视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等。而狭义上的武术文化则是指那些源流有序、风格独特、拳理明晰、自成体系的传统武术流派的传承制度、武德要求等内容。
2 武术文化教育的功能
武术作为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具有十分独特和突出的教育功能。武术文化的理论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武术文化的实践教育则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开发学生智力。武术文化的体验锻炼则有助于学生各项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有重要意义。武术学习是一种技德双修的过程――技术的练习过程也是武术文化的一种训练过程,在技术的练习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是学生从中领悟到中国武术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养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顽强的毅力。
3 武术文化教育功能的传承
3.1 武术文化教育功能传承的意义
当代武术的纯理论与纯技术两级分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把武术割裂成连个部分,2007年的第十届第五次上海市政协会议上,邱丕相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中小学武术课程的开展不适用与武术对高、新、美、难的追求,中小学武术的开展应着眼于促进身体健康成长的运动,并通过武术练习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学习。被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影响的竞技武术,把传统的中国武术中内涵丰富的武术文化给抛弃了,以至于这种被体操化了的竞技武术失去了原有的教育价值,也因此没有什么传承和发扬传统的武术文化之说。因此,对武术中武术文化教育的传承研究,对进一步推动武术走向世界,更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武术文化教育功能传承的内容
对传统美学的传承。中国传统的名族文化中对美的阐释在武术中得到了传神的表达和描述。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对武术美学的传承也不容忽视,而且传承方式有很多,如借助古典文学艺术中的文学表达手段或者是武术著作中对武术的经典描述,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从中体会出武术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传统哲学的传承。中国武术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在太极拳中得到了印证,又如国家统一推行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中就包含着求阴阳思辨、求静的思维。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可以把原本抽象的哲学内涵通过具体的太极拳动作生动的演绎出来,人体通过练习太极拳动作套路,不仅可以使身体更加强健,而且可以从中学到相关的武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中国传统哲学中对辩证法的理解和领悟。
对传统道德礼仪的传承。道德礼仪在武术中表现为武德,武德也是武术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武技精、武风良、武境美、武志坚、武旨正、武礼谦、武纪严、武德高、武仪端、武学勤等十个基本内容。通过对武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礼仪的内容,也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以及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
3.3 武术文化教育功能传承的着重点
教育理论的转变。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随之淡化,中国武术想要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更好的传播,武术教育理念必然要做出一些是影视界发展潮流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在吸收西方外来思想中好的一部分的同时还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实现以健康第一为理念,传授武术技术与武术文化相结合的中国武术。在国内,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把武术课程设置为适用于各年龄阶段学生学习的必修课。并制定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武术在学校中更好地开展,另外,还应准们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武术教师,这些教师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武术技术,更应对传统的武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这样对武术文化教育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重视武术人才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武术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以确保武术文化教育的顺利进行。武术器材和武术服装等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不同武术套路风格对武术器材又不一样的讲究,不同风格的武术套路,所选择的武术服装的款式、色彩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为武术堵塞的审美价值增添了不少色彩。
注重武术课堂教学。注重武术课堂教学首先体现在所安排的武术课的课时上,要增加武术课的课时数。如果课时一定的情况下,就应该考虑选择更具有武术代表性的学习内容进行授课。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适合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学生在参与武术运动的同时,了解传统的武术文化内涵。例如,在中小学的武术教学中加强武德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乃至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高校中则要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的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并通过对武术技术的学习或参加举办的武术比赛展现出来。
4 小结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武术文化内涵逐渐被细化淡化的现象对无数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武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强对武术文化教育的传承,把中国武术的独特性保留下来是是武术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因此深入了解武术文化内涵,加强对武术文化教育的传承,走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全面深入的开展武术文化保护工作,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红梅.武术文化传播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独特功能[J].教育探索,2007(4):10212.
[2] 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武汉理工大学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兴趣
在本次调研中,大多数留学生都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有兴趣。41.7%的留学生喜欢装饰摆设类的手工艺品,37.5%的留学生喜欢小型配件工艺品,有8.3%的留学生喜欢家居日用品,另有8.3%的留学生喜欢服饰类工艺品,4.2%的留学生则表示喜欢其他类的手工艺品。在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时候,有58.8%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在于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35.3%的留学生对于手工艺品的历史文化感兴趣,5.9%的留学生关注手工艺品的其他信息,在调查范围的留学生都不关心传统手工艺品的吉祥寓意和意味。而在购买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时,吉祥含义和特殊寓意被55.6%的留学生视为重要因素,16.7%的留学生注重手工艺品的实用性和功能,11.1%的留学生在乎传统手工艺品的时尚感,工艺品的材质也影响5.6%的留学生抉择,5.6%的留学生会更喜欢大师的作品,5.6%的留学生更注重工艺品的价格和性价比。外国留学生大多对传统手工艺有着一定的兴趣,他们的兴趣集中在于装饰摆设性的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历史文化和特殊寓意上,在合适的材质和功用下,留学生会考虑购买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2)武汉理工大学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渠道
武汉市是中原文化聚集的交汇处,武汉市存在着剪纸,刺绣,糖塑等多种传统的手工艺形式。湖北省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武汉市美术馆等机构举办的展览为武汉市民提供了学习认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平台。此次调研中,45%的留学生希望通过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体验来获得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知识,30%的留学生偏好文化旅游的方式来接近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15%的留学生选择去看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展览,只有10%的留学生会去听中国传统工艺的讲座。留学生更偏好通过可交互式的体验方式和多方面多角度的感官刺激去学习认识中国民间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对于在武汉的留学生而言,学习工作之余能够接触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的机会极少,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渠道更趋简单单一,又加之各个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语言障碍因素,致使留学生并不能系统地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
2针对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分析
学校以及留学生、传统工艺者、政府方面以及媒体传播
(1)关于学校以及留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问题研究。
1)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差异性造成的问题
被调查的留学生,大多数对某些传统有一定了解,如:剪纸、刺绣,但是更多的传统工艺不被留学生所熟知。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差异性所造成的,其中包括语言障碍、文化障碍等。留学生在中国的交流学习中大部分汉语水平有限,他们通常只在留学生圈中活动。这种由语言障碍导致的文化障碍使留学生难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主义导致的文化差异性和民族意识形态的不同也导致留学生无法了解传统工艺背后的意义。
2)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学校在培养外国留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增加留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的学习,可通过展览、参观工作室等方式组织留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2)给传统工艺从业者的建议。
1)宣传途径方式需完善
在调研前期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从业者探访过程中,许多的传统工艺者以家庭作坊制为主,在展示作品采用的宣传方式较传统保守老旧。在此我们推荐立体式、多角度、长久性、多媒体的宣传方式。例如,亲身体验,更加系统详细的讲解传统工艺的独技艺、悠久传统等旨在让参观者身处其中的体验感;在体验者初次体验后,通过兴趣班的开设或者课堂讲座为有意愿继续了解或学习其制作的留学生提供长期的专业指导和培训;结合多媒体进行宣传,在原有传统媒介传播的基础上,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宣传,提高传统手工艺的曝光度。
2)实现传统工艺产品
与市场相结合。从留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推断外国人的兴趣点所在,根据他们的需求,适当调整工艺品品类,从而打开和拓宽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国际市场,把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推向国际舞台,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艺术精髓。
3)加强英语学习,完善工艺品介绍信息
调研前期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从业者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从业者都为方言使用者,不具备与外国留学生交流的语言基础,而其工艺品的介绍并未有外文标识,这也是外国留学生很难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大障碍。中国传统手工艺从业者应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完善外文标识,才能更有效地宣传自己的工艺品。
(3)政府方面以及媒体传播。
1)加强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关
注和宏观调控。建议政府构建完善的保护传统手工艺的服务体系,加强有关方面的宏观调控,并有目的性的针对外国留学生开展传统工艺活动,提供可交互式的体验方式和多方面多角度的感官刺激,加强活动的立体性和生动性,实现宣传的高效性和深刻性。
2)形成传统文化集聚地,实现集中式宣传
政府调控传统文化的集聚,形成传统文化功能分区,打造城市文化旅游聚居区和文化名片。便利外国留学生和其他游客系统性地游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3调查研究的意义
(1)对于留学生而言
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力量,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给他们提供一些能够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同时还有助于解决留学生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对于学校而言
校园就是我们学习、生活必不可少重要场所,学校对于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来说影响巨大。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我们深入了解留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为我校留学生创新培养计划提供案例分析和翔实的研究数据,推进留学生学科创新建设。
(3)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绽放西班牙式的珠宝魅力
在Cindy看来,ARTE充满着热情,充满着艺术,充满着关于珠宝的无限可能性。这些都是源自西班牙品牌的无限魅力。而关于ARTE的种种也由Cindy为我们娓娓道来。
ARTE源于西班牙,深刻融合西班牙的艺术概念。最初,这个西班牙家族从事的是珠宝经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不断探索与挖掘的过程中,ARTE应运而生。
珠宝为女性提供的不仅仅是关于美,关于高贵的象征,它同时更是女性个人魅力的绽放,自信的体现。但是昂贵的价格却让很多珍爱珠宝的女性望而却步。10几年前,ARTE研发独有的人工宝石,藉以取代真钻制作出完美的珠宝,并命名为晶钻,于是,ARTE便以为女性展现更多完美的珠宝作品为己任,不断设计制作出让人称谓的完美作品。
ARTE有很多经典系列,其中一个经典系列Deseo,题材是采自花球,用不同颜色的晶钻放在起,尤如西班牙不同颜色的花球。ARTE的设计非常具有典型的西班牙特征,当中的Holiday in Spain系列便是以西班牙各大城市为设计蓝本。另外,ARTE很多珠宝设计都源自于自然灵感,比如动物、花草、森林。ARTE则在这些灵感的基础上,深刻融入了西班牙式的风格特点。
这个秋冬,ARTE所的东方系列以中国传统文化及标志象征为设计灵感,将西班牙风格与东方美态完美结合,更巧妙运用东方元素与时尚流行趋势,演释时尚与古典兼具的气度与韵味。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ARTE设计师耗用两年时间进行数据搜集,从中国传统元素吸取设计灵感,以西班牙工艺展现中国特色,精心设计成代表祥瑞的“瑞兽系列”、代表中国标志性文化的“国宝系列”,及传递爱与祝福的“吉祥系列”。
这个东方系列加入了大量中国元素,比如长城、铜钱、中国结等等,以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在推崇中国设计的同时,我们依然保持西班牙精湛的手工,继续用人手镶嵌制作,以确保质量及品牌地位。
虽然,ARTE用晶钻取代了天然宝石,但是对于技艺的要求却丝毫没有降低。晶钻几乎可以媲美真钻的硬度及净度,因此ARTE选用传统的宝石切割技艺,以获得最好的折射度并散发最亮丽光芒,此外,亦坚持用传统的手工镶嵌技法来制作每一款珠宝作品,包括精妙的打磨技术,都使得ARTE在制作工艺上更胜一筹。
除了对设计及工艺一丝不苟,ARTE亦很注重色彩的运用,从而达到和谐的感觉。ARTE还有另外一项专属的定制服务,凡是在ARTE店铺都可以根据客户自己的喜好,选择喜爱的颜色去搭配出属于自己的专属珠宝,这项定制服务没有额外收取任何费用,定制的时间需要90天,可见ARTE无论何时部保持纯手工定制的优秀传统,让人对ARTE更加钟爱有佳。
在中国时尚也会遍地开花
它通常又是指由社会群体集体创作,或者在群体中反映其传统特征的个人创作(被群体认可),由该群体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的体现该群体的文化特征、传统习惯、心理信仰、生存环境的文学艺术表达方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民间文学艺术”则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者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者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1](P1)在联合国的其他法律文本中,称这些遗产为oral,non—material,intangi-ble,分别对应的中文为“口头/口述的”,“非物质的”和“无形的”。
《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以下简称《建议案》)A条关于“民间创作的定义”,也作出了与上述基本相同的定义规定[2]。“民间文学艺术遗产”作为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更多地表现出多元化和独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它以最传统的方式在其来源群体内部世代相传,从而逐渐成为它来源的那个群体的象征和特有的表达方式。就中华民族而言,它是中华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几千年以来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之一。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及思维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民间文学艺术,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它不仅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而且对整个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际社会重视和加强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1989年10月17日~11月16日于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25届会议指出:考虑到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是使各国人民和各社会团体更加接近以及确认其文化特性的强有力的手段;注意到它在社会、经济、文化及政治方面的重要意义,它在一个民族历史中的作用及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强调民间创作作为文化遗产和现代文化之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殊性和重要意义,承认民间创作之传统形式的极端不稳定性,特别是口头传说之诸方面的不稳定性,以及这些方面有可能消失的危险;强调必须承认民间创作在各国所起的作用及其面对多种因素的危险,认为各国政府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方面必须起决定性的作用;应当尽快行动起来,特制定一份给各会员国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大会建议各会员国根据各国的宪法规定,通过所需要的立法措施或者其他步骤,执行该《建议案》有关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尤其是民间创作)的各项规定,以便在其领土上实施该项建议所规定的原则和措施。
大会要求各会员国将该项建议通知负责保护民间创作事务的当局、部门或者机构,并且提请负责民间创作的各组织或者机构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建议各会员国鼓励与负责保护民间创作的各有关组织进行深入接触。规定各会员国必须按照大会确定的日期和方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实施该《建议案》情况的报告。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的一种无形的智力劳动成果,它在本质上和整体上具有许多与知识产权共有的特征。因此,凡属能够被界定或者被确定为“作品”的表达方式的民间文学艺术,还当受到当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早在1967年的斯德哥尔摩外交会议上,官员们(含专家)曾就修改《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有关条款,专门讨论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保护问题;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曾联合召开了题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保护知识产权问题政府专家委员会”的会议,最后通过了《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免被滥用国内立法示范法条》;在WTO组织2001年11月的多哈会议“部长声明”第18~19条中,也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保护问题,作为随后一轮谈判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自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先后通过国内立法或者区域性国际条约的形式确立了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譬如,1977年签订的《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的班吉协定》,就是一个区域性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条约;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安第斯组织的《知识产权共同规范》,也将“传统知识”纳入成员国的国内法保护。目前,世界上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确认和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国家有50来个,还有一些国家是以判例的方式对民间文学艺术给予确认和保护。
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鉴别及保存的规定。《建议案》在“民间创作的鉴别”条款中指出:“民间创作作为文化表现形式应当受到表现其特性的群体(家庭、职业、国家、地区、宗教、人种等)保护,并为群体而保护。”[3](P2)教科文组织要求各会员国在国家、地区、国际范围内,就民间创作的鉴别问题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编制国家从事民间文学创作的机构目录,以便将其纳入地区和世界此类机构一览表;(2)鉴于必须协调各机构使用的分类体系,建立鉴别和登记(收集、编索、记载)体系或者以指南、目录等形式发展现有体系;(3)鼓励建立民间文学创作标准化分类法:(a)编制民间文学创作分类总表,以指导全世界在这方面的工作;(b)编制民间文学创作细目汇编;(c)对民间文学创作进行地区分类,特别是通过实地试办项目进行。关于“民间创作的保存”问题,《建议案》认为,“保存”涉及的是民间文学创作传统的资料;保存的“目的”是使传统的研究者和传播者能够使用有助于他们了解民间传说演变过程的资料。如果说,生动的民间文学创作由于它不断发展的特点而不能始终受到直接保护,那么,固定的民间文学创作或者研究则应当受到有效地保护。
这种保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1)建立国家档案机构,使搜集到的民间创作资料可以较好地以稳妥的方式加以贮存,供更多的人(尤其是后人)使用;(2)建立一个国家档案中心机构,以提供某些特别服务(如编制总索引,传播关于民间创作资料的情报,以及适用于包括“保护”在内的民间创作活动标准的情报);(3)建立博物馆或者在现有博物馆中增设“民间创作展室”,展出传统的民间文化;(4)优先考虑种种表现传统民间文化的形式,它们是这些文化的现在或过去的见证(如遗址、生活方式、物质或非物质知识);(5)协调种种搜集和存档的方式;(6)对收集人员、档案人员、资料人员以及其他专门人员,进行从事保存民间创作实物和资料的培训;(7)为制作所有民间创作资料的档案和工作副本以及供各地区研究机构使用副本提供便利,确保有关的文化团体能够接触到所收集的资料。[4](P2~3)
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传播及保护的规定。《建议案》在“民间创作的传播”中指出,应当使公民了解作为文化特性基本因素的民间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使人们意识到民间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民间文学创作的必要性。为了使民间文学创作的作品及艺术得到弘扬,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保持它的完整性、准确性、科学性,避免遭到不应有的歪曲,教科文组织要求各会员国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鼓励组织民间创作方面的地区性、全国性或者国际性活动,如庆祝会、联欢会、电影放映、展览会、研究班、专题研讨会、讲习班、培训班、专门会议等,支持传播和出版这些活动的材料、文件和其他研究成果;
(2)通过提供补助金的方式,或者通过在新闻、出版、电视、广播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传播机构设立的民间文学艺术研究者的职位,通过确保对传播机构搜集的民间创作方面的材料进行适当归档和传播,鼓励这些单位在其节目中更多的使用民间创作资料;
(3)鼓励各地区、各市政当局、各协会和从事民间创作的其他团体设立民间文学艺术研究者的职位,负责促进和协调本地区民间创作活动;
(4)资助现有教育材料(如根据实地搜集到的资料摄制的录像片)制作机构,鼓励在学校或者民间创作博物馆中,以及在国家和国际民间创作展览会和联欢会上使用这些材料;
(5)通过资料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机构,以及在民间创作方面的专门简报和期刊上,为公众提供民间创作的有关资料;
(6)根据双边协定,在国家和国际范围内为从事民间创作的人士、团体和机构之间的会晤与交流提供方便;
一、民间美术的过去
民间美术的产生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艺术。原始彩陶艺术是纯粹的劳动者的艺术,也是民间美术的源头。原始时期,由于营养不良和医疗条件的落后人的寿命很短,因此原始人便产生了生殖崇拜意识。到农耕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民渴望丰收,会请巫师做一些祭祀活动,于是巫术信仰意识就产生了。传统的男耕女织生产方式也为民间美术的产生打下了基础,男的下地耕种妇女便留在家中纺织。可以说远古时期的民间美术中多表现出对多子多孙、驱邪免灾和丰收的愿望。
远古民间美术特点明显的表现在象征性上。这种象征性表现在谐音、寓意、符号三种手法。在劳动者眼中他们周围的事物绝不单单是一件纯粹的物,而是渗透着人的情感并且有一定灵性的东西。在物的身上往往寄托着人们的精神期望,甚至包含着巫术性的祈祷。例如在民间美术表现对生殖的崇拜时,人们大都选择繁衍能力很强的动物或植物如石榴、葡萄、莲花蓬等。还有运用了谐音寓意的《喜上眉梢》等,这些题材、图案等艺术形式所包含的吉祥寓意,丰富了民间美术的内涵,使她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二、民间美术的现状
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民间美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审美需求。为了不被历史所淘汰,传统的民间美术也在不断吸取新的构成观念、新的形式和新的语汇,来反映现代人的生活及情感。这种改变表现在:传统的民间美术由以实用功能为主转变为以满足精神审美为主;以美好寄托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主;以与民俗信仰紧密结合为主转变为以自身的目的和需要为主等等。这种转变也不是完全脱离了民间美术的精髓,它是在不对其“母形”否定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审美观念和新的时代元素。要想民间美术依旧保持质朴、率真和稚拙的特点继续传承下去,民间美术产品需要创新,需要研发。
三、民间美术的未来
民间美术的发展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有些已经消失,有些正濒临灭绝,只有极少数民间美术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为了能更好的传承,我们需要做一些努力。首先,要把现有的民间美术通过文字、摄影、录音录像等记录手段保留下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存录、立档、建立数据库。建立文化街、非遗产品专营店、民间文化产业园、民俗村等,这样不仅实现了保护的目的也起到了宣传作用;其次,确保民间美术可以顺利的传承下去,这就需要资金的支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扩大民间美术产品销量上改进,不断研发新产品;最后,要保证有人继承。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都是封闭式的家族传承,要打破这种习俗,和现在教育事业想结合,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计划:
1.初级班。初级班针对的是一到六年级的学生,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初级班又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授课,第一阶段是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授课老师可以选择向学生讲一些关于传统民间艺术的童谣、民间故事、神话故事,让传统民间艺术富有神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喜爱。第二阶段是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授课教师可以发一些简单工具,让学生动手去实践,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耐心以及对民艺制作所需工具的简单了解。
2.基础班。基础班针对的是初中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始对真和美有了追求,这就要求授课老师要系统的把关于民间艺术的基础知识讲授给学生,然后再动手制作帮助学生消化吸收。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文化市场、拜访民艺传承人,让学生知道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
3.职业班。职业班针对的是高中学生,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形的塑造已成熟,这时我们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可以专门去聘请民间艺人,传承人,当面制作工艺品并教授、指导学生,达到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民艺作品的制作。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设计
“传统”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历史上传承下来并且有一定特征与特殊性的风俗道德、制度、思想、艺术等,而传统并非所有历史的东西。我国是一个注重传统、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封建政治体制、家庭结构、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对现代环境设计有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室内建筑风格大致相同,以各种木材、直线设计、榫卯结构为主。比较经典的风格有唐代、宋代、明清等时期的风格,其空间布局主要为室内陈设、室内构件和室内家具。对于传统环境设计,一般要求遵循某种特有的固定的模式。色彩运用、院落组织等使用平衡的方法获得具有稳定性的设计效果,从而表现出传统风格的严谨和一定时期的风格。布局的形式遵守一定的秩序等级和规矩,生动地体现了传统礼教思想。
二、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
世界各地往往有一种现象:外来文化影响甚至取代地域性的民族文化。这在现代环境设计中也有所体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文化交融,导致地域性特色淡化,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商业化设计的方法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进入我国,部分设计师忽略了地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现代环境设计。
三、当今时代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建筑文化
1.民族形式没有套其形
当代经济飞速发展,人类对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必须将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才能使之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且不能只是追求表面的形似,如果没有深入地理解,即使表面上看是中国特色的,但是从整体上看就会发现并不是。贝聿铭先生致力于思考如何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为此,他阅读了许多关于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书籍,还到扬州、苏州等地进行采风、考察。经过不断推敲,他最终使用许多我国传统文化的语言符号,并将其和现代艺术精心结合,利用光影美学,使建筑和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呈现出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特色和装饰艺术精华。他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突出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理念的融合。
2.以现代设计理念传承传统文化
历史是时间的定格,文化是不断的传承。设计师应注重将环境的内部空间功能与结构紧密结合,创造出具有现代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理念。
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融为一体能够生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人们有时会倾心于异国文化,但在精神层面上始终热忱于本国的传统文化,脱离不了内心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这就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从而使二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冯林林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端午节放假,始于2008年政府关于节假日规定的改变,这一年,国家缩减了五一长假,而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同春节一起纳入法定节假日。端午节因其久远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传统内涵而成为节假日之一。
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不是端午,而是我们该如何过“节”?
对于“过节”本身,人们并不陌生。中国历来是个注重传统的国家,在绵延不断的时间流转中,人们借助时令、传说和习惯,设立了一个个的节点,并把这些日子叫作节日。
作为一种文化的记忆和特有的符号,传统文化在循环往复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增强着对家乡、对国家的认同,对民族之根的认同。节日中体现着骨肉亲情、乡土情感、亲和力、自豪感。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中华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总计共有120多个,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传统民族节日。千百年来,在节日里,人们或重温那些动人的传说,如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端午屈原投江;或有某些与平日不一样的活动,清明祭祖,中秋赏月,元宵闹花灯;或吃某些与平常不一样的东西,端午吃粽子,腊八吃腊八粥,过年吃年糕。团圆与亲情、浪漫的爱情、狂欢的喜悦、追思的深沉……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长链中熠熠生光的珠宝,它未必强烈震撼人却深深嵌入生活,沁入心田,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难以磨灭的影响。中国人将自己的各种情感都融入到了传统节日里面,通过“过节”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希翼。
生活,因有节而美
不过,这样的喜庆气氛却在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淡。“最好吃的粽子”很多时候成为了很多中国人记忆里的美好。尤其是当人们“节日”、“假日”不分,更多的被假日经济和消费文化所主导,年轻人更热衷于过“洋节”的时候,我们的节日氛围慢慢变得寡淡而稀薄。
韩愈说过,“民俗既迁,风气易随”。诚然,通信技术的进步,频繁便捷的联系使人际感情能随时得到传递宣泄,维系节日传承之脉的乡思、旅愁、亲情、友爱失去了积郁的机会;诚然,我们现在都很“忙”,不再像梅葆玖先生那样,曾祖父、祖父、父亲和自己都在同一个戏台演戏、生活;诚然,因为有空调,我们不再明显感觉四季的变化,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只有在端午才能够吃到粽子……但这,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忘记传统的理由。
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当代人通过传统节日,可以追溯到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诚如钱文忠所说:“节日有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内涵。它能够像一根竹子的竹节,告诉我们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最牢固维系我们传统的地方在哪里,最牢固能够凝聚成我们认同感的地方在哪里。”竹子因为有节而美,我们的生活同样如是。
探四方节令,BMW挖掘存续之悦
关键词: 孝道文化 农村养老模式 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关于养老问题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养老现状的分析、城乡养老制度的建立,以及养老模式的选择上,而从文化角度阐述养老模式的文献相对较少,特别是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的研究很少。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的思想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选择从孝道文化的视角来阐述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孝道文化概念的文献综述
孝道文化是家庭私有制和父权制产生以后形成的一种伦理道德,即子女奉养父母。它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代际情感模式,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含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孝文化是指家庭子女对于父母的奉养;广义的孝文化是把家庭子女奉养父母与修身、治国、平天下等相联系。杨懋春认为:“孝不一定是一种美德,而是一种当然的事,也是作子女者的一种义务,或一种应当扮演的家庭角色。”(杨懋春,1972)孝的行为方式是对父母“衣食上的赡养”。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崇老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老人是家庭和社会的权威。经过伦理的倡导和法律的维护,孝文化已成为中国国民心理的一部分,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渗透(肖群忠,1998)。很多学者将孝视为中国的根本文化,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的社会(杨国枢,1989)。中国人将孝道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且主动顺从,他们都会因为孝道观念而照顾老年父母的日常生活。孝道规范对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日常生活有巨大的影响。黄坚厚在对我国台湾地区青少年关于孝道的调查中发现,孝道对于青年人孝敬父母有深刻的作用(黄坚厚,1989);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城乡调查”显示,老人中担心子女不孝敬的为数不少。总体而言,多数子女是孝敬父母的,老年人对子女持肯定的态度。但也有1.2%的城市老人反映子女不孝顺,29.7%的老人担心子女不孝顺(张秋霞,2003)。传统孝道观念在现代中国社会依旧存在,调查表明华人社会中一直存在着尊敬老人的传统价值观。香港城市大学2001年中国七城市的孝道实践研究显示,中国人仍然崇尚传统的孝道观念(关锐煊、张宇桥、伍锡洪,2003)。2000年中国城乡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家庭内的孝道广泛存在,孝文化仍然担负着联系父母和子女的纽带(伍小兰,2003)。
在我国传统的古籍记载中,孝道与养老模式的建立也有着密切关系。《尚书・酒诰》记载说:“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孟子提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上》)《孝经》提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经・庶人章》)[2]
由此可见,养老是传统孝道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一直有着极强的家庭观念,中国社会的养老模式也一直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中国的法律与道德也一直强调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而,分析传统的孝道文化对于我们分析农村的养老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统农村养老文化的内涵及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
(一)传统农村养老文化的内涵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知,中国传统养老文化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一部分,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孝道观念则构成了传统养老文化的思想依托。从现有资料看,传统农村养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养老、尊老和送老。
第一,养老。物质供养与精神赡养的统一,供养有两种:一种是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无冻饿之虞,“是谓能养”;一种是将最好的东西奉献给老年人,使其饱食暖衣,营养充足,“是谓善养”,传统养老文化主张后一种。另外,养老不能只注重物质而不注重精神,如果没有爱的精神,“虽日用三牲,尤为不孝也”。
第二,尊老。要养成尊老的社会风气和相应的社会伦理道德。如在尊老风气上,指“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九十使人受”。另外,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尊老、敬老”社会伦理道德体现在称谓、礼仪和吏制等各个方面。如在称谓上,称长者父老、父兄;在礼仪上,古代敬老,行有行礼,坐有坐礼;另外,在吏制方面,国家设立父母官,“职养德高年长者”,以敬养老者,让其安度晚年,享受社会尊敬。传统养老文化不仅把“尊老、敬长”作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而且是“养老”的最高境界。
第三,送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送葬意义深邃,其重要性超过了养生者。“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重视送老的观念,不仅导引出传统社会中一些“生不极老,死乃崇丧”的反常现象,而且培植了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特性。民间说法,“生要在苏杭二州,死要在厦门泉州”便是很好的写照。[3]
(二)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
农村社会养老模式的选择受传统养老文化的影响。第一,“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在儒学中,许多对孝的论述和要求,对于养老模式的选择起着制约和规范作用,使养老由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演变为一种规范的社会行为,敬老、爱老、养老成为社会公认的美德。在传统社会里,传统养老文化的核心――孝观念在传统社会里被绝对化、宗教化。强调父为子纲,孝子要想方设法孝敬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模式就被理念化。“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家庭养老从注意对老年人生活的实际利益转移到注意其中蕴涵的理念。这种经过数千年积淀的形成的传统养老文化理念在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第二,我国古代兴行“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并且历代法律也都对子女不孝规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此外,国家还通过“举孝廉”,表彰孝道有成的孝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行孝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可以说,孝道文化不仅影响个人赡养自己的父母,更强调了从国家的高度上对老人的赡养,即社会养老。因此,在考虑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时必须考虑我国具体的文化背景。
四、孝道文化影响下的农村养老模式选择――建立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相结合的综合型农村养老模式
在孝道文化的背景下,建立一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相结合的综合型农村养老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第一,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模式。家庭养老的运行,主要靠的不是现实行为,而是源于文化的动力”。[1]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西方国家“接力式”的代际关系(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子女无赡养父母的责任)不同,我国无论是社会制度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还是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的改变,始终保持着传统式家庭,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代代相传。尽管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但并不能否定家庭养老的价值。由于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村社会养老体系的暂时缺损,农村老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主要依靠家庭养老,我们应充分肯定和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中国农村之所以普遍采用家庭养老,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实行农村家庭养老符合农村普遍存在的现实经济状况。由于农村一直以来生产力水平的落后,使得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也就丧失了从土地中获得金钱的来源。而他们的孩子也就相应地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第二,实行农村家庭养老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敬老、养老文化心态。就我国而言,人们选择农村家庭养老还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因素。中国儒家思想中的“要孝敬”、“勤持家”、“讲礼俗”、“重人伦”等文化传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这种思想与旧中国不发达的经济水平相适应、相匹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敬老观和养老观,并支配着中国人养老方式的选择。所以,中国的老百姓比较愿意采用农村家庭养老方式赡养老人,老人也希望晚年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因而,政府和社会都广泛提倡这种养老方式,并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予以大力推广。第三,社会养老无法替代农村家庭养老实现精神慰藉功能。物质上的供养虽然构成养老的最基本和最低层次的需要,但是它是养老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生活照料是养老的第二个层次,它是在物质供给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精神慰藉是养老的第三个层次,因而也是最高的层次,它是养老的深层境界和高层追求。
第二,社会养老。要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正确估计和利用国家的权力和威望,在国家政策等相关制度的正确引导下建立和完善现代养老模式。传统养老文化的模式是国家性家庭养老。也就是说,国家的支持在家庭养老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国家的支持,家庭养老行为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其实,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国家都能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如我国现代的婚育文化,社会主义敬老养老文化的形成,国家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可低估的[7]。社会养老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主要是通过社会服务而实施的,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重要支柱。
第三,自我养老。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核心家庭的出现,人口流动的出现,甚至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对传统的文化观逐渐淡漠,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不断弱化,这就要求农民个人培养和强化自我养老保障意识。一般而言,家庭中经济资源大部分是老年人一生的财富积累,老年人不应一味地“无偿”转移给下一代,而应强化对经济资源的控制,利用这种控制权进行自我养老。
五、结语
笔者以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为主线,探讨了在传统的孝道文化的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这就说明了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农村养老模式的重要性。随着我过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养老方面的缺失,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模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这种养老模式的思想根基,孝道文化的作用也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3]高和荣.构建中国农村养老方式[J].人口学刊,2002,(1).
[2][5]潘剑锋.传统孝道与中国农村养老的价值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4]沙莲香.中国人的民族性(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