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节能减排措施

工业节能减排措施

时间:2023-07-06 17:16: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业节能减排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业节能减排措施

第1篇

关键词:工业炉 节能减

中图分类号:TB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086-01

随着能源形势和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峻,节能减排越来越成为当前我国工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工业炉存在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等主要问题,本文就针对性地在替代燃料、燃烧系统改造和余热余压利用等方面提出一些节能减排的措施

1 替代燃料

中国工业炉一直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其污染环境严重,所以寻找理想替代燃料是我国工业炉节能环保发展的战略性方向。利用柴油和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其经济成本较高,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没有大规模利用。生物质作为一种能同时提供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可再生新能源,能够减缓温室效应的产生,环境友好,故利用生物质代替煤是我国工业炉节能发展的理想途径。

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工业替代燃料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和生物质裂解油技术。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将各类分散的、没有一定形状的生物质压制成一定形状的、密度较大的各种成型燃料的技术。生物质成型燃料多用在一些中小型的工业蒸汽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和商业蒸汽锅炉上。

生物质气化技术是指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生物质原料经过简单的破碎处理后送入气化炉中进行裂解,得到可燃气的一种热化学反应技术。生物质气化得到的可燃气可以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应用在轧钢加热炉、炼铜反射炉、坩锅炉、工业锅炉及水泥回转炉和耐火材料隧道窑等燃料品质要求较低的工业窑炉上,而经过除尘除焦等净化工序后,其应用范围可推广到陶瓷窑炉、玻璃窑炉、热风炉和电厂等燃料品质要求较高的工业窑炉上。

生物质裂解油技术是指将秸秆、木屑、甘蔗渣等农业废弃物通过高温快速加热分解为挥发性气体,再经冷却后提炼出的一种液体。生物质裂解油的热值一般为16~18MJ/kg,产油率可达70%,它可直接用作锅炉和窑炉的燃料,也可进一步加工转换成化工产品。

2 燃烧系统

在工业炉的系统里,燃烧是燃料的化学能释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既要考虑降低气体和固体的不完全燃烧损失,又要考虑过量空气造成的排烟损失,还要兼顾降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浓度的问题,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燃烧技术是实现工业炉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节能燃烧技术包括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脉冲燃烧技术、富氧燃烧技术和分级燃烧技术。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也叫蓄热式燃烧技术,它不仅是一项高效的废热回收节能技术,而且能提高产品的品质。蓄热燃烧技术是指交替切换空气或气体燃料与烟气,使之流经蓄热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回收高温烟气的显热,排烟温度可降到180℃以下,可将助燃介质或气体燃料预热到1000℃以上,形成与传统火焰不同的新型火焰类型,并换向燃烧使炉内温度分布更趋均匀。目前,我国已在轧钢加热炉、玻璃窑炉、熔铝炉、锻造炉和钢包烘烤器等工业窑炉上成功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

脉冲燃烧技术是一种间断燃烧的方式,使用脉宽调制技术,通过调节燃烧时间的通断比实现窑炉的温度控制[1]。这种技术对加热炉的炉温控制较为容易,所以炉内的温度场均匀且温度波动极小,而且还能节约燃料。近年来,该技术在冶金、陶瓷等工业窑炉燃烧系统控制方面得到逐步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富氧燃烧技术是以助燃空气中氧含量超过常规值得一种高效强化燃烧技术。富氧燃烧技术能够降低燃料的燃点,加快燃烧反应速度,促进燃烧完全,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减少燃烧后的烟气量,从而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富氧燃烧技术比较适合应用在高温工业炉,如金属加热炉和玻璃溶化炉等等,有资料表明锻造加热炉若采用23%~25%的富氧空气助燃,可节省1/4的燃料。

分级燃烧技术是指通过改变送风方式将不足量的空气送入主燃烧区,形成缺氧的燃料过剩燃烧,然后剩余的空气在第二级燃烧区加入,形成燃料稀薄燃烧区,完成整个燃烧过程。分级燃烧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据项目运行结果表明,采用分级送风燃烧技术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35%左右。

3 余热余压利用

工业炉余热主要是指排出的燃烧产物的显热与加热制品带走的显热。这些显热所带走的热量数量较大,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显著的。目前我国工业炉的余热资源回收率仅为34.9%,回收潜力巨大[2],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余热余压利用技术。

中高温烟气余热主要利用方式包括:利用余热锅炉产蒸汽或者加热导热油直接利用,利用换热器预热助燃空气,还有通过余热锅炉产蒸汽并利用蒸汽汽轮机发电。以轧钢加热炉为例,轧钢加热炉的出炉烟温1000℃左右,在烟道内设置高效空气和煤气预热器对助燃空气和煤气进行预热,可将空气预热到600℃,煤气预热到300℃,吨钢燃耗可降低0.3GJ。

低温烟气余热一般是指温度低于400℃的烟气的余热,这种余热虽然品位低,但余热数量很大,现在一般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来进行节能降耗并产生经济效益。例如,水泥厂将400℃以下低温废气余热转换成电能并用于生产,可使水泥熟料生产综合电耗降低约60%或水泥生产综合电耗降低约33%。

干熄焦技术是一项成熟而先进的技术,它利用冷的惰性气体逆流冷却熄灭红焦,然后被加热的气体经过除尘后进入蒸汽锅炉将能量回收利用或供热发电,同时消除湿法熄焦的严重污染,以一台140t/h的焦炉改造为例,其年产电量可达4000万度。

余压回收发电技术是指利用工业窑炉产生的废气余压直接用来发电。例如,钢铁厂高炉炉顶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TRT),是利用高炉炉顶煤气具有的压力能,经透平膨胀做功,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的装置。

4 结语

当前,应对能源危机、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我国“十二五”节能规划也提出要继续贯彻实施20%左右的能源强度下降目标和18%的碳强度下降的目标,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由于我国工业炉类型繁多,应用领域广泛,因此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各种炉型的特点和具体工艺要求,采用合理的节能技术方案,才能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行为;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1 研究背景

能源的大量消耗,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了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顽症,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户,实施节能减排责无旁贷[1]。与此同时,政府在生态环保资金投入及监管力度方面非常重视,“十二五”时期,中国生态环保投入将达到3.4万亿元,2013年发改委确定的节能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3.5%,较2011和2012目标提升了0.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实施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政府监管工作的着重点。

在国内外学者对节能减排行为的研究中,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1 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国内外学者对节能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关于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制约因素研究,另一个则是关于企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与管理对策的理论模型研究[2]。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行业特征、企业规模、管理者素质,政策层面的支持;外部的政府管制、商会和社会压力等[3];而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4]。

1.2 企业采取的节能减排行为分析

在对企业主要采取的节能减排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中,主要集中于耗能领域分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对高耗能行业可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进行研究说明。而在对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则主要集中于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发展前景等的介绍。

1.3 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管理对策及政策建议研究

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对策及政策建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各国家的节能政策和经验,与此同时分析我国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式,提出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对策建议。

学术界已经对节能减排行为进行了较多研究,但仍然呈现出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较少的特点,与此同时,针对某一特定地区或行业的节能减排行为原因及目的、采取行为、取得效果、政策建议等的研究仍较少,本项目研究则随机选择江西工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43家工业企业的实地调研及访谈来了解江西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目的、所采取措施、取得效果,最终提出改进建议。

2 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

2.1 问卷设计流程

问卷调查法是本次调研的主要方法,在问卷设计过程中经过了文献研究、企业预调查、资料整理、题目筛选、专家修改等五个步骤最终确定问卷。

问卷思路主要为获得五个方面的信息:企业基本情况的了解;企业节能减排原因及目的;企业所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节能减排绩效;节能减排施行障碍;建议及期望。

2.2 样本选择

通过实地调研,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对江西65家工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实际发出65份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43份,问卷回收率为66.15%。在样本选择过程中,各行业占总调查单位的比例为:钢铁7.0%,有色金属7.0%,石油石化2.3%,电力4.7%,机械11.6%,化工2.3%,制药2.3%;同时,被调查样本企业中主要排放的污染物为:烟尘(23.9%)、粉尘(19.7%)、化学需氧量(12.7%)、二氧化硫(11.3%)、氮氧化物、重金属离子等。

3 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及文献参考,研究发现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由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决定,而节能减排意愿驱使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节能减排措施施行的效果则为节能减排绩效,节能减排措施绩效经反馈转而影响节能减排意愿,同时通过绩效改进进而使节能减排效率优化,而节能减排效率优化也将影响节能减排意愿,具体而言可由以下图示说明:

3.1 企业节能减排意愿分析

企业经营状况和所面临情况各具差异,因此各个企业采取节能减排行为的意愿不尽相同。企业节能减排原因是基于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22%)、企业社会责任与压力(22%);其次是控制成本提高利润考虑(20.5%),政府的监管与扶持(18.9%),同样周围居民的要求(9.1%)及竞争者及顾客的节能减排偏好(6.1%)也会对企业节能减排意愿产生影响。

通过对企业调研结果及文献资料分析,我们将影响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因素分为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而内部驱动因素中主要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目标、社会责任、市场需求三个层面,外部驱动因素主要为管制压力、竞争压力、社会压力。

3.2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分析

由于企业本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各不相同,不同企业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也各具差异。大体而言,企业的节能减排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引进新技术、优化生产工艺,二是引进新设备,三是人才培训及企业文化宣导。

样本企业主要选取的节能减排措施为优化生产工艺(29.1%)、引进节能设备(23.6%)、发展循环经济(15.7%)、相关人员节能减排行为思想培训(18.1%)和参加节能减排经验交流、学习活动(13.4%)。

3.3 企业节能减排绩效分析

企业节能绩效是指单位产值能耗下降幅度;企业减排绩效是指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或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下降幅度[5]。样本企业选择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后,23.3%的企业认为带来的直接效果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22.5%的企业认为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另有20.2%的企业认为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

调研结果中,企业通过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获得社会或政府的奖励的企业仅占14%,且仅有7%的企业产品的销量增加(顾客节能偏好),由此可见,政府及公众在激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方面仍有较大欠缺,这也是企业节能减排绩效改进的重要提升点。

3.4 节能减排施行障碍

在节能减排政策施行过程中,企业节能降耗的开展,存在两方面的阻碍因素:第一,企业自身缺乏开展节能的积极性;第二,外在条件的制约,政府优惠政策与帮助不够、技术不成熟等。样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施行障碍主要为缺乏政府政策支持、增加企业成本(17.7% ),缺乏资金、节能减排成本太高(16.7%),缺乏相关技术(13.5%),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9.4%)等。

4 企业节能减排效率优化

样本企业期望获得的支持中,主要是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所得税、增值税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专业人才,环保及节能降耗相关技术的引进等。企业节能减排行为优化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4.1 政府需加强规范、引导、监控、激励工作

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主要作用在于规范、引导、监控、激励整个社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建立工业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政府监督因素是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原因,这证明了政府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执法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同时,政府要扮演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通过建立行业内技术、资源、信息等的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相关人才、技术等的支持,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推进节能减排产品的市场化,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4.2 企业需健全体制、提高意识、加大技术投入

企业应提升自身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应致力于调动员工从事节能减排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为公司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加强与基层员工的交流,从实操细节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企业应通过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设备、技术和人才,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展开,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再造等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力争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

4.3 社会公众需提升节能减排意识

企业作为一种服务社会的盈利性组织,其性质决定了它必然会受到社会公众的偏好及舆论影响。因此,充分利用社会公众的力量,无疑会对整个社会节能减排的进程起到一个推动和监督作用。

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的企业认为“周围居民要求”及“竞争者及顾客的节能减排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若能提升公众节能减排的意识,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选择并使用节能产品,必将促使企业在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下,加快研发节能减排产品的步伐,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压力在促使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原因中占有极大的比重(29%)。社会公众作为社会舆论的载体和传播者,无形中对企业的产品起着一种有效的监督作用,为了能够获得长久的市场竞争力,企业不得不改善自身形象, 塑造良好信誉。而在环保意识日益盛行的今天,节能减排也将成为企业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吴滢,冯瑶瑶,张晶.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2]林永居.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与管理对策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11(3).

[3]邹艳芬.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角度[J].资源科学,2011.05.

第3篇

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中,节能减排、资源环境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十一五”时期,国家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五年以来,无论是理念,还是实践,或是政策制定,乃至最终成绩,可以说,节能减排工作是富有成效的。

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推力

节能减排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推动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就是节能减排,资源环境约束是衡量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用节能减排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这不仅仅是一个约束性指标的要求,而应该从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结合国际和国内的形势来分析,将节能减排看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国际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开始发展以节能环保为特色的新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并将其作为扭转经济下滑的重要战略选择。但我认为这是各国一时的权宜之计,更多反映了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是世界各国在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做出的选择。

此外,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现非常明显的倾向,即以能耗、物耗,包括碳排放标准在内的绿色环保技术作为保护政策。如今这些措施正在或已经成为某些国家在贸易政策上的主要出发点。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对于我国工业来说,节能减排是适应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从国内来看,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化。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能源消耗与能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把视角放大到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层面,看待节能减排的极端重要性。

从工业发展自身来看,“十一五”末工业在全社会中所占能源比重比“十一五”初不降反升。另外,我国工业结构偏重特征明显,重化工业特别虽高消耗行业在工业的比重也在上升,这两个上升的趋势,既反映了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同时也反映我国工业节能减排的潜力。这种情况下,我国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节能减排当作工业发展自身的一种内在需要。

协调三种关系

推进工业节能减排,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约束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但如果工业发展要走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单纯依靠政府是不够的,因为虽然政府的作用是有力的,但是它同时也是有限的。而市场的作用是广阔的、无限的,因此我国必须要把推动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的压力,转换成工业领域内工业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更多地依靠市场主体的办法来实现节能减排。只有这样,节能减排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其次是约束性指标与发展的关系。实际上,约束性指标对工业发展做出了一些限制,但不能否认,我国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城镇化、工业化任务还很重,我国要实现稳中求进,尤其是在当前工业化发展阶段,东西部差距很大,产业转移迅速,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比重非常突出,这些必然要求我国要在发展和节能减排之间做出平衡。在发展高能源、高排放、资源型的产业当中,把节能减排放在突出位置,用更高的标准约束这些产业,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再次是自身的节能减排和为全社会服务的关系。国家确定了单位GDP的能源排放指标,包括碳指标。工业作为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应该率先为国家的约束性指标做出贡献。比如,工业已经占到社会能源消耗的70%以上,排放二氧化硫占80%以上,因此,工业节能减排首当其冲。

工业是为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力量。随着城市化发展,交通、建筑也在快速增长,全社会的节能减排都依赖于工业节能减排的技术、产品、装备和服务。所以,在做好自身节能减排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发节能技术、产品,以及减排的技术装备,为工业、交通、建筑,甚至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提供技术装备支撑,提品和技术服务。

节能减排的未来

2012年及“十二”五期间,推动工业节能减排需要采取一些重要措施。

第一,做好规划的落实。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已经出台了很多规划,如果认为节能减排是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编制并落实这些规划,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各个地方、各个行业能结合国家政策规划的要求,做好各自在未来五年中可以推动节能减排的实施规划和战略。当节能减排成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或融入发展战略,才能落实到发展的每一步计划,节能减排才会有真正的基础,节能减排才能实现长久的发展机制,而这种机制并不单纯靠政府来推动,而是应该依靠企业的观念和行动。

第二,牢牢抓住技术进步这条主线,推动科技对节能减排的支撑。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政策支持,抑或企业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转型升级,都要靠科技进步。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需要筛选重大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技术,向社会。对已经开发出来的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开展示范。另一方面,用先进、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对现有的生产能力进行改造,这是实施节能减排最有效的一个途径。

第三,要发挥节能环保标准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这是构建政府引导下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过程中,如何发挥标准作用,至少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完善节能环保标准体系,现在还有很多标准没有建立,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要不停地通过标准的提升来引导企业开发技术,引导企业运用技术。当一定比例比如30%的企业能够应用某项节能减排技术时,我们就要考虑研究,在未来两三年内,是否要把这个技术变成标准。之后要用淘汰落后的办法,把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从市场上淘汰。

总体来说,要发挥标准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用建立标准的办法来鼓励先进的企业不断开发利用先进的技术,同时对落后的企业进行监督,给企业充分进行技术改造的时间,超过期间,就要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采取淘汰的做法。这就是标准所起到的作用。

第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这是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节能环保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最急需、最有前景、最值得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当前国外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构建未来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这对我国既提出了竞争要求,又提供了市场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约束性指标和政策所带来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加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应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从研发、制造、工程服务等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的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工业园区 节能减排指标 构建 应用

1 工业园区的概念

工业园区是各个企业与公司聚集在一大片土地上进行作业和办公的场所,公司和企业通过满足园区一定的条件进入园区并享用园区内的公共设施,园区内的公司企业优化功能布局,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功能的产业群集。

在我国,工业园区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工业园”、“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都归为工业园区范畴。

当前我国工业园区发展趋势是:

①工业园区发展进程加快。

②工业园区向高新化发展,“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发展方针。

③工业集群化趋势显现。

④生态产业园区发展迅速。从1984年第一个经济开发区――大连经开区的正式设立开始,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由大量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我国工业园区是政府推进工业化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政府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较好的着力点。

2 工业园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概述

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园区综合能耗评价指标和园区综合排污评价指标。而园区综合能耗评价指标是由单个企业的能耗指数与权重的乘积累加之和构成,园区综合排污评价指数则是由单个企业的排污评价指标与权重的乘积累加之和构成。当园区综合能耗评价指标和综合排污指标同时小于等于1时,则说明该工业园区总体满足清洁生产的标准,园区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充分而有效的工作;反之,当园区综合能耗评价指标和园区综合排污指标不能同时小于等于1时,则说明该工业园区总体不能满足清洁生产的标准,其中必然存在节能减排上的问题,此时应当找出相应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单个企业的能耗评价指数为其实际能耗量分别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中相应指标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比值,若评价的项目较多,则能耗评价指数取其多个比值的平均值;单个企业的排污评价指数为其实际排污量分别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中相应指标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比值,若评价的项目较多,则排污评价指数取其多个比值的平均值。当单个企业的能耗评价指数或排污评价指数小于等于1时,则说明该企业的能耗水平或排污水平符合行业清洁生产的标准;反之当单个企业的能耗评价指数或排污评价指数大于1时,则说明该企业的能耗水平或排污水平不符合行业清洁生产的标准,对于这类企业,应找出其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梯次评价,当单个企业的实际排污量或能耗量满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一级标准,则不必再进行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的评价;若单个企业的实际排污量或能耗量不能满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一级标准,则再进行行业清洁生产二级标准的评价,同理再进行三级标准的评价;若单个企业的实际排污量或能耗量不能满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三级标准,则认定该企业为高耗能或高排污企业,应勒令其停产整顿或列入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并予以取缔。

3 工业园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以下部分将着重介绍相关节能减排指标的具体核算方法:

在我国,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工业园区节能降耗和排污的具体相关指标,但我国在清洁生产审核标准中对各个行业的能耗和排污给出了具体的限制指标,并对其进行了分级。因此以下部分我们将参考清洁生产中给出的分级标准对经开区内各个行业进行能耗和排污的评价,以这样的标准进行评价对经开区的节能减排具有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3.1 园区综合能耗评价指标

①单个企业能耗评价指数Pn=an/qn

其中an为园区内某行业单个企业能耗量,qn为该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中相应等级能耗量,分别对应清洁生产行业一级、二级和三级标准;当Pn≤1时,该企业满足清洁生产能好标准;当Pn>1时则该企业不满足清洁生产能耗标准。

②权重核算方法

权重αn=Sn/S总

其中为Sn单个企业年产值,S总为园区企业总年产值

③单个企业的贡献值

单个企业的贡献值In=αn・Pn

④园区综合能耗评价指数

E=■I■,当E≤1时,园区总体满足清洁生产标准;当E>1时则不满足。

3.2 园区综合排污评价指标

①单个企业排污评价指数P′n=a′n/q′n

其中a′n为单个企业排污量,q′n为该企业对应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中等级排污标准,分别对应清洁生产行业一级、二级和三级标准;当P′n≤1时,该企业满足清洁生产标准;当P′n>1时则该企业不满足清洁生产标准。

②权重核算方法

权重αn=Sn/S总

其中为Sn单个企业年产值,S总为园区企业总年产值

③单个企业的贡献值

单个企业的贡献值I′n=αn′P′n

④园区综合排污评价指标

E′=■I′■,当E′≤1时,园区总行业生产满足清洁生产标准;当E′>1时则不满足。

4 应用实效分析

通过工业园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的工业园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对工业园区的节能减排成效做出评价之后,可以了解到具体的工业园区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经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之后,能够对园区本身和内企业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同时也对园区和企业继续保持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4.1 在此评价体系评价得出的结果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问题:一个节能减排成效总体很好的园区也存在着不可忽视姑息的问题。例如:个别产能小的企业出于对其生产成本的考虑尤其会忽略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忽视,这些企业的排污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产生的经济价值。因此,对于这一类企业,相关部门更应该督促其改善其环保设施,保证污染物的达标排放,不能因为其产能小而忽视对其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

4.2 在具体的节能减排成效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我国清洁生产审核标准中对于个别行业类别的审核标准并不完善,还有个别行业类别属于清洁生产审核标准的行业类别的交叉部分,因此,对这些企业做出的评价存在一定的误差。建议在新的清洁生产审核标准中再将这些交叉部分的行业具体分类以细化清洁生产审核的标准,提高审核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坤民,温宗国.能源效率、能源多样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海环境科学,2000(02).

[2]陈一萍.基于密切值法的节能减排评价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02).

[3]欧阳培.节能减排的现状分析及其路径选择[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08).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围绕建材、造纸、食品加工、建筑、冶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成果推广和应用示范体系。

二、主要目标

到年,围绕工业节能减排、建筑节能、新能源开发应用、工业及生活废水治理等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攻克项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广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培育-家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成效显著的科技示范企业;争取建立1家从事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体系,使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

三、重点任务

1、加快节能节水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1)节能降耗新技术。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重点行业,如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等行业的节能、节水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开展攻关。工业余热余压余能回收利用、工业锅炉高效燃烧在线监控与优化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2)节能环保汽车新技术。开发汽车发动机高效低排放电子控制技术。

(3)高效电机节能技术。开发新型电机驱动技术,与变频调速、智能控制等技术结合的电动机、水泵等节能机电产品,大幅提高机电节能效率。

(4)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新型建材和建筑节能综合技术,包括高效节能建筑新材料、外墙外保温技术、高效保温门窗和热反射保温隔热技术及材料等。

(5)生物质能源技术。开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研制生物质气化和液化技术与装置,利用农作物“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开发风能、太阳能热利用等综合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利用农业废弃物等生产沼气,开展沼气发电适用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2、加强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工业废水治理技术。开展废水有机物的富集回收和综合利用的工业化研究。加强催化氧化、高效生化等水处理新技术研究开发。开展潇湘流域重点污染行业废水治理研究。

(2)工业废气处理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脱硝技术及装备。开发新一代除尘技术及装备。加快普及中小型锅炉烟气控制先进实用技术。

(3)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锰矿、铅锌矿、稀土矿等伴生有色金属分选提取技术,矿产废渣资源化利用,研发工业无机、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和设备。推动高效自动分捡、有机垃圾液化气化、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二次污染防治等技术开发与应用。

(4)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着眼于工业污染源头控制,加强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工艺开发与推广应用。在食品加工、造纸等行业加快固态发酵、中水回用等技术推广应用。

3、培育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1)培育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每年扶持-个能耗和排放指标属国内或省内同行先进、其技术经验模式可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企业。

(2)加强节能减排产学研合作。积极组织节能减排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技术和人才,共同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与开发,争取建立一家从事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科技部门要按照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将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摆上重要工作位置,围绕市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制定相应实施计划,加强上下联动衔接,确保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

2、加大投入力度。要认真研究国家、省节能减排科技专项的部署并跟踪发展动态,培育凝炼节能减排重大科技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科技计划支持。市县科技计划要根据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需求,给予倾斜并设立专项支持,加大资源集成和科技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推动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投入机制。

第6篇

一、目前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应突出“三个重点”。

重点一:突出工业的节能降耗。“十五”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重工业是其主导力量,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8.97%。与此同时,能源消耗也在逐步上升,能耗总量超百万吨企业3个;超十万吨14个。由此可见,节能降耗工作着力点仍然是工业,而耗能大户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卓有成效,如济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水泥厂的废渣利用等。但万元gdp能耗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某些重化工业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业仍是我市耗能最多的部门,也是可以取得节能效益最显著的部门。工业节能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与调整行业、产品结构相结合,具体通过修订节能设计规范,实行企业能源审计,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措施确保实施。

重点二:突出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去年,我市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中,一产占1.11%;二产占62.77%;三产占24.15%;居民生活占9.49%。做强做大第三产业是破解节能减排瓶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三产发展迅速,二产降、三产升的趋势逐步显现。但目前第三产业结构并不合理,商场、宾馆、酒店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仍显过大,这些行业的能耗并不低。调研中我们发现,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仅占全社会能耗3.1%,万元gdp能耗仅0.6吨标准煤,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发展潜力巨大。我们的观点,要优先发展以金融、信息、会展等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业;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重点三:突出提高全民节能意识。节能减排不仅是政府倡导、企业践行的准则,更应该是居家生活的自觉意识,比如人走灯灭、推广节能灯、调节空调温度、拧紧水龙头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节能行为不可小觑,专家指出,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省电80%以上;夏季空调调高1~2摄氏度,可省电10%;节约1度电可节省约400克标准煤和4000克水……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如果按全市600万人口计算,那就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提倡全民总动员厉行节约,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调动每个公民的节能意识,养成节约的习惯。如果人人都有节约意识,每个公民在各自的角色上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可以把节约行为深入到生产、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我们认为,要不断提高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节约资源变成每个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爱节约,个个懂节能”的社会风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六大措施力促我市节能减排工作。

1、着力推进结构节能。长期以来,我市能源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成为我市能源节约的战略重点和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为此,对高耗能行业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对正在生产的高耗能行业企业要严格控制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在产品结构上,有步骤地发展相对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力争以较少的能源消耗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在产业结构上,大力发展低能耗的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2、突出抓好技术节能。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调整产业结构带来节能潜力高于技术进步。但从我市实际情况看,短时间内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难以大幅下降,因此,仅靠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能耗指标的快速下降不太现实。针对于此,当前亟需完善我市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和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逐步改进浪费资源的工艺、技术和产品,真正把“技术节能”提到突出位置上来抓。

3、合理布局循环经济。积极探索跨行业、区域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全市循环经济重点企业、项目库,促进关联企业、项目适度向专业园区集中,实现集群发展,使节能减排的产业链良性循环,降低项目合作成本。重点要在钢铁、电力、化工、酿造、畜禽养殖等行业,推进企业之间消化工业废物的“循环链”,通过行业成员之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达到工业废物循环利用的目的。

4、积极鼓励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努力培植技术标准示范企业。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

第7篇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节能减排;管理体系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often based on the cost of the destruc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s environment become increasingly acute contradictions, and strong reaction of the masses on th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s a high energy-consuming enterprise, and how to achieve energy conservation better is an important work.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建筑施工企业节能减排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与不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紧密相连。不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现有的资源就很可能支撑不住,环境就很可能容纳不下,经济“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发展也就难以为继。此外,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上的压力,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控制污染物排放。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并有着明显的重化倾向,这使得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能力大为提升。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大致为1.8吨标准煤多一点。同时,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保持在10%-15%高位之间。照这一趋势估计,今年我国的人均能源消费应该在2.2吨以上。这一数值大致在世界人均消费的水平上。

严峻的“节能”形势之外,“减排”重任的完成也不容乐观。事实上,依据当前的经济增长惯性,我国对化石能源的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企业或机构的排放量也很难立马降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发展模式已无法回应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因此,要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和企业品牌,我们就必须勇于承担相应的具有约束力的减排责任,而这不可避免地需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企业的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首先是能源的错置和浪费;落后的生产工艺,首先表现在能源效率的低下;经济决策和管理的失误,都会导致能源的损失;生产和生活中的一切不合理性,都包含着能源利用上的不合理。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之所以依然十分严峻,主要原因就是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科学的企业发展理念尚未真正确立。一些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仍将GDP增长作为硬任务,而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一些企业仍然只注重经济效益的获取,而忽视环境成本的控制和资源能源的损耗。正是基于此,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发展,这既为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突破能源和环境瓶颈提供了更大的动力。无法做到节能减排,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技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1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节能减排的压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特别是,我国还是世界上能源浪费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应该节能减排,不能像美国那样消耗能源,我们必须走一条节能减排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 节能减排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

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对于我国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节能减排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3 节能减排是应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挑战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重化工业较快增长还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正向关联。因此,在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科学发展难以实现。因此,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了社会,为了更好的生存我们必须贯彻实施节能减排计划。

4 企业实施节能改进,不仅可以降低能耗成本,而且有助于缓解政府能源供应和建设压力,对减少废气污染保护环境也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建筑节能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 建筑施工企业做好节能排减的相关措施

1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建立一系列适合于施工企业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托,使节能减排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1)要建立切合本单位实际的节能减排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节能减排工作职能,也就是明确节能减排管理网络中各职能部门、各岗位,各系统、各环节都需要做什么。只有各自明确了工作的着力点,才能有目标,有方向,工作才能井井有条,脉络清晰,效果明显。

(2)要建立考核奖惩制度,上级管理部门要制定对下属单位及各项目的考核奖惩办法,以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促使各级管理部门对节能减排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2 将节能减排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企业必须将节能减排融入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中去,使其与企业管理结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节能减排才会有无限的生命力,这是节能减排工作成败的关键。否则,如果仍像以往那样由单位几个少数管理人员唱独角戏,使节能减排与企业管理脱节,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形成与企业各项管理无甚关联的两张皮现象,取得的必定仍是肤浅、初级的效果,对企业的节能增效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3 项目上落实好节能减排工作

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基础,是节能减排及各项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如果没有得力的项目节能减排建设,施工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将无从谈起,所以施工企业应始终将项目作为节能减排的工作重心,全面促进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在项目上的真正落实,推进以项目为主体的节能减排标准化建设,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管理。

(1)实现项目节能减排体系建设标准化。项目部要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和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资源能源的统计分析制度、节能减排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建设来实现节能减排体系建设标准化。

(2)实现项目节能减排管理措施标准化。项目开展节能减排管理,必须紧密围绕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四节一环保(节材、节能、节水、节地、环境保护)来进行,通过制定与项目实际相结合、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来实现项目节能减排管理措施标准化。要编制独立节能减排章节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中要明确体现节能减排,并确保方案最优,节能效果最佳。要建立全面的材料管理制度(节材)。项目部要把节材理念贯穿到物资管理全过程,材料管理部门对材料的采购、进场、领用、维护保养、循环使用、回收等各环节都要建立专项制度,制定实施计划,保证材料实现最大限度的使用价值。

4 提高节能减排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由于节能减排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时间不久,节能减排管理人员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和理解都需进一步加深,其业务素质亦有待提高。

(1)全体节能减排工作相关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锲而不舍地去努力实现既定目标。

(2)节能减排工作贯穿于企业的各项管理,各级节能减排主责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一定要认识到,仅凭一个部门或几个工作人员的绵薄之力是不可能搞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要善于利用现有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节能减排。

(3)节能减排工作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节能减排是一项以降低能耗来提高生产力的高技术工作,因此主责人员自身应该有相当的业务素质和水平,要有较高的统计分析和技术管理的能力。因此,企业的各级管理层要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专兼职人员的培训,只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使企业节能减排水平节节攀升。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魏昌.建筑节能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J]. 中国住宅设施. 2011(07)

第8篇

关键词 产业发展;节能减排;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T-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087-02

0引言

“十二五”时期南宁市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将对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而新形势下的节能减排工作也将会对南宁市的工业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怎样科学认识南宁市“十二五”工业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双赢,成为当前摆在南宁市面前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南宁市工业产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时期,南宁市工业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铝加工、机械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化工、建材、造纸优势产业。2010年,优势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44.5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8.81%,比2005年提高11.0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物工程与制药、电子信息发展成为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铝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进入加快发展轨道,农产品加工、建材等特色产业加快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产业由资源加工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呈现集群化、链条式发展趋势。

2 南宁市主要工业行产节能减排现状

2.1主要工业行业能源消耗情况

2010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在1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高耗能行业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四大行业,这四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3.87%,左右着全市能耗走势。而它们在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仅为40.82%,工业增加值比重远小于能耗比重。因此,这些行业的能源投入产出比较低。其中,特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能耗占总能耗的36.75%,而工业产值的比重仅占7.11%,产值能耗达到1.426吨标煤/万元,是南宁市平均工业产值能耗的5.2倍。另一方面,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这8个行业的所占的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81%,而总能耗仅占全部工业总能耗的6.68%,行业增加值比重远大于能耗比重, 这些行业的能源投入产出比较高。

因此,就节能减排来说,需要限制高耗能行业增长,鼓励低能耗行业的发展,对减缓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工业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COD排放情况:2009年,南宁市工业废水COD排放量为26689.47吨,其中COD排放量前十名的行业为纸浆制造、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制糖、机制纸及纸板制造、酒精制造、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皮革鞣制加工、缫丝加工、化学药品制剂制造。排名前十的行业COD排放量之和占南宁市工业废水COD排放量的78.90%;

2)二氧化硫排放情况:2009年,南宁市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产生量为48594.619吨。南宁市工业SO2排放量前10名的行业分别为:制糖、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机制纸及纸板制造、淀粉及淀粉制品的制造、平板玻璃制造、酒精制造、水泥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火力发电、无机盐制造。以上行业SO2排放量总和占全市SO2排放量总和的57.38%。

3 产业发展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

3.1 产业发展变化分析

从工业主导产业的主导地位排序比较来看,“十一五”时期的排序情况依次为:食品>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电力>造纸>铝加工>制药>糖业>电子信息;“十二五”时期的排序情况依次为:食品>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战略新兴产业>化工>建材>铝加工>造纸>制药>纺织服装与皮革。由此可见,“十二五”时期食品行业依然是南宁市的第一主导产业;电子信息行业的主导地位上升得最快,从“十一五”期末的第10位跃居到第2位,此外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从十一五”期末的十大主导产业之外一下跃居到第4位。

3.2 影响分析

“十二五”工业发展变化对节能减排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1)有利影响

从“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十大主导产业的比较可看到,“十二五”时期南宁市工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电子信息及战略新兴产业等高科技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得到明显增强,机械制造及铝加工等先进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这些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产值占十大主导产业产值达48.1%,比“十一五”末相应产值比例增长62%。低能耗、低污染产业主导地位的不断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南宁市“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2)不利影响

尽管“十二五”时期南宁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是“十二五”时期南宁市工业产业发展对节能减排的压力依然存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提高,导致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增大。预计2015年末,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600亿元,比2010年末的1501.18亿元增长1.4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末的26.93%提高到32%。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客观上增加节能减排的压力和难度。二是食品、造纸、建材等传统能源、资源消耗型产业仍占工业发展主导,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升级改造进程较慢、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等因素的存在将给“十二五”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三是制革、化工等涉重产业的大力发展将客观上增大重金属污染总量控制工作的压力,对“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冲击。

4节能减排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4.1节能减排严峻形势下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

“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根据自治区下达给南宁市的节能减排主要目标来看,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在全区最低的基础上还要更大幅度地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新增了氨氮、氮氧化物两项以及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五项重金属总量控制指标,这使得在经济总量仍持续高速增长的“十二五”时期南宁市的节能减排任务将更加繁重。 “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严峻形势下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条件将日趋严格,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及传统落后产业的发展将受到进一步控制,而低能耗、低污染、低碳的新型产业的发展将得到大力倡导和推行,低能耗、低污染、低碳、循环经济、绿色等特征已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国家、自治区、南宁市的“十二五”节能减排措施为“十二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导向。

4.2 制约因素分析

经过“十一五”时期大力度地实施节能减排,南宁市的节能减排潜力特别是工业节能减排潜力已逐步下降,而根据自治区分解下达给南宁市的节能减排目标,2015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还需大幅度下降(分别下降15%、9.9%、12.2%),而且还新增氨氮、氮氧化物以及重金属总量控制指标,这将给2015年全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带来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

1)“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上新项目,这将使南宁市水泥、造纸、酒精、淀粉、制糖、制革等传统优势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受到一定限制,从而影响建材、造纸、食品、纺织服装与皮革业等“十二五”主导工业行业生产总值目标的实现;

2)“十二五”期间南宁市将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计划淘汰电力行业落后产能2.4万千瓦、水泥行业落后产能369.1万吨、炼钢行业落后产能62.0万吨、炼铁行业落后产能1.0万吨、造纸行业落后产能1.5万吨,这将使建材、造纸等南宁市“十二五”主导工业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冲击,短期内可能会影响行业的经济增长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还将带来淘汰企业的设备处置、人员安置、债权债务处理等复杂的社会问题,短期内将可能影响地方社会发展的稳定。另外,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实质性转变,淘汰落后产能面临较大困难,而我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投资项目,暂停对该地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核准、审批和备案手续,这将客观上增加地方“十二五”经济增长的压力和挑战;

3)“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提高造纸、纺织、皮革、化工、水泥等行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这将对南宁市造纸、纺织服装与皮革、化工、建材等“十二五”主导工业行业的治污水平、技术升级、产业转型等提出更高要求。如不加快提升治污能力及工艺水平,这些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命运将受到制约,进而影响南宁市“十二五” 工业行业生产总值目标的实现;

4)“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新增氮氧化物、氨氮作为污染物总量约束性指标,这将对我市的电力、建材、汽车工业行业以及畜禽养殖业、种植业的污染减排、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等提出更高要求,行业发展迎来新的挑战;

5)“十二五”期间将新增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五项重金属总量控制指标,这将对制革、化工等涉重金属产业的行业准入、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监管、工艺升级等提出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发展造成制约。

5 结论

第9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传导机制;实施效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迅速,但是经济发展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全球变暖加剧、雾霾严重、酸雨、沙尘暴频发等等。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整顿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节能减排政策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提出的,意在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节能减排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且存在一定的阻碍。所以,我国必须要加强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提升节能减排政策的力度,拓宽节能减排政策的传导机制,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1节能减排政策传导过程

节能减排政策的传导过程如下:首先由政府职能部门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安排具体的节能减排手段,其次将节能减排相关政策输入到社会经济的运转系统之中,将节能减排政策作用于客体,之后利用节能减排政策实现制定目标。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通常会使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受到阻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以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实现节能减排政策的传导。

2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因素

2.1经济水平

我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虽快,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影响较大,发达的经济会正面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实行。但是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节能减排技术发展较慢,所以,节能减排工作也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

2.2产业结构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不合理的状态。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比例不断加重,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不平衡状态。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之中,为了能够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目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需求量更大,而需求能够导致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所以,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我国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2.3知识资本

从根本上看,节能减排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积累正是知识资本更新和发展的过程,知识资本属于大众所有物,为公共物品,若知识资本的水平高,则技术的供给力度越强。因此,节能减排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知识资本积累程度的影响。

2.4能源结构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影响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能源使用结构极为不合理,在日常生产使用的能源资源中,用量最大的为煤炭,其次为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资源在使用后会排放多种废气,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物质,无论有毒或无毒,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2014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8.7亿吨,与2013年相比,下降2.5%。2014年的煤炭产量14年以来首次降低,一是由于新能源的推广使用,二是由于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可见,能源结构的改变与节能减排技术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3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策略

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应加强对企业生产、大众日常生活中能源消耗与排放量的控制,从而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在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时,需要遵循以下策略。

3.1从企业生产入手

节能减排政策主要针对工业,应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妥善处理高能耗、高排放企业与节能减排政策之间的关系,协调政策与日常生产,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实现节能减排政策的实际落实,同时,还要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使政策顺利实施。另外,还要完善行业配套保障措施,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为企业配备完善的保障措施。如我国河北省某电力企业,在在实行节能减排政策时,成立了车间小火电机组监督小组,对小火电机组进行严格地监督审查。发现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立即关闭,撤销其发电权,防止设备过多,增加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另外该电力企业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增加对电网工程的资金投入,升级电网,改善发电技术,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减少煤炭等能源资源的使用量,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弃排放,真正地落实了节能减排政策。

3.2从民众生活入手

节能减排不仅仅要落实到政府、企业,同时,还要实现全民参与,从民众日常生活的角度进行节能减排工作。首先,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提升民众的觉悟,使民众能够自发地减少日常的用水量和用电量,为节能减排工作贡献自身力量。其次,加强对能源、资源的管理,水费、电费以及燃气费用均实行梯度收费制度,从金钱方面约束民众的能源使用量。再者,是扩大单双号限行政策的使用范围。汽车尾气排放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应扩大单双号限行政策的使用范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单双号限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提升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果水平。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生态环境正遭受严重破坏,因此,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迫在眉睫。我国必须要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加强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力度,改善节能减排工作效应,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我国民众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传导机制及实施效应评价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D].青岛科技大学,2013.

[2]朱琳.基于成本—效益的节能减排政策执行效果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4.

[3]宋晓华.基于低碳经济的发电行业节能减排路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第10篇

关键词: 电力 节能减排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在此期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的节能减排目标,这是面对不断加剧的环境恶化这一现实的危机决定。电力行业作为耗能与排污的重点领域,当然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其转换效率的高低和污染控制的好坏,对资源和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它在节能减排上的成效直接关系到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一、电力节能减排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大型火电企业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政府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来实现节能减排。但是,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在推行节能减排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套的长效机制问题

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专门颁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及《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同时又针对各行业特点及工作要求等,制订了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为有效实现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目标,截止到2 0 13年底国家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以及3 0 多个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

但是,目前该工作的实施更多的还在依靠节能减排的行政性措施,对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的研究相对较少,没能更好地发挥多种措施的综合作用。应该考虑研究和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和市场机制来保证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

2、经济效益问题

在目前市场环境的条件下,对于占较大比例的火力发电企业来说,经济效益受着电价和煤价的直接影响。随着煤价高涨、排污费加大、水资源费用增加等,火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形势严峻。特别是近两年来煤炭价格高涨给火力发电企业带来的严重压力,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3、管理问题

在供电调度管理方面,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电力供需平衡,但是原来同一电网内同类型机组安排基本相同的利用小时数的调度方式,已经不利于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有序发展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适时改进,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近期实施可调整化的调度方式,同时进一步加强发电企业机组运行管理,积极与电网合理配合,提高整个系统效率及能源利用效率。

4、技术问题

当前,对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直接空冷机组、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等一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了发电企业能耗和减少了污染排放。但是,整个发电企业的技术改进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大至三大主机的选型、参数调整和运行方式的优化、厂用电率及线损的降低、各辅助系统的优化,小至每台设备的降耗,包括了众多的技术问题, 还需要我们全方位地进行性能诊断与不断改进,以提高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二、电力节能减排工作对策

电力节能减排是一个涉及到电力规划、设计、建设、生产、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综合性目标。推进该工作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一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节能减排;二是通过管理手段进行节能减排;三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节能减排。

1、加强宏观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

电力宏观规划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应认真规划、严格制/ 修订相关标准和及时总结执行过程中的经验,以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能源、负荷中心及电力企业分布特点,研究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合理安排能源流向和分布,控制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并优化燃煤发电结构,建设高效节能机组,因地制宜发展热电联产。

随着国家能源政策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改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水电、核电、风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这将是电力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同时,采取行政手段干预和深化电力改革的近期和远期手段,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也将会推动电力企业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节约发展,以更好更快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2、通过管理手段调整

管理出效益,同样地,电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严格管理。当然,这里的管理既包括发电机组的运行管理,又包括企业内的行政性管理。我们可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比如加强机组的运行在线优化、成立节能减排管理委员会,开展节能竞赛、配置能源管理系统来加强能源信息等等,同时在广大员工中构建一种节能和环保文化,经常组织相关知识培训、提高环保意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及减少浪费的活动。最终目标是在企业内部甚至全社会创建一种“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氛围。

3、通过技术手段调整

一个电力企业从最初的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开始,从主、辅设备选型,系统的设计,控制策略的制定;调试过程的控制;投产初期的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生产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维护以及机组投产后的设备改造、运行调整和优化等,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包含着无数的技术关键,因此技术手段对机组工作效率的影响不言而喻。

电力是装备性行业,工程设计一旦完成,其能耗、排放水平基本确定。如果设计上存在不足,会长期影响运行效率,再行改造也会造成新的损失。因此,设计过程中的严格把关,以及工艺系统和技术的选择至关重要。工程设计阶段,对发电机组的选型、参数选择和综合优化,以及对用水、排水、脱硫、除尘等各辅助系统的优化设计和选型,都将直接影响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电力企业投产后,抓好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运行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切实做好运行调整工作、设备改造等,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在环保方面可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排放,如采用低硫煤、安装脱硫装置、采用低N O x 燃烧器、安装脱硝装置、安装静电除尘器等来降低污染物排放。

三、结论与建议

1、深化改革是电力节能减排的长久之计

加强电力市场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调整、电力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执行,这是我们的节能减排工作的长久之计。

2、及时修订设计标准,优化设计,打好节约的基础

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我们应从总体经济性把握,根据地区特性制订不同标准要求,比如富煤地区可适当降低对机组能耗要求、相同参数的机组中可根据其他资源条件,考虑辅机设备配置、环保和节水等工艺选择,以分别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

3、改变机组结构是发电企业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新建机组的技术、环保水平已经达到世界上先进机组的水平,因此对老机组进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是提高电力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关键。要通过继续对非淘汰机组的主体设备和重要耗能辅机系统的改造,通过采用和改进监控和优化运行手段、状态检修技术,提高电厂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广机、电、炉一体化控制技术和厂级自动化系统;通过风粉监测、完善吹灰及在线经济分析系统,做到及时进行运行调整;采用变频调速等先进电机调整技术,降低厂用电率。

结束语

总之,节能减排是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国家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电力行业既是优质清洁能源的创造者,又是一次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排放大户,因而也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荣光(Li Viatcheslav).俄罗斯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效果分析[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36―78

[2] 关璐璐.中国电力行业环境规制的绩效分析[D]. 辽宁大学 2013 :46―74

第11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金融支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8)11-0020-03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止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汽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我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该议定书。“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一、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2007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2007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更为严峻的是,2008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生产规模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长治市近年来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作为当地经济支柱的煤炭、焦化、冶金、化工、电力等重工业更是快速发展,上述五大行业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73亿元,同比增长18.7 %;上交税收119亿元,同比增长43.2%,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90%以上。但必须看到,长治经济快速增长,是建立在付出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基础之上的。据调查, “十一五”期间,全市要确保完成降低25%的目标,减少536万吨标煤消耗量。从“十一五”前两年指标完成情况来看,2006年万元GDP能耗目标下降5.6%,节约85万吨标煤,但实际上只下降了1.72%,比节能目标少53万吨标煤;2007年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约6.04%,超额完成任务。但从2006年和2007年两年完成情况来算,仍然还有40万吨标准煤的欠账,这就加大了“十一五”后三年任务的完成难度。同时,一批新上的大项目,特别是大火电,预计后三年将新增30万吨标准煤的能耗,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二、金融支持的现状节能减排

长治市自2006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开展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在冶金行业先后分期分批淘汰44座小高炉,总容量7119立方米。全市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3天,综合污染物指数下降到2.01,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浓度下降到0.106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接近二级标准。

金融部门发挥信贷支持节能减排主渠道作用,对节能减排工作功不可没。2005年至今,长治市金融部门累计发放贷款26.5亿元,重点扶持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达标排放,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工作逐步深入,但由于长期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在短期内是难以消化改造的,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矛盾,还须认真研究解决。

1.宏观调控背景下的“一刀切”现象,使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力不从心。一是金融部门缺乏长远的信贷投入策略。从长治地区的特点看,扶持辖内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主体仍然是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由于长期形成的经济特点,这些中小金融机构前几年只从经济利益考虑,支持的对象多数定位在“两高”项目,贷款投向钢铁、焦化、电力、水泥等过热行业,以致于一些主体技术比较先进,生产设备齐全的企业在投资关键的环保设施时支持力度不足,只能在没有环保设施的情况下生产,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力度。因此,在国家宏观调控实施严格环保政策后,一律给予信贷收缩限制;二是金融产品单一,缺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主要体现在企业投资的长期性与银行贷款短期性。目前,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项目中,迫于流动性考虑,设计信贷支持项目多数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贷款方式主要是担保、抵押二种,2008年1-6月?熏长治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9.9亿元?熏其中短期贷款占比为71.1%,中长期贷款占比仅为28.9%,这种现状很难适应企业长期发展需要。金融支持的短期性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企业缺乏长期发展战略,极大地制约了企业节能减排的投资力度。三是金融支持中,“一刀切”现象严重。由于金融机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缺乏长期性策略,当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时,部分金融机构很难适应,对前期支持的项目,一旦从紧,往往对支持企业和项目实施“一刀切”,对一些正在实施环保项目建设的企业,在资金链断档的情况下,只好停工,继续实施污染性生产,对节能减排形成很大压力。

2.金融支持中的政策缺位,使节能减排中的信贷投入大打折扣。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各地“大干快上”导致对企业环保政策执行不严,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将项目环评作为贷款审查的必要条件,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推进,环保政策的执行越来越严格,而辖区经济结构重型化使前期形成的“两高”贷款存量很大。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压力下,致使部分企业不得不停产压产或关停整顿,从而使金融机构的存量信贷资产不良率不断上升加大。有关部门如环保、税务等多采用费用返还、所得税抵扣、增值税免征等方式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给予支持,但是对金融部门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可能出现的风险缺乏相应的财政贴息等补偿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部门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很容易出现在节能减排支持上的信贷资金缺失。

三、实施节能减排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投入难落实,投资不到位

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投资巨大的事情。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调控力度的加大以及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加强,必然对金融服务产生旺盛的需求。目前,企业用于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或银行贷款解决,财政资金和环保收费返还资金只是一个补充。国家“十一五”期间预计安排270亿专项资金,加上中央建设投资中安排的148亿元,中央财政共计安排418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离6000亿元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大距离。据调查,长治市节能减排,达标排放需投资200多亿元,现有资金实力与辖区发展循环经济,支持节能减排项目所需资金尚有很大缺口,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二)制度落实不到位、协调不得力

由于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还存在明显的行业壁垒,挫伤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以电力行业为例,一些煤矿、焦化厂、钢铁厂利用焦(高)炉煤气上马自备电厂,发展循环经济,但电力部门要求企业按0.27-0.28元/度电价上网,用电时再按0.42-0.43元/度从电力部门买电,企业普遍认为不公平,行业垄断挫伤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三)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突出

节能减排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当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其经济效益。企业为了减少制污成本,常常“偷工减料”,或是关停部分设备,或是绕过环保设备直排,或是夜间偷排,以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偷排偷放现象十分严重,为了企业效益最终放弃了社会效益。

(四)综合性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担心节能减排和关停“五小”会造成GDP下降,财政收入减少以及失业人数增加;金融机构担心银行贷款损失无法挽回;一些地方政策热衷上规模、上项目,做大经济蛋糕,对节能减排工作消极应付,“紧时抓一抓,松时不管了”,无大局意识。同时,一些以重工业为主的县(市)区因经济结构中“二高一低”企业占比过高,节能减排和控制增量,调整优化结构难度较大。

四、优化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建议

(一)优化金融服务,拓展绿色信贷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精神,各级金融机构应把支持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各级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二是优化信贷政策传导,构建绿色信贷工作协调机制。把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与优化信贷结构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绿色信贷”。三是完善节能环保信息沟通机制。应进一步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把企业环保信息纳入征信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整合和共享功能。四是加大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考核体系

从政府层面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金融系统要建立健全支持节能减排的工作机制、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科学制定指标,完善考评程序。要建立信贷管理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工作责任,逐步形成支持节能减排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引导资金流向节能减排领域。

(三)完善政策,进一步形成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各级政府要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总之,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统一协调,统一规划,避免政策出多门,条块分割,为企业节能减排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在信贷、土地、税费减免等方面利用经济杠杆拉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闯、王峰,《为“节能减排”开通“绿色通道”》.《金融时报》 2008.1.22。

第12篇

自我鉴定是对自己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的全面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节能减排工作我鉴定,希望大家喜欢!

节能减排工作自我鉴定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确保我区“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加快资源节俭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按照古政办[2017]3号《关于分解古城区“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精神,古城区建设局提出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措施,要求各股室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节俭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措施,是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局各股室认真学习了文件,充分认识到做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职责感和使命感,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

二、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各项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监督。

在学习文件精神后,古城区建设局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山群副局长任组长,局办公室、局各股室主要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做好本单位资源节俭各项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

(二)找准问题,明确任务。

结合单位实际,按照“严、细、实”的管理作风,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和排查,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规划节能目标,实现节能改造,力争使单位的节能管理、节能设备和技术上一个新台阶。一是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监督管理,把好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监管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标准执行关,对达不到标准的建筑,不予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得销售使用,建立行政审批职责制和问责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督、谁负责”的原则,对不按规定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职责。

二是贯彻落实《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力度。三是在《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中规定新建商品房销售时在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等文件中载明耗能量、节)措施等信息。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后,必须进行建筑效能专项测评,达不到节能标准的不予组织竣工验收备案。

(三)认真作好宣传,建设审批关严把“四节”

认真做好建筑“四节”,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首先加强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严格执行并完善标准规范,加快科技创新,抓好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体系的试点示范。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加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并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节能省地住宅和公共建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节能型科技水平和本事,树立良好的节俭能源的正确消费观。

(四)加强对全区工程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管理

于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又是一有力举措。质监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着手在工程监督注册、质量监督、验收备案等环节加强对全区工程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管理。

在建筑工程办理监督注册手续时,区质监站将严格检查施工图审查机构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凡节能审查不达标的工程,不予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手续。进入施工现场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粘结材料、门窗等节能材料的复验应全部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于工程中。施工单位在申报工程主体结构核查前,应供给建筑节能的施工方案,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合格证书、复试报告等有关资料。并作如下要求:

1、建筑部位和节能设计做法必须与审批合格的设计图纸相一致。

2、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经过审查合格的建筑节能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若确需变更,建设单位应委托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文书,并应报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批准合格后,方可实施。

3、重点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围护结构、门窗、屋面等重要节能部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建筑节能工程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样板墙、样板房,且应通知职责监监理进行监督检查,确认贴合要求后方可全面组织施工。

在工程竣工核验时,施工单位应供给以下有关资料:

1、建筑节能热性能现场检测报告。

2、监理单位出具的有明确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情景《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3、其他相关规定和规范要求供给的资料。

在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阶段,对未按照墙改和建筑节能规定进行竣工验收的建设单位,责令改正并重新组织验收,未到达墙改与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规定要求的工程项目,不予办理工程

人道天堂极道星辰狂兽真仙步步生莲一剑惊仙重生之官道___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手续;节能竣工资料核查不贴合要求的工程不得进行竣工验收和竣工备案。

在工程建设各环节中,对违反墙改与建筑节能要求的职责主体,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对情节严重的,将报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罚,对建筑节能不达标的工程,不予进行优质结构工程及优良工程评选等。

(五)建立长效机制,营造节俭氛围那___。

制定更加细化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和制度,加强日常动态监督检查工作,实行节能降耗信息统计公示制度,构成长效管理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的宣传节能减排和合理控制空调温度的科学道理,引导行业职工正确认识国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节能减排的部署上来。

三、加强本单位节能减排工作

(一)推行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

进一步完善办公网络建设,大力推行政务信息化。充分使用网络办文办会,减少公文数量,压缩会议数量和规模,注重会议实效;对工作流程进行再造整合,提高行政效能;切实加强对水电、办公、会议、车辆等经费的管理,有效控制经费支出,降低运行成本。

(二)开展节能改造,降低水电消耗

抓好建筑物采暖、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使用节能装置

或设备。进取推广高效节电型灯具,防止“长明灯”现象;尽量减少计算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电耗;推广使用节水型产品,降低水资源消耗。

(三)加强公车管理,降低车辆耗费。

我局及时报废淘汰环保不达标油耗高的车辆;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燃油定额管理,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支;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从严控制购置大排量公务车。

(四)减少公务费用开支,注重新建项目节能

规范办公用品的配备、采购和领用制度,耗材要实行专人管理,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差旅费、交通费要实行定额管理,超支不补,节余留用;提倡简短通话,进取推广和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建设低能耗绿色建筑。

总之,古城区建设局把抓好节能减排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推动重点行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坚持优化产业结构、节能降耗提高效益,加快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

节能工作自我鉴定

今年以来,我局节能减排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为己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局2017年节能减排工作鉴定如下:

一、认真组织,加强领导。

按照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办公室的工作部署,我局节能减排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节俭型社会、大力开展行政机关节能减排工作要求,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党组书记、副局长任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保证了全局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专人负责,落实本单位节能工作措施。我局立足实效,从工作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二、统一思想,加大宣传。

我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增强全体干部职工节俭资源的紧迫感和职责感,努力营造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让干部职工切身感受到环保的职责和义务,坚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营造“个人带动单位(家庭),单位(家庭)影响社会”的节能减排良好氛围,把节能减排活动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一是在醒目处悬挂了节能横幅、张贴了节能宣传标语、节能宣传画、制作了节能宣传栏,使大家在进与出之中增强了节能知识和节能意识,营造节能宣传的良好氛围。

二是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节能宣传资料》以及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从而推动节俭型机关的建设。三是把节能要求以警言和告知的形式在空调上张贴“控温要求”、在水龙头前张贴“节俭用水、人人有责”、在照明灯开关上张贴“减少照明、节俭用电”、在打印机上张贴“正反打印”等节能降耗的温馨警示语。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节俭办公经费

充分利用网上办公系统,文件起草、修改,发放尽量在电子媒介上进行,减少纸质文件印发和使用传真的频率。加强办公经费和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的配备、采购和领用,严格配备标准,尽量选择环保、质优、价廉、能耗小的办公设备。严格控制文件的发放范围,准确核定印发份数,实行双面印刷。文件能传阅的尽量不复印,减少重复印次数。

(二)节俭用电

合理设置办公室空调温度,禁止开窗使用空调,提倡每一天少开一小时,下班一律关掉空调系统。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离开办公室要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加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用电管理,尽可能即用即开,用完后及时关掉电源,杜绝长时间待机现象。优先采购节能效果明显、性能比较成熟的节能(包括节水)产品,及时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能耗设备和产品。严格控制新增用电设备。

(三)节俭用水

建立健全节俭用水各项规章制度,使节水工作不断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在用水区域设置节俭用水标识,用水时控制水流量,用完水后要及时关掉、关紧水龙头,防止“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现象,切实减少耗水量。

(四)节俭公务用车油耗

合理安排出车任务和行驶路线,提倡合乘车辆,减少单车出驶次数,提高使用效率;路程较近时不使用车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节假日封存停驶制度,严禁公车私用。坚持规范行驶、按时保养,减少车辆部件非正常损耗,努力降低车辆油耗和维修费用支出。

四、2020年节能减排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搞好节能减排工作,我局将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推动节能减排。加强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营造“人人讲节俭、事事讲节俭、时时讲节俭”的良好氛围。

二是进一步加强管理,推动节能减排。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职责落实”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落实职责,严格督查,进一步促进和激励各科室人员主动节能。

三是继续在全局倡导健康、礼貌、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用节俭型。

节能工作自我鉴定

今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突出节能降耗,加快资源利用,推进清洁生产,深化循环经济工作,逐步完善节能政策,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整治力度,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8.2亿元,同比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耗用标准煤91729吨,同比上升10%。其中耗用原煤46059吨,同比上升8%,成品油6505吨,同比下降5%,热力79931吨,同比下降9%,电力26661万kwh,同比上升18%,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标煤0.28吨,同比下降24%,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806kwh,同比下降18%。其主要工作如下:

1.抓目标,强化管理职责。

今年来,海陵区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5%,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专题召开会议,区政府和经贸委分别与各镇(街道)、区直属工业签订了目标职责书,制定下发《区节能工作意见和节能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职责,层层分解落实考核指标,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把节能减排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鉴定及年度考核体系,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范围,今年全区工业经济考核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比重,并实行一票否决,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做到职责明确,职责到人,工作到位,考核措施到位,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体系,做到检查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压力层层传递,职能部门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例会制度,健全组织,加强指导,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紧紧围绕节能减排指标,切实抓好节能减排目标的落实。

2.抓技改,实施节能项目。

进取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设备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全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33项,预计总投资5647.62万元,预计全部项目竣工投入运行后年可节俭标煤14785吨,海阳化纤的捻线机采用稀土永磁同步电机和专业变频器节电改造项目,双羊精密无缝钢管厂的热处理炉节能改造,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异常是泰州市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的大功率正流电源升级改造效果显著,总投入280万元,年可节电360万kwh,节省电费200万元左右。另外,泰州自行车三套轴总厂退火生产线工艺改造节能技改项目新上环保型燃气罩式退火生产线,替代原6台燃煤箱式退火炉,设备总投资400万元,实施后年可节俭标准煤1824吨,可节省成本173.17万元。

截止今年10月已完成27项节能技术改造,计投入2900.72万元,节能量1193.7245吨标煤年,拟建项目6项,尽快落实职责,明确专人跟踪,确保年底竣工投产达效。同时我区还加快“能效电厂”、“绿色照明”项目改造,全区建成3个“能效电厂项目”。海阳化纤、唐仁集团、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改造“绿色照明”,进取组织申报工作的采取政策引导扶持,全区组织申报省节能项目个(能效电厂个、循环经济个),争取专项资金万元。

3.抓整改,淘汰落后设备。

今年我区加快整治力度,淘汰落后设备,坚持减量与把住增量并举,以增量的投入带动存量的调整,严格执行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坚持源头控制与淘汰设备相结合,加快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设备改造力度,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和用能设备,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含量低、效益差的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关停并转。据初步统计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已淘汰落后设备394台(套),拟淘汰330台(套),至今年底全部淘汰到位,使全区工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

4.抓利用,推行循环节能。

今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推广工作,不断增强节能效果,泰州市新治化工有限公司产品氯化石腊,需很多冷却水冷却,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现投资150万元,采取目前最先进工艺、设备,建设工业用水回收循环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投资150万元建设工业用水重复回收循环使用,年可节俭用水475m3,年减少污水排放475m3,单节俭水资源一次可达475万元左右。取得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电镀废水在线处理回收再利用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00万元,每年节水9.6万吨。另外区政府还注重资源综合利用,享受上级优惠政策,配合国税、地税、财政等对工业企业进行政策扶持、业务指导,对砖瓦、水泥等建材生产企业的三废进行现场考核、审查和把关核查,认真组织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申报,在9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基础上今年新增2户家。回收利用煤灰、煤渣4万余吨。

5.抓调度,做好迎峰度夏。

区政府根据省市关于做好迎峰度夏紧急会议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及时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及时与各镇(街道)及区直属工业企业签订迎峰度夏及奥运保电职责书,确保工业企业内部做好各种情景下的预案,全面增强应对突发和紧急情景下的快速反应和处理本事,确保用电高峰电力正常运行。6月中旬,区经贸委进取配合市供电部门加大对各镇(街道)及区直属工业企业检查力度,坚持科学调度、科学用电,合理配置电力资源,实施借峰避峰,主动应对完善各种预案,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此同时,今年7月中旬我区参加全市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区经贸委并联合厂家利用休息日深入到4个社区举办推广国家财政首批补贴高效照明节能灯活动,全区共推介各种节能灯4万余只,既节电又耐用,深受广大市民欢迎。

6.抓减排,加大整治力度。

今年来我区按照“政府负责,部门参加,各方联动”的要求,将2007年延期专项整治化工企业与今年油品加工、电镀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合并一齐整治,参加整治企业共23家(其中化工生产8家,油品加工企业7家,电镀生产企业8家)。明确组织,加强领导,做到机构不变,人员不减,职责不变,继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贯彻落实油品加工和电镀生产企业的整治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措施及具体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化工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我们与工商、安监、环保等部门对8家油品加工和8家电镀生产企业对照条件,认真复查,进一步理清思路,采取分类推进的方法,坚持严格执法。加大对化工、油品加工和电镀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力度。

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专项整治,一手抓企业关掉。到目前为止,这23家企业共关掉7家(其中化工生产企业2家,油品加工企业2家,电镀生产企业3家),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市下达专项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在关掉7家企业过程中,我们与安监、环保、工商等部门上门督查,过细做思想工作,向他们宣传法律法规、专项整治形势和进度,讲清依法关掉的理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减少关掉企业的抵触情绪,争取企业的理解,不怕反复一抓到底,对关掉企业采取吊销营业执照或变更营业执照,将原先生产化工油品变为经营化工和油品等方式,依法实施关掉。

二、存在问题

1、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少数单位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节能减排措施不多,项目缺乏,不能正确认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推进力度不够。

2、节能减排基础统计报表不能按时上报,少数单位节能基础统计报表数字不太准确、规范,能源消耗情景,缺乏验证,确认环节。

3、节能减排工作尚未构成合力。节能减排工作只是作为经济运行管理的一项资料,节能主要由经贸部门抓,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工作氛围和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20年工作措施

明年是节能减排工作关键性一年,为进一步搞好节能减排工作,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4项工作。

1、进一步紧扣年度目标任务,按序时进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强化节能目标职责鉴定考核,进一步分解节能目标,对重点企业和列入2020年的节能减排改造项目逐一督查,确保按时竣工投入运行。及时转发国家淘汰目录产品和设备,鼓励企业新上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节能改造项目,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推广工作,狠抓节能效果,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工作。对已明确规定淘汰的产品和设备,坚持限期淘汰,并完成规定数量,强化职责,抓进度督查,全力以赴抓节能减排目标完成。

2、进一步协调联动,综合服务,促进和激励主动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工作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设备)和新材料;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培训工作力度,提高能源管理人员和减排人员的业务水平;培植和申报省级节能减排项目,充分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和奖励基金。

3、进一步加强管理推动节能减排。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职责落实、奖惩分明、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落实职责,严格督查。按照《节俭能源法》的要求,逐步配备具有相应技能和资格的人员,承担能源管理减排工作和技术工作。督促和帮忙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节能减排工作机构,明确管理制度、管理网络和能源统计、计量体系,强化能源利用状况和污染减排工作分析,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措施,强化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