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7:17: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基层治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多元谐治;农民志愿者;乡贤动员;新型乡土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1.025
1对现阶段农村治理模式的反思
农村社会治理是指坚持党的领导,在党和政府既定的体制、制度的框架下,运用农村公共权力对农村地区进行领导、调控、管理和共治以实现农村社会有序发展所形成的一种范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完全依靠行政命令,政府对基层全权统治模式被“村民自治”的治理模式所取代。“村政”是指依靠国家制度的强制力,以依法民选为基础组织自治机构,通过民主集中制而形成内生的行政效力。“民治”是指村民依据意愿行使民主选举的权力,强调村民自己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享有高度的自治。但随着城镇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多重挑战,其模式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一方面,村民自治日益行政化,扮演了国家行政体系“末梢”的角色。当村委会运行由自愿动员转变为行政命令,有些地方甚至是行政摊派,极大损害村民的自身利益,村委会遭遇信任危机。另一方面,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单一,难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在乡村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问题复杂化的背景下,基层村委以完成上级政府的指令为主,缺乏对话与协商。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急需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治理新模式。
2扶余市农民志愿者参与乡村治理的案例剖析
在传统“村政民治”模式出现问题之时,扶余市的农民志愿者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值得借鉴。受传播文化和乡贤文化影响,该市活跃着一支以村容建设和农村德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发建立的“精神文明志愿者”组织,由张利和刘佩文发起,并通过道德宣讲、发展志愿服务带头人等手段不断发展壮大。经过近30年的发展,2011年5月,扶余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扶余市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至今已形成了分布60多个村屯,规模达到3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逐渐成为除了村委会、合作社之外的农村社会治理新主体。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1月到2014年7月末,志愿者们共植松树16435棵,安路灯2639盏,制作宣传牌1727块,立迎宾门78个,用红砖硬化路面10200延长米,农村的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概言之,此类农民志愿者组织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内生性。与外在于受助者的志愿者提供服务不同,农民志愿者都是本村村民,自愿为本村建设出钱出力,体现出强烈的内生性。本土志愿者模式为基层农村的公共服务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同时保证志愿服务的延续性与持久性。
二是基层文化性。不仅参与村容建设,该志愿者组织强调将精神文明传播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志愿者们利用村里人结婚或老人过生日等人多的机会,以“三句半”、“道德讲演”、“道德小品”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主动开展传统美德等道德宣讲,以激活传统文化道德资源的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农民自身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化和认可,解决了乡村思想教育分散较难组织的“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难题,最终实现农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是成为农村治理的新主体。除了村委会、合作社等农村社会管理的载体之外,村民志愿者组织成为农村和谐治理的新型主体,发挥村民自身的积极性,不仅投身于合作社的互助劳动与村务管理之中,还对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张利的带领下,王家村的志愿者们自愿捐款,耗资近70万元,兴建了近300平米的文化大院,为村民提供文体活动以及学习文化的场所。
四是乡贤动员性。村民志愿者组织充分发挥了以乡村医生、乡村教师、乡村技人等为代表的德才兼备的乡贤在动员村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扶余市农民志愿者首先是在乡贤张利和刘佩文两人大力宣传传统文化和倡导村民德育的基础上发展而起,志愿者们也都对其高度赞誉,认为正是由于乡村贤人的教化,才促使当地农民践行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积极参与到乡村志愿服务中来。
五是长期性。当地的村民志愿者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这种新型志愿者形式克服了当下一些志愿服务时间短、盲目性、流于形式、服务与需求难以对接等弊端。
3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新构想
基于对扶余市农民志愿者的经验的借鉴,政府应转变农村社会治理思路,重视农民内生力量,推动建立多元谐治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所谓“多元谐治”是指“政治、经济、德育、善为”和谐治理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也对应着农村社会中四个治理主体,即政治―村委会、经济―合作社、德育―乡贤、善为―志愿者组织。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政府转变农村社会治理思路,重视农民内生力量
农村基层社会的治理过程中出现了过度行政化的问题。政府应在顶层制度设计的高度上转变过去单一式的行政化控制的治理思路,应给予乡贤、农民志愿者等农民内生力量以充分的肯定与支持,利用农村自身资源实现自我发展,着重开发农民自身潜力,激活农村社会活力,实现自我长效稳定发展,这是多元谐治模式得以实现的政治前提。
3.2充分发挥“村政”的作用
村委会在部分地区存在国家行政体系的“末梢”发展的趋势,不妨换个角度来看,重视村级自治机构现有的作用,充分利用农村社会资源,发挥村委会在行政体系中的作用,作为一个上传下达的机构。村委会作为村民经过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有责任和义务将村民的建议和意见向上进行反馈,以保护村民利益。同时,村委会可以利用自身村民代表的地位为村级建设争取到更多的行政资源,例如政策支持和财政拨款等。
3.3“乡贤”和“志愿者”成为农村治理的新主体之一
在村委会进行行政管理,合作社发展农业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乡贤和志愿者作为新主体参与农村治理的作用不可小觑。乡贤是指在本地有一定声望并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贡献和才能的地方性人才,而从未离乡离土的乡村能人的作用更是应该激活的乡村治理资源。与强调乡贤返乡建设家乡的浙江上虞模式不同的是,扶余市更为重视挖掘守土守乡的本土乡贤资源,使其发挥社会声望高的优势,开展道德教育,建立村民志愿者组织,参与村貌建设和村级公共事务管理,培育新型农村公共性。
3.4“德育”与“善为”成为建构新型乡土公共性的重要手段
公共性是指在维护私人权益的基础上,公共权力机构公正分配公共资源,同时激活私人的公共意识,共同参与到资源的合理分配中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共性曾出现危机,村委会的公共服务功能一度衰退,农民的公共意识难以被激发。扶余模式中的“德育”和“善为”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成为建构新型乡土公共性的重要手段。农民志愿者在农民认知方面重视“德育”的重要性。乡贤开展传统美德宣讲,通过道德讲堂、文化论坛等多种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并将其逐渐内化于每个村民心中。在农民的行为方面重视“善为”的重要性。乡贤通过身体力行、互助帮扶等方式,利用自己在当地的社会声望,动员村民通过义务劳动、捐款捐物等方式开展志愿服务,不仅积极参与农村风貌建设,还引导村民摒弃赌博等不良恶习,转变社会风气。
3.5“谐治”成为农村新型治理模式的核心框架
所谓谐治,就是治理主体各方形成一种目标明确、权责合理、交叉互动、互为依托的关系,成为一种完整和谐的治理架构。目标明确。不论农村社会中存在多少治理主体,但是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美好的农村社会环境。目标明确能促进各方合力,力量集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权责合理。村委会、合作社、乡贤、农民志愿者等村级治理的四大主体都有各自的分工职责。村委会负责政策与资源的上传下达,位于村民自治层面,合作社为农村建设提供经济基础,乡贤在开展德育教育、动员村民方面作用突出,农民志愿者则是其中最活跃的力量,是道德教育的践行者和村屯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交叉互动、互为依托。“谐治”并非分治,而是一种互动式的和谐治理。以乡贤开展的德育教育为整合核心,村委会负责村中行政事务,同时给予农民志愿者大力支持;农民志愿者带动普通村民开展道德文化建设,提升村民文化素质,使村委会的管理更加方便;合作社在受到农民志愿者的帮助和支持的同时,村委会可以为合作社争取资源。各方在相互支持中得以发展,形成一个和谐良性的农村治理系统。
4结论与进一步构想
“政治、经济、德育、善为”和谐治理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是在扶余市农民志愿者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提炼与总结而提出的农村社会治理的新构想。实践证明,中国农民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农村社会是制度创新与新模式探析的广阔土壤,只有立足农村社会,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依靠农村内生力量,才能打破农村社会治理的困境,才能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当然,依靠内部力量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可以借助外部资源助推发展。例如建立高校资源与农村志愿服务对接机制。高校可以组织志愿者或社会工作的专业团队以暑期活动或专业实习的形式进驻村屯,在其中扮演协调联络与鼓励支持的角色。利用大学生的活力与创新意识辅助乡贤进行道德宣传。社会工作专业团队可以利用个案心理辅导、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知识帮助农民志愿者队伍朝专业化、高效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方面的建设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其可行性,农村社会未来的新型发展模式的建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0.
[2]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7).
[3]王一.农村社区建设与基层秩序重建――关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J].山东社会科学,2013,(11).
[4]田毅鹏.村落过疏化与乡土公共性的重建 [J].社会科学战线,2014,(6).
关键词:传统文化; 管理; 以人为本; 无为; 因材施教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极为珍贵的遗产,传统文化向来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经世致用”的根本。当代大学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二者之间本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价值定位谈到大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关于“我们的学校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追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内容,彼此密切联系的大系统,它既包括宏观层面的社会管理的内容,也包括对人的微观管理。这是一门值得研究的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高校大学生基层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寻求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切合点,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以人为本构建学生管理思路
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以尊重人和重视人为出发点来管理人的。管仲在《管子》一《霸言》篇中,记述了一段对话:“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是以人民为根“本”;这个“本”理顺了, 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这些思想借鉴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体现的是重视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这种教育理念是最现代和最激进的教育思想,它既影响人的活动,也借助对人性的认识,由此可以建立起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有效沟通与作用的途径和桥梁。
二、老子“无为”的思想对学生管理的启示
老子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见解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汉朝刘邦平天下而立汉室,治理天下就用“无为”思想,表面上看,有为和无为似乎是不相容的,但作为工作方法来看,它们能殊途同归,共同达到“治”的目的。无论是“有为”还是“无为”,都只是一种教育手段,真正能让受教育者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这才是重点,才是最终目的。如果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把任务分配给他们完成,并且给他们提供自由且不脱离组织的空间,就可以使辅导员摆脱那些繁琐的日常事务。
三、因材施教的管理理念
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山祖师,孔子早就认识到教书育人要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主张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和实际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反映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里,就是要求教育和管理工作者要清楚认识到每个学生因为受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不一样,所以不能追求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唯才是举、因人而异,重视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建设和培养,允许学生存在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人差异进行不同的培养。
四、修生正己的管理思想
“修身正己”就是要求管理者要端正自己的品德和修行。为了活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首先重视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利用传统文化“言传”,更应注重“身教”。这就要求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断学习,尤其是要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努力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大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直接面对学生,起言传身教和示范带头作用,自身的文化素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准、敬业精神和思维方式及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法等,都会对学生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知人善用的管理方法
高校基层管理者尤其是辅导员老师常常一个人带着4-5个班,平均人数超过200人,如果事无巨细什么都要过问的话恐怕有十二万分的精力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优秀的学生干部能够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信息沟通的纽带。如何选择这些学生骨干,是一位高校学生基层管理工作者需要练就的能力。这样经过观察筛选,可以选出学生中的真正骨干,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激发优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最后,由于当前大学生年龄阶段已经逐步步入95后,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个人主义思想强烈,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不太愿意服从学校的管理。提高学生管理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全体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共同责任,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和榜样力量的引领。充分挖掘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精神,引导他们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懂得自我管理和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
[1]袁涛.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建设[J].科教文汇,2014(13).
[2]徐芬.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管理者素质的影响[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一、革新发展技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学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灵感,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第一,要树立尊重技术、尊重科技的思想。传统文化底蕴再深厚,要想融入当今社会,就必须借助现代科技的因素,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的完美交融,就会催生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第二,用科技的力量提升文化的创造力、表现力和传播力。要重视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和人文品格的挖掘,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追求,从而充分重视文化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的提升和人生价值的超越。要增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表现形式,利用网络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实现河北特色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市场化、国际化;第三,重视科技整合,发挥集聚效应。河北文化产业要取得更大发展,必须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竞争优势。要制定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围绕规划布局和产业定位,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和高校的科技竞争优势,推动更多产业关联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展,构建起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的发展态势。要通过建立产业集群,在文化企业间形成稳定的技术创新网络,建立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剧创新要素的集聚过程。
二、创新人才培养,夯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
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依靠一支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人才队伍,只有人才,才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可靠的依赖力量,也只有人才,才是保证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储备力量。第一,制定、落实人才方面的相关政策。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关键支撑。要完善创新型人才政策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端领军人才向文化产业园区集聚。鼓励和支持建立各类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人才培训基地、人才储备中心等人才集聚平台,引进一批高层次研发团队,集聚更多的专业技能强、管理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要着力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完善竞争择优、开放流动的用人制度,打破人才流动限制,实现科技人才的优化配置,使河北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各类创业人才集聚的沃土,突破知识产权现有制度制约,最终促进知识技术的有效溢出;第二,打造基层文化队伍。要推进岗位交流,实行岗位互换,把基层每个岗位、专业作为提高文化人才素质的课堂,不断丰富文化人才的工作阅历,培养适应不同岗位的能力。大胆引进地方院校培养的各类高素质文化人才,充实到基层中,进一步改善文化人才队伍结构。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重用基层文化人才,真正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形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第三,激发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管理中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重视对人的能力、创造力和智慧潜力的开发和发挥。要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针对人才的不同层次需要,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考虑人才个人的特点、兴趣、特长、性格、技能和发展要求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努力做到适才适人,人尽其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贡献者得到回报,让人才价值得到应有体现。
三、翻新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崭新品牌。
河北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深厚历史,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今天,资源储备可谓得天独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凝练和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一,加强文化旅游精品建设。旅游产业要进一步加强与文化、体育、科技相关产业的广泛融合,要重点支持和推出若干全国性的文化旅游品牌和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是4条精品旅游线路:承—秦—唐精品旅游环线、保定“两白一山一城”精品旅游线路、石家庄“环省会”精品旅游线路、冰火两重天———张家口冰雪体验及廊坊温泉养生旅游;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一批以资本为纽带的文化旅游企业向集团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与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要引导、规范旅游文化名街、名镇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实验区、示范区建设;鼓励创意制作符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创造条件加强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市场推广;第二,打造强势文化品牌。从“十二五”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来看,打造强势文化品牌是未来一个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提炼河北文化品牌的强势项目,在内涵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挖掘人们尚未认识到的深层次的内容,通过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揭示河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四、鼎新开放战略,创设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河北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大环境,河北要想在文化产业领域发展得更好,就必须敞开胸怀,兼容并蓄,在开放中吸收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的经验,并结合河北的实际融会贯通。第一,要积极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把文化产业的发展融入到全球和全国的发展格局中。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在“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紧紧抓住全球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重大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市场状况,在“谁走出”、“往哪走”、“怎么走”等政策取向上把握好方向,扭转河北文化企业在海外被动发展的局面;第二,抓住京津冀发展一体化的大好趋势,积极宣传河北文化,不断增强河北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河北历史底蕴深厚,民间文化发达,文化遗产丰厚,要重点打造燕赵文化为主的产业园区、以皇家文化为主的皇家产业园区和以进行革命教育为主的红色文化产业园区,通过充分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把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现代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五、铸新治理能力,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
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具体到每一所企业、每一所研究机构、每一所高校等,要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完善治理方略,激发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一,要理顺两个关系。一是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从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二是理顺党委、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关系,切实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的原则履行好各自职责,筹划建立“文化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文化产业创新相关协调工作。第二,要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内在动力。有效的政府治理,应当强调权力运行中平等、协商、沟通及合作等理念。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各项公共事务决策,应倡导由不同利益相关者自主表达、协商对话,并达成共识,从而形成符合整体利益的公共政策。政府主要采用市场的、法律的、文化的、习俗的等多种治理方法和治理技术,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引导与治理。
作者:刘景辉 杨帆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关键词]类型学;农村妇女;村级组织;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D44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049 ― 02
一、研究缘起
农村妇女因其人数众多、素质分化,成为影响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群体。提升农村妇女的参与程度,对推动农村性别平等,发展妇女事业,保障妇女权益等有重要意义,进而能完善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随着草根民主及其研究的兴起,国内外在农村妇女参政意识和行为方面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农村妇女参与选举及治理拥有一定参与热情和兴趣,但处于浅层和比较被动。〔1〕参与选举及治理存在性别失衡,女性少于男性。〔2〕她们有参与意愿,少参与行为,二者存在断裂现象。〔3〕
影响农村妇女参与的因素纷繁复杂,既包括传统文化等外部情景制约,也有农村妇女内在素质制约。外部情景制约主要是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家庭分工、婚姻迁徙等。内在素质制约主要指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偏低,教育水平有限,限制了其参与选举及治理的程度。
这些成果拓展了研究视野,深化了问题认识。但对农村妇女参与选举及治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本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认知,忽视了农村妇女的分化和分化农村妇女的行为方式差异,导致研究结论和对策缺乏针对性。鉴于此,借助农村妇女留守与流动,精英与民众的差异,区分出流动精英妇女、留守精英妇女,流动民众妇女和留守民众妇女四类群体,分析不同类别农村妇女在村级选举及治理的行为,就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农村妇女群体特征的类型学呈现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这些流动于城乡的人群中,农村妇女占到总数的1/3。留守与流动,精英与民众中,就有四类农村妇女群体,表现出不同的参与选举与治理行为。
农村妇女精英是具村落生活的精英群体,其受过一定受教育,收入高于一般农村妇女,能对他人产生一定影响。流动精英妇女指因生计离开户籍所在地,异地居住,拥有较多社会、经济资源,处于优势地位的成年妇女。她们在流动中脱离原有社会组织和血缘地缘,持有农村户口,往返于城乡但又部分融入城市,成为村落选举及治理的边缘人。
留守精英妇女多是丈夫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家庭,维持家庭生产,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她们有一定文化程度,在村里有较高的声誉,办事有魄力,说话有一定威信。她们中大多数家庭收入比普通妇女收入高,经济压力不大,有时间思考生存状况,在村社选举及治理有意愿也有能力参与。
流动民众妇女也围绕生计离开户籍所在地,异地居住。她们拥有较少的社会、经济资源,对流入地缺乏归属感,容易遭受身份和性别歧视,属于兼具劳动者、妇女、流动人口三个身份的弱势群体,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生计活动占用了她们较多的时间,无暇在城乡往返中顾及村社选举及治理活动。
留守民众妇女是农村家庭的半边天和顶梁柱,既主内又主外。她们承受较强的家务和生计劳动,有一定的经济压力,事务繁琐,对外出务工丈夫的经济依赖较强,留守生活较为单调简单。相对于留守精英妇女,她们所受教育程度有限,所占社会资源不多,对村务影响不大。
三、类型学下农村妇女村级选举及治理参与分析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在“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有适当名额”。在保护妇女利益与尊重选举结果的选举中,不同类型农村妇女呈现出不同的参与状况,面临着各自的困境。
(一)流动精英妇女“意识强,途不畅”的参与
流动精英妇女文化素质较高,接触社会更多,交际范围扩大,获取信息多,有较强政治参与意识。她们的城市体验和外出经历增强了其政治参与意识,有参与村级选举、村务管理等意愿。这类群体参与选举主要有参加户籍所在地选举或凭原籍地开具的选民资格证明参加居住地选举两种。
但总体上,流动精英妇女属于选举参与的边缘者。流入地的选民资格认定困难,一些流入地的基层组织和村民没有意愿对外来的流动妇女开放政治资源,不容许她们参与流入地的基层事务。流出地的参与成本过高,她们又不愿回户籍所在地参加村级选举及治理事务。于是,流动精英妇女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分离。与对这一群体,利益表达缺乏制度化渠道。
(二)留守精英妇女“能力强,不主动”的参与
留守精英妇女,一定限度内参与基层组织选举和管理。她们具有一定文化程度,部分有外出学习或务工经历,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办事干练有魄力。她们有很强的事务处理能力,兼顾家庭与工作。隐性的性别偏见阻碍着留守精英妇女在基层选举和村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在南方村落表现的更为突出。
对待基层组织选举和村务管理等事务,她们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限于身份等有限的参与一些活动。在村落选举中,她们往往缺乏竞争策略认识,参与力度不足。在村落管理中,他们缺乏主动争取精神,期待他人支持,甘当副职和配角。留守精英妇女对村务管理更多表现为被动参与,较少接触决策性工作,缺乏锻炼机会,潜意识选择逃避具有挑战性、开拓性的工作,只会勤勤恳恳做好分内事。
(三)流动民众妇女“意识弱,缺途径”的参与
流动民众妇女的公民意识较弱,在参与基层组织选举等事务上和流动精英妇女面临相似的环境。她们往返于城乡,经济收入与生活处境略有改善,但对流入地社区没有认同感、归属感,缺少主人翁意识,参与流入地的基层组织选举和管理的意愿很弱。
同时,她们对户籍地的基层组织选举信息不全,对谁当基层组织管理者无所谓,冷淡看待选举和治理。面临高额参与成本,她们基本上基本不能也不愿回原籍直接参选,多以“委托投票”方式行使选举权。
(四)留守民众妇女“能力弱,缺热情”的参与
此类群体,基于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几乎承担了所有家务,自身能力有限,经济依附性较强。她们文化技术水平较低,无精力和能力参选,介入选举及治理等公共事务不足。这一全体的政治效能和义务感较低,通常主观上认为自己的行动很难实现利益诉求和达到预期效果。具体到选举中,这一群体参选人数少,主动参选人数更少。参与选举多是“别人去,我也去”的从大众,随大流的心理,参与目的模糊。
四、不同类型农村妇女参选缺失的对策探究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是一种权利,是法律赋予农村女性的政治权利之一。规避不同类型农村妇女参选缺失,需要分类治理,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
(一)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流动精英妇女参选渠道
流动精英妇女只要参选渠道通常,是最易改变行为、参与村治的群体。对于流入地而言,需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这一群体融入流入地的进程,为其参与村治提供法律保障,消除制度障碍。
对流出地而言,村级组织可以采取有效便利措施保障迁移意愿较弱的流动精英妇女有效行使权利。如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为这一群体参与村委会选举提供便利条件;可充分运用网络等媒体,候选人、选民等信息,开通网络投票等便民措施;可将选举时间安排在春节前后进行,方便流动精英妇女参选参政;可适时进行网络信息公开,便于她们了解村落状况,通报家乡发展变化和村民自治的情况。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动的民众妇女参选意识
农村流动的民众妇女有一定见识,现代化程度高,经济依赖性低。对于这一群体,不仅需要在参与渠道上进行完善,还需要加强流动妇女的教育培训,提高其认知水平和正确有效表达自身利益。
流动民众妇女绝大多数未认识到参与选举和治理是应有权利,未能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对投谁的票没有任何想法,政治贫困率高。流动民众妇女参选直接为自身的参选意识和素质所制约,应增强其心理文化素质、竞争意识、时代感及政治参与机会、政治责任感。加强村委会换届选举宣传力度,调动选民参与积极性。
(三)强化妇女组织,提高留守精英妇女参选主动性
妇联是妇女的群众组织,它代表和维护广大妇女利益,是妇女表达和实现利益的组织资源。农村妇女组织应明确职能,增强性别意识,代表群体利益,发挥组织优势,协调农村社会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农村留守妇女的政治资源,确保农村留守妇女参选权利实现。
农村妇女组织要成为留守精英妇女参与选举与治理的有效组织形态,成为留守妇女的培养培训基地,助理留守精英妇女参加各种学习和业务进修,提高其综合素质,推荐留守精英妇女参与选举和治理事务。
(四)教育宣传齐下,提高留守民众妇女参选能力
留守民众妇女在选举与治理中不能被动等待,需要主动参与。这种状况的实现需要有良好素质为后盾,需要村级组织和群体有意识的进行观念培育、知识普及,培养参与意识,提升参与能力。村级组织可以运用村务公开栏、张贴宣传标语口号、网络短信、座谈会、村集体活动等形式宣传男女平等、积极主动、服务社会等思想,改善性别不平等分工,改善留守妇女们的心理素质,改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全面提升留守民众妇女的心理特征,提高其参选能力和素质。
五、结语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深入,给农村妇女参与选举和治理带来新的契机,激发农村妇女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其参选能力,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才能有的放矢的提高农村妇女参与选举和治理以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公民权利,保障社会稳定。
〔参 考 文 献〕
〔1〕杨翠萍.社会性别、比例政策与女性参与――以天津川村村委会选举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04):12-18.
精神文明建设树的是共同理想信念,建的是共有精神家园,最终要解决人们灵魂深处的问题。
要围着群众转、对着问题干,在群众有意愿的事情上做文章,在群众有需求的时候贴上去。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植根时代土壤,改进理念方式,善于用新的办法、新的思路打开新的局面。
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的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对精神文明建设作了精辟深刻的阐述,勾勒出中国梦灿烂的精神图景。精神文明建设战线要牢记文明使命、勇于担当责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坚持扎根铸魂,在头脑中搞建设,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大厦。精神文明建设树的是共同理想信念,建的是共有精神家园,最终要解决人们灵魂深处的问题。指出,精神文明建设首要的就是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这是因为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精神缺“钙”,体量再大也会得软骨病、外表再美也会没有精气神。当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关键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历史的变化、现实的成就、国际的比较,摆事实、讲道理、说故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激发每个人出彩的热望,焕发全社会创造的热情,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追梦圆梦的精神共识。坚定理想信念离不开道德滋养,一个地方好人辈出、好事涌现,树立理想就有了参照系,培植信念就有了导航仪。安徽将继续深入推进“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主题实践活动,用好用足“中国好人安徽多”的道德榜样,从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入手,从未成年人抓起,发挥好党员干部、公众人物、先进分子的带动作用,强化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的约束功能,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的良好生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育理想信念的“根”与“魂”。安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老庄哲学、桐城文派、徽州文化等都是一座座培植理想信念的精神宝库,幅员广阔的乡村还蕴藏着众多修身齐家、崇礼尚德的乡贤文化资源,比如我们徽文化里重家教、重家风、重家训的道德传承,古徽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文化传统,都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要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充足的文化养分。
坚持问题导向,在创建中惠民生,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要牢记的嘱托,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增进人民福祉来进行。要围着群众转、对着问题干,在群众有意愿的事情上做文章,在群众有需求的时候贴上去,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锦上添花,多些真抓实干、不做表面文章,让民意民生真正成为创建工作的“指挥棒”。我们将继续聚焦群众的关心关切,针对诚信缺失、文明交通、文明旅游、餐桌浪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项一项地抓、一件一件地改,让群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群众是创建的主体,要积极践行“走转改”,深入基层向群众问计,放下架子向群众请教,多搭建“楼道里评好人”、“社区志愿服务广场”这样的平台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真正让创建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要综合运用民意测验、媒体监督、社会调查等方法手段查找不足,努力使创建工作号准脉、扎对针、起效快。在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争创过程中,合肥、铜陵、芜湖同时上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在问题上做减法,集中解决了一批重难点问题。创建永远在路上,全国文明城市牌子到手,绝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群众还有更高期待,已解决的问题还可能反弹反复,新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我们要始终保持不松劲、不停歇的精神状态,把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性安排,强化刚性约束,防止形式主义,杜绝“一阵风”,最终实现创建工作常态长效。
坚持改进创新,在治理中促提升,激发文明创建的生机活力。创新是精神文明建设经久不衰的源动力。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植根时代土壤,改进理念方式,善于用新的办法、新的思路打开新的局面。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创建提升一直是我们攻而不克的难题,抓一抓就好,松一松就滑。我们结合省情实际,创造性开展以公路沿线、铁路沿线、江河沿线和城市周边、景区周边、省际周边为突破口的“三线三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城乡环境面貌和群众生活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一举多得的综合效应。时展既为精神文明建设开辟广阔前景,又对创建工作提出新的课题。尤其是当前社会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更大挑战,只有顺势而为、应势而变,才能开辟新境界。正如所指出的,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我们要认真总结安徽首创的好人馆馆群、文明网网群、好人故事巡展巡演巡讲传播正能量等做法,善于利用微信、微视、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拓展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还要看到,光靠宣传教育不能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的所有问题,用老办法、靠老套路既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比如,旅游不文明现象、诚信缺失的问题,就要既道之以德,又律之以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寻求破解之策。
坚持辩证观点,在统筹中抓平衡,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利益矛盾问题交织,特别是“精神饥渴”、“精神荒漠”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强调,要用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既要深刻把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用精神文明建设新成效,凝聚前行的强大力量。党委政府肩负着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学会“弹钢琴”、找准结合点,统筹好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始终做到平衡着力、协调推进,真正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落到实处。安徽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细化分解“八个强”(理论社科强、思想道德强、新闻出版强、广电影视强、网络舆论强、文化演艺强、文化产业强和文化开放强)目标任务,在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中整体推进、聚力突破。城乡基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要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导向,深化拓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基层创建活动,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动资源向基层集聚、投入向基层倾斜、服务向基层拓展、活动向基层延伸,实现文明创建活动全覆盖。安徽南北差异大,皖北地区创建基础差、底子薄,还是创建的“洼地”;皖南发展快、条件好,成为文明城市、文明县城“富集区”。我们将发挥皖江两岸文明城市的带动作用,打造“皖江文明城市群”,建立皖南促皖北、先进带后进、“文明”帮“提名”的结对共建机制,推进文明安徽平衡发展、共同提升。
一、发展基层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
当代社会,文化力彰显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文化的价值内涵包括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本质的内容要求更多、更广泛,在形式上和表现上的要求也显现多样化,以前单一、简单、低层次的内容和模式已经落后群众的要求。通过开展丰富多样、充满激情和魅力的基层文化活动,增强文化的吸引力,依靠文化的力量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自信、乐观、向上、友爱、帮助的和谐社会,人人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上来,是基层文化的议中这题。发展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掌握大人民群众盼什么,想什么,进行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尤其要以老百姓喜闻见乐的、乐意接受的形式来服务群众,为人民群众奉献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文化大餐,积极开创大众文化的新纪元。
二、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要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把基层文化站所建设成人民群众向往和热爱的场所,使之自觉参加文化活动。一是要量力而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要结合实际,根据身处自身的力量,针对群众民俗民风,完善各项功能设施,比如完善民俗文化博物馆、文化站、电子阅览室、群众广场、文化公园,配备书法美术、音乐民乐活动设施,都要根据群众的要求进行设置。二要加强规划,对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要抓好每个时期的时间段,根据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在建设基层文化设施中,要充分考虑群众参与活动的便利条件,打通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快捷通道。三是要明确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要结合落实文化站具体工作,明确目的。按照一切为群众出发、一切为群众服务的要求,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向人民大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四是要充分利用好文化设施,扎实开展各项基层文化活动,比如开展节庆喜日活动、文化讲座、艺术培训、广场舞蹈活动、电子阅读对外开放等,充实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层面,建设和谐社会。
三、强化基层文化队伍,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的要求,打铁还要自身硬。作为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工作在文化第一线的文化站工作人员,担负着本地区的群文活动的具体工作,包括有效地组织、指导、辅导、培训群众文化活动,自身还担负着创作活动,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遗产,任务繁重。因此,基层文化干部必须善于跟群众打交道,与群众密切沟通,还要能够在关键时刻展示和发挥管理、艺术才华,协助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一是基层群众文化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习,要善于吸收综合艺术技能,还要善于容纳当地的民俗艺术,才能有效地为群众服务。除了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外,还要努力学习各门类的艺术知识。要组织基层文化干部参加各种培训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艺术修养和水平,开拓视野,真正成为基层文化干部的领头人,成为基层群众的文化朋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员。二是培养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要加强基层文化干部的道德教育,帮助基层文化干部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提倡奉献精神,充分认识到投身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崇高的职业,事关整个中华民族崛起和强盛复兴。只有具有责任感,才能理解基层文化干部的工作性质,才能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在节假日加班,牺牲与家人、亲朋聚会,享受人生快乐的机会,积极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无怨无悔,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可知,职工干部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每位干部职工显得何等重要。三是培养一支技艺精湛、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的群文队伍。基层文化干部,既是工作人员,又是群众眼中的老师,如果没有专门的艺术才能,就得不到群众的信赖和尊重。基层文化干部,在基层文化活动中,起的是“火车头”的作用。火车快不快,全靠你自身的能力,包括责任心和艺术才能。只有掌握了艺术技能,才能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中如鱼得水。同时,由于受基层文化站职数的影响,往往不能同时配足各类型的人才,就要求我们基层文化干部要做到一专多能,及时应付不同情况,组织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大显身手,这是当今基层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工作都的必然要求。四是要善于利用社会能量。当前,农村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农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更高了,开始转入重视发展精神生活,把目光转向文化上来。不少热心人事积极投身文化事业,作为基层文化干部,要及时利用好各种机会,鼓励和引导社会财富投放到基层文化事业上来,以文养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五是要大力吸收一批热爱基层文化事业、具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基层文化队伍中来,从整体上提高基层文化干部的素质,从整体上改变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的结构。
四、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制作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占领群众文化阵地,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和腐朽文化的侵蚀。要树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文化精品,不断地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精神产品的丰富及品种表现诸多方面,加大力度繁荣文化市场,丰富文化生活。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改革开放的意识,努力做好新时期群文工作,加强横向合作,拓展辅导空间,开展各门类的艺术培训班,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艺术素质;要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力争多出作品,出精品出人才;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人类文化的有益成果,铸就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把群众文化开展得更精彩、更有特色、更为普及,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作者:王考英单位: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文化站
一、着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
围绕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数字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以各市(区)建有四馆、镇村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抓手,加快建设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统筹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372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资源数字化,提升基层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保有量和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争创“省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试点工作示范市”。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整合资源,统一标识,打造“文化百场”特色品牌,不断提升文化凝聚力和群众获得感。大力推进文化精准惠民,进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券”实施办法,全面推行互动式、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探索建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探索建立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机构,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服务对象参与管理,增强发展活力。以市级、县(区)级图书馆、文化馆为龙头,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加快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
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以“文化百场”活动为载体,实施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统筹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全面提升“2017年中国梅兰芳艺术节”“百团千场”“百姓大舞台”以及“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展览”等文化活动品质,组织开展好美术展览、文化进社区、公益培训、文化惠民讲座等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努力打造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深入贯彻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打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同时又具有特色、风格、气派的精品力作。
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加强规划统筹,重点抓好迎接党的重大主题创作和以历史文化为内容的地域题材创作,努力推出一批标志性主旋律作品。加强精品打造,组织开展好词曲、歌舞、书画、小说等重点门类的精品创作生产,努力实现全面繁荣。用好市级引导资金,推介优秀文艺作品申报艺术基金,扶持精品创作,激发全社会创作活力。组织文艺精品参加省以上赛事,冲击省五星工程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加强地方戏曲传承。加大工作力度,选送戏曲精品,推进戏曲进校园、进农村、进基层。支持淮剧团、靖江锡剧团、泰兴歌剧团、兴化淮剧团等院团新创精品舞台剧,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双丰收。
培育文艺创作人才。健全人才引进和教育培训机制,继续开展基层文艺人才创作培训活动,提升文艺创作整体水平,进一步强化文艺创作人才支撑。
三、大力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以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推动文物保护向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向注重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
加强历史遗存保护。科学规划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文保建筑、名寺古庙、名人旧居、旧址遗存的修缮复兴。指导帮助兴化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推进姜堰天目山(单塘河)遗址公园、靖江东址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做好宫氏住宅、笔颖楼等省市文保单位的修缮管理相关工作。
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的表现形式,接续历史文脉,拓展文化内涵,重点打造“梅兰芳戏曲文化”品牌、“水城水乡地域文化”品牌、“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品牌、“里下河风情文化”品牌,充分彰显地方特色文化品牌魅力,进一步扩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加大“非遗”保护力度。继续实施非遗抢救性记录工程,完善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利用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广泛开展经典诵读、非遗展示等宣传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促进非遗保护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探索建设非遗特色街区、特色小镇、特色社区村庄模式,提升非遗传承的生命力。
四、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坚持以推进“1133”工程为抓手,推进文化产业合理布局、形成特色、错位发展。
加大扶持发展力度。在巩固和提升现有省级文化产业园区的同时,组织申报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重点文化科技企业。积极帮助企业上争各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重点扶持主业优势明显、综合效益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企业和项目。充分发挥市级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培植壮大小微文化企业。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文化产业展示活动,精心举办全市文化产业产品展示会,推动文化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水平。加快推进文化与互联网、金融、科技、旅游、城市建设融合互动,引领文化制造向文化创意转型,发现和孵化一批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企业,拓展延伸从内容提供到生产、交易、终端消费的现代文化产业链,努力打造更多自主版权和自主品牌,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充分调动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主动性积极性,符合条件的文化文物单位要积极做好申报准备工作,争取成为省试点单位。加强版权宣传,引导园区和企业积极申报版权示范园区、单位和贸易基地,提升版权作品登记数量和质量,增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文化产业动态监测分析。坚持以推进“1133”工程为抓手,适时建立文化产业动态监测制度,及时跟踪和督查全市文化产业重点园区、重点街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发展情况。通过命名管理、项目跟踪等办法,进一步引导园区提档升级,切实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形成特色、错位发展;进一步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主动实施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和新品开发;进一步促进文化项目招引,力争组织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筛选储备一批规模大、前景好、带动性强的后续项目。
五、加快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实守信、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一手抓服务,一手抓监管,形成文化市场发展内生动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运用“互联网+”改进审批工作,优化服务,提高效率,确保文化市场行政审批改革相关政策全面落实到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服务。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开展以同城一支执法队伍为重点的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推进上网服务娱乐场所转型升级,支持发展绿色网吧。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支持文化娱乐场所、艺术表演团体依法经营、壮大规模,规范发展艺术品市场和演出市场,拉动居民文化消费。
提升文化市场监管水平。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机制,加大现场巡查、暗访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放大社会化管理效应,充分发挥网吧协会、印刷协会等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加强基层文化市场监管员、志愿者等社会化力量,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六、不断提升新闻出版广电监管水平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确保导向正确。切实履行广播影视收听收看和报刊审读管理等职能,深入开展迎接党的净化舆论环境专项整治、广播电视安全大检查、“扫黄打非”集中整治、印刷复制发行市场专项督查等行动,全力备战党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工作,对按规定报备的节目定位、内容设置、结构安排等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对新节目形态产生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警示、及时纠正,确保各播出机构导向正确,为党的召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关键词:特色小镇;扶贫开发;河北馆陶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6日
一、引言
2014年底,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由浙江省提出,其概念的出现迅速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2016年7月,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同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国开行联合的《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指出,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尤其推进特色小镇在贫困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将特色小镇建设和特色产业协同推进,实现致富和脱贫的同时推进。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无特色产业支撑。现有特色小镇的建设基于一定的地方产业,有时简单地为营造特色,直接吸纳当地传统产业,并嫁接互联网平台等一系列“互联网+”的概念进行改造,这些产业并没有融合具有现代意义的概念,即便一时打造成特色小镇,也很难永葆生机。没有深层次的、突出的、差异化的小镇特色产业内涵,小镇的建设也就失去了其灵魂,同时没有特色产业的支撑,也就缺失了小镇扶贫开发持续发展的动力载体,而只能是“昙花一现”,贫困户无法长效脱贫。
(二)建设资金短缺。目前,建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特色小镇快速建设发展的“瓶颈”,分析原因:一是城镇经济自身发展较弱,从江浙沪实际发展经验可看出,经济发展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就是说小镇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整体经济的水平;二是融资渠道的单一,据实地调查数据得出,现阶段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投资,缺乏一个稳定的融资渠道,政府方较少地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资金筹集,也势必会造成建设资金方面的短缺。
(三)文化传承欠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历史文化特色、民族传统特色。虽然有一些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也强调了对历史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在实际建设当中,有些还是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发展经验和内容,鲜有结合自己当地城市文化的塑造。因此,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要与传统产业平台有区别,深度挖掘特色产业的历史内涵,做好文化传承与自我特色的深度融合和对接。
(四)农村基层政权的错位与失衡。近年来,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明显增多,其直接原因是基层政权组织功能弱化、权力的错位与失衡问题。在扶贫开发中,农村基层政权的有力治理也关乎着脱贫攻坚的实现。因此,在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中,强化基层政权的建设,实现权力的监督与制衡,同时注重加强村民理想信仰教育,激发群众建设特色小镇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馆陶的实践与发展经验
(一)馆陶实践。馆陶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华北平原的南部。馆陶是河北省省级贫困县,总人口36万,4乡4镇共277个行政村。截至2015年底贫困人口15,828人,贫困发生率5.69%。
自2014年以来,馆陶县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的新途径,以产业兴镇、文化提升、生态改善为高度融合的农村就地城镇化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小镇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的成功之路。馆陶县按照“尊重民意、留住乡愁、做强产业、改造提升”的基本思路,打造了粮画小镇、黄瓜小镇、羊洋花木小镇等一批具有乡村风情、城市品质的特色小镇,每一个美丽乡村都有一个特色鲜明的产业支撑,使大批贫困户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受益,实现脱贫致富,成功打造了河北省贫困村脱贫出列的“升级版”。
(二)馆陶发展经验
1、因村制宜,培育富民特色产业。馆陶县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每个小镇都有一个清晰的产业支撑。在产业的培育上,馆陶县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培育全县富民大产业。依托特色小镇,馆陶在全县培育了蛋鸡、黄瓜、黑小麦等富民产业,使更多的贫困村依托全县大产业布局“搭便车”,实现“一产带多村”;二是扶持“一村一品”。羊洋花木小镇着力打造花木种植业。依托冀南花木集团,着力打造占地5,000亩的中国农民花博园,通过土地流转挣租金、到企业务工挣薪金,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以太阳湖、月亮湖为中心,建设了饮食、客栈、商业等旅游配套设施,形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儿童拓展、采摘等功能一体的生态景观园区,使30余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6,600元。在培育特色产业的过程中,馆陶县努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以集体土地参股企业;二是合理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废弃大坑,种植经济苗木或者合作搞旅游开发;三是设立发展基金。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吸引当地社会资本投入资金。
2、财政资金撬由缁嶙时荆拓宽融资渠道。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增加对扶贫开发的投入是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相配合的反映,也是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相融合的体现,对帮助农村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为破解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难题。馆陶县在创新投融资模式上分别采取:一是财政资金撬动。政府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主体方,用现有的财政资金去撬动、引导一部分社会资本加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道路、水利、电力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完善让村庄具有市场运作的条件和可能。截至目前,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资金2.8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5,000万元(不到20%),撬动社会各类资金2.3亿元(超过80%);二是村级自筹促动。村集体经济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活力资金来源,可以率先行动,扩修村内道路、建设文化广场,从而为村整体的脱贫攻坚打下良好基础。如“黄瓜小镇”翟庄村2015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00余万元,利用这部分资金小镇建设了具有特色的村史馆、黄瓜大学等,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发展,使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三是民资涌入牵动。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单单的财政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也是缺乏长久持续发展动力的,因此馆陶县在融资方面,注重社会资本的引入,让更多“聪明”的民资加入到其中,有力补充了财政资金的不足,在这其中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社会责任的舞台,使更多的企业愿意加入到其中。
3、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实现贫困村面貌改造提升。馆陶特色小镇的做法是依托美丽乡村,把美丽乡村作为小镇的灵魂,构筑了一批留得住乡愁、听得见乡音、闻得到乡味、感受得到乡情的魅力小镇,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但又不失现代气息,针对此,馆陶制定了“万人小镇”规划纲要,利用3~5年建成9个万人小镇,如粮画小镇是“一镇四社区”,包括寿东社区、寿南社区、寿北社区和法寺社区,其中寿东社区是省级贫困村,四社区共享基础设施,都以粮画产业为主导,其他各类手工画为辅助,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体验融合发展。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馆陶县不搞大拆大建、千村一面,而是秉承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理念,打造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小镇特色。真正将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平台,使两者有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小镇同步推进。
4、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脱贫攻坚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党的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和保障。在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中,馆陶县探索小区自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逐步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为了让群众得到实惠、尝到甜头,馆陶县积极学习借鉴浙江、江苏等先进地区的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筛选试点贫困村,开办村民学校,让群众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建设特色小镇与脱贫致富之间的关系,激发建设热情。同时,在小镇还开展了情景式党校教育,将党的理想信念传递到村民的自觉行动中去,使之自发地、情愿地参与到小镇建设和发展中去。
主要参考文献:
[1]韦福雷.特色小镇发展热潮中的冷思考[J].开放导报,2016.6.
1.1体育参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许多乡村有了工业、贸易企业等,农民亦有了新的职业,村庄管理的范畴从组织体的层面来说大大拓展,“村务”与“政务”不少都融在了一起,由此形成的农村社区、域内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等等建设,带给了农村社会管理的新情况,给了乡村社会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农村整体的社会基础还比较薄弱,现在又处在由乡村向城镇的快速转型期,所以农村社会的管理只有以创新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向前推动。按照十报告,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所以农村基层的社会管理要以建立镇村的服务体系为中心,努力发挥村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积极性,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体育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可以在农村社会中丰富村落农民的闲暇生活,满足农民的娱乐健身需求;适应群众的情感需求,建构农民的精神生活取向;促进乡村社会关系的整合,维持乡村社会秩序的和谐;增强乡村社会的文化认同,传承乡村社区的传统文化等。体育还可以在培养团结意识促进组织化发展、培育规则意识营造公平有序的社会风气、缓和疏导矛盾纠纷、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功能对社会管理来说无疑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1.2体育参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可行性
在笔者对农村体育健身情况的调研中看到体育文化活动开展较好的镇村,社会和谐度相对就高。政府相关部门及一些基层领导把体育运用到自己工作之中,起到了很好的社会管理效果,实践证明在农村基层利用体育的手段进行社会管理是可行的,对于传统的农村社会是个很好的创新。
其一,江苏睢宁县“舞动乡村”活动表明体育在社会管理中的良好作用。江苏睢宁的王集镇,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百姓的健身需求他们组织了“舞动乡村”的广场舞健身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干部们发现这一平台能很好地引导村民参与村务,所以在由镇向全县推广时,就把它逐渐打造成为睢宁县农民交流、乡村议事的场所。由此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和谐,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平台。例如在“舞动”现场,每周召开一次村情通报会,每月召开一次村民议事会;选派机关干部走进活动现场,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建立“村组干部晚办公”制度,县镇职能科室将办公地点搬到“舞动乡村”现场,分专题定期为群众提供现场办公服务,让群众办事不出村。
欢快的健身舞场面体现的不仅仅是文化娱乐健身,还是对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有效探索。这里不但满足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顺应了群众的新期待,而且重塑了乡村社会关系,打造了农村公共空间,开辟了社会动员新渠道。因此,睢宁的“舞动乡村”因其活动方式贴合百姓需求,得到群众拥护,既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成为百姓参与村、镇议事和信息交流的平台。百姓通过这么一种形式参与到了乡村事务的管理,可以说前所未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此“舞动乡村”获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最佳案例”,这说明体育在农村基层的强大作用。当然,体育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跳跳舞就行的,而是在于干部们通过体育活动的方式融入了百姓之中,改变了过去重管理轻服务、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理念。领导部门用心去关注群众的需求,从情感和细节入手,找准了群众的兴奋点,让村民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能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就表明只有基层干部很好地践行了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根本路线,社会管理就可以有好的根基和抓手。如此,体育融入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政府部门与百姓之间的交流有了很好的渠道,无疑可提升乡村社会管理的水平,对基层的社会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创新。
其二,江阴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运用体育手段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而江苏江阴市则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积极发展乡村体育,为农村基层的社会管理创新做出探索。近年来他们在创建体育强市、进行体育现代化试点工作中深切感受到体育工作对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尤其在乡村基层的社会管理中利用体育作为管理的手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该市把体育工作列入乡镇的工作考核内容,从制度上保证农村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开展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引导村委、社区成立体育协会等组织,镇成立相应的文化体育机构,在组织上保证了镇、村体育工作的开展。他们还大力建设体育设施、及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室),把体育设施与村容村貌治理、社区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不仅改善了环境、推进了城镇化建设,而且得到百姓的支持,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基层的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为百姓提供良好的服务,使村民和谐相处。而镇村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的乡村社会焕发生机,江阴市体育局主动推进村级单位的体育建设,从软硬件两方面促进乡村体育的发展,客观上给基层的社会管理以新的方式,达到创新社会管理之目的。政府把“幸福江阴”———“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作为江阴市民生的建设目标,促进了乡镇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从而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开展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以文体活动营造村风、乡风、社区风气。调查中有镇体育干部讲,凡是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好的,村干部重视体育文化工作的,村民之间矛盾就少,村各项工作就比较容易开展。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中一些乡村合并,体育成为一种很好的剂、融合剂,增进了百姓的团结。因此,当最基层的领导有了这种意识,再加上百姓健身意识提高,农村基层顺势而为,不仅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营造了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由此可见体育成为基层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可行的。
其三,浙江省体育局主动将体育融入社会管理推进基层社会发展。近年来,浙江省体育局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把参与管理创新工作作为开展体育工作的出发点,使基层的体育工作,尤其是基层农村在社会转型期的体育工作有了较高的起点,使体育在社会管理及创新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他们的工作做法是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人士的积极性,根据各地实际组织开展体育赛事,搞好场地设施建设,以此发挥体育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促进人际间的沟通、交流、融合。在增强体育公共服务、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的同时,推进体育文化创新,提高公民身心素质,净化社会环境。其中通过创办体育强乡、强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把体育的各项功能有效地运用到社会管理中,比如在农村进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中利用体育的文化功能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利用体育的社交功能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缓冲社会矛盾。
县乡镇体育部门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主动将体育融入社会管理。他们提出完善乡镇体育组织的扶持政策,为乡镇体育依法参与社会服务和管理提供保障;大力开展体育培训、健身指导、志愿服务等工作,发挥体育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并通过政府部门和社团组织的合作,尝试政府出资、社团出力的体育公共服务新机制,提高了体育参与社会管理的效率。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浙江农村基层的体育不仅得到很大发展,至2011年6月“已经创建35个体育强县,713个体育强乡镇,近两万个小康体育村,极大地满足了老百姓就近、就便健身的需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而且这样的发展为农村基层建成服务型政府和农村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为基层政府运用体育进行社会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体育参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2.1可能出现的问题
首先,体育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识不够高。从实际调研和资料看,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普及程度较高,利用体育进行社会管理机会相对多,但总体上主动地运用体育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还不够。如果缺少主动意识,仅以推进文化发展而为,管理的效能虽然有、也必要,但效果会打折扣。而经济还不太发达农村地区尽管体育设施不是很好,但只要在社会管理中有意识地去运用,也会产生明显的效果。睢宁的“舞动乡村”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在农村基层的社会管理中不一定要等到有了好的体育硬件,而是基层领导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在管理社会的过程中主动地运用体育。体育之所以能成为社会管理的手段、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之中,是因为体育是民生的重要内容,能满足农民温饱问题解决后而增长出的健身、精神生活之需求,逐步变成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的一部分,成为农民新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农村的社会管理中自然可以利用体育服务百姓、处置人际间的矛盾等等的公共事务的功能。社会公共事务处理圆满,意味着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成效,所以运用体育提升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社会管理创新很有必要。
其次,“管控式”社会管理体制的惯性,影响体育参与社会管理的深度。众所周知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是“管控式”社会管理,农村则处在最底层。在沉重的“压力”下,农民的民主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得不到张扬。“管控式”的社会管理还会导致政府的服务意识不强,难以让体育成为农民的公共服务内容,自然体育与社会管理不会有紧密的联系。目前,在我国社会管理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之时,很多农村的体育还处在自生的状态。因此让体育在农村基层社会的管理中发挥作用,还需从改变政府职能,从建立公共服务做起,以此推进基层政府服务意识的加强和水平的提高。农民一旦享受到应有的服务,主人翁意识才能随之提高,民主参与的行动为此而落在实处。当体育对改变旧体制有了重要影响之时,不正表明了它对基层社会管理的作用吗?体育是百姓容易接受的一种文化形式,其蕴含的教育功能可以引导农民以健康的方式生活,产生寓教于乐、寓管于乐功用,这对改变农民的旧有观念、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无疑有着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当政府改“管控”为“服务”,一定会下力气建设好农村体育文化事业,从而满足群众所需,群众的需求被满足自然会拥护政府治理好自己的家园。
再次,农村体育组织比较薄弱,影响体育参与社会管理的力度。基层社会的参与式治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发展方向,其基本路径是让松散的基层社会组织化。为此应该让包括体育组织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积极有效的活动,促成农村社区生活系统的组织化发展,达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管理的目标。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乡村权力资源配置由集体垄断型向多元主体参与型转变,意味着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原有组织格局趋于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建组织化社会?笔者以为最实用的选择:利用体育可以融入不同领域人的生活、容易为农民所认同的特性,吸纳农民到体育社团之中,成为“有组织的人”。一开始体育组织会比较弱小,缺乏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但随着农民对健康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体育文化活动逐步增多,体育社团因此会很快壮大。农民不再仅以个人或农户的形式出现在乡村社会舞台上,而是能以体育组织的形式参与到乡村社会之中。当体育组织在农村扎下了根,会很快地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它与权力组织相呼应,共同参与到社会的治理之中。诚然,农村基层的社会管理绝不是靠几个社会组织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采取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培育乡村多种组织、建立并落实相应的制度等措施,切实发挥农民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包括体育组织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使体育有效地融入社会管理之中。
2.2控制措施
2.2.1以民生的理念发展农村体育是参与社会管理的根本。在我国农村的温饱解决之后,越来越多的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社会形态还是农民的需求,与传统的农村相比差别之大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毫无疑问是通过民生建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述乡村的体育建设表明了政府的社会建设行动,及对基层社会管理的积极探索。他们充分利用人的需求这一内驱力,发挥体育特有的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等功能,促进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增进了社会的和谐。实践表明农村的体育是项很好的民生工程,它不仅改善了环境,还促进了人的健康,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给了农民更大的生活空间,从而引导良性社会行为的形成,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如此,达到了农村基层社会的管理目标,显示了体育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所在。
2.2.2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体育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城镇化的时代洪流一改农村长期封闭、单调的生活状态,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则是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人为核心”就是要使农民在新的生活方式里生活环境能得到极大地改善,生活质量、水平比过去有较大地提高。反之,只是形式上的城镇化必然得不到农民的认同,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所以我国城镇化必须在人的发展上下功夫。农村基层通过体育文化的建设,如修建体育场馆及活动场地等,改善了环境,为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成立体育社团、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开展起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逐步改造乡村的陋习,培育农村的社会组织及农民的公民意识。由此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其市民化发展。从社会角度看,民众通过参与乡镇组织的体育活动,可以感受社区的存在,凝聚社区意识,进而产生对新社区的归宿感,以此增加公民对社会的期待和责任感。由此不难看出,让体育进入基层社会管理,是农村城镇化内涵建设所需,必然是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
2.2.3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是体育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政府进行的社会管理创新主要表现为行政效率提高的技术改进或结构调整和增进公共利益的社会服务两个方面”,政府的管理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农村社会的管理水平则不能提高。好在政府已“开始转变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工作重心,探索服务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和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实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从管控到服务的方式转变。”笔者的调研显示,乡镇一级的公共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村与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与之配套发展。一旦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了,百姓就可以更好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社会的和谐自然产生。而体育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自然在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中体育服务应占据重要位置,而且经济越发展其比例会越大。当前我国不少地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构建以体育设施建设为基础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起了包括体育在内的农村基层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转型过来的村民就可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其基本权益才有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心情平和、社会矛盾减少,农民多了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所以发挥好体育的社会功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必不可少。
3结束语
关键词:邻里关系 和睦 和谐
Abstract: the neighborhood harmony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Chinese people. With the speed up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people seem to already used to "not stranger talk" life. Tall buildings bloc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ighborhoods, a family became a floor of the sea island,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modern city tapes on sigh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rban community neighbourhood in the cause of the LengMoHua,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neighborhood harmonious relations and promote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community.
Keywords: neighbourhood in harmony
中图分类号: C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构建和睦的邻里关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孟子曾说过“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它深刻表述了邻里友善相处、社会美满和谐是令人神往的意境。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邻里之间在生活上相互扶助;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良好的邻里关系,利于邻里之间互通有无、相互支援、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一、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冷漠化的原因
为真实了解现代人的邻里关系我们针对逐渐淡漠的邻里关系做过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当人们悄悄从单位大院迁出,当人们逐渐从城郊农村搬出,搬进水泥钢筋建造的楼房时,亲密的邻里关系逐渐被冷漠替代。过去的和谐邻里关系缺失是由许多原因共同造成的。它包括社会的、个人的、主观的、客观的。
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隐私观念和独立意识也在不断加强,许多人不愿意多管闲事,对于邻居的事情不闻不问,有时担心主动和别人搭讪可能会被误解,所以一个单元的邻居即使居住了好多年也并不知道邻居的名字。
2、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居住空间的私密化越来越强,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邻里之间的联系。
3、随着电视、网络、通讯等高科技产品的普及,人们能够得到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邻里之间的沟通欲望也大大减弱,和谐开放的邻里关系也就渐行渐远了。
4、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把视线聚焦在物质生活上,而忽略了精神生活的需求,在追求利益,拜金主义思想泛滥的今天,办事靠关系,成功靠金钱的一些不良现象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没有利益可图的周边人视而不见。
二、促进社区和谐建设的对策
邻里关系陌生化不仅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而且使儿童和老年人倍感孤独。 相反,“和谐邻里”是城市文明的一道风景,昭示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市民素质。打造团结、互助、平安、文明、和谐的现代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那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面对城市社区中普遍出现的邻里关系陌生化的现状,该如何采取措施打破邻里关系淡漠的坚冰,找回渐行渐远的睦邻关系,让左邻右舍“亲密不过分”、“互助不互扰”、“共生不陌生”,成为快乐的一家人呢?
1、完善创先争优工作机制,加强民情联系工作制度
要营造社区温馨祥和的邻里亲情,社区党支部、居委会要切实发挥联系基层居民、服务居民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走访入户广泛收集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始终保持与广大居民的联系。另一方面,要为了方便、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社区开展民情联系服务工作制度,进行划片管理,发放联系卡,有事儿就打电话,一张卡片,一个电话,看似不经意,实际上架起了党群关系桥梁。除联系卡外,群众意见箱就挂在居委会门前,居委会对信箱接收的公开的意见认真对待和处理,必要时会与发信人沟通,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2、培育和谐的社区文化,营造睦邻友好氛围
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居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文化是和谐社区的灵魂,没有文化认同的社区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社区文化建设要以倡导睦邻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为核心,本着邻里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的宗旨,以融洽社区人际关系、凝聚社区力量、消除社区矛盾为最终目标,让“社区”这个平台搭起邻里间友谊的桥梁。
3、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共建和谐友好关系
从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出发,居委会要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为居民搭建沟通的桥梁。如开展社区邻居节、志愿服务活动、邻里互助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等,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它既方便了居民生活,又满足文化精神需要;既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又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如 “广场演唱会”、“老年秧歌赛”、“摄影书法展”、“居民文化队”、社区运动会、家庭厨艺大赛等活动,吸引居民参与,消除邻里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促进邻里情感交流,强化居民凝聚力和社区归属感,形成文明、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
4、推广“邻里节”,搭建邻里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做一个和谐城市的推动者,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亲情环境缺失,邻里关系淡漠。整个社会公德教育越来越薄弱的大气候里,推广邻里节,以唤醒邻里“陌路之痛”。 “邻里节” 可以提高人们团结互助的意识,形成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和文明水平。 “邻里节”活动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结合各地实际组织活动,如邻里美食比赛、邻里好媳妇、好儿女评选活动等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群众乐于接受、乐于参与,不断拉近邻里的距离,促进形成相识、相知、相助的新时代文明和谐邻里关系。
5、关注弱势群体,体现社区人文关怀
大力倡导“互帮互助、与邻为善”的亲情邻里关系,关注弱势群体,满足他们的实际所需,开展扶贫助弱献爱心活动、“一帮一”结对子活动等,为弱势群体创造更多的沟通交流和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在参与创建活动中获得价值认同和成就感,促进社区群众的心理和谐,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结束语:
社区的一切活动和倡导都只是个媒介,它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在的问题,它只是为大家在这个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提供一个可以暖心的港湾,只有大家把心放开,才可以真正的回到当初大家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大家庭中去。和谐的邻里关系不仅仅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更是一种坚持的美丽。只有大家能够为爱而坚持,我们就能让生活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 曾智王挽澜.以民间传统文化为载体推动成都和谐社区建设;中华文化论坛;2011.3
关键词:社会治理 大学生 公共精神 课堂改革 管理意识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46-02
一、社会治理与公共精神关系剖析
1.社会治理的内涵与特点。社会治理这一概念在我国第一次提出是在h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施政纲领中出现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一个概念。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并不相同,社会管理所呈现出更多是政府的单向性或强制性的政治行为。而社会治理指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应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等等多种方式,通过打击、教育、防范、建设等的各项工作,依靠和组织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社会问题的治理和解决。所以社会治理的实质不仅是公权力的延伸,更多的还有对民利的重视,个人权利的保护,通过“善治”的方式来调节社会各方面的生活。
社会治理是与我国现代基本国情相适应而推出的一项治理模式,其具有系统性、有序性、公正性的特点。系统性,指的是在进行自我管理等相关社会治理活动的同时,要注重对社会整体性的把握。有序性,指的是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人民自发参与为主的,但是依旧要保证社会的稳定,一切事物的有序进行。公正性,指的是社会治理过程中要认真对待不回避每一个主体的合法权利。
从社会治理的内涵与特点中,可以看出社会治理制度的实施并不是独立推行,这一过程需要有赖于各种制度的配合,最需要的就是得到民众的认可,因此公民主体的相关意识就尤为重要。而公共精神作为一种社会主体共同的思想资源,对公共精神的把握就尤为重要。
2.公共精神的核心价值。公共精神是指指人们关心和促进公共利益的意识和行为,是人类生活本身所特有的。公共精神的核心价值包括三个方面:政治平等,参与和责任,信任和宽容。{1}政治平等,指的是社会中的所有公民都平等的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社会治理越采取自治的形式,就越接近社会成员之间的互惠基础,公民也就越具有公共精神。参与和责任,指的是在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基础上,参与公共事务,对其进行管理,担负必要的社会责任。信任和宽容,指的是社会共同体中的成员之间应当在处理事务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彼此尊重彼此信任。丧失信任与宽容,将会使利他主义横行,机会主义泛滥,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例如近些年的“谋利型上访”案件不断滋生。
从公共精神的特点来看,它对社会治理的推进富有积极作用,二者在内部具有高度契合性,有效开发利用公共精神,是社会治理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治理推进中的公共精神要素。在对各国的社会治理模式进行了解之后,笔者认为,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治理是比较成功的典范。虽然也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问题,但还是有许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他们社会治理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民情。这里的民情,是指民族整体的道德与精神风貌,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公共精神。在一些发达国家,公共精神一种历史养成的传统,是责任与义务。他们的民情,是扎根于历史上形成的乡镇自治模式。每个公民都有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平等权力,可以说自治模式形成了民情,民情孕育了公共精神,而公共精神不断的形成促使大家更积极地投身于社会治理中去,形成一个良性均衡发展的状态,推动社会治理的日趋成熟与完善。而当代西方著名政治学家帕特南经过长达20年的实证研究,同样认定了公共精神与治理绩效之间存在决定性的正相关性。
社会治理模式的推行目的,是最终达到一种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均衡状态。我国一些地方目前还难以达到这种良性均衡发展,是因为参与治理的主体缺乏这种公共精神。只有相关主体真正地关心自己的社区、所在乡镇农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才有投身于参与各项事务管理的热情,将个人发展与集体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大学生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治理的模式逐步转变,大学生因其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高,政治素养高的优势,将会成为未来社会各项工作的建设者,那么他们的公共精神培育就尤为重要。近些年,我国“三支一扶”计划的开展,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行,将会向偏远及农村地区输送更多的事业建设生力军,大学生将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
首先,大学生是党务建设的中坚力量。参与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相应社会治理岗位的毕业生多数均为党员,具备高的政治素养与能力,能够在社区与农村的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党员的素质,同时协助支部书记推动党务工作的发展。引导基层中的党员们进行合理的建言献策,树立党员形象,使得农民与基层人员更加相信党的领导,信任党,依靠党,利于政策的推广实施。其次,大学生是文明建设的使者。经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要高于一般社会群体。走向基层之后,将会对农村农民与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予以丰富,从精神文明方面对其加强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农民与社区居民的思想意识形态不被歪风邪气所影响,带动他们积极接触新思想与新事物。最后,大学生是社会治理的前哨。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就业观也发生了转变。大学生逐步融入到基层中,积极寻找工作。在基层工作,大学生将会常年与村民、居民打交道,化解纠纷。让基层的工作从无序到有序,社会治理的前哨工作将会由大学生担任。
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在现行社会与未来社会中,将会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各项政策在基层的推行辅助者,作为保证基层群众生活有序的积极调适者,作为基层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先行引导者,大学生将会承担重要的角色。社会治理与公共精神紧密联系,作为社会治理主体之一的大学生,对其公共精神的培育工作,高校应当加以重视并积极开展,只有大学生具有公共精神,才能在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中,表现出关爱、互助、同情和救难的品质和行为。公共精神的人性属性提供了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逻辑基点。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途径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整合相关课程。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理论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直接来源就是课堂教学,因此针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工作,首先要从课堂教学的方面入手。一方面,对高校现有的课程进行整合,针对公共精神,高校可以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或者单独设立一门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通识教育必修课,将其作为核心课程独立。在进行公共精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大学生对公共精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把公共精神教学、道德培育、德育教育三者紧密结合,并且与传统文化的弘扬相接洽。在高校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是能承担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最恰的载体,那么应当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的编排,让这门课程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首先承担起这个重任,做到思想道德课程,法律基础课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在高校进行课程整合的同时,要加强公共精神与现有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重点在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科,比如哲学、社会学等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程其基本任务就是要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通过实证研究等方法揭示事物本质,所以人文社科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与教学方式是与公共精神的培育相契合的。那么,教师在进行专业课教学的时候,就要针对性地转变教学方式与内容,其不仅旨在于传授专业课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接受与公共精神相关情意的培养。
2.提高信息公开化程度,培养大学生的参与管理意识。公共精神要求大学生关心集体,参与到集体事务的管理中来。那么在高校中,培养大学生的参与管理的意识尤为重要,这种意识的养成,将在大学生毕业后走向岗位时发挥重要作用。在校期间,高校应当加强信息公开化程度。高校信息公开制度,为学生捍卫利益参与集体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是催发公共舆论的重要载体。在这一制度中,高校要建立专门的信息公开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如网络信息公开、年度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在公开的内容上,要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切实相关的内容进行全面透明公开,针对相对公开的内容要予以说明,并规定可以通过依规申请公开的方式进行。总之,要赋予学生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的权利,在一些与学生相关系的校园管理决策上,要提前公开草案意见稿,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大学生参与校园管理,让大学生感受到民主精神的存在,学会运用权利,履行义务。在接受了公共精神相关课程教学的基础之上,在实践中领悟,更为深刻地了解何为公共精神。
3.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与公共精神的培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二者有着共同的目的。公共精神主张整体利益,提倡奉献精神,这也是社会志愿服务的核心精神所在,社会志愿服务工作提倡奉献、博爱、仁心。其次,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必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不仅仅是学习培养上的要求,更是对其德育教育的开展。那么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青年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修养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其自身的行动感染社会上更多的人,是一种公共精神的传播途径,唤醒社会群体的公共精神与相关意识。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是学习公共精神的重要载体。社会公共领域是公共精神得以存在和生长的根源与现实基础,在与社会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大学生才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逐渐明白了何为公共秩序与公共规则,逐步提升自我修养,形成公共精神。因此,高校应当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相关志愿活动。具体来说,首先,高校应当加强宣传,弘扬奉献精神。宣传工作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讲述,对奉献精神有一个具体的详细的介绍,这是大学生能够接触到德育教育的最直接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舆论宣传。举办优秀学生志愿者经验交流会,宣传志愿者的相关事迹,以此来激励感染高校学生们,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氛围。其次,在学校中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生机构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分为多项种类。有在校内的图书馆管理员的辅助工作、档案馆管理员辅助工作等,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参与到公共服务与管理中来。还可以与校外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在保证学生的安全基础之上,由校外企事业、社会福利机构、其他单位派发薪酬,学生在勤工俭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学业知识回馈社会。第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出整体制度设计。学校要对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志愿活动形成一个整体规划,从制度设计、学生安全问题、经费预算、指导教师、成果验收等整体流程都加以设计,让社会实践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体系,最大程度上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注释:
{1}潘恩强.论公共精神[N].光明日报,2003.11.5(11).
{2}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25.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关键词:舞蹈编导;不同文化;影响
在当今社会,由于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进一步加快,各个国家和民族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艺术、文化,都出现前所未有的大融合的盛况。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一直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我国传统舞蹈艺术形式有更多的素材来源,时刻掌握舞蹈编导最新的资讯。从而,舞蹈编导可以在继承我国传统舞蹈艺术形式的继承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融合西方先进的舞蹈编排方式和舞蹈教学技巧,使我国的舞蹈艺术发展能够与时俱进、空前繁荣。
纵观中国历史,早在晚晴年间伴随着外来的侵略战争,西方文化被传入中国,并开始对中国人民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的西方文化之间产生冲突,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裕容龄首次提出中国的舞蹈艺术要学习西方先进的舞蹈艺术,并且将西方先进、突出的舞蹈和舞蹈编导元素引入中国,积极应用于当时的舞蹈编导和舞蹈教学之中。可以说,裕容龄这一举动对我国舞蹈艺术的编导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不同文化的融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进行舞蹈编导时,编排舞蹈的老师、艺术家都会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寻找题材,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民族艺术的基础上,与舞蹈编排者自身的实际经历、感悟紧密结合,确保在舞蹈编导的实际编排过程中能够赋予舞蹈情感。
(二)西方优秀文化的融合
我国舞蹈编导和舞蹈形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积极学习、借鉴、融合西方外来元素。舞蹈教师、艺术家在舞蹈编排和舞蹈表演中融入了大量先进、优秀的西方文化艺术,经过舞蹈编导和舞者演绎、诠释之后,使融入西方文化艺术我国的舞蹈形式赋予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并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不同文化的传承
(一)不同文化相互包容
在术的世界里,不存在地域差别,也不存在国家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和扩大,将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个国家、民族的人民之间频繁地进行交流、学习,使得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从而可以达到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愈来愈频繁和深入,两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必然会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不能因为引进西方文化对我国本民族文化会产生影响就闭关锁国、切断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联系,应该辩证地去看待这种影响,对好的、积极的影响要及时学习和吸取,对不好的、消极的影响要及时管理和纠正,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应该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舞蹈编导水平和舞蹈艺术形式具备深厚的、多样性的文化内涵,从而使我国的舞蹈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女儿河》等一些继承、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舞蹈作品,其通过舞者舞蹈动作的表达、舞蹈情感的传递,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女儿河》这部舞蹈作品,通过舞者的舞蹈动作和舞者的情感、神态,将中华儿女这种坚韧、顽强、倔强的性格特征进行生动形象地表达,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真实地演绎和完满诠释。
现代舞作为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典型代表,以其独有的舞蹈特点,迅速征服了我国观众。现代舞,作为西方一种比较新的舞蹈形式,被中国引进国内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的创作之中,与我国文化相互结合,在舞蹈老师、舞蹈编导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编导了许多成功的舞蹈作品,这些舞蹈作品包括《饥火》、《传音》等。舞剧,作为一种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新的表现形式,在我国舞蹈艺术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舞剧作品《宝莲灯》作为舞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使舞剧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此以后,舞蹈编导的老师们、艺术家们开始对舞剧进行不断的探究和革新,创作出了诸多舞剧,这些被创作出的舞剧大多舞蹈形式多种多样,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舞蹈艺术形式。这类舞剧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并且能够繁荣发展,使得我国舞剧的发展进入白热化阶段,使舞蹈这门艺术被更为广泛地关注。
(二)不同文化相互吸收
无论是哪个国家,其本国文化的发展不能只单独依靠自己国家本身进行发展,需要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积极地进行交流、合作,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大融合,吸收其他国家、民族优秀、先进的文化。因为处于全球化时代洪流之中的每一个国家、民族,都具有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其文化和历史是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推敲、凝聚才积淀而成的,因此具有本民族的十分鲜明的文化特征。现阶段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还处于持续发展阶段,要想实现我国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就必须夯实国家基础,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兼容并包的世界大国、世界强国。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发展速度缓中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占用重要地位。在世界发展进程中,积极的同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民族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综合实力的提升,推动我国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在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中,对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吸收,对观看舞蹈表演的受众影响深远,使其在观看舞蹈表演的同时,可以更新自身的思想、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塑造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舞蹈源于现实生活,是源于人民的艺术,积极将不同文化进行吸收和融合,有利于我国舞蹈编导和舞蹈艺术多样性的向前推进及创新。
三、不同文化对舞蹈编导的影响
(一)国家形式影响舞蹈编导发展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此之后,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往来愈来愈密切,进一步加快了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吸收以及相互融合。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下,西方经济和西方文化如同一支强心剂一般,及时地注射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之中,使得我国传统的本民族文化再一次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进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让我国在全世界的大舞台上有机会和权利与其他国家、民族进行平等、自由地贸易和交流,获得更多的机会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同时也有更多学习、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技术、思想的机会,对于提升我国舞蹈艺术水平具有深远影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文化做为其附属品,也实现着文化全球化的宏伟目标。将西方先进的、优秀的文化艺术引进我国,与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和民族文化元素进行积极、有效地结合,使不同文化进行相互融合,从而丰富我国舞蹈编导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在政治理论上讲,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当人们对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满足的程度之后,就会想要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内涵,追求自身精神文化水平的修养。恰好,舞蹈就是一种表现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通过欣赏舞蹈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在我国,上至国家下到基层,都会经常举办不同种类的舞蹈竞赛,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国家......参加条件宽松,只要喜欢跳舞就全都可以参加,舞蹈类型也不设任何限制,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对舞蹈的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舞蹈艺术的接受性,有利于让舞蹈编导有更多的创作元素,能够更好的与不同文化进行融合,从而在舞蹈舞台表演中,赋予舞蹈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性,通过舞者对舞蹈动作的诠释,使观看者能够得到关于舞蹈新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使我国舞蹈艺术能够更好更快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我国舞蹈编导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优秀、先进的西方思想和西方文化进入我国,与我国舞蹈编导相互融合,为我国舞蹈编导发展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融合影响舞蹈编导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洪流之中,文化也相应地形成了文化全球化。但是,所谓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只单纯地学习外来文化,摒弃本国传统和民族文化,而是在继承和弘扬本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进行辩证地看待,对其优秀、先进的文化进行借鉴、学习和融合,对其不好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摒弃。在文化全球化的氛围中,一定要辨识出本国舞蹈编导发展真正需要和能够接受的西方文化,不能盲目的胡乱学习和融合。伴随着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可以使两个国家共同发展,在文化内容和形式进行互补,丰富本国舞蹈编导的观念和形式。
四、结语
纵观全文,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及趋势下,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随着本国与中国的交流,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弘扬。中国文化与多种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融合与吸取,使得我国舞蹈编导的观念和形式得到革新和丰富,让舞蹈编导变得具有多样性,从而可以蓬勃发展。舞蹈,作为一门表达人类内心感情、传递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之中的精髓,又要对西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就不同文化在我国对舞蹈编导产生的影响采取辩证的眼光,正确、合理地对待,为我国舞蹈编导事业开拓更新颖、更广阔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