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7:2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文化,以至于我国传统文化被忽视。历史作为一门研究范围广泛的学科,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其中高中历史涉及的民族文化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将历史教学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深度挖掘教材,分清课堂教学主次
教材的存在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除了依靠教师讲解,还需要教材发挥作用。此外,教材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然而,教师不能成为被动的教材知识传授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并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科学安排教学。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教育改革,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是实施教育改革的目的。v史是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更要全身心参与到改革中,处理教材知识时要充分体现课程整体功能,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等各方面的统一,这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开发智力,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价值。高中历史教师应做好备课,因为民俗文化教育并不是教学重点,也不是高考范围,由此一来,在备课时就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教材、教学手段等内容,对教材处理时在兼顾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基础上兼顾民俗文化教育。例如在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10页中就阐述了周人对环境保护意识,教材中提到相传周文王曾明确告知儿子武王不要过度开发大自然,应根据四季变化合理取材,还说过:“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如果教师单纯按照传统教学步骤讲解,必然无法达到预期深度,更不能启发学生反思今时今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行为。因而首先,教师应在历史教材的基础上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拓展,先向学生明确说明在当时情况下保护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避免过度向大自然索取,另一方面则保证后代人生存与发展,完全符合现在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次,向学生说明环保意识早已融入各个民族当中。例如,布依族要在山寨的出口和入口种一株松柏树并由年长者管理,他们认为松柏可以保平安。可以说适当地拓展能增强学生人文素养,既依附于教材,又从中得到启发。
二、选用信息资源,开设民俗选修课程
民俗文化是国家的重要标识,国家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以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化对传承、保存、记录、研究、展示民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也在许多地方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宣传民俗文化。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浏览国家博物馆、各省市档案馆、文物馆、博物馆在线网站,通过获取民俗文化信息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可以说历史教师越了解民俗文化,才能向学生讲授。此外,教师还可创设微信、QQ等聊天群,可以将在网络上搜集的民俗文化知识发到群里让学生浏览,特别是处于重大民俗节日期间就可提前向学生普及准备好的知识信息,逐渐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民俗文化认同感。但民俗文化教育多出现于乡土教材或校本课程,还只存局限于初中阶段,高中教学很少涉及。对此,历史教师和高中学校应开设选修课让学生多接触少数民族语言、音乐等,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历史。
三、加强家校联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育有多种形式,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应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合,这样有利于发挥民俗教育功能。因为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第二教育阵地就是家庭和社会,尤其家庭教育是学生启蒙教育,它具有针对性、先导性特点,如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将其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那么民俗教育相对于以往会更直接、生动。再加上中国传统对家教十分重视,例如包拯警示后代“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葬于大茔之中”;诸葛亮教育子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上述家训都是民俗文化教育素材,对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高中历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潜心研究和民俗文化有关的书籍和文章,由此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总之,民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其传承性、地方性、多样性、社会性、稳定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知识技能掌握。再加上民俗与学生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能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和祖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促使学生成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年人。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
【关键词】旅游展演 民俗生态旅游 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
[4]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4.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对策
我国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国际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民族战争、民族迁徙、自然灾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文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遗失和没落。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积极对策,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二、民俗的形成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具特色的物质生活和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以及婚、丧、礼俗等也日益形成,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民俗。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
许多民俗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生产活动的原始阶段,生产工具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这时表现了对自然环境条件明显的直接的依赖关系。民族之间由于地域的不同,条件的不同,生产活动或经济生活方式也有明显差异。如我国的鄂伦春族,过去只是单一的狩猎生产,现在已开始走向以林业为主,护养猎并举的多种经营发展经济的道路。但是,民族的经济生活特点将长期存在,不易改变。有些民俗则是由而产生的,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有些宗教对教徒的婚丧、嫁聚、饮食等方面的规定,慢慢地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
总之,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民俗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产和民族的繁荣,有的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所以,有的民俗不断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会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三、民俗的特点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
内涵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即各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地方性,由于地理环境对民族的经济和生活影响,民族具有明显的地方性;集团性。不同的社会阶层、阶级等形成的社会集团之间风俗习惯也可能不尽相同。例如,俄国在沙俄时代,上层社会中以讲法语为荣,而平民大众则没有这种习惯;约束性。某种习俗可能成为全体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具有某种不成为法的约束力。西方国家流行的狂欢节即是在这种约束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成为消除紧张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形成为一种民俗。
外延的特征包括承传性,每一种民俗都是历史遗传的结果,有一种自然的承传性;变异性,民俗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经济方式的发展与变化,旧有的一些民俗会发生变化,同时形成新的民俗。可以说,没有承传性与变异性,民俗就不可能形成并发展。
四、民俗的功能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应充分尊重和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价值,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大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而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中国特色的文化之一,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纽带。具体而言,我国的民俗文化有以下四大社会功能:
第一,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每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从一出生就进入了民俗的规范:他从周围人群中学习语言,在生活中模仿人们生活,从交往中逐渐了解人际关系,然后按照特定的风俗生活一辈子。
第二,民俗文化的规范功能。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种社会规范,而且是一种约束面最广的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民俗不同于法律,它不是强制实施的,而是一种不成文的,自觉的行为准则。它在无形中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这是一种无形的控制,却是一种最有力的精神的控制。
第三,民俗文化的维系功能。民俗文化是长期以来,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无形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认同感。所以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内,该民俗文化就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而且,在社会生活的世代繁衍中,民俗文化一直被无意识的传承下来,不断被后代所复制,从而保持着社会的持续性。就算社会有大的变革,民俗文化发生的变化也只是局部的、缓慢的,这样就维护的文化的持续和稳定,从而也维系了社会生活的稳定。进一步讲,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的、民族的习俗和文化,是特定的民族心理,因而民俗文化是人们认同自己所属集体的标志。
第四,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人类创造民俗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娱乐,为了能在劳作之余,适当的进行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有时也为了庆祝或者婚配等活动。而且,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受到自然的或者社会的约束,民俗活动有时就是为了能宣泄这种心理压力。比如葬礼中的哭丧。同时,民俗活动也是为了补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苦难与压抑,从而使生活充满希望。所以民俗文化通过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调节着人们的心理。
总之,民俗文化有以上四种社会功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民俗文化的全部功能,由此可充分证明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五、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民族战争、民族迁徙、自然灾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文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遗失和没落。具体表现为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俗文化的同化。原本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祖国的边陲地区,与外界交流甚少,各民族的习俗文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但是随着民族风情旅游的大力开发,我们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别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所取代。在一些落后的和文化缺乏稳定性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就很可能被逐渐淡化,甚至消亡。
第二,民俗文化的商品化。由于我国某些地区民俗文化别具特色,这就成了旅游开发的巨大商机。就是把我国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然后出售给游客。这样,我国的民俗文化就变成了一种商品,变成了赚钱的手段,也就失去了民俗文化原本的意义,也阻碍了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民俗文化的庸俗化。在民俗文化被当作旅游资源开发时,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往往夸大其词、大肆渲染,甚至为迎合一些低级趣味的游客,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自尊和宗教感情。而且,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把握,表现形式简单化,生搬硬套,不能真正表现民俗文化的淳朴性和民族性,进而导致我国民俗文化的庸俗化。
第四,民俗文化传承的断层。我国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代相传得以发展的。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民俗文化的生搬硬套,必然失去民俗文化原本的淳朴性。而且,在旅游开发时,原著居民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搬迁,导致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土壤”遭到破坏,从而使得民俗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甚至消失。
第五,民俗文化认同感的弱化。民俗文化的发展依赖于人们对该文化的认同,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些民众受外来风气的影响,加上商品意识和货币观念的深入人心,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弱化,甚至消失。这就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意识和没落,必然严重影响我国民俗文化的继续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积极对策,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六、推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对策
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宏观上对我国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这就为我们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提供的重要的理论来源。我们在复兴、保护、发展、繁荣我国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跟党的战略部署,把握好民俗文化的发展方向,制定出既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求又符合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的对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大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1.党和国家要制定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政策。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就是党和国家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让全国人民都把对文化、对民族文化、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和认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次全会引起了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这样就引导了大众的舆论,引领大众重视维护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我国的民俗文化。同时,我认为党和国家要制定和完善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法律法规,比如关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规范我国文化发展的行为和途径,使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走上法制的轨道。而且,我国民俗文化的维护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同时还应加大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需要国家的引导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大众要树立保护、弘扬民俗文化的价值观。全会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目前,我国民俗文化逐渐被遗失和没落,现状堪忧。而且,人民大众对于保护和发展我国的民俗文化的责任感还有所欠缺,甚至是漠不关心,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所以,我们要首先对人民大众进行各种形式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摒弃一些西方腐朽文化的腐蚀,深刻认识到我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大意义。这样我们才能在精神上保持凝聚力,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捍卫、发展、繁荣我国的民俗文化。
3.社会各界要大力扶持民俗文化产业。全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的民俗文化产业还很有限,除了国有的民俗文化产业,大部分是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我们应该在壮大国有民俗文化产业、规范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多种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个人、企业、社会以各种形式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民俗文化产业,对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从业人员职称等方面与国有民俗文化单位同等的政策。这样就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俗文化发展氛围。
4.国家教育部门要大力培养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在目前,我国民俗文化不断遗失和没落,来传承民俗文化的人才也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断层。比如我国的皮影,皮影艺术堪称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
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广藏于民间的皮影家底毁失殆尽,传艺断代,皮影戏面临濒危。所以,我们应该大力进行民俗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和民俗文化相关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同时,我们还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我们应该保护民间艺人,发挥他们传承民俗文化和培养民俗文化传承者的重要作用。
总之,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民俗文化发展现状,我们应该站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新起点上,制定各种对策,复兴、保护、传承、发展、繁荣我国的民俗文化。这样,才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步伐,才能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
在黑龙江,有一个自成体系的版画派系——黑龙江北大荒派版画,代表作家有晁楣、杜鸿年、陈玉平、张朝阳等人。北大荒版画,无论是在创作体裁还是在创作中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带动了我国版画艺术的发展,成为我国三个最重要的版画流派之一。北大荒版画的作品以北大荒的自然风光与下乡青年的劳作与生活为主,改变了我国木刻版画以黑白为主要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法,以色彩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增强了套色版画的艺术感染力,开创了我国现代版画创作的新格局。
北大荒版画家采用层压胶合板作为木面木刻的版材,使北大荒版画作品的画幅尺度动辄达到数千平方厘米,与传统的“小版画”不同,令观赏者感受到更加强劲的视觉冲击与震撼力。可见,北大荒派版画被打上了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烙印,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素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黑龙江版画的优势,除了在课堂上简介黑龙江北大荒派的版画,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版画展览馆。如,黑龙江省博物馆、阿城金上京博物馆、鸡西美术馆,这些展馆设有专门展厅,收藏和展出黑龙江北大荒派版画,并对一些版画的技艺手段、风格流派及制作技巧有较为详尽的说明。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充分融入到黑龙江的文化氛围中,在异国他乡得到一些艺术上的归属感,有利于留学生兴趣的养成及语言文化水平的提升。
在黑龙江地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契机下,教师可以将版画作为一个突破点,适时地在课堂中穿插关于版画文化内蕴与黑龙江地域文化结合的教学,并在课余时间组织留学生动手设计和制作版画,让他们真正参与到版画制作中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增加他们对中国文化,和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在交流时会不经意地显露出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增加文化体验课,可以促进留学生体验中国文化,并在文化交流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语言交际水平。
在综合性实践活动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交作品和小作文,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训练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以版画教学为例,教师在讲授完版画的基础知识,带领学生参观版画展览,以及指导学生参与版画创作之后,可以将学生的版画作品及在参观和创作中形成的心得体会进行展出评比,评选出优秀的作品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将黑龙江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开展地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促进黑龙江地区的发展,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可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留学生接受了地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接受和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外运用所学到的语言文化知识和其他人进行交流,提高交际能力。对于身处异乡的留学生来说,能够了解、接受学习地优秀的地域文化知识,掌握一些中国传统技艺,也是收获颇深的。
总之,一个国家的民俗文化是这个民族精神的延续,而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则是这个地区数代人民精神的载体。弘扬民俗地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发展黑龙江地域文化教学是每一个黑龙江教师应尽的职责。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承担着教育留学生,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任务,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通过本地特有的民俗文化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提升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更好地学习汉语文化知识。
作者:张嘉琳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关键词:土家族;动态传承;使用与满足;文化传播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地处宜都西部山区,2000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宜昌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面积147.5平方公里,土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土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民间故事、山歌、民歌、谚语、吹打乐、薅草锣鼓、跳丧舞等数十种,这些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一、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资源概况
(一)文化建设情况
1.乡镇综合文化站
文化站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共投入维修资金20万元。现已建成集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活动室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
2.民俗文化节博物馆
博物馆于2010年建成,展出实物300余件,反映土家民族文化传承50余幅和文字资料,重点包括土家民居、土家源流、岁时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建设发展、情景互动、影视观摩8个部分。2011年和2012年又先后投资20余万元对三楼互动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提档升级。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潘家湾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将军山村六组,陵园平面呈圆首碑形,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现已成为潘家湾土家族乡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光荣传统的德育教育基地。
2.吕家坳村――组石碑墓葬
为吕新章、吕杜氏夫妻合葬墓,墓葬呈边长为4.5米的正方形,墓向为150°。墓葬四周有围石,墓碑保存较好。墓碑为四柱三间,宽2.65米,通高4.04米。
3.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干打垒三层平房
位于吕家坳村,皆为邓家所建,老屋建筑年代不详,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现保存有二个天井,其外观保存完好,内部有农户居住,变动较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全乡现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500余人,宜都市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50名,范围涉及民间故事、山歌、民歌、吹打乐、狮子、罗汉各种手工艺等。宜昌市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2人,分别是将军山村4组李定富、吕家坳村三组吴昌炳。
二、潘家湾土家族乡民对土家族文化的认同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潘家湾土家族乡乡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并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对乡民的随机抽样调查、对乡政府相关人员的访问以及实地参观该乡民俗文化博物馆,比较充分地掌握了乡民对土家民族语言、服饰、歌谣、风俗的继承和认同情况。
(一)土家族民族语言
调查发现:潘家湾土家族乡40岁以上的中老年乡民会说土家语;20~40岁的乡民只会说部分词汇,日常交流以宜都方言为主;20岁以下的青少年完全不会土家族语言,日常交流使用宜都方言和普通话。
根据对部分乡民的采访来看,他们对土家族语言并没有太多的依恋感。所以,只要一种语言能满足人们交流沟通的诉求,且学习起来容易,乡民就会选择。总的来说,易用性和有用性是潘家湾土家族乡民选择语言的重要标准。
(二)土家族民族服饰
问及“您愿意穿戴土家族服饰吗”这个问题,40岁以下的人选择了“不愿意”。对于“您认为土家族服饰少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64%的人选择“不美观”,28%的人选择“不方便”,8%的人选择“卖的少”。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您会哪些土家民族工艺?”40岁以上83%的女性填的是“绣花鞋垫”;40岁以上76%的男性填的是“草鞋”;40岁以下绝大多数不会民族工艺。
以朴素见长的土家族民族服饰越来越不能满足乡民们对于美和时尚的追求,因此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几乎没有穿过本民族服饰乡民对土家族服饰的认同感弱。
(三)土家族民族歌谣
据调查,潘家湾乡民知道最多的是山歌和儿歌,而且大多数都只听过但不会唱。“您是否会唱本民族山歌”这一问题,女性选择“会唱很多”或“会唱一点”比男性多,选择“完全不了解”的乡民极少。从调查结果来看,90%以上的年轻人认为流行歌曲比土家族歌谣更好听。
由此看来,潘家湾土家族乡对本民族歌谣的认同感不强。流行音乐的创作的繁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民族歌曲的生存空间,因此土家族歌谣越来越不受关注。
三、动态传承潘家湾土家族乡土家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
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阵地建设:①农家书屋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②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规范文化科技中心户的活动内容,让文化科技中心户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善综合文化站内部活动设施的配套工程,制定和规范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做到按时开放,充分发挥乡综合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主体功能。
(二)重点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养
青少年群体的可塑性强这一特点,使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落到了他们身上。据了解,潘家湾民族中学已成为全省山区示范中学,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养必然要利用好学校这一平台,将民族文化作为校本文化重点建设。
在中学校园里,民族文化每时每刻都会融入每个学生的校园生活里,课堂内学习土家族优秀的文化,课堂外学唱山歌,跳土家族特有的巴山舞……青少年时国家的希望,也是土家族文化永远的传承者。将土家族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土家儿女的骨髓里,让他们带着土家族文化走向世界,只要这样,才能实现文化的动态传承。
(三)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发挥其高度互动和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现代传播学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把受众的反应和反馈包括在内。利用好两微(微博和微信)的传播优势。第一是两微拥有丰富的受众资源,特别是青年群体,因此,借助与两微平台,可以让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拥有更多的受众。第二是微博的扩散极快,由于微博的弱关系链接,可以实现土家族文化的快速传播,本乡的文化动态可以迅速被全世界感知。第三是微信的强关系链接,易形成群体,而且群体内的人有共同的文化需求,可以实现土家文化的高质量传播。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伦文,谭志满: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土家族乡村社区调查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09.
[3]詹小美:民族文化认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07.
【关键词】东北方言类节目;地域民俗文化
文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在人文科学研究领域一直难获统一和标准的概念。但文化的功能学术界的意见较为统一,特指对人的行为和思想的教化。文化的概念范围大于东北地域民俗文化,因而东北地域民俗文化指对东北特定区域的人的行为和思想的教化。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过程,在不断的更迭与变化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特殊性,反映东北地区人的习惯、传统、生态和民俗,尤其表征着东北的人文精神。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说话是一种人体的习惯,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和其他风俗的方式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语言知识的成熟,实就等于他在社会中及文化中地位的成熟。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肯定了地域文化与方言文化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方言文化的发展又推动了地域文化的成熟,地域文化与方言文化相互影响和制约,进而完善了文化的内涵。东北方言电视节目凭借媒介传播的教化功能,与东北地域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珠联璧合。使方言在传播领域升格为地域民俗文化的表征,保障在电视节目制作“编码”过程到受众接收与“解码”过程的流畅。
据“受众为何喜欢观看东北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收视原因分析显示,电视节目受众中,52.8%的受众认为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40.1%的受众认为方言是“传播交流互动的有效工具”;仅有7.1%的受众认为“方言仅是电视节目的一种新手段”。初步研究表明,受众不仅认同东北方言电视节目所折射的地域民俗文化,而且肯定其文化价值远远大于认为其作为一种节目的手段。除方言文化外,东北地域文化还包含东北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地域环境、移民历史、民族排布等内容。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东北方言与东北地域文化中的其他因素之间联系紧密且相互作用,融合一炉反观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中的方方面面均在东北方言类电视节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东北方言的地理特征奠定节目语音、语感和语速
“白山黑水”广袤无垠,冬天寒冷悠长气候恶劣,这样的自然风貌经由长达200年的封禁,形成了东北特有的地理沉淀。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东北人的生活方式,寒风呼啸间,不难理解东北人扯着脖子急促高喊“你干哈去呀?”“哎呀妈呀风太大了,你说啥?”的笑虐艺术了。当方言电视节目中构建起一个为人直爽,说话办事从不拐弯抹角,什么事都能“整”能“造”,声调高大嗓门无所顾忌,热情好客也粗犷好挑战的主持人时,激起电视机前的受众心中的喜悦与亲切之感不言而喻。以下是某方言栏目剧的一段台词,是彰显了东北方言节目的独特语态的典型案例:
性格外向的,稍微收敛点,别老跟个大欠儿登似的,瑟瑟二虎八叽的,说话办事靠点谱,败总武武玄玄的瞎忽悠,无物旋旋呼了豪风的,时间长了,多让人膈应呀。性格内向的呢,多跟人合计,说话别老吭吃瘪肚磨磨唧唧的,做事马骝利索的,干啥嘁哩喀喳点。天儿好多上该溜达溜达,败成天猫家里,把自个儿整造的臊眉搭眼、罗锅拔象的,工夫长了五脊六兽的。另外再多白活一句,走道儿都眼尖点,别一不小心卡到马路牙子上,再把菠萝盖卡吐露皮了,就有你闹心的了。
大意:性格外向的人稍微收敛个性,别总去讨人嫌,爱表现得有点傻,说话办事准确点,达不到的别随便许诺别人,随便吹牛,时间长了招人烦。性格内向的人多和人沟通,说话别吞吞吐吐犹犹豫豫,做事效率高点,天气好的时候多逛逛街,不要呆在家里把自己弄得挺邋遢,时间长了很无聊。另外再多说一句,走路的时候看仔细点,别一不小心摔倒在马路边,把膝盖摔破皮,有你难受的时候。
2.东北方言的历史特征填充节目动感
汉、满、蒙、回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多民族聚居迁徙至此,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性,导致历史上罪犯流民之徒栖身于此,征战与此战乱频繁。后来,受山东、河北、北京话甚至其他民族语汇的影响,多民族间 300多年的互相融合,如“喇呼”表示做事粗枝大叶,大意疏忽。还有“藏猫”的“猫”都是满语;再如“卡伦湖”表示边防哨卡,是锡伯语。最终 形成了独具战斗欲和野蛮特色的方言体系。打开东北方言类电视节目,用固定画面进行拍摄,一定能记录下比其他六大方言体系更加动感十足的画面语言,东北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能动手就别吵吵”的形式逻辑,如那些操着东北腔的同期声、比比划划叙述所见所闻的被采访对象、小品中赵本山滑稽夸张的肢体演绎、越见丰富的二人转节目、相亲双方激烈殴打等等,都会强烈地激发电视观众的观赏甚至参与的热情,因为屏幕上的强烈动感,正是生活中一个典型的缩影,动感强化了收视认同感。
3.东北方言的民俗特征是节目美工的依据
东北地域民俗是东北方言节目美工系统的根基。现在大家所熟知的东北四大怪:大姑娘叼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朝外、养个孩子吊起来。都曾直接用以制景节目的拍摄场地。除了四大怪,东北的建筑、东北的饮食民俗被搬进电视节目演播室的时候,也让大家耳目一新。东北人热情好客,喜欢串门唠嗑。当主持人坐在炕上,用纯正的东北腔讲述一段家长里短。采访的记者反穿皮袄毛朝外握着话筒时,电视节目的时空性早已被打破,受众会自然而然的忽略电视的至高无上性,而以十足的注意力看着如街坊邻居家的喜怒哀乐。对东北方言的民俗特征也是东北电视节目编导人员必备的生存技能。只有了解“接地气”方案,才能利用受众的文化认同,做出“接地气”的东北方言节目。
综上所述,东北方言类电视节目指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地方电视媒体,立足本省省内传播,以本省观众为收视目标,以东北方言的独特语态为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依据,展现东北当地风土人情、地域文化、谚语智慧。体现出电视节目“三贴近”转型下新的传播语态的新型地方电视节目。受众需求是东北方言类电视节目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源于受众的地域民俗文化认同,受众可从东北方言节目中寻觅到地域文化价值取向,满足视听需求、娱乐体验、文化自我认同、归属感和自豪感。“东北地域民俗文化成为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方言节目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 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播放东北方言节目是受众应该享受的文化权利和精神财富,体现的是节目收视的公正公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儿环境 民俗文化 环境新创
一、利用浦船鼓文化创设环境
浦船鼓是浦镇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地方艺术形式,起始于清嘉庆中后期(约1810年前后)。当时,浦为一较大的渔业集镇,渔民多从河南和福建迁居而来。亲人们出洋捕鱼、谢洋归来时,河南籍的渔民往往以敲锣击鼓庆祝,福建籍的则常常以竹木条扎成船形载歌载舞。后来,二者逐渐融合,就有了船形舞与锣鼓伴奏合一的船鼓队,并扩展至民间庙会及各种民间传统节日与喜庆活动。至清末和民国初最为红火,是浦民间流传百余年的群众性文艺表演形式,往往成为各项节庆活动的“先头部队”,民间影响很大。在上个学期我们幼儿园将“浦船鼓”做为我们幼儿园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根据这个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对此也非常的感兴趣,我们在让幼儿了解船鼓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在活动室的墙面上布置一些幼儿亲自设计的船鼓造型以及漂亮的船鼓服饰,以便幼儿能够长久、深入地与船鼓进行互动,加深幼儿对船鼓活动的体验;我们在区域叫专门设置一个“浦情,民俗风”的活动场地,在这个区域角中投放多样化的材料,比如美工区各种各样的彩纸、珠子、豆子、橡皮泥、彩色布料等,让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制作船鼓模型,也可一起合作完成大的作品;还可以把幼儿创作的有关浦船鼓的绘画、手工作品放在展示区展示,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环境的作用,还能增强幼儿对活动的体验,加深对民俗文化的热爱。由于浦船鼓的音乐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特点,不仅有声音、动作,还有故事,因此对幼儿的吸引力很大。为创设富有船鼓文化氛围的幼儿园环境,教师不仅要让孩子了解船鼓,还让幼儿听船鼓,我们在音乐角中投放了许多乐器,让幼儿听节奏,玩节奏,懂节奏,从而激发孩子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二、利用地方民俗节日文化创设环境
节日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凡是人群居住的地方便会有节日。民俗节日主要指节日中的民俗活动。在我们浦镇最热闹的节日就要算是“冬至”了,民间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一说,人们还将冬至前夜称为“冬至夜”,过去的浦地区每到冬至家家团聚、并享祖先,还有吃汤圆、食印糕等习惯。家宴菜肴必备“胡葱煮豆腐”,谚云:“若要富,冬至隔夜吃胡葱笃豆腐。”每年的冬至浦镇都要举行盛大的“冬至文化艺术节”。在冬至这一天里我们要举行祭天等仪式。幼儿园将传统节日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进行“冬至”主题活动。围绕这个主题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幼儿园幼儿园环境创设,在大环境的创设里放进了冬至的来历,冬至节的传统美食等,让幼儿设计印糕得各种图案,并请家长参与冬至节的亲自活动,将活动的精彩画面做成板块,在幼儿园中进行展览。民俗主题活动与环境互相呼应,让幼儿园处处弥漫着节日教育气息。
此外,还可以将一些浦老人做的工艺品如荷包,中国结等悬挂或贴在活动室、楼梯、走廊等处。不仅展示精美的彩瓷、陶器、石雕等实物,还可展示历届幼儿利用废旧瓶子仿制的彩瓷、用陶土仿制的陶器、用彩泥仿制的石雕等手工作品,并在这些手工作品上贴上幼儿的照片及说明,以提高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三、利用浦民俗饮食文化创设环境
民俗饮食文化是广大民众从古至今在食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风尚。冻米糖、芝麻糖、花生糖,这些小时候的传统美食,你还有记忆吗?印花年糕,松子黄金年糕,锦鲤年糕……这些手工制作的年糕花人,你品尝过吗?这些传统食品日渐式微,甚至面临消逝。为改变这一困境,目前,浦镇借助郑氏十七房这一名片,为传统美食发掘出一条全新的传承之路。我们幼儿园也结合这个主题为幼儿创设以我们浦民俗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环境,幼儿园在将一条幼儿每天都要进过的长廊打造成美食一条街,放上了具有我们浦镇特色的美食图片以及相关的介绍。复活老一辈记忆中的街巷生活。而后在其中设置很多活动区,如美食区,小卖铺等。每一个区投放代表各种饮食的图片、模型或实物,以方便孩子们了解各种小吃的具体名称、种类、制作材料与风味等,并可以借助这些材料进行买卖游戏或者角色游戏等。为了增加幼儿的兴趣、加深幼儿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结合浦民俗谚语开展游戏活动,如“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等民谚不仅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还有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意味,幼儿十分喜欢边游戏边自由吟唱。
四、结语
关键词:民俗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是人类重要的宝贵财富,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财富以及能够更好地传承这些文化,人类就要更加重视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要多注意对民族的民俗文物进行法律性的保护。
1.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含于民俗文物
(1)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以及特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被团体、个人以及群体视作文化遗产的各种技能、知识、表演、实践以及变现形式的各种文化场所、工艺品、实物以及相关工具。[1]然而,各个团体以及群体会随着他们所身处的环境、不断改变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的相互关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给下一代时发生变化。同时,这也使得他们获得更多的历史感以及认同感,更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创造力以及文化多样化的发展。在这个定义中,文化遗产包含的内容就是手工艺的技能、社会的风俗习惯、表演艺术,等等。[2]在除去文化遗产包含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时空性、物质性以及互动性,这样可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很容易发现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2)民俗文物中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在民俗文物中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有娱乐、文化、信仰、仪礼、生活以及人们的生产等民俗事项的文化遗产,由此可知,民俗文化就是外形,它的内容就是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传统文化。
2.民俗文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1)民俗文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物质性的,和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物等其他一些物质文化遗产却是相辅相成的,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载体是民俗文化,这样才能够完整地表达其价值和完全地存在于非物质文化中,也更加能够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内涵。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风俗习惯、戏曲歌舞、表演艺术、语言、民间口头传说、文学等,其中还包含有民俗文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表演、讲述以及活动等形式包含于民俗文物中的,通过这些物质文化载体来进行表现和表达。
(2)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物质性。从表面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属于非物质的,但是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有物质和非物质的内容,常见的有各种手工艺、民间习俗、技能等,还有歌舞、民间戏曲、故事、谚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在民间故事以及传说中,有人物的活动以及具有各种特点的人物,还会有事件发生的地点以及时间等;同时,这些时间、事件以及人物等是离不开人物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人物生活的环境的,因为它们是一个统一体。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转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转换成可见的文化事项与物质化,不过这些都需要进行一些加工。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换形式有节日文化、庆典仪式、故事、语言以及手工工艺等,对它们进行记录、排版、整理、出版等,所以,通常情况下所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很多丰富物质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也就是民俗文化。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二者很难分开。随着文化之间的吸收和扬弃,慢慢对文化造成很深的影响,为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的保护、研究、传承以及保存,就要更加深入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这具有很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功能理论;民俗文化;翻译
一功能理论概述
基于功能理论视野下的翻译论是在20世纪起源于德国的一种新型的翻译理论观念。它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是注重对原文以及译文两者之间进行文章翻译的评价,而是强调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够在对原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功能翻译理论运用一定的翻译原则对文章进行翻译[1]。这种基于功能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方式与传统的那种强调文本等值的翻译原则相较而言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二民俗文化概述
(一)民俗文化内涵概述
民俗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蕴含着那个时代、那个民族下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及物质生活状态。从这一视角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于时间方面的视角观察,民俗文化是在整个人类演进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基于空间方面的视角而言,民俗文化无论是在当下的现代社会,还是追溯到古代的传统社会,都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产物;再次,从民俗文化关系的视角观察,民俗文化可以说是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民俗文化的社会作用分析
1.规范作用。民俗文化的规范作用指的是民俗文化在演变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民俗规范,这些规范对于当地的居民会起着一定的教育以及规范作用,同时,是当地居民得行为也受到一定的约束。诸如,民俗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成的一些道德规范对居民的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同时,这些民俗规范也形成了一个民族重要的对外民族特征。2.娱乐作用。民俗文化的娱乐作用主要指的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些传统民俗活动对人们身心健康的放松作用,这些娱乐作用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极大的舒缓、放松,尤其是对于劳作一天的居民可以使其身心得到极大的享受与愉悦。3.维系作用。民俗文化的维系作用主要指的是有益身心健康、良好的民俗文化对于维系民族内部的安定和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纽带的联系下,民俗文化所形成的一种向上的凝聚力可以使我国的社会以及国力得到迅猛的发展。
(三)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
上文中提到民俗文化中的一条重要特征就是对外传播,对外传播对于民俗文化的继承以及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尤其是对于我国的海外侨胞更是如此,有的海外侨胞自幼便在外发展,没有机会接触到地道的民俗文化,而我国国力的日益昌盛,民族文化的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使其在国际上有着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就使得我国的海外侨胞进一步增强了对于我国民俗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同时,对于我国民族凝聚力的发展也极为重要,进一步的也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国立昌盛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国外环境。
三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在语境翻译层面存在的
语境是不同民族、国家在进行语言交际时的大背景前提,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下不同的词汇可能就会有不同的释义,同样的,反过来,译者也会根据语言社会教育大背景的不同而对词汇以及译法进行不同的抉择,使翻译尽可能贴切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境。这就使得译者在进行翻译前要首先对语言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民俗文化所内含的深层意义进行挖掘,接着再对词汇进行一定的选择。但就当前的民俗文化翻译而言,许多译者还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使得他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翻译漏洞百出,词不达意的现象常常发生。
(二)民俗文化在文体翻译层面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翻译时的文体大致有书面文体以及口头文体两种主要的文体形式,不同的文体形式也体现出译者所翻译的译文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体现出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翻译时译文首先要忠实于原味,只有这样,才能将传统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正确的传播,使读者了解到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民俗文化翻译时要十分注重文体的选择,第一步就要对原文的文体进行合理有效的解读,进而再对其进行翻译[2]。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很少有译者注重对于文体的选择,许多译者都只是注重对于民俗文化字面意义的理解,有些庄严的字眼却采用极为随意的词汇进行翻译。
(三)民俗文化在文化翻译层面存在的问题
民俗文化的翻译说到底是一种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正是因为世界各民族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民族文化差异以及语言差异才会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3]。因此,在进行民俗文化翻译工作时,最重要的还是把握住民俗文化在文化这一层面的翻译,这就要求译者要对所要翻译的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入了解,通过斟酌语句,采用合适的译法以及词汇表达出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留下了数不尽的民族文化瑰宝,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不乏许多晦涩难懂的语句,尤其是古代社会中的文言文,给翻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前要做好充足的事前准备,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许多译者在这一方面表现的明显不够。
四功能理论视野下民俗文化翻译的策略研究
(一)功能理论视野下民俗文化的翻译原则
1.功能理论视野下翻译的目的性原则。在功能理论视野下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其主要目的是希望民俗文化在异国他乡进行传播时,国外的民众或旅居我国的游客能够领会民俗文化的真正含义,并且通过译者对于民俗文化内涵以及深层次意义的解释、翻译,使国外的游客增强对我国民俗文化的理解,使他们能够更加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且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广为流传。这就要求在功能理论视野下进行翻译时读者要能够对原文的真实含义有所解读,在对原文消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使其达到原文翻译的最终目的。2.功能理论视野下翻译的忠诚性原则。忠实性原则是翻译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所必须要遵守的基本职业素养[4]。在功能理论视野下进行文章的翻译更是如此,译者在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时切忌只是对民俗文化的表面意义进行浅层翻译,而是要深入挖掘它的内在含义,采用合适的词汇以及译法对文章进行翻译,在这一过程中译者还要十分注意要准确的保留民俗文化的文化信息,不能只是为了翻译而翻译,失去民俗文化翻译本该有的意义。
(二)功能理论视野下民俗文化的翻译技巧
1.对民俗文化进行音译。文章在对民俗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曾经指出,在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时词汇是其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许多民俗文化中所含有的生僻字、词等,在翻译的词汇中根本很难找到对应的解释。如果强行进行翻译反而会使得读者一头雾水,而此时最好采用音译的办法,既能够使文章保留一定的文化信息,又能够使译文显得简洁易懂。2.对民俗文化进行直译。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国力昌盛,民族凝聚力以及向心力进一步发展的当今,对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国外的读者对于我国的民俗文化更感兴趣,他们渴求的也不再是简单的基础文化,而是更希望看到具有浓郁中国风俗翻译。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译者在进行文化翻译时尽可能将民俗文化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进行直译,但同时要注意,对其中一些直译但不能与原文对等的内容要注意加以注解,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3.对民俗文化进行意译。尽管在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时采用音译以及直译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体现以及还原我国民俗文化的真实特色,但就实际而言,我们还要注意到读者并非我国传统地道的语言使用者以及民俗文化理解者,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对某些文字适当的采用意译的方式,使民俗文化中的某些释义能够最大程度的忠于其真实性含义。
参考文献
[1]利•哈林,杨柳.民俗研究与翻译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31-35.
[2]于洁,田霞.关联理论观照下的民俗文化的预设凸显翻译方法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05):61-65.
[3]杨玲玲.认知文化图式观照下的民俗名称英译[J].怀化学院学报,2007,(12):95-97.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anzhou city ethnic tourism to move toward the brand development path, may from the Yellow River folk custom culture traveling, the golden area just outside the city gate “the Silk Road” the folk custom culture traveling, the rich place character and style ethnic tourism, the urban fashionable character and style traveling, aspects and so on folk custom museum traveling obtain, to innovate the Lanzhou city ethnic tourism brand, develops the Lanzhou characteristic ethnic tourism, serves in the western big development, states opinion for the Lanzhou ethnic tourism's development offers advice.
关键词:兰州 民俗旅游 品牌 创新
key word: Lanzhou Ethnic tourism Brand Innovates
作者简介:石莉萍(1970―),女,汉族,甘肃临洮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学和民俗学。
近几年,中国旅游界对于“品牌”一词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各地竞相实施旅游品牌战略。为了顺应品牌时代的潮流和趋势,有必要对兰州城市民俗旅游品牌的创新进行探讨,促进兰州民俗旅游走向品牌化发展之路。
兰州民俗文化体系中,既有享誉全国的黄河民俗文化,还有独具魅力的“丝绸之路”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能成为品牌的民俗文化内容不少,但真正做大做强的不多。为了促进兰州城市民俗旅游的开发,加快推动兰州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进一步增强兰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示范效应,建立属于自己的民俗旅游品牌已显得攸关重要。
一、创新黄河民俗旅游品牌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是全国惟一的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也是西部著名的山水名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漫步兰州,黄河民俗文化随处可见,黄河母亲雕塑、中山铁桥、黄河水车、羊皮筏子是兰州黄河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精巧雅致、风情浓郁的四十里黄河风情线更是彰显了黄河民俗文化的魅力和神韵,乘羊皮筏子游览黄河胜景已成为兰州民俗旅游中颇受游客欢迎的项目。
今天,创新黄河民俗旅游品牌,应在进一步挖掘黄河皮筏旅游优势的同时,将黄河母亲雕塑、中山铁桥、黄河水车博览园、羊皮筏子、黄河奇石等黄河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黄河民俗旅游风情线品牌。同时充分利用河心岛特殊的地理优势,化不利为有利,规划出乘轮船游玩河心岛、观赏百里黄河风情线等项目,发展黄河民俗文化旅游。
二、发展金城关“丝绸之路”民俗旅游品牌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金城关和金城古渡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郑本法主任在2005年提出了兰州当创建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议。他认为“丝绸之路游”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旅游产品”,国家旅游局将其列为全国对外重点推介的九大旅游产品之一。既然兰州是丝绸之路重镇,而甘肃又以丝绸之路黄金路段闻名于世,兰州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甘肃的省会城市和中国大西北的交通枢纽,就有必要选址创建丝绸之路博物馆,营造丝绸之路文化氛围使其在甘肃旅游中心的战略定位名副其实。[1]
郑本法主任的这一建议号准了发展兰州城市民俗旅游的脉搏,从旅游发展角度来看,金城关就成为发展 “丝绸之路”民俗旅游品牌的理想选址之地。兰州市委市政府早在2002年就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建立了金城关文化风情园,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做好这张文化名片?笔者认为可将金城关文化风情园和白塔山公园合二为一,打造为“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旅游风情园,利用声、光、电、化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再现古“丝绸之路”神韵。利用已经成功举办的“丝绸之路文化节”、大型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活动和形式,进一步拓展“丝绸之路”民俗文化内容,培育出更多的“丝绸之路”民俗文化精品,打造金城关“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将娱乐、餐饮、休闲、文化融为一体,以特色民俗旅游带动经济,使更多的民俗文化走向经济发展的前台,为兰州城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打造具有浓郁穆斯林风情的民俗旅游品牌
兰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城市,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达到10多万人,其中回族人数最多,达98362人。[2]具有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高大醒目,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亦是回族建筑艺术的代表。兰州的西关大清真寺、和平清真寺等非常有名。拱北建筑在回族穆斯林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兰州灵明堂拱北位于五星坪,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具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和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拱北建筑群,集伊斯兰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兰州穆斯林的节日、服饰、饮食、歌舞等也很有特色。应依托西关大清真寺、和平清真寺和灵明堂拱北等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与景点,打造具有浓郁穆斯林风情的民俗旅游品牌。可组织游客参观兰州的西关大清真寺、和平清真寺和灵明堂拱北,穿穆斯林服饰,品尝牛肉面、酿皮、灰豆子、手抓羊肉、烤羊肉串等穆斯林风味小吃,乘坐羊皮筏子游览黄河胜景,观看、参与穆斯林歌舞表演,通过参观、体验使游客对兰州地区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民俗风情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以此扩大对兰州特色民俗旅游的宣传,提高兰州民俗旅游的鲜明民族特色。
四、建设兰州城市时尚风情旅游品牌
具有时代特色的兰州城市新民俗,是在继承传统民俗文化基础上吸收具有多元特色的现代文化而形成的,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体现,具有现代性、时尚性和流行性等特点。应对兰州城市新民俗进行系统的考察、整理和研究,在塑造特色民俗文化城市和发展城市文化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建设兰州城市时尚风情旅游品牌。以兰州东部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小西湖商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建立的东部商圈和小西湖商圈为依托,建立集时尚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东、西时尚购物广场,发展城市时尚风情旅游,提升兰州城市民俗旅游的时代品位,塑造特色民俗文化城市,发挥省会城市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区位优势,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带动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和民俗旅游开发。
五、打造兰州安宁桃园风情旅游品牌
兰州安宁仁寿山桃园早在清代就已观花成会,相沿成俗。每年4月下旬桃花盛开之际,桃花艳丽似锦,吸引了无数才子佳人前往游赏。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桃花会,如今改名为“桃花节”,注入新的内容,游客除踏青观赏桃花外,还可以参观丰富多采的文艺活动、书法绘画展览、经贸洽谈等,促进了兰州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盛夏桃子成熟的季节,安宁举办“蟠桃会”,并进行福寿文化研讨,提升了安宁桃园风情的文化品位。
以后应将桃花节、蟠桃会、仁寿山福寿文化联合起来,以“福寿仁和”为主题,打造兰州安宁桃园风情旅游品牌。在春季桃花节开展踏青、赏桃花等春游项目。夏季蟠桃会时,可积极鼓励游客亲自去桃园摘桃品尝、自己动手学做民俗美食,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继续开展福寿文化研讨,不断提升安宁桃园风情的文化品位。在宣传安宁已有精品桃的同时应培育新桃品种,使安宁十里桃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使兰州城市民俗旅游带有“世外桃源”的风情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六、创建博物馆民俗旅游品牌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收藏、展览、研究文物的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3] 博物馆几乎涵盖了各种文化形态,如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园林文化、艺术文化等,是含金量极高的文化旅游资源。绝大多数的博物馆都分布在城市,代表着城市的旅游品位和形象。博物馆旅游在现代城市旅游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城市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4]博物馆旅游能使原有的文化积淀“活”起来,招徕游客,并获得游客对它的认同。发展博物馆旅游,不但能更好地保存历史文化资源,而且能使博物馆走出经营困境,在更大的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5]
兰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传承较为完整,但集中展示民俗文化的博物馆却不多,已有的中国秦腔博物馆、牛肉面博物馆、兰州水车博览园博等场馆也分布分散、题材单薄、辐射力有限。
如何充分展示兰州城市民俗文化的魅力?笔者认为应在现有基础上,整合优势民俗资源,创建综合性民俗博物馆,发挥民俗博物馆优势,以兰州城隍庙为中心可创建博物馆民俗旅游品牌,展示兰州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采用声、光、电、化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还原民俗、节庆场面,生活化地再现兰州的民俗场景,开辟以展示兰州民俗民风为内容的基本陈列,设立“婚俗厅”、“食俗厅”、“节俗厅”、“民间工艺厅”等陈列展览,介绍迎亲嫁娶、夫妻拜堂、洞房花烛等婚俗,展示衣食住行民俗、节庆场面,陈列民间生活用品,民间泥塑、剪纸、刻葫芦等民间工艺品。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城隍庙的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博物馆旅游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唤起兰州人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大大提升本地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使兰州城隍庙能够真正发挥弘扬兰州历史文化和城市民俗文化的功效。
七、开发特色民俗商品
为创新兰州城市民俗旅游品牌,促进兰州特色民俗旅游的发展,以兰州民俗文化为基础,多种经营相结合,进行特色民俗商品的开发。可提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车船工具、工艺美术品、生活用品和游览纪念品等。如黄河水车、羊皮筏子、太平鼓、刻葫芦、黄河奇石、水烟、白兰瓜、牛肉面等这类兰州特色民俗商品的文化意蕴丰富,制作工艺传统,地方特色鲜明,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
在特色民俗商品的销售方面,可将宣传、保护民俗文化与销售民俗商品有机结合。如每逢重大节日,可在城隍庙兰州民俗博物馆举办传统的戏剧演出,并且展卖各种民间艺术品。在各种专题性民俗博物馆附近、金城关等处设立民俗特色商品一条街、风味名吃一条街,通过民俗旅游的引导,既创造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又起到了宣传和保护民俗文化的作用。
总之,兰州城市民俗旅游的发展要顺应品牌时代的潮流和趋势,锐意创新,在提升品牌内涵上下足功夫,形成真正的民俗核心品牌,以品牌文化的力量推动兰州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本法:兰州当创建丝绸之路博物馆[OL].甘肃每日新闻网,省略/20050518/143/2005518A02481006.htm,2005年5月18日。
[2] 甘肃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甘肃人口普查资料2000》[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3]巴兆祥主编: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关键词:双语教育;文化传播;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155-03
一、白汉双语教育简介
(一)双语教育定义
关于双语教育的定义,美国语言学家费仕曼认为双语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模式,是在除语言课之外的所有课程当中使用两种语言教学。卡敏斯认为双语教育通常指的是在学生的某一个学习的阶段,教师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在我国的少数民族所开展的双语教学项目就是通过少数民族语言的过渡和辅助,让我国少数民族的学生逐渐学会汉语,这是过渡性双语教育的典型代表,本文所研究的石龙村白汉双语教学项目也对应过渡性双语教育这一类型。
(二)石龙村白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石龙村是中国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的一个贫困小村落,以农业为主,且地理位置较为偏远。该村内共有村民1256人,其中90%以上皆为白族村民,而白语就是当地村民在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主要语言。该村建有一所小学,校名为“沙溪镇石龙沧小学”,校舍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在岗教师12人,在校学生120余人。全校学生分为3个民族,以白族居多,还有少数彝族和傈僳族的学生。石龙村拥有浓厚的白族文化氛围,保留着传统的白族民俗文化特色,这里曾被誉为“白族民俗文化古村”,该村的霸王鞭舞蹈、白族调都有一定的历史年代及代表性,而且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属于贫困地区,很适合实施白汉双语文的教学项目。
2003年,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与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东亚部签订了关于合作开展“白语文工作项目”的意向性协议,同年12月,经过云南省人民政府的批准,该项目正式在剑川县实施。云南省教育学会少数民族教育专业委员会、SIL和云南省民语委于2010年6月签订了“关于在云南省实施零障碍双语教学项目的合作协议”,该协议合作时间为10年,目前还在合作期内。
(三)石龙村白汉双语教育实施的现实基础
2006 年 9 月,石龙村开办了为期两年的学前双语班,大班招收 6 岁的学龄儿童,小班招收 5 岁的学龄儿童。在石龙村的学前班阶段,白语既是学生的学习科目也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到了学前班的第二年,每周除了上白语课之外另增加2. 5学时的汉语口语课。到了小学一年级阶段,白语文课逐渐减少,汉语课逐渐增多,白语只作为汉语课堂上的辅助语言或者过渡语言,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汉语就成为了石龙小学的主要授课语言。
SIL组织的教育专家通过与当地白语文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共编写了58本学前教育阶段的教材以及一些白语文的读物,除此之外还为新聘用的白语文教师提供了全套的教学参考资料、双语教学大纲以及双语教学计划,该组织还通过与当地白族社区的合作,对村内较为流行的白族歌谣进行了记录、整理和研究,并创作了一些新的白族歌曲和白族的故事传说。
除编写教材之外,白汉双语教学项目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在石龙村内选拔一些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普通村民,通过培训把他们培养成学前班的白语文教师或者是白族民俗文化的传承者。经过采访调查,从2005年至今先后已有 5名具有初中文化或以上水平的石龙村内白族村民接受了SIL组织的培训,并在培训期满后被聘为了石龙村学前班的白语文教师。目前石龙小学学前班有4名白语教师:张佳益、张四妹、张爱珍及张继珍,都是石龙村村民,她们没有统一的正式教师编制,只是定期接受培训。
二、村民对白汉双语教育项目的态度分析
本文通过对石龙村的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段群体有关双语教育问题的深度访谈,了解了石龙村村民的语言选择情况以及对白语汉语以及石龙小学双语教育项目的不同看法。
为了解白语和汉语在石龙村村民中的使用情况,本文随机抽取40人针对母语白语的看法以及不同场合下村民的语言选择情况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包含村内各个年龄层次和各种职业身份以及村内各个民族的人群。
从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村民中超过90%的人喜欢说并且喜欢听白语,认为白语应该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少部分不喜欢白语或者持中立态度的人群有一大部分是彝族社区的彝族人或者傈僳族人,因为彝族和傈僳族有他们自己的民族语言,在他们族内的日常交流中都使用本族语言;80%的人认为白语值得学习,10%持反对态度的村民认为学习白语会影响汉语成绩,10%持中立态度的村民表示不太了解;60%的村民认为白语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40%的村民认为白语文很难学,其中包括正在学习白语文和曾经学习过白语文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白语作为石龙村村民的母语,是深受村民喜爱的,村民对白语有着深厚的情感,并希望白语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多数村民愿意去学习白语。
谋2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村民在家庭、村内基本都只使用白语进行交流,在学校课后只使用白语的情况也占绝大部分,可以看出村民在与家人、村内人、同学、同事等一系列会白语的人流时,白语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而在学校课堂、外出打工和听广播看电视等必须使用汉语的场合选择汉语,在这些场合无法正常的使用白语,也就是说村民使用汉语是在白语无法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使用汉语的动机不是出于村民情感的需要,而是出于一种功利的选择。
除此之外,在对石龙小学的学生家长、教师等各类身份人群的访谈中,可以发现不同身份的人对白语汉语的态度有所不同,对双语教学项目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是从中可以明显看出石龙村的村民对他们的母语白语的感情非常的深厚,村民们把白语作为在村子里日常交流的生活语言,相比于汉语他们都更喜欢也更倾向于讲白语,并且白族村民们相信即使没有白文,白语作为他们口口相传的母语,作为一种受他们喜爱的有声语言,也是绝对不会消失的[1]。但是,石龙村村民们对汉语的重要性又有非常清晰、明智的认识,通过访谈发现,他们认为白语固然要学,但是汉语也不容忽视,也一定要学。只有学习了汉语,才能和石龙村以外的汉族人交流,只有跨越了语言的障碍才有可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综上所述,对于石龙村的村民而言,他们学习白语文的目的是出自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是民族情感的寄托,而他们学习汉语文的动机则是出于实用和功利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2]。
三、白汉双语教学的文化功能
白汉双语教学项目在当地实施以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项目不仅完成了白文教材的编写,推动了白语向白文的进步,同时拓展了当地人的文化视野,有利于优秀白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而且还有效的推动了当地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加深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白汉双语教学推动了白语向白文的进步
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见证,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符号,白汉双语教育模式编写了一套系统的白文教材,规范了白文的书写要求,推动了白语向白文的进步。白族历史上没有文字,长久以来白族人用白语进行交流,但没有系统的白文进行记录,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都是口传心授代代传承下来的,或者是借助于汉字和汉文进行保存,石龙村村民从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开始,所接受的就是汉语的教学和汉族的文字,石龙村村民已经习惯用白语思维用汉字记录[3]。20世纪80年代,一些文字工作者和学者曾在剑川县尝试过推行一种拉丁文式的“白文”教育,然而由于这套文字系统本身的局限性,]有成功,未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2004年7月26日,石龙村的白语文培训班正式开课,这是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东亚部和云南省民语委、剑川县共同实施推行白文活动计划的一部分,该项目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完成了白文教材的编写工作,该项目团队先后编写了 58 本学前教材和白语文读物。通过系统的白语文的学习,孩子不仅会说白语还会写白文,可以用白文记录生活,记录传统和民间文学作品。在对石龙村调查期间,笔者针对白文的问题访谈了部分学生,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表示白文的学习让他们不仅会说白语更能拼写白文。石龙小学颁发的奖状、证书以及学校墙壁上的诗歌都采用了白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系统规范白文的出现,完善了白族文化。使白族的民间作品不仅仅可以通过口传心授传承到下一代,还可以通过文字符号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一些优秀的白族民间艺术作品就不会消失,同时也有利于当地优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二)白汉双语教学有利于白族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白汉双语教学项目的开展对白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白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白族人民的智慧结晶。白族文化不仅仅包括白族的语言文字、歌曲舞蹈,还包括白族的、风俗礼仪等,作为一种特色的民族文化,白族文化不应该只是局限于白族自治州内传播,更应该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而在白族文化传递和发展的过程中,白汉双语教学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语言文字来说,白汉双语教学项目建立后,有关机构和部门编写了专门的白语文教材,并设计了一套白语文字,这让白族的孩子不仅仅会说白语,也能够用白文来书写本民族的语言,除此之外,这套白语文教材还可以使从未接触过白语的其他民族的人学会白语,在石龙村,除了白族之外还有彝族和傈僳族的村民,这些民族的儿童进入石龙小学后也跟随白族儿童一起系统的学习白语文,并能成功运用白语与白族同学进行交流,还有一些对白语较感兴趣外来人员,也可以通过白语文教材学习白语的拼写,这在客观上就将白语传递到了各个民族。村长姜武发的儿子阿鹏,就是一个白族歌手,而阿鹏如今已经走出了石龙村,走出了白族自治州,走向了全国,现在网络上就可以听到阿鹏唱的白族歌曲,而歌曲这一文化的传递与发展也源于白语,只有先学会了白语,才能学习白族调、白族歌曲,白汉双语教学也为白族歌曲的传播打下了坚定的基石。
(三)白汉双语教学推动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白汉双语教学的深入发展推动了汉语言文化同白族语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造成了白族地区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态势。在我国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才形成今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次文化繁荣都是多元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结果。要想在多种文化的共存的竞争态势中保持自身的特色,双语学习者就必须处理好本民族语言文化和其他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要能够在文化交融的多元化进程之中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在田野调查期间,香港大学的学生来到石龙村与石龙村村民进行联欢,举办篝火晚会,白族调、霸王鞭与流行歌曲、时尚舞蹈的穿插,也是两种不同文化艺术形式的交融,通过观察,笔者发现石龙小学的学生在与外界人交流的过程中没有障碍,都能很流利的讲汉语,而且会模仿外来人舞蹈和歌曲。石龙小学的学生不仅仅学习白语文课程,还学习白族的歌舞,学校还邀请村内的白族歌手李繁昌等人进校给学生上课,这也是白汉双语教学的一个特色,教学不仅仅局限与课本知识,也注重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
白汉双语教学通过初期白语的学习促进后期汉语文化的教育,通过汉语文化学习打破当地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壁垒。在这个过程中,白语相当于当地人融入外界文化的阶梯和基石,而汉语作为一个途径和窗口,通过汉语学习可以了解整个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白族文化和汉语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能够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让外界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当地文化,进而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一个相互了解,相互促进以及相互交融的“互利共赢”局面,在充分意识到汉语是民族主体语言的这个大前提下,应努力让白、汉双语教学的发展朝着既有利于白族文化自身的传承,又有利于其融入主流文化的多元方向前进[4]。
(四)白汉双语教学加深了民族文化认同感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认同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同一民族的个体都感觉到彼此同属于一个共同体的意识[5]。正是源于当地人对于白文化的一种认同感,才使得白文化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作为白族人民的母语流传至今,被他们用于日常生活的交流之中。
在石龙村调查期间发现,笔者各种年龄层次以及身份的人群都认为讲白语更亲切,更容易产生身份上的认同,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石龙小学教师罗凤美在访谈中提到,不仅仅在外面遇到讲白族话的人感觉亲切有身份上的认同,在村内日常的交流中讲白族话也会觉得亲切,容易交流,有些词汇用汉语甚至无法交流而且会显得很怪异。
四、总 结
石龙村白汉双语文教学项目是有国际非政府组织SIL主办的,这个项目属于语言类的教育项目,此项目的开展不仅仅在教育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也推动了当地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它在空间上传递、发展了白族文化,在时间上传承了白族的文化,除此之外还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也加深了白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这个过程也是传播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髓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白汉双语教学项目文化功能的探讨,旨在帮助类似于大理剑川石龙村的少数民族地区继续开办可持续的双语文教学项目,借鉴西方双语教育的最新成果,并考虑当地的文化特殊性以及学校、学生的实际需要,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对目前现有的双语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更适合于当地教育现状、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传承需要的双语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万君,季红丽,瞿海萍.剑川石龙白族儿童语言使用及其能力调查[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9).
[2] 张霞.白汉双语教育及其教材建设[J].大理学院学报,2012(7).
[3] 董秀团.石龙新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一、海峡两岸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流变
海峡民俗文化圈是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台湾和浙江沿海一部分地区,所以称闽台民俗文化圈,是我国七大民俗文化圈之一。海峡两岸一海相连,方言相同,习俗相仿,特点是保留了中原古代风俗文化现象,是我国风俗文化的活标本。“在同一‘民俗生活圈’里的人能彼此认同,在心理上有着相同的意识、感觉,是在不知不觉中而约定俗成。”[3]台湾新竹社会教育馆馆长苏解得说:“每个地区,各个族群的民俗,有相同的地方,但更有各自的特色,因此民俗也就五彩缤纷、十分丰富。民俗虽然是代代相传,有延续继承的特点,但随着时代的不同,它也会发生种种明显或不明显的变化。”[4]两地民间信仰以贴近民间、深入生活、富于乡土气息和人情味而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早期大量移民从福建渡海开发台湾,使八闽文化在台湾广为传播,对台湾当地文化产生深刻而恒久的影响,因此台湾的民俗文化同样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根据地质学家考证,台湾海峡两岸之间,远古以前地脉相连,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发生海浸,才形成如今一水相连的海峡。台湾基隆港与福州之间海程只有180公里,台湾海峡最窄处只有130公里。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台湾与福州的关系必然密切。据考古资料和史志记载,台湾的凤鼻头文化与福州昙石山文化同属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并且昙石山文化对凤鼻头文化有着一定的影响。从历史上看,海峡两岸都是移民社会,台湾的“根”在大陆,海峡西岸是他们的祖居地和渡台出发点。闽都民俗文化也随移民传播到了台湾地区,如元宵节(马尾、马祖元宵节俗)、畲族服饰传统美术、闽剧、曲艺、福州评话、福州伬艺、寿山石雕、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闽菜等等。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台湾就近通过海峡接受从福州以及大陆其它地方传承来的民俗文化。由于两地环境大体相似,所以在台移民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风俗习惯。“台湾同胞的祖先都是来自闽、粤的移民,故台湾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及其心理现象,实多保持祖籍民俗文化的传统。”[5]当然,由于海峡地理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民俗为了适应当地的具体环境而进行调整,形成了一些有别于中原习俗而有闽都特色的新民俗,这些新民俗与基本保留下来的老民俗一起,构成了海峡民俗文化区民俗内容的主要部分。海峡作为同一民俗区,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福州和台湾绝大部分原住民在远古时期同属百越的一支,与中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汉武帝征讨闽越,福州从此进入移民时代,炎黄文化不断渗入,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漫长的发展,至五代宋时期,形成自己特有的民俗面貌;与此同时,台湾仍继续着越人发展的历史,后来随着南洋群岛马来人及其他一些人种的入台,逐渐融汇形成土著民族及其民俗文化。福州地处东南沿海丘陵地带,多山多水,台湾山地约占全岛的三分之二,河流短促,多急流险滩,使得内部交往困难,各地区相对闭塞,造成小地域性民俗的特点,许多神祇通常都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地域内,如闽江流域崇拜临水夫人、张圣君。而福州这种民间信仰特色被移民完整地带到台湾。
“临水夫人又称陈进姑、陈靖姑、陈夫人、顺天圣母、顺懿夫人、大奶夫人。相传夫人为唐朝福州罗源下渡人,或为福建古田临水人,本名陈靖姑,以法术行善于世,护佑童男童女及产妇的平安,专司护幼催生、护胎救产之职。又因其道行高超,亦能斩妖除魔,保卫地方平安。”[6]加上大陆其他地区民间信仰的流传,形成了台湾丰富多彩的信仰祭祀圈,如福州城乡道路特别的地方,时常立有佛名碑。“台湾乡间公路旁,常见书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石碑或木椿,它有镇百鬼压灾殃或供养之意。”[7]据1959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调查,全省共有寺庙3834座,各寺庙所奉祀的主神达249种。台湾各寺庙所奉祀的神明,来源于海峡西岸的福建、广东、江西和浙江。其中江西有张天师,浙江有普陀山观音菩萨,广东较多,有岳帝、祖师公、三山国王、观音等,其他都传自以福州为省会的福建。福州有童谣《月奶》:“月奶,月奶,你是大,奴是细,跪你一千零八拜,耳仔掏还奴,刀仔掏换你。”民间传说月亮会割小孩耳朵,老人都教小孩唱这首童谣,要小孩尊敬月亮,称之“月奶”。而在澎湖二崁古厝街巷的墙上,挂着一块木牌,写着:“澎湖地方月娘祷词:月娘月光光,照着囡仔个脚仓,汝是兄,我是弟,毋通举刀割阮耳。”真有异曲同工之趣。福州市果是福橘,大年初一百姓喜欢送福橘,寓意吉祥如意。“每逢旧历过年期间,许多人家门口,总是挂着几个橘子,称为‘吊吉’,用以象征吉祥。在拜年礼节上,许多人总是喜欢到处送吉,以此作为拜年礼物。”[8]福州在两晋时期才开始接受中原文化和民俗的影响,宋代中原民俗才在福州成型。中原北方因为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因而战乱不断,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常常造成民俗的超常态变化。福州在明清之前相对安定,很少战乱,所以中原移民在保持原有民俗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有关民俗方面的词汇,许多在北方方言中已经消失,但却在福州方言中还保存着,如“筷子”称“箸”,“屋子”称“厝”,“锅”称“鼎”等。《诗经》中的许多诗歌,用福州方言读非常压韵,说明福州话中保留了许多上古音。闽台婚姻习俗中的议婚、订婚、迎娶、完婚、回门等儒家传统的“六礼”,古老而悠久。葬俗中的搬铺、举哀、报丧、小殓、服丧、守灵、大殓、出殡、下土、做七等,大部分深受朱熹《家礼》的直接影响,有的还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礼制。明清时期,大量福州人和福建各地人民移民台湾,使得福建的民俗在台湾占据了主体地位。海峡地处东南沿海,是近代接受西方文化较早的地区,虽然旧的民俗仍然占主导地位,但从饮食、服饰乃至婚丧礼仪方面开始出现近代化,西服、咖啡、沙发、留声机等进入普通人家。从1895年到1945年,日本对台湾实行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对台湾民俗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大,传统民俗仍占主流地位。而即便是日据时期,海峡两地仍保持着交往,台湾各宫庙的“沿革志”都记录着日据时期各宫庙到福州及福建各地祖庙进香的记录。“据连横所记,台湾‘佛教之来,已数百年,其宗派多传自福建’。”[9]福州素有“陈林半天下”之称,而台湾陈林也占到台湾人姓氏的20%。福州的陈林与台湾陈林都认为自己出自河南光州固始,可见两地在血缘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两地人民有着共宗共祖的血缘关系,民俗文化因此一脉相承。
二、海峡两岸民俗文化的凝聚力
“民俗是地域性族群生活习尚的经验累积,这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凝炼出来的生存智慧,在长久风俗的熏陶下,约定俗成,并成为人们行为的重要指标与规范。”[10]海峡同属一个民俗文化圈,民俗文化非常接近。按照文化发展规律,文化越是接近的两个地区越是容易和谐、和睦、和平相处。可以说,海峡民俗文化是海峡和谐发展的凭借与支撑。两地在宗族、宗教、节庆、饮食、服饰等方面都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民俗,这种相同或相近的民俗也蕴涵了极为强大的凝聚力。“民俗文物是一个民族具体而普遍的民间物质文化,反映出民间基本的生活方式与风土特征,也是认识和了解民间生活历史和文化根源最好的途径。”[11]比如过去福州一些人家,夏天喜欢睡竹席,非常凉爽。有的还配个入秋装竹席的长竹篓,称“竹夫人”。台湾有“夏天卧室取凉的竹编抱枕。以竹篾六角孔编成中空圆柱形,由于孔隙粗大,能通风透气,夏天熬热,抱着睡觉不但消暑,更有一番滋味”[12]。闽都宗族文化非常兴盛,有些祠堂的修建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五代时期。宋闽学兴起后,由于朱熹等人的倡导,宗族文化更加浓郁。到明清时期,福州百姓聚族而居的情况相当普遍,乡党文化发达。福州人移居台湾后,同一祖籍地的移民形成一股内聚力,结成比较固定的群体,仍然按照在福州时的传统,族亲聚居,乡亲为邻。各家族都会建祠堂、修族谱,并强调家族内部相互救济、扶助,为沟通血亲感情,还成立了各地的福州十邑同乡会。海峡岁时节庆习俗既保持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基质,又具备了独特的地域个性。两地节庆习俗大同小异。“台湾的岁时节日,和大陆各省相近,尤其和福建相似。……在大年初一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做不吉利的事,不能骂人,不扫地不倒垃圾,不吃稀饭,不能打破器物。”[13]福州简称榕,福州的市树就是榕树。而台湾澎湖县的县树,也是榕树。澎湖的通梁古榕,据说就是来自福州。相传,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春天,有一艘商船自福州南下,船经白沙岛与西屿之间的“吼门”时,不幸遇难沉没,只有一个盆景浮在海面,盆中是一株小榕树。这盆景由海潮带到通梁村保安宫前,被村民拾得,送给乡绅。乡绅认为榕树是海上死者精魂的寄托,就把小榕种在保安宫前,作为对罹难者永恒的纪念。福州和澎湖两地榕树同根,文化同源,可谓有缘。海峡地区气候温暖,水(海)产丰富,人们以稻米为主食,以水产品为佳肴。明代福州人陈振龙从吕宋引进了番薯,后台湾又从福州引入番薯,从此番薯就成为两岸缺粮地区的主食。海峡地区流行菜肴为闽菜和客家菜,风味小吃也独具地方特色。海峡地区茶肆遍布,并且有客来访,首先是请喝茶。两地人喜欢饮酒,酒尤以自酿糯米老酒最为普遍。海峡两地无论男女都有穿木屐的习俗,福州的一些澡堂至今还保留木屐。“作为一种鞋具,木屐的凉爽和防滑的功能,极适合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南方地区。台湾穿木屐的历史,最晚可追溯至清朝。”[14]海峡两岸的民俗活动相互交流和影响。比如:“台湾寺庙在元宵节或神明庆诞时,要准备以面粉、面线、花生或者其他食物制成的龟,摆在庙里供信徒掷杯筊乞龟许愿。”[15]2012年在福州高爷庙举办民俗文化节,专门请台湾澎湖民俗专家参与,进行乞龟活动。“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一开始就带有社会性、整体性。”[16]民俗文化的集体性又进一步促成了其共同社会圈的文化一致性。海峡相同的民俗文化有着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它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民俗文化的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蕴涵着一种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多年来大批台湾同胞不断返乡寻根,就说明这种一致的民俗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三、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
海峡两岸作为同一个民俗文化圈,圈内的民俗文化交流虽然各方面都在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不足,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有待于解决。一是覆盖面不够。民俗具有区域全民性,它内生在民众的生活中。但两岸目前的民俗交流,还局限在点对点,或者是小片区的面对面层面,没有在两地民间全方位展开,覆盖面有限。二是交流平台少。两岸间的民俗交流基本上集中在文化部门之间和重点民间社团组织之间,形式也主要是互访和演出。三是内容不够丰富。民俗内容包罗万象,但是海峡两岸间的民俗文化交流目前还主要集中在民间信仰、技艺和节庆方面。
四、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建议和思考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强大的民心凝聚力。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地曾经一度隔绝。而同一传统文化的认同,又使两地文化在两岸恢复三通后重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中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纽带和桥梁。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独特性、历史性、包容性。两地民俗文化要努力挖掘、延续传承、拓展弘扬、实时创新,把海峡民俗文化交流常态化、社会化、生活化。一是政府主导的平台要做大做强。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保护民俗文化,也是加强两岸民俗交流的一个重要基础。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时,合理地开发、利用、继承、发展,使民俗在流传中发展,实现“活”保护,如建立海峡民俗文化实验区,赋予特别的文化发展政策。促使海峡之间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相互作用、交往、共享、弘扬,让海峡两岸成为经济与文化的共同体,形成强大的整体推动力,推动两岸的社会发展。二是民间民俗交往的渠道要拓宽延伸。民俗文化所包含的任何一个民俗事项都可以举行互访交流。通过两地民俗文化建设和交流,定期联手举办两岸高规格、多层次、大范围、有影响的民俗文化交流活动,如继续办好两马同春闹元宵、民俗艺术节、灯谜艺术节、奇石节、茶文化节、书画展览、文物展览、民俗文化活动巡演等,特别是以连接为重点促进民间文化交流。通过信仰文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载体实现大众信仰文化的传承。三是要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酵母,推进传承创新。民俗文化拥有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可以参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发展和创新是对民俗文化最好的继承和保护,如2008年1月,台北举行了“台湾民俗文物大观”特展,彰显汉族与原住民族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而台中市北屯区的民俗文物馆展示了各式先民遗物,包括食衣住行等生活上经常使用的文物。在民俗技艺广场上,有各式民俗表演。2014年1月,福州市闽侯县的闽都民俗园开园,这个福建省最大的民俗文化公园,是一处突出农耕文化,以体现福州地区古代、近代耕读习俗为主的开放性主题文化公园,园内还举办民俗文化节活动。
作者:林山 单位:福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