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时间:2023-07-07 17:24: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第1篇

1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可持续性分析

1.1经济可持续性分析在黑龙江垦区,几乎所有的农场都有农业科技园区,各园区在功能、人员配置等方面极其相似。因此,分析几个重要的园区就可以起到解剖麻雀的效果。主要以二道河农场科技园区为例加以分析。二道河农场科技园区是黑龙江垦区建三江农垦管理局15个农场中的其中一个。该农场的情况集中体现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模式,是黑龙江垦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以二道河为代表的农场科技园区,自身不创造价值。资金的来源必须有保证才能支撑如此大量和长远的投入,而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于农户上缴的土地承包费。按照经济学的解释,这些资金可以有多种选择用途,如果不用于园区建设,将会从其他角度改善农户的福利水平。但是现在相当于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户放弃了自身福利的机会成本。以上是二道河农场农业科技园区的费用支出明细,从费用支出明细中可以看出,试验费用、培训人员工资支出、物料消耗以及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支出占到总支出的80%以上。虽然只列出了3年,但是真实的情况是自成立以来,二道河农场农业科技园区就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经济可持续性未得以体现。在黑龙江垦区,不仅仅是二道河农业科技园经济未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其他一些农业科技园区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这些农业科技园区投资不断扩大,相应的园区收入却很低或者没有收入,经济效益难以体现,经济可持续性遇到很大困难,园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以下是其他几个农场科技园区历年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尽管这些农业科技园区没有亏损,但是核心区的收益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只是靠了示范区的收益才得以基本保持均衡。另外,多数园区的非经营性、观赏性项目很多,虽然好看但是不创造经济效益,这些项目的存在增加了园区支出,提高了生产成本.

1.2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分析农业科技园区不仅仅追求生产科技上的先进,更追求生态上的先进。以科技建设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农业科技园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由于农业科技园区的特殊性,园区日常生产有些生产环节要产生比普通农田更多更复杂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必然产生影响,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阻碍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污染问题,项目本身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地下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等环境要素相结合,使农业科技园区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其次是农业科技园区种植和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农膜、化学制剂等化学物质,必然导致农业科技园区食品和环境的化学污染,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对园区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导致园区生态环境的不可持续,影响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青龙山农业科技园区为例,青龙山农业科技园区将园区的整体生态环境纳入了监控范围,对园区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化学制剂进行了综合治理。针对园区可能产生的不同生态破坏情况,制定了专门的应对措施,分类处理各种生产废弃物,将技术先进、成本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结合起来处理生态环境问题。表4是关于影响青龙山农业科技园区生态环境不可持续的措施治理。从园区的生产废弃物处理来看,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性方面,园区以其先进的技术作为保障条件可以做到保护环境的最低要求。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环境本身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只要保证环境的自我修复功能不消失,不减弱,生态环境会按照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所以,从以上园区的做法可以看出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园区的生态可持续性可以保证。

1.3社会可持续性分析社会可持续性是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目的,农业科技园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是农业科技园区存在及发展的主要依据。技术先进是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园的优势,将这种优势发挥出来用于技术推广就是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社会贡献。近年来,科技园区使用了多种新型的应用技术,通过实验、示范、推广使众多的农户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表5是青龙山科技园区采用的科技项目,这些项目正逐渐推广到农户家中,有些正在进行大田实验,如龙粳26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通过126.6hm2农田实验,每公顷水稻产量增加了20%,如果得到更多应用,不仅产量得以增加,稻农的收益也会提高。农业科技园区不仅仅制定科技项目,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科技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农户的收益,通过与具体农户的紧密联系将已有成熟技术巩固下来,并通过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传递到更多的农户,既加快了科技项目成果的转化,也增加更多农民的收入,带动园区的社会效益。表6是2009~2011年青龙山科技园区成果转化项目计划落实情况统计表.

2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结论与政策建议

2.1结论(1)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并不均衡。相比较而言,生态和社会可持续性比较突出,经济可持续性相对较弱。从经济收益的来源结构分析可知,单纯的实验区规模小,但亏损面大,无法支撑科技园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足够的商业用地构成,才能具备经济可持续的功能。(2)对于生产结构相同、地理位置相似的地区,农业科技园区每个农场一个的分布格局加重了农场负担,在科技比较发达的今天,如果单纯是展示作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完全可以保证展示技术的效果。(3)科技园区还有作秀成分存在,在项目的安排上观赏性的项目占有了一定的比例,这是科技园区经济效益差的原因之一,也是农业科技园区体制上的先天不足。科技园区本身就是农场集中生产经营的理念体现,其自身的经营不具有独立性,完全靠农场经费养活,缺乏市场历练。而且,科技园区的自身资源也来自农场,园区经济情况无法自身掌握。

2.2政策建议(1)明确农业科技园区的定位,给予园区必要的资源。虽然园区发展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但是高额的开销和生产、实验成本在普通农户眼里往往会被集中放大,从而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既然农场具有土地资源的分配权,那么不妨让园区以地养地,给予园区足够的生产用地。园区生产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核心区专门从事科研,这部分必然亏损;另一部分转化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化生产,以商业养科研。既起到科技带动作用,又有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转变了农户头脑中认为园区靠他们大家养的观念。(2)合理安排科技园区的分布与项目安排,适当控制非盈利项目的比例,控制园区运行成本。发挥科技优势,运用网络科技发挥辐射作用,减少实际园区数目。各生产单位设立科技联系人,科技联系人负责本单位的科技传播,定期到科技园区接收新技术培训,并负责传授给农户。(3)坚持生态可持续底线,提高人对自然的正向影响,减少负面效应。降低生态可持续的保持成本,积极探索大规模生产的生态可持续技术,减轻环境压力,减少工作程序,将最简单、最适用的生态技术推广到农户。

总之,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农科科技园区的发展必须坚持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性结合的原则,单独突出其中的一个方面很难使之做到真正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保障、社会可持续是目的,三者同时可持续是根本目标。只有这样,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才能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刘剑历马凤才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2篇

    1休闲农业开发形式现状

    首先,农户参与休闲农业开发直接与当地的旅游环境相关联,整个区域都有一种特色旅游的休闲农业的需求,当地的具有开发休闲农业的交通、住宿,以及接近旅游景点等优势条件,在农户居住地和周边存在已经开发的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旅游资源。其次,农户参与休闲农业必须具有一定经济基础,也可以是有土地资源,或者是有地域特色的农业资源,有空闲的劳动力可以进行休闲农业,直接从事旅游活动,自己经营,这种模式我们称为直接主体模式;有的农户通过土地或者其他农业资源的出租,间接的参与到旅游经营当中的模式为间接主体模式。直接主体模式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农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利润,经济效益显着、直接,但是利润是伴随着风险存在的,农户在自己经营的过程中,经济基础弱,投入少,开发规模受限,环境简陋,承担的风险较大,不稳定因素较多,直接影响其发展的可持续性。间接主体模式中,农户间接的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但是经济效益显现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由具有经济实力的主体进行旅游开发,带动周边经济环境,出现整体产业联动效应,相对直接主体模式可持续性发展更明显。

    2休闲农业中的农户经济效益

    直接主体模式中,农户经过经营和损益核算两个过程,就可以实现农民的经济增收,见效快,农户参与积极性高;间接主体模式中,农户除了需要经过经营和损益核算两个过程,还要经过利润分配和损益再核算两个过程,才可以实现农民的经济增收,见效时间较长,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采用恰当措施进行调动。农户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对农民的经济增收的影响明显,在短期收益中直接主体模式影响明显,尤其是在初期的时候,但是随着经营时间的推移,影响逐渐变得模糊,不明显。这与参与休闲农业开发的主体农户的整体素质有着很大关系,缺乏专业的经营指导,没有长远规划,追求短期经济利润,服务质量较差,不能持续发展。但是间接主体模式在长期收益中的影响较直接主体模式更明显。

    3结语

    研究结果显示,直接主体模式较间接主体模式参与休闲农业的开发,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增收,农户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但是间接主体模式下,对于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更为有利。在直接主体模式的长期经营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休闲农业的整体利润往往呈现下降趋势,缺乏稳定性,可持续性差。虽然在间接主体模式下,经济效益见效缓慢,但是,长期发展下农民的增收也逐渐增长,同时缓解了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的矛盾,稳定性强,可持续性强,农户积极性不高,要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农户间接参与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在农业管理中,管理机构要充分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农民自身情况等制定合理的长短期规划,兼顾到农户增收的长短期利益。搭建产业组织平台,促进休闲农业向高水平的方向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农户综合增收的效益最大化,并进一步协调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内部关系,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3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1 林业生态圈配置的基本思想及原则

1.1 林业配置的指导思想

为充分体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思想,首先要以绿色城市理论作为指导方针,以绿色人居环境作为基本要求,在正确的指导下充分改善生态环境,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 构建林业生态圈的基本原则

(1)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降低环境污染,大面积种植城市绿地,树立人们保护自然的正确意识,促使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2)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将生态环境的优化作为重点项目,加快实现林业包围城市的构想。对于城市的林业的规划要合理布局,充分结合水平布局、垂直布局和立体布局,将三者以不同层次的绿化单元有效结合,做到整体协调,局部均匀,促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一方面具有观赏性,一方面又有实用性。最大效益的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为人民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2 林业生态圈配置可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1 我国林业生态圈布局

我国主要致力于“点、线、面”于一体的全国林业生态圈建设布局,以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为主要的点,而后向周围的小城镇辐射发散,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网状分布林区。在我国江河边、山脉边、公路边、海岸线等都属于我国林业生态圈的线,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科学合理的组合乔木、灌木以及草立体防护带,从而有效对道路、海岸、堤坝进行保护,并起到防止风沙、浪潮侵犯的作用,同时还具备抑螺防病的功效。然后以东北、西北等林区为面,以各江、河、山脉或者流域为重点区域,包括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保护区,从而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基因、保持生物种类多样性、防风固沙等作用。

2.2 林业生态圈配置可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林区中建设林业生态圈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东北地区构建林业生态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森林植被,并提供一个优良的休养生息基地;西北、华北以及东北等地区则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并且进行全面治理;华北平原区则主要是为发展混农林业以及种植业提供一个适宜场所;南方林区则主要是为了向我国提供更多的优良木质,构建一个优质林木基地;东南热带林区则主要是为了对热带雨林以及沿海地区的红树林进行保护;西南林区高山峡谷区则主要是为了创建一个生态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林区;青藏高原等海拔高、温度低林区则主要是要尽力采取全面保护措施,对其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现以一颗树作为例子,来分析它的生态价值:

首先,作为一棵树的本质属性而言,它能够作为木材,现今市场价大致为300美元;众所周知,树木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的大气污染,此生态价值折算成现金则为62500美元;树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折算成现金大致为31250美元;此外,树除了能够产生大量氧气外,还能够生产出大量的蛋白质,也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折算成现金则大致为2500美元;树是鸟和其他动物的家园,能够为它们提供一个栖身之所,具有巨大的环境价值,折算成现金大致为31250美元;树的根部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现象,并且还能有效改良土壤,对于防止荒漠化、保持水土具有重要意义,其生态价值折算成现金大致为37500美元;树的根部除了能够有效保持水土外,还能够涵养水源,而水是万物生存之本,因此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折算成现金大致为31250美元。这就是一棵树能够创造出的生态价值,因此,林业生态圈的配置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我国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存问题

3.1 林业的发展模式单一

即使我国全面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但由于我国的林业资源为国家所有,其属性为国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对我国的

林业发展模式造成一定的限制,导致我国的林业发展模式单一化。

3.2 采集与种植失调,利用不充分

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似乎有所增加,但是在人均拥有率上,我国离世界的平均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还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3.3 生态补偿体系有待完善

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有偿使用。为有效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使用,我国实行了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对于商品林而言,在合法利用资源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还应当缴纳一定的补偿费用;对于生态公益林而言,虽实施了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但补偿制度不够完善。

3.4 林业的监管制度不健全

从整体上看,我国对于林业的保护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监督工作,都进一步加大了力度,但是,对于某些地区的监管部门来说,林业的保护工作似乎可有可无,其工作态度十分懒散,不仅缺乏监管力度,对于基本的林业保护工作也常常落实不到位。

4 优化林业配置,促使林业生态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4.1 调整林业的产业配置

林业产业结构主要有三个方面,对于第一产业优化配置,应该加大林业产业的建设,对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应扩大培育范围,对速生丰用的材林、竹林以及一些名贵特殊的新型经济园林,不仅要扩大种植面积,还要合理分配其种植地区;从第二产业方面来讲,要不断研究新产品,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同时实现低层次的原材料通过精深加工转变为高层次的原材料,使每一次种植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从第三产业方面来看,要使花卉产业在林业的不断优化下得以发展,从而带动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将这三方面的产业进行调整,对于林业的配置进行优化和改善,将局部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整体,提高市场竞争力。

4.2 促使林业生态发展

生态林业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状态下,在不破坏其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努力做到以三点:

(1)将林业发展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

要实现林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就要使用科学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模式,充分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促使林农业的结合,发展多种经营,逐渐形成一个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林业生态圈。不仅如此,还要实行林草兼作、林药兼作等种植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2)大面积造林

扩大造林的规模和面积就是提高了生态效应。这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增加了环境的观赏性。例如发展苗木基地和经济果林,既可以增加林农的收入,又扩大了绿化面积,无疑是一举两得之事。

(3)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由政府协调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制定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进一步建立完善生态林补偿制度。一是由财政设立生态林专项补偿基金。二是落实受益者补偿制度。要根据“资源共享、利益共担”的公平原则,落实谁受益谁补偿的政策,从电费、水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生态林补偿基金,使林农不仅成为社会效益的提供者,而且成为生态和经济利益的受益者。

4.3 加强林业的规划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每一项林业保护措施,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彻查与解决,严禁拖延任务的执行。同时,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宣传,提高相关人员对林业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仅如此,还要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制度,使管理的质量与经济效益直接联系,实行管理区域责任制,进行定期考核,对一些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对于作风不良的职工给予更换和调整,严重者给予撤职处理。

4.4 实行法律保护

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国家不仅颁布了《森林法》,更是在其实施的相关条例中对于森林管护、植树造林等方面提供了实现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法律依据,这充分展现了国家对于林业建设的关注和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视。尤其是国家建立了林木流转和评估制度、私有林经营权益保护制度以及森林采伐监督制度等等这些相关条例,更是进一步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指明道路。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的优化配置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它一方面满足着人们的生活需求,一方面为我国的建设提供了资源,同时,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水平。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促使林业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敏乾,李明忠.三门县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概论[J].农业与技术,

2013(5)

第4篇

灌溉在农业发展中的优越性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对粮食需要求亦是非常庞大的,受气候与地域性的影响,我国有70%以上的粮食来源于灌溉农业,可以说灌溉是我国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主要策略。因此,灌溉农业在将来的农业发展中依然是主要角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尽管总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但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中国农业相应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不可置疑的。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总的粮食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可见,粮食产量的增加与灌溉面积发展成正比例关系,灌溉在农业生产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水资源匮乏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相对来说并不稀少,多年平均水资源年拥有量为28,124亿m3。其中,地表水为27,115亿m3,其余为地下水,位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的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20m3,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位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09位。水资源空间分布也极不平衡,各地水资源的数量相差十分悬殊。我国的水资源大体分布为:长江流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70%,供给38%的耕地;长江以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30%;而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却以9%的水资源供给42%的耕地。农业用水可以说严重不足,平均每公顷占有的水资源量仅为29万m3,全国平均每年农业缺水高达300亿m3,受旱面积约0.2亿多公顷,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北方有9个省市和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m3,常年干旱缺水,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不少地区出现了激烈的城乡间、地区间的争水矛盾。有些干旱的山区、牧区由于资源贫乏,造成饮水困难,经济十分落后。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重的水危机。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即合理灌溉,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从而为达到农作物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可以分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业耕作栽培节水技术、节水灌溉管理技术等。

我国的农业灌溉依然以传统的地表水灌溉技术为主,水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在一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灌溉处处可见。灌溉渠道的管理不善导致渠道水资源的利用率仅为55%左右,农田水利灌溉利用率也只有80%左右,经计算可知,我国的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仅仅40%~45%。而一半以上的灌溉水会在输水、配水以及田间灌水的过程中损失掉。我国的灌溉水资源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从这也可以看出,我国的节水灌溉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如果普遍实行节水灌溉技术,那么会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总的灌溉面积为9.28亿亩,其中8.48亿亩是有效灌溉面积,0.80亿为非亩耕地上灌溉面积。在总的灌溉面积中有3.20亿亩为节水灌溉面积,包含耕地上节水灌溉有2.95亿亩,非耕地上节水灌溉有0.25亿亩。

渠道防渗14,454万亩,低压管灌9,933万亩,喷灌4,184万亩,微灌932万亩。在目前比较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中,以滴灌系统为代表的微灌技术是节水效果较好,节肥和增产效果最佳的灌溉技术。该技术起源于以色列,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引进后,已广泛用于大棚作物,及葡萄、棉花等高效经济作物的灌溉,特别是1996年以后,政府将农业节水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开始大范围推广实施滴灌技术,相关产品生产技术和工程实施能力都已经比较成熟。

滴灌工程的系统组成如下图1所示。新疆是水资源急剧匮乏地区,自2001年来,新疆开始推行大田棉花膜下滴灌,促使棉花种植行业的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成为国内节水滴灌行业的最主要的市场。对于新疆地区典型的棉花种植农户,实施节水滴灌的成本包括:

(1)一次性投入建设成本约600~700元/亩;

(2)每年更换毛管的维护成本约120~150元/亩,毛管废料出售可回收30~40元/亩。

对应收益情况可简单测算如下:

(1)常规灌溉:籽棉产量280~350kg;

(2)地方滴灌:籽棉产量380~450kg。即棉花实施滴灌后可增产40%以上,按2009年籽棉收购价5.5~7.5元/kg计算,农户净增加收入550元/亩以上。由此可见,随着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的增加,可以高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快速发展,保证我国农业生产稳定,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节水灌溉工程的政策性建议

(1)提高对节水灌溉的深度认识,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我国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和季风等影响,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随着人口增长、社会经济等的不断进步,农业水资源灌溉在用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要坚持走节水灌溉道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我们应加强节水灌溉管理,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节水意识,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2)建立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机制,反对不合理用水现象。控制水资源利用权限,建立水资源利用政策,完善水资源使用相关政策制度,对农业水资源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大量低效的用水需求,遏制水资源的无效用浪费,促进农业节约用水意识,推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要因地制宜,符合农业的实际情况。节水灌溉技术作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不但要考虑工程技术问题,还应从社会经济等方面来考虑。

节水灌溉是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目的是要实现农民从节水灌溉中得到经济、得到实惠,促使广大农民群众从根本上拥护,只有这样才能让节水灌溉变成一种现实,一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手段。

(4)促进节水灌溉发展,推动节水灌溉设备产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发展很可能带动起节水灌溉设备的产业发展,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来说,很可能成为一个亮点。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段发展进步,节水灌溉技术也会不断的进步,而相应的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也可望能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行业,成为中国加工制造业一个新的增长点,政府部门应使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和支持。

第5篇

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资源环境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和农村社会系统。本文将分析这三大系统,从而为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农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

实现农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重要的问题是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建立持续的资源在循环系统;协调人类与环境,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做到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整体良性循环。

1.环青海湖地区资源特点及其制约因素

(1)土地资源本区土地面积92780平方公里。2001年年末耕地面积10.86万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18%(水浇地面积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34.2%);林地面积10.72万公顷,占1.1%;草地面积757.2万公顷,占81.6%;果园面积40公顷,占0.04%;水域面积60.06万公顷,占6.5%;非农及其他用地88.86万公顷,占9.57%。由于近年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到2006年末耕地面积已经减少到7.1148万公顷,林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增加。

制约本区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虽然该地区人均耕地0.13公顷,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耕地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13.12%,但林业用地较少。耕作土壤因水土流失和施肥量较少,土壤肥力有所减弱。

(2)气候资源区内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海北地区海拔大部分都在3200-4000米,年平均气温多在0℃以下,≥0℃积温为1300℃以下,多年平均降水量微300-400毫米,全年多大风,太阳辐射强烈。海南地区一般海拔在2500-3500米以上,共和盆地是青海三大暖区之一,年平均气温一般在0-4℃,≥0℃积温2246.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350毫米,干旱荒漠的自然景观,分布有大片沙地。黄河及其支流谷地海拔一般在2800米以下,年均气温2-5.8℃,年降水量250-300毫米,作物生长期约150-200天。在海拔2800-3400米的滩地,年均气温-1-3.1℃,按年降水量300-430毫米,作物生长期约110-175天,牧草生长期120-180天。区内刚察、海晏、祁连、天峻4个县适宜发展畜牧业生产和小块农业;而共和盆地及黄河谷地气温较高,为种植业生产创造了条件。但干旱、风沙、冰雹、雪灾等发生频繁,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3)水资源本区内流、外流水系兼有,分属黄河、大通河和青海湖水系,水资源分布不均。黄河流域水量在1.52米3/秒以上支流有曲什安河、大通河等七条,年平均流量74.94米3/秒,集水面积19674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为23.55亿立方米;内陆河主要有布哈河、苏勒河、沙柳河等,年均径流量24.25亿立方米。本区地下水储量较丰富,如青海湖北部滩地草原上的大小河流,每年约有3.3亿立方米补给地下水,静储量为244.33亿立方米。全区地下水综合补给量14.01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3.15亿米3/年,可供人畜饮水及人工草场灌溉用水。由于降水多集中在7-10月份,宜农土地距水源较远,造成水土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特别是黄河干流虽水量丰富,但由于河谷下切200多米,开发利用困难。祁连山地降水较多,地表水丰富,可供人畜饮用,均需修建一定规模的调蓄工程和长距离的输水管道,工程艰巨,投资大。

由于本区降水大多集中于7-9月份,加之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地表产生的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增强,可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仅共和县水土流失面积可达156平方公里,使黄河含沙量增加。

(4)生物资源该区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该区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蔬菜、油料、豆类等;区内有野生种子植物600余种,有野生药用植物黄芪、大黄、羌活、虫草、秦、雪莲、当归、柴胡等;有蕨麻、发菜、草原蘑菇等经济植物可供开发;野生动物主要有旱獭、鹿、黄羊、麝、普氏原羚,饲养牲畜有牛、羊、马等,主要提供肉类产品及皮毛原料;鱼类资源主要有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甘子河裸鲤和四种高原鳅(硬刺高原鳅、隆头高原鳅、斯氏高原鳅、背斑高原鳅)等。

该区植物资源虽然丰富,但资源总量有限,难以形成开发规模,大量采挖药材和砍伐一些具有生态保护作用的乔木、灌木、半灌木植物,资源破坏严重;许多野生植物是当地重要的植被组成,被破坏后,加剧了荒漠化,恢复原生植物十分困难。

珍稀濒危动物种类多,观赏价值高,但资源量减少。如黑颈鹤、胡兀鹫、大天鹅、金雕、野牦牛、藏野驴、普氏原羚、雪豹等。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这些珍稀动物的栖息分布区域都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其资源量也在不断减少。面临濒危或极濒危境地的有普氏原羚、雪豹、猞猁、棕熊等动物。

青海湖裸鲤种群是在青海湖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的青海湖及其附属水体有的大型经济鱼类。青海湖贫营养、高矿化度的特征,造成了鱼类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脆弱,湟鱼资源增殖缓慢,经不起长期的过渡捕捞。湖水位的下降、河流水量的减少又使产卵场缩小,暖干气候背景和近年的春旱使湟鱼难于进入河道产卵繁殖,更加剧了鱼类资源衰退的进程。

2.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1)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草场植被严重退化

由于环湖地区气候干旱、多风以及人为不合理的开垦、过度放牧、樵采等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造成地表,使青海湖流域风沙活动日趋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大。目前,青海湖流域沙丘和风沙土地面积达765 km2,比1956年扩大了304 km2,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0-12 km2速度在扩大,土地沙化趋势非常严重。沙漠化的加剧,使该地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失去了人类基本生存环境,出现了沙进人退的状况;沙漠化程度的加剧,促使了气候干旱的程度,影响了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沙漠在风力驱动下,吞噬了大片草原、农田、水面、道路甚至村庄,沙区群众深受其害。据有关人员研究,每年从共和盆地大约有5000t沙粒落入龙羊峡库区,直接影响到龙羊峡库区的库容和安全。

由于超载放牧、人为破坏、干旱缺水等方面的原因,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目前,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超过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5%,且呈加剧趋势。河流泥沙含量增加,布哈河的泥沙含量高达7.57 kg/m3,内陆河每年流入青海湖的沙量达987万t。同时,狂风沙暴时常发生,加速流动沙丘迁移,经常掩埋居民房屋,造成牲畜死亡。

由于区域内气候持续旱化,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使植物变得低矮、稀疏、甚至枯死。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环湖区草地退化现象普遍,载畜量大大降低。湖区周围各类退化草地面积达到65.67万公倾,占湖区草地总面积的34.90%,其中,中度退化草地43.25万公倾,重度退化13.44万公倾,极重度退化8.98万公倾,平均年产草量减少6亿多kg。同时,灌丛植被也由于人为掠夺樵采,几近消亡。

(2)青海湖水位下降,渔业资源濒临枯竭

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特别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湖水水位下降幅度越来越大,年平均减少湖水4.36亿m3。青海湖自1908-2001年的93年间,湖水面下降了12.6m,平均每年下降13.5mm。由于水位下降,湖面萎缩,青海岸边的湖随处可见,10多年前鸟岛与陆地相连,湖滨东缘出现了两个脱离母体的子湖尕海和耳海,目前海晏湾正在脱离母体将成为第三个子海。流入青海湖的河流约一半由常年河变为季节河,环湖区沼泽面积减少约100 km2,使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状况日趋恶化。

青海湖是我省第一大渔业基地,盛产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约5×104t,年产量占全省鱼产量的45%。然而,八十年代以来的无序滥捕几乎达到失控地步,进入九十年代后,虽采取了三次封湖育鱼等措施,现在正处于第四次封湖育鱼期,但过度捕捞和偷捕现象仍屡禁不止,致使青海湖裸鲤资源锐减。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极其严重。虽然近年青海省先后采取退耕还林、人工种草、草地围栏、封湖育鱼、牲畜圈养、工程固沙、沙区封育、天然林保护等措施,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但总体恶化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急需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种种迹象表明,环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气候变化固然重要,但相对缓慢。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综合治理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农村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具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体系,较高的农业科技水平,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比较完善的、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如农业、土地、人口、城市化等政策法规)等是评价社会系统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1.基础设施建设

该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畜牧业在区域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以饲草生产为中心的草原建设有了较快发展,退化草地的改良和治理、饲草饲料种子田建设、灭治鼠害及毒草等措施,使全区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目前,该区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区人工种草达5.33万公顷,围栏草场26.66万公顷,灭治鼠害21.33公顷,新增草原灌溉面积2.61万公顷,万亩以上灌区达10余处,有效灌溉面积占全省的22.36%。农田水利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全区现有耕地10.92万公顷,其中水浇地3.74万公顷;有水库21座(其中小型水库19座),涝池166座,修建干支渠3100公里,电灌站220座,有效灌溉面积达4万公顷;万亩以上的灌区有沙珠玉、加拉、切吉、查查沟、青海湖农场、湖东等15处,为农田灌溉创造了条件。

该区虽为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之一,但与畜牧业生产经营的先进地区相比,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薄弱,30%以上的草原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特别是青海湖北区,人畜饮水矛盾极为尖锐,更不要说草原灌溉。农业基础条件脆弱,主要表现在缺水、少肥、少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3%。旱作农业的面积较大,单位面积产量低。老灌区水利工程失修,制约这种植业的发展,粮食作物平均单产仅150公斤/公倾。土地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牧区、城镇人口的粮食主要靠调入。此外林业、工业、服务业起步较晚、基础差,不利于农村各行各业的协调发展。并且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机构和体系,包括水利、交通、能源、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文化等设施严重不足,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2.教育科技水平

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与高新科技相结合,将高新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劳动者是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和掌握运用者。科技进步与劳动者的素质呈正相关,而劳动者的素质又与其所受的教育程度呈正相关。通常,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劳动者的认识能力,行为能力(含应用科技的能力),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越强。

环青海湖地区农业科技事业近年来虽有发展,但与经济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异。全区草原、畜牧、兽医、农业、林业、气象、水利等科研机构有各类技术人员1400余人,已初步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民间兽医的三级服务体系。区内还有铁卜加草改站、湖东羊场和三角城种羊场两个基础和推广定点研究单位。虽然农村牧区科技、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但城镇科技、教育发展迅速,已形成从幼儿教育到高等专科教育,民族教育初具规模,适龄儿童平均入学率达90%以上。在偏远地区基础教育薄弱,中等、中学教育质量较差,入学率较低,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较差,其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比重最大,从业人员文盲、半文盲近56%,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不足30%,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如饲草新品种、牲畜新品种等仍得不到迅速推广应用。

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教育,依靠科技进步。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大力开发,吸收现代高新科技,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产品产量增长和质量改善的贡献率。

3.城镇化水平

城镇和乡村建设是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地区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先后建起了恰卜恰,沙柳河,新源等集镇,城镇设施基本配套,商业网点、农贸市场、财政、卫生等均有相应得发展。作为农村商品再生产和交换中心的农村集镇已经成为城乡经济中的经济纽带,促进了农村内部第二产业发展,它集中了一部分粗加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为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但2006年底全区农村人口仍占全区人口总数的73.5%,区内城镇分布较零散,各县城镇和中心城镇的规模均较小,建设严重滞后,功能发挥不足,城镇化步伐需要加快。

4.人民生活水平

2006年该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2815.5元,比上年增长11.5%,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2006年该地区城乡人均收入比为7.32,其差距远远大于全国(3.28)和青海省(3.82)平均水平。2006年该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2.77)也明显高于全国(43)和青海省(44.16)平均水平,按联合国提出的数量界限,该系数在60%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50%-60%为小康,20%-40%为富裕,从这一系数看,该地区农村居民整体上还处于温饱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还亟待提高。

三、农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

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建立在当地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上的。繁荣的地区经济和农村经济,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经济支撑。而农业经济的发展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具有充足而稳定的农业投入,合理的经济结构,不断提高的人均收入水平等。

1.农业投入

环青海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增加农业投入,即增加单位土地(草场)面积资金、科技和劳力的投入,从粗放式向效益型转变,走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然而,2000年至2006年该地区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不足10%,严重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2.经济结构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该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均高于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均低于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比重也较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低。农村经济结构中,环青海湖地区的乡镇工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均低于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该区2006年生产总值45.22亿元(当年价格),占全省的7.05%。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为27.70: 40.13: 32.17,同全省比较,第一产业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9个百分点,高于青海省平均水平16.85个百分点;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8和11.49个百分点,比青海省平均水平低10.67和7.02个百分点。该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迟缓,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影响了该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是促进该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广大群众脱贫奔小康的重要举措。

另外,该区的农业经济结构也不合理,由于该地区草地资源比较丰富, 畜牧业产值比重较高,2006年末达到75.40%远高于青海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渔业产值比重与青海省的平均水平相比都比较低,主要由于自2001年以来为保护渔业资源和修复生态环境,青海湖一直处于禁渔期。但种植业产值比重、林业产值比重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均较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低,说明该地区仍存在结构性调整问题。

3.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可持续发展还表现为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反映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使集约持续农业资金的积累和投入有可靠的保证,从而将农业经济效益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继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环青海湖贫困地区较多,虽然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2815.5元比2000年1679.4元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3587.0元相比差距仍较大,农民增收困难,其速度也远落后于全国的水平 ,是农民增加对农业投入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结论

经对环青海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系统的分析,认为环青海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很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要实现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制度、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采取措施,正确处理三次产业的关系,促进农业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发展。

注释

青海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青海省农村牧区经济区划,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124。

张忠孝,青海地理,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冯海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新华出版社,2006。

[3]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温军,青藏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藏学,2002,(1)。

[5]青海省地方志编委会,青海省志・青海湖志[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6]张忠孝,青海地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7]青海省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青海省综合农业区划[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8]青海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青海省农村牧区经济区划[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第6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050-02

一、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缺位现象严重,中国目前许多农村小额信贷公司是以项目的形式存在的,依托于当地的政府部门,缺乏专门的机构来运作。从事小额信贷的管理的业务人员多数都是临时性的,他们缺乏专业的小额信贷知识和技术。没有独立的小额信贷公司作为承载主体,这些小额信贷项目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旦项目结束了,小额信贷也不复存在了。农村小额信贷要实现为农村居民提供持续性的信贷产品与服务的目标,需要一个具有独立性和稳定性的公司来运作。

2.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经常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公司大多是由捐赠者资助成立或者由国际多边组织投资设立的,这样就会出现其产业结构中没有真正的所有者,即使有所有者也不太关心公司管理的情况。在缺乏委托人监督的情况下,公司管理者的行为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责任心,取决于对公司扶贫的使命感。再者,大部分小额信贷公司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有的没有设立决策机构和监察机构,有的设立了却只是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其作用,决策权和执行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由于中国特殊的体制问题,许多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是依赖于政府组织建立起来的,缺乏职能上的独立性,管理人员中的一部分就是由政府机关人员组成的,他们既缺乏专业的金融基础知识,也无法实现专职化,只是把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完成短期扶贫目标的手段,甚至有时当地政府部门还会干预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发放。一个从一开始就没有独立性和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的小额信贷公司是不可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

3.大多数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对于目标客户的选择过于严格,中国由政府主导,农村信用社或中国农业银行发放的农村小额信贷,多数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信用联社规定对较大额(如5万元以上)贷款必须采用房产抵押方式。另外农村小额信贷额度从小到大,须经过多次按时还款后额度才能有所增加,还款方式一般实行按月还款,还款期限从三个月到一年不等,一般不超过二年。事实证明这种产品设计多数无法适应农村农业经济周期长、效益慢的特点。如果用国际上评价农村小额信贷贷款规模的常用指标——平均贷款余额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衡量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用户的贷款规模,可以发现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用户的平均贷款规模是明显偏小的。近些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民收入大幅增长,与此同时物价水平也在不断上涨,在国内现有物价水平下,几千元的额度,对农户来说吸引力是十分有限的。尽管这个问题在中国银监会宣布提高农村小额信贷额度,但大部分机构对不能提供抵押或担保的农村小额信贷的额度是否提高还是持谨慎态度。

4.缺乏可持续性发展。(1)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农村小额信贷公司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借贷关系,不应被视为一种单纯的扶贫,而应看做是一种正常的经营业务。所以小额信贷公司经营获得的利润必须超过其费用和经营成本,才能够不依靠外界的补贴和捐助持续地生存,进而实现小额信贷的良性循环,但是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村小额信贷公司仍未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即不依靠贴息或捐助进行可持续地运行。首先,中国对存贷款利率仍实行严格控制。利率控制使目前大部分小额信贷公司收取的利率不能补偿操作费用,因此大多数非政府小额信贷公司只能基本实现账面上的盈利,一旦计入其低息贷款的成本,很少能实现盈利。其次,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单一,多数项目处于需要外来资金注入或部分补贴的阶段。除正规金融公司外,大多数小额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扶贫资金,其数量有限,品种单一。其他如吸收存款、基金储蓄、代扣罚金和吸收入股等国际上常见的形式,中国都比较少。而且“中国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容易受到政府的左右,受金融政策的制约(如存款利率、吸收存款的政策等),因而缺少稳定资金来源渠道。因此项目一旦离开外来的补贴或援助很难维持下去的,要达到自负盈亏还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2)创新的可持续性,只有符合客户需要的、根据其特点设计的信贷服务才能持续发展。成功的小额信贷公司都通过一系列的金融创新,持续地扩展为穷人提供贷款服务。创新应当包括金融工具的使用,在金融产品方面则要求能提供满足借款人需要的产品,进而降低操作成本和信贷风险等。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公司业务品种依然少且不完全适应农业经济特征,不管从贷款期限,贷款模式,还款间期,还是贷后指导以及监控均未做到灵活多样,无法满足农村生产需要。(3)机构及人员的可持续性,公司的持续性主要是指机构排除干扰因素的能力。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受到较多的干预和制约,公司的独立运作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影响,加上管理和经营能力有限,导致公司可持续性不强。而人员的持续性则要求拥有受过良好培训,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都较高的专职人员。但是中国多数小额信贷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机构缺乏明晰的战略目标和运营计划,如建立一个独立的或者相对独立的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服务于农户。专业人才缺乏,农村小额信贷扶贫在贫困地区实施,首要的问题是适应性人才稀缺,从人员的构成方面来看,农村小额信贷的从业者缺少小额贷款方面的金融知识,这导致他们的工作效率低,执行过程中力不从心。

二、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1.从促进小额信贷公司内部经营运作角度,适当提高银行融资比例将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融入资金,由现在的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提高到100%。同时应把小额贷款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入的资金界定为同业拆借,享受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进而降低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成本。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支持,给小额贷款公司的配套融资,业务结算等提供便利。

适时扩大经营范围和降低经营风险,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风险较高,应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票据贴现,资产转让,委托贷款等低风险业务,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风险。

2.从增加小额贷款公司收入角度,增加业务量,目前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范围局限在当地的区域内,业务量有量,今后可考虑扩大业务区域,增加业务量。积极开展第二、三业务,小额贷款公司应在目前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开展第二、三业务,如做担保业务等,增加收入来源,增强竞争力。充分利用资金优势,小额贷款公司可利用自身的资金流和金融中介信息流优势,投资有竞争优势,成长潜力大又缺乏发展资金的中小企业,通过年度分红,股权转让等获取超额投资回报。

3.从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角度,内部控制方面,小额贷款公司选用人才应以品德作为第一位,能力不足和经验欠缺,可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拥有忠诚和能干的员工是小额贷款公司拥有良好内控环境的基础。制定明确的政策和程序,将其认真付诸实际操作中,财务规定制定部门有局限性和交易过程的明确程序是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方面。票据程序有助于保证财务交易记账和分类的一致性,书面程序手册和与之相关的培训有助于保证新员工遵守同样的指导方针。明确划分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形成相互制约机制,例如,贷款支付,交易的记账应与贷款支付分开,这样资金转作他用需要有两个或以上的人串通共谋才能完成,这就可能性不大。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将会计凭证按逻辑程序列归档案,建立明确的审计线索并就财务报告的准确向其公司利益各方提供反馈。接触资产的人数应有限,并明确其保管责任。资金应当存入银行,对资金的提取至少应得到两人的批准并应带有明确和签名授权规定。除留出每日经营所需的一定量现金之外,其他现金应当锁入保险柜,应当授权最低限度的人员掌管保险柜。每月银行对账的人员应当是不涉及现金收付的人员,这样在核查每笔交易时可保持必要的独立性。风险控制方面,贷款的决策由经验决策向科学民主化转变,力求做到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实施审贷分离,发挥制约机制,积极减少或转嫁风险,提高信贷员素质,进行量化考核,信贷质量高低与信贷员经济利益挂钩,奖罚分明,信贷员不仅要关注客户的财务信息,也要收集客户的非财务信息,全方面的评价客户的资信情况,实行信贷员风险共担机制,让信贷员交保证金,出现坏账就跟公司分担风险,增加信贷员的责任感。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金风险补偿机制,拓展资本金补充渠道。

参考文献:

[1] 李文政,唐羽.国内外小额信贷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金融经济,2008,(8).

[2] 王晓静.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策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11).

[3] 杨大楷,郭春红.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与出路[J].上海金融,2007,(8).

第7篇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方式;总结研究;探究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我国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

1 在现阶段水资源利用模块中,进行水资源构成情况的分析是必要的,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现今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并不乐观,这就需要进行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考虑,保证水资源的积极节约及其利用,进行可持续性的城市水资源工作的开展,保证水资源的可利用,进行水资源的积极节约,从而提升其综合应用效益。

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可以得知,我国水资源是缺乏的,并且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不平衡的,我国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这与我国的人口存在密切的联系。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城市与乡村的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应用上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根据科学统计,我国的农业缺水的程度是比较大的。

正是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我国进行水资源保护策略的应用,进行一系列的出台政策的应用,比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作,保证水资源的调节,从而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平衡问题,保证现阶段水资源总量的控制,保证农村及其城市用水的平衡性。从区域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即使我国这些年来进行水资源的调用控制,但是水资源的不平衡及其紧缺的情况依旧是普遍存在的。

2 面对我国比较严峻的水资源问题,进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应用是必要的,从而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用水不同区域的控制,保证水资源供求矛盾的优化,从而满足现阶段城市化及其工业化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工业化用水情况的改善,因此进行水资源的供求矛盾的协调,保证城市化及其工业化的协调,保证城市发展对于水需求的平衡。另一方面导致的结果是废水的排放量也会相应快速增长。

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工农业污染情况也逐年加重,并且这些年来,受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污水排量是非常大的,这更加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及其再生情况,不利于污水的积极处理及其排放,导致其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麻烦,这就需要进行污水处理及其排放模块的协调。由于我国许多城市的工业和生活污水都是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了一些水域,所以就使得我国很多城市大部分水环境质量越来越差。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也进一步地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从而使一些原本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二、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方案的优化

1 在现阶段水资源应用模块中,进行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确保水资源的积极统一管理,保证水资源的积极利用,可持续发展,这也需要进行监督保证机构的建设,保证社会循环水资源的利用,进行法律法规的落实,保证现阶段水资源的积极控制。政府应当运用合理的行政手段来加以引导,比如在保证经济合理发展的基础上,适当地降低水资源使用总量,从而缓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对于农业的结构内部进行转化,鼓励农民更多地发展渔业、林业等对水资源需求比较少的行业,从而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在现阶段工作模块中,进行水资源政策的优化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政策的落实,保证其有效的落实及其执行,从而进行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的保护,保证其积极立法,这也需要进行公民水资源保护体系的健全,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的保护。这需要进行执法力度的提升,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往水里吐口痰就把他抓起来劳改,所以也就形成了立法难的问题,而针对企业的污水排放虽然有法律,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的利益与社会效益密切相关,所以在其违背法律时政府宁可采取罚款也不想去关闭其生产,所以也就造成了多层次的难度。

2 在现阶段水资源控制模块中,进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优化是必要的,这需要避免出现水资源的浪费情况,顺应经济发展及其人口发展的趋势,从而针对水资源的不足情况,展开矛盾的优化及其控制,进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开展,保证水资源的环境的控制,保证现阶段经济的稳定增长。这就需要进行多元化的资源短缺预防措施的应用,保证多远的水资源的利用,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应该依靠在农业、工业、生活等各个方面大力节水,其中利用水价调节用水行为是实现可持续用水方式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工业和居民用水价格比较低,农业用水几乎是没有价格的,要在大众可承受的范围内,逐渐提高用水价格,或者在配额限度内实行低价格,而对超标用水收取高额的水价。在城市用水上,应当对城市的水价进行不断的调整,采用按水量累进计价。

3 通过对水资源管理体制的优化,更有利于实现其可持续性的发展,这需要保证水资源管理的效益,保证水资源的积极利用,保证统一性的城市用水的规划保证,城市供水模块、节水模块等的开展,保证水资源的集成化管理的开展,提升其保护的效益。从而保证城市用水的健康、持续和安全。另外,要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结合水利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加强对水资源基础研究和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的领导,加大前期工作经费的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结语

为了顺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展,进行工业节水及其生活节水模块的协调是必要的,从而优化我国水资源的应用模块,解决当下水资源的缺乏情况,保证内需矛盾的协调,进行水资源的良好开发及其利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如何在对资源需求中找到平衡是确保对水资源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所以对水资源的开发应当具有长远的目光,而不是只注重当前的利益肆意开发。

参考文献

第8篇

研发制高点:可替代原料

近年来,日化行业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涨已成不争事实,日化产品市场几乎每年都会迎来一轮价格涨势。日化行业以石油及其衍生品为主要原料,对石油依赖性较强,石油及石油衍生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供应的日益紧张,为日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因此,寻求并研发可替代性、可持续性原料已成为日化行业谋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1年12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中,明确指出日化行业“十二五”期间的转型升级内容之一即为研发以天然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

成本压力和政策引导,倒逼着国内各大日化企业开始进行可替代原料的研发攻坚战。目前,立白集团的原料使用原则是,尽可能多用可再生、可持续性原料,尽可能少用不可再生原料。在立白集团的主业产品洗涤剂中,可再生原料的使用率在70%以上,所用原料的生物降解性也全部超过90%。此外,立白集团还推出了一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研制的新品,如其新推出的超威杀虫剂系列产品分别采用艾叶、除虫菊等植物新原料制成。

其他日化企业也不甘落后,在广州市“世界环境日”大型宣传活动中,广州浪奇宣称其已攻破洗涤剂最核心成分——表面活性剂新材料MES的量产难题,可以有效解决洗涤行业长期依赖石油的共性问题。

众多日化企业的争相发力已充分说明:谁把握了可替代原料研发的制高点,就将在未来拥有更大的市场话语权。

不可忽视的包装环节

资料显示,日化产品使用的包装有85%以上采用石油基材料。与日化产品的配方相比,日化包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由于这些日化包装70%以上都属于非生物降解性包装,且缺乏有效的回收再利用渠道,主要通过焚烧方法进行处理,对环境污染较大。

因此,在各大日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研发战略中,包装材料同样占据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篇幅。除上述的立白集团将大力研发基于植物的可再生包装材料外,蓝月亮也在包装设计上进行了创新,积极推出各类产品的补充装包装,以循环利用包装材料,提高泵头和喷枪的使用率,每年节省塑料包装材料逾300吨。但总体来看,目前国内日化企业在可持续性包装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中,由于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产量受限,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实际上,国际日化巨头已经在可持续性发展的路途中前行多年,其在提升日化包装可持续性能方面的努力和尝试值得参考和借鉴。

第9篇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中国1994年了《中国21世纪议程—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建立可持续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对农业可持续进行了规范与引导。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依托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以持续增长的土地产出率、土壤肥力为目标,同时兼顾保护自然资源,将保护与开发并进,走现代化经营方式,走集约化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

即墨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780km2,耕地面积74104hm2,人均占有耕地0.07hm2,建成区面积42.65km2,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2011年,继续加大对三农投入,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4.8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全市农村合作组织342个,参与农村合作组织的户数达到2.8万户[1]。即墨市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应看到在快速发展带来的系列问题,环境破坏、空气的污染、资源的浪费等等。因此,在新形势下发展可持续农业变得刻不容缓。

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在18世纪前后就出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目前已经变成全球性的目标,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并称为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农业上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产高效的农业格局。不仅考虑到当代人的利益,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主旨。

农业发展可持续性是概念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3个可持续性”协调发展:生产持续性,即保证农产品稳定供给,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的能力;经济持续,即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其生活质量的能力,主要体现于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工业化程度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生态可持续性,即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开发、保护、改善资源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整个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常规式的现代农业就会陷入困境之中。

2 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2.1 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

全市农机化投入资金4600万元,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0.4万kw;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87%,机耕作业面积11.5万hm2,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10.8万hm2、9.3万hm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6万hm2,增长1.1%,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为77%;地膜覆盖面积2.1万hm2,下降2%。农用拖拉机3.9万台,增长2.4%;农用运输车1.4万辆,增长3.8%;全年化肥施用量12.8万t,增长1%;农村用电量7.1亿kw.h,下降2.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全市农村合作组织342个,参与农村合作组织的户数达到2.8万户[7]。

2.2 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农村建设小康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众多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业劳动者。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要把提高农民素质的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国务院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农民作为科学素质提高的重点人群之一,并明确由农业部与中国科协共同牵头组织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农业部要围绕《纲要》精神,加强与中国科协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搭建工作平台,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组织实施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行了大面积的培训与提高,使得农村现有的劳动力明显提高。例如喷灌技术滴管技术大棚技术都能在农村很好的实施说明农民素质已经很好的提升上来了。

3 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业资源浪费,农村土地流失严重

近年来,即墨市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品质,造成农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化肥、农药、农膜等污染,这些污染不

仅影响农业生产环境,也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利用农业资源是21世纪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农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在土地因为自然原因导致的流失之外还有部分是因为大量的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在原始开垦土地的过程是以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为代价的。

3.2 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低

即墨市80%的人生活在农村,经营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科技贡献率低,科技在农业增产中贡献份额只有40%,这主要是由于即墨市的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低、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与经济水平低、对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差所致。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农民从事种植业的收入不能增加,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还很普遍。虽然国家采取了敞开收购粮食和实行保护价格等措施,遏制了粮食市场价格的下跌,但农民从粮食增产中得到的纯收入增加不多。

3.3 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即墨市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连年下跌。在告别短缺之后,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显露出来,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随着温饱问题解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消费支出中所占份额稳定下降,这表明农业增长开始面临需求约束。目前即墨市各地都在扩大经济作物面积,或种果树或种蔬菜,一窝蜂追逐利润高的行业,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山地可以种植果树,但是在盐碱地种果树是不可能存活的。农林牧渔发展不全面,农业产值33.4亿元、林业产值0.4亿元、牧业产值21.3亿元、渔业产值30.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7亿元。

4 促进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协调人口与农业资源的关系

尽管农村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但人口问题远未“终结”,谋求人口与社会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是我国漫长的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极为艰巨的优先关注事项。

为了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高度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基本国策。国务院在《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也进一步强调,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这一切无疑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未来方向

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搞好农村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由来已久,要解决这个矛盾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得不到控制环境与资源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落实不到实处。

4.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即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生产和经营,并实施全过程标准化运营。因此,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牛鼻子”。农业产业化通过合理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把千家万户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为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让农民分享到二、三产业的利润,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3 合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及发展模式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合适的经济结构应该充分考虑到即墨市各县镇的实际情况,像鳌山卫镇有自己的特色经济粉条就应该合理保持与发展,同时可以考虑发展副业。在现在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经济结构是需要充分考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加深对结构调整重大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深

次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促进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立足青岛市实际,在深化认识、转变观念,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上下功夫。

4.4 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民从根本上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可,真正接受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和倡导。提供外部支持,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向农民提供优良品种,改进栽培和饲养方式,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推行节水型农业、生态型农业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农业生产方式。让农民切身体会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他们大有好处,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 鲍贯洛. 关于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 灌溉排水, 2005(03).

[2] 胡涛, 陈同斌.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3] 胡皓.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4] 贲克平. 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 农村发展论丛, 2007(01):14-16.

[5] 蔡昉. 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 中国农村经济, 2009(11):40-45.

[6] 蔡运龙. smit b.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 地理学报, 2009,50(02):97-105.

[7] 常平生. 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中国农学会.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10:246-248.

第10篇

[关键词]NGO小额信贷制约因素对策

一、我国主要的NGO小额信贷机构

目前,我国NGO小额信贷机构主要包括:商务部交流中心管理的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的小额信贷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扶贫社,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信贷和四川省乡村发展协会。这些NGO小额信贷机构很多项目区处于亏损状态,操作可持续比率和财务可持续比率偏低,可持续性发展面临很大挑战。

二、我国NGO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1.缺乏合法地位

我国目前还缺乏界定小额信贷的合法地位的法律。我国目前主要的NGO小额信贷,有的注册成社会团体,有的注册成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NGO小额信贷面临着其提供服务的合法性问题。这不仅制约了NGO小额信贷自身的发展,而且导致捐赠人和批发性委托贷款者减少资金支持。

2.治理结构不合理

NGO小额信贷的治理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所有者缺位和资金产权不明晰。NGO小额信贷大多是由捐赠者资助成立或由国际多边组织投资设立的,这样就会出现其产权结构中没有真正的所有者或所有者缺位。在缺乏委托人监督的情况下,机构或项目管理者的行为主要取决于管理者自身的责任感,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来制约他们的行为。

3.贷款利率偏低

我国目前利率还是管制利率,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只能在规定的幅度内浮动。NGO小额信贷贷款利率规定为不超过基准利率的4倍。目前大多数NGO小额信贷项目和贷款实行的是偏低的贷款利率政策,低于基准利率的4倍,一般为7%一8%。如表1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注册开展时间最长的项目的小额信贷利率可持续性情况。2003-2007年贷款利率为7%,远远低于操作允许利率(16-38%)和经济允许利率(16-38%),这一贷款项目本身是不可持续的,依赖捐赠资金维持。

偏低的贷款利率带来的直接后果是:(1)小额信贷机构收入难以覆盖其高成本,所以它减少了小额贷款的供给;(2)农户缺乏经营的压力与动力,导致违约率较高。

4.资金来源受限

NGO小额信贷机构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不能从正规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上融资。因此,NGO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面临着资金来源方面的困难,除了寻求捐赠、软贷款和有限的批发金融机构委托贷款以外,几乎没有正常的筹资渠道,一旦补贴和委托贷款停止,绝大多数小额信贷机构将不得不停业。

5.缺乏风险分担机制

农村小额信贷经营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有自然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目前NGO小额信贷机构普遍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补偿和转移机制,缺乏贷款风险管理的技术和人才,风险防范能力较弱,大部分机构运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还贷率下降,风险贷款率和拖欠率明显上升的情况。

三、完善我国NGO小额信贷的对策

1.尽快出台有关规范小额信贷发展的法律

我国应在广泛征求意见、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小额信贷法》、《小额信贷监管法》等法律,赋予小额信贷合法地位,把小额信贷的发展规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实现有法可依,依法经营,依法监管。

2.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

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可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通过吸引民间资本或商业资本改善小额信贷的资本结构和产权结构,培育商业化的小额信贷机构。其次,通过重组、联合等方式建立独立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或合作制NGO小额信贷机构。

3.多渠道逐步扩大NGO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

可从如下几个方面逐步扩大NGO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1)财政转移支付;(2)从商业银行获得批发性贷款;(3)吸引民间资本流入;(4)小额信贷机构在资产质量、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和财务可持续性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应允许其吸收更大范围的存款,而不仅限于贷款客户强制性存款。

4.渐进推进利率市场化

小额贷款机构成功的关键,在于贷款利率要覆盖贷款平均成本。由于小额信贷的平均成本高于大额贷款的平均成本,因此,覆盖小额信贷运营成本的利率通常要高于正规金融机构主导的商业贷款利率。国际上NGO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利率则大体在16一30%.我国小额信贷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利率大体在16-40%.所以,我国应适当提高小额贷款利率,渐进推进利率市场化。可逐步提高利率浮动上限,待时机成熟再完全放开,由小额信贷机构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决定自己的贷款利率。

5.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1)参照小企业贷款、助学贷款政策,出台针对NGO小额信贷的风险补偿和财政贴息政策,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政策;(2)大力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3)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NGO小额信贷提供担保机制。

参考文献:

[1]杜晓山,刘文璞.小家信贷原理及运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第11篇

关键词:林业科技、建设现状、解决措施

为了能够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重视林业的科技建设工作,生态林业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庞大、系统的工程,必须要具有长远性以及可操作性,必须要不断的提高林业科技建设,最终实现生态林业发展的目标。

一、林业科技发展的现状

1.林业科技人才缺乏

由于林业本身的周期比较长,并且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大部分成果在进行转化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等,进而对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具有一定的风险,在短期之内并不能得到显著的效果,最终造成我国林业科技人才比较匮乏,尤其是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目前,我国林业岗位上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学历与结构不尽合理等,基层林业科技人员知识的更新速度比较缓慢,待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科技经费严重不足

林业投入产出的周期比较长,会对人们的投资产生较长的影响,进而导致我国林业科研经费不足,并且已经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林业科技建设工作。目前,我国林业科技开发主要就是由国家政府来进行,与林业重点工程和高新产业建设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林业科技经费的不足,直接造成我国林业相应的科技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相应的信息网络等处于发展初始阶段,技术吸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比较薄弱,并没有真正的对林业根本产生相应的影响,不能提供作为基础的科技支撑。

3.推广机构体系不健全

我国国家对农业科技成果拥有诸多政策支持,所以相应的推广机构日趋壮大,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部分政府部门本身的推广机构体系就不健全,普遍存在着一些机构在建立一段时间之后就被撤销,进而就会导致推广工作出现瘫痪的现象,运行机制如果不够灵活,并不能实现市场化,依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无法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而会对推广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一部分科研部门很少亲自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进而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林业科技成果推广人员与林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少,甚至还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发生,最终造成成果转化渠道不能得到畅通。另外,我国大部分农村所选择的依然是土地承包责任制,进而制约了我国林业科技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二、完善林业科技建设的主要对策

1.合理设置林业组织机构

必须要坚持统一、效能以及规范化的基本原则,不断的进行林业机构的改革,科学、合理的设置相应的部门,并且将责任加以落实,完善部门沟通以及协调等机制,严格的控制各类非常设机构,才能够真正的充分发挥出职能机构以及工作体系的作用。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明确执法主体,

合理的进行人员编制的审批,避免出现违规操作,才能够保障我国林业科技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提高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必须要积极的应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的提高林业机关办公自动化以及服务现代化,并且能够进一步的实现组织结构的优化。必须要保障信息公开制度,整合共享信息资源,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比如视频会议、电子邮件以及远程办公等功能,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必须要对内网进行改造,逐步的实现全天候、一站式电子,最终提高林业行政职能。

3.以科学发展为指导

(1)处理好保护与利用、巩固与发展的关系。必须要坚持一边造林,继续扩大我国的林地面积,一边实现林木的管护,保障新造林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和抚育。必须要实现全森林的管护网络,并且不断的扩大全国林业资源。

(2)处理好政策调动和市场引导的关系。必须要结合新时展的趋势和我国实际情况,不断的深化林业体制的改革,并且实现创新,积极的通过市场经济手段提高我国社会的积极性。必须要深化改革我国的林权制度以及放开使用权,从根本上保障广大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处理好实施重点工程与全社会办林业的关系。必须要做好各个河流以及山区等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要加快全国林业生态体系,另外,必须要积极的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并且坚持以植树为义务,积极的开展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国林业科技建设的工作。

4.以务实的举措保障林业科技建设发展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相关的领导必须要重视林业科技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并且应该摆在突出的位置。及时的研究林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投放,最终才能够真正的提高我国林业科技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必须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不断的完善林业科技建设管理体制,并且将林业基础设施加以完善,改善两站一所的办公条件。必须要深入实施科技兴林的战略,促进我国林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提高我国林业科学管理水平,最终培养优秀的林业科技人才,实现我国林业科技的可持续性发展。

(3)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必须要为林业科技发展提供科学的发展环境,充分的支持林业科技的发展,积极的强化财政投入,并且要对林业的投入随着财政投入的增长而增加,建立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金融支持,不断的完善和拓宽林业科技建设的融资渠道,并且完善相应的保险制度,提高我国林业服务的能力。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积极的开展林业科技建设工作,积极的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科技人才,促进我国林业科技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12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工程项目管理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的“鲁布格经验”到今天,项目管理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建筑业一方面为人类建筑美好的居住空间,同时又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例如:由于建筑工业大量使用合成的化工材料,使得一些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卤化物的材料暴露在大气中或与在自然的氧化作用下,释放出相应的气态化合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由于机械化施工而产生的机械废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固态建筑垃圾等。

因此,在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的今天,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土地、自然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集中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研究上,忽视了对人们行为的主要对象—项目进行可持续性研究,造成了许多项目仅仅是某些领导政绩的标志,由此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推广和发展项目管理的组织方法和实施方法,是当今项目管理领域的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1、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及含义

1.1、管理对象的泛化传统意义中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对象是工程项目本身,是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书、设计图纸、设计规范、实物模型等定义和说明的。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对象不但包括项目本身,还包括项目所处的微观环境和中观环境,就是说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将与工程项目所有的外部关联元素全部纳入考虑和管理范围。

1.2、管理目标的泛化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项目管理目标,是要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经济目标、进度目标。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目标则远远超出了这三个目标,它还要实现整个微观区域和中观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经济效益的长期最大化,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1.3、管理组织的泛化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需要参与方的全体紧密合作,任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整个管理的失败。

1.4、管理方法的多样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使用,现代的管理更加倾向于开放性、及时性、准确性,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工程管理方式同样如此,尤其是ERP、CRM等系统的应用。因此,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实际上是将工程项目放在一个微观或中观的区域内,应用现代的生产技术,实现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和社会、经济的系统目标,从而解决项目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项目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因素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犹如串联起来的一组电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破坏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有许多,涉及项目的各个方面。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包括: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的资源利用情况、项目的可改造性、项目的环境状况、项目的科技进步情况、项目的可维护性等几方面。当然,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还要受到管理、组织的影响,另外项目所在国的政策、政治状况等都会对项目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其影响不仅涉及项目的可持续性甚至关系到项目的生死存亡。

3、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在任何一个项目中,项目的参加者包括:政府部门、业主、勘察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用户等。因此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都将对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3.1、政府部门作为项目的审批者和监督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如果政府部门在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审批、设计审批等方面提高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积极开展“社会评价”,使得项目的发展有利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节约有限资源,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造福人类,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可以对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业主给予税收或融资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业主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2004年4月中央查处了“江苏铁本钢铁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事件。虽然有部分人认为“铁本项目”的下马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如果把这个事件放在我们整个国家的大的经济环境下考虑,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铁本项目”的死亡正是政府在考虑了整个社会成本的前提下采取的最优的管理方式,可以说更大程度上是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同年4月29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在向全省领导干部通报查处铁本项目违规建设情况时指出,铁本集团违规建设一案性质严重,教训深刻。江苏省委、省政府从铁本事件中总结的三条经验教训的第一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3.2、业主业主是项目的投资人,一般情况下在保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自然会考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但是如果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则意味着业主要将该项目放置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即社会和自然的角度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设计、筛选项目的承包商、采用新的环保材料、建造技术和环保技术,因此也需要业主预支费用,加大了成本,但是由于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使得整个社会的收益提高,因此,业主完全有可能从政府获得相关的优惠政策,从而补偿自己的损失。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中,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在项目的招标书中明确规定了投标者的环境保护责任。在项目的标书中,把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治污染的工程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入使用的制度,和投标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写入了标书,要求投标人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制定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对工程施工提出了环境要求。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管理措施,防止扬尘、废水、施工垃圾、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

3.3、勘察与设计单位勘察与设计单位虽然在作为业主的被委托方,必须考虑委托方的经济利益,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勘察与设计单位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委托方提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的设计方案、新的环保材料、建造技术和环保技术。

3.4、监理单位监理单位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业主和各个项目参与者的关系,保证项目的质量、进度等公共利益。监理的成功与否,对项目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监理单位在保证业主利益的同时,如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开展工作,实际是在行使其社会职责,因此政府应该从开发企业上缴的税收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对监理单位的报酬。

3.5、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是完成项目的核心,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的机械设备,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粉尘、振动、噪音,对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影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项目中标的施工单位在业主、监理单位和政府法规的约束下,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采用绿色环保施工建造技术,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施工方法,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以建筑为主、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上市公司,具有工程总承包的一级资质,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承包商之一。该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如林的强手中中得奥运会的主场馆项目,应该说同该公司在施工中坚持采用绿色环保施工建造技术有极大关系。

3.6、材料供应方工程项目的施工建造需要大量的材料,而这些材料的使用者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不对称的信息,难以对材料做出非常准确的评价,而材料的供应方却相反,他们拥有专业的技术设备、强大的信息库,可以为业主、设计方、施工方提供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材料。作为整个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链上的一个组成,材料供应方应该从法律上保证所提供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需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3.7、项目的使用者工程项目建成以后,作为项目的使用者则更大程度体现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因为项目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水、光等),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废弃物。因此如何在使用的过程中,少消耗资源,少产生废弃物或废弃物再次利用程度,则是该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4、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

4.1、资源管理项目资源管理主要指项目运营所需原材料和项目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的管理,以及项目报废后资源的再利用情况。原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可持续性。由于项目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关系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关系到项目的存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项目的可持续必须考虑项目的废弃物利用和处理状况,并对其作出评价,通过它进一步评价项目是否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2、环境管理对环境的管理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几方面管理。

4.2.1对自然环境的管理对自然环境管理是指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要能够防止或减少项目造成的环境污染,如光污染、噪声污染、废气、污水污染等,达到项目与周围自然环境具有相容性、协调性。管理的措施包括: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确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在项目的设计、施工阶段,要采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和材料;在项目的使用阶段,要对产生的废弃物采用分类、无害处理。只有当项目达到污染治理的标准,并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项目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4.2.2对社会环境影响的管理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管理包括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管理、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管理、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管理等。管理的措施包括:保证项目与社会文化相容;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吻合,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个项目只有符合社会文化要求,不影响居民生活,与经济发展协调,才有存在的可能和继续发展的必要。以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为例。有材料表明,该工程建成后,将保护长江中下游广大平原湖区,使国土开发长治久安;能够充分利用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大提高长江流域粮棉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可利用水库1084km2水域面积和上百条大小支流库汊,发展渔业、养殖业、林业及畜牧业等,为食品加工和轻工业提供原料基地;万吨级船队可大半年直通重庆,宜昌以上航道将大大改善,促进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对外交流,使长江成为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

4.2.3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管理项目处在一定的环境中,都或多或少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管理需要各个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对破坏者给予严厉的处罚,对于主动进行保护的给予奖励。同时要培养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使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风气。

4.3、技术管理技术管理主要考虑两个方面:项目设计的先进性和技术本身的先进性。项目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并有发展余地。设计时除了要考虑人们现在生活需要,还要考虑未来需要,使项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与以后的经济、技术、文化发展相衔接。设计的先进性还表现在尽可能利用已有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以后发展留出接口。技术本身的先进性主要指项目实施技术和运营技术的先进性。项目的技术先进性表现在已09资源环境与工程有先进技术成果的应用上,表现在为以后技术发展留出的接口上,项目的技术先进性使项目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

4.4、项目参与人员的管理作为整个项目建设的核心主体,项目参与人员在实施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对项目本身产生直接的作用,直接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环境管理和技术管理都直接依赖于项目参与人员的实施。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很有必要在项目参与人员上岗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的政策法规培训,对其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素质,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使可持续发展观深深植根于项目参与人员的头脑中。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