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影的艺术价值

电影的艺术价值

时间:2023-07-07 17:24: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影的艺术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影的艺术价值

第1篇

[关键词]《青花》;艺术价值;文化传承

青花瓷在我国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元代青花瓷的出现标志了青花瓷的成熟。青花瓷是白地蓝花釉下彩瓷器的专称,就是在瓷胎上以钴料着色描绘图纹装饰,再涂覆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左右还原焰一次烧成,其效果是洁白莹润的瓷面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明净素雅。青花瓷绘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位置的一个装饰品种,其能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占据中国陶瓷艺术装饰的主流地位,与其所蕴涵的传统文化背景、民族特征和艺术审美价值等方面息息相关。

一、《青花》概述

在景德镇建镇千年庆典之际,一部以陶瓷文化为背景的电影《青花》在此期间播出,这部影片以瓷都景德镇的制瓷业为背景,以青花瓷云龙纹象耳大瓶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在三个不同的时空展开的故事。在以元代为社会背景,主人公杨放是一个奉旨制造青瓷花瓶的执著艺人,他们在烧制不成的情况下,最终选择用燃烧自己的肉身和失去爱人的代价去完成传世的珍宝;在清末民初,这对青花瓶落入了一个依然叫杨放的入手中,此时的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留美学子,他用年轻的生命永远守候着珍爱的国宝;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杨放是个利欲熏心的商人,为了达到占有青瓷花瓶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最终在青花的碎片面前暴露了自己的本性。

二、《青花》在时空交错中演绎的艺术魅力及呈现的美学价值

《青花》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开拓了审美空间,反映了中国的艺术精神。《青花》是我国首部以陶瓷为视角的影片,电影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瓷器的博大精深、中国历代陶瓷艺人不卑不亢、坚忍不拔的精神使观者印象深刻。影片构架是在三个时空的相互穿插中交代了一对元青花瓷瓶制作、流传、收藏拍卖的背景,从故事性、观赏性以及影片要表达的内涵都能完全展现。电影中的三个时空,每个小故事都能成为一部独立的很有观赏性的电影。影片经过导演精心设计,采用插叙的叙事手法,频繁地让人目眩故事一环扣着一环的情节,让观者的感情与青花瓶的命运产生共鸣。

虽然唐宋在史书上有青花的片段,但是元青花却十分确凿地呈现在现代人面前,元朝的青花瓷器是非常接近根源的,其白地蓝花的烧制技术渐趋成熟,瓷身上装饰雨过天晴的色彩或许更加接近天籁,这或许是电影《青花》谨慎地选择了元代的原因。元代青花与蒙古人的有密切关联,在大元帝国建立后,萨满教成为统治阶级的精神工具,传播天神论,认为贵族是天和神,为统治阶级制造了蓝白理论,这是青花瓷产生的精神要素与前提。影片大致讲述了一个官制民窑的艺人在重塑一个帝王的梦境。元朝对于汉文化的苛刻真是到了一种极致的地步,也因为这样,男女主人公殉情而成就了不朽之作――云龙纹象耳大瓶,同时也为这对艺术品增添了迷离的色彩。

早期的航海交易中将瓷器推向了世界各地,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在欧美列强中间流行之后,外国人也开始对东方大国有了踏足之想。因此,当八国铁骑踏来的时候将避免不了文物被抢掠一空。电影《青花》在这个历史的夹缝里叙说着东西方收藏的不同价值观,这种冲突因为自恃而变得蛮横,欧洲人最终让一对不朽的精品落了单。而中国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要比瓷瓶本身珍贵得多,正如剧中所说“东西可以夺,可中国人的精神是夺不走的”一样,将中国精神在世人面前大震一把。

在利益重心的现代,影片解构了一个关于物质虚荣和精神虚荣的事实,电影《青花》以一句出自基督徒葬礼的祷告辞――尘归尘、土归土道出了青花的归处,同样也道出了现代人对于精神世界所能领悟的极限,让一切虚伪在青花瓷前露出真面,尽管此时的青花以残片出现。正所谓艺术象征着人类的诗意存在,直面人的内心,火土里锻炼出来的瓷器是古典哲学的升华,而青花,无疑是在这份天然的弧线表层写实。青花瓷把绚烂和平淡集于一身,所以英文里同姓异名――“中国”和“china(瓷器)”的称呼与中国人的精神实质相吻合便成为必然。

影片中女主角采用“青花”这一一语双关的寓意,暗含青花在人类陶瓷发展史与艺术史上是永恒的。不同时代尽管文化背景不一,但对于青花的诠释是相同的,都凝聚瓷器艺人的心血,体现了民族思想文化。

该影片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源点,有文化的厚重感,表现了中国文化千百年来的沧桑,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在历史三个时空的映照下,最终诠释其存在的艺术价值。这部影片妙处是借用时光交错、身份迷乱、情爱的错觉、人性的扭曲、人生恍如过眼云烟的蒙太奇似的手法,叙述了那沉静在时间长河中的青花瓷却依然永存。影片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瓷文化”的传承,又体现了人们对待传统文化遗存的态度。作为中华古老文明的缩影和见证的瓷器,带给观众的是对民族与国家的沉思。

影片中的“主角”云龙纹象耳大瓶瓶身绘缠枝菊、蕉叶、飞风、缠枝莲、海水云龙、波涛等八层图案,构图饱满,造型大气,瓶身上的图案借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体现出元代青花融入的民族思想文化,因而在三个时空中展现出永恒魅力。我们撇开影片中繁缛复杂的故事情节来看将影片贯穿起来的青花瓷,只不过是青花家庭中的一员;其实青花自出现以来,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属于重要地位的珍贵品种。无论造型工艺还是装饰艺术都具民族特色,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因此,我们也就能理解在洛可可时期,法国人为什么会为得到一件中国的青花瓷而感到荣幸;在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以2.28亿元拍卖的“鬼谷子下山图”也证实了青花瓷的名贵之处。

青花瓷从其产生以来一直都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有人把青花瓷誉为“兰”的宝石。青花的神奇和迷人,是因为它经久不变的吸引力。青花瓷之所以特别受到重视,不仅在于它自身的高度艺术造诣和工艺特色,而是它突破了元以前的图案型装饰,拓展为以绘画型为主,图案为辅,吸收了国画的传统表现技法,取得了与写意水墨画的笔墨情趣相似的艺术效果。现在,青花瓷仍然是瓷都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为世人所瞩目。

从时代的精神来看,青花有着浓郁的东方味、中国味,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趣味;从材料的选用,其独到之处,给人以功力和科技自然天成的感觉,与中国水墨画的酣畅淋漓的墨韵一样会产生一种难以言传的神妙和天趣。

从视觉艺术角度来看,蓝色在古代时是人们喜欢的颜色之一,犹如蓝天白云,草原绿洲、心境开阔,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青蓝色是人类共同的天然爱好色。究其原因,中国几千年处于农耕文明社会中,人们视野所及多 为青天碧水,远山如黛。绝大多数中国人日日夜夜生活于如此环境中。浪漫些的中国文人,追求精神生活,常有对月抒怀之好,莹白的月镶于幽黑的天幕中,一派清凉温柔之境。青、白的构成给人的心理感受正如农耕文明一般淡泊、宁静,这正符合推崇含蓄、自然的中国艺术之精神。

从内涵上来看,青花瓷具有一定“警示”作用,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仕途之人都有“青云直上”等愿望,甚至去世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可见“青”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这也许就是青花瓷器在元代一经产生就快速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陶瓷的主流而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从装饰上来看白地蓝花有明净素雅之感,具有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效果,具有浓郁的东方味、中国味,也极大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在画面中展现了无限的精神世界,构建了青花瓷特有的色彩风格,其宁静、素雅的特质正是受到老子的“见素抱朴”的思想的影响,可以从其身上体悟出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已融入中国人生命中,即理性、冷静、谦逊、温和、中正。

三、青花瓷的文化传承

作为中国艺术之一的陶瓷,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中的日常生活器皿、工艺美术作品,而是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一种中国特有的陶瓷文化。正如邓白先生曾经道:“其美学内涵之宏大、意境之美妙、体系之独特,特别是火的魅力。是一般工艺美学所不能概括和不曾涉及的。”青花瓷所独有的装饰特点与审美趋向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普遍代表性的审美趣味及价值观念。当下,具有“china”符号的青花瓷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无论是古青花瓷的收藏还是现代青花瓷的创作,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我们能记忆2008年春节晚会,众多舞蹈演员身着青花纹饰的服装,以优柔灵动的姿势摆出青花瓷瓶的造型,很好地诠释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青花时尚;也能咏唱《青花瓷》里“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的抒情歌调,这一具有浓烈中国风的物品引起大家的关注。同样青花瓷的独特美学不单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同时也是现代设计的重要文化元素,国际知名女装品牌,甚至将“青花”元素运用到服装上,蓝色的花朵,缠绕在白底裙装上,传出东方韵味,这些无疑是对青花很好的文化继承。

第2篇

【关键词】电影艺术;价值;意义

电影的发展基于摄影技术的进步,同时由人们对娱乐的需求所驱动。在电影以其独特的影响力迅速发展起来的过程中,电影被赋予了更多价值和意义。每个政府可以通过电影引导民众的主要思想;电影导演也可以通过每部篇子传达自己的价值观,启发观众思考;电影公司则能通过电影的赢取大额利润,渐渐的电影产业也成为了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无论如何发展,电影是一门艺术,好的电影淋漓尽致的展示艺术的魅力同时吸引观众、得到好评,差的电影正是因为其缺乏艺术的追求才不被观众、艺术家、影评家等认可。

一、电影的意义

从当下电影的过程来讲,电影可以有三重意义。第一,制片方、导演对电影的投资注重取得票房,而娱乐大众则是取得票房的重中之重;第二,导演、编剧对题材的选择等代表了导演等牵头人想表达的思想,自身的感悟引发大众的思想启发;第三,电影的最终、引进需要通过广电总局的认证,考核标准自然而然的包括了对人们的教化作用同时还会考虑政治教化作用。这三种意义在整个影片中融会贯通,并非单一方可控。1、娱乐意义电影的娱乐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在商业社会中得到票房至关重要。而对普通观众来说,去影院看电影是去开心,电影足够抓住人眼球,或简单或快乐或大快人心或够奇幻等等都达到了让观众愉悦的目的。好莱坞至今发展成功的原因也正基于此,无论是迪士尼提供的成年人动画片如《疯狂动物城》还是漫威的超级英雄片系列,都看得愉快、兴奋,创造出了非常可观的票房。国内影业也涌现出了无数爆笑喜剧如《泰囧》,青春回忆剧《听说》等,都抓住了大部分人的求乐求轻松的心理。总体来讲,电影本就是娱乐聚会的一种手段,追求娱乐功能无可厚非,提高真正愉悦大众的作品也正是电影业的一大追求。2、引人思考、启发人生的意义在追求票房的过程中,依旧有无数导演和演员看重电影的内涵,电影通过对生活的抽象、升华可以给人们带来很深的感悟。中外电影经典无数,电影院只是新片涌现、形成经典的一个场所。过去无数的经典至今仍被大家重温,限于版权问题,经典很少大范围重播,但经典带来无数影响,《楚门的世界》带来对人性的拷问,《勇敢的心》展现了追求自由的决心是多么的震撼人心,《大话西游》的人生遗憾也已成为经典。还有诸多纪录片,都告诉人们生的希望、生活的乐趣、生命的意义,也不避讳曾经的、当下的惨烈。即便是观看这些视频仅能通过电脑、手机等自己的设备,但这并不妨碍电影本身带来的经久不衰的影响。3、教化意义教化意义其实和引人思考的意义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但教化意义其实更具目的性,但同时人们在潜意识中被影响。教化意义的发挥在每个国家有着不同的体现,适应其国情对本国居民的影响力也更大。美国短短几百年历史,源于其探索、追求自由的最初精神,强大的国力、美国梦的实现、超级英雄的塑造其实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阿甘正传》中的主角——阿甘也是源于其对《圣经》人物的解读,对美国普通民众是一种激励。反观我国,我们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近代保守屈辱的历史、现代激流勇进的精神也都体现在了影视作品中,《建国大业》这部影片极具代表性,是集诸多明星、诸多历史的片子,铭记过去,宣扬举国的梦想也符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对稳定国力、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影的价值

如上描述,电影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对国家、地方政府、普通民众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居民生活中也扮演着娱乐、启发思维的重要角色。电影的功能之多,但电影的价值却可归结为两类,当下商业模式中所带来的商业价值,电影本身所追求的艺术价值。1、商业价值商业价值在艺术领域中的体现往往常见,绘画、音乐、雕塑都可以作为商品来进行买卖。电影的商业价值现在愈发得到重视,追求特效、邀请大牌出演、加大宣传进而争夺票房,都是当下的竞争手段。《疯狂动物城》已下档,票房单单中国内地达15.3亿,迪士尼大赚,这一票房的取得是多年来好莱坞电影商业化价值的体现。反观国内,这一趋势也不可阻挡,媒体报道哪部电影大热,往往直接以票房为多少为标准,为了追求票房宣传的形式也花样百出,当拍一部电影直接以票房为目的,商业化和电影本身追求的艺术价值就产生了一定冲突。2、艺术价值电影的艺术价值其实更加精贵,同时在商业价值备受重视的同时艺术价值却被逐渐忽视。虽然不乏追求电影艺术的导演、编剧,但由于当下急功近利的思想蔓延开来,单单追求商业价值的人也并不在少数。浮躁的年代下,好特效、名演员必不可少,视听效果佳并不代表价值大,单纯技术上的辅助是没办法拯救内容上的缺失,为快速上映、追求票房的影片往往在内容让有所缺失,也许只是笑够了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思考。

三、结语

电影存在的意义不单单是为了娱乐,感悟需要用心的片子,过分追求艺术很可能导致影片受众较少,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则会使影片失去该有的味道。这是一个平衡博弈的过程,欧洲鲜少有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艺术之篇,而美国尽管有不少快餐电影,但每年奥斯卡获奖的影片中总有出彩的影片。《少年时代》个人很喜欢的一部片子,二十多年的拍摄时间,最终带来几个小时的感动以及持续不停的影响。总之,在当下的环境中,观众观影能力的提升、对艺术的不断追求才能保证电影艺术的存在,商业和艺术的平衡古往今天一直存在,单看人们如何欣赏如何推崇,这才是当下我们每个人该思考的,对艺术、对美的追求本就不该受到商业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巩丽美,高峰.浅谈电影音乐的价值及其艺术处理的途径[J].电影文学,2007,44516:87-88.

第3篇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电影创作 技术 艺术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31

从电影诞生开始,便与技术相伴,电影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它的影像和声音元素都与技术息息相关,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推动电影的发展。1927年华纳公司推出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从此电影开始张口说话;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浮华世界》诞生了,从此电影开始展现五彩斑斓的世界;上世纪70年代,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揭开了电影数字时代的序幕。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已经渗透进电影创作的各个环节,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放映。数字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场关于技术与艺术的口水战,且长久以来争论不休。本文将试图从数字技术对电影创作的推动与“阻碍”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影响。

一、数字技术推动了电影创作的发展

电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科学、技术、艺术相互融合的产物,不同于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需要的不仅仅是创作者的艺术思维,更需要技术的支持。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创作带了全新的变革,达到了传统电影创作无法逾越的高峰。数字技术的巨大魅力源于每个创作者心中对完美的视觉效果的追求,由于传统电影创作中技术的局限,对于一些刺激、夸张、虚幻的镜头是无法呈现的,如《骇客帝国》中躲避子弹的段落,以近270度的全景方式展现出来,给观众一种全新的体验,正是数字技术——Frozen Time技术的应用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再如史蒂文·斯皮尔伯的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竟然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庞然大物复生,那一群群栩栩如生、活蹦乱跳的恐龙给观众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和心理震撼,创下了电影的高票房奇迹,也引发一股拍摄科幻片的,这显然离不开电脑成像技术的支持。数字技术在动画电影的制作中更是功不可没,计算机的介入使动画业诞生了一种全新的动画片种——电脑三维动画片,克服了传统二维动画电影中过于平面化、失真化的弊端,1995年迪士尼公司制作的《玩具总动员》是一部纯粹计算机技术制作的全三维动画片,影片中的人物、场景、道具等都处在计算机的虚拟环境中,三维立体的画面呈现视觉效果极其逼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CG”技术(即电脑图形图像技术)可以虚拟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环境、可以创造视觉奇观、可以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数字摄影可以克服胶片摄影的弊端,易于保存、传输、修改和再现,数字录音可以保证音质的高清晰、无干扰,数字技术应用于电影创作的方方面面。因为数字技术的支持,我们才能看到《泰坦尼克号》中巨轮沉没大海的惊险场面、《阿甘正传》中阿甘与肯尼迪总统握手的场景、以及《金刚》中爱恨交织的“金刚”。数字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手段,让电影创作者可以尽情地呈现梦幻般的世界,而不必因为拍摄的惊险性、难以操作性、不可实现性影响到影片的完美,这是传统电影拍摄方式所无法企及的。数字技术正在推动着电影创作走向新的高峰,电影市场的巨大影响力也为技术的革新提供了动力和资金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还将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改进,为未来的电影创作做好坚强的技术后盾。

二、数字技术给电影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电影归根到底是一门艺术——“第七艺术”,艺术讲究艺术气质、讲究美感、讲究价值,而不能把它当成技术的表演场,否则既浪费了技术,也亵渎了艺术。数字技术全面进入电影以来,给电影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票房的诱惑使电影人纷纷投入数字技术的探索,在自己的电影中进行数字化实验,然而往往由于过分追求刺激、华丽的场面忽略了电影的艺术价值,本末倒置,流于表面形式,这也是关于“技术与艺术”在电影中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比如中国导演张艺谋,前期拍摄电影的技术水平并不高,却创作出了享誉国际的佳作,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秋菊打官司》等,故事讲得透彻,价值挖掘的深刻,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后期技术逐步成熟,张导也尝试把数字技术引入自己的电影中,按照常规影片应该会更出色,但是却令观众大失所望,导演频繁地运用特技来增强电影的视觉张力,《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兵器可以随意飞舞,人物可以飞檐走壁;《十面埋伏 》竹林打斗的场面,人物健步如飞、穿梭自如;《三枪拍案惊奇》更是导演第一次用F35数字摄影机拍摄商业电影。张艺谋电影数字技术的投入观众似乎并不买账,相比之下,观众记住的还是张艺谋前期的电影,另外,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处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心变得浮躁,电影创作者往往因为过分地讲究利润、技术而忽略了影视的艺术价值,打造了一场场宏大却空泛的视觉盛宴,靠资金和技术投入取胜,反而适得其反。技术与艺术究竟孰轻孰重?应该技术第一还是艺术至上?这是电影创作者首先而且是必需弄清楚的问题。

技术与艺术并不是矛盾的双方,而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技术可以增强电影的表现手段,更好地创达导演的艺术思想,实现传统电影拍摄中无法呈现的场面,为电影增添了艺术魅力;艺术可以为技术提高资金支持,同时提供技术不断更新的动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电影创作。一味地排斥技术,与技术势不两立,认为技术会毁灭艺术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但同样的把影视制作当成技术的罗列场,而忽略了电影的艺术价值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正确地看待技术与艺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地位才能保证电影业的健康发展。

结语

数字技术发展初期,我们只把数字技术的观点和运用限定在电影的后期制作方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短短几年,新思维、新观念伴随着新产品的产生,数字技术已经全面覆盖了整个电影制作的策划、拍摄、特技、洗印、发行等多个方面,电影工业已经全面进入数字时代 。这个趋势在以后的发展中还会更突出,这并不代表我们抛弃了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而是传统技术与数字技术相互融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创作出更优秀的电影。数字技术的这股潮流是阻挡不住也是无法阻挡的,在电影的创作中,创作者只有本着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电影创作的思想才是硬道理。

参考文献

[1] 陈奕.数字影视制作[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 穆德远,梁丽华.数字时代的电影摄影[M].兴墨图书出版公司,2011.

[3] 史爽.通向自由之门——浅谈数字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1,(24).

[4] 李珂.论数字技术对当代电影发展的影响[J].中国电影市场,2012,(04).

第4篇

【关键词】身体美学;舞蹈;电影;审美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艺术的不断发展,身体美学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舞蹈艺术作为身体表现力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自然而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一、身体美学的相关内容

谈到身体的美,首先想到的便是“黄金比例”、“苗条”、“健硕”等词汇,而对于身体之美的探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要探讨身体美学视域下电影舞蹈的审美价值,必然先要了解身体美学的相关内容。身体美学并非仅仅指身体本身的美,而是兼顾一切与身体有关的美。这里的身体并不单指具体的肉体的身体,而是一种客体,这就需要从直观上和思想上来探讨身体之美。从思想上来说,身体是思想的承载物,二者是无法分割开来的,思想上的美必然会为身体的存在带来意义;从直观上来说,身体的美学更是无处不在的,也就是外表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身体美学重在突出身体的表现力,这就需要借助艺术形式来表现身体之美。说到表现身体之美的艺术形式,最先想到的便是舞蹈这一艺术形式。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最初是为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产生的,而且舞蹈动作大多也是在劳动中借助肢体动作的规律性而形成的。

二、身体艺术与舞蹈艺术

身体艺术与舞蹈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本文将从以下两点来分析两者的关系。第一,舞蹈艺术是身体艺术的重要表现。身体艺术,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从实践层面上来说,是指把身体作为美化的对象,对其进行改造使其更具有审美价值,如日常生活中的美容、化妆等;从精神层面来说,是指借助身体来表达艺术,如同上文所提到的人体雕塑,以及人体绘画等。身体艺术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在没有语言文字的时期,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都是通过某种行为动作来实现的,可见,那时候人体已经具备了重要的审美价值。而这中间所提到的某种行为动作便是舞蹈动作的前身,舞蹈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更是把身体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舞蹈动作能够通过写实性的身体语言传达某种抽象的概念,这是舞蹈艺术与身体艺术充分结合的契机。第二,舞蹈艺术借助肢体动作,成为情感表达的形式。说到情感表达层面,对于身体艺术而言,无论是从古代来看,还是从现代来说,身体都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把内心的情感波动传递到身体上,身体又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这样舞蹈动作在具备了表演性的同时,充满了思想性和抒情性,身体的表现力也就在舞蹈艺术中被赋予了极强的思想性,成为灵魂的承载体。所以说,舞蹈艺术通过肢体动作在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

三、电影舞蹈的审美价值

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再加上与电影艺术相结合,更是有着其它艺术表现形式所不具备的审美价值。从身体美学的视域上来看,电影中的舞蹈不仅仅能够凸显身体之美,更在电影艺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首先,从实践层面上来看,电影舞蹈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这里的塑造人物形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舞蹈服饰和装饰在表现人物形象上的作用;二是舞蹈动作在刻画人物内心上的作用。在电影中,人物所穿的舞蹈服饰,会让观众对人物所从事的职业、性格等有个大致的了解,不至于在剧情发生跳跃时给观众带来疑惑,而且舞蹈通过多变的节奏和肢体动作,在突出人物形象,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波动方面,更是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可见,无论是从哪一层面的内容来看,都可以充分地证明电影舞蹈的审美价值。其次,从精神层面来看,电影舞蹈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舞蹈本身就是一门以人体的肢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在电影中,当有些思想情感或者情绪波动无法通过具体的言语来表现,但舞蹈却能够通过肢体动作很好地抒情达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电影《探戈》中,探戈舞蹈成为影片所突出的重点,尤其在表达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时,采用了大篇幅画面来展现探戈舞蹈,这正是在肢体动作中传达影片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总之,从身体美学的视域上对电影舞蹈进行新的分析,不仅能够完善身体美学的理论概念,而且能够从新的角度上对电影舞蹈的审美价值进行解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岚.身体表现力的发展与舞蹈美学兴起的契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2):33-36.

第5篇

《相助》的主题无疑是清晰明确的,在这样的主题背景下,电影在结构、构思、情节安排上也颇具匠心,取得了良好表达效果,更让观众感到巧妙的是《相助》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和搭配,不仅完美地契合了电影的主题和情节进度,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电影中人物情感的变化和故事情节的推进发挥出不同的渲染、烘托、反衬的作用,这使得整部影片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感染力都上升了一个台阶。文章基于这样的研究视角,对《互助》的背景音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解读。

一、电影《相助》的创作背景和剧情简介

(一)《相助》的创作背景

《互助》跟诸多同题材的电影一样,创作的背景大同小异,彼时彼刻,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平权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种族隔离、肤色之争、女权受制,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互助和救赎运动。基于这样的创作背景,影片好像也在呼唤美国社会建立一种更加公平、和谐而具有感召力量的文化体系和社会氛围。

(二)《相助》的剧情介绍

电影《相助》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塔特?泰勒执导,改编于美国女作家凯瑟琳?斯多克特2009年同名畅销小说。该影片上映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上佳的票房,并且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荣获了第84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互助》重点探讨了黑人与白人之间、黑人与黑人之间的互助话题,这种互助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无论是黑人之间的互助还是黑人和白人之间的互助总能找到一些令观众聊以慰藉和感到温馨的场面。电影《互助》的主题鲜明,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故事情节、有力的故事构思加上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摄影和背景音乐,使得这种主题更得到了很大程度升华。影片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百态人生、社会现象、思想观念以小见大般地呈现在银幕上,让观众在这样的剧情中,既能捕捉到影片传达的真实意图,更能感受到隐藏在背后的温情力量。《互助》的剧情,从狭义的角度,讲述了黑人女佣的心路历程;从广义的角度,这部影片意在表达“互助”的人性化主题,折射出不同种族之间如何更好地和谐相处和互帮互助。《互助》所有的情节串接在一起,看似是一个故事,但又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又好像是一种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女性的互相救赎。

二、电影《相助》的创作技巧和技术特征

(一)《相助》中的人物角色分析

与其说《相助》是一部反映种族歧视题材的电影,倒不如说它是一部女性主义的电影,原因是在《相助》中几乎找不到一个占据主要角色地位的男性形象,反而着力塑造以斯基特、米妮、艾比琳和希利为代表的女性形象。

艾比琳的角色被塑造成了隐忍有魄力的黑人女性,尽管遭受着白人女雇主的歧视和人格侮辱,她却始终对自己照顾的白人女孩关爱有加,并且每天操着并不地道的英语,反复地告诉受到父母忽视的白人小女孩,“你善良、你聪明、你重要”,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惟一的儿子却间接地因为种族歧视的原因而丧生,这更加凸显了这位黑人女仆的善良和淳朴。[1]

影片中的斯基特,作为白人女孩,她受过良好的教育与思想启蒙,在当时背景下是年轻的、有朝气的一代,她对于种族歧视有自己的见解。大学毕业后她到了一家报社工作,一心想成为一名作家。在剧中,她从小由黑人女佣带大,与黑人女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长大后,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对黑人保持最大善意的白人女性,甚至为黑人著书立书。斯基特在《相助》中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协助黑人走出困境,她的文章触动了小镇百姓,为黑人女佣的内心救赎做出了贡献。

影片中的米妮充满了喜剧性,作为一个充满个性、手艺出众的黑人女仆,她总能在沉重严肃的话题中制造笑料,缓和剧中紧张的氛围。《相助》中不可缺少米妮这样的角色,她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立体,而她对扬跋扈的女主人的反击令其出尽洋相,则是影片中重要的镜头之一。

希利无疑是剧中主要的反面角色。她神情傲慢、不可一世,但她似乎又是时代的写照,这个角色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并不稀奇。她对黑人抱有偏见,在与黑人女仆接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也是一个群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反映。她因为反对黑人女仆共用厕所而导致黑人女仆愤然离去,后来反又被黑人女仆奚落,让观众又爱又恨。

(二)《相助》的技术特征

1.电影吻合时代特征

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正值种族运动如火如荼不断推进的时期,当时背景下,马丁?路德金所领导的平权运动在美国社会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影片中的故事取材于这个时期,吻合时代特征,本身就是一种巧妙之处。[2]影片中白人主妇与黑人仆役的直接交锋,既是影片有意设置的情节冲突,同时也是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的自然产物,但这显然并非全部的电影主题,还有与黑人关系密切充满善意的白人女记者斯基特。

2.女性意义上的题材

电影《相助》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女仆为代表的社会底层女性的生活,也展现了她们的内心世界。电影《相助》常被用来与《沙漠之花》《百万宝贝》[3]两部影视作品相比,原因是剧中的女主人,具有相似的、低下的政治地位、生活窘困、文化程度低,但她们身上又共同焕发着一种光芒,她们所展现出的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和生活态度,总能让观众惊叹。

三、电影《相助》的背景音乐分析

明快开朗的叙事角度、人性化的视角配合着浪漫温馨的摄影色调、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使得《相助》在作为严肃剧情电影的同时还具有喜剧的特质,观众随着电影中背景音乐的不断推进,在笑声的节奏中与那些各具特色的南方女人们一起经历感情的低开高走、起伏跌宕。

(一)营造氛围

一部好的电影除了需要演员有精湛的演技之外,还需要有深刻的内涵和电影氛围的营造。电影氛围的营造一般主要借助于背景音乐。在《相助》中,涉及不同人物之间的情感表达,氛围也常常发生变化。不同类型的背景音乐在电影氛围的营造上起到了很好的渲染和烘托的作用。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当黑人女仆斯基特以悲怆的眼神瞥见墙角上儿子的遗照时,一种充满哀婉凄凉的背景音乐缓缓而来,这对于表达失去爱子时的心情,可谓点睛之笔,于无声处胜有声。当电影中几个白人少女聚在一起,欢快的背景音乐穿插其中,对于表达年轻人之间久别重逢的欢喜心情,具有极大的烘托之效;米妮作为影片中的重要角色,她的每一次出场都带有明显的诙谐幽默的意味,背景音乐也很好地契合了这种人物特点,在氛围营造上,给观众一种轻松幽默的感觉,包括她在主人家上厕所被狂吼,因为气不过白人雇主的嚣张跋扈而愤然辞职以及后来她借口返回而当面奚落雇佣她的白人西莉亚,用几近嘲讽的口吻和方式羞辱了西莉亚而大快人心,在这些场景中,背景音乐都很好地发挥了烘托和渲染的作用;电影中另一个重要角色――爱比琳,背景音乐在表现她的人物性格和善良内心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哀婉的音乐反衬痛失爱子的悲怆,另一方面又极力渲染她照顾白人小女孩时充满母爱的温馨与感人氛围,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透明,尤其是她跟斯基特的对话部分,总能有哀婉的背景音乐穿插其中,因为她所经历的一切都充满着悲剧色彩,而当她面对着自己一手带大的白人小女孩时,背景音乐又会变了韵味,展现出母性柔弱、善良和博爱的一面;其他白人角色,在表现他们因为白人斯基特写作出版了反映黑人生活的书籍而心生抱怨时,也借助于背景音乐,让音乐渲染营造出一种幽怨而无奈的氛围,更好地体现他们因为歧视黑人女仆而歉疚和难堪的状态。在整部影片中,多次出现类似的镜头和背景音乐的融合,在原来悲情或者喜剧化色调的基础上,更加凸显电影的悲情或喜剧的氛围。

(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电影《相助》中背景音乐的另一个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在电影的情节演进中起到了很显著的作用。在电影开头,凄婉的背景音乐引领着整个剧情的进展,为整部影片奠定了些许的悲情主义色调。当然,在影片中的不同部分有着不同的背景音乐,或喜或悲,或紧张急促或舒缓轻柔,或者带有潜在的恐惧之感或者洋溢着欢快奔放的元素,无论何种背景音乐,都有利于电影《相助》的表情达意,更好地表现电影主题,这对于整部影片故事情节的进展和构思也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相助》中,有近二十处背景音乐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通过变换自身的音乐节奏,或明快或柔缓,在不同人物角色之间不停地轮换,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

(三)提升电影的艺术品味和艺术价值

背景音乐作为电影主题表现的必要条件,对于提升电影的艺术品味和艺术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助》所要表达的即是种族歧视背景下,黑人与黑人、黑人与白人之间的互助故事,影片借助几个关键人物,通过娓娓道来黑人女仆所经历的各种事情,在白人斯基特的笔下记录成文并且得到了最终的出版,在这个过程中,正是因为背景音乐的反复出现,使得故事不至于单一枯燥而充满了别样的韵味,同样也使得影片拥有了血肉,内容更加丰满、更加立体,从情节上更容易调动起观众的兴趣,引人入胜。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随着音乐的节奏而逐渐走进电影中几个黑人女仆的人生中,体会她们所经历的一切,也为她们的生活感到由衷哀伤。背景音乐穿插在电影各个部分中,仿佛是女仆自己在诉说血泪经历,电影变得更加连贯有序,艺术品位和艺术价值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升华。

第6篇

关键词:中小成本电影;城市营销;共创价值

1前言

在当今时代,电影与城市的关系愈来愈密切[1]。一方面,电影作为文化创意产品在追求高票房的同时,也具备审美、意义建构和传递价值的作用;另一方面,城市为电影提供了叙事空间和内容素材。随着中小成本电影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营销理念的推陈出新,共创价值的电影城市营销为中小成本电影与城市的互动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现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仍旧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例如,电影中的城市形象模糊,作为影片叙事空间的城市没有实现效用最大化[2];电影类型、内容、文化内涵与城市形象定位存在错位[3];城市缺乏主动性,仅仅作为拍摄场景存在,缺乏前期积极参与策划和后期进行深度营销的意识[4];电影的过度商业化、大众化与电影类型的同质化容易造成电影本身的“千片一面”现象[5]等。因此,中小成本电影以其独特的小众定位,可能创造出有利于电影本身、城市以及更加贴近观众和旅游消费者的一些市场机遇。

2中小电影城市营销概念

中小电影城市营销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城市通过中小电影这个媒介,通过投资电影制作、赞助电影发行或作为电影的叙事空间,适时加入风景、建筑等城市元素,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使观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对目标城市有所向往,更好地营销宣传自己,最终导致消费行为;另一方面则是指电影在拍摄、制作、发行过程中进行恰当定位,利用现代营销的思维来展开运作,积极主动地寻求与城市的合作,通过城市在电影中的“积极参与”来解决诸如资金筹集等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城市的恰当营销,引导电影去创造除经济效益之外的社会效应与价值。

3中小电影城市营销模式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使得城市与目标群体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根据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以及沟通过程理论,即沟通主体通过适当媒介对沟通客体进行有目的信息交流,使沟通成为双向互动的过程。本文结合电影城市营销的特殊性,探讨并提出了电影城市营销的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电影城市营销的主体是政府,媒介渠道是电影,对象是消费者(包括投资者、旅游者、生活者等)。电影城市营销应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在了解对方的偏好及文化解读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电影这一媒介来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传播的内容包括城市的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6]。传播的方式具体以城市物质空间的视觉植入和非物质空间的艺术性植入为主。同时,电影城市营销的效果又与其营销目的息息相关,二者相互作用,便于营销主体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电影将对城市的营销视为一种资金筹集的方式,同时通过对城市的营销来创造社会价值与效益[7]。电影城市营销试图达到使城市、电影以及消费者都获得良好效果的目的。针对此关系模型中不同作用主线的各部分内容详细论述如下。

3.1电影城市营销中的城市空间

我们将城市视为一个立体空间,由有形的物质空间以及城市的人文环境、精神风貌等组成的无形的非物质空间,如图2所示。作为电影城市营销主体的政府,必须重视城市在电影中进行营销的内容,也就是城市空间在电影中的植入与展示。在深度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后,我们可以明确政府在借助电影进行营销时应采取适当的策略,城市空间在电影中的植入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展开。(1)展现城市景观。从有形的城市物质空间着手,将这些有形的景观等巧妙地植入到电影中,不仅具有渲染影片意境的美学作用,还能使受众首先从视觉上来感知城市的整体面貌。如此有利于城市借助电影来激发观影者的游览欲望,人们怀着对电影的某种情愫,渴望亲临影片故事的发生地去亲身经历与体验。如在《非诚勿扰2》中,三亚亚龙湾的碧海蓝天无不让观众神往不已。(2)传播城市形象、历史与文化。凭借一些艺术性的表现手法与策略,将非物质空间巧妙地渗透到电影中,使得目标群体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形成了对于该城市的印象与感知,渲染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城市的人文精神。如老北京城作为《霸王别姬》的叙事空间,全方位地向观众呈现了老北京厚重的文化底蕴。

3.2电影城市营销之政府的作用方式

政府作为电影城市营销的主体,所发挥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其所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制定电影城市营销的战略性规划。对城市资源的优劣势、城市发展的机遇与威胁、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的品牌形象等一系列发展指向进行深度分析,制定出战略规划。(2)政府专设电影支持机构。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来积极进行洽谈、引入、协调、推广等活动,寻求和促成与电影的合作。例如,新西兰政府给予在当地取景拍摄的电影发放资金补助、减免税等优惠政策,以吸引导演们到新西兰拍片,从而诞生了《金刚》《、纳尼亚传奇》等电影。图2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的相互作用(3)政府积极参与界定城市在影片中的形象定位。城市形象是城市的独特特质,是人们对城市总体的观念和印象,也是城市进行电影营销的内容之一。城市应积极构建和识别城市的优势、差异化和个性化特征,并促成这些关键的地区识别要素在电影中的符号化和文本化展示。如成都市拍摄的电影《成都,我爱你》,影片紧紧围绕“休闲胜地”来塑造成都的城市形象。(4)政府主动定制电影并积极参与制作。这是一条全新的电影城市营销的新思路,大大增强了政府在电影中的主动权,因此政府可积极参与界定、制作城市在电影中的形象定位、文本展示等内容。如唐山市政府投资600万元专门为唐山市定制的《唐山大地震》就是一个典型的示例,通过积极参与影片制作,唐山市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达到了电影城市营销的目的。(5)整合影视资源。进行“线上线下”的协同营销策略:为了巩固电影放映对城市营销的效果,政府需进行后期的持续营销传播,借助电影节、文化节等契机,借助网络等媒体,将电影中的城市形象打造为城市品牌文化。

3.3电影城市营销之电影的作用及其效果

中小成本的电影不仅有娱乐大众、填补电影类型空缺等作用,更有创造社会价值,履行社会职责等方面的责任,电影城市营销就是中小成本电影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本文就电影在电影城市营销中对城市(主体)、电影本身(媒介)、对消费者(对象)三大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别阐述。(1)对城市而言。首先,通过电影的力量可以构建城市景观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认知,宣传了城市的物质景观,加强了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艺术效果,是一种较为“潜移默化”的营销和宣传方式,能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其次,渲染城市文化的基调与氛围,传递城市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品味,增强城市的空间凝聚力。如《非诚勿扰2》对西溪当地环境的唯美展示,其实是对杭州居住理念的有效传播,有利地传播了杭州“休闲之城”的城市形象。最后,电影可有效促进旅游业等后续产业的发展。政府主动推进以电影旅游线路的开发、电影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等方式,是电影创造价值的重要体现。如《重庆我爱你》对重庆良好形象的传播,无疑提高了重庆市的知名度与城市吸引力,有利于获取更多的资源,提高城市的竞争力。(2)对电影本身而言。首先,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中小成本电影自身资金匮乏的局面。电影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制作、营销成本较高,为降低投资风险,引进地方政府进行合作注资成为中小成本电影解决自身发展难题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其次,可作为电影的艺术性投资。城市作为电影独特且优美的叙事空间,通过电影娓娓道来的艺术性巧妙地植入到电影中,因而有助于提升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如《霸王别姬》之于北京,独特的城市底蕴与美景无不增强了电影的叙事效果,提升了电影的艺术性。(3)对消费者而言。首先,表现在意义的建构与需求的培养。受自身知识、文化层次、所处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个观众都用自己的知识系统去解读电影中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这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形成了每个个体独特的意义与感受。电影城市营销,将城市空间纳入电影中,增强了电影叙事空间的可观赏性,提升了电影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这是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需求,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追求与享受的价值创造的方式。其次,对消费者审美观念、艺术观赏价值和需求层次的提升,以及需求的多样化,必然也会促进电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升电影的观赏价值与艺术价值,从而实现电影与观众的良性互动循环。最后,电影中展现的独特的城市景观空间以及由物质空间所渲染的城市人文环境等,无不刺激了消费者的游览欲望,以及在影片拍摄地感受影片主人公情感与经历的体验欲望,从而使得消费者在电影所营销的城市中有所作为。

3.4电影城市营销之营销目的与效果的互动

电影城市营销中营销目的与营销效果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城市与电影的营销目的直接决定了其营销行为,进而决定营销效果。一方面电影的营销效果,便于政府根据目标群体的反馈信息来重新审视自我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及时调整营销内容与策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电影在不断进行有针对性变革以满足影视需求的同时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这亦是电影与城市之间的有益互动,有利于两者及两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中小成本电影与城市营销之间正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除对两者结合发展模式进行具体的理论探讨之外,还取决于电影制作者与城市发展营销人士之间的良好双向互动与实践。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1)城市应注重为自己的物质空间景观增添人文内涵,在打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与电影的“联姻”,能够积极营销自己,有利于促进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2)电影应积极努力地寻求与城市的合作,在解决自身发展难题、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追求更高的艺术价值。(3)城市应注重“后电影产品”的开发,结合电影中植入的场景与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具有差异化独特价值的品牌产品及旅游线路及服务的开发,持续加强电影对城市营销的正面效果。

作者:杨敏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严伟.唐山大地震——电影与城市营销的经典[J].公关世界,2010,09(6).

[2]丹,高华.藏在电影里的城市营销[J].决策,2010(10).

[3]殷晓蓉.传播学视野下的城市空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5).

[4]王利丽,刘爽.电视剧中的城市想象与记忆[J].现代传播,2013,35(2).

第7篇

那么,微电影热潮的背后凸显的是什么样的传播价值呢?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中,微电影三个层面的价值颇值得一提。第一,微电影的艺术价值――对电影创作的实验性探索;第二,微电影的社会价值――对哲学命题、社会话题、人生问题的深刻表达;第三,微电影的经济价值――对广告产品价值认同感的建构。本文从这三个层面对微电影做深入解析。

一、微电影的艺术价值:实验性

在当前错综纷繁的微电影创作形态中,我们大致可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广告为核心的定制类微电影,另一类是以表情达意为主的叙事(或非叙事)类微电影,而后者更接近于电影的内核。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常规电影的“微”形态。与常规电影规定性强、意义相对固定的特点相比,微电影在选择题材、建构文本、建构意义方面,都有着相当的开放性,因此,与常规电影相比,它具有更强的创造力和实验性。这种实验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作观念的实验性;二是表现手法的创新性。

(一)创作观念的实验性。在世界电影历史变迁中,从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录短片到蒙太奇学派,从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到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创作观念始终是变动不居的。尽管如此,常规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的创作依然有共性的规律可循。比如,注重开端、发展、、结局的线性叙事结构;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角色;讲述流畅、易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故事等。微电影的实验性在于它可以打破常规。

以微电影《After Ego》为例。这部被称为“国外心理短片”的微电影并没有讲述任何完整的故事,片中出现的一切都仿佛是具备多重含义的隐喻符号。一个穿着褴褛白色衣裙的女人,浑身涂满了斑驳的鳞片似的白色涂料,像生物一样爬行在空洞、同样具有斑驳墙壁的房间里。另一个穿着红色裙子的女人,妖娆而浓艳地在同样的房间里昂扬行进。白衣女子从一个房间爬行到另一个房间,仿佛在寻找什么,表情警觉,充满好奇;红衣女子翩跹起舞,舞动着一段一段的红色布条。白衣女子发现了一段红色布条,红色布条将她围成一圈,她将脸庞埋在揉搓的红布里,痛苦而犹疑,最终她猛地将布条撕成两半,发出一声吼叫,随着这声吼叫,红衣女子倒地身亡,飞舞的红布埋在她的身上,只露出她的脸。画面淡出,影片结束。

这部4分10秒的电影短片,充满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它可以是现实与梦想之间关系的一种隐喻,也可以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本我与自我之间关系的一种隐喻。当观众没有从中得到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时候,却在抽象的影像符号中感受到一种情绪,这就是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

20世纪前期,欧洲先锋派电影诸如《一条安达鲁狗》《机械舞蹈》《黄金时代》等,也以抽象性、前卫性和超现实主义性而成为一个代表性的电影流派,但它的传播效果却不能与它的艺术价值成正比。美国电影研究者S?麦克唐纳在与先锋派导演A?沃格尔谈话时说:“我在教学生读现代派文学时,尽管他们觉得困难,但可以忍受并会喜爱。但如果教他们先锋派电影,哪怕只是30分钟,他们就会觉得我是在折磨他们了。”[1]先锋派“不需要任何理性的控制,而且超越任何美学的或道德的框架”[2]的创作,让观众望而却步。新时期以来具有实验性的中国探索电影也遭遇着同样的尴尬。陈凯歌的《孩子王》在戛纳电影节展映的时候,因为沉闷难懂,被记者们开玩笑评为金闹钟奖。而诸如电影《猎场扎撒》《盗马贼》《棋王》等也因为生涩难懂,招来观众尖锐的批评。

微电影的“微时长”特征、创作主体的开放性和网络传播平台的互动性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打破了先锋派电影的尴尬。它不仅提升了观众的艺术修养,而且是对常规电影创作的一种有益补充。

(二)表现手法的创新性。电影叙事手段和电影语言风格的变化,会影响到电影整体风格的形成。当下微电影的创作类型繁杂、创意十足,其表现手法层面的探索性已远远超越了常规电影,展现出独特的视觉观感。

美国创意微电影《Malaria》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的拍摄已经超越了传统电影的范畴,它的叙事不是靠电影镜头组接完成,而是由折纸、剪纸、漫画书和真人的手的互相协作来完成的。这个影片用耳目一新、鬼斧神工的表现形式流畅而自然地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男人与死神的一段对话,节奏沉稳、大气磅礴,视觉体验丝毫不亚于一部真正的西部大片,而它带来的新奇感却是常规西部电影所不具备的。

阿根廷实验微电影《灯具》同样是一部探索性极强的影片。它用真人定格的拍摄方法,讲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主人公去灯泡厂上班,他像嚼泡泡糖似的嚼玻璃珠,然后将灯泡吹出来,交给女搭档用眼神一闪,灯泡就亮了。男主人公趁搭档不注意时偷了很多玻璃珠,试图要造一个更大的电灯泡,但不料被主管发现,他被踢出了灯泡厂。后来在女搭档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心愿,两个人乘着巨大的灯泡在空中翱翔。尽管真人定格动画的拍摄手法由来已久,但是将其与故事的讲述如此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在常规电影的创作中,仍是罕见的。

当下,微电影对电影表现手法的探索呈现多元的趋势,动画元素、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影像等都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与微电影叙事结合在一起,为观者提供了院线电影所鲜有的视觉体验,微电影的实验性可见一斑。

二、微电影的社会价值:思想性

埃德加?莫兰认为,“电影艺术能促使我们对现实的想象和对想象的现实加以思考”。[3]在当前消费主义语境下,电影的娱乐性和消遣性被强化,而忽视了对其主题思想的开掘。微电影形态的存在,为思想的表达提供了生动具象的工具。它用短小精悍的篇幅、让人惊叹的创意,实现了一种“借助电影来思考”的艺术效果。

(一)哲学命题的具象再现。英国微电影《chinti》,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现了深邃的哲学命题。一只思想自由的小蚂蚁和家人生活在一个垃圾堆旁边,每天的工作就是搬运物品。一次偶然的机会,它得到了一张印有泰姬陵的图片。小蚂蚁深深地为之吸引,它用周围的垃圾企图按照图片建造一个泰姬陵,但屡试屡败,最后它用尽一生的时间终于建成了一个小小的泰姬陵,长满白胡须、一身疲惫的它满足地趴在自己的杰作旁边,镜头拉开,让人悲怆而感慨的画面出现了:小蚂蚁身后就是泰姬陵,只是因为它是小蚂蚁,身在泰姬陵脚下,而看不到它的全貌而已。

作者用粗粝而有质感的影像风格,平静而节制地讲完了这个8分25秒的故事,但带给人的震撼和思考却是强大而深远的。首先,“认识自己”的哲学命题。实现自我必须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是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条件,但当自己对自己的立场和存在认识不够的时候,自我的努力就变成了徒劳,就像小蚂蚁将生命全耗费在搭建泰姬陵上,而不知泰姬陵就在身后一样。其次,“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问题。正如苏轼诗作《题西林壁》中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小蚂蚁努力跳脱出自己立场的局限,站在高处,来全面地看待问题,泰姬陵也就跃然于眼前了。再次,“珍惜眼前”的哲理。有时人们所毕生追求的梦想,其实一直就在自己身边,只是自己没有看见罢了。多元的解读,是8分钟时长、没有对白的影像所给予的。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说:“人类精神的发展促进了电影表现手段的发展。”微电影的存在,为哲学命题的探讨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

(二)社会话题的深邃表现。用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当下“是一个充满变革的世界,充斥着深刻的冲突、张力和社会分隔,以及现代技术对于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4]等。我们身处其中,被很多问题所裹挟,微电影通过细碎微妙但却形象复杂深刻的方式,反映了我们的社会经验,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比如微电影《美好的震动》通过动画的形式讽刺了中国式看客的行为,也在叩问着我们的道德与良知。英国微电影《天鹅绒的头纱》将时空穿越到19世纪末期,用惊悚悬疑的方式探讨了家暴和犯罪的问题。微电影《礼物》以温情的画面深情地表现了当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微电影《沉沦》,则用动画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毕业生由青涩单纯逐渐变得世故世俗的过程,表现了社会职场的生存状态,等等。

这些微电影避开了常规电影的冗长,摆脱了“突出”的假定性镜头和多线索的蒙太奇“冲突”,用空间化的叙事方式、意象化的表现手法,将社会问题自然地在情节和人物中展开,直指问题的核心。浓缩的电影时长积聚了内涵呈现的力量,让观者在欷?感叹、温暖流泪、感慨万千、五味杂陈的感受中去思考。

(三)人生问题的创意呈现。生与死是人生重要命题,也是电影作品所表达的永恒主题。微电影对于人生问题的呈现自然也摆脱不了对生命的思考,但它富有创意性的表现方式让人叹为观止。

微电影《镜子》是此类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一部。本片时长6分19秒,采用主观镜头拍摄,摄像机一直对着镜子,主人公每洗漱、俯身、抬头一次,他就长大一次,从幼稚童年到叛逆青春,从彪悍壮年到衰弱老年,镜子见证了他人生的各个重要阶段。而镜子从最初的完好无损到破镜难圆,也将主人公的人生状态做了暗喻。另一部微电影作品《最后三分钟》也是凸显生命主题的创意佳作:看门人在临死之前,通过水晶的多面体倒叙了自己的一生。用三分钟的时间展现了生命中经历的爱情、亲情的温馨和美好。

这两部微电影,前者展现的是从童年到老年的人生状态,后者展现的是生命的从死到生。它们的创意体现在:首先,都摆脱了线性因果叙事手段,而采用了空间叙事的方式,“使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处在同一个层面上从而达到时间的空间化效果,使其具有‘同时的’或‘共时的’意义”。[5]其次,是主观镜头的使用,使观众脱离了客观视角所带来的审美距离感,而营造了一种体验式氛围。再次,是文本主体向受众主体的转变。在只有影像展现,没有因果叙事的影片里,观众通过它所展示的影像画面,多元化解读它的深层含义。

事实上,在微电影创作中,人生、社会、哲理的表达更多时候是交织杂糅在一起的,但是它的思想性并不意味着它的小众化,它的传播效果往往是常规电影所望尘莫及的。一方面,它采用的是碎片化的时间长度,减弱了观看常规电影的仪式感,而变得常态化、日常化;另一方面,它利用最大众化的网络传播平台,使观看和交流突破了地域、阶层等各方面的限制。这些优势为它的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三、微电影的经济价值:认同感

微电影除了具有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之外,它最重要的一个传播价值,还在于经济价值的挖掘,即微电影与广告的联姻。被称为中国首部微电影的《一触即发》,本身就是凯迪拉克的汽车广告。这类微电影巧妙地将产品销售和品牌宣传融合在微电影的影像叙事中,使广告的宣传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罗伯特?麦基曾经说过:“有两条原理控制着观众的情感投入。第一是移情:对主人公的认同,这会将我们拉入故事中,设身处地地为我们自己的生活欲望喝彩。第二是可信:我们必须相信……故事一旦缺乏可信性,移情作用便会消融……”[6]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广告微电影的优势是通过移情和可信性来加强观众对产品的认同感。

(一)广告微电影的移情。移情,在文化传播中,是适用于多元现实和差异性假定的技巧,按照意大利社会学家米尔顿?J?贝内特的定义,它可以“想象我们的知性和感性都参与到别人的体验里”[7],通过参与体验,就好像我们自己就是那个人一样。广告微电影的移情通常采用故事讲述的方式,在特定的情节里,设定特定的主人公,根据主人公的所思所感来实现移情的目的。

2013年,别克凯越汽车在上市十周年之际,搜集200多条真实的车主故事,改编成系列微电影“凯越人生”就是一个移情的例子。这个系列广告微电影包括《妈妈的礼物》《爱的安全感》《爸爸的温度》《风雨飘摇的日子》《成功的秘诀》等多篇,分别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述了凯越车主和凯越汽车有关的爱情、亲情、友情、事业、成功等主题的故事,让观众随着车主的点滴小事,来认同凯越汽车带来的新变化。

其中微电影《凯越人生之小武的幸福生活》更是紧密地将产品和剧情融在一起。它讲述了主人公从一个正义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打工仔一直到凯越汽车销售经理的奋斗历程,讲述过程中渗透着凯越汽车的精神理念。第一,主人公因为打抱不平,花费13万元,被迫买了一辆凯越二手车,此处暗含凯越汽车保值性好;第二,主人公为了给孩子更稳定更好的生活,并没有太多资历的他去凯越4S店应聘,当他说出“当爹了”这三个字时,竟意外地被录取了,此处暗含凯越汽车的人性化理念;第三,遇到不讲理的客户不按公司规定进行试车时,他变通地让客户开了自己的车,暗含凯越汽车服务的周到耐心;第四,新版凯越上市,已经是销售经理的他第一个买了一辆,此处暗含凯越汽车的高贵品质。在此线索之外,又加上爱情和亲情的元素,使得这则广告微电影充满了幸福的温情。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移情到主人公酸甜苦辣的体验中去,使原本无生命的广告品牌有了情感的依托。

(二)广告微电影可信度的建构。可信度的建构与移情的产生,是相辅相成的。在叙事类广告微电影中,观众认同感的产生是基于观众对人物和情节的信任。而在非叙事类广告微电影中,观众的认同感是来自于影像的展示。

以尼康的广告微电影《Nikkor镜头80周年》为例。它是尼康公司为庆祝Nikkor镜头80周年而制作的,该片用丰富的影像展示了Nikkor镜头的各个生产环节中技术专家的严谨以及工人高超的技术工艺。虽然没有叙事线索,但影像的展示,积聚了真实的力量,给观众以信任感。微电影《tears》是尼康公司的另一则广告,它记录了全世界各地的人在各种情境中流下眼泪的画面,画面温暖而富有质感,片尾的那句“Castlight on the deepest parts of emotion”一语双关,既暗示了尼康相机浓郁的人文气息,也表明了尼康相机的尊贵品质,同样带给观众极大的信任感。而微电影的经济价值也就在循序渐进的故事讲述和循循善诱的影像展示过程中得以实现。

第8篇

关键词:《玩酷青春》 电影美学 真实观 符号学 蒙太奇 电影史观

由中国新生代导演孔令晨执导的号称“内地跑酷第一片”的电影《玩酷青春》赶在2010年9月档上映,之后在受众反响并不高涨的情况下,爆冷摘得第47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桂冠。从电影的社会功能论角度来看,“跑酷”的时尚话题与“80后”、“90后”的成长历练话题还不足以成就这部影片,老戏骨吕丽萍对一位平凡母亲的成功演绎,更加凸显了这部电影的价值,赢得了专业电影评委的青睐。《玩酷青春》中对于小人物真实社会属性和本源人性的刻画、对于新式艺术客体的灵活运用以及对于不同艺术符号的合理融入,从电影美学理论中汲取了十分重要的力量,具有标本意义。本文旨在从此电影的微观视角出发,分析和探讨当代电影的美学实践。

写实传统的继承和切入角度的创新

电影理论总是来源于电影实践,电影创作的不断发展又推进了电影理论的深化和演变。就如同电影的创作初衷来源于生活,它的艺术形式高于生活,创造的心灵价值却服务于生活,即使表现形式出现幻化,精神却不可与真实生活相左。反过来说,电影是以真实生活为基础,戏剧化了的段落剪辑。王志敏在其著作中对电影的界定表述就体现了这一特性,“电影是以记录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片段为基础,传递信息、制造效果的一种异质综合性的媒介手段”①。比如灾难片的教育导向是唤起人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觉悟,而绝不是造成社会对未来的恐慌。《玩酷青春》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小成本电影,选题的微观要达到写意的宏观,必须提炼出五味杂陈的生活感言,所感所言也必须表现出对生活的建树意义。正如金马奖评审回应质疑时说的,吕丽萍赢在真实、赢在平凡。

真实价值――小人物电影的角色意义。当代中国,“和谐”成为社会精神文化体系中受众竞相追捧的文化符号之一,“回归生活”也就成了众多电影取材的灵感源泉。从“平民导演”冯小刚早期贺岁作品《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系列经典开辟蹊径,到当前第47届金马奖吕丽萍凭借在《酷玩青春》中成功扮演一位极平凡的母亲角色而封后,小人物题材电影已经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顶峰。相悖于科幻、战争、悬疑、动作类题材影片的“跳出生活”、“刺激感官”,以小人物为刻画对象的家庭伦理题材电影,有着温馨、真实、贴近的标签,迎合了当代电影受众通过观赏电影而升华生活感受、寻找人性光环的迫切愿望。从中国美学观念的理论来看,“真实不失一种毋庸怀疑的绝对的崇高目的、一种本源、一种出发点”②。

高考、叛逆、成长、沟通是现实生活中时时发生的事。敢于在麻木的情绪中挖掘感动,是《玩酷青春》价值选择的突破。为了追求戏剧性最大化,灾难、穿越、历史、救赎成了电影生搬硬套的铺设文化,由于真实性匮乏、远离生活,这类电影渐渐掩盖了电影艺术最美的价值“真实性”。布列松的影像社会责任论同样可用来指导影视创作: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③

源于生活题材的电影,因具有真实价值,尽管在观赏时没有触目惊心和力竭力尽,但其留下的却是悠长的艺术甘甜和无尽的文化回味。电影《玩酷青春》以人物“卖废品”讨价还价为第一幕,就已经定下了写实的基调,剧情继续在生活的范畴中展开:罗素芳的本命年生日、老少三代在餐桌上的每一次交锋,这些真实而平常的镜头切换,使得电影最后原本突兀的一个玩笑――罗素芳前夫的出现,也显得极尽平常和真实,这才是戏剧性。“你越理解生活的底色跟结构、规律、标准程式,越容易看到戏剧性”④,让事情发生而不是闪躲,要一步一步而非三级跳式地展开电影叙事。

角度提炼――旧题材、旧剧情、旧角色也有新意境。冲突与矛盾是电影思想的集中表现。然而两代人之间的意见纠葛、新新青年的青春与梦想、平凡小人物生活的艰辛这些都是电影戏剧中已无任何新意的题材。老中青三代同堂的个性差异、望子成龙心切的母辈形象,这些也都是不再新颖的剧情标志。偏偏电影是一种伟大的表现艺术,即使是生活中平凡的人、普通的事,站在一个新的理解高度,或者选择一个新的表现角度,甚至冒险尝试满足一种新的受众需求――用美学手法翻新旧事,也有意想不到的韵味和张力。

离异、下岗,家中上有孤寡老人、下有待哺小儿,类似这样的伟大女性形象在宋春丽的《九香》和巩俐的《漂亮妈妈》中都有体现。这类电影凭借受众对母爱的通感,赚取了无数的眼泪和此后对母爱无穷尽的歌颂。反思人物形象,对无论是宋春丽还是巩俐饰演的母亲,受众的第一感受是同情而非佩服,因为一味的悲情手法使这些母亲看上去更多的是可怜的“无奈”。电影《玩酷青春》摒弃了这种艺术手段,转而选择给受众创造出崭新的、“理性上喜爱”而非“感性上同情”的伟大母亲形象。如影片中罗素芳(吕丽萍饰)大闹儿子何志鹏(盛超饰)跑酷广告拍片现场的片段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母亲形象,是一个真实世界中有些倔强、执拗的母亲。出于为儿子好的唯一目的,女主角完全沉浸在自我的母亲角色中,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吕丽萍一句“我管你什么裤啊、袜子的,我们不跑了”顿时使尴尬的场景和生动的语言相映成趣,笑过之后,幽默的语言撞击的却是受众的心灵。母亲的无奈,恰恰在这样可爱的瞬间凸现出来。

电影中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角色设置是租客小方,这是本片的另一个创作亮点,就像男主人公何志鹏代表着“80后”“90后”激情一代,人物小方也有着“北漂一族”的时代烙印。他就像一根引线,穿起了别人一家故事的同时,也经历着自己的人生。这个角度虽然隐藏在电影背后,却无形中增加了这部电影的人文厚度。黑格尔对美的定义是: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⑤选取合适的角度去表现主题,是电影美学实践创新的突破口。

新时代的蒙太奇之路

电影《玩酷青春》中大胆地选择了“跑酷”、说唱等其他领域的艺术元素,经过蒙太奇手法的转承联合,为这部本身有些“土”的电影增加了很多美学看点。

艺术素材――与相通的艺术形式共鸣。“蒙太奇是一种独特的、全新的和创造性的艺术。”⑥继《红磨坊》剧情曲折的吸引与歌舞惊艳的享受共同铸就了成功的艺术作品之后,电影人也开始走出影棚,寻找来自现代化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异域风情。音乐舞美与体育舞美具有共通的美感,“跑酷”运动因着“征服”与“超越”的艺术特征,成为时下最受追捧的电影语言。无论追溯到好莱坞电影《企业战士》、《13区》、《007皇家赌场》,还是以数月前刚刚热映的《波斯王子时之刃》为例,运用现代、时尚而富有观赏价值的“跑酷”艺术,在这个阶段无一例外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影像记忆。

肢体语言具有浓烈的个性色彩,逆光下镜头捕捉到的因“跑酷”造型不断变化的黑影,如同舞台上的精彩影戏一般,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生活前拉起了一张浪漫的网和感性的幕。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能够穿插如此夺人眼球的艺术表演,是对艺术素材重新排列组合的创新之举。在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消费时期,给电影增加电影之外的艺术享受,就如同跟着电影《红磨坊》来到大歌剧院,亲身感受音乐恢弘的力量和场馆里热闹的氛围一般,必然提升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

电影《玩酷青春》在剪辑时还应用了一段极有律动的说唱音乐。笔者认为,这是导演孔令晨个人时代属性的象征。如果要通过美学表象来确定这部电影的唯一主角,那镜头一定会摆向阳光下奔跑跳跃的年轻人。这段音乐的表征效果也许并不能为这部电影的主题表达添彩,但从丰富电影内涵、贴上典型标签来看,时尚音乐元素的加入功不可没。

美学符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的大杂院是中国民生文化的一个代表符号,同样,法国电影《暴力街区》里的跑酷创始人“大卫・贝利”也象征着“跑酷文化”的精髓。仅90分钟的电影时间,如何使电影艺术言之有物,善于使用美学符号、“借力给力”是电影《玩酷青春》的又一大成功实践。

语言学家翁贝尔托曾说过:“象征是一种活动,通过它,人认识到经验的复杂性,并用与之相适应的表达系统的内容结构组织它。”⑦作为一部朴实无华的生活题材电影,《玩酷青春》在竭力寻找美学中的浪漫主义成分,巧妙地使用象征符号,可以架起审美情绪通向电影美学艺术的“高速通道”。

审美升华――感官与心理的双重契合。电影的创作有四种基本方式:直觉创作法、故事创作法、思想创作法和特征创作法。电影的直觉单元,即电影的画面与声音通过时空营造呈现出“好看”和“好听”的特质。⑧《玩酷青春》中运动造型的设置因观赏性突出,电影叙事的逻辑性与圆满性便被受众宽容甚至忽略。

以知觉单元来表现故事,不仅能达到刺激受众感官的效果,恰当地利用受众的审美追求打造审美现象,还能达到电影复杂的深层美学。受众在追求审美时倾向于亲近感受中高兴和愉悦的部分,倾向于排斥感受中不高兴和不愉悦的部分。⑨所以对于电影主人公命运的关注成为一条极佳的审美创造路线。《玩酷青春》中罗妈妈与“下岗”命运抗争,电影对其与日本老板语言争锋场景的刻画极大地满足了工薪阶层受众的审美需求,吕丽萍对罗妈妈在老板办公室织毛衣片段的精彩演绎更是让观众大呼过瘾,这些其实是与受众心理完美契合的效果。

知觉单元表现故事有一个重要特点――视听呈现性。电影《玩酷青春》在中后期有一个钢琴背景音乐的人物白描片段,在一个狭小的镜头空间下,女主人公吕丽萍蹲在地上缓缓地打扫厕所,侧面单光束打在人物头顶,看不见其面部表情,却因整个镜头持续了近20秒,而把女主人公的无奈与黯然传递给了受众。

电影史观下的艺术价值定位

对《玩酷青春》这部电影的评价自始至终褒贬不一,毕竟其斩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历史观上也必将载入史册。正如意大利电影学者朱莉安娜曾说:“就电影理论和历史理论两个方面而言,电影史都是历史与理论之间的有益结合。”⑩这部电影的艺术实践价值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深刻的渊源,这种内在关联必将成就其在历史书卷中永不降温的议论之声。

社会底层民生之题、现代婚姻危机之题、女性权益维护之题、青少年成长心理援助之题、高考应试教育利弊之题,这些都是当今中国社会最为热门、当政者急于找到答案的未知题,而这些背景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便成就了《玩酷青春》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片又具有了纪录片的功能,文化内涵便多了“社会铭文”的意义,艺术价值因历史价值而得到了提升。

当代的电影美学理论与多种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交叉渗透,变得复杂而多变。与历史观的聚合使电影美学理论从单纯以艺术加工和美学形式的体现等定量手段,增加到对其电影叙事的时代语境、时代感染力、时代心理捕捉、时代参照性等多方面电影史观的测量。从这个方面看,《玩酷青春》依然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

注 释:

①⑧⑨王志敏:《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胡克:《论中国早期电影理论中的真实观念》,《电影学前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百度百科:布列松。

④阿郎:《看电影》卷首语,2010(12)。

⑤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0页。

⑥巴拉兹・贝拉[匈]:《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⑦翁贝尔托・埃科[意]著,王天清译:《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⑩朱莉安娜・布鲁诺[意]:《走向电影史理论化》,《当代电影》,1988(2)。

第9篇

一、冯小刚的电影商业美学蜕变历程及启示

冯小刚的成功离不开他对电影市场的敏感反映和他对影片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合理的平衡能力。但这不足以让“冯小刚品牌”在中国当代影坛长久屹立,尤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他区别与其他电影人重要标志是思变性。随着个人阅历的增加和岁月的沉淀,他认识到了作为一个电影艺术家的职责不仅仅是拍出一部让观众捧腹大笑或者是留下的只有华丽宏大场面的作品,而是要拍出将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美学价值融为一体的影片。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感官的震惊更是心灵的震撼和人性的反思的作品,做一个有良知的电影人。可以说冯小刚作品风格题材的变化,也是其电影商业美学形成的蜕变过程。虽然《甲方乙方》不是冯小刚的第一部作品,但是冯小刚的名字却是在这部片子出现后被大家熟知。《甲方乙方》开创了中国电影的“贺岁片”概念。某种意义上说冯小刚的贺岁片开启了中国电影面向商业电影发展的第一步。以此为起点,到随后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冯小刚用贺岁片系列之作展开对市民通俗情感的本土化表达。但是喜剧贺岁的十年,冯小刚的电影价值却在高票房和无奖项之间形成巨大反差。冯小刚的贺岁系列多以都市生活为题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审美主体的局限性。《天下无贼》也是作为贺岁片出现在观众的面前的,但是已经代表了冯小刚转型意图。《天下无贼》是中国第一次成功的借鉴了好莱坞情节剧的模式的盗匪类型片,其商业美学来自于好莱坞经验。剧中傻根的真与善,唤起了盗贼夫妇王丽和王薄内心潜在的良知,为了守候傻根“天下无贼”的信仰,王薄最终与黎叔决斗失去了生命,王丽失去了爱人,怀着自己的孩子坚强地生活。《天下无贼》区分与以往的贺岁片不是它的好莱坞的模式,影片不再仅仅是为了博观众一笑而是开始向着人性的真与善靠拢,开始了人文关怀。《天下无贼》的整个故事正是基于傻根对于“善”的坚守而存在。冯小刚的作品《夜宴》是中国式国际化大制作影片。《夜宴》的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并没有为冯小刚带来大的收益。至今,大家在评价《夜宴》时多数会认为,它是冯小刚执导生涯的败笔。

一部影片最可怕的就是灵魂的丧失,《夜宴》的失败究其根本是《夜宴》中思想的丧失,美学价值被商业价值所淹没。痛定思痛的冯小刚在2007年奋力地吹响了《集结号》,此前深陷分离困境的主旋律片元素、艺术片因素和商业片因素出现了新的交融,让公众受到中国大片的融合魅力。这部原本属于冯小刚导演的个人转型之作,在中国大陆当代电影史上产生深远的转型意义。《集结号》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商业大片,它区分于那些以前的中国式大制作的根本是其美学价值的构建。《集结号》将电影具有的商业性、艺术性和意识形态性三种属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过去的英雄主义是无限度的,《集结号》里的英雄主义是有限度的,更加可信,更真实,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期待,更符合公众对人性的认可角度。《集结号》拓展出一种让公众在愉快的观赏中获取情感激奋和精神感召的效果。这种效果无论是对于冯小刚个人还是对于中国大陆电影,在经过多年的徘徊或试探后,终于找到了一条把大众娱乐与大众感化交融起来的电影美学道路。从《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冯小刚的平民视角已悄然发生了质的改变。与之相映成趣的是,随着冯小刚电影社会价值实现的不同,关乎其电影本身的价值评价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如果说《集结号》是一次华丽转身,《唐山大地震》则是对冯小刚以往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范式和惯性的更大超越。在这次超越中,冯小刚直指人性深处,以23秒、32年沉淀的岁月情感,构建起一部中国人的心灵史诗。《唐山大地震》聚焦于地震发生后在破碎家庭成员心中的“余震”。借助灾难大片的外壳阐述人心的故事。他背离了商业电影的常规,消解灾难等奇观元素,转而诉诸观众对人物命运的关切和情感价值的体认。《唐山大地震》,爱与被爱、救赎与感恩、破碎与弥合,一段历史的记忆,一场人性的挣扎。影片超越了灾难片的通常意义框架,升华为对人生命运的哲学思考。《唐山大地震》为冯小刚赢得了不仅仅是票房、口碑,更是冯小刚人生价值的华丽转身,从博人一笑到慰藉心灵。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又一次结合升华。冯小刚通过自己的一部部影片循序渐进的构建,践行着自己的电影商业美学体系,人性作为整个体系的精髓慢慢地凸显出来了。如果说《唐山大地震》还是在灾难片的躯体下来揭示人性的挣扎和升华的话,那么《一九四二》这部历史片是直指人性最原始的生存欲望。1942年,一场天灾人祸发生在中国,河南3000万人饱受旱灾之苦,1000万人流离失所,300万人被饿死。在当今这个经济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所追求的早已不是温饱问题。我们追求的更多的是人类膨化了的欲望,在这个追寻的过程中人性一点点的流失。很多人从不知道在我们祖辈们的时代里,曾经有过如此残忍的事件发生,他们所追求的奢望的只是活着。影片中,在逃荒的过程中,老东家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大地主到最后变成了一个靠卖女儿换来粮食以孙子的生存为希望的而继续前行的逃荒者,最后孙子的离去彻底打垮了这个坚强的老头,只身往回家的路上走为得只是离家近点。花枝在逃荒的路上,失去了丈夫,放弃了很多以前不肯放弃的东西,原因很简单只是为了活着其实是为了让孩子们活下去。她嫁给栓筑为得就是让孩子有个爹,好把自己卖了换粮食让孩子们能够活着。栓柱为了践行自己的诺言,为寻找孩子付出了生命。孩子在这里的化身其实就是生存的期望,生命的延续。在逃荒的过程中,人们的所有欲望行为都回归到了人类最原始的状态———生存。为了在那种极端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迫使人性在此暴露无遗。各种被大家所追寻的道德及规则都被丢失了,却不让你觉得肮脏,你也没有任何指责的权利。因为大家追求的是被整个人类不可泯灭的权利———生存,也是所有人性的根源。《一九四二》告诉我们的不光是要正视历史,了解历史,更是要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深究和对现有精神思想的反思认知。《一九四二》书写了一曲中华民族与灾难抗争的韧性的悲歌,把中国大片的美学再现力推向中国现代历史记忆的深处。《一九四二》再一次为冯小刚证明,他不再只是一个所谓的商业导演,更多的是一个有良知敢为社会承担起责任的教育家。在《一九四二》里,已经克服了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美学价值内在的悖论。使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形成互动关系和规律,成功地将审美客体的思想与审美主体的需求形成了共鸣,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目的。《一九四二》中,冯小刚的电影商业美学的上层建筑精华———人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冯小刚的电影商业美学人性的回归及其借鉴意义

从冯小刚影片的风格、题材的变化中和他的转型突破中,我们发现题材并不是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它的决定因素。真正能定义一部影片的价值不是它的投资额和制作方式,而是影片内在的思想性和导演就其要表达的价值与观众之间能否产生共鸣。换句话说,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是否存在着互动。在冯小刚的电影商业美学构建过程中,我们发现冯小刚在践行着一样的艺术信仰———艺术必须传达人类对于理想的渴望,必须表达人类朝向理想的历程;艺术必须予人希望和信心。艺术凭借其超越历史、超越现实的普遍真实,诉诸的就不只是某一特定阶级的情感,而是超越特定阶级的普遍人性。其实就是电影商业美学的人性回归,冯小刚转型之所以能成功也在于此。冯小刚电影商业美学构建的成功,对于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指引意义。电影的商业美学发展应该是适用于多元化题材。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不仅只是依靠所谓的中国式武侠,在影片的选题上电影人大可进行多样性的选择。因为观众的审美疲劳特征,观众更愿意接受不同题材的影片,重要的是影片将要传递给观众的思想,是否达到审美互动和审美教育意义。电影的商业美学发展应该是适用于多元化题材。电影技术的发展,可以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震撼,各种各样的炫技化表演只能满足观众的一时视听享受,却不能带给观众心灵上的共鸣,所以终将被遗忘。电影的文化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电影的美学价值也只能实现外在美部分。所以说影片的画面感和视听觉效果虽重要,但不能成为支撑影片的灵魂。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昂首行进时,冯小刚其实从未放弃过对艺术性的追求,并在各种类型的影片中实践着他的电影美学理念。王一川说:“一部好片子应当达到三级台阶,即感目、会心和畅神。也就是说,一要感觉愉悦,二要心智共鸣,三要畅神动魄。”冯小刚现在的作品成功地把主流意识、商业诉求和艺术个性融合在一起,在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和美学价值方面都取得突破性的进步。在冯小刚整个电影商业美学价值的构建过程中,人性的凸显构建了上层建筑的支柱。这些价值能否实现,在中国电影新的“黄金十年”来临时,仍旧是对每一个导演的巨大智力挑战。对中国电影界来说,冯小刚能够为中国主流商业电影的形成建构起一种越来越成熟的商业美学。我们希望冯小刚的电影商业美学的成熟不仅是其个人的成就,更期望这种思想可以引导更多的中国电影能够伴随观众的成长、电影艺术的成熟和时代的变迁,达成电影的主流价值与娱乐价值、商业性与艺术性、本土性与全球性的动态平衡。商业与美学的结合,必然会成为电影的主流,甚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了新的电影经典,如《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这些典型的电影范例,实际上都在证明商业电影的成功是离不开美学价值的凸显的,也证明了电影商业美学人性回归的魅力。所以电影商业美学中人性的回归,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作者:史哲荣 宁静 赵伯飞

第10篇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内容,是诠释电影主题、强化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虽然电影音乐仍保持着音乐的抒情性、含蓄性、朦胧性等特点,但在表现方式上受到很大限制,如要与电影的风格样式、人物性格、题材内容相吻合,必然受电影画面、故事情节的影响与制约。

(一)音乐融合度高

《音乐之声》的音乐曲调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朴实,与剧情高度融合而不着痕迹,欣赏影片时会使人感到如沐春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如影片开头马利亚在原野上高唱歌曲《音乐之声》,优美动听的旋律与阿尔卑斯山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艺术美,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在修道院中,修女和院长用宣叙调演唱,音乐风格幽默诙谐,表现了马利亚活泼好动、调皮可爱、狂野不羁的个性,令人耳目一新。影片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哆来咪》《晚安,再见!》等是值得细细品味的音乐佳作,尤其是抒情之处更是充满了浪漫的生活气息,实现了抽象音符与影片故事情节的完美结合。

(二)音乐通俗易懂

《音乐之声》之所以家喻户晓,与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音乐风格有着密切联系。剧中音乐情感朴实、旋律优美、流畅,唱起来合辙押韵,听起来通俗易懂,如马利亚教孩子唱歌时就创作了简单易学的歌曲《哆来咪》,歌谱由七个自然音阶构成,歌词都是形象化的句子,内容生动形象、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的载歌载舞与流动的电影画面完美地结合起来,给观众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再如《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等电影插曲也都具有线条明晰、旋律流畅、简单易懂的音乐特征。

(三)音乐内涵丰富

《音乐之声》中的音乐不仅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而且情感丰富、内涵深刻,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负责该片的音乐创作,他非常注意音乐的艺术性,通过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丰富的音乐内涵,表达了真挚而朴实的情感,如插曲《雪绒花》就用通俗易懂的歌词、简洁流畅的曲调、奥地利民歌的音乐风格表达了对质朴的雪绒花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雪绒花,雪绒花……永不败,愿我祖国春常在”,虽然音乐形式简洁,但内容丰富,意蕴深刻,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能与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音乐画面感强

《音乐之声》中的音乐有着较强的画面感,这些电影音乐往往与描绘的事物、展现的故事情节紧密相连,音乐和剧情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优美的意境,通过优美的歌词能使人联想到生动的电影画面。如插曲《雪绒花》中简洁的歌词、动听的音乐,使人联想到漫山遍野的雪绒花和微风吹拂下摇曳的小花瓣;《孤独的牧羊人》中简明的歌词、活泼的乐曲,生动展现了简单而平凡的牧羊生活,表现了牧羊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电影《音乐之声》的音乐功能

《音乐之声》用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那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与悦耳动听的歌声、精彩迷人的人物对白等共同展现了影片的艺术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音乐之声》的音乐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推动剧情发展、烘托场景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深化影片主题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渲染影片气氛

《音乐之声》中导演用歌曲演唱取代对白,用歌舞展现人物动作,用歌声表达思想情感,使音乐成为营造场景气氛、展现故事情节的重要途径。影片开头,导演用镜头展现了皑皑的白雪、连绵的高山、无际的高原,主人公马利亚拥抱美丽的自然风光放声歌唱,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使影片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明快、清新活泼的场景氛围。当镜头从阿尔卑斯山麓推到在山顶载歌载舞的马利亚时,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雄伟壮观的大自然与美妙的音乐旋律相互交融,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二)推动故事情节

《音乐之声》以音乐贯穿全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音乐成为影片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从高山之巅那充满激情的《音乐之声》到音乐节上深情款款的《雪绒花》,音乐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方式。巨星成龙说过,我喜欢的不是史泰龙的枪炮,也不是施瓦辛格的特技,而是温馨甜美的《音乐之声》,从那里可以感受到淳朴、简单、真挚的情感。在影片《音乐之声》中,插曲《哆来咪》巧妙地将马利亚与孩子们联系起来,发挥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独特作用。当家庭教师马利亚进入上校家中,随着上校的哨声响起时,孩子们像小士兵一样冲出卧室,迈着整齐的步伐走下楼梯,上校这种军事化管理方式显然不妥,因此,马利亚带着孩子们郊游时就唱起了欢快动听的《哆来咪》,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甜美的歌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当音乐响起,七个孩子就像跳动的音符,随着音乐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展现了自由奔放、朝气活泼的青春旋律。同时,马利亚将抽象的音符比喻为通俗易懂、具体可感的事物,如小路、喝茶、小动物、阳光等,马利亚那活泼开朗的性格、独特的教育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三)深化影片主题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形式

第11篇

2014年7月24日,影片《后会无期》如期上映,目前看来,票房呈现佳绩,而《后会无期》也开创了今年轻电影的卖座率和人气新高。从《失恋33天》到《致青春》再到《小时代》……这些投资小、票房高、题材轻松娱乐的电影被冠以一个新的名词――“轻电影”。在2013年10月的中国电影博物馆开幕式上,轻电影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虽然轻电影的概念是去年才被学术界正式提出,但是它的出现并不止于此,2011年的《失恋33天》就已经开启了中国轻电影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轻电影在我国电影市场初具规模。《泰?》的幽默搞笑、《致青春》的清新怀旧、《小时代》的富丽堂皇,它们用轻松活泼的剧情、漂亮帅气的明星、才华横溢的导演吸引着年轻观众趋之若鹜地走进影院。目前来看,轻电影的发展如火如荼,一系列轻电影的走红带动了今天轻电影产业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中国电影业今后的走向。

一、轻电影生存之根本――娱乐的精神

还记得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谈到,人类已经被现代科技所发明出来的媒介所控制,以娱乐为目的的思想根植于社会上的普通大众,娱乐精神的发展和壮大已成为社会发展所不可避免的趋势。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影有三个重要的功能,即宣传功能、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而娱乐之于受众是电影的唯一功能。电影本身起源于娱乐,从以娱乐为主19世纪的上海徐园的杂耍游乐场中的“西洋影戏”开始,中国电影人开始了对电影这种新奇玩意的探索。即便受到各种政治因素的制约,娱乐因素在中国各个发展阶段的电影都或多或少地以不同形式有所体现。那么在当今的轻电影中,娱乐因素更是不可或缺,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几乎每部轻电影都有强大的大牌明星阵容,因为“明星效应”让轻电影有了娱乐的资本。轻电影的主题大都是反映年轻人的生活、爱情,例如李冰冰的《我愿意》、陈思成和佟丽娅的《北京爱情故事》、徐铮和王宝强的《泰?》,在演员的选取上,无疑都是俊男美女,尤其是各种女星如范冰冰、杨幂等美女演员的加入更加捧红了轻电影。不仅仅是演员养眼,轻电影的另外一个煞人眼球的特色是它的导演大都为年轻一代,有些甚至是演艺界、文学界跨界的明星,赵薇、郭敬明、韩寒,重量级的导演加上大红大紫的演员,强大的明星效应让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失去抵抗力。另外,因为轻电影的故事情节简单,它更着重于作品的喜剧色彩的渲染或艺术效果的设计,观众不必绞尽脑汁地揣测剧情,他们可以完全以放松的心态投入到电影当中。正如类型片一样,不同类型的影片所能表现的主题不同,如同恐怖片着重表现惊悚、动作片着力展现功夫、警匪片大力渲染破案一样,轻电影则以它独特的青春活力和轻松幽默的喜剧风格让观众感受它的魅力所在。然而我们说,凡事都有个度,轻电影需要娱乐精神,可是它毕竟不是肥皂剧,更不是娱乐节目,对于电影来说,娱乐也是有底线的,纯粹娱乐和无病的片子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即便轻电影崇尚的是轻剧情,但是考虑到长久发展,过“轻”的电影很快会不留痕迹地在竞争中淘汰,因为艺术价值是电影区别于其他媒介娱乐形式的重要特征。

二、轻电影生存之土壤――分化的受众

轻电影,之所以轻,一部分原因是它的受众人群年龄偏小。据调查,目前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只有21.7岁,而轻电影正是对准了这一部分受众群体,努力迎合并试图满足年轻受众的口味,那么爱恋、友情;奋斗、青春;拜金、仇富,如此种种,便成了永恒的主题。在校学生、都市白领、年轻情侣是轻电影的忠实粉丝,如果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观众当中,有80%是女性。年轻的女性受众群体,明显的受众分化现象让我们不禁想起几年前流行的一种电影样式,即小妞电影。小妞电影源于西方的好莱坞电影模式,它制作之初就将目标群体精准定位于女性,因此吸引了部分特定人群,直到2009年,中国大陆拍摄了第一部小妞电影《非常完美》,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它并没有形成大的气候。之后的2011年,粉丝电影悄然而生,粉丝电影,毋庸置疑,就是用当时的明星吸人眼球,杨幂的《孤岛惊魂》是国内粉丝电影的开山之作。无论是小妞电影还是粉丝电影,它们都有着一样的受众人群,可以说,年轻的女性是这类电影得以生存的土壤,可见,分众现象在中国当代电影中已是屡见不鲜的现象了。既然锁定了受众人群,那么轻电影要怎么做才能留住这一部分人群?任何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吸引一部分受众,而新鲜劲过后,我们就会发现不同,就轻电影来说,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才是它的保鲜剂。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以《小时代》为例,虽然票房可观,但是票房高低并不意味着电影质量的好坏。很多人在评价《小时代》时称它低俗、拜金、毁三观,这些评价虽说有些偏激,但确实说明了问题,为什么即使《小时代》没有太大的艺术价值还会吸引如此庞大的受众群?因为目前我国的观影人群审美价值的偏离,因为当今社会本身就处于一个物质泛滥的环境之下,这样,青年群体不免受其影响,这个是不可逃避的社会问题。但是如果青年群体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逐渐走向低弥,那么中国的电影业必然不会有好的前景。目前,轻电影蓬勃发展,三四线城市是它的主要受众群,并且这个群体是很容易被影响的,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讲到,人一旦进入群体,他的个性就会被淹没,个人被同龄群体感染,而群体被轻电影影响,同时这个庞大群体也会影响未来轻电影走向的。电影的好坏会影响受众的品味,而受众的品味反过来会促进中国影视业的发展,只有在提升电影质量的同时提高受众的素质,未来的电影业才会有一个好的走向。

三、轻电影生存之目标――商业的驱动

电影有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之分,我们说好的电影应该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它可以处理好单纯的艺术和完全的商业之间关系,既不是完全的晦涩难懂,又能够从中获利。如果要给轻电影归类,那么就目前的形势看来,它应属于商业电影的范畴,因为高票房是大多轻电影唯一的追求,为了在当今电影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轻电影不得不采取一些商业手段。例如,用数据分析的方式确定观影人的喜好,这样,什么类型的电影受人欢迎,柱状图上的数据显示一目了然,根据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拍摄、制作电影,而这种方式制作出的“数据电影”有时候不免缺乏新意,甚至是丢弃了电影本身应该具有的意义。生搬硬套的模仿只会让电影沦为飞蛾扑火般的“蛾片”。举个例子来说,在2013年的光棍节期间的一天时间内,就有超过十部的国产轻电影同时上映,可是因为商业目的性太强,缺乏电影本该具备的艺术性,很多影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票房效果,比如,2013年光棍节档影片《甜心巧克力》虽然由林志玲领衔主演,由于内容的轻浮,口碑一般,票房更是不佳。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轻电影因为商业利益都是抓住一个特定的档期,力图趁机实现大规模盈利,譬如毕业季期间大卖的《致青春》、《同桌的你》,2月14情人节档的《北京爱情故事》、《前任攻略》等等。轻电影把重商业性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电影是艺术品还是商业品?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就曾经把电影称为“第七艺术”,他认为,电影同建筑、音乐、绘画并列,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形式。在当今电影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握艺术和商业的平衡点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轻”电影还是“重”电影,都要让观众看过后在脑海中有一丝回味,而不是一笑而过之后像垃圾一样毫无留恋地扔掉。在电影市场鱼目混珠的复杂环境下,不免出现一些打着电影旗号的泡沫剧,没有意义的故事情节、没有艺术特色的拍摄手法,它们看起来就是一部小型的电视剧,甚至是在几天时间内拍摄完的“快餐电影”。这一现象还是值得我国有关监督部门严格把控的,如果任其发展,会逐渐导致电影作为高雅艺术的贬值,明确的商业目标很快会引领中国电影市场走向不健康的发展道路。轻电影虽然注重轻演员、轻导演、轻情节、轻投资,可是不意味着它同时轻艺术。所以说,要称得起是电影,就要配得上“第七艺术”的称谓,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引领中国电影市场。

轻电影的出现是中国电影电影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壮大,这其中不乏优秀的经典的作品。每个时代的电影都与当时的政治或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或许,轻电影是我们这个时代催生的产物,它的出现有它自身的价值,因为受众需要。然而,如何将这种暂时性的需求价值转换成今后生存下去的根本是值得思考的。电影的真正意义不是可观的票房,也不是观众的一笑了之,它应该在电影的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让后人去回味和思考。轻电影要走得长远,必须要处理好娱乐、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即使轻,也要有内容;即使轻,也要有意义;即使轻,也要有内涵。轻,不是轻浮,而是年轻的电影样式。

第12篇

电影界鬼才的圆梦之作

《环太平洋》自今年8月份在全球上映以来,遭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在学院派的影评人眼里,庸俗的陈词滥调充斥在整部《环太平洋》之中,一笔带过的人物塑造用文艺片的标准来看贻笑大方。皇牌机甲驾驶员主角贝克特的情绪崩溃来得非常突然,被刻意安排的怪兽突袭来得牵强又老土得像60年代的二战电影一样,似是而非的剧情转折在电影前二十分钟通过:“骄傲——失去——重生——牺牲——胜利”的好莱坞英雄主义模式表达在银幕之上,引用《每日银幕》的评论:“《环太平洋》从头到尾过多的战斗像在宣扬什么是暴力,而非一部真正的电影。”

但是,短短一个月内获得的数亿票房依然肯定了德尔·托罗的作品是暑期档不可多得的诚意之作。作为大龄宅男的德尔·托罗早年除了深受西班牙拉丁文化熏陶外,对日本特摄电影同样拥有浓厚的兴趣,作为怪兽特摄片的发源地,日本人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了这一类型片的创作。按照历史角度来说,日本人与生俱来的社会危机感从二战战败后一直笼罩着整个国土,狭窄的国土面积,紧缺的资源,频发的天灾人祸无时无刻侵蚀着日本人的每一条神经。而被削夺交战权和取消军队后的日本人只能通过臆想出一系列威力强大又宅心仁厚的铁甲巨人来慰藉心中的不安,每一头被“奥特曼”与“福音战士”打倒的变异巨兽都是现世动荡的科幻写照。这一风潮开始于昭和45年(1970年),并延续至今,其中风靡亚太区的《假面骑士》特摄系列同样包括在内。

不难发现,德尔·托罗的拍摄初衷到底来源于什么对话与动力,作为特摄片的狂热爱好者,墨西哥电影奇才思路广阔并不拘于现有的格局。《环太平洋》是融汇了科幻、动作、灾难的美式视觉大餐,从电影海报设计上就直接折射出一股爽快的豪情,敢于剖析自己暴露于舆论前。而不像大部分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导演一样在一部电影中添加过多的表面元素,刻意把《绝望的主妇》拍成《艺术家》。

在技术运用上,《环太平洋》对于整个电影工业可谓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影响,不论电影最终的口碑与票房如何荣誉参半,单凭其电影制作技术方面就是一个奇迹。用一句话来概括,电脑特技终于在光影上完成了对传统摄影的超越——光照师第一次超越了摄影师。 在《环太平洋》上映之前,无论是在欧美多顶尖的电脑特技工作室工作的特技师都懂得一条金科玉律:CG的光照不堪入目,学习光照的手法,最好的老师是画家,其次的老师才是摄影师。

从迈入90年代以来,电脑特技的光影风格一直被两个人统冶着:一个是卡拉瓦乔,电影中所有史诗风格的塑造技巧起源于他,战争片与灾难片那种红黑强色对比加大面积的黑影正是如此。相对动态光影,人物特写光照技术的掌门人则是伦布朗,三点布光加体积渲染散色,把人脸泡在体积光里的经典场景暂时后无来者。但是《环太平洋》在这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虽然在静态光影处理上依然没有超越伦布朗, 但是作为动态电影敢于在整部剧中采用舞台灯效果,这完全就是一个维度的扩展。

在香港激战的一幕中,通过折射海平面光线把怪兽设置为移动光源来照射整个画面的场景比比皆是。《环太平洋》一举解决了散射不足、 视觉色彩控制的问题,简单说,这和用单反去拍摄黑夜的海景一样困难,这是全球电影制作行业苦等了十年的光影奇迹,德尔·托罗办到了。

回到剧情上的话题,无可否认《环太平洋》与绝大部分淡薄奥斯卡、视小金人为废铁的解构主义导演拍出的划时代作品不一样,其实质依然是好莱坞流水线上的商业大片。好莱坞作为世界上电影摄影技术含量最高,电脑特效运用最广泛的影视工厂,通过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听觉细胞就足以为其换来大量的钞票。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观众都会对商业类型片不经思考便盖棺定论的说它没有内涵没有灵魂艺术成就低于文艺片的原因。如果不说,很多人都认为美版《午夜凶铃》仅仅是一个惊悚恐怖的悬疑故事,但有多少人知道编剧事实上探讨的是现代社会父母责任感缺失的主题?这和看到《花花公子》的封面女郎就认定她一定很蠢,而文艺女青年就一定饱读诗书品味不凡一样先入为。主甚至有人拿《娱乐至死》作为论证去批评威廉姆·高德曼的《危情十日》剧本是一个没有艺术价值的剧本。商业片隐藏在精心设计的结构和场面之下的内涵并不一定少于纯文艺片,对于影迷来说,学会如何探讨电影的本质比起居高临下的下爆米花评语有意义的多。

《环太平洋》简单明朗的故事情节是编剧的有意为之,前面提到,故事层次感极度缺乏是《环太平洋》的败笔。120分钟内除却必要的对话和场景交待,大量的时间危险流浪者都在为保卫地球而战,而对于那些习惯了《悲惨世界》慢节奏的观众应该会对此感到不适,但是这些铁与血的交织正正就是导演吉尔姆·德尔·托罗希望给予观众的一切:“无畏的冲锋!直到最后一台机甲倒下为止!人类永不放弃希望!”,按照电影的类型来看,这个剧本其实是非常出色的。

正义铁拳唤醒人性光辉

“你好,请给我来一份法式蜗牛汉堡套餐,配餐要凯撒沙拉,饮料要红酒兑可乐。”暂且不论这个比喻是否恰当,单看逻辑,这样的要求在一家西式快餐店里是不合逻辑的。同理,《环太平洋》是一部复合类型片,它融合了科幻、动作、以及冒险的主类型之外,还涉及了特摄片、机器人电影、灾难电影等子类型元素在内,它有自己的规矩和前提。类型电影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或者说是电影从业者的基本常识。简单来说就是观众能通过海报、故事简介、片名就能大概知道这部电影所说的内容,从而决定是否买票观看。它也是电影这一商业化艺术的最基础组成概念,可以说电影这门艺术多少是建立在类型这一概念之上的,哪怕是文艺片,它也是属于剧情类型的范畴。而《环太平洋》这种概念的复合类型片都是投资极大,技术含量极高的电影,它的优先考量并不是艺术价值,而是商业价值。那么在这个前提下,越简单越容易理解的故事是它在商业上成功的前提,所以这样一部1.8亿美元投资的动作商业电影绝对不能过多把笔墨放在太深奥的思量上。

退一步说,其实吉尔姆·德尔·托罗是拥有足够能力把故复杂的导演,如上文提到的《潘神的迷宫》与《鬼童院》。而同样作为一个满腔热血的电影人,能在而立之年后不忘儿时的梦想就足以让人对其肃严起敬,数十年来德尔·托罗追寻的浪漫终于实现,并且将其分享出来。那么这种商业片的故事就一定是简单的吗?《虎胆龙威1》的故事简单得近乎流水账,但它却是一部可以载入教科书的电影。这里所谓的简单是指多层面的,所有的故事核都是简单的,但是过程中的节奏,气氛,人物的塑造,事件的安排,每一个导演的想象力运用都是极其复杂的运作。

电影当之无愧的主角当属贝克特和霓虹人麻子小姐,但此外还有像黑人将军斯塔克以及汉森父子这样并不平面的人物。再往上一层,这群人因为长期相处在不同环境但有着共同目的,它可以被视作是复合人物。在电影的大环境中,全世界的人类只有一个威胁——怪兽,如何反击怪兽成为了电影的主要情节,在主情节之外,我们发现了次情节,他们之间彼此构成了戏剧阻碍,如何将人物的次情节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却很困难的工作。因此,《环太平洋》能够在20分钟内顺畅地处理每一条故事线已经足够史诗级了。

剧本里的人物一般是由冲突和选择来构建完成的。可以看到,复合角色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所引发的冲突。而迫使人物做出选择的威胁不仅是怪兽,还有其他层面的,如:社会、自我、环境等等。如你们在银幕上所看到的,每条次情节的在影片后半段都相互影响并推动了主情节的发展直到结尾。大多数的国产电影的情节上可能复杂过《环太平洋》,但仔细看来剧本之下要么是完全不存在这些碰撞,或者就是处理得过于幼稚。

《环太平洋》的时长及空间集中的故事情境十分有局限性,可是在这种局限性下他们仍然完成了每一条次情节的交互影响;人物也建立起了足够用的深度,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无谓以所谓的深度评判其高下,请理解两者是完全不同路数的剧本以及处理思路,就已经足够让我们开心地享受这2小时的欢乐时光。

除了在人物冲突与主次情节之外,《环太平洋》单场的写作也非常匠心独运,值得去学习。电影之所以和文学、戏剧区分开来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电影只写只拍我们所能看到的东西,内心世界的展现如果通过对白来揭示,就失去了艺术价值。而在《环太平洋》里这些复杂内心层面的人物之间的关系的化解也符合了电影视觉叙事的要素。其中一幕麻子在同步时沉溺在过往的回忆,陷入了童年梦魇当中,而我们跟随着她的视角去目睹了人物的过去,再结合到下意识的启动武器,回忆和现实两个空间的结合加剧了剧情的危机感。多么出色的视觉化表现场景,没有通过多余的对白就让我们知道了背景故事又引人入胜。

粗狂豪迈的视觉盛宴

《环太平洋》从头到尾都在环绕“save the world”这一主题大做文章,如果作为一份中学生作文来说《环太平洋》是完美无瑕的,因为它从不跑题,而人类的确又生存在水深火热当中。电影的主题在8分钟处通过男主角的叙述性旁白就引申出来:“有一些事情人类无法反抗——自然和上帝。如果你看到暴风雨来临,就要赶紧离开,但是如果你驾驶着猎人机甲, 你就会觉得无所不能,你能战胜一切。”

这段主题的阐述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平铺直叙的白话——而是一个命题。这个命题在12分钟时的激励事件被判定为伪命题。我们对人类制造了巨型机器类人战士就能得到无穷力量的观点过于自信,导致了我们的骄傲与失败,所以电影的主题很显而易见的是——我们为什么有资格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与其他智能生物的差别是什么?我们的力量有多强大? 还有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