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希腊建筑设计

古希腊建筑设计

时间:2023-07-07 17:2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希腊建筑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希腊建筑设计

第1篇

关键词 建筑;建筑风格;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建筑设计的含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文明人对生活的私密性要求越来越高。人的很多生活方式不能暴露在太自然 从而选择各种材料,运用各种方式,把自己从大自然当中围隔出来,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空间集合,叠加起来,便形成了我们的“人造世界”。建筑也是一种围隔,人们借助于各种方式,从“人造世界”分隔出一个个适合人类居住活动的建筑空间,这便是“人造空间”。

建筑本质的定义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冰块及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因此,建筑设计同时满足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两方面要求,才能对人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精神环境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改造,才能达到使用功能的必要条件和视觉环境的美好享受。简单的说,建筑设计不仅影响着空间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质量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2 建筑设计风格的研究意义

建筑不是一个简单的物体,是人类智慧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既然建筑是门艺术,便有个风格问题。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直接的体现。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某一地域,某一时期的文化背景,人文因素和自然条密切相关,同时又新增了设计师在创作中的构思与特点。当然,建筑设计风格并不是单独孤立的一种艺术。它往往与空间造型艺术紧密相联,甚至与其他门类艺术,如绘画、音乐、文学等风格相互联系。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风格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形成了人类文明艺术史。然而建筑设计风格与其他艺术风格相互对应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动的。因为随着时代的演变与发展,各种风格都在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汲取精华,互相借鉴与融合,寻找各自能够延续的道路,从而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轨迹。

3 建筑设计风格的历史演变

纵观中外建筑设计风格,都经历多种时代风格的演变。

3.1 西方建筑设计风格

古希腊建筑风格。其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柱廊和三角形山墙是古希腊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之处。柱式多采用垂直线条装饰,尤其是柱顶部都有装饰花纹。希腊人将数比美学的研究运用在建筑设计上,追求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克柱式(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采用的柱式)、爱奥尼柱式(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采用的柱式)和科林斯柱式(雅典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柱式)。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

②古罗马建筑风格。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神殿”转人世俗,赋予这种风格以崭新的美学趣味和相应的形式特点。最重要的突破是创造出券柱式和叠柱式的多层建筑形式,从承重式构件式演变成装饰构件,形式趋向多变自由。

③哥特式建筑风格。起源于法国,常见于天主教堂,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飞跃。其特点是在罗马式拱券的基础上改用了矢状券的框架结构从而减小了侧推力。同时也可以在不同跨度上做出矢高相同的券。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建筑高旷、统一感,同时采用垂直线条和尖塔装饰,也使整个建筑显得玲珑通透,光彩夺目。

④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产生于意大利,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其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除继续采用古典柱式外,另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采用方形、三角形、球形、圆柱形等几何形体或通过组合叠加,创造出理想的形体。形成一种平静优雅的古典气质又符合当时新生活的要求而充满活力的独特新颖的建筑风格。

⑤巴洛克建筑风格。起源意大莉。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宣扬豪华奢侈,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追求强烈的感官感受。打破了以往古典含蓄、宁静和谐,变现夸张,突出理想化、虚幻和浪漫的情调。

3.2 中国建筑设计风格

①秦汉建筑风格。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未,又出现了佛教建筑。城区规划规则,高墙封闭。宫殿,陵墓都是形体高大,十字对称,团块状的台榭式建筑。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用“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屋顶较大、雕刻装饰多、造型夸张、色彩浓重、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体现内容明朗,朴质清晰、刚健浓重的建筑风格。

② 隋唐建筑风格。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建筑风格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得到空前发展,改变了原有传统风格。中原士族南渡,江南地区开始进入了建筑艺术舞台;人生多难,促使佛寺、佛塔和石窟大量出现,成为中国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类型;文人墨客隐居山林的生活情趣和江南景地的开发,促使了自然美的更深发掘,形成了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和基本风格。由此也引伸出了浪漫主义情调风格;隋唐时期增进与西域交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隋唐建筑艺术风格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具有可贵的独创精神,理性与浪漫的相结合,气度恢宏从容,中外文化密切交流的新鲜风格。

③ 明清建筑风格。中国建筑是在清朝盛期形成的最后一种成熟风格。城市布局依然规整,但原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变为开敞的街巷;商店临街,面貌生动活泼;城市中或近郊逐渐开发风景胜地,增添公共游览场所;宫殿规模远小于隋唐,而序列组合更为丰富细腻;国家级祭祀建筑布局严整细致;佛教在唐以后己显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复见盛唐的恢宏;私家园林(著名的有恭王府萃锦园、半亩园、苏州拙政园等)和皇家园林(颐和园、故宫等)大量涌现,园林艺术空间繁荣,建筑手法表现丰富。明清建筑艺术风格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前代的理性与浪漫的精神特点,又遵循建筑风格的特有规律,最终形成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总的来说,可以“精细富缛”四字大致概括,具有雍容华贵、严禁庄严、线条清晰又富有人文趣味的成熟韵味。

第2篇

【关键字】中西方建筑;装饰艺术;造型手法;特点

我们从传统的建筑研究来看,在装饰艺术当中的粉刷、彩绘和雕饰等不仅仅是对建筑的一种装饰,更多的反映了人们的地域性审美、思想及文化特征,所以说地域性文化对于建筑装饰艺术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中西方建筑装饰艺术,同样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及地域特点,中西方的社会历史背景差异化也对建筑装饰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艺术也开始逐渐实现中西方的渗透和影响,因此对于中西方的装饰艺术研究尤为重要。

一、 中西方建筑及装饰艺术的特点分析

中西方建筑特点由于其文化特点及历史发展的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中

式建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而西方建筑则具有一定的希腊历史因素影响,因此在建筑风格和装饰特点上也又较为明显的区别。

中式建筑及装饰风格体现了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特点,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我国的建筑具有其独特性,而且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儒家思想自古便在我国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道家的哲学思想对建筑及装饰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国古代的建筑及装饰特点大多呈现出自然的特点,对楼层的高度上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建筑装饰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较为鲜明的阶级属性,这些都是受到儒家的“中和”思想及道家的“自然”概念影响。因而,中式建筑及装饰风格都力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建筑的漆色到图纹的描绘上都能可见一斑。

西方建筑及装饰艺术伸手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在西方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希腊文明不管是建筑还是哲学及文学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因而也促进了西方文化的较大发展,特别是对西方的建筑风格及装饰特点的影响非常巨大。古希腊文化中奴隶制的政治制度对社会思想及文化特点都有很大的影响,促进了古希腊文化中对神的崇拜。从而在建筑风格及装饰艺术上,“人神同源”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建筑和装饰的领域中,对诸神的雕塑和绘画都很多。而在装饰的细节方面来看,西方的建筑艺术与中国的写意风格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写实与对自由、力量的追求,在风格上极力的体现着与力量的协调感,几何形状的建筑,精雕细琢的装饰,以及富丽堂皇的风格都能体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 中西方建筑装饰艺术的传统性比较分析

中西方在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积淀存在较大的差异行,所以在建筑风格上

有较为明显的不同,但是在传承方法上还是有一定的共通性,那便是装饰艺术的编发都会根据其文化思想相统一。因此要研究中西方建筑装饰的差异性,尤其是传统性的比较,更要分析其文化差异。

一方面,从建筑装饰的空间表现上来看,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及装饰特点主要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事物的精神感触和心灵领悟,创造过程中主要以人们的心态为出发点,表达某种情感的宣泄,或者是对某种意境的表达。所以,在建筑装饰的空间表现上,主要是以沉稳和含蓄为基调,其建筑装饰主要体现一种移步换景的感受,在空间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每挪一步对周遭的环境和韵味都有相应的变化,让人有画中移步的感受,因此在建筑风格中,其装饰的树木花草以及雕刻绘画等需要达到一定的平衡配合,形成有机整体。

但是西方的建筑体系有些略微的不同,其思想和建筑风格继承了古希腊的模式,力在表现其壮丽和挺拔的特点,凸显的是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意识,这与中式建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这种区别在西方哲学中的人本思想体现较为突出,所以在建筑及装饰风格也体现出一种人在自然面前的大无畏意识,让自然屈从于人类便是其在空间设计上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另一方面,中西方建筑装饰艺术在造型手法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的建筑风格在造型的表达手法上体现传统文化的特点与思想,但在具体的形象上么有具象的追求,而是通过整体的调和爱突出其内涵和精髓,特别上在古代的龙纹雕刻及绘画特点上表现明显,为了凸显皇家的威严,帝王之家在色彩上往往比较绚丽夸张,有一种不言而喻的敬畏感。建筑菜商也主要以木质为主,不仅为建筑装饰提供了较大的塑造空间,同时使得装饰的浮雕等增加了较多灵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

但是西方的建筑装饰在造型手法上同样体现了写实的特点,虽然同样有对自然的崇拜,但是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对自然的征服和探索,特别是在绘画和雕刻等装饰上,多以模仿自然为原则,巧妙运用装饰物,几近真实,但稍少灵动。另外,西方的建筑装饰多体现立体感与层次感,有种十分明显的刚毅性与个性特点,特别是古希腊建筑与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虽然在形式上有着某着发展变化,但是整体思想和建筑理念的核心都体现其征服。从建筑材料来看,西方建筑主要以石制材料为主,体现其刚毅性与力量感,在雕刻上较多的体现对神像和宗教的关联,相较于中国传统的木质雕塑,少积分柔美但是多了张狂与力量。

结语:综上所述,中西方建筑装饰艺术的传统相对来说各有千秋,尤其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与历史发展、文化底蕴的影响下,各自发展体现其不同的人文追求。虽然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建筑风格及装饰方式相较传统风格也有一定的不同,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借鉴和学习,中西方建筑各有其优势与特点,怎样扬长避短,融合贯通,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装饰艺术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晓檬 吴巍.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J] . 《中外建筑》 2013年02期,2013.

[2] 黎文勤;徐雯君.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2年22期,2012.

[3] 李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 《武汉理工大学》 2003年,2003.

[4] 黎文勤;徐雯君.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2年22期,2012.

[4] 付晶磊 .浅析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 2013年15期,2013.

第3篇

论文摘要:原始社会至今,作为建筑承重构件的柱式在满足结构需要的同时从人体形态出发历经了种种演变,其功能也由最初的祭祀、防御保卫等逐渐向视觉上的审美转化。本文追溯了人像柱发展的历史渊源及隐藏在其背后的人类学根源。

一、建筑中的人像柱

谈到人像柱,必言及古希腊。在古希腊的建筑精神里,人体结构始终贯穿于建筑设计的理念之中。希腊主流文化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柱式在人文主义文化影响下发展和定型,并被赋予了人的形体。论文百事通把人体艺术同建筑艺术融合为一体是希腊建筑师的伟大创造之一,这一时期颇为盛行的人像柱和人像柱廊更是别出心裁,体现了古希腊建筑师对人体艺术的崇拜和绝妙表现力。其中被称作“苔拉蒙斯”(telamones)的男像柱,将建筑承重构件雕刻以奋力托住重物姿势的男子形象,承受着外檐的重量,并与其身后的建筑形成空间过渡。此外,以雕刻女性形象来替代圆柱而支撑檐部的女像柱在这一时期的神庙建筑中也十分盛行。维特鲁威认为,女像柱一词来源于一位名叫Caryae的妇女,她因支持波斯人而被罚负重为奴;至于男像柱,维特鲁威认为还找不出其它原因。可见,以人像代替柱子是以表示惩罚或象征力量的方式“进入设计问题”的。除了人体形态的具象表现,模仿人体和量化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在古人看来并不矛盾,因为他们认为,人体的美也是由度量和秩序决定的。源于此,古希腊的三种柱式才打破了古埃及和古印度的森严感,雕塑柱式显得开朗、明快而富于生机,充溢着青春的美与入世的热情。古希腊神庙建筑盛行的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也与人体相似,好似正确分配的肢体,其生命力令人叹服。

事实上,人像柱并非源于古希腊,而可追溯到史前的非洲。非洲原始部落的住宅中所使用的人像柱表露了雕塑作为一种建筑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其中女像柱多取跪姿,头顶短柱支撑屋顶;相比之下,男像柱则显得硕大而有力。有些建筑则周匝树以木桩为墙,每根木桩朝外的一面均雕刻成十分夸张的女性形象。这些人像柱有些是祖先形象,有些是其它的神,而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宅居的安全,并非出于审美的需要。中国汉代的房柱虽非具象的人形,但其柱身、栌斗也均含有人像的意向。虽然说作为柱廊或墙壁的人像柱并非像位于建筑中心的雕塑一样具有统领全局的含义,但它也绝非简单等同于柱子或一般的装饰。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考证,无论是柱子的纯粹功能概念,抑或雕刻的美化装饰概念似乎都出现较晚,而当时的人像柱可以说既具有力学的支撑功能,又兼备了保护房屋安全的巫术功能。这与我们今天将柱子上的雕刻视作多余的累赘,甚至会破坏其力学性能的看法大相径庭;被雕镂了人像的柱子不但没有削弱柱子的力学功能,反而因其神性而加强了安全防护的整体功能,将“雕刻”与“柱”二者完美结合为一个互补实用的功能系统。而以上种种现象也令人不禁产生疑问,人像柱的起源究竟是在何时呢?

二、从人牲到图像的转化

人像柱与建筑有着明显的互补关系,作为从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代替或加强了建筑的局部功能,与之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满的整体结构图式,二者相得益彰。人像柱的出现有着深刻的人类学渊源,人对神的顶礼膜拜,对神庙建造的巨大热情,始终是推动柱式语言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这种动力根植于人类心灵深处,并具有普遍性。

为追求神的庇护和转生来世,人牲殉葬、献祭、奠基这些看似残暴的行为在古代颇为盛行。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房屋遗址下及周围,两千多年来一直流行着埋藏儿童的瓮棺葬,而瓮棺中的儿童和埋在殷墟基址门侧及当中的武士极有可能就是门神最早的原型。无独有偶,这种以人作为奠基、祭祀的行为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上也十分普遍。如在非洲原始社会的城市奠基仪式上,有将杀害的儿童埋在城市的西门一侧作为祭品的记载;古代日本在建桥时,曾将人牲奠祭桥下;古代苏格兰流行以人血来浇铸建筑基础的迷信活动;在德意志、斯拉夫也有此“劣迹”;在加里曼丹群岛上,甚至还实行过用女奴为大房子的第一根房柱奠基的残暴仪式。

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以战俘和奴隶充当祭祀人牲的方式逐渐被其它手段所取代。例如,墓葬中的“俑”原本是活人,其原型为“方相”——一位能摧毁强敌的勇士。

从上述分析出发,不难对人像柱的起源进行如下推测,即作为建筑中一部分的人像柱极有可能经历过一个从人牲——俑——人像柱的发展演变过程。由此可见,在人类历史上从用人牲殉葬、奠基到偶人、雕塑的转化过程中,“始作俑者”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带头作某种坏事的人,而是在人类文明历史上作出伟大贡献的雕塑艺术家。由于时代的发展将人们彻底从精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最初作为雕塑构件的人像柱也逐渐摆脱了抵御、祈求等精神功能,而逐渐将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审美与愉悦作为其主要功能之一,甚至运用数学和几何学将人体美的形态抽象出来,在满足结构需要的同时以多样化的手法营造着高贵、典雅和优美的建筑,展现着自身的存在价值。

第4篇

关键词:建筑; 美学设计;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兴起一股建筑热。广厦林立,高楼比肩。为了提升我国的建筑水准,首先应从建筑美学设计入手,也就是说,要提升建筑设计的美学品位与美学品格。为此,本文就此发表若干浅见,以作引玉之砖。

1 概述

建筑,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通称,即人类用物质材料修建或构筑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建筑一词,拉丁文为“Architecture”,意为“巨大的工艺”,这说明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

建筑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视觉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别,建筑设计位列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位置。“环境设计包括有室内设计、庭园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国土设计等,它是以整个社会和人类为基础以对空间进行规划为中心的创造性活动。”

1.1 环境美学的概念

人们一般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所展开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密切交织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美的标准应该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适宜度,所以环境美学首先应该从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如森林、河流、海洋等以及对生态平衡的保护。

1.2 建筑环境美学的特征

建筑环境美学就其特征来看,第一便是严格遵循建筑科学和环境美学的规律性,力求在一定的经济、建筑科学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处理好实用空间与视觉空间、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建筑实体分割出来的实用空间组合是在空间上和谐连续变化的序列;其次便是建筑环境美学必须沿袭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风格和传统,在现代建筑群的塑造上体现出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当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还要注重新、旧建筑群的整体协调,使整个城市的建筑,既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又各具特色并展现新时代建筑风格的雄浑气魄。

1 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

要提升建筑设计的美学水准,首先要掌握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而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又以建筑艺术本身的美学特征为依托与载体。

具体而言,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建筑设计的实用性,是整个建筑设计的基础与前提。建筑设计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实用性,包括建筑的内部空间适用于主体的活动需要、外部形式适应于材料的结构功能。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的建筑家维特鲁就提出了建筑设计的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这一理念至今仍不过时。也就是说,建设设计要做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例如我国古典建筑设计中的飞檐,有“如翼斯飞”之感,但它最初的设计目的并不是美观,而是为了解决采光和防止溅水的技术问题。又如故宫宫殿大门上的红门金钉,设计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装饰,而是连接木板和横串,在钉上加上帽以防雨水腐蚀。

建筑作为一门艺术,是一种固定的工程形式,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物与固定环境的和谐关系,例如贝聿铭1968年设计的一座64层办公大楼,其斜方形平面、四个立面全部使用玻璃幕墙,可以把整个城市街景全方位、广角度、动态性地映影出来,并可使室内室外的人互相观望,从而开了“光亮派建筑设计”的先河。

二是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建筑设计的抽象性,表现在它运用象征、隐喻、朦胧等手段,营造出形式美。例如北京天坛设计成圆形,地坛设计成方形,就象征着天圆地方。古希腊建筑用刚劲挺拔的陶立克柱象征雄健的男性,以修长轻盈的爱奥尼亚柱象征温柔的女性。而欧洲许多教堂用十字形平面象征耶稣受难。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建筑设计的形象性,表现在它运用具体形象,表现建筑的形式美。例如美国纽约的TWA候机楼,用壳体组合结构,以四片薄壳展翅的形象造型,表现出“飞翔”的意境。北京奥运会的“鸟巢”,用鸟巢的形象表现“人类共同家园”的思想寓意。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则用帆船、贝壳等多义化形象,表现“意通大海”的思想内涵。

三是艺术性与文化性的统一。建筑设计的艺术性,不止表现在它的形式美、抽象性、形象诸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音乐性,具有韵律性、节奏性,所以建设称作“凝固的音乐”。黑格尔曾以古希腊建筑三种格式的石柱为例。说明由于台基、柱身、檐部的体积、长短、间距的比例不同,分别形成庄重、秀美、富丽的三种不同风格,这就同音乐中的倾歌、抒情曲、多声部合唱三种形式一样。建筑设计的文化性,表现在建筑艺术本身的文化内涵上。有人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都成为人类文化的标志。因此鲍列夫在其所著的《美学》一书中说:“人们惯于把建筑称作世界的编年史:当歌曲和传说都已沉寂,已无任何东西能使人们回想起一去不返的古代民族时,只有建筑还在说话。在古书的篇页上记载着人类历史的时代。”

2 建筑设计的美学语言

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语言,建筑设计的美学语言,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空间与形体。所有的建筑艺术,都是由建筑物的空间和形体两部分构成的,空间与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条件。而建筑空间是指利用墙壁、门窗、房顶、楼板、柱列等构成大小、开合、纵横、明暗、内外的空间组合。按结构特性分为室内空间、室外空间;按功能特性分为专用空间(私属空间)、共享空间(社会空间);按形态特性分为固定空间、虚拟空间、动态空间。形体又称实体,指建筑物的屋顶、地板、墙壁、门窗、楼顶、柱列等实在部分和物体。形体分为二棱体、正方体、半球体、棱椎体、圆柱体、扇体、不规则形体等。

二是色彩与光影。色彩的运用是构成建筑艺术的基本手段之一。建筑色彩设计,应与周围环境与建筑物特色相一致,并从功能、主人性情、审美习惯出发,追求一种色彩意境。如起居屋可取温暖型、卧室可取沉静型、贵宾室可取华贵型等不同色彩。

三是质感与修饰。质感指材料表面的质地特性作用于人眼所产生的感觉反应。质感又分天然质感与人工质感两类,并分为粗、中、细三种形式。修饰包括装修和装饰,又分为构造类、即塑类、浮雕类、壁饰类、小品类五种。建筑之所以称作艺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修与装饰艺术的参与。

3 建筑设计的美学呈现

建筑设计的美学呈现,包括四大内涵:

一是比例与尺度。比例指物体的此一部分与彼一部分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建筑物的比例,指它的整体或各部分、各构件本身,或它们之间的大小高矮、长短、宽窄、厚薄、深浅等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如“黄金分割率”、模数比例、等差数列、调和数列等。尺度与比例关系密切,尺度指物体的形体与人体、物体各部分之间合适的尺寸关系。

二是均衡与稳定。均衡指建筑物前后、左右各部分之间的轻重关系。稳定指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建筑设计要做到均衡与稳定的统一。

三是节奏与韵律。节奏指建筑物形式要素有规律的重复。韵律指建筑形式要素以节奏为前提有秩序的变化。

四是多样与统一。多样指建筑要素之间的差异、变化而不是雷同。统一指建筑要素之间在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呼应、 衬托、协调关系。

参考文献:

[1]齐康.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

建筑风格 哥特建筑 中国建筑 造型

1 .建筑风格概述

任何与艺术相关的作品都有风格可言,有些是以历史背景来分类的,如巴洛克风格以及后现代风格等等;有些是以个人色彩来分类,如莱特风格或罗丹风格等等;也有些更细微的分法,是以创作者个人不同时期为基准,如画家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与粉红色时期等等。对风格的探讨,研究者一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体上的共识为,风格是作品在外表形式上,利用共同的元素和固定的手法,而达成许多类似的组合。

建筑以其不同的艺术风格而被人们所认知。就世界范围的大文化圈的空间区域来划分,建筑有西方建筑风格、伊斯兰建筑风格、中国建筑风格、印度建筑风格和俄罗斯建筑风格等类型。就一个较小的地域范围而言,如较晚近的欧洲建筑,至少从中世纪晚期的哥特建筑,已可以分出法国风格、意大利风格、英国风格和尼德兰风格等地方性建筑的细微区别。在东亚文化圈中,中国风格、日本风格、朝鲜风格、东南亚风格又各不相同。仅以印度建筑而言,就有印度教建筑、印度佛教建筑及印度伊斯兰教建筑等风格上的差别。而传统中国建筑,不仅有民族的差异,如建筑、新疆建筑、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等,而且有北方建筑、江南建筑、岭南建筑和荆湘建筑等的区别。风格的另一种含义是把某个时代的重要文化标志、审美对象的美学效果等诸多因素集结在一个概念之中。我们说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以及国内正在盛行的“欧陆风格住宅”等等,都把一定历史时期的主要的或大量的建筑物所显示的特征,用风格二字概括。这类“风格”的说法,可以是一种简单的年代问题,可以被认为是一套规范形式的应用,也可以专指某一时代的一种共同审美追求。

2 .西方建筑风格特征分析

在西方中世纪,先后经历了早期基督教建筑、罗马风格建筑、哥特建筑等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漫长的中世纪结束后,又先后出现了文艺复兴建筑、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还有以繁褥琐细而著称和洛可可建筑等不同风格。18 一19 世纪期间,一方面出现了专门复兴古老风格的建筑潮流,如希腊复兴建筑、罗马复兴建筑及哥特复兴建筑;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将各种建筑风格作标签式的拼贴处理的所谓折衷主义建筑风格。从时代风格来看,古希腊建筑具有宁静典雅的风格,它与同时期的雕刻一致,甚至可以说,古希腊建筑具有当代雕刻的风格。我们看到不同的希腊神庙,便感受到形式(造型)上的一种特定风格,因为它们不但具备了古典柱子、嵋梁、山墙、阶梯等共同元素,更因为这些共同元素是以一套建立在数字上的类似比例关系作为组合的手法,才使得它们得以成为一种建筑风格。哥特建筑具有神秘朦胧的风格,它也与同时期的雕塑、绘画一致,甚至可以说,哥特的雕塑、绘画具有当代建筑的风格。现代西方建筑强调体量对比,造型简洁,突出空间组织,也与当代的抽象雕塑、绘画,以至文学、音乐是一致的。具体来说,罗马式建筑的特征,一般是在窗、门和拱廓上广泛采用半圆形拱顶,以这种桶状拱顶和交叉拱顶作为内部支撑,可使建筑物牢固而美观。这种建筑艺术风格已被广泛用于桥梁、高架渠、大圆形竞技场以及凯旋门等建筑中。哥特式教堂保持了罗马式的十字形建筑平面,但它用尖的和斜脊的屋顶代替了罗马式的圆顶,在墙壁外面用大石柱加固墙壁,以承受斜脊屋的横推力。教堂内部是似框架式的结构柱,窗子占满了支柱间的整个面积,而支柱又全部由垂直线条组成,筋骨嶙峋,几乎没有墙面。哥特式建筑的外表形高而直尖,显得巍峨飞耸,直插云天,具有强烈的向上动势的特殊建筑风格。洛可可建筑不追求所谓的排场而求实惠,关心的是方便和舒适,精致的客厅和亲切的起居室代替了豪华的沙龙,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并没有简单地模仿或照搬希腊或罗马式样,它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上以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型装饰,都体现一种秩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这种建筑风格已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厅、行会大厦、广场与钟塔等建筑中。巴洛克建筑突破了欧洲古典的、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常规,采取了双柱或三柱为一组的节奏不规则地跳动的形式,开间变化很大,突出垂直分划,墙面作为深色的壁案,有意造成反常出奇的新形式,并且喜欢大量地使用壁画和雕刻,常常将人体雕塑渗透到建筑中去,以显示富丽堂皇的形象。

3 .中国建筑风格特征分析

相对于西方的建筑形式而言,中国的建筑风格也为人所熟知。中国建筑最主要的部分是屋顶、柱梁和台基、而通常有几种主要的种类和组合方式,使不同的房屋在外表上有统一的风格。建筑既有不同的用途,它们给人的艺术感受也就各不相同,欣赏时应该加以区别。宫殿、寺观庄严神圣,犹如肃穆、缓慢的庙堂音乐;纪念性建筑物崇高、伟大,犹如气势磅礴的进行曲;园林建筑清新隽永,犹如行云流水的抒情小调;江南农村建筑青砖黑瓦白粉墙,犹如山歌村笛。能够听出不同的节奏旋律,品出不同的艺术韵味,方算是领略了我国各种古建筑的风情。

人们常说,汉魏质朴,隋唐豪放,两宋秀逸,萌清典丽。这些风格不但概括了当代的建筑风格特征,也适用于概括绘画、诗词、书法和工艺美术。至于地方的和民族的风格,更是建筑富有艺术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现存的明清时期建筑,就可以明显地区分为北方、江南、岭南、西北、西南等地方风格,以及蒙、藏、回、维、壮、瑶、侗、黎等不同的民族风格;而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民族风格,它们表现出的气质、韵味,以及某些特有的装饰题材手法、构图比例式样,都与当地其它艺术一致。地方的和民族的艺术风格,是该地区、该民族人民审美心理结构的反映。这种心理结构是长时期生活实践,包括审美的和艺术创作实践的积累,具有相当牢固的传统性和保守性。图它们在各种艺术创作,以至整个生活的价值取向方面都要顽强地表现出来。另外,性格与建筑类型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中国古代建筑,宫殿、坛庙、寺观、陵墓、住宅、商店、作坊,基本风格是一致的,形成统一风格的母题是相同的,但它们的性格有差异,这差异就在于另外一些母题不同,比如宫殿寺庙用琉璃瓦,而民居商店绝不会用;佛教寺院常有佛塔,没有佛塔的也有另外一些标志物(如影壁、牌坊、香炉、石碑等),绝不会与衙署府邸等世俗建筑混淆起来。现代建筑功能复杂,类型比古代要多,正是因为有一些非此莫属的功能性符号,才使得现代建筑也应该有很鲜明的性格。

4 .造型风格美的内涵

建筑艺术与其它艺术之间既有美学上的共性,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以其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的,都是以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来感染人的。建筑造型利用建筑自身存在的某些规律,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的功能目的要求,综合反映建筑的空间处理、环境布局,构成完美的建筑形象。建筑的造型风格是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自然形成的,由点、线、面等形式要素组成直观的形象。它是一种艺术观象,具有一定的特征。周建筑作为一个巨大的物质实体,它的造型给人以强烈的直观感受。任何建筑,只要它置立于大地之上,它就不可能是抽象的二次元“面”,也不可能是抽象的一次元的“线”,更不可能是抽象的零次元的“点”。它势必呈现出长、宽、高三度空间。如果构成了序列,它又渗人了第四度时间的因素。如果这些形式要素结合建筑实践具体运用,就可以成为完美的形式和美的风格。比如,美国现代建筑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该建筑座落在美国匹茨堡市郊一个风景幽美的山润溪谷中。那里林木扶疏、山石峋嶙、泉水涂涂,建筑环境得天独厚。建筑本身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抽象的形式美法则,由竖直的烟囱、墙壁及水平的挑台等组成高低错落、纵横穿插的几何形体,对比十分强烈,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作为一幢现代建筑,它不仅体现了“回归自然”的环境意识,而且展现了一种由简洁的点、线、面要素构成的、生动有趣、赏心悦目的造型美。“流水别墅”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说明了一切优秀建筑的造型美,都是综合了各种形式美法则浑然一体的。如果只有外立面的美而内部空间关系紊乱,或是本身比例不错而整体尺度失真,这样的建筑是不能给人以美感的。从建筑艺术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类对造型风格美的追求留下了辉煌的成就。造型风格不仅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比如,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的风格,反映了奴隶制城邦社会民主开朗的生活。古罗马建筑雄伟豪华的风格,则是奴隶主穷兵默武、骄奢逸的生活写照。中世纪哥特风格的基督教堂,以它们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光怪的装饰,既显示出了教会的极端权力,又展现出市民力量的勃兴。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只要历史在前进,建筑造型风格的变化就不会停止。同样,其审美感受和社会生活的功能也将继续发挥作用。

5 .建筑风格反思

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敏感的一种现象,也是争论最大的一个课题。事实上,基于自然、功能、技术等物质因素而出现的形式,可以给建筑风格以重大影响,但最终形成风格特征的核心还是符号的鲜明性。一座最普通的楼房,即使是最平庸的建筑师使用最平庸的建筑处理手法,只要母题运用恰当,或母题的特征鲜明,也会赋予它一定的风格特征。比如,加几个玻璃亭子,就有中国风格;窗顶做成曲线尖拱形,就有伊斯兰风格;前面加一排西方古典柱式门廊,就有欧美风格;女儿墙加檐口饰带,就带有风格。又比如,布局对称、树木修剪,再加喷泉雕像,就有西方园林风格;布局曲折,亭廊委婉,再加假山曲水,便是中国园林风格。现代建筑否认建筑具有艺术风格,主张形成自然地由功能、技术产生。实际上没有一座建筑的形式是这样“自然地”产生的,它们总带有某些功能的风格特征,总有一些特殊的母题,哪怕是最“纯净”的一个钢架玻璃盒子式的建筑,它那大面积的玻璃并不是全部功能所需要的,它就是一个母题。这母题代表着现代结构、材料和技术的成就,因此它也不可能只是空前绝后的一座建筑,而是普遍存在的“现代”风格。

在建筑学术语中,“风格”是最被滥用的词汇之一。建筑的民族风格并不是靠主观臆造出来的。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从传统当中跳出来,接受新型的材料,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满足民族特色的习俗,这样,才可能呈现出民族气质的时代精神来。如果现在还老想着苏州园林、北京故宫等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那么只能说是守旧。因为红色柱子支着金黄瓦顶已不适合于这个时代了。笔者认为,一座城市不能硬逼出一种风格来,应该让它自然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实行的是木结构体系,又要做到一定的跨度和良好的排水,所以采取“举”的办法,举出一个大屋顶。而我们现在可以运用现代技术作出百米的跨度,又何必硬搬出个大屋顶,用钢筋水泥把木椽子仿制得惟妙惟肖呢?再说,就是把一个完美无缺的大屋顶原封不动地搬到一个几十米高的建筑上去,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比例协调。由此可见,在追求建筑民族化时,不能只注重外部形态。密斯・ 凡・ 德罗曾强调:“只有当内部充满生活,外部才会有生命”。这说明了内部空间的重要性。建筑物主要是为人们所使用,功能上的实用性应首先考虑,其次才是艺术性。所以,我们应更多地探讨如何处理与我们更密切的内部空间,让内部空间决定外部形式,从而反映民族风格。

6 .结语

概而言之,一座建筑的风格,如同一件器物的装帧,赋予建筑以时空的归属,表述建筑以不同的特征,展示建筑以独特的性格,确定建筑以特定的身份,传达建筑所内蕴的情感。中国建筑师有着广阔的创作舞台,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创造有中国特色现代建筑的时代潮中奉献出更多更好的建筑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黄绳.《 建筑设计学》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 7~27

2. 潘谷西等.《 中国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 128 ~143

第6篇

人类的建筑活动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紧密相联的,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地域的差异导致了历史文化的不同,人们对美的感受,对建筑的理解也大相径庭。古往今来,不同地域的建筑为我们带来了缤纷的视觉享受。西方历史上,建筑的发展受到强烈的理性因素的左右,从古罗马时代以严谨比例而著称的柱式,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论》,然后一脉相承地发展到了现代西方建筑,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建筑文化体系。影响西方建筑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神学,主要体现在教堂上,人们认为上帝是万物的主宰,人们对神充满着敬畏,从帕提农神庙到万神庙,从巴西利卡到希腊十字,西方的建筑师对于教堂平面、立面和空间感受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相应的情况是,数千年来的中国建筑,虽然也有儒家的实用理性的思想蕴含其中,但建筑的基本思考却被束缚在传统框架中,如依靠风水这种超自然力来决定建筑的选址。

1单体建筑的差异

1.1建筑材料

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中,《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可见中国传统建筑一直以砖木为主要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材为主。二者对于材料的选择除了地理位置之外,还受到了文化理念的影响。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一和人”的理念,这个理念阐述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认为人应该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物我一体,选择木材这个材料,正是看到了木材的亲和性。另一方面,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重视的建筑不是寺庙,而是皇帝居住的宫殿,木质建筑便于横向发展而有利于采光的特点刚好满足居住建筑宽敞明亮的需求,而且建筑速度快,可以快速建造大规模的宫殿。而西方重神性,一方面,石质建筑容易向高度发展,直指天空,有利于塑造高耸且不采光的空间,刚好满足宗教需要的神秘性;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金字塔、希腊神庙、罗马斗兽场、万神庙等西方的大型建筑建造时间长,石材又便于保存,满足建筑建造时间长、追求永恒的特点。

1.2建筑形式

另一方面,从建筑形式上来看,东西方的建筑也有很大的差异。首先,东方人祭祀先祖,希望先祖可以庇佑自己和后人。所以东方的祭祀建筑——祠堂,其建筑形式更接近于普通的居所。而西方人则是崇拜神,追求不朽,这点在教堂建筑上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1]。其次,由于建筑材料的差异,东方建筑的木构架建筑更易于横向发展,而西方的石材容易向高处发展。所以东方的建筑等级越高,开间就越多,以此体现建筑的地位。如北京太和殿,它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的建筑。西方的建筑越是重要,就越高大。古罗马的万神庙,它面阔33m,正面8根柱子,高14.18m,穹顶直径达43.3m,顶端高度也是43.3m,整体高大雄壮,色彩艳丽。再如之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外表的向上动态很强,轻盈的垂直线条统领着全身,越往上划分越细,装饰越多,越轻盈。西方人企图通过高耸入云的建筑与神进行对话。

1.3建筑装饰

西方建筑的起源是古希腊,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主要依靠柱式和山墙体现。柱子上细下粗、上轻下重,下面质朴而上面华丽,这使它们表现出向上生长的姿态。柱式体现了西方的严谨性和逻辑,每一种构件的形式完整,垂直构件作垂直线角或凹槽,而水平构件作水平线脚,柱头是垂直构件和水平构件的交接点。柱式上的装饰很有节制,精美而不冗杂,并且随着环境的不同,建筑物的大小性质不同,柱式都要作相应的调整。建筑的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2]。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东方建筑的装饰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2群体布局的差异

2.1建筑群布局

东西方建筑的空间布局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观念的影响。在东方,大约六千年前,广大地区都已经进入了氏族社会,仰韶文化的母系氏族已经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血缘关系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纽带,居于首要地位,礼制宗法制度也都来源于血缘关系,并且维护着它[4]。而礼制宗法制度又影响着建筑布局,所以东方的建筑多以家庭血缘为纽带,形成一个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建筑空间,也就是四合院。具有代表性的是西周时期的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又如北京故宫,由重重院落组成的庞大的建筑群,各个院落、各个建筑又都表现出了等级制度,体现了东方建筑所包含的礼制思想。与东方建筑的建筑群不同,西方建筑往往重于表现单体建筑的高大辉煌,表达建筑的个性,这与西方自古以来的英雄崇拜主义有着很大的关系,希望可以突出个体的表现。虽然西方也有建筑群,如图拉真广场,广场的形式参照了东方建筑的特点,不仅中轴对称,而且作了几进布局,空间纵横、大小、开合、明暗交替,雕刻和建筑交替。但与故宫不同的是,这一系列的交替只是为了酝酿艺术的到来。建筑群的最后是一个围廊式的庙宇,这是崇奉图拉真本人的庙宇,规模很大,非常豪华,是整个广场的艺术所在。所以图拉真广场的本质还是个人崇拜,与东方的礼制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2.2园林布局

在影响东方建筑发展的诸多理念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最基本的。“天”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无法预测的宇宙的敬畏,夏商以后,“天”被认为是世界的主宰。春秋以后,对这种主宰的敬畏构架起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宇宙观,并出现了“天命”“天意”等一系列的观念。西周以后,人们强调人与天的关系不可分割,于是出现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其次,是“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在东方的文明中,受到道教的影响,自然包含了人类本身与周围环境,在这种观念中,人与自然中的其他东西的地位是相同的,没有高低之分,这为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奠定了思维基础。所以,东方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意境,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通过巧妙的布景、独具匠心的空间安排[5],并借助于文学、雕塑、绘画等艺术手段,把自然景物和人文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园林超越了单纯的使用居住功能,具有深厚的抒情性。苏州拙政园就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自然山水融入园林建筑设计中。而西方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虽然将人与自然都看成被上帝创造之物,但是却认为自己被赋予了上帝的形象,因而享有管理、控制自然的特权。所以在西方文明中,自然是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出现在矛盾关系中。同为人工创造,西方园林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人工管理的痕迹。如凡尔赛宫,充分体现了“秩序是美的”的观念,所有的植物都被修建成规整的几何形式,园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齐笔直的,并且整个花园有着明确的中轴线,就园中的建筑而言,并没有像东方的园林建筑那样,企图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而是脱离建筑存在,表达自身的雄伟壮丽。

3结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东方注重血缘关系,西方重视个体价值。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东方讲究“天人合一”“物我一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西方则认为人是世界的主宰,要改变自然。在信仰则分为祖先祭祀和崇拜神两种模式。这些差异反映在建筑上,就出现了东方以庞大建筑群落为主,和西方以高大的单体建筑为主两种建筑形式。表现在建筑材料上,东方的土木结构在废弃后便于回归自然,西方的石材则体现出他们崇拜天神、追求永恒的观念。

参考文献:

[1]于东,吴娜.从建筑材料角度看东西方传统建筑之差异[J].四川建筑,2008,(6):22-23+25.

[2]郭仕群.浅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12):3-4.

[3]刘国忠.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建筑影响之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1):167.

[4]任伟,张贺君.从东西方历史建筑的差异看东西方文明[J].中原文物,2012,(4):88-93.

第7篇

我们现在生活在公元21世纪,但就建筑而言我们依然生活在地球文明的蛮荒时代。笔者认为讨论智能建筑本质上就是要重新学习古希腊的建筑,从而帮助我们了解未来的建筑。现在构成建筑的基础结构材料,玻璃、水泥、钢筋加上古罗马时代就有的建筑形式,就可以等同于当代建筑。唯一的不同在于引入电梯这类的自动化机械装置,解决了建筑的空间尺度,但这些与几何相关的进步本身并不能代表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建筑的出现本质上就是为了适应自爱迪生发明电灯照明后引发的复杂电路结构,至于空调等用电设备的出现对空间本身并没有产生影响。人们可以在相同的空间加载不同的用电装置。我们讨论物联网技术包括人脸识别、网络技术和安全应用这些所谓的智能应用,同样也对建筑本身不产生影响,我们并没有为了适应无线信号的传递而设计新的建筑形式。当然为了特殊目的进行的建筑设计不在本文讨论民用建筑的范围内。

2什么是面向未来的现代建筑?

笔者认为建筑本身就是某种空间容器,或者说是几何维度上的点云。现在的工业和科技能力可以在不考虑成本的前提下,自由实现任意造型的几何体。同样也可以实现这些几何体的移动和运动。过去的建筑设计在理念上只是提供一个空间容器,尽管我们可在实现这些几何造型时兼顾后续的应用载荷,但通常我们考虑的这些负载都是有预设的。

3讨论未来,首先要学习历史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表1列出相关建筑事实。公共浴场数量多。公元前33年从100多个,到200年后增加到900多个。供水供热系统先进。多达300多条的引水道,采用中央集中供热系统、利用地下室烧热的空气在中空墙、地板中给整个浴室建筑供热。公元前2000年,距今约4000年。现在地球上的多数建筑还没有达到当时建筑设计的智力水平。

4为什么需要设计自清洁的建筑?

(1)现在建筑物本身就是最大的垃圾集中区。建筑自身并没有垃圾处理能力,我们需要将建筑垃圾不论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还是在建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借助物流系统向外部环境排放。(2)对建筑物内在的管道系统,不论是给排水系统还是空气管道都不能提供自清洁处理能力,而是依赖公共市政的給排水管网。目前采用的空调系统引入二次污染,直接导致对人体健康的威胁。(3)建筑物的能耗计算现在不包括排放垃圾所产生的能耗。举列而言,智能写字楼并不计算使用这些办公空间的垃圾排放物,如办公废纸、复印机产生的污染物等。(4)现在建筑物本身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风力、降雨甚至沙尘所带来生物资源。(5)建筑物内部的清洁多数仍然用人工方式,如保洁工人的手动擦洗,这些近乎原始的操作显然与未来的地球文明不相适应。我们认为肉眼看不见桌面的粉尘就是清洁,这样的模糊标准已经不适应人体的健康需求。(6)SARS或MERS这类致命病毒的出现,对建筑的空气质量提出了现实的新要求,负压环境未来将成为基本配置。可以列举更多的理由但以上所陈述的要点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面向未来变革的行动基础。

5如何实现自清洁建筑设计?

5.1首先需要建立5项指导性的原则

(1)建筑设计理念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变。(2)需要告别几何时代的建筑,进入以生物拟态或者通常表述的仿生设计。区别于目前采用的仿形,笔者指的仿生设计是采用生物的功能原理。(3)所有的建筑本身必须是建立在机电一体化的基础之上。(4)建筑物本身必须具有对内部或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5)建筑物系统首先是生物的管道系统,其次才是几何的点阵集合。

5.2以植物技术为例说明

香蒲的园林应用中,其对建筑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保护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于香蒲植物根系发达,与水葱搭配有利于净化水质,此外,香蒲还可以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土壤的发育和熟化,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及N、P、K等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

5.3香蒲净化城市污水和工矿废水的应用

工矿废水是环境污染的来源之一。因为香蒲能耐高浓度的重金属而且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富集能力强等,所以,已经受到重视和关注,被较多的应用在处理工矿废水污染的环境中。香蒲植物还可以有效净化城市生活污水及工矿废水中的磷、氮、CODcr、BODS、总悬浮物等污染物质。通过对香蒲植物形态解剖学、组织化学和生理生态研究,发现香蒲植物抵抗高浓度重金属废水污染的机制是:(1)香蒲植物具有特殊的结构与功能,如叶片呈肉质、栅栏组织发达、气孔凹陷、地下茎发达等结构,是香蒲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有强抗性的原因之一。(2)香蒲植物长期生长在高浓度重金属废水中形成特化结构以抵抗恶劣环境,如生长在废水中的香蒲植物比在清洁点的具有更大的气孔密度,香蒲根、茎、叶表皮细胞较小、近球状等均是香蒲植物适应恶劣环境所产生的一些特化结构。(3)香蒲植物能自我调节某些生理活动,以适应污染毒害,如在高浓度的重金属环境中香蒲脯氨酸含量增加、光呼吸和暗呼吸作用加强是香蒲植物适应污染毒害所作的生理调整。

5.4在3D打印时代如何实现一个完整的自清洁系统

(1)建筑即生命体,而不只是几何体按照这个原则可以借助3D打印技术快速建设自清洁的建筑体。比较而言有前途的技术以所使用的机器人被称为“Minibuilders”,因为其身材袖珍,其中最大的也就2cm宽。这些机器人组成了一个3人小组在打印过程中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在整体运作中互相协调,但又独立完成各自功能。每一个Minibuilder通过使用中央计算机提供的指令,结合自己的传感器和当地的定位系统按顺序履行各自任务。另一个机器人,称作“供应”机器人则提供给每一个Minibuilder所需的液体建筑材料。(2)地基机器人Foundation第一个进入施工现场的机器人,通过轨道以及带线的传感器四处走动,识别项目的大致轮廓。这种机器人举着打印头逐层堆积打印对象,打印头也随之升高,当打印对象的高度升到地基(Foundation)机器人接触不到的地方时,就轮到下一个机器人出场了。(3)抓握机器人GripGrip使用4个滚轮将自己夹在构建对象的顶部。每个滚轮都与旋转和转向制动器相连接,这样机器人可以很精确地将自己定位在打印对象指定的区域上,并开始3D打印。由于这个机器人需要在之前打印结构的上面作为固定自己的支撑,所以3D打印材料的干燥固化速度需要非常快,这样才能支持下一层的打印。为了加速材料的干燥固化,Grip还配置了加热器。一旦打印对象的结构和形状3D打印完成,最后一个机器人就出现了。(4)真空机器人Vacuum这是MiniBuilder施工过程中最后一个上场的机器人。它使用一个真空的吸盘,以使自己附着到3D打印对象的表面上。这种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其已打印的结构。要做到这一点,它通过两条轨道在结构上反复上下移动,以几乎垂直于其他层的方式打印材料,为一些更大的物体提供结构支撑。理论上,这些Minibuilders机器人能不受3D打印机身尺寸的限制打印出无限大的对象。需要指出的是Minibuilders本身并不涉及到自清洁建筑的原理实现,而只是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概念方案帮助讨论未来的实现路径。

6结论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学;现状;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学是一门与日常生产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它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等。建筑艺术又可以分为实用的和美学的两个方面,在建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建筑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建筑学的相关理论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建筑,建筑学研究的基础就是人类所创造的建筑物及其所处的环境,是人类在总结古往今来的建筑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的学科。利用建筑学的理论,不仅可以为生活与生产中的建筑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还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学通常包括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要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作用,促使建筑学不断地发展。最初的建筑学涵盖的内容比较宽泛,不仅有对建筑物及建筑群的研究,还包括室内的装修和家具的设计,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市村镇的规划与设计等。当建筑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园林学就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建筑学的内容与体系也越来越完善。

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风俗、制度等发展情况,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生活背景中的建筑也截然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建筑的发展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并能充分体现各个国家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例如,古希腊建筑的主要特点是端庄典雅,秀美匀称,充分体现了城邦制统治下的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同时也彰显了希腊当时经济的繁荣昌盛和文化的光辉灿烂,从建筑的风格中也能领略到当时的哲学思潮和社会风貌。

二、国内发展现状

建筑学是一门既需要美学素养又需要科学技术的专业。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国内经济形势逐年上升,国内大中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的建筑与房地产行业进入到了跳跃发展的时期,拥有高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已经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新宠,薪酬待遇也在逐年上涨。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开始投资中国的建筑和房地产行业,这就更需要大批掌握国际领先的基础理论、了解并能快速适应中国社会环境的专业人才来开拓国内市场。

三、建筑学的几个问题分析

(一)建筑学的具体内容

建筑学在根本上说是一种关于建筑设计的科学,具体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研究的是建筑特性、使用功能、设计标准等,在很多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中,提炼出各种经验,论述在建筑的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设计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第二类是研究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性,主要有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在建筑群中的交通安排,建筑艺术设计效果的美学规律等内容。

建筑构造研究也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的是建筑物的基本构成,构成原理、构成方法等。建筑构造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在建筑物的具体使用功能之上的,同时还要考虑技术的经济性,建筑造型所具有的艺术性等。

建筑历史的研究也是建筑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们也是建筑史上的非常典型的实例,可以为现在的建筑理论提供丰富的经验。建筑理论中包含着一定的建筑规律和建筑思想,其中也探讨了建筑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的相关关系。建筑历史研究和建筑理论研究有着某种内在继承性。

建筑物理研究理论主要探讨的是物理知识在建筑物中的具体应用,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特别是在科技水平已将相当高的现代社会,声学、光学、热力学知识在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中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智能建筑的发展更需要这些先进的知识。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人口的密集化程度加快,城市化程度的提升也从客观上要求建筑学的理论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二)光与影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光线对建筑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所以一直以来都被历代建筑师所重视,他们一直都在追求真正意义上对光线的理解。光影是建筑产生韵律美的捷径,也是略带变异的重奏。光能加强和扩大有效的、需要强调的图案,使人们欣赏图案的角度有所加强,看到了不容易察觉的一些艺术展示。除此之外,光影是较为廉价的一种艺术手段,不需要技术手段太过高深,只要建筑设计投入一定的心智即可。光影的产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产生阴影的构件、直射的阳光和承受阴影的实体,要想将光影变为一种艺术手段,就要严格控制和确定影子的位置与质量。

(三)建筑节能的具体措施

第一,健全建筑节能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管体系顺应时展的步伐,各地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法制法规制度,对建筑节能的水平和标准严格进行控制,保证建筑节能有法可依,给建筑节能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相关政府部门依法治理对与标准不符的建筑节能改造一律不能通过,全方面对我国现阶段建筑节能现状加以改善。

第二,完善建筑节能设计。推广应用节能技术,由于建筑节能是较为系统的工程,它贯穿于建筑施工与设计的始终, 主要包含建筑本身工程节能和建筑功能系统的节能两个系统工程。

第三,实施建筑能效测评制度。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应该坚持实行建筑能效测评制度,从而实现对建筑节能全过程的封闭管理。建筑能效测评制度指的是依据建筑节能的具体标准与技术要求,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单体建筑进行分析。

四、建筑学的未来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建筑和其他各种相关科学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建筑技术的发展也更加日新月异。新的建筑理论、新材料与新设备的大力推广和应用,高层建筑与大跨度建筑的蓬勃发展,都是新技术威力的充分体现。

建筑工业化体系的运用,推动了大量性建筑的又快又好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进入建筑设计领域所引起的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与变革势必深刻影响到建筑学的发展。人口密集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变化,这些都更加凸显出城市规划与环境问题,是当代建筑师、规划师以及园林设计师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与此同时也为建筑学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建筑与建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正如伟大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在他的杰作《巴黎圣母院》中所说的”从世界的开始到15世纪,建筑学一直是人类的巨著,是人类各种力量的发展或才能的发展的主要表现”,未来,人们将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劳动不断对建筑学的未来进行探索,为这部巨著撰写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学是一门横跨科学与艺术的学科,它所涵盖的理论范围非常宽泛,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也极为重要。建筑学的发展不仅体现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时也体现着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尤其是体现着科技水平和审美艺术上的高层次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前进,建筑学也将走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优秀出版物;价值;《斗拱》

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斗拱》(2004年第1版,2011年第2版)一书,获得了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它填补了我国建筑史学科斗拱研究的空白,具有极高的出版价值,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说,其出版实现了学术专著出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它的问世与成功原因很多。本文将结合该书的出版实践,谈谈优秀出版物价值发现和提升的一些体会。

一、优秀出版物自身价值的体现:斗拱以榫卯之精巧,促进文化积累与传播

关于出版物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大家有不同的认识。曾经有人简单地说,优秀出版物的价值就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也曾经有人说,经济效益好就是优秀出版物的价值,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就谈不上社会效益,更谈不上价值等等。通常来说,优秀出版物的价值具有多重性,比如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等。如果我们从大文化的高度来看,从编辑的历史使命出发,则可以把优秀出版物的价值归结为文化积累价值与文化传播价值。

出版物是否有价值,首先决定于出版物的内容,判断标准就是看该出版物的内容是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有效地积累与传播。高标准的内容质量是优秀出版物的灵魂,是优秀出版物的价值所在。在现实出版活动中,对出版物内容质量的评判标准,会由于出版物的类别、评判主体的不同表现出微小的差异。比如,对学术著作的价值进行判断时,我们会注重学术上的创新,文学著作则注重艺术上的审美,科技著作注重科学突破和技术革新等等。出版物只有在内容上符合社会主义的出版导向,并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才能称为优秀出版物,体现出版价值。内容低俗的出版物,销售量再大,赚的钱再多,也根本谈不上优秀出版物,更谈不上具有价值。

《斗拱》作为一部研究斗拱的学术专著,我们关注的是出版该书对我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作用。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其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科学文化内涵丰富,被称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代表。而斗拱以极为简单又标准化的构件,组成了千变万化的结构,承担起中国古代建筑中檐悬挑、承托梁、装点檐下、彰显等级等功能,其榫卯之精巧是中国建筑木工技艺的最高典范。斗拱同时也是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的一道分水岭。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能够与古希腊建筑、伊斯兰建筑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它的认识和了解是我们走进中国古建筑殿堂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认识中国建筑发展史、洞悉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经门径。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斗拱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积累的价值,说明了斗拱相关研究对我国建筑文化传播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

二、作者对学术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十二年磨一剑,“木匠潘”终成宏篇巨著

任何优秀出版物的形成,无不凝聚着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心血。只有作者对相关研究和著书立说的不懈追求和精益求精,才能实现和提升优秀出版物的价值。

《斗拱》的作者、古建专家潘德华先生出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他16岁开始学习木工,从古建筑木工活做起,直至工程放样、施工、设计、研究,一步一步走来,通过47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测绘修缮了大量古建筑,在业内有“木匠潘”称号。正是古建筑领域的工程实践,使他每每惊讶于千姿百态的斗拱在力学构造上四两拨千斤的奇特作用。

他利用工暇阅读有关书籍,专攻宋代《营造法式》和清代《工程做法》。经过实践与反复揣摩,他不禁为两官书中的错讹甚多及艰涩难懂而引以为憾,逐渐萌发了要将自己对斗拱的认识写成一本专著的想法。他开始了长达12年的艰苦研究与写作,自己动手测绘制作了墨线图300余幅、斗拱分体榫卯墨线图1000余件,并将自汉至明清十多个朝代有代表性的斗拱按实物缩小比例做成了120攒模型,从而使该部专著的理论性、实践性、实用性都超越了当代相关著作。可以说,这部专著是作者用自己那把特有的“潘氏斧头”一下一下凿出来的。该书不仅仅阐述了一些“形而下”的技术,更从中折射出了作者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情怀,为《斗拱》的价值实现和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编辑对优秀出版物价值的发现与提升:披沙沥金,提炼价值,量身打造专业出版方案

出版人都有这样一种共识,作者和编辑共同对实现和提升出版物价值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有人说,出版物的价值在于作者的智慧含量,而出版物的成功在于编辑的智慧含量。编辑工作涉及对出版物价值的选择与判断,因此编辑也承担着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责任。如果没有编辑的职业敏感,就很难发现出版物的价值;如果没有编辑的投入,就很难提升出版物的价值。这就要求编辑要对出版物的价值进行发掘、分析、评估、确认,捕捉出版物的亮点。否则,出版物的价值有可能就像金子被埋在沙子里面不容易被发现。

比如,英国魔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掀起了全球性抢购热潮,但最初却乏人问津,曾被18家出版社退稿。《斗拱》一书也曾遭遇类似的经历。该书成稿后,作者曾先后联系过不少出版社,包括大型的专业出版社,但都以没有出版价值、读者面太窄、投人大、收益小等理由被婉拒。后来我社建筑分社资深编辑徐步政老师知道了这个消息,赶快与作者取得了联系。徐老师审读书稿后立即向社里提交了出版方案,我社当即决定出版此书,并且不要作者资助一分钱、包销一本书。社里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我社认同斗拱文化价值以及《斗拱》在内容上具有传承性与创新性等学术价值。

(1)本书对斗拱的起源及各个朝代斗拱的时代特征、地域脉络、历史演变作了精辟的分析,为后人研究中国古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学术文献资料,这是历代专著所没有的。(2)本书对《营造法式》《工程做法》两部经典官书不仅作了高度评价和深入解析,还对两部官书中斗拱部分的数百处错误、遗漏做了更正,并补充了《营造法式》中斗拱部分铺作安装做法、各铺作构件尺寸权衡表,增加了《工程做法》斗拱中“重翘三昂”等近30页内容。这种研究深度和丰硕成果也是绝无仅有的。(3)两官书中仅有斗拱的分件示意图且未注尺寸,本书系统地增补了各种斗拱的组装图300余幅、分件图1000余幅且标注了尺寸,并制作了各朝代斗拱模型120攒。这也是历代专著中所没有的内容。

第二,该书的出版符合我社的出版特色与品牌战略。我社在出版建筑类图书上具有较强的出版优势,包括品牌优势、地缘特色优势、作者资源优势、编辑队伍优势、营销渠道优势等,而且有很多建筑类图书获得了国家级大奖。

第三,我社对编辑智慧充分信任与肯定。该书的责任编辑徐老师及其团队长期致力于建筑规划类图书的策划出版工作,具有丰富的策划和编校经验。他们策划的建筑规划类图书对我社特色与品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相信,只要能设计出一个定位准确、计划周详、运作协调的编辑出版方案,就一定能有效提升该书的价值。

四、营销手段创新对优秀出版物市场实现的推动:一切围绕有效价值的最大化

优秀出版物具有非常好的出版价值。但优秀出版物出版后决不能束之高阁,否则就实现不了积累文化与传播文化的目的。只有通过创新宣传营销手段,扩大优秀出版物的影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出版物的作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因此,制定正确的市场策略是实现优秀出版物价值最大化的充分前提。但如何把营销工作做深做透做到位,却是个全面、持久而且有着极强针对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谨记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即任何一种出版物,无论它有什么样的巨大价值,都是有一定市场范围的,读者群都是有限的,是不可能无限放大的,我们应该相对锁定这样一个读者群的范围,然后展开有针对性的营销工作,实现优秀出版物价值的最大化。就《斗拱》而言,要想最大化地实现其学术价值,关键的是要使相关研究领域的读者,以及相关专业图书的经销商都知道它的存在,以激活对它的潜在需求。为此,我们除了在该书出版前请古建专家为该书撰写序言外,还在该书出版后召开相关领域专家研讨会,加强针对性地宣传营销,以扩大该书在读者中的影响;同时还在建筑领域内的专业报刊上发书评;不少建筑设计领域的专家分别写推荐信力挺这部巨著参加“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奖。据北京市古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马炳坚反映:“北京地区一些古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依据《斗拱》一书,在古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有关斗拱部分的技术难题都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经过针对性的营销,《斗拱》首次印刷的1600套,在两年内全部销完。2011年该书再版时又重印了1500册,目前已经销售了近千册。可见,《斗拱》虽然专业很强,读者面较窄,但由于其图书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大,实践性、实用性很强,再加上创新性的营销,销售情况令人满意,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