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扩大投资的措施

扩大投资的措施

时间:2023-07-07 17:24: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扩大投资的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扩大投资的措施

第1篇

发出保增长的强有力信号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具体措施,中心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受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9.9%,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回落到9%,增速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今年年中国家已将宏观调控任务调整为“保增长、控物价”。当前,“保增长”成为最重要任务。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以扩大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中,今后两年多时间内约4万亿元新安排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最为直接。

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于1998年宣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措施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针对投资过热等问题,于2005年转而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此次财政政策从“稳健”转“积极”,意味着我国将再度加大财政支出,扩大投资规模,其政策力度大、效果直接,能有效刺激经济。

从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可以看出,这次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了夯实基础、保障民生,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此举既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应急之策,更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就是要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007年下半年,针对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我国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货币供给取向发生重大转变。其实,在今年年中货币政策已进行了灵活审慎的调整,9月份后央行连续三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防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冲击,有必要及时灵活地调整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相关经济政策,力争把这场危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央行新闻发言人李超此前已表示。

以投资带消费 以消费促增长

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扩大内需已成经济工作重点。初步汇总,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建设,从今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我国去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13.7万亿元,而这次仅两年多时间新安排的投资就达到约4万亿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扩大内需,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从十项措施可以看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为消费创造条件,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更是直接拉动消费的举措。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成为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一大亮点。

这次中央采取的扩大内需政策,将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避免重复建设;既有利于拉动当前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能有效扩大投资,又能积极拉动消费。

百姓将从十项措施中受益

在这次公布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中,改善民生被放在相当突出的位置。民生工程位列进一步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以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意图十分鲜明。

措施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建设内需驱动型经济的发动机。此次政策调整立足民生,旨在通过加大廉租住房建设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求。同时将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民生将具有重要作用。

措施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搞好这些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设施建设,全国广大农村将会呈现出新面貌。

措施三: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发挥投资对经济直接拉动作用,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又能为广大群众的出行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条件。

措施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财政投入,然而,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弱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仍然突出,文化教育事业仍需加快发展步伐。这次国家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入,必将使我国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广大农村医疗卫生、教育落后的面貌有一个大的改观。

措施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态恢复重建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要抓住这次宏观调控的机会,动员全体人民更加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措施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目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与发达国家差距仍非常大,在全球的竞争力排名靠后。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和服务业发展,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国家将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让更多人就业和再就业,从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措施七: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需要3年左右时间,灾区群众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的道路仍然漫长。中央这次加快重建进度,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不仅有助于灾区经济加速恢复,更主要的是惠及广大灾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帮助他们早日安居乐业。

措施八: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更多地要靠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有助于释放他们的需求潜力。

措施九: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这不仅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利润,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扩大就业,职工也能更多地分享到企业的发展成果。

措施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扩大信贷会刺激经济增长,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会拉动消费和投资,一举多得。

第2篇

在80年代至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在扩大内需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1、注重运用财政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国债和政府支出等财政政策工具在抑制经济衰退、促进社会有效需求增加的导向作用。

(2)在公债政策方面,德国在1967年制定的《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法》中,严格禁止政府在经济过热时期发行公债,但它不反对政府在经济衰退时期发行公债。

(3)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在增加政府采购和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方面均有较大的举措。

2、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有效发挥微观经济机制在刺激经济增长、增加社会供给的基础作用。

(1)减轻企业负担,并积极扶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德国政府于1997年元月取消了财产税。财产税的取消意味着减轻企业50多亿马克的负担。德国政府下一步的计划是取消营业资本税。与此同时,德国政府还积极鼓励并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德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小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如制定并实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计划,其资金来源于欧洲复兴计划,目的是为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为服务行业与市场营销工作提供资助。

(2)降低国有率,实行公共企业私有化。德国政府认为,降低国有率和实行公共企业私有化,可以为个人和企业开拓新的活动领域,并有助于经济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德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私有化工作,许多航空、铁路部门如德国汉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德国铁路股份公司已成为私人掌管的企业。

3、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带动作用。德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仅靠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已往发展道路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作为契机或突破口,带动德国经济从低迷走向高涨。因此,所作的主要工作是:

(1)制定和实施“今后四年经济政策目标”。从1994年起,德国政府开始实行这项目标计划,其具体内容为,支持通讯、金融、服务、环保、卫生、保健等应增长的部门,以此创造新的大量的就业机会来对付传统工业结构性生产过剩所造成的失业问题;谋求削减银行在工业中的资本份额,以辣少企业在改革创新、采用先进技术及为此进行风险投资时的约束与限制;削减福利开支,使全部?福利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超过1/3.

(2)加大教育、科研和培训的投资,以推动包括作息技术在仙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熟练的劳动者。德国政府专门提出一项法律草案,给全部或部分时间参与培训者以资助德国政府还致力于创设新职业工种工作,目前已初步拟设30个职业工种,并开始进行试点培训。

二、日本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最大的问题是内需严重不足。针对实体经济方面存在的“三过”,即设备过剩,债务过大和雇佣过多,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日本政府逐步放宽金融市场限制,诱导实行事实上的“零”利率政策,并制定新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和综合性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规则。在具体政策方面,政府给低收入者直接发放现金地域振兴券,降低房地产交易收入所得税。地域振兴券不准流通,但可以作为现金代用券直接购物,是一种能够直接刺激最终消费的暂时性措施,主要解决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下降的问题。政府降低不动产收入所得税,则减轻了购买住宅的负担,直接刺激了住宅产业的复苏。

日本在采取相应经济政策措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同时,正在制定并准备实施新的中长期振兴经济综合计划。当前的重点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和发展新产业,创立新企业;制定综合雇佣对策,解决失业人员的救济和再就业问题。目前被确定并准备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有高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通讯和与知识经济相关联的产业;环境保护和与环保相关联的产业;与高龄社会相关的老人的衣食住、保健、医疗、生活护理、文体娱乐等的三大新兴产业,促进日本经济的增长,而且可以使日本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比利时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在比利时,政府部门在促进消费方面行使三大重要间接职能:

第二,健全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和规则,如退休金(包括养老保险)、失业金、医疗、教育、财产保险制度等,并监督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经营性机构的正常运行。这一职能的发挥需要政府进行长期的规划,采取国家福利与社会保险体系相结合的方式,使社会逐步建立起适合消费不断增长的宏观环境。

第三,通过不断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税收和利率调节为杠杆刺激消费增长。利率的变动对消费最为敏感,降低利率会使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向资本市场,增加再投资领域的资金总量,从而有利于促进生产活动,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者的收入。税收作为另一项有效措施对刺激消费增长同样重要。比利时的具体做法是,对创办新企业或雇佣失业者的企业予以不同程度的经济补贴和适当的税收减免,资金来源主要是从再就业者停止发放的失业金中提取,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政府、社会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而且就业岗位的增加使有固定收入的人数增加,消费的总体水平也就相应地得到有效提高。

四、韩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对策

韩国采取的根本对策是振作景气,改善总体经济环境。具体措施包括: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和金融结构改造步伐,增强产业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提高国内外对韩国经济的信心;及时采取刺激内需政策,扩大财政预算投资规模,提前执行预算计划,一季度基础设施和失业对策预算执行" 额达9.8亿韩元,将近全年的1/3;集中搞活住宅建设,年内投放住宅资金达9.4万亿韩元,其中提供居民购房、租房贷款4.5万亿韩元。同时,强化对企业的金融、税收扶持,促进生产和设备投资,降低并保持利率稳定。在此基础上,政府提出“健康消费是美德”的口号,鼓励居民扩大消费。

在韩国,数量众多、财力殷实的中产层成为消费的主导力量。然而,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大量中产层沦为低收入层,中产层所占比重由61.1%减为45.1%;相反,低收入层人口却由34.6%上升为54.3%.显然,中产层崩溃是消费冷淡的主要因素,韩国政府在消费政策上把扶持中产层放在重要位置。所采取的政策主要是:

1、扩大对中小风险投资企业和工商业者的创业支援。年内拟安排风险企业创业贷款7500亿韩元,扶持3万多家风险企业创业。同时将自营工商业者创业及经营支援资金由1000亿韩元增至3000亿韩元。

2、强化以中产层为重点的职业培训。适应中产层知识水平较高的特点,主要在金融、电脑网络、音像、信息通讯等知识产业和服务产业等部门,以中产层为对象实施专门职业培训,借以减少中产层失业,并借助其发挥活跃经济的作用。

3、实施综合税收优惠援助,包括对中产层存款给以利息免税及低税等优惠,对中小制造业实行特别税收减免,通过扩大非纳税部分减轻继承税负担,并设法减轻住宅及子女教育方面的纳税负担。

4、维持中产层家庭的生活安定。向中产层家庭失业者提供长期低息“家计资金贷款”,帮助其稳定生活和另谋生计。截止今年4月中旬,接受贷款支援者达17.6万名,援助金额为1.1万亿韩元。

五、越南扩大投资、刺激内需的措施

目前越南市场供求关系中存在着一些脱节的现象:一是商品尚不丰富,但却出现了剩余的现象,如钢铁、水泥、布匹等库存积压数量很大,消费缓慢。二是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生产出的产品却大量积压。三是投资资金严重缺乏,但居民和经济组织的大笔资金却又大量闲置。四是商品和生产价格下降,下降的原因并非由于生产成本和流通费有下降,而是因为购买力和偿还能力下降。

越南有关专家认为,以上问题可以用刺激需求的措施加以解决,但不应该鼓励进口商品的消费。因为这种消费不仅不能促进国内生产,还使得目前尚缺乏竞争力的国内产品受到冲击。现在刺激内需最有效的措施是扩大投资。目前越南国内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左右。有关专家指出,加快投资速度应该迅速落实优惠信用资金计划,尽快发放和促进今年的资金到位。

此外,刺激内需应增加企业投资,加大对水利工程、农村交通、居民住宅、电力系统、生活供水等领域的投资。对于企业,应采取降低税收的方式使之增加积累,提高投资能力;同时降低贷款利率,鼓励企业贷款进行投资;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化的速度。

在消费方面,有关专家认为,应注意不同消费层次居民的需求,对中等收入以上的阶层,除了鼓励他们向生产经营直接投资外,还应鼓励他们进行合理消费。对于生活尚不富裕的普通消费者,则应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参加工程建设的方式解决就业和提高收入;应该面向农村组织商品销售网络,同时建立消费信贷基金,实施分期付款的购货方式;部分商品价格应该下调,特别是积压商品;对货币贬值部分则应实行补贴。

六、马来西亚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

马来西亚于去年9月实行“外汇管制”,在稳定汇率和金融市场的前提下,通过放松银根,大幅增加公共开支等措施设法拉动内需,使经济逐步走上复苏轨道。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1、稳定金融、鼓励放贷。为扭转经济颓势,马哈蒂尔总理亲任财长,并宣布实行外汇管制的大胆措施,把汇率固定在1美元兑换3.8林吉特。同时,马政府还成立国家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该公司向10家金融机构注入61亿林吉特资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11.9%,给银行增加放贷提供保证。

2、大幅增加财政开支和基础设施投资,促进消费需求。在1999年预算案中马哈蒂尔开出了约占国民生产总值6%的166亿林吉特巨额预算赤字,通过公共开支和消费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私人投资和消费,重现经济活力,扭转经济滑坡的局面。

3、放松银根,鼓励银行放贷。央行从去年9月实行外汇管制后,多次调低利率,以鼓励银行放贷,央行法定储备金由今年初的8%逐步调至4%,商业银行流动资产对负债比率从17%降至15%.

4、实行振兴经济的税务措施。根据马预算案,原本到2000年应缴付的1999年的所有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将豁免。此外,政府还对一些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如国际贸易公司实行70%的免税率等。

6、配合政府优惠政策促商机。在政府发起的“居者有其屋全国购买产业运动”中,大约200多家企业和银行及几乎所有保险公司参加了该促销活动,银行通过优惠贷款,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来削减商品价格,保险公司则为产业购买者提供25%的产业保险优惠及10%的购买产业抵押险,同时个人只要象征性地交1林吉特就可获得1万林吉特的个人意外险。

7、企业、银行、商家等联合启动电子商务,用先进科技开发商机,刺激消费,取得良好效果。去年马电子商务交易为8000万林吉特,预计今年将达到3亿林吉特,此后两年将以每年4倍的速度递增。

七、智利刺激国内需求和措施

智利总统弗雷宣布了八项紧急经济措施,旨在刺激国内需求和促进经济恢复增长。其措施主要包括在财政预算范围内,通过有关部委和市政厅增加在道路、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广开就业门路;振兴建筑业,通过减税鼓励住房销售,同时增加对劳动者住房的补贴;国家银行重新安排中小企业债务,特别免除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以及个体户所欠债务的利息和罚款;建立出口信贷保险,完善出口商保险基金;通过国家补贴的办法鼓励私人企业雇用大学、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的在校生;敦促议会尽早通过“失业工人保护法”;增加市政建设、社会基金和学校基础设施基金资金;提高铜产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资料来源:

《1》齐兰《德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及其借鉴意义》《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4期

《2》赵文斗《财政货币手段并用 刺激内需端倪渐显》《经济日报》1999年6月15日

《3》孙健《政府搭台 市场唱戏》《经济日报》1999年6月4日

第3篇

【关键词】 莱芜市民间投资政策措施

近年来,我国民间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柱和创造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加快民间投资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莱芜市民间投资发展的基本情况

1、民间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

莱芜市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140.42亿元增至2010年的321.36亿元,其中民间投资由124.52亿元增加至240.19亿元。民间投资已成为拉动莱芜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民营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民营经济是民间投资的主体,它反映了民间投资力量的强弱和变化。截止2010年末,莱芜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40.57亿元,同比增长13.5%,占GDP的比重达到4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市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1802家,总量突破1万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700户,个体私营经济全年新增就业3.6万人,新增注册资金37.03亿元。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15.33亿元,同比增长26.87%,占全部税收比重23.28%,同比提高3.75个百分点。

3、民间投资在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间投资主要面向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在增加就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民间投资安排了大量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莱芜市民间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资领域较为狭窄,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莱芜市民间投资的投资领域十分狭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房地产、批发零售以及餐饮业这些技术和市场较为成熟、市场门槛和技术含量较低的领域,而对于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型行业涉足较少。莱芜市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一方面工业投资偏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近年来莱芜市工业经济发展低靡,要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餐饮业为莱芜市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2011年这三个行业投资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比重达85.09%,特别是房地产业投资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比重高达68.35%。而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计算机软件服务业和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投资仅完成3.03亿元,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为2.2%。这种行业投资的传统性和不均性现状不利于服务业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和高端化发展。

2、民间投资资金瓶颈约束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成本高。民营中小企业筹集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我积累、银行贷款、民间融资等方式,难以通过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融资渠道方式较单一。而民间融资利率高,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资金成本。二是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莱芜市中小民营企业较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资产规模小、自有资金比例低、信用等级低。商业银行对担保和抵押的要求较为严格,而中小企业难以提供可靠的贷款抵押物或找到合适的担保单位。因此,莱芜市民间投资存在投资资金瓶颈约束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融资政策支持,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是非常困难的。

3、政策不配套,民间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民间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有关部门对民营中小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三乱”现象仍然存在,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二是对民间投资缺乏产业政策的支持和投资信息指导,尚未建立完善权威的信息和优良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三是有关部门对民间投资监管过度而缺乏相应的服务意识。四是民间资本的权益保护难,个体私营企业的社会地位法律保障不明确,产生了纠纷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4、缺乏有效的疏导,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民间投资热衷于投机炒作的原因是投资渠道过于狭窄,甚至无处可去,投机炒作似乎成为民间资金保值、升值的主要途径。因而需要对民间投资加以引导,使其处于健康理性的投资状态。另外,民间投资的质量也需要提高。由于民营企业资金有限、技术水平低,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差,极易造成民间投资往往投向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导致投资项目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力。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主要依靠经营者的个人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难以满足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和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激活莱芜市民间投资的的政策与措施

1、支持和扶持民间投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优化服务领域投资结构

(1)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政府应通过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引导民间投资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革新,改变民间投资仅停留于传统产业的状况。鼓励民间投资在粉未冶金、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产品和高端化工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好高新技术产业对投资的引领作用。一要对高新技术产业集中投入,建设几个大的工业项目,以大项目为载体,形成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促进产业升级;二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技术创新机制,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实施人才战略,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由引进、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三应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抓好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的渗透,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

(2)优化服务业投资结构。要加大服务业投入力度,一是要围绕扩大消费来调整投资结构,兼顾地区差异和不同消费群体,进一步加大在旅游、文化、信息、教育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二是应围绕鲁中物流基地建设,加大生产业的投入力度。

2、探索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1)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专门服务的小额贷款公司。要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提升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质量和风险控制水平,推进那些发展较好、具备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有序扩宽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渠道,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人员培训、资金结算、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发挥好其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搞活民间融资市场的作用。

(2)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解决民营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可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按照规范化股份公司的模式成立的,其资金一般来源于财政注入和民间资本。再担保机构可化解、缓解信用担保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可由各级政府和商业性保险机构共同出资建立。

(3)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搭建投融资合作平台。投资引导基金按专业化、市场化方式管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严格管理”的原则进行投资运作,重点引导投资基金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节能环保、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领域。

3、制定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优化民间投资环境

(1)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增强民间投资的信心。2010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明确了各部委和地方的主要工作任务,要求各部门和地方研究提出各项鼓励措施的具体实施办法。因此,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快制定实施细则,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形成政策合力。有些鼓励措施需要各部门共同负责,部门间应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政策效果的有效叠加,防止各部门配套政策相互矛盾现象的发生。

(2)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一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从全能型、管制型、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二要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政策、措施的咨询、听证制度。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理顺部门间的关系,防止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严禁向企业乱摊派、乱收费。三要创新行政审批制度,贯彻执行民间投资项目“非禁即准入”的原则和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坚决取消那些不符合政企分开原则、妨碍公平竞争、市场开放的行政审批,防止出现擅自以备案、核准等名义进行变相审批的现象,充分利用行政审批职能整合优势,加快建立行政审批项目联合办理制度。四要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对在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过程中执行不力、决策失当、效能低下、违法行政、、监管不力等“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都要严肃追究。

4、有效引导民间投资,增强民营企业实力

(1)政府构建咨询服务平台,引导民间投资。政府要建立健全规范统一、简便易行的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体系,为民间投资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要依法公开民间投资相关政策法规、市场准入标准及废止的法规政策规定。有关部门要抓紧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平台,定期向社会公开产业投资政策、地区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前景、招商引资项目、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并发挥部门优势进行行业发展分析,引导民间投资者正确判断形势,提高投资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2)采取相应措施增强民营企业实力。一是鼓励民营企业实现扩张发展。对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好的民营企业,支持其向股份公司转变。二是采取措施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在财税政策方面,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等会计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提高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对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努力打造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增强企业后劲和市场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引进和使用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解决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注:项目基金:本文系莱芜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1年重点研究课题“莱芜市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金融危机中如何扩大民间投资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9(16).

[2] 刘刚:激活民间投资的重点及难点[J].中国发展观察,2009(12).

第4篇

【关键词】消费需求 出口需求 投资需求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缓势头,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我国经济也出现了出口萎缩、经济增速放缓、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口增加等现象。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在宏观调控中应坚持继续扩大内需的方针,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当前形势下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

(一)出口需求难以长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外需持续扩大带来的出口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7年,出口占我国GDP的比重已达37.5%。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全球贸易环境。目前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已经使美欧经济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迹象,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需求下滑,所以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外部需求是难以长期为我国提供可观的经济增长动力的,所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解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靠扩大内需,内需永远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二)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受力对投资需求的制约

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以低水平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居高不下,而且大部分投资的技术含量不高,所以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主要应改善投资结构。而我国出口的产品也基本上都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和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当前我国经济增长GDP虽然高,但增长效率比较低,能源、资源消耗都比较大。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我国经济受国际能源价格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所以不论是为了防范国际能源价格风险,还是从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载压力上来说,投资需求大幅度提高都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三)消费需求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工作的重心在投资上,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的推动力来自投资,消费增长和投资增长不协调,消费增长在两大内需增长中长期处于明显滞后状态。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而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3年全球平均最后消费率约为77%,中国明显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最终消费率低,说明在GDP的分配和使用中,消费的扩张力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的扩张力低。我国经过几年来的调整,虽然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但是和世界平均最终消费率相比,说明我国消费需求未来的增长空间还很大。

二、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着诸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而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增加居民的收入。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已经明显地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我国针对地区间和部分社会群体间收入差距过大而明确提出“提低,扩中,调高”的改革思路,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最终使得我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内部差距全面缩小。可行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稳定和加强各项支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鼓励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收入;依法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严格控制垄断行业及企业职工收入的过快增长。三是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工资分配制度,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相应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保障城镇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增加对低收入户特别是困难户的救济、补贴;通过减税、支持创业等手段增加各类困难户的收入,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水平。

(二)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公共投资对社会消费的带动作用

由于多年来我国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减灾防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社会急需的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所以只有通过扩大公共投资、降低公共产品价格,才能建立起启动城乡消费的长效机制。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政府要增加对健康、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产品的支出,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乡消费条件,改善消费环境,降低储蓄意愿而带动消费的增长。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从而使农民收入增加,最终实现启动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样才能有效扩大消费内需。

(三)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者预期

第5篇

在日前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发出预警,要求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全球经济低迷的长期性和严峻性,周密考虑应对措施。

伴随着国内外经济困难的增加,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和市场需求不断萎缩,中央企业面临着近年来最紧迫的局面。

在金融危机阴霾的笼罩下,世界经济加速下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作为国民经济的“排头兵”,中央企业在沉稳应对危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点评:信心为王的基础是宏观调控的准确与力度,2008年年底,“密集型”出台调控政策,由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重大转变是信心的基础。

宏观调控着力点在于平稳快速增长

2008年毫无疑问是经济外部环境异常动荡、宏观决策异常困难的一年。此次金融风暴除了对我国出口和投资带来相对直接的影响之外还会给消费需求带来间接的不利影响。显然,对于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预期必然恶化我国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而新的消费热点(主要包括汽车、住房、建筑装潢、娱乐、旅游、教育、通讯等)与过去的消费热点相比对收入增长具有更大的弹性,而且更容易受到收入预期的影响。

点评:2009年的“保八”战役已打响,这其中加大基础建设是必要及时的。同时,刺激内需,特别是鼓励百姓购房更是关键。

三大目标并重前行

2009年经济工作以保增长为直接目标,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则是保增长的主攻方向。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宏观调控三目标并重。

当前保增长是首要任务,但应看到它与“调结构”相统一的一面。比如,加大基建和“三农”等领域的财政投资,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都属于既能补齐经济增长“短板”、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又可以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

也有专家认为,尽管投资对经济增长见效快,但新增投资首先要抵消民间投资的削减量。未来出口难以迅速恢复,房地产市场还有较长调整时期。历史数据显示,利率下调到最低点后一年左右,刺激消费和投资的政策效应才会显现。从这些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将面临两至三年的调整期。

点评:应该看到三大目标不是在短期内一蹴而就的,政策会有失灵,但应迅速调整,否则矫枉过正。

“改善民生”是发展“重头戏”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消费”这驾马车长期以来的“短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此,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拳出击”――在确定的2009年5项工作中,有关通过提升民生水平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随处可见。

“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应当看到,全球性金融危机一方面引发经济增速趋缓,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转变增长方式的机会。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将使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打造推动经济增长的恒久动力,这将成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希望。

点评:扩大内需是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而改善民生,则成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进一步加深,就业问题将成为我国2009年面对的巨大挑战之一。

在优化结构前提下扩大投资

2009年我国将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扩大投资规模,进一步向“三农”、节能减排、社会事业、西部大开发倾斜,加快民生工程、生态环境、自主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同时,着力扩大消费。

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继续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盲目扩张,严禁新上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坚决遏制追求奢华、大量浪费土地的城市建设。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2009年将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把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作为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把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点评:经济衰退的经验表明,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作用因其时效最快而首当其冲。但要防止“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趁虚而入,我们不能重蹈先建设后治理的覆辙。

增加农民收入需要金融支持

目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增加农民收入应着重解决政策、人才、资金、信息等根本性问题。

第6篇

一、当前形势下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

(一)出口需求难以长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外需持续扩大带来的出口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7年,出口占我国GDP的比重已达37.5%。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全球贸易环境。目前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已经使美欧经济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迹象,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需求下滑,所以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外部需求是难以长期为我国提供可观的经济增长动力的,所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解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靠扩大内需,内需永远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二)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受力对投资需求的制约

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以低水平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居高不下,而且大部分投资的技术含量不高,所以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主要应改善投资结构。而我国出口的产品也基本上都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和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当前我国经济增长GDP虽然高,但增长效率比较低,能源、资源消耗都比较大。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我国经济受国际能源价格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所以不论是为了防范国际能源价格风险,还是从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载压力上来说,投资需求大幅度提高都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三)消费需求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工作的重心在投资上,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的推动力来自投资,消费增长和投资增长不协调,消费增长在两大内需增长中长期处于明显滞后状态。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而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3年全球平均最后消费率约为77%,中国明显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最终消费率低,说明在GDP的分配和使用中,消费的扩张力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的扩张力低。我国经过几年来的调整,虽然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但是和世界平均最终消费率相比,说明我国消费需求未来的增长空间还很大。

二、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着诸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而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增加居民的收入。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已经明显地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我国针对地区间和部分社会群体间收入差距过大而明确提出“提低,扩中,调高”的改革思路,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最终使得我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内部差距全面缩小。可行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稳定和加强各项支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鼓励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收入;依法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严格控制垄断行业及企业职工收入的过快增长。三是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工资分配制度,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相应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保障城镇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增加对低收入户特别是困难户的救济、补贴;通过减税、支持创业等手段增加各类困难户的收入,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水平。

(二)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公共投资对社会消费的带动作用

由于多年来我国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减灾防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社会急需的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所以只有通过扩大公共投资、降低公共产品价格,才能建立起启动城乡消费的长效机制。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政府要增加对健康、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产品的支出,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乡消费条件,改善消费环境,降低储蓄意愿而带动消费的增长。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从而使农民收入增加,最终实现启动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样才能有效扩大消费内需。

(三)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者预期

第7篇

扩大进口的重要意义

重视利用外部市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950-2009年。半个多世纪,世界贸易平均增长9.6%,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速。改革开放31年来,中国外贸年均增长17.5%,比经济增长平均快7-8个百分点,外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开放市场和扩大进口,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进口,可以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引入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资本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课题组的研究,进口对中国生产率进步的贡献率约达46%。即使是进口消费品,也可以产生相应的示范效应,进而传导到生产环节,促进一国生产的发展。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了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扩大进口对于我国发展低碳、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促进结构调整将起到积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改革开放近32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不断改善,中国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进口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降低了消费者的成本,提高了消费品的质量,增加了广大消费者的福利。近年来,国外高档消费品、食品及电影、音像等文化服务产品的对华销售增速不断上升,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评价外贸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时,通常采用支出法来测算,即以净出口来计算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但也要看到,这种方法更多是统计意义上的计算尺度,并不能全面反映外贸对一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更不能据此就认为进口对GDP增长是负贡献。据近期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测算,1987年至2007年,外贸出口和进口对GDP增长率的年均贡献分别达到2.7和1.5个百分点。

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既重视出口,也重视进口,积极推动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为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中国扩大进口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长期以来舆论更关注出口,使得中国在进口方面尚未全面被各界真正了解。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主要包括:

取消或放宽进口限制,推动贸易便利化。关税方面,目前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已降至9.8%,略高于发达国家6.5%的平均关税水平,但远低于发展中国家46.6%的平均关税水平,2010年降低了鲜草莓等6个税目的进口关税,同时从7月1日起分步对最不发达国家给予零关税待遇。

非关税措施方面,近年来不断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措施,近5年来,中国已分批取消了800多个税目商品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目前已基本取消了进口配额管理商品,仅对个别商品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2010年还取消了部分机电产品的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加快推动贸易便利化,海关、质检、环保等部门进一步改善了进口检验检疫、海关通关环境,货物进口通关便利化程度明显改善。

鼓励支持进口。国家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先进的关键技术设备、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和重要资源性商品进口。例如,国家有关部门了《国家鼓励进口的产品目录》,对企业进口给予支持。

加大进口促进力度。一是宣传介绍中国有关进口法律法规,提高政策透明度,设立进口促进平台,营造良好贸易环境。中国首个进口促进平台一上海进口商品展示中心已在上海浦东成立,将于明年一季度投入运营。二是举办各类进口商品展览会、博览会、推介暨交易会等。2010年11月商务部将在浙江义乌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带动中国与非洲全方位的经贸合作交流。三是积极研究运用各种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扩大进口,包括为企业提供进口融资便利等。四是支持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投资贸易促进团,积极赴有关国家开展投资贸易促进活动,有效减少贸易顺差,例如,2009年,商务部先后组织了赴欧、美、亚、非等地投资贸易促进团15次,往访国家超过40个,签署金额逾500亿美元,受到国外高度评价,营造了互利双赢良好氛围。今年截至8月份,商务部已组织了投资贸易促进团17次,赴世界各地开展贸易促进活动,规模和国别远超以往。

加快区域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目前,中国已与27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4个自贸区,已经签署了10和自贸协定,为扩大进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今后中国扩大进口的潜力和空间

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提高。据世界经济论坛报告,2009年中国市场开放度位列全球第49位,较以前有了明显提升,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为今后扩大进口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较为充裕的资金要素,有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条件。2009年,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万亿元人民币,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创1986年以来的最高实际增速。预计2010年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远远高于中国的出口总额。

今后,随着中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为经济增长释放出一个长期而庞大的内需市场,同时也会给其他国家扩大对华出口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一起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今后中国扩大进口的重点和措施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目前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今后将在优化进口结构、推动进口便利、完善促进体系等三个重点方面,采取8项措施,鼓励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1、按照产业政策要求,积极进口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等;

2、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和争端,鼓励增加自主要贸易顺差国的进口;

3、进一步优化进口关税结构,引导企业扩大进口;

4、继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和放宽进口管理,降低进口费用和成本;

5、不断完善进口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提高政策透明度,营造良好贸易环境;

6、举办各类进口商品展览会、博览会、推介暨交易会等,带动中外经贸合作交流;

7、积极研究运用各种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扩大进口,包括为企业提供进口融资便利等;

第8篇

当前,我们应如何提升扩大内需的有效性,获取扩需效应最大化?这是需要冷静思考和把握的首要问题。全国各地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作为经济社会正处在全面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江苏,保增长扩内需不应仅仅停留于一般性增量的扩展,应把关注点、兴奋点、着力点更多地集中到优化结构、产业升级、改善民生等内涵提升上来,借机乘势打造更高起点、更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新平台,真正化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为我省千载难逢经济社会全面优化升级的重大机遇,以赢得“冬去春来”大发展的先机。

把握新形势新需求,避免陷入扩大内需“路径依赖”

应对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人们自然会联想到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国家同样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高强度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在较短时间内刺激了需求,拉动了经济增长,且保持10年的高增长。单从江苏看,10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98年的2536亿元猛增到2007年的12270亿元,年均净增近千亿元,创造了GDP连续10年两位数高增长的奇迹。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功应对,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而且使中国经济跃上了一个大台阶,是转“危”为“机”的一大范例。正因为如此,有人就习惯性认为,这次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扩需路径亦可“照葫芦画瓢”。其实,这次金融危机波及面、复杂度、破坏力比10年前要大很多,并且宏观背景、客观环境、危机机理已发生根本性改变,远非仅靠投资的单兵突进所能解决全部或根本问题,江苏的情况尤为如此。

首先,江苏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是迫切的需求。江苏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占比、高新技术贡献率还有相当大增长空间。企业大部分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改造、创新创牌的任务十分紧迫,2007年我省R&D经费占GDP仅为1.7%,比5年前的韩国、日本还差1~2个百分点。重化工业比重偏大,节能环保型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这是江苏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基点。

第二,江苏正处在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急需调整的关键阶段,增加消费需求尤为重要。这几年在拉动江苏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尽管消费比重在逐年增长,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8个百分点,拉动的主力仍是投资和净出口,分别比全国高出5.8和1.0个百分点。实践证明,这种动力结构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不利的,外需一旦遇到萎缩或贸易保护,“蝴蝶翅膀”扇起的冷风就会使我们头疼感冒。而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容易导致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因此,要赢得新一轮高起点上的持续发展,加长消费短板,促进三大需求的协调增长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第三,江苏正处在经济国际化提升的关键阶段,外向型经济面临着创新求变的重大任务。外向型经济是我省一大优势,前年全省外贸依存度103.3%,苏南地区更高,其拉动经济的巨大影响力暂无法撼动。现在的问题是,低端产品、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较高,达到64.0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只占40.80%,且与欧盟、美国贸易比重偏高,结构单一。因此,当务之急要适时地调整结构,创新求变,增强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敢于善于在危机中脱胎换骨,使我省的外向优势能够持续放大。

第四,江苏正处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关键阶段,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须协调推进。这几年江苏在惠民利民方面办了许多实事好事,民生指标、社会事业发展指数不断上升,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这些年居民收入增幅与国民经济、财政收入增幅还有一定差距。城乡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保障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因此,我们还需在调整国民分配、增加居民收入、保障制度安排等方面下功夫,这也是扩大内需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五,江苏正处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更需要分类指导保增长。目前江苏区域经济已经形成梯度特色鲜明,南北互动并进的发展格局。在此格局下,苏南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苏中应充分发挥江海联动优势。建设大型循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苏北应着力培育内生增长动力,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发展阶段的不同带来了增长需求的差异,扩大内需当分类指导,各有侧重。

在这样的背景基础上,江苏扩大内需显然不能陷入既往的“路径依赖”,应当把握新形势、新特点,结合江苏实际,立足于高起点、全方位、前瞻性,综合有效施策。真正像梁保华书记指出的那样,“坚持把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把着力扩大内需与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结合起来,把有效扩大投资需求与积极拉动消费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促进经济增长与深化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按照这样的扩需路径,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因扩需而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更会借扩需而获得全面优化升级,在更高起点上迎来大发展、快发展。

把握两大政策内涵实质,确立扩大内需的科学导向

这次中央和省里出台的一系列强有力财政和货币政策,不但出手快、出拳重,而且涵盖面大,配套性强,是名副其实的组合拳。与以往扩大内需相比,“又好又快”的本质和导向非常鲜明。

一是既解当前刺激经济的应急之需,又为今后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这次投资力度之大、项目之多、实施之快前所未有,这些投资时滞短、带动强、见效快,其“酵母”功效非常明显。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刺激相关产业和整体经济加速。但我们注意到,这些资金的投向主要集中在重大民生工程、重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又是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程。例如,单就保障性住房建设,江苏今年就安排了110亿元,起到了拉动地产和解决民生的双重效果。因此,扩需必须将“近忧”与“远虑”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既有政府投资的主导,又有多元化投资的跟进。在扩需投资的大盘子中,政府投资无疑起到了主导和引导的作用,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精神。但财政资金毕竟有限,因而在扩需政策中财政资金只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它撬动的信贷资金、企业投资、社会融资无疑是十分可观的。江苏到2009年底将完成政府性投资30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1.2万亿元。到2010年底可完成政府性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

资2.5万亿元。对此我们既要争取政府投资,又要调动信贷投资,引导社会投资,激励企业投资,形成多元化、大量级、高效益的投资格局。

三是既着力解决表层的现实问题。又注意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这次扩大内需是双管齐下,靠投资促经济提速,靠消费保持续增长,即使是基础设施投资、社会事业投资亦是为消费创造条件,而一系列的民生保障工程更是直接拉动消费的有效举措。这种从根本上持续促进经济增长的做法,是此次扩需的一大亮点。而另一大亮点就是增值税转型改革,较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税负,我省企业可减负190亿元。这就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大的方面讲,有力地推动了我省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四是既注重出拳的“快”与“重”。又讲究出拳的“准”与“好”。我们可以从资金投向上明显看出,大规模的项目投入是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的。在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上体现了“有保有压”,重点新上安居工程、铁路港口机场等提升工程、“三农”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等,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在扶持企业发展方面,本着扶优限劣的原则,重点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产业技术升级,限制“两高”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在其它资金的安排上,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环保等社会事业倾斜。

这样的政策导向。对江苏来讲蕴藏着巨大的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更有利于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提升发展、跨越发展;更有利于江苏城乡区域统筹,实现互动发展、协调发展;更有利于江苏保护生态、节能减排,实现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更有利于江苏在更高层次上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紧紧抓住这一轮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不但能战胜危机,更能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大提升。

把握优化升级切入点,提高扩大内需的有效性

当前,扩大内需已全面展开,紧抓重点尤为关键。我们应结合实际,围绕优化升级这一重点,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养有利因素,着眼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发展,着力提高扩大内需的有效性,在以下几个方面求突破:

首先,充分利用增值税改革、银行信贷放宽和各种扶持政策聚焦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企业有近26万家,工业增加值占GDP一半以上,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的一半以上。制造业稳,江苏经济大局就稳。目前在市场紧运行的情况下,政府要创造更加宽松、温暖的环境,力保企业能平稳“过冬”。同时,企业要有壮士断腕的气魄,在保存量的基础上,加快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培养一大批有竞争力的品牌,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尤其是有条件的本土企业应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抓住时机吸纳海内外创新型人才,进而谨慎地、有选择地到海外并购拓展,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在寒冬中练就一身本领,开辟更大的天地。

第二,充分利用投资消费全面拉动和产业结构阶段性升级相叠加的契机,促进服务业大发展大提升。无论投资还是消费,都与服务业发展相关,扩需亦将服务业带入新一轮发展期。去年江苏人均GDP突破5500美元,这预示着服务业将迎来快速上升期。“两期相叠”,服务业大有可为:应主动服务于基础设施大规模投资,企业升级换代,加快发展物流、商务、科技研发等生产业;面对信息化加速提升的新需求,加快发展软件业、服务外包、多样化电信产业;适应消费的新热点,加快发展文化、动漫等新兴服务业;抓住信贷政策适度放宽后的大流动性,加快金融、证券业发展:针对降息、降税、降费等政策刺激后房市趋暖的情况,加快启动新一轮房地产业发展;迎接消费的全面复苏,加快发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

第三,充分利用国家重点扶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尽管农业在我省经济总量中份额不大,但它对农民增收、稳定全局至关紧要。在落实好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出台政策的基础上,抓紧实施好扩需政策中的“三农”项目。加快实施水利、公路、饮水、综合开发等基础设施项目,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提高;加快实施农民健康、社会保障、农村教育文化、环境卫生、脱贫攻坚等社会事业项目,使农村各项公共事业上一个新台阶;加快实施高效农业现代农业项目,使农业农民持续增效增收;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项目,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

第9篇

1、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乘数效应是制定宏观政策要考虑的因素。而在管理中某一政策的实施是否也具有乘数效应,且这个乘数效应正是管理者所追求的。

2、比如一个促进销售计划的实施,管理者希望这个计划可以成倍的增加,但是结果往往发现,如果没有其他的策略实施的配套,乘数效应很难实现。再比如激励政策,管理者采取了诸如结果激励方法、过程激励方法等。因此,管理者希望能够实现一个乘数效应,即一种措施产生多重效果。

3、所谓的配套措施是使当初的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发挥功效的配套措施,比如管理中的激励措施,如果单纯的激励是不可能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继续发挥作用的。必须要有相应的比如企业文化等的配套,只有做好相应的这些措施,乘数效应的效果才可能进一步持续地发挥功效。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强调稳增长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国务院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表明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目前的主要矛盾,此前的政策定位需要继续预调和微调。当前经济增长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外部环境,二是此前政策的主动调控,三是市场情绪较悲观,未来稳增长必须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与一个多月前相比,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表述出现明显变化,即更加强调稳增长的意义。4月投资、消费和出口等经济指标出现全面回落,未来中央政府将以更具体和有力的政策措施对冲经济增长下行压力。

政策预调微调可期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意味着未来的政策基调既不是紧也不是松,而是根据经济形势随时调整、预调微调,但接下来的两个季度毫无疑问将是流动性较宽松时期。

鲁政委认为,预计未来存款准备金率还会有多次下调,存款利率不一定会下调,但贷款利率的调整可能会有几种选择,可以直接调整,也可以放宽利率下限,扩大浮动区间。目前我国既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又必须避免给潜在通货膨胀提供过度的流动性催化。因此,通过直接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是有针对性又能兼顾其他的政策。除货币政策外,金融监管政策也需进行调整。例如,调整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考核、资本充足率要求等。

刘元春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既强调稳健的定位,又表明政策是有弹性的。今年的广义货币(M2)的增长目标是14%,但目前只有12%左右,这说明未来货币供应层面还有可操作空间,信贷总量、存款准备金率还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近日在中国证券报独家的报告认为,可考虑下调贷款基准利率或适当放宽贷款利率下浮的幅度限制,并着力清理和规范银行贷款各种收费,大力缓解企业过高的融资成本。同时,目前CPI涨幅回落的基础并不稳固,为稳定居民通胀预期,应保持现有存款基准利率水平。

该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应抓紧研究更大力度的结构性减税方案,争取早日出台。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任务,国家预算内资金应重点支持农田水利、保障房、民生工程以及节能减排项目等领域。今年企业经营困难较大,税收增速也会回落,切不可因税收增速回落而对企业收“过头税”,反而应当清理不合理行政收费,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企业中增加税负的企业要想方设法做到至少不增加税负。

投资或成短期突破口

对于投资、消费和出口,国务院常务会议均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意见和措施,特别是投资领域得到强调。

李慧勇认为,对于短期来看,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和突破口应该是固定资产投资。“十二五”期间仍有较丰富的投资项目资源,同时,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更快。具体而言,水利、电力、环保、高铁、轨道交通、电信、保障性住房、中西部等投资领域最有希望迎来利好。

在房地产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链家地产分析师陈雪认为,短期来看,限购以及差异化信贷等调控政策不会动摇,但近期部分城市对楼市政策的微调可能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

第11篇

关键词?演需求结构;政策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演F830.99;F123 [文献标识码]A ?眼文章编号?演1673-0461(2013)06-0001-05

一、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需求结构调整(1998年~2003年)

(一)政策背景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南亚地区带来较大的冲击,对全球经济也产生不利影响。当时,正值我国综合整治高通胀、打压过热经济、压制需求的时期。随着亚洲经济的整体低迷,我国出口及经济增长也受到挑战,工业产品等出现结构性过剩的现象,经济转入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局面。为此,我国政府在对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的情况下,对内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基本取向的宏观调控,将调整需求结构提高到新的战略层面。

(二)主要政策

1. 积极的财政政策

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以国债投资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到2002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安排项目投资32,8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600亿元,在实施过程中,国债投入方向每年都在不断调整和变化。政府在发挥财政支出作用的同时,也注重税收政策的作用。1999年11月1日开始征收利息税,税率为20%,同时调低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税率,2002年住房交易契税由6%降至3%。

2. 稳健的货币政策

为应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抑制通货紧缩,拉动国内需求,1998年,政府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消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商业银行可按信贷原则自主增加贷款;1998年和1999年先后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降至6%,共计7个百分点,4次下调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通过窗口指导和政策指导,引导贷款投向,调整基础设施贷款政策和个人消费信贷政策,增加农村信贷、高新技术企业信贷和出口信贷;推进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公开市场业务累计交易量由1998年的2,827亿元迅速上升至2001年的16,781亿元;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完善商业银行制度。

3. 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

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国内经济增长,政府将房地产和教育两大产业作为两大市场化重点,产生深远影响。1998年,央行《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随后明确提出停止住房实物分配,终止了沿袭约40年的福利分房制度,住房实行市场化,之后房地产业的繁荣直接带动了钢铁、水泥等资源性行业的发展。1999年,政府做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快推进教育产业化进程,教育消费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迅速增长。在地区发展政策方面,政府于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给予财政倾斜。

4. 收入分配和民生政策

1998年,政府出台以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为重点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努力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等低收入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全国共有1,900多万人实现再就业,2,4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待遇。为推动居民释放潜在消费需求,国务院于1999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推出“黄金周”休假制度。1999年,政府提出城市化发展战略,认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将成为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动力源”(见表1)。

(三)效果评述

1998年~2003年需求结构调整政策的出台是在亚洲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增长放缓、国内通缩、外贸受阻的背景下推出的,其突出特点是:把增加内需总量作为当务之急,是一项紧急应对之策,强调短期调控,强调短期政策效果。因而,本轮调整侧重于对短期内拉动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投资需求的增长,侧重于政府投资的增长。政策上体现为以投资为导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就业等配套政策较少,同时,由于城乡人均收入增速差距持续扩大,使得农村的消费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农村消费潜力未能得到有效释放。

本轮需求结构调整政策的结果:宏观经济调控取得一定效果,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抑制了经济下滑趋势。但政策效应与预期结果有一定差距,结构性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相反,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在不断增强,形成了“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并且有自我强化趋势,进一步强化了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内需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剧了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在本轮需求结构调整政策实施期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57.1%降至2003年的35.8%,下降21.3个百分点,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26.4%升至2003年的63.2%,上升36.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则在逐步下降,内需结构失衡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更加严重(见表2)。

二、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需求结构调整(2008年至今)

(一)政策背景

2008年7月,在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且国内通胀压力仍较大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将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由“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转变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二)主要政策

1. 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央政府把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放在反周期的操作框架内,实施总量扩张的积极财政政策。2008年11月,国务院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提出了“4万亿”刺激计划,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加大了在安居工程、农村建设、基础设施、教科文卫、生态保护、灾后重建、自主创新等领域的投入规模,增加了在三农、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研发创新等方面的支出和补助,调整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2.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采用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等多种政策工具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9月至12月的三个月内,央行连续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由17.5%降至15.5%;同期,央行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其存款基准利率由4.14%降至2.25%,贷款基准利率由7.47%降至5.31%;加强了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在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加大对“三农”、就业、灾后重建、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加强对房地产金融的监测,改进房地产金融服务,简化和规范住房贷款制度,理顺住房消费贷款政策;加强外汇管理,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我国金融体系,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3. 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

2008年12月,政府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并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2009年,政府公布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业、石化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进行鼓励扶持。在地区发展政策方面,根据我国区域特色,政府规划出不同的区域经济圈(带),先后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等多个区域发展规划,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

4. 收入分配和民生政策

2008年12月,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将家电下乡从10多个省区市推广到全国,同时把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含太阳能、燃气、电力类)和空调等产品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2009年,出台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同时,政府扩大了新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范围,推出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一系列措施;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出台收入指导线(见表3)。

(三)效果评述

本轮需求结构调整政策是在面对外部冲击及内部结构性问题和民生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出台的,其主要特点是:与上一轮需求结构调整政策相比,本轮的政策导向是投资和消费双扩张,以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促经济增长,把保持近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转变发展方式的长远战略结合起来,与重民生、促和谐结合起来。本轮调整综合运用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产业等政策,不仅出台了“4万亿”等经济刺激计划,同时开始着手解决制约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的全局性和深层次问题,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采取的措施较上一轮要多,政策之间的协调度和配套性也有所提高。

本轮需求结构调整政策的结果:到2009年底,这些应对危机的政策成效明显,较快地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率先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然而,为了在短时期内快速地恢复经济增长,在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4万亿政府投资和9.6万亿银行贷款大部分流向了工业领域,加剧了资源环境矛盾,造成一些行业产能过剩。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增加和信贷的快速增长,使货币大量流向房地产、股票、期货交易等市场,带来了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猛烈上升,严重压抑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并为后来的通货膨胀和“房产泡沫”埋下了隐患。同时,货币政策对大城市倾斜多,对农村需求关注较少,对大型企业倾斜多,对中小企业关注较少,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总的来说,本轮扩大内需的政策组合仍然较大地刺激了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8年的47.5%升至2010年的54.0%,其中2009年的贡献率更是高达91.3%,为建国以来的最高值;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8年的43.5%降至2010年的36.8%,低消费与高投资并存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见表4)。

三、两轮需求结构调整的反思及启示

(一)对两轮需求结构调整政策的反思

1998年以来的两次需求结构调整,在短期内均取得了预期的拉动经济复苏效果,但第二轮政策明显比第一轮更为综合、更为系统,说明我国在需求结构调整方面的经验日益丰富(表5)。但要看到,由于投资比消费见效快,加之现有的中央地方税收体制和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使得各级政府投资冲动非常强烈,导致许多扩大消费的政策在实践中被弱化,需求结构调整的效果大打折扣,失衡状态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综合来看,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

1. 重短期效果,轻长期安排

两轮需求结构调整都是在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展开的,都要求拉动经济恢复增长的政策效果在短期内显现,因而对政策的长期影响和需求结构长久调整考虑不足。党的十六大将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后,意味着扩大内需不是短期之策,也不能仅仅依靠短期政策,必须加快长期制度建设。但总体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长期制度建设进展比较缓慢。

2. 重扩大内需,轻调节外需

两轮需求结构调整都是在经济受到外部冲击,外需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展开的,由于外需很大程度上由国际市场决定,其政策手段有限,而内需则可有更多的政策选择,因此,这两轮需求结构调整的思路都是保外需扩内需。我国以往扩大内需主要是就内需论内需,对外需调整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新世纪尤其是2003年以来,净出口率不断提高,2007年达到8.8%,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尽管有所降低,2010年还分别保持在4.0%的较高水平上。

3. 重投资抓手,轻扩大消费

两轮需求结构调整的核心都是抓投资,这是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优势所在。而扩大消费苦于没有抓手,因为其很大程度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抓投资就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不得不求助出口来释放。同时,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使得地方政府为谋求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热衷于对土地、资金等要素进行行政配置,扩大投资。

4. 重政府行为,轻市场机制

两轮需求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始终站在主战场,甚至直接充当市场主体,市场机制没能有效发挥作用。突出表现在投资方面,两轮扩大内需都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国有投资,这是传统的政府投资增长模式的惯性使然,造成民间投资抑制。尤其是第二轮需求结构调整中,扩大政府投资和配套贷款一定程度上演变为扩大国有投资,国有企业“跑马圈地”,许多行业出现“国进民退”现象,影响民营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二)相关启示

第12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集资措施;投资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建设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需要巨大的资金,但是交通部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条件和能力都明显不足,应用在交通建设上的地方资金额度很有限,造成建设交通运输的资金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上,这和交通运输的需求成为一对矛盾,妥善的解决这个矛盾是发展交通的关键。为了建设交通设施,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方针,将交通建设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政府的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交通、调整结构等决策。要将政策法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让交通运输摆脱目前的困境,就要改革交通投资的旧有体制,采取切实可行的集资措施和投资政策,才能让交通运输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一、调整交通运输投资的结构和投资建设的比例

根据国内外多年的经验,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国家要利用政策向投资交通运输倾斜,这是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发展运输业的基础和保证。我国目前交通的设施比较简陋和薄弱,滞后的交通设施和飞快增长的经济形成一种矛盾。所以,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改革,减少非生产性的预算和投资,提高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例,并根据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措施,保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交通运输增加投入。调查显示,在诸多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比较紧张的,因此要在调整内部结构时,将重点倾斜向铁路运输方面,让铁路建设的投资量达到或者超过基础建设的百分之十二以上。

二、保证多元化的筹集资金渠道和多元化主体对交通运输的投资

我国想要发展交通运输业,就要提高投资比例,只靠单一的国家财政的不能实现的,要采取国外、国内资金,民间资金以及企业、地方、国家资金同时运用的方法,深化和加快体制改革,将一元化的投资主体变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将集权型投资决策转变成为分权型投资决策,资金渠道和资金的来源要在多方位共同发展。运输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独特性,它的建设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投资建设的主体有企业、地方、国家三个方面,凡事能够提高企业效益、适合企业发展的交通运输方面的建设,企业是投资的主体。面向各个省经济发展的省内公路、地方铁路、机场、中小港口、地方航道等,投资要以地方为主,国家在建设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大部分由地方进行筹措,实行参与经营和入股等方法筹集资金。对国家全局经济影响重要,跨越省市的高速公路、主干线、航线、铁路、管道、机场以及港口,投资的主体是国家,地方为辅助投资,采取共同经营、联合会战、合资修路等措施,并在具体实施中完善和发展多元化的体制。三种投资层次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确立业主的责任制,建立风险机制,实现备案制度。推动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同时,完善交通投资结构和投资资金总量的调控体系。

三、对现有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利用社会力量扩大金融资产

近些年,我国已经设立了建设交通、铁路的专项基金,对交通和铁路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资金缺口依旧很大。要根据资金分配的变化进行调整。社会资金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升高,开辟新的资金渠道,要重视两个问题。

一方面为了聚集和融通社会资金,需要增加建设交通设施方面债券的发行力度。首先政府要打击非法集资行为,为发行交通建设方面的债券提供有力条件,其次交通和铁路部门对内部要加强管理,将债券筹集的资金合理的应用在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增加债券的利用率和信任度,吸引更多人的投资,形成良性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国家要依靠政策建立起长期开发的金融体系,这就是政策银行,它具有实现国家政策的功能。此后交通和铁路建设的资金有很大比例来自于政策银行的贷款,在政策银行中要建立交通铁路贷款的专属账户,用专项资金的形式保证交通和铁路建设发展的资金需要。相关部门要合理高效的利用贷款,提高经济效益。

四、对能源交通进行改进,改进重点是资金的使用和筹集的方法

征收重点交通建设的资金给经济建设注入动力,但目前存在资金运用比例不合理的现象,要在体质上进行改革,对资金的使用和征收措施进行改进,才能将资金更高效的用于交通和能源方面的建设。首先在国家财政中将交通能源基金划分出来,按照交通和能源的资产比例划分成为交通建设基金和能源建设基金,并明确各自建设基金的用途。其次是在建设基金中加收百分之五的能源交通基金。最后要在养路费中增加调节资金和能源基金的征收,将车辆购置税的部分调节基金用于交通的建设。

五、交通运输要善于利用外资来进行建设

我国筹集交通运输资金的另一种方法是引进外资。目前我国很多港口、公路、铁路是利用外资来建设完成的,在未来还能够利用华侨、外商的资金以及国外银行的贷款来建设完成交通项目,并积极鼓励外商以合资的方式参加到机场、公路、铁路的建设中,一些公路和港口允许外商独资,外商还可以从事经济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国外贷款,要做到合理利用,并按照规定时间偿还贷款。在实际建设中要坚持谁使用资金谁偿还贷款的原则,对使用贷款要划分出责任制,并以此来增强还贷意识,政府要利用各种措施,来提高交通部门的还贷能力。

结束语

交通运输承担着国家经济建设、救助抵御自然灾害和物资周转流通的任务,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型产业,和社会的经济、生活以及各项活动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交通运输业要得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提高基础建设和设施的现代化水平,资金成为阻碍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因素。要从改变投资主体,增加投资渠道入手,对体制进行改革,扩大融资的力度和集资的措施,给交通提供发展的动力,让交通运输为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时艳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问题研究[J].交通财会,2010(0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