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7:24: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发展的成就,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成就;挑战;发展思路;浙江龙泉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282-02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辖8镇7乡4街道444个行政村,人口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64万人,国土面积3 059 km2,耕地面积16 520 hm2,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2%,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主要生态指标处于全国前茅。近年来,龙泉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山区特点和自身发展基础,依托山地资源、气候和生态三大优势,围绕“产业上山、农民下山、生态创业”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创建,加快推动山区高效生态精品农业发展,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2亿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 906元,同比增长10.4%。
1 龙泉市“十二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龙泉市以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为前提,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要抓手和平台,全面推进农业基础建设,坚持精品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茶、菌、蔬、畜”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果、药”等特色产业,拓展农业生态保护、原料加工、休闲旅游等农业功能,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1]。
1.1 农业“两区”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通过全面按照良田、良种、良机、良制、良法等“五良”标准,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成为设施完备、土壤肥沃、技术先进、机制健全的高标准吨粮田。到2015年底,已经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4 920 hm2,创建千亩示范片6个。二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省政府现代农业区“125”实施计划要求,龙泉市制定并实施了龙泉市现代农业园区“2315”建设计划,到2015年底,已通过省级验收完成综合区2个,产业示范区2个和精品园6个。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龙泉市多次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批示,并多次在省、市召开的农业“两区”现场会上做典型交流发言。
1.2 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龙泉市通过实施“食用菌提升、特色茶翻番、蔬菜扩量提质、生态养殖业培育”等产业发展计划,农业主导产业培育成效显著,先后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中国黑木耳之乡”“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全国食用菌产业建设示范市”“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荣誉。2015年全市生产代料香菇0.8亿袋、代料黑木耳1.2亿袋,全年可实现食用菌产值8.4亿元;全市建成茶叶基地4 053 hm2,产量2 290 t,产值3.252亿元;蔬菜播种面积 6 673 hm2,产值3.83亿元;全年生猪饲养量21.2万头,家禽饲养量236.85万羽,肉类产量14 562 t,畜牧业产值3亿元。
1.3 农业生产主体发展迅速
“十二五”期间,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从2010年的48家增至7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丽水市级25家、龙泉市级49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天和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龙头企业”;备案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4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性合作社7家,省级示范合作社7家,丽水市级示范合作社12家,龙泉市市级规范化合作社104家;备案家庭农场17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
1.4 农产品品牌建设持续推进
截至2015年底,全市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省著名商标11个、浙江省名牌农产品5个;注册了“金观音”茶叶、“龙泉绿”蔬菜和“龙泉黑木耳”三大公用品牌商标;“龙泉香菇”“纳富特牌灵芝”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菇”,“龙泉黑木耳”商标成功注册;累计认证“三品”生产基地136个,面积12 667 hm2、畜0.9万头、禽52.5万羽,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5个、绿色食品26个、有机食品14个;“龙泉灵芝”及“龙泉灵芝孢子粉”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龙泉金观音”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龙泉黑木耳”获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
1.5 农业生产设施有较大改善
“十二五”期间,全市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到2015年底,农机总动力达到21.158万kW,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1 607、167、2 447 hm2;食用菌、山地蔬菜、茶叶喷滴灌设施面积分别达到1 247、633、933 hm2,山地蔬菜避雨大棚栽培面积达到200 hm2;建成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169处,建池总容积11 460 m3,堆粪发酵池3 022 m3,年沼液利用5万t[2]。
1.6 农业功能进一步拓展,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
龙泉市利用龙泉农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条件,做好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区(点)目前已增至23家,其中国家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1个,总产值从5 951万元增至9 119万元。
2 “十三五”龙泉市生态精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5年,也是加快推进龙泉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的关键5年。龙泉市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既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除了经济增速下降、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本快速上升等共性挑战外,龙泉市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还面临着特殊的困难。
2.1 农业发展要素制约明显
龙泉地处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地土地资源不利于农业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农业生产更易受到先天地理条件、恶劣自然环境、极端天气条件影响,农业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高于其他平原河谷地区。
2.2 农业主体素质较低
龙泉市农业产业主体分散、碎片化情况严重,农业从业者文化程度、科技素养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据第6次人口普查:龙泉市农业从业者中初中学历以下占比达95%以上,平均年龄高达55岁以上,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将对生态精品农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
2.3 农业经营规模较小
龙泉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尽管提高迅速,但与省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占农业经营者比例偏低,农业生产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给农业产业合作经营、规模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3 龙泉市“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思路
3.1 明确“一个发展方向”
龙泉市“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方向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和观光休闲养生农业体系“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农业3.0、农业4.0转变。
3.2 抓好“两项任务”
通过落实好“补短板、降成本”两大任务,切实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3-4]。
3.3 突出“三个重点”
3.3.1 突出循环发展,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先行区。全面深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创建,围绕“一控两减四基本”目标任务,抓好兰巨、八都2个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以及14个示范主体建设,以点带面,全境域、全领域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现龙泉市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3.3.2 突出产业培育,打造绿色农产品主产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现代生态精农业产业扶持力度,重点扶持“茶菌蔬”三大主导产业和“果药牧”等3个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创建为载体,大力推进“三品”生产,提高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3.3.3 突出农旅融合,打造山区美丽产业样本区。以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加快推进兰巨现代农业园区观光核心景区打造,充分利用龙泉农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条件,做好农耕文化传承与创新,丰富生态精品农业文化内涵,延伸农业产业功能。
3.4 强化“四个坚持”
3.4.1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一是充分利用市校合作平台,加快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发挥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上海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优势,培育高效生态精品农业;二是加大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
3.4.2 坚持以生产经营为抓手。一是加快生态精品示范创建,增强经营主体活力,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深化农村产权体制改革,激发发展内在动力,以体制创新促进农村、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3.4.3 坚持以市场品牌为抓手。一是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生态精品农产品,着力提升龙泉黑木耳、龙泉金观音、龙泉绿三大区域公共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龙泉特色的生态精品农产品竞争力。二是大力促进农产品营销服务,加大农产品营销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营销网络。建好淘宝网“特色中国・龙泉馆”,推动农商有效对接,借助农博会、品牌大会、鲜活农产品网上促销活动等,宣传推介龙泉特色的生态精品农产品。
3.4.4 坚持以社会化服务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规范建设,充实专业技术力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力开展科技下乡送服务活动,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实施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项目,促进农业信息服务手段向“最后一公里”延伸,实现农业信息精准入户、服务方便到村。
4 参考文献
[1] 叶君勇.莲都区“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研究和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2):1-2.
[2] 叶君勇.丽水市莲都区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4):547-549.
1 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不小成就,突出表现为:传统和高效农业协同发展。各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推进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局面;科技惠农成效显著。现代科技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各地十分注重促进科技惠农工作,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不断增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断增强,特别是智能农业和“互联网+农业(农产品)”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发展现代农业资金投入是关键,各地积极引导多方资金助推农业发展,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r业补贴大幅增加,社会资金不断涌入现代农业领域;农民收入有所增加。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耕种土地的多是留守的老人和无法外出的妇女,但随着现代规模高效农业发展,农民土地流转有租金,种植大户打工又有劳动性收入,比单纯守着承包地自己耕种收益高,许多农民已从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中尝到甜头,为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这既要遵循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正视存在的客观问题解决好钱、人、地、技等问题。
2.1 农业基础薄弱
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有了不少改善,但仍然不能满足农业平稳快速发展的需要,更不要说达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最直接的表现是耕地面积仍然不断受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侵蚀,大量高产农田被违法占用,中低产田改造进展缓慢,高产农田占耕地的比重较低,相当部分耕地的田间排灌设施陈旧老化、沟渠道路不配套,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仍然是“望天收”。
2.2 农业成本仍偏高
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有所上升,但农业生产成本的刚性增长幅度较大,远远高于农副产品价格的增长,农业纯收入依然偏低。特别是2015年,农业主要产品玉米、稻谷等价格普遍下滑,推动农副产品整体价格的下跌,许多农民家庭种粮收入倒挂,扣除农资和人工成本,有的人种田收入就为负数,一些高效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也面临用工难,劳动力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致使整个生产成本偏高。
2.3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农业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科技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基本事业费和固定研究经费比例偏低,虽然以政府财政为主的农业科技投入近年来不断增长,但目前投入不足问题依然严重,缺口较大,普遍紧缺。我国每年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资金占当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不到百分之零点四,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1%、发达国家2%以上相比差距太大,不仅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2.4 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发展成长阶段,农村大量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农业劳动力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都会受到局限。每年农业相关部门都组织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但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程度低,接受领悟能力差,培训效果不理想,新科技、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进步。
2.5 内生动力不足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农业同样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现代高效农业效率高、利润大。但各级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抓农业见效慢,难有大收益,不如发展工业,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对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放任自流,不愿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和引导。广大农户多数觉得农业就是传统的种粮食等作物,按照老方法“伺候”土地,发不了家,不如打工赚钱。在这样落后保守的思想理念影响下,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不重视农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农药化肥超量使用,农业发展潜力有所下降,经营模式陈旧落后,土地流转比较困难,规模效应难以显现。
3 发展现代农业的策略措施
3.1 强化耕地保护,筑牢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土地是农业命脉,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基石,必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化解新型城镇化与发展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矛盾。绝不能认为我国幅员广大,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低,农村土地资源丰富,不必精打细算、斤斤计较。要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完善耕地占补平衡验收机制,适当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增加耕地面积。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土地基础。
3.2 完善惠农政策,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积极性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不同于工业服务业,有其自身特色,需要党和政府的政策推动,就是发达国家对农业也有特殊的优惠。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也不同,投资大、技术要求高、产品市场波动周期短,产业风险高,以为主的一家一户发展现代农业难度大,几乎不可能。要完善各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强政策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健全直接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避免补贴的形式化。我们要真正把好的政策做好,做到位,发挥其应有作用。要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农业的积极性,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资本。
3.3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中国的农村改革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进入攻坚阶段,要深化改革,构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机制。
一是要推动土地的适度流转,促进土地向现代农业规模企业集中,要先期做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明确土地的权属,为土地流转奠定基础。
二是要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拓展交易品种,规范交易流程和管理,推动农业资源的合理有序规范流动,避免集体资产流失。
三是要创新农业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实行统一规划,扎口管理,严格监督,避免资金的浪费和流失,最大限度发挥应有效益。
3.4 促进科技进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加强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以最基础的粮食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单产从每亩168.5千克提高到2012年的353.2千克,粮食总产量由3000多亿千克增至5896亿千克,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现代生物技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两大难题,即市场和品质。要积极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以市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释放其长远效应,为现代农业发展拓展广阔空间。
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满足市场需要,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方向。
要积极整合农业科技力量,不断巩固农技推广服务阵地,努力完善科技服务网络,较好地促进了科技服务实现全覆盖。
要注重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作用,组织农技人员“挂镇、进村、带户、联园”,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强化现代农业人才引进培养,充分发挥涉农职业学校、社区教育学校和农广校优势,加快培育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职业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进一步带动了现代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
摘要本文从土地生产率、粮食亩产量、新生产部门、生态农业、农学著作及养活的人口等多方面论述了清代的农学成就,并指出其在中外农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同时,对于清代农具和劳动生产率不高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清代农业;农业成就
,,,,,
一、
清代农业的成就
(一)土地利用率的空前提高
前言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对于安徽省也是同样的,作为农业大省,保证农业的发展是所以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研究并提出一套恰当的、符合省情的农业保险已经非常的具有现实意义,这对于保障农业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创新的财产保险――农业保险,非常适应安徽省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保证安徽省农业发展的重要主成组部分。但是,安徽省的农业发展却是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是站在这个角度,具体分析农业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
一、安徽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整体来说,安徽省的农业保险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首先,1983年起,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安徽经营,是首家保险公司在安徽省经营,开始了安徽省农业保险发展,并且得到快速的发展;然后,进入90年代,安徽省的农业保险繁荣发展,不仅在农业发展切实维护了人民的利益,而且在养殖业等广泛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然后,安徽省的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993到2004年间,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取消,农业保险迟迟不能前进;最后,又迎来了新的曙光,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2004年后各种契机促进着安徽省农业保险的缓慢发展。总而言之,安徽省的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因此,研究并提出一套恰当的、符合省情的农业保险的发展策略势在必行。
二、安徽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
1.公司利润少
总的来讲,安徽省的农业保险发展是面临极大的风险的,主要是因为农民的投入很低,但是赔率却很高,而且安徽省是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而且,很多农业保险公司的项目不是很齐全,很多高风险的种类已经不再设立。所有的公司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然而在安徽省的业务中,种类不齐全、业务风险大,常常会导致公司的亏损,这是造成很多公司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2.农民收入低
根据调查研究分析,安徽省的农民收入是偏低的,然而农业的保险费用却是巨大额度的,这就形成了尴尬的局面,很多农民为了保障减少收入,但是支付保险费用之后,几乎没有什么收入,而且有些种类的保险更是超出了农民的支付能力,因此很多农民对保险还是疏远的,这也是在制约着农业保险的发展。
3.农民的意识不强
农民的参保意识不强,对保险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大多数的农民还不能认识到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收入的新形势和新条件,还是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没有灾害投了就是浪费,或者灾后都去买保险,或者观望着政府的扶持,这样的心理和认识是不对的。农民意识落后,对保险的认识不足,也是限制农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原因。
4.政府扶持力度小
政府的扶持,对于农业的发展作用巨大,如果可以在政策、经济和法律上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那么安徽省的农业发展会平稳很多,也减少了许多的阻力。然而,在安徽省的农业保险公司的税收很多,缺乏优惠政策的支持,而且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也小,所以农业保险业的发展缓慢滞后。
三、策略研究
首先,要积极的创新公司的经营理念,改变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战略,而且要多成立政策性的保险公司。现在在安徽省经营的农业保险公司大多数还是商业性的保险,利润少、风险大必然会导致公司的业务减少,而且农业的性质本身就比较特别,需要政府和国家的支持,成立政策性的保险公司符合农业的发展要求,这种非盈利的政策性公司对农业发展的保障是更加显著的。
其次,要创新融资模式,扩宽融资渠道,从多方面来筹集资金。总的来说,农业保险公司的资金匮乏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导致其很多业务无法开展,从公司自身来讲,要积极创新融资的渠道,改变单一的现状,对于政务来讲,要给予政策和法律上支持,加强补贴,减少税收,提供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最后,要加强教育宣传,提高人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增大对农民的经济补贴。这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农民是主体,只有农民的意识提高,达到一定的认识,把农业保险认识到是规避农业风险的最有效的方式,而且政府要加大补贴,鼓励农民积极参保,这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太和县是全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发轫之地,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之一。当前,太和正以“县改市”为统领,大力实施大开放、大投入、大创新、大发展,皖北领先、全省争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大两先一全面”发展战略。
新形势下,如何用新理念来发展农业、指导农业、引领农业,对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太和县来说,至关重要。日前,记者就有关话题采访了太和县委常委、副县长海治国。
记者: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近年来太和县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海治国:太和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续保持了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地位。今年全县夏粮平均单产494.7公斤,总产72万吨,大灾年份最高单产仍达602公斤,?10个万亩小麦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和6个省级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点平均单产仍在510公斤以上。从粮食单产水平来看:全省小麦、夏玉米最高单产都是太和县保持和刷新的,其中小麦最高单产760.9公斤,夏玉米最高单产1049.9公斤;从粮食总产水平来看:全县粮食总产一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其生产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创新、组装、配套和推广了一批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规程,太和成为全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示范县。二是农业结构调整走向产业化。随着特色农业、规模农业、设施农业的崛起,农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绿色粮油、品牌西瓜、优质药材、高效果蔬、特种养殖、生态花木等一批特色产业,在资源配置中的比例逐渐上升,结构调整产业化趋势明显。全县租赁、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超过百万亩,土地规模经营率达51%。三是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农村劳动力随着产业转移和年龄老化,兼业化的农民群体逐渐萎缩,职业化的农民队伍正在发展。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始纷纷流转土地,积极投入农业生产,构建了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全县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农机与农艺正在深度融合。
记者: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更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太和县在厚植农业优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海治国:一是构建科学治理模式,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苗原河流域投资6.47亿元,对苗原河流域的郭庙、原墙、三堂、苗老集4个乡镇200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水网、路网、电网、林网进行了综合治理和改造提升,并作为一种治理模式逐年、逐片推开,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全县治理一遍,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二是锁定冬春工作。自2013年12月出台了《今冬明春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以来,每逢年底之前县里都要出台《实施方案》,每个方案都有一个中心工作,就是锁定当年冬春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如今已经成为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三是优化区域布局。按“远郊产业化、近郊都市化”的定位,因地制宜发展高效、优质现代农业,比如,在全县105国道以西、倪邱镇以北的乡镇,重点培育中药材产业;与之对应的105国道以东、倪邱镇以北,探索建立“太和板面”、“高端白酒”?等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改“通用粮”为“专用粮”生产,突出发展品牌粮食产业。通过优化区域布局,逐步把传统农业拓展到生产、加工、销售、体验、休闲、旅游等各个方面,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新产业和新业态。四是抢占科技高地。我们抢先与安徽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安徽省农科院皖北分院,合力构建科技转化应用的工作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了中科院皖北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前不久,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深入太和调研,拟在我县建立植物逆境科研工作站。五是转向生态农业。根据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要求,我们率先创建“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成为全省第一批13个示范县之一,并且获得项目叠加支持,拉开全县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序幕。六是强化政策支撑。县委、县政府安排每年预算300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8月17日又专门出台了《扶持绿色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建设工作方案》,规定对示范园内中药材种植200亩以上的大户或企业,给予连续5年的补贴;县农委、县财政局、县国元保险公司联合开展的“家庭农场保证保险贷款”和“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贷款”,目前已为107户农业经营主体贷款7259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记者:去年,太和县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示范区建设有哪些新进展?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有什么新探索?
海治国: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打造了一个可用、可看、可学、可推广、可复制,以粮食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引导示范效果非常突出,现在已经集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大型农业机械应用示范、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示范、设施农业示范、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示范为一体,成为科学研究、职业农民观摩和农业决策参考的一个集成示范区。在2015年全省示范区委托第三方考核中,获优秀等级评价。示范区田成方、林成网、路电通、水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生态农业格局已基本形成。
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方面,我们建立了经营主体生态小循环、示范园区中循环和县域单元大循环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目前成型的有?“畜―沼―粮”、“林―禽―草”、“鱼―菜共生”、“藕―鱼共生”的种养结合循环模式,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圈循环模式,品牌粮食县域单元生态大循环模式。结合“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体系融合发展”试点,每个生态循环点都有循环模式名称、概要、内容、主体技术、配套技术、支持政策、运行机制、效益分析、适宜区域和模式示意图,为全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了试点经验。
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恭城县因地制宜,结合本地自然气候特点和经济资源禀赋,建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多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全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牛(猪)—沼—果—林模式。
1.1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
恭城县有丰富的小河溪流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淡水鱼养殖条件。目前,全县有15%的农户采用这种生产模式。利用人畜粪便作沼气池原料,沼气用于生活燃料,沼液用于农作物杀虫、沼渣用于施肥、喂鱼,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1.2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
采用这类模式的农户主要分布在城镇附近,利用城镇旺盛的农产品市场需求种植蘑菇、菌类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养殖蚯蚓喂猪、鸡、鸭。该模式是一个物质流封闭循环链,具有相对稳定性。
1.3牛(猪)—沼—果—林模式
恭城县有大面积山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果园、畜牧业自然地理条件。该模式主要由山区农户采用,能够用来发展经济林、果树产业,采用农户约占6%左右。
2.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途径
恭城生态农业围绕沼气池建设展开,通过结合地方农业特色和自然地理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配置农业生产资源,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也促进了地方生态健康发展。总体而言,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主要沿着以下几条路径推进:
2.1大力推行以沼气为主的新型能源
过去以来,恭城县农户生活能源主要以木柴为主,这导致本县森林资源滥砍滥伐十分严重,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不断恶化农业生产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恭城县自2000年以来开始大力推广沼气、发展小型水电站,以缓解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下,恭城县逐渐形成了“一池带四小”即一个沼气池带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一个小鱼塘的庭院经济新格局。
2.2开展农作物秸杆还田培肥工程
将农作物秸杆沤肥提升土壤肥力,可以有效降低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恭城县秸杆还田率超过90%,适用田地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有学者估算,连续三年进行秸秆还田造肥,土壤有机质增幅能够达到0.22%~0.48%,这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还有利于改良耕地土壤土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2.3推广和普及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作物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农业技术部门提供准确的病虫害预报服务和除害技术指导,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农药,降低不合理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开展土地普查,结合具体耕地土质情况指导农户进行平衡施肥法,避免过度施肥、盲目施肥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2010年,全县组织500人次农技人员深入到农户指导病虫害和平衡施肥,全县水浇地施肥面积183公顷,平均每亩增产5-7%,平均每亩节省化肥成本11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
2.4普及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
2000年以来,恭城县开始大力普及和推广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剪枝、嫁接,改善果树采光、通风条件,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果树增产效果明显。目前,全县共已有3763公顷果树采用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栽培和施肥,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生物病虫害防治法,大大减低了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生产安全性、环保性,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
2.5加强增幅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
恭城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将农村能源推广、科学种田、无公害种植技术普及纳入到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当中。同时为其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例如金融政策、水利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政策基础;在资金方面,县财政就生态农业发展编制了专门的预算,仅2012年县财政直接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资金就有700余万元,主要用于沼气池建设补贴、新型种植技术补贴和无公害施肥技术奖励等。
3.建设生态农业的效益分析
经过多年努力和发展,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不仅促进了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又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自然、人口可持续协调发展目标。总体来说,恭城县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生态农业发展效益:
3.1生态效益
恭城县通过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有效化解了农户能源需求与林地保护矛盾冲突。截止到2012年,全县林地面积16.7万公顷,较1990年增加了3.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8%,较1990年增加6.2个百分点。农村绿化率超过96%,草地面积超过2000公顷,生态林面积达到6.95万公顷。水土流失、干旱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遏制,废旧矿山开垦面积达到573公顷,开复率46.1%。2013年,恭城县被国家环保部评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县。
3.2经济效益
自2000年恭城县发展生态农业以来,全县农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农户收入增收明显。2012年,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3012元,较2000年增加了1560元;生猪出栏45万头,肉猪出栏28.9万头;果园种植面积2.3万公顷,水果总产量38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7.1倍和19.1倍。2000年以来,全县果业产值增加22.2亿元。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35%下降到2012年1.2%,脱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3.3社会效益
一、课标解读
2011年新修订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可以确定本节的评价标准:一是要求“运用资料说出……”评价标准应定位在评价学生对农业分布特点的表述情况,包括对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的分布的表述;二是“举例说明……”重在评价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将中国农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时间上的发展联系起来,以达到学生能在总体上认识中国农业生产及其发展之目的。在具体内容的编排方面,文字简明扼要,大量使用图表资料,直观形象;活动设计丰富多样,利于教师引导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第一框题:“让‘土地奉献’的产业”。阐述什么是农业,通过醒目的标题,凸显农业离不开土地,通过农业分解图的漫画与学生活动,说明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通过介绍我国一些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历史来阐述我国农业历史的悠久。
第二框题:“我国农业的发展”。教材通过“中国稻谷、小麦产量的变化”以及“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的条形统计图充分肯定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也涉及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成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一是农业生产的成果: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品种丰富多样;二是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三是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第三框题“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与第四框题“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在实际教学中,可对教学顺序稍作调整,将第六框题“畜牧业分布”的内容提到第五框题前来学习,因为第三、四、六这三个框题都是讲农业的分布。第三框题“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教学中,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得出结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通过 “中国小麦、水稻分布”图,掌握中国小麦、水稻的分布区并分析其原因。第四框题“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教学中,经济作物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的经济作物往往适合于不同的生长环境,因而在分布上有较大的地区差异,学生通过读图和阅读材料,可对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达到基本了解。第六框题“畜牧业分布”教学中,因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畜牧业,即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它们均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和分布区域。农耕区畜牧业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第五框题:“农产品出口基地”。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我国在沿海部分地区建立了出口农产品基地,主要生产花卉、水果、蔬菜、水产、畜禽等产品。除此之外,我国还发展了一系列的新型农业:“外向型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精确农业”等。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的概念;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在世界上的主要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运用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了解我国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牲畜品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查阅资料,了解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畜牧业的生产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农业的分布,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农业观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联系家乡的实际,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为家乡农业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四、重难点剖析
重点:农业的概念及发展的主要成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主要种类及分布。什么是农业,是学生学习本节必然要掌握的概念。主要粮食作物有哪些,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分布情况,引领学生用地形、气候等旧知解决新问题,既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又逐步形成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观。这是教学中关注的焦点。
难点: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农业观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通过分析学情发现,农村生活过的学生很快就能把所看到的农业现象等感性材料转化成学习资源,在教师的引领下,结合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进行分析,易领会发展农业应因地制宜,但从感性到理性分析的思维训练仍比较困难。城市的学生没有对农业景观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存在很大障碍,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五、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正文中使用了2幅漫画、2幅条形统计图、3幅地理分布图、6幅景观图,共13幅图表(表1),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使用。
六、活动建议
本节设计了三个活动,前两个均利用生活化的图片,使教材更加贴近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基于问题的活动设计,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活动一:什么是农业?根据漫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所看到的农业现象、农业景观与“农业”的概念产生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发言,只要所说内容属于农业的范畴,都要及时鼓励。在学生回答过程中,要注重纠错,因为学生对农业的认识易产生片面性,农业不等于种植业,还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等。
1.分析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装备化协调发展因素
尽管农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其作用却无可替代,其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农业发展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倘若农业受诸多因素影响,其波动可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甚至是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备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囊括范围也比较广:生产条件现代化、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装备现代化等。农业现代化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备化,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够更好的顺应农业发展需要。纵观现代化生产,我国现代化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两者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发达国家高科技、高附加值甚至是太空技术应用到农业中也习以为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适应了农业不断发展需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装备化的协调发展换一种方式来说是设施农业与工厂化农业的有效结合,航天技术和数字化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也不可能简单的表示为农机技术,鉴于此,新形势下的研究者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寻找一个准确方向,能够将现代农业与后现代农业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再者,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的装备化并不是我们简单意义上理解的机械设备化,而是多领域的合作化,应用领域更加广泛,能够全面服务于农业生产。
2.分析农业科技发展战略调整需求
在中国农业科技大纲中指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方向,要想根本性加快农业科技的创新力度,就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以此为农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备化的目标是适应市场对农业产品质量与要求等方面的需要,既能够减少人力物力,又能够达到创收的目的。再者就是对农业发展方向进行相应的调整,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并不是简单体现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备化,应当充分考虑到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最后才是拓展农业科技领域,不管是农业机械化还是农业设备化,都可以简单的将其归结到农业科技领域的范畴,充分依据现代化需要调整方向与专业结构,为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机械化要与科技发展战略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全面提升高新技术装备农业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够达到农业工程高新技术的水准,从而满足现代化生产需要。
3.新形势下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备化发展重点
在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有关实际情况,不难发现我国当前是处于转型时期,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设备化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一发展机遇,参与到激烈市场竞争中,将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两者结合起来,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直到21世纪中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取得了跟大成就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设备化要想与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有效对接,以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必须寻找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装备保障,因为不管是整体还是技术角度来说看,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仅仅依靠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设备化是远远不够的,其还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只有各方面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才能够促进共同发展。
4.结语
字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农业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这也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引起高度重视,将侧重点放置在提高现代化农业的装备水平,满足农业生产化需要。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就是要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设备化协调发展,为农业现代化获得更深层次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更好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作者:刘福民 单位:吉林省松原哈达山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哈达山镇农机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毕节试验区 特色农业 现状 对策 研究
一、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毕节市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理念,积极创新机制,以农户为基础,以基地为依托,以企业为龙头,全面促进特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1、特色农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全市蔬菜、经果林、茶叶、中药材基地分别发展到352万亩、209万亩、77.2万亩、45.53万亩,特色烟草81.01万亩;优质马铃薯512.5万亩;特色杂粮160万亩;油菜101.2万亩。无性系扦插育苗7500亩;新增规模养殖场1024个,人工种草103.78万亩。全市10个产业示范带和102个特色产业示范园初步建成。特色农业在全市形成了规模效益,初步形成粮油、茶叶、马铃薯、辣椒、果蔬、畜禽等6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提升了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全市地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达2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2708个,土地流转面积达103.8万亩涉及农户36.3万户。口创汇836.5万美元,带动农户增收4.2亿元。
3、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种植业内部结构,特色经济作物在近十余年中发展迅速,全市粮经作物种植比从63∶37调整为55∶45,使种植业结构得以优化,农业比较效益逐步改善。二是农产品品质有所提高。农产品样品检测合格率达99.85%,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7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3个,有机农产品认证20个,通过地理标识产品认证4个,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个,获“贵州省名牌产品”8个,“贵州省著名商标”21个,专利授权8个。纳雍县获“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美誉,大方县荣膺“中国豆制品之乡”、“中国皱椒之乡”,威宁县被誉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
4、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初具雏形
休闲农业在毕节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批依托当地农业自然资源优势而创办的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等逐步显现,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比重正在得到稳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相对稳定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经营户已经发展到250户左右,营业收入接近20000万元,资产总额25936万元;上缴税金329.98万元;年接待游客约190万人次;带动农户约8700户。贵州惠馨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民心苑)、金海湾天乐园、织金县雅贤现代农业观光园3家农业观光园获省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市省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达5家。其中黔西县解放村获农业部评选的“2011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前十名,向全国很好地展示了毕节试验区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
5、农业科技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截止到2011年底,共推广玉米育苗移栽276.12万亩,玉米地膜覆盖90.51万亩,绿肥聚垄206.2万亩,玉米包衣106.65万亩,水稻旱育稀植51.63万亩,两段育秧8.2万亩。良种覆盖率也大大提升,推广杂交玉米316.04万亩,覆盖率达85.04%;杂交水稻55.1万亩,覆盖率达84.9%;脱毒马铃薯308.52万亩,覆盖率61.69%;优质油菜101.17万亩,覆盖率99%,科技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1、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创新发展思路,是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各级领导把发展特色农业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毕节地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毕节地区“十二五”特色食品发展规划》、《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等10多个重要文件。明确各产业中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以便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对于促进试验区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增效、推动试验区特色农业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因地制宜地开发研究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是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技术保证
为了改变试验区农业生产耕作粗放、作物栽培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毕节试验区成立后,各级政府把“科技兴农”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及粮食生产的重要战略措施。成功选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组合),近十年来,先后育成杂交玉米新组合11个、粳稻品种3个、小麦新品种2个、马铃薯5个、荞麦4个、辣椒品种2个,一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利用。这些技术成果,不仅为20多年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而且为今后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3、开展农业生态建设,走农业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道路,是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
在农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有机结合起来,综合配套,取得了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效果;特别是绿肥的大面积种植、绿肥聚垄耕作法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用地和养地的有机结合,绿肥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0万亩左右,在农田水土保持、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毕节试验区在继续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设施不配套,农机装备不足,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工程性缺水问题尤其突出。以2011年为例,全市人均工程供水量231立方米、仅为全省平均数240立方米的96%、全国平均数446立方米的51.8%。二是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初级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较弱。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仍然很大。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960元,仅为全国平均数7917元的63%。三是龙头企业少。目前,全市虽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家,但省级仅有25家,国家级仅有1家,且市级龙头企业标准相对较低。四是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村劳动力年龄、性别、素质结构发生极大变化,青壮年劳动力紧缺问题明显。五是农业农村发展资金短缺。农村现有金融产品少,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些是制约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1、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农民增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严重滞后,除烤烟外,基本还没有成熟的农业产业化链条。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必须要进一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市场,把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起来,依托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一是抓基地。全市具有独特的生态立体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特殊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近年来实施的“3321”工程,已探索出一些经验。因此,必须跳出传统农业思维,破除小农经济观念,用战略眼光审视全市特色农业发展,切实按照已经制订的特色农业规划,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加工、品牌化定位、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二是抓龙头。必须着力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在产品终端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产品深加工、精包装、细分拣、耐贮快运等环节的问题,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培育本土企业,积极招商引进具有强劲带动能力的加工企业,增加龙头企业数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促进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2、建设和完善与特色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土地流转机制
为保证特色农业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总体要求,在维护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家庭承包的基础上,鼓励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租赁农户的土地使用权,用于规模开发生产优质、高效的农特产品。引导和允许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龙头企业组成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建设农特产品生产基地。
3、实施以农村循环经济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
要以农村沼气池建设为载体,以种植模式的调整为突破口,集成配套科学合理的优质、高产、高效的种养殖技术措施,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多循环”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内部种植―养殖―工业―营销、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实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4、实施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程
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切实抓好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程的实施,促进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一要针对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中、高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中、高级农业专门人才,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二要持续不断地在农村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大力培养农村种养殖能手和科技示范能手,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5、创新特色农业发展的机制体制
一是创新龙头企业与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等经营机制,把抓好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持之以恒推动特色农业健康发展。二是创新涉农服务机制,改革服务体制、创新服务方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加工、销售等服务。三是创新支农资金投入体制。积极组建特色农业投融资公司,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全面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农业与观光休闲结合
在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境内的环山旅游一级公路和西柞高速公路交会处,有一个叫陕西嘉艺现代高科技农业旅游观光项目,很受游客喜爱。独具一格的田园烧烤,垂钓、跑马赛马、乡间茶屋、农家食府,让游人感觉到“看的是特色,玩的开心,吃的放心,游的愉快” 的美妙境界,使人有一种回归自然、享受现代农业生活的感觉。
陕西嘉艺现代高科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海说:“ 2001年开始咱企业通过咱区上的招商引资,当时到这来以后,这个地方就是一个荒滩,没有任何植被,那么咱来了以后,就是对这个河滩进行了改造,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五年来对老百姓这个男工和女工的工时费七村八寨,发出去了八百多万,而且没有隔夜发过钱,这就使咱取得了广泛群众基础,赢得了群众的心,所以咱在企业建设和开发过程中没有任何干扰,咱到哪征用哪个村的地,哪个村的群众就会给咱鸣鞭炮,希望咱去,在他村里搞开发。”
农业这一本来让人感觉土得掉渣的产业,与观光休闲奇妙地结合后,成了都市人的“新宠”,更成了农民兄弟致富的重要捷径。休闲观光农业,为都市里的人们提供了旅游观光休闲的好去处,让人们享受无尽的田园风光,领略现代农业发展的最新成就,这成为了西安市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现代城市人远离都市的喧嚣,得到了休闲娱悦,也使农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与观光休闲相结合的农业,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领域,也带来了比单一的农业更多的效益。未央区果林站副站长黄晓说:“未央区从1986年开始发展万亩桃园,现在发展面积已经2万多亩,基本上从发展开始到现在就采取的是标准化无公害栽培,这几年桃果销售一直很好,每亩的产值都在5000元左右,好的可以达到七八千元,这几年,区委、区政府每年都举办桃花节,吸引大量的西安市民来未央观光、看桃花,从而也带动了桃园地区农民的农家乐悄然兴起,每天来未央旅游观光的市民能达到三四万人,多的时候能达到10万人。”
在未央区每年举办的“鲜桃采摘节”上,如潮游客给这里的桃园和“农家乐”带来无限商机,过去在桃园每斤桃卖五角六角钱一斤,采摘节办了起来,果品质量显著提高,桃价提高到三四块钱一斤,礼品盒精装的也就是30多元钱一箱,原来一亩地能卖1000多块钱,现在每亩地可以卖到五六千块钱甚至七八千块钱。据“世外桃园”园长讲,在桃花节接待最高峰的时候,他们农家乐在最多一天接待500人以上的客人,平均每天收入七八千块钱,其中不少是游客在采摘节之余顺便消费的。科技和新理念革了传统农业的“命”。
据了解,全西安市目前建成了67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29个万亩种植业基地和40个畜牧标准化养殖小区,优势农产品聚集度进一步增强,带动全市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培育了9个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50万户,创出了“秦俑”奶粉、“瑞奥”蔬菜、“秦美”猕猴桃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宝通说:“西安的都市农业就不仅在西安做得很好,在西部甚至在全国都迈出了一个很好的步子,它的市场辐射面已经超出了西安,超出了陕西。”
传统农业的新跨越
近40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其中欧美国家重视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尤其在现代都市群之间和社区环境中的“都市农业”蔚为壮观;而最具有现代都市农业国际化、专业化、优质化和高新技术特征的当属荷兰、以色列及新加坡等国家,这些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精细农业走工厂化、专业化和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以花卉和菜篮子为主体的都市农业高度发达,进而成为全球现代都市农业的典范。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中实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一种非常合理的经济模式。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循环经济在农业方面强调的比较少,主要是应用在工业生产方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好农业的生态环境,既有利于农业的远期发展,也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业经济的循环发展,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科技化,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农间作业方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节地、节水以及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应用比较成功的是珠江三角洲种桑养蚕―养猪―养鱼的良性循环模式,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传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其他地区也有相关成功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山东的玉米收获与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浙江的无水层灌溉水稻技术等,都是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这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涌现,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节省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2.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现状的要求
我国农业发展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的相关应用,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生产总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过多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营养价值下降,农业机器使用产生的废气污染以及农药残留对食品的危害等。这些不好的因素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要求。
2.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来说比较匮乏,而且我国农业人口比较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对比较严重。这种有限的资源以及农业人口较多的不和谐关系,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时刻面临着考验。因此,必须改变以往的农业经济发展套路,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才能够保障我国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农业经济的合理发展。
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四个原则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的四个原则。首先要做好减量化,这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它要求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再利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也就必须做好农产品的加工,对有关农产品初加工后附产品和有机废弃物,利用新的技术进行成分的分析,从而开发出新的产品。再循环原则,就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废弃物重新返回工厂进行相关的提炼,并将提炼物应用到新的产品中。再思考原则,就是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与思考,找出更多的有利于农业循环发展的路子。
4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
首先,应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这主要表现在要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化肥、畜禽粪便排放等,以便导致农业系统中土壤、水体、生物、大气之间的相互交叉感染。其次,要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工业化来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主要表现在可以将农业当作一个工程来建设,通过工程项目所采用的论证、设计等方式,再进行循环利用资源,促使污染和废弃物的减量化,从而获得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为此,在以后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我们应当坚持以下方向进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4.1 传统农业朝着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
首先,在农业工业园建设的问题上,要求制定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的规划,通过生产要素这个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加工企业集中到一起,从而实现封闭式的生产,并将污染控制在这个区域内。
其次,在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的建设上,做好场地的选择以及实现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从而保障农副产品的食用安全。
4.2 传统农业的理念实现向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
我国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的强调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实现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4.3 加强农业经济发展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的新路子
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主要是粗放型农业,在以后农业发展道路上,必须实现粗放型农业向精准型农业发展。要实现农业的转变必须做到:要不断的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优势农业的发展;加强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采用滴灌技术;在农业经济的建设上,不断的进行集约种植并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规模效益。
1.新疆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
新疆地处我国的内陆,属于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这样的气候特征曾给该地区的农业灌溉带来很大的困扰,随着农田水利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灌溉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高效节水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
基于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的全面认识,吐鲁番市不断总结农田水利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结合党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致力于建设出既有利于农业灌溉,又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
几年来,吐鲁番市水利局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开拓进取,着力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将农田水利建设事业推上了一个新台阶。数据表明,农田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发展,更有利于农民的生产生活。现代水利工程不仅能够扩大农田的灌溉面积,促进农作物增产,同时能防止水旱灾害,更重要的是节约灌溉用水,将以往的粗放型灌溉形式转变为现在的重视成本、节约资源的高效灌溉模式。现在,当地农民利用先进的灌溉方式,调整农业发展结构,扩大产业和经营规模,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抗旱抗涝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环境保护,真正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
3.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在党的政策宏观指导下,当地政府建立了勘探队和测量队进行适时的跟踪考察。同时,考虑到吐鲁番市是一个欠发达地区,资金及人员方面相当稀缺,因此,政府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开展水利培训班,着力培养大批水利技术人才,实行农村互助合作,加强管理。市政府主要领导全面指导、发动群众,积极投身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去。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3.2国家的优惠政策及资金的投入 由于气候特征等不利因素,在吐鲁番市要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就需要国家更多政策的扶持。针对这一现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田水利建设方案,积极推行水利建设。同时,投入了大量资金,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有了政策和资金的保障,群众投身建设更加有动力。
3.3重视水利人才培训,引导技术革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政府在近几年的水利建设中,不断扩大技术人员队伍,且开展中短期培训,培养水利专业人才5100多名。同时,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更新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只有相信科学,依靠群众,不断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才能取得重大的进步。
正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与开拓进取精神,使吐鲁番市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粮食增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农民增收作出了卓著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