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品投资与交易

艺术品投资与交易

时间:2023-07-07 17:24: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品投资与交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艺术品投资与交易

第1篇

关键词 文化艺术品 证券化 风险监管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带来中国文化的复兴。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艺术品市场是文化市场核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三大投资市场之一,文化艺术品的证券化将会使只是“少数人的游戏”艺术品投资变成艺术品大众化投资。交易方式也将从以直接买卖为主的方式变成,完全无纸化的网上交易模式,投资人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开户功能,通过下载相关的客户端就实现投资交易功能。强大的电子交易系统和网站系统,使交易结果更加真实、公平、科学,提供的信息更加及时、有效,从而让投资人的交易变得更加方便、简单。

近年来,文化艺术品交易金融创新在我国逐步探索和发展,文化艺术品证券化交易诞生。文化艺术品证券化主要是指以对文化艺术品实物严格的鉴定、评估、托管和保险等程序为前提,发行并上市交易拆分化的、非实物的艺术品份额合约。最典型的就是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推出的文化艺术品份额网上申购和交易。文化艺术品份额合约挂牌交易后,投资人通过持有份额合约分享文化艺术品价值变化带来的收益。

文化艺术品证券化不仅给收藏投资降低了门槛,彻底克服了以前收藏投资的诸多弊端,也降低了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高风险压力。更重要的是,较好地保护和激励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权益和热情,推动鉴定、评估、保管、保险和银行等相关领域的深层次发展,拉动了行业需求,扩大就业,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国的“文艺复兴”。同时,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建立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的退出机制打下了基础,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流动性,使艺术资源的投资价值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然而,我国艺术品交易总体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容易控,艺术品证券化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交易规则频频修改,短短几个月内经历了交易由“T+0”改变为“T+1”,这将严重损害了公共投资者的利益。可见,这种交易隐含着巨大的风险,文化艺术品份额金融创新交易制度和监管准备不充分。这意味着文化艺术品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以及如何监管等系列活动还没有走上正式、规范的轨道。因此,为使我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必须分析文化艺术品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及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本文的研究将会为交易机制的规范设计、文化艺术品投资风险及监管的协调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将对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及艺术品市场提供借鉴与理论指导。

二、文化艺术品证券化风险分析

艺术品交易市场证券化后,也会像资本市场一样有波动。同时,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机制和法律关系复杂,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在我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所必须的监管机制等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艺术品证券化交易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蕴含较大风险,具体的风险分析如下:

(一)艺术品份额发售的定价机制还不完善,存在价值确立风险。

艺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艺术品特殊的价值规律使得艺术品价值评估本身就比较困难, 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又缺乏对艺术品评估的共识,三重评判标准相互交叉, 拍卖市场又赝品充斥,拍卖价格与交易价格不统一等情况加重了艺术品评价的困难。艺术品之间的价格缺乏可比性,其价格通常由买卖双方依据个人的评估与判断共同决定。艺术品份额的定价过程中,既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鉴定与评估机构,难以对艺术品的价值做出公允的估值。诸多不正常因素使得艺术品的估价有虚高的成分,这些因素造成了艺术品的发行价格有可能偏离艺术品的实际价值, 使艺术品证券化存有前提隐患: 即任何权利的交换都必须以权利被识别和确认为前提,但艺术品证券化操作不慎就会使得艺术品如同传统证券市场的空壳公司,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在实体上,艺术品是体积虽小但价值较大的物,与大宗固定资产相比,在保管过程当中极易发生价值贬损或者意外灭失,而这是传统证券基本不会面临的风险

(二)法规法律的依据尚不足,隐藏法律风险。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与艺术品权利份额发行、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出台专门针对艺术品份额发行、交易的管理办法,艺术品份额的公开发售和交易活动的法律法规依据不足。主要体现在我国各地文交所都把《物权法》相应的条例作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主要法律依据。然而,艺术品本身除了拥有财产权之外,还具有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等权利。艺术品份额化实际上只是将艺术品的财产权进行了份额化,财产权之外的人身权利显然不能进行份额化分割。目前的做法对艺术品所属的人身权利问题并无说明和交代,艺术品份额交易是否涉及财产权之外人身属性权利交易的问题等等,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公开发售机制尚不健全,存在着信用风险。

文化交艺术品交易所是艺术品证券交易的平台,与传统证券市场相比,艺术品持有人通过转让艺术品证券获得资金后便与交易市场分离,其没有证券法上的信息持续公开义务,无需公开募集资金的用途和去向,较之传统的交易所,文交所在交易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然而现实当中,文交所却存在着许多规制不明确的地方。

首先, 文交所的注册资本没有明确要求,艺术品份额发售和交易中,与艺术品份额发行、上市相关的事项均由文交所负责,交易所不但决定艺术品份额能否发行和上市,甚至还决定份额发行上市工作由哪家发行商完成。这种做法不仅有悖于市场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有损于市场的公信力,也难以抑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如天津文交所的股东就是自然人和法人的组合,实缴资本并不高,其责任能力也就有限。

其次, 文交所往往承担着多重职能,如审核上市管理交易委托遴选商和艺术品保管机构等,但其义务承担状况却不明确。这和传统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精神相背, 文交所的权力过大,交易市场公信力受质疑,容易滋生寻租现象。

(四)交易机制尚有缺陷,存在交易风险。

艺术品份额的投资回报缺乏稳定的基础。相对于股票而言,艺术品自身并不产生现金流,相反每年必须支付一定的养护、保险费用。艺术品展览虽然可以获取一些收入,但成批展出的收入很难在每个艺术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另外,艺术品实物无法按照份额交割,投资者不可能实现从持有份额中分享对艺术品的欣赏、收藏。艺术品份额化的投资回报更多地只能寄希望于交易价格的不断升高,低买高卖,获取价差就成为获利的主要模式,价格起伏越大、交易越频繁,越便于短期获利。这种机制下,非理可能将份额价格推高数倍,导致价格失真,狂热之后出现暴跌,在市场中产生连锁反应,最终使投资者损失惨重,成为受害者。文交所上市的艺术品份额,总份额相对较小,但依然容易被人为操纵,出现市场的剧烈波动,甚至被非法资金炒作,从事短线交易、操纵市场和洗钱等不法活动,聚集市场风险。

(五)监管各自为政,容易形成社会风险。

目前,我国艺术品交易场所的设立和交易管理等处于无法可依的混乱状态,各地情况多种多样。除少数地方由省、市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授权相关部门监管外,其它的不是由地方政府金融办审批设立并负责监管,就是由文化主管部门审批设立并负责监管。除此以外,监管缺失的另一表现是监管依据。尽管,文交所也实行自律监管,但并不能替代行政监管。同时,艺术品份额的发售审核、定价、交易、监督以及与此相关的评估、保管等均由文交所负责完成,各环节之间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不利于防范道德风险,甚至为合谋、操纵市场留下空间。更重要的是,系统性和流动性风险也不容忽视。

三、完善文化艺术品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监管对策及建议

为使如何监管等系列活动走上正式、规范的轨道以及我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需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风险监管对策。具体的策略如下。

首先,完善文化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制度。目前,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通用的价值评估程序和规则尚未建立,这将使文化艺术品市场容易陷入混乱的场景,也会危害交易的安全。尽管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做着推介销售艺术品的宣传,但价格通常由买卖双方依据个人的评估与判断共同决定,对欠缺相关知识的投资人不利。为了规范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行为,应该建立客观中立的第三方鉴定和评估机制,鉴定和评估机构既可以由交易的当事人自己选择,也可以由交易当事人委托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选择确定。与此同时,要建立鉴定和评估人员机构的责任制度,区分人为风险和正常的市场交易风险,只有正常的市场交易风险可以由投资者承担。

其次,建立与完善文化艺术品份额化的交易机制。文化艺术品份额的交易不同于传统物权交易,是一种证券化的权利交易,要针对此建立交易规则。艺术品证券和传统证券投资收益来源、投资收益周期的不同,导致短期交易对艺术品证券交易的损失比传统证券大得多。因此,在权衡限制泡沫和艺术品证券自由交易二者的利益之后,必须着重对短期交易进行限制。在交易模式上,对当前交易模式应修正, 并对持有艺术品证券达特定比例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时间和数量的限制,这样也有利于解决一级市场的疯抢问题,促进艺术品发行价格趋于合理。同时也应该禁止关联人员购买艺术品证券,比如评估机构,从证券市场的运行现实来看,证券发行之际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因素, 价格往往容易上涨, 在一定时期后市场才会趋于理性,使价格回归相对稳定。

最后,建立艺术品证券交易的信息公开制度。艺术品相关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包括转让方即艺术品持有人和发行人,艺术品信托机构, 以及艺术品交易的平台即文交所其中转让方应当公开的信息包括: 艺术品的基本情况、可能影响艺术品评估和交易的重要信息如艺术品的来源和交易历史、 艺术品权威评鉴机构的评估意见、关联人员的相关信息等;艺术品信托机构应当公开的信息,包括艺术品保管的花费项目和费用、艺术品的经营情况等;文交所需要公开的信息包括: 艺术品、艺术品发行商、投资人、艺术品的保管和经营情况,艺术品交易的相关信息。

四、小结

总之,社会化、大众化、资本化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一个大的发展方向,而文化艺术资产的证券化是这一发展趋向的一个重要通道。从今后一段时间来看,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是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与转型的重要力量,而艺术品及其市场资源的资产化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核心。要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向有序与规范发展,就需要不断完善风险评估机制、监管机制等机制,这才有利于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建构,有利于我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注:2011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文化艺术品证券化风险与监管研究” (项目编号:GXU11T32635)

(作者:广西大学商学院会计学)

参考文献:

[1]李政辉,郑勋勋.艺术品证券化的法律分析——以风险防范为切入点. 广州大学学报,2012(11).

第2篇

【关键词】艺术品投资 艺术品股票

一、引言

美国著名的未来大师奈斯比特和阿伯丹在《2000年大趋势》中曾经预言,在21世纪,艺术品投资经取代证券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为人类主要的投资方式。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的预言仍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但可以肯定的是,艺术品已经成为了继证券和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

在国外许多银行都把3%左右的利润用于艺术品投资,毕竟不少银行还先后推出了艺术品投资的咨询服务,并且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作为有着悠远文化艺术发展历史的古国,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代,艺术品投资浪潮已经成为上至国家,下至平常百姓密切关注的热点。

艺术品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购买艺术品,经营艺术品并带来经济收入的行为。但是由于艺术品自身的特性,使得艺术品投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艺术品投资的参与人群比较少,大部分艺术品投资者都是有一定鉴赏能力,能够理解艺术品作者的收藏家;其次,艺术品的流动性较证券和房产差很多,进入和推出壁垒都比较高。但过去十年间,中国的许多艺术品价值屡创新高,不少艺术品价格翻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许多大家的字画、玉器,经常在拍卖会上拍出“惊天价”使的游资,包括中小投资者都把目光投向了这块尚未开垦而投资回报又颇丰的“处女地”。因此艺术品市场非常需要金融机构的参与,即把金融投资的理念融入艺术品行业,用来扩大市场参与者,带动整个艺术品行业活跃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以艺术品为标的的金融创新产品“艺术品股票”在天津市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简称“天津文交所”)上市。“艺术品股票”以份额化交易的模式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艺术品的产权,所谓“份额化交易模式”就是把艺术品的产权进行等额拆分,再将拆分后的每个份额的所有权发型,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在天津文交所上市的艺术品种类有:绘画雕塑类,珠宝玉器类等。从2011年1月26日开始不到一个月,天津文交所上市的两只艺术品股票――“黄河咆哮”(代码为20001)和“燕塞秋”(代码为20002)涨幅高达550%,除去自我炒作的因素之外,为什么艺术品股票如此受欢迎?股价高涨的背后又有哪些不安定因素潜藏其中呢。

二、艺术品股票的优势

(一)降低普通交易者的门槛,扩大艺术品市场的投资主体

艺术品的买卖和收藏一般动辄百万,尤其是市场看好,升值空间大的艺术品,普通百姓即使有艺术鉴赏力,也没有购买力。但艺术品股票的出现,使艺术品不再是只有富翁才能涉足的行业,因为“份额化”交易,艺术品投资的门槛由过去的成百上千万降低为50万(天津文交所在调整交易规则之前门槛只有5万),投资者并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可承受的风险的能力购买相对应的份额。

(二)分散投资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众所周知,艺术品投资需要极强的专业能力,对艺术品的年代,历史背景,原材料等都需要非常熟悉,才能分辩艺术品本身的真伪。就连许多收藏家自己也有“买打眼”的时候,因此艺术品鉴定、保管直至最后拍卖的成本很高,使没有专业鉴赏能力的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而艺术品股票可以将资源集中,散户只需要通过付佣金将这些需要专业技能的事情交给中介机构也就是“天津文交所”处理,“文交所”会将各种信息,包括鉴定、评估、保管、保险、展示流程,交易行情、价格在互联网上公开,使整个过程更为透明。从而降低了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三)提高了艺术品的流动变现能力,缩短了艺术品的投资周期

由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存在着很大的主观因素和时代特征,其价值很难有固定的标准评估。购买回来再卖出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投资艺术品变现速度慢,而艺术品股票只要单个账户持有单只份额数量达到该份额总量的67%时,该份额投资人发起要约收购或单只份额的全体投资人达成一致意见发起申请退市,艺术品就可以就行拍卖套现。

虽然这种创新的金融产品为当前的艺术品市场敞开了一扇通往金融市场的门,但是许多收藏家也反映,这种金融产品分割了艺术品本身鉴赏收藏属性,单纯成为金融资本炒作的工具,而与此同时其作为金融产品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和潜在问题:

三、艺术品股票缺陷

(一)艺术品投资泡沫

股票投资,投资的是某上市公司未来的成长和它的盈利能力,上市前都会经过严格审查,完成融资之后,公司都会将募集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或再投资,以扩大公司资本的不断扩大,而投资者可以分享公司增长带来的红利。上市公司会将年报,季报等财务信息公开,公众可以根据财务报表上的数据理性分析股价和合理估值。虽然目前股票市场上也存在恶性炒作,但是其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公司价值上去。而艺术品股票则不一样,份额化交易模式对应的是艺术品虚拟的价值,艺术品不具有再次生产动能,也不能再次创造社会财富。其估值更多的时候早就超越艺术品本身的价格,因此艺术品股票投资的不是艺术品本身,而是对其增值预期的投机,而艺术品预期升值问题,受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媒体舆论,公众关注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就如当年荷兰郁金香泡沫一样,如果过度依赖虚拟的价值,那么艺术品投资也会面临崩盘的可能,而最后一个接盘的投资者将成为泡沫破灭的最大受害者。

(二)如何合理估值

身兼画家与律师于一身的范呈曾说: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轨迹很难讲,谁能判断他在艺术方面的天分与潜力,在这个阶段,他是一个天才,但另一个阶段,他是在走下坡路,这都是非常可能的。即使是同一个人的作品,它的价值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于艺术品的估值和评价,就很难达到标准化和统一化。目前艺术品行业也没有形成评估鉴定的公共标准,只能单纯依靠专家声誉和名望,以及同类或者同个作者的产品来为艺术品定一个价值区间。与此同时,在“天津文交所”里,也没有第三方监管机构对于艺术品的估值进行审核,只能由投资者自己去评判是不是存在估值过高的现象,但投资者往往又会受到文交所的宣传或是媒体的炒作的干扰,无法进行合理的客观的估值。

(三)交易规则自定

在艺术品股票刚进入公开市场时,“天津文交所”针对交易时间,交易模式,交易报价,涨跌幅限制以及交易数量限制自定了五条交易规则,随着资金的不断涌入,又自主修改了交易规则,除此之外,据不完全统计,天津文交所网站关于艺术品价格涨跌幅更改的公告多达7次,涨跌幅比例几次修改;屡次改变开会制度,4次推迟开户公告,多次以临时、技术性、特殊原因停牌。在自主制定交易规则,有没有第三方监管的制约,天津文交所更容易操纵交易价格。

(四)监管真空

艺术品股票在形式上将股票交易的模式照搬到艺术品上,但因为艺术品份额化仅仅是现货交易,不具有融资功能,因此缺少像证监会的这样强有力的监管部门的监管。目前,文化管理部门对授权审批进行审核,而在交易过程中的监管则由天津市政府金融办负责。成熟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应该有类似于证监会、银监会的专门监督部门,以保障投资者权益,稳定艺术品交易市场。

四、结束语

虽然艺术品股票有许多待规范,待改进之处,但是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它为将来成为第三大投资的艺术品投资开辟了新的道路。可以肯定的是,将艺术品和金融相结合的投资方式是未来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但是如果要建立一个成熟的艺术品金融衍生品,第一个前提必须是艺术品市场规范,建立合理的艺术品估计定价和登记模式,并完善艺术品流通体系,加强艺术品的变现能力。此外,我国还需要培养专业的既具有艺术品鉴赏,评估能力,又拥有金融专业知识技术的艺术品投资从业人员,并且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1]游春,邱元.探析艺术品金融化的一项创新-份额化交易模式;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9期.

[2]张栋.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11(17).

[3]马健.艺术品股票:一种创新型金融产品.经济论坛,2011年4月.

第3篇

“补白”的意外收获

张小姐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员,平时收入不错。十年前,贷款买了一套房,自从当上了“房奴”,“房贷”的压力使她的生活水平每况愈下。乔迁新居时,亲朋都来“温锅”,有的送来家用电器,有的干脆给一两千元现金。在前来“温锅”的亲朋中有一位开着“宝马”的“闺蜜”。大家都认为这位“闺蜜”定然出手大方,为张小姐解决一些眼前的困难。谁知,“闺蜜”拿出一幅四尺整纸的当代画家王西京的仕女图,轻描淡写地说道,没什么好送的,给你“补白”吧。送走客人,张小姐和爱人开始整理礼单,除“闺蜜”外,其他人送的都很实用。对于“闺蜜”的“补白”之物,夫妻二人嘴上不说,但是心中有诸多不快。2013年5月,张小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艺术品鉴赏培训班”,她这才想起“闺蜜”送的“补白”之物,赶忙回家取了出来,没想到,被30万元成交。事后,张小姐心生感慨:十年前的“实惠之物”早已不知换了多少茬,而十年前收的现金也早已不复存在。只有这百无一用的“补白”之物,十年后竟如此值钱!

新模式的“试探性”收获

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自古以来就是对抗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但因交易市场高门槛将很多人拒之门外。于是,市场开始出现适合普通民众参与的艺术品投资交易模式,有些愿意进行“试探性”投资的投资人因此获利颇丰。

2012年,对于30来岁、在万达公司上班的吴瑜斌来说有点特别,他自己怎么也没有想到,学理工科出身、没有任何文博和艺术知识背景的自己会和艺术品交易结合在一起。

“我在建设银行开了一个银行卡,把交易资金存入——新艺术银行指定账户,从华夏和谐艺术品公司位于北京宋庄的营业厅办理了一个UK,就可以在网上进行艺术品的投资交易了。”说起这一年来的交易情况,吴瑜斌面露得意之色:“将近一年的时间,我的投资纯收益达到了47%,准备最近再追加一些金额。”原来,小吴正在使用一种全新的艺术品交易工具——华夏和谐艺术品交易平台,这个平台正是“新艺术银行”的业务平台。

“由于传统艺术品市场存在‘看不准、买不起、拿不住、卖不出’的现象,导致市场只在高端人群间进行交易,普通民众的艺术品消费需求被挡在行业壁垒之外。新艺术银行业务模式的建立,将会一改过去普通民众无法参与艺术品交易的困局。”著名经济学家、广东21世纪经济研究院院长马国书教授如是说:“新艺术银行给消费者了一个艺术品逆向交易的选择权,这对于不懂行的艺术品消费者来讲,无需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判断就可以放心投资。这是艺术品交易迈向全民时代的里程碑。”

经济规律引领全民艺术品时代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开始兴盛;当人均GDP达到8000~10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达到鼎盛时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根据中央政府的“2020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届时,人均GDP将实现翻一番,达到8000~10000美元。换言之,全民艺术品时代正在到来。

结合当前国家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以及当前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态势分析:今后10~15年的时间,中国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将取得巨大的发展成果。在民间,“持物保值”、“艺术品消费”的观念正在悄然流行。

据银行业资金流向监测表明:上半年,有近千亿人民币的资金在向文化艺术品市场移动。2013年,随着“新艺术银行”交易模式的推出,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将呈现高端与大众的分水岭。针对全民艺术品的保本交易模式——新艺术银行模式在试运行了一年之后,横空出世,有望化解普通民众无法参与艺术品交易的困局。

全民艺术品时代已为时不远!

第4篇

中国艺术市场金融化现状探索

对艺术市场现有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一)艺术市场金融化探索的相关研究

(二)对艺术市场金融化问题的分析

艺术品产权份额化交易模式是当前艺术市场创新发展的热点方向。天津文交所艺术股票的戏剧化表现使其成为当前艺术品金融化探索的重要研究样本。通过对其发展过程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市场的各种创新发展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投机现象严重,与金融手段联系得越紧密,投机现象越严重,因此最激进的份额化交易模式投机现象也最明显。最初两只艺术股票的大起大落让我们见识到了市场中投机力量的疯狂。目前实践中的艺术市场金融化尝试明显导致了脱离艺术品真实价值的炒作和投机行为,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似乎是格格不入的,持批评态度的研究者也多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艺术与金融没有交集,并且金融被引入到艺术中会损害艺术价值。这不禁让很多人产生了疑惑:艺术与金融的结合有可能吗?其实,艺术市场引入金融手段来进行创新是符合艺术市场发展规律的,是值得探索的。问题的核心在于,金融手段的引入使艺术市场中资本因素的影响效果被放大了。艺术市场和金融手段结合在一起产生的种种乱象,体现的是资本的逻辑:资本是逐利的。事实上,当前艺术市场进行金融化创新的推动力也主要来自于资本的力量。2010年中国艺术市场异常火爆,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股市楼市等传统投资领域行情低迷,投资者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于是进入到艺术市场中,资本的进入抬高了艺术品的价格,也抬高了进入艺术市场的门槛,艺术品大幅升值的现象使社会大众将艺术市场视为稳妥的投资领域。持有大量资金的职业投资者与普通民众共同的投资需求促成了艺术市场进行各种金融化模式的尝试,资本对利润的追求使艺术市场中的投机氛围非常浓厚,艺术市场创新发展的各种投资、交易模式也深受资本逐利目标的影响,各方参与者关注的并不是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而是其升值空间。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对其发行的艺术金融产品曾做过这样的解释:通过制度设计实现了文化艺术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使更广泛的人群关注文化、参与文化。从理论上来讲,份额化交易模式的确有助于降低进入艺术市场的资金门槛,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市场、进行艺术消费与艺术投资,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市场可以得到大量的资金,普通民众则得到投资的机会,并在艺术投资中建立艺术消费的习惯、提高艺术审美,进而推动艺术市场的发展。然而在现实操作中,虽然投资者拥有艺术品的一部分份额,但一件艺术品显然是不可分割的,份额所有者无法对艺术品行使所有权,甚至也无法对艺术品进行审美消费例如借阅、观赏原作。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只在于艺术品的股价,只希望从交易中获利。在资本的运转逻辑下,本应占据核心位置的艺术却成了无关的东西,仅仅只是一个炒作的符号。可以说,当前艺术市场创新发展的问题,表面上是投机盛行,而根本的问题在于艺术的缺席。

艺术市场金融化问题的核心目标与价值

艺术市场的金融化探索显然不是一个孤立的资本运行模式,它关系着艺术市场的运行,关系着艺术家的创作,关系着艺术品艺术价值的实现。单纯的资本游戏只能带来炒作和泡沫。艺术市场固然摆脱不了资本的逻辑,但它还有着更为本质的规则,即艺术的逻辑。艺术,是艺术市场金融化探索的逻辑起点,也是其主要目标,更是其核心价值。

(一)艺术价值

艺术市场的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艺术自身的价值,艺术市场原本就是围绕着艺术品的交易展开的。因此,艺术市场的各种创新发展都应该首先从艺术的角度去思考,将艺术价值作为艺术市场的核心价值,注意到艺术的特殊性,从艺术出发去建立交易规则。艺术价值是艺术品的核心价值,是艺术家追求的最主要目标。而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为交易价格,它反映了市场对艺术品艺术价值的评价。可以说,艺术价值直接决定了经济价值。尽管在短时期内炒作、潮流变迁等因素会使价格大幅波动,但长期来说,艺术品的价格是以其价值为依据的,这是传统艺术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艺术市场的参与者只有在努力追求艺术价值时,才能因为艺术价值的实现而获得对应的经济价值。因此,艺术市场的创新交易模式只有在以艺术价值为核心目标时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否则只能是炒作的泡沫。将艺术价值视为艺术市场的核心价值,艺术市场的各种创新发展就应该首先关注艺术的特殊性。经济、金融领域的一些成功模式引入到艺术市场中时,对艺术品与一般商品的差异的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如艺术品是不可分割的、大多具有唯一性、主要是精神价值、价值评价标准差异巨大等等。因此,艺术市场金融化探索的主要目标就是考察各种金融模式对艺术各方面产生的影响,找到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结合点,对金融模式加以合理的改造,最终促进艺术的发展。

(二)文化消费价值

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艺术对社会大众的文化消费价值。近年来艺术品拍卖行情火爆,艺术品价格屡创新高,每每过亿的天价刺激了大众的神经。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众大多只是以猎奇的心态来看待艺术品,火热的市场并没有给大众带来半点艺术的熏陶。我们不禁要重新发出这样的疑问:要不是人人都能享受艺术,那艺术跟我们究竟有什么关系?①让大众享受艺术,既是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艺术价值自我促进的需求。艺术金融化实际上可以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传统的艺术市场的文化消费功能主要建立在艺术品交易的基础上,画廊作为艺术家与消费者的中间商,往往承接了这一功能。画廊是艺术品的销售者,艺术家的作品,而作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廊的经济收益。因此,画廊要发现有价值的艺术家,与其签约,并且为了获得更多、更长久的经济利益,在与艺术家的合作过程中,画廊还会举办作品展览和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发掘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从另一方面看,这也为画廊培养着潜在的客户。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把艺术价值向社会推广的过程,它满足了大众的精神文化消费。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艺术品高昂的价格门槛,使其受众的范围比较小。艺术市场的金融化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够降低门槛,使更多的人进入到艺术市场中。而由于存在投资与回报,人们会关注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并在不断的投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进而产生更高的艺术消费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各种艺术交易平台就不能仅仅是股票交易平台,而应该是一个类似于艺术投资者俱乐部的机构,它除了进行经济、投资的信息交流,更重要的是艺术方面的交流。这些机构可以组织艺术方面的讲座、研讨与展览,并且给大众提供价格层次多元的艺术品可以买较便宜的、自己负担得起的艺术品,也可以投资加入到高端艺术品的部分产权上。建立在内在精神文化消费基础上的投资、消费才是持久的、理性的,这对于当前浮躁的艺术市场来说是迫切需要的,这一基础应该成为艺术品金融化探索的重要目标与评价指标。

(三)艺术市场整体价值

艺术市场是一个有机整体。艺术家是艺术品的创造者,是艺术市场得以建立的源头。画廊是艺术品的首次销售者,是连接艺术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中介。一方面,画廊从艺术品的买卖中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画廊也会进行艺术评价与推广,有意识地推广某种风格或流派,从而提高自己在艺术品买卖中获得的利润。拍卖公司则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出卖其受委托的艺术品,向买卖双方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拍卖公司将艺术品的经济价格最大化,被拍的艺术品通常是被市场认可的高端艺术品,往往在初次买卖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再由收藏家出手。完善的艺术市场体系保障了各种艺术品交易行为在一定的秩序、规范下进行。艺术品拍卖获得成功,反映着市场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进而,创造其艺术价值的艺术家与发现、推广其艺术价值的画廊也都相应获得经济利益。②在这种艺术市场结构中,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得到了较好的协调,形成了较合理的艺术市场结构,可以有效遏制炒作、投机行为。艺术市场的各组成部分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同时,共同形成了艺术交易规范,引导、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艺术市场整体价值是艺术价值的延伸,同时也是对艺术价值的有效保障。中国艺术市场本身就存在交易秩序混乱的问题。在现实中,不少艺术品为了获得高价,越过画廊这一级,直接进行拍卖,已经导致艺术市场定价混乱、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分工与相互制约难以发挥作用。艺术品金融化的实践,更加剧了这种定价混乱,文交所只看重自己交易平台上产生的经济利益,使艺术品轻易就被炒作成天价,这是对整个市场的涸泽而渔。艺术品金融化模式的探索只有让整个市场的各个参与者共同受益,从根本上推动艺术市场的发展,才能让金融手段发挥持续、有效的作用。

第5篇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艺术品投来关注的目光。的确,近年来许多老百姓日渐富裕,更多的个人与企业开始关注并参与艺术品投资。“乱世黄金,盛世古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从中国人到外国人,从社会名流到寻常百姓,从文化人士到地产商,“艺术品”已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向。但与此同时也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人们常把艺术品投资和收藏混淆起来,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而从投资理财的角度来说,艺术品投资就应该走出收藏的误区。

总体来看,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的确有相同之处,艺术品投资多数不是短期行为,投资者一般会中长期持有艺术品,常表现为收藏的形式。有时投资者和收藏者之间还会相互转化,尤其是早期艺术品收藏者,藏品无意间在艺术品市场中获利,在此激励下,使之转向有意识的艺术品投资,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投资者被迫成了收藏者”的情况发生。所以,艺术品投资与收藏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艺术品投资和其他投资项目一样,投资者是以回报逐利作为主要目标,投资时必须考虑艺术品的升值潜在可能性、流通性、税收等问题。收藏艺术品则以喜好、怡情为主要原因,有时甚至把收藏提高到“要收藏,先修身”的程度,当然收藏也可能会有经济回报,但未必是初衷。具体表现为:投资者与收藏者在交易艺术品时,在交易的品种、投入、途径上都有不同特征。

投资种类区别不小

“你是一个交易者,不管交易的是什么东西。”艺术品投资者首先是目的明确的交易者,必须要研究艺术品的“商品特性”、“受众”、“流通性”等营销问题。主流的艺术品种比较适合投资,如中国画、油画、书法、瓷器等。从艺术品种的“商品特性”来说,参与主流艺术品创作的艺术家人数众多,艺术品产量就大,由于艺术品有非常高的沉淀率,稀缺性固然重要,但任何市场都是要有一定数量商品支撑的,满足投资者交易需求更为要紧,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市场参与者,并不断吸引新的艺术品投资者加入。主流的艺术品种一般发展得比较成熟,各水平层次的作品均有,技法、风格与题材亦多样,作品的“受众”面广。相当多的主流艺术品种群众性基础很好,几乎没入不知道郑板桥的兰竹、吴昌硕的桃、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主流艺术品种“流通性”较好,购人比较容易,将来亦容易转让,如拍卖行征集这些主流拍品很频繁,还常举办某类艺术品单项拍卖专场。

如果投资非主流的艺术品种,并非没有投资回报,有时回报甚至会超过主流艺术品种,但不可预知的市场因素太多。非主流艺术品“盘子”小,价格很容易被人为操控,投资新手尤难把握。而且参与者较少,“流通性”亦差,即便是大拍卖行,一年亦未必会办一次与之相关的拍卖会。

收藏者交易的艺术品几乎可以涉及所有的品种,内容极为繁杂,如竹木牙:角、印章、鼻烟壶、珐琅器、古琴、刺绣、文房四宝、邮币卡、宣传画、连环画、烟壳等。其中,不少收藏品种甚至很难分清是艺术品还是日用品或是其他 如连环画收藏,有人认为赵宏本、贺友直、王叔晖、程十发等名家绘制的连环画就是艺术品,亦有人认为连环画并非原作,只是印刷品而已,邮币卡收藏也有同样情况。好在艺术品的概念本不清晰,收藏者自己喜欢就行。

成本计算有重有轻

艺术品投资者和收藏者在投入的成本上,都有“经济成本”和“精力成本”。艺术品投资者要尊崇“大经济成本,小精力成本”的原则。艺术品收藏者在投入成本上几乎没有什么原则,特别在“精力成本”方面。

投资者交易的艺术品单价不可能很低,原因特别简单:一、投资者不会为一件单价很低的艺术品大费周章,投资是资本的运作,低价艺术品即使收益率很高,获得的收益绝对数还是较小,艺术品投资者经济上多数比较宽裕,要是“精力成本”投入太高,那就实在不划算。尤其是一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对艺术品投资亦极为热衷,提高企业文化形象固然算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艺术品购买后可以纳入企业生产成本,使企业少交所得税,并且艺术品作为“经营工具设备”,每年还可以折旧,最终使之消耗为零资产,但艺术品价值却依旧,甚至还会有意外收获,出于这种目的,更不可能投资低价位艺术品。二、值得投资的艺术品通常价格不会很低,“真、精、稀奇”的艺术品从来不便宜,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基本谈不上艺术市场的时候,有名头的画家的一幅作品价格亦要一个普通劳动者月工资的二至三倍,甚至更多。

收藏者交易的艺术品价位总体偏低。据2005下半年至2006上半年艺术品市场最火爆这一年间,内地艺术品拍卖年成交额约200亿元,艺术品收藏者与投资者约7000万人。虽然200亿元不包含其他渠道的成交额,但从200亿元资金和7000万人这两个数字推算,大致可以得出的结论是:7000万人中绝大部分人是收藏者。如果扣除艺术品投资者的那部分,收藏者年人均投入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少得可怜。

交易途径各有侧重

艺术品投资者交易艺术品的途径,一般以拍卖行为主,专业级画廊为辅,其他途径很少。投资者交易艺术品的主要场所也几乎没有低价位艺术品出售,稍有规模的拍卖行是不太会愿意接收几百元甚至几十元的拍品,单价低佣金就低,拍卖行效益就无法保证,同样拍卖一件拍品,拍卖行当然愿意选择单价高的。专业级画廊亦正在树立自己的形象,与销售大众化价位艺术品的画店有所不同,市场定位使之经营的艺术品价格必然不菲。正好符合“大经济成本,小精力成本”的原则。

艺术品市场愈热,艺术品卖家就愈愿意把高价位、中价位艺术品送到拍卖行。尤其是高价位艺术品,拍卖会能把这类艺术品的稀缺性尽可能发挥出来,拍得一个相对有利于对卖家的价格。即便是艺术品拍卖从2007年5月1日正式开始由拍卖行先代征收个人所得税,多数卖家还是会选择拍卖行交易。今年艺术品市场总体较平稳,但嘉德、保利、荣宝、匡时和诚轩这五大北京的拍卖公司的春拍,居然有18亿元的总成交额,而去年这5家拍卖公司春拍的总成交额为14亿元。其实,专业级画廊亦是不错的选择,画廊会对艺术家进行筛选,积极寻找“潜力股”作为经营对象,对于艺术品投资者来说,大部分投资者对艺术品并不内行,自己去发掘实在太难了。加之现在赝品的制作越来越呈现专业化、批量化倾向,要让艺术品投资者都成为鉴定专家显然不可能,拍卖行和专业级画廊虽然亦有种种不规范行为,但买到赝品的概率相对其他交易场所还是要小,通过它们买入或卖出相对比较稳妥。而且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目前准备向商务部提出申请,由国家标准委立项制定拍卖行业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行业行为。

第6篇

关键词:艺术品金融;确权交易;产权体系;评估体系

艺术品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与沉淀,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公民收藏艺术品资产是财富积累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品消费越来越热,并逐渐成为居民配置资产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尚不健全,在创作、流通、交易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对艺术品作为金融产品的特征还不成熟,因而制约着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艺术品交易市场现状及问题

我国现有的艺术品交易体系中,存在一系列特征及相应的问题。1.艺术品交易过程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从艺术品交易过程来看,艺术品通过拍卖、画廊、博览会等市场交易的方式进入个人收藏。但是,市场中存在着同一艺术品和收藏家反复出现的情况,艺术品交易火爆只是炒作的结果。同时,民间收藏者由于缺乏专业的鉴别艺术品的能力,使得仿制艺术品大量充斥于艺术品交易市场,造成艺术品市场诚信缺失,影响着艺术家的成长和消费者的参与程度。2.收藏者承担着巨大的财产风险和法律风险。从艺术品流通方式来看,除了正规的市场交易外,艺术品市场还存在大量的私下交易的行为,而这些私人交易缺少国家法律的保护,存在巨大的风险,也伴随着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比如,出土发掘的艺术品大量进入艺术品市场进行流通交易,虽然根据现行的国家法律规定,出土文物归国家所有,但是这个灰色市场仍然进行着大规模的交易。3.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和流动性有限。由于艺术品制假造假广泛存在,创作存在着灰色地带,这些假冒艺术品直接进入收藏家手中。大量的假冒艺术品使得银行不敢轻易的将藏品进行抵押和融资,进一步阻碍了艺术品金融市场的发展。4.资本是我国文化产业和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瓶颈。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力度仍然不足。虽然表面上看,在现有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中的资本规模并不小,国家扶持力度也非常大,但艺术品交易市场的资本需求并未得到满足,艺术品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低于产业平均水平。5.现有的艺术品份额交易风险较大。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交易市场供需双方不平衡,交易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使得艺术品份额市场价格剧烈波动。需要进一步建立艺术品份额综合指数、成分指数等指数体系,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完善艺术品的一级和二级市场,为艺术品定价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我国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条件

(一)保障艺术品资产流通的安全性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首先要保证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安全性。在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艺术品表现它的资产属性,消费者会通过购买或者出售自身所持有的艺术品,在艺术品的投资价值和资本之间相互转化,并最终达到几种资本投资之间边际效用相等、资产配置均衡。由于单件艺术品的创作成本低,收益高,并且模仿、制假容易,任何具有一定制作艺术品能力的人都将毫不犹豫的生产并且出售大量的艺术品,将其转化成消费或者其他资本投资,在艺术品市场上会造成艺术品价值的剧烈波动,进而影响到消费者自身资源最优配置、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实现,并造成艺术品市场供求关系的混乱,导致消费者利益的损失和市场秩序的崩塌。

(二)完善艺术品资产转换的流动性

艺术品资产的流动性对艺术品的价值实现具有重要影响。艺术品消费作为奢侈品消费的一种,消费者存在炫耀心理,艺术品价值越高则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越大。那么,消费者所持有的艺术品由于流动性原因导致其价值降低,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通过购买艺术品所获得的效用。当艺术品市场的具有完全流动性,即艺术品资产可以随意的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之间转化,使得艺术品既实现了其作为艺术品的美学价值,也实现了其作为资本品的投资价值。当艺术品市场完全没有流动性,即艺术品资产不能转化其他的资本资产。此时,消费者持有的艺术品只有美学价值而没有投资价值。在一般情况下,艺术品在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介于完全流动和完全不流动之间。消费者为实现效用最大化,就不得不增加对艺术品的购买,这时消费者持有的艺术品总价值大于理想状态下持有艺术品的最优价值。进一步而言,由于人的商品消费是由未来各期资产折现得到的。持有艺术品资产流动性变弱,使消费者各期持有总资产的折现降低,人的各期消费水平降低。所以,可以通过提高艺术品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在不改变艺术品消费对消费者产生的效用的前提下,提高消费者的商品消费,实现帕累托改进。

(三)健全艺术品资产交易机制

健全的交易制度和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影响艺术品交易的重要因素。健全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机制,关键在于使艺术品的消费者尽可能多的获得关于艺术品的信息,增加信息的透明程度,减少艺术品消费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建立艺术品资产的产权体系是一种向消费者提供有效信息的有效机制。仍然基于消费者对艺术品金融资产消费的最优条件,假定艺术品价值是外生给定的,但是由于艺术品价值直接决定了各期人对艺术品资产配置的决策,如果完全随机,则可能由于价格波动过大而影响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艺术品市场交易机制中还需要建全艺术品市场的定价机制和关键指数。这种定价机制应该是建立在参考拍卖历史、市场交易、评估价格、赔偿标准等一揽子要素,按照一定权重笔记综合形成的浮动定价机制。此外,还有相关的艺术品综合价格指数和主要艺术家个人的价格指数的构建,就我国现有的综合价格指数和艺术家个人价格指数而言,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和发展。这对提高艺术品市场透明度,减少艺术品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减少消费者的风险,增加艺术品消费者的参与程度都有积极意义。

三、我国艺术品确权交易金融机制的发展建议

艺术品作为同时具有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的商品,其在消费者配置资产和消费的决策中与一般消费品或资产品不同。本文基于对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展的三大条件的分析,构建了艺术品确权收藏、金融服务和流通交易的艺术品确权交易金融机制。

(一)建立艺术品交易的产权体系

艺术品金融交易市场的发展需要建立艺术品的产权体系,以保证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安全性。我国艺术品消费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其未来需要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和国家信用进行约束、支持和引导。构建艺术品资产的概念,建立以国家信用为支撑的官方确权机构。通过官方对艺术品的确权解决艺术品真实性问题,实现艺术品原始信息信息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公开。进一步依靠政府主体,作为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信用基础,建立艺术品与文物的产权体系。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艺术品市场的安全与稳定,重点打击制假、贩假。明确艺术品市场的交易规则,维护消费者及投资人的权益。官方机构进行文物普查,建立官方产权机构与网站,将民间艺术珍品进行登记、确权、鉴定、评估,发放身份信息。其中艺术品鉴定、评估通过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评级公司确定,明晰艺术品标的物的典型特征与界定,明确使用年限和质量保证年限以便于长期收藏。艺术品资产的产权认证体系链条,可以先通过成立一批示范性的国家级专业鉴定、评估机构,进而进行复制和推广。在这一产权认证体系下的所有艺术品资产,由于都经过了来源清晰、合法的存量艺术品资产确权登记,这些认证信息可以直接出现在官方网站上,以确保艺术品的真实性。新诞生的艺术品在完成了艺术品产权体系的确权、登记后,再通过原作者的确认公布。如果一个作者试图将大量的作品放入艺术品市场,在确权过程中,鉴定机构会根据充分的信息下调这些作品的潜在价值。通过政府的支持与带动,利用市场的方式,通过艺术品产权认证体系,构建艺术品资产,在艺术品金融市场中流通,保证艺术品市场中交易的艺术品的真实性,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充足的关于艺术品资产的信息,实现艺术品流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二)建立具有回购之锚的评估及担保机构

艺术品市场需要建立具有回购之锚的评估及担保机构,解决艺术品价值模糊问题,通过与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相结合的方式,将风险内化为艺术品的价值,使艺术品成为优质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提高艺术品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就是要减少艺术品市场与其他资本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建立具有回购之锚的评估及担保机构,是增强艺术品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必要条件。鉴定与评估程序是基于现有的规范,应由一批具有资本实力及专业资质的公司及个人组成专业委员会,形成行业里能够达成共识的程序与规范,并完成鉴定过程。该鉴定机构及实际实施鉴定行为的个人需要对自己的鉴定结果和估价结果承担相应责任,并受到相应的赔偿制度约束。该机构将与银行系统达成协议,银行采信的鉴定和股价机构必须集鉴定、评估与担保回购为一体。该机构的职业许可必须和银行达成回购协议。并且其担保能力应和出具股价资产总额度相挂钩。银行系统在和符合资质的采信评估机构合作的基础之上,加之保险行业的参与,就可以有条件的支持艺术品资产的抵押贷款了。对于艺术品交易产生的溢价,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只认合格评估机构的估价,不以市场成交价为入账依据。对于评估机构在鉴定、估价等技术层面出现的操作实务,均可以由保险公司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有实力、资质的担保机构,以及一系列相关的保险等金融机构,将艺术品资产外在的流动性折价内生化,将艺术品资产外在的流动性风险转化为艺术品资产的内在价值体现,实现艺术品资产和其他相关金融资产的自由转化,从而提高艺术品资产消费者的消费效用。

(三)通过国家法律保证健康发展

为保证艺术品确权金融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上述过程都必须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现在的拍卖公司在进行艺术品拍卖过程中,通常声明对该文物的真伪不负责,极大破坏了市场与行业信用。如果因为技术等原因售出假货,则依据赔偿原则及保险赔付。若是有意卖假货违法,则需要相关的法律及机构的介入。必须重建该行业的信用体系,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该产业的大发展。销售假冒伪劣艺术品则需要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维权。在纳税方面,则应依据奢侈品资产原则,纳入本体系的所有环节均需要纳税,制定有特色的税种,既要通过低门槛鼓励大家投身收藏行业,同时又要凭借高税收来均衡财富。对于那些不纳税的私下交易和民间传统交易,则不能纳入银行抵押贷款等体系,并不受法律保护。最终,通过对艺术品确权交易金融市场的构建,建立一个具有一定门槛的,将运营创作、收藏、交易和其他金融服务都有机纳入的健康的艺术品创作交易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严俊,《艺术品市场的定价机制———关于美学价值与艺术声誉的理论讨论》,《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4。

黄隽,《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货币与财富效应分析》,《新金融》,2014.7。

第7篇

2013年伊始,广州市民武宏亮的心情一如他所投资的艺术画——黄河咆哮,这是天津文交所(以下简称“天交所”)艺术品份额化产品的代表作,它从最高价18.77元一路跌到了如今的1.41元。

像武宏亮一样在高价位买入的投资者,大多血本无归。但是两年前天交所创造的“神话”,众多投资者一定还记忆犹新—— 短短30个交易日,《黄河咆哮》的价格从1元一路飙升到17元。天津文交所上市的两幅画作,一度被炒至相当于齐白石142幅作品价值的总和。

疯狂过后,一地鸡毛。这种 “过山车”式的价格走势,最终让众多投资者伤痕累累。

2013年1月14日,各界期盼的天津文交所整顿方案最终出台,其中规定“所有艺术品份额将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流通转让,最终将通过要约收购、竞拍等方式退市”,这引发了众多武宏亮们的强烈不满,纷纷进津讨要说法。外界猜测,天交所将是唯一继续保留“艺术品份额化”业务的文交所。

这似乎有“死不悔改”之嫌——早在2011年年底,国务院出台《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以下简称“38号文”)已经对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明确禁止。而国内更多的文交所,在2012年6月30日清理整顿大限日之前就悄然完成了转身。证监会近日公告称,全国36省区市中已有16个通过了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的验收,份额回购成主流模式。

文交所的出路何在?

罪魁祸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

“文交所”是“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统称,其名称和机构都属于新生事物。从2009年上海文交所首开纪录之后,称赞与争议就一路相伴。

赞许者认为它是在民间资本旺盛和艺术投资需求高涨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创造了艺术品交易的新平台,在全世界绝无仅有;质疑者则指出目前的文交所与其名“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内涵相差甚远,太过迷恋艺术品份额交易,导致投资者陷入了一场博傻游戏。

而将文交所迅速带入资本市场的——正是艺术品份额化交易。

最初,市场一片叫好,有人认为这是中国艺术品金融市场的创新,它将艺术品,分割成若干份,进行类证券化交易,人人都可以成为贵重艺术品的“拥有者”。作为艺术品份额化先行者的天交所,更是一直不愿放弃这一创新领地,曾向专利主管部门提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的专利申请。

“份额化交易”似乎比文交所本身更吸引眼球,各地文交所于是争相效仿。嗅到其中腥味的热钱大量涌入,市场迅速膨胀、交易乱象频现,投资者蜂拥而来。

在文交所兴起之初,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就公开表示过质疑,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魏鹏举解释道:“其实我倒不是反对文交所的存在,而是我不认同现行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魏鹏举给出的理由是,单纯把艺术品的文化艺术价值拎出来,然后简单地证券化运作,这违背艺术品价值的基本规律。现行的份额化,实际上是把未来可能消费价值提前透支,而且是过渡性透支。

天交所就是最好的证明,推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短短两个月,文交所上市的两只“艺术品股票”涨幅达18.7倍。 在一些专家看来,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中出现价格过山车现象是意料之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对《小康》表示:“一个艺术品可能在几天之内涨了几十倍?现在所谓的‘艺术品份额化”不是在做交易,而是一种投机行为,文交所所有收入来源完全依赖于交易者之间的泡沫。”

交易无序、缺少退出机制、缺乏风险控制是众多业内人士对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提出的罪名,但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强调——不能否认艺术品份额化在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上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可如果只停留在基于份额化的资产包模式,过分借鉴和依赖证券化,等于把所有的目光集中在艺术品资产包的价值开发上,路子就有点走偏了。

这种泡沫式的繁荣只持续了一年多时间,陆续曝出郑州文交所涉嫌违反文物法、投资者控诉汉唐文交所、深圳文交所停牌调查等事件。国家监管部门随后出台条文,对膨胀的文交所紧急刹车。

国务院38号文出台以后,众多文交所纷纷摈弃了这项业务。

深圳文交所在整顿中率先执行了按成本价进行回购的方案,随后各地文交所纷纷效仿。最后拿出整顿方案的天交所的做法让人白思不得其解,很多人猜测这是天交所骑虎难下的做法,短时间内难以用巨资为泡沫买单,只能硬着头皮维持现状,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天交所会在原有的份额化交易基础上有所改进,这是天交所“砝码”。

一些业内人士也在探索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尽善其用”,魏鹏举认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首先要有约定的推出机制,然而中间推出份额化交易,这样不仅解决艺术品推出和定价,还解决了退出、变现、分红的问题。也能让人最大可能认识到艺术品增值的实际。“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是对拍卖市场的适当延伸。”魏鹏举表示。

转型之路——走向“大文化”

当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逐渐落幕之时,曾遍地开花的文交所在洗牌之后大大缩水。

文交所火爆顶峰时曾多达80余家,但目前全国挂牌运营的文交所仅剩22家,另有10余家文交所正在筹建,“幸存”且年轻的文交所站到命运转折的十字路口,不免有些措手不及,一场艰难与迷茫的转型势在必行。

与以往仅盯着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不同的是,各个文交所开始开拓眼界,关注“大文化”概念,期望成为新的盈利模式。

在2012年,上海文交所是为数不多稳步前行的范例,当然这和它的优良血统不无关系——全国首家及国家级试点交易所。在2012年上海艺术博览会期间,上海文交所向来自国内外超过百家展会机构发出邀请,希望联合各方通过展示、挂牌、加工、包装、整合及交易等,打通文化艺术产业链,共同推动国内公共艺术领域机制转型和升级,这是上海文交所首次涉足公共艺术领域,目前已有部分国际500强企业表示愿意在包装、运输、艺术保险等操作层面给予资金支持。

湖南文交所则把眼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2012年7月16日,湖南文交所率先推出第一个文化消费品实物产权投资项目——“非遗茶韵”精品黑茶套装组合,投资人通过湖南文交所认购非遗茶韵,在行情较好时可享受高投资回报,即使市场行情不理想,还可以行使回售选择权,即文交所5年后可加价回收收藏者手中的黑茶,坐享每年5.6%的固定收益。这减少了传统营销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营销成本,使投资者收益的同时,让加价回售成为了可能。

而在南方文交所里,广东卫视首次将其春晚的资源产权挂牌。南方文交所副总经理雷震表示,招商项目本是一项商业交易,广东卫视把春晚招商资源当做文化产权来认购拍卖,为文化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随着将来文化交易平台的涉及面日益广泛,未来文化产权的交易“货架”将会琳琅满目。

当上海、深圳这类国家重点扶持的标杆文交所走得顺风顺水时,众多为转型、业务拓展焦虑迷茫的文交所开始按捺不住。2012年下半年,等待中的非试点文交所一次次发起联盟,最终在10月28日,26家文交所宣布成立首个全国性文化产权交易行业自律组织“全国文化产权交易共同市场”,这也意味着,曾经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文交所开始抱团谋求发展,探索可行产业模式。

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备组负责人彭中天表示看好联盟的成立。在他看来,文交所走向联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交所的出路在于市场化,在无以依赖的时候,只有团结起来走市场化的道路。

抱团是否能解决文交所转型之困?业内意见不一,中央美院艺术市场研究分析中心研究员马学东曾表示,“抱团”的方式不会为文交所带来实质性转机,对自己的定位不明、对份额化交易认识严重不足,才是国内文交所出现生存危机的致命因素,魏鹏举指出抱团如果不能实现资源共享的话,意义不大,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抱团以后,可以起到及时回应政府调控的作用。

谈“文化”时如何谈“钱”

2012年10月底,国内26家文交所负责人齐聚三亚,讨论自救方案。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二次闭门会议。他们要“秘密”商讨的是——如何重新定义文交所。

彭中天给出的答案是——对接中小文化企业与资本,加大投融资力度,推动文化资源与资本之间的对接,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服务是文交所存在的最大价值。

这个观点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认同,陈少峰认为文交所应该成为一个产权抵押的融资平台,而并非只是单纯转向产权本身,真正将产权跟金融结合起来。

而深圳文交所的探路,则符合很多人的预期,作为国内首个通过部际联席会议备案的文交所,深圳文交所提出的从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转向“文化+资本”的新型经营模式率先获得证监会认可,深圳文交所打造“4+1”五大业务,包括中央文化产权指定进场业务、文化企业上市孵化及股权交易业务、版权交易业务、文化物权业务、专门针对文博会优质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融资配套服务等。陈少峰认为深圳文交所作为官方试点单位,善后和转型模式都完全符合国家政策,可以成为其他各地文交所学习、模仿的对象。

值得关注的是,在首批通过联席会议检查验收的八省市中,除了深圳文交所之外,其他省市文交所经营范围基本上只涉及艺术品转让、文化知识产权转让和简单的文化企业投融资等服务,较少尝试拓展新型文化金融交易模式。

而文化企业对融资的渴望则是望眼欲穿,转型后的一些文交所,也在考虑从“份额化”的环境中回归到文化产业的根源,对影视产业融资模式进行试水。2012年7月29日,浙江文交所启动电视剧《书香世家》融资服务项目。这是全国首家为电视剧制作项目进行融资服务的文交所。浙江文交所副总经理刘波说,“文交所在这个过程中帮融资方筛选资金,帮投资方选择项目,做到有效的资金匹配,达到比较理想的融资状态。”刘波表示,在清理整顿之后,浙江文交所的定位是做一家构建金融服务体系的中介机构。

经过洗牌之后文交所数目大减,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仍有滥竽充数之嫌。加速兼并重组被认为是接下来文交所的必经之路,有专家表示目前大多数文交所交易清淡,没有太多存在的价值。

第8篇

被民营房地产商控股

摆在投资者面前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新近成立的天津文交所到底是个什么来头,是否和上交所、深交所、上期所、大商所以及中金所等其他金融交易所一样,是合法、正规、监管到位的国有控股交易所呢?

文交所的官网资料显示,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于2009年9月17日在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注册地为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注册资本金为1.35亿元人民币。但根据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工商局的相关信息显示,天津文交所的具体股权结构是:天津济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35.85%,认缴出资额4840万元,实际出资额1694万元;天津市泰运天成投资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27.6%,认缴出资额3726万元,实际出资额1304.1万元;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持股比例为15.04%,认缴出资额2030万元,实际出资额710.5万元。可见,号称1.35亿元的注册资本大幅“缩水”,实际资本金只有一半都不到。

而据记者调查,文交所前两大股东济川投资和泰运天成投资均是以房地产投资为主业的民营企业,其中济川投资的办公场所居然设在天津市北辰区的一个居民小区内。虽然第三大股东天津新金融投资公司为国有企业,但前两个股东合计持股比例已超过60%,因此天津文交所实际相当于被民营房地产开发商控股了。

因此不少投资者担心,一个由民营企业控股的公开集资交易的交易所,其资金监管安全性如何获得保证?况且这两家民营企业的身份十分神秘,文交所也没有对此进行必要的说明,万一这两家企业将来倒闭或撤资了,那文交所将会如何?若情况更糟,这两家企业本身就是想借发行艺术品股票之名来恶意圈钱的话,一旦携款潜逃,这中间的巨大风险又该由谁来承担呢?

“交易所+券商”模式

让人诟病的还有天津文交所“一所揽数职”的问题。艺术品份额交易过程中,文交所不仅承担了监督、发行、股权登记、信息公布等职责,甚至还成了一家中介机构,担任了相当于A股市场中券商的职能。这等于说,文交所一边可以在艺术品审核发行前收取上市费用,目前来看,是发行总价格的1%~2%。以“天然粉钻”收取2%费用为例,文交所单单在这一个品种上就收取了不下40万元费用;另一方面,投资者只有登陆文交所的电子交易系统才能进行份额买卖,因此文交所还可以向投资者收取一笔交易佣金。据文交所官网资料显示,交易为双向收费,单次收取佣金的基本标准为2‰(交易量大可再适当下调)。以3月29日交易金额5509万元计算,当天文交所赚到的佣金就不下10万元。可见,作为绝对主体的文交所可同时在一、二级市场赚两份收入,且两份收入都相当可观。

“文交所又做交易所又做券商,这不但会导致市场缺乏必要的竞争,更可怕的是市场将高度不透明,投资者因此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证券市场著名维权律师严义明这样认为。由于文交所的交易信息并没有完全公开,因此很容易坐庄。他说:“一个5000万元的盘子,2000多万元资金就可以操盘了。坐庄手法和股票一样,在底部大量买入,随后不断拉升,吸引更多的人来买入,到高位放盘。只不过在艺术品市场中坐庄比在股市中坐庄容易得多,因为就这么几个品种可以选,庄家甚至不用主动拉升就可以坐等价格飞天。”

谁对赝品负责?

艺术品估值是否准确以及自己拍下的艺术品到底是否真作也是令投资者十分困扰的问题。天津文交所总经理柳红卫接受采访时指出,他们发行上市的艺术品经过了两家权威部门“背靠背”鉴定和估值,且发行价格取两者中的低者。

记者在文交所官网上找到了两个鉴定部门出具的报告,其中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出具的评估报告认为,《黄河咆哮》现阶段的市场价值约为800万到1100万元。而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天津分会的艺术品鉴定证书则认为,其评估价是2300万到3500万元。但这两个鉴定部门的估值又是否权威呢?

记者经过调查后在天津市的一个别墅小区里找到了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天津分会,其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委员会属于民间机构,而其鉴定的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和收藏价值也“没有什么标准”,更可怕的是,他们也不对画作真伪负责。

事实上,在传统艺术品市场,“拍卖行不保真”已是惯例,然而在艺术品份额交易市场中,上市艺术品全部由中国金融博物馆保管,投资者连艺术品的样子都看不到,更不可能聘请专家对之进行鉴定。而投资者唯一获得的由交易所出具的所购艺术品评估报告又无法确保艺术品真伪,一旦出现赝品,投资者很有可能陷入维权无门的境地。

著名维权律师严义明认为:“艺术品虽然也是投资品,但它和股票或其他投资品不一样,是特定物,存在许多特定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赝品风险。现在看来,鉴定机构只负责出具评估价格,中国金融博物馆只负责保存和提供场地,银行只负责提供购买渠道,公证机构只负责见证过程,文交所只负责提供平台,一旦发现赝品,各受益方都可以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这其中的损失只能由稀里糊涂买了份额的投资者自己承担。而且如果运输或保管不当,艺术品价格就可能会大幅下跌,如果艺术品不小心灭失了,被偷换了,博物馆监守自盗了,或者一开始文交所就知道这个是赝品却故意上市交易,由于目前上市艺术品详细信息被文交所一家高度垄断,因此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万一出现这种情况,你叫投资者怎么办?”

监管缺位成最大风险

说到底,出现上述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监管的缺位。文交所上演的一幕幕闹剧丑剧,至今没有一个部门主动站出来。正是由于文交所处于“三不管”的状态下,才使得投资者对其投资的安全性产生了高度怀疑。

广州市皇玛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彭国杰接受采访时就直言:“这跟非法集资没什么区别,明显在圈钱,被炒作的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部车、一栋房、一块石头,已经完全与艺术品无关了。这种交易模式,更像是一种赌博,而不是一种投资。而且几只“股票”的盘子都太小,很容易受控制,一点点资金就能拉涨停,最终受害的,不会是中间的炒家,肯定都是盲目跟进的人,政府部门应该马上出手对其喊停。”

第9篇

同样,看起来很美的艺术品市场也是这样的一头“熊”,因此,当我们用这个寓言来形容预售和保函运作模式时,无疑会发现,寓言中的警示同样会在现实中重演。

新模式诞生

中国艺术市场成型已历经数年,但迄今为止仍有三大壁垒制约着行业发展,即赝品顽症破坏行业声誉;定价混乱扰乱市场秩序;买入易而卖出难。因此,市场各方都在探寻各类新的参与模式,于是不少新型的艺术品投资渠道也应运而生。

2012年春节之后,一家名为“全美联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机构高调加入了艺术品投资创新大军中并于5月在京试营业,推出了全国首创的艺术品投资“首付+保函”模式。当时,全美联总裁师麒盛介绍称,该中心的艺术品投资遵循了杠杆投资收益,即投资者只需首付10%,即可订购艺术大家的作品,余额由全美联垫付,且此后作品升值的收益全归买家。其间,客户虽然不拥有艺术品的所有权,但是可以优先认购。在3年期内,若艺术品贬值,客户还可要求全额退款,3年内艺术品未售出,客户除享受全额退款外还可以得到投资金额30%的补偿。

另一方面,师麒盛当时还介绍通过银行保函实现了艺术品投资保值,即在全美联预订展所售的作品均会开具银行的等额退现保函。全美联将等额资产抵押给银行,银行对全美联所售艺术品开具保函提供担保,意味着全美联承担了艺术品的贬值风险。3年后,如果艺术品贬值,客户可持保函到银行兑现。为保证银行保函所承保作品的真实性,每幅作品还会开具防伪证明,承诺艺术品保真。

全美联对外宣称的新业务还包括“超级画廊运作模式”,即推荐客户参照雅昌艺术网选出的国画、油画、书法、雕塑等领域最具潜力的500位艺术家,通过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销售提成方式来盈利。师麒盛透露,全美联与艺术家的合作并不是直接给艺术家支付报酬,而是帮助艺术家销售作品,同时获取销售提成。顾客首付的10%资金由全美联暂时代管,当艺术家授权全美联签署预订确认书时,艺术家将该首付款作为全美联应得的佣金。

旧警示重现

不过,正当大家都觉得全美联的模式看起来很“全”很“美”时,“千万不能图谋出售一张还没有被打死的熊的皮”的警示开始重现。仅在短短一个月内,全美联的“首付模式”即告夭折,“银行保函”模式也遭遇变故。

在全美联的官方网站上,“全美联将大力推广‘预订模式’,预计首年交易额将达到100亿元。”的宣传语虽然依然在列,不过近日获悉全美联已暂停了“首付模式”并称正根据市场情况在做新的战略选择。

其实,在“首付模式”推出之初,就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即如果抬高艺术品的标价,那么当前的价格已透支了未来很多年后的价格,如此岂不是“杀鸡取卵”,封死了今后的升值空间。因此,可以推断,“首付模式”的初衷很好,但艺术品投资风险很大,全美联原设定的“10%首付”底线偏低,等于将风险都归到自身,必然可能出现无法周转的情况。

6月4日,在全美联的《关于全美联艺术品交易中心涉及对某银行业务误导》中称银行并非《艺术品销售合同》的直接责任人,也不承担因《艺术品销售合同》项下发生的因贬值、赝品等而导致损失的一切风险,且银行出具保函的生效日期,为顾客支付全部艺术品总价款的3年后,保函的实际有效期为3个月并非为3年。对此,全美联方面称,“3年”并非保函中约定的时效,而是全美联投资顾问“建议”的投资期限。从保函的实际有效期“被”延长也可以推断出,银行监管和资产抵押的引入无疑放大了交易风险,因此,如果说全美联的营销模式会掀起艺术品交易的春天,可能为时尚早。

“超级画廊”难保真

同样,“超级画廊”运作模式中推荐的500位艺术家中,各级美协、书协理事占比近一半,美院教师占比近三分之一,而目前市场上活跃的当代前卫艺术家几乎都缺位。过于单一的类型,似乎不能反映当前艺术市场真正的投资客体和投资价值。此外,出台这500位艺术家的依据也是参考了国内专业媒体的数据,但目前国内很多数据往往具有水分,因此全美联这份宣称“具有最高学术和投资价值的名单”,其本身的权威性也受到了质疑。

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上频频传出天价,但能拍出天价的往往是知名艺术家的精品、代表作,其创作的许多应酬之作其实并没有明显升值。因此,即便全美联提供的艺术品盈利收益表中综合了这位艺术家的各类作品,但艺术家的每幅作品是否真都能升值也值得推敲。

平安证券客户经理王彪表示,投资的收益来自于投资物所产生的财富;而投机的收益,是来自于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因此假如投资者买入了一种不会产生任何类似“利息”的收益商品并指望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的话,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商品,风险最终都要转嫁到某一方。“艺术品就是如此,不会有绝对安全的投资,否则就是一场‘博傻’的游戏。”

亟须第三方保险

记者发现,目前全美联的网站还只是一个简单的框架,诸多板块并未得到充实。随着全美联“首付模式”的取消及“保函模式”的变更,坊间开始担忧全美联的模式,甚至有质疑其为“变相集资”的说法。

对此,一家专业从事财产保险的业内人士表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艺术品交易都需要有文化商的介入,艺术品交易平台也需要一定的生存利益空间及相关法律的配套。艺术品领域的投资风险很高,因此全美联这种高风险创新模式的探索,必然会遭遇很多困难,这次“首付模式”的夭折,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第10篇

而就在此前的6月24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在“艺术品市场规范建设工作通气会”上明确提示了新兴交易形式的风险问题。

天交所的行动应景了。

鼓励夹带抑制

实际上,文化部市场司早就开始重视类证券化的交易形式,只是迟迟没有发出批量的声音。

直到北京第一个艺术份额化交易所――汉唐艺术品交易所落地,文化部方才通过一个“通气会”的形式进行广播:文化部开始重视艺术品交易市场了,规范工作开始了,草案也出来了,就等着提交国务院了。

庹祖海发现这种新兴的交易模式吸引了社会的眼球,他说,近期各种类型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纷纷涌现,有的交易所将艺术品拆分为均等份额,向社会公开发行,采取连续交易的形式,短期内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融入。

看到热钱,看到市场,他没有说对也没有说错,似乎是一种鼓励夹带抑制的态度。但是,庹副司长的立场很清楚:加强对新兴交易形式的研究和规范,防范艺术品交易风险。

一个研究,一个规范,让不少业内人士为难了。所谓研究,也就是洞悉艺术品类证券化的交易,至少国家还是以一个开放的心态迎接这个新兴事物;所谓规范,也就是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抑制,一种有节制的抑制。

根据庹的说法,艺术品类证券化交易机制和法律关系复杂,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在我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所必须的鉴定机制、价格评估机制、保险、托管机制、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艺术品类证券化交易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蕴含较大风险。

在此大环境下,文化部市场司近日将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加强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政策,按照国家政策执行。对于交易规则不完善、程序不清晰,没有艺术品鉴定、估价、保管、保险等能力的,要予以规范,加强监管,切实保障公共投资者利益。

而目的只有一个:引导艺术品理性投资和收藏,维护艺术品交易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艺情”不容乐观

庹祖海的发言无疑是针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基本“艺情”。

近年来,我国艺术品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国从事艺术品拍卖的企业300余家,取得文物类拍卖资质的250家,取得一类文物拍卖资质的92家;以法人形式注册登记、实行经纪制度的画廊1512家,其他注册形式的画廊画店没有确切统计;以画廊、艺术工作室为主的、有一定规模的艺术聚集区76个。

2010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1694亿元,其中艺术品拍卖交易额为589亿元、画廊和艺术品经纪交易额为400亿元、艺术品博览会交易额为240亿元、艺术品复制品交易为70亿元、艺术品授权和衍生品交易为60亿元、现当代原创工艺美术品交易为300亿元、艺术品出口为25亿元、艺术品网上交易10亿元。

庹祖海指出了其中暴露的问题,“市场主体比较弱小和分散,市场集中度不高。”

不单如此,艺术品领域由于法规、鉴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使得艺术品市场的行政执法难以进行,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国艺术品的价格也在暴涨,巨额利润使造假者趋之若鹜。

就法规而言,如今的艺术品市场仅有《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一个部门规章。庹祖海表示,艺术品市场立法滞后使监管依据不足,体制交叉与管理空白同时存在,这些问题与市场迅猛发展态势不相适应,制约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导致艺术品市场的诚信缺失。

文交所的对策

该“通气会”上,有拍卖行业的代表,有画廊代表、艺术网站代表、文化创意产业代表等,唯一缺失的就是艺术品交易所方面的代表。

根据《投资者报》记者证实,郑州、湖南等地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尚未有新的动作,而天津文交所在“通气会”之后的第四天就“改弦更张”。

天津文交所恢复开户,且将开户资金标准调整至人民币100万元,这已经是天津文交所第二次调整开户标准。今年3月份,为应对艺术品遭爆炒的局面,天津文交所已将开户最低标准由招商银行“一卡通”金卡调整为招商银行金葵花卡,即将开户金额由5万元上调至50万元。

同时,湖南文交所还是保持招商银行“一卡通”金葵花卡的开户标准;郑州文交所的开户标准也是维持现状,对应不同银行,标准也不尽相同。交通银行VIP客户的门槛是在该行资产达到50万元,而广发银行VIP客户的门槛是在该行资产达到30万元。

第11篇

在艺术品产业发展中,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关宇说,2011年,北京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高达1260亿元,占全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2108亿元)的近60%。其中,北京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是560多亿元,占全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975亿元)的57%。2011年,北京地区的画廊达到724家,占全国画廊总数量(1649家)的44%。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也冲击了全球旧有的格局。在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的前十名的拍卖公司中,国内艺术品拍卖公司占了40%。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分别排名第三、第四,北京匡时、北京瀚海分别名列第五、第七。全球艺术品的老牌企业苏富比、佳士得的市场统治力开始下降。关宇感慨道:“北京已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艺术品交易中心,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认为,北京市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从市场地位上看,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从交易情况看,北京的艺术品交易规模明显扩大,成交额不断增长;从市场机构看,北京已经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的艺术品流通和传播平台,画廊市场、拍卖市场和艺术博览会,以及古玩市场、文物商店等艺术品交易机构的数量不断增长,结构日趋完善;从市场主体看,北京业已形成庞大的艺术品收藏和投资队伍,并汇聚了高水平的艺术品研究群体。

但是,从文化艺术品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一二级市场倒挂,结构失衡。比如,近年来北京市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二级市场拍卖行火爆,而一级市场画廊发育不良的情况。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关宇说,只有一级市场为二级市场源源不断提供真实、可靠的优秀作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繁荣才会拥有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画廊的发育受到一些挤压。由于画廊帮助画家卖画要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因此画家更愿意直接面对买家,一些国外的拍卖公司也“入乡随俗”,直接找画家买画,这就给画廊的货源带来了危机。关宇说,一个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必须形成艺术家与画廊、拍卖行、美术馆、批评家、收藏家以及艺术媒体的良性互动。对一个行业来说,如果基础不牢固,谋求再发展将面临一系列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鉴定体系缺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说,艺术品交易中,鉴定是支撑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但目前艺术品交易尚无明确的鉴定体系,艺术品鉴定大都是基于经验的个人行为。关宇认为,目前社会上对文化艺术品的鉴定,大多由一些商业的鉴定机构来进行,拍卖行对艺术品的鉴定也大都由本公司的鉴定师担任。即使对同一件作品,不同的鉴定师也往往做出不同的鉴定结果,最终到底该怎样判定,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艺术品税收制度有待完善。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寇勤说,我国艺术品被列为进口商品的第21类,与奢侈品同属一类,这让艺术品进口面临着高关税的压力。按照目前的税收政策,与我国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艺术品原作的进口税率为12%,复制品为14%。没有与我国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艺术品进口关税为50%。2012年,根据国务院有关通知,部分画作原作进口税率降至6%,暂行一年。而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多种税率累加之后的综合税率。即使按照6%的税率缴纳进口关税,也还要缴纳17%的增值税或营业税,有的艺术品还要缴纳12%的消费税,这不但大大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还为中国艺术品的回流提高了门槛。

第四个问题是艺术品市场立法滞后。虽然政府颁布了《拍卖法》、《文物拍卖管理暂行条例》和《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规章,但是从实际需要来看还远远不够,立法层次偏低、监管依据不足、体制交叉与管理空白等问题同时存在,制约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此,北京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艺术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专家建议,应从五个方面人手,支持艺术品市场不断成熟和壮大。

第一,制定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制定促进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展的专项政策,在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的使用上适当向与艺术品交易相关的项目、平台等方面倾斜。鼓励重点艺术机构做大做强,给予资本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艺术品经营机构和艺术传播机构。加强公共文化机构和文化展览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化、促进文化贸易和重大项目落地的交流合作平台。

第二,完善市场体系,支撑市场发展。建立有公信力的权威机构,完善中国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明确艺术品交易价格的上限和下限,确保艺术品价格浮动的合理性。加快艺术品评估、鉴定、物流、保险、仓储等要素市场建设。加强博物馆、美术馆、投资公司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收藏者的鉴赏力。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交易行为。尽快出台《艺术品市场法》《民间收藏交易法》等相关法律。建立健全经纪人制度,规范交易行为。

第12篇

只要把与艺术品存到银行,就可以把钱拿走去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你的艺术品不但能长期保存做长线投资,还是一个做其他投资最好的杠杆。秦农银行的“秦文贷”来了,还不约起?!

作为陕西省内资本规模最大的银行机构――秦农银行,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于今日联合陕西品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作的《艺术品鉴》杂志开展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秦文贷”,主要以艺术品持有人合法拥有的艺术品为质押物,向其发放用于消费、生产经营等与艺术相关的人民币贷款。

这一合作首开西部地区艺术品质押融资先河,通过创建“互联网+银行+艺术品”产业化模式、精细运作电子商务、研发艺术品作品防伪鉴定技术、开设高端俱乐部“艺术星级会”交流平台、创建艺术品第三方鉴定机构等一系列运作,深度整合艺术品产业资源,彻底规范、杜绝行业不良行为,在使更多的普通大众享用到信得过、买得起的艺术品的同时,依托《艺术品鉴》杂志最终建成为一个集艺术创作、文化传播、艺术品流通及销售的产业聚合平台,实现一个全新的“互联网+银行+艺术品”的闭环生态圈。这一“艺术生态圈”将利用先进的艺术品全息数字防伪技术,可实现对所有艺术品的防伪认证,并可以数字化方式保存艺术品信息、进行鉴定;以防伪认证和鉴定为切入口,可以为艺术机构提供覆盖产供销业务的信息化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为客户提供社交和交易渠道,从而建立覆盖艺术品物理信息、交易流转信息以及客户的消费习惯、擅长领域等信息的大数据中心,为O2O线上线下交易以及文化金融服务提供数据支持,重构中国艺术品产业链。

“互联网+银行+艺术品”产业化模式将撼动艺术品与银行的关系版图。这一模式在实物交易基础上的业态提升,通过确权、确真、估价、托管、上市、流通和退出的流程设计和相应标准规则的制定,在科学的指数指导下,大众能够有序地进入、公平地交易、合理地收益、正常地退出。此举可以实现大众的参与及艺术品与金融的无缝对接。让只有少数富贵圈层才能投资的艺术品走进大众生活。为此,我们利用现有的杂志平台,建成了微信、微博、视频以及高端俱乐部为主体的线上线下“艺术品社交平台”。同时,激活我公司已有的策展人委员会、评论人委员会、艺术品金融委员会、艺术市场委员会,为艺术市场提供一系列艺术金融服务,把艺术大佬的“自由时间”与投资者的“私人订制”结合起来,让知识转化为价值,重新定义艺术品的价格,在相同规则下推动非标准化的艺术品的销售,使金融与艺术品消费在“互联网+”时代巧妙对接。

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我们将不再停留在平面媒体本身,我们将做艺术家的“经纪人”,做艺术品的“投资者”, 做艺术市场的“风向标”。

一切伟大的新事物都会带来“旧秩序的混乱”,能够给旧秩序带来多大的混乱、能够给老权威造成多大的冲击,就能开拓出多大的新空间。秦文贷――这一“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能够创造出多大的空间,我们等着瞧,不,应该可以约一次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