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7:24: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教育的起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正是这种勤劳才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一代人的成果与发展,就是靠吮吸前辈人劳动的果汁,并为下一代创造劳动成果来进行的。因此,劳动是我们生存于世的最为神圣的活动,劳动是我们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同时劳动又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一、对目前学生劳动素质的反思
劳动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点,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逐步形成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珍惜劳动成果的品德。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建设的接班人。然而,纵观少年劳动素质和劳动习惯的现状,不得不令人担忧。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劳动,正在一片溺爱的氛围中被淡化。学生的劳动观念淡薄,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劳动教学不感兴趣。我曾经对六年级家处农村的学生作过调查发现,36名星期天与父母一道参加过力所能及的劳动仅有1名,自己洗衣服的7名,自己煮饭炒菜的4名,父母给零花钱的29名。更让人忧虑的是:花钱“代劳”的事在校园也悄然发生。如花两毛钱请人打扫教室,花一毛钱雇人做作业等等。从这些天之骄子、掌上明珠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现在少年儿童劳动素质的现状,不能不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
究其成因:一是家庭教育的误导。当前90%的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无论是男是女,皆为父母的心肝宝贝,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口里怕化,风不能吹,雨不能淋,日不能晒。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唯一的任务是学习。只要孩子学习好,父母再苦再累也无所谓。这样的家庭教育,不仅化解了学校有限的劳动教育效果,而且使孩子的生活能力得不到锻炼,不知不觉铸就了怕苦怕累、不爱劳动的习惯。二是学校劳动教育也存在问题。绝大多数学校既没有劳动教育基地,而劳动课的教学又只限于纸上谈兵,甚至有些老师把劳动课置于冷落位置,让语文、数学占领了“市场”。一些劳动教学落实的班级,学生在校劳动表现不错,但回到家里又成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小皇帝”、“小公主”,难怪有人说:“5+2=0”,就是说5天的教育加2天的星期天等于没有教育。
在西方国家,父母十分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他们尽量主孩子自己由发展,做自己欢喜做的事,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日本小学生定期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让孩子从小就经风雨、见世面,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由此可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十分重视儿童劳动素质的培养。
二、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
1. 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孩子劳动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是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而家长观念的变革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孩子多数时间生活在家庭,家长劳动观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劳动素质的培养。困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素质,就历史地落在了家长的身上。目前,有些家庭条件不错,或父母都是双职工,或家处农村的家庭,有余钱剩米,或有大量的存款,用不着孩子劳动。但如果娇生惯养,孩子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躺在父辈的财富中享受荣华富贵,到时终会坐吃山空、使万贯家财烟消云散。古今中外,众多误入岐途的人,皆始于从小好逸恶劳。所以,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兴旺,每一位家长都必须重视对孩子劳动素质的培养。
2.家长要创设环境,注重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18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说过:“在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能有正常人的生活。”可见,父母要使孩子将来能够自己享有正常人应有的生活,在家庭中让孩子参加必要的劳动煅烧是必不可少的。懦勒·凡尔纳说:“从儿童时代就知道劳动是生活规律的人,从青年时代起就懂得粮食是用汗水换来的人,就能够做出业绩来。因为在必要的日子和必要的时刻,他就会有完成业绩的意志和作者功绩的力量。”不错,要使孩子将来能够有所作为,家长必须让孩子参加必要的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用劳动的汗水洗掉孩子身上的娇气和傲气,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幸福生活要告劳动创造,劳动永远是光荣的事。
3.学校要重视劳动课教学,让知识与能力并举。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考的指挥棒,左右着学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死读书、读死书、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模拟练习、地方资料、知识竞赛、作文训练、数学奥林匹克等等满天飞。小学为早晨8点以前早读,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或3节课,晚上为家庭作业,星期六为各科兴趣活动,星期天文化宫跳舞、弹琴、书画等等。请问,十岁左右的小孩哪有那么大的精力应对这么多繁琐的事情。“高分低能”、厌学弃学导致学生畸形发展,应当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
学校劳动课是培养学生劳动素质的主渠道。它不仅是教会学生一种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自身的价值。所以,担任劳动节课的老师,应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主攻方向,积极进行劳动课教学改革,加强劳技训练,实际操作,建立健全劳动实验基地,让学生在课中学,在实践中运用,以达到知识与技能和谐发展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学科 课程联系
一、体育与语文
把语文教材和体育教材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能为体育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情景,更好的体现“生活即教育”的原理,达到快乐教育的目的,体现快乐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教与玩、游戏相结合的形式,选择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把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负重搬运的教学中,可结合语文教学中《挑山工》创设情景;在侧手翻、障碍接力教学中,可结合语文教学中《山里的孩子》一课的创设情景。
二、体育与数学
在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内容与数学知识密切相连,把数学知识融于体育教学中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也有积极的作用。如在报数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按奇数或偶数报数,在进行游戏活动时可采用“叫号结合、明七暗七、叫号摸位”等练习,在“叫号结合”的练习中,可以加强游戏的难度,结合加减法的方法玩。这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动手自己量一量操场的长和宽,篮球场的长和宽;测一侧篮球、排球、足球的周长,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探究能力。
三、体育与英语
把体育与英语相结合进行体育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课堂教学情趣,且能使学生获得英语知识,可谓一举多得。如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one world,one dream”,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集合开始部分的报数练习可以用英语数字one two three进行,整队时“立正、稍息”等口令可用英语“attention、atease”来代替等等。而在结束部分的放松和整理活动时则可用英语歌曲来进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得有趣。练得高兴。
四、体育与物理
把体育教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及能力。如短跑教学中“蹲据式”起跑,大小腿的夹角,两脚的占位及身体重心等:跳远、跳高、投掷运动中起跳、投掷的角度,起跳、出手的初速度等。都直接决定成绩,又如跑步时,跑弯道必须是逆时针方向,主要就是克服向心力对心脏的影响等。再如质量大、惯性大在篮球上篮时的影响。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与物理知识贯穿联合起来,使学生练得清楚、明白。
五、体育与化学
体育与化学教学的关联就是运动后体内产生的废物及营养物质摄入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如大运动量后体内产生的乳酸引起肌肉酸痛,如何减轻并消除这些酸痛:运动后喝可乐、矿泉水、葡萄糖、蜂蜜、吃水果这些物质在体内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这些都是与化学相联系的。
六、体育与生物
体育与生物教学的联系更加密切,如兴奋剂的问题,就是高科技的生物与化学相结合的产品。体育田径教学中,短跑类学生主要是进行无氧耐力的训练;中长跑学生主要是进行有氧耐力的训练,以及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出现“极点”与“第二次呼吸”这些过程都与生物学有关。
七、体育与政治
体育的发展与政治密不可分,政治决定体育的发展。体育又影响政治。如美、苏冷战期间,第二十二届、二十三届奥运会两大政治集团相互抵制:再如各届、各类运动会的申办。这些都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如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失败及2008年奥运会成功申办,这与我国在世界政治地位提高成比例,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又是我国政治体育史上的大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办好这届奥运会。
八、体育与历史
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有它的历史,如乒乓球运动成为我们的国球,但它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足球虽起源于我国唐朝宫廷,但它兴起于欧洲。因此。各项体育运动都有它发展的历史。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讲述这些历史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学习体育与历史的兴趣。
九、体育与地理
体育运动中包含了一些地理知识,如我们修建的室外田径场、篮球场等按要求应该南北向,而不是东西向;再如高原训练在海拔几千米以上,主要是增加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水平及体内白细胞的数量,这些都与地理有关。
十、体育与音乐
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年龄和心理特点,巧妙的运用各种音乐进行教学,这样能活跃课堂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让体育课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给学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例如:在兴趣激发阶段播放活泼欢快、节奏明快的音乐,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又如兔子舞、各种韵律操的音乐等;歌曲《拍皮球》、《闪烁的小星》可以让学生起到调节放松和感染情绪的作用,跳跃练习中播放歌曲《小青蛙找家》等,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练习中去。音乐进入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在体育教学中巧妙地把音乐运用到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十一、体育与美术
把体育与美术结合在一起,可以拓展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艺术视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宽阔的场地,形式多样,色彩各异的器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丰富教学内容,增强体育教学效果。如白色的垒球可以作为烟囱冒出的烟花,色彩斑斓的跳绳和接力棒可以摆出跑道、字、飞机等各种图形。即使同一器材在教学中也有一物多用,一物实用、一物新用、一物巧用的作用。
关键词:治事之学;中国古代;士子;实学
作者简介:路宝利(1969-),男,河北省香河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在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史、职业教育思想;赵友(1957-),男,河北玉田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宋绍富(1958-),河北乐亭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间传统学徒制度与职业人才培养研究”(批准号:HB11JY034),主持人:路宝利;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批准号:201103327),主持人:赵友;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河北民间著名工艺技术传承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课题编号:JRS-2011-3049),主持人:路宝利。
中图分类号:G719.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0-0092-05
经学与治事之学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教育文明。因经学主宰教育历史久远,与农工商贾实才直接相关的治事之学少有关注。在古代经学教育体系之中,一直流传着士子治事之学,其对于民间技术教育与专才学校具有持久的示范作用。厘清其形态变迁、核心理念、关键特征对于职业教育史研究或现代职业教育实践均有启发。
一、治事之学存在的合理性
(一)“材各异”个体差异性
治事之学存在的合理性源于治事之才的客观存在。非是所有人均是治国之才,多数人乃治事之才。孔子曾言:人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学而不知三类;其后董仲舒又有“性三品”之说;《墨子·耕柱》记载:“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另以木、铁自然属性不同,说明教人必须因材施教的道理:“夫物有以自然,而后人事有治也。故良匠不能金,巧冶不能铄木,金之势不能,而木之性不能铄也。以为器,木以为舟,铄铁而为刃,铸金而为钟,因其可也,驾马服牛,令鸡司夜,令狗守门因其然也”《淮南子》;傅玄则提出:“为师者”需“大匠构屋,必大材为栋梁,小材为榱橑,苟有所中,尺寸之木无弃也”。即好的工匠在造屋子时,不浪费一寸的木头,使大小木材各尽其用。又以“土与铁”性能不同说明要物尽其用,即“土不可以作铁,而可以作瓦”。傅玄认为:“龙舟整揖,王良不能执也;骥骤齐行,越人不敢御也,各有所能”。又《长短经·知人》记载,人有“九流”之殊,“四德”之异,需认真观察识别才使“执伪者无地而逃”。颜元培养“百职”专门人才,一方面源于“业各殊”的社会分工理论,另为“材各异”的人才差异论断。[1]
(二)农、工、商、虞各致其用
治事之学存在合理性源于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历史,社会分工基于效率原则。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行,需要官吏、农夫、匠器、商旅等各式人才。《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司马迁主张农、工、商、虞并驾齐驱,各致其用,但并非每个人均可成为既能治国且能治事之才。由此,孟子提出劳心者与劳力者的阶层划分。孟子主要观点: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大人劳心,小人劳力。且孟子举例以证“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尽管存在等级思想,但分工理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在“士”群体之中并非皆“治国平天下”之材。《吕氏春秋》作为集百家思想于一体的著作,其中涵盖着天文、农业、手工等诸多知识与技术等。“士与百工地位相分”不拘一格尊重人才,极大激发了各种人才脱颖而出,诸如著名工匠鲁班、李冰等皆载入史册。各诸侯国吸纳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其中既有治国安邦之才亦有科技人才。以后诸代,傅玄、司马迁、颜元等皆提出多样化人才观。
(三)教育类型多样化与活力
治事之学存在的合理性源于教育类型多样化的需要。人类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主要特征表现为教育寓于原始人群生产与生活母体之中。原始社会劳动教育是普通教育史与职业教育史的共同起点。原始社会末期,古代知识分子开始出现。诸如巫、卜、史、贞人等原始知识分子皆是体脑分工的标志。自此,教育开始分化为培养“劳心者”与“劳力者”两种类型。巫等作为最早脱离物质生产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掌管宗教、巫术、医药、天文历法和文字记录的专业人才。夏商周时期,教育开始以独立的形式存在。但回顾历史,重新考究教育在此时代分离对于人类发展必要性的同时,也导致了体力与脑力的分裂,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裂。尤其东周以降,三种分裂予以时代的演化。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逐步兴盛,至此,官学与私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经学教育与治事之学并存。教育类型的多样化造就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活力,由此引发了古代教育的丰富与发达。教育类型多样化并非杂乱无章,以经学主导,以培养治国之才为要。治事之学培养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尽管如此,治事之学始终以顽强的生命力伴随历史变迁,而且更多时候扮演革命性因素。教育史上治事之学一直是以经学批判者身份出现的。
(四)经世致用文化内在需要
治事之学存在的合理性源于经世致用文化的内在需要。中华农耕文明源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黄河、长江、珠江、辽河等处早期先民共同创造了伟大的大河文明,其决定了中国先民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所蕴育的文化特质是经世致用。自古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其源于农耕生产方式对于和平、稳定提出了强烈诉求。自上古时代,古之先贤为农耕文明奠定了“协和万邦”的治国理念,自此,“和平”的追求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自大禹治水起,古之圣贤均以国计民生为要,无论政治、经济、教育皆凸显经世致用之取向。先秦诸子,因个性不同而有争鸣。如儒家培养君子,教以六艺;道家培养真人,以自然为师;法家培养吏师,以法为教;墨家培养兼士,以道术为本。但经世致用贯穿于百家之学,无论儒、道、法、墨等皆以现实世界与现实变革为追求。以经世致用之哲学,儒家不器提出“齐家、治国、以平天下”;道家绝巧以为“不争莫之能争”、“无为而无不为”而至“君子南面之术”;墨家兼士“以除天下之害,兴天下之利”;法家“耕战”以求富国强兵。汉代,“独尊儒术”除因文化专制因素以外,百家多样性统一为其内在因素。但治事之学作为诠释中国经世致用文化内在需要,其传统地位边缘化值得深思。[2]
二、治事之学实践变迁
(一)六艺造士
西周以往,六艺造士首创治事之学。周公首倡礼乐制度,对于“六艺”教育贡献颇大。《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古之“六艺”以“职事官吏”为教育目的:礼乐之教以培养职事官吏修养与规范,射御之教以培养职事官吏的军事技能,书数之教以培养职事官吏才智。“六艺”教育以“实用技艺”为教育内容,如“九数”是指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从“九数”所包含的内容来看,田地面积的划分、租税的合理摊派、土石方体积的计算,各种工程的求证,几乎处处都要用到它。“独尊儒术”的汉代与“重振儒术”的唐代,经学一度排挤了六艺,但在小学和私学中书、数、武艺传授并未中断。宋代,胡瑗主办学校又出现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的盛况。理学家朱熹大力提倡读经穷理,但也主张小学教育要学六艺。明代学校比宋代又有发展,《明史·选举制》记载“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清代顏元,为补救教育空疏的时弊,大力提倡六艺教育,主张实学实教。其与西方的七艺有所差别,六艺逐步演化为“实用本位”的中国教育体系。
(二)百家实学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之学皆涵盖治事因子。儒家以君子治国,但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贤人之外,恐怕成为“君子”者甚少,而“器者”甚多。另《论语》之中还包括“多识鸟兽之名”等记载。《论语·学而》提出“使民以时”;《尚书·尧典》记写了“敬授民时”之说;《礼记·月令》开农家月令先声;《周礼·地官·司徒》提出“土宜之法”等。儒家以外,其它诸子治事之学更甚。法家商鞅、韩非力主耕战治国。商鞅把《诗》、《书》、《礼》、《乐》一类著作,划为铲除之列,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商鞅变法的第一道政令便是《垦令》。杂家《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墨家、农家治事之学更为彻底。墨子以“兼士”为教育目标,其目的为把“农与工肆之人”培养成各从事其所能的“兼士”,强调王公大人、士君子、农人、妇人等皆需做好份内之事。农家《汉书.艺文制》载“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以许行为代表,流散民间,设学收徒,著书立言。[3]
(三)经学载体
秦汉开始,治事之学伴随经学载体传播一直没有停止。汉代经学教育倡导通经致用原则,经师有意识吸收了自然科学知识以充实儒学内容,反映在教育上,就有一师兼教几科的现象。《后汉书·郑玄传》记载郑玄“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由于经学涵盖天文、历法等科学技术,因此汉代经师多博通科学技术等,如东汉贾逵为经学家与天文学家,对于天文官教育和培养具有一定作用。西汉落下闳与东汉张衡尽管均担任天文官但皆不是世传畴学。在经学教育基础上,通过刻苦自学皆成为成就非凡的天文学家,尤其张衡成为东汉时期人文素养与科学技术素养融合的典范。魏晋教育思想家傅玄、颜之推作为受到儒学教育的大师分别提出了人才九品、劳动教育等治事要务。唐代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著名文人王勃曾说:“人子不可不知医”,并向长安曹元学习医术,在朝的文武大臣有不少从事过医药、化学、建筑、水利、农业、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工作。据《唐六典》及新、旧《唐书》记载,人们凭借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获得职位,甚至可以官拜尚书。元代历山书院,起初书院以教授儒学知识为主,由于医人匮乏,学员开始兼学医学。
(四)分斋治学
宋代开启分斋治学至清代已彻底改革。宋代胡瑗为分斋治学的开创者,其著名“苏湖教法”核心就是分斋治学。胡瑗在其主管学校中,分“经义”与“治事”两斋,其中“经义”斋基本培养官员;“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为宋代三次兴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范仲淹庆历兴学创建太学,采用分斋教学的形式;王安石熙宁兴学创立“三舍法”,三舍法又比汉唐分经教学、分科教学前进了一步;蔡京崇宁兴学恢复医学,新设算学、书学、画学等专门学校。明代,黄宗羲主张“学贵履践,经世致用”,在他设计的未来市民社会学校体系中,除经师开经学外,还特别开设兵法、历算、医学、射术各科,并各有学官教授。此外,他还提倡所谓“绝学”,如测望、火器、水力等之类的自然科学。清代颜元可谓分斋治学集大成者,规划漳南书院,陈设六斋。在书院分设“文事”、“武备”、“艺能”、“经史”、“理学”、“帖括”等六斋,分斋教习礼、乐、书、数、天文、地理、兵法、战术、历史、时务、诗文、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程朱陆王之学及八股举业等知识技能。颜元在漳南书院的办学计划与教学实践,开启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向近代实学教育转化的先河。[4]
三、治事之学的核心理念
(一)教育思想—明体达用
治事之学初始仅是经学的一部分,后逐步成为经学中批判性与革新性因素。经学主导之下,治事之学仅是凸显经学明体达用的工具所在。即便如此,其对于改造经学或改造教育意义深远。宋代胡瑗首倡“明体达用”的教育目的即“学以致用”精神,其不仅为此开辟分斋治学,且对新儒学“穷理践行”思想起到了转变作用。程朱理学“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行”的实质为胡瑗“明体达用”的思想演变。朱熹学问体系不仅涵盖对传统儒学知识经学和史学的注解,而且包含作为“科学”的历法、音律、地理等。宋代陈亮、叶适“事功”学派批评理学家空谈“性与天命”,对其“静坐”、“存养”功夫尤为不满,主张习百家之学、考订历代典章名物,以培养对社会有实际作为的人才同样对于“明体达用”思想继承。宋代“明体达用”之思想,为明清两代实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明代实学学风由丘濬开创,他所著《大学衍义补》一书,放眼“治平”之术,恢复儒学“有体有用”的真精神。此书被明末实学家陈仁锡所辑《经世八编类纂》列为八种“经世”书之首。明代实学强调“体围合一”、“学仕合一”,其中,顾炎武、李颙等代表“义利双行”学派。清代,乾嘉考据学久负盛名的“皖派宗师” 戴震视科技为实学加以提倡,皆是明体达用的体认。
(二)教育目标—百职人才
治事之学突破儒家“君子不器”与“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追求,提出各领域专门人才的重要价值。自汉代,教育史上首先突破“官仕”目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傅玄。傅玄提出著名的“九品人才论”,《长短经·量才》曰:“凡品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机;三曰政才,以经治体;四曰学才,以综典文;五日武才,以御军旅;六曰农才,以教耕稼;七曰工才,以作器用;八曰商才,以兴国利;九曰辨才,以长讽议。此量才者也”。颜之推继承了傅玄的人才观,提出教育既不是培养清谈家,亦不能培养章句博士,而是要培养国家实际有用的人才。主要包括:“一、朝廷之臣;二、文史之臣;三、军旅之臣;四、使命之臣;五、兴造之臣”等六个方面。宋代胡瑗分斋治学贯彻了傅玄、颜之推的人才思想;清代颜元对此论述最为透彻,认为教育不是培养无益于国家“庸碌”官吏,而是培养“经济臣”,人才需“以经世致用为宗”。由此,颜元提出了著名的“百职”专门人才观。颜元认为,要“经世”治国,仅有“君相”与“百官”不行,必须有“百职”专门人才。其举例“禹之治水,非禹一身尽治天下之水,必天下士长于水学者分治之,而禹总其成”[5](《习斋四存编》之《存学编》)。
(三)教育内容—治事实学
与经学崇道重礼比较,治事之学倡导实学。魏晋颜之推首倡劳动教育与艺能教育。《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另外,颜之推强调士大夫子弟要“知稼穑之艰难”,学习一些农业生产知识。《颜氏家训.勉学》言“农工商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无不利于事也”。宋代陈亮、叶适“事功”学派主张“因事作则”,即教育应该面向社会实际,在博通的基础上,提倡学习兵法、度员等方面的知识。明代实学代表人物张居正、海瑞、焦竑、徐光启抛弃道学家游谈无根的陋习,更多地关注国计民生之事,诸如农田、水利、河漕、盐法等。王夫之提倡实学,要士子学习“天下治乱、礼乐、兵刑、农桑、学校、律历、吏治之理”,否则,国家不能有“可用之士”,其要求“登士于实学”。 颜元主张“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以尧舜周孔所倡导的“三事、六府、三物、六德、六行、六艺”作为“实学”内容,特别强调学习“六艺”以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等生产、军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以造就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或有一技一艺的实用人才。
(四)教育方法—习行教法
与经学明理、玄学尚谈比较,治事之学倡导习行。傅玄认为,玄学家“才辨”是以“悬言”、“空言”而“利口覆邦国”之“败德”行为。颜之推继承了傅玄思想,以邺下俗谚讽刺“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的食古不化的迂阔之习,教育子孙后代通过读书学习来“志于行”。明代王廷相提出掌握知识必须从“见闻之知”始,学生需接触事物,实地学习,才能认识事物,叫做“接习”,其以“闭户学操舟之术”以比喻此理。另说:“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黄宗羲提倡“学用一致”的教学方法,学历者能算气朔,观测天文气象;学医者,根据理论与实践考核,分三等处理,中等者才许继续“行术”。颜元明确提出“习行”教学法,指出“习行之学”贵在“实行”“实践”。认为:“诵说中度一日,便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便身世上少一分”(《存学编》)。主张学一艺必习一科、验一方,手脑并用,切忌纸上谈兵。“觉思不如学,而学必以习”,并将家塾之名由“思古斋”改为“习斋”。颜元说:“读书无他道,只须在行学上著力”。《存学编》以习学琴为例:“今手不弹,心不会,但以讲读琴谱为学琴,是渡河而望江也,故曰千里也。今目不睹,耳不闻,但以谱为琴,是指蓟北而谈云南也,故曰万里也”。
(五)教育方式——各专一事
与经学鸿儒、通儒比较,治事之学倡导各专一事。傅玄在管子四民分业基础上提出“分业壹事”之思想。其《安民》篇曰:分其业而壹其事,业分则不相乱,事壹则各尽其力……认为“分业”为农、工、商三才发挥各自职能的前提。颜之推于《颜氏家训.勉学第八》“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宋代胡瑗“治事”斋教学:“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各因其所长而教之。如“治民宜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历算以明数是也”。颜元主张教育要结合学者的个性进行,教学应根据学者材质和兴趣制定:“凡弟子从游者,则令某也学礼,某也学乐,某也学兵农,某也学水火,某也兼数艺,某也尤精几艺”(戴望《颜氏学记》)。颜元主张各专其业,各得其用,他说“人之于六艺,但能究心一二端,深之以讨论,重之以体验,使可见之施行,则如禹终身司空,弃终身教稼,皋终身专教而已,皆成其圣矣”(《颜习斋先生言行录》)。颜元在自己著作中,列举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豪杰皆“各专一事”,他常鼓励其弟子各专一艺。因此,在颜元的生徒中,专才甚多,甚至包括“手制小仪器,业者自谓弗如”的巧匠冯雍,善于垦荒种田农技人才齐林玉等。
四、治事之学的相关思考
(一)专才与通才
治事之学丰富了手工时代的人才文化,且使专才与通才的思辨逐步明晰。傅玄主张“用人当其才”,反对求全责备。其在《傅子·阙题》中言:“圣人具体备物德行颜渊之伦是也;……言语宰我、子贡是也;……若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傅玄认为全面发展于一人之身实现困难,因此“教人者要因人而教,不可妄教;用人者也要因人而用,不可妄用”。之后颜之推提出人才需博闻与执一相结合,敏锐的意识到人的精力与天才区域的局限性,要在“博”的基础上求“精”,他说“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陈亮、叶适反对朱熹的“醇儒”,提出“一艺一能”的“事功”教育。陈耆卿云: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艺,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颜元反对“通儒与通才”,其认为只有少数人可为,而众人皆可成为专门人才。学生请教颜元欲想成为“无不知能”的人才时,颜元提出:“误矣!孔门诸贤,礼乐兵农各精其一;唐虞五臣,水火农教,各司其一。后世菲资,乃思兼长,如是必流于后儒思著之学矣。盖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也。究之,莫道无一不能,其实一无所知也。”(《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二)农圃与小人
《论语》记载“樊迟请学稼”之事,孔子言“此小人也”。孔子旨在希望学生均如自己成为治国、平天下之才。孟子从后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管子四民分业以后,农为庶民,但工商一般低于庶民之地位。因此,皆以“小人”相称谓。唐太宗评价书学亦有:“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的认识可见一斑。古代有明确规定,工商一般不得为仕。其中,匠籍、医籍制度均是技术官守背景下役使专才之手段。以小人称谓另一重要原因是治事之才多被人役使,因此,颜之推一方面告诫子孙“薄技”重于“家财”;另一方面,提出技艺只可兼习,而不可专业,以求得“艺不役人”。但关于小人,诸代皆有明识之士。周灭商,周公教康叔杀违禁饮酒的人,独对违禁的商族手工业者加以宽恕,“勿庸杀之,姑唯教之”。傅玄为发明家马钧写作《马钧传》,以“国之精器,军之要用”,其巧有益于世,绝不可“忽而不察”等语词凸显出对于科技发明重视与对于手工业人才的珍惜。清代颜元对于专才赋予重要地位。批判了把专门人才比作下等卑贱职业的思想,提出“学须一件做成便有用,便是圣贤一流”。(《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三)崇道与尚艺
古代经学崇道,培养治国之才,治事之学尚艺,培养治事之才。儒家明体达用之改造,凸显出道中有艺方可经世致用。治事之学需艺中有道,方可自成境界。自原始社会末期学校萌芽以后,劳动教育、技术教育、生产实践教育完全与学校教育背离。传统儒家思想,鄙视劳动教育;道家思想追求“君子南面之术”的政治哲学;佛家“性空”、玄学“空谈”皆未把技艺放置于应有的高度,治事之学一直在批判儒学、玄学轻艺以激发经学改造,经学治国之学一直在批判技艺小道以激发治事之学不断升华。魏晋南北朝颜之推提倡“生存求利”教育的同时体现了“全人教育”理念。其中,“德艺周厚”即知识技能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技艺兼习”即知识传授与培养技能结合;“博闻执一”即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中达至博闻与精深统一。古代治事之学达至崇道与尚艺的统一是士子治学之追求。
(四)治事与文明
手工时代因经学主导,因此治事之学对于文明的创造久被忽略。治事之学直接推动了物质文明进步,古代农才、工才为直接物质生产者,商才乃物质交换者,其直接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进步。《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对此是很好的诠释。没有治事之学,人类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治事之学直接推动了精神文明进步。而天文医学、农、工、商贾的诸多经典则丰富了中国文化,劳动教育对于精神文明意义深远。清代颜元认识到劳动的健康价值:常劳动则“筋骨竦,气脉舒”,而久之则“魂魄强”。由于体质增强,学习起来可以“振竦精神,使心常灵活”。对于劳动的德育价值,颜元认为通过劳动,可以杜绝邪念,纯净内心。他说:“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另外,治事之学有效地弥补了经学、玄学之弊端,无论对于政治思想、社会风气、人才结构等均起到良性作用,从而直接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68.
[2]毛礼锐,沈灌群.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30.
[3]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91.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矿山测量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矿山测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项目教学法在矿山测量教学中的应用,加强了师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在对项目教学法的内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矿山测量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应用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矿山测量;高职教育
传统的高职矿山测量教学模式以教师单一化教育为主导,缺乏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导致学生对矿山测量学的兴趣不高,旷课现象严重。矿山测量教学是培养应用型矿山测量人才的基础性课程,矿山测量学习的质量关系到未来学生的职业技能,对矿山测量专业来说至关重要。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况,高职教师可以运用项目教学法,加强师生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在国外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在我国发展较晚。项目教学法将学生置于生产化的背景下,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制作项目的整个过程,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处境,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教师的教学过程也要注意将教授的知识与项目做得衔接和融洽,便于学生在对项目的操作中实现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重温,以项目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学生的参与为目的,实现以项目驱动教学,在学生与老师的合作中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实践技能最优化的结果。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矿山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应用项目教学法服务于矿山测量教学,需要在教学设计上首先对课程教学有个整体性的认识,从全局的高度设计教学框架,结合项目设计的要素与矿山测量教学的要素,优化配置要素间的比例,以项目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学生的参与为目的,设计出项目驱动型矿山测量教学方案。并且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工程的情况,保证学生学到最实在、最实用的技术,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在教学研究中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教师、矿山测量领域的专家,一起为项目教学与矿山测量教学提供可行性教学设计。在矿山测量课程的设计思路上,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将课本知识与各个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事先对书本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根据不同内容划分模块,在应用项目教学法之前让学生对矿山测量的知识有个整体的了解,在工程背景知识下,教师建构起矿山测量的知识体系,讲解完基础知识后抛出与项目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并通过划分小组,为学生们布置项目相关的任务[1]。教师不能仅仅布置了任务就了结课堂教学,而是对学生的任务进行一定的帮助和引导,进行简单的举例示范,随时准备为学生答疑。接下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后,教师要注重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是发现问题,实现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及时监督的方法之一。学生任务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法的重点与核心内容,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是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和技术修养、促进理论把握与实践技能齐头并进、相互平衡的重要内容,是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为高职教育改革的路径,符合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矿山测量教学中的应用评析
项目教学法作为职业教学的新方法,是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这种教学方法实施后,对教学应用的评价是发现教学问题,促进教学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方法。“教不严,师之惰”,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来说非常关键,因此,需要高职学校在教学层面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及时反思教育理念,结合社会实践、工程项目的发展水平设置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成果的分析,找出进步和差距,优秀的地方继续发扬,有差距的地方极力弥补,通过学校师生的不断努力,尽量消除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歧视[2]。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我国高职矿山测量教学体系,并且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下,能够结合项目教学法及其他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为高职学生提供高质量、实用性的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实践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高职教育为国家建设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项目教学方法尚未成熟,但是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十分明显的,高职矿山测量教学应该将项目教学法充分应用到专业教学中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专业学习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作者:孙立鹏 单位: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自从1980年推行计划生育国策以来,中国的独生子女问题就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这些研究对推动我国独生子女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用很大。但从研究现状看,研究者对独生子女持有较多否定性评价,而这些评价大多通过对比历史、对比国外作出的。独生子女具有特异性这一先设前提,是否足够牢固?在受教育时期,独生子女中学生的现实状况究竟怎样?教育者应该抱有怎样更为合适的学术态度?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独生子女中学生为调查样本,展开探讨,请行家指教。
一、研究状况
美国心理学家Gastnley Hall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病态”。日本心理学家波多也勤子曾说:“独生子女的共同特点是非常任性,意志薄弱,遇有不如意便发脾气,缺少社会性,与人难以相处。”1985年,美国《新闻周刊》登载题为《一大群小皇帝》的文章,给独生子女贴上了“小皇帝”标签。
在国内,1986年,报告文学《中国的“小皇帝”》说,独生子女是“那些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用全部精力供养起来的、几乎无一例外地患了‘四二一’综合症的孩子们。”2007年4月,《中国青年报》说:随着“421型”家庭的增加,调查发现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而同时49.8%的青年人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忙于工作无法照顾老人。但细心推究发现,若其数据为真,35%家庭的爷爷奶奶人数已占中国总人口的21%。而根据当时调查,中国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1%左右。这两个报道显然存在较大的统计误差。
时至今日,当年的这些悲观预测情况如何呢?
2013年,华尔街日报报道说:“据澳大利亚几所大学的四位研究人员联合进行的研究显示,中国的独生子女往往更悲观、更自我中心、更不喜欢冒险。这些特点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并对经济产生影响。”2013年1月10日,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说:“科学家说,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出生的孩子与之前的孩子相比,在长大成人后变得较自私、不太容易信赖他人、更胆怯、竞争力较差、更为悲观而且不够勤奋。”
2010年,中国学者姜健等人称,“有关独生子女的研究文献中,较为认可的是独生子女在智力发育、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优势,而中心化、依赖性、责任感等方面处于劣势。”2012年,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和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成的“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课题组报告说,尽管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在家庭中受到更多关注,但是,“独生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与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弱”,“体质健康水平相对较弱,情绪状态呈现两极性”。
中国的独生子女研究始终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年轻一代的心理变迁,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与中华民族未来息息相关。中国的独生子女问题研究承袭国外研究的色彩非常浓重,在个别问题上甚至有如影随形之感,相关研究结论也颇多抵触之处。
笔者以为,随着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独生子女身上的特异性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特异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与经济差异、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有关,也会因相互模仿而大致趋同。同时,对独生子女的评价也会随着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二、历史阴影
独生子女成为问题,不自今日始。中国古人对独子满怀怜悯,并关注他们赡养双亲的责任。《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信陵君窃符救赵、椎杀朱亥后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这是中国文献首次提到“独子”一词。此后,“独子”经常出现在两类文献中:一是赡养双亲和为父母守丧。这类文献最集中在清代,尤以《大清会典》和“皇帝宝训”中出现最多。《大清会典》卷九十七载:旗丁在任,独子准随至任所亲养;卷一百六载:武官除非战事,其他无论是否独子,准去丁忧。二是忧虑独子成长艰难。这类文献以祭文最多见。晋李密《陈情表》中说独子之境况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欧阳修的《泷冈阡表》则以“有待”相许,要求显亲扬名,反映了独子振兴家庭的沉重压力。正是因为独子生养不易,《大清会典·卷一》载:内府属下孀妇独子,给予一两钱粮养赡。在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和祝英台》中,有三个故事都讲述独子的遭遇,而且都和死亡、悲剧相关联。
在男性血缘宗法制社会中,人们普遍轻视女孩,独女被看作“绝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情况,可以略现端倪。第二回载:“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此时黛玉五岁,林如海死时黛玉十三岁。巡盐御史在清代是出名肥缺,做了整整八年,肯定家产万贯。但四十五回,黛玉却说,“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林如海的家产哪里去了?《大清律辑注》卷四载:“户绝财产,果无同宗应继者,所有亲女承分,无女者入官。”可见,林的家产被同宗给分了,其独女竟然落到乞食寄养的地步。林黛玉的敏感、多疑个性的形成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此,古人对独子的态度,基本是他人悲悯独子,而独子忧虑身世。独子生存的沉重感来自社会有形与无形的累加。伴随独子终身的,是沉重的血脉延续的使命感、家族振兴的责任感和形单影只的孤独感。他们的思想、心态很难有正常健康的发展。
文化在传承中发展,但文化也会随时代变化发生巨大转型。陈恩认为,“独生子女政策的社会起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性和科学”,以及“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研究界早期普遍的忧虑情绪就受到历史阴影的巨大笼罩,而很少来自现实的客观调查和理性思考。思维的历史惯性如果不加以迅速梳理,其结果只会加重代与代之间的隔阂,对独生子女成长产生恶性影响。事实上,受全球高速发展的福荫,少子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的重视教育、贪图享受的习性也是现代人的普遍习性,并不为独生子女所独有。
中学阶段的独生子女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正视他们身上的优势和劣势,调整好教育教学最佳姿态,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城镇化背景下,那些五方杂凑之地的独生子女情况尤为复杂,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调查研究。
三、松江样本
笔者以松江区部分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是因为:松江作为上海近郊,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囊括了城市和乡村不同人群;松江的经济、文化、资源、信息介于都市向城镇的过渡特色,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教养状态更为复杂。因此,本文的调查结果,既有中学独生子女教育的普遍参考价值,也能给城镇化背景下匆忙入城的独生子女教育提供一点启发。
本次调查,共发放1500份调查表,收回有效票1476张。独生子女1157人,占调查对象的78.4%;非独生子女(基本为两孩)为319人,占总人数的21.6%。根据松江人口网数公布的数据,“2012年末松江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比例为0.38/1。松江地区常住人口的独生子女率明显低于上海市区,这与松江地区人口构成以外来户为主有关。
(一)经济影响
父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家庭占21.4%。由于受教育程度高,经济偏好,其生育多孩的愿望较低。松江大学城的创建,不仅连带发展了松江新城,吸引了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入住,对松江人口素质也产生良好带动效应。这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优越,教养科学,明显智力较高,举止文明。父母学历为初中以下的家庭占55.5%,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各地农村,其生育多孩的愿望明显强烈。但由于家庭收入不高,加上超生罚款等因素影响,教养成本不堪重负,非独生子女的教养资源明显受到限制。高中学历家庭占23.2%。这类家庭在当地生活条件相对优裕。与本科学历家庭一样,他们生育多孩的愿望都不强烈。经济好的家庭,生育一个小孩;经济稍次的家庭,生育一个以上小孩。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与生育多孩的愿望成反向运动。这与国际流行趋势基本吻合。
受家庭经济影响,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独生子女在各项指标上都具有更大优势。可见,独生子女不仅在家庭教养上得到更多关注,同时也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这种起步差异,势必影响他们的发展。
(二)内心状态
独生子女在家受到更多照料,其父母更愿意为其做早饭,而非独生子女自己做早饭的比例更高。早饭吃快餐的独生子女比例远远超过非独生子女。比较而言,独生子女的营养状况要比非独生子女高一些。而选择不吃早餐的学生比例都比较高,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独生子女得到家长更多关爱,但并不意味他们与家人关系更为亲密。一方面,在情绪波动时,独生子女更愿意选择家人与老师为倾诉对象,但另一方面,可能因为缺少兄弟姐妹做玩伴,在家里更喜欢沉默的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高出10.3%。独生子女与好朋友共享内心的意愿也非常低。独生子女既依赖长辈,也不够合群。
(三)交往状态
独生子女的交友意愿不强,其得分率比非独生子女少了20多个百分点。在打发无聊时光时,他们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现代社会对数字信息的依赖更深一样,在受到电视、网络的影响方面,两组比例非常接近。
独生子女对自己没有玩伴的孤独感并不很强烈。他们觉得只有我一个更自由。反而是非独生子女觉得没有兄弟姐妹会更孤单,这多少跟他们仍然在体验这份情感有关。觉得没有兄弟姐妹无所谓的比例非常接近,都超过三成。因此,根据这栏数据,虽然不能说明独生子女更冷漠,但至少有更强烈的自我中心。
(四)独立意识
在纠纷面前,独生子女忍让的意愿更低,发生冲突的可能更高,其寻求保护的意愿也更强烈。而遇到难题,独生子女中选择独立继续的人数比非独生子女高出8.8%,而找同学帮忙的意愿则低了10.8%。在教养过程中,独生子女是家庭核心的观念已经刻录,这势必影响其家庭之外的社会意识。独生子女既偏好权威,也更为刻苦。
(五)勤奋自信
在课外时间,独生子女更愿意选择看书,这比非独生子女高出13.2%。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度也高出10个百分点。这一勤奋状况,与教养有关:独生子女父母的期望值更高,希望其出类拔萃的心理更为迫切。在充足甚至过度的暗示之后,独生子女很容易养成依赖权威的心理,并因对未来产生期待而更为勤奋。
四、教育对策
1. 重视劳动教育。家庭是独生子女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基地。家长对一孩更加重视,期望值更高,导致独生子女的自我期望随之提高,学习主动性较为突出。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与劳动实践等方面显得不够情愿。然而,社会富裕,自动化程度提高,现代社会的懒散风气影响了每一个人。一孩家庭对子女照顾无微不至的做法,又部分带动了多孩家庭教养方式的变化。中学生懒惰现象非常普遍,并不只局限于独生子女学生。学校应该普遍开设劳动课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来。同时,要努力发动家长,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养理念,不要过度照料。
2. 加强体育锻炼。在课外时间,中学生乐于室外活动的只有三成。这固然和社区体育设施不足有关,但也和教养理念有关。受社会环境影响,家长更倾向于期望孩子成为脑力劳动者而不是体力劳动者,无异于暗示了对体力劳动的轻视态度。教师要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教育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在对未来社会分工的描述上,教师要有更为开放的视野和更为先进的理念。
3. 保持持续关注。中国独生子女中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世界唯一的,其基数庞大,转变突然,所以没有多少成例可供参照。教育者要有事关民族未来的责任感,脚踏实地,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做到不盲目崇外,不照搬历史,不空讲理论。我们周围的世界在飞速变化,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思想变化更快。只有不断调查,反复思索,才能跟上时代,真正把握学生动态,有的放矢地教育好、引导好这每个家庭的唯一一个孩子。
由上文可见,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可能都有一个误区,即独生子女是一个特异的群体,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并不那么醒目。自从中国普遍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主流,独生子女也会成为社会主体。当占多数的独生子女出现在社会视野,他们原本独特的教养方式、独特的生活习性也会逐渐影响到非独生子女家庭,导致两类家庭和两类孩子在诸多方面互相模仿,并大致趋同。学界对独生子女的调查结果往往各不相同,其差异更多表现为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社会思想的变化,对独生子女特异性的评价本身同样需要反思。但笔者仍然认为,事关民族未来,对独生子女人群保持关注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纪昀.四库全书[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2年(1983).
[2]于兰,高文.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3]夏勇军,陈华强.经济发达地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应征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
[4]梁先锋.赵桂霞.江门市新会区高中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
关键词:中职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211-02
教学模式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已进入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转换的基本方向是以就业为主体导向,不仅要彻底打破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科化教学模式,还要打破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的状况,走工学相结合的道路。中职护理专业要达到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的目标[1],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势在必行。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研究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提出的,他们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随后,我国教育界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渐趋重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教授给出的定义是:“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对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体验,加以一定的抽象化、结构化的把握所形成的特殊理论模式。”上述各种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不尽相同,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学模式这一术语的含义。
综上所述,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能起到桥梁作用。
二、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基本类型
(一)情境教学
1.概述。情境教学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出发,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思辨的学习情境或情景,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参与和作用下,实现知识传承、能力提高和迁移、职业情感形成的统一的教学方法[2]。
1978年,李吉林提出情境教学的设想,目前已逐渐推广应用到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中。如李悦在中职护生护理技能实训中应用情境教学,通过实训前进行创设不同的诊疗场景、实训中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在护理实训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操作的能力,有效改善实训效果[3]。
2.特点。采用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作用在于让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针对于护理专业教学,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收集大量与临床接轨的资料,准备不同临床护理的教学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行动”等步骤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所扮演角色的语言、行为特点,系统完成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评价全过程,使自己的认知、情感、技能操作能力全面发展。
(二)案例教学
1.概述。案例也称事例、个案,最早就出现于医学领域。案例教学是指将发生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事例,学生以已学和正在学习的知识点去整合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使学生有效地认识案例,从而提升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研该模式,文献研究发现,案例教学尤其适用于医学教育教学[4],如李国华等将案例教学用于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采取“提出问题―分析案例―讨论案例―总结评述”的步骤,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主动、有效的掌握护理学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效果[5]。
2.特点。护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特点是着眼并针对于加强学生能力培养,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有代表性的真实事例,让学生在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中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建立适合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逻辑思维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采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情景最好选取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中经常遇到的情景,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案例中蕴含的问题和面临的决策,就是今后工作岗位上不可回避的历练。
(三)项目教学
1.概述。项目即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的任务。项目教学指师生共同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的教学活动。
项目教学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2003年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针对护理专业教学领域的研究偏重于评价教学效果,比如项目教学对护士开展护理研究课程的效果研究、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6]。国内近年开始逐步在护理学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如夏军阁、叶华在外科护理、外科实训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认为项目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掌握实训项目的理论知识和适应临床一线岗位要求的专业操作技能、扩大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专业培养与临床工作岗位的零对接[7,8]。
2.特点。项目教学的实质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和小组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负责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从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并且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答疑的作用[9]。
(四)PBL教学
1.概述。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步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中,当前已成为西方医学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它也必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PBL教学目前已从医学领域走向其他学科教育领域,并演化出多种流派[10]。
2.特点。PBL教学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具体问题的不同,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同变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在学生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如曹秀风等以进入医院实习的大中专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PBL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研究,认为PBL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11]。涂华婵则进一步大胆尝试,在中职内科护理PBL教学中融入体验式教学,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学习效率[12]。
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PBL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效果均优于传统医学教学[13]。但是,PBL教学对各方面条件有一定要求,如卫承华等在医学院校实践该模式后认为,实行PBL模式:①成本较高;②部分学生因自学能力不够、已长期适应传统教学模式等原因,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在理论内容学习中可能遗漏部分内容[14]。故在国内中职学校需要根据实际将PBL模式加以改革和推广,才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笔者将国内外优秀数据库作为搜索库,对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相关文献进行信息检索发现,其中被引频次较多的是关于PBL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等在护理课程中运用的文献。综观国内护理专业三十多年的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朝着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目标进行,实践性、综合性、参与性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三大突出特点[15]。学校、教师应共同努力,通过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类(第一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姜大源.职业教育:情景与情境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3]李悦.情境教学在护理技能实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2,4(4).
[4]韩庆奇,张宝,刘文宝,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应用中的基本模式及特征[J].西北医学教育,2013,(2).
[5]李国华,李加善.案例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
[6]Chen J.Problembased learning:Developing resilience in nursing students[J].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1,27(6).
[7]夏军阁.项目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
[8]叶华.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在外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0).
[9]赵志群.对《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4).
[10]黄亚玲.PBL教学模式探索[J].医学与社会,2005,18(6).
[11]曹秀风,蔡美兰.PBL教学在护理学中的新进展[J].内蒙古教育,2014,(4).
[12]涂华婵.内科护理PBL教学中融入体验式教学的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1).
[13]乔文达,张宏伟.论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改进[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8).
关键词:中职教育 项目教学法 职业能力
数控实训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加工工艺、编程、金属材料、刀具、制图与识图等基础知识,根据任务要求,借助数控机床完成零件加工的课程。面对头脑灵活但学习主动性差,动手能力强但缺乏目标的技校学生,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挖掘他们的潜力,在最近几年的数控实训教学中,我们引入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笔者结合训练中心数控实训教学,着重谈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运用成效。
一、项目教学法的起源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PBL)产生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雏形是18世纪的欧洲工读教育和19世纪的美国合作教育,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步趋于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现代项目教育法主要指将某一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其最大特点是“以用促学”,即以任务为驱动,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引入实训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符合职业技能教育教学规律,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实现了教学与工作的无缝对接。
二、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课程中的实施
我们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主要分确定项目、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四个阶段来开展。下面结合实训项目阶梯螺纹轴的加工,谈谈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
1.项目任务的引入(加工零件见下图)
图 阶梯螺纹轴零件
项目的确定在实施项目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选择项目时,教师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与教学内容同步;二是项目的难易要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编程水平来决定;三是项目要有实用性,与生产接轨。本项目的重点是根据零件图的要求,制定阶梯螺纹轴的加工工艺,编写出加工程序并完成零件的加工操作。项目确定后,为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1)G76指令的格式,各参数的含义,如何设置指令参数?
(2)如何计算M30×2螺纹小径和实际大径?
螺纹小径:d1=d1.08P=301.08×2=27.84mm
螺纹实际大径:d=300.13P=300.13×2=29.74mm
(3)确定工艺路线并填写工艺卡片
①使用CJK6032数控车床,选择ф45mm×100mm棒料,工件伸出三抓卡盘外85mm并夹紧;
②试切法对刀,在刀偏表中分别输入试切长度、试切直径,注意试切不要影响后续的加工尺寸;
③调用程序,完成零件加工。
(4)刀具的选择和粗精车余量的确定?
(5)程序编制方法?
(6)螺纹的检测方法?
通过以上细节训练,让学生从小处着眼,从整体把握,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方法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上述问题并制订计划
首先根据学生水平高低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并推选一名组织能力强,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尽量让学生强弱搭配。其次教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通过查阅教材、查找资料、相互交流等方式加以解决。通过该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巩固将要加工螺纹轴的相关知识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制订加工工艺,实施项目计划
项目确定后,教师要首先进行工业分析、零件编程和加工,解决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这样做一是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二是也可以对学生展示零件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各小组讨论阶梯螺纹轴加工工艺方案,并派人讲述方案,重点从加工工艺安排、加工方法、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加工工艺的制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整个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佳方案。学生在争论中升华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加深了对G76指令和换刀点的选择、切削参数的确定,以及试切法对刀等重要知识点、关键操作步骤的记忆。
(2)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编程工作,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学生运用基础知识,但注意不能包办。
(3)分组完成阶梯螺纹轴的加工操作。通过加工操作,把讨论出来的工艺及编写的程序转化为产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通过加工,才能检验工艺及程序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把好关,防止出现事故性错误。
4.检查评估
加工完毕后,教师先让每组同学相互对比检查,看哪一组符合加工要求,质量更高,再根据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组长、教师对每一个内容、步骤进行检查评估。在规定时间内,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完成状况进行评价,从而在下一个项目学习中做得更好。
三、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成效
1.学生方面
(1)多种能力得到锻炼。新型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贴近生产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协作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充分体验了现代工业生产,特别是机械行业的先进性,锻炼了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2)学习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得到增强。该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知识和自己的特有经验提出方案,从而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2.教师方面
(1)促进了专业成长。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该专业的基本知识进行有序分解和有机组合,这样促使教师首先要将自己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将教学内容转变为项目任务,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师生关系的重建与改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学生成为了主角,主动性增强了;同时教师树立了在学生面前的权威,引导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促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代教育;教育惩罚;现代启示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惩罚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特定的文化中进行的,并深受文化意蕴和价值内涵的影响。斯普朗格(Spranger,E.)甚至说:“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下文探讨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下,古代教育惩罚的“众生相”。
(一)文字起源与教育惩罚
汉字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本身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的产生也绝非由一人于某一时期独立创造,而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某些必须使用文字的社会群体长期摸索、使用,然后约定俗成的结果。在殷商甲骨文中,“教”字被形象表现为:儿童在棍棒体罚的威胁下,教下一代尽“孝”。而甲骨文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具备了“六书”的特征,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换言之,“教”字形象的出现有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教育惩罚”有着一个非常遥远的过去。如果把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符作为甲骨文的起源的话,依此类推,“教育惩罚”的历史可能有6000年,早于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可见,我国的教育惩罚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它的出现早于奴隶制国家的诞生,这说明惩罚没有染上统治阶段的意志与价值,本质上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是中性的。那么能否说明惩罚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发生的一种规律呢?从古文字学的角度讲,“教”字的甲骨文形象表明,惩罚是教育中与生俱生、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内在表现、内在必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缓慢提高,尤其是在氏族公社晚期,人类的社会性明显增强,教育内容中不仅包括生产劳动教育,而且增加了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的教育,以及体格和军事训练;到了奴隶社会,又增加了各种艰涩难懂的文化教育和枯燥繁杂的道德教育等。这些教育内容,儿童不可能像早先一样,本能般地就可学会和掌握,比如,天书一般的甲骨文就很难学。此时,教育过程中外在力量的逼迫,如惩罚的出现,就具有某种必然性。以上对汉字演变过程的简单分析和“教”字的甲骨文形象,恰好说明这一点。换言之,教育惩罚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发生的一种现象,或者说是文明继承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
教育家杨贤江说:“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我们不妨大胆地在后面续上:“之后便有教育惩罚。”
(二)人格尊严与教育惩罚
1.学校教育中人格平等的缺失。实际上,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所表现的是一种由上面下的制约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是“人格平等”观念的缺失。教育成了一种“上所施,下所效”的上下关系。教师高高在上,讲究“师道尊严”;学生则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例如,中国古代最早制定的学生守则《弟子职》就规定:“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危坐乡(向)师,颜色毋怍”,“先生将食,弟子乃彻”,“先生有命,弟子乃食”,“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疋何止”,等等。为了实践与维护这种上下关系,各级学校都制定有明确的学规和奖惩制度,目的在于“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在小学,如果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违反纪律制度、不敬师长者,将要受到处罚,即用“夏楚之物,收其威也”冥玩不化者甚至可“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在太学,学规通常分五等,违反者从“轻则关暇几月,不许出入”,到“重则夏楚,屏斥终身不齿”不等。在这种人格平等缺失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如同吃饭一样习惯和有规律”“也就见怪不怪了。
2.家庭教育中人格平等的丧失。在血缘为纽带的中国家族制度中,“父为子纲”,甚至持有生杀权。如魏禧《日录》:”父母即欲以非礼杀子,子不当怨,盖我本无身,因父母而后有,杀之,不过与未生一样。“∞1在这种上下制约的关系中,没有任何尊严和人格平等。也正是因为这种家族制度,古代封建家庭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以期望下一代光耀门楣。例如《礼记·内则》日:”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认为父母应当严肃地对待儿童教育,树立威严,严加督训,”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不论是怒责还是鞭笞,只要是有效的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他甚至认为“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只有严格的教育,子女才能成器。”从中可见,正是在这种家庭制度中,在这种“父为子纲”的上下关系中,家庭教育中可滥用惩罚,而全然不顾孩子的实际需求与心理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只是家族制度中的一件可以说话的工具。
3.家族制度中“门面”的维护。在家族制度中,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荣誉与骄傲,但更多的是“一损俱损”、“不肖子孙”的无奈与辛酸,故传统文化有一种“羞耻感”,十分讲究“门面”。就反映在教育中,就是个人的学业成败与否,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关系到父母与教师的面子。《三字经》所谓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讲的正是此理。在中国所有侮词中,恐怕没有哪句比“没有教养”这四字来得恶毒、彻底!这四字不仅辱骂了此人,而且连同父母、教师都牵涉了起来。因此,在传统文化下,父母、教师都喜欢“有教养”、“听话”的孩子——这不仅反映了他们教育的成功,而且孩子受人称赞时于他们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但艰深晦涩的课业、呆板僵滞的教学方法、儿童活泼好动的本性,以及不良的社会习气,都会使儿童不会规规矩矩听话,甚至“大逆不道”。于是,教师爱不释手的“夏楚之物”在威慑力失效之后,就可发挥立竿见影的效用。由于“没有教养”牵涉到父母,故父母不仅会对教师的惩罚表示认可,还有可能落井下石。所谓“不打不成器”,讲的正是此理。
(三)礼仪规范与教育惩罚
儒家伦理除了对个体的道德成就表示嘉许之外,极不强调个性的价值(勿宁说它是束缚和否定个性价值的)。因此,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个人没有资格享有自主的独立,不配赋予个性与自由,自然也无民主;相反,个人的生命与价值只有在礼治秩序中人与人相互依赖共处于未成年的状态才能体现。《礼记·典礼上》明确写道:“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要求每个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合乎礼,必须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体现在教育中,就是思想与行动无自由,重视整齐划一,强调对秩序的维护,反对标新立异、不守纪律。如《礼记·曲礼》中规定:“立必方正,不倾听”,“坐必安”;“男女不杂坐”,为的是避免“授受不亲”,等等。《弟子职》中规定:
“汎拚正席,先生乃坐”,学生则要“出入恭敬”,“危坐乡师,颜色毋作”。“受业之纪”,如有问题必须“奉手问之”,下课“师出皆起”等。
一方面固执地强调秩序,钳制人的自由;另一方面却是生陛好动,渴望自由,矛盾应运而生。怎样维护所谓的“礼”呢?除了教导之外,父母和教师最常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惩罚。《礼记·玉藻》日:“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教师也不甘示弱,对于不守礼仪规范者,《周记·小胥》曰:“麒其不敬者,巡舞列而挞其怠慢者。”《明会典》又日:“生员有戾规矩,并课业不精,禀膳不洁,并从纠举惩治。”更有甚者,教师可以对学生施以刑法。例如,《尚书·舜典》有“朴作教刑”的记载,郑玄作注认为,“朴”是梗楚做的刑具。到明朝,监生倘若“毁辱师长及生事告讦者,即系干名犯义,有所风化”,定将该生杖刑一百。
(四)人生境界与教育惩罚人生境界
作为中国文化耀眼的一笔,浸染着整个社会,并深深影响到教育。历史上的儒、道、佛三家都非常重视人生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应用不同的标准提出了自己的人生境界理论,为中国人的内心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副其中,作为独尊的儒家思想,对教育惩罚的影响最为深远。
1.动心忍性。
中国传统文化很讲究意志锻炼、逆境中的磨砺。
《孟子·告子下》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并认为“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疚疾”。这种思想认为人的聪明才智在于艰苦的磨炼,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中的惩罚,使之变得更加合理化。教师会认为,对学生所施加的各种惩罚,有利于学生意志的磨砺、理想人格的形成,否则就是纵容下一代。此外,学生在潜意识中也会默认这种外在的“磨砺”。以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古代的教师,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而且有高尚的人格与师德。对学生,他们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对自己,他们严格要求,堪称表率。正如《论语·子路》中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不能正其身,如止人何?”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可以堂而皇之的惩罚学生,也与教师自身的修为和严格要求有关。
2.以苦为美。
人生境界的提高,非常强调个人的主观自觉和刻苦努力,重视个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三字经》就这样告诫学生:“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这种近乎残忍的自我激励、自我摧残、自我惩罚,无疑比出自教师之手的惩罚更严重。但是,它作为教学内容写进教科书,却也告诉我们:要想成功,攀登人生新境界,就要自我不断地鞭策自我、惩罚自我,仅靠教师外部的“磨砺”是不够的。如果说,教师的惩罚是外部的、强迫的、暂时的,那么自身的惩罚则是深刻的、自愿的、永恒的。
二、教育惩罚的现实启示
中国文化自成系统,具有延续性和一贯性,教育惩罚自然也不例外,其现实启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以宽容之心理解教育惩罚
余世维教授在职业经理人讲座说道:“我们可以花10年的时间把人家50年的建筑造好,但不可能以相同的时间吸取他人的思想。”尽管我们正在积极认真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例如民主、法制、自由,但不可能在10年、20年就能消化吸收。可以说,我们的思想正处在一种“发酵状态”,“醇酒的出炉”尚需时日。因此,站在历史与文化角度,持一颗宽容心理解眼前的教育惩罚现象,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心态。
那种一味地“批中羡外”、急功近利的心态是不可取的,完全忽视背后深重的历史与文化。此外,今日教育惩罚问题之所以严重,不只在于惩罚本身,而在于受罚者的不理解与不服心。这与教师自身的素质紧紧相关联。目前,教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师德,仍有漫漫一段路要走,这也要求我们以一颗宽容心来认识当前的现象。
(二)以平衡之心认识教育惩罚
无疑,任教育惩罚泛滥是绝对要不得的。但教师如果碍于法律,不敢大胆地管理学生,甚至放任学生,降低自己工作的责任心,更是不可取。因为这种放任的做法与文中得出的结论——教育中出现惩罚是必然规律——相违背的。笔者认为,我国相关法律中所规定的禁止“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其要义更多的在于威慑,防止教师的过激行为和惩罚的滥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铁桶般地禁止。这从一侧面反映了政策制定者对中国文化的自觉运用,因为我国是一个典型“多向记时制”为特征的社会。有趣的是,理论界出现了许多与“教育惩罚”相似的术语,如“教育处罚”、“教育体罚”、“教育惩戒”、“变相体罚(心罚)”等等,并做出有关的区分,认为“教育处罚”或“教育惩戒”可以合情合理的运用,而“教育体罚”、“变相体罚(心罚)”一律禁止。这种区分最多有“分析教育哲学”上的意义,在实践中有多大意义无从可知,因为相关的法律几乎可以囊括各种“惩罚”。但出现这种玩弄文字游戏的原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理论界在有意无意在维护教师可以拥有对学生的惩罚权,同时也是理论界与相关法律“讨价还价”或“打折扣”的写照。
(三)以务实之心减轻教育惩罚
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虽然起到威慑的作用,但终究还带有一刀切的味道。就连以民主、自由、法治标榜的美国,也不是所有的州废除了体罚;而一些曾经废除过体罚的国家,如英、德、泰等国,又开始“死灰复燃”;而像日、韩等国,教师仍保有体罚权,只是有更量化、细化的法律条例。但对于什么是“变相体罚”,许多国家也无具体说明,因为这个操作起来太难了。对于我们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来说,我们需要一颗务实的心态,来减轻当前的教育惩罚现象。其中与我们有着相似文化圈的日、韩等国的经验是可以值得借鉴的。
(四)以全面之心审视教育惩罚
从对古代教育惩罚分析来看,学生实际上受到教师、家长、与自身“三位一体”的惩罚。纵观当今的教育惩罚现象,还可以明显地捕捉到过去的影踪。
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惩罚”局限于学校,而忽视家庭、学生自身带来的惩罚,难免失之偏颇。因此,我们不仅要具体相关法律,而且要切实引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既要保持家长的权威,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同时,对于学生的自残行为、内疚心理要即时进行纠正和辅导。只有学校、家庭、学生与整个社会,积极参与到其中,教师才会更加理性、家长才会更加明智、学生才会更加快乐,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惩罚是教育(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发生的一种规律,本质上它是一件价值无涉的工具、手段,不管有无意识到,它一直在默默发挥作用。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惩罚学生有各种理论依据辅证,进而变得合理化、显性化、神圣化,不惩罚倒有可能招来“没有教养”的骂名。惩罚不仅来自教师和父母,还包括自我惩罚。教育惩罚并不总是以负面形象出现的,它超越了惩罚本身,与整个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惩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克己的修养、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有裨益于学生人格的形成与精神境界的提高。从根本上讲,如果没有教育惩罚,就没有古代社会维持社会秩序的“礼”,也就没有学生的社会化。
因此,身处当今社会,我们应以宽容之心理解教育惩罚,以平衡之心认识教育惩罚,以务实之心减轻教育惩罚,以全面之心审视教育惩罚。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0,114.
[2]朱顺龙,何立民编著。中国古文字学基础[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8.
[3][7][1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145,72.
[4]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326-327.
[5]孙孔懿。教育失误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3.
[6]转引自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59.
[8]孙隆基[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4—184.
[9]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59.
关键词:机床线路;实训;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管树强(1960-)男,河北省任丘市人,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液压与气动技术;雷素华(1962-),女,河北省任丘市人,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43-03
一、高职院校机床线路实训课的现状
(一)实训教材不完善。目前,电力拖动实训类教材不少,但真正适合高职院校完整的实战型实训教材几乎没有。许多高职实训类教材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部分教师自编讲义时,又缺乏探究性,往往以作者个人理解为主,编写的讲义存在着质量问题。
(二)教学设施与生产设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之前的高职毕业生,通过电力拖动实训后,对电机控制线路(比如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基本技能的掌握,绝大部分同学都很熟练,但是,真正一接触到生产实际,感觉有些陌生,还是不能顺利衔接。主要的原因,学校的实训台与实际生产装置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不能把整个生产过程完全展现出来,对实现毕业生很好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直接影响了实训效果。
(三)专业教师现场经验欠缺。机床线控制线路实训课成功实施的关键是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该实训内容是今后工作中的一部分,明确学习目标,坚定努力方向,进而感受到工作现场的氛围。大多数高职院校担任机床线路实训教学的指导教师缺乏现场经验,对机床线路工作过程体验不深,导致不能把有关机床完整的工作过程展现出来,致使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四)学生接近生产现场的机会较少、甚至没有。在操作台上进行机床线路实训,控制线路简单,学生实训的都是零散、断续的技能,部分动作过程不能实现。不具备综合的应用能力,很难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也不能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达不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是劳动教育思想,它起源于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在如今仍然成为当代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职业教育是较成熟和成功的职业教育,其教育理念就是实施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活动为导向而展开的教育形式,它以学习过程生产化和社会活动统一为内容,以使受教育者提前与社会相融合,提前适应当代企业的生产活动、运作过程、管理方式等社会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它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比较是一种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最直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模式,是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整个过程学生直接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教给学生自己处理,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收集信息、制定工作计划、设计方案、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以合作或分工的形式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进而促进了素质教育和整体教学。
三、 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项目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辅助作用。
(二)根据课程内容,选取适当的子项目,开发项目模块。
1.项目模块。由若干个子项目构成,子项目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工作任务组成,其中包含若干个实际工作任务;也可以是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它能完整地展现生产某一产品的工作过程,或者是只解决生产过程中某个单个或局部的问题。一个项目模块,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这些子项目间的关系有: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按生产过程真实体现工艺流程以及同样的工作方法解决不同的生产问题,等等。一个项目模块就是一个典型产品,项目模块下的子模块所涵盖的是该典型产品的某一部分(产品的安装、运行维护、维修、售后服务),每个子项目至少4学时以上。
2.子项目应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确定工作任务。其内容包括:工作任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拓展性知识、工具仪器、材料、操作要求、项目考核标准、所需时数等。其中专业基本技能是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如操作方法和步骤、工艺、工具(仪器、设备)的使用等。专业理论知识,是指完成该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它对技能的形成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并作为“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的依据,其基本要求是以体现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并避免“带徒式”的教学方法、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脱节的倾向。项目考核标准要与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相结合,并纳入专业课程标准之中。
四、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线路实训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因而必须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项目教学法是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零距离”对接的方法之一。在机床线路实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一)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对每一种机床线路的元器件布置、工艺标准、线路走向、控制过程、通电测试、故障分析与处理等各个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前续知识、组员间、组间相互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解疑答惑,从而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学生的机床线路安装与检修技能得到综合锻炼。机床线路安装实训按照工厂生产车间的机床线路进行布局(比如电动机、按钮、十字开关、行程开关等的实际位置),需要负责所有的安装和调试环节,在此过程中,既熟悉了生产产品的加工过程及企业的运行过程,又掌握了该机床整体过程的控制和操作,使学生的安装与检修技能几乎可以得到完整、深入和全面的锻炼。
(三)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完成操作项目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自然而然地会采取小组内或组间协调、合作的方式,通过合作既锻炼了学生与他人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其团队意识。
(四)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得到培养。在项目法教学过程中,以来自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为内容,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把实训室当成生产车间,实训小组模拟工作班组;车间主任(学生)、班组长(学生)亲自领导、分配组内工作,是真正学习的主导者,他们能亲身感受到要完成该项工作任务所担负的责任,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关注本组项目的进度、工艺的标准性、操作的规范性、完成的准确性,爱护公物、工具等。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提升。
五、项目教学法机床线路实训中的实施
项目实施之前,教师要将以下内容向学生交代清楚:实施该项目在行业或企业的实际意义、项目所达到的功能、实施该项目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项目流程、工艺要求、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以及考核方法等。下面就“机床线路实训”为例说明其基本实施步骤。
(一)确定实训项目
在教师提出项目要求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讨论“项目”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项目已有的知识。教师启发和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活动主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围绕项目的内容通过现场观摩、学习,结合自学等方式了解必要的知识。
在“机床线路”实训中,先通过现场观摩和现场教学,使学生对每一种机床的电气控制、机械控制、电气与机械联合控制、机床的结构以及机床的工作过程等建立起一个感性认识,并对该机床的加工功能、动作顺序加深印象。确定项目后,教师应对此项目下达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完成任务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工艺要求、完成此任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二)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根据项目的培养目标和学习任务,首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初步制定完成项目的工作计划、工作步骤和学习要求。学生在老师发放的工作计划表上填写,填写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线路原理图、元器件安装位置图、接线图、所实现的功能、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元器件明细表等。然后老师对此计划进行辅导和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必要的时候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引导,如提供一些生产案例、观看录像、带领学生到生产车间参观生产过程等,还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机床线路实训的前期任务是准备原材料、面板布置、元器件及线路的安装等。后期任务是自查线路、通电试运行(包括查找故障、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等)。通过以上流程完成项目任务计划书。
(三)实施项目计划
对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项目教学,首先确定项目组长,由组长来分配各组员的具体工作任务以及组员间怎样相互协作,按照各组制定的工作计划展开工作。教师做好引导,对于在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应及时地在组内或是集合全体学生进行讨论;根据工作任务,教师还应适时地穿插与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内容,并在组内或组间建立一种相互协作的工作关系,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1.前期准备。除了在课堂上系统的学习外,利用网络、图书馆、相互交流的方法,增进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在此项目中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收集以下相关资料:不同型号的该机床的加工功能、不同型号的该机床的电气控制电路和电路原理、元件明细表、机床线路安装工艺要求等。复习以前课本相关知识,学习机床控制电路各模块功能,掌握元器件识别、检测及安装工艺。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分组讨论交流并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整理组合。学生填写领料单,任课老师签字,到库房领取元器件,并根据明细表逐个清点、检测。
2.安装线路。当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时,可能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是基础知识和技能没有学好,大多数情况是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注意力的分配所引起的。解决办法是细化操作步骤、分阶段的辅导检查。
3.检查调试。安装完毕学生根据任务书指定的检验内容与步骤进行检查,最后通电测试。
本阶段是学生技能、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项目计划任务书,各组在其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完成“机床线路”安装项目。为了使项目能顺利完成,教师要做好巡回指导。
(四)检查评估项目
各组项目完成后,先由学生以组间交流的形式进行自我评价,每组学生对外表述整个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收获和有目的地展示元器件布局、接线工艺、线路走向等阶段性成果。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和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的方法及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组间交流环节非常重要,不仅能让学生表达自己从中学会了什么,分享自己或他人成功的快乐,还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该项目的后续发展。如果最后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现象分析并查找原因,从而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在评价过程中,可以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学生先对本组作品进行组内自评,然后再以相互交流的形式进行组间互评,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而不是像以往只有教师进行评价、打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人意识。在自评过程中,学生要真正通过组内讨论评出任务完成的质量和不足,并明确在下一个项目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形成逐步提升的过程。2.教师点评。教师将该项目的量化标准面向全体学生通读,学生根据量化标准和作品对照,回顾自评结果明确哪些地方有出入,从而找出作品的差距,发现问题,并引以为戒。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总体评述。
3.学习效果反馈。学生利用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情况,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老师可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提问,使学生在全面总结自己此次活动表现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自己作品的修改方案。
(五)项目总结
项目完成过程是各个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探索钻研的过程,为了能学众人之长,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是项目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是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点的总结,该总结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该知识进行解决;同时发现自己在哪些理论知识上有欠缺。二是操作技巧的总结,主要总结工艺形成的技巧、提高效率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遇到疑难问题的方法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和灵活的操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对与项目相关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充分地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开展“项目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技能时参与的机会多了,主体作用能充分体现,通过亲自动手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在过程中互相学习与竞争,并相互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达到了高职实训教学的目的。
六、结束语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使我们体会到项目教学法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即:既是学生提前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营造企业岗位氛围、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学生按市场岗位零距离就业。又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需要,实行项目教学法,必须要求全体教师根据机电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其由行为驱动内容,由理性认识转变为感性认识,通过改革,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工程型教师,以满足当代职业教育的需要;通过学习辅导、专家引领,全体参与,使专业教师达到:面向学生是老师,面向企业员工是培训师,面向企业是工程师。还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在推行项目教学法进行项目设置时,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内容,必将推动以岗位实际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必将有利于推动“以能力为本为,以生存求发展”教学过程和教育工作的改革,同时也将有力推动相应的学校教学管理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焦晨霞.谈“项目带动式”培养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