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7:24: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茶文化的当代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目前中国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社区文化脱离了本土的优秀文化便是其中一个问题。本文立足于如何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优势、示范、凝聚和影响的作用,构建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把文化之魂融入社区教育,从而推进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本土文化资源;社区教育;重要性;途径
一、本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表现在不同区域,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本土文化特色。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于本土、世代传承的、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比如民俗风情、人文古迹、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是各种文化经过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结晶,重新阐释的文化,是本土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优秀的本土文化既是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这个地方人们存在的理由和方式;它既是这片土地的血脉和灵魂,又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发展浪潮的冲击下,人们越来越多地被外来文化和商业文化影响,而对本土文化有所忽略。这样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应该是每一个地方人的义务与责任。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从表现形态上划分,包括以下几种重要类型:
(一)文献形态,即通过文字记录方式表现出来的本土文化资源。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对社区居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意义,是社区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器物形态,即通过各种器具、实物等有形方式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资源。如福州的漆画、惠安的石雕、漳州的八宝印泥等,它们不应该只是旅游观光的看点和艺术品市场的拍卖品,还应该成为表现某种历史文化精神的物质具象,成为学校、社区、社会等各方面教育的生动素材。
(三)艺术表演形态,即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如各类民族民间音乐、歌舞、地方戏曲等。
(四)节庆活动形态,即通过各种民间节日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厦门的“送王船”、漳州的“扒龙舟”等,包容了不同地区诸多的古老民俗信仰与习俗文化。搞好这些传统节庆活动,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精神。
(五)人物资源形态,许多人谈起文化资源总是忘掉人。其实,人是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就是把天地与人联系起来看问题。例如福州的三坊七巷,一方面,其富有特色的建筑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另一方面,那里人杰地灵,孕育了近百位历史风云人物,如民族英雄林则徐,黄花岗烈士林觉民,著名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名门望族陈承裘世家,著名的学者、诗人谢冰心等。他们如一颗颗熠熠明星,照亮中国近现代的夜空。说起漳州,自然要讲起开漳圣王陈元光,理学大师朱熹,一代文化巨子黄道周,开台功臣颜思齐,近代文化名人林语堂、许地山、杨骚等人。
二、利用本土文化推进社区教育与和谐建设的重要性
(一)当前社区教育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社区内在的凝聚力不足。当前的社区居民是由不同单位、不同年龄、不同的个人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的异质化群体组成,无形之中增加了社区民众之间的距离感,削弱了社区内在的凝聚力。其次,由于社区内部各种类型社会组织的缺乏,无法提供一种平台让社区民众互相之间进行充分的社会互动,这必然会疏远社区民众之间的关系。第三,由于社区居民单元式的居住结构,关上门就是各自的小世界,疏远了人与人的距离。与此同时,社区居民内部矛盾时有发生也影响着社区居民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群体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这必然会导致他们在人生价值追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形成差异,进一步引起观念和行为习惯上的不相容,从而引发矛盾冲突。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利用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组织和开展社区教育,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增加社区民众之间充分有效的社会互动,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社区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本土文化资源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对本土文化研究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其中的基本精神和传统的价值取向,它们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传统文化特征的代表性内容。在社区教育中,主要是借用与弘扬这些最核心最基本的因素,促进社区教育,达成和谐发展的目的。
1.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进行社区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修养。
一个民族的素质,代表着这个民族的发展水平。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社区的居民素质,代表着这个社区的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所谓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对于一个社区的教育来说更应如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了无数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对当代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促进社区的进步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它将渗透到社区居民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从而提高整个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例如泉州南安市深入开展“特色文化村”创建活动,经过三年探索,目前已建成60个特色文化示范村、15个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示范基地。自2012年活动开展以来,南安市将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发掘、发展起来,准确定位文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使社区的文化阵地发生了明显改变:“电视、喝酒、搓麻将”这文化老三样已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常年开展的乒乓球、篮球、气排球等活动,广场舞、交谊舞夜夜跳,南音汇唱、书画交流周周练,文艺踩街、民俗表演月月办,大型文化节年年有,到处都能看到参与文化活动的人群。群众白天忙种养,晚上忙健身,“崇尚知识、追求健康”风气逐步形成,成为南安农村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进行社区教育,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要提高社区民众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就需要社区内部有的精神纽带把社区和社区居民联合在一起。闽南俗语中的“三分靠注定,七分靠打拼”、“父母没嫌囝祛势(不美),囝儿没嫌父母穷”、“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邻居)”、“众人一样心,黄土变成金,三人四样心,赚钱不够买灯芯”等等,传递着拼搏进取、宽容孝顺、团结一心等普世价值观,它们代代相传,为人们认可和接受。我们在社区教育中不妨吸收这些民间俗语的精华,把“千金买厝,万金买厝边”、“大石也要小石擎,红花也要绿叶扶”等传统的生活处世观念,和“社区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现代社区意识结合起来,广泛宣传同心同德、互助互济的责任意识,强调礼仪规范,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等,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育社区民众的“宽容”、“孝顺”、“互助”等理念,弘扬倡导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进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共同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3.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进行社区教育,有利于促进城市精神的和谐发展。
社区教育水平的提升依赖于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以闽南著名的侨乡蚶江镇为例,它是与台湾交流、联系的重要窗口,独特的闽台对渡习俗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海上泼水节、北狮王、灯谜、南音以及高甲戏等被称为“蚶江五大本土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灯谜艺术之乡”,蚶江乡土灯谜猜制活动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谜友众多,屡屡在国内外折桂。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优秀的乡土灯谜作品来源于乡民,贴近乡民,雅俗兼备,富有情趣,一直在民间传猜。蚶江灯谜界先后接待了海内外各地谜友数百人次的来访与交流,同时和美国、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与港台谜界建立友谊、沟通信息、探讨谜艺。对于蚶江镇来说,本土文化资源不仅活跃了侨乡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成为海内外联谊的纽带。可见,我们要挖掘本土文化有的精神资源,发挥其在社区教育中的推动作用,为构建共享的和谐社区作贡献,同时也使其能在城市发展与城市精神的充盈中,成为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
三、利用本土文化推行社区教育的途径
要构建和完善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体系,社区学校就应该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平时要注重挖掘、开发、收集、整理本地区文化资源,注重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本地区文化资源的优势,发挥示范和凝聚作用,构建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社区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积极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把建设和谐社区,提高社区民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挖掘利用地方人文资源,传承人文精神,把文化之魂融入社区教育建设。一座城市,有历史才有底蕴,有文化才有内涵。以泉州这座千年古城为例,作为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是古代中国与东亚文化圈交流的重要城市;泉州山川毓秀,人文鼎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从唐至清一千多年间,见载史书的人物就有3500多人。他们中有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欧阳詹、王慎中,学识渊博的思想家李贽、蔡襄,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等等。另外,泉州的戏曲文化异彩纷呈。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传唱不衰,饮誉海内外,被称为泉州戏曲的“五朵金花”。今天,这些古老的戏曲文化已成为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频频出访,播撒友谊。正如泉州的有识之士所言,要进一步“挖掘本土文化,保护本土文化,展示文化魅力,向世界推介自己”,除了政府的努力,针对广大民众的社区教育也能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本土文化要想根植在社区,在社区教育中火起来,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发挥本土文化在社区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结合社区教育,比如在社区开展类似国学讲堂、名人讲堂这样的活动,引导居民学习了解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把这个理念根植在青少年的心中。挖掘、开发利用地方人文资源组织实施各级各类教育和乡土教育,这是继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又一种重要教育模式,也是实现终生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社区教育区别于正规学校教育,旨在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交流与沟通。而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传承人文精神、彰显城市魅力的城市文化名片,将历史文化、人文资源贯穿于整个社区教育,既是社区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需要,也是社区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一种必然。社区教育要紧紧围绕着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知识经济时代、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这几个基本要素,充分挖掘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不断丰富社区教育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
第二,要坚持开展与弘扬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有关的活动。这样才能让文化氛围活跃起来,让本土文化服务居民,它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比如可以在社区举办当地风光摄影展、书画展、城市文化知识竞答;可以结合泉州的茶乡特色,开展茶文化之旅、茶道礼仪培训;可以结合各种传统节日,与当地楹联协会、灯谜协会进社区,举行贴近本土文化的写春联、猜灯谜比赛等。还可以结合近期正轰轰烈烈开展的首届全国“传统文化进社区”微视频大赛,以原创纪实类微视频征集的方式,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本土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华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让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一个具有普及性、大众化、本土化、人性化的社区教育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三,可以发挥各级电大网站、终身学习在线等媒体优势和互动平台的优势。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优秀艺术家和优秀民间艺人走进各个社区,开展送节目到社区、送培训到社区、送作品到社区等活动,并通过网络进一步充分展示。这样,既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又把本土文化深深扎根在基层,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可拉近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共同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最终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活动专题在网上进行全面展示。通过种种本土文化进社区的主题活动,将中华民族传承多年的特色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进而推动社区治理,使社区教育的功能得以深化和拓展。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开展社区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社区建设中弘扬真善美的风尚。挖掘和复兴本土文化中含有伦理、道德、理想等人文价值的东西,即为挖掘社区文化。因为作为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缔造者,人们除了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还需在精神生活质量、社区风尚、人文指标上达到一定的满足。本土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内涵,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特别是传统的本土的文化因素,使之更灵活地服务社区教育与社区的和谐建设。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验[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2]李欧梵.城市文化中的精神面貌[M].光明新闻文化中心,2003.
[3]张震.社区建设的中国特色———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阐释[J]菏泽学院学报,2OO8(12).
[4]张慧彦.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5]王金梅.社区教育传承地方文化的途径[J].教育,2014(26).
[6]范晓伟,王立涛,申志华.依托乡土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社区教育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