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性论文

教育性论文

时间:2022-03-22 10:19: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性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性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应考方法

纵观近三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选文材料大量涉及课外,由语段向整篇文章转变,阅读量有较大增加,上海、武汉等地尤为突出,给人启发,给人教益,让人深思的文本成为阅读新热点;考查内容体现人文关怀、教育导向。人文性和教育性已然成为中考议论文选文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能力设置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和运用能力;考查方式由主客观题并存向纯主观题转变的趋势,加大了开放式试题的考查力度;试题形式多样,选择、填空、简答、阐释、概括、提炼观点、补写论据等形式都有,自由发挥类、知识迁移类题目大量涌现,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时代气息也越来越浓厚。材料大多关注成长品质和读书治学方法等,其目的在于引导考生热爱读书、健康成长,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正确理解、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辨析不同类型的论据及其与论点的关系;概括论据和为文章补充恰当的论据;理解和分析文章使用的论证方法、论证过程;探究文章的内容及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意义;能从文章的观点中获取有益的启示,并进行切合实际的拓展。议论文选文一般来自课外,具有教育性、文学性和时效性。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取向,有利于考生与之产生共鸣,并引发思考,从而准确地检测考生议论文的阅读水平。

一、议论文文阅读考查的一般内容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看出文章的论证方式,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2)理清文章论述的层次,把握文章的论点,能从文中找出或概括论点,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3)了解文章的论据,会分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并了解它们在阐明观点方面的作用。

(4)了解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四种论证方法和反驳的方法。

(5)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词语的感彩。

(6)理解、探究议论文的中心和价值。

(7)能把文章的议论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议论文中中获取观点材料,进行拓展延伸,以加深理解并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议论文阅读考查的命题特点

(1)议论文选文一般来自课外(09年课外选文占90%以上),具有教育性、文学性和时效性,选材侧重于道德、修养、文化、读书、创新等方面的论说性文章。

(2)题型上以主观性试题为主,出题角度多样。题量一般为4-5道小题。

(3)主要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分析能力,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

(4)议论文阅读的相关技法的考查仍占一定比例。中心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论证结构的清理划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都是必考内容。其中论证方法的考查不再停留在只知道文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还要进一步理解论证方法的作用。

(5)考查学生从阅读中获取观点材料并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6)开放性探究式试题增多。引导学生关注道德修养、关注文化传承,关注读书治学,更加注重让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三、议论文阅读考查的走向预测

(1)选文可能全面选用课外文章。

(2)内容上侧重于道德、修养、文化、读书、创新等人文和文化色彩浓郁的文章。

(3)题型上客观题可能消失,主观题可能一统天下,开放性探究试题将进一步增加出镜率和分值。

(4)对文章解读能力的考查,仍将是说明文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①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科学术语、科学概念,能对其含义做出正确解释;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能够具体解释;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能对其作用阐释清楚。②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找出段落或全文的中心句,对其在段落或全文的地位、作用做出阐述。③正确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能够把握文章的大意,从中提取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根据文意,给文章增加标题。

(5)理解并掌握议论文的技法,仍将是议论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

(6)注重培养考生的人文素养,将是议论文考查的一个亮点。

(7)选文内容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为人处世。

(8)侧重考查学生对选文的整体感知的能力:对文章主要内容、主要观点的理解。

(9)主观题占主导地位,开放性试题分值增加。

四、议论文阅读应考策略

(1)吃透课标和考纲,把握议论文基本考点和题型。

(2)理清议论文知识要点,学会知识迁移和拓展,做好知识储备。

(3)立足能力技法试题,做到稳拿基本分数。对于议论文基本解读能力和议论技法的考查,复习时要注意提炼技巧、总结规律,最好能形成一整套答题模式,增强理解分析能力,真正掌握议论文阅读的基本能力。

(4)关注人文素养试题,争取拿到发展分数。特别是对于材料分析题、阅读感悟题、论据补充题这些开放性试题,复习时一定要拓展思维空间,克服思维定势,注重思维创新,发表独到见解,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5)关注道德情操、思想修养、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兴趣心态、社会民生、文化读书类文章,关于读书治学的知识,关于道德修养的知识,关于处世交往的话题等类文章应多加训练。

第2篇

[关键词]: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 教师

教师要面向学生有效地传授信息,必须经过语言、文字、造型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其中教学语言尤为重要。

一、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精炼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所谓准确性,就是能够正确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语言规范,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讲授的内容。所谓精炼,就是措辞精当,言简意赅、干净利落,不嗦,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所谓逻辑性,就是对每个论点的论证推导,步骤严谨,理由充分,无懈可击,合乎逻辑的引出必然的结论,所谓系统性,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层次清楚、结构条例的进行讲解,抓住精华,突出重点,取舍得宜,而不是挂一漏万,以点带面,一堂课的讲授记录下来就是一片完整的文章。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没有科学性,就会导致概念模糊,造成判断上的错误,推理上的自相矛盾,这既影响学生掌握知识,也阻碍他们的智力发展。

二、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给学生留下想像的余地。以难度适当的多方面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由此及彼,由因想到果。

三、教学语言的教育性

教学始终具有教育性是一条客观规律。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将教书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任何学科的教师,在钻研教材时,都要深刻体会教材的思想内容,并使之与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这样,教师的爱和憎,使他们既能准确地掌握科学知识,又能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感情上的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脱离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去片面追求教育性。

四、教学语言的的生动性

学生理解事物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而教科书一般是以抽象概括的语言叙述的,文字虽简练,但缺乏具体形象和情节,很难吸引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恰当举例,运用有趣的比喻,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或讲解。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五、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心理学认为,情感在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动力性质。任何认识活动都伴着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怀着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富有情感、生动的语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其在高涨的情绪中进行智力活动,在满足的情绪中解开知识之谜。师生双方不仅在理智上产生同频共振,同时,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共同体验着教学的愉快、耕耘的喜悦。

第3篇

论文摘要:高师体育学科培养目标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工作岗位与职责要求,必须掌握学校工作,特别是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科研,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而教材《学校体育学》的通篇内容正是研究、阐明、介绍这些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现代的《学校体育学》表现出较高的师范性、教育性、系统性和综台性,但是由于学校体育的实践充满改革和活力,而作为静态的教材一经形成,必须有其相对的稳定性,面对实践也表现出滞后性。目此,只能靠教师本人努力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广泛地占用活资料、新资料,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才能束葆教学过程的活力与魅力。

一学校体育学”是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科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学好这门课,无论对在校学习,对毕业后任教意义重大。但该门学科及教材的使用面临着严重的滞后问题,为此,本文就该门学科及教材建设作了深人的思考。以下试分述之。

一、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学”是高师体育系科一门专业巷翩理论课程的位置。

“学校体育学”在高师体育系科课程中占有专业基础理论课的位置。根本上说这是由于高师体育系科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高师体育学科培养目标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工作岗位与职责要求,必须掌握学校工作,特别是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科研,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而教材《学校体育学》的通篇内容正是研究、阐明、介绍这些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正如有些毕业后工作多年的学生说的那徉:不学好《学校体育学》就等于没上高师体育系科。

再者,从“学校体育学“与相临学科的联系也不难看出基础理论课程的位置。它不仅与高师体育系科所开设的几十门课程有着必然的联系、还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内在的渊源,例如与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美学和法学等。我们通常说培养的学生应是多能一专的,我认为现在“多能一专”的内涵已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在篮排足跑跳掷基础上精于一行,而应更广泛地理解为,在数理化文史哲乃至天文、地理、历史、军事、经济、外交等多门类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精于体育这一学科,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狭义上的多能一专已经被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和素质教育的大潮所淘汰。而“学校体育学“的内容正是我们培养广义上多能一专人才的一门好学科。

对基础理论课程的位且不仅教师本身要有足够的认识、以鞭策自己兢兢业业聚精会神地教好书育好人,而且要充分给学生说明说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共识,双向努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教好本学科的前提条件。

二、学习钻研,占有资料,充实教学内容。

《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课程的教材,有一个产生发展变革的过程,从前苏联凯里舍夫的讲义开始,历经体育学院试用教材,通用教材《体育理论》,高师教材《体育理论》,才有今天的《学校体育学》。现代的《学校体育学》表现出较高的师范性,教育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但是由于学校体育的实践充满改革和活力,而作为静态的教材一经形成,必须有其相对的稳定性.面对实践也表现出滞后性。例如,面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形成的大课题,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地位目标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教材的论述就显得不够全面深刻了。再如,面对素质教育教学,课余训练,体育竞赛等方面的介绍,也显得过于原则浅显,既缺乏针对性,又没有灵活性。怎样才能克服教材本身由其建设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缺陷呢?我体会是:只能靠教师本人努力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广泛地占用活资料、新资料,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才能永葆教学过程的活力与魅力,为此我坚持多年订阅五种专业期刊杂志和《中国体育报》,积累了十多本读书笔记,四千张卡片,七本报刊剪贴,撰写了十多篇教学科研论文,从而教学中的内容多了,观念新了,趣味足了,教育实了。例如在讲授教材第一章时,我增加了一节,即第三节:特色理论与学校体育,丰富和充实了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内容充满着时代的气息,给同学们一种新鲜感,实在感,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再如在介绍体育课的心理负荷,体育科准备、课余训练计划等章节时,我都能结合自己撰写的论文.对教材作相应的补充。甚至提出质疑,提供给同学们参考,激发同学们思考。 本学科当前面临着应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学校体育;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学校体育;

3、素质教育中体育的作用、

4、全民健身战略与学校体育;

5、人才选拔的导向与教育(包括学校体育)目标;

6、学校体育目标多元化的具体成果与评价;

7、学校体育法制化的落实、评估与制约;

8、中央宏观调控与地方微观实施如何结合奋

9、学校体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10,《学校体育学》的修改,使之理论上更精炼,内容上更实用,结构上更完善。

三、改革教法,孟视能力,京在创新。

‘学校体育学’是一门理论课.如果满堂灌,注人式,照本宜科,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任其自学,学生也似乎是纵览全书,一目了然,无所难点,所以教好本课程难处之一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扣培养目标,重视发展体育教师应有的能力,促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运用“给出提纲,指导读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的教学程序,有效地鼓励了学生课外阅读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布置作业,同学互改,教师典型评讲,学生自我修正的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编制教学计划,训练计划,锻炼计划的实际能力,结合校内各种竞赛,见习体育课,实际测定课的密度、负荷,并布置撰写见习、侧定报告,加以讨论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体育课心理负荷的侧定,按照课本上的方法,要求,侧定之后描出的曲线千姿百态,得出的结论千奇百怪,讨论中可谓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这也给武的论文《关于体育课心理负荷的思考》提供了实践资料源,可以说我的这篇论文是同学们讨沦的总结。教学中坚待民主教学的作风,将同学们的视为学术交流的对手,而不许视同学为教师的接受器,这也是激发同学大胆思维,使之灵感光芒四射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试方法的改革,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坚持平时与定期结合,开卷与闭卷结合,口试与笔试结合,多年坚持习作论文结合口试的毕业考试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知识更新,撰写论文,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总结成,也获得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结合教学过程,经学生介绍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做读书笔记和卡片,如何复习,如何抓住重点,纵横联系,纲举目张,虽然这些似乎是大纲教材之外的内容,但对培养同学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好课的标准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东,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一、一堂好课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追求“整体效应”,重多元,重综合,重在“立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贯穿于学习者的一生。语文应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从功利性的角度来讲,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学生在学校要生存,今后在社会上要生存,就要考高分,读好学校,找“好”工作,这一切都必须通过考试这一关,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是一个人能在社会上持续生存发展下去,并且“持续”得很好,就不应仅靠考高分,还应拥有较强的能力,在语文上表现为读写听说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能迅速、准确地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通过学习语文懂得一点生活的情趣,建构一个精神家园,培养一种高尚的人品,形成健康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些便构成了现代人发展的许多内涵。

二、一堂好课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要姓“语”姓“文”,体现它本身的个性,就必须体现出师生是在进行语言学习,应有语言积累、语言诵读、思维训练。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现实,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围绕着语言去做文章,大力提倡范读、诵读、赛读、析读、理读、比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样语文学科本身的科学性才能体现出来。有人说“教育是人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所以教学方法又要体现人文性,充满着人性的关怀,尤其是在教学评价上,更要突出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们要贯彻“及时、客观、丰富、有情”八字原则。

1.及时——“趁热打铁”,知晓“学情”。及时评价,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利于学习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持续学习。

2.客观——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正误要分明,不能误导学生,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丰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情不同,个性也有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用不同的策略。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又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宜“激将”就多“激将”,宜表扬就多表扬。评价时的方式也应丰富多彩,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本领,可根据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朗读方面可侧重于语速,可侧重于重音,可侧重于变调;写作方面可侧重于开头,可侧重于结尾,可侧重于表达方式,可侧重于语言表述……

4.有情——热情鼓励,增加动力。学生毕竟是学生,他是为“学”而来的。对正确的学习行为与结果要肯定表扬,对不正确的学习行为的评价要讲究策略,可变直为曲,变灌为导,变批评为启发,变严肃为幽默。一切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三、一堂好课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学手段就要改革,这是必然的。手段要为教学服务,要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不能总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打天下”。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可用因素为教学服务。所以,语文课从其学科本身角度来看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四、一堂好课是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活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所谓活动的多样性是指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目前,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学方法的呆板、教学内容的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学习的真谛,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充分性是指我们开展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不是表面上的“哗众取宠”,而是让活动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深度,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第5篇

一、活动主题

科技凝聚力量,创新点亮梦想

二、活动日期

2019年11月25日—2019年12月13日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

1.启动仪式:

11月25日,国旗下讲话,简要传达活动方案,宣布科技节开幕。

责任部门:教务处    

科技节电子屏“泰山实验中学2019年科技节”、“科技凝聚力量,创新点亮梦想”

责任部门:团委

(二)系列活动

 1. 主题班会

全校各班召开一次“崇尚科学 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班会,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及要求,观看科技小视频(网址另行通知)。

活动时间:11月 25日下午第八节班会课

责任部门:政教处、团委、班主任

    2. 科普海报、科幻画绘制比赛

    参加对象:初一年级每班选送2—3件作品

    绘制要求:作品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内容应反映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体现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版面设计合理,图文 并茂。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参赛作品一律在规格为4开的纸质或是其它材料上绘制。在正面显目位置写上作品标题,右下角注明作者班级、姓名。

上交时间:12月 6日

责任部门:教务处、初一级部及美术组

3.生物小制作

活动一: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培训

参加对象:初二年级各班

活动二: 参加对象:初一 — 初三年级每班选送3件作品。

作品要求:生态瓶、生物创意拼图(初一年级)

生物模型(初二、初三年级)

上交时间:12月 10日

     责任部门及负责人:教务处 生物教研组

    4. 地理小论文比赛

    参加对象:初一初二年级每班选送3篇作品

    论文要求:观察类、实验类、说明类均可。针对发现的某一现象,通过观察、实验、文字说明或图解等方式写一份小论文(不少于500字)。探究过程要完整,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等几个步骤;数据材料要准确,可附表格、图解、照片等。

    上交时间:12月 10日

    责任部门:教务处  地理教研组

      5. “高空落鸡蛋”擂台赛

活动内容:如何让一个生鸡蛋从3楼落下摔不碎。

评价参数:(1)摔不碎(2)所用包装材料质量轻(3))所用包装材料体积小。

    参加对象:初三年级每班选送1—2个方案。

    上交时间:12月 5日第八节

责任部门:教务处  物理教研组

6.科技大篷车进校园

12月10日下午(具体时间协调),泰安市科技馆组织大篷车进校园科普展。

责任部门:泰安市科技馆 教务处

(三)闭幕式

2019年12月16日,升旗仪式,宣布科技节闭幕,颁发各项目单项奖、“优秀组织奖”。

责任部门:教务处、团委

四、评奖方法及宣传表彰

      1. 各类活动设单项奖:每项比赛设一、二等奖若干名,分别奖励砥砺攀登卡学分5分、3分。

2. 团队设有组织奖: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技节活动的班级,将评选出最佳组织奖若干名,颁发奖状;最佳组织奖评选办法:以班级为单位,每参加一个项目或上交一件作品赋分1分,项目或制作获一、二、三等奖分别赋分为5分、3分、2分,团体一、二、三等奖分别赋分为10分、8分、6分,按总分高低排名取前若干名班级评为最佳组织奖。

3.各类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评选“百名小小科学家”,表彰发给作者荣誉证书及奖品。

4.通过校园网站、橱窗等多途径展示在科技节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作品。

      5.选送科技幻想画、科技小发明、小论文等活动成果一等奖作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评比。

6、表彰区第?届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四小活动评选先进集体及个人。

第6篇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校园景观文化;小学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国内外中小学校园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增强校园景观中的正能量,达到景观设计中的教育功能,这是中小学校园景观的特殊之处。本文通过对南京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的校园景观设计的调研,重点分析其中对教育文化主题的景观表现形式。通过将精神功能的教育性融入景观中,寓教于学,并由此总结出景观教育性主题的表现形式与设计方法,对当今中小学校园景观设计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 中小学校园景观的教育性意义

从宏观上而言,良好的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必将能传承校园文脉,延续学生们对于学校文化的群体性历史记忆。从微观上来看,促进交流,增进思想碰撞,在多样性与丰富性的景观环境之中让学生们获得良好的心灵体验,这对于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思维都有着良好作用。

2 中小学校园景观教育性主题设计方法

2.1 接近自然

校园景观是人与校园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载体。应该结合校园本身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校园理念等,创造出人工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校园景观。

2.2 接近历史

中小学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在校园景观设计中适当融入历史典故,通过雕塑小品、历史故事墙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学习兴趣,寓教于玩,可以收获潜移默化的教育成效。

2.3 接近人文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校园文化气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校园景观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2.4 接近艺术

艺术是高品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是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在校园景观中适当设计相关艺术元素,可以让学生通过环境耳濡目染,增加艺术气质。

3 金陵小学校园景观中的教育性体现

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校园景观设计分为教学文化区、学生生活区、教师行政办公区、生态休闲区等。其中长城烽火、华林桥、三潭印月、琢玉亭、琴棋书画等景点当中,充分将传统诗书文化融入其中,既增强生态景观文化底蕴,在保证自然审美的同时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文化感受,提升文化品位,又富含教育意义。

3.1 特色农庄生态群落中的教育体现

自然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儿童关于自然的知识将会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西方许多国家意识到,花园式生态群落在学习、玩耍和社交的教育空间中的潜在价值。

金陵小学依山而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校园景观设计中,引进特色农庄生态群落,为学生提供种植蔬菜、水果和谷物的机会,提供学生们玩耍和生态教育的场所,让他们能够最直接地体验自然,从而有助于学生认识农业,接近自然。金陵小学特色农庄位于学校南侧山坳,独特地形形成一个幽静、清雅的环境。农庄生态群落主要由种植园、石磨、石井组成,其间布置牧童雕塑,让人想起“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题名景石上面写着“明志致远、春华秋实、桃李无言”等,具有文化教育意义;学校开设种植课,让学生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这些无言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户外学习能力。创造健康愉悦的校园氛围也是设计者应贯彻的思想,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求,而且应更多地从学校和学生的感受去审视设计,创造他们喜爱的、舒适的环境。

3.2 主题长城中的教育体现

很早就有教育专家指出,周围历史环境对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交往和认识世界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在金陵小学里设计有一段长约50米的微型长城,石刻上刻着的题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励志句,要当好汉,就要登上长城。在烽火台上,还有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是南宋名将岳飞。金陵小学的主题长城设计,让学生不仅了解到万里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引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团结一致、拼搏进取的精神。

3.3 江南园林中的教育体现

江南园林是一种人文教育,一座华林桥让人首先联想起“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静祥和;沿着小路且行且看,仿若来到苏州园林一般,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学生们看着“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学校园林化的环境设计有利于学生们更亲近校园,改善学生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梨园风华”是一座舞台,这里偶尔会上演一些京剧和地方剧种。也给了学生展示、表演的机会,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强化合作意识,建立表演自信,也让传统文化在下一代中得以传承。旁边是琢玉亭,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生们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建立学生艰苦奋斗的信心。在教育者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玉”,都具有“成器”的潜质,需要我们用琢玉的精神,用智慧的方法,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美玉”。金陵小学老师对每个学生就如这般,悉心引导教育,就如同校园景观园林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还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3.4 校园艺术的教育体现

走进“逸少苑”,我们仿佛走进了文化艺术的殿堂,美妙的声音无处不在,有时小桥流水,有时雨声习习,在校园两两花圃之间有棋盘座椅,博弈对决,能开发学生们的智力,同学相互切磋,也可以增进感情。书法积累文化底蕴,在校园景观里,用白石板雕刻成书籍堆砌在一起的样子,每一本书籍侧面还有墨绿色的书名。下面是个小水池,当我们打开开关,就会有水从书籍上源源不断地流入水池中。寓意书籍就是我们知识的“活源头”。在教学楼的墙壁上,还画着牧童抱着牛的画面,亲切温暖。浮雕是一种和建筑物紧密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这四幅浮雕吸收了绘画、浮雕的艺术特色,采用了浮雕的形式,让我们在校园里也能感受浮雕艺术的独特风采和精湛技艺。虽然不同时代对校园艺术有着不同的解读,但金中传统的校园文化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作为金陵中学的分校,要继承并且延续这样的校园文化艺术。

4 结语

教育文化主题是校园景观设计的灵魂,也是校园景观的主要意义。金陵小学通过自然、历史、人文、艺术等诸多方面创造性地将教育性结合到景观环境中,使校园景观具备更多的参与性、趣味性、教育性;通过正面环境知觉的主题引导,创设出积极心理暗示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玮.国外中小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主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

[2] 汤志民.台北市国民小学学校建筑规划、环境知觉与学生行为之相关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博士论文,1991.

[3] 欧祥.对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的探讨――重庆八中校园景观改造设计有感[J].重庆建筑,2003(2).

[4] 余治富.中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自然生态研究[D].重庆大学,2010.

第7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其主要功能就是在于培养和包括审美素质和文化修养在内的人的全面素质,也就是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此意义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建构和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受教者的内在品质,并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艺术教育是伦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能够在受教者不感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深入人心,使他于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地接受道德影响。把道德教育融入艺术作品中,大学生们就更易于接受,在作品中既享受了愉悦,也净化了情感,美化了心灵。

二、艺术教育可以扩大大学生的文化

视野,丰富其文化修养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作为年轻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性或是阅历的不足,不一定能了解各个时期的生活或是文化等情况, 但却可以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来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概况和精神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认识作用。

三、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其

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智能开发

艺术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审美能力,还能使大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长处,开设更多相关的艺术课程,增加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其智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

四、艺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完善大学生的个性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生活压力的加重, 人们的心理健康正在承受着严峻的考验。在高校许多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而艺术教育在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方面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支柱,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它在实施和推进高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地位和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也正积极的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也在相当多的高校形成共识,诸多大学立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着各自的人才素质教育培养体系,不同学校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

但目前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现状又如何呢?

1、艺术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普通高校中,在教学的整体安排上,艺术教育作为教学附件, 得不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在学科建设上,艺术教育只是高就业压力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调剂,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倾向。目前,仍有许多高校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缺乏科学性及完整性,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艺术技能教育,即“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模式。这种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狭隘理解导致了艺术教育实践的盲目与非理性。

3、艺术教育教学方案缺乏科学性。首先,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上缺乏全面、科学的设计。其次,校园艺术教育氛围淡漠。艺术教育的范围非常广泛,单单依赖音乐、文学赏析等几节艺术课程是无法完成对人的一生艺术教育培养使命。

因此,要想真正充分发挥出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首先,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对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进行指导、监督等统筹管理;组织教师培训与定期考查,这样各高校在开展艺术教育时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便于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其次,要进一步提高普通高校管理者对艺术教育性质和功能的认识高校艺术教育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2、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艺术教育是最活跃的部分 ,也是校园文化重要的支撑点,直接影响提升校园文化艺术的层次和品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教育活动,营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现在国内很多高校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 ,让学生感受国内外各种门类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在增长艺术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

3、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要抓住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这个核心,全面提高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教学水平,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构以人为本,规范、科学的艺术课程教学体系是开展艺术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建立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创建精品课程,使学生真正受到系统化的艺术教育。同时,要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材建设,逐步建立高校艺术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育教材。

在不久的将来,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们必定在公共艺术的课堂上得到更多的收获,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熏陶。艺术教育的成果必定会在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中突出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彭吉象.艺术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8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

以往思想政治课教学总让学生有一种“干巴巴说教”的感觉。学生的这种“评价”确实指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弊端。为什么一门针对性这么强的课程却让学生认为是“说教”呢?原因就在于部分教师上课时仍沿袭那种“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这种照本宣科或漫无边际胡扯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为了改变教师“说教”,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来说,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来说服自己。因此,每上完一单元之后,我就要求学生结合现时生活写篇小论文。在指导学生写小论文时,主要是抓“近、深”两字。所谓的“近”指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分析自己身边的事物、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撰写出较有新意的小论文。由于要求写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事情,所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所谓的,“深”则是指引导学生对所述问题的分析要有―定的深度。由于学生受主观因素的限制,往往对问题的分析容易泛泛而谈,缺乏一定的深度。因此,我就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推敲,努力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既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使其积极思维,又能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提高其写的技巧。这种“小论文”的教学实践过程既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又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消除了“说教”的这种感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了知、行、意的统一。

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巧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假设不同情境,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简单文字,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讨论。调动学生听视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一课时,很多同学并不以为然,认为现代人都只顾自己,犯不上为别人见义勇为,再说现在《中学生守则》中都把这一项去掉了,再讲什么见义勇为是虚伪的。对此,教师并不急于将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放了一段影视资料,介绍一名高中女生在放学途中因软弱而遭歹徒挟持的案例,当女生被挟持时,两名男生经过……此时,暂停案例播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案情、猜测后果。由于案例真实,案中人物和学生年龄相近,同时也有部分学生遭遇过被劫事件,学生很感兴趣,讨论热烈,猜测也五花八门。最终经过激烈的争论,大家还是取得了一致:面对违法犯罪,任何公民都不可袖手旁观,否则非法侵害随时可能会危害自己;但是作为未成年人,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制止不法行为。这样利用多媒体有声有形的特点,将学生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用媒体展示出来,创设不同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参与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获得。

三、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争强好胜是青少年普遍的一种心理反映,也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争辩,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想法,决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挖苦指责,而应尽量找出闪光点,给予肯定。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的《身边的诱惑之游戏机的诱惑》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以电子游戏的利与弊为主题,进行探讨。学生认为,好的游戏可以提高心智,开启思维;不好的游戏就会损害身心,有碍于思想健康。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讨之后,学生们得出最后结论:面对这种诱惑要合理计划控制自己、节制自己,学生们对此结论也心服口服。这种讨论教学法,不仅有一定的教育性、针对性,而且还在讨论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就理解并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利用社会大课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课堂活动中(单元设计课)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

第9篇

由此可见,高学历读者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必将越来越多。本文以“”网站为例,对读者如何获取和利用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作一探讨。

1 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已成为目前环境下读者尤其是高学历读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于获取免费的全文电子文献信息资源,更是受到读者的普遍青睐[3]。众所周知,期刊文献在各类文献类型中处于利用率前列,但其最终被利用的是期刊中的论文文献内容,所以,全文论文资源的利用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大量会议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的免费全文论文信息,更是读者难以获得的资源目标。目前,大多数网络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中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全文论文资源,一般都采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有偿服务方式。这从数据库公司商业运作的角度讲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需要大量浏览论文全文进行参考或合理引用,而又受到种种条件制约的读者而言是非常不便的。因此,搜索和寻找网上免费的全文电子论文资源,使之可为更多读者更方便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2“”网站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及其分类

2.1网站简介

随着网络文献信息数量不断增加,拥有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的网站也开始出现。除了在一些综合性网站中设有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栏目外,一些主要收录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的电子站也在增加,其收录的全文电子论文资源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动态增长性,“”网站就是收录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较多的网站之一。它成立于2001年,现已并入学生大网站旗下,有5台专业服务器托管于中国电信,是集教育性和资料性为一体(含全文电子论文)的网站。该网站的论文检索方式有分类检索和主题检索。主题检索采用默认为中间匹配的关徤词检索。利用主题检索的优势可将分散在各类中同一主题的论文集中检索出来,如:输入关徤词“图书馆”,可由各类别中检索到46篇论文,而通过分类检索的“公共管理/图书馆管理”类检索,则只能检索到26篇论文。

2.2论文资源

“”网站收录的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起始于2003年,一直收录到当前时间,并且一直在持续增加。由于它收录的全文论文一律为最简单的网页格式论文,所以阅读和下载极为方便。其收录的论文资源相当丰富,数量很大,截止笔者2007年10月26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共收录71486篇。其中绝大多数为免费论文,部分为仅黄金会员可查看的“黄金论文”,还有少数为购买的收费论文。每篇论文均设有:分类类系、论文题目、来源、发表时间、作者、编辑、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信息。且无任何免费全文阅读和下载的限制,读者利用极为方便。该网站的全文论文资源可由“论文库”栏目进入,并在其主页上设有现成论文、今日更新和相关文章等栏目。

该网站收录论文的专业领域,以社会科学类论文为主,收录论文比例为71.7%兼收部分科学技术类论文,收录论文比例为28.3%。论文共分为14大类,98个2级类,另细分出38个3级类。其分类较为详尽,为读者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了方便。其详细分类情况及其收录论文数量统计数据见表1其第二种分类“现成论文编号”的分类为:计算机会计学kX经济学jX管理学six通信学xx工业学y营销学yx金融学rx教育学yx电子学dzx社会学hx材料学cX外语wy文学w法学X药学理学x电影处第三种分类为:在首页左侧共分为21大类,通过鼠标指向大类,可自动显示其辖属的所有下级类目名称。其分类情况与上述14类略有不同,可将部分纖别单独列出,便干读者直唼检索

3. 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的下载和利用

3.1在线阅读

这是读者直接在线阅读利用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的利用方式,也是最为简单方便的利用方式。不过,由于需要占用较长的上网时间,所以,对于采用非包月上网计费的读者而言不太经济。

3.2自动下载

这是在上网时将论文全文全部打开,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自动下载保存功能,将论文全文自动保存在临时文件夹中,可供以后在离线状态下阅读。它的最大优点是在网上打开论文的时间短,费用低,较为经济,可大幅度节省上网时间和费用。

3.3“另存为”网页格式文件

为了尽可能地保留与原文格式相同的信息原貌,可在原有论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文件”、“另存为”,保存类型默认为“网页,全部”,将其保存为与论文原文相同格式的网页格式文件。此格式论文文件可在不上网时打开阅读利用。

3.4保存为其他格式文件

根据读者的需要,也可将论文全文通过采用“全选”、“复制”、“粘贴”等操作,保存到某种类型的格式文件之中,然后再加以阅读利用。此类格式文件常用的有:体积最小的“记事本”(.X1格式)文件;可保存图片和表格的“wod(.cOc格式)文件;便于播放的“Poveipoin”(幻灯片格式)等各种类型的格式文件。

第10篇

先秦散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散文,一类是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就其本质而言,是哲学、政治论文,但在论述论证中取譬设喻,运用形象化的手段等,则开了中国文学散文发展的先河。先秦诸子散文的风格,各师其心,其异如面。《论语》的简括,《孟子》的雄辩,《墨子》的严密,《庄子》的奇幻,《荀子》的浑厚,《韩非子》的峭拔,其独特鲜明而成熟的风格,无一不令人赏心悦目,击节称赞。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到:“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体备。”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逐步形成,跟百家争鸣肥及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论语》创立的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辩论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二、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

中学语文教学已经不仅仅是语文工具性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语文人文性的教育。谈到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就不得不提到我国文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百家争鸣”,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文学、思想史上最耀眼的时期,各学派为了传播自家观点纷纷著书,而这一时期的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2000多年。我们将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想作品称之为先秦诸子散文。

中学教材中大量出现了诸子散文的选篇,从《论语》,到《孟子》,再到《庄子》,等等。这些选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现在笔者分析之所以会出现大量诸子散文选篇的原因。

其一,先秦诸子散文可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典范,后世也不曾逾越。先秦诸子散文成了中华文化的象征,这是为何中学语文教材中会大量出现的关键因素。中学语文教材在选定课文时也是将这一时期的作品看得非常重要,这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具体统一。

其二,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派的基本思想都已经非常完整了,后世的变化也仅仅是从前者的思想上进一步地阐述了各家观点,甚至有些学派也积极地学习了、借鉴了其他学派的观点,例如,西汉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法家学说等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并且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有学者将这种新儒学思想称之为“外儒内法”。所以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根源就在先秦诸子散文。

其三,先秦各家学说都是在讨论君与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孟子·尽心下》中说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就是典型的在讨论民、国、君三者之间的关系。荀子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学习、继承中国古代思想就必须从先秦诸子散文入手。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先秦诸子散文的讲述是至关重要的。但笔者观察近年来语文教学在中学阶段已显得较为薄弱了,部分人持一种观点,即语文学习都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然而,语文科目不仅仅指的是母语的使用,而是文化、思想、文明的综合性较强的一门科目。许多教育专家已经发现了中学语文教育正在沦为“鸡肋学科”,从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是非常不利的。许多学者认为青少年的崇洋的行为,与我国教育中出现了“语文寒流”有一定关系。笔者认为汉语热席卷全球,但唯独中国本土出现寒流,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中学语文教育活动应该更加有力度、深度。只有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放在首位,才能让学生更具人文性。

三、先秦诸子散文的教育意义

先秦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一变革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其精神基础则是由于“士”阶层的兴起而出现的思想活跃局面。这些忧国忧民之“士”,或奔走于诸侯各国之间,宣扬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治国之道,或讲学著书,表达对社会、人生、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哲学思考。先秦诸子散文的人文性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文的宝库。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先秦诸子散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具体统一主要表现在,先秦诸子散文既是古汉语教学的重要篇目,又是学习古代思想的重要途径,而古代思想的学习所占比重更大,这对于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尤为重要。例如,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和谐社会,其根源就是孔子的“仁”的学说,孔子认为“仁”包涵一切美德,是每个人都要追求的思想境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于“仁”这一思想教育的讲述尤为重要,在《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非常典型的对于“仁”这一概念的具体解释。这是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把握“仁”的思想,更形象而具体地理解“仁”,并以此思想作为自己生活中行为的准绳,这就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性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 教育游戏;类目设计;内容分析;展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18-0014-03

Literacy Review of Educational Gaming (1999~2009)//He Jun, Gao Zhijun

Abstract 82 papers on educational gaming are retrieved from 7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eriodical as Education Technology Study. The authors detach these papers into 4 classes and 17 subclasses. We identify the hotspots and weaknesses of current study of educational gaming. Finally, we make some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study.

Key words educational gaming;classical analysis;contents analysis;future study

Author’s address

1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China 730070

2 Educational Science College,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China 750021

教育游戏是近年来教育技术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拟从教育游戏的历史发展和研究领域进行文献梳理,对文献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其研究热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进行剖析,以期给其他研究教育游戏的人员一些借鉴思路,也可避免重复研究。

本文对《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杂志》《中国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等7个教育技术学领域相关期刊,通过教育游戏、网络游戏、电子游戏、电脑游戏、数字化游戏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得到论文82篇。利用类目对文献内容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以期得出教育游戏研究的热点与薄弱环节。

1 教育游戏类目表设计

张刚要、马德俊将教育游戏研究分为5个维度,即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1]。借鉴其类目设计,重新设计类目表,分成4个纬度,17个子纬度,如表1所示。

从检索到的文献数量的分布及类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游戏目前的研究热点为教育游戏的设计、应用及教育与游戏的关系探讨,三者占文献总数的90%以上;研究比较薄弱的有教育游戏的管理、评价、开发及教育游戏的产业化。笔者认为,随着教育游戏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推进,诸如教育游戏的开发与评价必将成为教育游戏的研究热点,教育游戏也必将走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2 教育游戏文献内容分析

2.1 教育游戏相关概念及之间的关系

与教育游戏相关的概念有严肃游戏、清淡游戏、轻游戏,国外多用严肃游戏和清淡游戏,我国香港地区则使用轻游戏,国内多使用教育游戏这一概念。

1)教育与游戏的平衡点。教育游戏到底应该定位为教育,还是定位于游戏,这是学者们一直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教育与游戏的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笔者认为目前教育与游戏的现状为: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进不来”是指很多商业游戏技术性很高,但教育性比较薄弱,很难进入课堂教学;“里面的出不去”,即教育类相关人员开发的教育游戏符合教育性,却丢了游戏性,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也很难将其推入市场。

2)教育游戏的价值。很多教育游戏研究者都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游戏有教育的潜质。研究者认为教育游戏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在通关中学习角色扮演、克服困难、与人交流,以促进思维发展,也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3-5]。

2.2 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从表1可以得知,教育游戏设计类文献几乎占整个文献的1/3,其中关于游戏的教学设计为9篇,占文献总数的11.0%。这就表明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教育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但开发方面则是教育游戏发展的一个薄弱点。

1)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础。文献研究表明: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集中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需求理论、软件工程理论等方面。“设计的理论基础”文献为4篇,占文献总数的4.9%,研究者或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进行探讨,或从教育、心理、游戏基础方面进行研究。需要理论认为游戏是人的一种需求[6]。学习理论研究认为,只有满足学习者心理发展需求的教育游戏,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7-8]。

2)教育游戏设计的原则方法。关于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文献主要集中于教育游戏的总体、学习任务、分级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探讨方面。张妮等认为应该从游戏平台、游戏总体风格、游戏中的学习者和教育者设计、游戏的使用方面进行设计[9]。汤跃明、张玲通过对比国内外游戏设计的标准,借鉴国外的分级设计标准的思路,对标准制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说明[10]。

3)教育游戏设计模式。关于教育游戏的设计模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范良辰认为RPG电子教育游戏设计模式的构建应该从分层教学角度对游戏进行设计,即经过教学目标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游戏的任务设计、游戏学习策略设计、游戏学习资源设计、游戏学习认知工具设计、游戏教学模式设计、游戏学习环境原型的确定等9个线性过程[11]。

4)教育游戏教学设计。关于教育游戏的教学应用已经引起广大研究者、教师的极大兴趣,研究者分别对教育游戏的角色、任务、内容等进行探究。有研究者以《》教育游戏为例,对教育游戏的角色进行研究,认为对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的目的都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教育游戏展开的不同角度的探讨,促进了教育游戏在教育课堂中的应用进度[12]。

5)教育游戏的开发。从表1可以看出,教育游戏开发相关文献只有2篇,研究也只是从具体的教育游戏的开发工具、开发的原则和方法方面进行简单论述。笔者认为主要有2点原因:一是教育或游戏进入各自的领域后,给整合带来一定的困难;二是教育游戏的开发没有形成合作的态势,正如前面论述的那样,教育游戏人员存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2.3 教育游戏的评价

1)教育游戏的评价方法。在教育游戏评价研究方法方面,文献研究中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国内在评价方法方面比较缺乏,多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未形成一定的研究方法或方法论,这也说明评价方面是一个研究的薄弱点,同时也可反映出教育游戏研究的深度不够。

2)教育游戏的评价指标。在指标评价方面,范云欢、崔金英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的教育游戏的评价标准,提出从教育性、游戏性和技术性3个方面对教育游戏进行评价,并设计了15个各个维度的分指标对教育游戏进行评价[13]。正如尚俊杰所认为的那样:教育游戏评价指标非常重要,但是这是目前教育游戏研究的薄弱环节[14]。

2.4 教育游戏应用

1)教育游戏软件。从表1中可以得知,关于教育游戏软件的文献仅为2篇,朱庆等通过在软件工程教学中使用“SimSE”和“MO-SEProcess”两款教育游戏软件进行教学[15],反映教育游戏软件在设计和功能上的特点[16]。

2)教育游戏的研究方法。有专家认为国外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国内主要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个案研究法[17]。尚俊杰等利用《唐伯虎点秋香》《农场狂想曲》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14,18]。关于教育游戏个案研究的文献仅有2篇文,占整个文献总数的2.4%。郑晓丽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教育游戏的界面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认为教育游戏软件对学习者存在一定的影响[19]。

3)应用效果研究。研究者认为游戏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研究者认为,教育游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也有消极影响,游戏时间的长短也对学习者的智能有一定的影响[14,20]。

4)教育游戏产业的发展前景。从表1可以看出,关于教育游戏产业发展前景的文献数量为0,这就表明研究者在此研究比较少,相关成果也不多。但是笔者认为,教育游戏产业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3 结束语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教育游戏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教育市场,要想使教育游戏真正在教学中寓教于乐,还必须完成教育游戏产业市场化的过程,从教育游戏的文化理念出发,克服教育游戏在时间、空间、技术、教学观念等方面的阻力。加大教育游戏的推广模式,建立教育游戏的研究基地,建立国家级游戏动漫产业基地,将教学设计专家、心理专家、技术人员、一线教师甚至是学生作为教育游戏开发的主力军,开发出真正满足教育性与游戏性的教育游戏,真正使学习者体验到游戏化学习的快乐,使教育游戏获得巨大发展。同时加大教育游戏市场培育的力度,在3G时代创造教育游戏产业的神话。

参考文献

[1]张刚要,马德俊.教育游戏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2):68-72

[2]张琪,陈琳.我国教育游戏研究评述及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09(5):107

[3]王旭卿.“第二人生”与数字化游戏学习环境[J].远程教育杂志,2007(4):76-78

[4]张艳.电脑游戏与学前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1999(8):33

[5]陶侃.电脑游戏中“学习性因素”的价值及对网络教育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6(9):44-46

[6]陶漪,恽如伟.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分析与运用[J].远程教育杂志,2008(2):75-78

[7]朱惠娟.学习理论支持下的学科教育游戏设计探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8(6):76-78

[8]金科,等.用心理学理论为教育游戏“把脉”[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2):12-14

[9]张妮,等.对外汉语教育游戏的总体设计之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5):80-85

[10]汤跃明,张玲.从教育视角谈电子游戏分级标准的制定[J].现代教育技术,2008(3):23-25

[11]范良辰.RPG电子教育游戏设计模式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08(6):71-75

[12]王继新,徐婷.教育RPG游戏角色的设计探析:以教育游戏《》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8):38-40

[13]范云欢,崔金英.网络教育游戏的评价量规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6):10-12

[14]尚俊杰,等.教育游戏的动机、成效及若干问题之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8(6):65

[15]朱庆,等.《软件工程》课程中的教育游戏[J].现代教育技术,2007(12):104-106

[16]顾汉杰,章苏静.教育游戏软件“大赛论剑”:以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设计竞赛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0):29-31

[17]刘威,恽如伟.从国外案例看教育游戏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6):117-120

[18]尚俊杰,等.个案研究方法在教育游戏研究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6):20-23

第12篇

论文摘要:音乐教育是音乐艺术与教育的交融,是具有音乐艺术特色的教育。音乐教育必须引导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进行教育。

音乐是老师管理班级的好帮手,不同的音乐代表不同的指令,不需要老师组织纪律。如:钢琴奏出一连串的琶音,孩子们就知道整理玩具了;《小蜜蜂》的音乐就是坐成半圆形形状;听到三下和弦音,就知道这是安静的信号等。这样的常规,既培养了孩子们音乐的辨别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自然的状态下还学会了哼唱歌曲等,可谓是一举多得。

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在音乐活动中有素质能力上的差异。因此,教师要细心反复地观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了解接受音乐教育时的一些特点,做好教育工作。如果的音乐活动与我们的教育脱节,就不可能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握音乐艺术教育的功能和特点,结合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特性,才能逐步完成音乐艺术教育促进发展的任务。

近期笔者关注很多园的音乐教育活动,看到很多教师都重视引导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培养的音乐素质能力,这是使音乐教育真正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获得能力,受到教育,才能更好的得到发展。

各个学科只有在充分发挥其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才会各有所长地发挥其教育作用。音乐教育也是有着这样几个特点:

(一)培养音乐节奏感不能仅仅满足于拍节奏。

对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拍节奏是节奏入门训练最常见的、最适合接受的方法。进行节奏训练为的是培养节奏感,不仅要使动作协调、合拍,更要在节奏性活动中引导从运动神经上获得节奏感觉,这是形成节奏感不可忽视的条件。

节奏感是以运动性为基础的,在节奏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在园培养音乐节奏感的最佳方式,主要有三种:一个是在音乐伴随下活动,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一个是在引导感知节拍节奏的强弱关系,感受音乐节奏韵律美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最后是引导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在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

在孩子们对儿歌能建立稳定的节拍律动后,就可以进入节奏的教学。教师可以选用一些与儿歌内容有关的,并能引起兴趣的象声词,来代替原来的词。如:吹喇叭声,嘀哒│嘀嘀哒│嘀嘀哒嘀│哒哒哒│。富有变化的节奏型,有助于发展的节奏记忆和内心听觉,还会引起对新节奏型的探究兴趣。

(二)培养音乐审美感受。使儿童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从而认识和感受作品中所反映事物的美丑、悲喜、是非。

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包括旋律美、节奏美和表演的音色美。儿童音乐作品以反映生活中富有情趣、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思想情绪为主,同时表现出称赞、鼓励、帮助等鲜明的态度。

音乐艺术不是靠直白的说理,而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情感,起到启示、感染的教育作用。如:《一分钱》中,歌曲的教育意义是进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是歌曲中没有直接说出拾金不昧的词句,而是以天真纯朴的语气、音调,唱出了小朋友把拾到的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又拿着钱对他点头赞扬的具体情节。告诉小朋友,要把拾到的东西,即使是一分钱,也要交给警察叔叔。

在音乐活动中,要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师生的情感沟通,使孩子们在其中受到熏陶,丰富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下面介绍的特点类型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选用适合年龄特点,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具有教育性、艺术性、趣味性相结合的音乐教材。

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进的生活,使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能够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获得美的感受。

比如《拉勾勾》,情节日常,歌曲内容生动。教学时,可先让两个小朋友进行情境表演,让知道这个故事表演的内容,从而理解歌词,学会演唱这首歌,体会到友爱的快乐;教育孩子尊敬长辈也不需要说教,当唱着《孝顺的小乌鸦》这首儿歌时,他们会懂得尊敬长辈才是好孩子;歌曲《小草力量大》告诉团结起来力量大。这些内容童趣足,并适合的年龄特点,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性、艺术性,从而贯彻了《纲要》的教育思想。

(二)根据乐曲内容,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进行情感交流,激发也有情感地参与其中。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教者,还要变换各种各样的角色,如鸭妈妈、大灰狼等,用表情、动作以及音乐游戏中的活动去调整的情绪和心理。如:当“小老鼠”到处乱跑时,教师可以扮演“大猫”,并说:“大猫来了!”要求马上蹲下不动,或者扮演“老鼠妈妈”说:“小老鼠累了!”并带头假装睡觉……。

(三)教师的语言、体态、脸部表情和音乐、动作示范,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作品的蕴涵。如《大公鸡》,前后两段是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就可以引导分别用轻和重的两种声音演唱,并配上相应动作,帮助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歌曲所表现的情感;又如在《小黑猫》律动游戏的教学中,通过模仿小猫走路,表现出小猫调皮、机灵的性格,用形象化的手段,带动积极地投入到表演中。

(四)音乐环境与的一日活动相融合。

环境对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日活动中,让旋律动听、节奏生动、健康活泼的音乐“浸泡”着,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陶冶情操,培养心灵,形成良好的性格。如:早晨到园时,播放欢快的《问候歌》,使每一个孩子走进班级时都能感受到这份愉悦的心情。同时,孩子们一边和着音乐唱起来,一边自然地走进区角进行活动,没有一个人会“粘着”家长。

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深深地领悟到,音乐教育是在儿童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不像语言说教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在这样的音乐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才会逐步细腻、深刻、丰富,从而促进身心的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