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发展经验

农业发展经验

时间:2023-07-07 17:25:03

农业发展经验

第1篇

一、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全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镇作为全县农业大镇,我们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入手,认真组织实施了水利化、农机化工程,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镇充分利用龙头桥灌区配套工程开工建设的有利契机,以抗旱除涝为重点,全力加强了全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年完成了前进至东进段4.7公里高标准的堤、涵、桥主要骨干水利工程,总投资近千万元。同时,在农业开发办的帮扶下,又投资700余万元,完善了前进灌区配套工程,修筑了标准化硬质沙石田间路7公里,新植农防林带两条14公里。通过落实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全镇已组建农机合作社2个,扶持发展农机大户130户,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达1500台套,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93%。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我镇认真开展了秋季农业三项重点工作,**年,全镇共完成整地任务12.3万亩,其中,深松整地7万亩,完成水利工程土方25万立方米,新建水稻育秧大棚4.5万平方米,建立了高标准蔬菜基地2个,农业阳光保险面积达13.3万亩。通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亩产由**年的278公斤,提高到**年的350公斤,大幅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加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为重点,强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我们着重加大了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根据全镇南部烤烟、北部大豆、中部水稻的种植格局,在镇南部永红村建立了千亩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镇中部兴旺村、庆东村建立了千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在北部新城村和卫东村建立了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为把基地培育成亮点,充分发挥其典型带动作用,镇党委确定了一名副科级领导专门抓示范基地建设,同时,每个示范基地都组建了农民专业协会,负责日常生产管理,使每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在生产上都做到了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田间管理,并建立了统一的生产档案,使基地生产逐步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一年来,我镇新城村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和兴旺村的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多次代表县里迎接国家、省、市、领导检查,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特别是**年秋,在县农委的大力扶持下,兴旺村新建的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育秧面积4万平方米,水稻高台集中育秧大棚基地迎接全市农业秋季三项重点工作拉练检查,并受到市领导的一致认可,较好的推动了全镇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三、以开展农村三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来,我镇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年,按照县委、县政府重点推进“农村三项重点工程”的部署,我镇将“农村三项重点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克服了重重困难,加强领导,强化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修建通村白色路面9条,总里程达52.8公里,是全县第一个实现了村村通白色路面的工作乡镇;改造农村泥草房780栋,试点村庆东村改造泥草房71栋,预计两年时间实现全村无泥草房工作目标。新建村级活动室5个,率先实现了全镇所有行政村都有综合活动室的目标。特别是在泥草房改造工作中,我们确定了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实施试点村典型引路作用,促进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为了调动广大农户改造泥草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镇在不折不扣的落实上级扶持政策的同时,积极为资金短缺的农户协调贷款80余万元,帮助赊借红砖、水泥、彩钢等建筑物资累计金额近百万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户的改造热情,超额完成了泥草房改造任务。**年10月,全市泥草房改造工作现场会在**召开,泥草房改造经验得到推广。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庆东村有两户孤儿也想改造泥草房,但资金缺口较大,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立即召开会议决定采取镇、村两级各出一部分资金,又积极协调县直有关部门出一部分,最终使这两户在**年10月末搬进了新房。截止**年末,全镇通村公路硬化率、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自来水入村率、有线电视通村率和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新农村建设三年试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我镇连续三年排在全县之首。

虽然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乡镇相比,仍存在差距和不足。在下步工作中,我镇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富民产业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开创我镇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2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河南江西湖北考察时强调指出“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深加工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坐标,不断拓展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就一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回良玉副总理在吉林考察时也明确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绩与经验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进入新阶段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截至止2004年底,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1.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4261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0.9%、91.7%和141.7%。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局部探索转入全面推进,形成了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新格局,显现了竞争力增强、带动力提高的新态势,探索了用现代工业理念、先进科技成果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构建了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中介组织服务的多方推进的新机制。可以讲,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有力促进了优势产业集聚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攻方向。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加工,按照加工要求建设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基地,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2004年,在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种植业5.2万个,带动种植面积近7亿亩;畜牧业3.3万个,牲畜养殖量6.7亿多头,禽类养殖量近70亿只;水产业8397个,养殖水面5000多万亩。农业产业化与区域发展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优势产业集聚:沿海地区形成了优势水产品、园艺产品产业带,中部地区形成了粮棉油等优质专用农产品产业带,西部地区形成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带,龙头企业对优势产业带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与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壮大了主导产业。特别是畜牧业,发展最快、产业化经营程度最高,已成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2004年,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6%。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壮大了第一产业,而且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二)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2004年,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8454万户,比2000年增加2493万户,增长41.8%,平均每户从中增收1202元,比2000年增加302元。从各地情况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实行保护价收购保障农民增收。龙头组织与农户签订定订单,实行农产品最低收购价,降低了市场风险。2004年,全国订单合同成交额达2523亿元。二是采取利润返还促进农民增收。2004年,在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联结方式中,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方式占79.9%,比2000年增加3.5个百分点。三是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农民增收。通过延长产业链,不仅使一部分农民能直接进入龙头企业务工,还有许多农民参与到运输、营销环节的经营活动,增加了收入。2004年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从业人数3333.2万人,比2000年增长11.6%,其中龙头企业从业人数达1362.6万人,占总数的40.9%。

(三)有力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目前,主要有三种带动类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通过合作与联合,带领农民开拓市场。2004年,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所占比重为43.6%,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直接和间接辐射带动农户4000多万户。二是专业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为农民提供了农产品交易平台,直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2004年,专业市场所占比重为9.3%,实现农产品交易额8662亿元。三是中介组织带动型。中介组织有效地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运销服务,密切了产销关系。目前,中介组织所占比重为36.4%,组织数量比2000年增长87.1%。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行业协会逐步建立,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3篇

五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绩与经验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进入新阶段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截至止2004年底,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1.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4261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0.9、91.7和141.7。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局部探索转入全面推进,形成了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新格局,显现了竞争力增强、带动力提高的新态势,探索了用现代工业理念、先进科技成果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构建了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中介组织服务的多方推进的新机制。可以讲,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有力促进了优势产业集聚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攻方向。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加工,按照加工要求建设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基地,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2004年,在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种植业5.2万个,带动种植面积近7亿亩;畜牧业3.3万个,牲畜养殖量6.7亿多头,禽类养殖量近70亿只;水产业8397个,养殖水面5000多万亩。农业产业化与区域发展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优势产业集聚:沿海地区形成了优势水产品、园艺产品产业带,中部地区形成了粮棉油等优质专用农产品产业带,西部地区形成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带,龙头企业对优势产业带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与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壮大了主导产业。特别是畜牧业,发展最快、产业化经营程度最高,已成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2004年,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6。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壮大了第一产业,而且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二)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2004年,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8454万户,比2000年增加2493万户,增长41.8,平均每户从中增收1202元,比2000年增加302元。从各地情况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实行保护价收购保障农民增收。龙头组织与农户签订定订单,实行农产品最低收购价,降低了市场风险。2004年,全国订单合同成交额达2523亿元。二是采取利润返还促进农民增收。2004年,在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联结方式中,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方式占79.9,比2000年增加3.5个百分点。三是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农民增收。通过延长产业链,不仅使一部分农民能直接进入龙头企业务工,还有许多农民参与到运输、营销环节的经营活动,增加了收入。2004年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从业人数3333.2万人,比2000年增长11.6,其中龙头企业从业人数达1362.6万人,占总数的40.9。

(三)有力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目前,主要有三种带动类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通过合作与联合,带领农民开拓市场。2004年,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所占比重为43.6,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直接和间接辐射带动农户4000多万户。二是专业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为农民提供了农产品交易平台,直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2004年,专业市场所占比重为9.3,实现农产品交易额8662亿元。三是中介组织带动型。中介组织有效地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运销服务,密切了产销关系。目前,中介组织所占比重为36.4,组织数量比2000年增长87.1。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行业协会逐步建立,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四)有力促进了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业整体素质。一是龙头企业成为组织标准化生产的重要载体。目前,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0通过了国家或国际有关组织的质量、环保、安全卫生等管理体系认证,有的还建立了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标识和可追溯制度,组织和带动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二是龙头企业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者。通过建立研发机构,自主开发和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三是龙头企业成为品牌战略的实施主体。不少龙头企业努力创立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具有特色的名牌产品。

(五)有力促进了农业对外开放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在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装备、经营管理方式的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一是农产品出口日益扩大。许多龙头企业紧跟国际市场变化,积极应对贸易争端,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2004年,全国龙头企业出口创汇额约20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近2倍;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131家,超过5000万美元的有26家,超过1亿美元的有10家。二是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有的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国外农业资源发展特色种养、精深加工,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五年来,各地按照中央的要求,从当地实际出发,加大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力度,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运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各地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多形式、强带动的原则,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物质装备、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业领域,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

(二)坚持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首位。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与农户互助共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各地按照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的特点和要求,积极探索不同的利益联结方式。

(三)坚持把促进经营主体协调发展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中介组织是纽带,基地农户是基础。妥善处理好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协调发展,整体推进。许多地方在发展产业化中,既抓龙头企业、又抓基地农户和中介组织,发挥各自功能,形成有机整体,促进良性发展。

第4篇

关键字:国外;生态农业;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4.020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Foreign Countries

CHEN Xia1, YU Li-wei2, KANG Yong-xing1, CHEN Wei-zhong1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Beijing 100125, China;2.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51, 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formed gradually in the cours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t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which can effectively balance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It is a major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Vigorously develop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strengthe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support, is the route one to take the re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striction factors of our country, combined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Japan, and finally summarized the enlightenments of foreign experiences on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china.

Key words: foreign countrie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概述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农民就积累了大量的符合农业生态环境规则的实践经验,例如间作套种技术、轮作与养地技术、生物防病虫害技术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迅速增多,温饱问题日益严峻,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农药、化肥等大量有害化学物品随着农业生产进入生物圈,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决定,并在随后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如今生态农业成为中央一号文件、两会和现代农业中的重要话题。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取得很大进步,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理论基础不完备、技术体系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健全、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1]。

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分散化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模式

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27 hm2左右,种植规模较小,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首先,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不利于规模效应的发挥,降低了土地产出率。其次,小规模种植的生态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微薄,难以激励农民采用这些技术。最后,经营规模过小加大了农户对农业生产资源掠夺的随意性,不利于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2 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偏好

经济偏好也是影响农业生产者采取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因素[2]。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既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又是农业生产资料的消费者,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农民必然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的方式来最大化自己的收入。由于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还不尽完善,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意味着收入的增加。在没有更低成本、更高效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情况下,在面临提高农产品产量和生态农业技术选择时,一般农户偏好于经济效益。

2.3 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对于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内尚未建立有效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尤其在边疆落后地区,还无法有效地向农户提供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动物疫病防疫等方面的服务,对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并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3 国外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

3.1 美国――低投入的可持续农业

3.1.1 农业法律体系健全 法律法规是发现生态农业的重要保障,在美国,生态农业法律体系涉及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农产品流通以及农业环境问题治理等方面,至今已有几百个规范农业行为的法律。美国联邦政府多次修订《农业法》,不断完善有关农业用地保护、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以及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并制定了与其相辅相成的长期资源和环境保护计划,其主要目的是保护耕地,防止被侵蚀和沙漠化。此外,美国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均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在水资源保护方面,1987年颁布了《水质法》,此后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水质净化法》,1988年美国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在农业用地保护方面,1976年美国农业部颁布了《基本农田、牧场和林地宣言》,随后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农地保护政策,要求州或地方政府按照土地规划开发利用土地,禁止一切对农业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在投入品管理方面,1972年美国国会通过并了新的《联邦杀虫剂、杀真菌剂和灭鼠剂法》,同时,环保总署杀虫剂和有毒物质办公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配合此项法律的实施。

3.1.2 加大农业投资力度 为推动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美国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首先,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美国颁布的《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规定:在有效期内(2002―2007年)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贴总额提高到220亿美元,该法案还规定对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现金补贴和技术援助。其次,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注重构建农业科研、推广、教育体系,美国用于农业科研投入经费占农业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对农业科技推广予以资助,对从事绿色食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进行补贴,对经营生态农场的农民提供贷款担保及贷款利息补贴。

3.1.3 完善的农业支持体系 美国政府致力于支持农业发展的基础研究,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科研机构体系,健全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控系统等信息系统。首先,重视农业科技,在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科技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研究涉及动植物基因工程、土壤生态和质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种养等各个方面。其次,美国每个县都有一名专门负责教授农场主或者农民最新农业科研知识和成果的农业科技延伸服务人员[3],这些人员每年都会回雇佣学校接受培训。再次,美国建成了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和制度,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确定土壤肥力,通过遥感测控系统来确定浇水、施肥、喷洒农药的时间,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利用率。

3.2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

3.2.1 完善法律法规 日本为发展生态农业,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农业发展立法体系。自1992年首次提出“环境保全型农业”之后,日本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随后制定了《环境保全型农业推进基本方案》、《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等法律法规。为防止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日本制定及修订了被统称为“农业环境三法”的《持续农业法》、《继续排泄物法》、《肥料管理法(修订)》[3]。此后,又颁布了《有机农业法》、《农药危害防止运动实施纲要》、《农地管理法》、《农药残留规则》、《农业环境规范》、《关于推进有机农业的法规》、《关于有机农业推进的基本方针》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另外,地方政府也积极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日本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2.2 通过科技改变生产方式 日本高度重视高新农业技术的研发,全国不少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农业环境治理和改善方面的研究,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积极研究堆肥还田、绿肥作物技术、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等土壤改良技术,不断探索低投入施肥技术、肥效调节型肥料、土壤诊断等化肥减量措施,以及新的栽培技术、可替代的除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药减量技术。另外,日本政府采取优惠政策积极推广这些技术,扩大农业生物技术、新的栽培方式、新型农药等的使用,以此来减少农药、化肥等使用,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3.2.3 健全认证制度 生态农业的产量比常规农业要低,要发展壮大生态农业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为了便于消费者区别和选择有机农产品,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的认证制度。一是有机JAS标准,用以区分有机和非有机农产品,凡是经过注册认证机构认证并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可在其农产品上加上有机JAS标志。二是特别栽培农产品认证标准,用以区分有机和一般的农产品,对于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达到一定标准的农产品,将其认定为“特别栽培农产品”[5]。另外,还对环境保全型农业生产的农民授予“生态农户”称号并加以认定,获得“生态农户”称号的农民可以得到政府的有关支持。

3.3 德国――严谨的生态农业

3.3.1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德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晚,但是法律体系比较完善。其中,农产品种植施肥量控制方面的法律主要有《施肥令》、《肥料使用法》等,农业用地保护方面有《土地资源保护法》等,水资源保护方面有《水资源保护条例》,动植物保护方面有《物种保护法》、《植物保护法》等,以及《适当的农业活动准则》、《自然资源保护法》等法律,另外,还对化肥的生产、销售与使用,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的安装,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处理与排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3.3.2 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 德国自2002年开始,每年国家财政预算中有2 000万欧元用来支持生态农业发展,主要用于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3个方面[6]。德国对按国家规定保护生态的农户进行补贴,根据因发展生态农业减少的收入来确定补贴额度。德国在确定农业财政支持方向时,通过对农业技术革新的补贴,引导农业科研重点的调整,促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技术的进步。在农业生产者的补助方面,对使用先进技术进行土地保护、水资源保护、废弃物处理的农场主以及购买新机械的农场主进行补贴。另外,每年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会安排财政资金来支持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建设。

3.3.3 注重农民的培训教育 农业生产离不开农民本身,德国十分重视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术。德国对农民的培训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充分利用国内农业大学的资源,通过举办学习班、进修班及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农民进行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二是鼓励高学历的农业专业人才到农业企业就业,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此外,德国要求继承父辈农场的农业企业者,必须接受教育并取得相应资格;经验丰富的农民想独立经营农业企业的,需要接受两年的教育并通过相关考试。

3.3.4 发展合作社和社会团体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成立合作社的国家,其合作社遍布全国,提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及信贷等方面的服务。其合作社结构完善、管理规范、服务周到,已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农业服务体系。此外,为了深入研究生态农业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德国成立了“综合农业促进联合会”,将农业技术、农业化工、农业经济、农业管理等内容集合为一体。

4 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4.1 完善农村土地政策,适度发展规模经营

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及土地流转的文件精神,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的关系,深化、完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加强发证后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加强纠纷调解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相关政策办法,在资源有偿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扩大生态农业的规模效益,调动农业生产者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4.2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认证体系建设

从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仅靠行政手段是不够的,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农业生产。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如何正确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生态法律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较多,但上升到法律层面的较少,且规定过于抽象,缺乏法律强制力、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另外,需要完善我国农产品“三品”认证体系,研究完善农产品认证标准,严格农产品质量检测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风险分析评估检测预警体系的建设。

4.3 加强政府政策支持,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

农业本身属于弱质产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而生态农业经济效益更低,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政府在财政、税收、价格等方面对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支持。首先,财政政策方面,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机械的研究和推广,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农业发展;通过物价补贴、财政贴息、亏损补贴等方式加大对生态农业生产者的补贴力度,调动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生态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其次,对固体废弃物及废气排放、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等开征固体废弃物税、污染税和资源税等,对从事农业生态技术研发、农业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等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4.4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因此,为发展壮大生态农业,我国必须要加大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一方面,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农业企业的研发队伍和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技术、低污染投入品、农业生产机械的研究,加快推动农业污染治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农业培训机构,通过科技培训、技能传授、技术观摩等活动,提高农业生产者技能。

4.5 培育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竞争能力

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主要群体的小农户较少关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废弃物再利用比例低。生态农业必须在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中实现,这就要求农业生产以大户为主要生产单位,但短期内,小农户仍然是数量最多的生产主体。因此,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企业等组织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中来,充分发挥各类农业合作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进示范社建设,强化各类合作组织的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示范区成立农业服务型企业,为参社农户提供各类农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晶,温晓霞. 我国传统农业经验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启示[J].山西农业科学,2013(4):397-400.

[2] 席建峰,高飞,房苏清,等.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9):47-48,16.

[3] 林卿,张俊飚.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农业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88-89.

[4] 何龙斌.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11):150-153.

第5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 观光休闲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44―01

休闲农业一词来源于A clriburism/A gro.Tourrism,即是由农业和旅游组合翻译而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于是休闲农业这个新鲜事物就应运而生。本人以休闲农业经验为出发点对国内休闲农业进行总结,从而对促进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1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1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央的重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农家乐、农村旅游等产业”。陕西省政府颁布的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1.2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带来的利好

1.2.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休闲农业以休闲和旅游等现代农业产业取代了农副产品加工的传统产业,实现了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化,使得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汇通,打破了不同产业的界限,从而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在传统农业产业中加入了第二、三产业的因素,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2.2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要发展优秀农业,就需要为旅客提供住宿、饮食、娱乐等多种服务,从而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且,休闲农业吸收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实现就业本地化,这就解决了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社会难题。同时,发展休闲农业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而且能把生态和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为有形收入,增大了农民增收的潜力。

1.2.3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人民越来越热衷于旅游,旅游消费已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旅游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人越来越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吵闹和大气勿扰。而农村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等,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来消费。

1.2.4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农民以勤劳、淳朴、善良著称,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发扬光大,但是农村的位置偏远、环境卫生差、不文明用语等依然存在,这些不良习惯阻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休闲农业是一个机会.他促进城市游客以其自身的先进说话方式、生活方式影响当地农民,促进城乡居民交流,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使得农民的思想得到更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的进步。

2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般说,经营观光休闲农业不能盲目扩张,要有科学规划和战略目标,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2.2没有体现“农”字

经营休闲农业必须要以“农”字为本,没有“农”,单靠“休闲”是做不起来休闲农业的。国内的休闲农业应该多在“农”字上下功夫,从花卉观赏、特色观赏植物等方面下功夫,让游客感觉到农业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2.3没有正确的经营模式

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竞争加剧,企业对管理者的专业化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专业领导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如果管理者不懂经营,其危害是不具备专业化经营水平,经营管理处于肤浅的状态。

2.4乏文化底蕴支撑

我国地广人稠,文化呈现出地域化特点,在群众中知名度较高的地方文化有“东北二人转”,休闲农业,除了在农字上下功夫以外,就要在文化上出特色。要从当地地域文化中挖掘出可以打响品牌的文化。比如在陕北,就应该挖掘陕北民歌、大秧歌等作为休闲农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第6篇

关键词:特色农业;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1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发展背景分析

从现实看,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949年建国前,中国是一个经济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90%以上,食物自给成为首要目标;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虽然得到了发展,但以粮食、棉花、油料等种植业为主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城乡居民所需的食物主要来自谷物。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业体制创新,以及国家让利于民政策的实施,农业科技进步的加快,农业投入补贴力度的加大,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食物短缺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在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许多地区出现节余。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农产品市场告别长期短缺,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农业生产的目标也由单纯的数量型增长转向数量型增长和质量型增长相结合,而以质量型增长为重点;从过去大宗农产品的数量保障目标,转变为满足多层次需求的质量保障目标[1]。加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农业功能或作用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系统中的经济要素、文化要素、意志要素等农业要素的资源结构的变革,农业的多功能性日趋显现,从只满足人们的“胃”到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吃喝玩乐”等多种需求[2]。如何发挥各地优势和发展特色农业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政策看,1982年以来,中央了多个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11a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2005年中央一号文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2006年中央一号文也明确要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指导各地充分利用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加快培育优势产区;2007年国家发改委《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范(2007~2010)》,明确指出重点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010年中央一号文《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特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可见,特色农业面临大好发展机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都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仍然滞后,除了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外,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近几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赣南脐橙、广昌白莲、高山茶叶、油茶等等,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难点,如特色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等等,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发展。而综观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成功经验和教训,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应吸取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2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

2.1 国外特色农业发展成功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呈现,且小众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逐渐升级。而特色农业的发展正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市场细分的必然结果。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特色农业发展,以特色铸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成功实践主要有日本“一村一品”、荷兰花卉和丹麦猪肉等等。

2.1.1 日本“一村一品”

20世纪70年代末,为振兴农村经济,日本在全国70%的区域广泛开展“一村一品”运动。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兴起,不仅在日本国内,在世界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村一品”运动是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以行政区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要求一个地方(县、乡、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名列前茅的拳头产品,最大限度搞活地方特色农业。

2.1.2 荷兰花卉

荷兰种植花卉历史悠久,素有“世界花卉王国”之称,是世界最大的花卉产品出口国,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荷兰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荷兰花卉产业之所以响誉于全球,很大程度归根于科技,花卉的科技含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花卉研究机构(包括政府、大学和企业3个层次)数量众多,专门从事花卉研究的科研人员超过6000人,非常重视对花卉资源的收集和新品种选育。同时,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荷兰政府为鼓励花卉产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直接从事花卉生产的企业可以享受较低的增值税;对使用节能设备和培育新品种的花卉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向从事花卉种植的农场提供贷款担保和为花卉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贷;与外国政府签订多边、双边贸易协定,消除花卉的国际贸易壁垒等等。

2.1.3 丹麦猪肉

丹麦是世界上人均产猪肉最多的国家,是世界第3大猪肉出口国,出口到德国、英国、波兰、中国等140多个国家,猪肉贸易额约占全球的23%,养猪业已成为丹麦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之一。丹麦养猪业采取合作社制度,合作社负责种猪育种、生猪饲养、屠宰、市场营销、检疫防疫、猪舍建设、动物福利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形成了高水平的专业化和一体化服务体系,猪肉产品实行严格的追溯制度,从养殖到餐桌全程控制,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

2.2 国内特色农业发展成功实践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特色区域农业进行探索与实践,农业产业化也随之开始兴起,且发展较快,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发展特色农业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为各地特色农业开发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多种经营和“三高”农业的重要方向,不少特色农业迅速铺开,目前为止,初步形成了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林艺、园艺等特色农产品类型体系,特色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综观我国特色农业发展历程,成功实践主要有山东寿光蔬菜、云南花卉、内蒙古奶业等等。

2.2.1 山东寿光蔬菜

山东寿光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南、中部土质肥沃,盛产蔬菜、粮食和果品,北部地下卤水资源丰富,是全国3大重点原盐产区之一。山东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被誉为“中国一号菜园子”、“蔬菜生产联合国”。在政府的支持下,山东寿光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并高度重视科技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升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做到不断延伸和完善蔬菜产业链条,力推蔬菜产业从粗放生产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2.2.2 云南花卉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气温温和,四季无酷暑,很适宜花卉植物的生长,素有“花卉之乡”的美称。云南花卉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的一个亮点,对农民增收举足轻重。云南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迅速发展,不仅借助云南省独特优越的自然地理、气候优势,还在于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近过多年的发展,云南花卉产业在产业化、规模化、优质特色花卉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增强,创造了文明于全国的“云花”品牌,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花卉进出口贸易国。

2.2.3 内蒙古奶业

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是国内重要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养牛挤奶历史有数千年之久。奶业是内蒙古畜牧业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目前,内蒙古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伊利和蒙牛发展迅速成为全国两业巨头。内蒙古奶业形成、发展和壮大,主要取决:良好的气候条件、饲草料条件和开阔的地理空间;畜牧业科技水平较高,大力加强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饲草饲料产业、商贸流通业、乳制品包装产业等相关支撑产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对奶业的大力支持。

2.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启示

2.3.1 农业首先要有特色才有竞争力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是支撑,特色是生命。当前,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只有培育出有特色、质量优质的农产品,才能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目前,江西特别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农业生产整体水平较低,农产品市场占有量有限,直接影响农民的现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依托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特色农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培育出特色品牌,打开市场销售渠道,变区域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

2.3.2 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特色农业发展亦响誉全球,这些主要归因于农业科技进步。影响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水平。实践证明,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特色农业的科技投入不足。目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发展科技贡献率较低,农产品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

2.3.3 大力发展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

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紧密相联,形成利益共同体。目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业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农产品加工特别是深加工较滞后,丰产时农产品滞销也较严重。所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特色农业要不断地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拓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健全和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特色农业向规模化集中,向集约化发展,产生连锁效应。

2.3.4 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时代所需,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特色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特色农产品质量也更加重视。综观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成功实践,特色农业发展基本上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日本“一村一品”、荷兰花卉、内蒙古奶业、云南花卉等等特色农业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推动、扶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气温温和,农业特色资源丰富,如赣南脐橙、高山茶叶、油茶等等,而特色农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由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欠发达,资金、技术等方面相对于特色农业发展特别是做强做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政府从优惠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发展则必不可少。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发展任重道远,无法照搬已有的做法,在实践中将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难题,需要结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各县市实际,注重吸取国内外成熟和有益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走独具特色、切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在特色农业大好发展趋势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只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特色农业生产环境;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特色优势产业一体化经营;加大农业科技支撑,提高特色农业科技含量;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加大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建设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的前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徐新华,吴文.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11(07):208-209.

[2]王建康,智敏.陕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4(02):37-42.

[3]柳一桥.荷兰、日本、澳大利亚和巴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研究[J].世界农业,2013(03):46-48.

[4]潘时常,朱菊萍,焦金芝.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1(12):72-75.

[5]王文涛.国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及启示[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06):95-97.

第7篇

关键词:农业保险;国外经验;政策支持;保险补偿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10-0082-03中图分类号:F840.66文献标识码:A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按保险标的种类不同,农业保险又分为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林木保险。

2004年至2007年,连续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最近,我们针对全国白芝麻种植基地――平舆县2002年以来农业保险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并借鉴国外部分国家农业保险政策,结合我国现行农业保险政策,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着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平舆县农业保险近年发展的基本情况

平舆县地处豫东南,全县有可耕地135万亩,2006年农业总产值286107万元,种植业总产值156794万元,养殖业总产值115892万元。2002年以来,该县财产保险业务迅速发展,而同期农业保险发展速度明显滞后。我们把该县2002-2006年财险业务开展情况和农业险开展情况(又细分为种植业、养殖业、林业3个险种)进行了汇总,详细情况见下表。

由下表可见,5年来平舆县财险业务年保费收入由2002年的260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972万元,5年间增长了2.56倍,2007年前6个月保费收入已经超过600万元。而农险业务2002年营业额为15万元,2003年至今其营业额均为零,养殖业保险和林业险业务一直没有开展,农业保险明显滞后于财产保险发展速度。

同时,据平舆县财险公司人员反映,随着农民风险意识的提高,近期有很多农民到保险公司询问农业保险(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险)问题,表明农业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业险业务没有取得新的进展。

二、 导致农业保险业务开展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差,农业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农业保险发展缺乏良好的客观环境。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自然条件某一方面的异常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例如,农业保险标的可能会遇到洪涝、干旱、病虫害、霜冻、雹灾、狂风等灾害的袭击,遭受损失的概率比其他行业要大得多。平舆县由于财政资金不足,多年来政府部门在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遇到小的干旱天气时可以抗旱外,农业生产总体上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二是农业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大,容易出现巨灾损失。在同一风险事故中(如水灾、传染病等),相近地区的投保单位发生损失以及损失的程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使农业风险很难在投保人之间进行分散和转移,致使农业巨灾损失无法避免。如在2001年的洪涝灾害中,平舆县农业损失达3亿元;2003年爆发的禽流感疫情,给该县养殖业造成的损失达1亿元以上。

三是农业险收费机制不顺畅,保费往往被克扣。据平舆县财险公司反映,农业险由于保险标的相对较小,每家收费一般只是几元钱到几十元钱,保险公司营业人员逐家上门收缴有实际困难,因此2002年以前保费由地方政府代为收缴后统一交给保险公司。实际工作中,乡(村)有关人员在保费收缴中“多收少缴”,这样既增加了农民负担,致使农业险被农民视为“乱收费”,也减少了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长期以来,平舆县保险公司农业险保费收入一直低于赔付金额,导致上级保险公司从2002年以后不再批准该县开展农业险业务。

四是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持和立法保障。目前在立法方面,我国尚未就强制性扩大农业保险作出统一的立法;对农业保险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持;在国家法律缺乏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地方性法规对此也是一片空白,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仍处于法律盲区。地方政府,尤其是农业地区财力捉襟见肘,无力增加对农业保险业务的支持。

五是农业风险程度及损失发生程度的测量计算难度较大。由于农业生产经营对象千差万别,不同地域所面临的风险大小程度不尽相同,有关农业风险损失的历史数据也不够完整准确,要科学计算出能客观反映各地、各类保险标的的分类费率尤其困难。

同时,对农业产量及灾害损失程度的测算较为复杂,目前世界上也没有权威的损失计算标准和方法,为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带来了难度。

六是农业风险的防范难度大。防灾防损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然而目前通过人工措施改变农业生产中自然条件的供给十分困难,农业生产区域的广泛性也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难度,目前人类对于农业自然灾害的防范能力还十分有限。

上述原因的存在,导致农业险成为“高赔付”险种,当前我国保险公司对农业险的赔付属于商业行为,承担不起大规模的赔付。按照保险业规则,高赔付导致高费率,这对目前收入不高的农民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目前,农业险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如果完全按市场化的规则划定保险费率,农民保不起;若按农民能接受的价钱卖保险,保险公司赔不起。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保险公司在农业险方面效益不佳,成了影响农业险开展的主要因素。

三、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措施

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约有40多个国家以各种形式开展了农业保险,其中开展较好的国家,普遍引进了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促进了农业险的充分发展。如为对付农业保险高费率,影响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少国家的政府采用财政补贴给予支持。

同时,基于农业保险风险集中、损失严重等特点,以及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的特性,许多国家通过设计合理的运行机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主要是经济、法律上的支持),使国家(各级政府)、企业(保险公司)和农民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在开展农业保险的过程中相互协调:国家通过支持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实现发展农业以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目标;保险公司通过开办农业保险,实现获得经济效益的企业目标;投保农民个人则是农业保险的直接受益者,以少量的保险支出获得比较稳定的生产收入,把农业风险转嫁出去。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使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农业保险作为农业发展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相关法律有很强的依赖性。从国外农业保险立法的背景和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乃至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视角考察,其立法的意义远超出一般的商业规范性法律制度。

美国的农业保险原则上实行自愿保险,但1994年美国《农业保险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参加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得到政府其他福利计划,如农产品贷款计划、农产品价格补贴和保护计划等;必须购买巨灾保险,然后才能追加购买其他的保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事实上的强制保险。日本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实行强制保险;对达不到规模的农户,实行自愿保险。

二是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美国保费补贴比例因险种不同而有所差异,2000年平均补贴额为纯保费的53%(保费补贴额平均每英亩为6.6美元)。其中巨灾保险补贴全部保费,多种风险农作物保险、收入保险等保费补贴率为40%。日本保费补贴比例依费率不同而高低有别,费率越高,补贴越高。水稻补贴70%(费率超过4%),早稻最高补贴80%(费率为15%以上),小麦最高补贴80%。

三是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经营者提供业务费用补贴。美国政府承担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各项费用以及农作物保险推广和教育费用,向承办政府农作物保险的私营保险公司提供20%至25%的业务费用(包括定损费)补贴。日本政府承担共济组合联合会的全部费用和农业共济组合的部分费用。

四是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美国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对参与农业保险的各种私营保险公司、联营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日本则由都、道、府、县的共济组合联合会和中央政府为市、町、村的农业共济组合提供两级再保险。

四、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正是得益于引进了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农业保险才有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为推进我国农业保险开展,切实促进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特别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整合现有资源,加大管理力度。鉴于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所占份额较大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情,农业保险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参与。由于农业风险的管理涉及财政、金融、农业、气象等多种领域,为避免出现因各自为政、分割管理、资源分散配置而导致高投入、低效率的局面,有必要在金融管理部门组建农业风险管理局,以进一步整合资源,统一协调农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各部门的行动。

同时,国际农业保险发展经验表明,政府的资金支持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建议政府部门将农业保险列为重点建设项目,拨出专项资金以推动农业保险发展。

二是加快农业保险立法的进度。当前国内农业保险立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法律的缺失往往导致社会预期不明确,导致改革难以推进。为此,政府应尽早制订出法规:确立农业保险为政策性法定保险;明确政府办理农业保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对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保险金额、费率、条款的核定,以及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贴方式等做出相应规定;调整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村救济及农民福利的关系,将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农产品价格、农村救济及农民福利等政策捆为一体,让政府将支农资金用于补贴保险公司经营费用或者补贴农民保费,以促使农业风险从“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防范”等。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并以此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

三是成立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该公司应主要定位于在集中解决自然灾害上替代政府补助后恢复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解决大灾后政府和农民的后顾之忧。该公司虽有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但必须以商业保险机制进行运作。

四是建立农业保险补偿基金。充分利用农业保险的政策地位,通过转移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建立包括国家、省、市、县等多级的农业保险补偿基金,形成与中央财政相补充的能有力支撑农业保险业的货币资源。在补偿基金中,一方面是调整存量,即通过整合现有支农资金(支农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财政救灾支出等),调剂一部分资金支持农业保险。同时加大增量支持,即在维持原有支农渠道的同时,中央财政设立支持农业保险的专项资金。

五是试点建立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相结合的制度框架。简单来说就是,对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在贷款条件和利率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以体现正向激励,待条件成熟时可将农户是否参加保险作为向其发放贷款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8篇

1.基本形成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基础

扬州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光、热、水农业生产自然基本三要素组合较为协调是全省气候生产力较高的区域。全市农业作物和畜禽品种丰富,据农业部门统计达430种之多。自2004年国家出台“三补一降”的惠民政策措施以来,小麦、大麦、中稻、玉米、豆类、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回暖,粮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呈持续状态,收购价格比前几年虽有所回升,但仍一直在中低位徘徊,农民单纯在土地上靠传统农业种植产品实现增收空间余地极小,为改变农产品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的状况,扬州市三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运用本地农业生产优质资源,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整合和优化配置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重点建设了优质粮食、优质油菜、蔬菜、林业、花木、禽业、食草畜禽、特种水产农业优势产业。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培植新的产业优势,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进行了大胆探索,立足高效扩规模,集聚产业强特色,“缩粮扩经”的路子越走越宽,已经初步奠定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的基础。

2.因地制宜抓特色,农业区域优势逐步凸现

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中,扬州市政府坚持因地制宜,差别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水平,推动了县城特色农业发展,涌现出一批特征明显、生命力较强的高效特色农业规模化亮点。

地处扬州市北端的宝应县是全国首家有机食品基地试点县。特色农业的种养遍地开花。荷藕、慈菇、水芹、金禾西瓜、劲久乳鸽、文宁鹧鸪、龟鳖蟹及“六小”特水生物种植饲养,形成了宝应“东有藕荷、西养特水、南长棉桑、北种瓜菜、中圈畜禽”的格局。其中荷藕的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制成品出口量均占全国之首,荷藕产业涉及13万多农业人口,2万余劳动力,企业近30家,190多个流通组织。年创收入2亿元之多。藕产品系列畅销日本、韩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占领日本70%以上的市场分额,年换汇超过3千万美元。

地处运河东长江北的江都市猪鬃制品加工出口业居全国第一,“花木之乡”的美称誉冠华东,省内最大的猕猴桃基地也在江都;其他特色农业品种发展也已成规模,如:丁沟镇的蚕桑业;小纪镇的蔬菜、精养水产、生态林立体种养;宜陵镇的油菜、花木、特种经济作物;大桥镇、丁伙镇花木种植等各具特色。在江都市仅花木销售产值就占农产品总产值15%以上,全江都市从事花木农民及相关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以上。

高邮市近些年重点发展“绿色五业”――鸭业、鹅业、米业、渔业和林业。高邮鸭是我国三大名鸭之一,高邮鸭蛋制品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称号。仪征市重点发展经济林茶果、食草畜禽,其中茶叶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邗江等郊区域突出沿江开发,大力发展江鲜水产和无公害蔬菜。

3.坚持创新抓推广,大力提高特色农业竞争力

扬州市政府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进程中,坚持实施农业“三品三创”工程。以品种创新为基础,品质创优为保证,品牌创响为带动。下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壮大规模提高农业竞争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扬州市农业科技优势,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以扬州大学、省家禽所、市农科院等农业科技院校的科研优势为依托,加强资源整合和技术集成,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示范及推广力度。先后承担了省以上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近500项,获得省以上科技进步奖63项,引进、示范、推广农林新品种60多个,成功选育了丰优香占、扬麦系列、扬州鹅等一大批优质农业新品种,全市农业优良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覆盖率以达70%和80%。形成了一批以“高邮鸭优质农产品牌”、“双兔”、“馋神”驰名商标,“红太阳”等省著名商标的一系列优质、高效、特色的农业产品,把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逐步转化为农民的增收优势,在发展中提高了扬州市特色农业产品在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4.建设园区抓集聚,特色产业化龙头规模不断壮大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科技入园、新机制运行”的原则,通过园区建设集中发展了具有明显特色的农产品。扬州市政府在发展特色农业实践中,从市场发展、产出效益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着力推动由小规模粗放经营向大规模集约经营转变,由低层次、低品位向高层次、高品位转变,由一般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而要做到以上这几个转变,关键是要抓好特色农业发展链条中龙头企业的培植。以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并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化。

为此,扬州市政府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开发主体多元化途径,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全市核心区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各级农业园区以有64个,其中,市级以上的16个。在重点推进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高邮鸭产业园、江都万亩花木园、邗江万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园、仪征经济林果示范园等现代农业并具有特色的园区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农业市场竞争主体,以加大制度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做大做强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已形成围绕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资源与品种的加工流通企业300多个,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7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300个。其中,高邮鸭集团、宝应荷仙集团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另外有1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40家

市级龙头企业。

5.面向市场抓质量,特色农业标准化体系日臻完善

实行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优质化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特色农业产品较之一般农产品虽然在市场上有相当的市场需求,但质量问题仍然是制约特色农业产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扬州市政府从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坚持把特色农产品质量建设作为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推进新阶段“菜篮子”工程建设,先后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组织管理、标准管理、监督检测和产品认证认定体系,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立了农业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全市组织制定市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50项,建设罗氏沼虾等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9个,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30万亩,形成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近400个。特色农业发展相关的标准化体系,保证了产品质量上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从生产制度标准上,为特色农业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6.引进“三资”抓投入,促进特色农业向创汇农业发展

扬州市政府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借鉴工业招商引资经验,以扬州已发展形成的特色农业优质资源条件和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通过“建台”、“搭台”、“借台”等措施,构建“三资”降落农业的平台,强势推进农业利用“三资”的规模和水平。2005年全市新增农业项目506个,引进外资5760万美元,民资和工商资本19.8亿元落户农业。全市建设了一批以特色农业为标志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发展了高邮鸭蛋、扬州鹅系列、花木、扬州包子、观赏金鱼等具有比较优势和潜力的新兴出口创汇企业,农产品出口总额逐年增长,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0%以上。特色农业由内需到走出国门跨进国际市场,为特色农业产品发展扩大了市场空间,也使特色农业产品为农民开辟了一个增收的渠道。

二、扬州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的经验

扬州市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坚持:

1.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

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过程中,各级政府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服务指导等工作,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确定发展特色农产晶和形成主导产业,不搞行政命令和强迫摊派指标。具体措施是在发展主体上,市政府提出:“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乡,工作重心下沉到村,增收效益惠及到户”。发动农民自己确立发展什么特色农产品,培养农民“自主、自立、自我创业”的精神。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在农民主体参与特色农业发展中,不断地发现典型进行宣传,扩大示范效应。并在政策引导上整合资金,集中投向、重点支持蔬菜设施栽培、种草养鹅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丘陵山区茶叶基地开发,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基地建设。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吸引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和“三资”投资特色农业,多渠道、多形式解决特色农业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力求做大做强高效特色农业规模。

2.坚持因地制宜、差别发展

根据各县(市)区各自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要求,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产业与发展品种上,强调突出各县(市)区的自身优势和特点,突出效益目标,与国家、省、市有关发展规划相衔接,以此确定、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以此形成了目前扬州市各县(市)区相互各有特色、区域产业集群和特色农业经济板块。在全市已建成50个特色乡镇,“一村一品”专业特色比例达50%以上。

3.坚持科学规划、集约发展

如何提高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和获得更大效益,关键是形成一定规模。为此,扬州市政府在特色农业发展初期就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具体措施上,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集中、形成规模的指导思想,注重引导大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业产业基地,重视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新型乡镇特色企业集群,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高,产业功能完善、布局相对集中的现代高效特色农业集群。

4.坚持注重实效、持续发展

在发展特色农业中,扬州市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把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整个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是“一村一品”,也可以是“多村一品”。既鼓励农民个人发展,也引导农民走联合经营发展。不从领导政绩上去考评,关键在于农民是否增收,特色产业能否在市场中持续发展。

三、扬州市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的几点启示

如何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切实把现代农业做大、做强,从扬州市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过程中,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1.创新理念,在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上求突破

要立足本地区农业全局上思考和谋划农业的发展,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市场济济理念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生态化“三化”并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升级转型,建立竞争力强、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体系。

2.创新组织在提高特色农业组织化程度上求突破

要在大力发展以规模大、档次高、特色明显、带动力强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为载体的基础上,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引导建立特色农产品的专业经济人或专业销售体系,加强本地域特色农产品推广和宣传。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拍卖交易等现代流通业态和新型营销体系,培育和壮大包括特色农产品在内的批发市场。

3.创新机制,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

创新特色农业投入机制,加大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建设高效特色农业,不断增加特色农业投入。大力引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求在发展中使特色农业产品加工和出口创汇上有重大突破,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支撑。

4.创新科技,在特色农业科技带动上求突破

特色农业产品如同普通农作物产品一样,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是不可能有长久优势存在的,也不会有更宽广的市场。只有依靠科技力量,才能继续保持住特色农业产品的品种优势和市场优势,才能最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组织实施农民教育“阳光工程”,“百万中专生培训计划”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大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力度,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技术推广有机结合,为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实用人才。

5.创新经营,在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上求突破

在特色农产品发展上,品种是基础,品质是保障,品牌是目标。目前许多农产品虽然已经形成地域特色和品种特色,但由于生产、加工分散,许多特色农产晶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或者有品牌,但在市场上不够响亮,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回应。大力培育名牌特色农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使特色农产品能创造出更好的效益,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增收实惠。

第9篇

近年来,我镇积极响应__*市委市政府“一城四片区”发展战略,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基础,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开展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在镇域范围内逐步形成了总面积近6000亩,以特种养殖、休闲旅游、名贵苗木、外贸蔬菜等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群,初步建成200亩江阴国际大酒店__生态园、120亩金星休闲农庄、300亩东华景观植物园、180亩乔家大院生态园和中德兔业、清青蔬菜、田野养殖、新胜牧业等18个重点现代农业项目,现代农业发展推进速度明显加快。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向大家作一简单汇报:

一、做好“一个规划”。

科学的规划是正确行动的指针。我们意识到,要使我镇现代农业走上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必须要有一个既高瞻远瞩又切实可行的规划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为此,我们聘请相关部门专家,对我镇的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把全镇划分为四个功能板块:一是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区。主要发展以接待城市居民节假日走进田园、亲近自然、体验绿色走廊为主的农业旅游、休闲、观光、餐饮等服务为主的农业项目。二是特色种养区。主要发展以特禽、特畜、特水、设施栽培为主的养殖、种植业。三是高档花卉苗木种植区。利用自动化温室大棚,重点培育盆景、高档花卉苗木和进行优良种苗(籽)的繁育和筛选、花卉组培、炼苗等。四是优质水稻种植区。主要通过优良品种应用、机械化操作、采用有机肥育肥、减控农药使用等健康栽植技术,打造优质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促进项目引进、产业集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我们争取“政策”、包装项目、吸引投资、总领建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二、创设“一个载体”。

随着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和我市“以港兴市、港城相依”主体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在市委、市政府“一城四片区”的总体规划下,把__定位在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和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区”上,以构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推动__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来发展农业,促使我镇农业生产提档升级,逐步形成种养、加工、物流一体的标准化农业生产体系;科研、育繁、推广一体的农业创新体系和娱乐休闲旅游一体的农业服务业体系。

一是加大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们多渠道筹措资金,改造域内农村危桥,建设硬质化道路,加大对零散土地的整合力度,不断改善片区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即将成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构建良好的基础。三年来,我们共投入3850万元,疏浚二、三级河道533条、改建农村桥梁40座,建设通村通组硬质化道路150公里,修建泵站36座。未来2-3年里,我镇计划筹集11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示范园区内的道路、桥梁、泵站等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二是加快先导地区的开发建设速度。我们确定了“一廊、一带、一基地”的先行开发区域,即:沿生惠路的金星休闲农业走廊,沿马尔港路的特种养殖、设施农业产业带,以东进村、三圩村为中心的优质苗木培育基地。经过近三年的不断培育,“一廊、一带、一基地”已经基本成形,为整个片区项目的引进起到了很好的策动和示范作用。

在实际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不断加强对将要成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宣传,营造浓烈的发展氛围。通过现有项目的示范,有效放大片区的集聚效应,各类资本纷至沓来。20__至20__年,我镇共招引各类农业项目35个,总投资达到1.62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以上的农业项目6个。

三、强化“两种意识”。

项目是开发和建设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牢固树立两种意识,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步伐。

一是牢固树立项目第一的意识。我们在着力招引项目的同时,更注重招引项目的质量,以“四种能力”作为我们招商引资的标准:1、对本地农产品的转化能力。招引的项目要能对提高本地农产品品质,消化吸收本地农产品。我们招引的中德兔业公司,每年可以消化本地饲粮5000吨。东进外贸蔬菜加工厂年消化本地菜苔、青花菜、刀豆、甜豌豆1580吨。2、对农户结构调整的带动能力。项目要对本地农户发展农副业生产具有直接促进或拉动作用。金星休闲农庄(__*市香沙芋产销协会)每年带动农户3000多户种植芋头,直接促进农民增收8000万元。3、对本地区生态环境的促进能力。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环境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在招引项目中,我们始终坚持项目不能破坏现有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项目启动的第一步骤。4、项目在周边地区的市场影响能力。农业生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市场敏感度强、抗风险能力弱。因此我们在招引过程中,更为看重的是项目的市场前景。中德兔业公司己发展成为江苏省最大的獭兔养殖基地,清青设施种植是__*地区最

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二是牢固树立优质服务的意识。优质的服务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催化剂。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优质的服务来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降低项目的建设成本,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对于每一个落户企业(项目),我们明确一名党政领导为其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切实保障进驻项目的快速推进。项目运营过程中,我们指派农技工作人员专门挂钩联系,为投资者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支持。

四、培育“两支队伍”。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需要建立一系列完善的管理体制和专业队伍,我镇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着重抓好了两支队伍的建设。

一是抓好招商引资队伍。我镇专门成立了现代农业发展领导小组,扎口管理全镇现代农业项目招引、建设、监管等工作。同时成立招商引资办公室,落实专职人员、落实招商经费,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措施,充分激发方方面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开展农业项目招引,以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优良的服务水平吸引外来资本。

第10篇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石湖;村级经济

[DOI]10.13939/ki.zgsc.2017.02.046

城镇化进程中,一些祖祖辈辈依托土地生活的农民进了城,靠种植、养殖为生的农民失去了谋生的工具;支撑的集体济面临缺失土地、生产工具等生产要素,农村经济发展陷入窘境。借鉴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经验,无异于给本土农业经济发展引发新的思路。

1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传统农业遭遇发展瓶颈。农民开始转型经营,吸引市民观光休闲,发展了类似于当前国内的“农家乐”,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让游客享受田园之乐,休闲观光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使台湾农业走出了困境。台湾农业的华丽转身,“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使得台湾农业发展闯出了新路子,生态协调发展的“三生”,给台湾农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据资料显示:2008年台湾岛内有休闲农场、观光果园、教育农园近2000个,产值达70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4亿元);2014年大陆游客为台湾带来2186亿元收入,其中观光团为997亿元;而2015年全体陆客带来的收入约为2310亿元,其中观光团应该首度突破1000亿元大关。

可见,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成为台湾旅游业的新亮点,吸引年轻人返乡“从农”,使农业观光成为国际级农游新乐园。农业休闲观光的发展不但使台湾农业走出困境,更形成了世界瞩目的农业生产加工、农耕文化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养生、DIY制作等功能相结合的新产业,促进了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延伸,并产生了叠加效应,在旅游、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观察台湾农业休闲发展情形,其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1 法规先行,政策刺激

农委会等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编制规划,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休闲农业发展。政府拨出专项经费,为偏远农场修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部分农产品享受免税政策,产品滞销时,政府实施保价收购,保障农民的最低收入。农场内可以建造宾馆、餐厅、卖场等商用房屋,面积可达农场面积的1/10,最大不超过75亩。针对新建农场的资金投入,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以著名的走马濑农场为例,全部建设共投入9亿新台币,累计获得资金补贴约3亿新台币。因此,台湾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大大支持和刺激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1.2 农会辅导,体系服务

各县、市、乡成立了各级农会,为农民提供无担保低息贷款、农业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土地交易、营销推广等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休闲农业发展体系。农会不仅举办各类产销班,辅导农民种植、推广、营销农产品,还为农民家庭的其他成员提供各类帮助。如为妇女举办家政班,为老年人举办养生保健班,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成为了农民身边可靠的朋友。

1.3 科学规划,特色布局

台湾休闲农场充分融入当地自然文化历史资源、民俗及农村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形成了一个个独居特色的农场。通过科学规划、农会辅导,农场之间没有因为经营项目类似而出现恶性竞争,根据 “一乡一品”的发展原则,农场注重特色,提供差异化产品,追求产品服务的唯一性。避免了恶性竞争,还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休闲农业也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客源,走上了科学健康可持续的道路。

1.4 经营多样,深度开发

台湾农场经营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包装,形成产品线,还经常举办各类特色活动。以走马濑农场为例,农场原来仅种植出售牧草,价值很低,经营者通过摸索开发出食用牧草,制作成牧草冰激凌、牧草馒头、牧草巧克力等系列食品,近年来又加入DIY概念,市场反应良好。农场提供餐饮、住宿、会务、运动等场所,草场定期举办露营、热气球放飞、观流星雨等主题活动,满足了各年龄段、各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5 技术支持,产研结合

台湾休闲农业从法规制定、规划设计、农业技术研究、农业设备开发到农场建设等各个环节,都有台湾大学、中兴大学等高校的参与。他们致力于研究高精尖的农业技术,深度拓展休闲农业理念,并及时将最新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休闲农业提供学术支持,使农场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1.6 紧跟潮流,市场为本

台湾休闲农业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在政府、农会的帮助下,认真观察市场动态,紧跟市场潮流,迎合市场需求,创新经营模式,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始终牢牢抓住市场。他们认真做到“五到”,即“独到、想到、知到、做到、人到”。“独到”是经营产品的独特性,“想到”是未来发展的整体性,“知到”是市场动态的掌握性,“做到”是策略思维的执行性,“人到”是游客需求之满意性。通过做到这“五到”,台湾休闲农业越做越大,越做越精致。

台湾农业的发展经验值得大家思考:反观国内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以苏州高新区上方山石湖生态园周边乡村经济发展为例:苏州高新区拥有自然资源状况、也有人文景观布局,更有经济发展程度及市场消费需求等诸多因素与台湾生态农业区域有诸多相似之处,因而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发展石湖景区周边村级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苏州石湖生态园建设情况介绍

石湖景区其位于苏州城西南,距古城区 4.5公里――石湖风景区,是集吴越遗迹、江南田园山水风光为一体的山水型自然风景区,而横塘街道下属的石湖、新丰、新渔三村正处于石湖风景区内,区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共有13个自然村,562户2130人,另有外来流动人口约7000人。2012年年底,位于石湖景区内的上方山石湖生态园项目正式启动,作为苏州市政府“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此项目建设规划分为三大块具体内容,即动物园、植物园和生境园等。两宋明清时期,文人雅士常在此筑墅隐居,纵情山水,留下了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比较出名的有楞枷塔、范家祠、治平寺、渔庄、天镜阁、行春桥、越城桥等。“八月十八游石湖”、观“石湖串月”等活动,也是苏州家喻户晓、历代传承的民间习俗,历史上就有“吴郡山水,近治可游者,惟石湖为最”的评价。可见,石湖景区周边三村真山真水资源得天独厚,历史人文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3 对接生态园建设中面临的村级经济发展问题

辖区内石湖、新丰、新渔三村,由于三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村级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石湖景区规划和城市开发建设的严重制约,主要矛盾是有地不能用。三村土地是风景区的规划用地,村级经济在土地使用上没有发展空间,直接阻碍着村级经济的发展。前几年,石湖村、新丰村在困难中求生存、求发展,通过改造一些旧厂房,整合一些“边角地”“空搁地”,分别建成了拥有一定数量简易厂房的工业小区,依靠出租厂房取得少许租赁收入。总的来说,由于身处景区,三村村级经济发展的路子比较窄,村级经济总量不大,仅能满足基本开支且缺乏持续性,要想逐年提高村民的股金分配、开展各项社会事业、帮扶工作就有些捉襟见肘。也就是说,三个村庄的老百姓并没有因为处在景区内而获得伴随未来生态园建设带来的获益的远景。

4 建 议

尽管苏州现有高新区“树山”、吴中区“旺山”“农林大世界”、相城区“莲花岛”、吴江有“环太湖”、常熟有“尚湖牡丹花卉”节等一系列休闲农业品牌,虽说有气候环境因素,但与台湾农业发展相比,经营特色单一,淡旺季差别明显,内涵深度挖掘不足,创新少。为此,面对村级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开发建设的上方山石湖生态园项目提以下三点建议。

4.1 政府支持,打造“石湖”品牌休闲农业

石湖景区曾经有上方山果园,种植各类水果,一直保留在老苏州人的记忆中。此次开发生态园项目时,可以借鉴台湾休闲农业模式,依托上方山、石湖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科学规划,深入挖掘该区域渔耕文化、果树种植等特色,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具有山水田园风光特色的“石湖”品牌休闲农业。融入农业生产、观光休闲、餐饮住宿、采摘体验、教育学习、DIY制作、养生健康等多种功能,并根据不同季节和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不同人群的主题活动,打造成樗罩萑说呐液笤骸

4.2 广泛合作,成立休闲农业民间组织

加强与台湾休闲农业交流沟通,学习台湾各级农会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结合苏州本地实际情况,成立类似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组织,吸收从业农民为会员。同时,可以借鉴台湾农会,为会员家庭的其他成员提供各类辅导培训班,如烹饪、健康养生等,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4.3 互利共赢,保证村民群众得实惠

借助石湖景区大背景,打造村经济发展小环境,是横塘街道及石湖、新丰、新渔三村近几年一直在思考的课题。生态园项目启动前,石湖村通过积极主动的协调沟通,谋划多年的休闲农业项目已初步成形。“兼营休闲农场的收入是一般农业收入的4~5倍,例如农牧业兼营加工或休闲平均每家收入达180.8万元,比单纯从事农牧业家庭收入多5.3倍,可大幅提升农村经济。”(陈宝基)突破景区用地单一性,集合种植、观赏、采摘、加工、品尝等深化农业发展,要让有限的土地发挥立体效用。

有鉴于此,对石湖景区周边开发中,我们建议政府在开发生态园项目时,让当地村民参与到休闲农业开发中去,或者根据生态园建设的规划,允许三村在规划范围内布局休闲农业种植、观光、采摘一体、加工,配套修建衍生服务性设施,让游客乐在其中,让村民参与服务性经营项目。一方面使村级经济融入生态园建设,保证征地后村民及村级经济的收入水平,继续维持村民的集体股金分配;另一方面,也为征地后解决村民就业提供平台,使村民从生态园建设中得到实惠,更加支持生态园项目,实现项目开发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苏州横塘[EB/OL]. [2016-11-04].http:///link?url=iJG2zaLI-BS3zNRnXxUxbc-6i9YCK 4LpppUJ37Ue3l3EVmgbv9fCmllPscWF61l1swP00QO8Vx_Qoli1uDngRq.

第11篇

关键词:国外休闲农业;典型模式;经验启示;借鉴

中图分类号:S792 文献标识码:A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1、2、3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1]。休闲农业在国外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程,1865年,意大利专门介绍城镇居民到乡村去感受农业野趣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乡村旅游类型诞生。20世纪30~4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取得较大发展,并逐渐向美洲、亚洲所在地区拓展[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各国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休闲农业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同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也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笔者通过对国外休闲农业的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其基本做法与成功经验,并据此就我国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思考,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及研究。

1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从国外不同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由于思想理念、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因此各国休闲农业在发展形式、组织机制和效益等方面各有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总结如下:

1.1 以日本为代表的绿色观光旅游发展模式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气候高温多雨,国内资源贫乏、人均土地资源紧缺,农业规模小,因此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和制度来引导休闲农业的发展,希望通过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来吸引游客。因而,日本休闲农业奉行“回归自然”的理念,强调市民实践体验,通过农园吸引市民租地经营,农民在公园里生产、生活、休闲,实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一体化经营管理。为了有效推动绿色观光旅游体制、景点和设施建设,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农业土地法律体系,在硬件配套设施、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许多优惠政策。目前日本国内有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观光农园,内设动物广场、牧场馆、花圃、跑马场、射击场等各具特色的设施,同时配有完善周到的服务,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为观光农园赢得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1.2 以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农场发展模式

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具体是指各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推动以农场经营为主的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些农场基本上都是专业化经营,主要以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以及露营农场等形式存在。早在1954年,联邦国营旅舍联合会主办“法国农家旅舍网”,此后各类农业旅游社团组织和法国农业与渔业协会等中介机构陆续成立,有力促进了休闲农业的经验交流、信息传递和业务培训。随着行业协会的不断发展,行业自律作用逐渐凸显,法国政府也逐渐由管理职能转向监管职能,行业协会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显现主导作用。截至2005年,法国已有1.77万农民经营休闲农业,超过5800户农民加入全国性的联合经营组织;2007年有2.92亿人次前往乡村进行休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33.4%;农业旅游收入约244.6亿欧元,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5[3]。

1.3 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葡萄酒旅游发展模式

澳大利亚作为开展休闲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其休闲农业特别重视葡萄酒旅游产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主要依托葡萄庄园的田园风光、酿造工艺生产设备、特色美食、葡萄酒历史文化吸引游客,同时开发观光、休闲和体验等农业旅游产品,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延伸,促使休闲农业向第2产业和第3产业延伸,实现了特色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为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澳大利亚葡萄种植始于1788年,从1810年开始,葡萄酒酿造和销售开始走向商业化,目前已经形成了60多个葡萄酒产区,2008年澳大利亚葡萄酒产量为125714百万升,出口量为71417百万升,成为世界第6大葡萄酒生产国和第4大葡萄酒出口国[4],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据澳大利亚资源、能源和旅游部统计报道,2009年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就吸引410万国内游客和66万国外游客,创汇达48.9亿澳元。

2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

国外休闲农业依托区域特色资源、民俗文化、科技水平等优势,形成多样化的项目开发经营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其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2.1 政府适度扶持

国外政府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或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如日本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20多部,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法规体系[6];国外政府对休闲农业的精品景区实行以奖代补,并设立专项扶持发展资金。如在1992年,美国专门设立了“农村旅游发展基金”,推行“旅游政策会议”制度,确保国家的重大决策充分考虑旅游收益[5]。

2.2 协会积极推动

国外休闲农业通常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来提高休闲农业质量,从而引导休闲农业经营者、管理者不断提升发展和管理水平,在会员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最终来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如法国农会、罗马尼亚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协会以及爱尔兰的农舍度假协会等行业协会均有力推动了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2]。

2.3 坚持市场导向

国外休闲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内外贸、产供销、农科教于一体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如澳大利亚依托本地龙头产业葡萄酒,通过拓展休闲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和体验等新型职能,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组合,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4]。

2.4 协调均衡发展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注重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鼓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重视控制休闲农业活动对资源所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强调休闲农业在促进工农协调和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注重提升传统文化内涵、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从而创造社会文化效益。

3 国外休闲农业对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我国实际来看,加强休闲农业发展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3.1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加强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政策完善是根本,市场运行是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应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休闲农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制订我国关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部署重大活动和工作措施。设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鼓励支持个人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发挥社会资金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制订并完善我国休闲农业服务标准体系,强化对各类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等合作组织的管理与支持力度,增强行业自律性。

3.2 坚持以农为本、彰显文化,深入挖掘休闲农业发展的文化内涵

发展休闲农业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和农民,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要坚持以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增收为目标,融合1、2、3产业的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深入挖掘乡村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入发掘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传统休闲农业文化,突出文化底蕴厚实、景点丰富多彩的特色,拓展多元功能、功能齐全、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园,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在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城乡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

3.3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营销与品牌建设

发展休闲农业应以突出自然生态为重点,加强休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业的结合,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发展思路,充分整合农、林、牧、渔和旅游文化等资源,依托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循环农业示范区,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精品点、精品休闲农庄和精品农家乐,组织开展展示推介活动,形成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品牌,重点培育乡村旅游著名、驰名商标和品牌,实现差异对接、优势互补、合理组合,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产业布局,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及其他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加快培育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变资源文化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

3.4 坚持创新服务,规范培养,提升休闲农业发展的水平与经营机制

发展休闲农业应以创新的理念盘活我国传统资源,将农业资源与创意相结合,开发丰富多样的创意农业产品,打造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农村农庄,形成创意农业产业带。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产品服务、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要通过制定标准、加强管理、培育品牌、引导行业自律等多种方式,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

总之,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任重道远,无法因循已有的模式,在实践中将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难题,需要我们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注重吸取国外成熟和有益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农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紧紧依靠广大农民,充分调动各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就能够实现突破,道路会越来越宽广,我国休闲农业的前景最终也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2011-07-25.

[2] 瞿兆赛,曹林奎.世界旅游农业发展概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5):470.

[3] 张蓓,万俊毅,文晓巍.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J].农业经济问题,2011(5):100-105.

[4] 李甲贵,贾金荣.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发展政策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0(6):106-109.

[5] 赵俊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农业旅游经营管理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2(5):27-31.

第12篇

一、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的概况

台湾观光农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为使农业走出困境,提高农民收入,台湾加快了推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倡导以生产、生活、生态相互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三生”农业,促使观光农业逐步兴起。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兴产业,主要利用农业及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乡村变成具有休闲、教育、文化、游憩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满足人们对休闲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其经营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各类休闲农场、林场、牧场、渔场、观光农园、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以及民宿(农民旅馆)等。经历了单一果园、多类农园、主题式农园和整合式农园四个阶段发展,观光农业已成为台湾新兴的产业发展形态。它既是人们乡村休闲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收益,同时也拉动台湾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台湾观光农业已步入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轨道。

二、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经验分析

(一)政府大力支持

早在1983年,台湾农政部门就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使观光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程序化。在1990年和1994年,“农委会”分别制定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和“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从技术、辅导、补助、宣传等各方面加大了对观光农业支持的力度,并积极指导各地发展休闲体验型市民农庄。此后,市民农园在台湾各地迅速发展起来。1998年全台各地休闲农场业者组织观光农业发展协会,致力于业界资源的整合,成为产业界与官方之间的沟通桥梁。2003年成立观光农业学会,开展观光农业研究并提供相关知识及咨询,使台湾观光农业的经营与发展更具专业性。

(二)布局规划合理

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对观光农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其发展布局,避免了重复开发与模仿建设。台湾农业大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如云林、高雄、屏东、台南、彰化、加大等。台湾农业主管部门还推动“一乡镇一休闲农业渔区”和利用占全台面积一半以上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筹建步道,与观光农园、民宿相结合。

(三)企业创新经营管理

首先,大部分企业都建设相关网站,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其次,产品经营多样化,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相结合。观光农业除了提供实物的产品,还有奇观、风景、氛围和主题等“情景消费”产品。第三,重视分工合作,强调同一地区的联合。台湾有相当一部分观光农业已经实现了企业化,或是不同服务领域的分工合作,实现了观光、娱乐、餐饮和住宿的综合。第四,强调资源特色。在经营内容上,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地方特色,利用农业资源的丰富性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结合农村文化活动,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亲身体验,提供乡土料理、农庄民宿等。

(四)相关理论的支持和引导

在台湾多年的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 台湾有关专家、学者围绕观光农业的内涵、功能、设计理念等理论进行了深入而系统地研究,形成了相应的观光农业美学、园林学、景观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理论, 促进该产业更加成熟地发展。

三、海南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海南观光农业发展与全国有异曲同工之处,虽起步稍慢于部分领先地区,但近十余年来,经各方努力,已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除了类似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创建的热带植物园、位于三亚市天涯镇南天生态大观园、台商林保森投资兴建的海南观光农业“伊甸园”以及正于海口市秀英区内建设的农业观光园等众多较为大型的农业旅游项目外,光是秀英区内就相继发展起10余个观光农业园,涌现出几百个家庭果园,人们只需半小时车程,即可赴另一观光农园感受田园风情。这些项目的形成,成为岛内外游客节假日度假体闲的新去处,也为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政府宏观管理不够、规划不系统、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定位欠缺以及项目单调、品牌单一、缺少文化内涵等不足,整体效果有待提高。

四、对海南发展观光农业的启示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一是积极引导。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观光农业股份合作有限公司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制定吸引海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的优惠措施;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使农民真正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受益者,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二是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比如,对改造观光农业区接待设施和排污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以贴息的方式予以扶持;对观光农业示范区用于种养业生产、冷藏保鲜、增氧排灌等方面的用电,享受农电价格;对从国外引进种子、种苗和设施装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控制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休闲农业项目的布局应注重与客源市场的联系,既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区位,还应考虑与其周围的其他休闲项目及名胜古迹等风景区的关系。在项目建设规划之初应注意整体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特性,使之互相搭配,互相补充。

(二)企业应该在休闲农业中发挥主体作用。

首先在经营活动中,政府不能替代企业,各类型休闲观光企业,应加强集群化、网络化经营管理,形成竞争力,进行市场分析,加强顾客关系管理,注重提高效率,以有效利用资源、控制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果。其次是要顺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着力挖掘历史和民俗文化,为观光农业增添内涵,吸引高端客源。善于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购建特色,打造观光品牌。三是注重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对从业人员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旅游法规、环境保护、经营管理、旅游接待服务技能等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使观光农业适应市场的需求,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消费。

(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观光农业归根结底仍然是一种依赖农业生产和农业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因此,在推广农村旅游、农业观光的过程中应增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平衡发展,达到生产企业化、生活现代化和生态自然化,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次,要与文明生态村建设相结合,把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与弘扬先进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业内部各业的带动力,促进优质精品生产,优化区域农业结构。另外,要创新持续发展能力与模式,加强与关联产业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繁荣,促使海南的现代观光旅游农业充满生机,持续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