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的传承性

民俗文化的传承性

时间:2023-07-07 17:25:05

民俗文化的传承性

第1篇

关键词:传承;传承要素;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2)03—0140—07

在民俗学和人类学界,“传承”一词被广泛而模糊地使用,对于其内涵和外延到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民俗学者大多认为,传承是民俗文化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民俗在时空维度上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显示了人类知识与文明延续不断的文化动力。传承一种民俗,就意味着该民俗的核心内容与形式在一定群体和地域中世代相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稳定不变。传承体现了人类对祖先所创造的生活经验与知识体系的理解和继承,反映了文化基因在特定区域和特定群体中历代沉淀而成为生活的惯习。

一、传承的基本内涵

民俗是一定范围内的民众在适应生存环境、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生活文化的总和。无论何种民俗,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反复实践凝聚而成的文化。这些文化被一代代人不断积累、不断丰富,最终形成稳定的、具有规范性、模式化和制度性的民俗。因此,民俗现象自产生以后就离不开后人的继承与发展。民俗学界将这种现象称为民俗的传承性特征。

具体到“传承”一词,在民俗学中使用时多指民间知识,尤其是口传知识的传授与继承;而当下被时髦地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话语之中。在日本,“传承”一词源于日本民俗学奠基人柳田国男关于“传说”的民俗学研究,他在《传说》一书中广泛地将“传承”与“传说”等同使用。此一用法被日本各类辞书所采纳。《日语大辞典》:“口传,口头相传,世代相传”日本编撰出版的《世界大百科事典》记录的“传承”条目为:“一般而言,指一定团体传承文化遗产的行为及其传承的事物。此时传承与传统有诸多相似的关联。在民间也有重视没有文字和记录的传承下来的事项,因而传承被视为民俗学研究的对象。”

在我国,“传承”一词在民俗学界出现较晚,但重视从“文化”的广义角度认识“传承”。张紫晨在《中外民俗学词典》中将“传承”与“文化”联合使用,“传承文化,又称传统文化,是指在一种文化类型中保持并不断延伸的文化因素。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即指民俗,它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与语言民俗三个方面的传承。……把传承与文化联系起来,便使传承获得了广义的意义。它不仅代表着传承着的事象的本身,而且代表着一种文化过程。”在此定义中,将“民俗”看成是“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区分出狭义的“民俗传承”和“广义的文化传承”。

传承在人类学和民族学中也被广泛使用。在进化论者那里,“传承”不仅被看成是人类对“遗存物”的因循守旧,而且也表现出人类文化在进步与发展中的理性选择。在播化论者那里,“传承”被看成是“文化的传播”,即文化在空间上居于不同区域的群体之间的采借。在历史学派那里,“传承”被看成是文化的年代学的继承形式,即文化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不断继承和变化的历史事实。解释人类学家克里福德·格尔兹把“传承”不仅看成是象征符号体系的表达,更是看成是人们进行文化沟通的工具。他指出:“我所坚持的文化概念……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总之,“传承”作为一个普遍使用的术语,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加以认识。正如祁庆福所言:“对‘传承’的认识,不应当局限于民间口头文化,而应当从更宏观的‘大文化’视野扩宽、加深理解,特别是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解,即不仅充分注意到传承文化的‘民间性’,还要重视其民族性、群体性以及传统性与现代织在一起的文化变迁性。”

由此,我们认为,“传承”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民俗文化发展变化的运动形式。它在历时性的向度上既是指各种民俗文化从产生起在一定民族或族群内部代代相沿、在一定历史时期保持稳定并不断延伸的运动过程,也是指各种民俗文化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的历史发展仍然被后人所继承并保持基本形貌的文化状态;在共时性的向度上,是指产生于一定民族或族群中的民俗文化在空间上被他民族或族群所采借,并在他民族或族群中相互沿习、代代相传的运动过程和状态。在表示民俗文化运动过程时,“传承”为动词词性,指的是民俗文化自上而下“传”和自下而上“承”,即上代人“教”和下代人“学”的循环互动过程;在表示民俗文化运动状态时,“传承”为名词词性,指的是代代相沿的民俗文化本身,这时的“民俗文化传承”等同于“民俗文化传统”。

民俗经由传承而实现代代相传,保证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和稳定。人们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民俗事象,作为文化传统成为当下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传承与传统密不可分、相互包含。人们传承的是传统文化,并以文化传统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心理;文化传统则反过来作为一种“文化权力”,支配着人们继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至持久稳定。传承最终体现了人类对传统的理l生选择。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总是会根据生存需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习得社区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会对不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民俗文化传统逐步抛弃,从而传承那些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民俗文化传统。

第2篇

关键词:民俗艺术;艺术学理论;民俗艺术学;传承;结构;层次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传承是民俗文化传统维护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民族特色保持的最可靠的路径,民俗艺术作为民俗文化的有机部分,自然也以传承为其存在、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民俗艺术的传承理论着重研究民俗艺术的传承规律,尤其注意传承人的研究,包括传承谱系、传承方式、传承情境、传承路径,以及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等,从而在深层次上揭示民俗艺术生成、发展的规律。

传承既包括随纵向的时间线索的不断传习,也包括在一定横向空间范围内的接受与传播。它一般以时间为标杆,以同地域、同种族的前后传习为主要运动模式,就对象与领域而言,涉及作品、题材、主题、风格、技艺、语言、色调、工具、方法、场域、审美、信仰等诸多方面,并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承相接和相沿相习。在民俗艺术的传承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是传承的主体。民俗艺术的传承主体是长期生活在一定民俗氛围中的民众,尤其是指其中的从艺者和从业者,以及民俗艺术的研究者、爱好者和经营者等。他们有直接传承人和间接传承人的区分,前者为带徒、传艺、演示、教习的从艺者们,而后者为关心、热爱、参与、学习、研究、推介民俗艺术的非从艺者和非专业人员,包括民俗艺术的收藏者、研究者、工作者、出版者和爱好者们,他们共同构成了民俗艺术的传承人队伍。

民俗艺术的传承主要有赖于传承人的推动,同时也有时空条件、生活需求、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要在实践层面上维护好民俗艺术的传承,必须首先对传承的有关理论加以深入的研究和领悟。就民俗艺术的传承规律而言,传承的结构与层次问题就是需要认真加以研讨的理论领域。

一、民俗艺术传承的结构

民俗艺术传承的结构指民俗艺术内外部关系中最显著的方面,以及这些方面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作用。传承中各要素的存在和交互作用决定着民俗艺术的传承力度,并在结构方面显示其自有分合、相互依存的关系。概括地说,民俗艺术的基本结构,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基本部分,其传承也循着这三者的自身规律而展开。

1 主客体间的关系

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一切文化艺术形态,包括民俗艺术,最基本的结构组成。

主体作为民俗艺术的创造者和享用者,决定着客体的存废和中介的选择,它以一定地域、一定民族或一定国别的人群为存在,是艺术创造中的主导成分。民俗艺术作为满足一定功能需求的客体,总是显现着民族的情感或地域的风格,留有主体的文化记忆,并反映着主体的好恶取舍。主体是一定社会氛围下的群体,他们具有基本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共同的爱乡爱国情感和生活理想,对传统既珍视又不乏创造的热望,大体上的朴素无华和内在的聪灵睿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民族都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艺术,并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和文化意义。一定的主体在一定的时空下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军事、自然和其他族群的制约,也能透过艺术反映出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主体不但被动地传承、改造着自己的民俗艺术,也主动地不断拓展生活,或多或少地改变着自己的传统。例如,民俗艺术的产业发展就不属自然的传习,而是主体出于经济发展和文化战略的需要,而人为地扩大民俗艺术品的产量和规模,并以集群化、标准化、工业化为其生产的特点。不过,主体作为民俗艺术的制作者与消费者,一切民俗艺术品的传承和发展,都以他们的需要为前提。

客体主要指民俗艺术的作品和产品,它们是主体艺术审美的表达和创意劳动的结果。作为艺术劳动的对象,它们总是以服务主体、满足功能、创造价值、传习传统为要旨。客体的构成还包括艺术创作的工具和材料,但以艺术成果,即艺术作品和艺术产品为主。作为客体的艺术成果,经主体的选择、创意与制作,一般都以文化价值或经济价值为其存在的前提。民俗艺术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乡土性和民族性,在于文化传统的承载和民族精神的表达;其次在于它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所表现出的智慧和美感;再次,它因包容着历史、民俗、宗教、美学、哲学、心理、语言、技艺等因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面,成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对象;最后,它客观地具有艺术产品的性质,部分品类有赖于艺术市场和民众的消费选择,能形成相关产业,并带来经济的效益。客体从原料到成品的过程是主体艺术创意和艺术劳动的结果,并始终凝聚着主体的心智和需求。正是客体的存在,才使主体的创造具有目标和意义,民俗艺术的客体也正是如此。

2 中介的作用

中介作为主客体联系的桥梁,分别以人、事、物、语为媒介发挥传递与联接的作用。

就民俗艺术而言,其制作风俗和具体作品均能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建立起奇妙的文化联系。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的信仰观念、制作风俗、审美理想、功能追求等,在主客体的联系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介使主体的艺术创作活动目标明确、对象具体,并摆脱孤芳自赏和随心所欲的把玩,使实在的功能意义和现实的社会需要成为创作的重要前提。

中介作为人,主要在主客体间起勾连的作用,他一方面将主体的思想、情感、信仰、审美观念、个性风格等传达给客体,另一方面,又将客体的需要、特征、条件和性质等反馈给主体,从而给主体作为调整、判断、决策的参考。

中介作为事,以动态的方式,提供了主客体联系的机缘和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包括制作过程、传艺过程、展销过程、应用过程等,都使主客体紧密相联,协调优化。大凡事情,总有起有止或循环往复;有原因,也有结果;有规律,也有变数。这就为主客体间关系的调整提供了契机。

中介作为物,以静态的方式,通过存在与使用,在视觉、心理、观念、功能、象征等层面上,发生由潜而显、由静而动的变化,从而推动艺术创造中的主客体运动,发挥凭物而感、引导带动的作用。

中介作为语言,以语态的方式传递信息。用语言传递的信息包括思想情感、信仰观念、审美意识、技艺要领、市场动态、社会需求、协作分工等,不仅能加强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对客体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从而使主客体关系得到优化和调整。

民俗艺术在正常的传承背景下,主要靠创作主体和消费主体的生活与审美需要,以及客体满足这些需要的能力和条件来实现传承。至于中介的作用,主要在两种情况下显得比较突出:其一,传承出现了危机;其二,为了扩大传承的规模。前者,是因某种民俗艺术的自然传承处于濒危状态,急需加以抢救和维护,以中介去激活主客体的有效联系;后者,则从利用、开发和艺术产业发展、产业群建设出发,强化和拓广主客体间的联系,借助中介手段以获得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中介是民俗艺术传承结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正是它的存在,为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二、民俗艺术传承的层次

民俗艺术的传承层次,系指民俗艺术传承中的内部结构关系,以及构成这种关系的各部分按时间和空间向度的纵横展开。从艺术创作的直接要素与基本成分,以及间接的背景与媒介着眼,我们可以把民俗艺术的传承层次做“基本层次”和“特殊层次”的理论划分。

1 基本层次

民俗艺术传承的基本层次,主要包括“民俗艺术成果”、“民俗艺术活动”、“民俗艺术精神”三个层面,它们分别以物态的、动态的和心态的方式介入民俗艺术的传承,并形成彼此相联、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生存状况。

“民俗艺术成果”,就造型艺术和平面艺术来说。主要是物质成果,具有显著的空间性质。不论是木雕、石雕、泥塑、编结、织绣等作品,还是剪纸、刻纸、版印、绘画、印染等成果,都主要以物态的形式传承,时间范畴的已完成性和空间范畴的实在性成为其主要的特征。就表演类民俗艺术成果而言,诸如小戏、傩戏、舞蹈、歌谣、说书等,虽无法进行空间尺度的判断,却也在时间的坐标上,以既往性表现出过去的、已完成的性质。民俗艺术成果是传承中最基础的层面,它提供了前人的艺术经验和可资效仿的样板,成为后人研习、模仿、化用、以图超越的坐标。艺术成果作为艺术活动的最终目标,其传承能直接推进艺术的繁荣。

“民俗艺术活动”,指民俗艺术成果的创造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流动的层面,有着突出的时间特点,常常体现为进行中的艺术过程。民俗艺术活动的传承只有在文化活动中进行,诸如创意、制作、展演、教习、销售等动态环节,能成为艺术传承的机缘。民俗艺术活动的传承往往借助媒介或载体而展开,包括材料、工具、技艺、流程、行话等,传承通过它们而变得直接、具体。民俗艺术活动的传承以传承人为依靠,以民俗艺术成果为追求,以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为支柱,反映了人、物、事、魂的交混和一统。民俗艺术活动的传承,具有社会文化的特点,超出了纯艺术的过程,它伴随着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参与文化建设的意义。

“民俗艺术精神”,指民俗艺术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包括民族情感、宗教观念、审美理想、集体意识、历史情怀和生活热望等,作为无形的存在,它体现为时空的交混和超越。民俗艺术精神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其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的层面中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艺术精神带来创意,支撑创作,使艺术作品获有灵气,使艺术活动充满自信和乐观。艺术精神是艺术活力的泉源,也是艺术传承的动力。民俗艺术的精神伴随着庶民们的生活经历了长期的传承、发展,已成为民族文化依归的家园和民族传统的标志性符号。民俗艺术精神决定了民俗艺术作品的品位,也决定了民俗艺术活动的意义。

由于“民俗艺术精神”具有时空交混,或超越时空的特征,因此,就时间的向度看,“民俗艺术成果”、“民俗艺术活动”和“民俗艺术精神”在时态上分别表现为“已完成”、“进行时”和“全时态”。就时空观说,“民俗艺术成果”,较多表现出空间性的特点:“民俗艺术活动”,主要表现为“时间性”的特点;而“民俗艺术精神”,则表现为时空一统的文化哲学观念。正是它们形态的不同和时空的差异,呈现出相互区别又有联系的传承层次。

2 特殊层次

民俗艺术传承的特殊层次,指在民俗艺术本体的自然传习之外的客观条件,也指传承与传播中的外在媒介。这类层次包括民俗艺术的理论研究、文图音像资料的搜集与制作、民俗艺术教育的普及、民俗艺术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它们作为非民俗艺术本体和非自然传承因素,其人为的推进形成了传承体系中的新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建设力度。

民俗艺术理论是对民俗艺术内外部规律的概括,它研究民俗艺术的发生、形态、类型、功能、审美、创意、制作、传播、传承、应用,以及概念、体系、变迁、整合、语言、传承人、艺术市场等各种学理的与实践的有关问题。不论是基本理论,还是应用理论,它们对民俗艺术规律的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均有助于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理论研究从大量的现象、个案、类型人手,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规律、发展历史、研究状况、美学评判等方面,其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促进对民俗艺术的认知和洞悉,另一方面又能引导它的繁荣和发展,进而在自然传习之外推进有目的传承和更广泛的传播。作为特殊层次的理论研究,能使民俗艺术的传承从单纯的实践进入更高的层面。

文图音像资料的搜集与制作,是民俗艺术传承的新载体和新手段。文献和图像中包容着大量的民俗艺术信息,它补充着对一时一地的实物资料和动态活动的把握,具有越时跨地的优势,并留下可资探源、比较的历史印迹。就图书来说,例如形成文本的讲经宝卷,其中就有大量的民俗艺术资料。《香山观世音宝卷》说到绣花时有这样的描述:

说起难来真可难,开头要绣凤凰戏牡丹。

雄鸡司晨近旭日,青松挺拔立高山。

绷子上面咚咚响,绣花容易配色难。

桃红柳绿梨花白,梅花五福自然香。

三针挑个蚂蚁足,四针绣个桂花芯:

五针搀个金铃子,六针勾个活麒麟。

绣个金龙盘玉柱,鲤鱼定当跳龙门。

地上花鸟绣不尽,天上要绣八仙神。

这段描写记录下传统的绣花图案及其针法技巧,正是文化传承中应特别注意的非物质文化的成分。

再如,《梓潼宝卷》中对元夕花灯有这样的描写:

绣球灯,在前面,滚来滚去;

狮子灯,后头跟,眨眼铜铃;

看一盏,猴狲灯,毛头贼脸;

挑担水,过仙桥,脸红到耳根。

看一盏,走马灯,走来走去;

牡丹灯,红芍药,姊妹相称。

牛车灯,转起来,木龙戏水;

磨子灯,轰轰响,不得绝声。

春季里,山楂灯,红光灼灼;

梁山伯,祝英台,同上杭城。

夏季里,开荷花,红花绿叶;

唐明皇,杨贵妃,也扎成灯。

秋季里,开,桂香十里;

刘知远,打瓜精,独坐龙廷、

冬季里,开腊梅,雪景好看;

小秦王,争江山,胜败难分。

这段有关元夕闹花灯的描写,涉及动物灯、花卉灯、机关灯、农具灯、传说故事灯、历史人物灯等,为节日民俗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留下了重要的信息。

音像材料是传承民俗艺术的新媒介,音像制品的大量生产、复制与传播为文化与艺术的传承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和可靠的资料。尤其是原生态民歌的录音制品,民俗舞蹈、民间曲艺、傩戏傩仪、地方小戏、民间工艺、庙会活动、节日风俗、民族风情等录像制品,也构成了推动民俗艺术传承的重要资料。

艺术教育是民俗艺术传承的重要方面。民俗艺术的教育包括生产实践和表演活动中的带徒教习,也包括学校课堂的相关教程的设置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后者构成了民俗艺术传承的特殊层次。实践中的教习具有自然传习的性质,它多重视技艺、技巧的模仿,而较少或没有理论的传授。学校的艺术教育则重视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统一,同时突出学科因素和系统性特点。

民俗艺术的学校教育包括以实践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民俗艺术学校,例如以培养表演艺术人才为主的“新疆民俗艺术学校”,还有在学校教学中设置的有关陶艺、剪纸、烙画、刺绣、版印年画等技艺的专门课程,以及面向社会的有关艺术教室。至于民俗艺术的理论教学课程主要在部分高校的艺术专业中开设,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中较为突出。例如,东南大学从1999年开始培养民俗艺术学硕士,2003年开始培养民俗艺术学博士,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民俗艺术传承的新层面和新高度。

民俗艺术是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色文化,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新领域和新资源。

所谓“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资源所进行的持续的、有规模的生产活动,是以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当代消费的新兴产业和产业链。没有产业链就不能构成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涉及人才、物质、场地等因素,其主要发展链结包括:文化资源、文化创意、文化人与产业劳工、生产基地、文化产品,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方面。

文化产业的特征表现为,它作为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产业,同其它行业相比,它不是单纯固定资产的积累和原材料的投入,而是更注重于人力资本(包括智力资本)的投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因此文化产业更重视文化创意和从业人员素养的不断提升。民俗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标志,主要在于“现代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这四个方面。“现代化”有别于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规模化”摆脱了家庭作坊式的小打小敲,“市场化”要求进入商品的流通,而“国际化”则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3篇

民俗 流淌的母亲河

人们对民俗的了解和喜爱,往往始于儿时的经历与感知,因为人一出生便活在民俗中了。生活在乡村的自不必说,即使生活在城市的,长辈们往往有意无意之中将故乡的风物习俗随日常生活带到了城市,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仍然飘荡着故乡泥土的芳香,绵延着田园生活的温馨和从容……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人们越来越感悟到:一个人走得再远,也不可能走出心灵深处的“故乡”,那是涵养情感,孕育人文情怀的精神家园。

什么是民俗?学术界见仁见智。钟敬文先生在其《民俗学概论》中对“民俗”一词有过精彩的解释:“民俗,即民间习惯和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最贴近民众身心、最符合生活真谛,生活性是民俗文化最本质的特征。一方面,生活是民俗的源泉,民俗的根脉延伸到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医药保健等物质生活领域,家庭亲族、社会交往、生活礼仪、岁时节令等社会生活领域,信仰禁忌、民间艺术、民间伦理观念、游艺竞技等精神生活领域,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另一方面,民俗是生活的提升和反映,民俗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不同生存状态下民众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一定范围、一定群体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成果。民众生活因民俗文化相伴而色彩斑斓,民俗文化因植根于民众生活而生生不息。

民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底蕴不仅存在于典籍中,而且还更普遍、更深沉地扎根在各种“乡风土俗”中。如果把典籍文化比喻成父亲文化,民俗文化就是母亲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文化精神正是由典籍文化和民俗文化共同组成的。与典籍文化所具有的正统性、系统性和威严性相比,民俗文化则更具民间性、内生性和广泛性,显得更包容开放、亲近鲜活和多姿多彩,更具体生动地承载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包含了广阔深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世代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民俗文化就像千年流淌的母亲河,蕴涵着更多的民族文化基因,传递着我们的民族特性与民族性格,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

“生活之树常青”,植根于民众生活的民俗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许多优秀的民俗事项不会因社会变革而中止。“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只要传统的农耕文化还没有从记忆中消失,这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节日风俗就会沿袭下去。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而产生流变。特别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当代民俗被注入了许多时代的新元素和新内容,出现了多元的发展趋势。近些年,学界与民间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民俗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各种民俗现象的研究中,出现了重新认识并复兴传统民俗文化的动向。

民俗文化的核心是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生存、延伸、发展地主要在广大农村。浙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形态、悠久的人文历史传统、多样的社会生活方式,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绚烂多姿、博大精深,传承演绎7000年而经久不衰,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浙江民众的精神个性和生活形态。有许多事项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和天才的艺术创造,不少种类为全国仅存。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对这些丰富醇厚、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立此存照,将其中的部分优秀事项展示给广大民众。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浙江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认识到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把民俗文化作为乡村建设尤其是乡土文化建设的内容,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自觉投入到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中,使浙江民俗文化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许多民俗事项在根植于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吸纳并融合了时代的新元素,从而萌发出了新枝嫩叶。在浙江这块文化基因极其丰富、充满创造活力的土地上,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对民众生活尤其是对新农村建设作了慷慨奉献,像无私而智慧的母亲激活了民俗事项中的文化基因。精彩纷呈、厚重博大的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崛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民俗文化不再是“落后”、“原始”、“蒙昧”的事物,而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本土形象的宝贵文化资源。

尤其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联合国在全世界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把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文化遗产日”,营造了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良好氛围。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浙江的民俗文化传承迎来了可喜的发展局面,形成了民间艺人、社区和政府三个主体力量。这三个主体力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组合而成了推动民俗文化传承的强大合力。浙江众多的民俗文化传承实践范例为我们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了崭新的视角,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俗学的知识和理论。

我们尝试着从浙江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宝藏中挑选出民族特色鲜明,而今依然在民间生活中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活态传承的民俗文化100例,以尽可能简洁而准确的文字和图片,展示每个民俗的四个要素:定名来历、历史流变、文化价值与活态传承,以求激发起社会各界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喜爱和关注,乃至对其发展的研究、扶植和参与。我们尝试着运用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有关理论,结合民俗文化传承的具体实践,探索民俗文化发展的规律。我们十分清楚,我们对民俗文化领域还涉足不深,对其研究还刚刚起步。但我们愿以绵薄之力表达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期盼。我们深信,民俗文化的母亲河,不仅将世世代代继续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还将责无旁贷地参与当今世界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创造。

链接:本文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童芍素为《流淌的母亲河――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传承》一书撰写的代序。该书从浙江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宝藏中挑选了民族特色鲜明、至今依然活态传承的民俗事项100例,简明生动,展示出一幅幅丰富鲜活的民俗画卷。该书由童芍素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刊将陆续选取一些精彩篇章,推介给海内外的读者朋友。

第4篇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各族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民俗文化,早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极具民族特色,体现着民族发展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俗文化体现了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图书馆不但是发掘民间文化、保护文献信息、宣传文化知识的主要执行者,同时更是民俗文化最好的传承者和保护者。如何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让图书馆成为传承和保护的主要角色,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为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图书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我国非物质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历史的最好见证和真实记载,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民俗文化充分代表了普通百姓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意识。它依附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具有集体性、普遍性和传承性。如:我们的春节贴对联、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赏月、端午节吃粽子等等这些,都是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不但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其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只要有人们的活动就有民俗存在,在生产中有劳动民俗、日常生活中有符合道德伦理的生活民俗、婚丧嫁娶民俗,还有民间文学、歌舞、宗教礼仪等等都是民俗文化,所谓“十里不同风”就是指民俗文化涉及的领域广泛,种类繁多,而且民俗还极具地域性,如:贵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花炮节,举行的日期就不同,是正月初三,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节也叫“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等助兴。

二、我国民俗文化保护现状

一直以来国家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非常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已经上升到法律法规保护范畴之内,云南、贵州两省已经率先颁布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全国人大正在酝酿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民俗文化是非物质遗产,因此涉及的非物质遗产相关法律法规同样适用于民俗文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国家把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在贵州省《民俗保护条例》中就明确规定了:“具有学术、史料、艺术价值的手稿、经卷、典籍、文献、契约、谱牒、碑碣、楹联等属于民俗文化,鼓励以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为目的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有重点、有选择地做好民族民间原始文献、典籍、戏剧、音乐等的记录、翻译、校订、出版、研究和开发利用等工作”。

为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贵州各地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如清镇的生态民俗文化节、剑河“七月半”民俗文化节、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等等。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现代文化传播速度之快,都影响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些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等现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这些民俗文化遗产渐渐面临被都市文化吞噬的危险,传统民俗文化生存、发展的空间逐渐缩小,特别是传统民俗的消失和濒临消失,对于传承有价值的民俗是个极大冲击,因此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已经迫在眉睫。

三、图书馆在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角色分析

图书馆的职能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相吻合,对涉及民俗文化的图书、原始文献、经卷、楹联、年画、皮影、剪纸等的搜集、整理、保护工作正是对民俗文化最好的传承和保护,因此图书馆既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保护者。

(一)图书馆是民俗文化的保护者

图书馆是最重要的保存人类知识、传承人类文明资料的服务机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将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凭据,对民俗文化的发掘、传承与保护是图书馆工作的一部分,图书馆对馆藏破损文献资料档案进行抢救、修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对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一种保护。有效的对民俗文化资源加以保护、最大限度地延长民俗文化图书、文献资料的寿命,不但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而且还保护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图书馆大量的古籍图书,为我们更好的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了可靠的文献资料,相关部门通过这些文献资料查找民俗文化的起源、作用、方式等,为研究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俗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作为保存人类知识机构的图书馆该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以各类图书馆为平台,尽可能搜集各类民俗资料,行成系列,使之能生动的展示可观众。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大学生中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发动学生收集本地域的民俗资料,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公共图书馆可以开展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方面的讲座,使公众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二)图书馆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者

民俗文化的最好传承方式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遵从并使用民俗,而图书馆正是人们答疑解惑的最好老师。图书馆可积极利用现有馆藏特色资料和优势,向各地同类馆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民族文化资源交流。积极举办参与各种类型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为各地之间,各民族之间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的平台。通过阅读图书加深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了解,通过图书馆对民俗文化进行宣传,从而改变自然传承的方式,更加灵活的保护民俗文化。图书馆是文化传播的窗口,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可以通过文本记录、录音,录像、数字化等多种手段进行,这样就可以使抽象的民俗文化通过图书馆窗口向世人展示。图书馆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一方面可以对民俗文献档案资料妥善保管,另一方面可以为更多的读者讲解文献资料信息中涉及的民俗文化,使人们对非物质遗产更加了解,从而很好的传承下去。

(三)图书馆在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分析

图书馆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承担着收藏、展示、研究、传习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职能,而最好的保护莫过于是大力地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如:贵州省图书馆对贵州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图书馆14个主要机构中,涉及非物质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相关机构有:典藏借阅部、历史文献部、研究辅导部以及贵州省古籍保护中心,同时还是全省地方文献收藏中心,较完整地收藏了自清代以来的各种地方文献,为全省最具研究价值、收录范围和品种最多的地方文献收藏地。这些地方文献中记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保护好这些地方文献就是在保护民俗文化,而通过图书馆将这些地方文献让更多的读者熟知,这就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可见图书馆在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四、结语

第5篇

我国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并在近现代的不断发展中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为此本文就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群众文化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指的是产生于民间生产活动中的,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文化的经验总结。并且它较高的文化价值对当代人的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借鉴作用,因此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也就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一、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联系

1.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伊苏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文化也随之不断迈进,并烙刻着某时代的特征。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所积淀的产物,文化已成为整个国家及民族赖以维系的物质基础。而在大形势背景下依靠各民族祖先形成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都带上了一定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这也就契合了群众文化与当代文化发展的需要。包括民族服饰、诗词古经。思想观念等在内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某历史时期的群众文化的展示。在历史车轮向前的滚动中,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不论是抱残守缺,还是不断更新进步,它们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都对当时社会、经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都是我国的民间文化的艺术风格、气质的反映。而它的所有,追根溯源,都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的要求下,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留于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更要注重对它的整合、创新与发展,使其跟上时代的脚步,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2.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具有重要作用。

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传递,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在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进步和传承中,很多都以某种比较固定的形式传承下来,并保存了它们原有的特点。比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受人喜爱。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并广布五湖四海。这就对我国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群众文化也不断进行着自身的拓展与创新活动。为了使我国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政府方面也应高度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群众文化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它的保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事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对其必须充分重视。

3.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在我国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对传统优秀文化继承的同时,我们还应对其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使之与群众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由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民族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进程中,并不会无故消亡,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保护和继承,以此最大性的发挥它的功能与效用。对于当今我国的一些法定节假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传统文化遗留的产物,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时间去感受传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魅力,并用批判的眼光,取其精华,去之糟粕,实现我国优秀民间民俗的承接与发展。同时,我们不应固步自封,要用世界的眼光,汲取外国文化精华的部分,使之与我国传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相结合而发展。群众文化在与新时期发展特点的结合中,它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例如以前的祭祀神灵至今的庆祝丰收,逐渐演变为一种平常都能够进行的娱乐活动。在这种演变过程中,不仅对传统文化赋予了其时代的特色,而且表达了一定的思想内涵,实现了继承中的创新与发展,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对群众文化提出的更高要求,推动了群众文化迈向一个新台阶。

二、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化经济不断的发展中,消费民俗学、经济民俗学也随之兴盛起来,并成为一股潮流,从而引起许多相关学者的关注。并且怎样有效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成为很多人所重视的一大现实问题。基于这一现实问题,使其发展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形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全球化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者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发展对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反作用。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对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并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实用性。因此,为了利用好它的这一功能,我们要从它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入手,把我国的服饰、餐饮等行业不断向前推进,使之成为最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先进文化。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对当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把这些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当代社会人们对文化的信需求,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把新型的文化色彩应用其中,使文化的多元化得以更好的展现。

作者:王甜甜 单位:山东省阳信县文化馆

参考文献:

第6篇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民间约定俗成并传承于世的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一、我市民俗文化保护的现状

招远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全市总面积1433.18平方公里,我市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比如我市的面塑、剪纸等手工艺术散见于民间,每年的秧歌节、黄金节备受市民的欢迎,现在我市又着力打造打造古村落开发,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再现具有地域特色的胶东文化,悠远的胶东民俗沉淀出的底蕴形成了招远风格独特的乡村民俗风情。在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下,各个部门齐联动,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民俗文化,避免一些具有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的流失。

二、我市民俗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有待加强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现在我市的市民对民俗文化的具有一定的保护观念,但是具体怎么做,怎么样保护,没有具体的定位,甚至于不知道从哪入手。而年轻的一代接受现代文化的洗礼比较崇尚潮流的东西,时尚、新颖、时髦,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近几年,外国的一些节日在中国广受追捧,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参与的人数之多,大有取代中国传统节日之势。而且,现代的教育对民俗文化涉及的也比较少,年轻人对于悠久的民俗文化,知道的比较少,甚至认为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的落后性,没有延续和保护的必要。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之下,我市的民俗文化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民俗文化的传承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传承体系不完善,代表性传承人濒临失传。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民间技艺传承后继乏人,会剪纸艺术的人越来越少,至今仍健在的,那些为数不多的民间艺人也因年迈、体弱、多病、等原因,很少在亲自操作了。再加上保护措施不力,代表性传承人尚未得到有效保护,民间技艺传承人同样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一些技艺和绝活遗失,则导致青黄不接和人才断层,一些珍贵实物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

(三)专业研究人员与专业队伍有待增强

如舞龙、舞狮、面塑艺术、剪纸艺术等一些民间艺术,由群众自己编创,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在艺术价值和艺术层次上局限于自娱自乐型,水平难以提高,故无法形成产业,做不到适度的开发,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缺乏人员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快节奏的生活使的年轻人没有时间、没有兴致参与这些民间艺术,缺乏年轻人的广泛参与就会缺乏朝气与灵性,直接影响了这些民俗文化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四)政府部门在保护民俗文化方面的举措有待完善

政府在保护民俗文化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政府具有社会文化管理的职能,这种职能就决定了政府部门应当成为民俗文化保护的中坚力量。由于民俗文化保护的财政支出非常有限,在相关人才培养和配置上也重视不够,致使我市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处于一种疲软乏力状态,很难集中力量开展保护工作。同时,掌握传统技艺的艺人大多年过花甲,一旦这些艺人离去,传统的技艺也将消失。政府部门对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致使一部分的传统技艺消失。

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府过度参与的现实情况,在开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地方民俗文化的特色是否被完整的保留和展现出来,结果一些特色民俗文化被曲解,损失也无法估量。

三、对保护民俗文化提出的改进措施

我市在对保护民俗文化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笔者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保护观念

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要从观念入手,要加强对我市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要让全市人民都了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民俗文化一旦流失或者或者遭到破坏,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要增强全体市民对民俗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自觉的接受和传承我市的优秀民俗文化。

(二)要对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

对具体的民俗文化要确定它的可靠的传承人,要保持民俗文化原型和技能的传承,达到资源管理和政策保护具体可行。在被保护地域之内,争取所在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不应该将保护的民俗文化与民众隔绝开来,使他们变成局外人。那样就失去了民俗文化保护的意义。

(三)传承民俗文化要有专业人才参与

这些专业人才能把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用浅显的方式将给民众,使他们懂得被保护的民俗文化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同时可以帮助制定一系列的保护办法和措施。民俗文化的保护少不了后来的继承者,要形成一种制度,有意识地培养年轻的民俗文化保护者,每一项活动都应该吸收青少年参与。

第7篇

【关键词】民俗体育;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Folk Sports Cultur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DONG Sheng-li,CAO Bi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Henan)

【Abstract】 Folk sports, as part of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should draw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should be preserved and exploited.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ole in construct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make them widely spread.

【Keywords】 Folk sports,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Harmonious society

1 前言

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曾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使这里形成了丰厚的民俗文化。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古都,河南就占有四个(洛阳、开封、郑州、安阳),还有南阳、商丘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特殊的区位优势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蕴涵了丰厚民俗体育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而民俗体育在这个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等,在整个中原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随着城镇化发展不断推进和现代城市文化向乡土社会浸透的今天,民俗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成为当今重要的一个课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对焦作、三门峡、洛阳、开封、新乡、信阳、濮阳、周口、济源、鹤壁和南阳等11个地区进行调查,抽取2200名年龄18岁以上的群众为调查对象,对各地区民俗体育种类及影响民俗体育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以各110名各个市(县)级政府体育工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就有关民俗体育的组织领导、政策法规、经费投入、场地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以全面掌握民俗体育发展的各种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专家访谈法

对10位体育社会学有关专家的进行访谈,听取对本研究的设计与方法等方面的建议;评判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可行性;并对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抽取2200名年龄18岁以上的群众和110名各个市(县)级政府体育工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各地区民俗体育种类及影响民俗体育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课题组对河南省的2200人18岁以上的群众和110名各个市(县)级政府体育工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凋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310份,回收1988份,回收率为86.06%。

2.2.2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专家问卷的研究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筛选指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对问卷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力求得到真实、有效、科学的研究结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民俗体育概念的界定

目前,关于“民俗体育”概念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论。《体育科学辞典》把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上述概念虽然通过不同的侧重点相互区别,但从本质上来看,它们均扎根于特定的民俗土壤,与特定的民俗精神相连,具有强烈而明显的民俗特质。通过比较笔者倾向于: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

3.2 河南省民俗体育的特性

3.2.1 传统性

河南省民俗体育的产生,与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河南民俗体育项目在河南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过锤炼、优化,而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特具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民俗体育项目。河南民俗体育项目,由于结合了河南的民俗和岁时节令,因而具有相对稳定的传统性。

3.2.2 地域性

悠久的历史文化,四季分明的气候,多样的地形地势,使得长期处于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河南人民形成了纯朴善良、知书达礼、谦恭大度、勤劳俭朴等良好的风土习俗。正是这样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得河南省的民俗体育文化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河南省的民俗体育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区,发源、发展和形成于此,并且在省内各地区广为流传,如在一些民俗节日里进行的陈氏太极、少林武术等;其二是由于河南省多样和复杂的人文地理环境而形成的小区域的民俗体育文化,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如地处西部深山盆地中的卢氏县的剪纸年画、版画、推小车、拉犟驴,在黄河岸边的灵宝、三门峡、渑池开展的游渡黄河比赛,在盛产竹子的洛宁县进行的竹子拔河、长竹竿对拧、竹竿舞,每年五月在嵩山和伏牛山环抱的登封进行的登山赛,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则流传有赛马、摔跤和武术比赛,在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洛阳市传统节日的关林庙会、杜康酒会、老城庙会期间都有精彩的体育表演活动等。

3.2.3 民俗性

我国各民族和各个地区都有其风俗习惯,所以,河南民俗体育与河南风俗习惯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了这些体育项目的民俗性特点。民俗促进了体育活动的深化和发展,体育丰富了民俗的内容,民俗体育融进传统节日、婚俗、祭典活动中;节日、歌会、墟场、庆典活动包容了民俗体育;民俗体育项目贯串于各种民俗之中。

3.2.4 娱乐性

河南民俗体育,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表演性、娱乐性项目居多。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闲暇消遣,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扩大了欢快的氛围。

3.2.5 文体交融性

河南民俗体育融于博大精深的河南文化之中,体育与文化共同发展,形成了互相交融,互相促进,不断发展的河南文化和河南民俗体育,形成了地域文化与高度体育技巧性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民俗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既强身健体又愉悦身心,同时又弘扬了独具风格的悠久文化,达到多方位的和谐统一。

3.3 民俗体育活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3.3.1 民俗体育活动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经济性、趣味性、参与性和竞争性等特点。民俗体育的开展,既能够实现参与的广泛性,还能在时间上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现状,同时,体育活动所特有的竞争性、趣味性也成为吸引多数人参加的重要因素。以民俗体育活动带动其他体育活动的开展,群众可以从体验体育活动到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娱乐身心为主到娱乐身心与强身健体并重发展。

民俗体育活动还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表现为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春节时的民俗体育活动开展最为广泛,参与人群的积极性也最为高涨。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抖空竹、拔河、放风筝等,都集中体现了我国丰富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再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十分积极地开展此类活动。在此期间,跟赛龙舟有关的体育活动也纷纷登台亮相,极大地活跃了节日气氛,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1〕。

3.3.2 民俗体育活动是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生活的城市化,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等城市易发疾病也开始在乡村蔓延,而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才是预防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任何人都不会有长久的热情参与体育活动。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村民有了接触体育的机会,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的特点易使农民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再加上对体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时间的保证,民俗体育活动肯定能成为我国广大农村体育工作开展的“火种”,形成体育活动的燎原之势〔2〕。

3.3.3 民俗体育活动是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途径

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除了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外,还能够极大地活跃乡村的经济发展。以我省春节期间常见的庙会为例,其中丰富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为大众喜闻乐见,聚集了人气,对于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由于节日期间集中开展的体育活动在乡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所以,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常听见这样的说法――“文体搭台、经济唱戏”。目前,节庆民俗体育活动也正在成为乡村旅游宣传的重要内容及开展乡村休闲旅游的重要活动。

3.3.4 民俗体育活动是传承优良的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得以发展的同时,如何传承和保护乡村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也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3〕。在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很多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体育活动有被边缘化的倾向。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是人们祈求平安和歌颂丰收的信仰行为,具有强烈的节庆色彩,同时又适应当代农民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的积极特征。比如扭秧歌、踩高跷、抖空竹等就深受农民的喜欢,也将农民粗犷豪爽的性格充分展示出来,这些体育活动应被继承发展。节日民俗体育活动为民俗娱乐活动构筑了发展的平台,在传承乡村文化和传统项目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现力。

3.4 影响河南民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4.1 民俗体育环境基础的削弱

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是各种民俗体育的源泉和土壤,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它们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碰撞,威胁着民俗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地理环境是民俗体育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我国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俗体育的地域性和丰富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通讯条件不断改善,地理环境这一天然屏障的失却使民俗体育失去了保护,并面临着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体育活动的产生与生产方式息息相关,有相当一部分民俗体育项目就是直接来源于劳动生产方式。如农耕生产方式下形成的跳竹竿、荡秋千、斗牛等;游牧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摔跤、骑马、射箭等。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因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现代生产方式的全球化,这必然会影响到原有民俗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是民俗体育的精神源泉,它们对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外来文化的侵入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习惯,进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乡村青少年对于现代体育文化的向往和主动接纳,使得他们完全没有兴趣学习那些民间体育习俗。

3.4.2 民俗体育功利性的劣性变异

与那些面临消失和传承危机的传统民俗体育相比,那些能够为当地村民带来经济实惠并得到游客青睐的民俗体育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地方政府的鼓励、村民的主动配合以及商贸业的积极参与推动着某些民俗体育的快速发展。这似乎是一种值得高兴的发展趋势,然而华丽外表的背后却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即民俗体育变迁中的劣性变异使其出现功利化倾向。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给乡村社会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村民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从而使民俗体育的祭祀、娱神、自娱功能不断弱化,宗教感情和宗教意识不断减弱,娱人功能不断增强,民俗体育原有的粗犷古朴的气息被现代之风熏染。另外,由于在商业开发中的急功近利,人为的造成民俗体育浅表化、商品化,有的甚至任意篡改、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族文化,制造伪民俗,导致一些优秀的民俗体育吸引力减弱或开发不足,面临衰退或消亡的局面。民俗体育这种功利性的劣性变异,对于民俗体育乃至整个民俗文化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我们希望民俗文化也能像其它文化遗产一样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能够比较完整地得以保存。

3.4.3 民俗体育传承方式滞后

农村年轻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流动使得乡村民俗体育的传承出现断环。民俗体育大部分都属于行为民俗,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言传身教”。但由于近年来民工潮的高涨,乡村里的大部分中青年常年在城市务工;他们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人口原来的结构,同时也破坏了先前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使民俗体育传承的某些环节出现了中断。另外,像南水北调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将使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当地民俗的广域化发展和都市文化的冲击使得许多民俗体育面临消亡。当今,通讯、交通等传媒技术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便利了村落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民俗文化的地方性逐渐减弱,而转向周围或城市,即民俗民间文化的广域化发展。这些得以生存乃至发展的民俗大多是特色鲜明、功能得以扩展的文化现象,相反其它的或相邻区域的民俗文化则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

3.4.4 受现代体育发展的影响

西方的现代体育以其特有的魅力,再加上强有力的媒体宣传在我国迅速发展,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最能体现现代体育精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更是借助在北京举办的东风,吸引了我国亿万人民关注的目光。而当我们在享受现代体育带来的愉悦的时候,却忽视了我们的瑰宝――民俗体育。勿庸置疑,现代体育的迅猛发展已经给民俗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使之边缘化,民俗体育不论是发展水平还是普及水平,都已处于弱势地位。

4 河南民俗体育发展与传承的对策

4.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就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非常重要。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全民族的事业,是国家行为,单靠个人和民间组织是无法完成这一工程的,必须由各级政府去主导实施,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重视和倡导、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必要的经济扶持外,政府至少可以在“正名”、引导、组织三个方面,为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2 宣传和教育途径

民众的文化自觉是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全社会开展宣传和普及民俗体育文化的教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广泛发展社会教育,发挥出版、传媒、协会组织和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作用,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展示等普及、推广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工作。把宣传和教育引入正规学校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小学将其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培养人们的自觉意识。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要尊重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要全力挖掘现实生活中尚存的传承人。国家要优先发给民俗体育艺人特别补助金,以提高他们的民俗体育技能,并鼓励他们多招收徒弟,传授技艺。在全球化语境下,应将中华民俗体育文化推向世界,进行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可采取“走出去”与“拿来主义”相结合的文化策略,向世界宣传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向全人类展示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伟大魅力,使中华民俗体育文化走向世界,从而促进人类体育文化的共同繁荣。

4.3 提高认识

民俗是民众的风俗习惯,它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模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发展、变异和消失。所以,民众的日常生活是民俗文化赖于生存和发展的沃土。因此,保护民俗体育乃至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于强化当地群众的民族自觉意识,提高他们对本民族民俗体育的认识。也只有当民众对民俗体育的认识提高了,他们才能主动自觉地继承优良的传统民俗体育,不断创造新的民俗体育,使民俗体育在社会的变迁中进行自觉的改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4 挖掘整理

民俗体育同其它民俗文化形式一样,属于民族的精神财富。当地政府和学术界应致力于民族风俗及其文化底蕴的继承,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复原、记录保存和研究提炼。这种工作一方面需要科研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长期投入,包括必要资金、人力甚至制定法规。另外,在对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过程当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传统和现代技术手段,切实做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俗体育是行为民俗,传统的文字记录方式是不足以把民俗体育的方方面面保存下来的,因此,通过高科技手段我们就可以将民俗体育的每一个细节记录下来,最大可能地做到对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保存和展示。

4.5 探索产业化发展途径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带给民俗体育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已经被视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三大根本趋势之一。民俗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想在全球化进程中得以生存、推广,就应当积极探索和培育其产业化的途径,走市场化道路。民俗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在带给当地诸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阻止世界体育文化的同质化发展,并有利于保持民俗体育的多样化。目前,许多民俗文化旅游的成功事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虞重干,李志清.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研究的历史契机与现实需要〔J〕.体育科学,2005.5(2):16-20.

第8篇

关键词:天桥民俗文化;北京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144-02

提到北京的天桥,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天桥八怪”和天桥市场,较少有人将天桥与北京文化联系在一起。天桥历经明清两朝,将近500年的历史,而繁华的天桥市场,形成于清末至民国,约有100年的历史。实际上,天桥首先是北京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次才是天桥市场。由此可见天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植根于民间的艺术土壤,具有悠久的民俗文化传统,是北京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天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面目全非,众多传统曲艺失传,众多老艺人离开天桥,旅居他乡。因此,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查天桥居民对天桥民俗文化复兴的意愿及付诸的行动力,来探索为何天桥传统民俗文化的复兴之路如此艰难以及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复兴天桥传统民俗文化。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西城区天桥街道办事处辖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居民

2.调查方法。问卷法,结构式访谈。此次研究我们采取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之所以说二者相结合是因为我们即采用了问卷法也采用了结构式访谈法。对于大多数被访者,不是只发放问卷,而是坐下来与其进行访谈,了解一些被访者对于天桥传统民俗文化的看法,为了保证被访对象的全面性,我们的覆盖群体有6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12岁以下的儿童,对于这两个群体我们采用完全访谈的方式,帮助他们把想法体现在问卷上。

我们的问卷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基本信息部分,居民复兴的意愿部分以及居民复兴的行动力部分。基本信息部分作为我们分类的维度,分别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以及在天桥居住的时间,我们按照这些分类维度尽可能的平均分配访谈对象,让我们的问卷有广泛的覆盖性,让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居民的复兴意愿部分,我们分别从对天桥文化的喜爱程度,了解意愿,支持程度以及是否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等方面来测量,目的就是结合前面的基本信息维度,研究不同种类的人群对于天桥文化的复兴意愿,以及天桥人究竟想把天桥文化复兴到什么程度。居民复兴的行动力部分,我们通过居民具体愿意为天桥文化的复兴做出哪些工作以及对天桥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的设想来了解天桥居民对于复兴天桥传统文化的行动力。

二、调研结果的分析

1.从事文化事业的人愿意倾尽所有来发展天桥民俗文化,他们愿意为天桥传统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2.天桥民俗文化传承现状及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天桥传统民俗文化流失严重,所剩极其有限,在民众心中的印象越来越轻。(2)传承性较低,民俗文化延续的继承人极少。(3)政府不够重视,资金投入较少对民俗文化保留力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4)民俗文化自身的传统性与当代社会文化相差较大,部分年轻群体不易接受。(5)民众认为票价过于昂贵,超出大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范围。

其中,对于天桥民俗文化的发展瓶颈选择政府不重视这一项的居民对天桥民俗文化的发展前景表现出一定的担忧。

3.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天桥的民俗文化都略知一二,非常了解天桥文化的居民占调查人数不到40%。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有进一步了解并学习天桥传统民俗文化意愿,并且非常支持政府部门复兴天桥工作的居民占到了72%以上,而且表示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天桥传统的民俗文化,但是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天桥传统技艺工作的人却占很少的一部分。

4.居民了解天桥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上一辈人的讲述教授、电影电视媒体、街道和社区宣传活动、周围人群传播和学校学习。其中主要途径是来源于街道和社区的宣传,占到了34%以上,说明了街道和社区在宣传民俗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客观的。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他宣传途径的效力不足,尤其是学校的宣传,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不足8%,说明了学校在进行现代化教育的同时忽视了本土民俗文化的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强。

5.问卷显示,90%以上的居民都对天桥的民俗文化感兴趣,这体现了天桥民俗文化的生命力,说明大众们乐于接受天桥的民俗文化。人们对于政府出台恢复民俗文化的支持率约为73%,但是只有约4%愿意尽心尽力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民众虽然对天桥的民俗文化感兴趣,但是愿意学习和参与其中的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寥寥无几,说明了民众对复兴天桥民俗文化的意愿很高,但是从事文化事业的行动力不足。

6.几乎所有的居民都对天桥文化的复兴充满信心,但其实这只是盲目的乐观,大多数天桥居民都把复兴民俗文化的责任归于政府,而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自己作为天桥人应该为复兴民俗文化事业付出自己的努力。

三、解决的措施与建议

1.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创造良好条件,鼓励有潜质的青少年投身学艺。北京天桥曾经是多种民间传统艺术的发祥地。历史上在这里学艺、卖艺、传艺和生活的民间艺人达五六百人之多,天桥艺人主要分为杂耍和说唱两大类。其中最著名的“天桥怪”,因身怀绝技和言行怪异而家喻户晓。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许多民间艺术家都是来自天桥。其中我们熟知的相声大师侯宝林,著名评书演员连阔如,北京琴书演员关学曾,曲艺名人魏喜奎,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双簧演员孙宝才等。天桥曾经是老北京人玩耍游乐的地方,是过去丰富北京人民文化生活的神圣之地,是今天老北京人心底的记忆。天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复兴天桥的传统民俗文化对发展天桥地区特有文化、增强历史厚重感,挖掘和培育民俗艺术人才、繁荣地区文化事业,弘扬天桥文化魅力、提升天桥文化品质,服务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和百姓需要具有深远意义。

目前,传统的天桥民俗文化流失严重,所剩极其有限,在民众心中的印象越来越轻。传承性较低,延续的继承人愈来愈少,大多家长认为学习民俗文化耽误时间。传统的天桥民俗文化,需要从小练习并且学艺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对学艺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问卷中显示大部分的家长有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传统民俗文化意愿,但是由于受到升学及将来就业压力的影响最终还是放弃让孩子学习传统技艺的机会,即便是在课余时间,家长也宁愿让孩子参加文化课补习班或者绘画、音乐和电脑等现代化色彩的特长班而不会支持孩子学习传统民俗文化。如果政府和学校特备是高校能够以适当的方式,适当降低文化课分数招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为身怀民俗文化的青少年学生提供升学的渠道,将会起到鼓励青少年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同时也彰显了传统民俗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天桥的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不仅得到了传承和保护,而且还把文化带到了校园,更加丰富了校园文化,增添了校园民俗文化的色彩。

2.应当继承天桥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优秀的文化。现在的天桥文化近乎消失了,留下的也是支离破碎,失去了固有的文化内涵。天桥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求原汁原味地保留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而不应该过多地掺杂现代文化的元素,保护传统文化也应该保留原本的优秀文化,而不是保留变味的文化,当然,原汁原味的文化也应该是避免低俗,剔除糟粕的优秀部分,只有这部分才是真正具有时代生命力的历久弥新的文化。

3.开展天桥民俗文化的一系列传承保护工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健在的天桥老艺人是天桥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天桥文化推陈出新的力量源泉,是复兴天桥文化的中坚力量和带动力量,街道办事处应该多多聘请老艺术家开展天桥民间艺术宣讲和展演活动,开办民俗艺术学校,要充分发挥天桥老艺人的作用,身传言教推广天桥民俗文化,以逐步恢复天桥传统民俗文化,增强群众对保护天桥民俗文化的意识。

4.政府应高度重视天桥传统民俗文化复兴工作,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天桥传统文化修复工作面临着资金投入较少,对民俗文化保留力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重新审视天桥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天桥文化与北京文化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对天桥文化研究的品位,进一步开发天桥的旅游文化资源。北京市西城区关于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提出“天坛文化圈”的传统文化修复设想,在展示传统商业文化同时,突出北京城的文化。目前,天桥与北京文化的联系开发还不够。为此建议,政府牵头搭建平台组织北京历史学研究专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捋顺好天桥传统民俗文化与北京文化的关系,将会为北京增添一道新的靓丽的风景线。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利用,传统文化成为旅游热点或旅游文化品牌,因此恢复天桥民俗文化不仅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北京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此种情况,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关措施挽救天桥的传统民俗文化,

政府要加大福利资金的投入,让民俗文化成为人人都能接受的平民文化。具体的可以成立曲艺社、工艺展示厅、歌舞剧场、小吃一条街等等,为天桥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专门的场地。政府不仅要成立民俗表演艺术中心,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扶持这些民俗表演艺术中心的发展,既要给民俗文化表演人员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提供精神上的尊重,改善天桥艺人的生活状况,提高天桥艺人的生活质量,又要降低观演门票的价格,让居民有兴趣看演出,看得起演出,而不是望而却步。政府要让观看演出成为消遣娱乐的一个好方式,而不是高端消费。

同时,对民俗文化的传人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生活上应给予与适当的补助,提高天桥民俗文化继承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让人们乐于学习传统文化,敢于传承传统文化,不仅能以传承传统文化来谋生,而且还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和赢得社会尊重。

5.开展与异地异域异国民间民俗文化的交流活动。当然,复兴天桥民俗文化,并不是完全排斥其他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加入,相反民俗文化也需要发展和更新,更需要与异地异域文化和新时代文化相互交融取长补短,要充分考虑北京都市民俗文化的复合性。但是如何保护天桥文化的精髓是值得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决不能不加取舍,捡了籽麻丢了西瓜。而是应当将天桥文化与其他文化和文明有机结合,推陈出新,碰撞出新的文化火花,使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的天桥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冲.寻找北京的天桥[J].传承,2009(12):55-57.

[2]朱红.精致打造天桥民俗文化[J].中国报道,2002(7):52-57.

[3]刘宁波.北京都市民俗文化的复合性[J].北京社会科学,1993(4):92-99.

[4]李冬梅.天桥民俗文化是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切入点和结合点[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27.

[5]岳永逸.当代北京民众话语中的天桥[J].民俗研究,2007(1):54-67.

第9篇

【关键词】辽西;民俗音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98-01

一、辽西民俗音乐文化介绍

辽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早先以游猎为主,自从清朝以来,大量关内人涌入东北地区,辽西也成为了新关东人聚集的地方,也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辽西民俗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过世代的传承,一直延续传承到现在,是一笔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辽西秧歌剧、辽西唢呐、辽西黑山二人转、辽西皮影、辽西满族音乐、辽西吹打乐等,这些民俗音乐文化在辽西热土上逐渐生根。

辽西民俗音乐是辽西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创造,同时它也反映人民群众文化艺术及日常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辽西民俗音乐世界里,我们会发现,有巨大影响力的民俗音乐都带有极其浓重的娱乐性质。

二、辽西民俗音乐文化现状

民俗音乐作为音乐群族里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如今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辽西民俗音乐文化正经历着历史的变迁,世代积淀下来的民俗文化正经历着洗礼和考验。现代民俗音乐的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民俗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也向多元化发展,民俗音乐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相对应的民俗音乐也面临着传承、创新、发展的诸多困难。这些民俗音乐具有“农村的”“地域的”“乡土的”音乐性质,在一般意义上,音乐与民俗有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许多民俗活动离不开音乐。

辽西的太平鼓,具体起源于哪朝哪代目前已经无从考证,不可否认,太平鼓传下来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辽西太平鼓没有正统的传承体系,大多是母女相承,无师自通。作为传统的民间文化遗产,辽西太平鼓已在社会上消沉多年,很多年轻人对此已经淡漠了,只有老年人说起太平鼓还如数家珍。在这些老人中,会太平鼓的太少,辽西太平鼓有濒临失传的危险。2006年,辽西太平鼓被列入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西高跷秧歌,据可考史料,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辽西高跷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高跷的高度最低的有90厘米,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厘米,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辽西高E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传了四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成才,成为新军。然而,随着一些老人的相继去世,辽西高跷秧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

辽西大鼓,被当地人称为大鼓书,流传于葫芦岛地区及锦州、朝阳,乃至相邻的河北省抚宁、青地一带,是群众喜闻乐见、以说唱为表演形式的曲艺品种。大鼓表演方便灵活,不受场地、时间、气候、灯光等条件限制。道具也简单,一把三弦,一面小鼓,一副竹板,一个醒木,一把扇子,文武场便已齐备。

除了这些比较有特色的之外,辽西的音乐文化还有满族秧歌、二人转、辽西唢呐等,依然留存至今。

三、辽西民俗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辽西民俗音乐文化作为历史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俗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就是“留”住民俗文化的根。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各个方面落实传承和发展工作。建立科学的民俗音乐文化工程,首先可以从立法角度,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其次,可以加强和宣传社会民俗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第三,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于民俗音乐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相关的研究中心,或者在校园内培养优秀传承人,弘扬民俗音乐文化。第四,举办民俗音乐文化节日,提高民俗音乐文化的知名度。

总之,对于辽西民俗音乐文化的继承和保护,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和发扬,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仃.中国民间艺术大观[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2]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3]王伯男.戏剧博物馆与文脉传承[J].戏剧艺术,2011(4).

[4]严红青.民国以来的孝义影戏艺人调查研究[D].山西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于少田(1996-),男,河北省唐山市人,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本科;

第10篇

【关键词】陕南地区 民俗体育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021-02

有学者认为“民俗体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休闲中所创造并为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集体化、模式化的传统体育活动”,民俗体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区域性和民俗性,风俗习惯的不同,民俗体育的特点和形式也必然有所差异。因此,尊重各地区、各民族中民俗体育的发展权和生存权,保持各地区和各民族民俗体育的,保护人类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陕南地区位于秦巴山脉之间,是我国地理南北差异的过渡带,既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接合部,又是南北文化交融、转换的交集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陕南地区的文化源远流长,也使得区域民间民俗传统体育呈现不同的特色。但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下,陕南地区如何保护这种独有的体育文化,如何更好地发展这种文化,延续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 民俗体育的概念界定

国内并没有对民俗体育概念的界定形成统一的共识。《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笔者则认为,民俗体育是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群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形态。细而言之,民俗体育基本包含两个方面:(1)民俗体育存在于广大群众生活之中;(2)民俗体育是被广大群众所继承和发扬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可以延续的一种社会文化实践。

二 陕南地区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研究

1.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背景

陕南地区地处我国中部,介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之间,其上游秦岭耸立,下游巴山横亘,汉水横贯于其中,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天然地形。汉水上游历史悠久,是南北文化交汇和转换的交点,是两汉三国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最先影响的地区之一。以汉江为主干,处于巴蜀文化、秦陇文化和汉文化三大文化区的枢纽地带。陕南地区的风俗体育长久在这种文化氛围的浸润之中,体现着它独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的种类和特点

第一,节日习俗类(舞龙舞狮、社火、踏青、水船、跑旱船等)。(1)舞龙。舞龙的别名是“祥龙”,舞狮的叫“瑞狮”。龙狮出发前就给各商号、大店送帖,通知有龙狮队来拜年。龙狮队一到门前,店主先在旁边放一挂鞭炮,待大狮靠后,小狮子上前时,便燃放鞭炮向小狮子掷去,俗称“烧狮”。烧完狮后,武术队上前表演武术,接着店主在高楼窗口伸出一根竹竿,挂着一个大“利是”连同一棵生菜,让舞狮的人边舞边爬着自带的大竹篙,或叠成人梯,到顶上由狮子衔取,俗称“抢青”。取下“利是”,又燃放一挂鞭炮,以示送行。也有入屋舞狮的,名曰“扫荡”,意为把污秽邪气扫掉。(2)社火。社火全市各县流行。春节时一般在街镇村巡回表演,形式多样,有悬台芯子、高跷、地社火等,以各种脸谱服装扮演戏剧人物、场面,融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于一体。陕南悬台芯子社火尤为著名,多层钢架上叠立戏剧人物造型,有多至五六层者,惊险异常。还有舞狮、彩莲船、竹马、龙灯、板凳舞、贝壳舞等形式。(3)踏青。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

第二,民间舞蹈类(端公跳神、汉调桄桄等)。(1)端公跳神。端公跳神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泼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陕南最出名的艺术剧种。(2)汉调桄桄。汉调桄桄,又称汉中梆子戏,是陕西九大剧种之一,也是陕南最大的剧种,属梆子腔戏。其唱、白吐字归韵,均以汉水流域语音为基础,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响亮节拍。始于元代,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融入川剧、汉调二簧柔和婉转之长,形成鲜明地方色彩和风格。汉调桄桄音乐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演动作大方、朴实,唱腔喜怒哀乐界限分明,生、丑、净、旦,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和谐完整,颇能代表汉水流域

人民温和典雅、纯朴大方的性格特征。

第三,娱乐游戏类。娱乐游戏类包括荡秋千、抓子、笑和尚耍狮子、赶毛、捉严颜等。还有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民俗体育项目――汉中滑竿。

3.陕南地区民俗传统体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第一,传承性不佳。民俗体育大都属于行为民俗,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言传身教”。但是这种传承方式已被破坏,年轻人平时的娱乐方式很少再以这种古老的方式进行,大部分都进行电子竞技等。城镇化建设推行,城乡、村落的交通、通信等服务的发展,民俗体育的地方性渐渐减弱。由于诸多原因影响着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致使一些项目面临失传。

第二,现代适应性不强。民间民俗体育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较为原始的文化形态,有些项目难免有一些消极因素,甚至有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如陕南的端公跳神、羊皮鼓、耍坛等。这些项目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反映出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难以适应现代文明的现实。

第三,政府保护力度薄弱。民间民俗体育是一种民俗文化,属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对社会长期产生着影响。然而,受到现代经济环境的影响,当地政府仅注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而忽视了这些具有历史意义与传承价值的项目,使陕南地区的民间民俗体育不能得到有效的、全面的发展。

三 结束语

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但是,我们对它的保护、研究力度较薄弱,如果任其发展,它很有可能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走向衰败,甚至断绝传承。虽然近几年国家已认识到民间民俗体育的价值,相关的研究不断增加,成果比较丰富,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后一段时期,民间民俗体育的研究内容不仅要注重现状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更应该将研究的目光集中在民俗体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的探讨上,掌握民俗体育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我们对其的保护和永久传承。

参考文献

[1]邱毅、杨柳、李宏印.汉水上游地区民俗体育资源利用探究[J].大家,2012(16):116~118

[2]涂传飞、余万予、钞群英.对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99~102

第11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旅游开发与保护;宝山石头城;纳西族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转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二、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俗,就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民族文化。民俗的传承,保证了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繁荣和长久性;民俗的变迁,是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在当代仍然有其极重要的价值,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作用。

(一)传承中华文化,是传统文化载体

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赓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

(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

在民间,深藏着博大雄沉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中华民俗文化。

(三)维系民族团结,团结中华民族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寄托民众情感,调节大众心情

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如教化人心、匡正风气等功能。

(五)现代产业利用的资源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早已为旅游业所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同时,它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变迁总的状况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一)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农历七月十四、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即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味道淡化和洋节越过越热闹。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来无人。

(二)民俗文化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

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2.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

很多地方民俗文化被注册成商标并运用于商业操作。例如被称为“铜鼓之乡”的河池没有注册铜鼓商标,但远在北京、上海、广州就纷纷有人抢着注册铜鼓商标。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3.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

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4.粗俗文化遗毒未尽

有些地区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宝山石头城纳西族民俗文化资源

宝山石头城是全国不多见的建在石头上的城市,也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集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

纳西族的男人一般是汉人打扮,只是脚上穿的是马靴,但女人们穿的都是纳西族的典型服式――“披星戴月”。所谓“披星戴月”,就是头上带着七个手工缝制圆形垫子,代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后背披一块羊皮,前面系围裙,加上各种颜色的花边修饰,华丽但不张扬。

宝山石头城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就东巴文化而言,东巴教有“四大派”之说,其中的一派就是“宝山派”,指如今丽江宝山、奉科、鸣音、大具这几个乡的东巴文化,因上述地区在历史上属于宝山州,因此称为“宝山派”。在这些区域里,很少受到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保留得比较完整,因此,“宝山派”对纳西族东巴教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950年以前,仅宝山行政村(今宝山村民委员会)就有40多个东巴祭司。

石头城的居民十分重视祭祖,一年祭祀两次,在农历六月的祭祀称为“塔补”,农历七月半举行的祭祀称为“波敬”。

除了祭天、祭大自然神“署”等这些纳西族传统的节日外,宝山石头城的纳西人还保留着一些丰富多彩的节庆,如“洗牛角”, “喊谷魂”等。

在石头城的夜晚,经常听到歌声,那是一种舞蹈伴奏音,而这种舞蹈,纳西语叫“打跳”,是纳西族特有的一种舞蹈,以前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而纳西族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也是通过“打跳”这样的方式相互认识甚至私定终生。现在有游客到村子观光旅游了,所以村民不定期地会自发组织到一起进行表演,作为一个旅游项目。

一块0.5平方公里的巨石承载着纳西族1300多年的历史。在风雨洗刷后,更清晰地表达着纳西族的点点滴滴。自纳西族先民在石头城聚居,完成了从游牧到畜牧农耕文化的转变,到经济发达、信息畅通的今天,石头城依然以它原始的面貌屹立于此。

五、宝山石头城纳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宝山石头城拥有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将成为政府重要的任务。

政府应该将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实施总体规划时又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一落实,政府更加注重通过政策和立法手段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使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迅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尊重民间文化传人,加强培训,建设好队伍,建立人才库。面对濒临失转的民俗文化,文化传人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被世界公认“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面临着使用人数越来越少的尴尬境界,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学校在中小学阶段创建双语教学班并创建纳西东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纳西于东巴文化。

关注生态建设,建立民俗文化“保护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应在石头城周边建立宝山石头城纳西文化民族博物馆,建成以后成为云南纳西人民文化中心。建议在宝山石头城、丽江、玉龙等纳西人民聚居的地方建立“纳西族自然生态保护区”,对纳西族民俗文化进行集中式保护。

政府应该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宝山石头城实地考查,参加民俗文化发展规划,为石头城开发保护民俗文化献策献计。与大专院校(特别是民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基地,一方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挖掘和记录,另一方面也对当地文化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扩大环江民俗文化在外界的影响。

结论

民俗文化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民俗文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跟应该注重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注重经济效应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效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保护有法可依,让民俗文化健康发展。相信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及努力,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保护肯定做得很好!(沈阳师范大学2008级旅游英语;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 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年12月4日.总893期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百度百科

[4] 冯骥才《关于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穿墙网

[5] 国家民委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6] 马树春《论民歌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9卷第2期

[7] 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年12月15日.总896期

[8] 大河网-河南日报――《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之根》

[9] 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29卷第5期

[10] 南国早报――《警惕“民俗”被“低俗”化》

[11] 天添资源网――《反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12篇

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

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

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

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