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7:25: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化的采购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net技术,基于B/S结构,实现了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网络申报、网络审核、网络标书下载、厂商资料登记上和、合同图文查询以及设备验收查询,加大了设备采购的透明度,提高了采购效率,为医院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设备管理提供了信息化管理的依据。
【关键词】医疗设备 设备采购 采购系统 设计与实现
1 医院医疗采购系统研究
为医院建立一套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平台、数字化医疗设备、临床医疗服务软件和医院管理软件等所组成的、以病人为中心、涵盖医院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覆盖所有业务功能并支持各种业务流程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从而为医疗、教学与科研提供现代化的支撑平台,为医院管理、业务协作和领导决策提供现代化的支持手段,在整体上帮助医院建立其服务、质量、成本和效率优势:
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软件、管理流程,先进的数据库设计,实现门诊信息的全面数字化管理和共享,满足医院对门诊财务、医疗、质量管理的需要。通过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院医疗采购信息化管理平台,改善和优化医院门急诊的管理流程,提高病人就诊的方便性、快捷性、舒适性,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满足医院对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共享需要,实现全院信息共享,以病人信息为中心,以领导管理为核心、以质量管理为方法的全面数字化管理;建立就医就诊人员健康档案,实现“一卡通”管理;并进一步通过先进的智能专家系统、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系统软件,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服务。
实现患者医疗信息的自动化收集、处理、存储、共享,为医疗工作提供支持和辅助,减轻医务人员劳动强度,使医护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患者服务中去,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实现医院行政管理的医疗采购信息化和自动化,辅助院领导全面掌握医院各方面情况,为科学化决策提供依据。
为院内科研教学提供方便条件,促进医院学术水平的提高。
所有医疗信息的集成和融合。每个医护人员均能在任何地方同等程度地阅读患者的所有医疗过程信息,可避免因信息不全而造成的误诊,也能通过多科室协作降低完全依赖个人的医疗过失率,从而提高医疗质量;所有医疗信息均以完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存储和管理,可根据医疗、科研、管理等需求对信息进行综合利用,为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保障。同时这一医院医疗采购系统还具有覆盖全院各科室的医疗业务流程数字化,实现主动式的诊疗方式等特点。
2 设计分析
方案将系统结构划分成数据层、组件层、功能层和应用层。数据层和组件层以技术为核心,建立了开放与共享的应用平台。功能层和应用层则以业务为核心,分别实现不同的业务系统。方案中,采用Ajax技术使用Web Service技术进行数据交换,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方便快速地整合,本系统采用的是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模式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系统:第一层是在浏览器上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第二层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
系统构成的三层结构:
(1)表示层
在表示层中,通过与SQLServer2005数据库的交互来实现各种功能。应用程序在Windows 环境中工作的基本原理是:Windows检测是否有事件发生(鼠标敲击, 键盘有键按下等),如有事件发生就向应用程序发送消息(对发生事件的解释),应用程序接收消息后, 调用事先编好代码来响应这个发生的事件。通过提供执行各种可视控件将用户编写的代码与各类消息相映射,其中数据可视控件通过和AJAX编写的WEB后台服务与已存在的数据库相连,利用这种链接对数据进行管理,但这种链接对用户是透明的,大大提高了操作的简捷性。
(2) 业务层
业务层是连接表示层与数据层之间的桥梁,主要是通过使用用和AJAX是实现的。在服务器中,使用存储过程对数据库进行编辑,使前台的数据从这里进入数据库,完成用户需要的操作。
(3)数据层
数据库就是与特定信息和任务相关的数据集合。SQLServer2005数据库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提供表与表的连接,数据之间的关联,并可以编写多个存储过程和视图等。
3 医疗设备采购系统的实现
随着医疗设备采购规模不断的扩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各级医疗设备采购部门都逐渐建立医疗设备采购信息系统,但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安全问题也提上了日程。在实施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主要包括以下个方面:
(1)就像电子政务的建设更多要注重“政务”,而不是“电子”一样,实施电子化医疗设备采购、建立一个高效的、统一的、互操作性强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还需要医疗设备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进行相应的变革,需要探索新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模式,这才能配合计算机技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医疗设备采购毕竞是医疗设备的特殊行为,它与电子商务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仅从采购的技术上解决问题是不够的,因为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流程作弊的行为并不能完全被制止。在使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实现采购功能的同时,更应从法律、管理体制、社会监督等方面来构建完善的医疗设备采购监督体系。
目前,各个医院正努力发展电子化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虽然我国当前尚无完整意义上的电子化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仅有一些地区将部分采购过程放到网上实施,但是相信随着电子政务实施的不断深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系统结构和安全措施的不断完善,电子化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定能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沁春.医疗设备采购流程优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05).
[2]刘宏,熊梦辉,张树军.医疗设备采购严把五关[J].中国医学装备,2006(09).
[3]黄祖勇,宣和苗,魏红敏.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实践与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8(04).
[4]蒋红兵.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模式的探讨[J]. 医疗卫生装备,2008(11) .
[5]李魁生.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09(03).
关键词:现代企业 物资管理 策略
一、 相关概念内涵和研究的必要性
加强、规范企业物资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焦点问题,是合理解决物资供求之间的时间、空间、品种、数量、质量矛盾的重要举措,是衔接生产各环节,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实现物流合理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证。面对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只有反应迅速,才可能抢先占领市场。加强物资管理是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改善企业技术指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金占用,提升产品质量、知名度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加强和优化物资管理,科学、合理地采购、供应,对于企业不断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 现代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资管理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物资管理作为管理部门,涉及内容广泛,物资部门必须“煞费心思”的投入足够精力,以科学、严谨的管理态度为企业营利做出积极的贡献。营利是企业的天然使命,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但现代企业物资管理工作还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预算不合理
企业物资管理部门制定详细可操作的预算计划是工作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计划科学合理,才能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要,及时保证物资供应。预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它的影响很大,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现代物资管理部门预算的编制经常忽视宏观、微观经济环境对物资管理的影响,这就造成预算计划的被动、滞后甚至根本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二)采购不规范
物资采购是企业物资管理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也是经常会出现问题的环节。采购工作中物资采购的招投标时常常存在供应商串标、假招标等不良行为,直接导致价格偏高,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会出现物资以次充好,供应商降低产品质量标准、更改既定的物资材质、降低设备配置以赚取高额利润。个别验收人员不按照质量标准对采购物资进行质量验收或不严格遵守检验标准等采购不规范行为大量存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三)物流协作不力
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通常是被动地接受生产部门的计划安排,然后采购、仓储,运输部门被动地接受物资供应和生产部门的需求安排,这必将导致供应与生产部门的物流各自为政,间断式的物流链。物资采购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物流功能不能协作流通,发挥最佳优势,孤立地流动于供给与需求部门之间,就会给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四)信息管理不完善
传统的企业物资管理,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统一的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在物资管理流程中,从物资采购的计划编报、采购询价、质量检验、仓储管理和配送等物资管理信息,没有整合资源,整理归档到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导致信息局限,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了信息利用率,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而物资管理在社会大生产中占用重要地位,其计算机化在发达国家已达到95%以上[1]。
三、完善现代企业物资管理策略
(一)采购数字化
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供应部门必须保证物资采购目标和企业总目标一致。为最大可能的降低采购成本,供应部门应集中采购和批量采购,积极做好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物资储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条理化,为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提供保证。采购数字化就是通过数据将物资管理的采购表现出来,经过计算机的自动处理,实现信息化,促进采购业务和管理的科学发展。
第一,订单信息数字化[2]。订单信息是最基本的内容,包含产品信息、供应商资料和资金。对订单的数字化处理是采购数字化的核心内容,对订单信息的数字化管理的完成意味着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实现。
第二,供应商信息数字化[2]。供应商的信息保存使搜索和联系更加方便,为信息的高级应用提供了可能性,主要包括供应商资信、交货质量、报价等。常用的SRM系统是最常用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它使企业与供应商的沟通更加便捷,有助于与供应商进行的沟通交流和长期合作,以实现企业长期采购利益最大化。
第三,资金信息数字化。对资金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是采购数字化的第一步,随着财务电算化的发展,物资管理能够随时获取所需数据。资金信息是现代企业要实现的最主要的对象目标,尤其是价格昂贵的关键性设备,直接影响企业利润能否最大化。
第四,采购产品信息数字化。产品信息的数字化能使采购质量得以保证和提高,采购质量是采购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是采购最难实现信息化的一部分。
(二)管理科学化
现代企业管理,为满足物资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明确分工和职责权限、重组业务板块,完善包括审计考核和奖励制度的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局域网,强化物资管理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实现业务流程办公自动化,开展电子商务网络实施采购与管理,积极拓展提升物资管理水平新渠道。
第一,计划管理。企业计划管理部门必须准确的掌握本企业对物资的总需求。物资计划管理科学化要求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能够根据企业对物资的使用量、仓储量、供货渠道以及价格等因素科学制定,对于已经制定的计划能以季度为标准严格执行[3]。科学的计划管理,能够有效发挥采购的规模优势,有效规范企业的采购行为,保证企业生产部门的材料供应。利用计划管理对企业的物资采购和供应实施有计划的管理,有助于物资计划管理部门采购和供应的规范化。
第二,仓储管理。鉴于生产和消费在时间、空间上存在矛盾,为了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必须科学地搞好仓储管理工作。物资仓储管理企业必须明确规定供应部门在物资入库、出库、贮存等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和具体的工作职责。库房必须严格设立待验区及隔离区。待验区用来存放未验物资,隔离区用来存放因检验发现质量不合格的物资,仓储管理部门要对不合格的物资及时给予退修或退货处理,严禁未经检验的物资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流入存储区。同时,物资的贮存必须严格按照类别、特性分区、分库定点存放,贵重物品和危险物品必须专库存放。库存物资要实行材质清、数量清、规格清和堆码整齐、库容整齐的标准存储,以保证存放整洁和通道畅通,也方便管理人员对采购物资进行定期盘点和对采购物资的质量检查,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第三,采购管理。物资采购管理是加强物资管理的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采购的科学、有效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分工明确可以把各项职责都确定下来,例如,质量工程师可运用系统工具监察采购回来的物资,并进行定期评估。还可成立相互独立的资源管理部门和资源开发部门,并安排专人专管,而市场负责人员对供货能力、供货细节进行管理,详细的分工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采购中的不规范行为。在企业物资采购中规范招标机制是科学管理采购的有效措施,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完善企业的物资招标采购机制,企业所有物资采购都实现集中招标,在实行招标采购过程中要坚持集体审核、逐级审批、分散把关的原则,以吸引供应商参与竞争,最终择优搭档,保证企业可以以最低成本完成最优物质采购,确保产品质量。同时还可以避免物资采购过程中的营私舞弊和暗箱操作,实现企业采购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监管人性化
以人为本是实现企业物资管理的核心环节,企业物资管理涉及面广、品种复杂,建设以人为本的物资监管体系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对成本的控制。物资管理部门应该主动接受广大员工群众的监督,将物资采购细则公之于众,随时接待、处理职工对差异事项举报问题。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心,应当建立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力度,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物资管理的人性化才能进一步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评估专业化
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现阶段工作评估是下一阶段工作改进的基础和依据。物资管理部门应对编制预算计划、改革供应链、重塑库存管理模式等工作实行量化统计,包括采购兑现率、计划准确率、资金周转率等专业标准来评定工作业绩,鼓励各部门节约物资消耗,提高物资使用率,以带动全员协助管理。企业物资管理评估工作能够引导节约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物资管理纳入协调、有序、健康地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杨励钦.浅谈物资管理系统需求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3)。
一、采购档案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采购档案的含义
采购项目档案应包括该项目的全部文件材料和记录,真实、全面反映采购全过程,其中包括图纸、效果图、磁带、光盘、磁盘等载体的各类文件材料,是烟草商业企业采购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文件。
(二)采购档案对行业的重要性
烟草企业档案是行业改革和发展的真实记录,是行业的宝贵财富,档案管理工作更是企业整体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行业领导正是看到这点,才提出要紧紧围绕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以服务大局为主题,以规范管理为核心,以职能建设为基础,促进采购档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采购档案管理工作更是强化内部管理、规范采购行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行业精益采购、阳光采购的最直接体现。从2008年行业开展“三项检查”(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和宣传促销)以来,采购项目档案就是个大专型检查的重点和必查内容,这就要求采购项目档案要具有可追溯性,采购过程是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否体现阳光操作。
二、采购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
从近年来行业组织开展的检查情况看,烟草行业的采购工作在程序规范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档案规范意识也明显增强,但在实践过程中采购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归档责任主体不明确
目前,烟草行业收集采购档案的责任主体比较多,有采购经办部门、下属单位、招标机构等,各主体的标准不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采购项目档案管理存在极大差异。
(二)采购过程痕迹化资料不完整
近年来,烟草行业采购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应招尽招、真招实招”原则扎实推进,大多数的单位都是通过委托招标开展采购工作。招标机构只参与了招标工作的中间环节,对项目立项、决策和合同签订后的履约及验收评价、结算等过程并无介入;采购经办部门经历了项目的全过程,但有些人员对采购档案痕迹化资料收集、规范采购档案的意识薄弱,从而造成采购项目档案过程痕迹化资料收集归档不完整、不规范,导致档案管理脱节。
(三)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采购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完备的资源和技术保障。采购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外,同时还可以实现采购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档案信息的网络化。
正是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的要求,从2011年全国烟草行业“两项工作”试点现场会召开以来,整个行业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研发了烟草行业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但是整个行业的使用情况和利用率比较低,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高。
三、加强烟草行业采购项目档案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充分认识行业采购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烟草企业采购项目档案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与档案管理人员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够有关。部分采购人认为采购工作已经委托公司,招标、评标过程的痕迹化资料有公司收集和整理,自身忽略了跟踪和收集相关资料,而公司只保存了招标、评标过程的相关痕迹化资料,项目的立项审批、合同后续的验收、结算、供应商评价等资料未及时收集或没有收集。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明确档案收集整理主体、加强对采购项目档案归档业务的监督和指导。
(二)建立采购档案一项一卷归档制度
针对采购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于2014年年初,我们根据省公司的相关管理办法,出台了《宜宾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采购项目档案管理办法》,明确五种采购方式的归档内容和具体要求。采购项目一项一卷资料应该包括采购计划批复、采购立项审批、采购实施过程资料、合同审批、合同、验收入库资料、项目结算等相关痕迹化资料,整个采购过程的痕迹化资料不得涂改、伪造、变造、隐匿或者销毁,按相关业务流程的时间逻辑顺序进行整理,并装订归档。
(三)加强采购人员意识培训
在明确归档责任主体后,要加强采购归档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收集归档意识培训。作为采购项目档案的归档整理经办人员,要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常识,熟悉五种采购方式的归档要求。
(四)完善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 建筑企业 大宗材料 集中采购 管理
一、引言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过去在大宗材料物资采购上,一直采用分散采购模式,以保证不同施工工程对施工材料、设备的个性化需求。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分散采购在管理上和成本上的弊端逐渐显露。因此,为了保证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在分散采购模式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了集中采购模式,即将建筑施工企业所需的大宗材料物资的数量、质量、规格等参数进行统计,并实施统一采购的一种新模式。
二、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
建筑材料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在采购、生产等环节与一般的企业生产存在很大的区别。建筑施工企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生产流动性大,一般的企业生产都是在固定的生产线和厂房中进行的,而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建筑工程的变动性,导致施工人员、机械、材料等资源要随着施工地点的变化而流动;二是所需的材料物资的种类繁多,施工工程设计的建筑环节非常复杂,而每一个环节所需的原材料、机械设备也有所不同,而这就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更加复杂;三是建筑施工技术要求严格,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筑施工技术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且不同施工结构的工种、技术必须从整体上实现协调统一;四是建筑施工多是露天作业,因此其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三、建筑施工企业的大宗材料物资分散采购的弊端
所谓分散采购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将物资的采购权下放到子公司、分公司或者项目经理部,让其根据实际的建筑需求实施材料采购工作。而对于大型建筑企业而言,这种分散采购的形式主要存在以下弊端:一是部门重复,分散采购意味着每一个法人单位都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采购部,并安排采购人员,而这就容易出现一个建筑企业存在多个采购部门的情形,同时采购人员冗杂也加大了企业管理的负担;二是成本过高,不同的采购部门根据自己的材料需求进行采购,而有些大宗材料物资的采购数量有限,这就限制了与供应商议价的空间,同时由于分散采购每次购买的大宗材料数量少、次数多,企业在运输方面的费用也会增加,进而抬高了整个施工企业的采购成本;三是滋生腐败,分散采购中由于材料种类复杂,采购缺乏统一标准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一些采购人员经不起利益诱惑,利用手中权力,收受红包、回扣等贿赂,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四是质量参差不齐,各部门在分散采购中,缺乏对企业长远利益的考量,片面地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采购质量标准,缺乏必要的监管,从而为施工工程的质量埋下隐患。
四、建筑施工企业的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分析
(一)集中采购的优势
所谓集中采购是指建筑施工企业统一组建材料采购中心,将分散在各基层的采购职能一律纳入采购系统,并按照“择优、择廉、择近”的原则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相对于分散采购,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有利于企业精简采购部门,裁减冗员,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二是有利于实现大宗材料物资的整体调度与规划,保证工程施工进度;三是有利于企业从整体上对采购行为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采购人员责任的落实,进而营造良好的企业经营氛围;四是有利于推动企业建立稳定的大宗材料物资供应渠道,进而实现供需双方的共赢;五是有利于企业形成统一的质量采购标准,进而在保证大宗材料物质质量的基础上,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二)集中采购的措施
第一,构建统一的大宗材料物资管理组织体系。统一的组织构架为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大宗材料物资的集中采购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管理组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企业首先要根据集约化的原则将企业的采购部门进行整合,并组建由管理者和采购主管部门参与的领导层,同时联合企业的技术、财务、审计等部门对采购计划的制定进行全面审核;其次,企业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制定严格全面的采购制度,以保证采购计划制定、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等环节都能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有序运行。
第二,制定统一的集中采购标准体系。统一的采购标准体系是确保大宗材料物资数量和质量的依据。建筑施工企业在制定统一的集中采购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规范采购目录。采购目录是采购人员的导航,科学编订采购目录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集中采购并不是要求企业面面俱到地将每一项采购材料都列入目录清单,而是要根据抓大放小的原则,将那些数量大、金额大、对施工影响大的材料物资进行集中采购,而放弃那些集中数量下、需求少,不便于集中采购的材料,进而精简归纳成一个统一的目录;二是企业要科学编制物资编码,这不仅可以保证物资采购的准确性,也便于施工过程中物资的库存管理。
第三,建设统一的物资采购信息管理平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物资采购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建设统一的物资采购信息管理平台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迅速收集大宗材料物资的质量、数量、规格等信息,从而实现对物资采购的有效监管。企业在建立信息管理平台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各级公司的采购部门统一开发信息管理平台,以保证信息自上而下传播、分享的顺畅性;同时企业还应该用网络化、数字化的目标要求采购人员及时将采购信息录入平台,从而保证企业实时、全面的掌握大宗材料物资的采购情况。
第四,建立统一的供应商网络。大宗材料物资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供应商的供货速度和供货质量则直接影响着企业物资的获取,因此建立统一的供应商网络可以有效地化解企业的供应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供应商渠道的过程中,首先要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实现对供应商市场信誉、质量保证、供应实力等情况的全面了解;其次企业还应该实现对供应商的动态化管理,即通过定期的质量考核,来评估供应商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并根据市场竞争原则,及时淘汰质量不过关、成本过高的供应渠道,进而保证大宗材料物资供应的及时、经济、安全、高效。
第五,完善物资集中采购的监督体系。严格的监督是保证集中采购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复杂的采购环境下应该不断完善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的监督体系,保证采购行为在阳光下运行。全过程监督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筑施工企业在监督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并依靠企业内部的监督小组,对采购计划的制定、审核与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健康、透明的采购运行机制,以推动集中采购管理的有效落实。
五、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大宗材料物资的集中采购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相对于分散采购而言,它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应该本着“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的经营理念,对企业中的材料管理部门进行整合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宗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罗宗平.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管理[J].山西建筑,2015
(11):248-249.
关键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现状;措施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新一轮改革,大型企业尤其是集团化企业的管理质量愈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升企业采购效率与质量,成为当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企业采购管理是一项涉及到众多理论分支的研究内容,采购管理的改革需要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营销执行、行政管理等多个部门的倾力配合。只有在实现集团各个子公司、部门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组织整合,才能完成跨越式的资源调配,提升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效率。
一、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概念及相关理论
1.集团化企业管理概念
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将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纳入集团管理的整体战略还需要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Dean•S•Ammer提出的集团化采购管理流程理论。集团化采购的具体概念有很多,结合当前我国的集团化企业发展现状,应该被定义为通过规划和设计采购控制战略、执行采购实施战略的采购决策和管理过程。
2.集团化采购管理相关过程
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进行支撑,并且明确对采购各阶段的战略任务、涉及的组织机构、执行的具体工作进行划分,并根据流程规定的步骤和方法完成动态管理和静态分析。根据管理学相关研究,集团化企业的采购与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组成(见下图)。阶段一:前期准备阶段前期准备是集团化企业采购战略管理的基础阶段,该阶段企业主要针对集团企业采购的事前信息进行基础性的准备,包括采购战略的制定、部门采购计划的申请以及采购信息的汇总。有采购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梳理和规范后提交集团的采购管理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正式进入该事项的采购操作。阶段二:实施阶段实施阶段,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人员需要按照采购部门需求和采购物标的将采购计划进行划分,分为普通型物资和战略型物资两种。普通型物资包括办公用品、福利用品必要的损耗等。这部分物资是集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要的消耗,并且有着数额小、采购渠道固定、采购渠道透明的特点,采购者只需要按照计划值向固定的供应商进行选择即可。战略型物资包则是企业制造、经营中依靠的主要原材料等供应物资,其价格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状态。对于这部分物资,则需要企业根据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的物资价格,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通过严密的手段圈定供应商,并且签订严格的物资采购合同,配合物资质量检查技术手段。采购过程中需要监督和审计人员对采购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阶段三:改进阶段该阶段是对采购准备和实施阶段的重要总结。包括采购结果的审计监督,采购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评定、采购流程的优化、采购战略的动态调整和采购组织的调整等。
二、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集团化采购管理缺少“新”认识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大型集团化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越来越重视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并因此而引入了更多的工业制造理念,比如德国的“工业4.0”体系,就是工业制造与信息网络的完美结合,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成本,利用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冗余资源。但是在物资采购管理上,很多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人员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到物资采购的新趋势,对于“采购=信息”的新理念认识不透彻,执行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2.组织结构管理混乱
当前大部分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在组织结构上采用混合组织结构,即将职能式组织结构与指令型组织结构混合布置,缺少矩阵型组织结构的标准化设置。导致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组织结构混乱,不同指令源的指令相互矛盾时工作人员难以借助评价指标确定指令优先级,必须经过固定的请示程序来确定指令内容。这种混乱的组织结构模式制约了集团化企业采购部门的人均利润率提升。
3.采购方式单一,审计监督效用弱
当前企业根据所在行业和采购规模制定采购方式,相比于国外灵活多变的自动化采购信息网络,国内的采购方式较为单一,大多采购招标和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采购。在无形中增加了采购的流程和时间,对于不同规模的物资采购也缺少灵活的变通手段,提升了采购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对于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中的审计工作,首先是审计工作管理不严格,监督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其次是对内部审计“重视”态度的来源上,不少部门和个人对待审计“畏之如虎”,怕审计、不愿接受审计,想方设法躲避审计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新时期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质量提升措施
1.转变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理念管理
对于新时期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质量的提高,还需要从转变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理念上着手。大型集团化企业在采购管理上,首先要树立时效意识,提前针对集团的采购战略进行物资储备管理,包括物资采购方式战略、渠道战略、数量战略、品质战略和价格战略。利用新型的数字化集成采购系统完成集团采购的上下游沟通,理顺产业链,调整资源配置,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化。让集团的各个子公司、项目部、办公室都能针对自己的发展需要获得适当的资源支持,提高办公、经营和生产效率。
2.理顺集团化企业采购组织结构管理
当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方式就是理顺集团化企业采购组织结构的管理。集团化企业体量大、部门多、业务复杂,采购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为绝大多数部门服务,难免接受不同部门的指令。对此集团化企业应当设立自己的组织管理模式,结合组织轮中的矩阵式组织结构,采用横竖两条指令线完成指令的输入和判定,当指令发生冲突时,自动判定优先级并完成沟通。实现采购管理部门的高效化、自动化办公。最终提升采购管理组织效率。
3.完善集团化企业采购方式管理
对于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方式,应当结合企业的采购内容与规模生成相应的采购方式。但是也并非绝对按照既定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管理。比如针专用的行政法规和别地方政府法规,就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方式进行采购。再有就是结合供应商选择范围、数量和供货渠道、付款方式选择采购方式,灵活掌握招标、谈判、询价、网上竞价、协议采购等方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实现采购方式的多样化和供货方选择的适用性。
4.创新集团化企业的“审计增加价值”作用
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增加企业的效益。因此,在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中,必须创新审计形式,采用“审计增加价值”理念指导当前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把审计工作由原来的单纯监督管理变为预防风险,提升企业管理价值的工作部门。提高企业采购管理部门甚至企业整体的人均利润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需要结合市场的现实状况和经济的整体运行态势来完成改革和管理。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多样化的采购方式、高效严格的组织管理模式,实现对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还要增强企业的采购管理监督审计,让采购管理在阳光和规范下运行,提高集团的经济效益。
作者:张彦君 单位: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龙.公司采购成本管理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7):78-80.
高校食堂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具有客观必然性,这种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用餐安全的需要。目前高校食堂最常见的经营模式就是社会招标承包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很多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一个主流趋势,但是也应看到这种模式本身有着难以克服的缺点,即很多承包商在利益的驱使下,会违规使用价格更为低廉的原材料,对于一些过期应处理的食品会进行再次的售卖,这给高校师生的就餐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几年频频发生的校园食品安全危机就给高校食堂的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在这种背景下,必须要借助于信息化的管理来加强对食堂的采购、经营管理,这样能够保证师生就餐的基本安全。很多是平的保质期短,属于快速消费视频,必须要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合理的采购,避免积压。
2.师生就餐质量提升需要。高校食堂信息化管理的推进对于师生就餐质量的提升同样作用甚大,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师生安心教学、安心学习的头等大事,如果就餐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就会大大影响到其工作、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可以统筹安排上述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使各个工作做到有序开展,实现师生就餐质量的提升。
二、数字化管理渗透到食堂管理的环节
数字化管理手段可以渗透到食堂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中。
1、原材料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登记原材料台账工作,既能够节省纸张,也方便传递、检查。利用电子监控系统24小时监控原材料人库工作
2、提高操作水平,控制原材料成本。一方面,要提高加工技术,搞好原料的综合利用。在粗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要求进行加工,达到并保持应有的净料率。其中,对粗加工过程中剔除的部分应尽量回收利用,提高原材料的成本;在切配过程中,应根据原料的实际情况,做到整料整用,大料大用,小料小用,以及对下脚料综合利用。严格按照产品事先规定的规格、质量进行配菜,既不能多配或少配,也不能以次充好。不能凭经验随手抓,力求保证菜点的规格和质量。另一方面,提高烹调技术,保证菜点质量。在烹调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产品相应的调味品用量标准进行投人,这不仅使产品的成本精确,更重要的是保证产品的规格、质量的稳定;提倡一锅一类,专菜专做;严格按照操作堆积操作,掌握好烹制时间和火侯,提高烹调技术,合理投料,力求不出或少出废品,把好质量关;在烹调过程中还应节约燃料,以便有效地降低燃料成本。3、利用数字化管理手段对从业人员进行档案管理,所有餐饮从业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时时监控食堂流动从业人员动向。
三、总结
加快推进高校食堂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引人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高校食堂而言,信息化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引人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信息化管理的载体。没有信息化管理系统,高校食堂信息化管理也就失去了基础条件。
2.完善相关制度。信息化的管理推进需要离不开良好制度的规范,如果没有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必然会导致信息化管理效果的大打折扣。在相关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涉及到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食堂内部管理制度,在食堂的内部管理方面,相关制度的制定应配合信息化系统的实施,在采购管理、卫生管理、服务态度等方面通过制定明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来确保员工行为能够符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相关制度的制定应考虑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将员工纳人到的制度的制定中去,制度的制定不是食堂管理者单方面事情。
电子商务技术物资供应管理创新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风起云涌的网站在炒足了“概念”之后,都纷纷转向了“务实”,而“务实”比较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绝大多数的网站都在试图做实实在在的“电子商务”。人们利用电子商务,就可以不用面对面的、看着实实在在的货物、靠纸介质单据进行买卖交易。而是通过网络,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交易。
一、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中的电子商务的应用
物资供应管理,是指为保障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仓储活动进行的管理,是对企业采购、仓储活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其职能主要是供应、管理、服务、经营等;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服务为企业提供物资和服务。
(一)电子商务在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作用
采购管理师对企业采购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是管理活动。采购管理的使命就是要保证企业的物资供应。也就是说,采购管理就是指为保障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进货活动进行的管理活动。
企业采购的目的只有一个:节省成本。一方面,企业通过采购控制,可以把原材料的成本维持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通过采购控制,使企业的生产有一个持续的原材料供应和原材料质量的保障。但是前者而言,原材料的价格是节流的关键,也是节流的目标,而为了达到节流的目的,必须要开源,也就是说,通过扩大供应商范围,促进竞争,使得供应商供货的价格维持在相对合理的低水平。对于后者,就是要把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流体系与采购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机地互动。首先,电子商务技术可以缩短企业的采购周期。因为有了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直接联系供货商、工厂、分销商和客户。这不仅加快了订单处理和产品的发送,而且还缩短了商品的循环周期,节约了用于产品设计的时间,以及与供货商沟通的时间。其次,电子商务技术可节约成本。电子采购管理平台之所以倍受青睐,是因为他在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直接交易的方式。与传统商务活动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是集采购管理理念、采购管理软件、采购资源和管理咨询服务等内容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
(二)电子商务在企业仓储管理中的作用
库存管理师物资管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实施正确的库存管理模式和策略,达到高效库存管理,是企业继续解决的问题。库存管理的最佳状态是:既按指、按量、按品种规格并及时成套地供应生产所需的货品,做到客户满意,又要保证库存资金为最小,达到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的目的,这完全是一个多因素的科学动态管理过程。所谓的高效库存管理,就是既要保证企业生产不间断、有节奏地进行,又要及时补充不断消耗掉得货品储备量。因此,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对库存进行有效管理不仅仅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而且能降低经营成本。
二、建立基于电子商务之上的现代企业物资供应
(一)供应链的管理
所谓供应链,是指由原材料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原材料依次通过供应链中的每一个企业,逐步变成产品,交付到最终用户的手中,这一系列活动即构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的全部过程。
供应链管理是对跨越多个企业的供应链的设计、选择、优化和管理的过程。供应链将多个企业连接成—个有共同利益的集合体,每个企业都不必承担过大的投资风险,而又可以实现产品从原材料到加工成品的全过程。通过供应链,企业可以形成如下优势:1.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全方位地对上下游市场信息作出快速反应,减少物流流通时问;2.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库行;3.企业容易集中力量,形成核心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网络供应链管理理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Intemet、交互式Web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方式,也带来了供应链结构的变革,传统意义上的经销商功能逐步为电子商务所取代。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网络供应链对煤炭企业供应管理的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价值链变革。随着电子商务的运用,面向职能部门的管理模式逐渐被以客户为中心、面向过程的管理方法所代替,从而提高了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消除了煤炭企业内部的重复环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实现企业价值链的变革。2.企业供应链的变革。电子商务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的不足,它不仅局限于煤炭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3.电子采购。电子商务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煤炭企业只有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准时交付产品和服务,并及时响应市场需求才能取得竞争优势。
三、总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全球化的今天,电子商务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供应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它的出现促进了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方式的更新,充分地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促进电子商务在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中的应用,并创新电子商务技术,可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信息流;企业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3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114-01
一、关于企业信息流
信息流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在现代的新技术发展时期,企业信息流有着与传统不同的方式和特点。传统企业里的信息交互以纸介质、面对面和电话交流为主,而纸介质成了重要的信息载体。
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营,必须是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协调融合,信息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经过各种采集手段,进入系统中央数据库,并进而在系统内传输、储存、分析、检索、输出和交流,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的信息流。传统的信息流管理似乎只停留在口头上,各种信息纷乱繁杂,缺乏一种强有力的手段组织和管理,使其推动企业经营运行。比尔・盖茨提过:信息流是企业的命脉,一个组织必须使用数字信息流,才能快速地思考和运作,才能够在已经到来的数字化时代取得成功。在数字化社会的今天,企业的信息流主要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其它IT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ERP(企业资源计划)的完善和推行,使企业信息流畅通,推进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效率成为可能。
二、ERP环境下企业管理各节点问信息流无缝对接
概括地说,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1.从管理层面
ERP中供应链管理以提高企业响应速度为核心,将销售、采购和库存环节高效连接,使企业实现进销存一体化运作,以信息流优化物流和资金流。供应链管理用信息化手段快速规范和优化采购、仓存、销售业务流程,提高业务运作效率,销售管理提供从订单、发货/出库、退货、发票到收款的业务处理,可以对客户的订货、订货进展状态等情况进行有效地确认和查询,可由销售订单自动生成生产订单,随时掌握订单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销售订单编制出科学的销售计划、发货计划。采购管理提供从采购申请、订单、收货,入库、退货到付款的业务处理,可由生产订单按BOM(物料清单1综合展开在考虑提前期、在途、已分配数量等自动生成采购申请单,满足企业以销定购的管理需要。库存管理提供人/出库业务、仓存调拨、库存调整、虚仓等业务处理。存货核算提供与销售、采购、库存集成的入/出库核算,能方便地根据需要直接生成凭证,记账原始单据和记账凭证形成高效率的相互联动查询,快速确定存货出入库的成本,提高操作的工作效率。
ERP中财务会计管理有总帐、报表、固定资产、现金管理、工资管理、现金流量表等功能,通过与供应链模块的集成,将信息流从财务层面拓展到业务层面,把财务管理人员从事后的核算者转变成事前、事中的控制者,及时把握经营信息,降低经营风险。
ERP中生产管理有灵活方便的适应性,由销售订单产生准确的生产需求和采购需求,通过完整的物料编码、BOM和工程变更管理,加强对企业产品基础数据的管理;通过业务操作数据与仓存数据的实时同步,提高库存数据的准确性。以销售业务为源头,通过业务订单这个“火车头”拉动整个企业的生产、采购、仓储一直到出运整个流程,实现销售、生产、采购三大业务以订单为核心的可视化全程跟踪,并辅以产品成本、订单成本等计算与分析工具,以科学规范的生产数据进行管理,由此可见,信息流在生产管理中起到了集成销售、生产、采购、仓存数据的作用。
信息流在ERP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人事管理、考勤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业务数据的整合应用,以及员工、经理人、CEO等不同角色的协同管理,建立完整、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突破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局限,实现人力资源与财务、生产制造等ERP系统的集成应用。
因此,ERP环境下企业管理各节点间信息流无缝对接,能极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许多企业在“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中观望或折腾,笔者认为,管理者要有远见,要对企业信息流管理有深刻认识,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优势和总趋势,从远处着眼,克服眼前困难和障碍,带领企业走向光明的未来。
2.从技术层面看
数据库技术是ERP软件系统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大量的信息存在一个中央数据库,提供存储、维护、检索等功能,使企业管理者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信息。在ERP战略下,所有的原始数据都是在业务发生时由相关业务人员一次采集录入,存储在指定的数据库中,并自动显示在所有相关的记录和报表上,数据集成和共享,不再需要第二个部门或任何其他员工再录入一遍,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料的联动和实时更新。
网络技术使企业在ERP系统内部各模块间进行数据的集成和交换,提供了企业各层次所需的管理信息服务,优化企业资源;同时通过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电子商务对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信息进行交互和流动,使企业实现跨行业流程功能、参与价值链的运作和协同商务。如,采购作业通过电子商务,把需方的采购定单自动转换为供方的销售定单;由于信息的畅通和集成,可以实现供方的产品库和需方的材料库合二为一,仅在需方生产需要时,才把供方的产品直接发货到需方的生产线。
三、信息流畅通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投标是建材装备制造企业获取客户订单的主要模式,投标完成的订单以项目的形式立项,进而进行产品的设计、制造等生产和经营活动,企业的整体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市场部投标完成的项目需求以联系单的形式下发至设计院(部),具体流程如下:(1)设计院(部)依据项目的基本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完成的图纸交付给各制造主体进行制造,同时并行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制造。(2)技术部根据设计完成的图纸进行技术准备,处理产品的物料信息和制作信息,并将物料信息传递给采购部,将制作信息传递给生产部和储运部等部门。(3)根据技术准备的结果,采购部进行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采购,生产部进行产品零部件的制作,采购入库的原材料和生产制作完成的成品经质量部质检合格后入库。(4)在项目产品制作完成后,储运部根据装箱单进行发运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物流供应商,将产品交付业主并进行现场施工。结合以上生产制造流程,进一步对建材装备制造企业项目主导下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从制造过程控制、物流控制和资金流控制的角度构建系统的业务流程主线,划分出基于项目装箱单的制造过程控制主线、基于项目物料需求的物料流控制主线和基于项目收支的资金流控制主线。
1.1基于项目装箱单的制造过程及多层次视图控制由于建材装备产品的大型化、复杂性,导致装备产品的零部件众多、生产周期长。产品的多主体制作、分期交付、拆解发运和现场施工使得建材装备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不但需要考虑产品制作,而且需要考虑发运和现场装配。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制作、发运和装配的可行性,就需要有合理的装箱单对制造过程进行指导。装箱单是技术部在对设计部门提供的产品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BOM)进行转化的基础上,由生产部、质量部和储运部等对装箱单信息的进一步完善而形成的指导性文件,其包括制作内容、制作工程量、尺寸信息、装箱标识等信息,是项目最终交货的依据,也是制造过程中计划制定、任务分配和工程结算的依据。装箱单信息模型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制作工艺信息、检验信息、其他信息等。在信息的存储过程中,各类信息以面向装箱单的具体零部件为对象进行控制,以便后续信息的处理和集成。在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基于装箱单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过程控制和进度监控两方面内容。(1)基于装箱单的制造过程控制基于装箱单的制造过程控制以项目为基础,将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质检人员和库管员等通过装箱单进行有机整合。图2所示为基于箱单的制造过程控制流程,主要包括技术准备、生产制作、质量报检、进度控制、入库和发运等基于装箱单的一系列流程。基于装箱单的制造过程控制具有以下特点:①技术部、生产部、质量部、储运部等根据装箱单组织部门工作;②提高了系统的数据集成,减少了各部门的重复工作;③具有数据的可追溯性,能够根据装箱单进行信息跟踪和反馈。这些特点为实现建材装备制造过程控制以及制造过程信息的追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采用这种基于项目装箱单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掌控和管理项目的生产进度,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因信息的闭塞导致的失误,从而保证项目交付的及时性。(2)基于多层次视图的进度监控项目进度的监控是保证项目按期交付的重要手段,其中如何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是进度控制的关键。建材装备制造企业中以工程量作为结算和交货的依据,而这一依据是以装箱单为基准,因此,本文根据建材装备制造企业基于装箱单的制造过程控制的特点,提出基于多层次视图的进度监控方法,通过工序层视图、部件层视图、设备层视图、项目层视图四个层次进行控制。图4所示为多层次视图监控模型,表明了各层次视图之间的连接关系。
1.2基于项目物料需求的物料流控制物料是生产制造活动的基础,物料需求来源于技术部根据产品BOM信息汇总得到的物料信息。建材装备制造企业用装箱单指导生产,根据装箱单及图纸信息领取物料,整个物料流动过程中,根据物料的计划跟踪号(由项目、计划批次及物料类型确定的唯一标识)对物料的整个流动过程进行控制,图5所示为具体的物料控制流程。基于计划跟踪号的项目物料流控制具有以下特点:①以项目为源头,通过计划跟踪号来唯一标识物料从需用计划、占用、代用、询比价、订单、入库和出库等流动过程,可追溯性强;②便于统计和对比项目物料的需求量、购买量、入库量和出库量;③能有效避免物料的错领、超领等问题。这些特点为实现建材装备制造企业物料需求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控制提供了基础,也为成本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1.3基于项目合同收支的资金流及预警控制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驱动力是利润,为了有效控制项目的利润,需要对项目的资金流进行控制。一种有效的控制方式是严格区分项目的收入和支出,通过收支的统计控制资金的流动,同时对超出项目资金计划的资金流进行预警,避免事后被动的成本统计,便于事前主动采取控制措施。以下结合建材装备制造企业的特点,从控制和预警的角度构建资金流模型和预警模型。(1)基于项目合同收支的资金流控制模型建材装备制造企业的合同主要分为销售合同、采购合同、委外合同、运输合同和其他合同五大类,其中销售合同是作为收入类的合同,其他四类合同是作为支出类的合同,另外还可能发生资金流动的是项目的索赔,既存在收入类的索赔,又存在支出类的索赔。本文根据建材装备制造企业项目收支的特点,提出基于项目合同收支的资金流控制模型,如图6所示。针对项目合同,分别统计收入和支出,其资金流的控制分为两部分:①针对项目合同签订金额的资金控制,具体体现为合同金额;②针对合同结算的资金控制,具体体现为按收付款统计的项目合同的实际结算金额。(2)项目资金流预警模型目前在以项目为主导的建材装备制造企业中,对项目资金流的控制过于被动,缺乏资金流动的事前预警,即对项目资金流的控制是事后的统计和分析,此时项目往往已经发生超支,而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或超支的资金无法提前预警。因为在信息管理平台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支撑,所以提出基于内控指标体系的资金流预警策略,即在项目执行前针对不同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内控指标标准,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发生值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级,实现部门级、主管领导级和总经理级的多级预警。图7所示为基于内控指标的多级预警模型,假定对项目Project进行内控指标预警。
2制造过程协同与数据集成
为支持建材装备制造企业三大业务流(制作流、物料流、资金流)以及多制造主体平台的系统集成,在统一的架构体系下,需要对集团各制造主体的业务活动进行整合,即多制造主体之间项目制造过程的协同,从而实现对项目的集团化管控。建材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平台集成的目的是实现数据的集成和共享,由于各制造主体在地理位置、信息系统和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差异,需要多制造主体进行项目制造过程的协同,满足多系统的数据集成以及管理审批流程的可重构,这也是制造集团数据集成和共享的基础。
2.1多主体制造过程的协同由于建材装备制造集团的多个制造主体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其制造过程协同的实质就是围绕项目任务所进行的一系列制造过程信息的共享[12],主要包括两方面:①针对项目任务执行的制造过程信息共享,如制造任务计划、零部件的检验信息、发运计划等,特别是各制造主体的制造任务执行进度,通过及时的制造任务进度信息共享,保证项目的按期交付;②针对项目任务执行过程的资源信息共享,如设备信息、供应商信息等,特别是各制造主体的库存物料资源信息,通过及时消耗库存的多余物料来减少呆料和滞料,提高资金的流动率。图8所示为建材装备制造集团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体系下,多制造主体进行制造过程协同的示意图,制造集团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不同地域的制造主体以及任务、资源等信息的共享。
2.2基于数据传输中间件的数据集成技术数据的集成是将不同来源、格式、特点的数据在逻辑或物理上进行集中,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共享。目前,在建材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了多种信息化管理软件,如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DataManagement,PDM)、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OA)等,这些系统在物理上分离,但在数据逻辑上关联紧密,由于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存在很多重复性工作,这是企业的基本现状,同时集团多主体制造过程的协同迫切需要实现多个系统间的数据集成。在数据集成方面,常用的方式是联邦式和中间件模型[10-11],联邦模式能够为用户提供统一视图,但是需要在统一的数据库架构下同时对多个异构数据库进行访问和控制,由于各系统是封装的,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中间件[11]是独立于异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主要实现信息传递,在实施上较为容易。为了实现建材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与其他系统的数据集成,本文提出一种可配置的数据传输中间件来满足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数据集成需求,该中间件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简单的配置实现数据在不同系统的传递,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图9所示为数据传输中间件的基本工作流程,首先根据异构系统下的数据集成需求,通过模板编辑器定义模板,主要包括数字化管理平台数据与异构集成平台数据的对应关系、一些特定数据信息(如单据编号、产品代码等)的创建及匹配方法,以保证数据在异构系统的可追溯,同时针对不同的数据集成需求定义不同的模板,组建模板库;最后根据实际的数据集成需求从模板库中调用对应的模板,实现数字化管理平台与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和OA等系统之间的数据分发共享。
2.3基于权限与重构的流程重组技术由于制造过程中数据的流转在不同企业存在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需要对其流程进行变更、优化和重组,例如,企业传统的收票流程为“供应商开票储运部确认发票和入库单信息纸质版传递到采购部确认财务部添加发票信息财务部钩稽发票”,在这一流程中,储运部和财务部存在重复性工作,储运部已确认发票信息,而财务还需要重新添加后再审核;优化后的收票流程为“供应商开票储运部添加发票信息纸质版传递到采购部确认财务审核钩稽发票”,减少了储运部和财务部的重复性工作;同时企业在单据审批时,为了保证审批的合理性和效率,在审批的权限和流程上也存在重组和优化。数字化管理平台需要具有柔性,能通过简单的配置快速适应流程重组的变化需求。本文提出一种与权限结合的流程重构方法,并在管理平台中进行了应用,具体的流程如图10所示。该配置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权限和流程配置相结合,配置方法具有柔性,对于重组或新增的流程,由管理员设置数据的流转模式,如串行、并行、串并综合等,并确定处理人员,每一个人员对应不同的角色和权限;在实际应用中调用相关的审批流程,按照配置的串行、并行或串并综合的模式实现数据的流转。
3应用案例
基于上述建材装备制造企业流程管理的方法和理论,本文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和Mi-crosoftSQLServer2005平台上,利用Microsoft.NetFramework3.5等工具开发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的建材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并在中国中材装备集团进行了实际应用。中国中材装备集团是中国中材集团旗下的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按专业化分工原则、集旗下全部装备资源组建的从事装备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下属12家建材装备制造基地,各制造基地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展开,以适应集团化制造模式下的信息集成和管理需求。目前,数字化管理平台已经在中材装备制造集团下属的中材(天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唐山中材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和唐山海港中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进行了应用,在业务管理、流程审批、计划控制、成本管理、需求传递的及时性和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企业的集团化管控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主要按部门划分,包括待办事宜、办公管理、考核管理、市场管理、技术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储运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模块。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1所示。图12所示为项目的添加界面,在合同投标完成后,由技术管理人员添加项目信息,包括项目的名称、编号和日期等。图13所示为各部门汇总到采购部的物料需用计划,由储运部进行库存的占用和代用后,采购部生成询比价单及订单,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图14所示为生产部月生产进度管理界面,生产部可以根据技术部提交的装箱单及其工程量信息,结合月生产交包对生产制号及项目的进度进行监控。图15所示为质量部报检管理,各部门提交的报检计划由质量部进行统一质检,原材料及成品需要质检合格后才能入库。图16所示为储运部库存管理界面,包括物料的基本信息、标识项目归属的计划跟踪号等。储运部根据订单进行入库,按照项目、生产制号进行出库。图17所示为合同收支界面,主要包括基于项目的各类合同的金额、收付款比较和索赔等。
4结束语
(一)物资计划工作
一般由需求单位按生产计划安排及相应的消耗定额指标要求提出物资消耗计划,报矿供应科,供应科汇总后结合本矿仓库的库存情况,编制矿物资需求计划,上报公司供应处。公司供应处根据各矿上报情况及总库库存情况,综合考虑其它影响因素,编制全局物资需求计划。
(二)物资采购工作
公司供应处根据已编好的物资需求计划,并按预先划分的采购权限,分解采购任务,再由有采购权的局供应处、矿供应科、区(队)的小库,分头编制采购计划,并分别实施采购及相应的结算等业务。
(三)物资仓储工作
各采购单位所采购的物资到货后经过简单的验收,分别存放在各自的库房。公司供应处采购的物资通常存放在公司总库,各矿通常按需求计划提前将所需物资由局总库办理提货手续后运回并存放在矿仓库。各直接生产单位从矿供应科办理提货手续将物资领出后存放在小库。
(四)物资发放工作
公司供应处及矿供应科等物资管理部门,通常是按生产单位提出的需用计划在办理相关手续后直接发放物资。使用消耗由各生产单位自行控制,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物资则分别存放在各级库房中。
二、煤炭企业传统的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煤炭企业的三级供应体制,导致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对煤炭企业竞争能力产生很大影响的问题。主要有:多头管理,多头采购,层层设库,责任不清;库存物资资金占用量大;采购不规范,采购成本及流通成本高;储备不合理,易形成库存积压;各单位各自为政。互相之间难以横向调拨物资,在出现生产急需时难以保证;内部相对封闭,与社会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供应信息沟通不畅,“牛鞭效应”现象严重。在多数煤炭企业,物资管理的基础工作还依赖于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有些单位即使有了计算机,由于各种原因也只是打印报表的工具而已,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管理效率低下。
三、现阶段加强煤炭企业物资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建立物资供应信息化管理与控制系统
目前,国有大中型煤矿应该采用集中统一的采购管理运行体制,对物资采购进行比价、招标、定点等方式来保证物资的供应价格、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等。这就要求建立信息化物资管理控制平台,根据煤炭生产企业需用物资的特点,把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成本和资金管理等纳入物资信息化管理中(比如ERP),形成全面覆盖物资供应业务链的管理系统,达到全面跟踪物流业务过程的目的。而且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查询来监督业务过程,加大职能部门依据计划进行业务活动的责任,减少管理成本。
(二)加强物资计划管理
为了准确掌握煤矿生产物资总需求,合理组织货源,有效使用流动资金,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努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物资计划管理是物资供应部门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是依据仓储量、用量、渠道、价格等制定的,是以季度计划为准执行的,是考核计划执行情况的主要依据,通过计划管理,发挥物资供应部门的主要渠道优势,规范市场主体物资计划采购行为,提高供应环节的经济效益,及时均衡地保证煤炭企业生产的物资供应,实现最少的资金占用和劳动消耗。
根据需要,物资计划内容按时间分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调整计划:按资金来源分生产用料计划和各类专项资金工程用料计划。计划管理是物资部门采购和供应工作的基础,根据计划管理进行有计划的采购和供应,加强归口管理、净化采购渠道。
(三)加强物资采购的管理
采购管理是加强物资管理的重要一环,做好采购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一是建立规章制度。要以“计划严谨,采购及时、质量保证、价格合理、降低成本、保障供给、堵塞漏洞”为主要目的,制定比较完整、科学、规范、合理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强化内部监督和管理。二是要规范采购,控制采购成本。物资采购环节应当以管理价格为中心,对价格实行分级分权管理,大宗物资采用招标采购,由供应部门、财务部门、管理使用部门等共同考察,坚持“先厂家,后批发;能批发,不零购”的原则。三是加强对供应厂商的管理。煤炭生产企业通过对供应厂商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比较,选择生产质优、价廉、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厂商,建立供应商档案,资质评定等,结成长期的供需合作关系,避免“人情货”。
(四)加强物资仓储的管理
煤炭物资库存从狭义上讲是为了暂时闲置,但可用于未来生产的需求储备。保证现在或将来煤炭生产的顺利进行。那么如何合理安排库存?既不影响生产又不过多占用企业资金呢?首先。改变周转库存,即当生产或订货是以每一批而不是一件时根据生产计划和统计资料的预测。整进整出。规避因批量安装或进货形成的库存。第二,规避安全库存。安全库存是煤炭生产者为了防止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带来缺口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第三,消耗性材料库存。对于煤炭生产日常需求的物资,如钢材、火攻、支护、截齿等等根据生产进度以120%的数量储备。对于大型设备如综采机、掘进机、皮带运输机的配件以随货备件库存。第四,ABC分类法。又称巴雷托法是将库存物资管理按品种多少和资金占用额大小进行分类,将库存物资品种累计占全部品种5%――10%而资金累计占全部资金总额70%左右的物资定为A类物资,对于这类物资因严格控制储备之额,制定尽量低的保险储备量。制定储备定额采用经济订购批量。采用短的间隔期检查库存时间比较短,一般1-3天,统计时应详细统计。即严格管理,严格控制。反之,将库存物资品种累计占全部品种的70%而资金累计占全部资金总额的10%以下的物资定为c类对于这类物资储备之额采取一般控制。制定相对较高的保险储备量。将库存物资品种累计占全部资金总额均为20%左右的物资定为B类,制定储备量采取加权平均法,检查库存以每月、每周为主。对于这类物资应在A、C类之间。库存是实际存在的,现实是没有不行。多了绝对不好,有利有弊。
(五)加强生产部门的物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3 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高等院校的设备是高校办学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而教育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致使高校配置的设备也与日俱增,怎样管理好教育设备,使教育设备充分发挥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则是高校管理部门日益关注的难题。
一,现阶段高校教育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全国范围内,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状况的不同,各高校在教育设备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的问题:1.传统观念致使设备管理意识淡薄,对该工作不够重视;2.没有做好对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3.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管理工作不规范。
二,关于教育设备管理的相应举措
针对目前高校教育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相应采取以下措施:1.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树立新时期设备管理意识,增强教务工作者对设备管理的新认识;2.加强教育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在人力资源上增加相应投入,提高管理队伍的建设,组建一支现代化的教育设备管理队伍;3.制定详尽并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确定“谁借出谁归还、谁使用谁保管、谁损坏谁赔偿”的工作制度,将教育设备管理工作条理化、规章化。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教学仪器、实验用具等设备采购量变得越来越大,许多高校逐渐感受到原有的采购管理制度难以适应现有的采购工作,迫切的希望采购流程可以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采购流程管理涉及到电子采购、人员调配、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其活动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因素众多。对于寻求高效、快速、科学地发展高校采购而言, 寻找合理有效的采购流程是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一、目前高等院校采购流程的管理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如教育部的北化软件、济南国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成都市金财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高校实验室及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经过多年地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市场上的合同管理系统功能也比较齐全,已经由初期的文档管理发展为数字化合同结构模式。它可以根据合同的几大构成元素,实行元素化管理,形成规范的数据结构,从而方便用户进行数据统计、比较和查询分析。技术架构也由单机模式逐步向局域网环境下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过渡。项目管理系统是市场上发展最成熟的一款软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新经济管理方式。但PMIS是针对各类企业各种项目开发的综合性管理软件,我们所讨论的高校采购部门的项目是专指高校科研项目及实验室建设项目。
从现阶段而言,国内的高校采购流程信息化管理发展尚未健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障碍:(1)流程管理规范化尚未健全。推进信息化建设重要的一点是观念的转变、利益的调整。只有采购中各项工作过程都走向规范化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信息化。(2)工作手段、信息利用处于初级阶段。高校采购由早期的手工操作、帐薄式采购活动进而到单体计算机控制,至发展到内部局域网的形成,其结果仅仅是使手工帐变为电脑帐,工作手段的落后是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体现。(3)部门间缺乏协作导致重复劳动。由于在采购的各流程中,管理系统的协作不够,极其容易出现重复性的劳动。(4)缺乏高效率的管理系统。由于现在管理系统之间无法进行一个系统的传递,高校内如设备管理部分和财务管理部门之间、设备管理部门内部设备采购、实验管理等经常出现难以良好衔接的问题。二、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的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目前高校采购管理发展的形势和信息化社会化的形势,可以相应的采取以下措施:
1.构建适合高校采购流程管理的系统
针对某些关键流程对症下药,用改善流程的视角来审视高校采购中出现的问题。社会上有一种系统是将一个企业的很多不同部门所使用的信息统一在一个整体的计算机系统当中,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不再使用不同的数据库来管理信息,而是依赖于同一个数据库来管理信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员工获得相同的信息的结果就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改进速度和效率;而另一种称作CPC的洗头,是一种以产品或服务为中心,以企业间协作为手段,以Internet为基础平台的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它通过CPC平台将企业内的应用与数据集成在一起,并通过统一的界面提供给授权的企业内外用户透明访问。
2.建立合理有效的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高校采购信息化流程中系统的和谐统一
对于目前高校采购流程来说,项目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联系不够紧密,数据重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实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弥补的。从数据库角度来说,三个系统数据库共通的关键字是极其多,共用一个数据库是最高效的。
(1).建立“连接复用”的数据库管理策略。为了避免“频繁的建立、关闭数据库连接”成为系统性能的一个瓶颈,所以必须建立“连接复用”这个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减少随意、无规则的数据库连接。该策略是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池以及一套连接使用管理策略,使数据库连接可以得到高效、安全的复用,大大减少了数据库连接频繁建立、关闭的开销。
(2).真正需要开发的是综合三大系统优点和避免人力资源重复使用的采购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目前大多数高校只是让三个系统各成体系,导致数据不共享,同时需要三个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3.利用制度的强制和规范作用,使流程管理趋于完善
我们采购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制度都制定得非常完善和科学,但是有的时候制度和业务操作的分离,每个工作人员能否按章办事,主要靠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工作人员自己的自觉性,这也就可能造成一部分规章制度一直停留在墙壁上或者制度汇编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最根本一条就是这些制度所提的要求和规定,都是存储在纸质上,工作人员无论遵守与否,工作照样行得通,而且即使违反了制度规定,也难以进行实时跟踪和记录。采购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却能把这些制度的要求和规定,存储在计算机里,进行有效的智能控制和硬性固化。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能遵守其规定,而且即使工作人员硬性违反,其违反的过程也将被一一记录在案。
只有明确流程管理与制度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采购流程畅通无阻。流程就像是河流,流程管理就像是河道梳理,制度就是巩固河道的堤坝。如果管理不善,浪费成灾,漏洞无数,让许多不法之徒有了非分之想。制度是一个采购流程实施严谨细致明确有效的保障。
(1).制度有助于流程的执行。制度是因流程而存在的,通过适当制度的执行推动流程的执行,对那些不符合职责要求的行为进行约束。
(2).如果制度不能反应流程,就像失去了灵魂,它的执行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制度无法执行时,往往是它所包含的流程有问题。“法不责众”就可以体现这一点。
(3).制度的激励作用可以促使流程改善。以世贸组织要求各国上报对别国设立绿色壁垒内容为例,第一次上报的数据很少,随后世贸组织改为各国上报本国遭受别国绿色壁垒内容,各国纷纷将本国的“委屈”上报。所以制度中的奖励要比惩罚更容易起作用,而且激励因素往往会促使大家更多的主动关注流程,从而使流程得到优化。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发展,大部分高校及教育行业早已开始注意到设备管理和采购的重要性。然而管理和采购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始终影响着高校及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把设备采购行为仍然作为后勤辅助行为来管理,片面强调采购为教学服务的观念;或是单纯认为采购管理是节约教学成本的一种手段,忽视了采购管理对高校整体战略发展的影响;有的是因为采购流程不尽科学,造成高校的采购人员被供应商收买,采购回质次价高的产品,造成高校经济效益与人员的重大损失;有的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有的是因为忽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还有的是以上因素的种种综合。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采购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高校继续发展的障碍,因此,高校必须对采购管理加以足够的重视与研究,以科学规范的采购管理流程为教育行业的战略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杰,刘晓鸿,冯璐.《高等学校仪器设备采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11期
[2]谢广生,曾瑞淮.《政府采购在地方高校仪器设备采购中的运作流程初探》.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年05期
[3] 欧黎明,张智豪,谭锦才.《关于高校进口设备管理工作的注意事项》.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3期
区委:
现将区文广新局20__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市民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区文化馆、图书馆新馆)建设,完成新馆装修设计、弱电设计及设施设备采购工作;完成__路、二仙桥、建设路等3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特色打造,完成双水碾街道云景社区等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的主题文化社区建设;完成全区公共文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公共图书的采购更新,并做好公共图书流转及“通借通还”服务。试点探索活动中心的服务外包。开展__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服务标准。完成我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
(二)着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完成20__年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群众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并参加20__成都市文化四季风·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各项比赛活动;开展__区邻里文化节、__之声·社区合唱节、全民阅读等品牌活动,继续开展“筑梦家园·文化同心”20____区“走基层”主题文化活动,及“戏曲进社区、高雅艺术进广场、文化直通车进校园、慰问演出进工地、公益电影进院落、文艺培训进中心”等“六进”文化惠民行动,积极配合市广新局实施“公益电影进影院”文化惠民活动。
(三)继续实施文化艺术培训工作。以“以创代训”方式开展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扶持;完成市民文化艺术学校摄影、戏剧表演、__清音、二胡演奏等项目培训,培训学员1500余人次;根据街道需求,向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安排文化培训150课时;区图书馆开展公益讲座6期、中老年电脑知识免费培训班1期、各种少儿暑期及阅读推广活动5场。
(四)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和文态建设。进一步调整文化产业工作思路,找准产业发展促进工作抓手,探索政府部门产业促进工作模式。继续做好二环路沿线配建经营性文化设施项目促建服务工作,及时跟踪业态选择和招商情况,确保相关设施经营项目落地。做好新华社区(校园)数字院线和亚太影展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力争项目落地。认真做好公建配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跟踪、设计审查、验收移交等促建服务工作。密切配合市文化局,研究制定“文化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设计要求”行业标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启动__墓维修工程设计立项申报工作,完成__墓维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并通过发改委项目立项。继续开展可移动文物“一普工作”,实施全区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及平台登录工作。实施__区文化地标建设,完成不少于5个点位的地标标识设置工作。
(五)全力加强行业监管。一是运用__热线服务平台和文化市场移动执法平台,积极稳妥处理群众举报,及时查处违规行为,不断提高监管效率,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二是构建全区文化市场监管网络,提高文化市场管控能力。全面完成基层文化市场委托协管工作,组建文化市场协管员队伍,将文化市场委托协管工作延伸到街道、社区,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监管网络。三是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强化重点领域和重点点位的监控。四是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配合和联合相关单位加强对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安全宣传教育和监管查处,做好全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五是组织开展“扫黄打非”进社区、版权保护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六是依托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推进执法规范,进一步完善执法队伍建设、行政执法等相关制度建设,积极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法制化。
(六)建章立制促队伍建设。继续扎实高标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提升为重点,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制定《__区文广新局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和《__区文广新局聘用人员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强化执行和落实,不断提升为人民群众服务意识、能力和水平,确保高效能推进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