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7:25: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德与传统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抽取本地医学院校2013级、2014级、2015级护理专业9个班级360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男性17名,女性343名。
2. 研究方法
采用整体抽样的方式向参与本次调查的360名护生发放调查问卷,闭卷作答。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中国传统文化对护生的重要性;②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影响情况;③对传统思想道德的认知与接受程度;④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情况。
二、 结果
1. 中国传统文化对护生的重要性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2份,问卷有效率为97.78%。其中,51.7%的护生认为传统文化很重要,44.6%的护生认为其有些作用,3.7%的护生认为可有可无。
2.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影响情况
4.8%的护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影响很大,40.6%的护生认为二者互不影响,并行发展,54.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
3.传统思想道德认知与接受程度
在对传统思想道德中“仁、义、礼、信、忠、孝、廉”的认知调查方面,41.8%的护生从小了解并能够完全接受,52.8%的护生认为其中一些思想难以接受,仅有5.4%的护生完全不接受。
三、讨论
从本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有部分护生未能充分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有少数护生认为其可有可o;在当前全球化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有一些护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全球化二者可以实现并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道德,大多数护生持有部分接受的态度,更有少数护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持拒绝态度。在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不够深刻,未能全面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针对当前护生传统文化缺失现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①政府应当加强全程教育,做好整体规划。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护生教育整体规划纲要之中,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融入护生教育教学工作中。②对医学人才培育考核体系进行完善。构建并完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均衡护生的人文知识、理工知识和医学知识,使其能为未来医疗服务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对当前的护士资格考试内容做出调整,在考核内容和模式上增加人文内涵考核,使之成为一名职业护士的必备素养。③医学院校应当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一方面,医学院校应当在经费设置、人才培养以及课程建设方面给予足够重视,并且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加深护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与认知,利用传统文化使护生形成优良的修养与品质。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加强师资、课程与教材建设。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和医学教育结合的教材编写工作,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增加护生传统文化类选修课程,让越来越多的护生参与其中。④护生应当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积极践行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 敏.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J].西北医学教育,2015(5):789-792.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国素以“文明礼仪之邦”屹立于世界各国之中;高尔夫在中国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十年,但是熟悉高尔夫的人不难发现,高尔夫的运动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竟然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修身之道
中国儒文化,以“修身养性”作为内练功、善自我、提境界的一种行为,倡导“静以修身”、“宁静致远”。因此,中国人养身处世之道,以静为主、戒骄戒躁、隐忍中磨练定力。
修身养性、磨练定力的高尔夫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修行的要求上是相同的。高球运动讲求不气不急、不骄不馁、气定神闲,培养球员平和心态,与传统文化“静以修身”的要求相一致,能满足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修行的要求。
礼仪道义
礼仪,即礼节和仪式,渗透着强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礼始于五帝,大成于周,故中华民族礼仪历史深远,中华民族永久保持了以“礼谦、礼让、谦和”为核心的社会特征。
对着装、球员间礼节的严要求,是高尔夫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深层次看,高尔夫也是以谦和、礼让为本质,与传统文化礼仪的核心是一致的。礼仪是高尔夫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相通的一脉,适应时代礼仪发展需求。
诚信自律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孔子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认为 “民无信不立”。 可见“诚信”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规范、立身处世之本、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
高尔夫文化中的诚信是通过球员打球时的自律来体现,要求球员诚信待已,不守诚信改变球况、虚报成绩会受到“惩罚”,球技得不到提高,形象受到损害。高尔夫球文化通过运动使球员感悟诚信的重要性,培养诚信,自尊自重。时代呼唤诚信,高尔夫通过运动塑造诚信。
公平与平等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民族状况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各少数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浩瀚博大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保留在少数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多层面文化,包括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生活和礼仪风俗、制度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因素,一般包括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传承、信仰崇尚以及节日文化等主要类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基础,是维系各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支撑着民族的心理、意识,体现在独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之中。高校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时不能忽视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深化,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如果高校德育仅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论教育,脱离民族学生的实际,忽视少数民族道德的特点,将缺乏针对性和认同感。如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贯彻落实高校德育目标,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弘扬主旋律,顺利的实现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又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途径因材施教,提高德育效率,是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和改革中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
生活即教育,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可以让学生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化,提升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构成中,少数民族文化在与汉民族文化交融渗透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社会调节功能,它承担着调整少数民族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的任务,是各民族用于调适本民族内部,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各种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推动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的本质是“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1]。
伦理道德与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相结合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就通过民间习俗、宗教仪式完成。带有经验性的伦理道德以乡规民约、各种禁忌、人生礼仪、节日庆典、谚语歌谣等形式散布和融汇在实际生活之中,这就使它比一般的伦理道德更具普遍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具有更为直接的社会功能。如果学校德育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赋予其时代的特征,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道德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增强德育的人文底蕴,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丰富德育内容和提高德育效果,真正解决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宗教、民族风俗、民族节日等各种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表现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以及体现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语言文字或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道德观念对宗教、民族文化产生极大影响,而宗教、文化等又是道德观念的载体,各民族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式得到充分的表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内容蕴含在民间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宗教禁忌、格言谚语之中,以习惯法、乡规民约、社会舆论等社会调控方式保证其实施。这些道德内容渗透在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婚姻家庭,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之中。综合起来,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道德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着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2]。在道德价值上,各民族都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爱国主义观念贯穿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之中。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以顽强的精神开拓了祖国的疆域,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解放前,仅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呈现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族群的发展和繁衍,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朴素的集体主义观念,这种团结互助的整体意识世代相传,构成了各族人民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并成为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重贤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观念作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规范在维护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社会道德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可以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几个方面考察。概括起来,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以物质文化的形式或以精神文化的形式,在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等方面普遍渗透着文明礼貌、与人为善的原则;诚实守信、公平合理的原则;遵守秩序、言不越规、行不逾矩的原则;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原则;勤劳勇敢、谦虚谨慎的原则。这些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坚实保证。
(三)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道德
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伦理道德是优秀的传统德育资源,善待自然的观念以广泛的影响力保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为的延续。总的来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为主,反映出朴素的自然观与道德观。在宗教信仰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与生存环境、与整个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现着对生命的崇敬,对待死亡乐观豁达的态度,这些观念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形成了大量世代相传必须严格遵守的生态伦理原则。
三、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主要途径
德育在选择、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内容,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德育通过发挥自身的传递功能,保存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积淀,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和继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以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桥梁建立起共同的道德基础,确立核心价值观念,在课堂上,课外教学活动中,在校园文化里树立文化对话意识;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利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德育资源构筑和谐的德育体系。
(一)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取得实效。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中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相一致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伦价值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致的人生和价值取向等优秀德育资源都可以赋予其时代的含义作为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结合实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出具有本民族、本地区、本院校特色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程资源。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民族观,适当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观念以及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教育。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主题活动也是有效途径。
(二)在隐性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地理环境、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的千差万别,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由此给高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在提升德育实效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善于运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进行植入式、培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以及班级管理等隐性德育环境的创新,关注时代的德育新视点,进行文化浸润、人文关怀,提升民族认同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中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主力军,仅重视德育师资的理论修养,忽视对民族地方高校师资的民族文化知识培训是不利于成功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德育工作者不了解民族文化知识,课堂上单纯进行理论灌输,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民族德育资源,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是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认同感,造成民族地方高校中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通过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师资队伍中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把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灵活地运用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同民族的历史结合起来,才是使高校德育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要培养一支既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同时又熟悉少数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德育队伍,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
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
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德育要求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问题,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德育目标的实现找到有效途径就必须在开发和利用传统德育资源时遵循指导的原则,不断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文化资源,“扬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
1医学道德观念与生俱来于人类文化
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是这些民族和国家在发展进程中不断选择、创造、积累、传承和坚守的结果。作为当代人文学科的医学伦理学,原本的形态只是传统文化中医学道德观念和思想的构成部分,伴随医学的进步和后来整个生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医学道德才从观念和思想形态逐步转化为一种学科形态。医学以及与生俱来的医学道德观念是人类早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对人自身的认识以及对可以触摸到的、自己视野范围内的外部世界的观察开始的,对人自身的初始认识中就包含医学的意义,因为“疾病比人类更古老”[1]2,人类的出现就意味着疾病的相伴相随,对人自身、疾病现象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就是医学的萌芽状态。由于原始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在人类寻求解除病痛的过程中,最初的方式是来自巫师的实践”2]。巫术医学是一种原始医学文化形态,这种形态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对一种超自然力量的信奉和崇拜,达到解除病痛、消灾免祸的目的。巫医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注重采用巫术咒语、占卜、妖术的原始宗教方式,这些方式本身就包含了对道德力量和心理方法的巧妙运用。在那个时代,巫术在许多文化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巫术医学是世界各种不同原始医学文化的共同形态,但由于文化起源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差异,对后来古代医学道德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四大人类文明发祥地所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态,造就了不同的医学和与之相应的医学道德思想的萌芽。比如幼发拉底河流域产生的巴比伦文明,“认为恶神和魔鬼的附体是疾病和厄运的根源,每一个邪恶的灵魂常常导致一种特殊的疾病。”[1]28在对医生行为的规范上采用的是法律的形式,如《汉漠拉比法典》中有多个段落对医生的行为做出了法律的限定,具有一定的医学道德规范意义。形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化,将巫术与医学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学科,但他们希望二者通过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古代埃及医学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强调不同专业的医生应该具备与专业相适应的良好的个人素质,“身体无处没有自己的神”[1]32,成为不同专业医生的宗教信条。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医学深受印度宗教的影响,印度草医学被认为是“生命的科学”“要求医生要善待和同情所有病人,要全身心地对待那些可以治愈的病人,同时也要理性地对待那些即将死亡的病人”[1]«产生于黄河流域的中国古代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融为一体,具有丰富伦理内涵的古代哲学思想直接渗透在中医理论和方法中。在医学伦理学史意义上,蕴含着医学道德思想的古代医学,其原始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被融为一体,表现为一种自然哲学形态,这可以被认为是医学伦理学的初始样态,这种样态在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中表现形式各有千秋,共同的特点则是生长在自身文化的土壤中,体现和反映不同的文化特质。
2作为学科的医学伦理学在西方率先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近代以后的西方医学开始从自然哲学形态向自然科学形态转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都开始成为医学系统中独立的学科,古代医学从注重对人体、环境的研究开始逐渐扩展为微观生命科学的探索。这个时代西医学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实验医学模式的逐步形成,以分析方法为主体的研究使医学在摆脱自然哲学原始性的同时,追求生命科学的纯粹性和单一性,医学的人文性表面上被排斥在医学之外,但由于人文性是医学的本质规定性,迫使它只好另辟蹊径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西方医学伦理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古代医学道德思想逐步向学科形态演化的。中医学的学科形态在近代以后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蕴含在中医学思想体系中的医学道德思想一如既往附着在中医学的母体上,以中医学整体性的模式通过实际的诊疗过程传递给患者和社会。但近代以后,西医学逐步成为世界性的主流医学体系,西医学诊断、治疗方法在向世界各地扩散和传播的过程中,特别是医院的社会建制化和医学教育的系统化,西方医学伦理学从思想到学科都随之向输入地渗透,医学伦理学中所包含和反映的传统文化同样对西方医学伦理学的接受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说古代医学道德思想与文化的关系相对直接和简单,近代以后医学伦理学的逐步形成,医学与医学伦理学被分属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个分隔的文化领域,医学伦理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较之前变得更加复杂化了。
从零散、碎片化的医学道德观念和思想向医学伦理学学科形态的转化,是医学伦理思想诸要素向医学伦理学系统的转化,这个过程不单纯是一个伴随医学进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医学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形成,科学和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只提供了一方面的基础,医学进步在每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提出和引发的新的伦理问题,并不能仅靠医学本身来解释和解决。作为学科,医学伦理学要具备从理论、原则、方法到实践等多层面的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逻辑架构和学科体系,传统文化通过学科理论建构的过程必然渗透和融入医学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或者说,医学伦理学理论必然体现由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伦理精神、道德认识、道德标准和伦理原则等,传统文化更多地是通过形而上的道德哲学思想和理论并把它转变为一种立场和方法向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过程输入和渗透。从这种意义上看,传统文化同样构成了近代以后医学伦理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思想传承这一条路径上。医学伦理学打破以往的道德哲学形态向应用伦理学形态的转变,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法律的和管理的因素都成为传统文化向医学伦理学输送和传递的渠道。
比如,医学由古代的个体行医经过松散的医学社团向作为社会建制的职业性转变过程中,中世纪的欧洲就建立起了正规的医学大学教育,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后期的‘里性时代’是随着对逻辑学、自然哲学、神学、医学和定律的课程探索在大学里制度化开始的。”[1]m传统文化通过教育手段对医学观念的影响可见一斑。在这个时代,原来医学伦理的规范对象从医生个体行为转变为建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社会性要求。在医学伴随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逐步向科学化、技术化和职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医学与社会的相互依赖度不断增强,医学的社会责任随之得到提升,这种提升也势必对整个医学伦理的视野、眼界和范围产生重要影响。正是因为这种变化,“几千年逐步形成的医学道德观念和医学伦理思想、道德原则和各种各样的规范,产生了一种总结、概括和整合的必要,在近代哲学和伦理学强有力的理论铺垫和支撑下,医学伦理学在西方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
医学伦理学向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延伸和发展,更体现了西方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生命伦理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命伦理学一方面是医学伦理学在学科意义上的一种延伸和扩展,传统文化在这种延伸中完成的是自然传承。另一方面更是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引发了诸多现实的生命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并不单纯是由于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的,而是科学的应用和技术的运用与传统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规范产生了矛盾乃至冲突,需要重新确立新的医学伦理标准和形成新的医学伦理观念,由于很多矛盾和冲突主要体现在人的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特别是体现在人的生和死两端,生命伦理学作为医学伦理学发展阶段上的一个新的概念似乎更能反映学科的本质。生命伦理学面对的伦理矛盾、悖论乃至道德冲突,现象上是源于新的科技成果在医疗卫生领域特别是临床上的运用,实质上是社会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成果广泛运用之间矛盾的反映。根深蒂固于美国社会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人权等政治的、社会的和伦理的观念,在科学技术面前并没有让步和动摇,这些观念向医学领域的转移,才造就了诸如医疗知情权、知情同意权、医疗自主权等医疗个人主义观念的形成,这些观念被纳入到生命伦理学的原则和规范中。这种情况所表明的,并非是传统文化对新伦理观念形成的限制和阻碍,而是传统文化通过各种路径让新的伦理观念能够体现和传承它固有的价值。生命伦理学具有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伦理公理的特点,但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新的伦理问题和难题,传统文化的影响总是无处不在。这是人类文化进化的本性决定的。
3传统伦理文化是中国医学伦理学本土化的脉与根
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医学伦理思想不仅伴随医学的发展而成长,也成为以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古代有诸如孙思邈的《大医精诚》、陈实功的“医家五戒十要”等丰富的医学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与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一脉相承。近代以来,中国医学界和哲学、伦理学的学者也力图构建具有中国自身文化基础的医学伦理学,几乎所有论述医学道德和医学伦理的著述中都十分强调优秀的中国伦理传统文化对医学伦理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中国是在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和掠夺的炮火声中走上近代史道路的,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了种种强烈的冲击。西医学就是在这个时期引入中国的,教会医院的建立,促使医疗形态由个体模式向集团模式转变,西医学与中医学在认识和实践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两种体系之间出现种种矛盾,在中国逐步形成了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格局,新格局的形成必然带
来医学道德观念的调整与新的医学伦理思想的传入[3]17。在这个阶段中国并没有构建起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伦理学学科,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没有明显的建树,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运用仍然停留在自发状态。
医学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学科形态出现在中国学术界和医学界的。尽管那个时期的中国尚不具备形成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医学科学和技术的条件以及社会基础,但中国哲学界和医学界的部分学者敏锐地洞察到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这个时期完成的医学伦理学著作和教学用书在内容上都注意到了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引入,但是受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局限,医学伦理学尚无能力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完全形成具有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基础的、适合中国现实的医学伦理学。几乎同一时期,西方医学伦理学理论和方法等被介绍和引进到中国,中国的医学伦理学体系中吸纳和借鉴了西方医学伦理学,特别是生命伦理学的许多观点、理论、内容、案例和方法,与中国学者自身的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国医学伦理学在迄今为止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构建具有中国自身文化特色的医学伦理学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是医学伦理学如何形成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伦理精神,并将这种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医学伦理思想付诸医学实践,将是中国医学伦理学界和医学界长期和艰苦的工作。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医学领域无国界的国际化特征,势必带来医学伦理学在很多方面认识和标准上的普适性和全球性。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文化传播和流动,文化的传统性受到强烈冲击。在这样的趋势面前,需要不断地调整对医学伦理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才可能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与借鉴外来文化的问题,从而推动医学伦理学更合理地、更深入地认识和对待社会文化所具备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4医学伦理文化的接受与对传统文化的反作用
传统文化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另外一条途径是医学职业主体在职业实践中的习得和坚守。文化对一个特定领域的影响固然是文化发展客观规律性使然,主体对传统文化的接受也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医学伦理学从来都是一个充满文化竞争、文化冲突的领域,医务工作者在对医学伦理思想、原则和规范的认知和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对文化的认识和接纳过程。传统文化并不是以一种文本或者标记的形态出现在医学伦理学中,而是渗透在医学伦理学思想和理论中,这些思想和理论又通过若干伦理原则和规范等体现在对医务工作者行为的约束和要求上。医务工作者从内心深处接受并践履医学道德规范,首先需要在文化层面认同和接受医学伦理学提出和确立的价值观念、道德认识和伦理标准。医务工作者在对待医学伦理原则和规范上,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是真正的理解和接受,这一过程是学习并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当医务工作者的医学道德认识达到一定的境界,传统文化所倡导和确立的医学道德价值观念才可能扎根于医务工作者的内心世界并成为他们医疗实践行为的指南。
我国作为有着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大国,其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感召和哺乳着无数中华儿女。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受到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尤其是西方拜金主义、西方节日、西方饮食文化等渗透,这些对国内的传统文化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这几年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给我国传统节日的带来较大的威胁,许多学生都忘记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节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中的价值,将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锻炼身体的平台,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1]
一、传统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有助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越来越多用人单位重视人才的道德素质。在日常体育教学,很多教师仅仅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当然也有部分体育教师,不知道用何手段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认为这是辅导员的工作和义务,其实,借助传统文化辅助体育教学,是非常可以改善这个问题的。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在训练之前,可以让学生去阅读《弟子规》的相关内容等,因为学习弟子规的好处就是不学礼无以立,礼仪也是人生最好的交际工具,人无礼而不立,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2、传统文化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目前,很多学生缺乏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很多学生认为体育仅仅是选修课程,只要拿到及格就可以,而高校的体育教师一般都会从人性化角度给学生及格成绩。因此,最近几年,高校体育课堂,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方法有问题,其次,学生自身对目前的运动项目都不感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一些太极拳、咏春拳等传统项目,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尤其是那些很早就厌恶篮球、足球的学生来说,参加传统运动项目,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总的来说,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积极性。[2]
3、传统文化能够减轻体育教师负担。随着社会竞争激烈,体育教师面临着更大压力和威胁,尤其是现在物价水平上涨,许多体育教师面临着购房、购车、养家的压力。其次,高校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面临着评职称、晋升等压力,还有撰写论文、搞科研、承担教学等诸多任务,部分高校由于体育教师比较紧缺,经常一名教师担任多门体育课程,使得体育教师的身心压力大。那么,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传统武术项目视频,然后让学生跟着视频去学习传统武术,这时候教师只需要加强纪律的管理即可,因为传统文化可以感召学生们的内心世界。
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体育教师自身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的灵魂工程师。体育教师在其实际教学中,承担着加强学生专业术科训练的工作职责。为了跟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方针,加强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自身要有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例如:加强对《弟子规》等古典名著的学习;其次,在保证日常体育授课之余,可以尝试将《弟子规》的文化内涵渗透到专业术科教学中。最后,高校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传统文化、国学培训等活动,还可以邀请一些国学大师过来学校召开讲座,可以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考核制度。总之,从各个方面,加强体育教学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2、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因此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传统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仅仅依靠教师课堂的训练和讲授,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渗透到实际体育教学中,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给学生播放中国武术的视频,或者给学生们展示各种传统文化的图片,包括练习太极、咏春的图片等,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还可以更好地将传统文化慢慢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运动的兴趣和道德品质。其次,体育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一些微课,例如:可以将《弟子规》的主要思想融合到自己的日常教学的PPT中,然后发给学生们,不仅主抓课堂上的教学时间,也要充分利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这样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组织相关的体育比赛活动。要弘扬传统文化,发挥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仅仅依靠日常的教学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还需要进一步组织相关的体育比赛活动,在体育比赛中,慢慢地去渗透传统文化在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这样能有比较高效率。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弟子规》的背诵大赛,这样既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又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更重要的是组织各种传统的运动比赛,例如:校园太极拳校园气功比赛等,通过初赛、复赛、决赛等方式,调动学生们积极参加到运动中熏染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同时通过鼓励学生们参加体育比赛,能够在比赛中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为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体育是运动不息的过程哲学,是完善身心的过程历练,是追求更高智慧的过程文化。为此,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应确立过程性评价理念,注重学生们的身心文化地培养,重视学生们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
本文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应用原则;途径与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和思想宝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涵着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一、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全球化和的社会转型的挑战。全球化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文化境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标准和新的范式。也使西方国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日益加剧,极易使大学生的思想发生混乱。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民众在政治观点、价值取向、文化观念方面呈现多样化;对利益的追求导致社会伦理规范的失衡和道德水准的下降,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精神风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成为现代化的动力,而且有助于克服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社会转型所出现的物欲横流、人文精神失落、道德渐趋沦丧等社会弊病。
为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课题组对辽宁省几所高校的1200名大学生进行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当中, 72%的大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以前和现代社会都起到重要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的思想内涵对大学生非常有教育意义:
如“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潮,儒、道两家的主张构成了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不仅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也包含着人际社会关系、物我关系、人己关系的合理态度,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整体意识和正确的和谐观。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种爱国情怀对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非常有益。
自强不息的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奋进,有利于大学生确立有骨气、重节操的民族精神。
修身思想。“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这是古人修身的目标之一,也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对其应持有什么样的观点?课题组对大学生就这一问题调查,调查表明: 16%的大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是以前的东西,但在当代仍有指导意义” ;72% 的大学生认为“有助于我提高自身素质,符合我的生活学习理念” ;8%的大学生认为“这是旧的东西,不符合现代生活”;“更喜欢西方文化,不喜欢中华传统相关的东西”的占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它毕竟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特定阶级的立场观点;有其价值,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需要经过现代转化才可以抛弃其历史局限性,发挥其当代价值。要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利用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须坚持以为指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服务。
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对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自觉抵制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调查显示,大学生了解最多的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历史文学知识”占72% ;“古代政治知识”占12% ;“传统艺术 ”占34% ;“ 哲学宗教”占2%;“道德伦理”占30% ;“实用工艺技巧”占8%;“民俗技艺 ”占8% 。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选择“电影电视书刊”占15% ;选择“课堂”的占48% ;选择“父母”的占16%;选择“讲座和展览的占”4% 。选择“网络、广播、剧场游戏”的占12% 。选择“其他”占5%。大学生认为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认为“整个社会没
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的占40%; 认为“学校忽视,过度重视考试”的占50%;认为“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的占8% ;认为其他原因占2%。调查问道,“做为当代大学生,你认为哪种方法最能传承传统文化?” 64%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36% 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多与传统文化接触”。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的了解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意义的理解模糊;在举止行为方面,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精神、要求不一致。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法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挑战,出现整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局面。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探索新的路径。
教学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要增设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调查显示, 8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开设国学讲座课程,可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80%的大学生认为应开设中华传统礼仪课 ;58%的大学生认为应开设中华优秀古籍诵读课;90%的大学生认为应开设中华传统习俗课;10%的大学生认为应开设相关网站。为此,要求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以中华传统中高尚的师德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找到适合新媒体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相结合之路。
实践路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化艺术节、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等等。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 将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情感教育、行为教育一以贯之融入实践当中。
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在利用本国文化传统与现代教育结合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反思与学习。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骆郁廷.[M]《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第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然而,近年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准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严重冲击。部分高职院校一味追求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造成只见专业技能不见个人修养,只见科学不见人文的现象。
1.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缺失。
崇高的理想是一个人成功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繁盛的精神支柱。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的“志不强者智不达”,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都是对理想信念的诠释。高职学生正处青春时期,人生的道路刚刚开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今后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前提条件。由于身处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其中极端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至上等不良思想对一部分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不少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立志”认识出现严重缺失,不注重以道德修养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信仰迷失,理想淡化,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这些导致高职学生出现精神空虚、内心迷茫,自私自利等不良现象。
2.高职院校漠视传统文化教育。
在教育产业化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首先,漠视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一些实用性强,短时间见效的课程摆在前面,公共基础课程被不同程度的压缩,甚至被边缘化。目前在我国,英语教育盛行,反之,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却最多开设一年,甚至不开,或者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高职院校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此类人文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难以存续,从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其次,缺乏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传统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好坏。能够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内,教授专业课程的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高技能,教授人文类课程的高素质、高文化的教师却严重不足。高素质教师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重义轻利”等优秀部分对于建构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青年学生的基本政治要求,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尽管从小学到高中、从学校到社会都已经进行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但高职德育教学仍不能忽视爱国主义的教育,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外的情况复杂多变,青年学生思想还不能完全定型,对于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还不能做到坚定和理性,坚定青年学生的爱国信念,教育学生做到理国,仍是高职德育教学的重点。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蕴含在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中,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中,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社会责任中,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气概里。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有利于促进学生团结奋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们为人处事,工作学习的基石。但现今社会,80、90后成长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物欲横流,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社会群体道德滑坡,见利忘义,金钱至上,致使部分学生道德感缺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感恩之心,缺乏礼仪、不懂礼貌,缺乏诚信,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以追求个人享乐为人生目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诸多关注德行修养的内容:《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的意思是说,外在的财务、身份、地位、名声,都是靠深厚的德行来承载的。《大学》上有句话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治国平天下,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枝叶花果。一个人能够取得高于他人的财富、地位,因为他具备一般人不具备的德行。这些古训对于塑造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良好的浸润作用。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
人类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人。人在社会中生活、生产,需要人们之间的合作,只有彼此的合作和群体的力量,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维系。自2013年9月份新学期开始,95后学生开始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在校生的主体,部分学生身上带有独生子女生的深刻烙印,如:自我意识增强,缺乏合作意识;迷恋网络,人际关系淡漠,不懂得如何用和谐之道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特别强调人与人相处时要多替对方着想,“推己及人”;孟子以仁、义、礼、智为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给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提出了明确的行为规范,希望在这样的行为规范下达到一种互爱互敬,和谐共处的境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仁爱”之心,能够使高职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爱国、爱家、爱人,增强合作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同舟共济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三、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途径
高职院校是社会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可主要从以下三条实施途径进行:
1.创建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是其获取专业技能与人文知识的主要场所。一个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必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高职院校应该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创建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具体地说,可以在校园内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摆放一些主题雕塑,进行主要道路、人文景观命名;在教学楼走廊、教室内贴挂传统文化励志格言;在学校墙壁、宣传栏、校报中进行传统文化征文;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多媒体教室播放经典的传统文化视频;引导学生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组织,如:书法类社团、棋类社团,让学生在一撇一捺间、在手起棋落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呼吁学校开展艺术节,以此为平台传递文化信息,介绍文化遗产。以上这些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2.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着重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主,以“仁爱”为核心,其中“人本思想”“修身养性”“重义轻利”“自强不息”等诸多理念对高职院校学生理想树立、人格培育、为人处事有着重大的引导作用。当前的中国社会面临着一个传统与外来、过去与现代并存的时代,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不同的意识形态不断地涌入中国,使高职院校学生在面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构的关键时刻无所适从,陷入了无法选择的困惑和尴尬。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迫在眉睫。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中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讲话再次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3.培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双高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精神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矛盾的影响,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教育,充分发掘和发挥中华传统道德精神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无法估量的积极意义。这是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落实“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道德潜在的危机及其动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
1.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积极面。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道德的调研、讨论和评价始终没有停止过。大家的普遍认识是,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当代大学生道德的主流是积极、良好的。其主要表现为:第一,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敬业勤业等基本道德原则是推崇的,道德要求是强烈的,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高效的社会,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有健全人格”的人,“向往崇高”是很多大学生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第二,他们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第三。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趋于客观。危机与竞争意识增强。在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上,呈现务实、宽容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素质要求较高,立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2.当代大学生道德的消极面。就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其道德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其道德观念日趋模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种以“新派”自居的言论和行为,不少学生陷入困惑和迷惘,是非、善恶难以分清。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第二,其道德评价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考虑自己多、考虑别人少,讲求权利多、讲求义务少,要求别人高、要求自己低。第三,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第四,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大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而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提升的教化作用。部分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重新补课。有人把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归结为“四重四轻”,即“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重知识才能轻道德,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3.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成因。剖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的消极负面影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德育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为此,高校必须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育的不竭之源
传统文化足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除了物质因素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有着精神、价值、道德修养的追求。人类社会总是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而前人都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历史是对人生经验的概括总结,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这其中当然有阶级性的一面,但也存在人类共性的一面,它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学习它可以使人更加聪明智慧。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尊重现实。文化传统的继承性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人类就是遵循着这种继承性,来学会适应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将其逐渐融入自己的血液,变成内在精神支柱的一部分。教育有责任训练我们青年的心智和才能,但更有责任将我们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最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传给青年一代,培育良知,服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这块沃土之中,从中汲取营养。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儒、佛、道的终极目标如何,都强调人自身道德的完善与完美,都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
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之内涵,主要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这样的人,就必然要具有一个人格,中国人谓之德性。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这些有理想与德行的人。”一个具有完美的传统理想德行的人,是个有道德的人。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德行文化,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许许多多优秀的东西,如“刚健奋进”、。发愤忘食“、”自强不息“、”独立不惧“的进取精神;”变则通“、”唯变所适“的变革精神;”厚德载物“、”推己及人“的人生规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风格;”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经世致用“、”济世之穷“的积极用世思想;主张”利民“、”富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始终保持高尚情操的乐观主义精神;”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热爱劳动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优秀、最宝贵的东西,这些思想和传统美德,经过改造,都可以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教材和道德修养的标尺。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校德育中,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德育作用的广泛实现;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德育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三、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必须界定两个概念,坚持三项原则,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
1.界定两个概念。其一,中国道德精神指道德文化传统,传统是一种内在精神,中国道德精神是从中国道德文化中抽象出来的、有生命力的、能够而且必然与时代道德融为一体的那种精神,不可将其误解为具体的古代道德、古代文化。而炒作旧文化、复兴旧道德只能是迂腐的倒退,不可能与现时代接轨。其二,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与借鉴外国、异域的道德文化精华不矛盾。更与道德建设之时代感和创新追求不矛盾,它只与一味西方化、守旧复古化格格不入。我们的态度应是,在坚持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汲取发达国家先进东西的同时,积极重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对中国特色、中华民族之精神风骨积极传承、发扬光''''大,以此来创设中国化的德育环境。
2.坚持三项原则。高校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立足现实古为今用的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首先,要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剔除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落后内容,系统而深入地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其次,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科学对待人类文化,要结合社会实际和时展的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真正学懂弄通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实质,并通过身体力行,使传统道德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和行为技能。
3.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要着力构建以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为辅、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为补充的”三个课堂“育人体系。
第一,要寓教于知,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主导功能。华中科技大学将《道德经》引入大学课堂,作为一种道德素质教育探索的新形式,已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对学生感染最深、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之一;西安文理学院在选修《周易》讲座的学生中调查,“有87%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很大”,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易》为自己心灵开启了一扇窗户,对自己的一生将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竹。当前各高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或讲座,可以说找准了高校德育的切入口。
第二,要寓教于乐,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熏陶功能。通过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如“唐诗宋词欣赏”、“古代名著名篇导读”、“百家论坛”等学术讲座,增强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拓展学校育人途径,开阔学生学术视野。以举办各种文化节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
在校园自然环境、文化设旌、场所构成的物质文化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物质条件。第三,要寓教于行,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集体活动场景,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意志;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求是务实、乐于奉献的中国道德精神。
参考文献:
[1]西安外国语大学学工部学生处。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EB/OL].
[2]胡贵禄。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5(4)。
[3]张伟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中国市场,2007(1)。
关键词:儒家 韩流 文化角度
近几年,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我国,国人形象地称之为“韩流”。为什么这种浸透了韩国特有文化的气息、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能够在我国掀起流行风潮呢?笔者认为:“是两国在文化、民俗、语言等方面存有着较少反差,即都拥有同宗同源的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发扬光大,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宗的一个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是用于齐家治国的一种伦理体系。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延续2000多年,蕴藏了无尽的思想珍宝,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儒教早约于耶稣纪元初年传入韩国。高句丽于公元372年设立“太学”。新罗统一韩半岛后,派遣学者到唐代中国,并带回大量儒家文献。10世纪末韩国采用了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大大地鼓励了人们学习儒家经典,同时也将儒家的价值观深深地植根于韩国人心中。建立于1392年的朝鲜王朝采用儒教学说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在教育、礼仪、行政方面推行一套儒学系统。
今天在韩国,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韩国有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家思想的熏陶。”时至今日,孔子的思想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成为国家发展和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
“韩流”鼓励自由、民主、个人奋斗,并且这种转型建立在对传统儒教的反拨基础上。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把儒学视为一种人文主义。实际儒学重人事、尚伦理,自创立之日即与中国古代宗法政治联姻,伦理政治一体化是儒学的本质特征。儒家所谓“人”是“伦理-政治”等级结构中的“伦理人”,宗法等级鲜明,这与西方人文主义把人视为一律平等的“自然人”有本质区别。另外,以自然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儒家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本就有阻碍作用。儒家文化“重农轻商”忽视了工商业的发展,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的一元化思维体制极易僵化,带来闭关锁国,延迟现代化进程。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儒家文化,近代以来韩国一直在谋求文化主体性,他们刻意儒家文化影响,比如近年发起的高句丽历史之争,把高句丽本属的中国历史篡改为韩国历史,力图使高丽文化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模式。
谈到“韩流”,不能不谈“韩剧”。新浪娱乐频道开展了一项题为“你怎样看待韩剧热”的大型调查。56006名参与者中,81%的人承认自己喜欢看韩剧。韩国文化观光部的数字显示,韩剧成为韩国电视最大的输出品,出口市场以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为主。一些经典剧目还出口到俄罗斯、埃及、阿拉伯半岛。韩国电视剧以生动细腻反映现代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见长,在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大批观众的喜爱。剧中情节之所以让人感动,产生共鸣,灵魂所在便是儒家的核心:忠、孝、诚、信、礼、义、廉、耻。
韩剧的这种儒家文化魅力在《大长今》达到了顶峰。在香港,《大长今》播出时万人空巷,创25年来香港收视率最高纪录,曾红极一时的《上海滩》也只能屈于亚军。在美国播出时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人追捧。《大长今》里不但有正义、善良,也有邪恶卑鄙。面对诸多奸恶势力,长今坚持正义,决不妥协。《大长今》反映出来的文化精神,就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让我们在浮躁的环境里静下心,重新接受儒家精神的洗礼。看韩剧,感受最深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传到了韩国,值得欣慰的是,这样的传统道德观在今天实际上是受欢迎的。” 韩剧中的儒家思想就是这样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文化的基本元素是语言和文字。韩国字母是15世纪在朝鲜王朝(1392―1910)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1418―1450)倡导下,由一些学者创造的。在此之前,使用的是中国文字。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韩国报纸文章中一大半是中国汉字,不必猜就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今天的韩国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
韩语的发音也有许多尊长的礼仪蕴藏其中。如老师的发音似“先生”,学长的发音似“前辈”等等。韩语的语法有“尊敬阶称”“、对等阶称”“、基本阶称”三大阶称之分,表示说者对听者的尊卑、亲疏、庄重或随便等态度。晚辈对长辈,后辈对前辈,下级对上级,小孩对大人必须用敬语。反之,将会被耻骂,犯下大忌。
受儒家文化影响,韩国又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在韩国崇尚教育,尊重教师蔚然成风。一个人当了教师(不论小学、中学、大学)就像获得了一种荣誉。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历届政府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地位。教育部的预算虽然各年有所不同,但通常是占政府支出的20%,就是说,政府预算支出的五分之一用在了教育事业上了。当然,“读书至上” 、“学而优则仕”也使得今天的韩国青年同中国青年一样,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为了进名牌大学,毕业后有好职业,韩国国民从小学、中学就开始极残酷的竞争。
韩国文化还包含了很多形成人民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各种宗教。如萨满教、佛教、天主教、新教、天道教、伊斯兰教。那么这些宗教与儒教是什么关系呢?韩国人认为:儒教是一种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不论信仰什么宗教,为人处世都要遵循儒家的道德标准。所以,韩国虽然各类很多,但源自我国的儒家思想在韩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
儒家的传统文化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韩国的节日很多,但最重要的节日是民俗日(农历正月初一)和秋夕节(农历八月十五)。正是中国的春节和中秋节。这期间,全体国民一半都要出行,所以称之为“民族大移动”。“出行”、“大移动”当然有游览、娱乐、休闲、会友的内容,但最重要的、最普遍的活动项目还是“归乡祭祖”。韩国人念祖思乡、耀祖睦族的伦理道德传统,正是一种儒家的文化现象。
崇尚礼仪,彬彬有礼。在韩国,下对上、少对老及朋客之间见面或分手告别时都行鞠躬礼。遇有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晚辈还向长者行大礼,即对长者虔诚跪拜。感悟韩国的儒家文化同时,让我们深深地反思自己。
因此,作为孔子故乡的中国,理应更好地继承发扬儒家的精神。中国号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可是近百年以来,经历了“”及“”的影响,儒家传统文化在中韩两国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由于当代多元价值社会面临价值混乱的危机,使个人在做人处事上难以找到标准的生活规范,在传统精神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的冲突中,传统的儒家伦理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锐.《“韩流”带来本土化警示中国电影产业生存难题》,《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12月22日。
[2]冯有兰.儒学发展的新阶段――道学.文史知识编辑部.儒・佛・道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199:3-5
[3]蔡尚思.如何看待儒学的文化遗产.文史知识编辑部编.儒・佛・道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199:5-7
[4]张岱年.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史知识编辑部编.儒・佛・道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1990:7-10
[5]任继愈.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文史知识编辑部编.儒・佛・道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199:010-12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文教育 职高学生
我们中华文化绵延四、五千年,是世界唯一不断绵延的古老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而在高中阶段,能够更好地承担起这一任务的是语文教育。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但是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作为中国未来文化建设主体的中学生越来越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己经成为当务之急。
1、职高学生人文精神及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
职高学生文化底子相对较低,就业是他们最直接的目的。而很多职校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实用主义倾向如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重技能教育,轻素质教育;重功利,轻道德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无远大理想,价值方向迷失。职高学生的知识结构简单,其中的一部分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他们仅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找一个好的工作”、“有一个好家庭”,同时,他们重物质利益、经济实惠。部分学生受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等影响,更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太过浮躁。精神世界空虚、迷惘。
其次,学习劲头不足,思想趋于消极。职高学生文化课和实训课比例相当,由于文化底子太薄,理解能力也就很差。再加上实训占去一半时间,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文化成绩越来越差。学习劲头也就一天不如一天。其中相当的一部分抱着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与此同时,面对现实社会中局部的阴暗面,他们常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要么过分夸大,要么遇事抓不住其主流和本质,表现出情绪化、主观化、偏激化、极端化。生活态度上,他们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不愿付出艰苦劳动等。
第三,文化素质低下,责任意识缺乏。部分职高校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文化功底较差,更谈不上艺术修养,欣赏品位很低。也有一些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不懂感恩,不知孝顺父母,考试作弊、忘恩负义,根本没有报效党和国家培育之恩的意识。甚至还有不少数学生一味放纵自己,钻入网吧,日夜游戏。
2、传统文化教育是职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富于民族特色和人文价值。“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除了达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做一些基础工作外,本质的目的是希望这些孩子能树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光荣,存高志,慕先贤。”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传授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推崇优良道德规范和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伦理道德观念等来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优良道德品质等的养成。具体来讲,传统文化能在以下几方面提高职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第一,自强不息。思想能促使职高学生将个人“小我”置于国家、社会这个“大我”背景中,将个人理想的实现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在社会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强不息”精神有助于磨砺职高学生的意志,增强其化解挫折的能力及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培养其竞争力和创造力。
第二,心态平和。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传统文化提倡“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推崇“礼之用,和为贵”,并把“中和”之道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在对待自身上,传统文化追奉淡泊名利,追求一种超然、旷达、“海纳百川”的情怀。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万事万物,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正确的处世之道有助于职高学生正确地对待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意见,教育他们懂得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知晓对持不同观点的人不是强行批判,而是要宽容、理解,这样才能游刃于人际关系。
第三,尚德爱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义务及爱祖国、爱民族的思想。如此意念历代经久不衰,如屈原、范仲淹、陆游、 岳飞、文天祥、于谦、顾炎武及林则徐等皆高唱出一曲曲为国家和民族无私捐躯的慷慨之歌。“ 爱礼智”思想有助于提高职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解决他们道德和心理等方面的难题并能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意识的养成,激发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从而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关键词:民间文化;校园文化;文化整合
新时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灵活运用和有效链接,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1]研究表明,对于学生而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民族情怀、养成民族性格、塑造健全人格、增强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提高道德修养。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而言,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的材料来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保障。[2]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的认识,不少中小学纷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中小学特别重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来推进传统文化育人工作,以此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打造相得益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整合的实际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1以人为本:体现师生主体地位
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常见的失误就是建成“他人的校园文化,他人的传统文化”。让师生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这一过程中缺位。须知,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师生,享受者也是师生,不能得到师生的认同的校园文化就仅仅是被悬置的符号,不是有意义的文化存在。而且如果缺失了师生的认同感,传统文化的现实传承与意义生成也会失去了“人”这一重要的载体。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都以客观形式存在,如果要发挥育人的功能必须让其实现从客观到主观转化。为此,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理念。要实现“以人为本”,需要做到四点:第一、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应该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格化的学校应该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因此,让校园文化在展示其承载的社会的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同时,还要彰显独特性质的办学理念,而这个理念应该是集合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气质修养的精神文化底蕴。我们说,物化的形式或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惯,但是思想才是一个人、一种文化能看多广能走多远的决定因素。第二、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的过程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性格。校学生的文化性格是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综合涵养的体现,是传统文化在青少年身上再现的体现。因此,需要把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从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培养起自身的民族情感,陶冶出自己的民族性格。第三、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还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中的“人”天然包括学校中的教师,教师除了担负着教学工作,在校园文化中他们还扮演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这不仅对他们的专业知识有基本的要求,还对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出了挑战,让教师参与传统文化建设也是让他们自我提升和实现文化育人的过程。当今的学校都是多元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共存的地方,更加剧了对传统文化建设者和传承者心灵与精神的修养要求,这样的社会与时代背景,督促着教育者用毅力、用梦想、用灵魂去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传递。同时,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整合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合作,中小学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彰显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顽强的生命力,反过来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塑造也能够让师生们感受到民间文化的尊严与信仰。
2意义生成:扎根学生生活世界
传统文化是人们为了优化和服务自己的生存而创造的,所以从产生之初就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但是文化一旦被浓缩和符号化之后往往容易给人一种远离生活世界的感觉。中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整合传统文化,肯定不能把文化只以符号的形式存在,而应该是为了影响学生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世界。这就要求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在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的前提下更容易习得知识。这里所说的意义包括文本内容层面的知识意义和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意义。所以,在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过程中,要实现意义生成,需要注意两个个问题。第一、需要关注儿童的视角。一些学校机械照搬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案例的文本或者符号,虽然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神圣性和严肃性,但是却完全是学生生活世界。所以,学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视角,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呈现文化现象,让学生觉得文化是可以理解、接受并分享的。第二、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参与。如果学校认为学生只是涉世不深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知之不多,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传统文化建设中来,就忽视或者杜绝学生的参与,那就必然会让学生觉得传统文化与自己的生活世界关联不大。相反,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的时候专门留有学生专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对文化的理解,收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影子,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并让学生有机会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文化。我们认为,学校通过实现传统文化的时空延展和意义再生来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以学生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让学生习得传统文化,延续文化基因,记录民族智慧,发扬文化精神。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质上也是人生教育,让文化进入并影响学生的生活世界。[3]而一旦传统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有可能激荡学生的心灵,并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学生的现实和未来。
3横向关联: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当我们谈及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理解为是国家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包括不同层面,从被分享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在国家层面被分享的国家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4]前者是指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国家内的各民族各阶层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规范、社会制度和行为模式等;后者是指是被某一民族或者在某一地域内人们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或者地域特点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学校和学生所生活的区域紧密联系,对学生的生活影响更大,而且因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地方文化往往与国家传统文化密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将,地方文化也是理解国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要重视与历史深度的纵向联系,还应该注重与地方文化的横向关联。学校始终只是一个连接的纽带,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将学生们培养成才,并输送到社会,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做贡献,这是一段从“小家”走向“大家”的必然过程。社会变迁使得很多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盲目注重普遍性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社会之间的地域差异性和文化特殊性,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割裂了与地方资源的联系。社会中可资利用的资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变迁的社会带来的是多元的文化视角和多样化的文化传播途径,地方文化是属于民族社会的文化也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社会的文化,它通过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既能够平等、和谐地促进学校师生接受现代教育,并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地方文化融合,也能够让民族学生、家长逐渐认同并接受现代教育理念。与此同时,社会中的民族资源的参与还能够为学校提供新鲜的、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校园文化将优质的地方文化资源纳入建设视野,可以极大提升民族师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使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主动地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去,对整个文化教育环境改善起着积极健康的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还要积极努力地改变部分家长传统而保守的淡漠教育的观念,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唤醒、激励家长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提升家长、社会对孩子教育的参与和关心,从根本上实现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稳步整合。要知道,民族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绝不是一种文化单向地、简单地接受另一种文化,而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有机融合与共荣共生。
4潜移默化:重视学生思想陶冶
传统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但是文化的核心还是精神文化。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传统文化四个层面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统筹共建,还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陶冶,让传统文化铸魂育人,[5]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从思想上让学生认同文化精神,践行文化精神,这样才能够从上而下、由内而外地有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与行为方面的相互联结。要让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陶冶不能生硬灌输而应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灌输式的教育只能让学生习得知识而很难改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传统文化生长于过去,当下的学生已经不熟悉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可能会对传统文化产生疏离感,文化解读才更有利学生明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尤其是让学生明白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厚重与实用的同事增强文化的认同、内化文化的价值。第二、创造机会让学生践行传统文化。学校还可以利用经典诵读活动、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层面掌握,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并自觉在改善学习生活习惯,确定人生理想等方面践行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精神。第三、要整合多方面资源。学校通过对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让传统文化资源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教育的导向、塑造、陶冶等功能,通过对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转变,从基础开始培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发挥民族优秀文化的真正力量。第四、让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整合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兼容并包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沈建华.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化和链接[J].教育研究,2015(11):25-29+48.
[2]卢德生.传统文化育人的现实与超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6-42.
[3]卢德生.从普遍境域到特殊境域: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探析———基于生活世界现象学的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6(06):123-128.
[4]卢德生.传统文化育人的现实与超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3.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在传统文化的意义、传统文化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文化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几个方面进行浅要的论述。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二字从文学层面解释,意思是从古时候延续到现在的带有不同地区自身意义、特点的历史因素。例如是代代相传的美事美德、当地的民俗文化、规章制度等等。“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在不停的发生改变与进步,所以,并不是从古至今发生过的文化都可以被誉为“传统文化”。只是具有重大意义、保留价值与积极向上的文化才可以保留至今,为后代的学习文化做了重要的铺垫。后人将这些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的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与价值观,对自身的道德修养、思想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日后高等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传统文化是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
文化是不断传承与学习的,这就使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教育是使人类不断地发展进步的一种途径,而没有传统文化也就不会有教育,原因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历史传承,这就注定我们现代的文化教育必须依附传统文化而进行,体现出了历史与传统对我们人类思想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每个民族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为人类的共同进步提供参照。所以,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创新都不能抛弃该民族的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
(二)我国传统文化与的结合精髓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作为我国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其文化思想对群众与党员的思想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武装我们的头脑。新的文化潮流与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以我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以作为方向,将中外由古至今的优秀文化相互融合到最佳点,将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推向全世界。
三、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为我们提供思想教育资源的精神宝库,它作为一种思想教育的资源,提升了我们对思想道德的正确认识,也使现代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具历史内涵,使教育架构更加饱满。
(一)对文化全球化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起到帮助。
中国在早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就充分表示着我国已经迈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部队,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利用本国的经济优势,提出“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理论。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指出,每个国家的自身文化都会快速的向我国文化教育蔓延开来,这对我国来说,是艰巨的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说其是挑战的原因是,西方文化的思想传播与教育会跟随“文化全球化”的理论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中,会使得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认识发生改变,精神状况也会随之变化;说其是机遇的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将会步入国际化的教育模式,更加现代化。当前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怎样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热情,使他们具备择优弃劣的素养,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陶冶情操。
中华民族历史传承至今,蕴含着积极向上、陶冶情操、值得学习的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很好的塑造大学生的理想品格,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精神深入到心中,将自强不息,争求进取的精神发扬光大,使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淋漓尽致的激发出来。这些极具生命力,饱含真情,纯美无邪的传统文化,每时每刻都在现代大学生的心中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思想发展道路,审美观和价值观得到真正意义的升华。高等院校的文化教育扎根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沃土中,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也有责任与义务把我们中国民族传统的美德教育与文化素养融入到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让现代大学生可以徜徉在传统文化为我们缔造的诗意、高尚的文化海洋中。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大学生的有效教育方法。
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在校学生发自内心的虚心接受当今的社会规范,自律自强,升华自身的文化素养与品德,并拥有坚定地信念。真正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的熏陶下可以增强道德的自我修养、提升思想品德的认识、自主自觉的学习应用,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我国的传统品德教育尤其看重思想与行为是否一致,只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将学习、领悟到的道德规范应用到工作、生活、学习当中去,这样才算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孔子文化就有提到过,一个人的品德好坏不光要看一个人的谈吐,更要仔细观察他的行为,这一理论也对后人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
结束语
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与当今我国国情紧密联系的情况下,也要充分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精髓,根据我国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积极的创新与研究,开发出适用于当今社会的文化传播途径,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运用到日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突破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的瓶颈,打开在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局面,为国家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日后的文化发展与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肖莎莎 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