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7:2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茶道基本礼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爱将焚香,挂画,插花,点茶视为人生四大雅乐,进而也发展成了用一种程式去体验其中奥妙的四大雅道,既香道,书道,花道,茶道。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伴随着茶叶的出现开始兴起,到唐宋时期中国茶文化才真正发展到顶峰,唐时期既由茶文化发展出来一种茶道,也就是今天日本鼎鼎大名的茶道,茶道是通过一种品茶形式去修身养性,品位人生,感悟自然道法的严格仪式过程,因此最初只是修身克己,思想得到一定升华之后,再去通过品茶去品位人生世事,最后的最高境界才是达到“悟道”的地步,因此,这也是茶道学习者需要经历的三步,唐宋时期茶道讲究的是茶禅一体,通过严格的仪式修炼自己,通过品茶“得道”,最终达到茶人境三者合一得天人合一思想,因此,唐茶道真正在乎得不是冲茶,品茶,前二者只是一个媒介,通过此带入仪式中,又通过仪式升华到自己的心界,因此“醉翁之意不在茶,而于禅也”。日本茶道虽是学自于唐宋茶道,但却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唐茶道虽然也有一定的请客待客奉茶仪式,但也有看重行为洒脱,融合于自然当中的一面,而且中国本来就看重“无道既道”“心中有道”更多的看重宜情,自然,幽雅洒脱等方面,追求人本性中的自然法道,而不是强化欲速则不达,因此虽然有一定的仪式,但可以自由的程度大些,不必严格依照。而日本茶道程式非常僵化,大到主客每一步的举止行仪,小到茶具的摆放位置,杯箸放左放右,对事茶者(多半是主人或家里女主人)的要求更为严格,先迈哪只脚,怎样行动都有严格的规定,其实,这样繁琐的程式也有它的好处,培养忍性耐心,不停用同样的动作来磨练自己,锻炼坚毅的品性,其意义早已远远超离了品茶的本意,而看上去更像是主客一起进行的一门修炼课程,而中国当时的茶道,除了对主客之间的应答礼仪,事茶者制茶,泡茶,奉茶的一套程式有统一标准规定之外,其余则是更看重个人的感悟,自身的修养。
中国茶文化主要包含四大块:茶道,指品茶过程中自身的修炼自我的修养以及参禅悟道感受自然,茶境,指品茶时的环境,幽雅的环境,对修身养性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茶道与茶境分不开,茶礼,指茶事过程的礼仪祭祀等形式,茶艺,指表面的一层,即制茶冲茶时的技艺或者艺术加工,可惜的是,如今茶道与茶境文化自然已成了日本的茶道,茶礼则被韩国学去并发扬光大,只剩下最肤浅的茶艺(也算是冲茶过程中的艺术修养但仅仅限培养情操艺术方面),看着邻国都有了“茶道”自己堂堂中国发源地怎能没有?因此把此拣去算是兜了底儿,这就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茶艺,更夸张的是,竟然发展成为一种表演形式,没有主客间一起的修养及心理交流,有的只是下面的一群当看电影似的观众,或者是一种街头现买现卖当卖油条式的饮食推销,下面请个客人,冲壶茶给他喝,而台下那位自然而然的想到的是期待茶的美味,所以,这又成了一种饮食文化了,唯一的亮点就是冲茶时的技艺,这样既有趣又值得观赏冲出的茶也自然美味,再加上茶艺小姐带有表演性质的仪式,还可以看到美女红袖添香,也算不错,至于道不道的,就全靠自己去体味了,可悲呼?孰可悲呼?因此,中国的茶文化只能是茶艺,叫茶道就有点暴殄天物了。
中国历代茶道按种类分可以分为三个,即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唐时期流行煎茶道,宋时在有煎茶道的基础上又有点茶道,同时宋时还盛行“斗茶”通过品茶猜茶品,打禅趣,日本的茶道,就是吸收了煎茶道和点茶道以及斗茶的形式(自己又在其基础上发明了“抹茶道”)宋亡以后,代表雅文化的上层社会“雅道”失传,被元统治的都是一些汉人平民哪有什么文化,明以后才发明了泡茶道,就是现在人们所习惯的,喝茶方式的雏形。如果说唐宋茶道讲究的是茶禅直接结合的话,那么盛于明中期的泡茶道则更多忽略了表象上所表达的禅的意境,而是在茶艺上表达茶趣一体,形式上注重“道”,现在的中国茶艺追其源头来其源也是泡茶道,其中最流行的”茶道表演“,始于清代宫廷,也可以说,到了清代,茶艺中本身蕴涵的修道意义才转化为完全以表演形式奉茶的表演意义。但现在的茶艺又和明时的泡茶道不太一样,正确说是内涵更加退化了,现在的茶艺文化,则是由清代出现的工夫茶道发展而来,虽然工夫茶道流行于福广地区,但也有很多不拘小结或者说退化的地方,比如说每个步骤起的一些华丽的词名,技巧上华而不实,使用盖碗,高冲壶,“点兵”等方式太过强烈(茶道整个氛围应该是安静温和并天人合一的)不出示茶具(茶具不仅是茶本身也是整个茶文化的载体)动作上的夸张过去其形式本身的夸张,鉴赏茶叶好象很无聊,闻香品茗杯口在一起送给客人很不卫生,更重要的是,没有客人同步骤一起品茶养性的互动感,要知道,表演不是本意,更重要的是茶道精神,哪怕仅限于品茶上。
2、茶文化礼仪
下面就说一下明中期盛行的泡茶道仪式,按理说真正的茶道文化应该在唐宋,可惜的是仪式方面已经断代不复存了。而且,唐宋虽然有茶道的仪式,但他们往往更喜欢单纯的品茶。主人邀请客人来品茶,没有侍女冲茶,只主客几个人,旁至多只有一童子捧案侍立,寻找一分特殊的环境。没有冲茶-奉茶-品茶的仪式,而是拿出现成的茶招待客人。大家坐在一起只喝茶,不多发言,观察周围的景色。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清、静、和、寂的氛围,礼仪形式也从简,童子捧案向客人进茶,客人立身回礼。
明时期的泡茶道将侍女的侍茶茶艺与主客品茶悟道结合在了一起,有点介于唐宋时期的品茶和后来茶艺表演之间,既有茶艺也有修身养性方面的特征,因此也可以归为茶道,一般只用于主人待客上席间请茶师来主持茶艺。但明又有了一种新文化意义上的发展,即茶艺成为大家闺秀的闺中之乐,作为修身养性的锻炼过程。同时又可以培养艺术情趣、艺术情操,使得自己心灵手巧,兰心惠质,建立德馨。因此颇受大家闺秀的青睐。其意义如同于抚琴、刺绣、插花重在自娱自赏。做茶艺前可先抚琴,然后净手焚香、备器候用、温杯熏杯。其形式与现在工夫茶大抵一致。茶艺的过程中还可以赏月赏画,作为自身的修养(过程中,注重动作姿态的优雅)。
下面就来说说待客中的茶道。唐宋时期的茶境,即品茶的环境,以户外为主。多选择禅室道场内,清风明月下,村野郊外,林里山间等惬意的地点,以自然环境为主。到了明代,明人发明了专门的茶庐茶室这样特殊的地点,室内陈设多以配合茶艺表演操作而设置,基本格局每间茶室几乎差不多,个别的布置,如挂画摆设等皆按照主人喜好与品位来安排。不同的布置代表了主人不同的品位和不同的思想感悟。
室内基本陈设:茶师位置一般在室内北面,对面随意摆放几张绣墩作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随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围(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于室内的左右两边,皆严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关键,品茶时将杯子传递每人只品一口,有点类似先秦时朝会的感觉,氛围庄严肃穆)茶师用一长条方桌,背后设一屏风,中间一坐墩,桌左边设茶洗、水,桌右边摆设一插花花瓶。茶师坐着事茶,侍女捧案于旁边。
准备器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带格为漏水装置);一茶煲(盛开水用);一茶炉(煮茶用,旁最好带有小挡风屏);一茶洗(洗茶杯用);一茶叶罐(装茶叶用);一茶罐(捣茶叶用)、茶勺(盛茶叶用)、茶漏(盛茶汤用)、茶捣(捣碎茶叶用)、茶竹(夹茶杯用的夹子)放于一瓶里;一小香炉,茶座上摆放一套闻香杯、一套品茗杯,外加茶壶。
对主客要求:做到安静,有礼有序,正装出席,不说话私语,主人礼让客人。
对茶师要求:动作有序不紧不慢,庄重,行动优雅(注重)有礼。人员一般为一茶师,两陪侍侍者,侍者站屏风左右斜向捧案而立,无案时应合手而立(合手,手搭于腹前掩于袖中)茶师与侍者行礼时都应合手而鞠躬。
仪式:
待客赏境(茶境)——茶艺前,主客聚齐,主人与客人依次行礼问安,一般是客人行礼,主人答礼。主人招待客人,陪其谈话,顺便请客人参观茶室,主人向客人展示自己的布置,并请客人点评,作为话题。
品初礼茶——茶艺开始前,主客落座,这时都不再讲话,茶师率其侍女进,到桌前,横列一排鞠躬致敬,主客起身答礼,然后皆落座。茶会便正式开始。
净手焚香——侍女先捧水盆进,茶师净手(象征性)然后依次走到客人跟前,先客后主,主客也需净手。古代人认为茶事是心诚庄重的,同时亦要保持清洁,净手无疑已等于净心)然后茶师点燃香炉,一放于自己桌上,一让侍女放于客人坐中间的矮案上。静气之香在茶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增添意境外,还利于调节气氛,增添平和的气息,更利于在座人们心灵之间的联系交流。
展示茶具——然后茶师将茶具放于案上,侍女捧案将茶具(主要是茶杯)分发给客人供其观赏点评。
3、茶文化礼仪
洗茶
岩泉初沸——第一步先煮水,泡茶道直接用开水冲泡茶叶末即可。(唐宋时期的煎茶法则是将茶饼直接煮成茶汤,因此第一步需要“捣茶-煮茶-调茶”,用茶勺取茶叶放入茶罐中,用茶捣将茶叶捣碎,捣时要慢,细,雅;再将茶叶放入茶炉中,注入开水煮茶;煮好后,用茶拌轻调茶汤,盛起复放回,调法很有技艺)。
洗茶
孟臣三沐——水开(茶汤煮好)后,用茶漏盛开水轻轻淋洗于茶壶上(谓之温壶);再打开茶炉,用茶漏盛茶汤注入茶壶中,尽量注过多量的水,然后用壶盖轻轻一扫,茶汤顺流淋满壶身(冲泡);然后盖上壶盖,再盛茶汤淋壶身(使茶壶里外皆有茗香)。(在没兴用茶壶泡茶之前,直接用茶漏将煮好得茶汤淋于茶杯上,也为三淋,第一步用开水轻淋杯身,第二步注入茶汤,第三步复用茶汤整个淋之,淋法有技艺,或冲或滴,或紧或慢)后来有了茶壶,不同茶器质料泡茶时能更加有利于保存味道,例如紫砂,还有一种茶壶,顶盖处有孔,这样是使茗香能散发出来,同时又利于蒸发味佳,明茶艺爱用露孔散气,称之为“茗香壶”。
洗杯-温杯-熏杯——与料理茶壶是一样的,茶杯也需要温-洗-薰,这边用精致的茶壶还须泡上一些时间,先取出手帕(最好为绸巾)放于桌上叠成小方,逐个擦拭茶杯,再用茶夹夹杯依次放入茶洗中过水清洗,再夹茶杯于茗气前滚热温烫,最后将茶杯放于香炉前熏香静气。
盛汤倒茶——茶泡好后,依次往茶杯里注水,玉液回壶,如果茶壶是“茗香壶”的话,还可将茶杯里的水重新浇回茶壶中。
茶香合壁、递手传香——回壶后,再次注入茶水,这回将闻香杯盖于其上,左手托起,右手覆于杯上,端至胸前,左右晃三次,是为茶茗之香与茶气之香交合在一起,然后取下闻香杯,双手端于鼻前,捻转而嗅,然后侍女再将闻香杯奉与客人,客人依次如状品嗅。
奉茶——将所有茶杯注上茶水后,取闻香杯覆于其上,再取丝帕覆茗香上反复静气,然后将丝帕放于左手,用右手折叠,将茶杯放于丝帕上,然后双手放茶杯于案上(用丝帕垫茶杯主要是怕烫手,而且一些好质的丝料隔热,至于动作,则是为了好看,同时亦要讲究奉茶时的幽雅礼仪),然后侍女捧案依次奉于客人,先客后主。侍女奉茶时,应举案至眉一下,以示尊敬,客人原座躬身答礼,方可接过案。
品茶——品茶时,先合香;茶师示意,众人左手托杯,右手覆于杯上,一起端于胸前晃动三次,谓之茗气合香。再闻香;右手取下闻香杯,左手托于鼻前,捻转而嗅,然后才是品茗;左手端起茶杯(连带丝帕),端至嘴前,右手将茶杯于丝帕上转三圈,谓之观汤色,然后遮注杯前部而饮(其实不只茶道时这样,古人无论喝酒还是品茶,都要将手遮于杯前部,防御品饮时的不雅观)然后放下。(对于品茶时动作最为注意,也算是整个茶艺中唯一要求行仪,规矩得体的地方吧,先前都不是注意动作的,最多是“弄茶”一做一观而已,因此,品茶时左手右手等动作,是为注意的)品饮一共举三次。因品茶至多三口,亦不能大口喝,只能细细抿之,一品苦涩,二品甜腻,三细细回味。
关键词:闽南茶文化 航空服务 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41-01
据调查,国内部分高职院校中航空服务专业开设茶艺课程作为职业延展课程。但无论是相关教师或者学生多功利地看待茶艺课程,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学习茶艺仅仅是为了弥补学生在应对航空公司面试时才艺不足的缺陷,有些人仅是因为某些航空公司有茶艺表演的活动而略做学习有备无患,他们往往认为只要学会花哨或者烦琐的泡茶动作和程序即可,纯粹将茶艺当成类似某种程序化舞蹈动作的简单行为。正因为许多人对在航空服务专业开设茶艺课程,并推进茶文化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渗透并不理解或者理解得不够到位,本文将对闽南茶文化背景下开设茶艺课程的意义进行论述,并对该课程的建构提出意见。
1 航空服务专业在闽南茶文化背景下开设茶艺课程意义
1.1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展示程序性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服务技能的高标准相耦合
福建闽南地区盛产茶,闽南人对茶情有独钟,且闽南人饮茶,从茶具、水质、用茶种类到斟饮的各个程序均备极考究。以乌龙茶铁观音为例,其茶艺表演程序甚至有十八道工序:焚香静气、叶嘉酬宾、火煮山泉、孟臣淋漓、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韵、玉液回壶、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喜闻幽香、鉴赏三色、初品奇茗、尽杯谢茶,环节一道接一道,每一道都体现出“纯、礼、雅、和”的文化精髓,每一个动作都讲究规范的操作和程序。而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服务正是航空服务人才的起码要求,同时在进行程序化的服务同时还要兼顾展示性和艺术性,这也是航空服务人才之所以成为服务行业内人才标杆的原因。通过对茶艺展示程序化的学习就能够使学生在校内有相应的载体体会服务流程的艺术性,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按程序有条不紊、准确到位艺术化地进行服务流程的展示。同时这也是航空公司、地勤公司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1.2闽南茶文化中的“五境之美”茶艺气质营造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美感培养的目标相耦合
闽南茶文化重在围绕着茶元素,通过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等展示国人生活之美。以环境中的茶席之美为例,闽南茶文化讲究透过一席茶的布置有机平实、源远流长而生命力不减的方式来体现文化,把茶席当成以生命自身的哲学体现之场。茶席不仅是单纯的视觉美感,更要求符合泡茶逻辑,这个逻辑包含了对茶的解读。种种细节的妥帖安排,会幻化出天然的中澹闲洁。各个因素,如品茗的时令节气、身边的一景一物、水质水温、茶的性情,由此而砧拣择的用那把小壶还是这只盖杯,每一个选择都是那么的用心别具,但在决定前又不是只有唯一的选择,每一个用心就体现在选择的过程里,最后汇聚成一种特殊的气质。航空服务人才美感的塑造也不仅是外表的,训练有素的专业素养,对于美好形象和美好环境的创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给人带来毫无做作的舒适感,把女性的柔美优雅、男士的绅士帅气演绎得恰到好处,有一种增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足的美感。因此在茶艺课中可以达到对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进行气质的培养、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美境”的创新能力。
1.3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礼仪要求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礼仪的高要求相耦合
礼仪是茶艺的核心部分。闽南传统茶道表演其实就是待人迎客的过程,它每一个环节都寓意着一种东方待客礼节。而服务礼仪更是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这两者的耦合之处更是不言而喻。
2 关于航空服务专业中茶艺课程的相关建议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从古至今,从海内到海外,几乎无处不无茶人,无时不有茶人。一个人,只有当他对茶产生敬意时,才能成为新的茶人和爱茶人!
在茶馆里,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务员以茶迎客;在居住处,以茶待客有主任和宾客;在茶会上,有主持者、茶艺师把茶道之美、茶艺之情展示给应邀嘉宾;家具茶事则自烹自饮,自得其乐。照理说,茶人不必言资格、论贵贱,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国的中华民族,也就给茶道赋予了浓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礼仪的标准。
onerror=javascript:errlogo(this)src="/up_files/chadao.jpg"border=0>
茶圣陆羽的标准很简单,要求茶人是“精行俭德之人”。唐末刘贞亮要求茶人循礼法、行仁义、谦恭和平、净心高雅,即以茶行“道”。此处的道又以儒为主。
宋人强调茶人必须是佳客,这里的佳客应当具有如茶一般清醇优雅的气质和坦诚告洁的情操。明代对茶人虽无明确标准,但大体要求则有。陆树声著《茶寮记》中提到:“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而其人与茶品相得。”要求茶人、文人之间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饮茶时要吟诗、挥翰。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资格说。
中国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韵,即茶人应具有外观形象美和气质美。我国茶人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借助佛教修行的“五调法”来修炼自己。
调身:茶人在茶事活动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松,目光祥和,举止从容。调息:呼吸要轻细而匀实,做到不粗、不喘、不乱。调心:目定意闲、除区杂念,排除干扰,做到心“不散”(不想与茶无关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无精打采)。
调食:饮食适度,吃有吃相。用食勿计较。
调睡:不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过“五调”就可以进入“心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见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修炼与完善。
关键词:茶道;茶禅一体;茶道精神;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22502
谈到茶道,世人皆会想到日本,其实中国才是茶的故乡,饮茶、吃茶的习俗很早就产生了。茶道属于东方文化,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那么,什么是茶道呢?我们先从日本的茶道谈起。
日本茶道是高度仪式化的饮茶生活,其目的是在饮茶中体味人生。它是在清幽而素雅的茶室中进行的。茶室一般是由竹木或芦草编成,侧有水屋,室内有插花。进室前要净手脱鞋,膝行弓腰入室以表示洁净与谦逊。茶道由主人主持,恭谨地跪在榻榻米上,一一向来客敬茶(其仪式十分繁缛)。其饮茶方式基本是宋代上层社会流行的“点茶”(将茶饼碾成茶末,注入茶碗,用沸水高冲,激起泡沫,用茶筅击打)。茶具包括茶碾、煮水的茶釜、贮茶的茶罐、舀茶末的茶勺、击打茶汤的茶筅、品饮的茶碗、盛水的水注、清洗茶具的水翻等。
由此可见,日本茶道大概是饮料中最复杂的方式。要进行一次日本茶会,一座合乎规矩的花园别墅是不可少的,参加茶会能吃到三碗米饭、一碗锅巴泡饭、一盘凉拌菜、两个炖肉丸子、三段烤鱼、一堆腌萝卜块、一些咸菜、几个蘑菇、少许海味、三碗大酱汤和一碗清汤、一道甜点、还有二两清酒,然后还可以去参观花园,并且特意去厕所看看,但绝对不能在厕所里解决个人问题。这些活动要花去四小时的时间,而整个茶会里可喝到两次约一百毫升的茶水。整个茶会期间,从主客对话到杯箸放置都有严格规定,甚至点茶者伸哪只手、先迈哪只脚、每一步要踩在榻榻米的哪个格子里也有定式,正是定式不同,才使现代日本茶道分成了二十来个流派。十六世纪前的日本茶道还要繁琐得多,现代茶道是经过删繁就简的改革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日本茶道形成之后,不仅确立一套严格的规范,而且追求在这些规范的仪式中领会人的本心和本真,追求通过茶道精神以摆脱人生物质的束缚,从而达到“和、敬、清、寂”的境界。日本学者把茶道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和、敬、清、寂”。茶为茶道的四谛、四则、四规。“和”不仅强调主人对客人要和气,客人与茶事活动也要和谐。“敬”表示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并作到上下有别,有礼有节。“清”是要求人、茶具、环境都必须清洁、清爽、清楚,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寂”是指整个的茶事活动要安静、神情要庄重,主人与客人都是怀着严肃的态度,不苟言笑地完成整个茶事活动。日本的“和、敬、清、寂”的四谛创于村田珠光,400多年来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也正因为这种形式,才使得日本的茶道流传至今被世界上的很多人奉为茶道的渊源,而忘记中国才是茶的故乡。那么,我们中国的茶道呢?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起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2)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3)功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功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功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功夫茶讲究品饮功夫。饮功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饮茶即道是根本。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道”在此作方法、技艺讲;“饮茶修道”是指通过饮茶艺术来尊礼依仁、正心修身、志道立德;“道”在此作道德、真理、本源讲;“饮茶即道”是指道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饮茶即是修道,即茶即道。“道”在此作真理、实在、本体、本源讲。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悟道。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而儒家对中国茶道的影响最大。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认为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要求中庸处世。茶道精神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思想的平和快乐格调是中国茶道的主调,儒家的道德和礼仪为茶道提供了茶礼。
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影响也很大。它历来推崇饮茶。首先,因茶有“三德”:提神;助消化;清心定神、去除杂念。所以喝茶既满足坐禅需要又不破坏佛教清规。其次,佛教的苦、集、灭、道四谛中的第一谛苦谛,苦谛视人间为无边的苦难,当参破苦谛,达到大彻大悟,便是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清苦,品茶之苦味,苦后回甘,这与苦谛一致。所以茶一直以来深受禅僧们的喜爱。同时,随着佛教的发达,唐代僧人煮饮天下,世人争相仿效,于是饮茶之风盛行民间。还有,“廉美清和敬”的茶道精神也正是佛教弘扬的精神。
除佛、儒二家之外,中国茶道还受道家影响。道家为求长生不老,苦炼金丹,但始终都未能如愿。因茶有强身健体,延长寿命之功效,于是逐渐被视为仙药。道家倡导通过饮茶,以求得道成仙。同时,道家认为自然本性才是真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茶人喜欢空灵虚静的饮茶环境,将自己融于自然,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的美学意境,这与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统一的。
日本茶道主要从中国唐代由遣唐使传入日本,主要受佛教禅宗的影响,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
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正是佛教禅宗精神之所在。“和”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也指讲究本来面目,不造作,与茶事的自然融合。“和”源于禅宗“慈悲善良,温和之心”的精神和《金刚般若经》的“如如不动”教义。“敬”指敬爱之心,这与禅宗教义“二部四众、平等互重”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互重的精神是一致的。“清”指清净,它源于禅宗“六根清净”。“寂”即“无”,强调“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这正是源于佛教“空无”观。日本茶道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茶道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追求静清无为,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总的来说,中国的茶道不像日本的茶道,过分注重形式,中国茶道文化底蕴厚重,以领悟人生意义为主,一把旧壶,一杯茶汤,掂在手里,随意率性,没有那样多条条框框裁切,细节处也许不拘小节,却有引人入胜的韵味。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它将儒、道、佛三家思想有机地融入,从各个方面都突出儒教的“礼”、道教的“清”、佛教的“悟”等精神实质,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天人和一、和谐统一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翟文伟,齐正奎.简话中国茶与禅[J].丝绸之路,2003,(2).
[2]朱颖.禅宗与日本茶室建筑管窥[J].中外建筑,1999,(2).
但是,饮茶、嗜茶,却是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喜好,是炎黄子孙绵延千载的雅趣。在我中华大地,茶被誉为“国饮”。古语云:“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道与六艺相通,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茶还被人们视为生活之享受,治病之良药,提神之佳品,友谊之纽带,文明之象征。饮茶有益,更应有礼、有道。基于此念,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我们的祖先赋予了饮茶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已不局限于日常物质生活需求的层次,日益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茶道内涵
所谓茶道,是以通过饮茶而修道、悟道并力求最终证道的一种生活艺术,是饮茶健体与修身证道的统一。无茶,道则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也;而无道,用茶则不啻蛙吞牛饮,了无情趣。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茶道之大要有四:日茶艺、茶礼、茶境、修道。所谓茶艺是指各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整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而所谓修道,就是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以求最终达到精神升华的至美意境。
“道”源于道家,其概念飘忽不定,语焉不详,可意会,而难以确言之。后又衍生出儒家之道、佛教之道等等。因理念不同,信条各异,致使各家之道又不尽一致。随着近现代学术研究的开展,道这一古老的概念又获得了新生,最终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的同义语,所指可阐释为“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万物本质”、“世界本源”、“运动规律”等诸多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儒道互补”,唐宋以降又趋于“三教合一”。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佛法、道藏,而道士、比丘也大都旁通儒典。汉传佛教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禅宗一派,便是在对孔孟老庄的诸多理念加以改造并吸收融合而形成。宋明新儒学兼收道、佛思想,有所谓“朱子道,陆子禅”之说;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竭力提倡三教合一,曾有“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之名言。
茶道中所修何道?到底是儒家之道,道家、道教之道,还是禅宗及佛教之道,会因饮者旨趣不同而各有偏重。一般而言,应为各家之道的综合融会,概括起来有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四大层次。而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目标,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既可诠释为儒家之“尽精微而致广大”,又可体味出道家之“无为而无不为”,还可领悟到佛家之“一尘不染万虑不生”。
茶道形式
回顾国人饮茶历史,饮茶之法有一个演变过程。最初多用煮茶之法,后来逐渐摸索出煎、点、泡等3种方法。而茶艺便是依煎、点、泡三法而成,中国茶道也就先后出现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等3种形式。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而茶道之形成必然要以饮茶的普及为前提。唐代以前虽已有饮茶习俗,但普及程度尚低。东晋时,士大夫之间饮茶之风渐盛,已有茶艺的雏型,然而远未完善。由晋至唐,属于中国茶道的萌芽时期。
中唐以后,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国中人士多“比屋之饮”,且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甚至已流于塞外。至肃宗、代宗两朝,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推动、增润和完善,形成“煎茶道”;北宋时期,蔡襄著《茶录》,徽宗赵估著《大观茶论》,形成“点茶道”;明朝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又形成“泡茶道”。所以可以说,中国茶道成于唐,继于宋而盛于明。
陆羽不仅是煎茶道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茶道的奠基者。煎茶道的代表人物除陆羽外,还有常伯熊、皎然、卢同、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齐已等。由于唐代茶人对茶艺茶道的痴迷,使之得以逐步完善,饮茶修道的思想正式确立。煎茶道鼎盛于中晚唐,历五代、北宋,至南宋末而式微,历时约500年。
点茶道形成于北宋中后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赵佶、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审安老人、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等。宋代茶人承先启后,创立了点茶茶艺,发展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点茶道鼎盛于北宋中后期至明朝初期,至明朝末期而淡出,历时约600年。
泡茶道形成于明朝后期,代表人物有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陈继儒、徐渭、田艺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对茶道的贡献在于创立了泡茶茶艺,且有撮泡、壶泡和功夫茶等3种形式,并为茶道设计了专用的茶室――茶寮。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中国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但由于近代世事无凭,人心浮动,泥沙俱下,玉石皆焚,无数优良的传统、风俗、技艺、习惯被遗弃殆尽,不禁令人扼腕叹息。煎茶道、点茶道在中国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有一线生机。好在当今我们痛定思痛,已悟出先人创造的诸多文化遗产的珍贵,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予以恢复,可谓亡羊补牢。但当今所恢复者,其实是明清时期兴起的泡茶道,己相去不远,尚有流韵遗响,奄奄一息于民间。能得劫后余生,真不幸中之大幸。
茶道外传
值得一提者,自唐宋经元明而至清代,在千余年的漫长过程中,中国的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先后传入日本。至宋代时,日本开始种植茶树,造制茶叶,明代时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乃千利休,他提出“和、敬、清、寂”,成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理念。茶道在日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地位突兀,既是日本文化的结晶和典型代表,同时又是日本人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和心灵的寄托;且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茶道中的“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哲学思想,简朴、素淡、枯高的审美情趣,平等、互敬、恬淡的道德观念,独坐自省的文化理念,共同构成了日本茶道的精神大厦。
如果有一天,遇到身着汉服逛街的古装女子,你千万不要误以为是在拍戏。交领右衽、宽衣博袖、束带无扣――如今,汉服已不仅仅是舞台银幕上的表演服。那些峨冠博带、飘逸灵动的身影已经走上街头,走进公园,走入餐厅,走向各种典礼、展会,这种已经消失了几百年的美丽服饰,正走近我们身边。
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关于汉服是否成为颁奖礼仪服装的讨论也越演越烈。这一契机让汉服更多地走入人们视野,汉友的规模越来越大。有了市场的需求,便有了商机。嗅觉敏锐的企业也开始蠢蠢欲动,欲掘汉服商机这桶金。
在上海就有这样一家名为“楚兮汉兮”的汉服工作室,受到很多汉服爱好者拥戴。
交领右衽宽衣博带
在“楚兮汉兮”汉服工作室内,记者看到了作为样品陈列的汉服,飘逸灵动,端庄秀丽,有垂坠感,很有华美气质。据“楚兮汉兮”的总经理欧阳雯介绍,汉服式样的初步确立是在夏商以后,到周代就逐渐完善,基本的形制在先秦时逐步成熟,虽然每个朝代都有变革,但汉族传统服饰的精髓不变,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交领右衽、宽衣博带的特点。形制虽然简单,但上身便会因人而异,或柔静,或风流,或飘逸,或洒脱,可塑性极强。
据了解,目前汉服有两类:一是礼服类,即汉族晚礼服,是产业化的切入点,目前的应用以礼服居多;二是常服类,是汉服的成衣化,其趋势也被大多数人看好。“我对于汉服的定位跟许多汉服从业者不太一样。”欧阳雯说道:“我认为汉服不可能完全回归,只可能是借鉴汉服的特点,与现代元素结合并用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加以修饰,对汉服进行改良,形成‘新汉服’。”
因此,在“楚兮汉兮”的汉服中,有一些是在保留汉服基本特色的基础上,为了美观做了一些收腰的处理,或者为了清凉而做了假领和假里等等,这些变动都是为了汉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用。
欧阳雯告诉记者,目前在“楚兮汉兮”消费汉服的主要有大学生、公司白领以及海外华人。他们对汉服的认可与热衷程度也并不一致。海外华人大多会将汉服稍作晚礼服方向的改良,在出席派对时穿着。而其他族群则会选择尽可能保留汉服原貌,婚礼和派对是穿着较多的场合,一些白领甚至已经将汉服作为上班的服饰。
因为汉服在细节上变化纷繁,光袖子就有十余种式样,所以在定制汉服的过程中会有无限种排列组合。顾客可以根据图片或者自己用汉服元素加上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加以设计,确定款式和面料。在“楚兮汉兮”,制作一件汉服的价格从300元至2000元不等,300元的多为夏天的短装,而2000元的则以豪华礼服为主。
创业从楚茶道引申而来
在创业之前,有着古典气质名字的欧阳雯在重庆的一家平面媒体工作,因为单位的委派到了上海。在上海,独当一面的欧阳雯在结识很多朋友的同时,也在寻找自己创业的方向,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1998年,欧阳雯和朋友一起做起了茶馆的生意。
一直以来,欧阳雯都热衷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身为湖北人的她尤其对楚文化青睐有加。普通的茶馆经营让欧阳雯觉得索然无味,毫无特色可言。于是,她决定将茶做精做深,挖掘中国茶内在的部分。欧阳雯转而投身于茶道,做培训,做茶艺表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希望可以专注于楚茶道流派。”
也正是这一过程,叩开了欧阳雯的汉服之旅。在茶道表演中,如果穿着日常服饰,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即便穿上唐装,这种款式在各个餐厅等处已经泛滥,实难体现茶道的清逸高雅。因此,欧阳雯开始寻找一种可以进行茶道表演的服饰。她在戏剧和宗教中汲取灵感,做了一批有汉服元素的服装。“当时市面上还没有开始做汉服,我做出来的服装也仅供表演,做功也比较粗糙。但是想不到的是,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很受欢迎。”
由此,欧阳雯决定将汉服这一块拎出来,成为其创业板块中的一个体系。在2003年与汉网的一次活动中进行试水,当天就接到很多订单。
选址赋闲太太居所周边
在采访欧阳雯的时候,正在商铺搬迁过程中的“楚兮汉兮”在上海中山公园附近的昭化路上临时安置了一个工作室。在此之前,“楚兮汉兮”的门店位于五角场的政旦东路上。选择那个商铺,有许多创业之初的因素。朋友开发了一个楼盘,刚好有一个商铺,欧阳雯便在那里经营茶道和汉服。
不过,这次搬迁之后的选址,欧阳雯确实颇费了番工夫。
最初,欧阳雯考虑的是上海的城隍庙,那里可谓是老上海历史传统的一个缩影,也是传统文化爱好者的一个集中地带。但是她接洽之后,发现不仅房租比较昂贵,而且对方希望她一直保持茶艺表演的部分。虽然茶艺表演是欧阳雯经营的内容之一,但对正在进行项目重新整合的她来说,立即将茶艺表演作为常规项目推上前台还尚未成熟。
随后,欧阳雯听说长乐路有几家唐装定制店比较知名,便前往考察。结果发现生意并没自己想象中那般理想,而且那里的消费者对汉服的问津度也不高。
在了解到很多汉服爱好者都会去董家渡布料批发市场买布制作之后,欧阳雯也考虑过将店铺开在那一区域。然而在细究之下,这些消费者并不会是自己的目标客户,他们依然会更倾向于自己买布制作汉服。
欧阳雯在分析了自己的顾客结构之后,总结出他们都有这些特征:有文化,而且有钱,女性顾客占绝对多数。于是,她决定将新店开在古北地区,那里有许多有足够消费能力的赋闲太太,集中了汉服的目标消费群体。
多重渠道挖掘汉服
欧阳雯说,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一个盲区,这是汉服在推广上的一个难点。
尽管刚从高级餐厅里款款而出,巴黎的贵妇人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奔向当地的百年经典甜品店,捕获欧培拉蛋糕(Opera)那犹如天堂般的美味。
读过不少日本作家的作品,几乎每本书里你都能读出日本人的这一性格:既刚强坚硬又柔情无比,若用一个书名来形容,莫过于《菊与刀》。花之甜美与刀锋之冷硬恰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截然不同,却又完美统一,共同组成日本人的性格,并被贯穿于他们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日本人似乎历来是偏好繁琐庞杂的,所有看似寻常的物事在他们那里都能被上升到“道”的高度,譬如花道,譬如香道,譬如茶道。
去日本旅行,想来有一件事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泡汤,亦即泡温泉。在日本人的词典里,泡汤是为了让疲倦的身心得到短暂的净化,从而能够以清新的“我”重新回到日常俗世中继续前行。这是一种短暂地脱离红尘俗世的忘我之旅,是放下尘念明心见性的修行,而所谓脱俗,也并非是表象的脱离现实的生存规则,而是令人在真实生活中,自然畅顺地融入世道,乃俗人在此一时、求得此一刻的清净俗念之愿。
但,在我们看来,单纯地泡汤是远离极致的半拉子工程,其后必须跟上怀石料理。
日本料理真正起源于怀石料理,而怀石料理又与茶道密切相关,所以在说怀石料理之前,一定要先说日本茶道,因为若无茶道,便无怀石。
众所周知,日本的茶道源自中国,其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的茶道是僧侣用来集中自己思想的一种仪式,譬如唐代赵州从谂禅师就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在奈良、平安时代,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镰仓时代,僧人荣西在潜心钻研禅学的同时学习宋朝的饮茶文化,然后在归国登陆的第一站九州平户岛上的富春院撒下茶籽,并著书《吃茶养生记》,可以说,荣西既是日本的禅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历史进入室町时代,斗茶开始盛行,日本茶会多现奢靡之风。1489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隐居于京都东山,并修银阁寺,他以此地为中心发展东山文化,东山文化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在足利义政的推动下,娱乐型的斗茶会发展为宗教性的茶道。
这一时期出现了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珠光11岁时出家做沙弥,19岁进入大德寺酬恩庵(今称一休庵),他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把茶道由一种单纯的饮茶娱乐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一门哲学、一种宗教,从而形成独特的草庵茶风,珠光完成了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全新的内核,夯实其基础,完善其形式,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高度。之后的茶道宗师武野绍鸥在珠光的基础上又将日本歌道理论中表现日本民族特有的素淡、纯净、典雅的思想导入茶道,但是他更大的功绩显然是:培养出一个叫千利休的弟子。
千利休是日本正宗茶道的创始人,他的茶道思想可归纳为四字:和敬清寂。
“清寂”是千利休茶道精神的核心。“清寂”有时也写作“静寂”,这是一种充满了禅意的审美观,这种美的意识具体表现在“”字上,“”日语音为“wabi”,原有“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在平安时期,“人”一词专指失意、落魄、郁闷、孤独的人,到平安末期,“”的含义才逐渐演变为“静寂”、“悠闲”的意思,大有从忍受孤独到享受孤独的意思,这种奇妙的心理转变,使得做“人”在当时成为一件很时尚的事情,颇受追捧。说起来,这样一种美学意识的产生,有着其现实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是日本社会动荡、改组时期,原来占统治地位的贵族逐渐失势,新兴的武士阶层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丧失优势的贵族感到世事无常从而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失意的僧人们利用了这种情绪,他们把当时的社会看成秽土,号召人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净土宗应运而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或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过着隐逸的生活,创作所谓的“草庵文学”,以抒发他们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之积愤。
如此看来,倒是与中国旧时士子有异曲同工之妙。想那魏晋七贤,主张老庄之道,唯玄学为上品,不拘礼法,聚竹林之下,卧古琴之畔,有美酒轻音,可高谈阔论。都是为了避世。不同的是,日本茶道以清静无为来修炼自身以期寻得心灵与精神上的平和,竹林七贤却是以惺惺相惜嬉笑怒骂皆文章来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并多少有些麻醉自己以摆脱仕途不得意的痛苦和郁闷之意。
因为深沉的痛苦,嵇康创千古神曲《广陵散》;面对现实的无奈,中东的苏菲们通过不停旋转的舞蹈形式来寻求与他们的神对话;因为社会的动荡,千利休们通过茶道来寻求内心的安宁。
再说“和敬”,这样一个伦理观念原是在唐物占有热时期中衍生出来的。自镰仓以来,大量唐物宋品运销日本,尤其是茶具、艺术品,在为日本茶会增辉的同时,也助长了豪奢之风,使得日本茶会一度一味崇尚唐物而轻视本国产品。热心于茶道的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人反对奢侈靡丽之风,提倡清贫简朴,认为本国产的黑色陶器因其独具的幽暗之色彩,自有它朴素、清寂之美,若借由这种质朴的茶具去真心实意待客,既体现了主人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也利于道德情操的修养。
可见,喝茶在日本人的心中,从来就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生活习惯,在茶香袅袅中体会其三味人生,茶禅一味,在品茶中修行,由清而静,静寂以生香。
综上,日本的茶道在最初的最初,便与僧人密不可分。彼时禅僧修行时,过午不食,因此长久听禅至夜幕降临,往往会产生饥寒交迫之感,由此便有了怀抱加热过的石头以抵御困境之法。进入安土桃山时代后,因创始人千利休更加追求禅式料理的精神,故而将料理引入茶道,并最终确立了即使在狭窄的茶室中也能方便享用的怀石料理。实际上,怀石料理的出现也有其客观的原因:因为空腹饮浓茶,往往会伴随不舒适感,为了愉快地饮茶,喝茶前吃一些简单的料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怀石料理距今已有四百来年,便是在日本人的眼里,这亦是昂贵的消费――即使最平常的怀石料理,人均价格也在1万5千日元左右。
怀石料理最重要的特点便是“有什么烹饪什么”,即菜单所选原料必是当季的时令食材,在重视季节感的同时,料理师傅会充分尊重食材本身的特点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的色泽、香味和味道,且绝不浪费哪怕是一条切下来的碎片,真正是物尽其用。怀石料理讲究极端精致,为了彰显这些食物,他们会配以最合适的器皿去盛放,从而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互相辉映,又因每一道菜的量都极少,所以,吃在这里实在是一种相当具艺术美感的饮食方式。
实际上,除了食材和器皿的挑选,料理师傅在设计菜单时便会注意山珍海味的排列顺序,他们甚至还会考虑到菜从出炉到送上餐桌的时间。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让客人品尝到食物的真味。
所谓待客用心,极致大约便是如此。
怀石料理基本上是由一汤三菜构成的,包括“饭、汤和三样小菜(海品、锅品、烤品和腌菜)”。具体来说是:先上下酒的小菜,再上很考验厨师手艺的清汤,此汤强调的是清淡却细腻,接着是海品生鱼片,然后上应季烤鱼,之后会再上一道小菜,暗示进程近半。稍事休息之后,主菜上桌,这道菜主要是为了劝客人喝酒。然后是锅品,即放在有盖的锅里的煮菜,随即会上饭品,米饭会和味噌汤、腌菜一起上,这之后就不喝酒了,接下来是甜品时间,搭配甜品的是抹茶,抹茶标志着用餐结束,或者也可以说:喝抹茶才是怀石料理的最终目的。
怀石料理从食材的挑选到器皿的搭配再到用餐礼仪的繁复,都一脉相承着日本茶道的精髓:这种在我等看来实属繁文缛节的物事在他们眼里,是为了追求彻底而真实的身心释放,因为他们相信,在肢体与行动被非常细致地全盘制约成一套既定的准则后,心灵便有所依、有所寻,从而安定宁静,并最终达到“和、清、敬、寂”的境界。
摘要:茶叶芳香满英伦。英国茶文化是英国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具有高贵优雅的气质,并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本文以“英国茶文化”为研究主题,简要介绍了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内涵,以及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展示了文人大师笔下的茶魅力。
关键词:英国 茶文化 文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1848年,东印度公司皇家植物园温室部主管罗伯特・福琼来到中国,他将茶树种子放入一个用特殊玻璃制成的便携式保温箱中,偷偷地带上了从中国开往印度的轮船,由此千万株以上的茶树苗在印度生根发芽,继而形成了大规模的茶园。茶叶传入欧洲后,并没有像咖啡和可可那样受到过多的欢迎,直到它进入远离欧洲大陆的英伦三岛,竟然奇迹地掀起了饮茶的风尚,并由此产生了世界茶文化的一枝奇葩――英国的茶文化[1]。
一、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
英语中有Teatime一词,指的就是占据英国人l/3生命的饮茶时间。英式红茶更是以名目繁多、内容丰富闻名于世,其主要的内容包括:
1.英式早茶
英国人在晨起时要饮“早茶”,又名“开眼茶”,即Earlymorning Tea,有时在早茶之前还会有“床头茶”,即清晨一睁眼靠在床头就能享受的茶。而早茶主要是以红茶为主要饮料,是英国当家招牌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集浓郁和清新于一体,色泽和口感都相当出色。正统的早茶要精选阿萨姆、锡兰、肯尼亚等地红茶调制而成,因此早餐茶的口感来自锡兰、浓度来自阿萨姆、色泽来自肯尼亚[2],可见英国人的早茶还是相当讲究的,最适合早上起床后饮用。
2.英式上午茶
这是最不为外人所知的英国饮茶习惯,又称为“公休茶”,大约持续20分钟。英国人在上午1l点(亚洲时间上午10点左右),无论是空暇在家享受生活的贵族还是忙碌奔波的上班一族,都要在这一时间休息一会儿,喝一杯茶,他们称之为elevens,即早上十一点时的便餐,所以上午茶可以看成是英国人工作间隙的一种很好的调剂方式[3]。总体说来,上午茶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不可能很繁杂,所以成为英国茶中最简单的部分。
3.英式下午茶
英文名称Afternoon Tea,这其实才是真正意义英国茶文化载体,英国茶正是凭借其内涵丰富、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红茶文化享誉世界,“英式下午茶”更是成为英国人典雅生活的象征。下午茶的专用茶源是大吉岭茶、伯爵茶、火药绿茶或者锡兰茶等传统味的纯味茶,若是选择奶茶,要求先倒入牛奶再放茶水[4]。
正统的英式下午茶的礼仪十分讲究。首先喝茶的时间应该是下午四点钟;其次在维多利亚时代,男士必须着燕尾服,女士则着长袍;第三,在茶会中通常是由女主人着正式服装亲自为客人服务,非不得以才让女佣协助,从而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最后就是下午茶的点心了,通常是用三层的点心瓷盘装盛,第一层放三明治、第二层放传统英式点心Scone(甜烙饼)、第三层则放蛋糕及水果塔,并且一定要是从下至上的往回吃[5]。
二、英国茶文化的内涵
1.从药用价值到饮品文化
茶传入英国时,茶的卖点在于它的药性。因此,当时在英国出售的中国茶是一种神奇的、包治百病的药物。1699年,一位名叫欧灵顿的牧师写下一整篇论文论及自然与茶叶的品质。文章中,他充分肯定了茶在治疗糖尿病,胆结石,尿路结石,肾结石,水肿,视力虚弱等方面的良好功效,并一再推荐每个人都要喝茶以取代酒,他认为饮茶可以使人保持清醒的同时心情愉悦,是一种享受型的饮料[6]。
当“红茶皇后”――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于1662年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后,茶与茶道开始在英国推广,中国茶逐渐由具有药性的植物转变为时尚生活的象征,英国的上流社会将其演变成为一种具有异国情调和奢侈性的生活方式。“茶”开始作为一种饮品活跃起来,即使高昂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却依然有着固定的市场和消费群。
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随着英国殖民贸易的扩大,海外茶源地不断增加,英国进口关税也逐年递减,茶叶终于从奢侈品的位置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伴随消费阶层下移,英国人对茶的消费方式也发生巨大转变。英国人非常有创意的在红茶汤中加入糖、牛奶和蜂蜜,有时候甚至是加威士忌、黄油和鸡蛋等更奇怪的东西。在茶水中加入其它物质,是茶消费的一次改革,茶因此变得更加实用。而英国人对中国茶的变革也完成了茶在引进后的本土化,饮茶因此更加普遍。1750年前后,茶已经成了英国中产阶级黄油烤面包的惯常早餐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2.高贵典雅的休闲文化
一个多世纪间,茶几乎变成英国的民族饮料。从17世纪最初的药品开始,到了18世纪已然成为一种全民消费品。消费社会的繁荣反过来提高了饮茶的格调。18世纪,英国社会出现了专门消费茶饮料的茶园,出现了饮茶必需的服饰与器皿,甚至诞生了茶舞这样的艺术形式。
真正意义上的英国茶文化诞生在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的发明意味着饮茶摆脱了简单的饮食文化地位,逐步成为一种高雅生活的代名词。而成为休闲文化后,饮茶也反过来促进英国社会的消费模式和社会价值观发生新一轮的改变。
英国下午茶是最华丽、最精致,也是最奢侈的饮食方式。在英国的下午茶活动中,对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必须能体现英国式的高雅文化与自然生趣之间的紧密结合。同时,下午茶一定选择的是高档茶叶,茶具和餐点也有明确的规范。这种系统化的要求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文化形式地产生――不是单纯解决温饱的手段,而是综合了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生活方式,也成为社会娱乐的重要手段之一[7]。
3.考究繁复的英式茶道
英国的茶艺是英国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英式茶道是茶艺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是可以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的。茶艺与茶道结合,才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能真正体现英式茶道精髓的也恰恰是英国人对于茶具的要求和基本礼仪的讲究。
同时,除了有严格的品茶规范,英国茶文化对于品茗的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英国人崇尚的是贵族式的优雅生活,下午茶会是品判个人文化修养的社交场合,同时也是研习社交礼节、展示绅士淑女风采的最佳途径。男人们穿着正式、大方得体,茶具都是轻拿轻放,以保证茶室内的安静;女士们谈吐优雅、举止从容,有人从身边经过都会很有礼貌的微微挪动身体并且报以微笑。在一个正式的下午茶会上你可以充分感受英国人的文学气质和个人修养所带来的冲击。
因此除了茶艺和茶礼的内容,英国的茶道还体现在英国的文化中,而这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具备“茶道”的理由。英国所特有的下午茶文化是英国民族精神的体现,英国人标志性的优雅、高贵完全浓缩在这个民族考究华丽的茶道中,即使历史的辉煌早已不在,但是凝聚在茶文化中的那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的追忆,已经深入英国人的血液,无法抹去。
三、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相比中国和日本,英国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年的饮茶历史,但英国文学家却对茶叶有着深厚的感情。茶在英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渐融入英国文化,之后与英国文学有机结合,成为许多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茶叶带给英国文学家一种全新且丰富的创作主体[8]。
1.茶与诗歌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诗歌中描写情人们等待喝茶的情景:一点一点地吃着烤面包,在叹息声中等待茶凉。拜伦称茶为“中国的泪水”,他“为中国之泪水――绿茶女神所感动”,自然也是饮茶族中的一员[9]。据《拜伦传》记载,即便是在前往希腊参加武装斗争的时候,他也保持着饮茶的习惯:“早上一起床,他就开始工作。然后喝一杯红茶,骑马出去办事。回来后,吃一些干酪和果品。晚上挑灯读书。”当然,红茶并不是他的唯一,在提到中国茶时,他往往提到红茶和绿茶两种类型:
我竟然
感伤起来,这都怪中国的绿茶,
那泪之仙女! 她比女巫卡珊德拉
还灵验得多,因为只要我喝它
三杯纯汁,我的心就易于兴叹,
于是就得求助于武夷的红茶;
真可惜饮酒既已有害于人身,
而喝茶、喝咖啡又使人太认真。
同时期的著名诗人雪莱在1820年所作的一首三百多行的长诗,“致玛丽亚・吉斯伯思”(Letter to Maria Gisbome)中写道:
那药师医士抱怨的饮品,而我
会不顾劝诫大口痛饮,当死神来临
我们将抛币决定为饮茶而死谁第一。
2.茶与散文
茶叶是圣洁的,散文是优美的,那么茶叶和散文的相融会是什么样呢?英国散文中留给我们的是惬意的,悠闲的、美妙的饮茶记忆。《四季随笔》,原名《亨利莱克洛夫特的一生》(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是乔治・吉辛的散文代表作,叙述的是隐士亨利・莱克洛夫特醉心于书籍、自然景色和回忆过去的生活,作者记录了下午茶和茶会的时间、人物、礼仪等景象,抒发自己对茶和家庭茶会氛围的感情和触动[8]。
“我一天的光明时刻之一,便是下午散步后稍稍疲倦了回来,脱掉靴子,换上拖鞋,将户外的上衣挂起来,换上舒服、家庭常穿的短衣,坐在深深的软扶手椅上,等着茶盘,或者在喝茶的时候,这些是我最为享乐安闲的感觉。随着茶壶的出现,浓郁的香味飘然吹进我的书房里面,多么美妙啊。第一杯带给我心中怎样的安慰,以后则怎样从容不迫地啜饮啊;在寒冷的雨中散步之后,它带来的是怎样暖热啊!同时看着我的书籍和图画,安然品位着拥有它们的幸福。我看看烟斗;或者我带着似乎有所思的神气,准备装上烟叶。事实上,烟叶再没有在茶后――它自己便是温和的感性人的东西一一那样安慰人,那样暗示富于人情味的思想了。”
3.茶与小说
茶叶到达英国之后,不仅仅是“缪斯之友”,“众神的甘露”或诗人的灵感源泉,也受到许多小说家的追捧。据说,“饮茶覆盖了几乎所有英语的小说”。此言虽说有些夸张,但事实也足以证明,英语小说中充满着茶香和茶文化。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小说家,在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The Pickwick Papers)中,茶字一共被使用的次数多达86次,数量远远超出其它作品。狄更斯描写的关于“礼拜堂戒酒联合会布瑞克大街分会”的一次月会情景,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当主人公维勒先生看到他们能喝下如此大量茶水时,惊讶得目瞪口呆[9]。文中描写不仅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戒酒运动的高涨热情,而且肯定了茶叶在英国戒酒运动中的特殊作用。
四、小结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食品,也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部文化史、医学史和文学史。透过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艺术、文化和文学等。茶叶从东方到西方,从中国到英国,经历了坎坎坷坷,犹如人生的成长过程,最终日渐成熟。在英国,茶最初是“药品”,随后上升到贵族的奢侈品,最后才成为必需品国民饮料,进而演变成当今风靡世界的红茶文化。这一过程虽然漫长但是却增添了英国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河流中的美丽。
参考文献
[1]李荣林.茶叶传欧史话[J].农业考古,1992(2).
[2]陈文怀.欧非茶市及茶文化见闻[J].中国茶叶,2001(3).
[3]刘勤晋.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辜振丰.英国红茶文化的光与影[J].农业考古.1999(4).
[5]郝赛丽.英国人的饮茶风俗[J].中国茶叶.1998(6).
[6]周景洪.英国茶文化漫谈[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报.2007(6).
[7]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现代文学;茶文化;诠释
一、茶文化的多重特性分析
(一)茶文化的历史特性
茶文化的成型和发展历史悠久,自我国商周时期便已将茶叶作为被统治阶级向统治阶级上供的贡品。汉朝时期,茶叶以滋补品、药品的形式成为佛教参禅的专用物品。直至三国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已颇为成熟,饮茶已基本成为我国古代人民必不可少习惯性行为。到了唐宋时期,茶叶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大量的茶馆、茶楼开始出现,斗茶、赠茶等将茶叶作为提高生活品质附加品的现象普遍,同时形成了当今仍然保留的敬茶文化。
(二)茶文化的时代特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神文明国家建设的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取,为茶文化增添全新活力与内涵。在新时期文化不断转型升级的思潮中,茶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含义也在随之拓展、延伸、扩大和创新,将茶文化与现代高度的科学技术、新媒体行业相融合,吸收资本经济市场精髓,为茶文化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得以显著提升。茶叶的价值是确保茶文化价值的基础和前提,随茶叶行业国际交流频率日趋提高的促使下,茶叶附加经济价值显著提高,使茶文化传播方式逐渐向现代化、科学化、大型化、社会化、国家化以及国际化发展。进而,致使茶文化内在含义快速膨胀,影响力迅猛提高,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类文化重要内容。
(三)茶文化的国际化属性
年代久远的中国传统茶文化,与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人文、文化、历史充分结合,衍生出日本茶道、韩国茶道以及英国茶道等。英国是茶叶行业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虽然我国已有四千多年茶文化历史,但英国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饮料公司,该公司在茶叶方面的生产总值超越我国七万余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立顿茶叶象征着一种都市化、时尚化的现代生活,以价格低廉且品质优越的表现,是我国大部分茶叶行业与茶文化领域不可比拟的。现阶段,喝茶已成为英国人民的基本生活内容,是展现男性绅士风度、女性优雅气质的一种礼仪,也是女王等本国贵族出席重大活动不可缺少的礼仪性程序。日本的茶文化受中国影响最为深刻,其茶道不仅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更具备相对独立的本国民族风情,随时间的不断推移,日本茶文化已形成独特的系统和流派。
二、传统茶文化的内在含义
茶文化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内涵形式,同时也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元素,利用茶文化系统内涵的具体分析,可以充分感受到茶文化整个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更能将其中所展现的文化元素演变成为当今各种艺术创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础和文化铺垫。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体系的发展创作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思路,使文学作品可以与时代特征相融合,使作者改变传统创作理念、风格,进而使整部文学作品的品质、深层含义得以大幅提升。在现当代的茶文化思想体系中,其不仅具备相对丰富的物质元素,也具备相应的精神文化含义。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含义方面,茶文化为现当代文学构思环节、创作环节提供了充足的文化素材。同时,茶文化中所蕴含的文明价值和精神价值规律,成为规范认知和学习体系的有效内容。美国著名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SusanneK.Langer)在其著作《情感与形式》中,表示生物生命构型与艺术构型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在文学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情感融入方式,可使生命具体形态得以升,成为具有多重体验的情感形态。感官能力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工具,感情是生命感官系统、思考组织受外部环境和内在性格所产生的精华。因此,在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将茶文化生命内涵投影于作品当中,进而激发人类情感,通过观者情感上的共鸣,使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得以升华。从感性的角度审视茶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其独具特色的灵性和生命形式特点,是激发文学作品不同含义的重要因素。例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正源指出“作家眼中的茶叶,是富有精神和思想的鲜活生命,茶叶的纹理、质感等外观元素是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有力工具”。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茶文化的诠释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体系中,包括了大量不同创作素材的元素内涵,不管是具体事物,还是基础创作理念,其现实上均和客观应用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相对于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思想体系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而言,研究茶文化融入于文学创作的具体表现机制,对于茶文化思想理念的理解和传承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
(一)贾平凹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在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文学作品内容中,对茶文化的理解蕴含着大量幽默、风趣的元素,与其他作家相比彰显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在贾平凹先生的笔下,喝茶不但是普通人的一种名堂,对于佛家弟子而言,也是禅文化的一种体现;对于道家子弟而言,喝茶又是一种道法;对于现代知识分子而言,喝茶则是一种文化内涵、精神内涵的阐述。由此可见,在作家贾平凹先生的文学思想中,喝茶既是一种修养、品格,又是一种极具情感元素的情怀和情操,同时也是乱世时期各种事物的一种形态诠释。
(二)老舍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我国文学巨匠老舍先生作品《茶馆》中,对茶叶和茶文化均有较为成熟的全面认知和立体化描写。老舍先生本人对茶文化与喝茶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并对整个喝茶活动和其背后所蕴含的茶文化真谛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探究。因此,老舍先生在个人文学作品创作体系中,利用茶文化映射出老北京、旧北京的社会背景,展现出大裕茶馆的兴起、繁荣直至衰落的变化过程,实现了将茶文化充分融入文学作品创作的理想效果。由此可见,虽然老舍本人并未从事过茶叶、茶楼行业,但是由于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文化修养,以及对事物敏锐的艺术化观察力和反叛精神,使其实现了众人眼中的普通物品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奇特过程。
(三)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是将作品融入茶文化元素最多的作家之一。在汪曾祺先生一生的文学创作中,融入大量茶文化元素,富含了大量的茶文化思想理念,充分展示出作者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茶元素文化的深刻理解。在汪曾祺先生的著作《泡茶馆》一书中,利用自身对昆明各所学校大门口多种茶楼、茶馆的了解,以及对茶馆、茶楼等商业性和文化性价值的探究,进而将整个茶文化系统所蕴含的价值元素加以诠释。通过对汪曾祺先生文学作品的阅读,读者可深刻体会到茶文化对于文学作品创作的重要影响力。
(四)鲁迅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鲁迅先生对茶文化理解颇深,并对喝茶、品茶、赏茶有着独特的喜爱。在鲁迅进行文学创作时,时常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构思的过程中品茶。进而,使其在文学作品中将茶文化的感情价值充分发挥,不仅将自身对茶文化的理解加以诠释,更将文学作品赋予了生命和活力。例如,1933年十月,鲁迅先生在《申报》发表散文《喝茶》,该文形象生动鲜活,推理和论证严谨科学,具有极为强大的说服力。以喝茶开头,又以喝茶结尾,使茶元素贯穿文章整体,以茶文化映射出“雅人”极具病态的思想情绪,蕴含鲁迅对黑暗社会鲜血淋漓人生的反抗态度。
(五)梁秋实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梁秋实先生文学作品富含大量的茶文化元素,在其散文《喝茶》中,开篇便写到,我不善于品茶,也不精通茶道,更不懂得茶经。实则不然,梁秋实先生是我国现当代作家中,对茶文化理解最深的一位,其认为“茶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的发展史,如同瓷器文化、中国画文化同样重要,在文学作品中谈及茶文化,就如同谈及人生,使情感、精神均归于茶香之中”。《喝茶》整篇文章以茶为主线,从茶的品种、茶道用具,到喝茶的艺术,对读者通过文学作品了解茶文化意义重大。
结语
综上所述,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茶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紧密关联,文学作品通过对茶文化元素的运用,可大幅提升自身文化价值,优化文学底蕴,彰显文学气质。茶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频繁出现,可使自身现已具备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得以进一步发挥。因此,茶文化与文学创作是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文化共同体,是文化层面与文化载体层面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谢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学作品的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J].福建茶叶,2017(2):360-361.
关键词: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特点
茶文化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在明清时期趋于完善,奠定了现代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基础。明清时期是茶文化呈现跳跃式发展的时期,茶叶的生产、制造及饮用方法较之以前都发生了巨大转变,茶叶品类迅速扩大,饮茶事宜更为简约,清饮之风最终确立,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得到充分挖掘,哲学意义也得到进一步扩充,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化身。明清时期同时也是我国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关键时期,此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诞生,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航海技术尤为发达,中西方贸易往来愈加密切,中国的物质产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理念进入西方社会,掀起了一阵“东学西渐”的热潮,茶文化以茶叶为载体传至西方各国,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活紧密相连,形成了极具地方色彩的西方茶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明清时期的茶文化
我国人民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饮茶之风的形成则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活动开始与民族文化相关联。发展到唐代,我国茶文化基本形成,茶事活动由单纯的实践上升至系统的理论,饮茶意义也从其保健功效升华为精神熏陶,享有“茶圣”美誉的茶学大师陆羽著成《茶经》一书,宣告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的问世,内容涉及茶叶的起源、性状、种类、采制、烹煮、饮用、功效、茶俗、茶器、产地等,言简意赅,包罗万象,是后世茶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宋代对茶文化的研究更为兴盛,内容广泛而详尽,相关著作多达三十种,既有专谈斗茶技艺的如《茶录》,有鉴别茶品高下的如《品茶要录》,有综合论述茶具选择及茶叶珍藏方法的如《大观茶论》等。明代,茶文化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与儒释道哲学思想的结合更加密切,茶学专著达到七十余部,比如《茶说》一书提到了茶室、人品与茶品之间相似性的问题,《茶疏》则着力于对茶道礼仪、茶叶药理与茶人品德进行评述,还首次记录了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清代的茶学研究以编录和总结前朝的史籍资料为主,比如《续茶经》就是对《茶经》的解释与扩展,其体例按照《茶经》划分为上、中、下三卷,共计十目,字数则由七千扩展至七万。《续茶经》在附录中增添了历代茶法,把唐朝至清朝一千年间的典型文献收录其中,使许多濒临失传的茶学著作得以保存,为后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极大便利,可以说是继《茶经》之后我国茶学研究史上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茶文化是劳动人民在制茶与饮茶的过程中自发创造而成的文化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茶文化的定义,各位学者众说纷纭,至今尚未达成统一的概念,一般来说,茶文化是人们在生产、利用和发展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思想情感和意识形态的总和。茶学专家姚国坤先生在《茶文化概论》中指出,“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在物质形态方面包括茶书、茶画、茶具、茶歌、茶戏、茶叶制品等,在精神形态上包括茶道、茶德、茶性等,在制度形态上包括茶政、茶法、茶礼等,在行为形态上包括茶风、茶俗、茶规等,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审美性,是物质与精神、功能与审美、高雅与通俗的高度融合。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相比前朝茶文化而言具有独特意义。在茶叶及茶具方面,散条茶逐步取代了团饼茶,茗饮法逐步代替了点茶法,饮茶的整体审美意境得到提升,许多造型精美、花色考究、质地优良的上乘陶瓷茶具应运而生,比如青花瓷、斗彩瓷等,增添了好茶之人饮茶的乐趣。在茶艺方面,工夫茶艺达到鼎盛,“凤凰三点头”等兼具艺术性与技巧性的动作走向成熟,对饮茶的环境、意境和心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茶叶生产技术方面,绿茶的蒸青技术得到改进,炒青技术问世;花草茶的制作工艺大幅提升,很多花草都可用来做茶;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花草茶等七大茶类正式形成。在茶馆文化方面,明清也是茶馆发展的鼎盛时期,茶馆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场所,各类茶馆遍布大街小巷、数不胜数,形成了特殊的茶馆共饮文化。在精神哲学方面,茶文化自诞生以来就与儒释道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时代我国统治阶层对佛教、道教和儒教极为重视,茶文化与三者的融合更加深入。儒家文化看重人格与品德,茶文化则有“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以茶品比人品,表明饮茶之人清明质朴、静虑修身的人格特征;道家文化主张天人合一、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返璞归真,将人的生命融于自然万物,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是和谐共生、相互转化的,茶文化汲取了其中的自然思想,认为饮茶的一切环节都要尽可能地简单、纯净,不可破坏茶叶原有的自然品性;佛家文化提倡包容、给予、感恩与自省,它与茶文化的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禅茶之上,僧侣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饮茶,提神静心,达到禅茶对于“和、静、清、俭”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2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的全部社会交往活动,包括商业贸易、文化交流、技术传播、人口迁徙、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物质和精神途径。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主要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外经济、政治、科技情况及涉外政策的影响。明清时期,民间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本原始积累开始,私人海上贸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民间经济往来频繁,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等被运往海外并获得了各国人民的喜爱,相应的文化形态也进入东西方各国,开启了“东学西渐”之路。明清时期茶文化在东方国家的传播范围主要包括日本与朝鲜。日本和朝鲜与我国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自古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甚密,唐朝时期就已接触到我国的制茶与饮茶文化,形成了各自茶道的雏形,不过当时仅限于贵族阶层,明清时期茶叶贸易与茶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茶叶成为日常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人家,儒释道思想也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茶文化在日本和朝鲜呈现出系统化、模式化的发展态势。其中,日本茶道在明清时期定型,以“和、敬、清、寂”为主要理念,既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展示出日本民族谦和宁静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朝鲜茶文化则更加注重我国茶文化的礼仪与规则,意欲通过茶道对人的行为进行教育和约束,最具代表性的是每年5月25日全国茶日中举行的“五行茶礼”仪式,人们衣着规整、举止庄重,向神农氏神位献茶,展现出朝鲜茶道文化中“礼、敬、和、静、清、玄、禅”的思想。明清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传播则集中体现为英国茶文化与美国茶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我国茶文化自十七世纪进入英国以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尽管起源于中国,但受自然地理条件与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创造出以红茶为主的混饮式茶文化。众所周知,明清时期茶文化清饮绿茶,为何到了英国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呢?这是由于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多雨、气候阴冷,绿茶性寒,在这种条件下长期饮用会导致脾胃不适,而红茶性温,具有暖身、养胃、健脾的功效,自然得到了英国人民的青睐。至于混饮的方式,则源自英国价值理念中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下午茶”文化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英国人的午餐与晚餐时间相隔较长,且午餐颇为简单,每到下午四点左右就会感到饥饿难耐,于是人们开始以点心、水果辅茶,并在茶中加入牛奶、蜂蜜、水果、黄油、鲜花、香料、咖啡、鸡蛋等,以保证均衡而全面的营养,促进体能恢复。除下午茶以外,英国人每天会有多个固定的饮茶时间,清早醒来要在床边享用一杯“早安茶”,早餐时辅以“早餐茶”,上午十点左右为“上午茶”时间,午饭时刻享用“午餐茶”,下午四点左右为“下午茶”,晚餐时饮用“晚餐茶”,就寝前还要来一杯“晚安茶”。除了每天固定的饮茶时间以外,英国人还会举办名目繁多的茶宴、茶会、茶餐等,形式优雅,气氛尊贵,用具考究,参与者要身着正装,行为端庄,举止得体,充分展现自我的文化气质与内在修养,成为英国人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与讲究形式与细节的英国茶文化相比,美国茶文化就显得随意而时尚。起初,美国人在西方殖民者的影响下,采用的是相似的混饮方式,后来,随着茶叶贸易的开展与茶文化的普及,加之美国自由意识、开拓主义、创新理念和实用主义的影响,美国茶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饮方式,发明了袋泡茶与冰茶,以适应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现代茶文化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
3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的特点
茶文化是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形式,能够随着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做出相应改变,生命力强,影响深远,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历时长久,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我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受交流方式与外部环境的种种限制,并未形成规模,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茶文化找到了持续有效的传递方式,包括茶叶贸易、著作翻译、人际交流等,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各国的社会生活,并深入到文化艺术领域,催生出一系列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学、艺术、绘画、歌曲、建筑等作品,对各国的风俗习惯产生了显著影响。茶文化在很多国家的语言文字中形成了关于茶的谚语和词组,丰富了各国的语言体系,使茶文化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连结更加紧密。其次,茶文化对各民族的物质及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时期茶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态度、人格追求、审美理念、思想意志、内在情感、礼仪观念等,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念、和谐理念、自省思想与淡泊态度,对民族性格的塑造和社会氛围的搭建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茶文化传入海外以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休闲和餐饮的方式,还承载着各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提炼民族个性、谱写民族历史的文化手段,对各国的物质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茶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也是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融合。在我国,茶文化注重精神享受,人们通过饮茶来获得身心的平和与宁静,通过研究茶的品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与品质,熏陶自己的思想情感,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东方国家传播时,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比如日本与朝鲜的茶道文化也是以精神享受为主,但在西方国家传播时则不然。西方文化体系以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为核心,强调饮茶的保健功效与交际功能,混饮方式的确立、袋泡茶与冰茶的创造就是有力的说明。当然,明清茶文化在肯定其精神价值时并不否认其物质价值,海外各国茶文化同样认可茶文化的双重价值属性,并都把茶文化视为展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的窗口,彰显出茶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毫无疑问都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娇艳明媚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3]姚国坤.中国茶文化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4]王漪.明清之际中学之西渐[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关键词]茶艺;茶道;中日茶文化;发展方向
On China's Tea Art as well as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Tea Culture.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ea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Abstract: Early in Tang dynasty, the trend of tea drinking spread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the Chinese word Chadao(茶道) came forth, which disappeared later, and the book "Tea Classics" wrote by Lu Yu and other books on tea focus on explaining the art of enjoying tea (which is called Tea Art). Oppositely, Japan, after in- troducing tea drinking from China, has developed Chadao(茶道) under the thick religious sense. Different history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have led to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ea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Chi- nese scholars developed tea drinking as an art in life, while Japanese monks and priests regarded it as Buddha regulations.
Key words: tea art; Chadao; Chinese and Japanese tea culture;developing direction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生发出茶道精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茶艺与茶道无疑占据核心地位。不过与脱胎于中国母体的日本茶道相比较,中国的茶道似乎显得薄弱些,这很让一些爱国心特重的国人觉得尴尬,尽管底气不足,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解。但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用不着回避,感情用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不足之处,权当抛砖引玉,请大家指正。
一、中日两国茶道观念的反差及其原因
所谓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尝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但是,品茶是茶艺的最后环节,如果没有品尝,泡茶就成了无的放矢,泡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要品。而且,只有通过品尝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和遐想,产生审美的愉悦,才有可能进入诗化的境界,达到哲理的高度,才可能升华为茶道。
茶道就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它经常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故中国古代也将茶道精神称作茶德,如唐代的刘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志”、“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精神范畴。刘贞亮所说的“可行”之“道”,是指道德教化的意思。即饮茶可以有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培育,明确地以理性语言将茶道的功能提升到最高层次,可视为中国古代茶道精神的最高概括。
中国的茶道精神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晋杜育的《?赋》,但是直到唐代中期才出现“茶道”概念,最早见于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描写了饮茶的三个层次:“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其第三层次就是饮茶的最高层次,即品茶悟道,达此境界一切烦恼苦愁自然烟消云散,心中毫无芥蒂。该诗的最后两句是“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意思是世上有谁能真正全面地了解茶道的真谛呢?看来只有仙人丹丘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茶文化史上首次出现的“茶道”概念,其内涵与诗中的“三饮便得道”相呼应,也与现代对“茶道”的界定较为接近,在中国乃至世界茶道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自此之后,在中国古代茶书中却不见“茶道”一词,直至明代张源的《茶录》才提到“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茶道尽矣。”但这里的“茶道”仅是一些技术要求,并无品茗悟道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既与皎然的“茶道”也与现代的“茶道”精神相去甚远。在张源之后数百年间的明清茶书中,又不见“茶道”一词。个中原因实在耐人寻味。在我看来,恐怕与茶圣陆羽的影响有关。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茶人和诗僧,也是陆羽的挚友。他大陆羽13岁,是忘年之交。他对茶道的理念陆羽定然了解。但是尽管陆羽的《茶经》中涉及(或者说流露)了一点茶道精神的内容,但却没有出现“茶道”一词,也没有正面叙述茶道精神的段落或词句。显然,陆羽没有接受皎然“茶道”的观念,他在《茶经》中重点阐述的是煮茶技艺(茶艺)和对茶汤的观赏,对茶具的实用性和艺术美非常重视,但没有从“形而上”角度来考虑茶道问题。茶圣的《茶经》不谈茶道,后来的茶书也不谈茶道问题。如与陆羽同时的裴汶在《茶述》中就已经提到茶的功能“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这已涉及到茶道的基本精神,但是就是没有归纳为“茶道”一词。又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也涉及到茶道精神:“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可以说,“致清导和”、“韵高致静”是对中国茶道基本精神的高度概括。显然,赵佶继承、发展了裴汶的观点,然而书中也没有出现“茶道”一词,可见,他也没有接受皎然的理念。既然号称茶圣陆羽的《茶经》和作为皇帝赵佶的《大观茶论》都不提“茶道”,往后的茶书作者大多是官僚地主出身,都是一些保守成性的儒生,只会萧规曹随,更不会独辟蹊径去探讨什么茶道问题。
中国文人真正接近于揭示茶道实质的是明末清初的杜浚,他在《茶喜》一诗的序言中曾经指出:“夫予论茶四妙:曰湛、曰幽、曰灵、曰远。用以澡吾根器,美吾智意,改吾闻见,导吾杳冥。”①
所谓茶之四妙,是说茶艺具有四个美妙的特性。“湛”是指深湛、清湛;“幽”是指幽静、幽深;“灵”是指灵性、灵透;“远”是指深远、悠远。都是与饮茶时生理上的需求无关,而是品茶意境上的不同层面,是对茶道精神的一种概括。所谓“澡吾根器”是说品茶可以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更高尚。“美吾智意”是说可以使自己的学识智慧更完美。“改吾闻见”是说可以开阔和提高自己的视野。“导吾杳冥”则是使自己彻悟人生真谛进入一个空灵的仙境。这正是现代茶人们所要追求的茶道精神和最高境界。可以说杜浚已经碰撞到了茶道的大门,可惜的是他也未能跨过这道门槛,因为他也没有接受“茶道”的概念,他所概括的“论茶四妙”也未得到后人的重视和弘扬,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纵观中国古代茶学史,出现了众多的茶书,其书名有《茶经》、《茶述》、《茶谱》、《茶录》、《茶论》、《茶说》、《茶考》、《茶话》、《茶疏》、《茶解》、《茶董》、《茶集》、《茶乘》、《茶谭》、《茶笺》等等,就是没有一本叫《茶道》,也没有一本茶书中有专门谈论“茶道”的章节。反观此时的日本,茶道已经发展到很成熟的地步。至少到了16世纪后期,日本茶道高僧千利休就已集茶道之大成,制定出茶道的基本精神茶道四规:和、敬、清、寂,一直沿袭至今,奉为圭桌。两相对照,确实反差很大。茶道的源头的确在中国,“茶道”一词也是最早诞生于中国,然而自唐代以后,中国历史上的茶道观念并不发达,至少在近代以前是如此。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有勇气承认这一点。
那么,中日两国在茶道方面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依我之见,是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茶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同等诸多原因造成的。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将中国的饮茶方式引入日本的是一批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遣唐僧),他们是在中国的佛教寺庙中将佛门茶事学回去的,并且将它们作为佛门清规的组成部分一直在佛门严格的传承下来。日本历史上的茶道大师都是声名卓著的大德高僧,不但赋于日本茶道以浓郁的佛教色彩,也增强了日本茶道的权威性,特别是自千利休之后,形成了嫡子继承的“家元制”,使其权威性更为稳固持久。
二是日僧来中国留学之时,中国的饮茶方式已经相当成熟,引入日本之后是作为一种高级文化形态首先在皇室贵族之间流传,长期为统治阶级所专享,后来才逐渐传播到民间,上行下效,原已成熟定型的饮茶方式和清规戒律也为民间所全盘接受,形成社会共识。
三是日本统治阶级对茶道的重视利用,加强了茶道与权力的关系。如15世纪的幕府第将军足利义正,让高僧村田珠光撰写茶汤法则《心之文》和其他茶故事,在寺庙中推行村田珠光所提倡的禅院式茶礼,竭力以饮茶方式来改善人际关系,并且祈祷天下太平。后来的统治者织田信长及丰臣秀吉更将茶道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企图在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一统天下。因此他任命千利休为专职茶头,要他继续制定和完善茶道的仪式和规则。丰臣秀吉还常在重大政治活动前后举行规模盛大的茶会,进一步扩大了茶道的社会影响。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茶道成为日本统治者驾驭民众的一种思想武器。茶道在日本社会中能产生巨大影响就不足为奇了。
————————————————
① 杜浚:《变雅堂集》诗卷3。
但是,这种现象在中国不存在.中国的茶文化是在民间土壤上发育起来,逐步成熟。在中国是先有庶民茶文化,后来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形成宫廷贵族茶文化。民间的饮茶风习之盛已达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远近同俗”、“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旧唐书·李珏传》)的程度,这是任何统治者都不可能剥夺的。茶叶已成为百姓们日常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的必需品,以茶提神解乏,以茶养生,以茶自娱,以茶敬客,以茶赠友,以茶定亲,以茶祭祀等等,均早已形成风俗习惯,无需教导,无需劝说,人们自然而然会遵守。整日里为生活忙碌奔波的劳苦大众,不可能有更高层次的文化追求,不会自觉地去追求什么茶道精神。
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文人雅士们则醉心于品茗技艺的探研,他们都具有诗人的浪漫气质,品茶时追求诗意的审美境界,很少人会从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去考虑茶道精神问题。古代的官吏们都是典型的儒家子弟,历来遵循儒家的处世原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仕途得意时忙于政务,自然无暇来过问茗饮琐事,倒霉失意时则隐退山林不问政事,只以茶来排忧解闷,寻求解脱,不会过问社会道德教化问题。而中国的佛门僧侣向来不干预寺外尘俗世界的事务,他们出来参加茶事活动,也都是以文人的身份出现,除了个别像皎然那样的大德高僧之外,很少有人会去考虑茶道问题。
至于历代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们,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要赋于茶事活动以崇高使命,虽然他们也经常以茶宴、赐茶的方式来招待群臣,但仅是作为宣扬皇威笼络臣下的宫廷礼仪而已,并未具有太多的道德教化色彩。在他们看来,有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足以成为统一全国民众思想的强大武器,区区茶道,实在是无足挂齿。这是丰臣秀吉们统治的日本所不可能具备的。儒道大于茶道,这可能就是中国茶道观念不发达的最重要原因。
二、中国茶艺的发展历程
对于中国的茶人来说,饮茶是一门生活艺术,着重追求品茶时的艺术情趣,而不是缺乏诗意的清规戒律。即使是讲究“禅茶一味”,也是侧重以禅意来提升品茶的诗化境界,并不强化宗教色彩。
中国人饮茶饮了几千年,开始是将茶作为食物,然后作为药物,后来成为饮料,至迟从西晋开始,就将饮茶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作为饮料的茶汤,主要的功用是解渴、提神、解乏、保健,基本上是为了满足人们生理上的需要。但是西晋诗人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中有“芳荼冠六清,滋味播九区”诗句,已经在描写茶叶的芳香和滋味,可见当时人们饮茶开始讲究欣赏香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了。杜育的《拜赋》除了描写茶叶生长环境、采摘情况之外,还涉及用水、茶具、茶汤泡沫以及饮茶功效等,可以看出当时饮茶已经有了一套技术要求。特别是其中描写茶汤泡沫的几句:“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哗如春薮。”意思是刚煎点的茶汤,茶末下沉,泡沫上浮,其光彩白如积雪,亮丽像春天的花卉。如此重视欣赏茶汤泡沫的色彩和形状,则当时必有培育茶汤泡沫的技术,据关剑平先生的研究,南北朝时期就已经采用茶筅搅打茶汤使之产生泡沫。[1](p306)而对茶汤泡沫的欣赏则完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饮茶就具有艺术性了。至于《?赋》的最后两句:“调神和内,倦解慵除。”描写饮茶的功效,可视为中国茶道精神的萌芽。
中国茶艺的成熟是在唐代。这是因为有一大批文人介入茶事活动,撰写了众多的茶诗,提升了饮茶的文化品位,使品茗成为一种艺术享受。其中如孟浩然、王昌龄、李白、皎然、卢仝、白居易、元稹、杜牧、齐己、刘禹锡、皮日休、陆龟蒙等人,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对唐代品茶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唐代诗人们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从他们的众多茶诗中可以得到印证。[2](P252—254)除了前述皎然茶诗的“三饮”之外,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描写的“七碗茶”也很典型:“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样的品茶已经不再把茶汤当做是一种饮料,而是成为艺术欣赏的对象或者是诗人们审美活动的一种载体。可见,我国的品茗艺术至少在唐代中期已进入成熟的时期。因此,陆羽的《茶经》对此进行了全面总结。
陆羽将唐代的煮茶技艺总结为:“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茶经·六之饮》),就是茶叶采造、鉴别、茶具、用火、用水、炙茶、碾末、煮茶、饮用等九个方面。唐代盛行煮茶法,据《茶经·五之煮》记载是先将茶饼放在炭火上烘炙,两面都要烘到起小泡如蛤蟆背状,然后趁热用纸囊包起来,不让精华之气散失。等茶饼冷却后将它碾磨成茶末,再筛成茶粉。等水烧到冒起如鱼眼大小的水珠同时微微发出声响,称为一沸,要放点食盐进去调味。等水烧到锅边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先舀出一瓢滚水备用,再用竹笑环击汤心,然后将茶粉从中间倒下去。过一会儿锅里的水翻滚为三沸,将就刚才舀出的那瓢水倒下去,此时锅里的茶汤会产生美丽的泡沫,称为“汤华”。这时茶汤就算煮好,分别舀人茶碗中敬奉宾客。
陆羽提倡的这套煮茶程序是:炙茶、碾茶、罗(筛)茶、烧水、一沸时加盐、二沸时舀水、环击汤心、倒人茶粉、三沸点水、分茶人碗、敬奉宾客。整套程序是相当完整的,其技术要求也是颇为明确、具体。陆羽特别重视煮茶时要培育出美丽的“沫饽”。称之为“汤之华”,华者花也。指的是茶汤表面上浮泛的一层细密均匀的白色泡沫:“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赋》所谓‘焕如积雪,晔若春薮,有之’。”陆羽用了枣花、青萍、鳞云、绿钱、菊英、积雪、春薮等一连串美丽的名词来形容茶汤的泡沫,可见他对此是何等的重视。其实,唐代的诗人们也都很欣赏汤华的,常常用乳、花等美好字眼来形容:“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洲》)、“铫煎黄蕊色,碗转麴尘花”(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白云满碗花徘徊”(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白花浮光凝碗面”、“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曹邺《故人寄茶》)、“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郑遨《茶诗》)……总之,唐代煮茶并不是只煮出一锅普通的茶水,而是十分讲究培育茶汤面上的沫饽(汤华)。可以想象一下,唐代流行用青绿色的秘色瓷茶碗,茶汤是金黄色(杜牧《茶山诗》:“泉嫩黄金涌”;元稹《一字至七字诗》:“铫煎黄蕊色”),汤华又是“焕如积雪”的白色,一碗在手,真是令人赏心悦目,难怪诗人们会产生那么多美丽的联想。
不过,在唐代茶艺发展进程中,除了陆羽等人之外还有一位茶人的贡献值得注意,这就是临淮县(今江苏洪泽县西)的常伯熊。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为请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人。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
从这条史料可以看出:(1)早在唐代,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进行表演。(2)常伯熊在表演茶艺时已经有一定的服饰、程式、讲解,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成为一项艺术形式。(3)茶艺的基本程式虽然是陆羽制定的,但却是经过常伯熊“广润色之”后才“茶道大行”,即进行很大(“广”)加工(“润色”)之后才在社会上流行起来。(4)陆羽的表演效果不如常伯熊,故“李公心鄙之”。(5)既然陆羽的表演是“教摊如伯熊故事”,可见陆羽自己也接受了常伯熊已经“广润色之”后的茶艺程式,那么,现在看到的《茶经·五之煮》中有关煮茶的记载,应该是陆羽参考常伯熊的“润色”而修订过的。因此,应该承认常伯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茶艺表演艺术家,是现代茶艺师的祖师爷。
唐代茶人们对“汤华”的追求对宋代的影响很大,宋代的点茶法的最大特点正是对泡沫(汤华)的追求。斗茶时是以泡沫越多越白而取胜的,即所谓“斗浮斗色倾夷华”(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当宋代的茶人们发现将茶粉直接放在茶盏中冲点击拂会产生更多、更美的泡沫时,自然就会放弃唐代的煮茶方式。而是将早已存在民间的“阉茶法”加以改进发扬。早在三国时,张揖《广雅》就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这与《茶经》所提倡的煮茶法并不相同,是将捣碎后的茶叶粉末放入瓷器中再用开水冲泡,《茶经·六之饮》中称之为“瘫茶”:“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瘫茶。”宋代的点茶法则是将“瓶缶”改为茶盏,将茶粉放人茶盏中用少量开水调匀后再冲点开水,然后用茶筅击拂使之产生泡沫。显然,用茶筅击拂产生的泡沫肯定比煮茶法要多也更美观。而茶筅是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发明。由此可见宋代的点茶法并非突然凭空冒出来的,而是有悠久的历史轨迹可寻。
从宋代的《茶录》、《大观茶论》等茶书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宋代点茶法的点茶技艺是:炙茶、碾茶、罗(筛)茶、候汤(烧水)、?菡?烘茶盏)、调膏、注水、击拂、奉茶。
宋代茶人们除了追求美丽的茶汤泡沫外,也讲究茶汤的真味。陆羽在《茶经》中虽然反对民间传统煮茶加进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佐料,但是他还是保留了加盐的习惯。宋代的点茶则连盐也不用,单纯品尝茶叶的芳香和滋味。宋代的诗人们也写了大量歌颂茶汤色、香、味的诗句,经常三者并提,如“味触色香当几尘”(黄庭坚《送张子列茶》)、“色香味触映眼来”(黄庭坚《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煮茶》)、“色味新香各十分”(葛胜仲《谢通判惠茶用前韵》)、“色香味触未离尘”(刘才邵《方景南出示馆中诸公唱和分茶诗次韵》)。而且还将三者称为“三绝”:“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苏轼《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戏作一诗为谢》)。
宋代的茶书就将色香味列为三大标准。如蔡襄《茶录》指出:“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茶有真香……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茶味主于甘滑”。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则将“味”摆到第一位:“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
但是,宋代点茶所使用的茶叶仍与唐代一样,是用蒸青饼茶,即茶叶采摘后要蒸熟、捣碎、榨汁、压模、烘干成团状或饼状的茶饼,特别是斗茶讲究茶汤泡沫贵白,尽量将茶叶中的汁液榨干,“蒸芽必熟,去膏必尽”(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致使茶叶的色、香、味都受到很大损失,有时会加进一些香料作为弥补,结果又使茶失去真香真味。而民间饮用的散茶,却有不用蒸青而直接烘焙,其香气和滋味自然胜过饼茶,于是逐渐传播开来。明代谢肇涮《五杂俎》引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茗有片有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干之,如今之茶也。”后说:“始知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正如明代许次纾《茶疏》所指出:“名北苑试新者,乃雀舌冰芽所造,一挎之值至四十万钱,仅供数盂之啜,何其贵也。然冰芽先以水浸,已失真味,又和名香,益夺其气,不知何以能佳?不若近时制法,旋摘旋焙,色香俱全,尤蕴真味。”特别是明明了炒青、揉捻技术之后,增强了茶叶的香气滋味。张源《茶录》记载:“候锅极热,始下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彻人筛中,轻团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火,焙干为度……火候均停,色香全美。”茶青炒后复加烘焙,更加芳香,叶色青绿可爱,经过揉捻渗出茶汁,易于溶解,滋味更加醇厚,人们就直接采用开水冲泡,以品尝茶叶的真香真味,于是在宋元时期就已在民间流传的散茶冲泡法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饼茶改进贡芽茶之后,宋代的点茶法就被瀹茶法(散茶冲泡法)所淘汰了。自此之后直到今天,瀹茶法一直占据中国饮茶方式的主导地位。
瀹茶法是用条形散茶直接冲泡,杯中的茶汤就没有“乳花”之类可欣赏,因此品尝时更看重茶汤的滋味和香气,对茶汤的颜色也从宋代的以白为贵变成以绿为贵。明代的茶书也开始论述瀹茶法的品尝问题。如陆树声《茶寮记》的“煎茶七类”条目中首次设有“尝茶”一则,谈到品尝茶汤的具体步骤:“茶入口,先灌漱,须徐咽。俟甘津潮舌,则得真味。杂他果,则香味俱夺。”要求茶汤人口先灌漱几下,再慢慢下咽,让舌上的味蕾充分接触茶汤,感受茶中的各种滋味,此时会出现满口甘津,齿颊生香,才算尝到茶的真味。品茶时不要杂以其他有香味的水果和点心,因为它们会夺掉茶的香味。罗廪的《茶解》也专门谈到品尝问题:“茶须徐啜,若一吸而尽,连进数杯,全不辨味,何异佣作。卢仝七碗,亦兴到之言,未是事实。山堂夜坐,手烹香茗,至水火相战,俨听松涛,倾泻人瓯,云光缥渺,一段幽趣,故难与俗人言。”主张品尝茶汤要徐徐啜咽,细细品味,不能一饮而尽,连灌数杯,毫不辨别滋味如何,等于是佣人劳作牛饮解渴。真正的茶人品茶,最好是山堂夜坐,亲自动手,观水火相战之状,听壶中沸水发出像松涛一般的声音,香茗人杯,茶烟袅袅,恍若置身于云光缥渺之仙境,这样的幽人雅趣是难以和俗人讲清楚的。明代的屠隆在《考??馀事》卷3“茶笺”中强调要识趣:“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兼以白石清泉,烹煮得法,不时废而或兴,能熟习而深味,神融心醉,觉与醍醐甘露抗衡,斯善鉴者矣。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大焉。”品茶讲究“幽趣”,是明清文人在品茗活动中所追求的艺术情趣,也是中国茶艺的一大特色。
这样的品茶最适合用小壶小杯来品啜,许次纾《茶疏》“饮啜”就主张:“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所以茶注欲小,小则再巡已终。宁使馀芬剩馥尚留叶中,犹堪饭后啜漱之用。”冯可宾的《?舨杓恪芬仓髡庞眯『?莶瑁骸安韬?孕∥?蟆C恳豢停??话眩?纹渥哉遄砸??轿?萌ぁ:我?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的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化而裁之,存乎其人。”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功夫茶艺。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清初袁枚的《随园食单·茶》:“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馀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是典型的小壶小杯冲泡法,是今天功夫茶艺的原型,至清代晚期,功夫茶艺就已经很成熟了。
据寄泉《蝶阶外史·功夫茶》记载,其具体冲泡程式如下:“壶皆宜兴沙质。龚春、时大彬不一式。每茶一壶,需炉铫三候汤。初沸蟹眼,再沸鱼眼,至连珠沸则熟矣。水生汤嫩,过熟汤老,恰到好处颇不易。故谓天上一轮好月,人间中火候一瓯。好茶亦关缘法,不可幸致也。第一铫水熟,注空壶中荡之泼去;第二铫水已熟,预用器置茗叶分两若干立下壶中,注水,覆以盖,置壶铜盘内;第三铫水又熟,从壶顶灌之周四面,则茶香发矣。瓯如黄酒卮,客至每人一瓯,含其涓滴而玩味之。若一鼓而牛饮,即以为不知味,肃客出矣。”
8个月茶山生活,给亿万富翁深深震撼
在广州荔湾区芳村大道的1850创意园内,坐落着一栋青砖结构的方形建筑。墙的一侧,一块巨型的阴沉木(乌木)赫然而立,上刻“陈国璋茶文化馆”7个金漆大字。
步入馆中,扑鼻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幽幽茶香,舒畅、清明,让人忍不住深吸几口气。仔细打量,才发现茶香来自室内的三面茶墙。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门厅那面“普洱屏风墙”,一个个由陈国璋设计的栅栏式木箱整齐叠放直达天花板,认真一数,整面墙收藏了1536块茶饼。而厅中那张由古旧船木打制而成的“聚贤大桌”更令人惊叹,茶桌足有6.5米长、2米宽,可同时容纳30人围坐品茗。
叩开二楼的潮州金漆屏风做成的雕花木门,一身白色唐装的陈国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一口港式粤语不经意间透露了他的出身,而满室陈列的历代茶艺工艺品,则彰显了他“资深茶人”的身份……
说起自己与茶的结缘,陈国璋仅用了两个字概括——偶然。一切皆因玩心而起。
陈国璋出生于香港,本在香港经营巴士生意,资产上亿。198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日本体验了日本茶道。回到香港后,他向朋友感叹:“为什么我们就没有日本这么好的茶道呢?”谁知朋友笑道:“日本的茶道也是唐宋时期从中国东渡去的,日本人不过是换了和服,加了一些礼仪。中国才是茶道的发源地。”陈国璋恍然大悟,心生遗憾。
不久,陈国璋应台湾朋友之邀参加聚会,席间有两个黑帮大哥。陈国璋懂得规矩——“大哥”请客,不喝倒是出不去的。这边陈国璋一心做好了大醉的准备,那边“大哥”却不紧不慢地抛出一句令在场人震惊的指令:“上茶!”这一次,“大哥”的口吻似乎没有往日的狠戾,竟有着一丝难以言明的平和。原来,两名“大哥”最近迷上了台湾茶道,不仅酒喝少了,连人也平和了许多。这让陈国璋对茶更添几分兴趣:难道茶有如此大的魅力?
带着种种疑惑和好奇,陈国璋经朋友介绍,前往台湾阿里山的高山茶区。他决定跟随当地茶农耕种、除草、摘茶、烘茶……全程体验“茶的诞生”。
陈国璋一待就是8个月。茶农不仅教会了他茶艺,更教会了他茶道精神之一——耐心。当时,同样的茶叶,内地出产的每斤20元,而台湾出产的每斤却高达200元。奥秘何在?
此行终于让陈国璋明白了,一切皆源于茶农的耐心和对“一手茶”的坚守。对茶农来说,每到采摘期,就要“看天做茶”:天气晴朗,则早上山;如遇阴雨,则推迟,须等阳光蒸发掉部分水分,才能摘取湿度适宜的好茶叶。茶叶一经采摘,必须立刻制作,当天完成,而且每一步都是人工操作,一气呵成。因为新鲜茶叶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变色,随着时间流逝,做绿茶的茶叶很快会变成乌龙茶原料,再迟就成了红茶原料。因此在烘焙过程中,若没人接手,即便是想吃饭、如厕都得忍着。所以,茶农从清晨采茶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茶叶制作完成才能休息。可这个准则在当时的内地,很少有人能做到。
这些体验让陈国璋对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他对茶道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更让他的个人素养提高不少。他一改往日的暴躁,变得平和、坦然了。
50岁痴迷茶道,用心“把玩”兴趣
从台湾回香港后,陈国璋对茶的热情并未减退。他和朋友一起开始了探访大陆古茶树和茶艺人的旅行。他们游走在深山间,一边旅行,一边寻访古茶树和它们的守护人。
云南是中国古茶树保留最多的地区。在当地,茶可饮、可入药,在百年前,茶票还一度充当银票使用。云南以前的风俗,茶园主在女儿出嫁时,常常会将茶园作为嫁妆送给女儿,结果,很多茶园无人打理,任茶树自然生长。因此,几百年的老茶树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很多茶树的树根足有数丈之深。
这一次探访,给了陈国璋很大信心,内地好的茶原料远远超出他的预期,也让他产生强烈的振兴民族茶道之心。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茶文化,就必须让大家尝到真正的好茶。
1993年8月,他将香港的巴士生意交给儿子打理,来广州创办了一家茶艺公司。从那以后,茶从一种纯粹的兴趣变成了陈国璋新的人生事业。
每年10月至12月是收购铁观音的好时节。茶农大多天刚亮就上山采茶,出产好茶的主要山头是各厂家的必争之地。只有起得早、抢占最高点,才能截到更多的茶农、找到好货源。为了抢到最好的货源,陈国璋和员工经常上演“拦路打劫”。他们半夜上山,爬上最高的山坡,在茶农必经的山路边搭一张小桌,生一炉炭火,时刻煮着一壶开水。但凡有茶农经过,陈国璋都会一步上前,笑着将其拦下,当场抽取茶筐中的茶叶现场品尝。合格,便将茶农的货品通通截下。如此一截,每天能收上一吨多上佳新茶。
对于普洱茶,陈国璋更是下了不少苦工。陈家普洱之所以独到,皆在于陈国璋所坚持的拼配之法。
他说,茶树因朝向不同而茶味各异:朝东者香气重;朝南者茶味薄、水味重;朝西者茶味重、水味薄;朝北者甜味重。所以,他只收东、西、北向的茶叶,基本不收南向的。
陈国璋说:“一饼上好的普洱需由三向茶树的茶叶拼配,才能彰显层次,提升口感。”
为此,陈国璋不仅需要熟悉每个收购地茶树的朝向,更要对当地本年度的天气有所了解。雨水多时,多收西向茶,东、北向的茶叶少收;雨水少时,则相反。每一年,他都是亲临茶园试茶、收茶。有时候,他也会开上自己的“货车”(他对自己座驾的戏称),驾一路收一路。
当然,要保证茶叶品质,茶农很关键。早年走访古茶树的守护人,让他获得了优质茶农资源,他也会用心维护着和茶农亦师亦友的关系。
2006年,普洱茶价格被茶叶炒家哄抬,出现“天价”。有几个茶农腼腆地对陈国璋说:“陈先生,你看附近的茶农都涨价了,你是不是也能帮我们涨一点点?”陈国璋做茶并非只为牟利,更不屑于炒作。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让茶农感动不已的决定:“今年你只需给我一半茶叶,其他的你自己去卖。”
到2007年价位最高峰时,陈国璋干脆放话:“我今年暂时不做茶了,你们把茶都卖给别家吧!”
2008年,泡沫破灭,普洱茶价格猛然下跌,一时无人问津。正在茶农焦急万分之时,陈国璋出现了,助他们渡过了难关。
陈国璋说:“做茶和做人一样,都要舍得。赚合理的钱,做正确的事。放宽心胸、不计得失,也是茶道教给我的精神之一。”
茶友茶道茶缘,分享最快乐
为将茶道精神发扬光大,早在1992年,陈国璋就在广州兰圃开了一家茶馆,办起了茶文化推广兴趣班教授茶道、传播茶文化。那时候,在茶馆品茗,一壶好茶要120元,可陈国璋推出的兴趣班每周一至周五,从晚上7点至9点,5晚只收每位学员100元学费。他还特意以每周5000港元高价,从香港请来茶艺师傅授课。这个亏本的兴趣班坚持了两年。
如今,“陈国璋茶文化馆”的会员有三分之一是在兰圃结缘的学员或茶友,他们现在都成了“茶精”。
除了“资深茶人”的美誉,陈国璋还有另一个头衔——“茶叶银行”行长。大家可以将从陈国璋的公司购买的普洱茶像存钱一样存在特定的茶仓里,每位储户都可拿到“茶业银行”派发的“藏茶证”,储户的储存信息,会被一一登记在案。储户拥有支配权,凭证存取茶叶,预先通知即可。“茶业银行”每年收取一支(84饼,每饼重1斤)50元的保管费。在这里,茶叶能得到精心保护。
“茶叶银行”还为会员提供自由交易的平台。临时找不到买家,又想抛售的储户,也可将茶卖给茶仓,茶仓会在保证原价的基础上,给予储户每年增值10%的“利息”。
陈国璋给会员算过一笔账:以一年买4件(42斤/件),每斤60元计算,每年投资约10080元;买足5年后,在第六年,可取出第一年的两件,这时,这两件茶已升值,价格足以在第六年买4件新茶。如此循环。从第六年起,不仅喝茶不用花钱,再投资也不用花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