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7:25: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于文化遗产而言,首要的工作当然是保护和抢救。但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种源,更需要培育和生长。保护意味着对种源的保存,而文化传统不能只成为书卷,或者是博物馆式的储存物。它需要传承,需要播种,需要用人民和社会的土地滋养和生长,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遗产焕发出应有的活力,而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成分,它也是世界文化知识的结晶,需要通过学习才能了解和受益。教育是国家发展之本,传统文化建设也同样需要以教育为基础。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只有通过教育的手段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我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来实施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
第一、 从幼儿园教育做起
早期的文化灌输,对一个人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奠定社会的心理基础。国家幼儿教育中很少涉及传统文化,建议从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出发,设计一套有关传统文化的幼教课程,向幼小的心灵传播民族文化的美感。
第二、重视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小学阶段是知识框架建构的重要阶段,也是早期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而在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缺少系统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以音乐教育为例,我国基础教育的音乐课程,多年来一直沿用着西方系统,对于真正具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统音乐文化却很少关注。建议: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教育内容,合理开发和构建课程设置,有效增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意识。
第三、建立高等教育民族文化遗产通识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生观建立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大学作为知识承传与创新基地,同样要发挥优势成为传承文化遗产的最佳阵营。针对民族文化传承、创造发展主体的青年学生,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民族文化遗产通识教育体系,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唤起青年群体对自身文化自信心与文化判断力的思考,培养学生对原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基因的认读。
第四、建立终身教育,弥补历史遗憾
在贯穿一生的教育中,不仅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包括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对个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养更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可通过定期举办文化遗产展览,建立非物质文化博物馆等措施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构建面向未来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支持系统。
曾几何时,兴奋地沉迷于外来文化的国人,一觉醒来,突然问自己:“我们的传统文化哪里去了?”于是,有人开始四处呐喊,不能忘记祖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有人说,这是文化的变革创新,何必患得患失?有人坐下来从哲学的高度思考传统文化迷失的因由。也有人穿着汉服,办起了“读经学堂”,要“从娃娃做起”……这些,都是面对传统文化时产生的焦灼心理。这其中也包括教育部门。
焦点中的“京剧进课堂”
据报道,教育部今年将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今后还将逐步在全国推开。此举一出,即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
第一层次的争论焦点:“为什么单单选中了京剧,而不是昆曲、豫剧、川剧、越剧?”问题就在于京剧也只是传统戏剧中的一种。如果说京剧只是一个突破口,那么其他戏曲品种都可以作为突破口,学生学习,其效果未必比单学京剧这一种差。
第二层次的争论焦点:“为什么单单选中了戏曲,而不是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品种?”这一思路就更广了。书法篆刻、中国绘画、雕塑造像、传统音乐、民族舞蹈、中华武术等,每一大的种类又分许多小品种。它们确实都能成为学习传统文化的新内容、新课程。
第三层次的争论焦点:“传统文化如果这样一个个地进入课堂,学生承受得了吗?”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什么都“从娃娃抓起”,娃娃们不累死才怪呢。毕竟学生本身有不少课程需要学习,同时,增加新课程或新内容太多,样样浅尝辄止,效果肯定不理想。随之而来的是,师资力量是否跟得上推广的步伐,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这三个层次的焦点中不难发现,人们一面意识到传统文化需要进入校园,另一方面又对进什么、怎么进等非常困惑,而经过精心挑选的品种又遭到普遍质疑。纵然是专家学者,恐怕也难得给出具体的实际的推广方案。如此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教育确实有过很大的失误。这种漏洞性质的失误,才导致继承工作一开始就招来诸多批评或否定性的意见,才出现公共性的焦灼心态。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当前教育在传统文化这一领域,真有给人以“热锅上的蚂蚁”的感觉。
焦灼是传统文化回归的前兆,它不是可怕的事情,更不是坏事情。恰恰相反,这样的公共心理正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教育部门和无数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没有寻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之前,需有这样一个焦头烂额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是四处寻找最合适的突破口的时间,是总结经验教训寻找最佳路径的时间,也是在纷纷的争论与多种实践中达成共识的时间。人们焦灼异常时,不妨也会心一笑:这心态真好!
■
“象牙塔”不能漠视民族音乐
云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是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泼水节、刀杆节、插花节、火把节莫不独具特色,深邃而幽远。伴随着这些节庆、仪式的是丰富而富于特色的音乐舞蹈。因此,云南又被誉为“歌的故乡,舞的海洋”。世世代代的人们把整个生命的意义都投入到美妙的歌声和神秘的舞蹈当中,那里承载着他们的历史、生命和精神。
近年来,云南原有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而产生于这种文化环境背景之下的民族民间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之消失。
因此,主流传承中的学校教育传承应为当今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最好的途径。音乐教师和专家纷纷在各种场合建议,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增加本土音乐课程的建议。
笔者来到云南,也为省里大力提倡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大搞文化产业而激动,以“云南印象”、云南民族歌舞在国内外频频获奖而兴奋不已。民族音乐文化似乎有了可喜的进展。但作为音乐文化传承的阵地――高师院校,我们做到了吗?
校园里响起的经常是那不懂文化内涵的机械的声音,学生们似乎成了一台台机器在生产出一样的产品。而当问起他们会不会唱一首自己本民族的歌曲,或跳一段本民族的舞蹈,他们的脸上总会露出羞涩的表情,说“那太没意思了,都是家里的人才跳才唱的,我们学专业的不学那个。”民族民间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在他们看来是些“不入流的东西”,只要一提起这些他们大多会感觉有种文化自卑的心理。这是学生的错吗?不,是我们的教育,是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教师们的失误!我们的校园恰恰就没有给他们提供一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氛围。
就拿最近在云南某高校校园“火热上演”的化妆舞会来说吧。这个学校有着来自不同地州的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身上承载的是其民族的个性、民族的文化、民族的音乐艺术,是民族文化天然而不可多得的传承人。我们的学校,没有挖掘他们自身的潜才,而是用同一个模式教育,着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却没有从这个层面做一些工作。化妆舞会上打扮的美丽妖娆的超男快女,扭动舞姿,热闹非凡。但他们对化装舞会的真正内涵又有多少了解呢?更多的是激情疯狂、感情宣泄罢了。笔者不反对学生接触现代文化,而是担扰没有新的文化模式主导的这一代人能否承担起民族的文化未来?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老祖宗留下的经典名言我们到底领会了多少?云南这块红土地上,那富于特色的民间歌舞真的就不能进入高校的“象牙塔”吗?那简单朴素的道具真的就比不上耗资巨大的服装霓虹吗?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多的应该体现地域特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树立起爱家乡、爱民族及至爱国家的信念。哪怕只是点起堆堆篝火、跳起简单的打跳、唱起朴素而真情的民歌,这不就是很好的传承吗?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高校体育传统文化
1前言
我国的民间传统的文化项目多种多样,体育项目更是种类繁多,它的内容与形式之多样,堪称世界之最。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锻炼了人的思维,培养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还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健康素质。而将传统体育理念与现代体育精神完美结合,正是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弘扬了一种推陈出新的精神。
2高校体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性分析
2.1继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传统能使我们懂得尊重文化,了解历史。民族传统中的体育项目被引入高校的体育课堂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传统的体育项目是经过历代人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也能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具有一定的锻炼价值的,各族人民通过不断的努力,经过他们的独特思想与实践经验,为我们创造了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体育项目,为我们代代相传[1]。
2.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
传统民族的体育项目进入高校,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现代体育教育的完善,又能充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拉近了学生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距离;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投入的经费,缓解了资源匮乏的局面,并且也为现代体育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贡献。
3高校体育教育中引入传统体育的现状分析
3.1人文氛围不浓,学生锻炼兴致不高
传统的体育项目,人文情怀浓,历史相对悠久。另外,包含了一些中医养生的理论研究,不论是哲学、政治与军事,还是文学、宗教与修身养性,对于中华儿女的思想与身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将现代体育的教学与传统的体育项目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必须注重人文氛围的渲染。但由于当前高校体育老师的民族传统知识基础薄弱,理论研究不深入,致使体育课堂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严密,达不到国家对于传统体育教育的要求,致使学生缺少对于传统项目的学习兴趣。
3.2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内容过窄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仍是以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以及体操、田径项目为主。被引入的民族项目不被重视,一些地区设置的民族项目中有武术类的项目,但是一些特色养生与健身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根本没能实施。一小部分学校将其作为选修项目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能真正发挥其锻炼学生身体、加强修身养性观念的作用。
3.3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不高
普通高校中真正毕业于体育专业的老师比例较少,部分是一些其他专业的转业人员,他们经过短期的体育课程知识的培训后上岗任教,相当部分的人员的体育教学知识匮乏。另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授需要相当广的知识面,对于与项目有关的背景、历史、渊源都必须有所了解,并能将其讲给学生听。如果专业知识不够,不能运用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特点进行讲解,就不能将理论与技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传授给学生。
4高校体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建议措施
4.1深入发掘民间资源,达到学校与当地资源的优势互补
大部分的高校体育老师都是接受学校教育资源,很少做到与当地的民间传统资源相结合来教学。如大部分的武术老师掌握的只是一些竞技套路,没有完整的武术技艺。如果深入地挖掘当地资源,下乡去采集信息、请教资深武术学者,并结合学校的资源,开展几次专业的研讨会,将老武术学家请到学校来进行优势互补,就能够使学生了解到真正的武术。另外,可以组织学生下乡参观当地的民族竞技类活动与表演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在参观中感受民族体育项目的魅力[2]。
4.2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意识
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发展与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中无论是体育老师还是大学生群体,都要培养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能够流传下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当地人对其的认可已经说明传统体育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对于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身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3]。
4.3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入校园,一方面是为了继承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资源,在不违背新课改的要求下加以创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完善传统与现代的知识结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在对传统的承继下,创造新的项目技术与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5结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学校教育融会贯通,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也是为了能够实现现代人才良好身体素质培养的现代体育精神的目标。并且对于树立“素质教学”理念,完成“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永红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守杰.浅谈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信息,2010,(32):204-213.
一、技术更新与传统工艺的保护存在矛盾
传统工艺美术承载着民族文化,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艺上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在材料的选择和制作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的处置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本身承载着重要的传统文化的信息。另一方面是美学上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工艺美术也融合了各个时代的美学特征,逐渐发展到今天,承载了历史的艺术积淀。现代技术的出现,给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与保护带来的更多的可能,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传统工艺已经形成的整套程序,面临着更加快捷、高效,但更工业化的生产与加工方式的冲击。美学上,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和新时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传统工艺美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融入了更多“非传统”的因素。另外,每一个传承者都处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影响之下,不可能不受到影响。我们看到为数不少的真正的真正的传统工艺在“技术革新”的浪潮中失传,真正的精品却没有出现。怎样真正从现代技术和文化中更好地发展传统工艺,而不是完全的放弃传统工艺看似“吃力不讨好”的固有加工程序,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于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改进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培养更多既能传承文化精髓,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传统工艺美术人才。文化素质一直是是传统工艺传承者的一块短板。探索一条将传统工艺美术的人才培养与美术高校对接,形成融合现代教育与传统工艺优势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许多高职类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比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大师工作室群”,目前已经建立了湘绣、竹艺、陶瓷、根艺四个大师工作室,聘请了刘爱云、刘宗凡等国家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主持工作室。学院将传统工艺类专业如工艺品、陶瓷等专业的部分主干专业课程融入大师工作室的运转。大师工作室成为一个集专业教学、社会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平台。推行“现代师徒制”,有机融合高校的现代教育资源和工艺美术大师的高超技艺,培养既具备较高的现代文化素养,有能较为深入的掌握传统工艺的“现代型”工艺美术传承者,使传统工艺美术后继有人。这些新时代的传承者,从大师那里学习到了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又具备现代的眼光和意识,将文化传承和经济效益融合起来,目前来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所培养的毕业生已有一届,毕业生质量较高。
(二)从制度、技术、传播等各种层面和各种途径,为工艺美术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一方面原有的制度和政策必须进一步加强落实。比如1997年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需要更多地地方政府认真进行落实和贯彻;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在这方面,日本的“双轨制”,值得借鉴: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美术和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也努力发展现代技术,“双轨”并行,各行其道。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进行传统工艺美术的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比如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就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医疗、机械、农业等各个方面都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上已经得到了初步的使用。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传统工艺美术的全部工艺流程,使传统工艺的传承不再完全依赖人。同时,三维数字化海量的信息量、高速的传播速度和灵活的传播方式,可以更加高效的实现传统工艺的传承。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提前模拟加工的效果,为工艺的修订和改进提供了更加低成本、高速度的参考。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开发模拟软件,可以开发实践资源库,使学习者在没有专业师傅的情况下,进行一部分的练习和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展了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三维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应用在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播上,以动画、多媒体等现代青年人更加喜欢的形式进行传播,有利于年轻人愉快的接受。三维数字化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它很方便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也拓展了它的传播途径,提高了传播效率。三维数字化技术还能非常高效的对传统工艺美术实现信息保存,即是有少部分工艺流程和作品失传,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重现,并实现恢复。
(三)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继承与改进、创新并重,形成新时代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新思路。在认真继承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工艺、美学优点的基础上,打破固有思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认真的学习和继承传统工艺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传统工艺美术创造了足以自豪的精美作品和高超技艺,深入学习、研究这些工艺和作品,是现代工艺美术继续发展的基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需要探索一条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融合的新路径。以真正精美的工艺和更高的美学内涵创造更高的价值,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双赢。创造品牌也是工艺美术传承、传播、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商业领域,国家有针对“中华老字号”的保护性政策,在工艺美术领域我们也可以创造自己的“中华老字号”,树立品牌价值,真正做出精品,形成竞争优势,不仅在国内发展,更要走出国门,成为创造经济价值,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品牌战略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结论时代的发展给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在认真继承和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为实现传统工艺美术的不断发展,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平台、传承方式等各个方面探索新的路径。实现传统工艺美术的良好传承和不断创新,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的统一,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做出贡献,使我们共同的责任所在。
作者:侯可新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 山西 传统文化 幼儿教育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民族传统文化,是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是一个宏大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规、习俗乃至各种习惯,它既是既往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的积淀,又是当下该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当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已经将文化国力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正努力实施主支流文化兼容互补、综合创新的文化策略。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创造的主要途径,理应担当起时代赋予发展文化的重任。而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势在必行。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华夏文明的摇篮”之美称。如何在弘扬和传承山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的先进经验,发展和创新幼儿教育,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开发本土课程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值得深思和关注的焦点。多年来太原理工大中区幼儿园一直本着“传承、比较、融合、发展中华文化,结合山西当地自然资源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则,形成以山西传统文化为中心,其他省市呈发散状分布的蛛网式教育,使幼儿教育全面化、深入化,办成有特色的新生代幼儿园。
一、选取适当教学内容,传承山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的一节课。它既要有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显性课程”,又要有多渠道、多方法、有机渗透的“隐性课程”。
山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歌舞、服饰、节日、工艺、运动、饮食、建筑、美德,等等。我们将山西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相结合开展教育教学。如:小班幼儿3―4岁,年龄偏小,他们对吃的感兴趣,于是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是与其有关的民间小吃、民族食品等。山西有首民谣是这么唱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滢滢……”既形象生动又便于记忆,中班幼儿4―5岁,他们好动爱玩,喜欢爬山玩水,因此可以进行平遥古城、太山、晋祠、五台山等人文教育。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积累,对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索兴趣,接受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因此对其进行山西晋商文化教育。
二、寓山西传统文化教育于环境创设之中。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把环境创设看作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墙饰作为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能从情感情绪上带给幼儿愉悦感。将山西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墙饰中,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知识,使他们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接触和认识山西传统文化。从幼儿的认知特点来看,必须根据幼儿发展水平以浓烈的气氛渲染,他们才会去感受、想象和发扬、创造。
1.创设传统文化环境。从幼儿园的大门口护栏展板、建筑墙群到活动室;从楼道墙壁、天顶到任何角落,到处都张贴着山西名胜古迹、晋剧脸谱、特产的宣传资料、文字彩图等大型展板。有趣的是景点的对应处还张贴着幼儿游览过此地的照片,这种互动的形式别出心裁,教育效果显著。
2.每班选取一个主题,创设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区角。如“节日花灯”“晋剧脸谱戏曲服饰表演”“布老虎展”“剪纸文化”“山西花馍文化”等,使幼儿时时感受传统文化,以便学习、观赏。
三、以游戏的形式感受山西传统文化,开展教育教学。
1.每次教学都以旅游的形式开始。幼儿在游戏中放松、愉悦、自主地学习,并且从中学习旅游安全小常识。定期请旅游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到教学中,发一些旅游小册子、带队小红旗、旅游帽等,通过导游端庄的仪表、专业的讲解,增强旅游教学的真实性。
2.尽量进行实物教学。如对小班幼儿进行民间小吃教学时,可以边唱民谣边请幼儿品尝;进行民间社火教学时可将旱船、大头娃娃等道具借来让幼儿亲身体验玩耍;还有花馍、剪纸教学可以边讲解边请幼儿操作。
3.发挥幼儿自身潜能。幼儿的模仿能力与生俱来,最初的模仿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记忆加深,而后幼儿就开始创新发展。鼓励幼儿当老师去影响教育身边的人,既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所学知识,又为幼儿园美名。
4.发挥家长才能。有的家长多才多艺,邀请他们参与教学和孩子互动,共享资源。
四、感知民族艺术,学习与传承民间技艺。
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交流,开展教研活动。首先,进行说课活动,通过不同途径,学习山西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经过交流研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保每个环节精益求精。其次,公开课教学是非常有效快速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围绕山西传统文化教育,运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传统古老的教育形式有质的飞跃,选材五花八门,如砚台文化,配着优雅的古筝琴声,好似来到高山流水的仙境,毛笔一挥,一个字“雅”,内容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给幼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在评课活动中采用2+1即2个优点1个不足点的方法,实现闪光点资源共享化,不足点完善化。活动结束进行书面材料总结,包括活动的意义、感想、效果评价,并且要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亲历传统文化节日,感受民俗风情。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丰富,流传着独特的文化记忆,是民族精神、道德、情感、习惯等的重要载体。在中秋节我们组织幼儿一起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幼儿亲手制作月饼并品尝。端午节让幼儿走进屈原,讲述有关他的故事、诗文,既提高幼儿的文学修养,又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动手包粽子插艾草,既学习相关技能技巧又增近亲子关系,这些都有很好的寓意,从而真正让幼儿领悟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六、山西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家庭教育。
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只是幼儿园的任务,还必须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发动家长和幼儿收集有关资料,制作工艺品;鼓励家长给幼儿讲故事、念童谣;进行玩跳皮筋、耍骨头、放风筝等游戏;带幼儿观看老艺人的面塑、皮影戏等绝活表演;参观博物馆、展览馆;游览公园、旅游景点等,让幼儿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
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家长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即弘扬山西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都将促使我们一如既往地把这项研究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使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了解山西,了解中国,了解全世界。
一、影响津门程派高式八卦掌传承的制约因素
1、人们健身方法的多样化如今人们的运动形式内容丰富,健身方法多种多样,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锻炼方法,如跑步、登山、游泳、踢球、轮滑、跳健美操、练瑜伽等。在这个注重生活品质的年代,人们更多的是选择一些简单易行、轻松休闲、充满时尚、娱乐性强的健身项目。
2、国外技击术的冲击
近些年来,由于媒体的宣传及良好的营销手段诸如跆拳道,泰拳,空手道,自由搏击等域外技击术充斥着国内的培训市场,大大地挤压了武术的生存空间。传统武术的习练人群大量减少,技术传承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
3、传承方式的限制
自古以来,程派高式八卦掌与其他传统武术门派一样,其传承主要通过家族式或师父带徒弟的方式来进行。虽然这种民间自然传承的方式,可以保证拳种的纯正性、权威性,但也限制了拳种的发展。因为这种传承模式主要通过师父“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对传授者的依赖性很大,一旦传授者离世或无徒传授时,极易导致技艺的失传。而且这种传承模式所涉范围狭窄,封闭性强,不利于本门技艺的推广。
4、主要传承人老龄化
津门程派高式八卦掌的代表性传人,刘树行、戈国良老师现年都已64岁,高金华老师66岁,李学义老师63岁。这些能较全面、系统掌握程派高式八卦掌功夫的只有寥寥几人,且都年事已高,很多程派高式八卦掌资料急需挖掘整理,技艺亟待传承。
5、缺少传承主体
一门技艺的延续,主要依靠人去完成。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健身方式的多样化,大众媒体的宣传引导等因素,习练程派高式八卦掌的民众较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他们本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承传者,但由于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缺失,思想上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到西方文化,过圣诞节、听摇滚乐、吃麦当劳和肯德基、穿牛仔裤等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胜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随着大众传媒推动的娱乐化时代的到来,西方体育如攀岩、马术、蹦极、街舞、保龄球、轮滑、高尔夫等以时尚、简单、有趣的特点迎合了青少年的猎奇心理需求,而令大多数青少年趋之如骛。另外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快餐文化的盛行,贴上流行时尚标签的西方体育文化更贴近现代生活节奏,这些都更易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共鸣而被接受,其结果必然导致程派高式八卦掌的重要传承对象――青少年群体的与日缩减。老一辈传承人即使想传授技艺,却往往面临苦于“无人想学”的尴尬。
6、训练周期长,练习内容庞杂
要想学好程派高式八卦掌,必须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方能掌握其精髓。训练一般先从桩功入手,当练习一段时间后才能进入单式或基本套路练习,当套路练习纯熟后再进行拆招讲解,最后过渡到散手练习。这样的训练程序往往需要耗费习练者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一旦习练者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很可能因进步迟缓而产生厌学的心理。程派高式八卦掌的练习内容包括各种桩功,先天掌、后天六十四掌、各种器械套路练习、对练拆招等内容丰富而庞杂,要想将这些技术全部继承下来,实属不易。
7、缺乏固定的训练场地
习练程派高式八卦掌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一般是在小区的空地或学校的空地。这些地方人员往来,常常会使习练者在练拳时分心:有时还会因为天气原因,中断练习。
二、程派高式八卦掌发展的境遇
1、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基本生存状态,而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关注身体健康。体育锻炼成为当今引领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各种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以及社区体育活动站等成为人们节假日和下班之余的首选去处。“请客吃饭,不如请您流汗”这一流行语充分反映了现在人们在生活方式上的转变。程派高式八卦掌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武术流派之一,其内容丰富,不失为人们选择的一种锻炼方式。
2、处于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下
随着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4月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随即全国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术中的部分拳种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邢台梅花拳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程派高式八卦学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拳种,也理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以保护,从而获得政府的关注和资金的支持。
3、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关注
近些年,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对传统武术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支持。如将传统武术的部分拳种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和中国武术研究院负责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性文件,为开展传承传统武术的工作提供了切实的组织和法律上的保证。2007年春,中国武协再次组织对我国上世纪80年代普查存有的129个传统武术拳种,以及新近发现的
符合“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标准的传统武术拳种进行影视录藏,有系统地保护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遗产。国家主流媒体如CCTV-4、CCTV-5、CCTV-10等多套栏目都曾对武术进行了系列报道。中央电视台对传统武术的关注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国家对传统武术的重视。
三、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措施
1、进行开放式传承
程派高式八卦掌的传人应打破闭关自守的做法,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推广本门功法。采取方式(1)将本门的技术和理论进行整理,编辑成书通过出版社向社会公开发行。(2)拍摄技术录像,刻成光盘,公开发行。(3)创编易于推广学习,适应大众需要的简化精短套路。(4)打破拳种门派内部、门派之间的封闭保守状态,不定期地与其他门派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5)参加各级武术交流、比赛,带出一支具有本门派特色的代表队。或参与类似“武林大会”、“武林风”等有大众影响力的节目,借助电视媒体扩大知名度。(6)利用网络开设程派高式八卦掌专门网站,建立专项资料信息库,留存动态资料及图片文字资料。
2、通过学校教育传承
长期以来,程派高式八卦掌主要依靠自然传承存续于民间,可是“自古传法,薄如悬丝”,自然传承是建立在血缘、地缘、社缘的宗亲基础之上的,它主要通过师傅的口传身授,这样的传承方式路径单一,随意性大,封闭性强,传承链条非常脆弱,极易发生断代失传。而学校作为传播知识文化的重要领地,以在校学生为重点来推动程派高式八卦掌传承,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传承渠道。因此,将程派高式八卦掌纳入学校教育传承的轨道,开辟新的传承渠道,才能进一步扩大程派高式八卦掌传播面并增加影响力。建议(1)程派高式八卦掌传人与学校尤其是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立密切联系。利用高校武术协会或社团这一平台,向广大师生演示八卦绝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强其感性认识,向学生武术爱好者传授技艺。(2)程派高式八卦掌传人与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专家学者建立联系,形成良好互动。高校武术专业专家学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科研水平,通过他们可将本门的理论体系进行科学、详实的梳理;同时还可提高本门在学术界的地位,受到相关同仁们的关注,为本门的武学文化提供交流的平台。(3)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习练对象,编写相应的教材,以便在各级学校中推广。(4)广泛吸纳高学历的学员,尤其是武术研究生这一层次的学员,重点培养他们成为程派高式八卦掌传人。现今,对某个拳种的传承不单是对其技术的掌握,还要继承其所蕴含的深刻文化精髓,而具有高学历的传人对推动程派高式八卦掌文化的传播则更为有力。
3、借助社区体育推广
社区体育可以说源于在公园、绿地及一些公共休闲场所的中老年人的休闲活动,发展至今已成为以家庭、楼组(城市的生活小区、城镇的单位宿舍群、农村的大队集群)和其它特殊区域的居民为主要对象,旨在丰富人们文体生活,保持和增进全民族身体素质的公益性体育活动。社区体育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壮大,逐渐成为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苏南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社区
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4-124-2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并因其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径,被概括性地称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的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正是吴地具有悠久历史的区域文化传统,孕育和造就了苏南地区这一特定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走向。”[1]鉴于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是想谈谈苏南地区的文化生活现状,并针对如何改善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状态提一些建议,以此来推动苏南模式的发展。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苏南城镇的文化生活状态,我们在暑期开展了课题为“苏南城镇生活状态调查”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94份。
1 苏南城镇居民文化生活中的三个突出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对精神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多彩文化生活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镇居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文化内涵,又可以提高文化素养。但通过对苏南地区五个城镇文化生活状态的调查,我们感受到了苏南城镇文化的参差不齐,居民文化生活钐的杂乱无章。以下三个问题较为突出。
1.1 网络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如今互联网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形成了许多创新型产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比如信息服务业,典型的服务器有百度和谷歌,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知晓天下事。还有发展得最快最好的在线电子商务,杰出代表是淘宝和阿里巴巴,它们的出现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商品买卖。但是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网络游戏产业,五花八门的手游、网游深得大众喜爱,青少年由于痴迷于网络游戏而拒绝参加课外活动,从而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还有较为明显的是,电视、电脑和手机已经慢慢开始取代书籍,近55%的被调查者表示闲暇时间主要用来看电视、打游戏和网上购物,仅有30%的人表示闲暇时间会用来读书看报。看戏剧、文体表演和各种展览的人数还不到总人数的10%。似乎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因而大多数的居民不愿参加户外的社区文化活动。从现在的趋势看,网络文化即将成为主流文化。
1.2 不恰当的休闲娱乐方式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19.2%的被调查者参加文化活动的目的是进行调节放松,即解压。解压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兴趣爱好,也可以休闲娱乐。休闲娱乐作为放松的方式,常见的有读书看报、观赏影视作品、聚会聊天等等。虽然打牌打麻将也是一种娱乐方式,但是因为较难把握尺度而不被提倡。近年来,地下茶室聚赌被清查的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尽管有人提倡这种消遣方式,认为打牌打麻将作为一种普遍的休闲方式,具有重要的社会交往功能,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低俗的娱乐方式以解压放松为名头,实质却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尤其麻将向来深受城镇居民的厚爱。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春节,麻将几乎成为了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的全部内容,妇女、男人,甚至是老人,无不热衷于这种消遣活动。且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他们的麻将瘾也越来越大。
1.3 传统文化的遗失
随着“洋节”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过情人节、母亲节、光棍节和圣诞节而冷落了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元宵节,且仅存的传统节日还在被应付度过,或许传统节日所带有的深刻内涵也就只是留在了小学生的课本中吧。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涌进我们的生活,马路上不见了中国武馆,到处可见的是跆拳道馆,小学生不再熟背唐诗宋词,而苦学外语。城镇居民的生活中也已难寻传统文化的踪迹,书画、曲艺和戏剧都已渐渐被遗忘。尽管有57.3%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持有喜欢热爱的态度,也仍有近24.2%的被调查者表达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反感。鉴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动力,如果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那么继承和发扬便无从谈起了。如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得到保护和继承,这是中国文明的悲哀,更是世界文明的损失。
2 分析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状态杂乱无章的原因
苏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文化水平较低,过少地关注文化生活,且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又带有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偏好,所以导致了苏南地区的社区文化难以协调发展。但苏南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状态杂乱无章有着更加深层的原因。
2.1 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冒进”问题
“中国的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仅仅用了22年(1981-2003),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2]但在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不少地区出现“冒进”的现象,城市发展只追求外表繁荣,而内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都存在不少问题。苏南地区作为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生活质量仍旧没有得到提高。以文化生活为例,苏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社区的文化设施明显增多,文化活动形式也日益丰富,这些都为提高居民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了保障。但是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主观原因是社区居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这使得社区里的文化设施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客观原因是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强调。
2.2 过大的生活压力和麻木的心理状态
“苏南是江苏的‘经济高地’,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增长极。”[3]在苏南地区生活无疑将会面临经济收支和工作压力。尤其近几年苏南地区人口流动较大,且以外来人口迁入为主。人口数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就业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资源短缺等等。这一系列的社会压力将苏南本地居民置于一种无形的竞争之中,他们不可以再沉浸于慢节奏的享乐生活,他们被迫开始和外地人抢工作、抢房子甚至抢学校。过大的生活压力必定会滋生许多负面的能量,他们慢慢变得麻木,像是被鞭打的陀螺,只是无意识地围着生活打转。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文化生活状态变得杂而乱。
2.3 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
“从19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扩张,西方文化借助其强大的经济杠杆向生产力欠发达地区渗透。”[4]以美国为例,美国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快餐文化注入中国餐饮行业,将好莱坞大片推进中国影视行业,又将互联网引进中国信息行业,如今美国文化的渗透已经体现在居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西方文化的渗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衣食住行,再到文化制度,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两面性的,既改变了中国人古板的思维方式,又泯灭了中国人的道德修养,既改善了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又滋生了中人的。西方文化渗透的越深,中国人身上暴露的问题就越多。
3 改善苏南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状态的主要措施
3.1 真正落实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社区文化活动作为一种形式载体,可以有效地宣传当地文化。定期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不仅可以鼓励居民走出家门,融入到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中,而且可以帮助居民们在活动中建立友谊,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将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不仅社区要加大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到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更要勇于创新,摆脱陈旧的文化观念,开展一些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活动。最后社区居民也要增强自觉意识,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
3.2 转变居民对文化生活的观念
近年来城镇居民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他们往往将关注点放在改善生活条件上,而忽视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现在要做的就是转变居民对文化的态度,帮助他们更多地关注文化生活,让他们真正感悟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同样重要。具体措施是政府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资,比如在社区内建立免费阅读,自助借还的书吧以及帮助开展大型的读书交流会,文化座谈会。只有把无形的文化融入到有形的活动中,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文化所带来的正能量,才能真正转变居民的文化生活观念,提升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3.3 提升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
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当地的文化生活状态受到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外来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利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缺乏对当地文化的学习与认知,不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因此提升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教育产业的投资,不仅是学校里的学生需要接受教育,社区里的居民也需要接受教育。较高的文化水平是较高的文化素质的首要前提。其次,当地的媒体业要重视对当地文化的宣传,可以开设专门讲解吴文化的电视节目,也可以将吴文化的内涵概念融入到公益广告中。最后,外来人口自身要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主动接纳当地的文化习俗,以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为目标。
3.4 继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曾说:“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希望大家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首先,居民要培养继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将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看成是一种历史使命。其次,社区内可以成立戏剧社和书法社,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戏曲和书法艺术,节日之际也可以举办一些手工艺大赛,展示传统文化的灵巧之美,文化水平较高的社区还可以举办唐诗宋词大赛。同时政府也要增强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保护,大量倾泻的西方文化给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导致传统文化产业丧失了刚开始的务实求真理念,更急切地追求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欧人.论苏南经济发展模式与吴文化之关系[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12).
[2] 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06).
关键词:传统文化;地理课堂;应用与继承
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自然性与人文性,既可以将各大地域的自然风光进行介绍,又可以普及该地域的人文风俗与历史文化,其中也蕴藏了其他科目所具有的一些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地理课程都有所涉及。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文化正是由于地域不同而形成的个性风格,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所以,在地理课堂上加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上应用的必要性
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讲解,对广阔的河流、巍峨的山岭进行展示,使学生领略云南的喀斯特地貌、新疆的荒漠、江苏的湖泊、东北平原一望无垠的田野。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汉族的花朝节、傣族的泼水节等。播放《向天再借五百年》,使学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油然而生。
2.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感
大多数学生因为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对本乡的传统文化不太了解,讲解有关学生家乡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加强对家乡的认识,迸发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例如,针对东北的学生,可以向他们讲述小兴安岭的丰富资源、二人转等文化的产生缘由。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实施华夏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崇洋、不守公德、责任心不强、不会与人和谐相处、缺乏感恩之情等现象。在地理课堂上加强传统文化知识补充,可以使学生变得心情平和,饮水思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
4.有利于传承和谐理念
通过对包罗万象的自然地理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
二、在地理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地理与文化相结合
地理课程内容丰富,不仅包含着人文风俗,还包含着自然景观,对世界各国的光照降雨、农业种植、经济发展、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经纬度、旅游热点等都要进行讲解,不仅包含着历史、政治、语文等方面的内容,在讲解地貌形成、寒流暖流时还涉及化学、物理、数学等知识。而且由于涉及一些理工问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地貌的形成、地方时的计算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此庞大复杂的学习任务单靠知识点灌输、插秧式教学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因此,加强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能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在讲述黄土高原时向学生播放视频《信天游》《黄土高坡》等陕北民歌,不仅加强了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认识,对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和地质地貌有了直观的感受,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如果说繁荣的经济是一个民族的衣着,那么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血液,如果一个民族丢掉了传统文化,视汉服为奇装异服,那么这个民族就离灭亡不远了。在国学大热的今天,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将国学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之中,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重拾民族精神,培养勤劳谦和、仁厚敦实等优良品德。
3.努力探究地理知识元素,挖掘文化底蕴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要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与文学内涵,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掌握与运用,在讲解的过程中精炼而不乏内容,通俗而深藏韵味。在课堂上,教师对传统文化应用生动的语言、风趣的方法进行讲述,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效率。
4.实践与应试相结合
很多学校对地理等科目没有引起重视,只学习课程,并没有要求考试,导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却忙于其他作业。这样,即使教师的文化素质再高,也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另外,有一些教师以及社会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讲述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轻浮和庸俗,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并没有实际作用。曾经有一位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历史的过程中,讲到汉代张汤的官职时,教师将廷尉一词用司法局长代替,虽然容易理解,但是却表现出对历史的不尊重。
5.将古典诗词与地理课堂相结合
古典诗词中包含了一些有关地理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结合古典诗词进行讲述,既能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能与传统诗词相联系,使地理课堂显得更有生机和韵味。例如,讲到冷锋时,可以用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讲暖锋时,可以应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讲夏季风时,可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典诗词还能帮助导入新课,如在讲“天气与气候”时,导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要求学生辨识这是形容天气还是气候。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时候,当学生对风力搬运作用不能理解时,可以引用“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在做课堂小结时,如在对月球讲解之后,可以引用有关月亮的诗词,做出总结。将古诗词应用到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学生对古代诗词产生兴趣,从而对传统文化加深感情。
三、总结
将传统文化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和爱国情怀,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情。针对如何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加强利用,多加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同时,在课堂上与古诗词加以联系,对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杨静.浅议古典诗词中的地理知识及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86-89.
[2]陈金赛.近三十年来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研究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2.
我校是一所具有120多年历史的老校。它历史悠久,百年校史是学校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但是,如何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这是学校实现办学目标,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十一五”开局之年,学校确定了实施文化发展的战略,旨在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学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锁定了汉字文化。汉字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维系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命脉,承载着德、智、美、行的育人功能。
挖掘校内课程资源
我校曾有八字校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本为古代君子之八德,这八字校训曾经教诲和激励了无数“四条”学子。课题研究初期,我们重拾这八字校训,在分校盈门的墙壁上设计了一面汉字文化墙,墙上镌刻着八个篆书字体的汉字——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我们在校园建设中融入汉字文化,发挥汉字的育人功能,利用与人品、人格相关的字装饰环境,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由此,我们也确定了以汉字文化为依托,建设校本美德教育的课程。如何能像专家们所说的将校本课程植根于学校,为学校发展推波助澜?校本课程的研发怎样才能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体现时代风貌?这令我们陷入了思考之中。
赤日炎炎的暑期,我们10位编委老师聚在一起,开始了研讨和编写过程。我们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就这八个汉字所承载的中华美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而编写过程中,我们忽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分校由校门进入内部教学区,教室上方那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校园彩绘中的古代故事“黄香温席的尽孝之道;孔子拜师的尊师重教之礼;以及一诺千金的诚信无欺……”和学校的八字美德遥相呼应,这些不正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吗?接下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一起寻找校内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到一分校的校园,寻找彩绘故事,然后再查找与这些故事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最终确认,孩子们共找到22个古代故事,并且了解到了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以下呈现是学生们实践活动后整理的部分课程资源——
校本教材设计思路是这样的:首先由一个和美德相吻合的校园彩绘故事导入,接着带领学生走进汉字文化世界,告诉学生“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古人推崇的做人八德;然后,为学生分别解说八德中每一个汉字生动、传神的演变过程,使学生们从中感悟做人的真谛;最后,呈现关于每一个汉字,每一种美德的艺术作品。
挖掘现代课程资源
我们要把这些古代的传统美德与现代人的文明生活相联系,在当今社会中挖掘中华传统美德。例如:在讲解“孝”字的时候,我们不但给学生讲了古代的尽孝经典故事,同时也给学生讲了当代孝亲典范邵帅的故事——《我给妈妈捐骨髓》。再如,我们在讲解“廉”字的时候,不但给学生介绍了两袖清风的于谦,也给学生介绍了电影《第一书记》的人物原型沈浩。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我们既要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能有体现时代风貌的课程内容,让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挖掘社会中的课程资源
当我们讲每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时候,都有相对应的社会课程资源,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发现者与建设者。譬如,我们讲解“孝”字,让学生们寻找能够承载着儿女对父母美好祝愿的古迹,建议学生有机会和父母一起去参观。学生找到了位于北京海淀区玲珑公园内的慈寿塔、位于湖北省孝感市的孝子祠等。又如,在学习“礼”字的时候,学生们发现为了弘扬“圣贤之人”孔子的思想,国内外很多地方都建有“孔庙”。日本的孔子庙,台湾的台南孔子庙,太原孔子庙,福州的孔子庙,泰山的孔子庙……在教学“忠”字的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北京府学胡同的“文丞相祠”,亲眼见到了丞相祠中著名的“教忠坊”匾额。
[关键字] 建筑设计 民族传统 创新发展 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对于民族传统的辩证继承是做好我国建筑设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建筑作品充满生机与活力,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勤劳。文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建筑设计须在继承和发扬民族建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更长远的进步。民族元素是每一位建筑设计者都应该重视的因素,是民族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们的设计界对于民族元素已经开始逐步重视,但是仍然缺乏必要的、深入的创新和发展。继承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表面物质而应该对其进行重新的创新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明白如何来认识民族色彩、如何使民族色彩流行化、现代化,这是是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当前我们国家建筑设计民族传统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 当前建筑设计体现出的民族元素
现代社会建筑的发展趋于单一,使得人们对于建筑的外观容易发生审美疲劳,建筑效果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融入一定的民族元素、传承传统民族建筑风格是转变当前这一不利形势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筑设计者通过对现代设计理念以及传统建筑风格的融合,使得现代建筑的外观设计更加多样化,更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等现代建筑外观设计已经不能够顺应时展的客观要求,因为人们对于建筑外观设计的艺术理解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因此部分的设计者通过加入传统建筑的元素,使得建筑外观能够焕然一新,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提升建筑设计内容的文化韵味,促进了当前建筑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 建筑设计民族传统的传承工作要点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民族传统的传承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加大力度设计建设具有民族地方特色以及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以建筑为文化继承的载体,在此基础上推动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设计工作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二是要做好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古建筑是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和前提。传承传统建筑保护工作必须保留具备较高艺术参考价值的传统
建筑,近些年来有关部门连续加大传统建筑的文物保护工作,保障设计者能够拥有丰富的参考作品,从中提炼自身所需要的设计内容,进而推动自身建筑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三是建筑设计民族传承必须从人才培养阶段开始,通过完善和发展建筑设计教育体系以及教育内容,全面系统的阐述、讲授中国建筑文化和建筑传统的重要性,鼓励师生重视起民族传统元素的融合,进而从根本上促进我们国家民族化建筑设计事业的进步。五是要加大资源的投入,保障相关建筑设计工作的顺利推进,为建筑设计行业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并顺利取得优异的研究成果。
四、 建筑设计民族传统传承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1. 设计者对于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理解不够深入
设计者要想真正的继承并发扬民族建筑设计风格,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能够从本质上体会到传统建筑背后隐含的设计精神。但是当前很多的设计者只是简单的进行外表的模仿进而使得建筑作品缺乏灵性与活力。中国的建筑并不简简单单的是一种科学原理的组合,同样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如大屋顶、梁、斗栱及亭子之类布局设计很多设计者只是从专业的建筑设计角度去分析,而没有从中国建筑的实质去看。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几千年来固化于中国人的思维里,牢不可破。传统建筑设计中的九宫格、四合院的一层套一层的大小围墙的设计都是等级制度文化的体现,并且中国传统建筑还因为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建筑设计中忽视了对于传统建筑背后传统文化的考量,使得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不高,很难取得预期的设计效果。
2. 设计者在传统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储备较少
对于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需要我们的设计者对其具备一定的了解,对于中华历史文化有较高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在设计方案中应用历史文化因素。但是当前建筑设计工作体现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有的设计人员担任多个建筑项目设计或是其他个人原因而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时,就会查找一些现有的关于传统建筑设计信息资料,从中提炼作者的相关观点然后直接融入在自身的所谓具备民族传统特色的设计方案中,这样固然节省了时间,但是忽视了现场调查研究的环节。真正科学且有特色的设计工作是要在实际研究基础上并综合考量其他的资料,进而与具体的项目融合在一起,竭尽全力以求新颖别致、一鸣惊人,如果建筑设计者一味的摘抄他人的设计理念和观点,那么最终的设计方案就会显得平凡无奇,毫无新意,设计方案就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设计资源的浪费,阻碍建筑设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的不合理
前文我们已经强调过要想实现建筑设计工作对于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发扬,就必须从人才培养阶段做起,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教育内容来逐步提升建筑设计人才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意识及创新意识。从我们国际当前的建筑设计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国的建筑学教育和实践中不太注重结构,相对的偏重艺术,造成了建筑与艺术之间相对不平衡发展,使得建筑设计人才在设计工作中容易剑走偏锋,即使对传统建筑的继承意识较强,但是在设计工作中的实际结合运用过程中就相对有些薄弱了。
五、 关于做好浅析我国建筑设计民族传统的传承及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树立创新意识是做好建筑设计传统建筑传承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树立起扬弃的观点,推动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的辩证发展。对于传统的建筑装饰手法等不能够仅仅的停留在简单的传承层面,更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并且要主动的学习并融入一些当代建筑设计的先进方法以及先进理念,从而使得设计作品符合现代建筑功能的需求,顺应时展的潮流。建筑设计工作者要不断的提升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加深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和体会。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需求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设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六、 结论
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我们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必要前提,只有站在民族的起点上我们才能够做好社会生活的各项事业,才能够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取得优异的发展成绩。传统建筑作为祖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勇敢,我们不仅应该继承,更应该创新与发展,要推动其能够不断的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能够充分满足当代人类多样化的审美文化需求,进而实现艺术与历史的完美结合,创造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建筑设计佳品。
参考文献
[1]郑育春.传统建筑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实践[J].建筑设计管理,2011.
[2]罗牧原,谢雨泓.城市社会学视角下的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开发宰___以闽侯县南屿镇为例[J].海峡科学.2011.
[3]郭玉闪,王蔚.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丰富性[J].中外建筑,2010.
关键词:侗族;多耶;传统文化;传承
一、侗族多耶在校园传承的意义
侗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文化色彩鲜明,文化形态多样,多耶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多耶更是侗族节日和盛大庆典的压轴戏。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应始终保持一种崇敬感、自豪感,还要主动地去承担传承、传播、弘扬的义务。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注重 “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侗族多耶正好契合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些精髓,它以“欢乐、友谊、安定、团结”为的主题,传达“平等、和谐、大同”的理想。加强多耶的校园传承,有利于侗族青少年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把多耶引进校园对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彰显地方教育特色,营造校园文化,塑造青少年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完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成才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发展三江县侗族文化和旅游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于2016年9月,以三江中学高一年级以及高二年级艺术特长班为研究对象,高一年级抽取1601和1602共计125人,高二艺术特长班共54人。年龄在15―19岁之间。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我们课题组成员以封闭性问题的问卷为调查手段,利用《侗族多耶文化进校园》调查表进行调查。高一发出问卷125份,收回问卷124份,有效问卷100%,高二年级发出54份问卷,收回52份问卷,有效问卷52份。其中高一研究对象中男生51人,女生73人,采取现场发卷、现场填答、现场回收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收回之后,数据全部采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处理。
(2)实地考察和民间访谈。主要到黔湘桂侗族聚居地区采访或走访侗族传统文化民间传承人,考察侗族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做得早,做得好的学校。
三、多耶在校园传承现状及形成原因
从学生问卷调查和民间采访了解到,多耶在校园传承情况不容乐观,学校对多耶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创作、传承弘扬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一个极低的水平,尤其对多耶的文化内涵和现实功能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目前,三江县中小学只有三江县实验学校开展过较为系统的多耶课程――有课程实施人、开设多耶课程。据三江中学在校生问卷调查表显示,参加问卷调查的同学虽然65%以上是侗族,但会多耶的同学高一仅占25%,高二艺术特长班同学尽管有不少音乐生,但真正会多耶的也只有不到40%的学生。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多耶文化在学生群体中认知度低,学校和社会传承意识淡薄的现状。制约多耶引进校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农耕文化的衰落,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
多耶是一项集体歌舞活动,起源于集体劳动,农耕活动是多耶诞生的沃土,更是多耶得以延续和传承发展的基础。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极大的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不仅使侗寨流失了大量的多耶传承后备人才,还改变了侗寨的文化环境,以前晚辈喜欢在农闲时间向长辈学习多耶或其它侗族文化,而现在青少年更热衷于网络、时尚活动等。农耕文化的衰落,侗族魍澄幕生态环境的变迁,让很多青少年长期与多耶诞生的土地隔离,缺乏劳动的体验和农耕土壤的养育,多耶失去了延续的生命力。
通过高一调查表发现,接近65%的学生出生在侗寨,民族为侗族,接近七成的同学父母双方或一方也是侗族,但随着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在三江县城或其他城市上学多年,现在已经有32.3%的学生不会或基本不会说侗话,而多耶常常喜欢用一些深刻的比喻,这些比喻往往都是用到侗族方言里一些寓意比较深奥,内涵丰富的语言,而这些方言,他们基本听不明白,这成为他们学习多耶的最大障碍。
2.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涌入侗寨,并对侗寨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糟粕文化对侗族那些尚未形成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青少年的影响与冲击最大,多耶、侗族大歌等优秀的侗族传统文化已经基本被外来文化同化殆尽。当前的中小学生,独生子女是学生群体的主体,他们热衷于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文化,沉溺于网络游戏,推崇欧美和日韩偶像剧,而对于对侗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漠视,甚至排斥,他们对多耶不感兴趣或知之甚少,有部分同学竟然一无所知。调查表显示,79%的同学从不或偶尔去看多耶表演,仅有25.8%的同学愿意去参与多耶。
2017年2月25日和3月2日,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别到贵州省从江县、三江县梅林乡(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和良口乡和里村采访,发现会多耶的人群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在采访过程中问到她们是否担心多耶在不久将来会失传时,她们感到很担忧,因为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多耶。原因主要有几个:一是他们认为多耶不够时髦,古板而单调,觉得多耶应该是老年人的活动。从学生的调查表中不难发现,有超过75.8%的同学表示,相对于多耶而言,他们更喜欢现代舞蹈,甚至有15.3%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喜欢多耶。他们普遍认为街舞、拉丁舞等现代舞蹈更加适合年轻大众的审美需求。二是多耶文化尚未进行深层次产业化开发,不能转化成经济效益,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三是长时间外出打工或在学校读书,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多耶。
据课题组成员对学校近四年来举办的各类晚会的节目单进行统计发现,近年来我校学生在晚会舞台上很少主动表演多耶等侗族传统节目,取而代之的都是充满现代气息的歌舞节目。记得学校高三一次艺术特长生毕业汇演结束后,学校一位资深艺术老师对同学们说道:“我真想看到一个侗族传统艺术节目的表演,可惜等了一个下午却没有等到。”从老师无奈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漠视态度。
3.学业压力大
当代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普遍比较繁重。从三江县中小学生走访来看,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和升学压力是当前高中学生的主要压力,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每天有一大堆作业要做,根本没有心思顾及其它活动。调查表显示,三江中学仅有32.3%的家长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侗族多耶,多数家长认为子女上高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升学,考上一所理想大学是学生和父母的共同目标,如果因为学习多耶而影响学习成绩将得不偿失。此外,学校有部分教师对学生学习多耶也持不赞同态度,他们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多耶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有42.7%的学生反映,从小学到初中,学校从来没有开过多耶课程或组织多耶表演。
4.缺乏浓郁的传承环境
多耶历来都是以 “口传心授 ”为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需要学习者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熏陶才能学会。课题组采访了三江县梅林乡多耶传承人得知,她七岁开始从她奶奶那里学习多耶,此后的60年通过在各种场合表演、与她人交流才得以不断的丰富多耶的内容、形式和唱法。
据调查发现,会多耶的同学占问卷调查总人数的25.8%,这些同学要么是家住在三江县旅游区,这些旅游区为了发展旅游的需要,村寨逢年过节都会组织一批中小学生参与多耶活动,比如三江县林溪镇、梅林乡等地的同学;要么是初中或小学就读于把多耶等传统侗族文化引进校园比较早的学校,如三江县梅林乡中小学、三江实验学校、贵州省从江一中、从江县西山镇顶洞村小学以及黎平县中小学等。尤其是西山镇顶洞村,全村每年正月初四都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全村老少均可参与的大型多耶活动,顶洞村小学还要求每个学生从小就要学习多耶,受到全村浓郁的多耶氛围的影响,每个小学毕业生至少学会50首不同内容的耶歌。然而,三江县多数侗族乡镇,多耶在民间的自然传承方式却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多耶传承处于濒危状态下,学校教育的传承方式就更显出了它的重要意义。
5.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和适合学生的多耶教材
多耶要引进校园,在学校传承下去最重要的环节是要有一只专业的教师队伍,三江中学目前能够单独谱写耶歌,教授多耶歌舞的只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柳州市侗族大歌校园传承人杨芸香老师和学校工会主席杨健老师,其他部分老师只会和唱,大部分老师根本不会多耶。另外,由于侗族以前没有文字,多耶大多是口传却没有文字记载,因此授课没有专用的文字教材,多耶的曲调虽然简单,但男女不同,各地有异,例如,流传于侗语南部方言区的耶歌,女队二声部合唱(也有一声部的),拉腔较长,有的地方每句都重复唱一次,有的地方只重复唱句尾三字。男队只一个声部,由“桑耶”(耶师)领唱一句,众人重复句尾三字或重驼句。即使同是三江县境内,多耶的音调和韵律也有较大差别,例如,独峒、八江、林溪一带多耶音调比较圆浑,阳刚之气十足,而以梅林为代表的融江河地区音调则比较婉转清脆。而且不同场合多耶的类型和内容也是有讲究的,譬如在春节祭祀时多 “耶萨”,也叫“耶堂”,是礼俗性歌舞;在庆典时多 “耶卜”(即“祝贺耶歌”),如迎宾、重大工程落成等庆典;在村寨间“月也”时多 “耶索坐”(即“星宿耶歌”)、“耶花”(即“爱情耶歌”)、“耶短”(即“猜谜或问答耶歌”)、“耶斜散”(即“散场耶歌”)等。这些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唱法各异的多耶光依赖传统的口授是不能持久的,多耶跟其他教学科目一样需要教材辅助教学效果才会更好。因此,没有一套系统的多耶教材,缺乏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是三江中学多耶文化引进校园的瓶颈。
四、多耶引进校园传承的实践
多耶引进校园符合国家传承传统文化的要求,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是多耶传承、弘扬、普及的最佳途径。学校传承多耶有民间自然传承没有的优势:其一,学校是大量青少年聚集地,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可塑性强,是人格养成和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多耶传承的黄金年龄,对他们进行多耶教育只要遵循认知规律和特点,效果比民间传承更显著。其二,学校有提供多耶的宽广场地,多耶是一项集体歌舞活动,参与的人数越多,气氛越热烈,感染性越强。其三,学校有完善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能为多耶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条件。其四,可以保持传承的连续性。多耶引进校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营造富有浓厚的多耶气息的环境
传承传统文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持续的工程,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或完成的,它既需要长者或老师的系统教授,更需要长时间的文化熏陶,因此,营造浓郁的充满民族气息的传承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1)鼓励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身临其境感受多耶。为满足发展旅游业的需要,三江县打造了“天天唱大歌,月月过大节”的民族文化品牌,尤其是每年举办的多耶节,它是桂湘黔交界地区和广西乃至全国最成功、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庆品牌之一,多耶节围绕着“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核展开各项活动。多耶节对外展示了民族团结、开放繁荣、充满活力、发展前景广阔的侗族地区形象,对三江县乃至桂湘黔侗族集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三江县乃至桂湘黔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助推器和推介旅游的“金字招牌”,每届活动均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观看体验。还有,梅林乡每年二月初二举行的民俗活动,良口乡和里村每年二月初五举行的三王宫庙会等传统节日等。学校要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组织学生经常观摩或参加这些传统节日,让更多学生亲身感受侗族文化的魅力,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喜爱传统文化的感情。这些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传统活动对多耶的传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调查表显示,高一年级经常去看或参加多耶活动的仅占21%,高二艺术特长班却占了42.3%,由于艺术特长生经常有机会参加这些传统活动,有的甚至还在活动中担当主持人,因此,高二艺术特长班会多耶的学生比高一年级多了将近15%。由此可以看出,利用传统节日对多耶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立足课堂和校园文化建设,播撒多耶的种子。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为多耶文化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徜徉在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学到新知识、新学问,能获得审美感受的校园中,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拥有浓厚的多耶氛围的校园,对学生直接的影响和感染最为显著。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和校园广播在课间播放多耶,在校园文化长廊上展示多耶的图片。也可以学习三江实验学校,把多耶引进学校大课间活动,我们还可以利用学校每年举行的民族体育运动和文化艺术节组织全校范围的多耶比赛,提高学生参与多耶的积极性。总之,要时刻向学生展示多耶的魅力,不断的向学生昭示着多耶的启蒙教育,让多耶的种子在学生的大脑中、心灵中逐渐生根发芽。
近年来,我区各地积极探索,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文化课程优化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为此,三江中学要鼓励多耶教育与相关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譬如借鉴我校体育课把竹竿舞“请入”课堂的成功经验,也把多耶引进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课堂。
2.开发适合中学生的多耶校本教材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要保持系统性、整体性,主要保证是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健全。组织专家学者系统研制、开发一本适合三江中小学多耶教材是多耶引进校园,实施多耶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多耶内容很多与学生当今生活实际相距甚远,且很多内容寓意过于深奥与隐晦,学生难以理解。还有一些类型的耶,如“耶花”,主要形式是男女对唱,以男女互倾爱慕之情为主题,这不符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编制一本充满时代气息,符合当代学生主题的多耶教材对于学生学习多耶十分重要。合适的教材应该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易于识记,朗朗上口,这样的多耶教材更有实效性,更易于操作。
3.为学生创造多耶歌舞创作平台
多耶引进校园,要在校园健康持续地传承下去,除了让学生学会多耶之外,其核心任务应该是为侗乡培养一批能独立创作多耶歌舞的传承人才。因此,我校要以特色高中建设为平台,在艺术特长班中培养一批能写耶歌,会谱耶曲,会编耶舞的多耶接班人。我们要利用好学校社团,让更多喜爱侗族多耶创造的学生参与,利用旅游推介等活动,鼓励学生在各类外表演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多耶作品,达到宣传与传承多耶的目的。学生只要获得创作的成就感,就会不断地激发他们继续创作的激情和潜能。
4.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
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我区也通过特色高中的建设作为平台,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了契机。对此,三江县教育部门应提高对开展侗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认识,组织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有关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和三中全会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评价督导机制,促使社会、学校、家长形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多耶等侗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使多耶的传承工作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规范进行。为进一步推进多耶进校园工作,我认为教育部门具体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每年教师的各类培训中,增加侗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培训,加强全体教师的多耶及各类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在现有音乐、舞蹈、体育和美术等学科教师队伍中,选出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热爱侗乡多耶的骨干教师。
第二,指导学校开展多耶教学工作。研究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将多耶教育纳入校本教学计划或艺术教学计划,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学校可以单独开设多耶课程,也可以利用音乐、舞蹈等课为平台开设课程,适当增加课时,把多耶课程真正落实到学生课堂之中,且要保量保质。在中小学各类考试中适当加入多耶等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内容。
三江县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谋划,部署安排各类传媒有计划、多形式、系统性地加大宣侗族多耶力度,拓展多耶的传播途径,让多耶面向更广泛的年龄群体,尤其要鼓励和支持多耶民间艺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进校园传播多耶文化,通过这些途径来丰富与普及学生的多耶知识,增强多耶的艺术感染力。
多耶在校园传承是一项具体的、发展的、持续性与长效性的庞大工程,因此,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实际内容。未来,以学校为主体的传承单位还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各项措施,使多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不断迈上新台阶,让学生从小就在多耶文化蔚然成风的校园环境中成长,培养学生热爱多耶,热爱家乡的感情,更好的承担传承和弘扬多耶的重任,为民族、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格桑吾珠,浅谈侗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2015年4月.
[2]高娃,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9月.
[3]K甲宗,侗族多耶[J],民族艺术,1987(4).
[4]袁善来,“多耶”与侗族文化.艺术研究[J],文艺评论,2015(3).
[5]杜方芳,从把侗歌引入课堂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3)第二十卷.
[6]徐建波,侗乡“多耶”的起源、传承及现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10月.
[7]三江县民委,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志[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8]霍德华,侗族“多耶”[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一、基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原则
(1)注重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的价值取向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中职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既要关注学生现有水平,从中职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注重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品行,又要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社会对他们的基本的道德期许和行为准则要求,从而学会为人处世。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其在价值取向、民俗信仰、语言艺术、励志创新等方面自成体系。如何把闽南文化经典案例融入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认为应该注重经典案例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我们把闽南文化作为教育优势资源,既承载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又把闽南文化的励志、创新等优秀传统与学校德育的工作主线紧密结合,形成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2)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统一。德育工作覆盖于学校的方方面面,既有德育理论教育,又有德育活动教育。在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要把闽南文化知识和精神内容贯穿于德育理论教育课程中,让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以闽南文化为实例和支撑,同时,在校本课程中要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设定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活动方案。以活动方案为主线,指导班级或专业学部开展相应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把知识性、理论性内容活动化,把教育思想和目标活动化。德育理论、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等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加以展示,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接受。(3)注重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科学推进,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时,我们特别注重可行性和适应性的统一。我们对学校在闽南文化特色教育方面的优势进行可行性论证,突出了学校的区位优势、师资力量、经费配备等优势,提高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源于我校师生多年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一方面,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培训实践,注重德育队伍的能力和技术培训,提高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围绕学生的适应性,强化对学生德育活动的指导。我校学生多来自闽南地区,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相对稳定,但是由于受到当前信息化潮流的冲击,学生的生活、心理、思想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传统闽南社会环境有所脱节,对传统闽南文化的传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在德育课堂中融入闽南传统文化素材,把闽南文化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德育课堂中进行展现,一定要适应学生现实情况,强化指导。
二、开发流程
(1)调研论证,明确思路。我们通过闽南文化专题调查、德育专题理论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基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德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然后,组建校本编写队伍,明确工作分工,编订德育教师工作手册,启动德育教师队伍培训。由于教师们此前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对其体例、内容还很陌生,我们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标准》之前,便先组织教师研究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开展编写队伍的校本建设理论学习和编写工作培训,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校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确定了《德育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前言,从总体上阐明德育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分别阐明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分专题提出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分别对教材编写、活动实施、活动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比较翔实的要求与建议。这为整个德育校本开发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与准绳。(2)收集材料,编写课程。组织德育课程编写队伍,开展课程开发研讨会,划分任务,分类对闽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初步形成典型案例文稿。我们还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东南花都闽南文化展馆、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收集并编写通俗易懂的闽南文化知识读本,归纳有关励志和创新的闽南文化精神的案例。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尽量规避闽南文化知识中的学术性文稿,而主要以案例和活动内容为主融入德育教学中,并编写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简述如下:序言第一章闽南先贤:爱国与爱乡篇以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闽南历史名人的实例,编写德育课程。第二章闽南印象:传统与现代之感悟篇围绕厦漳泉等典型闽南文化古迹编写闽南印象,突出传统文化感知与心灵的感悟。第三章闽南现代名人堂:励志与德行篇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林语堂的实例编写励志教育课程;以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实例,编写德行教育课程,等等。第四章闽台同根同源:爱拼创业启示篇结合闽台人文和企业文化实例介绍,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启发学生的爱拼思想和创业激情。(3)设计学习情境与课堂活动。设计学习情境,重点突出德育课堂的活动化,依据编写的闽南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闽南文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闽南文化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以闽南印象为主题的情景活动,如海报设计比赛、闽南语歌曲习唱、闽南文化历史讲堂。实地考察漳州历史古街、漳州文庙、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林语堂纪念馆、闽南文化展示馆等风景名胜古迹,品尝漳州的特色小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知闽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编写要突出具体实例配合德育活动,加入学生参与的情景教学环节,创新德育课程。(4)闽台互动交流,突显特色。我们还积极开辟闽台文化沟通渠道,与台湾高校、出版社、研究机构、台资企业建立联系,收集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读本、案例,对校本课程进行修改和扩充。针对闽南区域闽台合作优势和丰富的台资企业资源,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对校本课程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台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学习阶段、顶岗实习和就业阶段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深度和实践性。(5)修改和完善。我们确立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原则。我们先在低年级新生中进行试点,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德育读本中的内容和活动方案进行操作,摸索出经验后,再给其他教师上观摩课,课后大家交流研讨,对校本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在活动模式基本定型后,予以全面推广,广泛运用。我们还把校本课程交给有关专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有关人士去阅读,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和专家评估,寻找校本课程的不足,适时组织教师对受教育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通过不断总结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校本课程中及时加入对德育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确立课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完善校本,形成我校自身的德育特色。
三、校本课程建设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校本课程建设要符合区域文化特性。德育校本课程要紧密围绕德育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机融合闽南区域文化特色,以充分体现德育的目标和实践性。同时,校本课程要充分体现我校区域文化特点,体现其闽南文化特色。区域文化的收集和编写应以生动的实例或案例为目标和基础,做到区域文化的精髓能够衬托或突出德育的主题。(2)校本课程建设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德育校本课程的编写过程中,要注重闽南文化精神的体现,突出正能量方面的知识对德育课程的补充,使传统文化以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学习,并以活动的形式体现闽南文化的精髓,这样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对于一些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糟粕要坚决抵制,不能进入校本课程中。(3)校本课程建设要充分融入情景化、活动化教学形式。把闽南文化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其核心在于把闽南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品质与德育的核心内容相结合,并通过情景活动的形式加以表现。以情景活动带动知识学习,突出德育和传统精神的传承,以情景教学突出德育的重点核心内容。(4)校本课程建设要充分体现文化与课堂的融合。传统闽南文化体现在爱国爱乡、感情、为人处世、励志创业等方面,与现行德育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通过传统文化与课堂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人生品德。校本课程建设要充分体现闽南文化因子与德育的相辅相成,这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利于德育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陈绍花单位: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