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施工机械

建筑施工机械

时间:2022-04-07 13:08: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施工机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施工机械

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 机械设备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的工程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我们举个实例来说明,起吊钢筋的施工中,起吊设备在起吊时会发生故障,吊钩的突然断裂等原因都是事故发生的起因,这种状况就要引起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反思了,如果突然掉落的钢筋砸伤现场人员,那么很有可能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瞬间消失了,会给生会造成恶劣的影响,给其家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对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工程设备必须进行强化管理,从人员、设备等方面加强管理,避免安全隐患。

一、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工程设备管理的现状

(1)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由于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很多企业为了利益而将设备管理部门撤出,就算保留下来,也仅仅是一个空壳,从而导致了大量的管理与技术的人力资源流失,现有管理人员力不从心,再加上部分管理人员缺少责任心,从而出现了监督不到位的局面,使得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出现了缺少管理、缺少保养以及带问题作业的现象,从而为施工安全埋下了隐患。

在第二个招用员工的方面来说,在人力资源市场中,招工就要签订合同,当然也有短期工,不需要签订合同的,在这个过程中,对员工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更重要的人员是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装卸人员的招聘,这些人员要在现场施工,置身其中,如果他们的自身素质不到位就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发生,在招聘成功之后,岗前培训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安装、操作不到位的人员来说。

上至管理人员,下到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并且安全教育程度不够,又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次、两次的偶然不会造成多大的安全事故,从而导致在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部分的违规操作现象。例如:施工中使用升降机时,不佩戴安全带,不同程度存在超过产品使用功能范围等现象。

(2)机械设备的自身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制造设备来看,制造厂家非常多、五花八门,机械设备的生产质量也是千差万别,参差不一,所以在选择上就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的厂商虽然也正常生产但是生产出来的机械产品在安全与技术方面都达不到要求,这样就一定程度降低了机械质量,也间接的给施工带来了隐患。

另一方面,市场上大部分的工地施工设备都是租赁的,很少有大型设备自带的,只有小型设备可能会自备,这时设备的日常维护就会有一定的问题,如果维修工程不到位,那就给设备的带来了安全隐患,例如:电锯、机械皮带轮缺少必要的防护罩等现象尤其多。

(3)盲目的赶进度

在施工中,进度是每个施工企业都要保证的,但是往往有些企业,盲目的追求进度的过快,而给工程的质量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后果,这样不安全因素又会随之产生,机械设备也会因为盲目的赶工期,造成工作量负荷过重,造成故障隐患。

(4)资金紧张,欠账过多

在每个建筑施工企业中,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都是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在以前的工作中,管理的不到位现象是存在的,这些主要是管理人员的自身因素造成的,更是因为大部分的设备安全管理技术档案没有健全。有些小型的设备都是自带的,但是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支出是相当大的,在施工中都觉得将就着能用就用,就会使得施工现场常常出现老化、陈旧的机械设备,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加强建筑机械管理工作,建立创新机制

在目前新的形势之下,现代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当中就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建立健全新的机制,将机械管理工作做好。

(1)网络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在建筑施工现场,我们都能见到这样一句话,安全重于泰山。每一次的建筑施工事故都会给人们惊醒,血淋淋的教训时时刻刻都存在。要建立更好的安全管理体系就要紧跟时代步伐,争取做到网络化的管理体系,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方面,一定要坚持相关工程负责到底的的原则。第二方面,对于企业、项目经理、班组等人员的责任都需要明确,确保机械设备事事有人抓、时时刻刻有人管。

(2)安全责任管理制度法建立和健全

在建立安全责任管理制度上要建立实效性的制度要从三个具体方面进行分析和说明,这两方面主要包括改革的创新性、健全工作体系、加强责任制。我们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1、改革的创新性,一个国家要想进步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企业中要求各部门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企业与监理单位等都需要进行创新改革。2、健全工作体系,要在基础的工作体系上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机械设备的动态监管、安全状态的评价等等;3、加强责任制是每个企业都要做到了,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监督与检查当中,企业与监理单位的责任。

三、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需要加强安全规范管理

(1)严格备案

在机械设备使用时要严格登记,做到一机一号一证,并且要严令禁止虚假登记的发生,要将机械设备实行统一的编号以免错乱。在进行备案的过程中,要带好具体法证件才能登记,例如原始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安全使用说明书等等。在实际过程中,机械设备管理登记这项工作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往往容易出现隐患。

(2)强化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培训

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的建立是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并且确保实际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建筑施工现场,人是对机械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发挥着机械操作的地位。也可以说在现场,它是最为熟悉机械设备的直接使用者。所以,对于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以及维修,不是少数管理人员就能够将其解决好的,需要具备更为全面和专业的知识,如此才能够取得实际的效果。

A、固定人员对设备负责

在建筑施工现场,要有一个人固定的对某台机械设备负责,建立一个人机固定的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设备负责,通过使用人员的保管,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B、以设备为主,建立管理档案

在建筑设备的管理档案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记录和档案需要整理,并且这些档案又要分为原始档案、验收档案等等,较为繁琐,记录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具备很强的责任心,用心法记录也能够消除机械设备流动、使用当中的不确定安全因素,从而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从而控制好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良好的设备完整性评估。

C、以人为本,实行岗位责任

在施工前要积极的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建立操作岗位责任制,要求每位操作人员都要严格执行,对于建筑机械设备来说,管理好、使用好是必要的条件,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前提。

E、严格执行安全检查

建筑施工中管理部门要制定一个相关的检查方案,实行班查、日差、月查、年查,做好每一项实际的检查工作,避免机械设备存在不安全隐患。

结束语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 因工序繁多,工程量耗大 涉及施工机械种类及数量众多,因此,机械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是保障工程的质量及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因此应严格按照每个环节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施工的安全,使其发挥最佳施工效率,工程施工取得最佳经济效果。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当中的机械设备能够安全运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何春雨.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全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

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施工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施工机械设备在大工作量的条件下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机械设备的损耗与故障。因此要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资源浪费,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提升经济效益与施工效率,就要让施工机械设备充分发挥价值,要求建筑企业了解熟悉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机械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必然会带来很大的损耗,所以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就必须与施工同步进行。本文将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意义

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在建筑施工单位中对于机械设备的经济投入占施工投入的很大一部分比重。能否保证好施工企业重要的共有财产时企业能否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一环。在建筑施工当中,由于市场竞争与进度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机械设备常常处在超负荷的高磨损状态中。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保养与维修,必然就会造成设备的使用寿命减短,零部件损坏更新频繁等,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投入量。而对于机械设备的投入我们常常用昂贵来形容。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则会提高设备利用率,完好率和生产率,降低施工成本和不必要的开支,提升单位经济效益。

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可以提高施工安全性。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与利益与效率并重的可能就是施工安全了。保障施工安全是每个建筑施工单位都在努力去做的事情。而对于机械设备来讲,施工单位有时为了利益与效率常常让机械设备“带病工作”,又或是机器已经出现问题而未察觉,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这些安全隐患的出现,应该对机械设备加以维修和保养。

二.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缺乏维修与保养的意识

建筑施工首先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主。在传统的施工当中,建筑施工单位往往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加快施工节奏,在机械设备高磨损高消耗的状态下,没有对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的意识。只在意工作任务及眼前状况,认为机器还能运转工作就可以施工,只注重使用,对其他问题隐患则得过且过,一拖再拖,等着问题真正出现或是不得不处理的时候才开始着手维修。这显然是一种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缺乏高瞻远瞩的行为。

(二)缺乏维修与保养的态度

相比于没有维修与保养的意识。缺乏维修与保养的态度则更令人感到遗憾。很多建筑施工者抱着侥幸心理,对于维修与保养工作往往浮皮潦草的进行,只是简单地看到维修保养的表面,不深入细致的做好工作。这显然是由于建筑施工单位自身的不重视,导致整个团队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态度不积极。

(三)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

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由谁来做,由谁来负责,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显然还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由于建筑施工设备属于单位公有财产,因此导致很多人不注意设备的保养与维修,认为这件事与自己无关,不是自己责任与工作范围,施工单位也没有明确的部门来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致使责任制度不明确。

(四)缺乏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

很多施工建筑单位由有经验的老员工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当然,老员工由于自身经验丰富,很容易找出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后的原因所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好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迅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弊端很快会显现出来。传统的由老员工负责的模式已经不科学且严重阻碍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逐渐占据维修与保养的专门工作地位。

(五)缺乏维修保养的资金设备投入

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抱着侥幸心理,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上去。这显然是一种缺乏远见的做法。对于设备保养维修的费用应该占到单位投资当中的一部分。很多机械出事后再维修的费用远远要高于维修与保养本身花费的投入。因此,将一部分资金与设备投入到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当中,是一种高效有益的投资。

(六)缺乏设备更新换代工作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对设备不断进行更新换代。但是很多施工单位抱着凑合能用的思想一直不对设备进行升级,这在无形之中会使设备老化耗损更为严重,对于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极为不利。

三.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一些对策

(一)高瞻远瞩,工作做在前面

与其等到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再去想办法,不如把工作做在前面。这需要建筑施工单位有高瞻远瞩的思维。把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做在前面,不等机械出现故障时再想办法,防患于未然。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定期开展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使之成为周期性、持续性的一项工作。

(二)树立维修保养意识,贯彻在整个施工单位中

施工单位有维修保养的意识,就要把这个意识,这个思想贯穿到整个施工单位当中。有意识,有思想,工作人员就会在施工当中注意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与保养维修同步进行,使维修保养意识贯穿到整个团队当中。

(三)加大资金投入,配套相应设备

施工单位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在于对这方面资金投入与设备配套上。眼光放得长远,不止注重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是从单位的长远利益出发,注重长期发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用专业的技术人员

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保养的管理制度,并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做到责任明确清楚,管理合理规范,运用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做到科学、规范、有效。

(五)完善设备更新换代工作

施工单位在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对设备的更新换代。对已经淘汰了的设备应该及时更新,不因一时的拖延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新旧设备之间的不配套使用会加快机械的磨损消化,这对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显然是一个难题。因此注意机械的升级工作,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是方便了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避免了机械维修保养工作在一些淘汰了的设备上浪费时间资源,做无用功。

总 结:

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激烈竞争,机械化设备的使用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机械设备在在施工企业的总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做好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抓好设备的管理工作,处理好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中的各项问题,是企业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确保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等等的重要保障。只有这样,才会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与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胜在细节,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长清. 浅谈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J]. 企业技术开发,2013,17:164-165.

[2]毕云飞. 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 黑龙江科学,2013,10:172.

[3]胡洋. 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46.

第3篇

关键词:建筑机械;保养;维修

一?引言

随着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机械已成为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键因素。保证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提高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已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在工程机械维修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搞好工程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费用,缩短维修时间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二?建筑施工机械保养与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重使用轻保养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施工现场不少施工人员与指挥人员只一味的追求施工进度,对设备只注重使用,而对其维护保养工作不闻不问,这就造成了操作人员为了完成施工指挥人员指定的工作任务,没有时间对所操作的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的可能,如此以来,等到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得不进行大范围修理工作,不少时候要更换总成,既浪费大量的时间,又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设备的修理成本。

(2)维修基础设施跟不上

有些较先进的设备,对配件的质量以及燃料、油、液压油的质量要求较高,一些采购人员业务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购置了一些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使一些较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使用了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造成机械设备的早期损坏,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或者由于工地现场常是地处穷乡僻壤,交通不便,给工程机械维修配件采购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配件订货周期长,因而延长了设备停机时间,造成极大损失。

(3)维修技术力量薄弱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对于制造精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和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现代设备,很难凭经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许多的施工企业都实行二级单位承包制,设备和维修、技术人员都分散到各施工点,而各施工点的技术力量、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及时解决维修疑难问题,延长了停机时间,影响了维修质量。

(3)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他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5)设备维修人才建设不全

市场经济时期的施工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致力于工程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施工不仅要结构合理,更要有各有所长的各类人才。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都应配备机务管理、工程机械操作、工程机械维修、工程机械设备材料管理等人员。而有些单位为了节约开支,不顾个人能力,常常一人兼多职,比如管

理人员兼设备材料管理,操作人员兼维修人员。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和精力不够,这些兼职工作人员常常不能满足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需要。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机械的技术状况、经济性和完好率。目前来说,大部分施工企业的领导都不是学机械出身的,他们认为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只不过是填填表,机器坏了换些零件这些简单工作而已,从而对维修技术人员的重视不够。

三?做好建筑机械保养与维修工作的对策

(1)设备保养与维修当以预防为主

以预防性维修为主,即在设备故障发生前,按照设备的大、中、小型维修计划或相应的技术规定进行维修保养,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使生产顺利进行。对于主要生产设备,在日常巡检中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整改,以避免造成设备停机故障而影响生产等隐患。为了确保车间正常生产,把需要检修的设备均放在节假日,这样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修是非常科学的,避免了由于检修设备而使车间停产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2)采用适用的维修新技术

根据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在对设备进行维修的同时,适时地进行设备的局部技术改造和更新,建立专业分工的维修体制,配备先进的维修机具,掌握维修新技术,培育维修质量好、工期短的维修能力;对燃料、油料实行科学管理,根据油质化验结果确定使用期。这样可以花费较少的资金,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保养与维修相结合

维护保养是修理的基础,修理是维护保养的保证,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处理发生的问题, 随时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就能稳操主动权。大量事实证明,机械维修保养工作做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机械能否正常运行,能否充分发挥效能和寿命,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目前仍旧坚持传统的清洁、紧固、调整、和防腐。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应尽可能地将状态监测与维护保养工作结合起来,提高维护保养工作的科技水平。

(4)加强维修人员培训

企业可以针对维修技术的薄弱环节,选择有主动性、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中高级人才参加国家和行业主办的高级技术人才培训;或是从工程机械生产厂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聘请专家为本企业有针对性的培训;或是直接参加工程机械生产厂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举办的学习班。然后由这些高级技术人员再负责对企业内部一般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再由一般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对机械操作手培训。企业培训要坚持系统性原则,要有组织计划地、系统地补充和更新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要紧密联系实际,采用分阶段逐步提高的办法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能适应现代化设备管理与维修的专门人才。

四?结语

随着建筑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须依靠机械化施工来实现。抓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能否维持稳定协调的发展。目前在工程机械维修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设法解决设备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1.1管理信息化

在信息技术不但发展的基础上,建筑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是现阶段工程施工机械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施工单位可以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设备等结合起来应用到机械管理中,实现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融合,促进机械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

1.2维修社会化

建筑是施工机械设备的集约发展,以及生产规模在逐渐的扩大,传统的维修组织模式已经不能顺应工程发展的具体需求,需要建立以专业技术为导向的设备养护手段和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促进机械设备维修养护社会化是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单位的零件的备用存储,降低维修的开支,节省机械管理的资金。

1.3新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任务越来越多,机械设备的工作强度在不断的增加,机械使用的高效率是现在建筑施工发展中的必然要求。施工机械管理必须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在设备管理中运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等新型技术,及时发现机械存在的故障问题,第一时间排除故障,强化建筑施工机械管理手段。

2建筑施工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自身管理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且大部分参与机械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素质水平,很多建筑工程结构和机械设备存在较大的复杂性,社会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组织、协调工程建设有关各方共同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但是从目前的建筑施工机械管理工作调查中来看,大部分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这些专业的素质和能力,项目管理单位也没有投入精力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导致中建筑施工机械管理出现大量的问题。

2.2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建筑施工机械管理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保证是进行工程的监理,但是相关的部门并没有制定强制性的监理体制,没有统一一个部门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各部门协调也较为混乱导致在机械管理中,容易出现职责的缺失。另外,因为监督体制的不完善,建筑施工机械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容易出现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对工程机械管理及施工质量、安全的控制产生的不利的影响。虽然国家有明确了工程机械管理制度和监理流程,但是施工单位没有充分的落实规章制度,导致建筑施工机械管理效率难以提升。

2.3信息沟通、传递效率低下

在具体建筑施工机械管理中需要管理人员进行横向、纵向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但是由于纵向级对机械管理重视程度的偏重不同,导致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遗漏现象,甚至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失真,信息的可靠程度大大降低。例如,建筑施工机械管理中相关部门进行管理技术汇报的时候,因为市场和自身理念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管理沟通无效,信息缺乏良性的沟通。其次,现在我国工程项目中还普遍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所以绩效只是流于形式,派系争斗、人情关系等问题突出,严重的降低了组织效率,对机械管理的成本、质量、效率的控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提高建筑施工机械管理效率的具体措施

3.1加强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人才培养

建筑施工机械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分层次培养,第一层次主要是专业机械管理人员起带头作用,带领广大管理人员展开实际的工作操作,促使参与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吸收知识和技术。第二个层次就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能力展开考核,根据管理的质量、管理的自主性、管理的能力等来综合评定建筑施工机械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第三个层次就是通过考核将管理人员按照职位或者建立的内容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最高的组员担任组长,如果在工程管理中出现问题,组长是第一负责人。最后一个层次就是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团队,保证建筑施工机械管理工作的质量。

3.2加强机械的维护,及配件供应和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大部分集中在室外,工程机械材料和配件的供应直接决定了机械维护的效率,配件供应不及时会严重耽误机械的使用和维修,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施工单位要针对不同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机械易损配件的一定数量储备。另外要与配件供应商展开良好的沟通,保证配件供应的时效性,按时按级展开机械维护保养,定期检测,提高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率。

3.3加强建筑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管理

①机械管理必须按照特定的流程进行(如图1),对施工机械的工作参数,以及施工需求量等进行科学的计算,明确机械管理的基本要求,制定可行的机械管理方案。②要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操作技术的培训,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机械使用事故进行有效的防范,例如,要做好防冻、防火等预防工作。③在建筑施工中经常用到的起重机、升降机、挖掘机、压路机等,这些设备容易出现用电安全事故,相关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合格岗位证书进行规范性的操作,做好供电线路的连接,以及相关设备的漏电保护,保证施工机械使用的科学性。

3.4做好建筑施工机械的成本管理

施工机械是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类型之一,也是施工企业生产实践的物质技术基础,所以要做好建筑施工机械的成本管理,为企业资产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①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分类和折旧,收集整理施工机械资料,有效的进行库存管理和报废管理。②做好机械设备的定额管理、租赁管理和经济核算,最大程度的优化建筑施工机械的成本,为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之间责任明确。加强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人才培养,加强机械的维护,及配件供应和管理,加强建筑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管理,及时发现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施工的质量、进度和安全。做好建筑施工机械的成本管理,优化建筑施工机械成本结构,促使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中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效率。

作者:孔宪运 单位: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彭溅舟.探讨建筑施工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

[2]李东.公路建设机械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

第5篇

关键词:建筑机械;安全管理

Abstract: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i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to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task.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nstructio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s operation. Moder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f equipment deployment management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建筑机械施工安全是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筑机械在工作或在装拆、调试、运输等状况下,对操作者所产生的伤害及其保护措施。建筑机械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率虽然近几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存在问题还较多。因此,如何科学实行并加强建筑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一、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机械使用日益增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1)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2)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

(3)安全监督存在多头管理。

(4)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善。

(5)建筑机械技术档案不完善。

(6)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管理不善。

(7)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恶劣。

2.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改革对策

2.1健全安全规制法律体系

健全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我国安全律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加快安全管理立法。2)制定配套规章。3)实行机械强制报废制度。

2.2安全监督部门权限依法严格划分

依法严格划分部门权限,强化行业监管职责;及时制定执法所需的法律法规,认真清理部门间交叉打架的法律法规条文。国家设置各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部门只有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运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对安全生产日常性监督检查的工作职责,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工作中属于核心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部门规章交叉必然导致执法行为的混乱,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危害性,对现行的法律法规也要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确保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权威性。

2.3严格执行规范、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并在现场机械管理中应制定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2)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3)主要机械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4)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施工机具不得带病运转。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严禁拼设备和超负荷使用。

2.4完善技术档案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对不断进退场的各种类建筑机械进行动态跟踪、收集整理发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资料,能及时建立起有关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可以清晰地反映建筑机械在工程施工中的状态,便于各种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具体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一项有效措施;既满足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中施工生产安全管理档案资料的要求,又符合建立技术档案的原则。

二、起重机械运行管理

1.操作人员的管理

操作人员在上岗前要对所使用的起重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安全操作规程、保养维修制度等相关知识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标准进行学习掌握。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取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两个方面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2.起重机械的“三定”管理

“三定”管理是指定人、定机、定岗制度。起重机械的“三定”制度首先是制度的制定和制度形式的确定,其中定人、定机是基础。要求人人有岗有责,起重机台台有人操作管理:“定岗”责任是保证。

3.定期检查维护管理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要经常对在用的起重机械进行检查维保,并制订一项定期检查管理制度,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年检,对起重机进行动态监测,有异常情况随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保障起重机械安全运行。

(1)日检。

由司机负责作业的例行保养项目,主要内容为清洁卫生,传动部位,调整和紧固工作。通过运行测试安全装置灵敏可靠性,监听运行中有无异常声音。

(2)周检。

由维修工和司机共同进行,除日检项目外,主要内容是外观检查,检查吊钩、取物装置、钢丝绳等使用的安全状态、制动器、离合器、紧急报警装置的灵敏、可靠性,通过运行观测传动部件有无异常响声,及过热现象。

(3)月检。

由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检查、同使用部门有关人员共同进行,除周检内容外,主要对起重机械的动力系统、起升机构、回转机构、运行机构、液压系统进行状态检测,更换磨损、变形、裂纹、腐蚀的零部件,对电气控制系统,检查馈电装置、控制器、过载保护、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靠。通过测试运行检查起重机械的泄漏、压力、温度、振动、噪声等原因引起的故障征兆。经观测对起重机的结构、支承、传动部位进行状态下主观检测,了解掌握起重机整机技术状态,检查确定异常现象的故障源。

(4)年检。

由单位领导组织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挑头,同有关部门共同进行,除月检项目外,主要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参数检测,可靠性试验,通过检测仪器,对起重机械,各工作机构运动部件的磨损、金属结构的焊缝、测试探伤,通过安全装置及部件的试验,对起重设备运行技术状况进行评价。安排大修、改造、更新计划。

三、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查内容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感官检查;另一种是利用测试仪器、仪表对设备测控。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保养间隔期;现状分析;确定过程

一、建筑施工机械定期保养现状

建筑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例如零件、机械外壳等部位会出现磨损、松动、腐蚀等现象,这就会影响建筑施工机械日后的正常使用,会影响机械性能的发挥,缩短机械的使用寿命。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安排人员根据机械的性能状况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期保养。定期保养能够使施工机械性能稳定,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这也是施工机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为精准地计算出施工机械的保养间隔期及保养内容,是保证保养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及时的重要前提,它对于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机械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大多数施工建筑单位还没有意识到对施工机械实施定期保养的重要性。每个类型的施工机械都带有自身的使用说明书及保养手册,并且在保养手册中明确规定了该施工机械的具体保养措施与注意点。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并没有完全遵循使用说明及保养手册上的规定,这就导致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在很多施工场所,机械操作人员大都使用以修代养的方式,这就导致建筑施工机械在长期工作运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保养。有的建筑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机械保养维修制订详细规划,这就导致很多存在问题的施工机械仍然处于工作状态,这样不仅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存在威胁,而且会损害机械,缩短机械的使用寿命。有的机械操作人员平日里疏忽管理,直到机械发生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时才开始对机械进行维修检查。除此之外,有的建筑施工单位由于资金的限制,就难以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保养,又或者在维修过程中使用质量差的零件等等。机械维修保养不及时、定期维修时间计算不准确等现象在我国建筑施工现场随时可见,机械这些都对建筑施工机械的使用寿命、性能安全及工作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二、施工机械定期保养级别分类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保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清洗设备、紧固零件、加油、防腐防锈、调整零件。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定期保养主要包括每班保养与按周期保养,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结构相对较为复杂的大型施工机械,主要实行三级保养。每班保养就是在日常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一些结构简单的大中型机械主要采用二级保养技术,在机械工作前、作业中与完工之后,都要进行保养,这项工作主要有施工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建筑施工机械一级保养主要以机械操作人员对机械加以油、紧固零件为主。建筑施工机械二级保养则是以机械操作人员与专业维修检查人员对机械进行全面检查、调整机械偏差为主。建筑施工机械三级保养主要是由专业维修检查人员对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为主。

除了要注意施工建筑机械的定期保养之外,还要能够主要一些特殊保养时间及内容。当施工机械停止使用超过一个月以上时,在该机械再次投入使用之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进行一级保养,要能够对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维修,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使用。当施工机械设备需要转移施工场所的时候,机械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需要在施工设备转移之前对该施工设备进行二级保养工作。另外,在一些特殊的季节,也要能够对建设机械进行季节性保养。当夏季或冬季要来临的时候,机械操作人员与维修检查人员需要更换施工机械的油、进行一些防寒降温措施,这项工作一定要与建筑施工机械的定期保养相结合。

三、机械保养间隔期的确定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根据施工机械类型的不同,确定保养等级。笔者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的建筑施工机械保养等级大都分为三个,一些比较个别的中小型施工机械保养等级为两个、中型施工机械保养等级为三个,而小型的施工机械保养等级也分为两个。所以,施工机械保养等级为两大类:中型施工机械为三个技术等级、中小型施工机械为两个技术等级。

其次,再根据保养技术等级来确定保养间隔期。确定施工机械保养间隔期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各级保养技术的保养内容、保养等级的分布、高级保养次数、机械保养注意点等等。要能够保证施工机械的保养工作连续不断,有一定的规律,有要能够使机械保养间隔期与机械使用时期相符合。在确定施工机械各级保养间隔期的时候,要能够考虑到施工机械的质量、型号、类别、作业环境、使用条件、机械操作人员与维修保养人员的专业素养、大修的间隔期等等因素,只有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全面,才能够提高机械保养间隔期的准确性。一般来说,施工机械的各等级保养间隔期为:一级为两百小时左右、二级为六百小时左右、三级为一千二百小时左右,机械保养间隔期要根据机械类型来确定。

另外,建筑施工机械各级定期保养间隔期之间是有相关性的。根据施工机械技术的客观规律可以发现,施工机械的定期保养是按照一定时间间隔来分为不同等级,按照这个期限来实施保养工作。施工机械的定期保养级别也具有规律性,施工机械定期保养工作一般是按照从低级别向高级别的规律循环进行的。施工机械等级为一、二、三级,每一个级别的循环都包括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在建筑施工机械的定期保养工作中,每一个等级保养循环的各级保养实施次数也是有差异的。其一般规律为:若干个一级保养一次二级保养若干个一级保养一次二级保养一次三级保养,这就形成一个有规律性的保养循环。

总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操作人员要能够根据施工机械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工程机械维修人员需要做好维修保养工作,要能够根据施工机械的保养手册来确定机械的保养条件与注意点,根据保养手册,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以此来确定施工机械的定期维修保养时间,以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延长施工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施工机械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夏玉堂,王俊,王连来.工程机械等级保养间隔期的现状及合理确定.工程机械与维修.2003,11

第7篇

关键词: 设备管理;施工机械;方法措施

机械化施工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机械化程度高可大大优化社会资源、节约社会劳动力、可大大缩短施工工期、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拥有适当规模的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资基础,也是施工企业能够长期健全发展的有力保障。机械设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配置是否合理、运转效率的高低,均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有直接影响,施工企业应拥有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还应高度重视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设备使用效能,建立设备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推行设备管理标准化,对设备(包括施工中所使用的小型机具、仪器仪表、实验设备等)的选型、购置、验收、租赁、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报废的设备全程管理都进行控制,已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问题

在很多建筑施工单位中,为节约项目成本或是受到企业资金的限制,所以对机械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划拨的资金非常有限,企业中的施工机械设备很难得到更新。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维修和维护保养的资金也在不断地提高,这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建筑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大多在露天的环境中使用,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受风寒、雨雪、日晒等天气因素的影响,设备的损耗不断增大,使用寿命不断减小。在我国,机械设备的折旧率相对比较低,同时采用静态的折旧方法,这样就使得企业用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维护资金要远远大于预算,一些设备正常的维护与维修工作难以得到保障。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建筑企业都采用承包制度,这种经营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使其管理秩序比较混乱。

2.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对策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鉴于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要从不同层面抓起,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

2.1严抓设备采购源头

实际上,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与维修率同设备出厂时的自然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为降低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率,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购置设备时,一定要选择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及合格证的正规生产厂家,避免出现由于施工机械设备不合格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在购置设备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建立起机械设备的购置制度,从对设备型号的选择、购买、验收到安装调试,每个流程都要进行规范,制订出相关的流程和办法;购置设备时,要严格审查设备的“三证”,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以及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严令禁止购买不合格或者已经淘汰的机械设备,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械设备,严禁建筑施工企业低价购买。

2.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在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中,建筑机械的设备管理工作无法落到实处,很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无人问津。另外,对于一些对外承包的建筑工程,各个承包单位对本单位的机械施工设备实行自我管理,在管理水平和方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施工企业要对本企业中的所有施工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清查工作,对所有的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建立起机械设备管理档案,定期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进行检查,更新管理档案。机械设备的管理档案要设立专人负责,档案的内容包括机械施工设备的出厂使用说明、技术参数及相关资料、每次大修的时间以及大修项目、技术升级改造记录以及使用记录。为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施工企业有必要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机构,并设置专门的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保养、维护、维修以及设备的购置、安装和后续的保修工作,杜绝企业施工管理部门形同虚设的现象发生。有了健全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我们就应按要求严格执行相关的保养、维修、更新等一系列制度,做到机械设备按人进行定责,出现问题有人能够了解机械设备的基本情况,并能够协助处理问题。

2.3正确使用机械设备

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机械设备来说,每台都需要不同的技术操作,施工单位要根据具体的操作难度合理分配。对于操作技术水平相对比较高的使用设备,要配备知识面广、头脑反应快的职工进行操作,以此来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定期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所使用设备的使用原理、技术规程以及操作说明等相关知识,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在企业中设立安检人员,定期对操作人员及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设备操作者的操作流程、设备的磨损情况、维护维修情况以及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和技术升级,并按要求报废机械设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

3.结束语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实力的提高,各项高科技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机械类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公路施工工程作为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工程,也将得到科学管理,并逐步发展起来。企业只有通过对以往施工设备管理模式的改变,以及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促使公路工程机械施工市场变得更加规范标准,缩短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差距,使其该行业具有更广的发展前景。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需要我们加强管理,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

第8篇

关键词:建筑 施工机械 安全管理 措施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项目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各类机械被投入到施工现场,随之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也就成为保障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因此,要做到建筑施工无事故安全进行,必须加强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

一、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迫切性

工程机械是当前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生产极其主要的工具。随着建筑工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机械在当代化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已尤为突出,机械在施工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正视。但因为各方面要素的影响,施工企业在机械过程中仍面临着众多实际题目需要解决,正确分析与解决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安全生产,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非凡很是主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施工机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施工机械的不规范使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即使面临巨大的工作任务量,也是只靠少数机械设备的加班作业来完成任务。这样使机械设备的超负荷运转,极大的影响了设备的技术性能状况和使用寿命,加快了机械设备的老化速度。

2. 建筑机械技术档案不完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检查项目有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特种作业人员名册等。工地安全员应收集以上安全管理资料,但往往因为不熟悉机械管理程序,在行政监督检查时才发现建筑机械安全管理资料有漏缺,这样存在的安全隐患十分危险。

3. 安全监督存在多头管理。地方的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质量技术的监督部门、公安消防部门等均不同程度地参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在建筑安全监管工作中,多头管理的现象已越来越严重,造成监管秩序越来越混乱。

4. 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管理不善。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杜绝安全隐患的前提。而建筑机械施工现场检测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很多,如电气安装上、机械安装和安装调试上均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5. 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善。绝大多数施工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证操作,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6. 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恶劣。因为建筑工地的复杂性,建筑机械的工作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所以,为建筑机械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尤为重要。

三、建筑施工机械存在问题管理对策

1. 从源头抓起,做好设备采购控制的管理。建筑机械设备本身的质量是影响设备安全使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及配件的采购工作。首先是企业要建立机械设备采购制度,主要机械设备购置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经济论证,从设备选型、购置、安装、调试到验收投入使用,都要有专人负责; 其次是新购的机械设备都应当具备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作用说明书,严禁国家规定淘汰、禁止使用的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2. 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管理工作。

( 1) 健全设备管理机构,提高设备管理能力。企业内部设备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建筑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维修和设备管理人员、机操人员的培训、工作安排等工作,保证专业设备专业队伍管理。

( 2) 加强设备统一管理,落实设备基础管理工作。企业应着手对内部和各项目部的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建帐立卡,保持帐、卡、物相符,作为设备统一管理的基础。大型机械设备应建立详细技术档案,包括: 原始技术资料和交接验收凭证; 运转时间记录; 历次大修理、改造记录; 事故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技术档案要有人负责保管。机械设备统计数据和各种性能参数应采取电脑管理,促进机械设备管理现代化。

( 3) 严格管理,落实设备维修、保养等各项制度。企业要建立和健全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保养规程和管理制度,主要机械设备要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责任制,所有机械设备都要有人负责。多班作业时,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实行机械设备经济承包责任,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安全运行、维修保养、消耗费用等列入承包内容,与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一起考核; 对因违章作业、拼装设备、失修造成机况严重劣化、费用超支者,应按承包合同进行经济处罚。

( 4) 落实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工作,严格设备报废制度。机械设备报废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无改造价值的; 磨损严重,基础件已损坏,再进行大修已不能达到使用和安全要求的; 修理费用高、在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 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机型。

第9篇

关键词: 建筑施工噪声;控制;防治

噪声、空气污染、水污染一起被公认为当代世界三大公害。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规定: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建筑施工噪声因其声强高,又往往是露天作业,再加上不少建筑单位为了赶工期而夜间施工,所以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污染相对比较严重。据调查,3岁前儿童生活在75分贝的噪声环境里,其心脑功能发育将可能受到损害,长期在噪声污染的环境下生活的儿童,其智力发育水平要比安静环境下的生活的儿童低20%。噪声作为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对动物、建筑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噪声下的植物生长不好,有的甚至死亡。据了解,在有关噪声污染的投诉中,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所占的比例达到1/3。建筑施工噪声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环保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并结合各地区的实际,对建筑施工噪声管理,都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工程开工15日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区的环保局办理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申报登记手续;禁止夜间(晚22:00至次日晨6:00)在居民区、医疗区、科研文教区等噪声敏感物集中区域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等等。本文结合实践,提出了建筑施工噪声的预防与控制应着重强调三个方面:第一,要加强施工管理,树立噪声控制意识,提倡绿色施工;第二,对于传播途径,也应进一步采取合理的措施,控制噪声传播;第三,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地使用建筑施工机械,优化建筑施工工艺;第四,引入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加强环境监察手段。

一、加强施工管理,树立噪声控制意识,提倡绿色施工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拟好噪声防治方案,按照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特点和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所用机械、作业时间安排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保持防治设施的正常使用。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进行进场培训,树立噪声控制意识,提倡绿色施工。

第一,合理制定作业时间。在施工现场超出规定时间作业的一般是混凝土连续浇注,支模板等作业。这些噪音的产生在正常作业中是避免不了的,其噪音的强度也比较大大,如在夜间作业噪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控制施工单位夜晚连续作业,就应该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22:00至次日晨6:00须严禁施工。在特殊情况下,如高考期间,更应该缩短或暂停施工作业。昼间尽量将施工作业时间与居民的休息时间错开,当特殊情况下确需连续施工作业的,事先应该与附近居民协商,并上报工地所在地的环保局和有关环保行政执法部门。

第二,减少人为噪音。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

第三,提倡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实施绿色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

二、采取合理措施,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

一方面,要做好吸声、隔声与隔振措施。吸声即对噪声源,利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吸收通过的声音,减少室内噪声的反射来降低噪声。隔声即利用工地四周的围墙,用隔声性能好的隔声构件设置达六米以上的宣传广告看板作为隔声屏,将施工机械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离,使施工噪声控制在隔声构件内,以减小环境噪声污染范围与污染程度。隔振即防止振动能量从振源传递出去。对局部固定使用的高噪声的施工设备采取设置隔声间、隔声罩等措施,在隔声间、隔声罩内衬设吸声材料或在其外表用阻尼层等措施可进一步提高隔声效果。对局部临时使用高噪声的施工设备可采取装配式吸、隔声屏,如在搅拌机,锯木机等高噪声施工机械附近设置吸、隔声屏,也可达一定的隔声功能。能降低噪声约15dB (A)。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如剪切橡皮、气垫)等。常用的材料还有软木、矿渣棉、玻璃纤维等。

另一方面,要加强施工公示,加强沟通。施工单位应该加强与附近居民住户的沟通,施工时,应在建筑施工工地显着处悬挂建筑施工工地环保牌,注明工地环保负责人及工地现场电话号码,以便公众监督及沟通。

三、合理地使用建筑施工机械,优化建筑施工工艺

第一,建筑机械和运输车辆是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布局和使用施工机械,妥善安排作业时间。施工中应当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对高噪声施工机械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落后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

第二,要积极改进生产技术。一方面,要采用先进设备与材料,降低作业噪声的产生量。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声的施工机械,研制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并推广使用。如以液压打桩机取代空气锤打桩机,在距离15 米处实测噪声级仅为50 分贝。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使用低噪声振捣棒、机械刨凿作业使用低噪声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空气动力性机械,安装消声器和弹性支座,或采取有效降低噪声和振动。另一方面,生产作业要尽量向现场外部发展,减少现场施工作业量或作业内容。对于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的机械加工及制作,可以在工厂、车间内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如推广商品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的搅拌远离施工现场,减少该作业的噪声源;采用噪声比较小的振动打桩法和钻孔灌桩法等;另外以焊接代替铆接,用螺栓代替铆钉等;其他建筑材料如木材、钢筋及其他金属材料的加工等,也要尽量实现非现场作业。

四、引入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机制,加强环境监察手段

为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噪声情况,掌握噪声值,应引入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机制。采用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凡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见表1),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力争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表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DB)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结构

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注:6:00-22:00为昼间、22:00-次日6:00为夜间。

具体来讲,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工作方案和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着力查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其次要增加巡查频次,加强对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场所的检查,重点加强对学校、居民区周围的现场监督;最后是把一些违章现象频繁、违章情况严重的单位列入重点整改单位;以“先教育后处罚”方式,督促其有效整改。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加大对施工区及施工影响区的监督力度,采取巡回检查、抽查等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施工方及时改正,把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石光辉,宋丽平.环境噪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2006,(04).

[2]张金玲.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策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3]靳伟、吴国磊、付世军.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投诉案件成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

第10篇

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建筑机械施工安全是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筑机械在工作或在装拆、调试、运输等状况下,对操作者所产生的伤害及其保护措施。建筑机械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率虽然近几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存在问题还较多。因此,如何科学实行并加强建筑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1.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机械使用日益增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1)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2)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

(3)安全监督存在多头管理。

(4)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善。

(5)建筑机械技术档案不完善。

(6)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管理不善。

(7)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恶劣。

1.2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改革对策

1.2.1健全安全规制法律体系

健全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我国安全律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加快安全管理立法。2)制定配套规章。3)实行机械强制报废制度。

1.2.2安全监督部门权限依法严格划分

依法严格划分部门权限,强化行业监管职责;及时制定执法所需的法律法规,认真清理部门间交叉打架的法律法规条文。国家设置各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部门只有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运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对安全生产日常性监督检查的工作职责,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工作中属于核心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部门规章交叉必然导致执法行为的混乱,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危害性,对现行的法律法规也要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确保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权威性。

1.2.3严格执行规范、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并在现场机械管理中应制定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2)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3)主要机械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4)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施工机具不得带病运转。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严禁拼设备和超负荷使用。

1.2.4完善技术档案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对不断进退场的各种类建筑机械进行动态跟踪、收集整理发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资料,能及时建立起有关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可以清晰地反映建筑机械在工程施工中的状态,便于各种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具体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一项有效措施;既满足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中施工生产安全管理档案资料的要求,又符合建立技术档案的原则。

2.施工机械调配的研究

机械化施工是一个具有联系的机械系统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系统过程和体系最佳经济和技术效果。要做到建筑的机械化施工,就必须根据各类工程的特点,按照建筑施工内容和要求解决施工机械的合理调配问题。满足施工工程对施工任务、质量、工期的最基本要求,保证工程的各项强度指标。提高施工机群的协调性。目的是提高机械的利用和施工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机械成本。提高机械的系统性。使机械的性能、生产能力适应建筑施工的特殊要求,尽量降低设备的投资额。

2.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原则

1)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与建筑施工组织相一致;2)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机械设备的配制必须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多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4)机械设备的调配要符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2.2机械配套必须满足的简便条件

1)各机械的技术规格必须满足既定工程的技术标准;2)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重型机械并保证为其安排足够的工作量;3)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4)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2.3施工机械的调配方法

施上机械的调配过程大体是: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及分析方案,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在进行方案选择时,通过对影响施上机械调配方案因素的分析,应从以下四方而考虑:机械的施上质量指标;调配方案对施上任务的适应性;调配方案的经济性与施上机械间的协调性。这此综合指标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即使是定量因素,在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条件下,也有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另一方而,各个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其相关程度准确判定,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解决施上机械的调配问题既适合施上机械实际情况,又具有可操作性。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优化方法

前言

当前,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和施工组织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施工企业的发展,也给居民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布置施工总平图以及做好质量的验收工作等方式,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的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分成以下三个部分:(1)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施工现场比较乱,施工的工具和施工材料也比较多,因此很多施工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没有明确的存放地点。施工人员对施工机械设备都是随取随放,导致很多时候施工人员用到施工机械设备的时候还要花时间去找。并且随意摆放施工机械设备,也对施工现场的交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施工的成本也会因此而增加。除此之外,施工单位的项目部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情况都不了解,施工的机械设备之间没有得到横向的比较,在管理上就增加了一定的成本。而且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数量比较多,类型也比较多,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项目部对于这些机械设备没有详细的管理资料,在技术档案的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由于档案不齐全,项目部对于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实际情况不了解,导致机械设备的维护难度增加[1]。(2)仓库的管理问题。目前施工单位在仓库管理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尤其是仓库的管理制度上,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材料的进出库都没有做好验收工作,库房账目模糊不清。加上材料乱摆放问题,很多同种的材料被摆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材料却放在同一位置。材料发放的时候造成发放延误问题,导致施工成本增加。除此之外,库房管理人员管理不善,导致材料受潮、变质等问题发生,降低了材料的利用率,也增加了施工成本。(3)施工材料的浪费问题。这是目前施工工地比较普遍的现象,一方面是仓库的管理不善,在材料的发放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要求,造成材料的数量不准确。材料数量过多,施工人员在用完后也很少及时退回的,这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费;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不成熟,在材料的使用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施工工地与仓库的距离较远,导致材料在运送的过程中出现了二次浪费。

1.2施工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1)施工岗位设置方面的问题。施工现场有很多的施工岗位,虽然目前施工企业也对此进行了重视,对于一些特殊岗位也安排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但还依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防盗岗位,很少有企业设置防盗岗位。实际上,施工工地的场地较多,施工机械设备较多,也较为贵重,经常有一些不法分子光顾,这样的事件在生活中也是数见不鲜。还有很多岗位人员设置不合理,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例如门卫不仅要进行守卫,还要在夜间对工地进行巡视,安全检查员不仅要做好自身的岗位工作,还要做好消防检查工作[2]。(2)施工人员方面。笔者调查发现,现在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而且大部分施工人员只关注自己分内事,对于自己工作范围以外的事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解决和优化方法

2.1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编制和严格执行

施工方案是一个项目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提条件,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指导。因此要想管理好建筑施工现场,首先就得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编制。施工方案的编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工期要求、施工复杂程度、施工规模、施工结构以及工程的性质等。施工方案科学合理,也就对人力、物力的运用做出了有效性的保障,并且还能保证在施工过程投入最小的施工成本而获得最大的利润。因而,施工单位要对施工方案的设计加以重视。在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施工步骤、施工机械、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并且还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相应的研究。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还要对制定好的方案进行不断优化。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让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3]。

2.2布置好施工的相关图纸

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性质一样,对施工人员起到指导作用。施工图纸虽然不能改善施工环境,但是能够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施工图纸中最重要的图纸就是施工的总平面图,施工总平面图能够保证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常畅通,为施工人员的施工提供极大的方面。除此之外,施工总平面图能够使建筑的防火要求等达到相应的安全标准,并且施工总平面图能够将施工人员的工作区域进行有效划分。这些施工区域在施工的过程中互不干扰,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施工图纸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仓库中施工材料进行布置的时候,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到材料仓库和材料加工厂之间的距离,并且还要考虑到施工材料进出仓库时的方便性。这样不仅节约了材料运输的时间,也降低了建筑施工成本[4]。2.3管理好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建筑项目耗时长,如果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等做好管理工作,很容易出现材料浪费。机械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这样就极大增加了施工成本。针对这个问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做好施工材料的出入库记录,材料的发放要严格按照要求。尤其是管理一些贵重材料的时候,实行限额领料,并且由材料员以及相应的工长在工序施工前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若发现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浪费施工材料,或者超额使用施工材料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来并且加以解决。除此之外,遇到一些需要报废的材料,需要报废人员提供材料报废的原因,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同样如此。完善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采取奖惩手段,培养施工人员的材料节约意识和机械维护意识[5]。

2.4加大监管力度,做好质量的验收工作

建筑施工过程结束后需要进行验收,验收环节看似很简单,但却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筑工程有多种验收方式,分部验收、分项验收以及整体验收。在这个验收过程中,政府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都要认真履行职责,同时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不定期的抽查与检测的方式,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除此之外,还要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采取取样和送检等方式,加强监督力度。并且验收人员必须具有专业性,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保证建筑项目质量的前提条件,施工企业应当严格做好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等各种影响施工质量因素的把关工作,及时发现施工现场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促进施工企业的全面发展,达到最终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文星.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0(35):2-5.

[2]任炜,徐卫博.浅谈优化建筑企业施工的现场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3):08-12.

[3]黎兆丹.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4):11-14.

[4]陶林.关于甲方代表在施工中加强现场管理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6):5-12.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安全

引言

在建筑机械施工过程中,确实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对于建筑机械施工的安全性考虑,我们应该做好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下面就对建筑机械施工的安全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建筑机械施工常见安全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机械施工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常见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下面几项。

1.1 电气安装上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1.1.1 施工现场配电箱、设备电控箱上不装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不灵。

目前,建筑施工现场都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采用三级配电保护,所以在施工现场很少发生触电事故。但现场检查中发现,有的施工现场已出现安全隐患,一级配电箱上确实安装漏电保护器,而且工作可靠,然而,有的在二级或三级配电箱上不装漏电保护器,有的漏电保护器失灵,一旦一级配电箱上漏保出现问题,安全事故很难避免。

1.1.2 设备电控箱外壳不接地或接地不可靠。

建筑施工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接地线均要与施工机械的电控箱外壳连接,而且要求连接可靠。这是因为当电控系统某一相的绝缘损坏而与外壳相碰时,带电的外壳由于接地,就会形成单相短路,使该相电气保护装置动作,因而使带电外壳不再带电,达到安全的目的。其次,在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的情况下,有了这外壳接地装置,当外壳带电时仍可使空气开关动作,切断电源,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现场检查检测发现,不少施工现场仍采用四芯电缆或五芯电缆的接地线不接地工作,留下安全隐患。

1.1.3 电控箱当配电箱使用,箱内乱接线这种情况在打桩机的安全性能检查检测中,发现较多。尤其是在一些自制的打桩机上,这类打桩机的电控箱不仅要完成打桩机本身的各项操作任务,而且还要承担打桩机以外的电气设备配电箱功能,例如电焊机、水泵、工地附近的照明,均从电控箱接出,使得电控箱内,接线混乱无序,电控箱内的漏电保护器无法起到保护作用,极易造成触电事故。

1.2 机械安装上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在现场施工机械安全性能检查中,这方面的问题相对来说较少,主要发生在打桩机械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些桩机的立柱、斜撑或滑轮与底座连接用的连接销没有加以锁定;有些桩机的立柱底座与桩机底架的连接螺栓常年缺乏保养,已经锈蚀不堪(有的螺栓用榔头轻轻敲击,螺栓即变得粉碎;立柱法兰的连接螺栓缺乏保养,生锈严重。或法兰连接时该用的螺栓数量没有全部用上,造成连接强度下降;一些关键的焊接(例如立柱底座与桩机底架的焊接),由于长期频繁的使用,造成脱焊和开裂,而又没有及时发现并修复加固;用于吊重物的钢丝绳,断丝相当严重,仍在继续使用。

1.3 安装调试上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安装调试上的问题主要发生在一些用机电转换器件作为安全装置的施工机械上。常遇到下列问题:塔机力矩限位器没有调整或调得过大;塔机最大力矩80%时变幅速度的控制开关没有调整或调得过大;塔机小车向内行驶时的极限位置没有调整;物料提升机门锁联动开关没有安装;物料提升机防坠器失灵。

2 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在建筑机械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因为其直接影响到建筑机械施工。针对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归纳出了下面几点建议:

2.1 从源头抓落实,严把采购关

建筑机械设备本身质量是影响设备安全使用的一个关键,许多建筑设备事故就是由施工单位使用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而引发的。该类事故主要由于生产厂家的制造能力或制造工艺不过关造成的,事故隐患隐蔽性强,日常检修保养不易发觉,故危害性较大。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及配件采购工作。

2.2 建立落实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管理工作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加强设备统一管理,落实设备基础管理工作;②健全设备管理机构,提高设备管理能力;③严格管理,落实设备维修、保养等各项制度;④企业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监督的检查制度;⑤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确保施工机械设备装、拆和使用安全;⑥落实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工作,严格设备报废制度。

2.3 要实现租赁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认真考虑:①重视企业协调运作如今,企业发展多有两种倾向选择:要么做强作大,要么做精做专,对建筑机械租赁业也不例外。建筑机械租赁业要尽快形成一个稳定的经营格局,既要有一批有规模、有实力、规范运作的大型公司担当市场的中流砥柱,起到稳定和推动作用;同时也要孕育出一批规范、运作灵活的中小型租赁公司,对市场起平衡和补充的作用。建筑机械租赁企业应善于运用现代租赁的基本方式(融资与经营租赁),将建筑机械的专业技术、融资技术、营销技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加强现代租赁企业的核心经营能力;做到即服务优质化、业务专业化、经营连锁化。②积极控制租赁风险。拖欠租赁费,是目前我市建筑机械租赁业存在的一大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这种现状除了需有法律加以强制约束外,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改变,最终形成全民重信用的良好氛围。作为租赁公司首先要建立用户诚信考核制度,完善租赁业务程序,通过各种方法考察用户的诚信度和工程款到位情况,进行充分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对于资金不落实或可能不落实的项目不要盲目承租。其次,要增强合同意识和合同管理能力,对所有的租赁业务都要签订规范的合同,在合同中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较为详细的约定,一旦发生纠纷有据可依。总之,我们应当做好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可以减少建筑机械在施工中的问题,也便能更好的完成建筑工地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