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

时间:2023-07-07 17:26: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传统文化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

第1篇

传统医学中包涵了丰富的天文、地纪、气象知识,在强调人与自然统一的同时,又重视情志(心理)、社会活动对机体的正、负双方面的影响。作为中医院校入门课程之一的《医古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师在讲解字、词、句的同时也应为学生简单地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为学生日后阅读和学习医学古籍奠定基础。

如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观察,发现了其中的运行规律,形成我们现在所知的纪时、纪日、纪月、纪年的方法。传统的记时方法提醒我们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大地,或者说是以中原地区为主的,其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古人记时方法的特点,也反映了古人生产、生活的活动规律。年龄称谓则反映出古人对于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的认知,及不同年龄阶段人的主要社会活动规律。而这些知识又与医学内容相交叉。

避讳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在医古文中对传统医学也是有相当的影响的,如《本草纲目•薯蓣》中记载:“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避讳制度虽然有它不利的一面,但是在文献研究中,避讳往往也是帮助了解确定文献的时代等的依据之一。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变化也是比较大的,了解历代度量衡的标准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古籍时正确理解古代医家所创方剂的真实用量情况。如秦汉时期,一两相当于现代的15g左右,唐宋时期则相当于40克左右,而不是现代的一两等于30g,若不知道其中的差别而误照搬原方,就可能会造成临床上的错误。另外中医文献中会出现大量中医特有的计量单位,如“方寸匕”、“钱匕”、“刀圭”、“盅”、“盏”等,仔细揣摩其中的含义才能真正领会古人用药的精髓。

《医古文》选文中不乏大量的典故。恰当地引用典故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避免平铺直叙,所以为古人所常用。如《类经•序》所载之“他山之石”、“断流之水”、“壁影荧光”、“竹头木屑”等。在讲解这些内容时,要详细地为学生介绍这些典故的出处、含义、引申义等,以便学生能准确理解。

教学育人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为学生指引门径。有了正确的开端,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常识的积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减少日后阅读古籍时的壁垒,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其知识层面。

2《医古文》中彰显的传统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同道家、佛家思想,并由此而衍生出相应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观等。传统的道德观在《医古文》选文中无处不在。因为在许多大医的眼中,医德是首位的,有才无德是成不了大医的。无论是朱震亨穷昼夜习《局方》,还是孙思邈要求用心精微的人定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都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一种表现。而孙思邈在讲述医者的道德标准时,融合了佛家慈悲、万物平等的观点,但最后还是回归到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

朱丹溪等儒医虽置身于医学,其初衷也是因医学能“推及物之仁”来实现其“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追求。更将“格物致知”、“内省、慎独、践履”等作为道德实践的要义。医生的职业道德不会脱离作为个体本身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而单独存在。因此,将传统文化道德中正向的能量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促成其优秀品德的形成,是比宣讲更有效的手段。

医患关系自古就很敏感,所以有“六不治”的提出,有华佗的不幸遭遇,更有李中梓的“不失人情论”的感慨。因此在教学中强调“随俗为便”的现实性意义,提示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强化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利用在学期间依然有较高的可塑性的优势,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格。

3结论

第2篇

关键词: 古文献学 人文素质教育 作用

随着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才全面素质的需求,发展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已被诸多高校提到议事日程,并由此引发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许多高校纷纷增设文学、文化课程,譬如增加古典文学的课时,开设大学语文、诸子散文导读、书法等诸种课目,期望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习,培养青年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重振民族文化的自信力。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国际社会地位的日益提升,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高,海外也纷纷掀起学习汉语的新一轮热潮。广泛而深入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向世界其他民族介绍、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则势在必然。

众所皆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社会积累了丰厚而辉煌的文化,承载文化的古文献浩如烟海,经、史、子、集,诗、书、词、曲……门类繁多,举世罕见。文献学,尤其是古文献学,在保存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文献典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作为研习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古文献学所做的工作是对古文献进行校勘注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其他各门学科提供材料。显然,在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古文献学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

由于学科知识的专业化特点和时展的自身特征,今天,人们乃至高校的年轻学子对文献学特别是古文献学,缺乏必要的基本了解。提高人文素质,提升国际竞争力,不仅仅专业的、研究型的人才需要涉猎古文献学,作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建设者,高校中的青年学子都应该接触、了解古文献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的理论与方法。我认为,古文献学所提供的关于如何阅读古文献、选择何种版本的文献阅读、怎样使用中文工具书等具体的方式方法,对于大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实现学习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他们将来的学术之途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古文献学涉及的内容极其广博,尽管对于文献学的阐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侧重,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其根本任务是引导人们对于文献典籍的阅读和利用。古文献又不同于现代文献,它是以文言文记录,借助于不同的载体流传至今的。所以,对于后学者,首先要疏通、把握古文献的语言文字意义。根据我多年的高校一线课堂教学的体察,当代高校的青年学子,甚至中文专业的学生,对于古代的文献典籍普遍缺乏兴趣,而一个共同的原因即是文字阅读上的障碍,由此导致畏难情绪,以及深层意义上的误读。显然,高校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古文献语文解读方法,是进一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首要之举。

古文献的语文解读涉及三个方面:字形、字音和字义。无论汉字的字形、字音还是字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流变。首先,记录文献的中国文字(汉文字)不同于西文的线条性特征,不是单纯的表音文字,而是音义结合的方块文字,其形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差很大,经历过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等主要形式的演变。汉语语音的流变明显而突出,不同的历史时期,即使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域,汉字的发音都有很大差异。譬如古无轻唇音,上古没有f这类轻唇音,凡后代读作f的轻唇音上古时代都读作b、p一类的双唇音。至于汉字的字义、词义的古今差异更为明显。字形、字音、字义的流变特征,显然很早就受中国古人的重视并被研究。古代研究者们经过反复的校勘,对留存下来的浩繁的古文献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给以详尽的注释,还原字词音义应有的历史风貌和演变历程,且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史称“小学”。“小学”的形成和发展,显然为古文献的语文解读提供了必要的钥匙,为揭开中国传统文化面纱提供了必备的工具。所以,涉猎、了解古书校勘的基本方式、方法,了解古人作注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术语,就会有助于把握文字在形、音、义上的历史变迁,从而有助于对古文献的正确解读。

对古代经典诗词的赏析,是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研读古代诗歌的基础则是音韵学。中国古诗追求声律,讲究节奏、押韵和乐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并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因此,若不具备古文献学的基本常识,缺乏必要的音韵学方面的修养,按照现在的语音朗读古典诗词,就无法理解古代诗歌的音韵之美,欣赏和研究也就无从谈起。

懂得训诂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于现代学子阅读古代文献也是不可或缺少的。训诂,换现代通俗说法,就是解释,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训诂形成了自己的体例,产生了大量的术语。只有理解了这些基本术语,才能准确地把握词句的历史含义。比如,《诗经》《楚辞》等古典诗歌,不断为后学者注释,形成了“笺”“集注”“正义”“章句”之类诸多的训诂术语,学生选修大学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等通识课程,倘若不理解这些基本术语的含义,不仅可能对这些人类早期的经典产生误读,而且无法领略我们的先人在保护、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方面所做出的艰苦卓越的不懈努力。

汉字字形的流变,不仅折射了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和民众集体智慧的提升,而且催产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书法。当代学子涉猎文字学,不仅有助于古文献的解读,而且有助于书法艺术的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承载传统文化的中国古文献浩如烟海,就整体而言,他们都具有各自的价值,后学者不可能都一一通读,对于现代有明确专业的大学生而言,选择性地阅读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因此,解决了阅读方法,进而选择适合自身、有益于个体发展的有价值的古文献阅读。我国古代的图书,主要是以写本和刻本两种形式流传于后世,因写刻的时代不一,地区有异,写刻者的不同,抄写方式和刻写方式上的差别,使得古代图书不仅品种繁多,就是同一种书,往往还有几种乃至十几种、几十种不同的版本。这些不同的版本,不论在刻印、批校、注释等方面,都存有高低优劣之分。清代张之洞在其编撰的著名《书目答问》一书之《略例》中曾开门见山地说道:“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遍举既嫌挂漏,志趣学业亦各不同,因录此以告初学。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青年人读书不仅要解决读什么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应读何种版本的问题,这关涉学习的效果和质量。研读中国古代文献,尤其要慎择版本,且要择其精本和善本。尽管今天“版本”一词的语义已远远超出了其历史的内涵,泛指古往今来所有以不同方法、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形成的各种不同的书本,然而,作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建设者,当代青年学子通晓古籍版本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对今天的学习深造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版本学对于为文治学不可或缺。进行学术研究,势必要参考和依据各种图书文献,而任何一种图书文献,如果不知道它产生的时地,不了解它出版制作的情况,不明白它的源流、演变、真伪、优劣,那么它就不能用来作为参考依据,否则研究的结果或结论就不能令人信服,甚至可能造成误导。学术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慎择版本,借助版本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辨识精善粗劣,鉴别真伪正误,从而避免以误为善,或以讹传讹的现象,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建立在真实、准确、可靠、科学的基础上。

其次,当今高校学子接触中国古代典籍,多以提高人文素养、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旨归,有别于纯粹的学术研究。由于专业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沉溺于故纸堆中作精细的爬梳,主要是从中吸取有益于人类和个体全面健康发展的思想、道德、情感和审美力量,所以,就古典文献的学习而言,学习的重点是对古典文本所孕育的思想、情感、道德力量等内涵的辨析和把握。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都希望读到那些文字没有错误或错误甚少、内容真实可信、注释翔实的精善本,以便真切地感受不同年代人们真实的情感和思想,获取精神的滋养。显然,面对浩繁的古典文集和诗选,具备了一定的版本学常识,就会有所鉴别,有所取舍,避免遇到什么就读什么的盲目性。同时,将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对照,还有助于了解文献(文本)不同版本所表达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取向。譬如,在校大学生都曾阅读过的《水浒传》有不同的历史版本,比较这些不同的版本,能体悟出不同年代的编撰者的思想倾向性。而阅读记载社会历史的文献,通过不同版本的对照、比较,通过基本的辨伪,还可以了解、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可以区分哪些是作了文学加工处理的野史,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可见,具备一定的版本学常识,不至于读书时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商品物欲社会,粗制滥造的书籍俯拾即是,识别版本则至关重要。掌握了版本鉴别的基本方法,就会有双明亮的慧眼,选择吸取真正的精神营养,陶冶情操,提升自我。

在人类已有的古籍图书中,有一种特定类型的书籍,便是工具书。这些工具书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和承载,也是后人读书治学的必备工具。显然,对于今天的高校年轻学子,无论是为文治学,还是触摸古人的思想情感,在对古典文献的解读过程中,都会涉及对工具书的查找和利用,而在讲求效率和质量的今天,能快捷地使用各种工具书尤为重要。

首先,工具书是读书治学的必备工具。工具书曾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案头顾问”与“良师益友”,纵观人类历史,历代学者都极其重视对工具书的编纂和利用,不争的事实是,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曾产生了众多的工具书。在研习民族传统文化、研读古代经典的当下,工具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更好地借助工具书,当代学子首先要了解中文工具书的基本种类,每一类工具书的基本功能,某种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式等。比如,就功能划分,中文工具书就有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等诸多种类;就排检方法而论,主要有字顺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等,而每种排检法中,又有很多具体的检索方法。只有掌握了工具书的这些基本常识,遇到问题时,就会有的放矢,选择合适的工具书、依据合适的检索法来查找资料,解决疑难,从而提高读书治学的效率。

掌握中文工具书的相关知识,还有助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人类在岁月的变迁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广博无垠,图书文献浩如烟海,所谓“一人之知识有限,天下之义理无穷”,仅凭一个人的博闻强记,势必如衔石填海,结果只能望洋兴叹。故,为了掌握日益庞大的知识内容,充分地占有资料,必须借助“知识宝库的钥匙”――工具书。工具书不仅仅是“工具”,其自身就承载着人类代代相袭的文化成果。因而,了解不同种类工具书的功能,能快捷使用各种工具书,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前人积累的优秀成果和人生经验,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

放眼世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提高现代人文素质,人们常提国学,倡导传统文化。显然,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是指研究中国传统的学问,实际上可用以概括全部中国古代学科,传统正是把古文献学包括在国学之内的。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证明,古文献学不仅属于国学,而且是国学的基础,是国学之根。读书治学要有根,根深才能叶茂,当代学子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充分认识到古文献学的作用,高度重视对古文献学的学习。

第3篇

通知提及“为贯彻立德树人任务要求,全面总结考试内容改革成果,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为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极准备,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提升教育考试质量的重要举措。

也就是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考试中心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对2017年高考各科考试知识点均有删减,值得每位备考考生注意。

修订基本原则: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

主要修订内容

一、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今年高考前就提出,高考试题要增加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现状、时事政策的了解、思考和把握,考查学生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等价值准则的理解。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汇在政治、哲学、经济、艺术以及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在高考命题中,各学科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

如语文、政治等科目可以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历史可以考查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断等。地理可以考查对乡土意识、环境保护等理念的掌握。

在数学和理科综合等科目中,可以适当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如将四大发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简单单地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目的。

二、完善考核目标。

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

第4篇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那么,怎么样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呢?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四大名著注音版的在各家书店都可以找到,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它能为为中学、大学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我国的名著里,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要不失时机地把对祖国经典著作推荐和引用,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最好途径。

二、深入控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教材蕴涵的文化内涵:(1)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2)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3)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4)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境界;(5)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三、从个性化的阅读中品位作品文化的意蕴。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

《三国演义》是同学们喜欢看的一部影片,电视中那错综复杂的人物情感,那明争暗斗的唇舌交锋,刀光血影的打斗场面,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每提到三国或水浒,同学们就会兴致勃发。教学《赤壁之战》时,老师就告诉学生,这篇课文让学生自己讲大败曹军赤壁的故事,同学们很感兴趣。课前,老师把一些资料粘贴在学习栏里,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上,特别强调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谁发现的多,谁的思维最敏捷,谁就是本课的值堂老师。这下,有的同学查资料圈圈点点,在文中旁注,有的同学借光盘来重温刀光剑影沙场,“能发现多少就说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谁思维敏捷”,具有挑战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争做值堂老师”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加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那一刻,老师真的激动不已,就连我也一起融进了那热烈互动的气氛中。老师微笑着注视着“小老师”,“小老师”熟练地画幅三国简易图,并用彩笔画出长江及赤壁。他从双方将领的特点到双方兵力的部署,从地势特点到双方胜败,分析得头头是道,像是个小小的军事家。这种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切身的体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第5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当今的高中语文课堂却鲜见传统文化的身影。固然由于升学压力,可教育的终极目标能让步于升学吗?为此,在高中语文课堂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诚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天文、地理、宗教、历法、科举、钱币、习俗、书法等,无所不包。高中语文课肯定不能做系统介绍,也不能做深入挖掘。那是大学甚至研究院的职责。中学阶段,只是要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感情,对常识有所了解,不至于浑浑噩噩。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一、提升语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这些语句无一不在提醒教师自己要有所积淀。当下教师的状况却是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对有关常识知之甚少,只是满足于在大学里学到的一点皮毛。再者这块内容属于考试的范畴,教师对此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其实,教育是教书育人,不仅仅是应试。难道我们忍心看到煌煌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出现断裂吗?不能。为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身为语文教师,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重拾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一点一滴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笔者案头就散落着《论语》《菜根谭》《阅微草堂笔记》等,闲暇时翻翻,给自己增加点营养。只有这样,在讲授时,才能有底气,才能深情投入真情流露,引导学生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二、语文教师要杜绝学科本位思想

语文,就是纯粹的语言文字吗?不是。生活即语文。文化呢,有个比喻说的好,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有人可能就要说了,语文和文化关系不大啊,倒是政治课里有个“文化常识”模块,看来文化是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其实不然。语文教师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文史哲不分家,传统文化教学并不是单纯哪个学科的教学任务。语文教师要和政治、历史教师一道,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出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不能推卸责任,要把传统文化教学当做自己的教学任务,要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扬。如此,学科之间的隔阂没有了,文史哲在同一个层面上得到了交汇和融合,这才是语文大课堂。

三、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

语文课堂知识传授,无论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在一个课堂上完成的。它的样本都是前人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因此,语文教学本身就相当于传授传统文化。

1.创设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成绝大多数靠课堂,只有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课前可以印发与课本内容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兴趣。这样,课堂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气息就浓厚了,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

2.构建师生交往交流的平等平台。语文教学是教学双方知识、理念、精神、思想、文化等因素物化交往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着力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课堂上完成教学。语文教师尤其要注重身教,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

3.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挖掘文化价值。中学语文教材经过几代人的筛选,留下的大多是经典之作,尤其是古诗古文,它们往往承载着厚厚的文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教师要立足课堂,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走进作品的精神世界,比如《论语》中的仁者爱人思想;《孟子》里“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积极入世态度等。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就要注意引导,让学生涵泳体会,进而受到震撼和熏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课后开展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

第6篇

当前文言文的常规教法是串讲法,教师十分注重古汉语知识的讲解,先逐字逐句翻译,然后总结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用法,最后简单介绍行文脉络,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写作手法。这种串讲法深受一线老师的喜爱,原因很简单,备课量少,教学容量又大,只需把古文字串译出来,就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种枯燥的教法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更无从谈及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文本所要传达的人文精神。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新课标进一步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因此,新课标要求文言文应该有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文化,教师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实现文言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要主要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中实现“言”和“文”的结合

传统的串讲法把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教成了文字语法的梳理和归纳,没有把传统文化的因素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当下入选的高中文言文大多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大概有以下几个主题:先秦诸子的思想、学术观点,以孔孟、庄子的文章为主;传统英雄的崇高精神,中国特色的战争风云,以史传散文为主;士大夫的淑世情怀,治国方略;文人名士的审美情趣、处世方式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人间亲情,宗法社会的传统人伦。文言文教学除了进行古汉语知识的讲解,培养文学鉴赏能力之外,还应帮助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此外,文言文教学还要承担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任务,要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具体教学中不能把文言文课等同于语言课,当然也不能纯粹地上成文学阅读课,在教学中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言”中品“文”,在“文”中探“言”。那么课堂教学如何做到“言”“文”结合呢?

1.对串讲法的冷思考

串讲法的“讲”是指通过逐字、逐句的讲解,“串”是指贯通句子的意思及其与上下文的联系;串讲的目的主要是疏通文意,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文章内容。于漪先生指出“对于文言作品,只有首先读懂,才能做更深入的领会和体悟。”其实串讲本身没错,关键是要讲得适时、合适、有效。虽然我们主张文言文教学要淡化字词教学,但并非不要字词教学,毕竟把握语言是开展文学鉴赏的基础。

语言体现一个民族的思维特点,体现民族的文化心理,是人类精神的外化。汉语不仅传递文化,其自身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言文不是词语的简单堆砌物,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切忌把文言分解为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一个一个的高频考点,孤立地静止地讲解。字词教学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要在文本整体阅读中进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还要从篇章结构、思想情感、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接受古文化的传承和熏陶。此外,在教学中绝不能一味串讲,要将语言训练和文学鉴赏结合起来,还要将串讲法和诵读法、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信息高度发展的年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学生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摧残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成了学生发展的阻力。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自主学习有助于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真正的得益。

培养文言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上课要以学生的自学、活动、质疑为主,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工具书,以及以前所积累的文言知识自主疏通文句,教师只在关键处作些指导,文言常识的教学力求少而精,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构建文言知识,获取正确思想认识、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此外,教师要适当补充教学必要的语法常识,如词性、语法成分等,这些语法常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特殊字词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加强诵读教学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诵读法是对古代阅读教学方法的继承,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强诵读教学的好处在于,诵读把无声文字变为有声语言,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能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熟悉和记忆,增强文言语感,通过诵读还能使学生在跌宕起伏、轻重有致的感情变化中得到美的陶冶,引起共鸣,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诵读还能改变传统教学枯燥沉闷的氛围,只要学生始终在诵读中涵咏,就自然会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诵读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准确地传达文章的内涵和情感。诵读可以反复进行,通过初读粗略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再经过多次的重复诵读逐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并初步鉴赏文章的艺术特色。诵读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在音乐背景下的诵读,也可播放录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有选择地去仿读。

当然教师不能只一味地强调诵读,必要的文言知识的教学是诵读教学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准备,因为文言文是古汉语,语言障碍是先天的,忽略了文字语法教学的文言课堂,注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必要的字词句疏通,就让学生用磕磕绊绊、干干巴巴的有声语言朗读

《阿房宫赋》《滕王阁序》之类的古文,其朗读效果是可想而知。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文言都适合朗读,一些篇幅较长的传记就不太适合诵读,因此,文言文教学应该是多种方法并用,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必要的文言文作业

目前教师布置的文言文的作业基本上紧扣高考,是仿高考题型,应试性强,大多采用“每课一练”的形式,作业内容包括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段背诵,对课文主旨的理解等,课外文段选的基本上是人物传记,这些练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但是除了必要的字词解释、翻译练习之外,教师要尝试布置积累型的作业,让学生整理、积累常见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古汉语特殊句式、必要的古文化常识等方面的知识。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让学生有计划的积累汉语语言知识,不仅可以使之形成系统,还能转化为能力,让课文例子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此外,要把文言文与写作结合起来,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深刻的思想、变幻多端的表现技巧是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借鉴的方法,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名句和典故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例如,《游褒禅山记》中要求背诵的这部分,就可以挖掘多种思想,用来论证多个话题。教师还可以适当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写一些探究类小论文,如让学生探究“中国的酒文化”,或让学生走进名人,探索名人的人生观与哲学观等。

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是多读多练,然而当下学生课业重,图“多”已不可能,那么除了教材外,还需要多少的文言文阅读量才能让学生具备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换言之,学生要具备多少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文学常识等,才能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些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有待今后教学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切实避免古文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参考文献:

[1]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写实性雕塑

中图分类号:J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200-02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究竟有哪些行当?湖北省美术院“三汉雕塑工作室”经过长达3年的创作,浓缩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史的“中华三百六十行”大型民俗人文雕塑小样,已于日前全部完工。雕塑由1080个人物、360座雕塑组成。“三百六十行”小样将按照比真人略大的比例分批放大、翻模并铸成铜雕,“安家”占地1000亩的安徽太湖县三百六十行民俗雕塑文化园。建成后,将绵延8公里,总耗铜量逾150吨。

位于武昌昙华林艺术区的“三汉雕塑工作室”中,陈列着全部完工的“中华三百六十行”雕塑小样。每件小样均为二三十厘米高,一排排一层层,摆满了一屋子。共有360座雕塑,每座雕塑用两三个人物表现一个行当,涵盖了农业行、作坊行、商店行、饮食行、小菜行、文化娱乐行等17大类。人物服饰及场景道具呈现了一百多年前清末民初的社会图景。

“三百六十行”于2010年开始创作,由著名雕塑家、湖北省美术院雕塑研究创作室主任李三汉率姜海焱、杨波、程等一批青年雕塑家组成的团队,历时3年在昙华林完成。

“三百六十行”大型雕塑所塑造的所有行当是参考清末民初蓝翔和冯懿有合著的《中国・老三百六十行》所载历史信息创作。按照李先生的介绍, 中国自唐代开始就有“三十六行”的记载,经过逾千年的发展演变,社会分工发展为民间广为流传的“三百六十行”。但只是个笼统说法,说起来方便,听起来顺耳,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分工纷繁多样,又岂止“三百六十行”。但创作必须真实地再现“三百六十行”,所以他们选择了清末民初蓝翔和冯懿有合著的《中国・老三百六十行》为创作蓝本。按照该书所录,“三百六十行”共分为17大类。在这17大类行当中,既有今天人们熟悉的“捏面人”、“书画装裱”、“修脚”、“绣花坊”、“杀猪”、“算命”、“邮差”、“拍电影”、“烫衣”等行当,也有不少行当则已经发生了演变,如“接生婆”、“更夫”、“西洋镜”、“钱庄”、“人力车”、“煎鸦片”、“粘蝉”等。

写实性雕塑,顾名思义通是过对自然严谨之象的细致精确的刻画,获得具体真实效果,它真实的反映自然,反映人文。因此,写实性雕塑不仅可以充分展现雕塑家的技能价值,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了解到该作品所反映出的人文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说,写实性雕塑也有对观众起到弘扬教化的作用。作为大型系列写实性雕塑,“中华三百六十行”中的1080个人物的衣着装扮也堪称中国传统服饰的集中展示。

传统服饰是写实性古代人物雕像的基本元素,同时写实性雕塑也是传统服饰最好的传播载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快餐式的应试教育方式造成了人们在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方面的缺失。在当今的一些写实性雕塑作品中,这些文化常识上的缺失时常在作品的细节部分――如人物的服饰上表现出来。

在武汉东湖学院树立的雕塑作品《勉学道》中张衡的衣服是左衽。而实际上,这种前襟向左,右边一片压住左边那片的穿衣方式,按照中国的古代习惯,只有死者和部分少数民族才这样穿。只能说该雕塑作品的作者在塑造作品时没有对当时的着装习惯、服装制式进行充分了解,导致了错误信息的传达。这样的作品在艺术上是缺乏严谨性的。特别是树立在校园中,意为树立勤奋好学的榜样的雕塑作品,在细节方面的错误,不得不说使当初树立该雕像的意义大打折扣。雕塑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大多是展示于公共空间中,观赏者的层次跨度非常大,对于文化内涵丰富者故而能发现细节上的问题,而对于广大的普通大众,更多的是一种信息传达。如果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没有一个严谨的艺术态度,那么所做的艺术作品就可能会使观赏者接收到错误的信息。

作为大型的写实雕塑,李三汉教授和他的团队在创作初期就进行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的考证工作。力求做到服装、道具、人物造型符合史实、符合行业特征等原则。从整体到细节都一丝不苟。

三百六十行雕塑在服饰应用上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符合史实

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当时的流行风尚,各个朝代的服装款式都是不同的。因此一件古代的雕塑作品,我们也可以通过它的服饰特色来判断它的年代。比如在江苏铜山江山汉墓发现的有一件女舞俑,作舒袖起舞状,长袖宽博,飘曳,完美体现了大袖衣者的那种柔美体态,及当时布料的发展演变。而藏于陕西省博物馆的西汉陶勇《坐俑》,表现的是一位女子,头发中分,在颈后收拢结成发髻,发稍下垂,身穿双层衣服,内着中衣外罩长袍,袖口多衣褶,领口层次分明,双手合拢在宽大袖子之中。姿态端庄,温文娴淑,人物服饰线条雕刻婉转,刻画繁简有致,完美的表现了当时的服饰特点。而三百六十行雕塑所反映时代为清末民初,因此,人物的着装应该参考当时的时代风格。

清末民初服饰变迁是发生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当时新学思想在中国开始蔓延,统治中国五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渐渐瓦解。服饰的变化也是当时历史环境和阶级斗争的外在表现。

二、符合行业特征

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着装特点。农民不可能穿着长跑马褂,而教书先生也不可能赤膊短裤。因此,雕塑作品中人物的服饰也要符合所塑的造行业人员身份。还是以上图为例,《照相》中的照相师傅和学徒身着中式的长袖长裤的衣衫,同时,照相技术在当时是作为西方先进技术的舶来品,照相师傅的头上还戴着西式的小帽,这种带有中西结合式的装扮却是当时该行业的普遍穿着。而旁边《磨砻》中,两位农民正在卖力的蹬着水车,裤腿高挽,一位甚至已经脱掉了上衣,露出结实的肌肉。既表现了农民的辛苦劳作,又表现出这项工作是一件体力活,对于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由此可见,服装对于写实性雕塑作品的人物塑造是起到重要的作用的。

三、符合人物设定

第8篇

三字经作者是王应麟,王应麟是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其博学多才,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吸收与感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1认真研读古代诗文,吸收传统文化营养

我们通过“传统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少。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研究的突破口。

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旨在增加学生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2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内化学生传统文化内涵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志。因此,它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立中国整理足新课程,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弘扬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传统文化典籍和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作为重点内容,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寻求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传统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3编撰地方传统教材,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

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有想读文化典籍,却没有时间和针对性的阅读材料的情况。为此,我们在“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地方传统文化课程,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升文化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立足于学生平时文学的积累,关注地方实际,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力图让它具有浓郁的家乡味,又能很好地彰显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活动可以采用单元专题形式,力求浓缩精华、体现中华文化神韵,拓展视野。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联明才智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这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我们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5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观乎人文,天下化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这儿有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她,就舍弃了我们的根。无论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她的滋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

5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道德

第10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真正的美好,一定是用时间打磨的产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金丝楠这样一个经过时间打磨的东西,开始了解它背后悠久的历史和承载的丰厚文化。

金丝楠木有着“文琦静谧,卓尔不群”的美誉。

木以养人,这是中国古人的观点。不仅仅认为树木能够产生氧气,能够绿化,能够给人遮风挡雨,能够做成相应的器物等,最重要的是其与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高度认知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美成在久——金丝楠之美》很详尽地介绍了金丝楠木,流光溢彩的金丝楠木,纹丝千姿百态,木质细腻,淡雅纯美,有着极强的抗腐蚀性——千年不腐,万年不坏,即使被掩埋于古河道、湖泊、沼泽及低洼地下泥沙掩埋浸泡数以千年,几乎保存完好。金丝楠木有着金玉之姿,是天地间的馨香俊雅之物,并以其钟灵毓秀之姿堪称楠木中之上品。 《美成在久——金丝楠之美》一书中,我们面对着天然未凿的金丝楠木,仿佛身处于一个久远之历史时空下,体味着千百次的轮回,倾听着无尽的沧桑;而面对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楠木家具,品鉴那匠心独运的传世之作时,犹不能不为其技艺与运思击节喝彩、叹为观止。 《美成在久——金丝楠之美》一书从学术角度叙述了金丝楠木在中国古代房屋及家具中的应用;而《道在器中——传统家具与中国文化》一书则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传统家具的文化特质。表象上看,这两本书探讨了中国古代家具方面的技术工艺,但其核心都触及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展现形式。

由于金丝楠木以其生于深山穷谷而遗世独立之风姿,暗合了中国传统文人之精神情趣——从容优雅,含而不露;温润雍然,卓尔不群。自古以来,金丝楠木成为仁人君子情之所钟,心之所爱,志之所向。

文字之真义,穿越时空,将历史中的扑朔迷离之美展现给人们。读《美成在久——金丝楠之美》,使人看到北京的后海,放眼望去,栋栋轩楼朱阁,处处飞檐翘脊,都透着金丝楠木的色彩,流露着无边风月,蕴涵着精神胜境。

对中国文化来讲,没有木的滋养,就没有中国精神文化的一片蓝天。在《道在器中——传统家具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我们看到古代的房屋和家具的发展简史,看到无数先贤良工为我们带来的一个个美妙的精神符号,有的富贵华丽,雕饰丰满;有的大气磅礴,灵气逼袭。

木是参天道之物,这是远古至今的绿色箴言。《道在器中——传统家具与中国文化》一书指出,自然界中能“参天道”的只有气韵生动、生机盎然的“参天大树”。在古代,“天人合一”、“同气相求”是百姓的思想常识,是他们人生追求的信仰境界。中国传统房屋和家具,是中国古代先贤良工们的汗水结晶,是体现中国智慧的完美呈现。

思无垠、行无碍。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如同香料一样渗透到中国古代传统的房屋和家具中,彰显着高贵,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气韵已经深深地浸润到人们的精神与生活当中。《道在器中——传统家具与中国文化》使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从中国传统的古代房屋到家具,都凝聚了无数中国先贤良工的智慧、信仰与情感,集哲学、美学于一体。尤其是明式家具的出现,承担了中国文化所有的光辉和智慧。一栋房子、一把椅子、一张凳子,从来没有一种文化,能够像中国文化这样直观,可以进行自我控制与自我平衡。

第12篇

“看看走过来的路,挺奇妙的,民族传统的文化一直伴随着我。”张晓龙说。

张晓龙小时候每到过年,妈妈总爱让他去买年画,因为他买回来的年画,跟别人买的不大一样。他挑的年画上,永远印着宽袍大袖的古代人物,他甚至还能讲出一连串的故事。张晓龙虽然没有特意练过毛笔字,但他写出来的春联常被邻居称赞漂亮,大家纷纷请这位“小先生”写春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就愿意把家里的床单被单,裹自己身上,拿一个扇子演小生。”张晓龙说,那时他还不清楚自己演的是小生,但模仿年画人物的那份热切心情,恨不得自己身在古代。

扮古人的那一刻,年少时种下的审美情愫已开始发芽。中学时,张晓龙喜欢上历史课,因为历史课讲故事,不用死记硬背,可以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答卷。那个时候的张晓龙还迷上了霹雳舞。后来,他报考吉林艺术学院舞蹈系,却遭到父亲的极力反对。在父亲眼里,唱戏跳舞可不是什么正经行当,但他还是考上了。1994年,他又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专业,学了舞蹈后,他对民族和古典的想象,终于可以用形体和舞姿去展现了。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张晓龙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形体表演,并开始涉足影视圈。

进中央戏剧学院当老师后,张晓龙跟宋丽芬教授学古典礼仪。2001年,宋教授带他拜访了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老先生指出影视剧中礼仪方面的错误,还亲自示范正确的做法。后来,张晓龙打听到东北师范大学有一位古代史教授对这方面有研究,于是他报考了这位教授的研究生。

“清朝年代较近,宫廷礼仪讲究很多。但以前清宫影视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疏漏,甚至是常识性的错误。”张晓龙说,比如称谓错误:官员们“臣”和“奴才”自称的混淆;文武百官上朝时,分班列位一片凌乱,手中笏板不知怎么拿;后宫妃嫔行礼,见到不同的人物,应施不同的礼仪仪节,荧屏上s是简单粗暴地一律甩手帕完事。以往古装剧“失礼”是常态,人们见怪不怪。

“礼仪的动作,必须是由内心而发的。”张晓龙说。当年《后宫甄执》正式开拍前,剧组先集中在北京大观园学礼仪。不同于别的剧组讲完一两堂课浅尝辄止,这个剧组的礼仪课天天讲。每当有新演员进组,先带到张晓龙那里学学礼仪,演员化妆时讲,试服装时讲,讲礼仪的流动教室无处不在。张晓龙的门,是剧组“妃嫔们”最常敲开的那一扇。

用心的作品,观众自然领情。《后宫甄执》中甄制窘枰恢Ь鸿舞,荣宠盛极一时,跳舞时穿了一件宽袍大袖的汉服,舞蹈和服饰的设计出自张晓龙的建议。惊鸿舞是失传的汉族舞蹈,张晓龙认为甄痔舞时应着汉服,舞姿的创作更结合了他学舞的经验。

同样的神来之笔,还有安陵容的冰嬉舞。张晓龙表示,感谢编剧安排了这样的情节,古代风俗礼仪的场景才得以借此重现。每年冬天,清朝皇家挑选上千名“善走冰”的能手入宫训练,于冬至至“三九”在太液池上表演。2015年故宫石渠宝笈特展上,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的《冰嬉图》一展真容,有观众被画面上的豪华阵容、高难动作所吸引,恍然记起,这不正是《后宫甄执》中冰嬉舞的一幕吗?

人物剧情或可虚构,风俗礼仪马虎不得。这一点值得回味的趣味,正是来自传统文化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