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7:26: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的发展历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 日本产业政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卡尔沃主义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探析日本物流发展及其启示 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128公路园区发展历程的考察及其对广州大学城的启示 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国外屋顶农业景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教师专业发展历程浅析及其启示 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日本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哈佛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启示 剑桥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启示 日本大学生就业对策及其启示 日本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零售业的全渠道发展历程概况和启示 成都业余足球发展历程回顾 日本修学旅游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的农村发展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山本英作,後藤光将. 坪井玄道によるアソシエ`ションフットボ`ルの日本的解:『跬膺[锓ā患挨印焊恼跬膺[锓ā护摔ける述の比^视から[J]. スポ`ツ史研究,2003(16):19-29.
[3] 柴田. 〔黎明期・北海道のフ`トボ`ルの胎印-坏役を果した2人のデ・ハビランドのi [J]. 比^文化玻涸幌大学文化学部o要,2003(12):1-24.
[4] 大久保英哲. 日本学生サッカ`前史:四高外国人教テ?ハヒ?ラント?とウ?ォ`ルファルトのフットホ?`ル[J]. 体育学研究,2013,58(1):331-342.
[5] 大熊V明,阿部生雄,真田久. 高等学校・|京高等学校による 学校体育の近代化とスポ`ツの普及にvする研究[J]. 筑波大学体育科学系o要,2005,28:157-173.
[6] 五uv治郎. 大学サッカ`の断想:v|・v西の大学サッカ`文化を中心に[M]. 晃洋房,2009:96,102,140.
[7] 野俊一郎. 激婴违攻荸`ツ40年史: 1945-1985,12:サッカ`:苦yと压猡s史[M]. ベ`スボ`ル・マガジン社立40周年念出版,1986:132-140.
[8] 全日本大学サッカ`B盟宣言[EB/OL]. [2016-07-12]. .
[9] WMW50年史集委T会. 早R田大学ア式蹴球部50年史[M]. |京:早R田大学WMWクラブ,1977:20-21.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实证分析
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有机结合,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基于政府扶持和财政补贴,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保险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作为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中山市积极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构建和完善经验,在受灾农户救助、灾后生产恢复、农户风险意识培养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中山市在农业政策保险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值得总结与借鉴。
一、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和现状考察
中山市自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山分公司多次试办保险业务,均因农业保险风险过大,发生严重亏损而被迫停办,发展曲折。2007年,省委农办决定在中山等九个地级市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工作。中山市农业政策性保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8年6月出台的《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细则》明确从2008年起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800万元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市级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的农户进行保费补贴,巨灾超赔再保险费补贴及市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协调小组为推动农业保险开支的其他费用。
2010年,鉴于中山市镇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费补贴承担也进行了调整。火炬开发区、五桂山全额承担保险费补贴;其余镇区由镇区财政承担保险费补贴的60%,市级财政承担保险费补贴的40%;市围垦公司承担管理范围内保险费补贴的60%,市级财政承担保险费补贴的40%。
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包括:水稻、香蕉、杂果、蔬菜、花卉、水产、能繁母猪、牲畜、家禽以及农机具综合保险。补贴标准方面,水稻、能繁母猪保险,市、镇区两级财政补贴保险费的80%;其他保险项目,市、镇区两级财政补贴保险费的40%。
2009年,中山市共承保水稻种植保险102118亩,保险费收入199.4万元,赔付59.6万元,赔付率为30%,其中种植大户自费投保水稻补充保险11026亩,保费收入6.1万元;承保能繁母猪33160头,保险费收入198.96万元,赔付65.7万元,赔付率33%;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206117户,保险金额20.61亿元,保费收入115.4万元,尚未发生赔付。保险公司发挥管理风险的优势,在没有政府直接补贴的条件下,依靠自身的逐渐积累实现了持续发展。
二、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分析
农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因此,政府应该在农业保险的推进过程中提供资金支持、进行组织协调、发挥宏观指导等方面的作用。
基于以上思路,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府推动模式进行,初步形成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方式。实际开展方面,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商议,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山中心支公司承保出单,然后以分保方式将部分保险责任以再保险的方式转到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在中山市组建专业团队并以太平洋保险公司名义经营。
具体流程上,投保流程是农户向村委会提出投保的意愿,村委会汇总后以投保清单方式填报镇农业服务中心,各镇农业服务中心为投保人,统一向保险公司投保。理赔流程是发生保险责任事故造成损失的,农户向村委会汇报损失情况,经村委会组织核查后,汇总填报农业服务中心。保险公司以镇为单位对损失的情况进行抽查。对全损或推定全损的,保险公司按保险合同约定据实赔偿给农户;对部分损失的,保险公司以数理统计方式与镇农业服务中心商定受损农作物的平均损失率,以此计算部分损失的赔付金额。镇农业服务中心通过民主评议,以保险救助方式支付给农户。
保费支付方面,市、镇区两级财政补贴水稻保险费的80%;经营规模达到7.5亩遇上的农户可以选择自己另外支付20%购买补充保险。赔偿方面,分为保险赔偿与保险救助两种方式。对于购买了补充保险并且遭遇重大损失(损失超过90%)的农户实行保险赔偿,而参加了补充保险但是没有达到重大损失程度以及没有参加补充保险但是达到重大损失程度的农户实行保险救助。
三、对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评价
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府推动的经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村委会为人,对农户损失情况进行鉴定有效地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实际赔付率上升问题。由于地缘关系,村委会对农户生产以及受灾的真实情况了解深入。发生保险责任事故造成损失时,农户向村委会汇报损失情况,村委会组织核查后,汇总填报农业服务中心,保险公司再以镇为单位对损失的情况进行抽查可以有效地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实际赔付率上升问题。
【关键词】 综合发展;休闲;创意;农业园规划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摒弃传统的粗放型模式,转向现代集约型模式。与此同时,当旅游成为一种生活,与以往的观光旅游不同,游客更加强调旅游流程的闲适和心灵的体验,越来越青睐这种以休闲为主的深度旅游模式1。
在此背景下,以农业观光、休闲体验为主的生态农业园建设层出不穷,尤其是针对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居民对生活休闲要求较高的长三角区域,新型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如火如荼。如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通过相应的规划策略,实现农业园区的良性发展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2.休闲农业园发展概况
2.1 农业园区发展历程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及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园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纵观国内外的农业园发展历程,其与农业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农业园区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传统单一型农业园发展阶段、现代技术型农业园阶段、生态观光型农业园阶段和休闲创意型农业园阶段,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梯度转移2。
休闲创意型农业园指提升一般生态观光型农业园的休闲模式,融合体验新奇、刺激、时尚等现代休闲娱乐元素,休闲创意型农业园将是未来农业园发展的主导趋势。
2.2 休闲农业园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休闲农业园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园区规划建设也存在普遍问题,具体体现在:第一,休闲农业园缺乏规划的技术规范和理论指导,景观规划现状堪忧,规划单位和设计成果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第二,休闲农业园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较差3;第三,休闲农业园呈现千园一面的发展现状,园区缺乏特色与创意,园区发展存在同质竞争的问题,园区健康发展受到威胁。
3. “best”综合规划理念的提出
针对当前休闲农业园建设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从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及景观规划等层面入手,提出“best”综合规划理念。“b”为“beautiful”首字母,意指充分利用农业园区及周边村庄现有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营造适宜休闲体验的美丽乡村环境;“e”为“ecological”首字母,意指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创造一种返璞归真、绿色健康的生态环保农业园;“s”为“stylish”首字母,意指融入特色化的创意时尚元素,紧密结合都市消费人群需求,引领休闲农业新一轮升级;“t”为“technical”首字母,意指引进国内外前沿的高新农业科学技术,结合创新农产品培育,成为新科技农业的首要实验区域之一。基于上述四项理念融会贯通即为“best”综合规划理念。
4.基于“best”综合规划理念的休闲创意农业园区规划实践
4.1 项目概况
德清县龙胜村休闲创意农业园位于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北部,隶属于德清县经济开发区,总用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
4.1.1 优越区位共享客源市场
(图1)基地距离中心城区较近,依托中心城区及德清经济开发区的技术、人才、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为其高效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契机。此外,基地南与下渚湖风景区相望,西与莫干山运动休闲度假区相邻,东与江南水乡休闲旅游度假区相近,可与周边区域共享休闲度假客源市场。
4.1.2 良好生态奠定发展基石
基地处于下渚湖湿地生态系统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为农业园区的打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基地内部景观资源优势突出,地形高低起伏,且水库星罗棋布,整体形成“山、田、河、库”交错相融的独特景观。
4.2 整合资源,三产联动,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
融入生态环保理念,突出田园特色,构建美丽休闲乡村旅游产业
①融合区域旅游大背景,以德清县及其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将基地内的休闲旅游发展置于整个区域的大环境中;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本次休闲旅游发展将与其周边的旅游发展类型相区别,重点突出乡村田园的休闲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③重点面向人群选择,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将重点面向以杭州、上海为主的德清周边都市人群,为其提供一个在城市喧嚣之外回归田园、重温大地记忆的一个特色化休闲场所。
重点发展以下项目:以农业休闲观光为主题的大地艺术景观、异形温室等;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户外瑜伽、生态养老等项目;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房车露营地、田园酒吧等;以农事体验为主题的农业认养区及教育农场等;以创新创意为主题的乌托邦青年社区及自助手工艺会所等(图2)。
同时,完善乡村休闲旅游配套设施,重点发展以生态环保和东西文化融合的理念进行打造的特色洋家乐郊野餐饮模式;把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微缩化”和“艺术化”的生态餐厅模式;采用院落的建筑形式发展休闲农庄餐饮模式。与餐饮配套类似,住宿配套同样体现与乡村、田园融为一体的特色,形式上可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分级设置,主要可包括商务度假酒店、乡村民宿、家庭旅馆、背包客青年旅社等。
4.3 动静结合,点轴互动,突出空间结构最优化
将基地内的山地林地作为生态保育对象,与内部生态开发区域适度分割,保护与开发合理共存,形成动静结合态势。同时,为充分体现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在道路交通组织上将以一条环形园区主道路为依托,其余交通采用多元化的非机动车形式组织,并设置几处集中交通转换点。根据规划园区综合性的功能发展定位,确立统筹全区的核心中枢设置,以引导全区有序高效的运行。最终形成“一心四区多组团,两轴交汇串珠连”的空间结构。
一心:为整个生态农业园区服务的综合服务区,包括信息咨询、交通服务、住宿、购物等功能。同时巧妙融合生产与休闲的功能布局设置,使其相互融合,结合园区主要道路和发展轴线分割形成四大功能片区:分别为环抱整个园区的生态保育区、位于园区入口的门户田园风情展示区、位于综合服务中心两侧的创意休闲农业体验区和高新生态农业试验区。多组团:即四个片区内细分的多个功能组团。
两轴:一为纵向的贯穿整个园区南北的景观轴线,串联田园自然风光和各类特色农业景观;二为沿主要园区对外道路洛武公路的交通轴线,并同时与园区周边功能区块形成便捷联系(图3)。
5.结语
社会经济的普遍提升与空闲时间的日趋增多构成了休闲经济的物质基础,休闲经济的发展促使休闲旅游、深度旅游等模式越来越受大众推崇。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创新元素的培育以及休闲文化的融入,注重生态保护对于农业园区的重要意义、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构筑合理的空间组织模式、构建系统的园区产业链条,促使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需求。
本次休闲创意农业园规划立足于当下社会经济背景,在综合发展规划理念的基础上,借鉴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园区的实践经验,分别从空间布局、功能构成、产业结构、景观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对我国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炜,柳思维. 深度旅游模式下的旅游开发新方略——以湘西州为例[J].商业研究,2008,(10):7-9
智慧化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最终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乡村在智慧化背景下,其乡村旅游产业及食品工业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因此,如何在智慧化背景下,探索乡村旅游结合食品工业旅游的发展路径,有助于促进乡村旅游产业与食品工业的共同发展。智慧化发展最早在2018年提出,2019年1月,智慧治理中心正式在我国启用,随后贯穿于交通、建设、卫生、旅游等各项工作之中,实现了智慧化引导的乡村旅游食品工业的协同发展。
《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化农业服务业研究》一书是由尚慧丽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农业经济类图书。本书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发展为例,分别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食品产业、农业及服务业三元化产业的融合及发展历程,着重探讨了黑龙江地区现代农业及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历程,讨论了现代农业服务业与绿色食品产业的内在发展关系,并基于黑龙江地区绿色食品产业及黑龙江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指出了黑龙江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指出了促进黑龙江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发展对策。
根据《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化农业服务业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可以发现,促进智慧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结合食品工业旅游的发展,首先,可以构建“食品工业旅游+农家乐”的农村旅游典型经营发展模式,将乡村旅游业、食品工业同农家乐形式进行结合经营,有助于推动亲子游、研学游及公司团建等工作的全面发展。智慧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依据游客参观乡村旅游景点的进度,农家乐提前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餐饮、住宿及体验活动等进行安排,并通过AI技术建立AI果园或者AI牧场等虚拟体验场所,通过智能化技术为游客展示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对于农作物及动物的生长影响及信息反馈,并通过AI技术等人工智能化技术为游客营造各个季节的场景,使得游客的旅游不再受季节的限制;智慧化在食品工业旅游中的应用,游客可以通过网络预定、网络支付等手段迅速预约,节省了游客的预约时间,使得游客能够随之随地地通过网络技术预约食品工业旅游,控制中心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信息及时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安排及通知,此外,通过智能化技术进行旅游预约,还可以使相关人员迅速快捷地与游客确认旅游时间及旅游信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照而出现一系列误差事件,游客在旅游途中,还可以通过扫描各个地区的二维码,获得各个地区的语音讲解信息。
其次,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建立乡村旅游与食品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平台。收集整合乡村旅游与食品工业旅游数据资源,建立智能化乡村旅游与食品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平台,可以根据游客需要对乡村旅游资源及食品工业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匹配,并通过大数据技术根据游客的网络浏览相关数据,为游客推荐符合游客爱好的乡村旅游路线,并通过大数据技术为游客推荐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各类乡村旅游配套旅游项目,从而推动智慧化水平在乡村旅游结合食品工业旅游的发展资源,突出智慧化旅游工作的方便性、自主性及个性化发展。
最后,可以通过使用虚拟视觉技术促进乡村旅游结合食品工业旅游的综合发展。其一,乡村的食品工业部门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及卫生问题,许多乡村都不便于使游客随意出入食品加工部门,因此,为了使游客可以观察到乡村食品加工产业技术,又保证食品加工的安全性及卫生性,在开发乡村食品工业旅游的同时,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使用VR技术向游客展现食品工业旅游,使得乡村旅游类型更加丰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及对于乡村食品产业的信任感;其二,使用VR技术或者三维环幕技术,为游客再现乡村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节目及农耕情景,使得游客能够随时随地领略到乡村旅游的风土人情及独特魅力;其三,将智慧化信息技术同乡村旅游产业及食品工业旅游产业进行结合发展,可以使得游客能够在国家或地区相关旅游网页上观看与乡村旅游及乡村食品工业旅游资源相关的VR视频资料,游客可以使用VR设备再现旅游场景及旅游过程,实现乡村旅游与食品工业旅游产业的线上线下交流交互智慧化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根本,农业发展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重点工作,因此通过研究智慧化技术在乡村旅游产业及食品工业旅游产业中的应用,研究如何促进乡村旅游及食品工业旅游产业质量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各个乡村地区旅游产业及食品工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及食品工业旅游产业市场竞争实力的提升,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结合食品工业旅游的共同高质量发展。
作者:尚慧丽
关键字:农业机械化 农业生产 发展历程 支撑作用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8-01-01
一、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述
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将农业的发展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也取得了实质性进步,目前已经逐步构建出一个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框架体系,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并已经步入农业机械化中级发展阶段。
回顾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建国之前的二十世纪初期,我们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并提出了引进、改良、制作和推广西方农业机械工具的思路。例如1920年我国有人已经研制出依靠人力或者畜力提拔井水的新型水车,这是我国早期比较典型的农业机械化的产品。虽然,此后还有较多类似的发明或改革,但是这一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主要依赖于对国外农业机器机具的引进或改良,并且没有在其推广与使用上取得成果,因此也就谈不上是“农业机械化”。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这一阶段的中国刚刚从战乱阴影中走出来,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完成了任务,全国上下将重点产业聚焦在农村和农业生产力的恢复上,因此政策上就促进了“对旧式农具的增补”和“对新式农具的推广”。历史资料记载,曾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一著名的论断,该理念对我国当时的农业机械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自党的以来步入了改革开放的美好时代。这一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在农村实行了,实行分田到户的政策,将土地的经营规模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农业机械化进程。但是由于国家的及时推进,于1982年提出发展小型农业机械的构想,并于1984年准许农民私人拖拉机从事营业性运输,为农村农业的机械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逐步成为农业机械化事业投资和经营的主体,农业机械化在国家政策和法规的保护引导下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我国于2004年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首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战略,并制定国家到21世纪中叶前的农业机械化规划,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合理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
二、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具有支撑作用
从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一贯重视和支持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尤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快推进农业的机械化进程,有利于对现代农业形成有力的支撑,有助于推进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有益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对于中国的农业机械化道路,我们党在十七大中做了明确的指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将此作为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
纵观中国农业漫长而稳定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中国在加强农村农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和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过程的机械化程度和水平。
(一)农业机械化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发生快速转变。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它要求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农业多种功能的开发和研究上,不断地在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取得成就和突破,进而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农业机械化大大推动了现代农业对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开发以及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并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工业化的发展,为农业的机械化操作、智能化控制以及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今,我国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农机的产业化和设施化,通过农机产业化经营以及农机的设施化配置,可以为农业企业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一系列的农业机械化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二)农业机械化使现代农业的装备条件发生重要改变。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装备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现代农业来源于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因而农业机械化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的装备条件,意指农业机械装备,同时还可以涵盖农业机械装备的制造、农业机械装备的推广、配套设施建设等各个相关的方面。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机械已经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渔等领域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对相关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起到推进作用。可以看到,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提升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重要因素,对现代农业的装备条件起到重要的改变。
(三)农业机械化使现代农业的科技成果得以转化和应用。
科学技术体制创新的滞后性是导致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主要原因,同时给科学技术创新带来了动力不足的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农业自身内部就严重缺乏科技进步的动力,缺乏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科技创新主体,根本无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化是推广农业科技的最佳载体,而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技术转化和应用机制则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需要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型农机产品,以适应现代农业的精准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等特点。
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还体现在农机化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农机化有效推动了农业机械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等方面。
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高低。现代农业通过机械化,大大提高生产率和商品率,而农业机械则以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大功率、高速度、高质量进行高效率的生产作业,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1.孟祥宝;刘海峰;谢秋波;潘明;农业机械质量检验监督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现代农业装备;2011年04期
2.蒋志强;张春梅;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3.彭卫锋;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研究[J];江苏农机化;2010年03期
4.张蓝水;农业机械化: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方法——关于《矛盾论》所述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装备;2011年06期
5.王兆仓;李凤伟;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 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年04期
6.宋骥;加快农业机械化 助推眉山现代农业跨越发展[J];四川农机;2011年03期
7.夏春艳;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8.雒庆生;贺玢;王宝济;刘清水;农业机械化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农机化;2011年04期
9.王刚;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关键词】美国科技发展;科学;技术;哲学
长久以来技术被视为应用科学的观点影响颇深。但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技术先于科学;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技术是人类在世的方式。如就生存论的维度来看,技术比科学更具有本质的意蕴。对于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讨论因而显得很有意义。美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有目共睹,其发展历程为人类认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因此,本文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重新解读。
一、南北战争之前:科学被认知在于其技术维度
美国起初是西欧的外地的前哨,它是一个与欧洲民族文化有着历史联系的国家。美国的科学也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科学先驱者们,“在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影响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帮助下” [1],在发展科学、了解北美新大陆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发展殖民地的工农业生产方面进行了工作。
独立战争之前的美国,以纯粹增长知识为目的的科学研究的人很少,人们热衷于技术革新和实用知识的积累;独立战争之后,由于长期的积累和欧洲科学的带动,美国科学的发展加快。在美国科学发展的早期,科学家的工作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追求实用的环境中,利用他们的研究来说明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争取慈善家、公众和政府的资助;二是为促进科学专业化,确立独立的职业地位,把科学研究与实用研究及工匠传统的创新工作区分开,把他们的工作和业余科学爱好者的工作区分开。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之下,科学通过对实用技术的推动展示其自身的价值。如富兰克林创立的美国哲学会,它是殖民地上的第一个重要的科学组织,其宗旨是“促进新世界中‘有用知识’的兴趣与传播”。[2]
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有了一批较为专业的科学家,他们科学专业化的意识增强,开始强调对纯科学知识的追求,并把自己的工作称为“科学”或“理论科学”,以与“实用科学”相区分。这种信念恰是“应用科学”技术观的基础。
二、从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纯科学地位的确立与科学的独立性增强
在此期间,一方面,战争对技术提出了诉求,科学对技术发展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在欧洲文化的影响下,科学不再依赖技术,而是依靠自身的魅力展示其独立性,特别是德国科学文化的输入使得科学在美国茁壮发展。这表现为:
南北战争处在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的交接点上,大炮、烈性火药、电报、气球、火车、装甲车、铁甲舰都在这场战争中使用。北方在工业与科学上的优势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南北战争解放了美国的生产力并促进了美国科技的发展。美国通过立法决定由政府拨地在各州建立州立大学,促进有关农业和机械工程技术的高等教育,并决定成立农业部及其相关机构。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大批从德国留学归来的科技人员开始倡导“纯科学信念”,提倡为追求科学知识而自由探索的信念。他们大力呼吁发展美国的纯科学事业,变革的浪潮迅速席卷了全美高等教育界,这些改革直接促进了美国纯科学的发展,也促成了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变化,最终使得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成了社会普遍承认的“学者”职业。机构方面的变革也更进一步支持了把大学作为纯科学家的工作中心的观点,以及纯科学就是出于促进对大自然的理解所获知识的增长的纯洁动机的观念。[3]
到了十九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在一些重要工业领域,技术进步越来越明显地依靠科学进步。因为科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发明家和工程师的工作来体现,科学家们也不用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他们的目的是使科学专业化,使科学研究活动本身脱离实用目的的束缚与控制。因而他们培育了一种强势话语,即纯科学是一切技术发明与革新的唯一而可靠的源泉,并坚决主张把纯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分离开来。正是在“纯科学被视为技术发明与革新的唯一而可靠的源泉,技术是科学的直接应用”这种观念的促使下,形成了把技术解释为应用科学的观点。
三、从一战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基于大科学来看技术
这一时期,科学彰显着无上荣耀和威望,而技术的发展则被笼罩在“大科学”之下。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们关于科学的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家们为美国赢得战争胜利作了巨大贡献,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声望。一战后,美国的生产、工业研究和政府研究都有巨大的发展,基金会和私人研究所也有巨大增长。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建立了科学研究发展局,负责协调和组织全国的军事研究。它通过拨款并与有关单位签订合同,把大学、工业企业以及其他机构中的研究力量组织起来,协同工作,美国科学研究的几条战线开始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两次大战使美国政府取得了领导并协调全国科学技术力量为国家需要服务的经验,使得美国政府取代工业资本家,成为美国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者,美国科学进入了“大科学”时代。[4]
“大科学”的特征可以从美国的工业研究中窥探一二。早在一战期间,德国切断了对美国的战略物资供应,美国开始关注本国工业研究的能力,很多原来在纯学术机构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大学生涌入工业研究领域,以帮助工业研制战备物资。
为争取社会声望和独立的职业地位,工业研究者在工业中大力倡导纯科学研究,抹杀“工业研究”与“纯科学”界限,以增加纯科学家对工业研究的认同。他们用“基础科学”这个概念代替“纯科学”从而使一部分工业研究获得了与“纯科学”同等的“基础”地位,成功地将限制在学术机构的纯科学扩展为包括工业研究的“纯”科学。“纯科学”与“应用科学”变成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这样的表述。另一方面,通过证明工业研究是一种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与“纯科学”没有区别的原创研究,工业研究者们改变了人们对“应用研究”的看法,使人们认识到“纯科学”理论并不能直接应用、直接产生技术革新,在这二者之间还存在过渡阶段。科学对技术的“应用”这一观点被工业研究者悄然地修改着。[5]
工程研究也大致经历了上述同样的过程。工程研究者们首先要为他们作为“学者”的地位努力辩护,之后工程研究作为一种原创性研究才获得普遍承认。
四、七十年代之后:技术与科学的交融与会聚
在美国科技发展获得世界瞩目的同时,肇始于 19 世纪后期德国的技术哲学,20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勃兴,并与80年代末趋于成熟。近几十年,美国技术哲学研究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技术哲学家及其优秀的学术专著。关于技术的哲学思想的产生,一方面显示了技术的强劲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对科技的发展产生影响,产生了新的科学技术观。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于1985年提出了“2061”计划,该计划所包含的观点被认为是,现今科学界关于科学、数学和技术素养的观点所能达到的最接近正确的表述。[6]在关于科学与技术关系的问题上,它认为“技术依靠科学又促进科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使用知识的积累,了解事物如何发展的原理对技术的发展同样重要。科学常常可以为我们提出新的事物特性,导致新技术的出现。另一面,技术不仅为科学提供工具,推动各个方面的科学研究,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和提供方向。最后,技术变得越复杂,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以至于不可能将技术和科学截然分开。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深度交汇,从技术自身发展的维度来看,表现为“会聚技术”,即NBIC。该技术由美国于2001年首次提出,分别指纳米科技、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 。该技术凸显了统一在纳米尺度上的科学技术整体发展观:如果认知科学家能够想到它,纳米科学家就能够制造它,生物科学家就能够使用它,信息科学家就能够监控它。[7]
technicalscience(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技术化科学)等词的兴起也反映了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紧密关联,凸显了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复杂性与某种同质。在实践中,技术科学早先被用来指代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处于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中介层次。技术哲学则赋予了它另一层的含义,科学必然是技术科学,当代科学是物质化的、技术化的;同时大部分当代技术也是技术化的科学,技术必须应用精确的自然科学。这也带来了“基于异质性的技术化科学实践的科学-技术观:一方面强调技术与科学在知识与人工物的建构中整合为同一过程;另一方面坚持物质论立场—— ‘科学与技术通过物质性的行动与力量的相互转换而运作起来,科学表象是物质性操控的结果’”。[8]科学和技术都已是哲学的研究对象,类似哲学观的形成正是对这一交融和汇聚的认知和反思。
五、小结
当今人们对美国的科学政策和科技发展有着强烈的兴趣,然而不了解美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根源就不可能全面地说明美国科学的政策和发展。时至今日,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不仅这段历史很重要,对其解读的方式也很重要。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晰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通过对美国科技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有着自身发展的逻辑,美国因其与欧洲的文化渊源和特殊的历史境况产生了“大科学”,然而随着技术哲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技术与科学相互依赖和促进的当下,技术自身的逻辑终将显现,未来将是技术与科学交融与汇聚的舞台。
参考文献:
[1][4]范岱年. 美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鸟瞰[J]. 自然辩证法通,1980,(05):39, 43-45.
[2]卡罗尔·卡尔金斯主编.程毓征等译.美国科学技术史话[M].北京:人民出本社社,1984:190.
[3][5]陈红兵,于丹,陈玉林. 技术作为“应用科学”之观念的历史溯源以美国为例[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36,237.
[6]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22.
[7]四大技术会聚世界将会怎样——NBIC会聚技术将实现21世纪科学技术新的复兴[J]. 世界科学,2004,(05):8.
[8]段伟文.对技术化科学的哲学思考[J].《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77页.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资本市场;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2-0058-05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本要素的主渠道和基本方式。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对农村工业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农村资本市场有其特定的内涵,一是主要服务于农户、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建设的资本市场;二是指在范围上,建立在农村的资本市场。目前,从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是以正规的金融机构为主体,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好的地区在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同时,农村债券、期货市场等方面也是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容之一。在资本市场中,筹资者和投资者是主要参与者,加上相关的中介机构和管理机构,它们相互制约并相互依存就构成了资本市场的全部内涵。
截至2010年末,辽宁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990.19亿元,同比增长32.78%,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93个百分点,也远远高于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期21%的增幅;涉农贷款余额比上年末提高了9.6个百分点。2009年,辽宁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在沈阳等地推出的五项创新试点业务贷款余额达3.5亿元,支持农户超过2.6万户,有效发挥了示范拉动作用。2010年,辽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更是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但目前县域范围内的资本市场仍存在着市场规模小、融资渠道有限、金融服务机构缺乏、地方政府融资难等问题,其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导致农村工业化受阻。
一、辽宁农村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们这里所说农村资本市场宽泛地讲就是农村金融市场,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也基本是以金融制度改革为主线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过程。1979年,以恢复农业银行为标志的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改革拉开帷幕。农业银行逐渐由恢复之初的单一银行体制向专业银行体制转换。随后,农村合作信用社被作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也从政社合一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不久之后信用社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变成农业银行领导和监督,独立开展信贷业务的机构。在这一过程中,辽宁逐步形成以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辽宁农村金融按照各个银行的不同分工,形成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商业性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农村信用社则按照合作制原则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但实际运行并没有按照改革的意图来,在90年代后期,国有商业银行在逐利的动机下纷纷逃离农村市场,中国农业银行也逐步撤出了农村市场,农村合作基金会也被关停,非正规金融受到限制。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受其产权、体制和规模限制,在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上也只是杯水车薪。
从2003年8月起,以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式启动,作为第二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1个省份之一,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确立了省级管理模式。2005年,民间金融逐步规范化,小额信贷试点工作开始,2007年3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2006年底,我国开始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此时银监会提出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试点方案,首次允许民间资本和产业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金融机构。2008年8月辽宁第一家村镇银行——铁岭新星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截至2010年末,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204家,全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达到42家,其中有36家村镇银行。辽宁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出现多元投资主体并存、多种形式金融机构良性竞争的局面。
在这里需要突出一点,在所研究的农村金融问题当中,除了私人投融资、机构投融资等方面外,还有以政府投融资为主体的财政金融问题,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融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历程在这里不作赘述。
二、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正在形成,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农村金融发展仍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农村工业化进程。
1.资本市场规模小,金融机构覆盖面不足
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首先表现为总量的扩张。这里资本市场规模大小我们用金融资产总量指标来衡量,金融资产总量一般是由一个地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之和构成。(见表1)
表1中,列出了2005年以来,辽宁省44个县(市)金融资产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辽宁省的金融资产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通过对比能够发现,辽宁县域金融资产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在全省所占的比重是不相适应的,资本规模较小,而且,从2006年到2009年,虽然绝对量在增加,但辽宁县域金融资产规模在全省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减。也就是说,虽然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农村金融改革,但农村金融总量及增长速度相对于城市而言,发展仍然是十分缓慢的。
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不足。银行金融机构网点较少,覆盖程度较低,很多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
2.企业融资困难,正规金融融资渠道有限,服务方式单一,导致民间借贷活跃
2009年第四季度在国家统计局大连调查队对大连208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企业融资方面,被调查企业总数的95.2%的企业靠企业或个人储蓄,占74%的企业能从银行贷款,占90.4%的企业从民间借款,占调查企业总数82.7%的企业认为当前最急需的是资金。由于小企业资信等级较低,而且从银行贷款存在融资成本高、手续繁琐等问题,贷款难、资金短缺是制约规模以下企业发展的重要难题。
而从金融供给来看,正规的金融融资渠道有限。目前,创新型的金融机构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部分地区设立了村镇银行,在很多地区,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只能依靠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本身受其规模限制,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业务功能不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矛盾突出。农村金融市场的这种单一的市场结构,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这种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和金融市场供给不足导致了民间借贷的活跃。
3.农村信贷资金供应不足,资金外流
由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完善,金融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加速了资金从农村流往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往发达地区的趋势。我们可以用存贷差来衡量资金外流趋势(详见图1)。
图1向我们清晰地描述了1990年以来辽宁省县域金融机构存贷差的情况。除1992-1998年间,有小幅度的贷差外,其余年份都是存差,尤其是近几年,存差不断扩大。存贷差跟农村工业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周期,以及农村金融改革有很大关系。一方面,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工业化进入超常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增大。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既对已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了存量改革,又建立和发展了新的金融机构,进行了增量发展,两者并重使农村金融供给得到增加。这是造成1992-1998年贷差的主要原因。而1998年之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企业效益不高,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开始逐步撤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环境的欠缺以及由于银行改革后的逐利性质,使得资金由农村流向城市,资金外流。
4.城乡存贷差异程度扩大,农村贷款在全部贷款中比重下降,金融对农村工业化支持乏力
城乡二元的管理体制和结构导致城乡金融也存在二元性,并且,近年来,城乡金融差异呈扩大态势。存款差异度由1985年的3.7倍,扩大到2007年的11.63倍,除1985年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贷款差异度都在8~9倍,到了2008年,扩大到14.4倍。①存贷款差异程度,虽然个别年份差异有微小调整,但总体上看差距是在扩大的。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近些年,我国实施了多项政策着重加强对农村经济投入和发展,但在金融支持方面却是乏力的。我们用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总和的变化来衡量农村贷款情况。(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除1985年农村贷款占比在9%左右外,1986-1989年农村贷款占全省贷款比重都维持在10%左右,是20多年来比重最高的一段时期。1990-1997年,随着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调整,农村贷款在全省的比重除个别年份1992年、1996年变化较大外,都在8%~9%左右波动。1997年-2000年,农村贷款又迎来了一个小高峰,贷款占比在9%~10%。2000年以来,除2004年、2007年相较前一年有小幅提高外,农村贷款占全省贷款比重在总体上是逐年下降的。
5.农村融资市场发展不完善,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小,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
一方面是股权融资尚未发展。农村企业一般企业规模较小,而我国较严厉的企业股票上市条件,使得农村企业很难靠直接上市融资。另一方面债务性融资渠道单一化。债券市场在农村发展严重滞后,长期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就是债务融资,而且债务融资的90%以上来源于银行,融资渠道非常单一,这也是非正规金融融资形式在农村存在的原因之一。
6.农村财政性融资困难,融资渠道窄
农村公共(财政)融资是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收益的非排他性以及较大的正外部性很难内部化等原因,辽宁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财政)融资同全国其他农村地区面临相同的问题,公共(财政)融资困难,无论是私人投资还是金融机构都对农村公共产品融资缺乏兴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财政分配结构,导致资金更多地倾向于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财政投资严重不足,且现有的各种融资方式仍然难以切实满足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融资要求。
三、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发展创新
普遍的农村金融体系成功的一个共性和特点在于:从整体上,能够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未来我省应积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整体改革,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及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1.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增加金融网点
自2006年以来,我国开始探索试点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增量改革,弥补现行农村金融体系所缺乏的部分,农村金融市场即将迎来多元化的时代。辽宁应充分利用这次改革的契机,推广和创新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产业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尤其应注重引导各类资本到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相对不足、金融竞争不是很充分的地区投资设立机构。
2.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
农村金融机构应明确各自职能,形成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银行侧重支持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专业市场、产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农业发展银行侧重服务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扶贫项目等;农村信用社则侧重服务广大农户,增加农户的信贷资金投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侧重创新与“三农”和微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全省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3.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建立农村资金回流的联动机制
通过加大对农信社的再贷款支持力度;扩大农村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等措施,制定包括财政、税收等在内的各种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引导资金回流到农村;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地方银行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当地农村市场。
4.针对农村公共(财政)融资存在的问题,可以借鉴个别地区的做法,以每年的财政拨款为抵押,撬动更多的资金,尝试建立长期贷款的开发性融资,将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结合起来,或者中央政府可以尝试发行支农特别金融债,引导银行资金进入农村。由财政部或政策性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由政策性银行发放,由农村信用社,按商业化原则运作,将筹集的资金运用于农村社会事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5.创造条件,大力发展除基本信贷市场以外的农村债券、股票等市场,扩大融资渠道,增加直接融资比例。
农村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依托一些规模较大的合作经济组织。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农户组织起来,实现企业化经营,为农村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影,蔡玉胜.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回顾、借鉴与对策——基于东北地区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9,(4).
[2]乔向红,刘钟钦.辽宁省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研究[J].农业经济,2010,(3).
[3]王磊荣,王选庆.试论培育农村资本市场[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
[4]刘奇.从土地到金融:农村改革再突破[J].中国发展观察.
[5]中国农村金融体制三十年改革的回顾与评价[J].农业经济研究,2009,(7).
[6]尹筑嘉.论资本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J].南方金融,2004,(2).
[关键词]经济社会 袁家村 产业结构 集体经济
2011年11月12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袁家村,通过现场参观和导游介绍。及阅览了一些相关资料。对袁家村从贫穷到富裕的艰辛历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袁家村致富的带头人也添加了许多敬意。
一、袁家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袁家村的发展历程
袁家村坐落在礼泉县烟霞镇北面的九峻山下。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袁家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耕地无牛,点灯没油,吃粮靠救济,住房潮湿破旧,小伙子难讨媳妇,群众选不出好头”,这则形象且无奈的描述,是对当时袁家村发展现状的真实写照。自1970年后郭裕禄出任第36任队长后,袁家村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袁家村的发展现状
现在的袁家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时期,大大的带动了本村和周边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迎来了经济的第二次飞跃。
1、第一产业:果园为袁家村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和经济支柱,袁家的果业发展如日中天。如对一个拥有10亩地的家庭来说,年收入大约在6至7万。畜牧业作为果园的副业,使农业发展更为合理科学。家家户户养的猪、牛不但提供了另一经济收入,而且为果园提供天然肥料,将绿色农业进行到底。
2、第二产业:水泥厂、制砖烧瓦、建材构件预制厂、运输队等村办企业。这些集体副业一直由集体管理,曾是袁家村的支柱产业,为袁家村发展提供了第一桶金。
3、第三产业:旅游业。是目前袁家村的支柱产业,也是袁家村后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各家有其他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袁家村大队在原先古房子的基础上,建造仿唐式建筑,组织村民中的手艺人,为他们免费提供商铺进行商业活动,就这样建起了一片古色古香的关中印象体验地。
二、袁家村成功的经验
袁家村之所以脱贫快,致富快,迅速实现了物质精神两富有,主要是实事求是,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与村情结合,走出了一条既有袁家特色又揭示中国农村发展规律和大趋势的创业之路。他们的成功经验具体归纳有以下四种:
1、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敢于创新。我认为这是袁家村成功经验中的核心。70年代的袁家村在第36任队长郭裕禄的带领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实行科学种植果业。80年代造长,实现农村工业化。90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市化。20世纪袁家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体系,尤其是旅游业,形成了农家乐一条龙,村民增收,声名远播,吸引了众多游客。
2、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袁家村人通过自力更生,先土后洋,土洋结合,由小到大,边建设,边生产的建设方针,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发展经济。坚持发展集体经济,经济统一管理,劳动力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走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路线。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坚持以人为本。袁家村的带头人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和毕生的追求,倾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谋利益,有效地调动了袁家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袁家村在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一)袁家村在发展中的优势
1、第一产业:林业优势
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果树种植。袁家村种植果园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它发展了其林业的传统优势,大举开发土地种植果树,收效极高。
2、第二产业:工业与乡村建设。
村中原有的水泥厂、制砖烧瓦、建材构件预制厂、运输队等村办企业一直沿用至今,技术经验丰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方面,水泥业的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构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实现自产自销;另一方面,进行工业发展的周围村落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此外还有丰富的原料,充裕的劳动力。
3、第三产业:旅游业,旅游业是袁家村的支柱产业,
袁家村作为一个旅游村镇,游客以礼泉周边城市居多,近年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除陕西游客,也有河南四川甚至一些国外的旅行团来参观。由于交通便利,客源也相对广泛。
(二)发展中的不足
1、资金投入不足,农业技术落后。袁家村主导产业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林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土地面积不大,林业收效比不高。其次农业机械化程度并不高,收获季节所需劳动力多。
2、管理力度不足。乡村建设多为私人承包,不属于集体财产,在调动和利用方面有一些阻碍,并且有些产业污染严重,不利于绿色环保和谐社会的构建。
3、宣传力度不足。袁家村的宣传工作不全面,在中央播出后,只是在地方的小型电视节目上有些介绍,大部分周围城市居民了解很少。旅游纪念及周边工作不完善,没有统一的场所向游客提供服务。
(三)袁家村发展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1、高点定位,超前规划。高点定位,请专业团队编制总体规划、专业规划,用规划定位景区特色,用规划明确重点村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发展旅游产业决定。
2、农业、果业部门围绕发展生态旅游,抓好果业发展;是袁家村的果蔬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是优势产业稳步前进,打好发展根基。
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和谐发展使工业、乡企局围绕打造旅游产品,丰富旅游购物产品;城建围绕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实施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改善旅游服务条件。
美洲模式 以生产和经济功能为主
以美国的市民农园为该模式的代表。参与市民农园的居民,与农园的农民或种植者共同分担生产成本、风险及盈利,农园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农产品。
目前,美国都市农业占总面积的10%,其价值占美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市民农园加强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增加区域食品供给,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欧洲模式 以生态和社会功能为主
以欧洲城市最典型,如英国的森林城市,德国的田园化城市等,由于经济发达和文化传统等原因,更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德国政府为每户市民提供一小块荒丘,市民用作自家的“小菜园”,实现蔬菜生产自给自足。后来,市民农园的土地一部分是镇、县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另一部分是居民提供的私有土地。政府不干涉市民种什么、如何经营,但其产品不能出售,这是与美国市民农园的主要区别之一。承租人中途可以退出或转让。目前德国市民农园的承租者83万人,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3左右。
亚洲模式 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
近年来,日本都市农业由经济功能转向社会、生态兼顾的变化,注重农业与旅游的结合,设立菜、稻、果、树等众多田园,吸引游人参观体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设施,走设施农业之路生产四季所需的无公害农产品;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
新加坡的都市农业既有生产功能,也有供市民参观、学习、休闲之功能。该国十分重视都市农业向高科技、高产值发展,打造了众多农业科技园,由国家投资建设,然后通过招标方式租给商人或公司经营;建设农业生物科技园,进行新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关键词: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发展历程;目标;对策
中国林业的发展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发展领域里的重要分支之一,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林业经济管理的发展也向着可持续、循环经济的科学化方向拓展。探究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林业学科发展至今,它也面临着现代经济形势下林业经济运营模式,管理模式等的变革挑战。如何适应现行林业的快速发展,是林业经济管理学首要的目标。针对以上问题,下面具体阐述一下。
1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1.1世界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林业经济管理学的不断规范,以及科学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了林业。各个国家对林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这就是产生林业经济学的起因。由于林业产业产生的利益分布不均,在林场主和森林工业资本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人们为了能够从林业产业当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开始着手对林业资源展开调查。林业经济管理学是林业学科的重要分支,很多研究人员都开始从事研究林业经济的问题,这为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在中国,由于历史的特殊性,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不与外界进行文化交流,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对资源的滥采滥伐以及不合理利用,导致现在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由生态环境破坏而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灾害与次生灾害。随后的林业经济管理学也融入了生态系统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体系,这就是世界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现状。
1.2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情况
中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专业是始建于1959年,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全国10多所林业高校布点,并且30多年来为我国的林业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大量的林业经济管理学人才。中国在经济建设的初期,林业经济发展的速度空前加快。但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林业经济问题,在建设初期,我国并没有独立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有的只是针对性地对农业经济中的一部分林业经济问题的相关研究。当时我国缺少专业的人才来解决林业建设中所出现的各种管理问题与经济问题,所以当时的林业迫切要求开设林业经济管理方向的科学研究。同时我国在林业发展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林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国形成了独立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在初期,我国开始对林业展开研究,我国首先向其它林业上相对发达的国家借鉴学习,在通过对苏联林业经济体系的研究后,我国形成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各高校加大了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近年来,我国在林业经济管理学方向的研究上颇有建树,以及渐渐地形成了我国独有的林业经济管理体系。
2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与目的
林业领域的相关学科种类繁多,林业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和影响,经济科学与环境、资源、生态等学科的交叉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这其中有林业经营管理学和林业经济学等学科。森林产业的产值巨大,林场主,客户,林业衍生产品等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还与另外两个体系发生了影响关系,分别是生态系统和环境协调发展系统。林业本身就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开采的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的开采。有人说,开采生态资源就是破坏生态。这句话并不正确。在开采森林资源的同时做到合理开采,种植树木,协调好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林业经济管理学在这里就起到了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林业经济管理学这一学科应运而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科学的发展让林业经济发展得到了深化,发挥了它最大的作用,也是的利益最大化,资源再生最大化。林业经济管理学就是这个学科领域的重要学科,林业的生态环境建设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这就是林业经济管理学这一学科成立的重要目的。
3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未来发展的对策
3.1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国内经济形势的特殊情况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所面临的挑战是来自于林业的快速发展。所有经济形势的实践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和人才的供给。建立完善健全的人才体系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木材和林产品贸易是一个专题,对外贸易的出口,产品质量的把关,都需要相关人才的管理。林区经济发展是一个相对难以把控的领域,林业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宏观管理要求也较为严谨。林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这就对管理者有着多知识领域的要求。管理模式往往需要开拓创新,同时从业人员基础的理论知识要相当扎实,能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且实现再创造。林业经济管理学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3.2科学团队的建设。
理论研究产生科学的理论知识,而理论研究需要一个健全的科学团队。一个分工明确的理论团队,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分享并加以分析,往往能够产生新的理论,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林业经济管理学是林业经济的理论指导,也是联通生态环境与林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是可持续的,高效能的,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科学团队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完善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理论体系,建设健全学科理论研究。我国的林业科学研究在应用到实际当中有一定的困难,科学的团队能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能够研究出现代化的设备,投入到生产当中,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做到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不污染环境,不造成资源的浪费。
3.3建立现代教学体系和科研体系。
1茶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随着茶的不断发展,其已经不再单纯地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情感的寄托。中国的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囊括了非常多的古代文学元素、近现代文学元素以及人文情感元素。正是由于这些元素的影响,使我国茶文化表现出非常独特的性质,成为人们争相研究的对象。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客观的物质属性和主观的情感属性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过去,茶就是一种简单的饮品,就像喝水一样,人们并没有赋予它非常“高贵”的形象,也没有发挥出情感寄托的作用。而随着茶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茶文化的雏形,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对它的研究,不仅让它客观的物质属性价值有所提高,同时还赋予了其主观上情感的意义,使得茶这种简单的饮品由于茶文化的形成而脱胎换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茶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所表现出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也越来越明显,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享受,提高公众在品茶过程中的精神修养,让饮茶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茶的影响力已经扩展到了全球,英国人民具有饮茶的习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英国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对于提高茶文化的影响力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事实上,对于很多研究者而言,茶文化所代表的是大自然的生动之美与艺术界的灵动之美,让人们可以从更高雅的角度来看待茶文化,去品味茶的内在魅力。发展至今,传统中国茶的发展与传承有两个走向,一是采用过去的农业思想来种植、生产、销售茶品,主要以茶叶原材料作为发展基础;二是保持原有的发展模式不变,但是在每个环节都融入相应的茶文化,来提高茶的文化韵味,相当于给茶披上一层光鲜亮丽的外衣。很显然,第二种发展思路更符合人们对高雅饮茶行为的需求。事实上,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人们对品茶行为不断规范的历程,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要比单纯地物质需求更紧迫,这也是促使茶文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儿女必须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类型之一。研究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不仅可以让人们从更全面、更系统的角度学习、理解、应用茶文化,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将茶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2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结合策略
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这片肥沃的土壤,将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有机结合到一起,不仅是茶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丰富中国古代文学的有效手段。而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其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包括有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艺等。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虽然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喜欢饮茶,但是最正宗、最有代表性的仍然是中国的茶品。只有通过对中国古代茶文化深入地研究,他们才能学习、了解茶的本质,才能在品茶的同时感受到茶的内在魅力-茶文化。为了使人们更好地学习茶文化,同时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我们有必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将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2.1积极宣传、推广茶文化知识
茶文化是支撑中国古代文学的力量来源之一,也是提高其影响力的重要保证。虽然国内外有很多人有饮茶的习惯,但是他们对于茶文化却并不了解,每次喝茶就是简单地将茶叶放入水中,一会儿过后就开始饮茶,周而复始,根本就没有考虑其中所涉及到的茶文化。他们的这种行为就是对茶文化缺乏认知的外在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发展茶文化其实就是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手段。先知先觉,只有让人们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才能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同时有意识地翻阅有关茶文化方面的典籍;相应的,在有关描写茶文化的典籍中,必然会涉及到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所以学习茶文化就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而当人们有学习茶文化知识的意识以后,他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同时才会着重研究中国茶文化。因此,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和茶文化,就必须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宣传力度,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成为继承者、传承者,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发扬光大。
2.2鼓励民众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都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并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兴致并不高,他们只是将饮茶当成了一种行为习惯,并没有将饮茶看成是多么高大上的事情。但事实上,单纯地饮茶而不去学习其中所蕴含的文学元素是不值得提倡的行为,因为这不仅不利于茶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传承者这个媒介,所以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公众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研究它们的本质,看看茶文化与对联、茶文化与诗词、茶文化与曲子有什么样的关系,只有搞清楚这些关系,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将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结合到一起。作为国家发展未来的大学生群体,更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就要具有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意识,并且付诸于行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做一名优秀的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继、承者传承者。
2.3追本溯源,探索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内在联系
中国人在饮茶的同时,注重的是一个“品”字,要求的是“唇齿留香”。好的茶叶不仅具有养生的功效,同时还可以让人们在饮茶的同时联想到一些高雅的词汇去形容它、赞美它、歌颂它,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用茶水来招待客人已经成为一种待客之道、一种生活习惯,但是绝大多数人却并不知道这种行为习惯的来源是哪里,也不知道其中所涉及到的茶文化有哪些,更不知道他们的这种行为与中国古代文学有什么样的联系。所以,这种以茶待客的方式并不见得有多么悠久的生命力,一旦出现新的待客饮品,那么茶水的地位将岌岌可危。所以,这就要求人们应该追本溯源,去研究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去更好地应用茶水去招待客人,增强它的文学底蕴。
国家对高浓度磷复肥征收高额关税,近几年来磷复肥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尽管国家从2009年对高浓度磷复肥实行淡旺季征收不同出口关税的政策,对整个磷复肥行业走出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使磷复肥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际市场对中国磷复肥企业保持连续稳定供货缺乏信心,不将中国磷复肥企业作为战略合作者,同时购买商利用中国企业淡季急于出口的心理打压价格,竞争者利用这一政策操纵市场,使中国磷肥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非常被动。
针对当前磷肥行业产能过剩、硫钾资源大量进口的实际,为了磷复肥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根据磷复肥行业的发展现状,建议国家完全放开高浓度磷复肥出口的主要理由有:第一,高浓度磷复肥完全能满足国内需求,国家可以放开出口。就目前磷复肥产业的发展现状来说,即使国家完全放开出口,仍能保证国内农业发展对高浓度磷复肥的需求;第二,我国具有磷资源优势,完全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磷资源的需求;第三,化肥生产装置必须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的特殊性,需要国家放开出口;第四,国内严重缺硫,保持磷复肥稳定生产需要国家放开出口;第五,高浓度磷复肥不属于"两高"产业,国家不应作为限制出口产业。
未来几年,沙特、摩洛哥等以出口为目的的国家将大力发展磷复肥产业,因此近两年是我国磷复肥产业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企业需要通过获得出口利润赢得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支撑。
要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环保、节约、高效的新型肥料支撑和发挥作用。因此,有机肥、水溶肥等一批新型肥料的不断涌现,将会给农业增收、改善农作物品种带来巨大的转变。同比传统肥料而言,这同样也预示着一场肥料改革正在悄然上演。
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逐渐转变,新型肥料的特点和效用将体现得更为明显。此外,虽然新型肥料的推广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一个完善的推广环境在目前还没有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型肥料的推广。农民由于文化水平和理解的差异性,对于新生事物还需要一个接受和认识的过程。对于销售、推广的企业和农技推广部门,一方面,需要有选择性的加大对使用者的培训和宣传;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组织更多的试验示范推广活动,让农民在眼见为实的环境下逐渐去了解它、接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