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

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

时间:2023-07-07 17:2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

第1篇

中医药学是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合称,其侧重反映的是中医和中药两者是共同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药学不仅是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在肿瘤、病毒性疾病、老年病、疑难杂症等疾病的治疗领域保持优势。

1.1中医药学的起源发展史

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自从人类诞生之后,随之而来的疾病和伤痛自然就需要医药知识和医学技能来治疗伤痛和疾病,那么就有了后来的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当然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远古时代是中医学的萌芽阶段,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而晋至隋唐,则是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宋至金、元时期,则是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后来的明、清时期,则是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是中医学从低谷中向更高的地方飞去。历经远古时代、春秋战国、秦、汉、唐、明、清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是在人体结构、生理、诊法、辨证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最早的医学巨著就是《黄帝内经》,而最早的药学巨著则是《神农本草经》。

1.2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所谓的整体观念也就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人们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时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普遍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这种机体的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整体观念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所谓的辨证论治也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2.中医药文化

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唯一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历史、军事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1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中国文化最早就是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的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对这一源头思想的肯定和发扬。如此强烈的意识表现在中医文化当中,这种寓创作于解释,寓创新于继承的发展模式,保证了中医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中医文化具有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这种实用理性满足于对事物的笼统的模糊的整体直观的把握,中医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中医理论的发展总是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而进步。中医文化是有机的自然主义。有机的自然主义即“天人合一”,这种有机的自然观使得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经久不衰。

2.2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代表的养生学,以易学为代表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以及各种传统理论融合而成的其他理论。这些理论共同形成了中医药学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而中医文化背景和现实临床结合,便产生了独特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由此可见,中医药学体系是由中医文化、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构成。这其中的中医文化是基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致中和、道法自然和以人为本。

3.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的创新模式

中医走出去的方向是,立足国学、走向科学。中医一方面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不能故步自封,要努力和现代科学相融合,将中医放入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大平台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医药走向世界,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创新的模式有哪些呢?

3.1自学――指导式

主要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主要步骤:第一步,提出要求,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第二步,开展自学;第三步,讨论启发;第四步,练习运用;第五步,及时评价;第六步,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要设计出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学习工具,如字典、词典等。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

3.2目标――导控式

主要是设计一个由低到高的一个程序化目标,通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水平,合理安排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到最好。主要步骤:第一步,前提诊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点,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要的提示、复习和回顾,为学生学会新知识做铺垫;第二步,明确目标;第三步,达标教学,通过讲课,使同学们掌握所学内容;第四步,达标评价;第五步,根据评价结果,查漏补缺。这种模式下,教师要提前充分的备课,分析每个知识点,让学生牢记。

3.3传递――接受式

主要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比较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步骤:第一步,复习所学知识;第二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第三步,教师讲授新课;第四步,巩固练习,提高熟悉程度;第五步,检查评价;第六步,间隔性复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知识,但相反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并不能完全掌握,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2篇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

1.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 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 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 (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1]。

1.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 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 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 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2]。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

2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国药概念内涵

2.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以组织形态(有时称病理形态)、生理 功能、生化变化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述机体的功能状态,并以此作为诊断的标准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的话(因尚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手术等),主要考虑影响机体病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而选用相应药物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强调的是外因对机体功能指标的针对性而较少考虑机体内因的综合影响[3]。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

2.2西药概念内涵: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 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 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 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 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至于生物活性则考虑各个药物各自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4]。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 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

3关于中药和西药应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3.1中国的药并不就等于中药。所谓中国的药,应包括中国生产的所有药物。不仅包括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尚包括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如蒙药、藏药、傣药、维族 药等以及民间药(有时可称作草药),因它们均为各自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药物,即具相应的特性、功效表示法及使用规律,故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称作中药。如果称它们为中药的活,只能说是泛指的中药,即中国的药,而不是特指的中药。

3.2一个药可称作中药又可称作西药到底如何称呼,应看药物概念内涵的两方面(如上述)。为进一步说明问题,试再举例。如大黄,无疑是一味中药,因它具中药基本内容而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但西医药学体系亦使用它,使用时并不考虑其中药基本内容,只考虑其西医药学术语表示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味苦,少量使用 作为苦味健胃药;具致泻作用,用来治疗便秘等。故在此种情况下,只能称之为西药。

3.3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有效成分或部位,到底算中药还是算西药? 到目前为止,一般来讲,还是称作西药为宜。如延胡索乙素,是得自中药元胡,且为其镇痛有效成分之一,但因其尚不具备中药基本内容,只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即考虑其具镇痛、镇静催眠作用,对慢性持续 性钝痛尤内脏痛效佳,主要用来治疗内脏钝痛、脑震荡后头痛及痛经等。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称作西药。如果将它们放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内涵即中药的基本内容,它就能成为中药。

参考文献

[1]张怀亮;潘钰蔚;陈正琴;;中医基础理论量化研究新思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

[2]陈军;;药学一统观[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1期

第3篇

关键词:中职;中医药学;教学;教法

一、中职生的学习特点

中职学生是一群特殊群体,很多学生选择职校之前,往往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基础较“差”。中职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所以,学生到了职校,当他们学习的内容发生了实质转变,之前语、数、英等文化课不再是“重点学科”,他们面对从未接触的专业知识学习,站在了全新的起跑线上。加上这个时期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思维活跃,记忆好,知识接受能力强,只要教师教法得当,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让中职生恢复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欲望,他们的学习效果定会有所改观。

中医药学概论为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之一,内容涵盖中医药学最基本、最重要、最实用的理论,学好这门课程有积极的意义。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师,在了解中职生特殊性及其学习的特点后,应改变传统的简单的知识灌输,使学生学习不感到枯燥无味,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中的几点探索

1.精心备课,查阅相关材料

中职卫生职业教育中医药学概论编写十分简单,内容却覆盖了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三大板块。教学上,教师若照本宣科,完全局限书本的内容,就会出现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的情况。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容易些,学得轻松点,在备课过程中,围绕课程教学任务,根据大纲课时安排,我翻阅了一些参考书和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丰富了授课的书本知识。

2.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医药学知识非常丰富,在报纸上、网络中或生活里我们经常可以了解到很多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为了引起学生课余时间对它们的关注,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位同学每次上课前三分钟,按照号数顺序,一次课一位同学上讲台来,只要和中医药学相关,形式不限,内容不限,可以讲一些中医药传说,说一点养生常识,分享中药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等等。

3.借助图片、视频等,让教学更直观

中医药学概述理论抽象,诸如五脏六腑、经络等,学生没有临床接触,对其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困难,单纯靠教师或书本对这些理论的描述,往往不能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直接的感像。这时,若有其他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老师就会教得更容易,学生也能理解和接受了,学得更轻松。所以,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我使用一些教学辅助手段,若在传统的板书课堂,就带上相应的模型或挂图;若是多媒体教学,就结合视频、图像讲解。

4.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让学生学习理解更容易

《黄帝内经》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中医药学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教师教学要根据学生理解的需要,适当引入看似“非医”的一些知识,这样学生理解中医药知识就会更容易了。

5.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为了方便记忆,古人总结了很多中医歌诀,诸如《药性赋》《汤头歌》《医学三字经》《频湖脉学》等,这些内容对初学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方法自古以来为诸多医家所推崇。然而,理解基础上的学习记忆更为重要。

6.进行适当的课堂讨论,辨别掌握易混不易记的知识

中医药内容众多,比如中药方面,形状、功用相似的两味中药比比皆是,它们容易混淆,不易记忆,很让初学者头疼。这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把它们拿出来,让学生自由讨论,从不同侧面思考,发表观点、看法。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讨论、辨别和总结,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

三、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将考核方式由以往的闭卷考试改为闭卷与开卷以及平时学习成绩结合的考核方式,三者成绩各占一定的比例得出综合成绩。这种考试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考过程又考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赛美,朱章志,蔡文就.博士研究生《伤寒论》课程教学改革新探[J].中医药学刊,2004.

[2]吴平.重视现代医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现代医院,2003.

第4篇

本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人为本”健康理念的逐步形成,中医药学的学科方向必须变革,这是当代中医药界学人的历史责任。当今学术发展的方向是在自然哲学的引领下实施医学健康行动。将“人”放在天地之间来看人的健康和疾病,精气神一体、象与形融通、科学与人文互补互动。重在中医临床优势病种,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诊疗体系构架的完善,已获得共识性的循证证据,以提高基础理论概念的诠释、研究思路由“还原性分析”朝向“系统化研究”转变的探索,逐步建立规范的中医药行业国内外通行的标准,以不断提升中医药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首先讨论一下自然哲学与中医学术方向变革的关联性。自然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人的一切对象为对象,是自然对象整体的本源或存在方式。从人类学本体论视角看它绝不是个别现象的描述学。人的存在与自然相关,人的自然化与自然化的人,《论语》讲“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山川河流及万物都在变化之中,人也需要认知变化,顺应自然而演变及适变,这是美学的论题。而实践美学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哲学,它以外在一内在的自然的人化为根本理论基础,美的根源在于外在自然与人的生存关系的历史性改变,而美感的根源在于内在的自然,即先天生理心理和后天文化教育经验的渗透,也是心理性向社会性融合的过程。联系中医药学的理论是现象理论、非线性理论,是巨系统的复杂理论。它的理论价值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哲学底蕴,体现了华夏民族崇尚“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立命”的道德风范。另一重要方面,自然哲学对中医学人倡导“象思维”的模式,以形象思维为基础,重视观察和体悟,审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状态,将形象、具象、意象的主体认知落实到临床医护诊疗工作中,以维护健康与提高疗效水平。显然“象思维”是动态的整体,是中医学原创思维与原创优势,有望推进整体医学思想与励行多维恒动的关系本体认识论的自觉性。

面对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广大中医药界学人把惠及民生为己任,要提高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公平性和社会可及性,这是中医药学术方向变革的动力。关于中医药学学科总体目标的设定,先荽认清全球科学格局正在变化之中,重要的在于科学概念的更新和宇宙观的深化。21世纪科技界对黑洞的观测与发现,其中有90%的暗物质即那些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而黑洞的物质运动是不规则的、非线性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对宇宙天体的观测研究,无疑影响着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确切地说中医学不是唯唯物的,而是以唯“象”为主体的,是非线性和不确定的,应强调实体本体与关系本体的整合,注重能量与信息的时空转换,显然中医学现象理论与现代大科学的宇宙观相吻合。

目前,大科学时代是由信息时代逐渐向高概念与大数据技术演变。笔者理解的高概念首先是科学人文的融合,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人文互补互动;二是要研究复杂系统的相关性,要敢于突破原有学科的边界,提倡整合;三是对不同民族、地域的优秀文化中的科学概念进行诠释辐射与创新。大数据是针对复杂系统多学科、多元化研究的海量数据,包括着非线性、不确定性数据的综合集成技术。可见高概念大数据技术将为中医药学科理论框架与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更新创造良好的机遇。纵观20世纪医学科学发展的轨迹是以二元论和还原论为中心展开的纯生物性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代价是医学人文的失落,眼中只有“病”而忽略了主体的“人”,过度追逐“科学化”,以生物学的指标作为判别疗效的唯一标准的医学。虽然在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了医学主体的人的复杂性、能动性与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质,如何求解?新的自然哲学观引领下的健康新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注重关系本体论的研究设计思路,注重人文关怀、人的道德和人的社会适应性,与医生患者成为道德共同体的培养。

有一个问题必须讨论,即在科学人文融合的大科学理念引导下,当今的中医学与西医学能以互补互动向趋同方向发展,为构建统一的新医药学奠基吗?有学者认为中西医之间从具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两种医学的基础理论都具有不可通约性。先说具体对象中西医学依自然哲学原理应是“人”,人的存在的一切对象。只是产生于西方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西医学在一段历史时期将对象侧重在“病人”的病、追求的是生物学的指标,重技术重实证,必须可重复可复制。还原论盛行的20世纪,对人类物质文明的提髙功不可没。笔者作为中医学人对西医学出现的问题不言自明。晚近十数年间亲身观察医学方向在逐渐转变,重视人文关怀由“人的病”到“病的人”的情绪、感情、心理变化,逐步渗透出现叙事医学、发展医学心理学科,有学者明确提出循证医学叙事化。医学科学研究面对复杂系统的临床难治病,从“单疾病、单靶点、单药物”的医疗模式,正经历着多学科、多元化、多层面整合集成探索调控疾病的转变,研究思路上正发生从“还原性研究”转为“系统性研究”、从“描述性研究”转为“预测性研究”,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从网络这一整体的视角来认识生命活动与药物治疗机制。尤其是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内容,朝向个体化医学、预测医学、预防医学、参与医学做出调整以适应转化医学与网络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罹三千年的历史始终是人,“以人为本”。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上溯孔孟仁学、老庄“重生”顺其自然的哲学,一贯以儒释道主体的国学为指导,国医国药不断融入外来医药又不断向外辐射传播,从来都是开放的系统。有鉴于本世纪二元论与还原论逐渐被多元的大科学的革新所取代,同时一元论与系统整体论的兴起,将“人”放在天地之间来看人的健康、来看人的疾病,物我一体、知行一体、精气神一体、象意形融通,历来主张科学人文互补互动,是具有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的学科。综合上述,从中西医学研究对象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影响和近代研究发展趋势看,从不同质不通约而朝向整合方向迈进。

回首本世纪初叶,我承担了国家“973”与自然基金委重大科研项目,对中医方剂配伍着手研究组建了多学科的团队,不仅有中西医药专家,还广泛吸收引进了化学、物理学、数学计算、信息与天文学专家的参加与指导。中医方剂有中药配伍组合的物质基础又体现治疗效应,是中医理论的载体。届时,我提出“方剂的潜能蕴藏于整合之中,不同饮片、不同组分、不同化合物的不同配伍具有不同的效应,诠释多组分与多靶点的相关性,针对全息病证,融合对抗、补充、调节于一体,发挥增效减毒与减毒增效的和谐效应”。整合效应包括药效物质与生物效应的整合,药物实体与表征信息的整合,药物功效与人体功能的整合。通过实验认识到“网络”可以看作是整体与系统的构建基础和关键技术。譬如“网络药理学”中的网络,在宏观与微观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表型等不同层次,有基因调控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信息传导网络、代谢网络、表型网络等各种生物网络,“网络”作为复杂系统分析的关键,代表了一种符合中医药整体特色的研究新理念与新方法,我国学者无分中西展开的复方网络药理学研究与国际基本同步,中医方药研究有望跻身当代科技前沿,为源头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医药学历来以临床医学为核心,在具体的内容上首先朝向个体化医学。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如何基于药物遗传学的发现而发展个体化医学,已受到医药科技界的重视。中医诊疗从整体出发,如治疗同一种病,因遗传背景体质禀赋的差异等,出现“证候”不同而治疗方药与剂量亦不相同。当然,还有医学模式中心理情感与社会、环境等也是个体化医学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显然辨证论治的理念与技术将在个体化医学的发展的时空中发挥主导的作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践行预测医学与预防医学,应将重点放在病前的早期监测。中医治未病与五运六气学说是其代表,积极辨识健康状态及演变趋势,适应各种气候、物候,各种环境的变化,又要调心身怡情养性。

中医作为整体系统医学有明确的内在标准,如“气脉常通”“积精全神”“阴平阳秘”等;具体干预方法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等为实践证实有效的身心调摄的理念和方法。至于参与医学,倡导每个人主动参加到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和维护健康的全过程中去。历来重视人的智慧和能力,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所欲、皆得所愿”,以调制承平,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转化医学要作为重点的变革之一,凸显个体化医学的中医中药的优势,同时要参与到全球卫生信息化工作中。中医药学讲转化医学是“以人为本”,从临床实践中凝聚科学问题,再做基础研究与新复方的开发研究,是基础科研成果转向临床应用,进而提高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水平。因此,转化医学研究的模式必须是多学科的联合体的密切合作,医院要向院前转化,成熟技术向产业转化,科研成果向效益转化,面向基层医教研产要向人才培养转化,总之其“模式”具有普适价值。勿需讳言,我们在推动转化医学中体悟到还原论与系统论,与运用网络医学作为调整变革的重点时,面对多因素、多变量、多组织器官复杂性现代难治病诊疗,中医学与西医学基础整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从东西方科学的差异与交融的大背景看,中医与西医的整合是历史的必然,然而目前已呈现的是一种趋势,处于起步的阶段。从医疗体制改革的需求出发,中医学科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为实现中医药学科总体目标的愿望,科学人文互补互动,东学西学兼收并蓄,我主人随弘扬原创优势,来构建统一的新医药学任重而道远。我愿学术团队的每个成员谦逊地向社会贤达学者智仕学习,尤其要细致倾听与研究不同见解,培养敬畏的品德,以求异而求真,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人类学的历史将会证实,整合医学可能是医学发展的方向,或许未来将否定我们的观点,仅仅存留下些痕迹。但在今天每个人都要发挥先天的潜力和后天的才能,学习积淀,组建积淀而又打破积淀,使积淀常新而“意足”矣!

作者:王永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100700)

第5篇

[关键词] 中医药教育;机遇;挑战

中医药学在历史上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今天,仍在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卫生保健做出新贡献。笔者从事中医药教育工作三十余年,本文从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角度,剖析我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为中国传统中医药高等教育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一、中医药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家政策方面

新世纪之初,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医疗体制改革已到攻坚阶段,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医药教育事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选择,在这关键时期,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讲话虽然简短,但内涵十分丰富。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教育事业的一贯关心和重视,同时对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医药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但明确了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和文化性,同时肯定了中医药学历史和现实的作用和地位。

2、中医药学自身的专业特色

(1)中医药学的医学哲学特色:“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哲学特色所在。朱熹说:“天人一物,内外一理”,这个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医的哲学基础,所以强化“道在于一”,是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变化规律分析中医药学发展史,历史表明:古往今来的中医学家都没摆脱哲学对他们的支配,这是把握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关键。

(2)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特色:其一,中医传统研究方法早就寓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逻辑方法于其中,诸如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证明和反驳、三段推理等,尤其重视逻辑推理的作用。

二、中医药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中医药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医学与社会的发展需求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是现有的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缺乏灵活多变的中医学教育模式未能紧随医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而变更,专业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缺乏灵活性的结果是:中医院校毕业生择业难,甚或无人问津,出现医疗卫生人才的短缺和中医药人才相对“过剩”的尴尬局面。

2、课程内容陈旧、课程安排不很合理,学生知识掌握泛化

在中医药有关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包括因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局限性所出现的病症(如烈性传染病等)以及对此必须采取的诊疗方法和技术手段,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在当今医学科学一体化的背景下,陈旧或被西医内容所代替,而在中医学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的更新,却远远滞后于现实。面对现代西医学的强劲冲击,中医学生难免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产生一种困感和茫然,理想的、系统的、规范的中医思维的培养受到置疑和影响,更甚者,极易出现“西化”、“异化”的倾向。

三、结语

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应该有的放矢,不断的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笔者认为,目前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需要我们转变教育理念,传统的中医药教育只注重中医药理论中的基本内容的讲述,课堂上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质将起到很严重的阻碍作用,这就需要从老师到学生教与学两个方面转变教育观念,将原来的“传授”型教育理念转变为“引导”型教育理念;其次,需要课程设置的改革,中医学是一门富含哲理和临床经验,并自成体系的学科。无论是其理论体系,还是其研究方法,均有着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地方。再次,高等中医药院校建立“回归制度”,定期对毕业生实施返校继缕教育。“回归制度”就是要高等中医药院校对毕业学生定期实施返校再教育,进一步使毕业生有一个继续受教育和继续学习、深入研究的机会。最后,注重能力培养,促进全面发展,着眼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达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有合理知识结构,又有较强能力和创造才能的中医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就学习重要讲话》,引自《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6月。

[2]王庆国:《关于中医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选自《面向21世纪――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版,253-255页。

第6篇

1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

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同等级的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其发展水平及地域影响参差不齐。有的重点学科发展水平较高,可多数重点学科,尤其是校(院)级重点学科,却处于科研综合实力低下、几乎没有研究成果出现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课题研究思路狭窄、研究内容缺乏科学前瞻性且平淡无价值。同时,重点学科人才运行机制呆板、学术梯队不合理及物质设施落后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如此状况,若长此以往,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并无两异,以致于中医药高等教育、临床、科研及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始终处于徘徊不前的落后状态,甚至有倒退的危险。如此下去,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景令人忧虑!

2重点学科建设的突破口

目前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多是对其学科内容进行全盘考虑,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中医药传统学科建设的整体思维框架,结果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对中医药重点学科的建设进程极为不利。笔者认为,确定以中医药课题为中心、多学科联合研究为手段,对重点学科进行多角度多领域研究,这是加强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突破口,而对于改变中医药落后的状况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指出:“远缘杂交,必然产生优良品种。”因此,在确定以中医药课题为中心的前提下,把中医药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结出丰硕的成果。并且只有这样,才可能揭示中医药学的内涵,找到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中医药重点学科才可能清醒地找准自己发展的位置,吸收一切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成果,并引进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和发掘学科的综合研究开发潜力,从而进一步揭示学科的本质。只有不同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才可能循序渐进地由点到面、全面推进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的内涵建设。而不同方向的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发展了,中医药学才可能由薄弱到强盛,最终实现现代化,才可能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范永升教授认为:“多学科研究中医将成为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1]。可见,寻找重点学科建设的突破口,即找准学科课题的研究方向,多学科结合,便是加强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关键之所在。当然,对于中医药课题的提出,都要求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甚至要求具备科学前瞻性,有的课题还要求具备社会实用性。尽管中医药课题都是围绕中医药教育、临床、科研及学术等有关内容提出的,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联合进行研究,但不同等级的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其课题研究重点及层次应有所不同。因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与科研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2],对于校(院)级重点学科,主要应针对校内中医药有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理论、临床等内容进行初步的基础性或实践操作性研究,如对某中医药院校《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结合临床见习的可行性研究等;作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其课题则要求对该省范围内中医药有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理论、临床、发展战略等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如对某省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经验整理与开发运用研究等;当然,国家级重点学科,其课题要求档次高、目标大,课题内容必须具备科学前沿性及实际开发运用价值,主要应针对国内外在中医药教育、理论、临床、科研、学术等方面研究成果不显著或者无人研究的领域进行高层次高水平的、多学科联合的深入研究,如对中医药国际教育前景预测及实施手段研究、艾滋病中医诊疗理论与技术研究、戒毒的中医机制与方法研究,以及对中医药与其他学科结合发展的模式研究等等。

3重点学科建设措施与办法

31人才运行机制建设中医药课题的提出能否具备科学前瞻性、实际开发运用价值,以及研究结果如何,关键还在于重点学科的人才运行机制及结构配置。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其人才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关于学术带头人的遴选,不能仅凭年龄、职称加以考虑,而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层次、工作科研实际能力、是否具备前瞻性课题思维,以及管理才能等方面的内容加以综合考虑,尽量避免把学术思维僵化、固步自封的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在确定学术带头人的前提下,根据重点学科课题长期研究方向的需要,可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招聘录用所需人才,从而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学术科研梯队,但应注意重点学科老中青专业人员的配备比例,一般宜为1∶2∶3。同时还可引进外单位非医药专业的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或选择本学科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相关知识技术,以弥补知识结构之不足,为学科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知识结构及智能储备。

32物质设施建设物质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题的研究条件及重点学科建设的进展。同时,对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重点学科的顺利建设与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校都应增加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资金的投入,并根据重点学科的等级、学科性质、课题研究内容及层次的需要,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工作设施和福利保障,这是保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切不可忽视。

4重点学科建设远景展望

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而申报不同等级的重点学科建设也必将成为中医药院校工作的重点。当然,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超越传统的中医药建设思维框架,大胆地探索中医药学与理工科结合、与文科结合、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民族医药相结合进行研究发展的可能性,寻找学科间相互联系的结合点,并善于吸收一切先进知识成果武装自己、发展自己,从根本上揭示中医学的理论及临床诊治内涵。只有通过这样多学科的联合研究,揭示出中医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本质,中医基础学科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诊疗手段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发生变化,中医药事业才可能从理论到临床方面真正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甚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形成能更好地适应世界人民需求的新兴中医药学体系,即实现真正现代化的中医药学体系。可见,大力加强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其战略性地位,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医药传统思想的束缚及落后状态,才可能培养出国内外急需的跨学科、跨领域、适应面广、应变能力强的中医药复合型临床人才、理论研究人才、工程技术开发人才。只有这样,中医药学才会有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希望,中医药成为世界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理想才会变成现实。

第7篇

1中医药学与民族医药学的联系

中医药学在历史进程中大量吸纳、综合了周边少数民族医药学的内容,如藏医药学、维吾尔医药学等通过西域的地理优势,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中药中的胡麻、草红花等来自西域;《黄帝内经•易法方宜论》所说的砭石从东方来,毒药从西方来,灸芮从北方来,九针从南方来[1],充分证明了中医药学在其形成过程中吸纳、综合了少数民族医药学的内容。同时,民族医药学也吸收了中医学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解释了人体与外界的相互辩证关系,创立了一套诊治疾病的治疗学说和药物学说。如据湘西苗医欧志安的考证,《神农本草经》中苗语记音的药物占三分之一[1]。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印度医学也随之传入中国,10世纪之后,阿拉伯医学随着丝绸之路来到内地,诞生于明代初年的《回回药方》,吸收中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如它对中风病以左疾右瘫来描述,即受中医学影响,可以说回族医学是阿拉伯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完美结合。

2中医药学与民族医药学的区别

根据近几十年的挖掘整理和发展,目前已经有不下35种民族医药整理出医学资料,分析较成熟的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回医、朝医、壮医、苗医等可以发现,民族医药的诸多方面与中医学有明显的不同。

2.1文化背景、理论体系不同: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医药需求,在历史上创造了各有特色的医药文化。其中除中医药学之外,还有少数民族医学,从近年来的继承发展和发掘整理情况看出,我国的民族医药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苗族、彝族、回族等。藏医学是以隆、培根、赤巴三因学说为核心,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七物质、三秽物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形成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蒙医药学是以三素(赫依、希拉、八达干)和七元为核心的医学理论;以药味、药物功能与药味转化原理为配方基础的药理学体系和服药十原则构成临床药理学;蒙医药学尊崇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认为人体是对自然界模仿的缩象,强调人体的整体协调、三素动态平衡;不仅从系统观点出发实行六因辨证而且针对性别、年龄等实施个体治疗[2]。维吾尔医药学的核心是四大物质学说,认为火、气、水、土四大物质对世界万物的生、长、盛、衰均产生影响和作用;根据四大物质学说这一核心理论,创立了气质学说、体液学说、器官学说、力学说、素质学说、形与神学说、健康学说、疾病学说、危象学说、治疗学说和药物学说等辩证施治理论[3]。傣医药学的基础理论是“四塔”(风、火、水、土)和五蕴(色、识、受、想、行)学说。苗药的理论是“纲、经、症、疾”理论模式,即“两纲、五经、三十六症、七十二疾”;将一切疾病归纳为两纲(种),即冷病和热病,又将一切药物归结为两类,即热药和冷药;其用药的基本原则是“热病冷治,冷病热治”;诸如此类的治疗原则还有“弱漏用补,邪重用攻;遇毒要用九法治;气要通,血要散;常病要用内外治,怪病要用奇法治”等[4]。回族医学认为四行(即四元,包括气、火、水、土)为先天之气,为三子(即木、金、活)之母;三子是后天之气,为四行之子。回族医学认为天地定位,水火交错,万物开始化育,首先形成“金”、“木”、“活”。“四元”与“三子”配合而形成回族医学的七行学说[5]。以上说明,每种民族医学均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互相不能替代,各自以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着。

2.2诊疗方法不同:十五、十一五期间各地对民族医药做了大量的保护、抢救、挖掘、整理工作,民族医药有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分析部分民族医药治病方法可知,民族医药在诊疗方法方面与中医药有明显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专科专病方面,藏医药对高原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蒙医对脑震荡和骨头摔伤等疾病,维药对白癫风、妇科、骨科以及口腔疾病用药方面亦有其独特之处;瑶药则以治疗肿瘤和红斑狼疮见长;朝医药治疗糖尿病等疗法独特等。二是在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如维吾尔医在治病当中对非体液型气质失调疾病首先采用调整法,对体液型气质失调疾病,轻者亦采用调节法,重者则首先采用致病体液成熟法,第二步采用致病体液清除法,第三步采用恢复脏器本身功能的根治法。以白癜风为例,维吾尔医认为白癜风多于湿寒性气质严重失调,即异常黏液质重度过剩而影响皮肤时所致,故根治白殿风,先采用黏液质成熟剂,以成熟过剩的黏液质;第二步用黏液质清除剂,以清除已被成熟的异常黏液质;第三步才能采用恢复皮肤色素的根治药物[3]。再如藏医的刺血、药浴,蒙医的接骨、壮医的药锤、维医的沙疗等等。第三是独特的保健方法和养生观念。

2.3药物资源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地分布于除华中、华东地区以外的广阔区域,这些区域大致可分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高山峡谷、西部荒漠、北部草原以及滇、黔、桂、海南及东北边缘的山地等,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几乎囊括了我国所有的植物区系成分,药物资源极为丰富。少数民族医学主要就地取材利用所栖息地区的药物资源,所以各民族所使用的药物资源物种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化特点,如藏药的70%来源于高原分布的物种;维族药品种则带有明显的荒漠物种特点等[6]。

2.4药物应用不同:中医药学与民族医药学在药物应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临床应用形式上的不同:在云、桂、黔、海南等气候温暖、植物生长茂盛的区域,各民族常利用鲜药材,现配现用,如苗药;而在青藏高原、西部荒漠、内蒙高原等气候生态较为恶劣的区域,再加上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在这些地区药物则多使用干燥药材,并多制成散、丸、酒剂等制剂以满足游牧生产中人员流动性大的需要,如藏区的藏医院临床给药中,多直接使用单味药材粉末配伍,或制成复方的散剂、丸剂等,因此,经长期积累形成了七十味珍珠丸、仁青常觉丸、石松丸等大量疗效确切的名贵成药制剂。二是基源相同但药用部位不同。这些差异性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生活环境及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既体现了各民族医药的特色,也正是各民族药包括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3民族医药学可以借鉴中医药学发展的经验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医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有自己独特的不能为中医药囊括之处,与中医学有明显的互补性,是我国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医药卫生资源。虽然经过30多年的发展,然而民族医药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基础比较薄弱,各种的典籍面临失传、传承面临断层、从业人员资格受到拷问、药材资源面临破坏和灭绝、研究教育工作举步维艰等。可喜的是,我国已经逐步认识到保护民族医药、促进民族医药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切实促进民族医药学的发展。中医学的发展经历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较好的方法,可以为民族医药学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参考,大大提高民族医药学发展速度和发展的质量。因此,民族医药的研究可以借鉴中医药的发展经验,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大好环境下,快速发展成熟起来。

第8篇

论文关健词:研究生 中医药教育 科学融合 教育思路

论文摘要:就中医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教育应多学科融合的思路,认为要增强办学活力,就必须把中医药教育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结合起来,以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00多年前,马克凋、就曾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会把关于人类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正如同关于人类的科学把自然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一样:它将成为一个科学。”这一过程将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过程。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在人类科学发展的初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直到巧世纪下半叶,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才促使科学分化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体系,这一分化直到现在仍在进行,并形成了门类众多的各种学科。这种分化,对于人类来讲,纯属迫于无奈,它既是科学上的进步,又反映认识上的局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过长期分门别类的独立发展,在各自领域已逐渐成熟,但是以栖牲对整体的把握为代价的。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各学科之间实际上存在的有机联系,任何时候都不能被截然分开。只有将各学科的研究综合集成起来,才可能取得对客观世界的全面正确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摆在人类面前的很多问题已经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必须通过学科间的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才能开辟当今人类前进的道路。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学也面临着与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人文社会科学最新成就的融合及跨学科的研究,它自身的各个学科也面临着相互融合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科间的类比和借鉴往往引发创新和发明,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沿袭了西方的教育模式,中医药教育吸收西方医药教育诸多科学管理方式的同时,放弃了体现自己民族特色和深刻哲理的一体化思想,把中医药分门别类地组成独立的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系,下面又分成各种学科:中医药密不可分的关系被人为割断,这种弊端持续至今已近半个世纪。这样就造成了学药的不懂医,他们有的到医院药房去捡药、配方,有的到行政部门去从政,只有部分到药厂、药检、科研部门去做研究工作。学医的虽能看病,但却被封闭在狭小的专业知识空间。特别是研究生专业范围更窄‘这种现状令人优虑。纵观历代有成就的医家,中医药研究生应该向他们学习,通晓经典,遍涉医文史哲,深究先秦诸子,宋明理学。经、史、子、集无不披览,具有扎实的国学功底,再加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拓宽思路,引进和借鉴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从而验证中医药理论哲学基础的科学性,先验性。实践一再证明,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然而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就连中医原著都读得不多,中医原著《伤寒论》‘考金匾》‘《温病》、《内缈‘《医古文》各50学时,最后医古文照样过不了关,这就没有把根留住,没有学术源泉、怎能深人发展?

研究生学有专攻,但必须建立在把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通晓全科的基础上。古时的中医悬壶济世,亦都通晓多学科,由博返约.这个思路应该是我们培养研究生的正确思路.也应该是我们中医药教育的正确思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路。

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方式,是以机械分割为主要研究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往往容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是通过一般来认识具体和个别,具备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全面素质,就能视野开阔,思路活跃。教学、科研、医疗游刃有余二西方医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分科越来越细,多少才华横溢的学子困守在越来越小的专业空间。西医院校毕业的年轻学生,相当一部分离开现代科技手段就无法看病,这种现象引起了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实践告诉我们,医学院校培养的研究生必须是复合型人才,是通才,21世纪的医生应该是全科医生。西方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漫长的道路,直到20世纪中叶才完成这个转变,而祖国医学早在3000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用整体观和“天人合一”理论为指导的中医药学以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统一的显著特征,越来越倍受西方和各国人士的关注。但是中国中医药学毕竟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很多现象至今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这种局限性阻碍着中医药的发展和进步。然而,我们目前不能解释的,并不意昧着它们不科学,而是反映了我们对中医药学本质的认识还不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和全面素质。同时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现代科学技术,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医药学及其理论的某些不确定性,不规范性,不完善性,甚至是错误的东西。 19世纪以后西方科学家对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获得成功,开始从天然植物中寻找化学结构较为简单的新药。19世纪末,b06的研制成功。开拓了通过化学合成寻找新药的道路。70年代以后、新药的发现率明显降低,成本越来越来高,研制周期越来越长,加上化学合成药的毒副作用,因此,很多新药研制部门又转向从天然植物中寻找新药,比化学合成药成功率高.成本低。为此,全世界约有170家大制药公司纷纷投资夭然药物研究开发机构,欧共体国家就有生产植物药企业2000多家,每年的销售额达17.6亿美元。在国际中草药市场160亿美元的份额中、中国仅占5%、且大部分为原料药、保健品。相反,日本的汉方制剂本源于中国,其原料大部分源于中国,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却超过中国。这无疑对我国的中药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把中医药教育纳人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大循环中,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冲破条块束缚,树立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坚持“科技兴教,产业兴校”的发展方针,以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以产业发展增强办学活力,走“医、教、研”结合和“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只有这样,研究生教育才不会枯萎,才可能出人才,出效益。21世纪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有为才能有位”已不是一个吓人的空话,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位官员讲过:’‘在各国传统医学中,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最悠久,理论最系统,最完整。”就中国传统医药学博大精深的理论而言,这位官员的评价是中肯的。现代科技手段目前尚难说明中药特别是复方中药有效成分。药效、质控和作用本质、作用机理、药性理论等深刻内涵;中药材化学成分定性.定量与药效间相互关联等研究方面还缺乏规范性和标准性,难以取得国际市场认同。中医药作为一个产业能否走向世界,关键就在于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和科研,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必须面向市场,面向世界,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这个大背景下.考虑和确定教学、科研的生存和发展道路。对中医理论整体把握程度,决定着对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的认识程度。中医用药的主要形成是复方,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探刻的文化哲理。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所检测的成分与复方药效关系又因饱制煎煮过程中存在着动态化学变化和新成分的生成,导致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至今不能阐明二因此中药物质基础研究已成为制约中药生产工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瓶颈。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关键在于要有国际认可的标准规范,这就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成果,吸取现代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的优势,建立高效、微量、准确、快捷的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建立规范化的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和指标,开展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以科学数据阐明其药效作用机理及方剂配伍规律的科学性等,为研制安全、稳定、高效的中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中医药必须实现从经验科学向现代高新技术实验科学的根本性转变。很明显,传统的中医药已不适应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发展,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医药教育到了必须实行重大改革、不改不行的时候了。目前,全国专职从事新药研究的人员严重不足,中医药教育思想、体制、方法、机制的严重滞后,中医药学生的专业素质,在当今世界经济大潮面前显得很不适应。唯一的出路只有实行改革、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能振兴,赢得尊严。转贴于

第9篇

关键词:中医药学名词,单义性,术语规范化,定名

中图分类号:NO4;H059;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3-0017-04

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包括收词、定名、定义及英译等步骤,均须遵循一定的工作规范。定名工作是名词审定的重要环节,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1],定名工作应当遵循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民族性、国际性、约定俗称等原则。单义性是名词术语定名的主要原则之一。

我们在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中,根据“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制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 ,并遵守其规定的单义性原则,兼顾中医药学的学科特点,妥善解决了有关疑难问题。本文拟依据上述名词审定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中医药名词术语定名的单义性原则具体实施方法。

一术语规范工作单义性原则概述

1单义性的概念

单义性是术语学最主要的原则之一。现代术语学创始人欧根·维斯特认为:“每个概念基本上只应具有唯一的一个名称,反之亦然。……在术语学中,既不应该有多义的名称(同音异义词和多义词)存在,也不应该为一个概念制定多种专业的命名(同义词)。”[2]单义性即名词与其所指称的概念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一个概念应确定一个,且只能确定一个与之对应的规范的中文名称。当一个概念有多个名称时,应确定一个为正名;当一个名称指称多个概念时,应根据不同的概念分别确定不同名称,以客观、准确地表达概念。

2单义性原则的适用范围

绝大多数科技名词具有单义性,虽然单义性在术语定名中是最重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单义性一般是就名词在某一特定专业、学科范围而言的,它只表现在特定的专业学科中,并总是依附于某个专业学科。离开特定的专业学科来笼统地讨论名词的单义性,是对名词单义性的曲解。如“运动”这一语音形式,在物理学中指“物置的移动”,在哲学中指“物质存在的形式”,在政治学中则指“有组织的有政治内容的群众性活动”。抽象地看,“运动”似乎具有多义性,但当“运动”各义具体到某一特定专业学科时,它又是单义的。

3单义性的实施

实现术语的单义性,需要解决“一义多词”和“一词多义”的情况。对于这两种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尽量达到“一义一词”。简言之,“一义多词”情况可以通过设立异名等方式解决;“一词多义”则可以根据学科门类而分别定名,或者因外文名词相同、汉语概念不同而分别定名。

二中医药名词术语定名的单义性原则实施方法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规定:中医药名词的定名须贯彻单义性的原则,一个概念应确定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规范的中文名[3]。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历史性、人文性等原因,中医药学名词术语具有相当浓厚的人文属性,并非单纯的科技名词,因此难以达到绝对的单义性。在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中,“一义多词”“一词多义” 等现象的存在较为普遍,成为定名工作的难点。例如“七情”一词,既表示病因之一,也是中药的配伍形式,这是“一词多义”的典型例证。“一义多词”现象的典型例子,如“子宫”“女子胞”“子脏”“子处”“胞”“胞宫”“胞胎”等多个名词,都可指代解剖器官子宫。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规范、审定中医药学名词,应该结合中医药名词术语特点,探索总结适合中医药学特色的单义性原则具体实施方法。

1“一词多义”的处理

“一词多义”在汉语名词中较为普遍,人们常借用比喻等方式赋予已有的名词以新的概念。如生物学中的“病毒”被借用到计算机领域;计算机领域的“软件”被借用到管理学领域。由此可见,强调不能“一词多义”,更主要地体现在同一个专业领域。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各种学说理论层出不穷,因此名词术语的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常见。处理中医药名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1)分化不同义项

如果某个名词有多个义项,选择其他名词分别承担其中一个义项,从而实现该名词的一词一义。例如“三焦”一词,具有两重含义:①脏象名词。指六腑之一。②耳穴名称。定名时在指代耳穴的“三焦”前加方括号,加注“耳穴”,将“三焦”的义项分化([耳穴]三焦),“三焦”即实现了单义性。“三焦”的英译,则采用译名后加注穴位编号的方法(sānjiāo(CO17)),从而实现单义性。又如“厥”有两义,一是疾病名,指昏厥;二是症状名,指四肢冷。为了实现单义性,前者定名为“厥证syncope”,指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后者定名为“肢厥cold limbs”,指四肢逆冷的表现[4]。

(2)淘汰不常用的义项

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协调一致等原则,淘汰不常用的义项。例如“霍乱”。中医传统所说的霍乱,指以上吐下泻为主症,发病急骤,挥霍缭乱的急性胃肠道疾病;而现代所说的霍乱指“感染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中西医对霍乱的定义迥然不同,如果两个义项并列,使用时很容易出现混乱,甚至造成社会恐慌,同时也不符合国家有关传染病的法规。因此,根据科学性、协调一致等定名原则,传统中医的霍乱含义在名词审定中被淘汰掉,“霍乱”定义采用了现代医学的定义——“感染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3)保留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的一词多义现象

术语学认为,单义性只表现在特定的专业学科中,并总是依附于某个专业学科。有时,一些不同的或相邻的专业学科采用了同一个名词来表达各自所在专业学科的特定科学概念,这种一词多义现象应该予以保留。例如“七情”,在中医基础理论领域,指“人之情志活动的统称,具体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是人体对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做出的不同情志反应”;在中药学领域,“七情”又指“单行、相使、相须、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合称。说明中药配伍后药效、毒性变化的关系”。显而易见,“七情”在两个领域有不同的内涵,代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这两个义项都应保留。又如“胃”,在中医基础理论领域,指“六腑之一。位于中焦,其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饮食物”;在中医诊断学中,指“脉象有胃气,即脉势和缓,往来从容,节律均匀的脉象”[5]。因此,这两个义项也都应保留。

(4)因学科门类的差异而分别定名

有的一词多义不仅仅是单个名词的问题,而是一类词与另一类词的问题。例如,病机类的名词与证候类的名词,多数存在重复现象。如果只考虑单义性,就会丢失大量名词。中医药名词中做了如下处理:①在名词后增加文字以区别不同义项。此法应用于同名的病机名词与证候名词,统一在证候名词后面直接加“证”字。例如病机名词“血虚”,在“血虚”后加“证”字,即成证候名词“血虚证”。②在名词后增加一个带方括号的文字以区别不同义项。此法主要用于区别同名的症状名词与疾病名词。例如症状名词“头痛”, 疾病名词“头痛[病]”,“病”字外加方括号,指该词使用时“病”字可以省略。如此操作,既明确区别了两词的内涵,也避免了在临床上作为病名使用时,必须用“头痛病”来代替“头痛”的情况,兼顾了科技名词定名的简明性、约定俗成原则。

2“一义多词”的处理

(1)选定一词,舍弃他词

这是定名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根据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民族性、国际性、约定俗成、协调一致等定名原则,选定一个名词,舍弃其他名词。例如“胞宫”的定名。胞宫指“奇恒之腑之一。位于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为女子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4 ],相当于现代解剖学的子宫。“胞宫”在中医学中有多个同义词,常见的有“子宫”“女子胞”“子脏”“子处”“胞”“胞宫”“胞胎”[1]。按照民族性原则规定,定名时应考虑我国文化特色和中文科技名词特性。要尽量采用具有我国特色的科技名词。“胞宫”与现代医学解剖器官子宫基本同义,但出于保留中医特色考虑,未选择“子宫”,最终定名为“胞宫”。

(2)设立异名

一个概念有多个名称时,应确定一个名称为正名,即公布的规范名。根据具体需要,也可以设立异名。异名包括全称、简称、又称、俗称、曾称。①全称、简称:全称和简称是与正名等效使用的名词,全称和简称是相对而言的,简称是全称的简洁表达形式,全称是简称的完整表达形式。例如“素问”是“黄帝内经素问”的简称,“黄帝内经素问”是“素问”的全称。②又称:若一个概念定名存在分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习用的名称,如果取消其中一个,可能带来不便,如果不处理,分歧更得不到解决。这类名词暂且处理为“又称”,在一个时期内均可使用,推荐的“正名”使用日久,“又称”可能逐渐消亡,这就能逐步引导名词的统一。例如“四气”又称“四性”,“哮病”又称“哮喘”。又称是非推荐名,特殊情况下允许定一个“又称”,只在一定范围内使用。③俗称:是非学术用语。例如“假神”俗称“回光返照”。④曾称:是已淘汰的旧名称。例如“胞宫”曾称“女子胞”[4]。俗称和曾称都属于不推荐使用的名词,为了便于查考,故予保留。

三结语

单义性原则是科技名词审定的主要原则之一,单义性原则规定一个概念仅确定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规范的中文名称。名词的定名工作需要解决“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情况,实现“一词一义”。中医药名词的定名工作应该结合中医药名词术语特点,探索总结适合中医药学特色的单义性原则。“一词多义”的处理,可以采取分化不同义项、淘汰不常用的义项、因学科门类的差异而分别定名、保留不同学科之间的一词多义现象等措施。“一义多词”的处理,常采用选定一词舍弃他词、设立异名等方法。总之,实现中医药名词审定的单义性原则,既要遵守科技名词审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也要根据本学科特点,探索符合自身特性的规则与措施。

参 考 文 献

[1]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C]//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名词审定工作参考资料2011:1

[2]欧根·维斯特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王永炎,朱建平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探讨[J].科技术语研究,2002,4(3):3-6

第10篇

【摘要】

针对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进展迟缓,且与中医药高等教育、临床、科研及学术等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提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应以中医药课题为中心、多学科联合研究为手段,以带动重点学科进行全面发展的建设思路,并从不同角度阐明该思路的施行措施和方法,从而为21世纪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中医药学 高等教育 重点学科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intensive subjects in TCM College has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CM career.To aim directly at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nsive subjects in TCM College inadapted to high education,clinic,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cademics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constructive thinking rout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CM intensive subjects should develop all round with intensive subjects based on the center of TCM topics,the means of combination of several subjects.It also elucidates the performing measures and methods of the thinking route from different angles,thus it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nsive subjects in TCM College in the 21st century.

Key words:TCM;higher education;intensive subjects

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临床、科研及学术等综合研究能力得以提高的根基。其建设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生存与发展。根据学术水平高低,中医药重点学科可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和校(院)级3个等级。我们知道,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起点高、目标大、任务重、周期长、综合性强的工作。因此,研究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科学而合理的建设方案显得尤为迫切。

1 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

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同等级的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其发展水平及地域影响参差不齐。有的重点学科发展水平较高,可多数重点学科,尤其是校(院)级重点学科,却处于科研综合实力低下、几乎没有研究成果出现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课题研究思路狭窄、研究内容缺乏科学前瞻性且平淡无价值。同时,重点学科人才运行机制呆板、学术梯队不合理及物质设施落后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如此状况,若长此以往,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并无两异,以致于中医药高等教育、临床、科研及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始终处于徘徊不前的落后状态,甚至有倒退的危险。如此下去,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景令人忧虑!

2 重点学科建设的突破口

目前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多是对其学科内容进行全盘考虑,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中医药传统学科建设的整体思维框架,结果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对中医药重点学科的建设进程极为不利。笔者认为,确定以中医药课题为中心、多学科联合研究为手段,对重点学科进行多角度多领域研究,这是加强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突破口,而对于改变中医药落后的状况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指出:“远缘杂交,必然产生优良品种。”因此,在确定以中医药课题为中心的前提下,把中医药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结出丰硕的成果。并且只有这样,才可能揭示中医药学的内涵,找到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中医药重点学科才可能清醒地找准自己发展的位置,吸收一切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成果,并引进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和发掘学科的综合研究开发潜力,从而进一步揭示学科的本质。只有不同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才可能循序渐进地由点到面、全面推进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的内涵建设。而不同方向的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发展了,中医药学才可能由薄弱到强盛,最终实现现代化,才可能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范永升教授认为:“多学科研究中医将成为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1]。可见,寻找重点学科建设的突破口,即找准学科课题的研究方向,多学科结合,便是加强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关键之所在。当然,对于中医药课题的提出,都要求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甚至要求具备科学前瞻性,有的课题还要求具备社会实用性。尽管中医药课题都是围绕中医药教育、临床、科研及学术等有关内容提出的,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联合进行研究,但不同等级的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其课题研究重点及层次应有所不同。因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与科研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2],对于校(院)级重点学科,主要应针对校内中医药有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理论、临床等内容进行初步的基础性或实践操作性研究,如对某中医药院校《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结合临床见习的可行性研究等;作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其课题则要求对该省范围内中医药有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理论、临床、发展战略等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如对某省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经验整理与开发运用研究等;当然,国家级重点学科,其课题要求档次高、目标大,课题内容必须具备科学前沿性及实际开发运用价值,主要应针对国内外在中医药教育、理论、临床、科研、学术等方面研究成果不显著或者无人研究的领域进行高层次高水平的、多学科联合的深入研究,如对中医药国际教育前景预测及实施手段研究、艾滋病中医诊疗理论与技术研究、戒毒的中医机制与方法研究,以及对中医药与其他学科结合发展的模式研究等等。

转贴于

3 重点学科建设措施与办法

31 人才运行机制建设 中医药课题的提出能否具备科学前瞻性、实际开发运用价值,以及研究结果如何,关键还在于重点学科的人才运行机制及结构配置。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其人才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关于学术带头人的遴选,不能仅凭年龄、职称加以考虑,而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层次、工作科研实际能力、是否具备前瞻性课题思维,以及管理才能等方面的内容加以综合考虑,尽量避免把学术思维僵化、固步自封的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在确定学术带头人的前提下,根据重点学科课题长期研究方向的需要,可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招聘录用所需人才,从而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学术科研梯队,但应注意重点学科老中青专业人员的配备比例,一般宜为1∶2∶3。同时还可引进外单位非医药专业的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或选择本学科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相关知识技术,以弥补知识结构之不足,为学科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知识结构及智能储备。

32 物质设施建设 物质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题的研究条件及重点学科建设的进展。同时,对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重点学科的顺利建设与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校都应增加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资金的投入,并根据重点学科的等级、学科性质、课题研究内容及层次的需要,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工作设施和福利保障,这是保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切不可忽视。

4 重点学科建设远景展望

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而申报不同等级的重点学科建设也必将成为中医药院校工作的重点。当然,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超越传统的中医药建设思维框架,大胆地探索中医药学与理工科结合、与文科结合、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民族医药相结合进行研究发展的可能性,寻找学科间相互联系的结合点,并善于吸收一切先进知识成果武装自己、发展自己,从根本上揭示中医学的理论及临床诊治内涵。只有通过这样多学科的联合研究,揭示出中医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本质,中医基础学科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诊疗手段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发生变化,中医药事业才可能从理论到临床方面真正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甚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形成能更好地适应世界人民需求的新兴中医药学体系,即实现真正现代化的中医药学体系。可见,大力加强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其战略性地位,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医药传统思想的束缚及落后状态,才可能培养出国内外急需的跨学科、跨领域、适应面广、应变能力强的中医药复合型临床人才、理论研究人才、工程技术开发人才。只有这样,中医药学才会有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希望,中医药成为世界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理想才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 范永升.中医药学的五大发展趋势[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1):15.

第11篇

摘要:传统国学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和根基。本文从国学的定义和内涵出发,对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巨大作用、大力开展国

>> 图书馆在中医药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经典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与中医药文化传播 高等中医院校图书馆中医药古籍综合保护的几点思考 财经高校图书馆国学教育初探 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同行优势能力评价的研究 基于中医药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以开放式服务增强大学生“四种能力” 公安院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和途径 中专院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途径分析 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如何在中医药院校开展德育教育 中医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医学期刊的资源结构分析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提升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对策与建议 对文化传承理念的筑建是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之重 浅议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图书馆为国学教育服务的方法和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作用及途径初探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作用及途径初探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徐好")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传统国学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和根基。本文从国学的定义和内涵出发,对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巨大作用、大力开展国学教育的有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了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并对图书馆如何开展国学教育进行了客观介绍,就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实践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关键词:图书馆;中医;国学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2.012The Effects and Ways of Emplo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Libraries to Implement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EducationXu Hao(Library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Fujian 350122, China)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the soul and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rom the aspects of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great role of cultural heritage plays in libra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favorable factors brought by vigorous implemen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education. Then, this article reached a preliminary summary of the significance of emplo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libraries to implement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education, gave an introduction of how to carry out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libraries, and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practical ways of carrying out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TCM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Key words: library; TCM;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国学原意是指“国家”所设立的教育机构和学校,如太学、国子监。世纪初,西学东渐,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国学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渐指为“学问”一说。关于国学的定义,学术界尚无统一的界定。常常与“西学”相对而称,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它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广义而言,国学还应包括中国历史和现代通过原始性自主创新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一切科学文化技术和文明[1];即中国特有之学术系统,乃相应环绕于人生之诸问题,以探讨其原理、原则,并寻求解决之方术,就此探求而得之原理、原则,以及解决之方术,它是研究中国传统的典籍、学术与文化的学问[2]。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学习、研究国学已经成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校管课题[X2009040]作者简介:徐好,图书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技术服务。E-mail: 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必然要求,国学教育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图书馆可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宣传阅读国学典籍的意义,采用多种多样的导读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国学素养,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而且对丰富图书馆自身的资源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1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国学博大精深,蕴含着大量积极的超越性的思想要素。依托图书馆等现代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国学的潜在的价值能够得以更合理充分地开发利用,有助于大学生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道德境界,同时增加精神力量[3],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的洪流。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有着鲜明的本土化、民族化和地域性特征。我国的中医药学知识体系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传统国学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和根基。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阵地、主场所,其图书馆责无旁贷应当为莘莘学子搭建国学教育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国学教育,引领学生寻根溯源,为更好地学习传统医学知识打下坚实根基。2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作用2.1 保护传统文化,促进国学传承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一项社会职能,大量的国学典籍在图书馆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促进国学文化传播以及国学传承上的贡献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支持。2.2 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推动国学文化的传播现代图书馆发展已经融合了多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信息的存储与传播形式不断丰富,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采集保存和传播成为图书馆主流的服务手段。促进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国学教育结合,能够改变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和表现形态,丰富并推动国学文化的传播。2.3 行使社会教育职能,促进国学文化的发展社会教育职能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使命。利用文献教育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应通过宣传、引导和帮助读者多读国学典籍,让读者在阅读中接受国学文化熏陶,结合有针对性的国学讲座、国学沙龙等活动,帮助他们自主正确地学习和研究国学文化,促进国学文化发展。2.4 丰富图书馆文化内涵,促进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文化是一种以校园为背景、以图书馆资源为平台、以馆员与师生的互动为基础、以追求知识为目的、以育人为核心所形成的一种由馆员与师生共同认可并遵循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3]。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内涵丰富,在知识传播、大学生的性格养成以及在增加学校的文化底蕴等方面弥足珍贵。图书馆文化具有导向性、引领性、认同性。因此在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可直接推进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建立,丰富图书馆文化的内涵,进而直接促进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2.5 开展国学教育,密切中医药学与国学的多维连接中医药学的根基是中华传统文化,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作根基,中医药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中,也一直有“儒理与医理相通”、“道家与医家相融”之说。由于一些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在近代中医药学与国学的一些相融相通之处被有意无意地割裂,使得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近几年,国内外中医药学界的有识之士都积极呼吁做好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工作,因此重续中医药学与国学的血脉刻不容缓。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更应积极推进国学教育,进一步密切中医药学与国学的价值连接、思维连接和文化连接。 3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3.1 基于传统馆藏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3.1.1 开辟国学阅览器或建立国学文献区,整合国学图书资源 国学文献资源丰富,涵盖内容广泛,涉及多个学科。如果按《中图法》分类,这些文献一般都会被分散到图书馆内各个不同类别的书库和书架上,读者索取和找寻不便[4],不仅导致许多国学文献资料利用率较低,也不利于激发读者对国学文献的阅读欲望。为克服这些不足,图书馆可对馆藏国学资源进行分类组织和整理,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国学阅览区,或在图书馆内醒目的位置设立国学专题书架,使读者对国学文化经典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也更方便读者获取国学书籍,有效地提高国学文献的利用率。3.1.2 加强国学经典推荐,充分发挥导读功能 国学文献门类数量繁多,可在充分研究分析各类国学文献的基本特点、学术价值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向读者推荐代表性的作品,梳理、编撰、推荐国学经典书目,摘编国学书评,介绍相关国学作品的内容特色价值及阅读指南。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导读功能,促进并保障国学文献资源的保障服务力度和深度服务。3.2 基于数字馆藏及网络技术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3.2.1 网络国学资源导航 日益发达的网络环境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国学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组织专人有针对性地对网上的国学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筛选重组和分门别类,构建网络国学资源数据库,也可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国学资源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网络国学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服务,使网络环境成为国学传播和教育的重要平台,将资源丰富可信的一些国学网站,如国学网、中国国学教育网、国学数典论坛等直接呈现给有兴趣的用户。3.2.2 引进国学专题数据库,建立国学特色资源库 当前,大学生读者的信息来源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了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仅仅拥有传统国学馆藏数据和资源已经远远不够。因此,在继续丰富和不断采集更多纸质国学文献的同时,还要努力优化馆藏结构,有针对性地增加电子文献的比例,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和境外比较成熟的国学专题数据库[5]。中医药院校图书馆还应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特色以及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开发本馆的国学特色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可以包括:有关儒家、道家、佛家的经典著作,今人研究的著作和文章等;书法及国画,有关名家论著作品、图片及相关鉴赏等;古今历代名医相关论著以及各代本草图谱书籍等等。3.2.3 开展国学相关参考咨询服务 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建立国学专家服务台,开设咨询专栏、网络论坛等,培训和配备专业咨询馆员,向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国学、医学经典相关的咨询服务。还可以与校内外国学专家、中医药临床及文化专家合作,参与咨询与讨论。图书馆还可将读者提出的常见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建立国学常见问题与解答库。一段时间后即可在图书馆网站上专题展示,供读者检索查询,方便读者从中迅速获得类似问题的答案。3.2.4 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国学热点推送服务 随着个人移动终端的普及,图书馆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主动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主动推送等服务。图书馆可以开设手机短信服务,依托微博、微信等手机平台有征对性的向用户主动推送国学热点话题、最新国学动态、国学新书推荐、国学专题活动等信息,让用户在第一时间能够接收到相关的信息,并采取相应的信息获取行为。3.3 基于图书馆建筑硬件开展的国学教育途径3.3.1 利用图书馆馆舍等硬件设施营造国学教育的良好氛围 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包括图书馆建筑、景观、文化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等,在室内装修和装饰方面体现人文内涵,能让这些设施体现丰富的国学气息。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可有机融入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中医药的构成要素,凸显国学文化特色,彰显传统医药内涵,使用户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出良好的古典艺术氛围。3.3.2 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环境开展各种国学主题活动 在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图书馆的馆舍功能空间和实体资源应该加以充分利用。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可以定期开设国学专题,专题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内容可以深入浅出。专题活动包括:有组织地开展国学讲座、国学论坛、国学沙龙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国学学习和研究;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及国学专家开展系列讲座[5];与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等部门合作,成立国学书友会,既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国学活动,也可以通过书友会成员的影响和宣传,促进国学文化在校内外传播;利用图书馆的场地和资源,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国学及医学经典名师导读、征文竞赛等;使大学生在图书馆中吸取国学精华,融汇医学传承。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充分挖掘国学文化的资源精粹,能够更有效地带动师生们对传统中医药学的理解和吸收,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以及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扬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李宏巧.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研究与推广探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3(5):81-84.[2]肖红霞.国学导读与当代大学生的国学教育[J].鸡西大学学报,2010(5):3-4.[3]钟志春.浅谈大学图书馆文化及其建设[J].黑河学刊,2011(7):127-129.[4]邱圣晖.关于高校图书馆国学推广的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1(12):59-60,72.[5]林移刚,何天云.高校图书馆国学教育途径初探[J].图书馆学刊,2012(9):53-56.(收稿日期:2013-12-27,编辑:魏民)

第12篇

1分析教材与学情,准确把握定位

医生也绝不是泛泛地认得几味药,记得几个方就是中医。”对于非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学习现代医学的同时,了解祖国医学的渊源、历史传统,熟悉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基本理论、发展状况以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成就,为今后从事医学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重在了解,对学生不能要求过高过深,只要求他们熟悉简单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病治疗方法,了解中药的作用及组方原则和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围绕以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为核心的生理与病理;以六气、七情为主的病因与预防;以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为中心的诊法与治则;以及基本的中药、方剂理论等,引导学生步入中医药学的殿堂。

2讲好开篇,激发学习兴趣

通常绪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是以概述、简介的形式出现,一般都不作为学习的重点,但在中医学的教学中绪论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它会形成学生对中医药学的第一印象,讲得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讲解时可以医学发展的历史轴线为纲,详略得当地向学生讲述中国医学史:如汉末之前的四大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神农氏尝百草著成《神农本草经》,扁鹊切脉断生死被誉为神医,华佗自制麻沸散行剖腹手术堪为外科鼻祖,张仲景勤求古训、拯救生灵而为医圣;金元四大家开创了中医学术争鸣的新局面;李时珍赴深山、访千家、三易其稿而著成《本草纲目》;明清温病学派开拓创新、使温病学自成体系。这一幅幅生动的医史画卷向学生展示出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历史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医学的探索欲望,为今后学习中医学做好心理准备。

3借助现代医学,阐述中医理论

中医学的形成发展特点决定了其理论的抽象性,加之其文字专业性强、术语多,对于初学中医的学生来说,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中医教学应尽可能通俗易懂,教学过程中以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用以解释中医基础理论,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经过研究初步阐明了肾阴虚和肾阳虚本质上与机体皮质醇量的高低相关;热证时在病人和动物模型中发现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的排出量亦有明显增多,而寒证则相反;中医血瘀与现代医学循环和微循环障碍之间的关系等,这样生动具体的成绩和实例,会使学生感受到中医学的奥妙和神奇,从而提高他们探索中医理论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且开阔了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4突破传统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理论授课方法,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显得枯燥乏味,如果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1)注重启发引导,加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中医学知识的联系性很强,在授课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以提示,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新知识。如在详细讲解了生理功能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相应的病理变化,从而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2)开展自学讨论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于相对较易理解的内容如病因中的六和中药的煎服方法等,由学生分组自学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在课堂讲解,互相提问,取长补短,最后由教师对重点、难点予以总结,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中医术语的运用能力。(3)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中医理论学习的直观性。中医理论的抽象性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又加上单调的教学方法,使得师生都感到乏味至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件中适当配以形象的插图、临床的实例图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医理论的直观性;而对于中医四诊和针灸学的有关内容还可利用教学录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在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中,尤其是面临严峻生存挑战的形势下,中医教学必须要顺应时代要求,摆脱单调而乏味的传统模式,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符合时代特征,只有这样,中医学才能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

作者:邢美娟单位:邯郸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