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时间:2023-07-09 09:0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第1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既有相关的专著,又有大量的论文。其研究不仅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教育、文学、美学各个领域,而且与现代化等现实问题结合起来,逐渐把研究引向深层次和多方面。如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的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评估研究等,都正视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潜在的规范功能,较多地展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积极意义。但总的来说,理论探讨多,实践路径少。本文试图从当代中国大学德育实践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通过挖掘其优秀的教化资源和所蕴涵的多维的德育意义,寻找现实价值开发的路径,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转换而成为现代化过程的道德资源,从而将传统文化的功用价值落到实处,以求在大学德育实践层面上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以儒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理想人格、审美情绪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的内涵是:首先,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可以丰富和创新21世纪的现代德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道德生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可资利用的德育思想资源,个体道德的发展应该建立在深厚的德育文化资源之上。正因为如此,借鉴一切可资利用的德育资源,在切合于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的背景之上加以创造性改造和发挥,逐步培育出合宜的中国社会德育资源,这就是中国传统德育功能的现代价值之所在。其次,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有互补性。再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体现出中国德育文化的“民族化”特点。具体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立足国情,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大学德育的重要精神资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我们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但却面临道德资源的严重不足。要避免或限制现代化带来的消极效应,价值观的调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为现代化过程提供合理的价值范导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无疑蕴含着多方面的资源,这是维系我们民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根基。我们现在提倡的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严谨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等,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渊源。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对于彰显我们道德建设的特色具有根本性意义。

(三)当代大学德育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

学校德育工作是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如何压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等等。要解决我们面临的道德问题,还是要“近取诸身”,不能企盼外来宗教或依靠空洞的说教,历史已经证明,这些做法根本不能解决中国的痼疾。因此,我们不应忘却传承文明,只有复兴中国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才是唯一出路。我们不仅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中国建成世界经济强国,还要把中国建设成文明之邦,必须发挥传统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重视对它的现实价值的开发,促其尽快实现现代转换。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并且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取舍、充实、更新,形成了充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作用。

(一)中国优秀优统文化能使大学生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理论思维的训练,能开启他们的智慧和原创精神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儒学说到底是关于学做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学问。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在这个问题上,儒学突出了仁爱、和谐、秩序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中国哲人强调内心的平和与修养,因此在对待外部自然的态度上不是强调征服,而是追求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今天,当人类社会面对生存、能源、环境等等难题困扰的时候,“天人合一”的科学思想是多么富有远见,富有历史的穿透力!这种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空间都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首倡变革与创新的当推《周易》,即《易经》。《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起源,它以最简单的原理说明宇宙的来源,万物的始生及人类社会的进化法则,博大精深地囊括了上古社会的哲理、伦理、政治、经济、管理、军事、法律、天文、医药、预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尽管其中有不少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但瑕不掩瑜,其精华部分在过去、现在以至于将来都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已是《易经》的真义和精神。《易经》之易,首先是变化的意思,因为宇宙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发生变化的。《易经》重视且提倡人们应不断发展创新,不要思维守旧,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其次,《易经》也主张不易,即持之以恒,坚韧不拔,如其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健”就是经久不衰,刚健强胜、永恒不变的意思。再次,“易”则是容易,不畏艰难则是“易”,倡导的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另外,《易象》上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这是说从小应该不断扩大知识面,多实践前贤的言论及行为,使自己的道德学问大有蓄积。这一切,都能从哲学的、历史的、审美的层面开启当代青年学生的智慧和原创精神。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能引导大学生传承民族的优秀人格,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古典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诗人们忧国忧民的深思,献身报国的壮志,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都是很好的教材。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古代诗词就具有鲜明的进步性,思想性。其后,历代爱国文人都用瑰丽的诗句抒发热爱祖国的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爱国诗人屈原为使楚国强大富饶而追求不息的愿望的强烈表达;杜甫“向来忧国泪,寂莫洒衣襟”的忧国忧民思想每每读来都感人至深;王昌龄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激励了多少将士,奋发沙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岳飞的一首《满江红》千古传诵,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万世流芳,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当代青年学生从中不仅能吸取知识与学问,更能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励他们去实现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的人生价值。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固有的伦理道德精神能滋养学生的心灵,推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精神内容丰富,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博大宽容的气度,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举世公认的美好品质,主要表现为:整体主义,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他还认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从而强调了社会的整体和谐;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是成功之首;荀子强调“群居和一”,“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这就是说,只要全社会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就能够实现国富民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历代儒家学者的大力倡导下,团结协作的整体主义思想已深入到各个阶层,孕育了中华民族仁厚、宽容、博大的胸怀。我们今天弘扬这些思想,有利于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道义主义,孔子主张“君子义以为质”,“义以为上”,认为君子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为人处事坚持道义至上的原则。他还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导向,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人生价值的第一取向。他提出做人的基本德性是“智、仁、勇”,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继承并发掘了这一点,提出“仁、义、礼、智”,皆以“仁”为核心,仁者,爱人,即对人的关心和尊重。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在古为今用,重德求善时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关心人和尊重人仍然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克己主义,早在《易经》中就有“谦谦君子,用涉大川”的说法,认为君子应始终保持谦虚,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重大成就,即使遇到再大的艰险也无法阻挡他们奋进的步伐。孔子指出“克己复礼为仁”,中国古代另一位杰出思想家老子则提出了作为生活准则的“道”。老子认为:作为人类行为所依循的“道”,应致虚守静,强调慈、俭、朴等,这些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克己、谦虚的美德,对于莘莘学子们在学业上专心攻读,生活上勤俭节约均有裨益。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是“究天人之际”的探索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经世济民”的责任精神,“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宝贵财富。

三、结语

对青年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德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全球化的时代趋势为背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目标,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和德育功能为切入点,选取一些历史上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而在今天现实生活中仍然包含着积极因素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番历史的考究和现代的诠释,并切实将其继承、弘扬和融贯到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之中,为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一个新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台湾教育;道德价值;办学对策

台湾教育同内地教育改革发展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通过教学手段的提升和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实现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台湾教育本身有着优秀的教学传统,一直以来对于德育教育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且逐渐的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道德教育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教学任务,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还是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中,道德教育始终伴随着人们的一生,重视德育教育对于台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台湾教育的道德价值趋向

台湾教育在道德教育上体现着自身的办学特点,道德价值趋向于对办学环境和办学手段的完善和发展,在理论教育上道德教育注重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理论的进一步探索,与现实的教育环境实现紧密的贴合,为学生们创造不同的教学体验和教学感悟,教学的意义更加的深刻。

(一)道德教育的现实环境。台湾教育办学条件有很好的现实基础,在道德教育传统中,学校愿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穿在课堂和教学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各个学科和教学环境中感受到的道德价值。台湾教学注重本土化的教学,注重对本土文化的一个集成和发展,重视度学生集体主义的教学,保护本土文化不会失传,这就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对于国学教育传统继续的传承下去,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为道德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

(二)道德教育的办学手段。道德教育的办学手段应该体现多样化的教学特点,道德教育不能仅仅通过理论教学来感化和引导学生,必要的现实手段能够更加形象的展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们通过具体的行为和实例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台湾教学办学条件优厚,办学实力也很强,在社会实践方面对学生做出了细致的要求,通过学校的组织和引导,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的实践当中,通过各种感官的调动,将道德教育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实践,实现道德价值相互作用。

(三)道德教育的指导。台湾与内地自古以来文化都体现着一脉相承的特点,以为重要的理论指导,实现了科学的教育体系。道德教育需要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融合,以此作为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和谐的道德教育的氛围,通过教学手段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明确价值原则,明确道德行为规范的正确选择,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投入到社会建设当中。实现道德价值向道德行为的有效转换,规范道德教育价值体系,体现德行教育的现实价值,提升的中国化实践能力。

二、台湾教学的道德教育现实必要性。台湾教学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德育教育的现实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必要性,通过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体系来指导社会实践,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实现对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建设,实现台湾教学的道德价值。

(一)道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重要手段。我国的教育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就是注重对学生内在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的道德能力实现有效的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从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身。将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台湾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完善自我的重要需求。

(二)道德教育是形成价值判断标准的必经阶段。学生在各个教育阶段都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不同影响,学生接触到的环境对于学生形成价值标准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些外部环境不是我们教育所能预知的,所以将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阶段,通过道德教育的内化作用帮助学生对外界的环境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实现内外化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自主判断的能力,道德教育需要受到教育的重视,将其作为教育的必经阶段,实现教育的具体化。

(三)道德教育是现代教育需要拓展的教学领域。现代教育对现代信息手段有充分的使用,道德教育体现在社会教学的各个领域当中,尤其是网络信息的飞速传播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如果能够实现有效地结合和利用就能够实现道德教育的良性发展,通过道德教育拓展先到教育教学的领域,实现对学生文化价值的教育,提升教育教学的告诉,升华教学的现实价值。

三、台湾教育办学中道德价值的明确

台湾教育办学中的道德价值需要明确,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实现教学效果的长效性,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真正的将道德教育的价值渗透到学生的内在,实现内化的作用效果,将教育办学作为一种实现社会文明的手段,促进台湾教育办学的不断发展。

(一)注重师德教育,提升教学团队的影响力。道德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善的过程,道德教育需要教师作为主导,正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理论中深刻的认识到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德行能够为学生产生重要的引导,将教师团队的师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提升教学能力,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影响。台湾教育应该注重教育教学交流,通过对道德教育模式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习和借鉴,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实现道德教育的教学创新实践。

(二)创设道德教育环境,注重理论实践两个课堂。台湾教学对道德教育的环境有着重要的要求,不仅仅在学校范围内注重德育教学,在家庭教育中也深刻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社会传媒的影响力营造和谐的道德教育环境。通过学校教育深化道德教育的理论成果,通过家庭教育渗透道德教育对于家庭观念和婚恋观等价值引导,通过社会传媒的力量实现对社会主流价值文化的正确引导,充分的营造道德教育的教学环境,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课堂的良好融合。

(三)注重道德教育手段,实现学科教学间的有效渗透。台湾教育对于道德教育灵活的运用到多种的教学手段,尤其重视学科教学之间的重要联系,在各个学科教学实践中都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影响,明确自身学习的目标和价值实现的途径。深刻的认识到道德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把社会道德问题引入到教学环境中,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实现道德教育的多样性和现代性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台湾教育的道德价值在现实教育环境下应该得到深入和巩固,将台湾教育的办学特色不断的进行推广和创新,通过科学的教育模式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教育人才,实现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实现台湾教育和内地教育的互补合作,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提升道德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作者单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春,于文藻.中国台湾四十年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16.

第3篇

关键词: 建筑文化 风水文化 建筑设计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建筑风水学博大精深,中国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没未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从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到普通村落、民宅的建筑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建筑风水学随着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后,也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认同,特别是近30年来建筑风水学在国外受到了高度重视,甚至形成了中国风水业,中国风水也开始进入了百姓安居的视野,由此可以想象,可以推见在未来的世界闻名进程中,中国建筑风水学必将饰演重要的角色。建筑风水学与当代房地产有效结合是现代风水文化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造福当代百姓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建筑风水文化是古代祖先长期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易道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现在我们共同探讨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问题。

说到风水文化我们很多问题一直没有机会找到答案,比如环境的改变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多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应该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的改变,如果要改变的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些方法有规律吗?有人说这些方法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好,方法论也好,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样的现实价值呢?这个现实价值怎么连续、怎么使用等等太多的问题。

风水研究领域目前正在突破也是最难突破从文化来讲就是创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产生与现代的结合,文明的进步是靠文化的融合,现在我们不是克隆工业化,要把传统和现代融合,建筑文明是新文明的一部分。

中国有一句格言:风水宝地,人丁兴旺。中国是风水宝地,养育着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上曾定都在西安、南京、北京等地,这些地方都是风水宝地,拿北京来说东有渤海,西有燕山山脉,富贵之地能使我们国家昌盛。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建筑风水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国古代建筑领域的灵魂,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风水应有的主导地位,在城市大规模园区的整体风水规划,房地产开发的整体策划,房产风水策划是从根源上把住了建筑风水的关键,从而为更多的百姓营造出一个事业顺随、家庭和美、身体健康的吉祥场所。同时也给开发商带来了回报。

中国的建筑风水学科是内涵非常丰富的,结合我们中国的建筑设计来讲,把建设风水科学与我们现代的设计理念相融合,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在21世纪建筑应该具备的特色。

易经是中华五千年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其中内含天象、地理各个方面,目前易经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受了国内外甚至全世界人们的欢迎和重视。近几年来尤其在东南亚各国众多的易学爱好者,纷纷把易学知识应用到不同领域当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从2003年秋在印度尼西亚成功举办“环保与易经”大会以后,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更多的学者把易经风水学和现代建筑、现代家居、现代环境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之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人们不再要求简单的、外在的气派、豪华,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的温馨、舒适、实用、健康,体现以人为本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

建筑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看法有人扬之,有人抑之。扬者认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抑者认为是封建迷信。中国建筑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有一些古建筑文化是古代祖先生活经验的总结,在中国建筑文化乃至在世界文化中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建筑行业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产生,更希望建筑风水文化能在新时代得到不断发展和重视。

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理论结合,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传统之所以必须尊重是因为它是创新文明的必要条件之一。世界和中国的历史都表明,不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曾经创造了工商文明,未来的文明必定在文化的融合中产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下,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中国风水文化传统的良莠,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区别,只能在创造未来的实践中鉴别。传统是被保存或淘汰,决定于它在创新文明的实践中是否有积极的贡献。作为环境文化和环境艺术的中国风水文化,不仅包含某些科学和技术的因素,而且包括有终身的价值选择和产业的道德规范。

第4篇

【关键词】传统室内 装饰 现代居室

1 传统室内装饰的现实价值

1.1传统室内装饰的审美价值

传统室内装饰代表了各地历史文脉,蕴含了独特的建筑审美传统。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灵活的形式,并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它丰富的装饰题材,可以灵活地运用在墙面、顶面、地面和室内外环境中。

不仅如此,它本身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来欣赏。一扇窗、一道门、一幅楹联、一组壁雕,无疑不是独立的艺术作品,有的甚至可以直接放在现代家居环境中,成为装饰的亮点。传统室内装饰延续“线”的描绘,简单的线可以完成多维的形体塑造,风格各异。

传统民居装饰还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把动物、植物、人物、器物等搬上装饰舞台,运用象征手法将它们程式化地继承下来。大多数图案和纹样不仅具有形式上的美感,还在构图、色彩、工艺上都有着成熟和完善的设计手法,体现出较高的审美价值。

1.2传统室内装饰的认识价值

传统室内装饰是传统建筑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内容,在考古发掘和古建筑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古民居的保护和修复中,要求尽量地使构件和装饰还原到本来的面貌。传统民居装饰往往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建筑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其形式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要谨慎分析和运用,否则贻笑大方。

传统民居装饰是不同地域文化的重要的载体,其对于区分建筑及某种装饰形式的地域来源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传统室内装饰是传统文化体现,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它通过影视、网络、旅游等途径对人们进行着有关传统文化的间接或直接的传播,是人们认识传统文化很好的物质载体之一。传统民居装饰艺术表现形式丰富,是了解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窗口。

1.3传统室内装饰的情感价值

乡土是家庭赖以繁衍的土壤,是思想和情感上更为牢固的居住环境。有学者在论及城市美德创造时,把是否具有乡土感列为美好城市的因素之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传统民居所具有的历史感受和故土情怀,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精神支柱。传统民居装饰所体现的内容,对人们的情感联想和精神归宿更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有家乡的色彩,有老人所讲的传说故事,有戏剧里的忠臣义士。不同地域、不同民俗风情,在当地的传统民居室内装饰里有着直接而自然的反映,具有一种精神归属感。

另外,它为我们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途径,有利于摆脱西方强势文化的禁锢。在全球区域一体化下,经济、政治一体化明显。西方文化观念开始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这种趋势不可避免,但丧失传统的危机让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文化的个性。传统民居装饰艺术是我们表现民族装饰文化,树立传统建筑文化地位的重要手段。

2 传统室内装饰在现代居室中的应用方法与原则

2.1应用方法

在欧陆风风行的同时,居室设计也呈现出强烈的本土化、民族化倾向。中式风是时尚、前沿的室内装饰风格,有人说没有中国元素,往往就没有贵气。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对家居生活的品质。对家居生活中的陈设品、装饰品都精挑细选,不但注重质量,还注重其设计,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品位。

室内装饰的民族风格直接带动了家居陈设品的风格走向,以配合整体环境的需要。在室内设计中,往往可以利用传统民居中室内隔断、陈设装饰及装饰图案来达到传统风格的营造。如可以用带有传统民居大门特色的装饰应用到实木门上;用适度简化的传统权格形式装饰门窗;可以将经过抽象、简化的传统民居装饰图案应用到家具、陈设、灯具等家居品中;将碧纱橱、花罩等的造型经过简化可以很好地应用在玄关、壁面设计上。传统韵味的书法、剪纸、扎染、绘画、木雕等可以作为室内装饰品,对表现空间传统韵味起到很大作用。这些都对室内家居风格起到很好的统一和突出作用。

传统室内装饰由于其自身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不是简单地沿用,而是将传统民居装饰语言用现代手段表现出来,溶入到现代环境艺术中,成为有机的整体。根据传统民居装饰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各自的特点,这种创造性的应用有着一定的方法可循。 转贴于

2.2应用原则

传统室内装饰应用有着众多的机遇和优势,但是它和现代居室装饰毕竟植根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不能照搬照抄到现代生活环境中,因此,对传统民居装饰的借鉴和应用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1)适形原则

适形原则是装饰图案、内容、手法等要适合被装饰对象。即装饰艺术加工图案、形体和用材等与被加工的部位外形相适应,量体裁衣。为了适应某种部件,装饰形象不得不进行夸张比例,有的增大,有的减小。因此,在把握好装饰的适形前提下,还要根据现代居室设计中被装饰对象的特征和环境整体性来做适形设计和调整。

(2)适度原则

传统民居装饰文化内涵和现代生活方式发生了断裂,本来有特定意味内涵的民居装饰已经成为了纯粹的装饰图式,成为人们强调民族性和传统性,而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大量的、过度的使用传统民居装饰,使现代室内设计表现地域性、民族性的大忌。

因此,传统民居装饰语言选择要谨慎,不能如“万精油”随处抹,也不能随处贴,否则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3)合情原则

当前,对环境场所精神的深入研究表明:环境应该营造出一种特定的精神气质,给身处此环境的人一种应该具有的感情控制。

因此,在装饰的应用上也应该遵循这种原则,切合环境情感的表达需要,应该首先把握空间环境的情境,继而才能在装饰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传达出准确的空间环境氛围。

(4)合理原则

所谓合理原则就是合规律性,合逻辑性原则,指在进行环境设计时要尊重和符合客观规律,避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合理原则有着宽泛的应用范围,在居室设计中应用传统民居装饰,有着具体的表现。总之,传统民居装饰的借鉴和应用将在尊重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多种设计原则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3 结语

传统室内装饰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不是简单地沿用,而是将传统室内装饰语言用现代手段表现出来,溶入到现代居室设计中,成为有机的整体。这种应用至少可以有三个方面去展开:简化和重构形式,重组色彩,更新材料和技术,以满足现代需要。所以,对传统室内装饰的应用和创新,应该立足于现代社会文化背景,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立足于现代设计手法,立足于现代审美倾向,并且不断地拓展其应用方式和应用范围,不断增强其适应性,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自然而然的形式和面貌融入到现代生活方式中。

参考文献:

[1]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第5篇

关键词:传统民居装饰;应用价值;应用方法

传统民居装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集合中国的宗教文化、民族特色、古典美于一身,对现代建筑业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传统民居装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并注重与自然相互配合,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而现代建筑业中,经常出现不注重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的现象,将很多不相关的东西生硬的结合在一起,破坏了物体本身的自然美感。重建传统民居装饰,并将其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打造出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设计,对现代建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迫在眉睫之事。

一、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1、人文价值

传统民居装饰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与文化的结晶,深受人们的喜爱。现代人们由于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常常会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民居装饰,让整体环境独具民族特色或是地域风情。传统民居装饰是一种传统性、民族性的记忆符号,是人们寄托内心情感的载体,给人们带来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例如,一些蕴藏着中华神话传说的剪纸、刺绣、挑花和泥塑等常常被装饰在现代环境中,独具一番风味,不仅让人惊叹其独具匠心的工艺,更能让人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还有例如独具地域特色的土家织锦,图案精美,设计巧妙,而且每一种织锦都有着自己的寓意,这不仅仅是视觉盛宴,更是对精神的洗礼。传统的民居装饰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散发着浓郁的人文风情,从工艺技术到构思理念,都包含着人文精神和价值。通过把传统民居装饰科学合理地应用到现代环境设计中,能让人们感受传统民居装饰的独特美感,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使得传统与现代达到完美统一。

2、社会价值

传统民居装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不仅符合现代审美,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更能够体现出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家庭的文化气息,提升整个房间的文化氛围。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盲目追逐西方文化,崇洋,热衷于欧式、美式环境装饰,尽管不懂得其文化内涵和设计理念。而我们民族自己的传统民居装饰却备受年轻人群的忽视和冷落,也间接表现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忘。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加入传统民居装饰,有利于现代人群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之传承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归属感。但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各地方的文化差异,符合当地人民的情感需求和审美要求,正确发挥其社会功能。例如,最典型的雕刻“龙凤”、“花草”等元素在不同地域就用着不同的寓意,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二、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1、与现代环境协调搭配,达到和谐统一

传统民居装饰运用到现代环境设计中,一旦搭配不当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以木雕类的装饰为例,根据室内设计风格来选择是大面积配置还是小面积配置。如果室内是以古典或复古的设计风格为主,那么适合使用大面积的木雕装饰来烘托气氛,搭配一些字画、插花等就能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总体风格。然而现代化的室内设计风格,就最好点缀使用木雕装饰,在一些设计中我们常常看到电视、电脑、冰箱等现代设备周围是各式各样的木雕艺术品以及木质家具等,古典与现代的撞击,创造出一种新旧交融的独特美感。其次,在搭配的时候,要注重细节,考虑整体,有时候为了适应现代环境,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例如,当整个环境是一种简约、大气的风格,那么就不适宜使用较复杂突兀的民居装饰,可以将它的构图、元素、色彩等进行简化处理,保留其基本特征,又能与整体环境风格达到和谐统一。

2、赋予传统民居装饰时代活力,做到改革创新

传统民居装饰要想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大放异彩,就必须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继承中不断地发展。我们要拓展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改变传统民居装饰固定模版化制作的现状,让传统民居装饰无论是从造型、色彩、构图、材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创新。例如,在色彩搭配方面,人们通常都是直接继承上一代人传下来的固定颜色搭配来制作传统民居装饰,我们可以大胆地尝试不同的色彩来进行创造,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迎合现代人的色彩偏好。还有,例如我们很多传统民居装饰都或多或少都带有传奇故事,而那些故事大多符合古代人的价值判定和社会需求,与当时的环境息息相关。而当传统民居装饰进入现代环境设计的时候,必须赋予时代精神和现代人类的价值标准,并加上现代元素,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对传统民居装饰的继承和发展,要让它跟上时代的潮流。无论是从工艺技术还是文化内涵,只要添上一定的现代元素和符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代人的思想,适当录入时代文化,这不是一种扭曲,反而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民居装饰,让它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大放光彩。

三、结语

传统民居装饰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在艺术层面上,还是在现实价值上,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都有着极高的借鉴意义。传统民居装饰有着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民居装饰,能够给现代建筑打上明显的传统文化印记,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不仅要让其与现代环境协调搭配,达到和谐统一,还要赋予传统民居装饰时代活力,做到改革创新。

作者:张萃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博.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5(7):49-49.

第6篇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和谐发展

原生态民歌具有特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与某地域或某民族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并与特定的传承人、受众、方言或民族语言、功能指向、价值认同、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原生态民歌”这一概念的出现,笔者认为,是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碰撞、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音乐文化的重新定位和理性审视;是由一百多年来,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膜拜和对自我文化的漠视转变为大力强化发展自我母体文化的必然诉求;是在我国经济实力空前提高后,对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寻求根的支持的必然选择。

原生态民歌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价值超越了时空,是联结着中华民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家园。这些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世代中国人的情感认同,解读着当今民间纯正、鲜活的生存信息。因此,保护原生态民歌就成为时代必然,而对于保护原生态民歌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就成为民众的共同关注。以下是笔者对保护原生态民歌在当前中国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的几点认识。

一、有利于保护母体音乐文化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国家或民族在重大或转折性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再行认定与评估,并据此对古今文化进行整合,构建符合本国、本民族人文精神的发展环境与模式。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具有全人类的意义,其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民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民歌的种类异彩纷呈,也就孕育了如今多样而独特、久远而亲切的原生态民歌。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文化的基础、土壤和母亲。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教授所言:“古往今来的大艺术家没有不对‘草根艺术’保持一个尊敬的心态的。”①面对被我们误读太深、渐已淡忘,即将消失却滋养我们已久的天籁之声时,尊重并保护原生态民歌,普及传统音乐知识,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就成为我们急需达成的文化共识与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真正理性去关注和保护性地开发原生态民歌,则既强化了自身音乐文化归属、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也为应对文化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母体音乐战略资源,更为当前我国音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也就是说,中国人要搞好属于自己的现代音乐,首先应当学好中国自己的传统音乐。正如中央音乐学院周青青教授在《中国民歌》一书的前言中写道:“民歌不仅是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也是专业作曲家创作的基础。”②因此,保护好原生态民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母体音乐文化。

二、有利于推动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产业、旅游经济的发展

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新秀而蒸蒸日上,旅游业成为市场需求而如火如荼,这是人们寻求文化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的必然结果。当前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也是原生态民歌的发源地、传承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不仅为中国的崛起做出巨大贡献,而且还为我们留住了那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遗产。面对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机遇,实施文化扶贫战略,借保护原生态民歌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通过国家政策引导、主流媒体宣传、各级政府的资金扶持,利用某地域或某兄弟民族音乐文化特色来发展旅游经济,将保护原生态民歌、改善人民生活与满足人们对异地和异民族音乐文化的消费需求,推动乡村建设相结合,对“乐失求诸野”后遗存于广大农村中的原生态民歌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进行可持续性开发。从而改善民间艺人的生活水平,改良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改变农村的文化贫困状态,最终实现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产业、旅游经济的双赢。纳西古乐为纳西族、丽江古城带来的丰厚回报;南宁民歌节成为广西经济振兴、旅游业兴盛的助推器等,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三、有利于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原生态民歌在歌唱方法、曲调创作、情感表现等方面有利于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其一,从歌唱方法上来看,从《礼记乐记》《东府杂录》等书中所记载的历经数千年总结而成的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中,汲取精华;从兄弟少数民族独立、完整的声乐体系中借鉴经验,比如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等,从而推进演唱方法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形成。

其二,从曲调创作来看,原生态民歌的曲调数量可谓浩如烟海,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曲目,要不断传承并成为创新的素材。如孟姜女调、茉莉花调等一些作为母体的时调在我国民歌、说唱、戏曲、器乐发展中所体现的“同宗性”。

其三,从情感表现来看,原生态民歌所唱的亲情、爱情、乡情、友情等具有众所周知的普遍性、本真性、普适性。相同的人性、相通的人情、相似的人事使那一首首歌曲跨越时空,使“天涯共此曲”“此曲共千秋”“今人未唱古时歌,今歌却被古人唱”成为可能,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兰花花》《茉莉花》等。

四、有利于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淀成的文化传统,将长期作用于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传承传统,需要个性与多样性,需要不断创新。

首先,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传承传统。当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世界共识的时代潮流时,寓教于唱的原生态民歌所讴歌的“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中华文化的和谐传统,以及所蕴含的民风民俗、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人文底色,影响着当今中国音乐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将在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保护原生态民歌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知程度,引发了人们关于音乐文化遗产的思考,增强了传统音乐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只有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时期民歌的适应性转型,进行接续历史与传统的文化传承,才真正有利于整个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

第7篇

1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作用

一是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了解了家乡,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国学教育能使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通过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学校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都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反复品味优秀传统艺术的内涵,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还有的一些学校举办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儒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文明水平、塑造学生形象乃至提升学校形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国学教育、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使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传统体育、传统文化理念等在校园生根发芽,使大量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代代相传、荫泽后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2让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沟通,形成共识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头脑,就是要用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熏陶、感染、影响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切实提升校园文化体系的整体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第一,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也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途径。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真正做到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第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一是积极倡导国学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加强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底蕴。二是组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三是扎根文化沃土开展社会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创建学生传统文化社团,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载体。学生社团组织是改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应组织指导学生依托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创建学生社团,不断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第四,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民族文化血脉,构建尊重包容、和谐发展的人类文化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传承、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精神文化,守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就是守护好我们的精神文化家园。

作者:毛砚单位: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第8篇

一、树立文化新思维

文化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传承。它不仅仅是现实物质世界的简单反映,而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相互交融渗透,具有强大的作用力。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要求,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的灵魂与尊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目标。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全面领会十七大精神,树立文化新思维,从战略高度理解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树立文化新思维,就要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在认知方式上,需要借助空间向度,解决好传统与现代、全球与地方的关系。在价值选择上,需要“双重批判”,以西方现代化批判中国过去的专制政治及其文化,也要以传统为镜鉴,批判西方的“工具理性”及其破坏性后果,踏上融合中西的康庄大道。在行动目标上,需要落实为中国文化的重建,包括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文化创造力的培育,文化软实力的辐射等。

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在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而且,它不仅生产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和丰富社会需求,而且可以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将文化优势转化精神能源,转化为区域优势、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与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相比,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但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化也已起步。第三届《中国·西部法治论坛》上,不少作者认为西部的经济相对落后,但西部的文化并不落后。换言之,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甚至比西部的自然资源更具有开发潜能。因为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而且文化优势的转化、开发,不会以环境破坏、资源消耗为代价,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与自然资源相比,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近年来,西部一些地区成功的文化开发的实例,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当的信心。如甘肃的《读者》文化产业,它以人性的穿透力、情感的教育力、真善美的诱导力、精神的鼓动力,以期刊、图书、音像、电子网络等多种形式,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和管理运营方式,打造《读者》品牌,开辟新型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取得了巨大成功。西安的千年曲江盛唐文化产业,短短几年就形成了一个品牌。这个集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城市游憩为一体的开放式文化生态园林工程,已经成为西安重要的经济平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增添强大动力。

三、用好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用好国际国内两种文化资源。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开拓的视野,兼容并蓄的博怀,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先进文化。同时,要在借鉴吸收中有所创新,不断丰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使我国的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用好国内文化资源,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目前,我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传统文化热,表现为国学热、读经热等,孔子学院办到了国外。传统文化热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当然,国学热也要理性对待,不能刮风,不可搞狭隘民族主义,要古为今用,使其成为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和根基。

第9篇

中国的传统节日意义深远,它从多方面满足了人们心理上、生理上等各种社会需要,传承者自强不息、贵和尚美、精忠爱国等文化精神。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中保留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立足之地,完全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所具备的的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尤其是传统节日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利用

1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是传统文化的亮点,正如谚语中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有规定的日期的,这是约定俗成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也是所有传统节日的开始,每个节日都有一定的祭祀或纪念的对象,民间流行着春节祭祖,端午节祭屈原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等等;此外,每个节日庆祝的礼仪形式也是有区别的,如清明扫墓踏青,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丰富的民间传说故事被融入到每个传统节日中。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节日有文化内涵,有历史记忆,有文明礼仪的传承,还有一种情感的寄托,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不仅存在于传统社会,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活力,在未来社会也会被传承。

中国的传统节日蕴涵着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而且每一个节日都有它自己的发展形态,融合了美妙的传说、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情趣。传统节日习俗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深深地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

中国的传统节日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不少节日自商周之后上升为礼俗,成为国家祭典。到秦汉时元旦、除夕、端午、七夕等节日基本已经定型了。之后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节日文化得以加快交流,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节日内容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如:登高、秋千等新节日内容。道教的发展和佛教的广泛传播,也对节日内容有了新一层的影响,如:四月八浴佛节、腊月初八腊八节等都为佛教信仰的产物。自宋元起,有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礼仪和娱乐性质的活动,摆脱了宗教迷信的笼罩、压制,例如用来驱除鬼神的鞭炮,逐渐成为了节日庆典活动的必需品。所以说,节日是在发展中不断的有所补充、丰富、完善,又有所淘汰改进的。

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朴实、热情、勤劳等美好的品质特征,也凝聚着历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中华民族永不能忘记它那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它已经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

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从哲学意义上讲,传统节日文化浓缩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追求,凸显一个民族的价值。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合一的产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具有鲜明的特征传承着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中国人向来有“天下一家”的概念,这种古典的世界主义虽然与今天全球意识不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异国需要一个流动地适应、变化与变异成新的过程。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是春节在某些欧美国家或是城市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大型文化节,作为观光旅游项目供人欣赏。当地政府会组织与其相关的活动,市长还会在当天向民众致辞并一同参加游行活动,参加者不仅仅是我们的华人华侨,更多的外国人会参与进来,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让世界民众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还能够普及世界文化知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温厚与崇高,我们应努力让春节走出国门,影响更多世界民众。

当今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是文化重组与创新的时代,各国文化通过多种渠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扬长避短,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在联系中对不同体系的文化重新做出判断,多一种文化样式,多一种文化选择,这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势不可挡。

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实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相结合,对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信仰、民俗活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今,中国传统节日与中国现代城市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社会功能有以下几点:

3.1 通过饮食文化来缅怀祖先,寄托思念

饮食文化是最易传承的,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仍保持着这个传统的饮食文化。

端午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这一天各地习俗不尽相同,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悬艾叶、捣蒜芷,喝雄黄酒,还有的地方要吃油糕和绿豆糕。包粽子所用箬叶可疗咽痛或调女经;将捣蒜和雄黄酒洒在院落门庭可以驱蛇,挂菖蒲,悬艾叶可以驱邪祛病,净化环境。 可见,端午节既是纪念和缅怀爱国的诗人,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节俗。如今,古老智慧和灿烂文化融于一体的端午节已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此同时,节日的饮食是饮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自古以来烹饪技术的集中表现。无论人们的生活水平再日益的增高,但传统的饮食仍然经久不衰,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我们节日的餐桌上,受到人们的喜爱。

3.2 通过节日活动可以凝聚亲情、友情、乡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节日活动可以让人们从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使得身心获得休息,调整心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协调相互关系, 缓和矛盾。节日期间,人们有大量的时间走访亲友、相会乡亲四邻,以获得较好的人际 关系,增进人们生活的快乐指数。

3.3 通过节日中的文化娱乐活动带动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

通过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能够影响各行业各领域的产业发展及经济效益;与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产生浓郁的地方特色。从其现实价值看,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传统节日不仅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节日消费,改善人民生活,还能够调节民众身心健康,是民众情感的寄托,更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4 现代城市生活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利用

我生活在古都西安,这是一个既现代又古老的城市,对待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文化精神,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表现在思想上,更多的是对现代城市的衣食住行,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如:“尚红”观念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色彩精髓,这一点在西安现代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因为保护传统节日的意义是为了延续历史,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只有利用才称的上是传承保护。

今天的传统节庆其精神内涵越来越不受重视,反而更多地被视为物质享受和假日娱乐。究其原因,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给出了答案——传统节日失去了信仰的支撑。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最根本的保证是将民间传统转化为民族信仰和公众共识,将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信仰赋予新的内容,创造出新的有生命力的节日。

我们不能总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停留在一种原始的质朴的社会生活水平中,成为一种仅仅是被人们记忆的节日,我们应该将其精神、内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在满足对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精神向往的同时,更好地在利用借助中传承利用。因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利用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发展。通过寻找一些曾经在历史文明中存在,现在已经渐渐消失的文化,或者是在现代文明中,仍然可以通过转型过来,发扬广大的传统文化精神,来推动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真正的让节日文化带动经济,在发展中得到传承利用。

让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精神,传承利用要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直接为现代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更好的为现代城市的文化产业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2]李露露,中国民间传统节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3]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山西:书海出版社,2006年6月。

第10篇

文明秩序是特定文化孕育出的积极成果,是一个民族国家在特定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自觉构建。特定民族国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念构筑了特定的文明秩序。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构筑了传统社会的文明秩序,造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伴随着现代社会模式的开启,传统文明秩序渐渐瓦解,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复兴中华文明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时代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体现了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时代诉求和行动自觉。

一、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解构与现代转型

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无法逾越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环境。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漫长的“早出暮入、耕稼树艺”的农业经济格局,以宗法专制制度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具伦理型和政治型的双重范式,逐渐形成了一种由家族走向国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同构”格局,这一格局奠定了以血缘纽带为依托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稳定的传统社会根基。中国传统社会稳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造就了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的辉煌历程,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心理和日常行为规范,构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文明秩序,形成了传统社会特有的文明禀赋和价值诉求。“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国传统文化独立地形成了一整套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观念、精神、意义、价值、典籍、礼仪、文物制度、道德规范等价值观体系,深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中国人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有效的精神依托和文化支持。”①但19世纪后,伴随着以工业文化为主导的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这一严密体系渐渐瓦解,“中国文化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范式,从‘内圣外王’的矛盾统一体中获得了坚韧的理论架构,并以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作为坚实基础,组合成一个严密的体系。这个严密体系,只有在近代大工业兴起之后,才逐渐瓦解”①。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全球扩张,以1840年为开端,中国开始全面遭受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导致中华民族出现了由民族危机、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解体的危机、直至渗透至传统文化的危机的系列问题。“后,中国传统精神世界受到的最大震撼便是华夏中心世界观逐渐崩塌。这种崩塌不仅仅是国家、领土等受到侵犯,而且与以往‘狄夷’的入侵不同的是,中国文化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传统的纲常伦理、礼仪规范等等开始动摇。”②从深层次分析,这些危机“都包含着西方的价值观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的挑战,由此就引起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③。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文明被迫遭遇西方现代文明,在两种不同时空维度文明的碰撞中,中国传统文明渐渐被西方现代文明的“现代性”所折服,最终走向了“师夷长技”的学习西方之路。思想制度层面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前后,一些仁人志士参照西方价值系统改造传统价值系统。康有为假借孔子之名进行“用夷变夏”的改制,谭嗣同对传统“名教纲常”的现代批判,以期“冲决伦常之网罗”。谭嗣同《仁学》中“五伦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惟朋友乎,顾择交何如耳。所以者何?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节寅惟意。总括其义,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④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用西方现代的新伦理观改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期望。如果将“戊戌”时期看作是中国的一次启蒙运动,那么它仅仅是一场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真正的思想启蒙体现在“五四”时期。“五四”时期是个“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是价值观念转变的关键时代。“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将斗争矛头直指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根基儒家思想,倡导诸如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等新的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念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造成中国传统社会的“安身立命之道”也即传统价值体系摇摇欲坠。随着西方文明的崛起和扩张,中国传统文明秩序渐渐失去了主导权和话语权,从而开启了向现代转变的模式。

现代模式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不断将人类社会推向“后传统”时代,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现代文明。20世纪,西方现代文明模式不知不觉地成为现代文明秩序的主导。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纳入到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现代文明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着“缺憾”。现代社会是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的社会形态,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现代社会中所呈现的问题大多以“现代性问题”出场。吉登斯认为“现代性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觉,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⑤。马克斯•韦伯将现代社会称之为“祛魅”的时代。他所批判的正是现代社会“现代性”的困境与危机,也即现代工业技术对西方文明的工具化、理性化的建构。工具理性将一切社会关系精确化、效用化,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受到压制,人自身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彰显不足,整个社会缺乏生命值得奉献的价值追求,人们失去了意义感,缺乏“本体安全”,产生了“存在性焦虑”(吉登斯语)。当今中国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既是解构传统的过程,又是建构现代的过程。解构不是否定、排斥传统,是建设性地重构传统和建构现代的统一。

二、现代性困境与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重构

任何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蕴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盛衰息息相关。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解构并不意味着中华文明的断裂。文明总是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恰恰需要实现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现代转型,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现代性问题弥散于所有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现代社会。当前,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已经显现出了上述现代性的种种问题。中国现代社会不会自动生成一套合理的文明秩序,如不加以规范重构,则“无序”、“迷失”、“虚无”状态将充斥整个社会。因此,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必须正视现代性困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提炼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念,凝聚价值理想的“最大公约数”。

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要消除当代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虚无”征兆,重塑当代中国人的意义世界。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开启了现代性构建的步伐,加速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同样遵循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化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且也树立了自由、公平、公正等经济理念,保障了经济秩序的有效运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市场化的经济运作也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层面的一系列问题。当获取利润成为生产的直接和唯一目的时,整个社会经济便处于资本的支配之下,人们为获取利润不惜一切代价。这一现代性特征内化为人的心理,就产生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货币、资本成为人们意志和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在社会金钱竞争中,濒临失败、的人,最初还只是扫兴(欲望得不到满足),继而是忧郁,最后干脆变得麻木不仁了。人们很清楚,一旦没有钱,便消弱了奋斗的基础,这种心理上的影响会降低自我价值感。”①中国传统价值秩序的解构以及现代社会中拜金主义的盛行,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异化和混乱。人生意义的扭曲化和精神上的迷失感造成了中国现代人价值观念上的“虚无”。因此,“中国的现代化,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绝不止是富强之追求,也不止是争国族之独立与自由,而实在是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中国的现代性的建构,千言万语,则不外乎是一个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塑造。”②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重构,就是要让当代中国人摆脱“价值虚无”的魔症,重新塑造精神家园。

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要修复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裂痕”,实现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化。价值观念依托于特定的社会形态,是特定社会文化的内核。中国传统社会的瓦解造成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不合时宜”,现代社会的形成为现代价值观念提供了成长的寄托。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不期而遇”造成了两者矛盾与冲突的彰显,新旧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替已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新旧价值观念之间的“裂痕”并不意味着文化的中断、文明的断裂。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在于新旧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接与转化。在价值观念交错的过程中,不是要对传统价值观念彻底否定,而是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创造性转化。“文明的传统性并不必然影响它对现代性的接受;相反,文明越是悠久,可能越具有对新事物的吸纳能力,悠久的文明更具有宽大的胸怀和应对复杂变局的丰富经验。”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孕育中华文明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沃土,在传统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倡导“内圣外王”的价值理想。“内圣外王”价值理想的逻辑思路是“以修身为本”,“由己推人”,强调“己”即个人的原发性。圣人是伦理道德的完美体现者,“内圣”就是以至善至美为价值追求对个人理想人格的塑造。当个人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时,便由“内圣”转为“外王”,实践政治理想,逐渐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同构”格局。“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不能回避这一文化传统,因为这一传统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模式和实践规范模式,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和现代性的建构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④因此,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得以延续。

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要正视人类现代文明中的多元性问题,创建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生态“星丛”。现代文明最初产生于西方,随着全球化进程扩展到全世界,并且以现代文明的制度维度为基础构建了一套以西方为中心的“殖民性话语”(哈贝马斯语),现代文明逐渐形成了新的国际框架或体系,以期构筑一个同质化的世界。但伴随着后殖民话语体系中异于“自我”的“他者”文明的持续变化,西方现代文明的最初理想模型逐渐被打破。“虽然最初的西方规划的不同维度的确构成了整个世界不同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出发点和持续参照点,但这些社会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现代性的最初文化方案的同质化维度和霸权维度。”①不同于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倡导同质化世界,也相异于塞缪尔•P•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宣扬相对异质的世界,S•N•艾森斯塔特认为全球化带来的是多元现代性的世界。尽管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异质性,呈现出多中心态势,但可以和平共存。“现代性确实蔓延到了世界大部分地区,但却没有产生一个单一的文明,或一种制度模式,而是产生了几种现代文明的发展,或至少多种文明模式”②。多元现代文明以共生的方式共存着,共同构筑了人类现代文明。在这一生态“星丛”中,多元现代文明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价值共识。但每一文明模式都有自身的特性。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重构必须以其他文明模式的存在为生态前提,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批判性超越西方现代文明,在人类现代文明的生态“星丛”中彰显中国特色的价值理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时代自觉

重构现代文明秩序已成为现代中国的必需和亟需。任何一种文明秩序都不是某种先验的存在,都是特定文化孕育出的积极成果,是一个民族国家在特定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自觉构建。在某种程度上讲,文化的厚重与否、持久与否直接决定了文明果实的优劣,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能够体现一种文明的特色,并为一种文明提供精神内核和发展活力。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为传统文明秩序生命力的维系提供了精神原动力,当代中国,重构现代文明秩序同样需要核心价值观念的灵魂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体现了重构中国现代价值秩序的时代诉求和行动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凝聚了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是构筑当代中国人意义世界的自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足基本国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为其提供了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维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本质特征与独特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它的生命之魂,表达出它特有的精神气质。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制度自觉。”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伴随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形势,思想领域日趋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态势。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同时并存与对立,造成人们价值观混乱、价值观扭曲甚至价值虚无。究其根源,人们在思想观念领域缺失“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全社会提供了共同的价值目标、价值理想和价值信念,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整合社会意识,避免思想对立和混乱,使全社会有了共同的精神寄托、价值追求和行动方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彰显,人们能够对多样化价值予以批判性整合,对价值之间的冲突加以调解,以此理解和统摄社会生活,消解价值观的物质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从而有效建构精神家园,在多样化价值的喧嚣声中,安顿自己的心灵。”④稳定持久的价值秩序需要一个“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重构现代文明秩序的“主心骨”,体现了构筑当代中国人意义世界的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价值观念的时代表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包含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情感,孕育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①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孕育的果实,包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要义和思想积淀。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表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承继关系。“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集中表达。其中,“仁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孔子提出“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强调“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朱熹讲“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朱熹集注》)“仁爱”以“修己”为前提,成己成人,进而推及家庭、社会和国家,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传统价值观念都折射出了中国传统社会不同维度的价值理想。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凝结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如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是对人民群众经济、政治等维度价值诉求的理论反映,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是中国传统价值理念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的“民本”思想的理论延承和时代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仁爱”、“大同”等思想精髓更是“和谐”概念的理论渊源。此外,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规范,其价值内核与“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价值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时代表征,从国家政治价值目标、社会理想价值取向、个人道德价值规范三个层面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觉。

第11篇

文化是人类所具有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一种文化只要没有被彻底毁灭或废弃,就必然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传承和发展。探讨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从大的地域文化视角看,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三大组成部分,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形成发展。今天,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同样不能缺失草原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性不仅是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多样性符合各民族发展自身文化的意愿,符合人类发现和选择多样性的生存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取向,合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原则。草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关乎中华文化多样的、整体的、全面的发展。

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和主要承载地,草原文化是植根于内蒙古各族人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在多年的文化建设实践中,草原文化已经成为内蒙古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近年来,内蒙古党委、政府提出了由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向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文化战略目标。实现这一重大跨越,必须要以草原文化为重要资源和发展基础,必须要把草原文化作为其中的基本内涵,充分发挥和展示草原文化在各族人民经济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生机活力。因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也关乎内蒙古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关乎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民生。同时,文化也是具体民族的文化。内蒙古世代居住着蒙古、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等民族,保护草原文化也是保护这些民族的文化,而且保护民族文化也就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草原文化是几千年来积淀和发展起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由草原文化的时空分布状况,可以把草原文化划分为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历史文化是指历史遗迹、考古发现、民族文物、历史事实等,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复制的特点。对于历史文化,我们应当以确定保护等级、修复遗址、收藏于博物馆等方式实现原样保护、保存,并通过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历史价值,阐发其思想精神价值,积极汲取历史文化的思想精神,并加以传承、弘扬。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实文化是指仍然在现实中应用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活动、文学艺术等,具有活态和可传承的特点。对于现实文化,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本色,推陈出新。因此可以说,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包括历史文化中思想精神价值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现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当代语境中,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目前,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有一些文化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消失或濒危。因此,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十分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文化日益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环境有了改善,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了良好的机遇和前景。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我们需要走出困境,抓住机遇,增强传承与发展的自主、自觉意识。当前要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发掘和阐发草原文化的精神价值。在传承与发展草原文化中,首要传承与发展的是蕴含于草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精神内涵是草原文化内在本质所在,是草原文化在千百年来得以传承、发展的根本源泉和灵魂所在。经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和论证,提出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这是对草原文化的核心内容、基本精神的本质概括,是草原文化形成发展及对外影响的内在动力。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包含了草原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对外交往的思想观念,内涵丰富、深厚。其中蕴含了既有特定性的又有普遍性的思想价值,符合人类发展的总体价值取向和时展的需要,这在今天对于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团结进步、奋勇向前仍是重要的精神动力。草原文化在长期的积淀中,孕育出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观念和思想,比如天人相偕、包容并蓄、自由开放、崇信重义、以法治事、英雄乐观、开拓进取等。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其他思想观念,是千百年来草原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拼搏向上、勇于进取、倾注智慧所取得的宝贵精神成果,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草原文化许许多多的具体文化遗存、历史事实、物质生活、民俗、文学艺术等文化事项当中,都蕴含着丰富深厚的草原文化精神内涵。我们对于草原文化各方面的具体文化事项,都需要加强挖掘、理解和阐发其中的思想价值、精神内涵,加以汲取、传承和发展,并赋予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使之成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取之不尽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着力传承与发展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是其内涵与形式的传承和发展。适应我国北方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北方民族创造了草原文化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草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从内涵上说,草原文化中有着红山玉器、阴山岩画、鄂尔多斯青铜器、辽代佛塔、敕勒歌、元上都遗址、成吉思汗大扎撒、两翼制、行国、因俗而治、逐水草而居、蒙古族英雄史诗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多方面的内容。从形式上说,鄂尔多斯青铜器造型中凝结着的粗犷、质朴和厚重,辽墓壁画笔法的简洁畅达,《敕勒歌》所展现的天高地阔,草原民族性格的豁达豪放、真诚质朴,穹庐顶展现天圆地方的蒙古包,蒙古族长调的悠扬舒展,蒙古族对于蓝、白色的崇尚等,都是草原民族特有的表达、表现方法和形式。草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具有辽阔苍茫、雄浑奔放、委婉舒展的风格和特色,是深受草原上的人们和各族人民珍爱和向往的,是发展当代内蒙古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和基础。在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中,必须强调以原貌为基础,尊重本色和特质,表现其精神、神韵、灵魂。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赋予草原文化已有的内涵、形式以新的时代意义,实现草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的更新、发展。

三、重视在文化产业化中实现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程中,必然要有一些文化通过成为产业、融入市场来实现传承与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草原文化中的与生产经营和市场相联系的生产、工艺等文化事项的传承,仍然需要保持和焕发原有的工艺、技术、材料,或者与新的技术、材料结合,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形成使用价值和价值。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草原文化与市场结合,满足现代人的文化消费及审美需要,为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是其传承与发展的必要途径。比如,草原文化中许多历史事实素材,可以以新的文化产业方式实现文化与产业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传承与发展的使命。草原文化的产业化有很大的现实发展空间和前景。目前,草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在内蒙古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以草原文化的内涵、形式创建的企业品牌也已享誉国内。这些都是草原文化产业化和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体现,表明草原文化产业化是其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应当把文化与其存在的环境相联系来考虑。文化环境包括文化的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地理生态环境是草原文化得以形成的基本空间。由于自然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的影响,与草原地理生态环境相应而生的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目前,蒙古族传统的游牧文化已经濒危难以复现:大兴安岭已经实行禁猎,传统的采集、工艺制作原料的减少,相应的文化已近消失;草原上实施生态移民,牧民离开了原有的生产生活区域,就要放弃相应的牧业生产生活方式。这些都与地理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承与发展草原文化必须保护草原文化的地理生态环境。从人文社会环境方面说,内蒙古已经形成了重视草原文化的政策、制度性良好环境,草原文化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现实的文化总是存在于特定人群当中,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在一定的人类群体中实现的。文化具有社会性和群体性,重视文化保护与发展,就要重视文化传承群体。以草原上的那达慕、祭敖包等节日来说,都是属于特定群体的文化,并在群体内部互动中形成了共同认同的文化价值观。这些年来,我们在谈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候,较多讲的是发挥文化传承人的作用,这是必须的,但又是不够的。从文化的人文社会环境来思考的话,在强调传承人的同时,我们必须要重视文化传承群体在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群体传承才会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可靠的保障和生机活力。文化的群体性主体,也就是文化在他们当中生成和存在并被他们所掌握和利用的特定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的语言、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心理等构成了文化的基本人文社会环境。总之,保护和改善草原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地理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是从根本上、基础上保护文化的举措。我们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中,要十分注重对于草原文化传承主体人群的关照,积极创造条件,让传承主体人群充分发挥在传承、发展草原文化中的作用。

第12篇

1 我国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认识误区

①“标语”文化。很多企业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就是给企业贴上一些“标语”,搞上几个朗朗上口的响亮口号。

②“活动”文化。一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跳跳舞,唱唱歌,搞一些比赛。其实这些只是企业文化宣传的一些途径而并非企业文化的本质。

③“读书”文化。大部分企业认为文化就是书籍上的东西,要想搞好企业文化,必须要求领导、员工多读书。

④“宣传”文化。众多企业搞内部报纸,内部BBS,文化活动,在电视台亮相,加大媒体广告的宣传,邀请报纸杂志写几篇文章,认为企业文化是“吹出来”、“写出来”的,还有就是把企业识别系统(CIS)误当成企业文化的全部。

⑤“模仿”文化。企业盲目地照搬外国同行的文化及别的企业的文化,有时只是大致改改,或不改。

⑥“速成”文化。对企业文化缺乏一种长远规划,未与企业共同愿景相结合,今年把企业文化的内涵定为“以人为本”,明年又说是“质量第一”,后年又变成“服务至上”。

⑦“领导”文化。认为企业文化有与没有、好与差都是领导的事情,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作为领导,把自己的思想、理念表现出来,强加于企业。根本无视企业的客观事实、员工的权利与义务。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具体思路分析

2.1 倡导以人为本,突出人本管理,打造精神文化

在所有的企业要素中,人是最关键的,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和支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员工的文化。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也是未来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坚持人本主义文化理念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2.2 发扬团体精神,突出群体意识,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在现代化社会生产中,是否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团队理念能否发挥好,直接涉及到企业能否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建立高效的团队就必然要求高效团队文化的支持。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理念并结合我国社会文化的传统及现状建立起支持团队目标的团队文化。

2.3 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入生态文化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引用,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显得迫切而重要。这就要求企业能够重视生态文化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时候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环境,减少末端治理的代价,使企业文化和生态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能够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

2.4 挖掘企业文化的内涵,塑造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建立在独特的、优越的企业文化基础之上,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其本质上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顺应这种变化趋势,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开拓独具魅力的、富有创新的思想的企业文化,真正使企业转变为青春常驻、活力四射的企业。

2.5 “虚”和“实”结合,塑造“有形”和“无形”协调统一的企业文化

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不仅仅是资金、产品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创新。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对员工的文化和技术进行培训,以此全面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动力和有效地实施管理,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高效率与高士气的良性循环,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2.6 特色文化的形成要运用大众化、通俗化的途径和方式

企业文化设计、企业文化手册遵循个性鲜明、简明扼要、有效管用的原则。企业文化是大众文化,非固守学术殿堂的书斋文化,要化繁为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