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9:01: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区域协调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业;区域发展;推广工作;现状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88-01
一、农业区域发展的意义
农业区域发展原则是以现状分析为规划基础,市场需求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以农业资源潜力分析为依据,定位发展思路和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包含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配置,制定合理的措施和目标,对一个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开发起到指导作用,并在发展推广中滚动补充和完善规划,具体作用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
一个区域或一个集体、一个农户的农业金融资源有限,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投入产出比例提高,是农业发展和农业项目推广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农业区域发展建设,可以择优选出一些项目、一些领域,然后进一步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立项,按相关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完成,可以显著提高农业投入效益的作用。
2、更好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农业区域发展实质上是对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更深层次提高技术含量的再开发。我国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许多资源并没有得到开发或资源没有合理进行开发,农业区域发展规划就是要寻找新的农业资源点进行科学开发,制定开发项目,并筹备资金,组织实施,使农业资源重新科学分配,促进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的发展。
二、 如何提高农业区域发展的作用
1、合理规划农业区域布局
区域规划要以增加农民收人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应用对比优势理论,以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和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这两条发展方向进行农业区域规划研究。理论上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研究农产品布局之间的关系,研讨农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意义,解析农业区域核心的构成要素,研究构建农业区域核心综合评价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为农业区域核心的培育、强化和识别提高科学化、合理化的基础。
2、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取消区域间非公平发展政策。其重点是建立区域间公平竞争机制,取消经济特区的不平等政策,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和贸易体系,给予中西部地区“公平待遇”,建立平等互利规则,形成区域技术、商品、劳动力和资源等区域之间的平等交换。例如:取消农产品消费城市补助等。建立在国家控制下的统一市场体系与合理的资源转化、流动、交易等区域格局。
3、实行中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优先建设战略
合理处理中西部生态建设发展和其他基础建设的关系,将植被建设与农村镇、村、田、路、水、电等统一安排,重点发展推广基本交通、水利、农田、信息、科技能力、市场体系和农村教育等。
三、 如何推广农业区域发展
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推广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农家或家庭农场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求为推广内容,最终目标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的农业推广教育是将实用的农业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人们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技术的一种学习过程。
面对新形势下农业推广工作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如何抓住机遇,使农业推广作用起到良好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农业推广机构和每个工作人员面前的新难题。下面根据笔者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推广体系,以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机构设置、明确公益职能、加强基层力量为工作重点。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专业、务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二,搞好宣传,培养农民的推广意识。农业区域推广部门是推广主体,而另一主体就是农民,时常被忽略了,确切的说他们是推广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和参与者。其三,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推广队伍建设。在项目推广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学习,使其首先了解推广信息的意义、作用、方法等,实际推广时能讲解、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四、总结
以上是笔者从实践出发对当今农业区域发展与推广工作等问题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农业各区域发展对资金的依赖性日益增加,农业建设资金获取难问题成为阻碍农业持续增长的瓶颈。笔者认为: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信贷市场体系,使农业政策性信贷为辅助。统一合理的农业信贷发放体系,将是促进今后区域农业,特别是特殊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骆文杰.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问题[N].浙江农业出版社.2006(4)
[2]邵秋丽.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C].中国农业技术.2005(12)
[3]杨洪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史[C].农民之家.2009(10)
《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基本实现全域范围的农业现代化,将长春市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样板区,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核心区、粮食主产市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示范区、现代农业建设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
围绕上述目标,《规划》从发展形势、总体思路、发展战略、重点任务、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十三五”长春市现代农业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确定了“三大体系”、“三大板块”、“五大产业”、“五大实验区”建设的“3355”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格局。
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战略格局和发展路径?这里为您作出权威解读。
“三大板块”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长春市将重点实施“三大板块”各具特色的农业区域布局,形成榆树、农安、德惠平原区粮畜生产核心区板块;九台、双阳半山区结构优化型特色农业板块;长春城区周边及节点城镇周边三产融合型都市农业板块。塑造主体功能约束有效,生产要素配置合理,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现代大农业板块:现代农业样板区
榆树、农安、德惠平原区,定位为粮畜生产农产品加工核心区,以玉米、水稻等大宗优质粮食和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承载国家粮食安全功能,保障城乡居民口粮和肉类食品供给,保障全市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供给,保障粮食净调出量,保障肉蛋奶商品量。在提高粮食产能的同时,在适宜区域推动粮经饲统筹型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畜牧水产养殖结构优化,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将该板块打造成为全国粮畜主导型的现代农业样板区。
特色农业板块:绿色有机
九台、双阳半山区,定位为结构优化型特色农业核心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绿色牌、有机牌,走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并重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规模,以规模化促进产业化,以设施化、基地化、园区化,提升产业效益,提升和开发特色农业的多功能性,接纳和吸收新技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到2020年,区域内特色农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超过55%。
现代都市农业板块:农业观光和生态餐饮
三产融合型现代都市农业板块范围包括长春市主城区周边乡(镇)及双阳区、九台区与长春市主城区毗邻接壤的乡(镇),辐射涵盖其他公路、铁路沿线重要节点城镇周边地域。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化相关要素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三产融合型的发展格局,承载为城市服务的经济功能和观光休闲功能,通过对农业多功能的立体复合开发,在满足城市对绿色优质鲜活农产品需求的同时,满足各消费阶层对农业观光体验、生态餐饮、休闲娱乐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大体系”引领突出粮食主产区特色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是长春市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抓手。《规划》中提出,坚持战略统筹牵引、政策集中推动、力量整合突破、改革创新驱动,抢抓全球化、互联网+、生物技术、绿色生态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努力建设更趋完善的产业体系、更加稳固的生产体系、更具活力的经营体系,切实将长春市建设成为更具粮食主产区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统筹把握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趋势,积极抢抓当前消费升级、科技进步、互联网发展等机遇,坚持消费导向和提质增效的要求,把长春市资源禀赋优势、粮食生产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在实现粮食稳产的基础上,突出种养结合,发展壮大现代养殖业;突出特色资源挖潜,发展园艺特产业;突出原料就地转化增值,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突出农业多功能开发和区位优势,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突出农业业态创新,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加快形成粮经饲兼顾、农牧特加并举、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深入推进物质装备工程化、产业支撑科技化、生产管理信息化、产品生产标准化、环境利用生态化。加快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探索推行可持续管护模式,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保障、技术与人才支撑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面深化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加快构建经营主体组织化、要素投入集约化、生产过程专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和产品经营品牌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五大实验区”带动推动农业体制机制创新
遵循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国家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总结2013年以来全市实施现代农业示范点上的一些突破,在全市规划实施“五大实验区” 建设。
“在建设水平上要高出一筹,在探索道路上要先行一步,在辐射带动上要影响全局,承载全市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的功能。”《规划》中指出,力求通过“五大实验区” 建设过程中的集中发力,实施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寻求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确保2020年全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如期实现。
1.榆树现代化大农业综合实验区
空间布局 以五棵树镇为启动区,沿榆陶公路五棵树段、102国道榆树段呈扇形布局向东向北拓展,核心区涵盖刘家、闵家、环城、先锋、恩育、弓棚等乡(镇),辐射带动区包括榆树境内玉米等旱作粮食作物优势乡(镇)。
规模 启动区及核心区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1257.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万公顷。
2.农安现代化大农业综合实验区
空间布局 以合隆镇陈家店村为启动区,沿302国道向北拓展,核心区涵盖开安、华家、农安镇、哈拉海等乡(镇),节点与前郭相连,实现吉林省“前农现代农业核心区”长春段建设目标,辐射带动区包括农安境内玉米等旱作粮食作物优势乡(镇)。
规模 启动区及核心区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17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8万公顷。
3.松花江流域水田生产现代化实验区
空间布局 榆树区域以大坡镇为启动区,核心区包括秀水镇,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335.29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3万公顷;德惠区域以岔路口镇为启动区,核心区包括朝阳镇,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412.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7万公顷。
规模 辐射带动区包括全市沿江沿河流域水稻生产优势乡(镇)。
4.九台特色农业实验区
空间布局 以波泥河镇为启动区,核心区涵盖卡伦镇、龙嘉(镇)、东湖镇等适宜区,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25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2万公顷。
规模 辐射带动区包括土们岭、沐石河、上河湾、胡家、莽卡等乡(镇)区域。
5.环城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区
空间布局 以主城区周边区域为核心区,以双阳、九台适宜乡域、区域为辐射区,重点建设区域为莲花山,双阳区奢岭,绿园区合心,朝阳区乐山,宽城区兰家、净月区玉潭、新湖等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先行打造具有长春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圈。
规模 规划重点实施区幅员面积2453.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6万公顷。
“五大主导产业”提升 释放综合经济效应
粮食种植业、精品畜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效园艺特产业、现代都市农业是构建长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在全市现代农业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成败事关全局。《规划》中强调,必须从总体上把握好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和发展模式,不断加大各项举措,加速提升“五大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最大限度地释放综合经济效应。
1.粮食种植业:推进“大合作”发展
在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的同时,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动粮食种植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以提升农机装备层次为重点,推进大农机装备由旱田向水田拓展,实现旱田、水田生产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实现农业传统耕作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转化,以良种良法加集成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全面实施高产创建示范片工程,集成应用重大增产技术,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稳定增长。到202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全省最高水平。
加快机制创新,全力推进“大合作”发展。鼓励农村各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创办合作社,引导同类型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坚持“量质并重”的原则,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的发展,协调金融、农资、农机、科研机构等各有关方面,合力支持、扶持粮食生产的发展,形成大合作的局面,促进现代化大规模粮食种植业的大发展。
2.精品畜牧业:2020年产值实现375亿元
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促进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加速打造长春现代畜牧业升级版,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市经济的振兴。到2020年,生猪、肉牛、肉鸡等主要产业的现代化水平要达到国内一流。面向国际、国内的大流通市场格局初步建立,畜禽养殖业产值实现375亿元。
到2020年,长春市将完成3500个健康养殖小区的建设任务,并进一步开拓“五大区域国际市场”,到2020年,出口比例由现阶段的5%提高到20%左右。以强化保护和投入品监管为重点,发展质量安全型畜牧业。加强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推进动物卫生安全工程。加大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抓好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
3.农产品精深加工业:2020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是长春市第二大支柱产业,中长期规划目标是打造世界级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绿色化、集成化、高端化和高附加值化。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加速推进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建设,打通玉米产加销通道。积极主动适应国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适当调减普通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突出抓好玉米加工产业的创新,推动玉米加工产业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方向拓展。以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提高玉米附加值,调解玉米市场供求关系,释放玉米种植的积极性,分享种植红利。
延长畜禽加工产业链,推动肉类食品加工向生化产业、皮革等日用消费品多元化生产发展。围绕粗粮、杂粮杂豆等健康食品的开发,推出具有地理商标意义的特色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加速培育知名品牌。建立全市统一构架的农产品招商平台、科技项目对接平台、产品展示平台、网上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
4.高效园艺特色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粘玉米生产基地
根据市域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全市重点发展蔬菜、苗木花卉、瓜类、果类、食用菌、薯类六大主导产业,提升九台区鲜食玉米种植产业和双阳区梅花鹿产业,逐步形成跨区域的品系化、规模化、特色化、优质化的特色产业。
到2020年,全市蔬菜规模化基地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0%以上,设施化蔬菜生产基地面积20000公顷;食用菌产量达到15万吨,其中,工厂化生产规模达到10万吨以上;绿化美化类苗木花卉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0000公顷,君子兰养植基地发展到500公顷以上;规模化水果生产基地面积发展到8666.7公顷,总产量达到12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36700公顷,产量达到110万吨;粘玉米种植基地发展到1.33万公顷,打造国内最大的粘玉米生产基地。
同时,着力提升鹿产品精深加工层级,深度开发药用、营养、保健、野味食用、方便食用等功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5.现代都市农业:建设100个示范项目
根据长春市区位交通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围绕城区周边适宜区域发展都市农业,着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型长春市现代都市农业圈。立足于满足城市蔬菜副食品供应和城郊农民就业增收的需求,建好“高效特色产业园”;围绕观光休闲和科普教育功能,立足于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对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精神生活需求,建好“市民休闲游乐园”;围绕生态功能,立足于满足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特别是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需要,建好“城市后花园”。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体功能区;成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要功能目标之一,它不仅是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和基本政府支出责任,也是推进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功能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则是有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载体,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依据主体功能将国土空间加以适当划分,施以相应的体制与对策,才有助于各功能区财政保障能力的不断增强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逐渐提高。因此,在当前成都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实现成都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然要求以主体功能规划视角,对区域空间进行统筹布局与合理划分,构建市场主体行为符合各类区域功能定位的利益导向机制,建立健全分类施策、各有侧重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
一、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基本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二者具有密切的关系。王元京、刘立峰(2008)、邓玉春(2008)、张杏梅(2008)等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手段,没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体功能区将难以形成并转化为理性的行动。蔡春红(2008)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主体功能区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首先,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阶段性目标,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长久性目标;其次,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综合性目标,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单一目标;再次,从长期看,推进主体功能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方式和手段,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进主体功能区的目标和归宿。孙建(2009)认为,二者互为因果关系,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政策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政策手段,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政策目标,那么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就是政策手段。
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本文认为从本质上看是目标与工具的关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为让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的政策目标;而主体功能区是政策工具,是为了实现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政策目标的方式和手段;但在实践操作中,二者又是互促共进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前提和基础;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实践部门可通过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具体而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手段,没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限制或禁止相关产业开发是困难的,也不会为相关地区所接受并转化成理性的行为。在对区域经济运行施加主体功能限制之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范围和标准并无大的变化,只是需要考虑的政策因素增加了。一方面,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的经济开发受到功能性制约,资源开发受控、产业发展受限,导致这些功能区公共服务投入能力下降,从而产生与其它功能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新差距,需要上级政府加大对相关地区的均等化投入。另一方面,由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为了保护好所在地区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产生的生态效益是对其他地区的贡献,因此,要建立对这两个区域的规范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避免生态产品这一公共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解决好生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问题。
二、成都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从2003年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到2007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成都市一直着力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形成
成都自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改革以来,各级财政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事业的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从2004年以来,成都大力推行“乡财县管”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弥补困难区(市)县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2008年成都市政府提出,各级政府应以当年财政公共服务投入为基数,将每年新增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政府性投资主要用于农村,直至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显示成都市城乡公共财政支出保障机制基本建成,且呈现出公共财政的支出比例与财政增长同步和支出向农村倾斜的两大特点。
(二)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已具雏形
一直以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重要原因在于城市优先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2003年以来,成都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打破了原有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分割的格局。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规划体系,编制了城乡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建设等公共服务的发展规划,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规划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城市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成都通过大力实施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体制的改革,将原有机构臃肿、低效率的运行机制,改革成资金成本低、资金运用效率高的机制。成都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的成效逐渐凸现出来。
(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还相对滞后,城乡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多年来,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虽不断完善,但农村公共服务还相对滞后,与城市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首先,农村公共服务总量短缺、总体质量不高,且供求结构失衡,其供给目前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其次,虽然财政对农村卫生、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每年都成倍增长,但是对农村投入所占比重偏低,与农村人口不成比例。
由此可见,在成都市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滞后,农村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薄弱,文化及基础设施等社会基础环节缺乏应有的重视,日益影响到成都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成都市城乡统筹进程中的主要障碍。究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一直没有跳出传统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套路。因此,本文认为,是时候重塑机制,寻求成都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创新。
三、成都市区域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与设想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成都与重庆作为成渝地区的核心区域,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规划目标是强化成都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和商贸物流、金融、文化教育中心。为落实中央对成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从2007年起成都市就开始着手进行《成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虽然到到目前为止,最终的成都市区域主体功能区的规划还未最终形成,但在保护和尊重生态的基础上,成都市大体规划了4大总体功能区,13个市管产业功能区和19个区(市)县管产业功能区。
成都市在进行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时坚持“全域成都”理念,按照“三个集中”原则,统筹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研究并制定系列政策,拟定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相互协调,城乡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而在具体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上,成都市的划分方式相对于一般的划分有了一定的调整。成都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划分了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四大总体功能区,形成体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功能格局。
在目前形成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龙门山、龙泉山是成都市的生态屏障,规划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范围包括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蒲江、双流、龙泉驿、青白江和金堂的山区;优化型发展区是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和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区,城镇布局显山露水,充分体现“城在田中”;提升型发展区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区域,范围为中心城区,重点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格局;扩展型发展区在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形成“城田相融”的格局,范围包括市域东部的新都、青白江、金堂、龙泉驿、双流和新津以丘陵为主的地区。
四、成都市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导向
(一)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绩效评价优先模式的创新驱动型财政政策
发挥财政政策激励作用,促进优化开发区域引领成都市整体科学发展。推行适应城市化管理的财政体制政策,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急促作用,减少财政层级,明确支出责任,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开发区域实行转变发展方式优先绩效评级模式,并制定相应的财税奖励政策;实现与成渝人才投入机制的对接,甚至在成都市核心创新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条件要优于直辖城市,加大对重大科技攻关的高新技术项目在资助力度,对取得重大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突出的专家型人才团队给予重奖。
(二)对重点开发区域实行以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为绩效评价优先模式的规模增长型财政政策
发挥财政政策引领作用,促进重点开发区域扩大经济发展规模。加大“省直管县”改革,实施非均衡发展的财政体制政策,完善有利于经济增长极形成的激励性体制政策和异地投资税收分享办法、促进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加快发展;对重点开发区域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模式,并制定相应的财税奖励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引导重点开发区域探索建立科技型、外向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
(三)对生态和农业区域实行以促进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为绩效评价优先模式的生态补偿型财政政策
发挥财政政策约束作用,限制生态和农业区域经济活动。推行适应生态服务的财政体制政策,较少财政层级,增强成都市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基层政府环境保护与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对生态和农业区域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模式,并制定相应的财税奖励政策;加大对生态和农业科技项目和生态移民的自助力度,引导生态和农业区域探索建立生态保护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激励机制。
(四)对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以依法严格保护为绩效评价优先模式的保护管理型财政政策模式
发挥财政政策约束作用,严格限制禁止开发区域经济活动,对旅游观光等生态产品的提供通过票价手段合理控制,适度有序开发。对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依法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模式,并制定相应的财税奖励政策。此外,政府通过推进户籍管理制度及其挂钩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改革,将保护区内的部分人口有序迁出,财政对移民家庭和接受移民的地区给予必要的安置补助;保护区内剩余人口就地转为管护人员,政府提高保护区单位面积管护经费标准,增加经费总量,增强其财力保障程度。
参考文献:
[1]蔡春红.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系[J].中国行政管理,2008(04):78-81.
[2]孙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02).
[3]乐雪.统筹城乡视角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OL].(2008-10-01)[2010-10-10]..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状况及问题
经济结构调整状况
2003年,顺义区GDP总值达到183.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是16.1:43.4:40.4。第三产业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九五”以来的经济结构调整,顺义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了五大产业群落,显现了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一是以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工业区为依托构建的高科技产业群落。已吸引入区企业284家,其中跨国公司63家。二是以林河工业区为依托迅速崛起的现代制造业产业群落。目前已初具规模。三是以燕京啤酒等食品饮料企业为依托构建的都市型食品饮料产业群落。四是以时尚体育、现代物流、都会业为依托正在构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群落。五是以“三高”农业区、观光园区为依托,“山水田林路”农业功能、生态功能与城市设施功能共享,构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群落。
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济总量偏低 GDP占北京市GDP总量的4.1%,经济总量偏低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与1995年相比,顺义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趋向是合理的。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地区之间不均衡,产业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同步。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 近些年来,在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机制等软硬环境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亟待完善。
构建服务业大区的意义
着力构建服务业大区,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客观规律需要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三次产业在不同阶段的构成和作用是不同的。三者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构成国民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一产业是第二、第三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时,必然占据主要地位并相对高速发展。而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如果没有相应的服务业跟进,经济发展必定受到限制,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成为“瓶颈”。于是,第三产业成了第二产业制约性的环境资源。
从历史上社会分工,商业的产生、服务业演进升级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第三产业的范围扩大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比重增加成为扩充经济总量的必然选择;地位提高,成为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也是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标志;种类多极化成为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和社会就业的广阔领域。
着力构建服务业大区,是把顺义区建成首都重要功能新城区的需要
为了解决近年来首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度集聚、建成区无序蔓延、郊区发展缓慢滞后、区域协调发展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北京市对未来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发展方向做出新的战略规划,赋予了顺义新的城市分工和功能定位。按照规划方向,顺义的未来将是以现代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高度发达的首都重要功能新区。
着力构建服务业大区,是扩充顺义区域经济总量的需要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顺义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依然是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在这一过程中,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九五”以来的数据表明,第三产业对顺义区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无论是增幅、增速和贡献率都排在首位。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进入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主要靠第三产业推动。目前,顺义区正处于第二产业二次创业阶段,在新的基础上新一轮产业升级正在推进。可以预见,在工业化步伐加快后期,必将带动服务业的更大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因此,适时调整经济结构,是打造绿色国际港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充经济总量的迫切需要。
着力构建服务业大区,是改善优化当前顺义服务业结构的需要
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演变看出,顺义区第三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成为新兴支柱产业。新兴的现代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乃至全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如物流业增加值在三产业中的比重已达到25.4%,占全区增加值的10.26%。传统服务业升级缓慢,重点行业差强人意。相对于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传统服务业在总量增加的情况下比重下降,影响力减弱。
构建服务业大区的思路与对策
基本思路
顺义着力构建服务业大区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首都城市空间布局战略规划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借助优势、发展优势、突出优势,着力打造规模相当、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大区,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充区域经济总量,实现“绿色国际港、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到2008年,服务业GDP要由现在的53.7亿元达到160亿元以上,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要占到42%左右。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顺义区服务业的新的增长点和中坚力量。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规划设计、中介、科技、法律、税收、管理、广告等新兴的工商服务业,逐步改善和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空间和产业布局
对顺义区发展服务业优势资源的再认识
交通枢纽优势:首都国际机场是得天独厚的垄断资源。扩建后的客运吞吐量可达到6000万人次,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因此,顺义区具备了总部经济、航空物流发展的优势条件。
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京、津、唐大北京产业圈的要地。铁路、高速、快速、环路发达,符合中枢物流“就车站、就港口、就码头”的条件。
大背景优势:北京功能重新分区,在“新北京、新奥运”战略中,顺义成为国际交往、贸易、物流、体育休闲度假的功能新区。
国家和北京市的一批重点项目。如首都机场东扩、奥运场馆、新国际会展中心等,是构建服务业大区的重要条件,相继启动会产生互动、连锁的放射效应,带来服务业的几何增长。
区位优势:适合都市型农业发展。这种都市型农业是采摘、观光、休闲、度假的集合,具有一、三产业的叠合功能。按照产业发展规律要求,其地理位置应处在市中心50-100公里处生态环境较好的环状地带,上风上水、交通便利的顺义正处于这一位置。
“Shopping Mall”的选择位置。“Shopping Mall”是现代商业的升级形态,一般选择交通便捷的都市边缘区,是市民一周生活用品的“打包”购物场所。顺义的区位和交通条件适合。
自然资源优势:“百里山川与两河一地”的优势。顺义有靠近北京最近的山地,两条大河流经顺义,还有最大的一片湿地,环境资源良好。
具有整合潜力。对浅山、湿地、河流靠近大都市等资源进行整合是打造品牌和规模的优势。
产业基础优势:第二产业二次创业和重大工业项目给第三产业发展带来机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首钢冷轧带钢平移等重大项目,是第三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来自于第三产业本身的基础。顺义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虽不是绝对领先,但在某些领域处于优势地位,只是需要升级,一些新兴业态颇具研究和开发潜力。
空间布局和产业重点
空间布局:以三区、三带、一圈为框架,三十个重点项目为支撑,构建顺义服务业核心区,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全区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三区包括空港区、建成区、新城区。
三带是指温榆河生态走廊、潮白河生态走廊、一脉东山生态走廊三个服务产业带。
一圈是打造环潮白河――东山300里生态旅游产业圈。
产业重点:都会业。按照区域总体规划,以机场地区为重点,建设都会产业群落。
商业:巩固、提升传统商业,大力发展现代商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Shopping Mall及超市。
旅游业:在“绿色国际港、时尚休闲地”的定位下,整合资源,着力打造300里生态旅游圈――以奥运水上公园为龙头,规划出处处见景、步步生情,内容迥异、四季贯通,集吃、住、玩,体育健身、采摘观光、轻松娱乐、文化享受、休闲度假于一体,一气呵成的旅游休闲产业圈。
体育产业:以潮白河生态走廊为核心区、一脉东山生态走廊为附属区,以两个奥运场馆为龙头,高尔夫球、滑雪、射击、赛车等高层次体育运动为一条线,形成水、滩、草、山四季内容不同、丰富多彩的商业性、群众性的体育健身、休闲群落。
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进程中导致的企业总部与加工基地在空间上分离的组织形式,是当今现代服务业的新概念,是首都经济的新内容和重要载体。顺义区发展总部经济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托国际机场,大力发展航空总部是顺义的重点。
对策思考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继续加快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 从历史发展阶段看,顺义区工业化过程还远没有完成,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要加速城市化和全面小康步伐,目前首当其冲要加快工业化步伐,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况且,顺义区发展的大格局也只是初步建立了框架,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凸显品牌、扩充总量。也只有如此,才能为构建服务业大区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服务业发展战略地位 要正确认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演进规律,把握不同发展阶段国民经济主要推动力的来源和差异,有针对性地调整经济结构,明确不同阶段的发展思路;要抓紧制定《顺义区委、区政府关于着力构建服务业大区的若干意见》,并对总体规划、阶段目标、具体任务作出部署。
加强研究、制定规划,明确服务业发展的具体布局 一是制定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二是制定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布局,使服务业协调健康发展。三是明确产业发展重点,相关委、办、局和公司要抓紧时间对产业现状、发展前景进行调查研究,推出行业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8)-0063-06
一、引言
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本,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一个城市集散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及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人民素质等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快,产品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区域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城市的中心作用、枢纽作用和媒介作用日显突出。竞争力区位理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随后,竞争力研究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并从空间、领域和深度等方面衍生出了各种类型。
一般意义上讲,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4个层次)与其他行为主体相比较,获取某种稀缺性市场资源的能力。以行政管理为基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市),是我国区域宏观调控的对象,本文所指的区域特指“市(地区)”。区域城市竞争力是指具有某种显著标识性特征(经济的或非经济的)的经济地理区域内的城市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区域内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而直接关系到其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的地位。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青海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也应看到,在青海省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分析青海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差异,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城市排名,而是为了能较清楚、客观地认识各城市的优势、劣势以及现状、发展潜力,找到缩小城市间差距、协调各城市间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提升青海省整体经济竞争力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2011年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的经济竞争力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综合得分对8个地区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别进行具体分析。
二、青海省区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指标体系构建
进行区域城市竞争力评价,首先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指标的代表性非常重要。本着系统性、科学性、目的性、可行性的原则并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资料的权威性和可获得性方面考虑,结合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新形势以及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指标、基础设施指标、国民素质指标、城市环境指标、政府管理指标共6大类22个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见表1)。
(二)因子分析原理
1、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于1931年由Thurstone首次提出,其目的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描述的变量一般都是能实际观测的随机变量。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把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归为同一类别,而不同类别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在同一个类别内的变量,可以想象是受到了某个共同因素的影响才彼此高度相关的,这个共同因素也称之为公共因子,它是潜在的并且不可观测的。因子分析反映了一种降维的思想,通过降维将相关性高的变量聚在一起,不仅便于提取容易解释的特征,而且降低了需要分析的变量数目和问题分析的复杂性。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以相关性为基础,从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矩阵入手把大部分变异归结为少数几个公因子所为,把剩余的变异称为特殊因子。至此,每一类的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公共因子(基本特征),因子分析就是用来寻找和确定这些基本特征的模型。
2、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因子分析的一般模型为:
X1=α11F1+α12F2+…α1nFn
X2=α21F1+α22F2+…α2nFn
………………………
Xm=αm1F1+αm2F2+…+αmnFn
其中:X1,X2,L,Xm是实测变量;aij是第i个变量在第j个主因子上的载荷。载荷越大,则说明第i个变量与第j个因子的关系越密切;载荷越小,则说明第i个变量与第j个因子的关系越疏远。
3、因子分析步骤
(1)指标的同趋化处理。在参与综合评价的指标中,有些是正指标,有些是逆指标,有些是适度指标,需要将它们统一转换成正指标,方向具有可比性。
(2)无量纲化。使处理后的样本指标服从标准正态分布,这样既消除了量纲的影响,又消除了指标间的差异,使得各指标间具有可比性。
(三)实证分析
数据选自2012年《青海省统计年鉴》,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1、描述性统计输出。如表2所示是关于22个初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包括均值、标准差和分析用到的取值个数(N)。
2、初始变量相关性检验。如表3所示,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sig
3、方差解释表及特征值碎石图。如表4所示,“解释的总方差”表格给出了每个公因子所解释的方差及其累积和。观察“初始特征值”一栏下的“累积%”列,前四个公因子解释的累积方差已经达到85%以上,故而提取这四个公因子就能够比较好地解释原有变量所包含的信息。
如图1所示,第四个公因子后的特征值变化趋缓,故而选取四个公因子是比较恰当的。
4、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已知因子载荷矩阵是变量与公因子的相关系数,对一个变量来说,载荷绝对值较大的因子与它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更能代表这个变量。如表5所示,第一公因子更能代表医院卫生院病床数、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部财政收入、教育事业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这几个变量因素;第二公因子更能代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工业烟尘排放量、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用电总量这几个变量;第三个公因子更能代表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这一变量;第四个公因子则较好地代表了人均GDP这个变量。
进一步分析,根据各个变量的特点,结合各个因子的具体含义可以把第一个公因子解释为经济发展动力因子;第二个公因子解释为经济基础实力因子;第三个公因子解释为政府影响能力因子;第四个公因子解释为生活水平因子。
5、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如表6所示是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由此可得最终的因子得分公式为:
F1=-0.123*人均GDP+0.076*GDP总量+…+0.010*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F2=0.056*人均GDP+0.056*GDP总量+…-0.006*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F3=0.007*人均GDP+0.005*GDP总量+…+0.233*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F4=0.549*人均GDP-0.075*GDP总量+…-0.071*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6、综合得分排名。参考表4中“旋转平方和载入”栏里的“合计”(方差值)和“方差的%”(方差贡献率),四个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依次为43.004%、24.768%、16.305%、9.165%,采用其作为权重,运用计算公式得到的综合排名如下:
三、结论与建议
(一)竞争力水平类型划分
根据计算的结果,可以将青海省8个地市和自治州、自治区进行划分:强竞争力的城市――西宁(F>1);竞争力一般的城市――海族蒙古族自治州、海东地区(0
(二)城市竞争力状况分析
1、竞争力强的城市:西宁前三个因子得分均在0分以上,且前两个因子得分处于领先地位。表明作为省会的西宁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发展较全面,城市竞争力较强。西宁经过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步入了崭新阶段。目前,西宁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财政收入、社会零售总额各占50%以上。全省90%的调入商品和80%的调出商品经西宁中转,对全省其他州、地、市、县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西宁工业已形成以机械、轻纺、化工、建材、冶金、皮革皮毛、食品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机械工业技术力量雄厚;纺织品工业发展完善;化学工业逐步形成支柱产业;建材工业制品多样、充分开发利用地方资源;冶金工业拥有全国最大的电解铝厂――青海铝厂和列入全国500强的西钢厂及生产硅铁出名的青海山川铁合金厂;食品工业在坚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乳制品系列、虫草系列等保健食品,蜚声国内外;西宁能源、电力充裕;农村经济有一定基础;对外贸易持续发展;西宁是全省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西宁的教育事业发展良好,有一批实力较强的高校科研院所。
但需要指出的是,西宁在第三因子政府影响能力因子和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的得分排名均在第五位,与其他因子的排名是不相称的,同时也表明西宁的财政收支能力较弱,政府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能力较低。
2、竞争力一般的城市:海族蒙古族自治州、海东地区。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综合排名第二,在第二因子经济基础实力因子排名第一,第三因子政府影响能力因子排名第二,表明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经济基础实力过硬、经济发展迅速,政府对竞争力影响力高。以来,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经济结构由过去的以农牧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工农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以青海石油管理局、青海油田公司、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公司、西部矿业公司、青海盐业有限公司、滩涧山金矿和内蒙古西联化工公司德令哈纯碱厂为主的工业企业成为海西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两区建设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工业形成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炭化工和有色金属、特色生物、新能源为主导的六大产业体系。农村牧区水利、“四配套”建设步伐加快,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格尔木和德令哈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西部工矿区和东部绿洲农业区的城镇建设也有了一定规模。城镇地区二、三产业发展迅速,非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人口和经济的城市化特征日益明显,海族蒙古族自治州已基本形成以工业为主的工农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但其在第一因子经济发展动力因子、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排名最末,表明海族蒙古族自治州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还有待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文化、教育、医疗、环境等事业建设还有待提高。
海东地区综合排名第三,第一因子经济发展动力因子、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均排名第二,表明海东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良好,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均衡,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海东是青海省最主要的农业区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是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互助、乐都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平安富硒农业示范园区及民和、化隆、循化农业示范园区。近年来,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核心,海东全辖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质提效、农民不断增收。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海东工业也在痛苦的蜕变中化蛹成蝶。海东按照“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节能减排、提量增效”的要求,加快现有产业升级与集中,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工业集中区和特色产业成为海东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考量。虽然海东地区在第二因子经济基础实力因子排名第四,但不能否定其在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工业发展方面做出的尝试与探索。在此基础上,鉴于海东在第三因子政府影响能力因子排名居中,还应加强政府财政收支,提升政府对竞争力的影响。
3、竞争力较弱的城市: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这些城市的各项指标都有待提高,经济基础较差,经济结构单一,各项社会事业都有待完善,但是还应该看到这几个城市发展还是较快的。其中,海北藏族自治州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排名第一,表明其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人均收入高;果洛藏族自治州第三因子政府影响能力因子排名第一,说明其政府收支能力强,对竞争力影响大。同时,海北、黄南、果洛、玉树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挖掘内外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注重教育和科技创新,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三)提升青海省城市竞争力建议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统一。加快特色产业园区、示范区建设,形成“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新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加对西宁所辖县和海东城镇建设的投入,支持东部城市群优先发展,着力打造以西宁为中心的经济圈;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发展惠民生、促民生事业,重视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努力解决好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相关制度,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科技投入,重视并提高与城市科技竞争力有关的城市软、硬环境建设;调整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在岗教育的规模,大力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完善教育结构,保证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3、充分利用资源、能源优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特色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建设一批生态农牧业种养殖基地,重点发展十大特色产业,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争取建成海东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海北现代生态畜牧业、海南生态畜牧业、黄南有机畜牧业“四大示范区”建设。
4、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大美青海旅游品牌。构建以西宁为中心的夏都旅游圈,以三江源生态旅游线、青藏铁路观光旅游线为主的“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格局;加快青海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南国家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海南贵德高原旅游示范区“三大品牌”建设。着力打造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5、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通过经济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立科学的管理、决策体系,克服,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秩序,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新疆等西部口岸,扩大对外贸易,推动“向西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对外宣传,精心组织好青洽会、藏毯国际展览会、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览会等大型经贸会展活动;取消地方保护壁垒,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开放各类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地区的经济活力。
参考文献
[1]郭志博,徐晓明,金浩,薛明华.河北省11个省辖市竞争力的因子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8),53-57。
[2]倪鹏飞.城市竞争力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青海省统计局.2012年青海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时立文.SPSS19.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苏志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以山西省为例.生产力研究,2013,(8):105-107。
The Research on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in Qinghai Province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BAI Ru
(Haidong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Haidong Qinghai 81060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环境治理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
生态现代化概念一般认为是由德国学者MartinJänicke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柏林州议会辩论中最早提出(郇庆治和马丁•耶内克,2010)。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强调在工业生产中以科技创新来应对环境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关注经济和文化因素以及产品消费而转向科技、经济市场、政府三者协调平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全球化影响及制度本身(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三个阶段,研究区域从西欧国家逐渐扩展到中欧、东欧、北美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Mol,2000)。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现代化理论仍处在不断发展完善当中,并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Jänicke,2008)。生态理性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根本,生态理性使人们开始将经济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视为生态过程,而不仅仅是经济过程。生态现代化理论不断地丰富发展,由单纯地关注科技转向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包含科技、经济和市场、政府、环境运动、环境意识形态五个方面内容(Mol,2010):(1)科技不仅仅是应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是更多地转向环境改善和预防环境危机,将环境保护纳入技术和组织创新的设计当中,而不再过多依靠传统的修复式技术;(2)经济市场要素和组织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日益增长,生产者、消费者、信用机构、保险公司、商业协会等成为生态重构、生态创新、生态改善的重要承担者,带来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化,并且将环境成本以货币、价格、供需、产品、服务等清晰地表达出来;(3)政府的角色、位置、运作发生改变,政府管治由从自上到下的命令式的方式转向权力分散下放、更加灵活、更加趋向于公众参与的管治方式,非政府以及跨国、全球性组织和机构逐渐发挥影响;(4)环境运动的角色、指导思想发生了转变,环境运动在环境决策中作用得到显著增强,环境运动指导思想也从单纯的反现代主义转向以合法性、负责任、公开透明、广泛参与为原则;(5)环境意识形态从纯粹地反对经济增长和完全忽视环境保护两个极端转向两者的协调统一,并被广泛接受。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
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同样蔓延到农业当中,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现实困境促使人们开始寻求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在发达国家,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环境危机,产生空气和水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能源消耗巨大等诸多问题(Kimbrell,2002)。值得关注是,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虽然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快速增加,有效降低了全球粮食价格,大大缓解了一些地区的粮食紧张问题,但是“绿色革命”也引发了土壤退化、化学污染、地下水枯竭、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迫使人们转向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Evenson,2003)。此外,“绿色革命”带来生物多样性和地方传统知识的破坏,同时引起贫富分化加深和区域农业发展失衡的问题。“绿色革命”并不是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科学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理念,而在农业生态理念下进行新的绿色革命不仅要注重科技创新,还应与社会调整或变革结合,农业生态视角下政治、经济、文化转向明显(Altieri,2009)。农业发展研究中存在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的二元分立,生态现代化理论则是超越二元论的比较可取的理论分析框架(Evansetal.,2002)。农业生态现代化是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产生的,日益表现出一种多维、综合的整体性分析框架,逐渐拓展到科技、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空间、政治等多个维度,“弱农业生态现代化”正转向“强农业生态现代化”(HorlingsandMarsden,2011):科技上,从注重经济驱动科技发展、科技解决问题、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转向需求驱动科技创新、科技适应地方性;经济上,从强调企业化经营、效率优先、追求节约成本,转向推动生产经营网络化、综合化、整体化以及立足于农场水平追求高附加值、多功能农业;生态上,从较多采用生态和基因工程的产业生态视角转向较多采用生物型防护的农业生态视角;社会文化上,从提倡运用现代科技、理性的人地关系转向地方自主内生、人地协同、生产服务化;空间上,从偏重全球化、出口导向、外来资源大量使用,转向关注生产嵌入地方社区,注重本地资源利用;政治上,从自上到下式的单一方向的管治,转向内生扶持政策、参与式方法应用、社区发挥影响以及地方和区域灵活管治。
二、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
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过程伴随着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继生转换,三个问题日益呈现出交叉、复杂的态势,而西方发达国家多年的环境治理表明,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有赖于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涉及农业环境治理问题,而环境治理牵扯到公平问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转向整体统一的系统视角,农业生态现代化关注目标的平衡性、应对的多维性、行动的多元化。
(一)目标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工业文明时代的科技进步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促使人类中心主义思潮蔓延,引发了深刻的环境危机。人类不得不反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增长受制于环境和社会的原因而存在极限问题,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环境危机的根源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的反映。从社会公平拓展到环境公平,将完善发展人类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正义,走向兼顾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O'Connor,1998),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生态现代化视域逐渐从单纯关注环境问题转向环境问题的深层次的社会根源。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寻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促使农业发展寻求发展与环境的统一,而环境问题不仅仅与“石油农业”生产技术有关,同样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问题一定程度转嫁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而加深环境危机。农业环境治理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发展、环境、公平的有机统一。
(二)应对层:科技、经济、生态、文化、空间、政治等多维治理
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日益交叉复杂化,对问题应对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危机发生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治理的视角突破科技局限,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维视角,环境治理应对从单一向多维转向。西方国家环境治理经历了从单纯关注科技创新逐渐关注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过程。发达国家由于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开始面向农业现代化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面对粮食安全和农业收入增加问题,并着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但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已经显现(Pingali,200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都涉及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使得农业发展问题复杂化。问题复杂性迫切需要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应对。生态现代化理论将环境问题嵌入农业发展本身当中,使农业发展兼顾环境问题,同时指出环境问题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从而使农业发展本身不是仅仅停留在科技上,而是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维度。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农业发展适应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的挑战提供一个可行的框架。
(三)行动层: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协同
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问题的关注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消费领域。面对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消费领域是整个经济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环境治理不仅需要生产方式发生转变,更重要的是消费方式的转变,从而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可持续性消费是环境问题应对中的重要策略。消费者本身行为则是可持续消费的关键一环,而个人之间可以通过协作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生产,从而形成新的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生产者与消费者塑造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两者缺一不可。农业有机生产可以提供健康、天然的不含有毒杀虫剂的高质量产品,同时维持土地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欧美国家得到相当重视并发展壮大(Badgleyetal.,2007)。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成为生产的目的,消费成为生产的调节器,因而消费者塑造的重要性凸显,成为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助推器。生态公民是农业可持续消费的重要驱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促成农业可持续消费的根本力量,可克服一些农业可持续消费面临的重要障碍(Seyfang,2006)。
三、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农业正处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农业现代化进程仍处在较低水平,农业发展面临环境保护的问题,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随着现代化程度加深将会加剧,农业污染已然不容小视(温铁军等,2013),关系到国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表明,环境治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环境治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环境问题,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
(一)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应是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将会长期存在,而在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农业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人地关系矛盾。当前中国农业仍然以相对落后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对缓慢,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加剧,并引发一系列文化衰落和社会失衡等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一些欠发达贫困地区环境破坏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区形成恶性循环,区域发展公平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根源,这些地区的环境问题根本解决有赖于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两大选择问题:一是继续走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先污染再治理”的“石油农业”道路,还是探索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继续走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历的“强发展、弱公平”的农业发展道路,还是走发展与公平相统一的农业发展道路。中国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区域差距巨大,难以承受“石油农业”带来的严重的环境压力以及公平问题带来的环境风险转嫁,必须走一条发展、环境、公平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多维协调推进
我国农业现代化本身面临多重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农业发展同样面临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一方面造成农业生产中心地资源环境承载负荷过重,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另一方面,造成一些非中心生产地的小农生产者破产并由此引发土地荒芜浪费,同时造成一些小农生产者迫于竞争而加大对土地和资源过度开发,从而引发环境破坏问题。问题的交织复杂性需要多维综合应对:(1)在科技上,在关注环境修复技术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预防性技术创新,从农业生产设计阶段就考虑不同区域的环境因素,最大程度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而环境恢复往往耗费更大,并造成不良的现实后果;(2)在经济上,在追求农业生产效率和压缩成本的同时更加关注生产网络化、本地化以及提升产品的品质,以带动本地经济和满足更加多样化的需求;(3)在生态上,在关注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生态技术的同时,应当遵循农业生态理念更多地采用生物型技术,并适应不同地方特性;(4)在社会文化上,在关注依靠科技来专业化生产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同时,更加主动地根据地方需求展开研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实现人地协同发展;(5)在空间上,在关注农业外向型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与本地生产和消费的联结,避免出现“飞地式”发展;(6)在政治上,在关注从上而下的集中、单一的管治手段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管治地方化和内生化,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防止区域发展失衡。
(三)新型农业现代化需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
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农业消费方式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市场消费需求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当前我国更多是关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农业消费方式关注程度并不够,农业消费方式转变迟缓往往拖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虽然我国居民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相当部分居民仍然趋向价格偏好,对质量较低水平的产品耐受较强,往往使一些落后生产方式得以存在,这些现象在经济落后的地区问题比较严重。二是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一些消费者对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或者由其生产的产品产生不合理的消费需求,推动一些不合理的产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破坏了生态环境。三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产生了大量食物浪费,耗费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源,变相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食物里程的拉长也同样会产生间接的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生态转型应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1)从生产端来说,农业有机生产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相契合,应不断推动农业有机生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有机生产的效率,通过有机农业生产的不断提升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时调整和增强农业认证管理机构,加强构建和完善有机认证体系,为农业生产有机化提供良好环境和重要保证;(2)从消费端来说,对于个人而言,应加强环境教育,塑造生态公民,提倡个人节约消费、绿色消费,摒弃过度消费和不当消费行为,而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网络而言,应充分考虑食物里程因素,构建合理的生产和消费的空间耦合结构,强化农业本地化生产的内生作用,带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减少资源间接浪费。
(四)农业生产地方化有助于解决区域农业发展失衡问题
一、充分认识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报告中多次提到主体功能区内容。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主体功能区划是基础性的空间布局规划,是规范开发行为的约束性规划,是区域政策性很强的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关系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县级主体功能区划主要任务是研究明确各类具体功能区块,并结合上级政府制定的区域配套政策,研究制定本级配套措施.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等因素,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是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编制好__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我县全面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正确把握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它空间布局规划之间的关系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它以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空间布局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的一面。而不同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划的地位不同。客观地看,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是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各项总体规划的龙头,是编制其它总体规划的依据。县域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
二是规划的要求不同。主体功能区规划除了要全方位划定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空间布局以外,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在此基础上,它还要同步配套不同区域所应采取的一系列不同政策。而县域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仅仅依据县域的客观情况、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导向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制定各自领域的地域空间布局,而并不涉及任何政策性因素。
三是规划的作用不同。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不同的主体功能区相应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政策,因而主体功能区规划可以通过发挥政策杠杆的作用,有效地鼓励或限制政府机关、企业、个人以至于社会团体理性地作出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的行为。从趋势上看,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其它总体规划则不然,县域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通过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来硬性地约束政府机关、企业、个人以至于社会团体作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行为,而不具有任何鼓励性的措施。
三、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区的主要因素
主体功能区划与目的性单一的农业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不同,在划分方法上更强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评价,更注重综合性和前瞻性。要考虑三方面因素:
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主要反映区域的自然属性。包括:资源丰度,主要指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不可贸易资源的丰裕程度;环境容量,主要指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净化能力;生态环境敏感性,主要指易导致沙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的生态脆弱程度;生态重要性,主要指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湿地等生态功能的重要程度。
二是现有开发密度。指特定区域经济开发的强度,集中体现在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程度上。体现开发密度的指标比较宽泛,从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和影响考虑,主要体现在对水、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强度,以及污染物排放等对环境带来的压力等。
三是发展潜力。在一定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条件下,区域发展潜力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也受人文环境的影响,也与政策取向、战略选择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是,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发展趋势等。
主体功能区划考虑的主要指标因素
分类
主 要 因 素
主 要 内 容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资源丰度
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不可贸易资源的丰裕程度
环境容量
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净化能力
生态环境敏感性
易导致沙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的生态脆弱程度
生态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湿地等生态功能的重要程度
现有开发密度
土地资源开发强度
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建成区面积及占国土的比重,建设用地面积及占国土的比重,交通用地面积及占国土的比重等
水资源开发强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
资源环境压力
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等
发展潜力
区位条件
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地缘关系等
发展基础
经济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空间结构和路网密度等
发展趋势
政策取向、战略选择等
在明确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将国土空间细分为一定尺度的分析评价
单元(如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进行1×1公里网格尺度的分析,也可以县或乡镇为基本单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分析技术和手段,将各类指标进行数量化,对每一单元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个维度的综合分析评价,以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分 类
优化开发
重点开发
限制开发
禁止开发
承载能力
减弱
较强
较弱
很弱
开发密度
较高
不高
不高
不高
发展潜力
较大
很大
较小
很小
四、科学识别四类主体功能区
(一)优化开发区域的识别方法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持续增长面临挑战,需要改进、优化发展模式的地区。挑战可能来自资源环境,也可能来自其他方面。以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立足点,优化开发区域有四种类型,分别从经济的自身持续增长、经济发展的社会分配效应、经济发展对增进社会福利的作用、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四个角度进行衡量。
——经济持续增长的角度衡量,优化开发区域的特征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且发展潜力仍然较大,但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已开始减弱。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可以选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各指标的增长速度。
——从经济发展的社会分配角度衡量,优化开发区域的特征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评价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一般采用基尼系数。
——从经济发展对增进社会福利的作用衡量,优化开发区域的特征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但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评价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各种方法,最简单的应当是位次排序。某地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县排序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县排序若干位次的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可以选择就业率、社会保障覆盖程度、居住舒适度、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数、万人拥有医生数、万人拥有律师数。
——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衡量,优化开发区域的特征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但增长粗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开始减弱。评价经济增长粗放程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可以选取主要资源价格、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以上的天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二)重点开发区域的识别方法
重点开发区域是政策重点扶持开发的地区,从区域协调发展和开发效益二个角度衡量,一般包括两类,即落后地区和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重点开发落后区块,主要是基于公平考虑,以区块开发带动人民富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重点开发潜力大的区块,主要是基于效率考虑,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重点开发区域应当具有较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适合集聚人口和经济活动。
——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衡量,重点开发区域的特征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且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
——从重点开发的效益出发,重点开发区域的特征为经济增长潜力较大,且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评价经济增长潜力的指标可以选取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多年保持高位、人力资本投资有所超前、研发投资有所超前、可开发建设用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承载力较强、污染物排放总量小。
(三)限制开发区域的识别方法
限制开发区域是经济发展有所限制的地区,一般包括落后地区和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不适于较大规模地集聚人口和经济活动。限制开发是一种战略的安排,也是一种现实的安排,是为了未来更有效率的开发,也是为了更科学地发展。限制开发的措施一般有总量限制和产业限制两种。
——从总量限制的角度衡量,限制开发区域的特征一般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需要在人口和经济集聚的总量目标上加以限制,同时加强资源环境改造和保护,提高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形成未来发展的战略储备地带,或者形成地区的生态屏障。
——从产业限制的角度衡量,限制开发区域的特征一般为经济增长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特别是在选择发展的产业项目方面,要有严格的资源环境标准。限制开发区域还包括地区开发中的战略预留空间。这是一种基于地区发展中长期战略考虑的积极的自发限制。
(四)禁止开发区域的识别方法
按照国家和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明确定义,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省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与其他三种主体功能区在特性上存在较大差别。一方面,禁止开发区域是单一功能区,不存在主体功能与次要功能的区别。另一方面,禁止开发区域是特定的地域,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如果一个行政区范围内的禁止开发区域达到一定比例,这个行政区一般应定位为限制开发区域。
五、我县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构想
(一)基础依据
我们__县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丽水市东北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有好溪、新建溪、永安溪3条山溪性河流,分属瓯江、钱塘江、灵江三个水系,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从国家“十一五”发展纲要课题研究资料和信息看,作为浙西南生态屏障的丽水市9个县(市、区)被划为限制级别较高的开发区域可能性较大,虽很不利,但从全国或全省的大局来看,无疑是合理的,但从我们__县域的局部而言,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在主体功能区块规划上寻求新突破。
第一,__县150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44.12万城乡居民,目前尚属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如果不加快发展步伐,而仅仅依靠省财政的转移支付是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争取将我县的一些可开发区域尽最大努力列入重点开发区,为我县今后的发展留足空间。从全市看,__县位于丽水市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潜力大,而且__县是丽缙青率先发展的区域之一,是金衢丽产业带建设的重要承载地之一,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__县的优先发展、率先发展,把__县划为全市的重点开发区域进行考虑是现实的。
第二,我县是“浙江绿谷”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质量居全国2348个县(市、区)中第37位、全省第14位,据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评价结果,我县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优,地表水水质在ⅰ-ⅲ类水标准(优良)范围之内,城镇区域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农村空气环境质量优于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97.8%。而且可开发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拥有壶镇、新碧、新建、舒洪四大盆地,尤其是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目前全县还有可开垦土地8.4万亩,其中可开垦荒草地1.3万亩、园地4万亩。从中可看出,我县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状况是好的,环境容量是大的,是有大量空余的,区位特征是独特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强的。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要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确定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基础依据,对于我县而言,大量空余的环境容量是完全能够承载加快发展的压力的。
第三,我县现有的产业结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
的要求。近年来,我县牢牢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致力于引导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的产业项目,工业上以__工业园区和壶镇工业功能区、五东工业功能区为三大平台,已形成了机床、工模具、摩配、厨具、照明电器、缝纫机、纺织服装等行业齐头并进且污染少、能耗低、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以五金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浙江五金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三产上以旅游业为龙头,以大投入、大景区、大产业为目标,加快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县到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致力打造“浙中南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一产上以培育发展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主抓手,发展区域特色优势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浙中南生态绿色农产品基地”。20__年,我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已由上年的11:54.4:34.6调整为10.1:55.8:34.1,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第四,从本县的投资需求看,投资需求仍然是现阶段推动__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项目带动特别是大项目带动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十一五”期间,__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计划为150亿元,坚持城市化和工业化并举发展,集中财力保重点,继续突出综合交通、能源保障、城市基础设施、水利防洪等重大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好溪水利枢纽工程、金温铁路__段西移工程,42省道仙都风景区段改线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与建设,投资的需求必将促进开发建设的投入和规模的扩张。
第五,我县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在谋划发展中,我县始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坚持建设项目审批六项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把环保底线,把生产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限定在可治可控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提前完成了水泥行业机立窑生产线淘汰任务,全县造纸企业实行废水循环回用,建成了县污水处理厂。
根据以上分析,我县今后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强的,发展空间是有余地的。
(二)区块划分
《__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划分已提出了一个总体框架:重点开发区主要包括县域中心城市、城镇工业功能区和其他工业区块等;优化开发区主要包括乡镇所在地的建成区以及城镇建成区地势平坦地区;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森林覆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多为各类林地、园地发展用地、地势相对较陡峭地区以及各流域的水源保护区;禁止开发区主要包括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具有保护价值的地区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该划分框架为我们下一步明确具体功能区块的范围和具体功能定位奠定了基础。四类主体功能区块的具体划分构想如下:
1、重点开发区块
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重点开发区块这一发展空间问题,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留足发展空间,针对我们__实际,首先要从金衢丽产业带、丽缙青率先发展区这一核心出发进行划分,拟将县域中心城市的新区、东渡区块(除五东工业功能区已建成区外)、七里区块、__工业园区区块(除新碧镇及工业园区已建成区外)、城北区块、新建镇东川片、金丽温高速公路__段和330国道两沿地势平坦地区,壶镇工业功能区块(除壶镇镇及工业功能区已建成区外)、舒洪镇工业小区(含螺蛳岩一片)、新建镇洋山至东岸至凝碧一带的地势平坦地区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块划定为重点开发区块。这些区块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各类功能小区建设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2、优化开发区块
优化开发区块主要由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城镇工业功能区组成,按照__实际,拟将县域中心城市的老城区、壶镇镇、新建镇、舒洪镇、东渡镇、东方镇、大洋镇、大源镇等乡镇的建成区以及建成区地势平坦地区和__工业园区、壶镇、五东工业功能区、舒洪工业小区的现行建成区、东方镇工业小区、仙都农管处主景区核心区域等划定为优化开发区块。这些区块实行优化开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加快发展旅游等为主的服务业和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景区建设水平。
3、禁止开发区块
按照县“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禁止开发区”框架的思路,拟将国家4a级仙都风景区的核心区域、大洋山、括苍山省级森林公园(除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外)、河阳历史文化保护区、各城镇供水厂取水口上游的一定区域和海拔地势较高的生态公益林以及分布在全县各地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划定禁止开发区块。对禁止开发区块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要求的一切开发活动。通过加大人口转移的力量,减少禁止开发区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
4、限制开发区块
拟将县内除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以外的所有其它区块统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块,限制开发区块在全县空间结构上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些区块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有重点地选择污染少、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优势产业实行点状集约开发。要加大封山育林等,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三)政策配套
配套政策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组成部分,政策的作用范围要与规划的范围相一致。根据县级政府实际具有的管理权限,制定引导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各类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以及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等,逐步实现不同主体功能区块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产业、基础及社会设施、人口等空间布局的不断优化。
1、财政政策。要在积极争取省级财政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块、禁止开发区块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并为限制开发区块、禁止开发区块内的群众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2、投资政策。
要鼓励和引导县内外经济主体到重点开发区块和各乡镇工业功能小区投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符合我县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柱性产业融合配套要求的产业项目;重点支持限制开发区块、禁止开发区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块基础设施建设。3、产业政策。要研究提出不同主体功能区域的产业指导目录和措施,引导重点开发区块按照我县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重点围绕工业主导行业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和旅游服务业发展思路,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增强吸纳产业转移能力;引导优化开发区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竞争力;引导限制开发区块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严格禁止在禁止开发区块内发展任何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和有污染的工业产业项目。
4、土地政策。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在保证基本农田和生态公益林不减少的前提下尽量扩大重点开发区块建设用地供给,对优化开发区块实行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对限制开发区块和禁止开发区块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5、人口管理政策。要制定顺应形势变化要求的人口管理政策,允许在重点开发区块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鼓励和引导限制开发区块和禁止开发区块的人口通过下山移民脱贫等途径逐步自愿平稳有序地向重点开发区块转移。
6、环境保护政策。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提出分类管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优化开发区域要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标准,大幅度减少污染排放;重点开发区块要保持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增产减污;限制开发区块要坚持保护优先,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育;禁止开发区块要依法严格保护。
7、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政策。要切实调整以往单纯以gdp和对财政贡献大小作为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标准的政策,对重点开发区块,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限制开发区块,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强化对社会稳定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块,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状况。
(四)衔接协调
县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完成以后,能否真正成为指导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能否真正发挥统领所有县级规划的龙头作用,关键取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它总体规划之间以及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的状况。以目前的现状看,县级各总体规划之间以及县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市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工作亟需加强,必须深入研究,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切实加强县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县级其它总体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由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大大滞后于其它总体规划的编制,加之在编制总体规划时缺乏3s技术的支撑,这导致县级总体规划之间难以衔接和协调。解决县级各总体规划之间衔接、协调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在适当的时机,对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保护区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进行规划的修编,使各总体规划对主体功能区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进行规划的修编,使各总体规划对主体功能区域的划分完全趋于一致,为规划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在县级地方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应用卫星遥感、卫星定位和地理空间信息系统(3s)技术手段,为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以此来确保各总体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协调。
六、编制我县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工作要求
(一)要确保工作进度。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20__年9月形成初稿,于12月报国务院审议。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20__年全面开展基础研究工作,20__年6月形成规划初稿。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20__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初稿,20__年6月底前报市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市人大报准实施。我县要按照省、市的要求,做到与其他县(市、区)基本同步,确保编制工作进度。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我县要从全局出发,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开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抓紧组建__县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订好工作方案和确定好合作编制单位,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中的组织协调。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港口经济;东营
Abstract:China’s State Council has endorsed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an Efficient Eco-Economic Zone at Yellow River Delta. The plan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four cities near ports:Dongying, Binzhou, Weifang and Laizhou. Therefore, it is very meaningful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issues of the delta-ports. This paper,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ongying, tries to investigates the constrains in financial support to those ports,and finally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Key Words:Yellow River Delta,port economy,Dongying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6-0042-03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中,港口和临港经济区的发展,将发挥龙头作用。从规划范围来看,黄河三角洲的港口建设主要涉及东营港、滨州港、潍坊港和莱州港四个港口。其中,东营港主要服务于胜利油田、石化基地和东营临港产业区的开发建设。潍坊港和滨州港主要为两市临港产业服务,以散杂货运输为主,兼顾石油化工产品的运输。莱州港区重点发展油品、液体化工品中转储运,积极发展散杂货和集装箱喂给运输。就目前发展水平来看,黄三角港口群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开发程度差,发展基础薄弱,四个港口均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其中,吞吐量最大的为莱州港,2009年仅为1600万吨。因此,如何发挥金融支持功能,加快建设黄三角港口群经济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东营港口经济发展概况
东营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东营港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目前,原本拥有2个3万吨级的散杂货泊位的东营港,正在加紧建设2个5万吨级的液体化工泊位,并已启动二期工程规划,主要建设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25万吨级油码头和25公里环抱式港池,形成113个生产性泊位。另外,在“高效生态”基本定位下,东营市在1200多平方公里的临海区域突破区内,将集中规划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高效农业区、高端产业区,着力打造石油能源战略储备、现代化学工业精细化工、石油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基地。可以说,东营港的建设和港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区域经济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带动黄河三角洲有效开发的外在需要。
(一)以外带内,促进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构筑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东营作为一个沿海城市,随着其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外贸易迅猛增加,对外联系日益频繁,对港口规模、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近几年,许多大进大出的项目,都因港口建设滞后而搁浅。“有海无港、有港无航”的尴尬局面,使东营市与一些难得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港口建设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一个与东营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的大型港口已经迫在眉睫。
(二)以点带面,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
在目前环渤海湾沿岸已形成30多座城市和港口群的情况下,黄河三角洲沿海的莱州湾南岸至漳卫新河700公里海岸线上,无一大中型港口,更无集疏铁路,致使在京津冀板块和山东半岛板块之间存在着一块港口布局稀疏的经济洼地。尽快将东营港建设成为区域性、综合型重要港口,强化其区域中心港地位,将会通过以点带面、以一港带全局的良好效应,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提升黄河三角洲的整体经济实力。
二、金融支持港口发展的现状及切入点
(一)金融支持现状:金融对港口建设的参与度较低
一是金融机构服务意识不强。当前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刚刚起步,港口建设属于新开发的区域,部分金融从业人员受自身业务知识等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跟进国家政策和方针,对港口经济相关政策法规缺乏了解。例如东营辖内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对港口经济贷款营销方面没有主动去开展调查,也没有对港口经济的现状、发展前景进行综合评估,更没有对贷款风险状况进行有效预测。同时,对港口业务和其他业务未加以细分,更未做相应的金融层面的创新。
二是政府融资平台是金融机构参与港口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式但缺乏银企互动。目前,东营辖内金融机构对港口经济支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政府融资平台支持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另一种是对港口及临港区域内的实体经济给予短期融资支持。其中,前者占有绝对比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实体经济中多为新创设的企业,缺乏可供观察的连续的财务数据及信用记录,金融机构贷款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是在目前东营港基础建设项目中,政府主管部门一般都会贯穿于规划、建设、经营、还贷的整个过程,有些大型项目还有政府主管部门的信贷担保,且港口项目虽然财务效益有限,但具有较稳定的投资回报率,项目风险得到较好的控制,金融机构倾向于提供资金支持。
(二)金融支持黄三角港口经济发展的切入点:金融与港口的融合发展
就港口经济的长远发展而言,金融服务是其不可缺少的关键性支撑因素。以金融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支持港口经济的方式和重点。当前,黄三角港口建设是在开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背景下迅速升温的,因此,金融对港口经济的支持点首先要彰显港口本身的发展空间。从东营港来看,金融与港口的融合发展可着眼于以下几点:
一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来说,港口在区域经济布局及发展中体现了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金融支持可依托港口的流通优势,发挥临港产业区的带动作用,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从而促进本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二是发挥金融支持高效生态的功能,推动港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黄三角港口群自然资源丰富,且处在初始开发阶段,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按照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布局并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支撑作用是其直接的推动力和转换器。可利用信贷杠杆和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建设能源清洁、环境友好、可持续增长的港口经济,抢占港口发展的制高点。
三是融合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可围绕广大进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业务发展需求,重点结合现代物流和综合交通业,帮助外向型企业提升港口物流的效率和规模。一方面能充分发挥港口的对外口岸功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可改善金融运作理念,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国际化效应。
三、金融支持黄三角港口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港口经济起步较晚,与金融发展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黄三角港口群属于初开发领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港口建设缺乏对外连接和贯通,且单一的港口装卸服务业辐射有限,不能有效吸引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因此对金融要素的引入起不到规模性效应。另外,从临港产业区发展来看,尽管已有不少企业进入和投产,但由于目前产业集群尚未形成,金融资源总需求量小,新兴业务发展缺乏有效载体,对金融支持也起到了抑制作用。据对东营辖内金融机构的调查,目前全市银行业机构对港口项目建设的贷款投入仅有十几亿元人民币,且大多数项目只是一般的流动性资金贷款。
(二)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信贷资金转化能力偏低
一是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金融体系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其稳健的经营风格削弱了其对港口投融资的支持力度。而专业性的港口金融机构处于空白,无法为民间资本和外资提供高效率的港口投融资服务。二是金融运作理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金融参与者过分追逐短期利益,社会资本对回报周期较长的港口项目缺乏兴趣,资金投入动力不足。三是金融服务方式单一。目前金融支持仍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金融产品创新步伐较慢,尤其是直接为港口开发建设筹集资金的产品尚为空白,民间资本和外资很难通过购买金融产品便捷地进入港口项目。
(三)政府融资平台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利于金融资源的进一步投入
从东营辖内目前情况来看,政府融资平台运作尚好,对金融资源大规模进入港口建设领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政府融资平台本身的局限性,将会影响信贷资金的进一步投入。
四、金融支持黄三角港口发展的建议
(一)发挥政府作用,以政府的直接投资来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放宽了民间资本投资领域。政府要充分利用这一政策机遇,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支持港口基础建设。在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示范效应过程中,要坚持财政资金引导、市场运作为主、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的原则,改变过去财政直接投入的方式,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贴、投资参股、注入资本金、贷款担保等方式,积极拓宽港口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在投资阶段和投资领域方面确立正确的运作机制。在投资阶段上可相对前移,主要集中于港口项目的早期建设阶段,同时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投资领域上以重大基础港口项目为核心,特别集中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影响、“外溢效应”较为明显而短期收益难以完全展露出来的港口项目。
(二)积极搭建“银港企合作平台”,建设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一是通过组织论坛、成立协会、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打造有影响力的交流平台,更好地促进政府、金融机构与港口企业间的沟通,并最终确立一个以银行贷款(包括普通贷款和各类创新形式的融资方式)为主,以内源融资、典当融资、风险投资为辅的融资体系。二是推动区域内各种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多样的合作形式,鼓励多家商业银行联合对港口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并就相关项目向国外保险机构投保,分散和转移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风险。三是合理规划临港经济建设,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临港经济区为绿色经济发展区,改善投资环境,为“绿色信贷”的投放创造环境。
(三)拓展港口金融服务功能,借鉴其他港口经验打造物流金融平台
现代经济条件下,港口已由传统的基本装卸转运功能逐步向工业功能、商贸功能、综合物流功能转变。相应地,金融支持港口经济发展也应从单纯的支持港口基础建设向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转变。因此,新兴港口从发展初期就应注重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将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相结合,着力发展高端金融产品。比如,以往通过港口运输为国际零售商供货的国内企业,从货物离港至货款到位往往需要一定周期,对于资金不充足的中小企业而言,资金流的中断或是资金不足,都将无法接受新订单,影响企业运转。解决这一问题,可借鉴天津港经验打造港口物流金融平台。联手多家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向客户企业授信,客户企业将港口中转货物抵押给银行,从而获得贷款,实现资产盘活。届时,作为物流中间平台的新兴港口物流中心则扮演货物监管角色,实时掌握货物动态,降低金融风险,进而搭建起畅通的物流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