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9:01: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银行发展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16年的改革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毕竟成立时间短、资金规模小、业务领域窄、法人治理结构亟待完善,如何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做出特色,在激烈的市场夹缝中实现生存、发展就变的异常重要。
一、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仍存在。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搭建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三会一层” 的相互制衡组织架构,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还引入了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制度。但在实际运行中,这些相互制衡的制度并未产生“三权”制约的实际效果,“内部人控制”现象仍存在。
2.核心竞争力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城市商业银行与大型银行相比无规模优势,不可能实现综合化经营;与股份制银行相对无机制优势,未实现特色化经营。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其发展受限。
3.资本补充渠道有限,资本充足率不高。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普遍较低,资本实力弱。同时,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狭窄,无法通过上市或发行公司债券筹措资金,这必将制约其长远发展。
4.市场定位模糊,未形成经营特色。城市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市居民、服务中小企业”的经营定位,但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并未坚持这一定位,未能在自身业务领域形成特色。
5.创新能力较弱,产品无优势。目前,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实力不强、技术薄弱、观念因循守旧等原因,对科技创新投入不够,导致其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单一,业务领域狭窄,难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6.管理水平较低,可持续发展受限。城市商业银行的员工绝大部分来自原城市信用社和国有商业银行,伴随着业务发展,面向社会招聘了部分懂金融、会管理的高级人才和一些有潜质的大学生,但是人员整体素质仍较低,导致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二、国外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经验借鉴
纵观世界,各国的中小银行的机构设置形式、业务范围和监管特点不尽相同。美国的社区银行最具有代表性。社区银行,是指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在经营特色和发展战略上,社区银行强调在特定社区范围内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与客户保持长期业务关系。主要有四个特征:
1.规模较小,数量众多。据统计,2004年美国有8300多家中小金融机构(如储蓄和贷款机构等)被划分为社区银行。这些社区银行在全美有36803个网点,这些网点有54%分布在农村,29%分布在城市的郊区,17%分布在城市。社区银行的资产规模通常在1000万美元和数10亿美元之间不等。
2.经营定位清晰。社区银行与社区服务紧密相连,从市场定位看,社区银行主要面向当地家庭、中小企业和农户的金触服务需求。由于对大公司的竞争社区银行不具比较优势且竞争激励,中小企业便成为其坚守的阵地。从资金运用看,社区银行则主要将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地区,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提供便捷、高效、周到且相对全面的金融服务。美国社区银行对客户了解深入并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其贷款主要面向附近社区的存款者及相关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农户。社区银行已经成为美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许多社区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提供了相当全面的产品选择。由于社区银行的运作都在本地,做出信贷决定相当迅速、高效。
4.能够获得大量稳定的核心存款。社区银行比大银行更能提供给中低等收入存款者更好的服务。2004年底美国社区银行25%的存款来自于零售。社区银行的存款客户主要是社区内的企业和居民,他们的存款利率敏感性低,短期内存款余额可能有所波动,但长期来看是相对稳定的。这部分存款为社区银行提供了廉价且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其保持流动性的核心。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
对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自身的经营特色才是发展的关键。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要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明确市场定位,行使社区银行职能
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市场细分定位,锁定目标客户群,在经营及管理方式上采取不同的服务内容,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积极进行业务开拓与创新,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系列化、规范化,取得竞争的规模效应,最终形成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精品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银行。
将自己定位于为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服务,努力塑造“亲民”形象,打造精品社区银行和市民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贴近社区、贴近市民的比较优势,积极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这类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风险小、收益稳等特点,符合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应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客户发展的重点方向。
(二)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应进一步扩大银行卡、支付结算、保险、代客理财业务等资本占用低的中间业务比重,重视信用卡和贸易金融结算等发展潜力大、收益丰厚的中间业务领域,逐渐由低层次的代收代付向国债代销、基金托管等高附加值品种发展。努力创新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业务等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积极拓展以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信托资产托管等高附加值的资产托管业务,并为发展基金管理、投资银行、参与设立货币市场基金等新兴业务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基本盈利模式从存贷差占绝对优势转向存贷利差和中间业务并重的轨道上来。
(三)发展零售业务,塑造特色银行
确立以零售业务为主,兼备批发业务的经营思路,打造零售业务品牌,创出业务特色。立足于处理广泛的现金业务和储蓄账户业务,主要包括个人储蓄账户、信用卡业务、个人信贷业务、个人业务、私人股资及理财服务等。应抓住经济发展中客户投资和融资需求不断增加的契机,以个人财富管理业务为龙头,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增值金融服务,树立自己的经营特点。
(四)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要从实际出发,及早谋划,加大投入和开发力度,高起点地设计金融产品,要依托科技手段,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管理创新;要积极建立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节约成本,互通信息;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信息化内部服务体系,加快银行管理与决策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在数据集中基础上的深层次的数据应用,开展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要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潜能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一是真正建立“三会一层”相互制衡、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二是要加强内控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风险预警、跟踪、防范的制度和措施,定期评估银行的各类风险和总体风险水平。三是构建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提高内部审计的效果和覆盖面。
参考文献
[1] 陆岷峰,周慧琦.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8,(9).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客户细分 私人银行
7月8日,银监会对外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审慎和稳健是《通知》中使用的两个重要词语。《通知》从投资管理的原则、投资管理的方式和投资方向等三个层次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规范,旨在引导商业银行调整理财业务的定位,加大客户细分力度,在引导高端投资者审慎投资的同时,尤其要求银行对中低收入投资者进行更有效的保护。
《通知》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在充分分析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基础上,确定理财资金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合理进行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第四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坚持审慎、稳健的原则对理财资金进行投资管理,不得投资于可能造成本金重大损失的高风险金融产品,以及结构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第五条规定,商业银行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客户分类,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与其相适应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应将理财客户划分为有投资经验客户和无投资经验客户,并在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中标明所适合的客户类别;仅适合有投资经验客户的理财产品的起点金额不得低于1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不得向无投资经验客户销售。其中,《通知》的第十八、十九条更是明确指出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理财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但是,《通知》同时指出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满足其投资需求,不受本通知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限制。
从以上几条规定中不难看出,监管层非常重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通过种种方式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和资本市场彻底隔离,使得个人理财业务朝着稳健务实的方向发展,进一步规范目前市场上种类繁多,投资方向各异的银行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在2007年10月推出一款境外理财产品,名为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产品,于2007年10月30日起息,产品期限1年,该产品投资标的为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但是仅仅四个月之后,这款境外理财产品就以亏损50%触发清盘终止。根据产品条款,当产品净值高于等于118%或者低于等于50%下限时,产品将会被清盘终止。该产品按照2007年10月31日起息日后第一个工作日确定的基金净值为984.38。而2008年3月18日净值为491.08,恰好亏损一半。因此,民生银行将按照触发终止日基金净值计算产品净值,将结算后的资金返还给投资者。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银行方面解释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造成。2008年3月14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称公司的现金头寸”急剧恶化”,股价当日一度大幅下跌53%,全球股市应声大跌。4天之后,香港恒生指数高开低走,盘中一度下探至7个月以来的低点20572.92点。受此影响,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这只曾经连续三年获得香港基金表现排名第一的基金,其净值盘中走到了491.08的历史低位。这一价位恰好使得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产品触碰到50%的亏损线,被迫清盘。但是,也有专家指出,尽管从法律上无法找到银行的责任,但民生银行作为代客理财的专家在投资能力上存在缺陷,国内机构在国际的投资经验不足,投资能力差别也很大。尽管系统性风险存在,但仓位和进入时机是在控制范围之内,两者控制好了,就会规避一定的风险。
其实,不仅仅是民生银行,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国内QDII产品普遍出现亏损,据相关统计研究,基金系QDII产品平均亏30%左右,银行系产品中东亚某只QDII产品亏约60%,还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的QDII产品亏损约15%以上到40%多不等。投资有风险,这是每个投资者所应该明确的投资第一准则,但是银行理财产品亏损所引发的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矛盾却越发突出。
境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理财产品日益丰富,理财市场规模和理财客户基础快速增长。截至2009年5月末,各中外资商业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超过4100只,理财业务市场规模达到7000亿元人民币,理财客户达到230万人。2008年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幅亏损,虽然亏损的理财产品金额只占总额的不到3%,但这部分占比很小的银行理财产品所引发的,关于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纠纷案例断续发生。近期,市场形势有所反弹,投资者的投资情绪进一步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银监会出台《通知》用意明确,着力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稳健经营,将银行理财产品和高风险的资本市场完全隔离,最大程度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各大商业银行而言,银监会《通知》的出台无疑将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生不小的冲击,理财产品一律不得涉及投资中国A股二级市场的股票和基金,严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这项规定涉及到的产品还有商业银行的PE股权投资产品以及FOF基金优选产品,及部分可投资资本市场的资产管理类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都大大减少,只能推出稳健型的理财产品,势必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经营和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今后将如何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需要怎么转变以适应监管尺度的变化,个人认为核心思想还是在于对于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对不同级别的客户推出相应的产品,同时,借助私人银行为载体,引导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向着高端层次发展。
首先,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着力发展稳健型“类储蓄”理财产品针对普通投资者。了解自己的客户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首要条件,了解客户不仅仅局限于了解客户的身份地位,资产规模,更重要的是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对不同的客户推出不同的理财方式。在进行理财业务时,先要采取各种可行的方式了解目标客户的风险偏好,加大办理业务中的风险控制,做到“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从而避免销售人员极力向客户推销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同时为客户寻找到适合的产品。衡量客户风险的标准可能包括,原来购买理财产品的类别,是否购买过基金、股票、结构性的理财产品等等。只有储蓄的客户,可能会推荐国债、挂钩票据等低风险的产品。面对着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应该朝着稳健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实行的分业经营的模式,一直以来以稳健经营为宗旨,个人理财业务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审慎稳健上,专心做好票据信托类低风险,收益稳定的产品,发展特定的目标客户,在理财市场上抢占专门的份额。
其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应该通过客户的进一步细分,以创立私人银行为载体,将个人理财逐步引导至高端发展的平台上来。私人银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众多业务中最高端的理财服务,是为那些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富豪们专门服务的,通常只有国际级银行集团或金融集团才能提供该服务。私人银行在欧美国家已经有百年历史。境外学者LynBicker于1996年把私人银行定义为:“私人银行是为拥有高额净财富的个人,提供财富管理、维护的服务,并提供投资服务与商品,以满足个人的需求”。通常意义上的银行机构的私人银行服务对象或贵宾理财,大多数是一些中产阶层以上的人,在瑞士银行、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客户至少要有100万美元银行可以接受的资产,才可以在私人银行部开户;美国最大的私人银行摩根大通,开户底限是500万美元。而摩根士丹利私人银行部,除了高达500万美元的最低开户限额之外,还要求其私人银行客户最低净资产达到2500万美元,同时必须拥有1000万美元流动资产。而一些第三方的私人银行对象多是属于社会上真正的超级富豪。”在国外,私人银行开户金额的底限通常是100万美元,通常每一笔交易的金额都以几十万美元为单位。
目前,各家中资商业银行都开始纷纷抢占私人银行这块全新的业务领域,激烈争夺优质的客户资源。各家中资私人银行针对私人银行客户需求推出专属理财产品明显增多,由此创造的银行业务利润来源也十分可观。高端领域不能不说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客户细分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客户推出不同的产品,以发展优质高端客户为个人理财的重要宗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对于商业银行本身而言是新兴发展的业务领域,在银行稳健经营的要求之下,个人理财业务也应该遵循“审慎稳健”的发展思想,以客户细分为手段,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推出有针对性的个人理财产品,将个人理财业务引导到高端的渠道上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才能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窦鸿权:“银行公司治理分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10月:112-177,159-160,294-295
[2]徐放鸣:“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6,10:62-63
[3]林 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05,9:13-15
[4]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考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0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
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外部来看,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在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差距。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第二,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第三,风险管理方法上的差距。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第四,风险管理体系上的差距。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第五,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任务及要求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监管法规是金融竞争中的“游戏规则”,银行风险管理只有与外部监管相适应,才有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第三,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随着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仍将继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按照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应努力做好五个方面的转变,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由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一)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HRD),是指在分析原有人力资源组成以及利用情况的基础上,以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的变化为指导,管理人员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以提高组织或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更好,为团体(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的过程。而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是在普通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上,针对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专门为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发展而实施的一种开发,更加适合商业银行发展中的个性化问题。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了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的重视,更加有利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扩大。
(二)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竞争性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竞争性反映的是当前在金融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的,在人力资源管理普遍得到重视的过程中各商业银行针对人力资源开发而展开的策略性竞争的问题。
二、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对于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以及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就是根据银行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前提,对银行人力资源发展进行计划控制的过程,因此,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制定需要对银行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对未来人力资源发展模式的预测以及对银行所处环境的掌握,而这些过程在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过程中都是必须的,尤其是对于所处环境的分析,是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有利于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
(二)有利于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对于银行发展方向的控制
银行的发展只有在高层管理人员的适度掌控下进行才能保证稳定性和长久性。在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对于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以及对于未来发展规划有清楚明确的认识,尤其是人力资源未来发展的方向,决定着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方向,因此在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过程中,高层人员会对银行的发展有较为认真全面的分析,进而更好的控制银行的发展方向,保证银行在合理轨道内运营。
(三)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竞争环境中获得发展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竞争性开发,归根结底是要为银行的竞争服务的。在时展的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已经是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所不能解决的,要想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并取得发展,就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不论是有利于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还是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竞争环境中获得发展,其最终都起着保证商业银行在竞争中获得发展的作用。
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认识不足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银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开发是每个银行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银行未来的人力资源发展,进而影响银行的生存,但是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日常管理中,高层人员并没有对人力资源开发产生应有的重视,甚至在很多银行,为了节省人力和提高效率,没有制定专门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或者对于策略的开发只是应付性的,缺乏对竞争对手以及生存发展环境的分析,这样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是注定无法应对竞争需要的,不是竞争性开发的策略,而虽然在有些商业银行,制定了合理的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策略,但是并没有真正实行,或实行不到位。因此,总的来说,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于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认识不足。
(二)对于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措施实行不到位
对于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措施实行不到位是对于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认识不足的直接后果,缺乏认识必然导致缺乏有效的执行。在很多商业银行中,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问题仍然只是停留在策略上,而没有实践。措施实行不到位,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就很难再有大的突破性进展。
(三)在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过程中
缺乏对竞争对手的合理分析顾名思义,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是服务于竞争过程中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因此,对于竞争对手以及发展环境的分析是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题中应有之义,缺乏对于竞争对手以及发展环境的分析而产生的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策略就不能实现其目的。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注意对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分析,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目的。
(四)竞争性开发中的技术过于单一
技术的单一延缓了开发的步伐,进而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银行能否取得长久的发展,同样的,在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技术的支持的,技术的单一会导致开发策略的单一,这样很容易导致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而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却是瞬息万变的,单一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多样性的。因此,竞争性开发技术的单一最终会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把人作为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出发点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当今时代大到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小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应该把人作为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出发点,为此,商业银行在进行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时应该做到:薪酬激励是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中必须重点考虑的机制。就目前我国的行业状况,商业银行属于高薪行业,由于对于员工能力的高要求,高薪回报是商业银行获得员工的必要手段。薪酬激励就是通过对薪酬的调整以实现商业银行对现有员工的保留以及增加现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增加获得银行外优秀人才的可能,这就保证了商业银行的人才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过程中注意绩效考核使用的合理性。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工作状况以及工作能力的考察,是员工对商业银行贡献力的直接评估手段,因此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同行的,在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过程中,对于绩效考核的应用要有合理性,如果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中,绩效考核使用过于频繁,会给员工带来紧张感,甚至导致员工奖过多的精力用于应付绩效考核而不能全身心投入到为客户服务的工作中去,相反,如果绩效考核使用不足,则不能有效的监督和评估员工的工作水平。因此,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绩效考核使用的合理性。
(二)加大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资金投入
资金是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经济保障。在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中,需要有高新技术产品对于商业银行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同时,在新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研发中,也需要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参与,这些过程都需要资金的投入,没有资金的投入,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很难科学合理。但是对于资金的投入并不是随意的,要注意:资金投入的增加要保证效益的回报。商业银行终究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任何一项投入如果没有相应的回报,对于银行的经营来说就都是失败的,因袭,在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必须保证每一项资金的投入都能带来足够的盈利。资金的投入要放在必要的项目之上。并不是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的所有过程都是需要资金投入的,有些环节可以适当减少资金开销,就可以不必为此投入资金,而有些环节需要的资金相对较大,则在此之上则必须保证足够的资金。因此,资金的投入不是针对每个过程的,而是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投在必要项目之上的。
(三)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市场是商业银行存在的基础,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合理性。科技发展,技术更新,市场随之发生改变,市场需求也会出现大的波动,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竞争性开发必须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于银行发展,保证人力资源管理适合竞争的需求。
五、结束语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新晨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
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债券市场 中小微企业 金融服务 直接融资
鉴于中小微企业在经济体中的重要性,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对于助推经济转型、提升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遂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点。除传统的银行信贷外,债券市场对于丰富多层次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意义也开始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等一系列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工具先后面世,丰富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选择。但是,这些尝试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面世初期的鲜花与掌声后,有的归于沉寂,有的原地踏步……债券市场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中应有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发挥债券市场的核心优势,更务实、更有效率地服务中小微企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从国内外的中小微企业债务融资发展实践来看,债券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直接将中小微企业的债务融资需求与合适的投资者相匹配,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二是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债券融资渠道,使其具备扩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规模的能力;三是促进金融脱媒从而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下沉客户结构重心,提升风险定价能力,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融资服务。本文将对这三种途径作具体分析和评述。
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
(一)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展概况
在中小微企业债券融资方面,业界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其中,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被大家提到最多的两类融资工具。
2007年,中小企业集合债面世。作为一种专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创新工具,在推出伊始就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集合债的出现,本是为了解决单个中小企业融资规模小、发债成本高、规模不经济的问题,通过统一增信、统一冠名降低各发行人的发债成本,提高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但是,在过去近6年的时间里,中小企业集合债组织协调难度大、融资成本高、发行周期长、与实际募资用途匹配度差等缺陷不断暴露,发行规模长期在低位徘徊。截至2012年末,仅发行了12只中小企业集合债,一共仅为97家中小企业提供了48.02亿元的直接融资。
继中小企业集合债推出之后,2009年,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又粉墨登场。尽管其发行机制在吸取中小企业集合债的经验后有所改进,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还创新了“政府资金支持、中介机构让利、工作流程集优”的“区域集优”融资模式,在很多省份和区域内实现了批量化和规模化的债券融资。但截至2012年末,在4年发展过程中,总计只发行了89只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为330家中小企业提供了218.47亿元的直接融资。
总体算来,从2007年到2012年末,仅有427家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或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从债券市场获得融资,金额不足270亿元。这与数量逾4000万家中小微企业潜在的融资需求相比,可谓杯水车薪。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两个集合债券品种对于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究其原因,这两类集合债券产品存在浓厚的行政色彩,中小企业自发集合的少,政府人为撮合、推动的成分多。在此类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中,政府的作用都是决定性的,不论是担保的获得还是中小企业的筛选,都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大量的促进工作。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当作一项关乎经济稳定、促进就业和民生和谐的重要工作,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创新金融工具融资也成为地方政府可以圈点的政绩之一。为确保发行成功,政府所遴选的中小企业都是当地相对优质的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完全具备从商业银行融资的能力,尽管参加集合债或集合票据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公开发行促进规范经营、提升市场形象,但融资本身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是“锦上添花”。此外,这类债券的发行还严重依赖第三方担保的增信安排,市场化程度低。对承销商而言,发行集合债和集合票据业务周期长、协调成本高、费用收入少,投入产出比有限,接手此类项目更多的是出于维护当地政府关系的需要,或是为了挖掘当地潜在的IPO企业源,本身并无多大动力去拓展这类业务。
(二)中小企业私募债发展概况
相较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低市场化, 2012年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探索向市场化的方向上迈进了一大步。尽管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中小企业私募债面世时间不长,且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但它摆脱了中小企业集合债和集合票据发行对地方政府协调的依赖,其相对灵活的发行机制和宽松的发行条件要求也是创业板企业私募发行公司债所不及的,相对于公开发行债券融资更是优势明显。在2012年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就有101只中小企业私募债起息发行,共筹集资金118.56亿元,超过了同期中小企业集合债和集合票据的融资总和(见图1)。
图1 中小企业债券品种融资结构(2010-2012年)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尽管在中小企业私募债发展初期,监管机构和投资者还未完全做好准备,但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其顽强的生命力将逐渐显现。
在利率市场化的浪潮中,市场对于高收益信用品种的投资需求将日趋强烈。一个突出的事实是,由于预期收益率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定存利率,银行理财产品连年高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定期存款的有效替代,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需要高收益投资品种作为支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第65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0〕第72号)和《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第8号)等部门规章对银行理财投资品种进行了一系列规范,总体的监管思路是指引银行理财由融资型向投资型转变,特别是8号文的颁布,使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非标准化金融资产时面临诸多限制。因此,标准化、可上市交易的中小企业私募债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投资标的将是大势所趋。
不过,尽管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已经初步具备了美国高收益债市场的部分特征,但在市场微观结构方面与后者仍存在差距。无论在市场化程度还是在保护投资者条款的设计上,中小企业私募债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我国债券市场缺少可以活跃高收益债券市场交易的做市商制度;二是缺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担保难题、分解分散信用风险的信用缓释工具;三是财务造假的代价较低;四是债券契约中约束发行人行为的条款不够齐备。因此,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出现虽然标志着我国债市已在设计思路上找对了方向,但在诸多方面依然有待完善。
(三)中小微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有限
尽管近年来债券市场上关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概念越来越多,但实际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规模却较为有限。
2012年,中小企业的直接债券融资规模为221.39亿元(其中中小企业私募债118.56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93.02亿元、中小企业集合债9.81亿元),仅相当于一家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2012年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余额。与高达十万亿量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相比,债券市场在中小微企业债务融资中占比很低。
从理论上看,出于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债券融资对融资企业的经营规范性和信息披露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能够满足债券融资条件的只可能是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那么,如何发挥债券市场的核心优势,更务实、更有效率地服务中小微企业?笔者认为,债券市场通过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债券融资渠道间接服务于中小微企业,以及通过促进金融脱媒推动商业银行下沉客户结构重心方面,具有更为现实的作用。
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债券融资渠道,间接服务于中小微企业
由于中小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微企业,在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效率等方面较大型金融机构具有优势。但中小金融机构在网点数量、市场声誉方面都明显不如大型金融机构,在吸储、债券融资等负债业务方面存在天生的劣势。受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比率等考核指标影响,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因负债规模有限而难以充分施展。因此,进一步拓展中小金融机构的债券市场融资渠道,为其提供合理的资本补充和稳定的负债来源,是债券市场间接地服务于中小企业、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有效率的方式。
长期以来,中小金融机构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规模一直十分有限。以商业银行为例,如果将商业银行次级债和上市商业银行发行的可转债也考虑在内,2009年和2010年,中小商业银行 债券融资规模均未超过500亿元,其中,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债券融资规模分别仅有271亿元和153亿元,仅占商业银行债券融资总额的10%。2011年,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的推出改变了这个局面。2011年末,第一只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11兴业01)发行,募资300亿元,一举超过了2010年全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债募资额,当年中小商业银行债券融资规模从上年的450亿元猛增到1108.5亿元。在2012年发行的23只商业银行金融债中,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占了18只,融资主体既包括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兰州银行、汉口银行、台州银行、南京银行),也涵盖了外资商业银行(瑞穗银行和星展银行)。借助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的进一步扩容,中小商业银行债券融资规模在2011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至2582亿元,翻了一番还多;中小商业银行债券融资规模在全部商业银行债券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29%大幅提高至66%,其中,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占比从原来的10%提高到19%(见图2)。
图2 商业银行债券(含金融债、次级债和可转债)融资结构(2008-2012年)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的出现显著扩宽了中小商业银行债券融资渠道,为中小商业银行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金来源,对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意义重大。由于专项金融债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且金融债募集资金中用于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可不纳入存贷比考核,有效缓解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压力,募集资金集中供应小微企业也更具导向性。
此外,在中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方面,债券市场也可以有所作为。中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盘活中小金融机构的存量贷款,提高资产周转速度,释放占用资本,扩大资金来源,以便满足中小微企业新的贷款需求。通过将中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既能够发挥商业银行在中小微企业信息搜集和处理方面的优势,又能够发挥金融市场在风险分散和资源优化配置上的优势,对于增强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有关部门表示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但是相关产品的发行尚未跟上脚步。
促进金融脱媒,推动商业银行下沉客户结构重心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其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从机构数量还是从贷款规模和金融服务种类上看,商业银行都当仁不让地成为目前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主流渠道,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换一种思路思考,通过不断推进债券市场的建设,使债券市场真正成为信用等级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由此产生的金融脱媒压力促使商业银行进一步下沉客户结构重心,拓展中小微企业客户群,那么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在全社会融资体系中的规模、地位以及分布程度,相较于提供直接债券融资,这种间接的作用对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将更为有效,也更能发挥债券市场的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规模相当有限。不过,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这一局面已经悄然发生改变。2002年,企业债券融资额为362.02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 的比重仅为1.80%;10年后,2012年企业债券融资达到2.25万亿元,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已达到14.30%(见图3)。在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方面,债券市场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对金融脱媒的推动作用也日益加大,这一趋势从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启动战略转型、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一变化中可以得到印证。
图3 企业债券融资额及其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2002-2012年)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Wind资讯
(注:左纵坐标上加上“亿元”,右纵坐标上加上“%”;图例括号中的“亿元”改为“左轴”,“%”改为“右轴”)
从债券发行主体的结构来看,非金融企业的债券融资规模仍有提升的空间。2007年以前,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占当年全部债券融资规模的比例始终低于6%;2007年以后,受益于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以及短融、中票市场的发展,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比例逐年提高。但截至2012年,即使将地方融资平台考虑在内,非金融企业的债券融资规模占比也仅达有47%左右(见图4)。如果未来有更多的大中型工商企业选择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将为中小微企业腾出更多可用的信贷规模,从而为商业银行下沉客户结构重心创造基础条件。
图4 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量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比例(2002-2012年)
注:其他发行主体包括财政部、地方政府、政策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
资料来源:Wind资讯
(注:左纵坐标上加上“亿元”,右纵坐标上加上“%”;图例括号中的“亿”改为“左轴”,“%”改为“右轴”;右纵坐标的刻度数据全部去掉%)
债券市场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通过对债券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三条主要路径的梳理,可以看到,债券市场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已逐渐清晰。
1.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直接债务融资服务方面,尽管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融资都是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益探索,但笔者对其非市场化的机制设计持有保留态度,宣传上的高调并不能掩盖其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有限意义。中小企业私募债是值得鼓励的市场化发展方向,将在匹配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对应投资者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在经历了诞生初期的阵痛后,期待监管部门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这一债券品种,进一步提高其市场化程度,摆脱对担保或中介隐性担保的依赖,同时进一步丰富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允许更多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到中小企业私募债投资中来,使其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在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债券融资渠道、间接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方面,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的创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放松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债券市场融资的限制,通过多种债券工具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合理的资本补充渠道和稳定的负债来源,是有效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目前能够在债券市场融资的中小金融机构主要还是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期待更多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在中小微金融服务市场中表现活跃的中小(准)金融机构也能叩开债券市场的大门。此外,在客观认识资产证券化所存在问题并强化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中小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仍应该是值得鼓励和推动的创新。
3. 在促进金融脱媒、推动商业银行下沉客户结构重心方面,债券市场的发展已经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促进作用,这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期待债券市场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更多高信用等级的大中型企业的主流融资渠道,从而释放出更多的信贷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
上述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实现,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债券市场的深化和发展。利率市场化为债券市场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良好契机。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产品的结构化创新,将有越来越多、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参与到债券市场中来,无论是促进直接融资还是推动间接融资,债券市场规模的增长、金融工具的丰富和市场参与者的增加,都有助于化解金融抑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桎梏,使资金从盈余部门配置到经济体中最具活力与韧性的中小微企业中去。
注: 1.这里的“中小商业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含城商行、农商行等重点经营范围在省域或部分省域内的非全国性商业银行)。
2.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社会融资总量为一定时期(每月、每季或每年)的新增量。
【摘 要】从1999年我国第一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我们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至2006年底大致完成了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处置任务,从此开启了商业化转型的模式。2013年底,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意味着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商业化转型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近年来,GDP增速降低直接导致银行信贷质量小幅下降、银行信贷不良资产形成时间小幅提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规模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规模也小幅增加,不良资产价格整体上涨,不良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小幅上涨,不良资产经营环境变化不明显。本文拟通过探究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说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政策性不良资产基本处置完毕的大环境下,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存在的必要性、如何实现公司的转型升级,以及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战略。
【关键词】不良资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战略
为了缓解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四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99年,国家成立了信达、长城、东方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2001年底,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总裁在《光明日报》上联合发表文章,认为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表现在:促进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良性发展;帮助了国有企业扭转脱困;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和回收率达到了国际上的较高水平;推动了资源的市场化流动,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了金融市场的发育和提高;推动了社会信用秩序的健全和完善。
然而就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银行体系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多数商业银行受访者认为:其所在银行新增不良贷款规模将小幅增加,不良贷款率亦将小幅增加,受流动性紧张以及去杠杆化的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紧迫性更强,处置动机主要是降低不良贷款率。
一、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存在的必要性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具有长期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一是资产处置并不是越快越好,一些存在巨大升值潜力的资产,比如土地,如果处置过早可能会造成收回资产过低(王柯敏、王彩君,2005);二是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银行信贷资产存在广义上的信用风险,不良资产还会不断增加,201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669元,比上年末增加1749亿元;不良贷款率1.16%,比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正常类贷款余额为63.3万亿,占比为96.05%;关注类贷款余额为1.8万亿元,占比为2.79%。2014年11月末商业银行不良率达到1.31%,在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的趋势下,近年来又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存在。
二、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
成立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的相关规定,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要负责是收购、管理、剥离和处置四家对应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需要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逐步实现资产结构优化等。由此可见,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发展首要目标是不良资产处置,确保国家资产安全,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经营。
三、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战略
构建金融融资平台,拓展个性化,平民化业务渠道。在金融行业中,单一金融机构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如何集聚最大化的力量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构建金融平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充分发挥金融平台的优势,利用其强大的平台服务功能与价值链整合能力,使大量平台投融资过程中培育的客户群,参与到不良企业的资源整合过程中,实现不良企业的扭亏为盈,进而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同时构建金融平台可以在最大限度内分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风险。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应当推出面向平民的服务,积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吸引小额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以余额宝和理财通为例,到2014年1月15日,支付宝和天弘基金消息,余额宝规模已经超过2500亿元,客户超过4900万户。所以说未来的金融行业应该变得更加平民化。因此积极开展微型金融业务,如小额贷款业务,微型金融虽然利润空间比较狭窄,但是仍然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且其先天具有的扶贫性和盈利性双重特质,也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060-02
所谓中间业务,是指不动用银行资产,利用银行的人才、机构、技术、信息、网络和信誉等特殊功能与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英文为I nt e r me d i a r yBusines s,意为中介的、的业务,因此,中间业务也可称为中介业务、业务。亦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目前,中间业务已经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中间业务以其独有的成本低、风险小、利润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青睐。
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1.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银行界长期以来只重视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几乎是一片空白,虽然汇兑结算业务一直在办,但一般都是无偿或只收少许手续费。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化,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引进和开发新业务,与改革开放前相比,金融业务创新增加了许多,中间业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无论从量上、质上都有较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中间业务品种点多面广、零星分散,许多品种又与存贷业务紧密相连或仅作为存贷业务中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国内银行界对中间业务品种的划分缺乏统一标准。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继2001年7月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后,于2002年4月发出了《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在这份通知的附件中,中国人民银行列出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及定义,该分类鲜明地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与客户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和所处的法律地位,较好地体现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属性和经营环境。
1.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2.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逐渐成为了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支柱之一,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1)经营理念错位。中间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种新兴业务,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经营思想的束缚,加之中间业务收入在商业银行的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偏低,部分商业银行特别是基层行在经营理念上发生了错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各地商业银行普遍未摆正中间业务在银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业务竞争无序。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的一种有偿的金融服务性业务。但由于目前法规不健全、收费标准不统一,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为了争夺客户,偏离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如在大型建设项目竞标中,项目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利用商业银行为争夺主办行的权利而进行的盲目竞争,不但不交纳费,还向行提出一些如提供办公用房、生活用房、贷款等不合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利益。
(3)联合意识不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网络建设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投入较大,使用效益不高,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在由竞争走向联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迈出了艰难的步伐,但由于商业银行在联合过程中缺乏一种有效的组织协调运行机制,缺乏整体性的规划和长远考虑,各行的联合意识不强,联合的业务范围单一,联合的方式局限性大,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共同提高。
1.2.2 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问题的对策为了进一步规范中间业务的经营行为,促进中间业务健康、有序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尽快完善有关金融法规,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目前应尽快制定出台中间业务管理办法,对中间业务的范围、操作规程、收费标准、罚则等方面做出明确、统一的规定,同时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监管,防止商业银行利用中间业务进行不正当竞争,为中间业务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促进中间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2)更新经营理念,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意识。中间业务作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重的商业银行三大业务支柱,必将是21世纪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主流。外资银行近年来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之一就是中间业务市场的争夺。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商业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成功与否,关键要看谁能在金融服务项目上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商业银行要想在银行业大潮中涌立潮头,要想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革新服务手段。
(4)加强内控监督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中间业务是一种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但随着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中间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潜在的风险相应加大,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初期开始,就必须加强内控的监督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按照金融法规和国际金融惯例来约束自己的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
2.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陆续开办了一些中间业务,但主要还是局限于传统型的中间业务。从总体上看,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还是一个未被全面、深入开发的领域,表现为观念陈旧、品种单一、范围狭窄、效益较差。根据国研网提供的数据整理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中国银行为17%,建设银行为8%,工商银行仅为5%。因此,无论是从商业银行现实生存空间还是从长远发展方向来看,都要求商业银行在体制改革中实现制度创新、功能创新和业务创新,把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作为其新的利润增长点。
2.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方向和重点
近年来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首当其冲。中间业务的竞争是商业银行更高层次的竞争,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正视中间业务相对落后的事实,树立创新意识,在继续巩固和推广现有的中间业务项目的同时,更加重视个人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上中间业务产品,以及与证券相结合的复合型中间业务品种。全力发展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也
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最主要内容。
2.2.1 个人理财业务
国内外商业银行经营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之一,而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益稳定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金融投资知识日益专业化,一般老百姓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专业知识、足够的信息来进行正确的金融投资决策。商业银行可与保险、证券、基金联手,推出信贷个人理财业务。
2.2.2 创新型业务
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两个重点内容:一是对代收代付业务的整合,代收代付业务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开办业务中品种最多,业务规模较大的一项业务,但是由于缺少整合,很多代收代付业务缺乏规模效益,种类多,比数多,单笔金额小,而相应的有关凭证成本,人工费用支付却不可少。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大通银行推行的“一张支票系统”对代收代付业务进行整合,开发代收代付业务平台,提高代收代付业务的效率和效益。
2.2.3 贷款证券化业务
可用于证券化的贷款,一是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代表的个人消费信贷,二是银行一般性的商业贷款如汽车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三是针对我国银行体系的特征,不良贷款也被列为贷款证券化的重要内容。开办贷款证券化可将风险大的资产转化为风险较小的资产,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弥补资金缺口,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于贷款证券化可以使一部分不良资产得到盘活,降低金融风险。
3 结论
在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中间业务的地位极其重要。各种各样的中间业务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起到了商业银行服务客户、联系客户、稳定客户,并促进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风险比较小的显著特点,因而日益被各国商业银行所重视。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对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郑先炳.聚焦金融改革――西方商业银行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45-47.
[ 2 ] 邓世敏.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M ]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9.
随着市场的波动,利率的价格波动也加大了,而且逐渐开始实现市场利率化,也就是说,银行业由原来的国家垄断变成市场主导了,这引起了各大商业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所以,各大商业银行应该改变自己的管理模式,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所谓利率就是资金的“使用价格”,而利率的价格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合理的利率可以让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适应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相反,不合理的利率则有碍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市场利率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意义,市场利率化下商业银行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在市场利率化下商业银行应该如何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这三个方面,旨在对市场利率化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带来一点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市场利率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开始出现商业银行,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为了让加大群众的参与性,以及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国家加多了对于商业银行建设。商业银行不同于普通银行的一点是它更注重于盈利,而不是为了给民生提供便利,它具有更多的金融业务和各种融资等等,它的业务更加综合全面。市场利率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它会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且,市场利率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绝对的好时机,它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更加自主地调控利率,从而谋求更大地发展,这个发展也是需要建立在以市场为主导上的。本文探讨了在当前经济形式变化的情况下,它给各大商业银行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并提出了商业银行该如何来进行创新管理,从而更好地来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
1、市场利率化的含义
市场利率化的意思是说利率的价格变化不再由国家决定了,而是由市场来调控和决定。它不同于传统的利率,市场利率化使得主要调控机制由原来的国家调控变成了现在的市场和经济发展状况来调控。因此,很多商业银行开始主导市场的利率价格和变化,它首先由国家银行决定最基础的利率,之后商业银行再根据自己的融资情况和发展方向来对利率进行调控,使得它跟自身的发展目标一致。这就让金融机构更少地受控于国家的调控机制,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方式和发展理念来进行金融融资活动,从而创造出国家和金融机构共同调控利率的新的发展体系。
2、市场利率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意义
市场利率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说它可以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还可以激发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创新等等,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下面就其中的两点意义进行简要的说明。
2.1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很多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就是个人借贷款或者企业借贷款以及其他的一些金融方面的业务,市场利率化后,经济市场比之前开放活跃了很多,所以,去银行办理金融业务的消费者也多了一些,需求量有所增加了,因此也会加大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市场的利率化是由市场不断变化而形成的,所以必须要建立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2.2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
市场的利率化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市场利率化给各大银行带来的压力。因此,银行为了增加收益,就必须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其次,加强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才能让商业银行得到发展和完善。目前,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非常传统,而且单一,无法适应现在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必须创新发展模式。
3、市场利率化背景下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3.1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积极影响。
(1)增加银行总收益。商业银行主要发展金融业务以及证券业务,还有一些借贷款业务,市场利率化可以激励更多的股民对股票证券的投资,这会加大商业银行对于市场利率的调控空间和力度,从而刺激消费者的投资,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样可以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市场利率化主要是以市场作为利率调节的主体,结合市场的变化,从而建立起有效地金融体制,使得商业银行建立起符合自己发展的金融体制和管理机制,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不仅有更大的活跃空间,还能对市场进行更严控的监管,推动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并创造更大的利益。(2)加强银行业务多样化。市场利率化的应用和发展,从积极的角度上讲,它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但是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使得金融行业的竞争变得异常凶猛,商业银行要想在这样的激烈的市场背景下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在同行中的市场竞争力,这样才能获得稳步的发展。市场利率化的出现与实施,对于市场传统管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完全不同于之前的调控机制,因此各大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发展方向,发展多样化的业务,摒弃从前单一的管理经营模式,跟上时代的进步,适应新时代新型金融行业的发展。
3.2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消极影响。
(1)加大银行利率风险。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同样的,市场利率化对商业银行既能带来发展和好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正如人们常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利率化全面实现,给银行带来了发展的空间,但是同时也要面临很大的风险,比如说它会加大银行的利率风险。因此,由于市场变动引起的利率波动也会随之而起,变化必定会带来风险,波动越大,风险指数也便越高,所以说,市场的利率化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利率风险。因此,当市场发生较大的波动时,商业银行应该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来减小风险的损害程度,做好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渡过经济危机。
(2)影响传统存贷款业务。存贷款业务对于各大银行来说,是最基本的业务之一。很多银行依靠借贷款来盈利,它是一种非常稳定而传统的银行业务,没有什么风险,基本上都是处于盈利状态的。银行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出现,因为银行若没有很好地应对这一状况,银行将会面临很大的损失和危机,在市场上便无法立足。
4、商业银行面对市场利率化的创新对策
4.1利率风险管理的创新。
(1)组建科学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机构。市场的全面利率化,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进程中受到市场的很多变化因素的影响,这会使得银行的业务发生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和影响,因此,银行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机构,它可以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面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保证银行在市场的不断波动中,勇敢面对风险,稳定地走下去。
(2)加强银行风险识别能力。相对于风险管理来说,在风险来临之前,准确地预测和识别风险这是很有必要的,无论什么行业,前瞻性很重要,所谓“未雨绸缪”就是这样。在风险还没有发生之前,银行对它进行合理地预测和识别,然后采取适当的方式去应对它,尽量减小风险带来的危害,确保银行稳固发展。所以,商业银守要想在市场利率化下得到逐步发展,就必须加强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有效规避风险。
4.2运作模式的创新。
(1)市场营销战略改变。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盈利,所以在市场利率化下,商业银行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对于市场的营销战略必须适应现在这个市场的发展和要求。首先要在适应市场的基础上做到让客户满意,从而赢得一批稳定的客源,这对于银行的长期发展有利。
(2)建设网络银行。在这个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同样,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设网上银行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比如一些转账业务或者支付业务等就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来完成,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最后,要提高客服的服务水平和耐心,对待消费者要有耐心,要给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氛围,给客户一次良好的体验,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办理该银行的业务。
4.3人才战略的创新。
在服务行业,一直都要秉承顾客至上的原则,因此,在商业银行也是这样,首先要加强他们的服务水平,加强他们服务客户的能力,要对他们进行定时的培训,要懂得微笑服务的宗旨。其次,还要加强他们办理业务的能力,在顾问咨询业务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立刻就能很熟练且流利地给顾客讲解这个业务,给顾客带来一种很专业很正规的感觉,这样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顾客。最后,国内的各大银行也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办法,引进优秀的人才,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并创新服务模式,使商业银行更能适应市场利率化,提高在同行中的竟争能力。
综上所述,在市场利率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竞争的同时也会有很多机遇,所以,商业银行应当创新其管理模式,及时判断市场的波动方向,识别风险,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从而取得更加稳定长期地发展。
作者:蔡东苍 单位: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锦江支行
【参考文献】
[1]苟甜玲.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3(11)
[2]赵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关键词】银行;银行发展战略
一、重新思考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很多商业银行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阶段,三大因素决定了银行必须重新思考新的战略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和发展举措。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银行重新思考发展战略: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国际来看,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沉重,欧洲债务危机深不见底,美、日债务风险明显加大,新兴市场遏制通胀和推动经济转型的挑战巨大。从国内来看,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深层次矛盾在集中爆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在衰减。经济增速已经从2007年二季度的15%下降到2012年三季度的7.4%,回落长达21个季度,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上扬的历史阶段转向8%左右的低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变化。
第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能在下滑。过去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50%以上,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以及财政收入和外汇占款增速下降,未来投资拉动的增长空间有限。房地产、冶金、基建等行业爆发性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第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能已接近零。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经从过去的6-7%下降到今年三季度的-5.5%。结汇制度带来的巨大外汇储备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20多万亿的外储占款增加了遏制通胀的难度。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十年来首次出现下降,预示着劳动力红利即将进入拐点。特别是近年来,全国绝大部分省市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达20%以上,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出口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第三,消费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投资与净出口驱动力的边际弱化,经济增长动力要由投资向消费拉动转型。消费拉动过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30%以上,今年三季度已上升到55%。过去的30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近3倍,名义经济增长达到100倍,城镇人口每增长1%,名义经济增长近40%。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未来5到10年,城镇化率每年将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由此带动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进一步提升。
第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将明显加大。未来5到10年,围绕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国家将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实现快速增长。国家将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进一步提高大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国家将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对银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行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加大差异化资源配置力度,培育市场竞争制高点。
第五,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改革将不断深化。2013年1月1日我国将实施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与国际监管标准相比,我国银行监管标准更高、资本定义更严、监管指标更广、监管口径更紧。银行盈利能力将面临更大挑战,并进而对银行风险管控产生重大影响。《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按照条件成熟程度,通过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
面对新的形势,过去许多成功的经验难以应对新的问题。如果不对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银行就难以把握合理的发展速度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关键时候的微小偏差,会带来发展中的长期困扰。银行必须提前思考,早做行动,在战略上研究政策取舍,增强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
二、发展远景和目标
基于对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市场竞争和银行所处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银行要重新强调一级法人的管理理念,制定统一的发展愿景、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和风险偏好。
坚持“建设有独特市场价值的一流商业银行”的发展愿景:
发展使命:浇灌实体经济,铸造员工幸福,提升股东价值,服务社会发展。
发展愿景:建设有独特市场价值的一流商业银行。这意味着必须“一心一意办好商业银行,竞位争先追赶大型商业银行,理性发展、精益管理打造百年老店”。
“一心一意办好商业银行”就是要集中精力和资源做好商业银行业务,构筑保守稳健风格。要将传统银行业务作为立行之本,根据战略发展需要,稳步推进风险可控、收益稳定的非银行金融业务,但不盲目追求综合化经营。要坚持走特色化和创新型发展道路,通过差异化市场定位,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抢占若干制高点,成为具有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一流的业绩指标、一流的管理能力、一流的品牌声誉的最受尊重商业银行。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引进投资;路径
与传统的国家商业银行不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起步较晚,实力相对较弱,可以说是一个新生的弱势群体。如何在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它大型商业银行的竞争中进行发展,是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为谋求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其从2004年开始进行相关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获得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并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强化管理机制,改进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这种发展方式也存在诸多的隐患,如何合理的引进战略投资者仍是各城市商业银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背景与实践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原城市信用社社改造而来,存在各种先天性的不足。2004年末,我国银监会了《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从此,跨区域发展,资本联合与重组,提升城市社区的金融服务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发展方向。次年,银监会又给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众多要求,以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的稳定和发展,并接受社会层面的监督。在相关部门的促进与约束政策下,各商业银行开始进行改革的尝试。上海银行最先引入国际金融公司5%的股权,开始进行引入国外投资者的阐释。
二、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意义
我国的银监会一直鼓励、促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入高质量的战略投资者。对现有的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的结构和产权进行重新组合,为其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股权多元化的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的主导者是各地方政府,使各其同时具备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的特色。地方政府控股,占据控制支配地位,管理其它股东。这种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被地方政府施行客户垄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稳定与发展。但这种模式下,地方政府常常会干预城市商业银行的决断和运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自身的组织和运作,为其发展埋下了隐患。
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后,有利于其产权多元化的发展,产权多元化是其形成良好的发展与管理的基础。产权多元化的形成,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内部的制衡,是其长久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投资者资金的投入,将会改善城市商业银行的股份制结构,从本质上打破地方政府控股的限制。战略投资者的加入,将会使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更加合理,促进决策的合理化。同时也为银政分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有助于改善公司的管理结构
城市商业银行可视为特别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内部的管理与治理,良好的管理是城市商业银行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地方政府控股所导致的单一产权,往往使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松散,不利于管理。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不仅改组了产权结构,更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城市商业银行运行中的管理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二不良资产的比率则会下降,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通过战略投资者的加入,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与决策水平将会得到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管理的透明度。
3.有利于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的预测与管理是金融机构不得不重视的重要内容,城市商业银行水平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方面的薄弱。城市商业银行在技术和相关制度上,都很难对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预防。更难以进行有效的规避和处理。战略投资者加入商业银行之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风险管理水平,为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并为其提供最新的国际金融动态,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强人性。从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从根本上提升其内部控制水平,规避金融风险。
三、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可能带来的问题
当然,城市商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其也伴随着诸多的风险与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滋生了控制权风险
国内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潮流。对战略投资者的,增加引入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规模,大幅提升了竞争力。但是,股权的转让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商业银行的控制权风险。在银监会出台的相关管理办法中明确将股权的转让限制在20%,对其进行了一定的保护。但仍可能存在股权分散,大股东持股金额不高而造成的股权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2.滋生了利益划分风险
战略投资者的注资往往是出于经济收益考虑,引进战略投资者之后,城市商业银行的利益划分往往受其限制,更有可能借此推行金融霸权,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国外金融机构的时候,往往会遭遇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例如重大问题的决策需同投资者协商,获得其许可等等。
3.滋生了理念与体制冲突的风险
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出于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目的。而部分的转让往往会给管理上造成诸多的不变。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不同于其它企业,其经营与决策严格的受国家的管制。战略投资者可能并不是本国的金融机构,这就会造成文化背景,经营理念甚至是法律层面的冲突与矛盾。不仅没有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增和实例,实现合作共赢,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四、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相关建议
面对大热的商业银行引资热潮,各城市商业银行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理性抉择。切不可随波逐流,不顾风险盲目引进战略投资者,更不可因噎废食。应该再二者的矛盾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城市商业银行对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不可逾越自身的发展原则,更不可触碰法律的底线。针对现实中所存在的状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对战略投资者的考评,明确权责
战略投资者与战略投机者一字之差,意义却相差万里。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应该再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方面严格把关。对资本的质量进行占空,引进先进的管理与技术,杜绝短期性投机性的战略投资者,切实的实现资本价值的增长。对存在投机行为的投资者一票否决。再者,需要明确战略投资者的权责,在自身规章制度内行驶权利,排除董事直接参与银行管理的行为,对战略投资者的选取与考评做到全方位、宽范围,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进一步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结构
银行与普通的企业有所不同,其发展必须以稳定为前提。而管理是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护航者。城市商业银行要谋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加强管理,改善内部管理结构。进一步发挥“三会一层”的作用,提升各部分的责任意识。诚然,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会使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力量增强,但随之而来的是全新的资金管理与应用方式,很可能与原本的模式不相适应,加强管理与监督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方法。[4]必要时可采取权利的划分与制衡手段。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地方政府在顾全方面仍是一家独大,城市商业银行应在一定程度上理顺银政关系,确实合理的政府行为边界,减少政府的干预,同时又能够利用政府的影响力规避风险。
3.进一步加强外部环境建设
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相对的特殊性,必须采取从外到内的方式施行改革。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往往通过外部力量的推动来实现,受制于地方金融环境,地方政府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往往需要地方政府搭建平台,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市场的服务性,吸引大量优秀的战略投资者前来加入,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在这其中,软环境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包括强化服务意识与监督机制,以透明、公开、安全的理念服务于战略投资者。再者,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时,应注重调动起积极性,使其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来,增强其互利共赢的信心。最后,应注意战略投资者的存在形式,区分出境内与境外投资者,城市商业银行与战略投资者在进行合作谈判的时候,应把握一定的原则和尺度,,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在不逾越自身发展原则的基础上,使战略投资者切实的感觉到利益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海霞,龚宁.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绩效分析[J].财务管理,2014(19).
[2]高琳.城市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理性思考[J].河北金融,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