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9:01: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艺术的功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研究;理论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83-01
一、绪论
(一)公共艺术设计的内涵
城市中的建筑物空隙和建筑物内部的开放环境,种空间经过设计处理就变成了具有欣赏娱乐功能的公共艺术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主要任务即是对建筑外部空间和建筑内部空间内的留白空间进行重新利用和改造。
由于公共空间分布面积大且成网状连接,因此公共空间是人类生存空间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不同地域人类文化的浓缩。如法国巴黎协和广场,其历史内涵是为了记念战争年代的结束和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又如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是《纽约时报》总社迁移至此因而得名,周围是购物娱乐区,历史意义相对较弱。
公共空间受公众认可且有一定意义上的精神指向作用,和视觉吸引力。公共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城市历史发展、城市规划和环境都息息相关,它是社会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要求精神文明的体现。
(二)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当今中国,发展迅速,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们对经济文化和生活品质的要求相对提高。我国对公共艺术的投入明显增多。如武汉江滩,上海人民广场等公共艺术景观。但是随着公共艺术的大规模兴建,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快速发展的城市使得人们有所迷失,传统特色逐渐不被重视。城市整体环境变得极其相似,往往会让人有一种迷失感。
二、公共艺术的类型
(一)实用型
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者是“人”。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应把人们的日常需求放在首位,且应为人们生活生产有一定的帮助。实用性公共艺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公共艺术类型。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公共艺术设计有:电话亭,报亭,公共汽车站座椅、垃圾桶等。为人们生活中起导向作用的公共艺术设计有:标识指示牌,橱窗等。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的公共艺术设计有:路灯,路栏,人行道,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
(二)观赏型
观赏型公共艺术设计给人们的生存空间营造了优美的气氛环境,其是公共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观赏型的公共艺术的主题发人省思、引起共鸣的作用。最有标志性的观赏型公共艺术是雕塑艺术。如联合国总部的雕塑作品《打结手枪》。雕塑的含义是制止战争,倡导和平。更多的观赏型公共景观还有,花坛,喷泉,广场等。
三、公共艺术的特性
(一)大众性
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是为市民服务的,因此它必然要具有大众性。公共艺术中要以大众的审美为创作动机。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语言应当强调满足公共性要求的通俗化倾向。
(二)文化性
公共艺术设计具有文化性。因为各个区域的文化存在异质性,为了避免千城一面,不同地域的公共设计就要先对其不同城市的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特点进行总结,进而将其地域独有的文化融入公共设计景观中。著名的公共景观有北京天安门广场,其在不破坏中国古典元素的同时融入了现代的设计文化,是古今文化融合较好的广场案例。
(三)开放性
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市民服务的。公共艺术注重作品与人的互动性。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是开放性的。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公共设计才是成功的设计。不管的室外人流聚集的广场,儿童游乐区;还是室内人流涌动的售票厅,景观墙,都必须是开放性的。
(四)功能性
功能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特性。虽然有一部分公共艺术景观只具有观赏型,如雕塑作品。但功能性仍在公共设计作品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中,便民的公共设施如垃圾桶,公共座椅,公共厕所等都是比不可缺的。因此公共艺术的设计要考虑其功能性和便民性。
四、公共艺术设计要点
在公共景观设计之前先要对所设计区域进行了解。不管是室内公共景观还是室外公共景观都需要了解使用这一空间的人群的喜好,并且以功能为主,考虑其功能与艺术的关系,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进行分析。公共艺术设计要以便民性和功能性为主,综合分析其当地历史文化情况,结合设计使用者的意见考察和经费条件,综合考量后结合设计师创意进行详细设计。在设计尤其要注意的是迎合大众的品味,而避免与大众的审美相悖。
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正在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文化异质性不强和晦涩难懂的公共艺术作品还是普遍存在。这都是在我们以后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
公共艺术的内涵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取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生活的要求与环境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公共艺术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而城市又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它依托于城市,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公共艺术,顾名思义,就是由设计师和创造者设计的在一定的公共空间内,大众可以参与进去的艺术形式。它具体可以表现在城市的雕塑、城市的建筑、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等等。简单来说,大到城市的园林和雕塑,小到城市的公共电话亭、公园的座椅设计、人行道等等都可以统称为公共艺术。广义的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空间内的一切艺术活动形式。而狭义的公共艺术,是指大众参与的,有助于大众审美和满足于大众需求的艺术活动。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是“公共的”艺术,首先是因为它是在一个特定的公共环境内出现的,一件作品,不论大小与否,如果放在博物馆、美术馆内它也只是一件艺术的作品,但是如果放在公共的环境内,它就可以成为是公共艺术品。公共艺术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是需要大众参与的,与别的艺术形式不同,公共艺术的功能之一就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一种大众文化活动。它以大众的需求为前提,是在艺术活动者和政府部门配合指导下的一种艺术形式。如今,随着大众审美能力和个人需求的提高,公共艺术的这项特征也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公共艺术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反映了这个城市的面貌,也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我们只有更好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的认识到公共艺术的功能特征,让公共艺术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而服务。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的美化作用
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社会之前,公共艺术也是存在于城市环境中的,只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最主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相对来讲,公共艺术的美化作用就弱了下来,但是也是存在的。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和经济需求也不断地提高,发展到现在的公共艺术,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公共艺术的审美性引导着大众的审美取向,而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会促进公共艺术向着更高的层面发展。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比如公园、商业街、广场等等,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同时,还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它们采用不同的材料,有的采用玉石、有的是钢材、有的是塑料、还有的是木材,这些不同的材质让公共艺术品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使我们生活的生活变得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充满趣味。公共艺术作品,是在一定的特定的生活环境下产生的,大到城市的景观环境设计,小到公园的一草一木,公共艺术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地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特征,因此,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塑造和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公共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公众参与。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各种压力都随之而来,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使人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好的艺术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愉悦感。公共艺术在满足人类正常功能需求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以及人们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众参与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我国的城市化形象和公共艺术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创作者投入到了公共艺术的领域,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这对公共艺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公共艺术也一度跟“行为艺术”一样被称为流行艺术。公共艺术之所以在社会上带来广泛的影响,除了它本身的功能特征外,也是由于公共艺术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城市特色,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另一面,它有巨大的凝聚向心力,它所散发的艺术魅力使得每一个居民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给城市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许多城市的标志性雕塑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城市的旅游事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到北京,我们一定会去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件雕塑作品因为反应特定的历史事件,因此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城市商业街的设计也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商业街消费的文化需要也有所提高。再也不仅仅满足于购物的需求,而更多的是满足人们视觉、心理、生理上的需求。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购物环境,可以让人放松心情,轻松愉快地购物,从而给商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协调好公共艺术与商业环境的关系,可以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商业环境,给消费者带来轻松愉悦的购物体验,在商业环境中融入公共艺术,塑造独特的商业空间,以促进当地商业的繁荣与发展。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的教化功能
公共艺术作品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它的形成必然受到当地的传统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它能凸显鲜明的文化精神指向,颂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当地居民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以郑州二七纪念塔为例,作为郑州市的标志性雕塑,虽然已经六十多年的历史,经过几次修整,但它的历史意义依然很大。它反映出劳动人民的大无畏精神,在当今仍然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因此,很大程度上,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是以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为主要设计元素的,它反映了这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文化,它被赋予光荣的使命,通过公共性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文明风采,鼓舞人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也提醒我们在吸收和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公共艺术是大众参与的艺术形式,它必须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才易于被受众接受。它的这种地域性特征也影响着公共艺术的发展,而富有地域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也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综上所诉,公共艺术对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设计师,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以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为本土人民服务为己任,坚持地域化、个性化、多元化、整体化的原则去创造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使城市的发展更好地符合人们的需求。
本文作者:曲璐璐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目的解析城市公共艺术本质,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思考,从城市公共艺术走向城市艺术,探寻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理论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进行解析;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结论城市公共艺术本质体现为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创新性,这种艺术本质属性使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向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体现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体现于城市的职能和人们的生活中,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城市公共艺术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而发展成为城市艺术。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 艺术本质 公共艺术本质 发展 城市艺术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成为设计艺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公共艺术如何定位,公共艺术的边界如何厘清,公共艺术如何发展,目前还缺乏确定性。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从艺术的本质属性的规律上探寻城市公共艺术的实践发展路径。
1.艺术的本质
研究城市公共艺术,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辞海》中艺术的定义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作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在英语中艺术(Art)的本意是“人工造作”。按照美的性质,美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两类,从美的性质看,艺术美独立于现实美,独立于自然世界的美,体现于人的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关于艺术的本质,李心峰先生在其文章“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中这样论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反映;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实践形式,是一种精神生产;艺术具有审美特征;艺术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艺术具有突出的想象的特征”。结合艺术定义及艺术本质的描述,体现出艺术是人类智慧充满想象力的创造物,反映对象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客观世界,体现人的思想、政治、社会、生活的审美需求,在人的情感体验中得到价值实现,艺术美的本质独立于自然世界体现人自身创造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艺术的本质是关注于人文的物质与精神的审美体验。
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解析
公共艺术是公众的艺术或社会的艺术,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服务于公众,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生活价值。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合体,具有人类社会的效能和实际意义,集中展现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含义,是结合人本身的社会与文化聚落,是最复杂的人文物质与精神体系,是人造物的聚集体,是人与人造物关系的聚集体,这说明城市本身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发展性,体现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2.1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物质性
艺术是人类的有意思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并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生产活动离不物质载体,艺术的生产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这说明艺术本质的物质性。城市更突出的体现着其艺术本质的物质性,首先城市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物质体系,这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着包括审美在内的各种功能诉求。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典型的城市艺术本质物质性的的范例,因为建筑是人们的居住、情感、审美、有机融合的物质载体,黑格尔曾说建筑是艺术史的起点。
2.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精神性
在城市的人造物环境中客观物质是主观的精神载体,没有物质何谈精神,城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不可分性,因为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会投入情感,都会依照人的审美经验创造,精神生活是人性的本质需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精神财富创造,其价值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审美体验程中,典型的艺术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城市媒体、城市地景、城市园艺等。
2.3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审美性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美与审美是其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具有广泛性,广泛于人化物质与精神世界构成的社会中,所以作为集中体现人化的物质与精神的现代城市,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生活设施等一定具有审美的规定性,审美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属性,城市的各种特质载体都力求以美的规律存在,甚至城市本身可能成为完整的艺术品。例如:云南大理古城的、丽江古城等都呈现完整的艺术性(图1)。城市的艺术美是艺术现实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它既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对象,其规律不仅关注城市内在的本质,还应关注其外在的现象、形式、个性。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历史博物馆整体景观环境,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个性。(图2)
2.4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情感性
城市艺术是公众审美的媒介,凝聚着市民的情感,体现着大众的参与性。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里形式。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城市的艺术也无例外,城市作为人与社会的聚集地,其无论居所、环境,作为应用对象,都与人时刻产生情感信息的交流,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审美过程,也贯穿于人们的艺术创造即城市的建设中。这种情感反映在城市艺术的美感中,这种美感是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等有机联系在一起,例如广东的岐江公园是一个旧船厂的改造,体现着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体现着人们的怀旧情感,文化情感,自然情感。(图3)凝聚在环境场所、建筑、交通路径、景观设施、城市媒体的具体应用中。例如:大连星海广场足迹浮雕《路》,由1000个大连市民踩出,体现着近一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充分融合市民的城市情感。
2.5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公共性
城市的公共性代表了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公共性规定着城市艺术的公共性,城市艺术的公共性是城市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诉求,甚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在广场、公园等场所唱歌跳舞,观赏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在优美的城市环境中休闲等。人们希望在公共空间的艺术环境中交流,享受公共之美。城市的外在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贯穿于城市环境的时空中,贯穿于人们的情感愉悦中,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其应用功能的物权归属如何,都丝毫不影响城市艺术的公共精神的感性表征。例如:城市的建筑一般具有明确的权属性,但其外在的形式、尺度、构造、材质、色彩的艺术属性是公共的,并参与到人们的审美活动中。
2.6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他同时反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哲学中,艺术本身即表现为经济基础同时也表现为上层建筑。城市的艺术本质的生活性,同样反映着城市作为经济基础的物质性,又同样反映着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性,反映在城市生活之中。生活是指人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建筑;离不开各种不同的生活工具;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工作对象;离不开各种不同的情感……这些环境、建筑、工具、工作对象、情感……都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范畴,这表明城市生活本身对艺术有强烈的诉求,缺少美缺少艺术的城市生活是无法想象的,生活的艺术性是现代城市的本质追求。任何城市公共艺术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建筑、设施、街区、生态。
2.7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场所性
城市艺术是复杂的系统综合,从系统的认识来看,城市艺术具有复杂的层次性,从城市空间构成上看,城市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构成。场所指城市空间中或大或小的区域,场所性就是指区域的典型特征作为特征组被意向和识别,城市艺术本质的场所性就是指城市区域机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地形、材料、样式、装饰、色彩、轮廓等的典型特征。例如:上海的新天地,其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建筑细部装饰、区域功能、机理色彩、环境设施、艺术小品等都具有明确的的典型特征。(图4)城市艺术的场所性是其本质属性,一个城市由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场所特征构成,这些不同的特征使城市艺术丰富起来,形成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
2.8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政治性
按照马克思哲学理论,作为上层建筑最高形式的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肯定的,通过政治,经济基础影响艺术,通过政治,艺术作用于经济基础。城市作为最复杂最系统的社会载体,其艺术本质的政治性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例如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金秋先生设计的中华黄帝陵建筑,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政治性(图5)。②城市公共空间的纪念性景观。例如: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景观,以v字形的下沉通道,两面黑色的大理石墙面镌刻着死难者的姓名,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图5)。③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体现着皇权,现代城市规划体现着民主社会人性的关怀,体现着全面的为社会为市民服务。
2.9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创新性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连接着精神与物质;审美与情感;哲学与科技,其创新首先是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创新,其次是结合科学技术的创新,再次艺术本身的改变。艺术观念的创新使公共艺术由纪念性、叙事l生、唯美性、装饰性发展为功能性、多元性、综合性。公共艺术的形式也由原来的雕塑、壁画、发展到城市建筑、城市街区、城市生态、城市设施、城市媒体。创新连接着思想、科技和艺术,创新包括了内涵、形式和应用,创新的成果表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现象中。
3.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的思考
艺术本质的追问是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不断出发和上路,不断开显新境界,这说明艺术本质的发展性。城市艺术作为艺术的种类,其本质表现为艺术的和规律性。城市艺术的发展性表现为艺术本质规律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继承是城市艺术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首先没有继承艺术就失去了发展的坐标,其次艺术植根于人类社会,植根于种族文化,社会、文化的差异性是艺术差异性的基础和前提,差异性和个性又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差异性。例如:苏州的水乡古城,北京城的四合院建筑都是文化继承的典型例证。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揭示艺术发展的原因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这说明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就有与之相应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创新是城市艺术发展的生命,是其发展的必然。创新使艺术越来越趋向科技化,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体验艺术、互动技术、全息技术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例如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互动趣味的皇冠喷泉就是信息科技运用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图6)
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是相对的,相对于室内空间,建筑是公共的,相对于建筑,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功能区域是公共的,相对于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城市的街道、广场、交通站、公园等是公共的,这说明相对于私密的公共性的边界具有动态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布局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这与相对与环境的非艺术的城市公共艺术本身形成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须充实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使其从与环境的相对性走向与环境的融合性,从原来的艺术现象性走向城市审美的系统性,使其既关注艺术的物质性又关注艺术的精神性;既关注艺术的审美性又关注艺术的情感性:既关注艺术的创造性又关注艺术的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使其发展呈现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的趋势,融入到城市的职能,融入市民的生活,融入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融入到人们的民族情感、文化情感、历史情感、人性关怀、公众参与中,这远远超越了原本对立与环境的审美性、情感性、精神性。审美体验发展成为生态与城市的体验;大地艺术的体验;环境与场所的体验;城市形态及建筑形态的体验;城市文脉的体验;社会文化的体验;生活自身体验,城市成为以美的规律建造的艺术品,生活本身变成了城市艺术活动的部分,这时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就失去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城市艺术概念、范畴和内涵。
科林伍德曾经指出,艺术家“所从事的艺术工作并不是代表他私人的努力,而是代表他所属的那个社会的公共劳动。他对情感所作的任何表现,是从一个不言而喻的标题开始的,它不是‘我’感到,而是“我们”感到。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历史
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一词,由“公共”和“艺术”名词复合而成。“公共”一次的词义为“commonality有公共平民之义。而“公民”的词源是civis,衍生出的抽象名词civitas,该词经过抽象内涵的不断增加,最终成为commonality的同义词,在英语中指代比区域面积略大的一片人群居住地。“艺术”一词的含义是“技术、巧妙、美术”,指人们在自己脑海中所呈现的一种美丽图画与风景。“艺术”一般与视觉相关,主要是平面和立体的构成形式给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一种与视觉相关的构成关系。
国外公共艺术的发展
希腊是早期倡导公共艺术国家,主要是以雕塑为主。在古希腊公共艺术作品是世界知名的是位于雅典卫城的帕特浓神庙。美丽的宗教艺术包括雕像,浮雕,雕塑,祭坛装饰艺术,琉璃彩绘,这些纪念性建筑物是公共艺术作品,这些设计展示那一时期人们对于的虔诚,对当时一种社会环境的一种比较跟当时社会环境的反应。
十七世纪的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建筑艺术。如建筑(翻新罗马的圣.彼得长方形教堂),雕塑(贝尼尼的狂喜的圣特蕾莎)和绘画(鲁本斯,卡拉瓦乔和委拉斯凯兹),展示了公共艺术在欧洲的发展轨迹。
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公共艺术通过作用、方式、传媒急剧的扩大。政治发展扩大了公共艺术的功能,其被用于政治目的的关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运动。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到三十年代间,许多艺术家帮助建立了一个墨西哥壁画文艺复兴时期。
公共艺术分为不同的种类,从远古时期的各类石雕,丧葬纪念碑,雕像,宗教建筑,到现在的装饰造型艺术,绘画,彩绘玻璃,陶瓷,马赛克,挂毯以及众多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
公共艺术从西方慢慢引入我国带动了我国的艺术领域又一次新的革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公共艺术渐渐崛起。首都机场的大型壁画的完工是公共艺术在中国兴起的标志。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中,雕塑界因受到苏联的影响,所以有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公共艺术就在中国发展到高峰。到现在为止,我国的公共艺术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各种形式,各种材质的公共空间艺术作品在全国各地诞生。浮雕,雕塑,标志是公共空间艺术的主流代表作品。尤其是在大城市,像北京,公共艺术作品已经完全融入了城市的建设中,成为城市发展,人们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王府井步行街,长安街,西单文化广场,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等等。公共艺术作品不仅是融入的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还融入的自然之中,很多艺术作品都是以森林,,公园为背景而创作的。
公共艺术就是大众的艺术。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艺术发展经验。但是,不能全然照搬,要发展具有中国的特色的公共艺术,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不同的民间习俗,不同的民间艺术来发展公共艺术。中国的城市发展很迅速,多数城市是以建设良好的公共环境形象为目标,所以,就中国的国情而言,现在迫切需要发展公共艺术。
二.公共艺术的功能
公共艺术的审美功能
艺术具有感化心灵的作用。各种形式的艺术都是先由人的感官将各种感受传递到人脑形成抽象的思维,再由思维去影响和感化人的行为和情绪的。艺术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体现自身存在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在当今浮躁杂乱的现实中,人们更需要借助艺术来缓解现实造成的心理压力,消除烦躁的情绪。由艺术引导心灵去寻找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是公众对艺术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正是公众的心理需求使艺术的功能得以充分地发挥。
首先,公共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可以通过对环境空间的装饰和美化来展现自身的审美功能,以满足公众视觉享受的需求。当人的视觉感官得到满足后必然会获得一种愉悦感,从而使其情绪得以升华。这就是公共艺术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当人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首先引起人们视觉注意的并不是司空见惯的建筑或装饰,而是具备审美导向和审美教化作用的公共艺术形式。这是因为公共艺术形式更容易与人达成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这也是公共艺术被集中关注的原因之一。其次,公共艺术之所以能吸引公众的眼球,是因为它具备了与公众交流所必要的通俗性,这是由公众的另一个心理需求所决定的:公共艺术必须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不论是内容、题材还是形式都应该符合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这也是公共艺术与架上艺术在创作上表现出的最大不同之处。因为公共艺术不能像架上艺术那样只顾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是要关注大众的审美需求。公共艺术所表述的题材内容大多是大众所熟悉的,在造型上也主要以写实为主,即便是采取抽象的形式也多以唯美的方式进行表现。总之,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要以满足公众的审美标准为主,只有让公共艺术进入公众的生活中,公共艺术的审美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发挥。纵观历史,任何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都是在使公众的心理需求得以满足后才体现出来的。当然,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审美期待与心理需求,必然会成为公共艺术职能扩展和提升的潜在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人们的需求层次和范围在逐步提高与扩大。公共艺术作为人们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为满足公众对于环境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而逐渐显现出自己的作用。每个时代的艺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现特征。艺术审美作用以社会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引导着公众的审美取向,而社会文化的进步又促使着公共艺术向着更高的层面发展。公共艺术、公众心理和社会需求由此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公共艺术只有与社会和时代的步调相适应,才能真正体现其公共性的意义,促进社会的发展。
公共艺术保留历史记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创造和破坏、经验和教训、战争和灾难、英雄和伟人,这些都是人类成长进步的历史节点,有纪念和记载的价值。所以,公共艺术除了美学目标外,还有传承信息、保存记忆的历史功能;大众精神生活的满足,也离不开对居住地历史的认同感。
关键词:公共艺术;交通空间;功能;审美;区域文化
1 公共艺术应用于城市交通空间的意义
公共交通为人们提供认知、出行以及欣赏的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地铁、公交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是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它已经逐渐成为塑造城市文化和城市艺术水片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公共艺术在公共交通空间中的应用,不可否认的是公共艺术作为一个个性迥异的文化形象载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放眼全世界,每个国家各个城市的地铁和城市一样有着自己的特点。其中公共艺术是表现交通环境形象的重要方面,这种公共艺术既表现了地域文化的历史传统,也反映了现代人对于公共艺术环境的理解。
2 交通空间中公共艺术的特性
公共艺术具备两个基本属性:公共性和艺术性。
(1)公共性。公共艺术是大众的,是属于实施者和享用者的。它的存在是基于私人领域而存在的。作为一个交通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它的实施目的在于体现交通环境中的利益和需求,他的实施方式也是创作者和市民共同参与完成的,从而为大多数并非特定的一些群众而服务,这才是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所以“公共艺术”里的公共二字指的是公共空间和公众,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存在的基础,这也正是公共艺术的社会属性。
(2)艺术性。公共艺术是设计范畴,它的核心思想必须是艺术的,而艺术的灵魂在于“美”。所以公共艺术就是通过视觉审美的形式表现其价值,它是艺术家通过一系列载体来表达其思想感情和满足欣赏者的形式。在交通环境中,一个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是否能满足其所在场合的功能性和满足观赏者的审美需求。如何衡量这些价值,需要从艺术处理的方式、表达艺术思想的完善程度以及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完整程度,还有表现的个性民族化和艺术语言的准确性。例如,如何将公交车站设计得在具有车站属性的同时具有独特的手法和语言,并且具备该站的区域特点或人文特点。
3 城市交通空间中公共艺术设计应有的价值取向
(1)城市空间的功能价值。在交通环境中,交通功能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公共艺术的审美,城市的公共艺术存在的目的是它的实用性。在交通环境里,如对交通工具本身、道路的指示标、地铁站台等设计一些考虑到空间、造型和色彩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考虑这些局部的色彩和造型是否符合整体交通环境的协调,在保留功能上发挥个性,在有个性的基础上强调其功能,这不仅为市民带来交通的便利,也提供了是觉得审美感受。例如,国内一些城市如武汉,出租车车身改变了以前的红、黄、蓝的色调,变成粉绿的颜色,就是考虑了乘客的识别和公路的色彩协调。对交通中工具和环境的色调和造型调整不仅能起到协调性的作用,也能加强对司机和行人的诱导作用,提高交通环境的安全性。
(2)艺术内涵的市民倾向。公共艺术并不是个人的行为,创作者必须在个人的创意和公众的需求中寻找一个平衡和契合的点。从而创造出有艺术性有公共性甚至还具有个性的作品。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具有艺术内涵和能让人与之互动参与的公共艺术作品将成为主流。
(3)艺术表现的审美价值。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艺术设计属于环境设计的一部分,这种环境设计史具有审美价值的,市民在这些环境中穿梭的过程中会被感染会有所思考,而这些思考的结果可能需要设计者来通过合适的设计来引导大众,这种审美价值绝对会对公众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公共的自身的审美水平在其他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本身就在提高,并且由于日新月异的多元文化混合,使得培养公众的正确审美观和主流审美观的重塑成为当务之急。
(4)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在中国艺术设计者大多都遵循着一个中国传统的重要思想,那就是“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在当今物质丰富而又日益缺乏的年代,倡导绿色设计的想法无疑是明智的,它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保证其应有的功能、质量的同时,满足环境的要求。在实物的设计上更多地提倡延长寿命的设计,实现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不仅如此,坚固的材料和具有个性的现代的外观能是设计能够成为未来的经典的一个保证,这也是公共艺术融入城市交通,实现其价值的最好体现
4 公共艺术如何应用于城市交通空间
(1)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协调。在将公共艺术运用到交通环境的最大矛盾就是设计者个性和设计本身的艺术性与其功能性的一个矛盾,如何将一个城市交通的公共艺术的作品创作得既具有完善的功能性和明确的识别性,同时又兼备艺术性是当今交通环境公共艺术设计者面临的一个实质性问题。公共艺术在城市交通空间中的应用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它的可识别性,但同时也需要具备足够的鲜明个性和安全前提,不能对行人和司机照成视觉上的不是,从而引起交通堵塞,这两种因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的,如果因为过度的艺术性使其功能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是得不偿失的。
(2)功能性及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除了功能性和技术性,城市公共交通空间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因素。这一点一般体现在城市交通中的设施,作为城市交通空间中的重要部分,将人文因素融入其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因素的重要性,殊不知公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应是一个整体,城市交通空间的公共设施和公众的价值是相统一的。
总而言之,以上几点构成公共艺术运用于公共交通空间的一些基本元素,并且,在公共艺术介入其中的过程中需要各项工作的配合才能完成。例如,城市的规划,作品与地方的特色融合还有人文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等。其中众多艺术家参与相关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统筹,并且涉及作品的建后保护和综合考虑其可行性以及地域条件限制如材料技术等。在这个基础上能完成的公共艺术使得公共交通空间成为一个具有功能性、艺术性、人文性甚至地标性的一个作品。
5 结语
其出发点是公共艺术遵循并强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从人文环境建设到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从人文关怀到人的幸福指数提升的作用。城市是体现人文环境的重要空间,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涵盖对精神追求、自身价值和文化权益的切实保障。将公共艺术的概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致力于开展以公共艺术为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由此成为时代趋势。将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应用到当今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其意义将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陈可欣.美国公共艺术规划框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 刘伟,等.公共艺术的内涵与创作[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2).
[3] 蒋云燕.公共艺术概念的梳理[J].剑南文学,2011(10).
关键词: 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 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 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 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3.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 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都市的形象,东方明珠、金贸大厦……
3.2 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除了满足公众对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因此,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还应以人为本,从精神文化的层次去设计以满足城市多元、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与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第10页
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1997.8
勒柯布西耶 着,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166429.htm
在中小城市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公共艺术已成为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小城市进步与文明的象征。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的现状,针对中小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从设计理念、差异设计和人文关怀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来提升公共艺术设计的质量,以期为改进中小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提出更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城市 公共艺术 设计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6-0148-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城市的建设也在逐步加强,公共艺术作为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己成为中小城市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公共艺术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一 关于中小城市公共艺术
城市公共艺术主要是以面向公众和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依托城市公共空间,运用空间、结构、造型、功能等设计形式对城市公共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具有一定文化性、地域性和形式美的艺术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的范围也在相应拓宽,其在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壁画、城市雕塑、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信息传达设计以及带有一定功能的公共设施设计等。
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在提升、审美领域在不断拓宽,人们对自己生存空间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公共艺术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其装饰性的存在,这也使得公共艺术在社会发展中从最初以美化城市环境为目的发展到成为承载着社会生活、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物质记忆和精神内蕴的存在形态。因而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优秀的公共艺术应该展现出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承载起城市的文脉与现代的对接,谱写出这个城市的精神追求和时代的进步,从而展示出这个城市的形象与品位。
当前,中小城市正在进行如火如荼地建设,在构建中小城市文化特色中,公共艺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其现代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整体环境的主要手段。公共艺术一方面用艺术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城市的形象与内涵,另一方面叉在不断创新中美化了城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还起到了社会文化宣传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城市公共艺术整体的建设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许多城市公共艺术并没有给城市创造美,反而带来很多有损于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想保障和推动中小城市公共艺术能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对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投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 中小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现状
1公共艺术作品缺少特色,跟风较严重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置于空间的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可以为整个城市增加生动的气息,因此,其设计应当与所处环境相搭配,要反映整个城市的精神风貌、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目前许多中小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在题材、选材、艺术表现、造型等方面一味去模仿照抄大城市的作品,导致公共艺术作品出现雷同,这种干城一面的克隆现象,不仅无法使公共艺术作品反映本土文化特色,也会使公共艺术的发展陷入困局。这种低级复制的“城市文化产品”根本无法展示出真正的艺术魅力和城市的创造力,不利于社会发展,也有碍于树立社会文明风气。
2公共艺术作品艺术水平低下,“艺术缺位”现象较严重
随着公众的审美意识的提升以及审美领域的不断拓宽,公众对自己的生存的空间环境需要更高标准的要求,而且公众越来越多地对公共艺术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以往在自然石头上雕刻些字体或者是材料的堆积。
当前中小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艺术水平低下,“艺术缺位”现象严重,如构思粗鄙.形式简陋、内容空洞、制作低劣等,许多城市的公共雕塑多出自雕塑工厂,文化含量比较低,没有文化支撑的公共艺术作品,艺术素质可以说是接近于零。而不锈钢材质的泛滥使用,显现出公共艺术作品艺术表现的单一性,这种单调的作品使公共艺术的恒久性意义丧失和格调内涵变低,也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简单化与表面化。
3公共艺术作品脱离公共性,公共精神缺失较严重
对公共性的诉求是公共艺术的核心观念,城市公共艺术在公共性上主要体现在与大众的距离。好的艺术作品可以与受众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它既是以艺术的形式给公众教育,又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而当前中小城市公共艺术过分夸张的设计导致“公共性”原有含义的丧失,公共艺术作品强调的是艺术家个人的意志,无法与受众进行心灵的互动和交流,致使公共艺术脱离公共性,造成公共精神的缺失。
三 中小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方法
1树立公共性的设计理念
公共艺术从其产生开始就具有明确的公共性目的,即满足公共需求,反映公共精神和普遍意识,这也就决定了公共艺术有别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精神,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的色彩,因而,公共艺术既要艺术家的个人独创,但更要符合公众意识,是独创性与共性的融合,这种共性更能直接反映社会需求、历史、现状,更能直接服务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当前,众多的公共艺术作品更多体现的是艺术家个人意志而忽视了受众的接受,才出现了《倾斜之弧》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因此,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和创作中,必须要树立公共性的意识,要把公众中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形式、内容、手段作为公共艺术创作的前提和必耍条件。首先,要尽力体现公众的生存经验和他们所关注的文化问题,从而使作品的意义有可交流性与开放性;其次,要恰当使用公众性的话语方式或努力表达公众的视觉经验,进而体现出平等交流与公共关怀的价值观,这样还可为不同层面的解读预留充分的空间,并拉近作品与公众的心理距离,使作品更具亲和力。如,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历时9年的兴建过程中,建设单位曾经停工若干天,专门组织十万人到广场参观并提意见,最终被采纳的建议就包括将碑座上原拟定的真实历史人物形象统一虚化,不再突出个人英雄。又如霍夫曼的“大黄鸭”在进入公共空间后,瞬时走红,“大黄鸭”成为了一种符号,迎合了当下大众的心理,为公众所接受。霍夫曼也以放大公共艺术对公众的影响,使当代艺术进一步与公众产生对话。
2寻求差异化设计
(1)文化的差异
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无异于一片荒漠,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常年的文化积累,形成自己特殊的城市文化、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一种特殊文化,其设计是以城市本土文化为底蕴,通过物质载体将城市文化展现出来。因而一座城市的公共艺术要想具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须要依托城市本土文化来呈现。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中,设计师要研究城市的本土文化、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提炼成为视觉元素并加以运用,创造出富有城市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使城市之间形成差异,从而避免作品的雷同。而融入本土文化的公共艺术也更易与大众进行“对话”,更易于被公众接受和认同。如,江西吉安在城市建设中,以庐陵文化为背景,结合城市特色,创作兴建了一系列相关的公共艺术作品,有庐陵文化生态园、庐陵人文谷以及与庐陵文化相关的雕塑。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陶瓷之都,它依托自身的陶瓷文化,建造了一系列与陶瓷相关的公共艺术作品,充分展现了城市的风采和城市的创造力。优秀的公共艺术能够反映一座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城市特色,有利于树立城市形象,因此,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创作时应多去寻找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
(2)艺术表现的差异
艺术作品是介于艺术家和艺术欣赏者之间的媒介,艺术家想表达的内容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而艺术接受者通过艺术作品来艺术美和意蕴,因此,内容和形式在艺术作品中缺一不可。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里特殊存在的艺术作品,正潜移默化地影响成者着人们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模式,所以,公共艺术除了具有公共性,还应体现艺术性。当前,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的“艺术缺位”现象严重,因而在对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中要做到:第一,作品要主题鲜明,立意准确。中小城市公共艺术主题的选择要根据城市自身特色及发展途径来确定,这就要求设计时应从本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来选择定位。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诸如在哈尔滨建设海南岛椰树等不协调的现象。第二,风格独特。各地中小城市由于南北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天然环境的不同,因而中小城市公共艺术要设计独特的风格就可从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元素、天然材质、环境造型)等因素中找到创新点,比如独特的材质就可设计出独特的风格,景德镇利用陶瓷来塑造公共艺术作品就是一个好的例子。第三,具有形式美感。城市公共艺术是置于公共空间中,对人们的审美具有直接影响,而大众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欣赏首先是其外观形式,因而公共艺术在其艺术表现形式上要做到造型美观、比例准确、色彩搭配协调、能体现作品主题,好的形式可以增加作品内容的强度和感染力。
3力求人性化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身需求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对人性的关怀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而人性化设计也是设计本源的回归。城市公共艺术是直接面对社会大众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设计不应仅仅追求使用功能,还应该关注公众的内在需求。因而,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在策划、设计、使用、维护时都要以人为本,做到最大限度地对人性化的关注。在设计创作时要注意:(1)公共艺术在符合功能性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满足公众的心理需求。如巴塞罗那伊卡利亚大街上绵延数百米的钢木“街道树”在带来令人惊奇的视觉感受的同时,还可以使行人在累的时候可以歇息,刮风下雨时可以避雨等。(2)要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城市公共艺术是置于城市空间当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要研究中小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考虑环境的有效利用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活动范围,还要尽量选取对环境影响和损害较小的材质,减少对生存环境的不利影响。(3)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时,如果考虑到了弱势群体的需要,并能确保群体之间的活动不相互影响,就能让儿童、老人、母婴、残疾人都可以享受到户外公共艺术带来的的乐趣。
作者:李晶 殷小烽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马列维奇在《至上主义》一文中曾经说过:"客观世界中的一切视觉现象本身都是无意义的,只有感觉才是真实的。最精确的表现手段永远是那种最能充分表达感觉的手段。”因此当我们对艺术表象拿捏不准的时候,探寻艺术语言的本体意义便显得尤为重要。公共艺术是指由公众的行为、认知及审美习惯所构建的艺术样式,其艺术语言及文化特性既是文化现象更是社会现象。公共艺术的发展伴随着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开放姿态,越来越频繁地在艺术语言的层面与“公共”发生关系。或者换句话说:公共艺术成为艺术语言新的载体,对公共艺术的研究与介入,转而体现出艺术语言的时代转换。公共艺术与传统艺术语言在此时代背景下具有了特定联系,在对艺术语言的探寻中,公共性成了迈不过去的因素。对艺术语言的公共化趋势的敏锐感知倒是应验了马列维奇的判断。
艺术语言在公共艺术中的情感属性公共艺术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其艺术语言的表述应当是开放的。艺术语言具有时代性与继承性,任何艺术语言都面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既要继承传统秉性,又需弘扬时代特征,并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平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当代艺术语言公共性趋势研究的重要内容。悦目的公共艺术语言首先要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之上,能如此者,必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完整的知识结构,对艺术语言诸要素敏锐掌握,同时还应以踏实的情感融入生活,有情感的艺术家才能体味到有情感的公共艺术语言。虽然最终作品的情感要靠观者去体验并很大程度取决于艺术语言与公共态度的沟通,但是对公共诉求有所理解的艺术语言在整个过程中都作为主体存在。艺术家的职责不仅在于设计出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满足人们对空间的感官需要,更在于通过作品的情感传达出对现代人全新生活方式的理解以及在艺术语言层面所建立的审美导向,这才是本来意义之所在。面对公共态度,敏感的艺术语言总是能触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理想状态,巧妙拨动公共的兴奋点,在语言中引入能与人的视觉情感直接衔接的阳光、风、土和水等最基本的语言元素。艺术语言的高下在此时的表现便是是否能利用全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将公共艺术从远处拉到身边、从冷漠变成温馨、从疏离变成沟通、从局部拓展到全社会,通过艺术语言公共性的充分展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阐释社会的、文化的、世俗的以及情感的愿望。
艺术语言在公共艺术中的审美趋向艺术语言的作用左右着公共空间及构成公共形态的基本要素,对公共空间的形象、公共空间的功能及公共空间的肌理起到空间属性上的引导作用,进而也决定了公共空间的存在形态。而公共艺术的语言样式及审美方向,又对于公共空间的文化属性有一定的表述作用。不同语言基础的公共空间,其审美品格也不尽相同。艺术语言的公共化趋势更多作用于这一范畴。当你进入到东方园林围合的空间时,其语言语境沉静典雅。而当你身处西方传统的建筑广场如圣彼得大教堂时,因其场所中艺术语言的繁复庄重而领略出强烈的宗教感受,这是公共艺术语言的既有限定,同时也构成了这一空间所特有的审美属性。因而,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要充分思考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因素,使得公共艺术的造型语言紧密地与特定的空间氛围相协调,并对空间的既有秩序有机连接,但这种连接的语言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内容上的连接、形式上的连接及材质上的连接,或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在适应公共空间审美方向的同时,突显公共空间的审美属性,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自然过渡,将空间与附属其间的艺术有机结合。
公共空间作为既有存在,其尺度与体量也对公共艺术的语言处理起着关键的限定作用。空间既有形态各不相同,有横向的空间展开,有纵向的空间延伸,以及复杂多变的空间变化,进而造成艺术语言的阐述角度各不相同。而艺术语言在此时的作用便是调节空间与观者、空间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公共艺术造型尺寸的控制,缓解空间尺度给人带来的视觉不适,在活跃空间的同时,拉近了公共艺术与人之间的视觉距离,使空间在视觉心理上有一个和谐的递进变化,同时也可以增加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使公众在参与的同时延伸了空间的人文理念,进而拉近了空间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在艺术语言与公共属性中强化了人的气息。同时,艺术语言的介入也使公共艺术尺度上的控制与空间关系进行对比与互补,进而减弱空间单一性变化。公共艺术的语言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营造出空旷巨大的场所时,因其空间变化乏味,且视觉上又要处于一种丧失比较目标的茫然状态,就会使我们产生失落感和缺乏自信的情绪变化。在这种特定的空间状态下,公共艺术可利用艺术语言的多种介入方式,修正空间的视觉基础,在减弱空间对公众视觉造成压迫力的同时又调节了公众的视觉心理。作为有才情的艺术家往往在这些环节表现出对艺术语言驾驭自如的能力,其艺术语言的章法与套路令人称奇。
艺术语言在公共艺术中的技术属性毋庸置疑,技术属性是公共艺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秀的艺术语言从来都是在某些司空见惯之处冒出新的发力点。现代公共艺术的技术属性,首先应与人们的心理感受相一致。因为技术因素的特点往往以具体的、看得见的面貌呈现,而直观的技术手段又能够影响公共艺术的受众心理。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具体的公共艺术对自己的情绪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接受某一语言在特定公共艺术中的作用方式。用某一种语言表达一定的情感,甚至表达信仰,这就是人们对语言的阅读心理。引申到技术层面,体现出的是对材质、对空间、对色彩等一切承载艺术语言的技术手段的接受与否。这一惯性的形成及演变是复杂的,包括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诸多因素。就现代艺术语言的公共性趋势的技术层面而言,加以完整、丰富、细化予以充实并将艺术语言与技术之关系环环相扣、落到实处才是根本。随着公共艺术外延技术的拓展,公共艺术语言也有了更加广阔的表现舞台和诸多的形式展望.但现在的问题是在公共性极大高昂的当下,艺术语言不应只是一种审美手段的体现,而更应传达当代社会的演进与张弛。语言经验表明,艺术语言必须在早期就介入公共艺术诸环节,包括对公共属性、公众的审美方向和功能属性等一系列因素的正确判断,才能使我们明确对于公共艺术造型材料、尺寸和色彩等相关语言的技术属性。我们可以通过对技术的合理运用,使语言与技术有机结合,艺术家如此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语言之间的精神层次,进而增强艺术语言的情感厚度,丰富公众的审美视域,进而对公众造成视觉心理上的震撼,在突显公共艺术语言冲击力的同时,给既有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也带来一种崭新的人文气息。#p#分页标题#e#
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建设,因为在建设过程中面对同样的问题和相似的解题思路、建造方式,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相互拷贝,城市的面貌越来越雷同。为了满足城市各种功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进行规划,把城市划分不同的区域;为了解决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需要,我们不得不考虑城市成本的节约和合理:为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节约有限的土地,我们选择让城市越长越高,并似乎无限的扩张。我们厌恶雷同的城市,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对城市的要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诉求。我们隐约的觉得城市化不应该仅仅是拷贝已有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城市的建设因该与人的情感维系密切的关联,成为具有特殊的地域、文脉、人文关怀的建设过程。
当然,合理的规划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满足城市基本的功能需要和相对长远的发展空间需要,但是同时我们如何让一个城市具有品牌形象和独特的魅力?让居住、生活和工作在城市里的人有深刻的认同感、自豪感、幸福感?让外来游览、参观,短期旅行的人对这座城市有鲜明独特的感受?让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真切体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公共艺术”的出现让我们找到了解题的良策。公共艺术以放置于公共空间的个别化的、标识性的、节点化的空间价值标识物以及相应的节目性多样化活动来体现一座城市的价值和独特魅力。
事实上,公共艺术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引入我国了,至今已有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从早期的大规模以城市雕塑和壁画形式为主流的城市美化运动,到今天部分艺术类院校一开设有相关专业或课程,有关公共艺术的国际和国内研讨交流也越来越多。然而,从真正时间的结果来看却是不容乐观,绝大部分依然仅仅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而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并不等同于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是否具有“公共性”是衡量“公共艺术”和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的艺术品的标准,也就是说“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要求和体现。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有其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公共艺术实施放置的空间的公共性,即放置实施于公共空间。从之一点来看,似乎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的艺术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实际上两者却又深刻的差别。真正的公共艺术要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市民对于功能性的要求、与整体环境的设计协调统一等诸多因素,并最大限度的满足或是调和所有人的喜好和需求,而不仅仅是一种自作主张的带有不透明性和强迫性的美化装饰;另一方面,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着重体现在整个艺术创作从策划到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公众参与与决策,而这一点也正是公共艺术区别于一般公共空间的艺术的根本所在。每一个使用公共空间的公众对于从公共艺术实施的资金来源以及它如何运作?选取什么样的艺术家?什么样形式的作品?如何选取?如何决策?等一系列问题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和发表见解和合理要求的空间和权利。因为,公共空间相对于个人空间而言,对于每个进入并使用它的人体现出开放性和平等性,而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包括艺术的部分)同时也具有了强迫性,即不论你喜欢与否,都必须面对它。因此,好的公共艺术是充分融合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协调、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充分的大众参与与决策的,并最终体现了这一区域公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的产物。
也正是因为公众的广泛性深入性的参与,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并不仅仅是雕塑和壁画等形式的作品,它可以是园林小品、公共设施、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甚至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文化庆典……,总之,公共艺术不是一种固定的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思潮流派和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最终,它将成为这一区域具有地域性、普适性、前瞻性、场所性和独特性审美的鲜明标识;是这一区域地域文脉传承的标志和象征,同时也是构成和体现一座城市的特殊魅力的重要节点之一。正是因为公共艺术的设置,使得公众公民意识和公民意志得到觉醒和体现,公共空间变成了公众生活的一部分,城市才融入了公民生活的血液,有了灵魂,有了魅力。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我们的公共艺术从策划到实施绝大部分因为不具备这样的公民广泛深入的参与与抉择的特性,因而,充其量只能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而已,甚至很多根本就是景观厂家批量生产的所谓景观产品。更重要的是决策到实施的不透明也滋生出各种利益关系和腐败。
在祖国飞速崛起,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城市的每一个人越来越强烈的呼唤越来越多的、真正的公共艺术作品来丰满我们的生活,来体现我们是城市的主人,我们与城市一起生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求我们的国家应该重新审视和重视公共艺术,充分考察世界各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实践,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公开透明的制度为保障,明确公共艺术项目的资金来源和相应的操作机制:其次,加大各种向公众推广和宣传公共艺术,切实提高公共的认知程度和参与热情;第三,要求我们具有公众意识的优秀的公共艺术策展人和公共艺术家带领广大公众创作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公共艺术。至此,让我们的城市与公众的生活发生关联,变得与众不同,充满活力和魅力。
注释:
1.《公共艺术的时代》孙振华著,江苏美术出版社,p25.
参考文献:
[1]《公共艺术基本理论》马钦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2]《公共艺术的时代》孙振华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关键词:公共艺术;现状;历史;文化
1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分类
公共艺术(PublicArt)一词,在上世纪9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中国。它主要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并服务于大众。公共艺术是使人们在公共合作和广泛参与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使社会与市民之间在各领域产生积极的互动效应,开拓以艺术方式为媒介的公共舆论空间,传播多样的文化艺术精神,由此提高人们生活的精神状态,更好地展示城市生活及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知名度、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更能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1]。公共艺术的涉及范围从形式上包括摄影、园艺、雕塑、壁画、广告影像、表演、装饰、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从功能上可分为纪念性的公共艺术、装饰型的公共艺术、休闲型的公共艺术、实用型的公共艺术、游戏型的公共艺术以及庆典型的公共艺术[2];从空间布局分为立体和平面、室内和室外。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对于城市文化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巨大,并且城市公共艺术又是当代人文精神的体现和发展。
2我国公共艺术存在的现状
2.1我国城市整体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度的逐年加快,在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的同时,公众将精力投入到对衣食住行四大要素的科学配置中来,政府部门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用于公共设施、街道设施和绿化等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层次的方向上,这使得许多城市的整体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开放的公园和广场多了,现代都市的气息得到张显[3]。但部分城市外部空间与场所环境的整体建设水平不高,盲目建设缺乏规划性,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环境建设上的作用,对其缺乏有效的认识,造成了城市建设松散风格模糊,功能区分混乱的现象。对于自然、文化产生建设性破坏,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被抹杀或遗忘缺失,国际化建筑风格成为趋势。由于城市建设中不重视文化内涵,许多城市建设进入到死循环中。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同城市在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从中寻求长期发展[4]。
2.2我国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作品的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基于不断进步的物质文明,更加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各地不断兴建文化广场。建成的实例中好坏良莠不齐。一方面所在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公共艺术作品的建设水平不相符。出于政绩需要,个别地区不顾实际情况,强行建设一些不符合当地实际的公共艺术项目,既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同时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造成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和城市环境无法匹配的状态[5]。另外,目前城市环境中缺少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上海市大大小小雕塑共一千余座,却没有一个能够作为上海标志性的作品,上海作为国际时尚大都市也没有一件前卫性作品。我国某些公共艺术品,形式粗陋、工艺粗俗、体量突兀,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和艺术效果,从而缺乏了对于构建城市审美观和对公共艺术的发展态势的考量,对目前的城市审美观和城市精神产生了不良的影响[6]。
2.3当前城市公共艺术人才积蓄和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高校中开设“公共艺术”专业的比例较多,作为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方面是件益事,但在人才培养和实际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和困难。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要求从业者具备一种综合修养,在不断扩充知识面的同时,对环境艺术中的专业内容要全部掌握,这是一个新兴专业,对于设计家和高校教师都需要通过借鉴国外成功教学经验和自身的不断摸索来提升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标准和质量[7]。
3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城市公共艺术有其特殊的社会性和公共性,这是同其他艺术形式最本质的区别,为追求公共艺术更好的发展,将社会发展与公共艺术两者相互平衡,建议从社会、公众和设计师三方着手开展工作。
3.1社会
公共艺术首先具有明确的社会属性,公共艺术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是建立完善的公共艺术制度。在国外很多国家的公共艺术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定,而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于公共艺术的法律规定。比如美国,政府引导专门成立了国家层面的艺术委员会、基金会和基金,专业部门来推进包含公共艺术中的视觉艺术及相关艺术类型的发展规划[8]。推动我国建立艺术管理制度与机制,制定公共艺术审批办法,既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又是促进公共艺术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最大限度地避免不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公共艺术作品的产生。
3.2公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具有公众属性,要求公众的参与性,是以公众的行为和意识来维系的,公共艺术的氛围是由公共艺术设计来营造的,将公共的公德心、公益心和参与感进行内化并形成良好的行为轨迹,最终将社会与艺术形成互动良性效应[9]。
3.3设计师
一、文化的载体――公共艺术
或许在一些人的眼中,公共艺术就是路边的雕塑或者壁画,更偏向于是纯粹的艺术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代艺术家孙振华对公共艺术做出的定义是这样的:“公共艺术是在市民生活的基础上,在公共空间中体现了民主、开放、互动、共享的价值观,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它可以利用建筑、雕塑、绘画、景观、水体、表演、影像、多媒体等各种方式,针对和适应各地的地域社区环境的可以实施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可以看出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是多样化的,并且随着各种新技术的研发以及表现方式的创新,公共艺术的呈现还不仅仅拘泥于上述的方式。
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酝酿与探索时期,也曾出现过认识上的偏差,比如简单地把环境雕塑理解为对城市的装饰和绿化,造成雕塑规划的泛滥,也出现了许多水平低劣的雕塑作品。在探索过程中借鉴欧美先进的发展模式,并结合自身文化特点,摸索出多种能够适应当代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模式,并在实践中完善,使公共艺术逐渐走到今天百花齐放的繁荣阶段。
公共艺术是思想文化的一种载体,可以折射出城市的文化品质,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学者沙利文说:“当我看到这座城市的建筑,我就知道这座城市的人在想些什么。”城市给人们最强烈最直观的感受来自它的街区、广场、建筑和景观。公共艺术给城市带来鲜明视觉印象的同时,也提升了市民的文化修养,并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精神的场所――公共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打造一个可以供人自由交往的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整体风貌的建设而言景观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一定是要体现所在城市的精神面貌,文化特色。公共艺术的介入,是空间精神化的直接手段,这些广场、街区、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就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和呈现场所。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精神体现,灵气之所在。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对城市的解释:“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传统文化的储存器,也是新文化的孵化器”。公共艺术成为景观地标,或彰显了城市的传统文化,或赋予了城市新的精神。当地的景观面貌和城市气质会因为公共艺术的存在让人印象深刻,如美国芝加哥公园的“云门”,日本东京六本木的“大蜘蛛”,中国成都IFS的“大熊猫”等,都是极具鲜明的区域特色,都是当地的城市名片。
三、公共艺术的功能性,景观设计的艺术化――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交流与碰撞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景观艺术也是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公共艺术要与环境进行良好的融合,很多时候它是作为一种景观设计的手法出现。公共景观设计与公共艺术是具有较多相似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社会性
公共艺术也是景观人性化的一种体现。古代的园林主要是为上层社会少数人服务的,以皇家园林或私家园林的形式出现,现代的公共景观则强调面向群体的观念,是为大众服务的,作为人们聚集、社交、休闲的公共空间。兼具社会性、开放性,以及一定程度的通俗性。同时强调作品与公众的互动性,也就是亲和力和归属感。
(二)自然生命性
自然性体现在时间的长久性和生命的周期性,动植物以及山石水土等物质会随着时间变化,一个景观或一个艺术作品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生长。现代景观设计中经常强调生态性,打造“雨水花园”,“生态城市”等,呼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公共艺术作品中也有相似的思想体现,不乏对环境破坏的反思和呼吁保护自然的作品。
(三)学科综合性
不管是优秀公共艺术家还是优秀的景观设计师,都应该是一个博学的通才,不仅要了解自然科学,还要学习心理行为学、文化学、美学等。他们既需要想象和激情,也需要理性与缜密。
(四)空间性
对空间的绝对尺寸和相对尺寸的把握;理解空间的主体与客体;对于空间环境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记忆;对于空间环境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理解。
(五)实践性
实践的应用是实现艺术作品和设计作品的关键,通过实践把美好的设想转化为现实中的存在。
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公共艺术的客体是人,只有人才能够读懂艺术的语言,然而景观设计的客体不仅有人还有各种动物、植物甚至于无机物。再者,景观设计相对于公共艺术更为理性,实施过程会有更多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具有较强的功能实用性。公共艺术更侧重于精神性,因为人的精神活动和文化创造而使公共艺术向特定的方向转变,形成特定的风格与特征。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对城市公共交通环境建设的要求在我国许多城市已经相当迫切。公共艺术合理地融入到城市交通环境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交通环境的质量和人文品质。本文从可识别性及安全性的统一、功能性及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体现和加强公共艺术的场所特征三个方面来阐释公共艺术在城市交通环境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城市交通是连接城市活动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市民户外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其形象是一个城市对外的窗口。市民在城市中上班、购物、旅游或散步,沿途看到的或许只是一组毫无关系的景象,从中却可以获得一个整体的城市印象。而当前,随着城市车辆的剧增,由此而导致城市道路迅速扩张及由钢筋混凝土架构的立交桥不断增加,再加上功能主义规划原则的主导,城市交通整体上呈现一种生硬、冷漠的面孔,城市间的差异性也正在逐渐消失。因此,从艺术与人文的角度重新审视当前的城市交通环境,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交通与艺术的结合,在国际上已得到高度重视。首届城市艺术与公共交通国际研讨会于1992年在英国的威克菲尔德举行,以后每两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促使从事公共领域建设的人士理解艺术的重要作用,并大力提倡和推动公共领域的设计活动。
城市交通按道路的性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1.机动车道:快速路、轨道交通、城市与城市间连接的高速公路等;2.非机动车道:步行街、自行车道、过街天桥、过街通道、商业街等。
公共艺术如何在城市交通环境中应用,主要应考虑如下几点:
一、 可识别性及安全性的统一
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在形象上应突出其鲜明的个性,具有明显的可识别性,同时其设置应以保证车辆行人的安全为前提,不能对司机及行人构成视觉和交通上的阻碍,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如果因公共艺术的设置而影响了交通,反而就失去了这种做法的意义。
在城市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欲达到可识别性与安全性的相互统一,必须把握好“速度”这一关键要素。速度的变化带给人们对于视野范围内公共艺术尺度感的变化,对应不同的速度,公共艺术的尺寸、表现形式及材料的运用都会有所不同。哈密尔顿(Hamieton)和瑟斯顿(Thurstone)作过关于高速运动时人们的视觉感知方式的研究,他们从研究中推导出五条定理 :1.注意力加倍集中;2.注意焦点引向远方;3.视野缩小;4.前景细部开始模糊;5.视觉变得迟钝。基于行人在高速运动时的视觉感知特征,在机动车运行的交通环境中,应注重公共艺术整体色块,强调外轮廓线及阴影效果,以简约化、大尺度、地标性的公共艺术为主。相反,在非机动车道,如步行街、过街天桥、过街通道、商业街等以低速度行走的交通环境中,人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购物、散步、休闲、观赏等活动上,公共艺术主要可汇同高品质的路面铺装、艺术化的植物选择与造型、道路构筑物形态与色彩的塑造等。在这类城市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更注重细节、情趣乃至引人深思。在北京新建成的SOHO后街设置了一系列“蓝色现代人”的公共艺术品,分别设置在各交通路口的交界处,适宜的尺度、抽象的人物剪影及鲜亮的蓝色调与周围现代化的生活环境相映成趣。同时,在剪影的两侧绘有街区的平面示意图,集可识别性、安全性、艺术性及趣味性于一体。
二、 功能性及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
功能性及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这一特征主要是就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而言,公共设施作为公共艺术及城市交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言而喻,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它的功能性及技术性,却忽视了人性化及艺术化的因素。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公共设施应该与市民的审美价值相统一,使市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结合成整体。
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公共设施作为城市中一件公共性很强的物品,如果其造型和一个城市的风格、文化、历史有机地联系起来,就会成为一件妙趣横生的艺术品,它将表现出一个城市交通环境独特的性格和表情,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艺术品位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及人文色彩的外在表现。
三、 体现和加强公共艺术的场所特征
中国古人有所谓“橘化为枳”的说法,这一说法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公共艺术与其场所的关系。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普适性的艺术,而是与该区域的历史、文化及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美国波士顿地铁系统中的波特站,当人们进入站内,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在入口处、电梯的扶手及月台上见到一个戴礼服手套的铁手,该作品的作者喻美奇(Mags Harris)表示,她发现交通接待处的失物招领以手套最多,因此她选择手套作为“地铁文化”,同时借着人们所熟悉的物品制造惊奇感,以舒缓人们进入地下的沉闷感,作品体现了强烈的实地文化特性。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应当切合当地的具体环境,明晰当地人群公共活动的具体要求及特定地域的社会文化情形,进而加强该区域的文化性格和人文色彩,保障城市的自明性、永恒特性和场所的历史文化特质。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由于“全球化”所导致的“天下大同”及“地方性文化”的消失与淡化,保持和加强地域间的区域文化性格和人文色彩就显得弥足珍贵。
综上所述,以上几点构成城市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建构的基础,同时,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交通环境中的应用离不开与城市规划、建筑在计划实施中的协调、合作,其艺术性、人文性的实现必须与空间功能规划相统一,与建筑环境相适应。此外,公共艺术在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建设还将涉及到公众及艺术家的参与、相关法律程序的建设、建后的管理与保护等诸多问题,公共艺术在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并受其制约。但制约既是限制又是规定,同时也是能够获得自由的途径。优秀的公共艺术应用到城市交通环境中,中国的城市公共交通环境将成为一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空间,其意义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