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发展对策

农业发展对策

时间:2023-07-10 17:33: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发展对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发展对策

第1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含义;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329-01

国际上,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生态食品、健康食品、有机食品,各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各自的定义。美国农业部的定义是: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和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营养成分的矿石补偿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害。国内学者提出: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再生原理,使用系统分析和生态工程方法,吸收现代科技成果,使系统物质和能量最大限度循环和转化,充分合理地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因地制宜组织农、林、牧、渔实行无废物、无污染生产,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农业的含义,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1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的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建设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个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为此,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导,将其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一是成立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能,各司其职,切实做好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制定有关生态农业建设投入、考核、协调、补偿、投融资等方面政策,形成良好的生态农业发展导向,以达到城建、农业、生态共赢。

2突出生态农业的工作重点,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

2.1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奠定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条件

在认真总结前几年实施“放心菜”、“放心肉”工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势,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超市(网点);努力发挥这些基地、企业、产品的辐射功能,使生态农业形成气候。

2.2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生态农业整体水平

把科教兴农战略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建立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通过合理运用自然界的转化循环原理,建立无污染、无废物的生态体系。积极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大力引进、选育、推广优质高抗品种,改善种养业的生态环境;加强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力度,提高农业标准化档次,努力和世界标准接轨;进一步创新农业科研体制,培育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增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农业科技开发项目“法人投资,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新型运作模式,加强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及农业企业开展生态农业知识的培训,更新知识,掌握国际国内生态农业发展动态,吸纳当今最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知识,从源头提高生态农业整体水平。

2.3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监管,提高发展生态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一是加强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监控。在大力提倡、推广使用有机肥的前提下,积极运用检测手段,对肥料使用量、肥料质量和土壤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二是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对农产品质量要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管理,对基本农田要开展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监测工作,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农产品条码管理追溯制度,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向消费者作出安全承诺,并负责对不合格农产品召回、销毁、理赔和退出市场的处理。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以保障上市农产品的安全。

3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民众的生态农业意识

生态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尚浅。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一是运用现代化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生态农业,使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生态农产品的健康性和优越性,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农业认知度,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将生态农业作为对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以生态农业的原理为指导,引导农民采用生态优化组合技术,实施生态型种养模式,延长物质转化和利用关系,使之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良好生态系统。

4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生态农业保驾护航

严格执行国家的《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加强对农资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主要农产品产地进行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安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资源环境、损害农产品安全和假冒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

第2篇

关键词:喀斯特山地;生态农业;建议

1用产业化经营方式推动喀斯特山地农业发展

喀斯特山地农业具有资源分散,结构复杂,生产要素作用合力有限的特征,要向规模要效益,用生态提高效益,就要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组织起来,利用优势的生态环境条件,生产特色优质的农产品,将分散的绿色农产品有组织地推向国内外的高端市场,并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以优异的品质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产业化经营是实现规模效益的有效的组织手段,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要在遵循生态规律和原则的大前提下,把相对独立的各个人工生态生产系统按产业化经营的形式与要求融合起来,进行统一安排和组织[1],实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小群体—大规模—大品牌,小农户—大基地—大市场”的发展路子,使其在总体上既能获得优质、营养、安全的绿色产品,同时争取生产产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运行的良性循环[1],实现品质、品牌、效益的有机统一。

2用现代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

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减少产业污染,控制农业污染的发生,产业污染的科学防控与标准化生产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充分利用生态产业具有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循环的特征,在不同产业间做到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形成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通过不同生物种类的作用与食物循环利用,配合相应设施的辅助处理,实现污染物在系统内形成的资源循环利用与全量回收,向系统外的污染零排放[1]。

3政策与科技扶持,是喀斯特山地生态农业发展成功的关键

一是建立生态农业生产积极的支持政策。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对实施生态农业的先进单位给予奖励,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生态农业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业主提供资金支持,并与相应的环保措施挂钩[2],加快产业壮大。二是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科研和教育。注重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密切结合生态农业科研与教学,加快成果推广,定向培养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资助生态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服务、田间试验等[2]。三是加强生态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对生产者提供培训、信息和咨询服务,鼓励生产者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推广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2]。引导消费,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和特点,促进生态消费市场形成并保持稳定增长。

4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的终端产品,生态产业在农业和食品工业中已经得到更广泛的重视。要保证绿色农产品品质,必须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即运用“统一、科学、协调、选优”的原则[1],充分利用喀斯特山地生产区域及区块相对形成的自然隔离的有利地形地貌特征,制订和实施科学的生产标准,把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产后加工、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确保产品质量达到绿色及有机的级别高度。

5发展喀斯特山地农业的主要措施

(1)建立规范科学的绿色农产品认证机制,充实和健全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工作[1],加速进行特色生态农产品的产地及品质认证,以认证促品牌建设,实现产品品牌化。(2)根据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结合各地的情况,制定和完善绿色食品生产、管理标准和加工操作规程,包括农产品原料产地的环境要求,肥料、农药使用、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以标准化管理来强化绿色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1]。(3)对农产品实行最低标准的无公害化生产,用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对包括田间生产操作、机械应用和加工、保鲜、贮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控。(4)加强喀斯特山地农业生产发展,逐步实现清洁生产。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在现阶段和未来很长时间,都是喀斯特山区农业产业的主要方向。产品主要应定位在无公害化生产的层次上,逐步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1]。因地制宜开发区域特色有机肥料,增加对绿肥、饼肥、菌代料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废渣、沼液、畜禽肥、微生物肥,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等的使用补贴力度,加快以有机物替代化肥及化学农药的进程,实现清洁生产。

6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推进喀斯特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对农业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熟悉者、影响者、保护者、受益者,农民的生态意识,直接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1]。自然农业低产、低效,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食品保障,农民缺少主动增加投入的动力;石化农业是以持续增长的高投入,获得高收益,这样的经营方式难以持久和主动调整,带来的是农村日渐严重的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见,生态意识淡薄,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劣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涉及到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影响着工业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同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为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指明了方向[1]。

7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补偿和奖励机制

(1)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及地方财政支付生态补偿和增长机制,持续加大环境生态转移支付额度,形成长期可靠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基础。(2)征收“生态税”。税收作为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在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应该考虑设置生态税种,使用方向是生态补偿与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3)政府“赎买”。划定生态公益林保护区,禁止商品性采伐,生态公益林由政府持续赎买和持续支付,支持恢复、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起生态保护也能获得经济效益的体制,要让保护者充分受益,以利形成一种全民的生态、文明的生态、科学的生态、和谐的生态,让生态文明持续为农业贡献力量。(4)制定对生态保护和建设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全民、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作者:郎元兴 单位:兴义市农业和扶贫开发局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制约因素;对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更新和社会经济的飞速进展,环境保护备受关注,面对粮食危机重重,全球都在重审农业发展模式。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在发展农业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面对、高效解决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要将“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效率,增强现代农业的发展可持续性,努力打造低碳环保、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为农业发展的指导标准。

1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发展意义

1.1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生态学以及环境学等理论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和生态农业有关联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因素,构建一个包括社会、经济、自然三大系统的复合系统,这一系统能够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获取更高的物质产出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2发展意义

1.2.1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集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优点、经验于一身,同时依靠最前沿的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有限资源的使用率,并且还有助于合理开发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提升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1.2.2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积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最难处理的是伴随农业生产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滥用农药、化肥等现象屡见不鲜,土壤、空气、水资源被污染,直接导致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损坏严重[1]。生态农业重视的是有限农业资源的高效、可持续使用,严禁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透支,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为农业的发展营造舒适的环境。

1.2.3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就是要重视“三农”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切实提升农民收入,而发展生态农业则是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关键。

2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思想意识落后,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够科学全面

部分农民在选择农业生产技术时,倾向于那些见效快、成本低的技术,对于有助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技术视而不见,在这些农民心中,依然保留着固执老旧的农业生产观念。此外,某些基层地方政府只关注政绩,只在乎农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对于一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缺少的热情,更有部分人认为那是环保部门的责任,和他们没有关系。然而,生态农业的发展从来就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任务,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多个部门长期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2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

不少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时,仍然采取分散经营模式,不能有效预测市场需求,因而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频频发生,对农户生产积极性有着很大影响,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也难以实现,使得农产品的质量高低不一,难以拥有自身品牌,市场竞争力可见一斑。另外,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伴随较多的流通环节,产业链有待健全,如此必然会损害农户利益,更有部分农户以量取胜,却难以提供优质的产品质量,如此自然难以达到生态农业的相关标准。

2.3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不少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刚刚起步,因而离不开财政金融的支持,但各级政府能够补贴的力度有限,使得不少项目难以全面开展,有些刚上马的项目也因资金短缺难以顺利进行。同时,生态农业有着投入周期长、收效慢的特征,因而存有借贷倾向,但部分小额农贷落实并不到位,使得农户难以获取贷款而致使生产伴随困难。而就金融部门而言,针对农业贷款的发放量也十分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生态农业发展需求。部分贷款抵押有着过高的要求和过短的还款期限,难以满足具有较长周期的生态农业实际[2]。一些农业龙头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不得不求助于民间融资渠道而担负高利息负担。

2.4生态农业技术不够先进,制约农业经济效益

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会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动力不足。当前,一些地方的科研费用利用率很低,盲目、重复投资的现象十分常见。在农产品防腐、包装、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技术不够先进,难以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在技术结构方面,过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不重视生物技术,这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污染状况。另外,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没做好,很多科学高效的农业技术,没能够在第一时间转化成实际的农业生产成果,农业的产量上不去,经济效益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

3.1做好生态农业发展的宣传工作,鼓励农民参与

借助电视台、广播等媒体,为农民介绍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提升农民的观念,让更多的农民愿意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为农民讲一些生态经济学的常识,让他们意识到滥用化肥农药,不仅仅关系到农作物的收成和自己的收入,更关系到环境保护等问题。同时,借助网络、培训、函授等形式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事迹,用真实的事迹让农民切实体会到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此外,将生态农业发展的概念用墙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让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并且,综合评估农民的实际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农业的投入。

3.2加大资金投入和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

在政府方面,需在财政预算中列出发展生态农业的专项资金。类似龙头企业等政府扶持的相关项目也要逐渐倾斜向生态农业。各级财政部门需要拨出专项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同时结合政府贴息等措施,引入社会资金,形成政府作为引导者,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力量、信贷投入为补充力量的资金投入新机制。在金融部门方面,需要和财政局等联合起来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专门协调机构,简化贷款程序并给予相应的优惠贷款利率。推行小额贷款时,银行可以和政府资源联合起来,创新抵押方式,解决企业+农户的联保问题。重点扶持生态农业企业龙头,制定灵活的借还贷机制,帮助农业龙头做大做强,进而推进当地生态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3做好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用科技为生态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生态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产品批量规模化生产,所以,一定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整合科研院所、涉农高校等资源,成立相关的实验室或是科研基地,另外,还要重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在这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方面,更是要加大扶持力度,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为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畜牧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创新和科研的条件。同时,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积极创办一些农业技术企业,放宽对生态农业技术的认定标准,另外,以发展特色农业为导向,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促进生态农业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

3.4重视生态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养精蓄锐

生态农业是高科技农业,要切实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文化素质,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可持续性。具体的讲,就是要深化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大农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对于高等涉农院校而言,要重点扶持农业特色院校建设,有计划地开设一些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课程,为生态农业发展输送各类人才;对于中等教育而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聘专业过硬基础扎实的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开办农业培训学校,开设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讲座,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让农业技术教育落到实处,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结语

发展生态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还伴随不少制约因素,应该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合理策略,从而更好的推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卉.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5(14):11-12.

第4篇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食品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应运而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有机农业迅速发展壮大,在劳动力资源、自然条件和市场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从总体上看,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

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经济增长点

1 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第一,劳动力资源优势。有机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国是人口大国,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适宜有机农业的发展。大部分地区属于传统的精耕细作,与有机农业生产的多数环节相类似,经过适当的技术培训,农业劳动力可快速转入有机农业的生产领域,保证有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二,自然条件优势。我国地大物博,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地理条件错综复杂,可以因地制宜开发不同类型的有机农业项目,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差异性产品。我国主要栽种品种未经过基因重组,属于非转基因产品。野生半野生的植物品种很多,通过野生采集可很快转换为有机产品。

第三,市场优势。市场需求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需求结构变化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们购买有机食品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国际市场上对有机产品的需求一直保持强劲上升势头,美国、日本和欧洲每年进口比例都超过50%,有机食品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

2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认证体系不健全。一方面认证标准不健全,有机产品在产地、生产过程、包装、运输和销售都严格要求标准化。但我国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认证指标,有机产品认证混乱,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国际有认证标准。另一方面,认证公信度不高,认证机构的可信度和专业性良莠不齐。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的后期监督和管理不足,导致企业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认证结果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其次,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有机产品生产主要是初级产品,有机深加工产品较少,加工产业滞后,有机品种单一,货架期短,增加销售成本,附加值大大降低。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呈现小而散的特点,规模化程度低。存在设施不足、信息沟通困难、销售渠道单一、人才短缺等问题。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组织管理,想要跨地区集中经营非常困难,产品供给无法形成规模优势,市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十分有限。

最后,生产要素投入不足。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生产要素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机农业的推广:一是技术投入不足。我国农业总体科技水平比较低,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不够,农业科技人员又大量流失,严重阻碍着有机农业的发展;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很多地方政府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大,在科研、税收、补贴方面没有激励措施,融资渠道过窄,资金成为有机农业发展的瓶颈;三是信息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搜集、整理、和反馈体系还远远不能够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对有机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市场价格的掌握不深、分析不细,导致在安排实际生产中盲目性较大,风险也较高。

3 加快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加强认证体系建设。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有机农产品基本标准,包括基地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加工包装标准等。重点支持国内检查和认证机构的发展,按照认证机构和管理、服务等机构类型的不同进行机构的拆分,细化机构职能,确保认证工作和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交流和协作,鼓励国际权威检查和认证机构来华设立分支机构,通过国际合作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权威的检查与认证机构。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诚信机制,逐步建立公开、透明的有机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扩大有机食品质量安全监测的范围并提高监测的频率。曝光不合格产品和企业,增强公众监督的力度。

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组织有机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联合会,规范管理制度、产品检查制度、行业行为准则,对不合格企业取消生产认证,对违规经营的不法经营者吊销其执照,保证有机产品质量。加强跨区域的技术交流和生产合作,达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培养更多的市场管理人才,及时将农业技术、销售、管理信息传递给生产经营者;有层次、有系统地建设营销网络,形成市场合力,实现生产、经营、销售的一体化。

要启动消费市场,就必须有丰富的产品品种和大量的产品数量供给。注重开发新的有机产品,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业,增加产品附加值。协调植物性产品和畜牧类产品的生产,形成统一的生产和销售程序,使有机农业生产规范化、规模化。集中优势力量发展适宜本地区情况的产品,推出特色产品、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社会知名度。

第三,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有机农业技术的研发具有公共品性质,政府部门在有机农业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推广上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吸纳国内外最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加工工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明确各级政府的分级责任,建立与分税制改革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建立健全农户和农村企业的信贷抵押担保制度,完善对担保机构的监管框架。采取减税、信贷、补贴、减免入场费等措施,鼓励企业和农民投资,形成政府、企业、农民三方投资的合理有效的资金运作模式。加强社会监督、检查制度,及时调整有机农业投资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吴昌华.我国有机农业发展问题探讨[J].经济纵横,2009,(11).

[2]岑英敢.浅析我国有机食品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9,(12).

[3]鲁凤娟.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

[4]张百发.中韩有机农业的发展:比较与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09,(8).

第5篇

关键词:山东;中药农业;中药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7-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12-0162-03

中药农业是集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产业[1],是中药产业链的基础环节, 其核心内容是中药材生产, 即持续、稳定地以种植、养殖或生物工程方式生产中药材或其有效成分的过程[2]。其内容涵盖了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从种植基地的生态环境到繁殖材料的来源,直至采收、加工和运输贮藏的整个生产环节、生产人员及其档案管理和相应的基地建设等[3,4]。以中药材生产为主体的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知识产业[5]已形成了完整的中药产业链。只有抓好中药农业这一源头,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药材,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目的[6]。

1 山东发展中药农业的优势

1.1 自然环境优势

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海岸线长达3 000多千米,土地总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位于北纬34°25′~28°23′,东经114°36′~122°43′。西部及北部沿黄河流域为黄河冲积平原,南部为泰沂山脉丘陵地带,在鲁西平原和鲁中南丘陵区的交界处有长达数百里的间断湖泊地带,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湖泊群。除黄河以外,山东还有数十条较大的河流。

以花岗岩、石灰岩、钙质砂页岩为母质形成的微酸性、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主要分布于鲁东和鲁中南丘陵区。潮土由黄河冲积形成,富含钙、磷、钾。

山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无霜期 180~2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550~950 mm,一般雨热同季。由于近海和远海、地势高低及纬度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环境,使得山东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7]。

1.2 资源优势

山东拥有中药材资源近1 500 种, 其中植物类药材达1 299种, 约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大量需求的中药材有390 多种, 地产药材200多种。中药材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其中金银花主要分布于沂蒙山区,平邑县为主产区;丹参主要集中在临沂、日照、淄博、泰安、枣庄、潍坊、烟台和济南的长清、章丘等地;桔梗主要集中在淄博的博山、沂源及潍坊的临朐;西洋参、黄芪主要集中在威海的文登、荣成等地;瓜蒌主产于泰山西部,济南长清的马山最为道地;烟台地区的莱阳是北沙参的道地产区;郯城的银杏面积最大且历史悠久;菏泽、济宁主产白芍和丹皮;此外还有平阴的玫瑰、蒙阴的全蝎、东营的板蓝根、无棣县的木香、济宁的嘉菊和猪牙皂。葛根、酸枣仁、柏子仁、黄芩、黄精、何首乌、四叶参、泰山紫草、灵芝、柴胡、远志、地黄、徐长卿、蟾酥等道地药材[8]的产量与需求量均名列全国前茅。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的舜王城中药材市场,是国家级重要的中药材购销集散地。

1.3 产业基础优势

随着国家中药现代化项目的实施以及山东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县建设的推动,山东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0世纪末的 2×104 hm2迅速扩大至现今的12×104 hm 约占全国药材总面积的10%,已成为全国丹参、金银花、山楂、桔梗、西洋参、徐长卿、瓜蒌、白芍、丹皮、黄芩、地黄、猪牙皂、玫瑰、木香、板蓝根、全蝎[9,10]等的主要栽培产区,中药材产业效益已达到80亿元以上。

1.4 政策优势

2001年山东省被批准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省,2003年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意见》,随后出台了《山东省中药产业振兴指导意见(2009-2011年)》、《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山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对大宗道地药材品种选育、规范化基地建设等工作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东)基地省验收,山东省中药农业步入了国内先进行列。2014年出台了《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2015年组建了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为中药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2 山东发展中药农业存在的问题

2.1 研发力量相对不足

山东省中药农业的研发中坚力量主要分散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或教学单位,近年来这些单位在完成自身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还发挥着全省中药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的职能,任务重、人才缺(全省不足50人),技术力量薄弱,导致中药农业研究小、浅、散,难以形成合力,缺乏在国家层面承担大项目的能力[11],难以适应中药农业对科学技术支撑的旺盛需求,以及山东中药现代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

2.2 规范化基地建设进展缓慢

山东药材种植品种约100个,绝大部分品种的生产仍沿用分散农户传统种植模式,仓储不规范,药材质量[12]难以保障。全省66.7 hm2以上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将近20个,但标准化、规范化[13]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相对较少,通过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认证的基地仅有10处,在建基地由于缺乏科学指导进展普遍缓慢。

2.3 龙头企业缺乏

全省有中药工业企业159家,其中中成药生产企业110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49家。这些企业无论在生产规模、产值还是国内影响力方面都远远不够,如黑龙江的哈药集团、广东的三九集团和白云山制药、天津的天士力集团发展迅速,相比之下,山东则缺乏拉动产业发展的大型中药龙头企业,特别是很少在省内建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

2.4 关键技术研究滞后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GAP 基地建设的目的在于加强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生产质量管理与可追溯性,稳定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GAP 基地建设过程中, 诸如产地生态适宜性、良种选育、病虫草害防治[14,15]、连作障碍、合理采收和加工贮藏等很多带有共性的关键技术亟需研究解决。

3 山东省发展中药农业的对策

3.1 大力促进中药农业现代化

历史上,山东中药材生产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耕地零散、面积小,用工成本基本忽略不计,大型农业机械无法作业,品种化所带来的效益不能很好地显现,现代化的生产手段难以实施,导致中药材生产一直停留在原始的靠天吃饭的水平。随着中药的需求量增大,中药农业蓬勃发展,药材生产逐步显现出规模化和平原化的趋势,由规模化带来了用工成本急剧增加必须通过农业机械化加以解决。因此,大力发展以农业机械化、品种化、肥料专用化、综合防治无害化[16]等为代表的现代化技术是中药农业的根本出路。

3.2 建立中药农业科研体系

建议省级科研单位组建专门的中药农业科研机构,打造一支中药农业的科技创新团队,提升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作为山东中药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应主要开展中药材品种选育、栽培耕作技术、专用机械、初加工技术、规范化生产等研究、试验示范与推广,为全省中药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在大专院校设立中药农业专业,为中药农业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培养人才[17]。打造中药农业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提升中药农业科研装备水平。借助中草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整合省内中药农业创新团队,实现科技资源互联互通,打造提升全省中药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

3.3 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为了进一步建设好中药材生产基地省,山东各级政府应把中药农业当成一大主导产业来抓。建议成立中药农业专门管理机构,指导和监督山东中药农业发展,从宏观上对中药材种植进行资源调查和区域规划,确定各市、县的中药材基地布局。

3.4 大力扶持中药材深加工企业

山东规模化以上的制药企业20多家,如:东阿阿胶、鲁南制药、国风药业、烟台绿叶、圣旺药业、山东凤凰、烟台荣昌、菏泽步长等,在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和中成药产品生产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多创名牌产品,特别是在中药材种植基地扶持新建一批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生产加工厂。在深加工基地建设和设备配备上,要力求技术一流、设备一流,使山东中药加工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带动山东中药农业向更快、更好、更高的目标发展。

3.5 加强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和认证

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是中药农业的基础,必须切实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体系,积极推行GAP 种植技术,全面提高中药材质量,牢固树立山东药材的品牌形象。重点发展平邑的金银花、徐长卿,郯城的银杏,蒙阴的全蝎,沂水的蟾蜍,莒县的黄芩,临朐的丹参,青州的山楂,沂源的桔梗,文登的西洋参、黄芪,平阴的玫瑰,长清的瓜蒌,菏泽的丹皮,鄄城的地黄,莱芜的白花丹参,莱阳的北沙参等著名道地药材,科学规划区域布局,积极采用“公司+科研+示范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新型组织形式,鼓励省内外中药企业和其他非中药企业参与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和认证工作。

3.6 建立中药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整合全省中药材生产企业、药材加工企业、科研教学单位以及大型药材生产经营合作社,建立中药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产业链条的有效衔接,发挥其在规范市场行为、信息交流与技术经济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保护知识产权及相关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魏建和,屠鹏飞,李刚,等.我国中药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思考[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2):94-98.

[2] 陈士林,魏建和,韩建萍,等.中药农业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4):1-7.

[3] 王志芬,刘喜民.中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探讨[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1):135-138.

[4] 冯前进.建设中药农业在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9):70-73.

[5] 杨成民,魏建和,隋春,等.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进展与建议[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9):727-737.

[6] 钟国跃.重庆市发展现代中药农业产业的问题分析及建议[J].科学咨询,2003(4):16-17.

[7] 王志芬,刘喜民.山东中药材种植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1):114-116.

[8] 黄璐琦,郭兰萍.环境胁迫下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及道地药材的形成[J].中国中药杂志, 2007,32(4):277-280.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10]单成钢,张教洪,朱京斌,等.我国药用植物种子生产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25(4):14-15.

[11]韩国彪,张金焕,段怀明.山西省大力发展中药农业的建议[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2):116-117 .

[12]杨利民,张永刚,林红梅,等.中药材质量形成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2,34(2):119-124.

[13]单成钢,张教洪,朱连先,等.栝楼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J].种子,2011,30(5):115-118.

[14]杨银慧,豆小文,孔维军,等.我国中药材中农药登记现状及污染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238-4245.

[15]苗青,孔维军,魏建和,等.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评析[J].农药学学报,2012,14(4 ):363-370.

第6篇

    1利用好当地的资源和有利条件

    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得依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这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不同地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具有自己显着的特点,只有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因此,要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资源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避免过度,并注重环境保护。

    2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如果农产品销路不畅,那么现代高效农业的生产经济效益将难以实现。因此,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时候,应该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并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产业的门类、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等,并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使农产品能够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

    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资源产业,利用科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农业的竞争优势。改革农业科研立项和评估体系,提高农业科研的效率,改进技术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和研发效率,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农业科研体系,加强科研成果的运用,使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动高效农业农业的发展。

    4做好资金投入、资金管理和农民培训工作

    增加政府对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证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强资金的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更好的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更好的运用现代农业技术。

    5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注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要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重视发展生态农业。例如,改变秸秆、杂草等直接燃烧的情况,用作饲料,改善土壤肥力等;对农业产品进行多层次的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如推行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为广大农民致富开拓新途径。总之,发展生态农业,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保护农业资源,并能够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推动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6发展特色农业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以某一特色产品为起点,适当延长食物链或者加工链,进而开发出一系列的农产品和食品,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生物能资源、废弃物等等,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还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商品为目的,形成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7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专业经济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农业生产基地、企业、农民之间的联系,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核心,发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坚持特色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思路,将优势主导产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注重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建成高水平、有特色、规模化的产业体系,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8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7篇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有些地区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洪涝、冰雹、高温天气等)的频率与强度加剧,根本原因是大量排放温室气体CO2所致。基于这种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和农业部门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三低一高”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1]。

1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从2003年开始化肥农药使用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化肥中氮、磷、钾肥主要生产原料为天然气、煤炭、重油、磷矿石、氯化钾矿粉等,其生产过程中也要用到大量煤、气、油,化肥大量使用直接导致农业生产的高碳化和高污染化。据调查,2003—2008年水稻用药次数从3~4次/季上升到9~12次/季,最高达16次/季,稻田农药成本从150~225元/hm2增加至975~1 275元/hm2,其中化学农药占总使用量的93%。二是畜禽养殖业畜禽粪尿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溪河、鱼塘、农田占97.2%;使用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只占2.8%。三是秸秆随意丢弃现象普遍,大面积露天焚烧量占总量的10%,导致空气中烟尘、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浓度的急剧增加,影响大气和水体质量,对人民生活和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四是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农业机械使用面积越来越大,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导致石油燃料使用量的提升。

2对策

2.1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

一是推广秸秆还田,扩大冬季绿肥种植。绿肥不仅是最清洁的有机肥源,其还能有效利用农田残余化肥,减轻污染,改善土质,增加生物覆盖,减少耕地裸露,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按产秸秆18 t/hm2计算,相当于尿素195 kg/hm2、钙镁磷肥90 kg/hm2、氯化钾135 kg/hm2。据调查,冬季种植绿肥田翌年水稻产量可增加300 kg/hm2以上,共节本增收1 389元/hm2。推广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减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田间试验表明,采取秸秆还田的田块一般可增产3%~5%。二是引导积造农家肥。农家肥积造占用场地少、简单便捷,整个过程基本没有碳消耗,是低成本、低污染的绿色肥源,不但能有效利用废弃物,减少污染,美化农村环境,还能降低化肥用量。三是全面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西方发达国家化肥利用率在60%以上,而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只有35%,盲目过量施肥和施肥方法不科学等,都会造成化肥利用率下降。通过对农田环境监测,以大量采样数据为基础,经专家系统探研出最优的配肥结构,减少单质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耕地质量。四是推进绿色植保。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生态环保安全的综合措施,以及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减少农药残留和污染,确保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  2.2 建设标准粮田,提高耕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整合农田水利建设、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以机耕路为骨架、以田间道路为网络,平整土地,达到排灌自如和农业机械操作便利的标准粮田,提高耕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采取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简单松翻等措施,减少耕地翻耕,保护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土壤墒情,同时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水土流失和节约能源,发展循环农业。一是推广立体种养模式。如种植-养畜-渔业、粮菜-林粮-果蔬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充分发挥人力、物力、空间、资源和技术作用,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实现一地双收甚至一地多收。大力推广稻鸭共栖、稻鱼共育、葡兔鱼共养等立体种养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种养效益。二是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模式。积极推广运用鸡粪喂猪、猪粪喂鱼、沼气发电、秸秆还田等模式。尤其要大力推广“猪-沼-灯-果”模式,以山地、大田、庭院等为依托,采用先进技术,建造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形成物质与能源的良性循环[2]。

2.3开发农业生产新能源,促进低碳农业全面发展

农村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大量新能源增长点,若能利用新型能源转换技术进行开发,对低碳农业发展意义重大[3]。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进生态工程。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将太阳房、日光温室或太阳能畜禽舍、沼气池和秸秆气化等农村新能源技术与生态农业技术进行集成组装,与农村改房、改厨、改厕、改圈、改庭院统一规划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二是与养殖小区建设相结合,推进沼气工程。要求各养殖小区及规模化养殖场,都要配套沼气工程,有效地解决畜禽粪便

[1] [2] 

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等问题,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三是与设施农业建设相结合,推进太阳能利用工程。利用玻璃、薄膜等材料,建设太阳能日光温室,通过人工光、温、湿等调节,使农业生产不受自然气候影响和限制,促进工厂化生产;利用太阳光热转换技术,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太阳能取暖器等渗透农村生活;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转换技术,将太阳能转换为独立的电能,用于农业机械、植保病虫物理防治器材等,减少设施农业对石油的依赖。四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推进生物能源工程。利用秸秆能源,将其生成的气、液、固态燃料直接作为生活用能,或深加工处理后可替代柴油、汽油等用于生产;开发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一种优质清洁柴油,已被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使用,其中主要的提炼原料是油菜,因此建立生物柴油基地必须巩固扩大油菜生产面积,保证原料供给。发展低碳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因此,除应制定发展战略、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外,还要加大低碳农业宣传力度,让广大民众了解发展低碳农业的好处,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谢立勇,林而达.适应二氧化碳肥效作用的农业技术潜力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

曾国揆,谢建.沼气发电技术及沼气燃料电池在我国的应用状况与前景[J].现代农业,():-.

陈兴中,孙丽丽,李富忠.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探析[J].商场现代化,():-.

第8篇

[关键词] 休闲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农户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双层经营体制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农产品供给由短缺变为过剩,经济增长的模式开始由单纯注重数量的粗放经营模式向质量与效益并重的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三是党和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展开了新的篇章;四是强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统筹城乡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一、 休闲农业的内涵

1.休闲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风光、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结合农、林、牧、副、渔生产与经营,结合乡村文化和农家生活,满足人们旅游、娱乐、休养身心的需要,增进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和农业生产的了解的一种现代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休闲农业有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新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农业转化。休闲农业的主要特点有:(1)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2)以农业生态资源为条件;(3)以农业高新科技为手段;(4)以邻近都市为依托;(5)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的。

2.休闲农业的类型与功能

按照所利用的资源划分,休闲农业的类型可分为:(1)农产品直接利用型:利用当地栽培的草莓、樱桃、枇杷、苹果、桔子、葡萄等水果或蔬菜规划为观光休闲农园。(2)畜产品利用型:以饲养家禽家畜及开发新品种的可爱动物如“迷你小猪”等为主。(3)林产品利用型:利用森林公园、野营农业园等开展采蘑菇、露营等趣味活动。(4)水产利用型:以水上活动为主,如垂钓、赛龙舟、潜海体验等。(5)农作过程利用型:让市民亲身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如插秧割稻等,这类活动可能对“老三届”知青、银发老人等有特别的吸引力。(6)文化资源利用型:以传统乡村文化为主,如民间艺术展览馆、民俗文化馆等。(7)农村资源利用型:提供农村民宅给游客住宿,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农村生活。

休闲农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经济功能: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生态环保功能:为了吸引游客,休闲农业区主动改善环境,维护自然生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觉做好资源保护工作。(3)社会功能:增加城乡居民的接触、交流与互动,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品质。休闲农业使久居都市的人们有机会认识农业,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体验田园生活,提供独具特色的休闲场所,解除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压力,达到休养身心的效果,尤其对老龄化社会中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提供了怀旧和回归自然,延年益寿的场所。此外,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可以使农村特有的民俗文化、产业文化等得以传承。在日本,为了培养青少年坚韧、朴实、有正义感的健康人格,很多市民把子女送到农村就读中小学,或者在寒暑假把子女送到农村亲戚家寄宿,并让他们参与农场生产活动。

二、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是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发展休闲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可用于休闲的时间也比过去大大增加:不仅有平时的双休日,还有春节、“五一”、“十一”等“三大”黄金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生活大大丰富的基础上,必然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反璞归真,回归大自然,聆听天籁之音,领略乡村风情成为新的时尚,旅游消费也逐步从传统的景观旅游发展到以休闲农业等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上来。尤其是在城市周边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在休闲农业园区内,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种山珍野味,瓜果蔬菜,还能进行花卉观赏、鲜果采摘、狩猎、垂钓、烧烤等活动,使各种农产品就地消费,既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2.发展休闲农业顺应世界农业的新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从内心里崇尚简朴生活,休闲需求也迅速扩大。在这种背景下,旅游业与农业的交叉产业――休闲农业应运而生,一方面拓展了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开辟出新的旅游领域。由于休闲农业具有经济、社会、教育、环境、文化传承和康乐保健等多种功能,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年来,休闲农业在我国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

三、 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1.正确引导,促进发展

市场需求是休闲农业产生的源泉,也是休闲农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所在。应当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重点示范,切忌不顾实际情况,一窝蜂地盲目上马。必须制定合理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加强对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建立休闲农业的土地使用、设施及建设的许可批准制,对项目实施的实际效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指标进行检查。

2.借鉴经验,巧妙设计

加强对国际休闲农业发展先进经验的研究,努力做到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注意休闲农业中单项适用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提升其科技含量:如农田管理、节水滴灌、环境监测、农业装备信息化等实用技术,以及精细测土配方施肥、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等。在通盘规划中注意解决农产品的季节生产与常年观光经营的矛盾,搭配不同时令的品种,在游人集中的地区,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注意休闲农业建设规模和区域布局,避免市场范围过于狭窄,客源不足,造成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形。

3.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维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沼气等,不能破坏和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结合农村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既要尊重当地文化

习俗,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又要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为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休闲农业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业,必须利用其特有的乡土文化、风土民情和乡村生活方式去发展,因而要求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要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也要有历史人文资源的积淀。例如,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由于其独特的魅力而深受游人的青睐。还有重庆垫江有悠久的牡丹栽培历史,现已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之一。因此要注意提炼休闲农业的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乡土文化内涵。

第9篇

[关键词]广西;特色农业;思考

特色农业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特定区域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收益高、品质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要。特色农业的关键就在于“特”,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它是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独有的特效性、一定的规模性和良好的综合效益性。广西是农业大省,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充分利用广西特有的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优化广西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广西作为西部12个省区之一,本世纪以来把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举措来抓,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糖料蔗、木薯、桑蚕、速生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松香、栲胶、桂油、茴油等产量居全国前列。预计2010年全区农业增加值1590亿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

(一)做法和成效

1.编制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一些地方编制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如桂林市先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桂林市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桂江流域特色效益农业产业提升规划》《资江葡萄产业发展规划》等。

2.创新了一批特色农业发展的模式。(1)耕作种植模式,包括耕地轮作“稻一稻一菜”、“菜一稻一菜”模式和农作物薯菜间套、果蔗间套种、西瓜间套种、马铃薯间套种、稻藕间套种模式。(2)“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以广西温氏模式、兴安莱茵公司模式为代表。(3)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模式,如田阳县那满镇内江村香蕉协会、来宾市永兴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等。(4)糖业模式(公司+农户+价格联动)或是“订单农业+价格联动”。(5)恭城生态模式(养殖一沼气—种植)。(6)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带动模式,通过土地使用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农户将土地承包给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或经营大户,在不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实现土地集中,如广西的富川县白牛村模式和隆安县的金穗模式。(7)循环农业现代化模式,以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点,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北海市合浦东园家酒厂、宜州市“桑枝一菌—肥”模式。(8)山区特色农业模式。这种模式以“特”、“优”、“名”、“精”、“新”为基本特点,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如永福县的罗汉果产业、昭平县的茶叶产业、天峨县的六画山鸡和乐业县的有机农业等模式。

3.确立了一批特色农业新产业。“十一五”期间,广西在抓好糖料蔗、水果、蔬菜、桑蚕、木薯以及生猪、家禽、草食动物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注重培植食用菌、中药材、葡萄、马铃薯等特色优势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已成为广西新的主导产业和新兴的特色优势产业。最具梧州特色的六堡茶和砂糖桔规模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特色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围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广西农业科技部门组织开展了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木薯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桑蚕优质高效种养及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等特色农业重大专项研究。一些项目的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多学科技术集成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大力推广“三免”“三避”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桑蚕技术、甘蔗成套技术、葡萄一年两收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间套种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效果显著。

5.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防城港市防城区近年来主攻以“红金系列”为主的特色农业,即重点培育红莲雾、红八角、红薯、红衣花生、火龙果和金花茶、金蜜桔、金香糯、金玉桂、金菠萝等10个特色农产品,建立了5个“红系列”和5个“金系列”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初步形成“红金系列”特色农业产业体系。2010年1—10月,该区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10万亩,占农业总面积的75010;实现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5亿元,农民从特色农业中人均收入5100多元。

(二)存在问题

总体上看,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业抗灾台色力不强;土地对特色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突出;特色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加工原料基地不足;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科技创新水平低,自主研发能力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尚存在市场发育不够、营销体系滞后、缺乏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特色产业发展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

一、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措施

当下广西发展特色农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一是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为广西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广西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强力支撑。三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为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机,有利于把具有互补优势的广西特色农业,如柑橘、葡萄、马铃薯做大做强。四是广西特有的机遇为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强调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建设特色农业基地。为此,要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目标,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粮食安全、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为导向,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中心,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打造千百亿元产业,培育一批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依靠科技、培育品牌,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加大用先进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手段管理农业的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重点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优势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到2015年,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广西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能力

一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强化强农政策的机遇,切实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路渠、涵管、排灌等田间设施建设,改善灌溉设施和生产条件,全面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标准化农田建设。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地整治、测土配方施肥力度,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大力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大马力拖拉机、水产、畜牧、节水灌溉等农业机械,加快开发和推广甘蔗收割机。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用现代工程手段装备农业,加快蔬菜、水果、花卉大棚、喷滴灌等设施栽培、种子种苗设施繁育和农作物水肥一体化基地创建,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实现特色农业的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

(二)围绕打造千百亿产业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围绕农业千百亿元产业目标,广西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千百亿元产业。种植业方面,重点培育粮食、蔗糖、水果、蔬菜、中药材、非粮生物质能源作物、桑蚕产业;养殖业方面,着力培育10亿元品种、千百亿元产业,包括发展生猪、家禽、渔业、肉牛、肉羊、肉兔、牛奶和禽蛋产业;林业方面,抓好木材深加工、林产化工、木本油料、油茶、珍优树种、林下经济、花卉、森林旅游优势林产业。加快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同时,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与“万元增收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打造“万元片区”、“万元村屯”、“万元示范农户”等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一批“一村一品”等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f三)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蔗糖业方面,积极发展生态种植产业链,在主产区大力发展“蔗一牛一菇”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做强做大甘蔗一制糖一蔗渣一制浆造纸—废液回收—再利用、甘蔗一制糖一糖蜜一酵母、味精一废液一复合肥、甘蔗一制糖一蔗髓一发电一蔗渣灰一肥料等一

批循环经济产业链;木薯产业方面,将传统的发展模式“原料一产品一废弃物”改变为“原料一产品—废弃物一废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在淀粉、酒精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一套木薯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流程。畜牧业要推进畜牧养殖—粪便—厌氧发酵一沼渣、沼液一甘蔗、果树等作物种植。加快延伸剑麻产业链,促进剑麻叶片一纤维一剑麻制品,麻渣和废水一有机肥回田,叶汁一提取叶蛋白或叶绿素,淘汰麻头提取纤维用于生产鞋垫等。

2.大力推广一批特色农业模式。积极推广农作物间套种耕作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农业+价格联动”产业化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农民和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 3.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采用产业链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带动、市场推动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聚集。横向就是促进配套发展,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配套能力;纵向就是按产业结构的上、中、下游产品扩展,重视加工、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以产业链整合价值链,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4.加强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建设一批区域性国际交易中心,包括广西食糖国际交易中心、广西国际蚕丝交易中心、广西国际林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集散地培育和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鼓励大型连锁超市、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开展农超对接,加强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业的融合,带动订单农业发展和标准化种植养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四)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以优化特色农产品品种,提高种子(种苗、种畜)质量和集约化供种水平为目标,健全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体系,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作物良种繁育、引繁中心以及畜禽、水产原良种繁育场,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开发步伐,推广更新一批适合广西特点的优良品种。加快建立广西特色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逐步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成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生力军。加快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建立农业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新机制。

(五)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

1.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标准化、管源头、抓检测、严准入”等措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实行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不断完善农产品贸易预警监测机制,确保广西农产品安全。

2.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要在优势产区内选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形成区域特色名牌产品。鼓励企业研发高端产品和品牌创造,创建广西果蔬品牌、奶水牛乳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充分利用各地特色资源环境优势,挖掘文化底蕴,积极申请地域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培植一批广西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商标,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信得过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为优势特色农产品提供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3.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广西应健全政府、市场(社会)、企业与农户“四位一体”多元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引导和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特色农业保险业务,把因自然灾害对特色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相关部门要建立特色农业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市场风险预警、气候风险预警、政策风险预警等,定期向农业部门和生产特色农产品的农户发出报警信号,以增强农民决策的正确性。

(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1.继续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按照“依法、有偿、自愿、有序”的原则,总结推广一些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有效的流转机制和形式,搭建流转服务平台。尽快成立市、县区、乡镇三级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成立土地流转担保机构,出台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加快市场化流转步伐。吸引工商企业参与土地流转,投资特色农业,使土地逐步向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种地能手转移。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进一步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努力完成以“明晰林业产权、落实经营主体”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制度,积极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加大林业信贷投入,完善财政贴息政策,逐步完善林业投融资体系,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七)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特色农业的外向度

紧紧抓住多区域合作的机遇,充分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平台,组织实施广西与东盟合作开发农业资源行动计划,积极培育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规模大、起点高、品牌优、带动功能强、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跨省跨国龙头企业。鼓励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通过“走出去”,扩大经营规模,拓展国内外市场。以项目为载体,在东盟国家建立原料供应基地。充分发挥广西农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广西与东盟农业项目的对接。推进越南、老挝、柬埔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进与东盟其他国家合作开发木薯种植和加工、甘蔗良种繁育技术合作、剑麻技术合作等项目。同时,鼓励企业在区内建立一批稳定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扩大具有现实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及其制品在东盟国家的市场占有率,扩大柑桔、食用菌、精细菜等南亚热带产品的出口,逐步形成外向型拳头优势产业。加强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参照国际标准,加强植物检疫防疫、质量检测、食品安全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出口创汇。出口企业要提高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争取获取国际认可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给广西农产品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

(八)培养新型农民,造就特色农业人才队伍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深入开展千万农民大培训行动,围绕广西特色农业,结合实施“绿证”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星火培训专项行动以及农家课堂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工程,培养一批骨干农民,培养造就一大批特色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金莲等.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2]广西特色农林产业综合效益研究[Zl.“广西特色农林产业综合效益研究”课题组,2010.

[3]广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汇编[Z].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2010.

[4]广西“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Z].广西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2010.

[5]韦鸿雁,广西特色农业概述[J].广西农学报,2005,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湖南;对策

发展现代农业,从国家层面来讲,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富民强省的传统农业大省——湖南,应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与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反,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要素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发达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现代农业属于农业的最新最高阶段。现代农业的特征非常明显,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第一,生产条件现代化。即在农业生产中拥有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设备和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条件。凡是能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工序,都完全使用了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设备,代替了人畜力的工具。电力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设备在农业中广泛普及,使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工厂化、自动化。

第二,生产技术科学化。即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技术,代替了单纯依赖经验的传统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如种子、肥料、农药、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水利建设等,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已经越来越需要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农业生产由经验转到了科学,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第三,生产过程社会化。即农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密切。一方面,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展,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另一方面,原来在农业生产中的许多生产过程,如繁育良种、肥料制作、饲料加工、农机具修理、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不断地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系列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产前和产后部门。产中与产前和产后部门的广泛联系,又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即农业综合经营。生产过程的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商品化水平,农业已经成为一个几乎完全商品化的产业。

二、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本国工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的一条现代化之路,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这是一种创新。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客观存在着一种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势必给农业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新型工业化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战略,将促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众所周知,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先进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部门的各个环节,也将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跨越式变革。其次,新型工业化突出科学技术进步,强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它将带动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产业化。当今世界的农业竞争集中体现在高新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上。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平均达到70%左右,湖南省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是57%。再次,新型工业化强调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即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要求发展能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产业,这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土地的集中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与总体思路

(一)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

湖南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该省农村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持续稳增的历史性转变。当前湖南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机械化逐步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出现了一些现代农业的范例和雏形,这为该省现代农业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湖南发展现代农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湖南农业的继续发展。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经营规模小;二是农业收入低,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农业人力资本缺乏,农业科技提升困难;四是农民分散经营,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五是投资效益欠佳,农业资金匮乏。

(二)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

通过对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两者关系的探讨以及对发展湖南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条件的深入分析,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应是: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继续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壮大湖南的食品加工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立足中长期内以农户小规模经营为主的客观现实,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具备完全市场能力的经营主体;加大政府无偿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推广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发展应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能力;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方向

(一)大力推进湖南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切入点

标准化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于一体,具有科技推广和科技管理的双重性,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十分重要,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当前,湖南推进农业标准化要从标准制定、组织实施和体系建设3个方面同步展开: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建立与国际、国家标准基本配套的标准体系;加大农业标准的实施力度,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业标准化组织体系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农业标准化研究和服务队伍。

(二)依托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集群

提高加工深度是增加农业效益的根本措施,强大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带动力量,没有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发展精深加工和培育龙头企业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按照市场运行机制,尽快形成一批像正虹科技、亚华种业等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多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坚持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一起上的原则,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使更多的龙头企业进入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

(三)革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现代农业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转变传统小农意识,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应鼓励个人、集体、单位、社会团体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支持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建成有经济实力的独立法人实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农业企业化等试点,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营组织的新形式。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以长株谭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现货和期货交易中心,在环洞庭湖等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辐射能力强,有特色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交易和管理机制。加强农业企业内部管理,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公司制改造,创建农业企业品牌,发展合作农场、农业股份公司等有规范产权组织的公司型农业,实现从生产者管理到消费者管理的转变。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物质基础,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体现。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就不可能建成现代农业。应从农村公路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网改造和信息化建设、乡村清洁工程等方面,着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和通达工程,争取5年内实现所有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7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逐步改造中低产田。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建立完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体系。全面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工程,改造农村电网。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资源,积极实施“百乡千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和“通信扶贫”工程,使广大农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核心,大力实施农业生产清洁、农村生活环境净化、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3大工程,建设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五)加快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提高农业效益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生产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小,未来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生物技术,以生物技术的突破来带动农业效益的提高。湖南应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依托隆平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支持水稻、棉花、柑橘、畜禽等主导农产品的良种繁育、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推广超级稻、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成果,提高该省农业科技贡献率。

(六)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信息技术是第3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只有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新飞跃。湖南要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强对国内外农业生产与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运用网络、媒体、电话、中介服务等多种手段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改造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加快县级信息服务平台和乡镇服务站建设,不断拓展信息服务新领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搞好农作物估产、土壤监测、灾情预报等工作,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加强农业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技术在节水灌溉、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反季节农产品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加快湖南省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大力发展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各种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支持农业科学规划与经营管理,沟通产供销渠道,促进农业现代化。

(七)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农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湖南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一项关键任务,努力实现生产与生态的共同进步。要坚持需求导向、生态优先,生态和产业相互促进,加快培育公益林,大力发展商品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营造良好生态,建设绿色湖南。

参考文献:

1、卢良恕.论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农业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

第11篇

一、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与农业发展结合研究

当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原本在农业领域分散的线下销售模式与原手工粗放式生产转向线上销售与智能化生产,信息、网络和高科技慢慢融入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包括产、供、销等多个环节,并且带动IT设备、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大数据信息服务等产业链条的全面升级。在互联网对农业信息传递功能方面,汪雷、汪卫霞(2010)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本分析工具,通过重点分析农业信息的传播内容、传播途径等方面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了我国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农业信息传播滞碍的原因与机制。严方(2006)、李志达(2011)、李亮(2013)对“互联网+农业”信息利用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农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调动企业、社会、政府的参与,拓展“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从而打开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二)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对策建议研究

在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方面,朱链萍、张建华、王泽天(2015)等学者从定性层面做出了探讨,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支农”“互联网+耕地宝”的多种模式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赵爱雪(2015)提出农业“互联网+”行动方向。万宝瑞(2015)认为互联网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自然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首先应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资金支持;其次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方面,要注重物流、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建设;最后在提升农村信息水平和农民互联网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将农村基层应用互联网与农业现代化连接起来,将信息化渗透到农业政务管理、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等各个环节。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要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政策支持、顶层设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开发、电商平台等多个角度来探索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比较落后

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首先体现在信息技术方面,但是我国农村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率却不尽人意。首先,互联网技术并未彻底改造农业生产环节以提高生产率。其次,互联网技术并未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品质监督和管理过程。最后,互联网技术并没有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打通并整合成精炼而完善的产业链。

(二)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

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有限,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慢且农民对于“互联网+农业”潜在价值和发展前景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对于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不够深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互联网+农业”的相关配套服务发展滞后

完备的物流体系和金融支持是农村“互联网+农业”发展所必备的条件。而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发展所需的农村物流、金融服务等跟不上,如目前农村物流已经实现县城和乡镇全覆盖,但是绝大多数行政村还没有物流点,“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农民网上经营农产品销售面临发货难问题。金融服务上更落后,目前大多数银行只在县城有网点,在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农业银行,而且大多数网点并没有自动存取款的ATM机,金融服务跟不上,影响农民的网上交易。

三、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互联网+农业”的本质是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全面融入农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而不是互联网与农业的简单拼接,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顶层设计、分阶段推进。因此,必须从全国层面加强和完善“互联网+农业”的顶层设计,制定“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从基础设施、专项应用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明确入手环节、支持重点、推进措施,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将互联网有机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对“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建设任务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形成全国统筹布局、部门协同推进、各市分类指导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新体系。

(二)加强网络覆盖面,注重发展延伸要发展

农村互联网,首先,是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全面覆盖,考虑到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速度,传统互联网金融还需要发挥主力作用,要不断地投入,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培养、发展农村金融的主体,并且还要向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推进、延伸等,要更大程度地发挥传统金融的作用,增加其规模,有利于将来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过渡,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为将来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打下基础。

(三)利用互联网打通农业各个环节

农村基层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把自己本地区的优势与农村现代化建设连接起来,将互联网渗透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农业只有把金融、物流、销售各个环节都打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给予参与的农户以政策、资金的支持,以促进当地互联网行业和农业的相互协调发展,才会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汪雷,汪卫霞.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现代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97-100.

[2]严方.互联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管理研究[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2006.

[3]李志达.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专家系统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6):135-136.

[4]李亮.农业个性化门户服务模式研究与实现[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5]朱链萍.互联网金融优化农村支付环境路径选择[J].金融经济,2015(10):62-63.

[6]张建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信用社转型发展的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2015(4):43-45.

[7]王泽天.互联网金融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策略调整[J].吉林金融研究,2015(7):40-42+54.

[8]赵爱雪.辽宁省农业农村“互联网+”行动方向[J].新农业,2015(18):8-12.

第12篇

关键词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河北唐海

中图分类号 S62;S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190-01

近年来,唐海县委、县政府以“服务新区,一体发展”为总揽,围绕加速建设曹妃甸新区及京津唐地区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重点支持了唐海镇绿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六农场大棚蔬菜基地、八农场高效农业园区、九农场和十农场设施(蔬菜)农业园区建设,逐步做大曹妃甸新区的蔬菜产业。截至2012年4月全县设施农业面积1 017.00 hm2,其中日光温室面积507.07 hm2。

1 唐海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011年,新建设施农业面积170.67 hm2,其中新建日光温室面积140.33 hm2,完成设施小区建设7个。总面积100.40 hm2,日光温室520座,共落实市级补贴资金140万元、县级补贴资金140万元。十农场于2011年11月通过河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300.00 hm2。以及以前的六农场和九农场均认证无公害基地666.67 hm2。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 500 hm2,其中日光温室面积460 hm2,平均产量82.5 t/hm2,总产量37 950 t,平均产值18.0万元/hm2,总产值8 280万元;大棚226.67 hm2,平均产量90.0 t/hm2,总产量24 000 t,平均产值9.0万元/hm2,总产值2 400万元;中小棚213.33 hm2,平均产量52.5 t/hm2,总产量12 250 t,平均产值7.5万元/hm2,总产值1 750万元;全县露地菜播种面积600.00 hm2,平均产量45.0 t/hm2,总产量22 180 t,平均产值3.0万元/hm2,总产值1 800万元。主要品种有芹菜、西红柿、黄瓜、甘蓝、辣椒、青椒、土豆、豆角、油桃、生菜等。唐海县六农场、八农场先后为瓜菜注册了“天茂”、“郁之源”商标,使唐海县果菜产品打入了省内外。全县先后建立了唐海县曾茂蔬菜专业、唐海县志农萝卜专业、唐海县绿鲜缘蔬菜专业、唐海县梅苑蔬菜专业合作社,建昌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主管部门+公司+基地+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不足

蔬菜生产投资很大、筹资较难。发展蔬菜产业特别是日光温室资金需求量大,如果扩大面积,投资大、群众自筹难,也是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要想人人参与,把产业做大,需要依靠政府扶持,采取灵活多样的信贷方式。

2.2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

蔬菜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尽管近几年唐海县结合农民需求,组织开展了系列农民培训活动,使一大批适龄农民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务工就业技能,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民的技能素质仍难以适应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

2.3 种植品种、模式比较单一

以六农场为例,截至目前,该场蔬菜产业主产品仍为西红柿,西红柿种植面积占蔬菜产业面积的80%。因而,由于种植品种上比较单一,导致种植的模式单一化,大棚种植一般1年为3茬,即2茬西红柿、1茬芹菜。

2.4 品牌意识缺乏

六农场、九农场、十农场已取得了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其无公害农产品也得到了认证,并注册了商标,生产的蔬菜、果品也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但是,菜农的品牌意识比较薄弱,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2.5 经纪人队伍有待壮大

大棚果蔬产品的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由于缺少有能力的经纪人员对大棚产品进行销售,导致销售中存在着同质同品却不同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棚农的收益。当有些品种出现价格低或者滞销时,无人帮助菜农及时解决销售问题,降低了菜农的收入。

3 发展对策

3.1 按区域分别规划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

对于已有基础的设施农业基地,应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发展档次较高的设施模式;对已进行设施生产的经济水平一般的农场、乡镇,应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发展,逐步对现有设施条件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施农业效益[1-2]。

3.2 制定设施农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技术,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二是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

环节,帮助、引导农户进行小额资金贷款,扶持设施农业发展。三是设立专项奖励资金,主要用于以下3个方面[3]:扶持高档园区、特色园区的标准园建设;完善设施配套建设和基础建设;扶持农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也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示范创新,促进设施农业由数量规模型向科技效益型转变。

3.3 注重科技创新,加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引进推广适合当地的温室(棚)结构及配套设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清理和控制装备、农产品冷藏保鲜设备的推广应用[4]。定期培训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提高其推广服务能力。举办阳光工程设施农业专题培训班,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3.4 实施品牌战略和特色农产品战略

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积极培育产地交易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促进产销的流畅和衔接,积极向外界销售信息,解决农民的销售难、售价低等问题[5]。

4 参考文献

[1] 李俊有,翟志军,胡桂杰.赤峰市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气候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12,39.

[2] 万学遂.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农业机械,2000(11):4-6.

[3] 肖学祥.宁夏设施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机科技推广,200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