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

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07-10 17:33: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1篇

【关键词】 物资管理 任务 采购管理 仓库管理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aterial manage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s.

物资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企业的物资管理,就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的采购、储备、使用等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加强物资管理,合理地组织采购、存储、使用物资,对于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加强资金周转,增强企业盈利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资管理的任务

物资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现代化企业,需要成百成千品种规格的物资,企业必须做好物资的采购、保管、发放工作,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不间断地进行。物资管理还应支持技术进步、节约物资消耗、提高物资周转率(所谓物资周转率,就是以产品的销售成本除以用货币表示的物资平均储备量)、降低物资供应费用。

物资管理还应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令,严格企业的物资管理制度和手续,适应企业发展。当代企业不善于开发就等于死亡,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物资管理工作应及时调整、改善、提高以适应变化的情况,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

物资管理的上述任务是相互联系的,应当全面理解和执行,才能保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

益。

2.物资采购管理

物资采购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健全的采购管理制度,合理的采购分工,科学的采购方式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根本保障。通过加强采购管理,就能降低成本,因此必须加强采购管理。

2.1实行归口管理是物资采购的基本原则。物资采购只有归口物资部门,才能为实现集中批量打下基础。反之,不实行归口管理,造成多头采购,必然形成管理混乱、成本失控的局面。

2.2科学的采购分工是实现批量采购、降低成本的基础。现代企业消耗的物资品种繁多,消耗量差别很大。如何根据消耗物资的数量规模科学划分采购管理分工,非常必要。通过采购分工与贯标认证相结合,并严格制定采购程序,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

2.3集中批量采购是实现降价节支的前提。集中批量采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降低采购价格的前提。物资部门对生产起着基础保障作用。这个作用是通过控制大宗、主要物资的采购供应来实现的。要实现控制,首先就要集中采购,只有集中才可能形成批量,才可能在市场采购中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才可能争取到生产企业优先优惠的服务。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生产企业对不同的汀货批量,采取不同的销售价格,对需求稳定、需求量大的用户,采用不同的优惠政策。此外,集中批量采购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它具备分散采购无法比拟的优势。实行集中批量采购,企业内部与流通环节接触的人少,便于管理。同时大批量采购主要与规模相当、信誉可靠的企业往来,经济关系以合同加以约束,而非个人行为。批量大,生产企业便于合理安排生产,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为需方提供更优惠的价格,供需双方均受益。反之,对供需双方都是一种损失。所以实行归口管理,集中批量采购是物资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降低采购成本的前提。

2.4加强料源渠道管理是确保供应、降低价格的重要手段。买方市场为物资采购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如何净化渠道,规范市场行为,从多渠道中选出主渠道,形成以主渠道为主,多渠道为辅的采购方式,尤为重要。评价进料渠道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坚持“质量合格、费用最低,费用相同、质量选优”的原则。按照这样的原则确定长期的采购供应渠道,建立名册,并对渠道实行动态分析管理,定期评审。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调整。另外还要继续开辟更优的料源渠道,以形成渠道间的竞争扭转,为保证物资供应和降低采购成本创造条件。

2.5合理制订采购方案,是降低进料成本的有效措施。物资采购是企业与市场联系的纽带,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有效措施。对需采购的物资,计采人员要依据企业审定的渠道,逐一测算采购总成本(单价及运杂费等),以到达使用地的”到达价”作为比价依据,用采购成本比较法进行核算,据以确定最佳方案。

2.6建立采购价格考核激励和价格信息管理网络是规范管理、降低成本的重要保障。采购渠道的多样化和价格的可浮动性,要求企业有必要建立采购价格考核激励和价格信息管理网络。建立采购价格考核激励和价格信息管理网络。既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又有利于采购工作的健康开展。建立采购价格考核激励和价格信息管理网络首先要成立以单位主管领导、物资、财务、劳资、审计等部门人员及物资价格信息员组成的采购价格考核小组,并实施对采购价格的管理。价格信息人员应经常了解主要物资的主场价格信息,随时掌握价格变动情况,在与实际采购价格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向考核小组汇报。其次要建立奖罚机制,对采购过程中确实低于考核价格的,应对有关人员给以奖励。对高于考核价格的,要责成有关人员作出分析说明,对明显不合理,情况要有相应的处罚。

3.物资的仓库管理与节约

3.1物资仓库管理

3.1.1物资的验收入库:验收物资是管好物资的第一步,物资验收的内容包括物资数量,品种,规格的验收、物资质量验收和把好人库关。

3.1.2物资的保管:物资验收之后,到发出使用之前,有一段时间需要在仓库妥善保管,物资保管要做到:摆放科学、质量不变和帐卡货相符。

3.1.3物资的收发:物资发放实行定额供应制,其主要内容是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和物资消耗定额,由定额供料员签发定额供料凭证;仓库要严格按照供料凭单所列的材质,规格,数量来供料,无计划者不发料,有计划无定额者不发料,更不能无敌超额发料;实行工资,料废,超定额等要求补料的审核制度,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核,批准手续,才予补料;坚持退库和核销制度;实行核算,奖励制度。

3.1.4清仓盘点:仓库物资流动性大,为了及时掌握物资变动的情况,避免物资短缺丢失和超储积压,保持帐,卡,货相符,企业物资管理部门必须认真做好清仓盘点工作。清仓盘点工作的主要内容有:检查物资的帐面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检查收发物资是否错误;检查各种物资有无超储积压,损坏,变质等情况;检查安全设施和库房设备有无损坏等。物资盘点的方法主要有经常盘点和定期盘点两种。

除了以上几方面,还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等仓库管理制度。

3.2物资节约

物资节约具有重要意义。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节约物资,开展物资的综合利用,就能用同量的物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物资的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废料的产生,也是防止环境污染的有力措施。所以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一定要贯彻”增产与节约并重”的原则,从节约中求增产,求速度,提高经济效益。

物资节约的途径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改革产品设计,减轻产品自重;采用先进工艺;采用新材料和代用材料;实行集中,套裁等先进的下料方法;充分挖掘物资潜力,作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工作。

结语

物资的管理种类繁多,在各部门进出频繁,物资的管理者,应对物资的整个流程状态、库存状况了如指掌,并加强采购管理和仓储管理,最终达到减少库存的无谓积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军,采购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2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施工管理;采购管理

Abstract: Based on the oil pipeline as long Yu de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is responsible for Lanzhou - Zhengzhou oil pipeline engineering Changsha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roject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importance of.

Key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油管道龙宇检测工程公司专业从事各种长输管道、锅炉压力容器、化工设备、石油储备装置,及配套管网的无损检测。同时,可以承接地下金属、非金属的检测和测绘工程。“十二五”期间紧密围绕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公正、作风严谨、质量第一”的基本理念,构建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健全生产运行管控及组织保障体系,加大公司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施工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水平。

2010年,公司中标了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工程无损检测项目,该工程项目本着“总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共分干线4条,支线16条。本人有幸被公司授权担任承接该管道工程无损检测项目检测责任师,全面负责该工程无损检测项目的管理工作。由于该工程涉及到的分部分项工程内容较广,竣工日期要求严格。所以,涉及到的工程外包,同时要求设备采购的进程必须满足项目进度的要求。

项目采购管理是从项目外采购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过程。通过流程化、标准化的采购管理和运作,运用高效合理活动,可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公司利润的作用。在采购时,通常需要满足一些基本原则,用以确保采购行为合理性、合法性。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原则、质量原则、进度配合原则、公平竞争原则等。

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主要围绕如何科学的制定采购计划,如何把握了采购的时机和方式、项目外包管理等分别进行如下论述:

一、项目采购管理的采购计划编制

业主单位严格要求投产日期,对于工程施工整体进度来说,这是一个硬性的指标,并在合同中做出了明确的约定。合同一签订,关于设备采购的各种问题随之而来,由于该工程的工期是固定的,而且时间相当的紧张;与业主签订的付款方式时,除合同签订后预付款之外,其他的付款全部是支付相应的进度款。更为困难的是临近年底,由于公司整体控制项目集权重,对于财务支配不能面面俱到的原因,能够用于该项目采购的资金不是太充足;大多数的目标合作设备厂商的付款条件一般是款到付款;分包商一般要求必须支付合同预付款等等。

本人作为该项目的责任人要为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负责,面对项目采购面临的种种困难,必须逐一克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采购计划的制定便是第一要务。考虑到上述制约项目采购计划的各种因素,制定该项目的项目采购计划必须权衡诸如采购时间、采购方式、工程进度、当前价格、市场供求状况等各种因素。由于,施工进度计划是必须严格执行的,所以发生在施工进度关键路径上的采购工作必须按照时间严格执行,即使是损失采购过程的某些局部利益;没有发生在施工进度计划关键路径上的项目采购工作,我们计划采用各种技巧和策略与供应商展开洽商,力图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采购的成本。这样项目采购便基本满足了施工进度的要求。

二、策略的把握好项目采购的时机和方式

如前文所述,为使项目采购工作不至于耽误施工进度的进程。我们在进行与项目施工进度的关键路径有关的设备采购的过程中,不得已的牺牲了局部成本利益,为了能够弥补这些损失,我们就需要在进行某些项目设备的采购过程中策略的把握好项目采购的时机与方式。我们在采购管道探伤机的过程当中,有着与我们多年合作经历的某设备商透露:近期,我们需要采购的探伤机设备将会出现价格的调整,按我们现在的采购成本价计算,采购价格应该会下降10%左右。于是,我们及时推迟了采购计划中关于管道探伤机采购的时间。此举,为项目采购降低了整体成本;为能够顺利完成项目采购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采购的外包管理

外包是指企业利用外部的专业化资源为承包项目服务,从而优化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组织机能和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外包的优势主要有:⑴、强化核心竞争力;⑵、增强组织分裂的价值;⑶、规避经营风险;⑷、降低经营成本。我们进行工程项目外包时,一定要根据这些动机类型,结合甲方丙方特点,理清目标定位。基于无损检测施工外包管理的复杂性,要确保检测施工外包的主要目标实现,并能在组织级外包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必须合理地设计与外包相关的组织结构与角色工程界面。反思部分外包项目管理失控现象,发现企业在无损检测施工项目外包管理方面职责不是很清晰,外包的策划、承包商的选择、监理执行等过程中怎么协同,目前主要取决与业主和高层意志,其他角色基本上缺位或虚位。

项目中还考虑到施工进度的要求和采购成本的制约,无损检测施工项目的实施由公司全部自行实施是不合适的。如表面渗透检测和超声波探伤中的母材清理部分。这样的工作,需要的一定量的普工和配套工具。通过分析,类似这种工作,最好的施工方式便是劳务外包。通过外包,我们既转移了部分施工的风险又节约了部分施工的成本。于是,我们决定采取部分施工外包策略。对于一家我们经常合作的施工单位是我们的优选外包单位,但是考虑到该工程项目中的上述外包工程工作量大、工期紧等诸多原因,我们意识到,把所有外包工程全部包给一家施工单位风险极大,为了化解这样的一些风险,我们最后还是决定将该工程中需要外包的施工分别承包给了3个施工单位。事实证明,由于我们在项目采购管理工作中采取了正确的外包管理,使的我们的工程进展的比较顺利。

该项目历时数月,最终顺利完成了当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能够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得项目采购管理工作,合理的制定项目采购计划;策略的把握采购的时机和方式;合理的管理采购外包,都是保障项目采购工作正确实施的关键因素。

本项目具有规模相对大、建设周期短的特征、建设能力不足等特征。针对此类现象,本项目科学地运用了信息系统项目采购管理的一般知识及其指导方法,包括科学的制定采购计划,如何把握了采购的时机和方式、项目外包管理。这种组合策略能够有效地制定项目采购计划并保障其顺利实施,降低了项目的成本,顺利地完成了项目。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采购管理 成本控制

引言

采购管理是房地产企业施工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材料采购管理更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房地产开发中耗资比例最大的环节。对材料的采购进行管理也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中难度比较大并且比较容易失控的环节,建筑行业在进行施工项目管理时也会重点关注这部分内容。所以,如何才能做好材料的采购管理工作,是当前时期房地产企业开展采购管理工作并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上述问题进行论述:

一、从技术角度对采购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对材料的采购进行管理,首先要从制定采购计划开始,然后进行采购询价,之后再签订采购合同,最后将采购的材料运送到场地中,也就完成了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在制定采购计划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材料的需求计划。负责这部分工作的主要是项目的技术人员,其对材料需求计划进行编制时,所依据的主要内容就是图示量以及施工方案的要求。在编制完成后,将其交给物资采购部门。物资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计划来确定采购物资的数量,并且编制好采购材料的计划,然后再根据采购计划来确定采购的点,就采购的价格进行交涉,再签订采购合同,后期还要做好对存货的管理。其次,要对经济采购量进行确定,对其进行确定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与材料有关的各种成本,以成本和最小为确定经济采购量的基本原则,然后得出各个时期的经济采购量[1]。最后,对采购计划进行编制。在确定完经济采购量以后,可以再结合材料的需求计划,并选择采购合同的类型,来编制采购的计划。其中要明确如何对采购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比如如何确定合同的类型,如何对采购人员和供应商进行管理等,这些都是物资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实际需求,采购管理计划的制定也非常的灵活,但是必须要确保其正确性与可执行性。

提高采购过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对于做好采购管理和成本控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在采购询价方面,需要做好采购询价的管理工作,这就离不开计算机的参与,利用管理系统和互联网的优势,能够比较容易的搜集到很多有用的采购信息,进而完善采购询价的管理工作,也使得采购询价工作的效率得以大大提升。在确定供应商和签订采购合同时,对供应商进行选择的依据就是根据对其在采购询价环节的评价结果和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等。在签订合同前,要选择好合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合同下,买卖双方所面临的风险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房地产项目来说,希望尽可能的将风险降到最低,以实现经济效益,同时做好项目经济的维护等工作;对于供应商而言,也希望把风险最小化,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对于采购活动来说,选择好有利于自己的合同的类型对于采购活动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

二、做好采购部门员工的管理与培训工作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进行采购管理和成本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包括岗位人员的选择和员工的培训以及绩效考核的情况等。对采购活动进行岗位设置时,需要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防止在采购活动中出现权利过于集中的情况,确保各岗位上的人员能够互相的监督与制约,同时也不会对其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通过这种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采购活动中寻租等腐败现象的出现,有效的维护企业利益。通常情况下,在房地产项目进行采购时,都会设置总负责人和询价员以及合同员与采购员,还有库管员等五个不同的岗位。具体的岗位设置要考虑到项目的大小和施工所需要的时间等情况,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能够做好采购工作,促使各岗位工作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在进行人员选择时,要对员工的素质进行综合的考量,需要其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较好的沟通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尤其要避免一些任人唯亲现象的出现。对专业能力的考察,不仅包括对房地产项目有关材料认识的方面,还要熟悉对材料进行管理的流程。同时还要求岗位人T具备清廉的素质,尤其是一线采购人员,经常会受到金钱和物质等诱惑,需要具备抵御这些诱惑的心理素养。此外,还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包括业务和法律知识以及公司制度等。对业务进行培训关键是要能够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比如管理采购流程以及确定经济采购量等,还要对员工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采购管理工作进行培训。同时,要鼓励员工多走访门店了解市场行情。就房地产企业而言,可以组织员工参加建材展览会之类的活动,并加强业内同行的交流,从法律的角度让员工意识到腐败的成本。通过加强对采购部门员工的培训和管理,能够强化其对采购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意识,使其能够更加出色的完成采购工作的任务。

三、强化对供应商的管理,对采购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

在房地产项目的采购管理中,要具备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的意识,将其作为采购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进行采购时,可以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材料采购渠道,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采购材料的平均成本以及采购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确保房地产项目可以顺利进行[2]。此外,还可以对供应商的合作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此作为对供应商的总体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比如完善供应商绩效管理系统的建设,做好供应商的评级工作等。

要想有效的降低采购管理的成本,首先要具备采购全过程的概念,重点关注采购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的成本,进而做好对总成本的控制,并不是就某个环节的成本进行降低。当然要做好总成本的控制必须要在不增加其他环节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每一个环节的采购成本。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采购成本的最小化。所以,对采购成本的控制要从整体上考虑,才能达到有效管理采购工作,并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结语

房地产行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就行业整体情况二样,呈现出垄断竞争的发展趋势,并且国家针对该行业也出台了诸多的调控措施。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要想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实现较好的发展,必须要做好采购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并逐渐加大创新的力度,提升采购管理工作的水平,降低采购成本,帮助企业获取经济利益同时实现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供应链背景;煤矿;物资采购;经济管理;对策

引言

物资采购是指企业自身不具备生产能力、必须向其他企业或单位额外购买生产物资的行为[1]。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推进和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几乎所有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时都有或多或少的材料物资需要通过外购的形式获得。供应链背景下煤矿企业的经营则需在最终产品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之前,围绕着本企业核心产品的生产,将涉及供应、制造、分销等环节的相关企业或单位的业务有机衔接,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的控制,从采购阶段开始至最终产品出产,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所有中间环节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网链。煤矿物资采购具有数量大、种类多、控制环节多、管理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等特点,存在着采购服务与管理水平不高、物资贮存分散、内部单位物资交流不易、采购物资策略相对落后、对采购管理人员主观依赖较大而科学、客观管理手段欠缺的问题[2]。

1煤矿物资采购经济管理原则

供应链背景下的煤矿物资采购管理的经营理念是从消费者的角度,通过企业与其战略级、重要级、瓶颈级、一般级物资提供商之间的协作,谋求煤矿物资采购管理整体最佳化。因此,其管理须遵循分级管理、严把质量关原则。

1.1分级管理

分级管理是煤矿类企业物资采购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煤矿物资按照其重要性可被分为四级,分别为战略级、重要级、瓶颈级、一般级。战略级的物资主要指那些对煤矿企业生存与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的物资,这些物资的采购与贮备直接关系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企业采购这类物资通常会投入巨大且数量很多,而这些物资自身在供应市场中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一般单位价值会比较高,部分物资甚至很昂贵。战略级物资是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质量或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会给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关键性物资,因此这些物资的质量管理是所有管理手段的重中之重。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工业专用设备、输变电设备、钢材、通用设备、石油制品与橡胶制品等[3]。重要级物资是指对煤矿企业具有很高的重要性但企业获得比较容易的物资,也是间接关系企业产品质量或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能给人员和财产造成一定损害的物资。瓶颈级物资对于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相对不高,企业虽然需要这类物资,但依赖性不强,然而这些物资存在着供应市场复杂的问题,例如某些需要从国外进口的物资等。一般级物资主要指与企业产品质量关系不明显或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对人员或财产基本无影响的物资,这些物资的获取相对容易,市场供应也相对充足。比如低值易耗品中的办公用品、服装、建材、机电配件、塑料制品等。

1.2严把质量关

在如今这个“质量就是生命”的时代,产品质量优劣不仅关系着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分配的多寡,更影响着企业信誉和未来发展情况。毫不夸张地说,物资采购的质量已经成为决定企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物资采购质量控制则是企业质量控制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煤矿企业而言,无论哪个级别的物资都必须重视质量,尤其应加强履行采购合同以及对外购物资质检环节的重视,物资采购合同作为确保物资质量的依据应当具有“关卡”的功效,使合同真正体现“关卡”严把质量关的作用;同时,物资采购的质检环节也不能变成“真空地带”,否则就会给企业埋下安全隐患。

2供应链背景下的煤矿对不同级别物资采购管理的对策

2.1战略级物资采购管理的对策———“双赢”策略

“双赢”策略是战略级物资管理的措施,煤矿企业应与物资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或形成战略联盟,双方达成共识并把各自的资源投入到共同的项目之中。而实现“双赢”的前提则是加强对供应商资质的选择。正所谓“防患于未然”,在实际取得物资前,先从采购环节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工作;尽量采取招投标模式开展物资采购,选择资质齐备、行业内知名品牌以及拥有较好信誉度的供应商作为备选的外购单位;招投标过程严格遵守“公开、透明、公平”的原则,要求所有投标单位必须提供详实的物资质量明细表,应包括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技术参数等。一旦优质供应商确定下来,煤矿企业就应与对方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既使自身战略级物资采购免除后顾之忧,又让对方具有获取长期稳定收益的信心,从而实现已方与对方的合作双赢。

2.2重要级物资采购管理的对策———成本控制

重要级物资容易获得的特点使成本控制成为可能,采购部门与使用部门经过协商达成统一认识,按照“少花钱、多办事”原则选择最合适的物资供应商,严格按照合同对物资采购品牌、型号等涉及质量的因素进行物资采购,确保购买到价廉物美、性价比最高的物资。在确保重要物资数量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产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积压,加强库存清理和管理,从而实现不断降低库存成本的同时促进企业顺利开展生产。

2.3瓶颈级物资采购管理的对策———弹性策略

事先准备好瓶颈级物资采购应急方案或备选方案,在有需要时可立即启动,从备选供应商处获取物资;帮助既有供应商提高、保证物资采购质量;根据瓶颈级物资的历史数据制定出存货数量的上下限,视具体情况一次性采购接近上限的数量,以此保障库存安全级别达到高值。2.4一般级物资采购管理的对策———低成本策略低成本策略,即将一般级物资成本尽可能控制在低位区间。由于一般性物资常常会占据企业采购物资数量一半以上,企业应当加强对这类物资采购的科学化管理,充分利用信息与网络技术,采用比较优选法选择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的一般性物资。煤矿企业应当在不断降低库存积压的同时简化一般级物资管理流程,并尽量采用标准化管理模式将繁复的一般级物资类型简化到最大限度,从而节省人、财、物成本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此外,企业应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一般性物资投入与消耗的管控,避免不必要的采购与浪费,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占用和费用支出。

3供应链背景下的煤矿物资库存管理对策

除了在采购环节重视物资管理外,库存管理优化也是从侧面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效率的方式。对于战略级物资库存管理来说,企业应当与供应商联合建立物资采购电子信息数据平台,双方合作制定物资采购计划,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分享各自的物资需求信息。通过建立信息平台使物资库存数量维持在一个最合理的区间,既充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又不产生物资积压问题占用企业的成本费用,以此实现物资采购与成本控制的平衡。而重要级物资由于获得较为容易,物资消耗和物流运输等情况能够为企业全面掌握,因此适宜采用准时采购的方式要求供应商提高供应频率、降低供应数量,从而实现减少库存又满足生产需要的要求,继而达到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对一般级物资库存管理则可设立物资“超市”,根据经营资质和物资性价比情况联合其中最符合企业要求的若干供应商进入企业内部,在企业内设销售处或代办处,从而在企业内形成如同自选超市的物资采购集合,既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又可大力减少库存积压,从而实现控制库存成本、优化管理模式的目标。瓶颈级物资与以上三类物资库存管理有所不同,重点在于避免产生缺货成本。瓶颈级物资由于供应市场的复杂易出现缺货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正常生产需要。因此,企业应当事先计算好采购数量与库存成本之间的最优比,以库存上限量做好这类物资的贮存与保管工作。

4结语

物资采购是现代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生产经营环节,其采购的数量、质量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最终销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于煤矿企业这样涉及大宗物资采购的单位而言,供应链背景下加强采购、库存等环节的经济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生存空间与发展方向。因此,加强煤矿企业物资采购经济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成果,更有助于健全企业采购与生产管理的体制机制,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水平。

参考文献:

[1]聂爱宁,崔庆昌.如何加强煤炭企业物资采购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10(30):21-22.

[2]王子杰.浅析信息化在煤矿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1(6):18.

第5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构建

【正文】

一、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亟待建立

政府采购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机构,为了开展日常财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手段、方法和程序,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服务和工程的行为。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使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具有相当规模的我国政府采购,缺乏完善、统一的法律制度规范。近几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由于政出多门,没有进行统一的论证和科学的制度设计,条块分割情况十分严重,政府采购仍处于较混乱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一)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需要

在我国不同地区和部门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律文件中,对政府采购的界定、政府采购主体、政府采购包括的内容、管理政府采购的机构等都规定的不尽相同。如对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规定,财政部规定:“财政部负责全国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北京市规定:“市财政局负责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市财政局所属北京市政府采购办公室负责政府采购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上海市规定:“上海市政府采购委员会是本市政府采购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政府采购政策、审议政府采购目录、协调政府采购的日常管理工作。采购委员会设立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政府采购的日常工作。”在其它方面,也存在同样的差异,因此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和采购上的不规范。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可以克服上述弊端,统一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二)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有效利用财政资金的需要

由于缺乏统

一、完备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各自为政,环节多,单价高,采购方式不规范、不透明,导致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据有关专家对政府采购试点地区招标采购的情况分析,节约率普遍在10%-15%以上,部分项目达到30%-50%。对于滚存赤字已达千亿元的我国财政来说,实行政府采购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改革,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很难达到上述效果。尽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已颁布实施有关规定,但由于其效力低,内容差异大,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三)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有效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的需要

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每一级政府都会参与物资和劳务的采购,而且数量可观,金额巨大。但许多官员或一般公众对采购程序却知之甚少,这就给采购人员使用种种方式来操纵结果提供了可能。厂商为了销售常常采取各种利诱手段诱使采购者购买质低价高的商品,导致腐败现象发生。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增强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使政府采购过程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在政府采购立法中增加惩罚欺诈行为和行贿受贿的条款,可以对腐败现象进行有效防治,从而促进政府采购过程的廉洁。

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三公”原则

“三公”原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原则是世界各国管理公共支出的一个共同原则,因为政府采购合同是采购机关使用纳税人税款和其它公共专项投资签订的买卖合同,在采购中必须对纳税人以及社会公众负责。因此,要求政府采购依据的法律、政策、采购项目、合同条件、投标人资格预审和评价投标的标准等都必须对社会公开,以便公众和检察、监督机构进行审查、监督。公平原则是指所有参加竞争的投标商都能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并受到同等待遇。也就是说,对所有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承包商、服务提供商等,应一视同仁,不得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但为发展本国经济,推进国内就业而歧视外国竞争者的情况除外。因为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竞争的作用,才能保证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公正原则是指评标过程中应客观公正,防止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以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政府支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政府与市场在支出管理领域的最佳结合。

(二)坚持竞争性原则

世界各国都将竞争性原则作为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政府采购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促进供应商、承包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最大程度的竞争来实现的,通过卖方之间的竞争,一方面可以促使投标人提供更好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等,并且设法降低产品成本和投标报价,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政府采购的买方市场,从而使用户能以较低价格采购到质量较高的商品,实现政府采购高效率的目标。

(三)坚持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也是各国常见的采购原则。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管理效率两个方面,经济效率要求政府在采购过程中,能大幅度的节约开支,强化预算约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市场机制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管理效率原则要求政府经常公布招标信息,减少中间环节,及时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劳务,使财政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规范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能。

(四)坚持合理保护民族工业原则对本国政府采购市场的适度放开并有效保护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目前为止,只有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的成员国,才按照协议的要求开放国内政府采购市场,大多数国家还只是在本国范围内进行竞争,以保护民族工业。如美国政府采购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国内产品优先原则,日本和其它国家对开放政府采购市场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更应该通过法律手段,有效地保护国内的政府采购市场,适当限制外国产品的数量(尤其是电子、汽车等幼稚产品),以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政府采购需要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政府采购制度的法律体现和重要依托,对政府采购进行法制化管理是对政府采购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方式。随着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发展,一些国家和区域组织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府采购规则,如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政府采购协议》、欧盟制定的《关于货物、工程及服务采购的示范法》、世界银行实施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贷款采购指南》等。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不足,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些地方和部门才开始规范政府采购活动,但至今没有全国性的、统一的、专门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政府采购实务中,采购部门都是根据不同的采购行为,适用不同行政部门的规章、办法、规定和条例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政府采购活动急需进一步规范,要求健全政府采购的统一法律制度。

首先,政府采购基本法是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政府采购的最主要依据。具体内容应包括:总则、采购方式及程序、监督、履约、纠纷的解决、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总则部分应明确规定本法的宗旨、适用范围、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政府采购的主要管理部门及其职责。采购方式及程序部分应规定采购的主要方式、其它方式及其程序。主要方式应采取招标投标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招标投标是一种有组织的、公开的、规范的竞争。监督部分应规定质疑和投诉,主要内容是作为公众、检察、监督机构有权对采购项目、合同条件、投标人资格、评标标准、采购从业人员资格、采购管理和经办人员行为规范等提出质疑和投诉,以充分体现公开原则,节约财政资金。履约部分主要规定采购人员代表政府和投标人订立合同后,签约双方应如何履行合同,履行的原则、规则等。纠纷的解决主要是规定在履约过程中发生纠纷后,是诉讼还是仲裁解决,或是采取一般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或裁或审。法律责任部分既应包括招标投标中的法律责任,又应该包括履约过程中的法律责任;既应规定招标方的责任,又应规定投标方的责任;既应规定单位的责任,又应规定直接责任人员和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的责任。

其次,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除了政府采购基本法外,还应有与之相配套的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政府采购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等。

招标投标是政府采购中最富有竞争的一种采购方式,能给采购者带来价格低、质量高的工程、货物和服务,有利于节约国有资金,提高采购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已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政府采购方面的专门法律,特别是从事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有了法律依据,是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配套法律。

合同是政府采购的法律形式,合同法也就成为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政府采购的订立过程与一般合同的订立过程不同,它不像一般合同那样完全是双方当事人自由意思的表示,而是一个完全公开的过程,受公众及有关部门监督检察的过程,也是一个招标投标的竞争过程。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作为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应是政府采购基本法的补充,当政府采购基本法没有规定时,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产品质量是政府采购质量的重要标志。被采购产品质量过硬,被采购服务优质上乘,被采购方信誉可靠,才能实现政府采购的经济、高效目标,才能达到节约财政开支,合理利用财政资金的目的。因此,产品质量法也应是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关“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管者的商品”,“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其它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等规定,其目的是为了鼓励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而政府采购的目的就是通过政府采购促进正当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是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它部门法律比如国际贸易法、国际税法、公司法、行政法、刑法等法规中与政府采购有关的规定,都应属于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构成内容。此外,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大和政府也可根据政府采购基本法的规定,结合本部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政府采购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统一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参考资料】

[1]谭刚.改革现行采购模式,建立政府采购制度[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9,(3).

第6篇

关键词:构建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一、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亟待建立

政府采购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机构,为了开展日常财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手段、方法和程序,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服务和工程的行为。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使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具有相当规模的我国政府采购,缺乏完善、统一的法律制度规范。近几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由于政出多门,没有进行统一的论证和科学的制度设计,条块分割情况十分严重,政府采购仍处于较混乱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一)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需要

在我国不同地区和部门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律文件中,对政府采购的界定、政府采购主体、政府采购包括的内容、管理政府采购的机构等都规定的不尽相同。如对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规定,财政部规定:“财政部负责全国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北京市规定:“市财政局负责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市财政局所属北京市政府采购办公室负责政府采购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上海市规定:“上海市政府采购委员会是本市政府采购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政府采购政策、审议政府采购目录、协调政府采购的日常管理工作。采购委员会设立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政府采购的日常工作。”在其它方面,也存在同样的差异,因此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和采购上的不规范。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可以克服上述弊端,统一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二)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有效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的需要

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每一级政府都会参与物资和劳务的采购,而且数量可观,金额巨大。但许多官员或一般公众对采购程序却知之甚少,这就给采购人员使用种种方式来操纵结果提供了可能。厂商为了销售常常采取各种利诱手段诱使采购者购买质低价高的商品,导致腐败现象发生。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增强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使政府采购过程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在政府采购立法中增加惩罚欺诈行为和行贿受贿的条款,可以对腐败现象进行有效防治,从而促进政府采购过程的廉洁。

(三)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有效利用财政资金的需要

由于缺乏统一、完备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各自为政,环节多,单价高,采购方式不规范、不透明,导致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据有关专家对政府采购试点地区招标采购的情况分析,节约率普遍在10%-15%以上,部分项目达到30%-50%。对于滚存赤字已达千亿元的我国财政来说,实行政府采购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改革,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很难达到上述效果。尽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已颁布实施有关规定,但由于其效力低,内容差异大,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三公”原则

“三公”原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原则是世界各国管理公共支出的一个共同原则,因为政府采购合同是采购机关使用纳税人税款和其它公共专项投资签订的买卖合同,在采购中必须对纳税人以及社会公众负责。因此,要求政府采购依据的法律、政策、采购项目、合同条件、投标人资格预审和评价投标的标准等都必须对社会公开,以便公众和检察、监督机构进行审查、监督。公平原则是指所有参加竞争的投标商都能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并受到同等待遇。也就是说,对所有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承包商、服务提供商等,应一视同仁,不得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但为发展本国经济,推进国内就业而歧视外国竞争者的情况除外。因为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竞争的作用,才能保证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公正原则是指评标过程中应客观公正,防止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以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政府支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政府与市场在支出管理领域的最佳结合。(二)坚持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也是各国常见的采购原则。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管理效率两个方面,经济效率要求政府在采购过程中,能大幅度的节约开支,强化预算约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市场机制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管理效率原则要求政府经常公布招标信息,减少中间环节,及时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劳务,使财政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规范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能。

(三)坚持竞争性原则

世界各国都将竞争性原则作为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政府采购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促进供应商、承包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最大程度的竞争来实现的,通过卖方之间的竞争,一方面可以促使投标人提供更好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等,并且设法降低产品成本和投标报价,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政府采购的买方市场,从而使用户能以较低价格采购到质量较高的商品,实现政府采购高效率的目标。

(四)坚持合理保护民族工业原则对本国政府采购市场的适度放开并有效保护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目前为止,只有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的成员国,才按照协议的要求开放国内政府采

购市场,大多数国家还只是在本国范围内进行竞争,以保护民族工业。如美国政府采购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国内产品优先原则,日本和其它国家对开放政府采购市场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更应该通过法律手段,有效地保护国内的政府采购市场,适当限制外国产品的数量(尤其是电子、汽车等幼稚产品),以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政府采购需要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政府采购制度的法律体现和重要依托,对政府采购进行法制化管理是对政府采购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方式。随着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发展,一些国家和区域组织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府采购规则,如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政府采购协议》、欧盟制定的《关于货物、工程及服务采购的示范法》、世界银行实施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贷款采购指南》等。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不足,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些地方和部门才开始规范政府采购活动,但至今没有全国性的、统一的、专门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政府采购实务中,采购部门都是根据不同的采购行为,适用不同行政部门的规章、办法、规定和条例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政府采购活动急需进一步规范,要求健全政府采购的统一法律制度。

首先,政府采购基本法是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政府采购的最主要依据。具体内容应包括:总则、采购方式及程序、监督、履约、纠纷的解决、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总则部分应明确规定本法的宗旨、适用范围、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政府采购的主要管理部门及其职责。采购方式及程序部分应规定采购的主要方式、其它方式及其程序。主要方式应采取招标投标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招标投标是一种有组织的、公开的、规范的竞争。监督部分应规定质疑和投诉,主要内容是作为公众、检察、监督机构有权对采购项目、合同条件、投标人资格、评标标准、采购从业人员资格、采购管理和经办人员行为规范等提出质疑和投诉,以充分体现公开原则,节约财政资金。履约部分主要规定采购人员代表政府和投标人订立合同后,签约双方应如何履行合同,履行的原则、规则等。纠纷的解决主要是规定在履约过程中发生纠纷后,是诉讼还是仲裁解决,或是采取一般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或裁或审。法律责任部分既应包括招标投标中的法律责任,又应该包括履约过程中的法律责任;既应规定招标方的责任,又应规定投标方的责任;既应规定单位的责任,又应规定直接责任人员和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的责任。转贴于

其次,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除了政府采购基本法外,还应有与之相配套的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政府采购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等。

招标投标是政府采购中最富有竞争的一种采购方式,能给采购者带来价格低、质量高的工程、货物和服务,有利于节约国有资金,提高采购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已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政府采购方面的专门法律,特别是从事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有了法律依据,是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配套法律。

产品质量是政府采购质量的重要标志。被采购产品质量过硬,被采购服务优质上乘,被采购方信誉可靠,才能实现政府采购的经济、高效目标,才能达到节约财政开支,合理利用财政资金的目的。因此,产品质量法也应是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合同是政府采购的法律形式,合同法也就成为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政府采购的订立过程与一般合同的订立过程不同,它不像一般合同那样完全是双方当事人自由意思的表示,而是一个完全公开的过程,受公众及有关部门监督检察的过程,也是一个招标投标的竞争过程。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作为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应是政府采购基本法的补充,当政府采购基本法没有规定时,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第7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mpetition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has become very fier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y have begu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ir management level. Most of the enterprises begin to use the EPC model to plan investment projects, which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but also help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a good management model. Therefore, the planning of EPC project of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s helpful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PC projec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f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discuss the improvement ideas of the EPC projec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f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关键词:石油化工;施工企业;EPC;采购管理

Key words: petroleum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enterprise;EPC;procure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102-03

0 引言

EPC就是将设计、采购、施工三者结合在一起管理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推出能够使投资者提前确定投资项目的成本以及项目建设的周期,适用于大型承包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在EPC项目的核心部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大部分EPC项目中,项目总成本中的50%都用于物资采购,因此,采购工作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与完成进度,是项目能够成功实现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对其进行重点控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石油化工施工项目都是动辄千万甚至是上亿元的大型工程,并且都有一定建设规模,其中许多项目也都是通过EPC模式建成。单就项目采购管理来说,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问题。比如采购管理体系不健全,部门沟通存在问题、采购部门组织结构分散,重复采购浪费资金和人力成本、供应商选择机制不严谨等等。本文将基于对现状、问题的分析,结合石油化工施工项目物资采购管理要求,提出一套有效的解决对策――EPC项目采购管理方法,以理顺大型采购管理思路,为企业更好的开展项目管理活动,降低采购成本建言献策。

1 采购管理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石油化工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工程投资规模大、涉及专业多、施工现场管理难度较大、工程管理水平要求高等特点。

项目采购管理对于整个项目施工管理来说非常关键。采购管理是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实施合理的项目采购成本管理,可以极大地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施工企业在项目采购管理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2 石油化工工程EPC项目采购管理现状

近年来,EPC总承包模式开始被应用在大部分的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模式在逐步完善。在大多数的传统工程项目中,EPC总承包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目前我国石油化工施工企业在EPC项目的采购管理上有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2.1 采购管理体系不健全,部门沟通存在问题

在目前的EPC工程项目中,采购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首先,采购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位置无法确定,项目的完成质量以及完成时间无法在项目进行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次,项目施工中其他部门没有为采购管理提供必要的协助工作,无法建立健全的分析与评价系统。再次,在项目实施阶段经常会出现沟通不顺畅的情况,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会导致互相之间信息沟通的不顺畅,减缓了沟通的反映速度。

2.2 采购部门组织结构分散,重复采购浪费资金和人力成本

在EPC项目中,采购的组织工作相对比较分散,因此经常会出现不同部门的工作重复的问题,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不少额外成本,使规模采购的价格优势明显下降。与此同时,项目中组织的集中采购方式会产生工作频率低、变更难度大等问题,而且EPC项目采购工作组织中各部门责任与权力无法统一,无法轻易的实现采购的核算工作。

2.3 供应商选择机制不严谨

在为项目选择供应商时,EPC项目中供应商的相关信息的获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片面性,导致取得的信息无法全面的反映供应商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供应商的确定没有形成标准的步骤,确定下来的供应商一般是由一些人主观的意识决定,并没有经过真正意义上的招标评选。

3 石油化工施工企业EPC项目采购管理改进策略

在工程项目完成的过程中,采购工作能够确保项目的完成质量,是实现项目最终目标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采购在项目中的连接作用,相关部门就要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通力合作,做好采购管理工作。具体的改进思路如下。

3.1 进一步明确EPC采购模式的内容和工作流程

EPC是一个源于美国工程界的固定短语,它是规划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的英文缩写,是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设计、材料设备的采购、施工、试运行(试车)服务等工作,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与紧密融合,并对工程的进度、质量、造价和安全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模式。

石油化工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少投入、多产出、适时投入、快速产出”。对此,在EPC采购管理模式下,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完成物资采购计划,在采购前必须进一步梳理采购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要求。具体来说,EPC采购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3.2 组建专业的采购团队

采购团队的组建是确保采购管理质量的重要工作,高质量的采购管理需要由专业能力强的采购团队来实现。因此,为项目组建一个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都相对较高的团队是加快项目完成进度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满足EPC总承包方的采购需求,我们应根据具体的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人员来组建采购团队。采购团队负责设备、材料的采购计划、采买、催交、检验、运输等采购全过程工作内容。每一组采购组设采购组长一位,协助采购经历组织化工工程施工所用材料、设备等物资的采购工作。所以,要求这些职位的人员都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过硬的专业能力,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项目的实施做出自己的贡献。

3.3 完善采购招标管理流程

EPC采购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招标采购就是体现“市场选择”的主要形式。石化工程项目EPC招标流程一般为:业主确定项目委托设计组织招标机构招标通告投标人资格预审通知合格投标人出售标书组织标前考察召开标前会议标前会议纪要和补遗书投标与开标评标、决标、授标。

招标文件中附带条理分明的采购清单。首轮招标,由项目经理主管协同招标采购部门从众多投标人中选定三家投标供应商,再对三家供应商的行业资信、投标报价、物资质量进行集中对比,最终在确保物资质量的前提下选定报价最合理的一家供应商进行集中采购。

3.4 供应商的确定与管理

在确定物资的供应商的过程中,不仅要考察每个供应商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因素,还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物流能力。这是因为物资采购周期中运输过程要占据一定的时间比例,如果供应商具有良好的物流能力,可以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不仅避免了到货延迟的情况发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少运输成本投入。对供应商进行管理需要做到对他们的供货资格进行认证、评价以及选定,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采购成本,同时保证采购工作的完成质量。

3.5 重要设备的采购管理

重要设备的集中采购,在项目的前期,应根据项目的目标要求,应对为实现项目目标所需求的设备类型和设备需求量进行分析,同时对自有设备的数量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编制项目的设备需求计划。设备计划应服务于工程进度计划,什么时候需要哪种设备是围绕工程进度计划的需要而确定的。因此在制定设备计划之前,必须要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科学的规划,尽量将各工序的工作划分得更为具体,以确保设备种类和数量的配置计划更加精确。

确定采购意向后,双方签订技术协议,基本内容如下:

①草签技术协议:供应商项目负责人根据企业要求,与企业进行技术业务洽谈,确定配套意向,与企业进行总体布置,确定技术状态,草签技术协议。②对草签的技术协议审查和确认:总设计师对草签的技术协议进行审查并确认。③对草签的技术协议评审:供应商项目负责人填写《配套技术协议评审表》,随同技术协议交合同管理员按评审表要求进行传递评审,其中:技术中心:就性能参数及方案的可行性提出意见;供应商对专用件的采购质量、采购能力、采购周期提出意见,就配套开发方案的可行性提出意见,负责把评审过程中与企业要求不一致的评审意见与企业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并确认后改进,供应商负责人对技术协议进行审核。总工程师:明确经评审后项目是否同意开发。技术协议评审完后交供应商市场开发办。④正式签订技术协议:供应商市场开发办主任或授权人根据评审情况,与企业正式签订技术协议。⑤盖章:合同管理员将经市场开发办主任或授权人签字的技术协议送公司办盖章后,技术协议随即生效。⑥设备运至化工工程企业后,供应商派技术员全程督办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并在后续设备服役期间,定期排技术员负责检修。

3.6 做好采购与其它方面工作间的协作

项目实现方案的设计在EPC模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做好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协作与控制是实现采购有序管理的关键,采购工作的功能就是将项目设计方案与实现过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采购在项目中的影响范围较大,想要做好采购工作则离不开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尤其是在EPC项目中,采购部门更应该增强与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高采购管理质量,促进项目建设的早日完成。

4 结论

在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现了EPC模式管理。这些企业需要提高对采购工作的重视程度,运用合理的采购策略,提升EPC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袁爱民,张健,左扬平.EPC项目采购管理实施的几点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1(04).

[2]汪志兵,何有世,孙竹梅.项目采购管理领域本体的构建研究[J].现代情报,2011(03).

[3]陈丽丽.项目采购管理中成本降低的几点认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

第8篇

【关键词】 材料供应 材料管理 水利工程

一个水利工程项目,材料成本一般约占其项目成本的60%~70%。为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创建精品工程,降低工程成本,加强工程材料的供应管理就必然成为其重要环节。本文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水利工程项目材料供应和管理流程。

一、材料计划与采购管理

大型水利工程投资很高,甲供材料的需求量很大,为使每一施工阶段的材料既能保证供应及时,又要在工期结束时不浪费,需要在每次开工前做好详细准确的各种材料的需求计划。

1、编制工程材料计划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编制材料计划,依据施工设计要求和本年度预计完成工程量测算的材料需求数据。通过此数据,施工单位和业主、监理单位一起制定年度工程施工计划,一方面从大体数量上保证当年施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提早组织材料采购,安排供应商做好生产计划。

2、编制需用材料计划

施工单位提前按次月施工生产进度编制需用材料计划,为保证此数据更加详实、准确,需经过监理工程师、项目部领导审批,避免货物运输到现场后出现退货或者积压无法卸货的情况,并对近期工程整体安排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工程材料的采购管理

每日与施工单位材料员沟通材料到位卸货情况,现场查看工程进度情况和未来几天阶段性施工任务。有计划地从中组织安排供应商供货和运输车辆进场。既保证工地不出现停工待料情况,也保证车辆不出现压车等周转不畅的局面。

采购管理,为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由业主根据年度施工需求,与供应商签订材料采购合同,确定购销数量、技术标准、交货方式、供应时间、计量方法、结算价格、结算方法、违约责任等。按照材料采购管理的形式来分一般有以下三种:一是招标方式。适合大宗材料,如水泥、粉煤灰、钢材、外加剂等。由于目前新疆其他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很多,供应现状是主要材料供小于求,在此环境下尽可能地选择若干家有实力的大供应商进行招标。因为施工需求有高峰期,需始终能保证质量、数量供应的厂家。二是询价采购。适合零星或者急用材料,材料数量小,任务紧,例如大坝保温棉被、沥青等材料。一般去市场上选择价格适中、质量有保证、且有一定的竞争性的多家供应厂家。三是直接订购。适合数量大且疆内独家生产的,例如土工膜、大坝保温板等新兴材料。或国内有高技术含量的科研厂家,如大坝防裂缝涂料等国内领先的材料物资。

二、材料供应与运输管理

材料供应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围绕施工生产这个中心环节,保质、保量、按品种、按时间、经济合理地供应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让运输这个环节充分发挥材料供应的最大效用。

1、提前编制材料计划

通过不同阶段的需求计划,随时掌握施工生产和材料资源情况,同时发挥指挥、协调职能,保证计划的实施。

2、及时组织材料货源

通过掌握各种材料的市场信息、各个供应商的货源及生产情况,办理采购、发货等业务。避免出现运输车辆到位后不能及时装货造成压车现象。材料运输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合理运输材料的基本原则,对材料运输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以最少的里程、最低的费用、最短的时间、最安全的措施,完成材料空间转移,保证工程需要。

3、合理组织材料运输

由于新疆水利工程的特殊地理环境位置限制,无论长途、短途,采用汽车运输都最为经济可行。业主通过与若干家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和严格管理,专职拉运不同的材料物资,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让其互相产生竞争,优胜劣汰,让市场上的运输车辆通过运输公司来调度组织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业主的车辆管理、人员管理等成本,又可以保证材料的及时运输。

4、确保材料质量数量

由于水泥、粉煤灰、钢材等具有易受潮结块、生锈变质等特性,需对车辆内材料的覆盖要求严格,确保到工地现场的材料不出现任何变质情况。对拉运粉料车辆过磅记录,并与出厂数量进行核对,确保每一车的材料无短缺现象。对缺少货物的现象,短缺数量需以高于市场价货款和运费,以运输损耗的形式来对运输公司加以处罚,不断提高材料运输管理水平。严禁出现倒卖物资情况的发生。

三、材料储备与仓存管理

材料储备是为了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而做的材料准备。可以解决施工进度和材料消耗的矛盾,为避免二次倒运,工程所有材料均为直供现场,但实际工作中又分经常储备和季节储备。

1、经常储备

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是阶段性的,一般工期分几天至两周不等。中间不可以出现材料断顿情况。为此,施工现场准备有多个不同的约1000吨的各种粉料的储备罐,例如粉煤灰、高抗硫水泥、普硅水泥、特种水泥、石粉等。在现场按照配合比在拌合站进行拌合,碾压。一般昼夜连续施工。这种现场的储备,业主供应单位需随时掌握其动态平衡,避免出现爆罐现象或者只是某一种材料短缺导致施工停滞。

2、季节储备

第9篇

1.加强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石化企业要想顺利的经营和生产,就要结合企业的需求来获得各类物资和服务,以此作为企业的经营资源,这个获取的过程也就是物资的采购过程,物资的采购不仅是企业的一项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需要严格控制的重点。如果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存在漏洞和问题会带给企业巨大的损失,所以必须要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这是保障石化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内部审计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审计的标准,完善审计工作开展前的各项工作,从多个渠道上充分的收集各类信息和数据,更深入的了解物资管理和控制的状况。另外要在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编制严格的审计标准。其次要明确审计目标的范畴,也就是对物资管理的控制情况进行审计,进而进行合理的评价,提高审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要在该过程中,结合审计的情况找出隐藏的问题和缺点,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处理,增强石化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的全面性。

二、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及审计的重点

1.科学编制物资计划

为了更好的进行物资管理的控制和审计,其重点就在于科学编制物资计划,同时物资计划也是企业进行物资采购和物资供应的基础。因此石化企业必须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趋势为核心,编制出科学合理的物资计划,保证计划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掌握物资采购管理的情况

石化企业同其它企业相比,物资采购的特点在于次数多、资金巨大,所以必须要掌握物资采购管理的情况,保证审计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采购管理审计主要包括下面几项内容:企业的物资采购是否是在部门批准之后进行的,审批的各项手续是否齐全、采购程序是否完整、招标采购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3.掌握物资使用管理的情况

物资的使用管理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物资的配送和消耗,掌握这两点能够极大的防止物资出现浪费的问题,同时也能避免物资长时间积压等问题。因此石油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理的配送方式,科学有效的管理物资的配送和使用。除了上面三点需要注意的问题之外,重点内容还包括物资储备管理的状况以及废旧物资的处理状况等。

三、提高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及审计有效性的对策

1.优化物资管理制度

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是保障物资有效性的基础,所以必须要重视起来。在管理制度中要包含两项主要内容,分别为工作责任制的明确以及新旧更替机制。所谓工作责任制的明确,也就是对各项物资交易的单据、物资记录等进行严格的管控,对产生的问题进行责任的明确,同时要对责任进行追究;所谓新旧更替机制,主要是由于物资的更新较快,采购次数比较多,所以要制定相关的新旧更替机制,对物质的处理上做到有账可查,防止帐外物资的问题出现。

2.科学管理企业库存

当石化企业的仓库中存有大量物资使,一方面提高了管理所需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还会影响企业的流动资金,另外还容易出现物资的浪费和流失现象。所以石化企业必须要坚持“零库存”的基本原则,科学的管理企业所需的各类材料和设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物资采购,不断优化企业的物资管理,控制好企业的管理成本。

3.重视物资管理的后续审计

在石化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单纯的进行审计,其核心意义在于把审计的结果真正落实到物资管理的工作中,这才是对物资管理进行内部控制的价值所在。只有把物资管理审计的结果以及得出的建议妥善的体现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才能把审计工作的意义充分的发挥出来,把审计工作的开展作为推动企业进步的动力。所以在审计工作完成之后,必须要落实内部控制和审计的成果,对于内部控制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漏洞要及时进行完善和整改,同时还要监督整改的落实状况,总之,物资管理的后续审计问题是一项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4.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分析和总结

一个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同自我的分析、总结和评价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所以为了保障物资管理内部控制与审计的质量与效果,分析和总结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企业要经常性的对物资管理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内部控制状况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分析物资记录、查看内部控制资料等,以此加深对物资管理状况的理解,为下一个环节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结合上面获取的物资控制资料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归纳出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问题,这样做对企业在物资管理工作的开展上有着很大的推动性作用,能够使物资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构建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In wants the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raises the financial funds use efficiency, reduces the waste, suppresses the corrupt effective way, but the present our country did not have the unification legal adjustment, causes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to lack the unification the legal basis. This article mainly proposed two views on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legal regime's construction: First, establishment government procurement fundamental law; second, perfect government procurement necessary method.

key word: The construction establishes a government; Government office purchase; Legal regime

一、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亟待建立

政府采购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机构,为了开展日常财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手段、方法和程序,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服务和工程的行为。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使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具有相当规模的我国政府采购,缺乏完善、统一的法律制度规范。近几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由于政出多门,没有进行统一的论证和科学的制度设计,条块分割情况十分严重,政府采购仍处于较混乱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一)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需要

在我国不同地区和部门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律文件中,对政府采购的界定、政府采购主体、政府采购包括的内容、管理政府采购的机构等都规定的不尽相同。如对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规定,财政部规定:“财政部负责全国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北京市规定:“市财政局负责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市财政局所属北京市政府采购办公室负责政府采购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上海市规定:“上海市政府采购委员会是本市政府采购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政府采购政策、审议政府采购目录、协调政府采购的日常管理工作。采购委员会设立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政府采购的日常工作。”在其它方面,也存在同样的差异,因此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和采购上的不规范。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可以克服上述弊端,统一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二)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有效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的需要

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每一级政府都会参与物资和劳务的采购,而且数量可观,金额巨大。但许多官员或一般公众对采购程序却知之甚少,这就给采购人员使用种种方式来操纵结果提供了可能。厂商为了销售常常采取各种利诱手段诱使采购者购买质低价高的商品,导致腐败现象发生。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增强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使政府采购过程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在政府采购立法中增加惩罚欺诈行为和行贿受贿的条款,可以对腐败现象进行有效防治,从而促进政府采购过程的廉洁。

(三)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有效利用财政资金的需要

由于缺乏统一、完备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各自为政,环节多,单价高,采购方式不规范、不透明,导致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据有关专家对政府采购试点地区招标采购的情况分析,节约率普遍在10%-15%以上,部分项目达到30%-50%。对于滚存赤字已达千亿元的我国财政来说,实行政府采购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改革,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很难达到上述效果。尽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已颁布实施有关规定,但由于其效力低,内容差异大,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三公”原则

“三公”原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原则是世界各国管理公共支出的一个共同原则,因为政府采购合同是采购机关使用纳税人税款和其它公共专项投资签订的买卖合同,在采购中必须对纳税人以及社会公众负责。因此,要求政府采购依据的法律、政策、采购项目、合同条件、投标人资格预审和评价投标的标准等都必须对社会公开,以便公众和检察、监督机构进行审查、监督。公平原则是指所有参加竞争的投标商都能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并受到同等待遇。也就是说,对所有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承包商、服务提供商等,应一视同仁,不得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但为发展本国经济,推进国内就业而歧视外国竞争者的情况除外。因为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竞争的作用,才能保证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公正原则是指评标过程中应客观公正,防止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以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政府支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政府与市场在支出管理领域的最佳结合。

(二)坚持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也是各国常见的采购原则。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管理效率两个方面,经济效率要求政府在采购过程中,能大幅度的节约开支,强化预算约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市场机制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管理效率原则要求政府经常公布招标信息,减少中间环节,及时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劳务,使财政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规范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能。

(三)坚持竞争性原则

世界各国都将竞争性原则作为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政府采购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促进供应商、承包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最大程度的竞争来实现的,通过卖方之间的竞争,一方面可以促使投标人提供更好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等,并且设法降低产品成本和投标报价,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政府采购的买方市场,从而使用户能以较低价格采购到质量较高的商品,实现政府采购高效率的目标。

(四)坚持合理保护民族工业原则对本国政府采购市场的适度放开并有效保护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目前为止,只有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的成员国,才按照协议的要求开放国内政府采购市场,大多数国家还只是在本国范围内进行竞争,以保护民族工业。如美国政府采购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国内产品优先原则,日本和其它国家对开放政府采购市场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更应该通过法律手段,有效地保护国内的政府采购市场,适当限制外国产品的数量(尤其是电子、汽车等幼稚产品),以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政府采购需要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政府采购制度的法律体现和重要依托,对政府采购进行法制化管理是对政府采购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方式。随着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发展,一些国家和区域组织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府采购规则,如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政府采购协议》、欧盟制定的《关于货物、工程及服务采购的示范法》、世界银行实施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贷款采购指南》等。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不足,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些地方和部门才开始规范政府采购活动,但至今没有全国性的、统一的、专门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政府采购实务中,采购部门都是根据不同的采购行为,适用不同行政部门的规章、办法、规定和条例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政府采购活动急需进一步规范,要求健全政府采购的统一法律制度。

首先,政府采购基本法是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政府采购的最主要依据。具体内容应包括:总则、采购方式及程序、监督、履约、纠纷的解决、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总则部分应明确规定本法的宗旨、适用范围、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政府采购的主要管理部门及其职责。采购方式及程序部分应规定采购的主要方式、其它方式及其程序。主要方式应采取招标投标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招标投标是一种有组织的、公开的、规范的竞争。监督部分应规定质疑和投诉,主要内容是作为公众、检察、监督机构有权对采购项目、合同条件、投标人资格、评标标准、采购从业人员资格、采购管理和经办人员行为规范等提出质疑和投诉,以充分体现公开原则,节约财政资金。履约部分主要规定采购人员代表政府和投标人订立合同后,签约双方应如何履行合同,履行的原则、规则等。纠纷的解决主要是规定在履约过程中发生纠纷后,是诉讼还是仲裁解决,或是采取一般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或裁或审。法律责任部分既应包括招标投标中的法律责任,又应该包括履约过程中的法律责任;既应规定招标方的责任,又应规定投标方的责任;既应规定单位的责任,又应规定直接责任人员和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的责任。

其次,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除了政府采购基本法外,还应有与之相配套的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政府采购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等。

招标投标是政府采购中最富有竞争的一种采购方式,能给采购者带来价格低、质量高的工程、货物和服务,有利于节约国有资金,提高采购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已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政府采购方面的专门法律,特别是从事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有了法律依据,是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配套法律。

产品质量是政府采购质量的重要标志。被采购产品质量过硬,被采购服务优质上乘,被采购方信誉可靠,才能实现政府采购的经济、高效目标,才能达到节约财政开支,合理利用财政资金的目的。因此,产品质量法也应是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合同是政府采购的法律形式,合同法也就成为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政府采购的订立过程与一般合同的订立过程不同,它不像一般合同那样完全是双方当事人自由意思的表示,而是一个完全公开的过程,受公众及有关部门监督检察的过程,也是一个招标投标的竞争过程。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作为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应是政府采购基本法的补充,当政府采购基本法没有规定时,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关“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管者的商品”,“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其它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等规定,其目的是为了鼓励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而政府采购的目的就是通过政府采购促进正当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是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它部门法律比如国际贸易法、国际税法、公司法、行政法、刑法等法规中与政府采购有关的规定,都应属于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构成内容。此外,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大和政府也可根据政府采购基本法的规定,结合本部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政府采购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统一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参考资料】

[1]谭刚.改革现行采购模式,建立政府采购制度[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9,(3).

第11篇

关键词:制造企业 物质采购成本 探讨。

0 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粗放式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企业管理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采购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一般要占到企业销售成本的40- 70% ,因此控制采购成本成为企业管理者和采购从业者的工作重点。有研究表明,降低采购成本 1%可以使企业利润增加 5%- 10% ,在目前企业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降低采购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中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中心,如何控制物质采购成本对于提高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传统的制造企业物质采购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计划预见性差:很多企业生产部门与采购部门脱节,请购计划零散,不能形成批量集中采购。

1.2 管理功能弱化,重作业层面,缺乏战略规划:企业重日常工作,轻日常管理,没有长远的管理规划,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1.3 供应商管理不到位: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关系,而且竞争多于合作;供应商绩效考评体系不健全。

1.4 采购方式单一,总体成本偏高。

1.5 缺乏科学的采购物质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对采购人才队伍的培养重视不够。

传统制造企业在采购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因素对采购物质的采购方式、采购技术的灵活运用、采购人员的培训以及采购信息的管控等方面做得不到位,以致采购成本高、采购效率低。另外对供应商关系的定位不够准确以及采购组织模式不够适宜,对传统采购方式的弊端以及对物质采购成本控制理念认识不足。

2 制造企业控制物质采购成本的对策。

2.1 适宜的采购方法。

2.1.1 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就是要在完全市场化竞争的条件下,将多家为企业提供各类物资的合格分供方引进内部,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引导,促使其进行有序的竞争,让本企业最终获得优质、优价的物资。招标采购的基本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在组织招标时可以跨部门参与,由供应、生产、财务、技术、审计等共同完成。通过招标,集体决策,获得规模效益,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

2.1.2 集中批量采购。

集中批量采购充分体现采购规模优势更大化的特点,其优点是集中数量优势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形成稳定的供应基地。集中采购主要是提高同类物质资源的集中度,其任务是对现有零部件及原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采购物质分类及标准化为基础,尽可能将同类产品向一家或少数的供应商整合集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和总体费用。

2.1.3 电子采购。

电子采购既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形式,也是采购发展的趋势。它不仅是形式上和技术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传统采购业务的处理方式的改变。电子采购优化了采购过程,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通过电子信息数据,可以了解市场行情,科学制定采购计划和采购决策。erp 系统管理为生产、采购、库存系统订制管理,为库存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供了基础,有条件的可以建立采购方与供应商信息互联平台,降低库存。通过供应商自动补货控制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2.1.4 采购物质分类成本控制。

为使有限的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应该对物质分类管理控制。采购物料按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和使用资金额度的比重,分为重要物料和一般物料。分类采购的原则对一般竞争力强的大路货集中供应商,对重要的、稀缺的、垄断的物质要积极开发有潜力的供应商;对公司产品产生较大影响的核心物质,应采取与供应商结盟的战略采购模式。

2.1.5 适量的储备。

建立合适的存货量,有效控制人力和搬运费用。储备过多,加大了资金占用;仓储少,影响生产使用,如何做到即不影响生产使用又不过多占用库存资金的最佳平衡是降本增效的关键。

2.1.6 准时化(jlt)采购是理想化的采购方式,在日本部分企业实行,以丰田公司最为典型。准时化采购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数量,恰当的方式,采购恰当的物质。受企业管理水平的限制一般企业难以实施,笔者认为,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管理水平,适当借鉴采购理念适当应用。

2.2 具备合理的组织机构采购模式。

目前,企业的采购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分散型采购组织模式,第二类是集中型采购组织模式,第三类是复合型采购组织模式,第四类是集散型采购组织模式。采购的总的发展趋势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中,组织要建立适合自己的采购模式,还要依照企业自身特点灵活运用。

集中采购组织模式是制造企业比较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的模式之一。集中采购就是在公司总部成立统一的采购中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汇集调整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的子公司及分公司的物质需求,进行集中订货。对所需物质集中采购,集中管理,从而达到降本增效获取良好供应商的一种管理模式。

2.3 科学规范的供应商管理机制。

采购工作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供应商的选择是否正确,供应商是整个采购流程的源头,一定要从源头上把关。供应商的管理首先要把好供应商进入机制的评审关,要三证齐全,主营业务,尽可能选择生产商,而不是贸易商,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保障价格优势,保障供货质量,降低采购风险。

对供应商分类管理。首先应当对主要采购品种的分类,占 80%采购成本的 20%数量的为核心 a 品类供应商,考虑这类材料采购的数量、需求、规格、价格,质量等采购管理类别,重点选择该类品种的供应商开展工作,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第一,与合格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双方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品质货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同时也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以保证其产出规模的稳定性。实行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第二,供应商绩效考评管理。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货行为的优劣。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建立量化的供应商动态考核体系,从价格质量交期服务等方面的供应商行为作为绩效考评指标,并利用绩效管理的结果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是增大或减少供货数量、延长或缩短合作时间等。对供应商以激励和奖惩依据,实行优胜劣汰,对供应商造成竞争压力,实现有进有出的供应商动态考评运行体系,从而有效的降低采购总体成本。

2.4 全员采购成本理念。

现代的企业经营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企业管理目标,不但要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考验,同时力求让企业利润得到最大化。成本效益观念作为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的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以最小的成本,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润。成本控制体系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全员成本意识。没有全员的共识,各项成本是无法管理的。节约成本即增加利润,只有建立了这样的意识,各种方案就才可能实施。建立全员的成本意识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前提和保障,是为更加有效的对成本进行管理,增加企业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是控制采购成本的重点,采购员除了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外,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公司产品和物料做到清楚掌握,对公司的主要物料的市场起伏变化了如指掌,只有对以上情况的完全掌控才能按照公司的规定办理各种采购手续, 才能签订合同控制交货,才能对所购物质的价格、质量、交货期以及服务等负责。才能在谈判中对供应商做出最优化的选择,所以公司应不断对采购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5 灵活的采购技术应用。

2.5.1 材料标准化,制造企业的特点采购物资的多样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辅材、设备和零配件,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符合企业设计的要求,同一种材料也会有不同的规格。因此生产企业采购的物资品种繁多、规格复杂。由于企业研发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来满足用户需求,从而造成物质供应复杂多变,因此要对物质规范化标准化,才能满足生产需要,实施规格的标准化,为不同的产品设计或设备采购使用通用规格,以规模经济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建立标准的物料分类和物料编码库,统一公司的物料基本信息,整合后便于集中批量采购。

2.5.2 价格与成本分析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对采购方是非常重要的。采购首先要了解所购物质的成本结构,制造成本,利润水平等,只有对所购物质成本分析,庖丁解牛,才能从根本上真正了解所购物质的价格是否公平合理,才能赢取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采购谈判中有理有据取得主动权,增加供需双方透明度。

2.5.3 关注采购品总成本,总成本并非简单的采购单价,而是物品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成本。除了价格因素外,还要考虑非价格因素对总成本的影响,如质量因素,付款方式,质保售后服务,运输方式等以及采购品对公司产成品质量、效率、安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素, 低价格可能导致高的总成本,却有时往往被忽视。采购决策影响着后续的产品质量、维修、调换乃至产品的更新换代,因此必须有总体成本考虑的远见,必须对整个采购流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成本和其他相关的长期潜在成本进行综合评估。只有通盘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决定,每个因素都可能对采购方的成本起到直接地,间接地,不同程度的影响。

2.6 广泛的信息支持价格判断。

采购价格的确定,直接影响采购成本,是物质采购的重点,价格的确定应该以充分的市场信息为依据。第一,利用价格网络平台如专业互联网,行业网站,相关网站关注最新的市场行情动态,了解最新的相关原辅材料价格信息。第二,把公司整合的采购信息到互联网,并定期更新,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合作供应商。其三,完善以往采购记录,建立采购价格档案,原则上当前采购价格不能超过历史价格,如需调价,要有价格审批依据及物质成本分析报告。防止一切不合理涨价行为,以此控制采购物质成本。

采购物质管理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工作,既要保障供应,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又要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企业供应部门要紧紧把握重点环节,采用适当策略,增强成本管理理念,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措施,达到保证生产经营供给,降低物质成本,实现企业控制成本,节源开流,增收节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明奎,王生平主编《。采购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年版。

[2]李敏著《。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

第12篇

【关键词】全面加强财务工作采购管理库存管理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及内部控制的需求,各公司的财控工作已更进一层渗透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并已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公司财务控制中,物资管理问题已变得十分突出。本人结合各法规的学习心得及实际工作,针对物流控制的课题谈谈笔者的观点:

一、全面加强财务工作

1.要有全面财务管理及实际操作经验的主管执行此工作。他的做法及改革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公司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同时要赋予他人相应的职权,以便开展工作。

2.财会部门的会计人员要明确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压力,事事有人管。当然同时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这样才有利于长期提高工作积极性,发挥每一个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作风。

3.会计人员要做到所管辖的账目、账账、账物相符,及时保质保量地上报各项财务报表,真实合法地提供各项财务数据。

4.认真履行财务监控职能,与相关部门建立好物资单据的交接、监管、控制的管理体系,与物资设备管理部门、采购供应部门、产品销售部门要经常沟通,及时协调,形成制度。发现问题,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严格按制度办事。

5.加强成本核算,严格各种支出费用审计,定期搞好财务分析,及时反映资金物化运动中各环节情况,当好领导参谋。

二、加强采购管理

1.选择合格称职的采购人员。一个好的采购员既要了解公司的经营和生产,还要掌握原材料的性能知识,了解原材料的市场行情,熟悉财务制度。为加强控制,有关管理人员同样要熟悉市场、销售渠道及有关知识。发现采购人员有违规舞弊行为应立即调离岗位,及时处理,甚至除名,决不姑息,决不能让其在经济上占有任何便宜,并追究责任。

2.建立物资采购计划和审批制度。公司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有具体的采购供应计划。具体物资采购时,应严格按照“先申请、审批再采购”的原则办事。无申报审批手续的,仓库不予验收,财务不予报账,一切经济责任自负。“先斩后奏”的做法,要淘汰到底。否则,“例外”的事情屡禁不止。

3.加强采购质量管理。要使公司的产品质量稳定,必须使用质量稳定的原材料。管理人员应对常用的原材料按照公司的产品质量要求制定标准采购规格,并分送采购员,供应商,仓库验收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若采购员所进物资质量不符合标准采购规格所提出的物资质量要求,仓库可以拒绝验收供应商的货物,并予以退回,经济责任自负,或采取价格折让的方式。

4.加强采购间隔时间和采购数量管理。物资采购数量应根据生产状况和库存量的变化来决定,科学地制定合理采购间隔时间和原材料采购量,对企业减少积压、降低成本是至关重要的。基本原则是既保证原材料的充足供应又无过多的剩余及过长时间的积压。

5.采购价格的控制。原材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直接成本和效益,应做到货比三家。在确定供应商及价格前对市场行情进行广泛调查,以取得公平、公开、保质、低价的效果。另外,不管采购的物品价值大小,首先要有索取增值税发票的概念。索取增值税发票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方面。

三、强化物资的验收、储存管理

1.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所采购物资按类别、规格、供货单位、数量及破损进行入库前的验收,并按物料编号开具收料单办理入库手续,对加强物资控制是至关重要。手续虽繁琐,不能随意减而淡之。验收员一定要按操作程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要在有关账单上加盖验收章并由采购员、质检员、验收员签字,以及主管人员同意账单金额付款签字,形成连锁控制。2.加强储存管理。仓库保管员对入库物资井然有序地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并定期检查,及时整理。这样可以克服库房物资储存管理的混乱,杜绝原料滞存时间过长变质、偷盗丢失、私自挪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保证企业成本控制,同时要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如货品标牌、保安、防火、卫生等,进行有效控制。

3.坚持定期库存盘点制度。库存盘点能有效全面清点库房的库存物资,检查原材料的实际存货额是否与账面额相符,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实施有效控制。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求每季对库存进行一次盘点,但至少一年要一次全面盘点。盘点工作必须有财务人员参加,盘点时应对每一种库存物资进行实际点数。实际存货数与账面库存数进行比较,计算库存短缺率,与公司规定的短缺率进行比较,按规定进行奖励或惩罚。

四、加强物资发放管理

1.凭单发放。领料单上准确地记录库房向各部门发放物资的数量、经办人员及领导签批,严格执行凭单领料有利于杜绝无单领料,少报多领,控制库房的库存短缺,也有利于核算各部门的生产成本,控制原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各部门车间的积压、耗费。同时领料单及时上报财务部,有利于财务核算、监督。同时领料的用途要注明清楚,以便财务核算准确,费用考核正确。

2.严格控制补发料。补料单要详细注明其原因,并由主管领导签批。由于用料等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补料,应追究他人责任,不可弄虚作假。

3.生产订单完单分析。每月应定期做完单分析,完工单要交财务部、生产控制、成品管理等相关部门。生产订单数、实际投产数、合格品入库数、不合格品数等逐一清楚,对提高投入产出率的分析及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4.提倡原材料主料尽用。虽然物料的领用控制是以生产订单作依据的,但因为物料的包装(如整卷、整筒、整包、整捆)等特殊原因可能造成主料有余,这时就应提倡尽用,否则天长日久,余下的料就变成滞存料了,这样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及物料成本。至于可能与销售部门所订的销售订单收货的正付比差造成了矛盾,但从公司利益出发,公司部门之间是可以妥善处理的。

五、加强成品库房管理

1.建立严格的成品入库制度。强化成品入库制度是保证公司生产的产品都能产生收入。成本控制固然重要,但企业产品若不能如数入库,则企业计划的预期收入就会落空,成本控制的效率就不能实现。放松这一环节,就可能出现有的人内外勾结,钻制度空子,使公司资金、利润流失。很多公司花钱上了ERP或其他物流控制的系统,只要按系统的要求操作,且严格有序,就能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