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3-07-10 17:33: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1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51-01

一、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合理开发导致民俗变异

民俗有其固有的形式、内容、基本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但是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有的开发商为了吸引游客,创造经济利益,不尊重民俗的文化特质,纯粹以商业眼光看待民俗资源,把民俗搬上舞台,使很多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丧失其本性。开发商为了迎合游客猎奇的需要,只注重民俗的形式,甚至扭曲民俗资源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破坏了民俗的质朴本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各民俗旅游景点制造了大量“伪民俗”,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当地民俗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整体性。另外有些民俗旅游景点照搬别处的景点与民俗资源迎合游客寻求刺激和猎奇的心理。这些做法污染了当地民俗,也误导了游客。

(二)忽视民俗文化环境保护,加快民俗的消亡

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观念淡漠,忽视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加快了民俗的消亡,使民俗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首先,民俗旅游地大多是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代表的弱势文化和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游客代表的强势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弱势文化会被强势文化所同化。所以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当地民众的生活、人生观、价值观和经济观不可避免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其次,通过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地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加剧了民俗资源的消亡,给民俗带来了生存危机。

(三)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不健全

民俗旅游给民俗地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益,但是也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比如开发商、政府和当地社区,而且他们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在民俗旅游区最集中的表现在收入的共享和分配上。同时,由于个人知识、素质和能力不同,民俗地一部分民众可能会凭借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导致收入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民俗旅游的看法会有所差异。此外,当地社区民众收入差距的拉大影响了民俗地社会的和谐,进而影响到景区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二、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力求保持民俗的本真性

在民俗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把保护放在首位,保持民俗的本真性。充分认识到民俗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通过开展民俗保护工作,力求将旅游开发对民俗造成的隐形破坏降到最小。其次,民俗旅游的开发要突出重点,有层次有步骤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对于那些基础设施和客源状况不是很好的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先将其保护下来,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开发利用。切忌一哄而上,最终陷入困境,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

(二)重视民俗地文化环境的保护

首先,要预防外来文化对本地民俗文化的冲击。要保护民俗文化,就要尽量减弱游客对民俗地的冲击。我国的旅游主管部门应该认识到民俗保护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将因发展民俗旅游而带来的文化冲击减弱到最小,以保护民俗地文化。其次,要教育民俗地民众自觉保护民俗。这就要求文化部门应向民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本地民俗的价值,辩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三)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促进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在旅游收益分配的问题上,应由经开发商、政府和社区民众代表共同协商,制定分配比例。应该特别注意的是 :在分配给社区民众的份额中,不仅要体现民众的显性劳动、服务成本,还应该包含一些在民俗开发中所承担的资源、环境等隐性成本,使民众认识到旅游业的发展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关。

第二,要建立科学的协调机制。通过组织参加劳动培训等途径,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和旅游参与能力,力求每个符合条件的民众都有参与旅游业分工的机会。对民众在旅游活动中的收益,可以按不同的数额划定相应的比例,来提取一定的公共基金,用来设立旅游发展和民俗保护基金、修建一些公益设施。

借助于民俗旅游这个载体,民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熟悉。而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也为民俗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俗旅游要健康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和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羡渔.有些民俗旅游变“味”了[N].中国人口报.2005.

第2篇

[关键词]剪纸 符号 象征 隐喻

原始先民的文化精髓在遥远的岩画和彩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并被现代社会文明和人文自觉所认识和冲击,民间剪纸文化中的一幅幅生动神秘的构图创造,又是古文化精神信仰的真实再现。在各类民俗活动中充分展现,得到很好的延续和发展。剪纸行为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的盛行密不可分。民俗活动依存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结构中,它总是和人们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条件和习俗息息相关,使得民间文化得以蔚成风气,经久不衰。

剪纸的文化生态结构是剪纸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源泉,对中国剪纸文化盛开不败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保护剪纸民俗文化的有力保障,也是中国许多民族文化共同生存的文化构架。北方以农耕为主,为剪纸民俗文化创作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剪纸民俗文化的基本风格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空间条件下形成的。中国家庭延续香火、家庭和谐、生活富足等为最主要的愿望和生活目标,即使在观念日益更新的现代社会,占据人们心灵深处的,仍然是繁衍后代、延续家族等传统文化观念。

生存于农耕社会结构中的人群所进行的和追求的基本生活方式也都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女孩从事一些剪纸、绣花、印染、布艺等女红技艺的训练。在生活上温饱、忙碌的农耕社会结构中,形成了对家庭和睦、家族昌盛、子孙满堂、丰衣足食、幸福长寿等理想愿望的强烈祈盼,总括起来就是民俗文化中常见的“福”、“禄”、“寿”、“喜”、“丰”等的“吉祥”寓意和愿望。传统文化中“吉祥”预示着人们良好的祈求、美好的憧憬和善良的祝福,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幸福,作为剪纸艺术表达吉祥寓意主要有以下的象征手法:

一、抽象象征

在剪纸图案中常见到具象的图像,但表达的深层内涵却是抽象的观念,如福、寿,都是抽象的观念,但出现在剪纸纹样中则是具体的事物。“福”的抽象寓意用生活中的蝙蝠形象来表示,用桃子来代表长寿,这种表达有时是一种形象,有时是多种物象。如表达寿的寓意,除了桃子,还有松树、仙鹤,因松树长青;仙鹤,一直有仙人驾鹤西去,故仙鹤与老人长寿息息相关,有的作品为了表达自己的祝愿和心情,甚至将几个形象组合成一幅图案,使其丰富多彩,意义更加深远和深刻。“寿”是对生命不断延续的祝愿,是其他一切理想追求的最终目标。“寿”与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的人生追求相统一。古人以神龟征验长寿,后又加上松鹤、桃等意象都是从象征层面暗示长寿。寿星献桃、麻姑拜寿等,都是传统剪纸中最常见的事象。“福”是一切美好理想的核心。五福就是长寿、富足、安康、顺心、善终,在农耕经济结构中,家和事顺为福,人寿年丰为福,健康平安为福,儿孙满堂为福,福是命运,也是运气,是人事,也是神事,所以在民间社会中追求各种各样幸福的剪纸民俗,都有具象的蝙蝠的形象,来表达“五福”意象,“禄”是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是“名誉地位”的象征,也是富足钱财的源泉。“禄”的寓意通过具象的“鹿”,“猴”来表达,所以梅花鹿、猴子都是剪纸民俗中最常见的形象。“丰”是对生活富足、衣食无忧的理想追求,传统文化中“鱼”的意象功能之一就是鱼兆丰年,鱼代表“有余”,所以“年年有余(鱼)”成为剪纸文化中长盛不衰的精神形象。“喜”是对生存的过程和质量的要求,“喜鹊、蜘蛛”等都是最早谐音“喜”字的意象。剪纸意象中常见的“喜从天降(蜘蛛)”、“喜鹊登枝”、“喜上眉梢”等都是喜的吉祥寓意的具象形象。要说的意思不直接表白,而是借助物象曲折影射,这其实是剪纸艺人内心情感表达的完美释放。

二、隐喻象征

民间剪纸中具有象征的基本特征,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感情,比用直截了当的语言更能表达出含蓄、细微以及耐人寻味的意蕴。剪纸艺人善于用具象形象表达抽象的意义,由具体的物象引申到抽象的意义,其间是通过象征手法来实现的。陇东地区的祁秀梅笃信自己剪的花都是灵性的东西,作品线条畅快,画面洋溢着一种扩张力,运用象征手法表现出富有灵性的境界。陕北广泛流传的“鹰踏兔”、“蛇盘兔”等为主要的喜花,鸟在中国传统社会象征阳性,鸟类最威猛的鹰自然是阳性代表。而兔代表阴性的月亮,“鹰踏兔”隐喻男欢女爱,作为洞房喜花再合适不过。“蛇盘兔”也是寓意男女结合,当地民俗还将属蛇男性和属兔女性的结合视为最佳配对,预示未来日子一定过得富裕。民谣“要想富,蛇盘兔,必定富”,还有常见的抱鸡娃娃,抱鱼娃娃、抱石榴娃娃等都是同一寓意。在婚俗剪纸中,最能寓含婚姻内涵的剪纸是各种“喜娃娃(抓髻娃娃)”,陕北剪纸中有抓髻娃娃与其他物象的组合,如抓髻娃娃与莲花结合,抓髻娃娃和金瓜、葫芦、石榴的组合、抓髻娃娃与莲花盒等组合,“喜娃娃”是主宰生殖繁衍之神的抓髻娃娃,象征着子孙繁衍。所以这些造型都是隐喻男欢女爱、子孙满堂、人丁兴旺之类的内涵。

象征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白方式,剪纸中使用象征手法时,往往经过人们的理想化的处理,有的将其自然物性加以延伸,有的则与其本来的自然物性完全不同,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

三、谐音象征

剪纸中的吉祥图案是以具象表达抽象意义,是采用谐音含蓄曲折表意,剪纸符号的表意方式主要是隐喻象征等,根据民间传承文化特点。隐喻象征中最流行的谐音象征。

民俗文化中的谐音符号和一般谐音民俗一样都同特定指称对象之间经过长期约定俗成,演变成稳定性的意象关系。在民间剪纸中,一切都是喂药着以“”福为核心的目标追求建构起来的。“福”成为主宰、衔接、编织一切民俗意象的精神源泉。在中华数千年文明中,“福”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最完美的祝愿。纹样“五福和合”为盒中飞出五只蝙蝠的纹图,表示和睦同心,五福临门之意;“福在眼前”为蝙蝠与古钱组合的纹图,以“钱眼”谐“眼前”,表示好运降至。

中国语言文字中的谐音象征在剪纸民俗文化中得到延续下来,因此,剪纸中的谐音,既是一种图画形式,也是一种符号形式,更是一种象征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语言或文字谐音符号,也不同于普通图画象征符号,而是兼有二者属性的组合体,可称为“剪纸谐音象征符号”。

结语:

总之,剪纸民俗中大量谐音符号是建立在音义和谐的关系基础上,形成了稳定而持久的意象结构。剪纸意象是剪纸民俗的物质载体,剪纸符号则是剪纸意象的灵魂。“隐喻象征”是剪纸意象建立的深层逻辑,剪纸的意象是剪纸人千百年的“体验疏理”中,完成了向民俗“文化范畴”的跃进,从而建立了一套为社会民俗认可的民俗意象符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沈泓.众生吉祥―民间年画中的美好寓意.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3]唐家璐.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3篇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分别分析了三个黑人民俗要素:黑人民间故事、黑人布道和伏都教法术在赫斯顿三部长篇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约拿的葫芦蔓》和《摩西,山之子》中的运用。

关键词:佐拉·尼尔·赫斯顿 黑人民俗 民间故事 布道 伏都教法术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美国伟大的小说家、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当今美国黑人文学界,她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成为黑人文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她的作品大多呈现出浓郁的黑人民俗文化风情,从而充分展现出黑人文化精神,即“黑人性”。

赫斯顿对黑人民俗的兴趣源于她的童年时代。她出生在亚拉巴马州的诺塔萨尔加,3岁时,随家人迁居到佛罗里达的伊顿维尔。由于那里的居民全是黑人,赫斯顿因此自幼就对黑人民俗耳濡目染。正是她对黑人民俗文化的这种感性认识,为她后来从事黑人民俗研究和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赫斯顿把在南方进行南方黑人民俗田野调查时所收集的黑人民间歌舞、民间故事、宗教仪式等黑人民俗元素融合在其多部小说的创作中。除了在其著名的民俗著作《骡子与人》和《告诉我的马》中介绍黑人民俗的各种要素外,她还在其长篇小说《约拿的葫芦蔓》、《他们眼望上苍》和《摩西,山之子》中娴熟地运用黑人民俗材料,从而进一步宣扬了黑人民间文化。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大多忽略了其小说中显著的黑人民俗文化特征。国外的学术专著如卡拉·拉普兰编的《佐拉·尼尔·赫斯顿:书信的一生》、瓦莱里·博伊德著的《笼罩在彩虹里:佐拉·尼尔·赫斯顿》和戴安娜·迈尔斯的《佐拉·尼尔·赫斯顿作品中的妇女、暴力及证词》等,从种族、阶级、性属、文化、心理、后殖民主义以及历史等角度对赫斯顿的作品进行评论。目前我国对赫斯顿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论文为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发展。多数研究围绕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探讨了其作品的种族及女性主义主题、人物、叙事策略、语言特色等;而对其作品中的黑人民俗关注甚少。只有少数学者如程锡麟、张玉红、赵纪萍对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进行了研究。程锡麟在其专著《赫斯顿研究》中列举了赫斯顿小说中的一些民俗文化现象并就其文本功能进行了简短的评论。张玉红在其博士论文《佐拉·尼尔·赫斯顿小说中的名俗文化研究》中,以赫斯顿的三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解构主义以及身份建构等相关理论,结合小说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对其中的民俗文化元素进行尝试性的阐释,并指出赫斯顿大量地运用民俗文化元素,其功能有二:1、黑人民俗文化表征是赫斯顿小说的生存策略;2、民俗文化是作家凸显有别于白人文化的民族文化特征,重构黑人文化身份的媒介。赵纪萍在《幽香独具的黑色奇葩——解读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特征》中探讨了黑人民歌与民间舞蹈、黑人民间故事以及黑人的宗教表现形式在《约拿的葫芦蔓》和《他们眼望上苍》两部小说的叙事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本文将探讨赫斯顿三部长篇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约拿的葫芦蔓》和《摩西,山之子》)中的三个黑人民俗要素,即黑人民间故事、黑人布道词和伏都教法术在主人公人物塑造上的功能。

一 黑人民俗的定义和作用

“民俗”一词是1846年由英国人威廉·J·托玛斯首先创造出来的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术语。《民俗、神话、传说词典》一书就列举了至少21种定义。美国黑人民俗是指美国黑人民间文化。有关专家有这样的阐释:

“民俗文化为黑人群体提供了最基本特征的描述。它主要描述了黑人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不断重复的风俗人情,民俗文化描写民族精神深处最美好的东西或者展现相关的仪式、习惯和风俗等等。从这些民俗文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一个种族群体的思想意识情况。”

黑人民俗主要包括黑人民间歌舞、黑人民间故事、黑人宗教仪式(如布道)等。作为民俗学家,赫斯顿巧妙地把搜集到的民俗材料和民间故事运用于其小说创作,展现了富于人性的黑人民俗文化。在其作品中,无论在黑人群体身上,还是在黑人女性身上,都照耀着民俗文化的光环,正是在这光环下,每个黑人都找到了最真实的自我。

二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民间故事

黑人民间故事作为黑人民俗文化的一大要素,展现了黑人的生存状态、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素材。

《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的代表作,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珍妮抵制传统习俗束缚、追求自我权利的一生。在小说中,传统黑人民间故事为珍妮的成长提供了叙事结构。在黑人民间故事中,主人公常常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开始一段艰难的长途旅程,在经历多次(一般为三次)冒险后,他们往往会凯旋而归。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珍妮为了追求幸福而开始了人生旅途。她的三次婚姻就像是三次冒险过程。她在三次婚姻中坚持保持自我,不断地追求自由,寻找自己的声音,慢慢地从天真的小姑娘成长为成熟而独立的黑人女性。

珍妮的第一任丈夫洛根富有,但不在乎情感、没有精神生活,在他的眼里,女人的作用跟骡子是一样的,只是他的物质财产而已。珍妮对婚姻的美好向往被洛根击得粉碎。在这场婚姻中,珍妮内心的声音无法得到表达,她成了处于洛根压迫下的一头“骡子”。但是如同黑人民间故事的主人公一样,第一次冒险的失败反而会激发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珍妮在失败的婚姻中,独立个性开始萌发,她逐渐意识到自己一定要逃离这种婚姻生活。当有着雄心壮志的乔迪出现珍妮面前时,她便坚决抛弃了外祖母给自己安排的第一次婚姻。

珍妮的第二任丈夫乔迪的出现给珍妮带来了生机和希望。然而,这场婚姻并未给珍妮带来她一直向往的爱情和幸福。尽管乔迪为珍妮提供了富足、体面的生活,珍妮却感到个性的发展受到了束缚。在许多场合下,珍妮连说话的权利都被乔迪剥夺了,这显然不是珍妮内心深处渴望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对婚姻的失望,珍妮对乔迪产生了怨恨。后来在一次争吵中,珍妮猛烈反击,老乔迪自此一病不起。这次反击也是珍妮争取独立的转折点。珍妮开始探索自己的感情,正是在这种状态下,茶点进入了她的生活。珍妮勇敢地开始了第三段冒险之旅,走进了第三段婚姻。

茶点的到来给了珍妮崭新的生命,他们的婚姻也最终促成了珍妮的自我实现与独立。茶点是真正尊重珍妮的。受到平等对待的珍妮义无反顾地跟随茶点到了大沼泽。在这里,珍妮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她终于从男性的支配下解放出来。在这儿,她“可以听,可以笑,也可以讲话”。和茶点在一起,珍妮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找到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自信。

三 《约拿的葫芦蔓》中的黑人布道

作为黑人文化的独特产物,黑人布道词是黑人发出自己声音的主要渠道,因此,它在多部黑人文学作品都被提及,甚至在有些作品中成为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的要素。黑人学者霍顿斯·斯皮勒斯(Hortense Spillers)在论述黑人布道词时指出:黑人布道词“是一种集体宣泄的工具,它把社会的孤立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黑人布道词往往具有类似爵士乐和布鲁斯音乐的强烈节奏,而且要求布道者与听众之间有应答交流。在其内容上,黑人牧师们除了引用《圣经》外,还会将自己的道德观念融入其中。小说《约拿的葫芦蔓》中的约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布道中,他常常宣泄自己的情感。该小说详细记录了他所做的三次布道,皆出现在他生活的关键时刻,标示着他人生的起落。

约翰在佛罗里达的伊顿维尔所做的第一次布道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这次布道为他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尊重,为他日后当选市长和南方浸礼会教政组织的首脑铺平了道路。这首宗教布道灵歌是这样唱的:

“兄弟姐妹们,今天我站在您们面前要告诉您们,上帝召唤我来布道。

哈利路亚!赞美上帝!

他早就呼唤了我,但是我未能听从他的声音。不过,兄弟姐妹们,上帝用鞭子抽我去做,如同彼得和保罗一样,我要为受难的基督布道。上帝要我去,上帝与我同行。因此我请求您们的祈祷,会众们,我要高举基督血迹斑斑的旗帜,坚强起来,我要坚持到底。”

约翰所做的第二次布道帮其逃离了困境。约翰对妻子的不忠给教徒们留下了坏印象。教会里有人想利用约翰的生活作风问题把他从牧师的位置上赶下来。在此危机时刻,妻子露西的建议帮助约翰成功地作了布道,为其重新赢回了声誉。在这次布道中,约翰表达了三层意思:首先,他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找了借口,即他是个普通人,因此具有欲望是很自然的事。接下来,他提醒教徒勿忘他以往的功绩,并试图引起大家的同情。最后,约翰暗示说如果他不再受教徒信任,他就会选择离开。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诚恳的态度重新为约翰赢得了教徒的信任和尊重。教堂的执事和会众纷纷拦住他,不让他离去。

约翰的第三次布道标志着他权力的削弱并预示着其末日的到来。这是他离开桑福德教堂之前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长的一次布道,这次布道激情洋溢,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的心声。这篇布道的主题是“耶稣的受伤”,约翰用此暗示自己仿佛像那受伤的耶稣一样,受到了朋友们的伤害。这次布道结束后,约翰走下讲坛,毅然地离开了教堂。在这里,布道词恰到好处的运用,为塑造约翰这个人物起着重要的作用,清楚地标示出其人生的关键时刻。

四 《摩西,山之子》中的伏都教法术

赫斯顿在其民俗著作《告诉我的马》(1938年)的第三部分中,对黑人伏都教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这本书探讨了海地的伏都教和牙麦加的民俗。赫斯顿将自己所熟悉的伏都教写入作品中,一方面为了展示她对黑人民俗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是为了小说情节的设置和人物的塑造。

《摩西,山之子》是赫斯顿对《圣经》故事的再创造。在这部作品中,她采用了自己在研究民间传说和伏都教中所获得的资料,因此,该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黑人性。有批评家指出,赫斯顿把《摩西》写成了一部关于美国奴隶制度的寓言小说。

在《摩西,山之子》中,赫斯顿把主人公摩西视为扎根于非洲文化传统和宗教里的一个人物,称其为第一位伏都教大师,他是“种种神秘力量的源泉”。赫斯顿赋予了他三重身份:首先,他是上帝的使者,能与上帝交谈,代表上帝讲话;其次,他是一位黑人伏都教法师,具有强大的魔法;最后,他还是黑人民众的解放者,是代表了黑人性的一个重要形象。

在这部小说中,赫斯顿把摩西描写成超自然力量的代表,伏都教法术是他成就伟业的力量源泉。这种法术使摩西具备了令人生畏的巨大力量,他成为唯一能与上帝对话的人,并总能在危急时刻得到上帝的庇护,从而化险为夷,取得胜利。正是这种神奇的魔法帮助摩西完成了三大使命:寻找托特之书(the Book of Thoth);迫使法老允许希伯来人离开埃及;最终帮助希伯来人建国。

黑人民间故事、黑人布道和伏都教法术在小说中的运用,帮助作者创造出各种极具个性、真实可信的黑人人物形象,从而解构了白人主流话语中对黑人形象的类型化。同时使赫斯顿作品的黑人民俗文化特征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激发了黑人的民族自豪感,启发许多黑人作家热情地接受黑人文化,并以文学作品为媒介充分地表达黑人文化精神,重建黑人文化身份。

注:本文系河北联合大学科研基金项目(s201107)和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S201162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Kaplan,Carla,ed.Zora Neale Hurston:A Life in Letters[M].New York:Doubleday,2002.

[2] Body,Valerie.Wrapped in Rainbows:The Life of Zora Neale Hurston[M].New York:Scribner,2003.

[3] Miles,Diana.Women,Violence,and Testimony in the Works of Zora Neale Hurston[M].New York:P.Lang,2003.

[4] 程锡麟:《赫斯顿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张玉红:《佐拉·尼尔·赫斯顿小说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 赵纪萍:《幽香独具的黑色奇葩——解读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特征》,《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陕西民俗旅游;对策;创新

一、陕西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陕西拥有丰富多彩、特色各异的民俗文化,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但陕西民俗旅游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一)开发深度广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形象不明确

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全省各地,且各具特色,但由于宣传、服务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目前真正开发的仅陕北民俗风情,其余的几乎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如陕西的婚丧嫁娶、陕西的刺绣、泥塑、农民画等手工艺品只流传于民间,没有打入市场,更没有形成规模性的产业。景区内的商店众多,但不规范;纪念品多,但是无特色,很多外地游客抱怨买不到具有陕西特色的民俗纪念品,真正具有陕西特色的纪念品还有待开发。这种状况大大影响了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二)思想观念不开放,文化内涵开发不够

民俗旅游也是一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要长盛不衰,关键在于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由于陕西人的思想观念不解放,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资源的可开发性,因此至今没有打入市场,没有形成系列产业,严重影响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反,南方如江苏无锡市华西村开发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活动等,它们创意新颖,文化内涵突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旅游业发展的后劲。陕西民俗旅游资源项项独特,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时应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要让游客在亲身观赏、实际体验中感受到陕西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文化。

(三)旅游开发资金短缺、配套基础设施差

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是造成陕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严重不足进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由于资金不足,配套设施建设一直未迈出较大的步伐。陕西旅游在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开发与国内旅游较发达的省(市、区)相比,差距比较大。陕西大部分景点特别是陕南和陕北的交通条件未有大的改观,影响了旅游者的积极性,而宾馆的特点是数量少、条件差、星级宾馆少,无法满足接待外宾和大型旅游团体的需要。如汉中、商洛、安康,仅有几家三星级宾馆。

(四)旅游规划未彻底贯彻实施

在陕西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统一规划未彻底贯彻实施,各地在选择旅游开发项目方面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随意性,旅游资源开发还处在“遍地开花”的无政府状态,各自为政,自发进行。此外,有的开发商法制意识薄弱,文物保护意识差,不经上级批准就肆意盲目开发旅游资源,随意破坏文物,结果适得其反。

(五)继承性不够

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每一处民俗都有着与众不同之处,但现代文化的冲击使民俗越来越地方化,许多民俗独特之处只能在深山乡村或个别群体中找到,绝大多数地区民俗被同化和大众化,这对民俗旅游资源极为不利。如何将经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相沿成习的民俗文化历代传承,在巩固自己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又吸纳其他地区先进的民俗文化,不断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值得重视和深思的一个问题。

二、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遵循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民俗旅游不能跟风模仿,移花接木或造假欺世,应就地取材,挖掘本地区的民俗资源,并展现当地的真实生活。从本地资源着眼加以利用开发,会因其贴切、真实而葆有长久的生命。

2、保护性原则。民俗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在开发时,必须以保护为前提。这不仅保存了濒临灭迹的古代民俗,而且使游客能在民俗旅游中,了解当时的历史和风情。在今后的开发中,也应始终贯彻这一原则。

3、功能多样性原则。民俗活动受岁时及其功能的制约,在民间总是作分散的、交替的传习与重演。由于民俗旅游是取材于民俗的旅游活动,而不是民俗的机械重现,因此它要求集中、紧凑而功能多样。它要让有限的景区发挥多重的效用,即不受时令、空间的制约,建成一个景致随和、因客设项的旅游基地,并以此显示一地民俗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常见常新。

4、参与性原则。民俗取自生活,追求自然,在朴实无华的外表下藏着丰厚的地方文化内涵和生活的情趣。民俗旅游最大的优势就是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风民俗,参与民间活动,从而感受浓郁的人情味、乡土味、文化味,使人回味无穷,而陕西旅游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只能看不能参与,兴趣索然,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陕西民俗旅游的创新思维

1、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陕西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从思想上打破常规,大胆创新。首先打破旅游淡季无作为的思维,把开发的目光盯住旅游淡季,依据民俗旅游的特点,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再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到陕西做客。其次要树立整体思维。陕西的民俗旅游要打破常规,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路,提高游客的旅游效率。另外我们应树立动态旅游开发思维,多设计一些动态民俗旅游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真正感受民俗旅游的乐趣。如在一些景点设计规划“陕西美食一条街”、“陕西特产、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使游客游览之余可品尝陕特的风味小吃,购买陕西的土特产纪念品;还可推出“民歌比拼赛”等让游客亲身处于活动中,体验和再现当时的情境。

2、方式创新。陕西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特色明显,这种优势使陕西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以具有多种方式。方式的创新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旅游路线设计方式、旅游内容安排方式等,在旅游开发方面可以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单独投资开发或共同投资开发的方式,使旅游资源尽快成为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可采取多种方式,如陕西民俗旅游,可以形成“陕南-关中-陕北”为中心的线路;陕西民居旅游,可以形成“陕北窑洞-关中民居”为中心的线路等。

3、科技创新。民俗旅游在大多数人看来,也许没有多少高科技的内容,但科技创新仍应是民俗旅游开发的应有之义。民俗旅游开发的科技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旅游资源本身的科技含量开发,如陕北窑洞,包含着不少科技成分,这种科技成分的挖掘不仅可使旅游者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科技智慧,也可促成我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借鉴、吸收和传承。二是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表现或再现中国古代民俗,这对于游客了解和理解古代民俗,增加旅游兴趣,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的工作

1、建立严格的审批机制。在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之前,要上报旅游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并提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报告、开发步骤报告、效益预测报告和资金保证方面的证明文件。工商管理部门可根据其提交的文件,综合当时的客观条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估,并做出答复。这样可以杜绝民俗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防止因盲目开发对民俗文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资金的浪费。

2、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科学规划。由于审批机制的严格化,必然要求开发规划的科学化。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之前,应认真考虑到现有条件,还要综合客观条件。并对开发后的服务对象,所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合理定位,科学论断。哪些项目应该上,哪些项目可以免,哪些项目可以体现民俗文化特色,哪些项目会造成负面影响,针对哪些目标市场进行开发会前景广阔,针对哪些目标市场进行开发会造成入不敷出等等。以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突出自身特点,走出“大而全”的开发误区,扬长避短,实现旅游产品精品化。

3、加强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已开发的民俗旅游资源,有关部门要对其运营状况进行监督,通过国家的宏观管理将其导入正轨。对于那些有利于民俗旅游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国家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而对于一些违反国家规定或职业道德的行为,应依法查处,责令其改正或予以取缔。尤其是对于一些伪民俗,要毫不手软,狠抓到底,严格控制民俗的非正当商业化行为。

4、完善民俗旅游区的管理制度。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实行科学化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遏制一切不良因素的形成。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内涵,体现本民族特色,摒弃一切轻真重仿的错误开发,充分打造个性化的旅游项目,以提高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生命力。

(四)发展新三型旅游资源

1、把民俗旅游资源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形成观光休闲型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是一种文化或自然风景资源和谐统一的经济利用过程,成功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之一就是在已有的旅游供求关系的格局中,推出了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于一体的产品。

2、对民族旅游的商品进行开发,形成购买型旅游。陕西各地的民俗工艺品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许多工艺品厂和研究所都可以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如兵马俑制作、唐三彩制作工艺、陕北剪纸、关中面塑、户县农民画等等不胜枚举。这种具有参与性的活动,既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又使他们在观过程中增长知识,增添乐趣。

3、兴建民俗村、民俗园、民俗博物馆,形成体验型旅游。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单纯的观光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于是大量体验型旅游项目应运而生。通过兴建民俗村、民俗园、民俗博物馆等形式,把当地的民俗风情直观、立体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使旅游者不再单纯地只能用眼看、用耳听,而是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旅游产品中,全方位地体验当地的民俗特色。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是一个荟萃了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民问风情、民居的文化旅游景区,通过旅游者的亲身参与,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活动,是一座露天的、动态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

4、加大对陕西民俗旅游的宣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陕西民俗旅游的宣传。首先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的培训,使其真正理解陕西民俗的内涵,并作为形象大使把陕西民俗旅游宣传出去;此外,可以运用其他营销方式,如影视营销等,把陕西民俗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总之,陕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价值、开发渠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进行深入研究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使民俗旅游开发成为一个真正的朝阳产业,推动陕西旅游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以陕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27).

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

3、宋云飞.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

4、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第5篇

关键词 剪纸艺术 民族文化 中国特色 现代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民俗文化,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了几千年的华夏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最早期在纸的发明前,人们就有了在鱼皮、树皮和兽皮上剪镂纹样的历史,如东北黑龙江松花江一带的“鱼皮剔花”,即染色鱼皮剪成花草云纹缝制在衣服或手套上。真正的民俗剪纸,是在植物纤维纸之后才出现的。汉代蔡伦造的纸纸张粗厚,纤维分布不匀,价格昂贵,很难裁剪镂空,直到魏晋南北朝时,造纸业显著发展,出现彩纸, 促使了剪纸的发展。

唐宋时期的剪纸是民俗剪纸的普及发展期。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安定富足,纸的质量产量都有所提高,节日民俗剪纸更为普及。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后,结束了五代十国争战局面,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民俗剪纸艺术也得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良机,被广泛应用到城乡社会的各个方面。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安定社会,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生产力得到了解放,我国民俗剪纸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鼎盛局面。民族文化是国家与民族内聚力的源泉,是国家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基石。现代产品设计要具有中国特色,就要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共同发展。

节日剪纸的传统由来已久,在中国传统的各个节日中,剪纸文化都会得以体现,其中包含了寓意、谐音、象征等多种表现方式。春节时普遍贴门神、窗花,有“岁时贴钱马”的习惯,即剪一匹双翅腾飞的骏马,背驮元宝或金钱,在除夕傍晚贴于家门,寓意马上有财。古人认为窗户是五位家神之一,列为“五祀”,年节前,北方窗户糊新白麻纸,贴窗花,家中有孩子的会张贴“春鸡娃娃”,利用“吉”与“鸡”的谐音来祈求孩子新年大吉。端午节会张贴五毒剪纸、纸艾虎等,过节后取下丢弃或烧毁,寓意灭邪毒。 中秋节张贴月宫蟾兔等圆形的团花剪纸恭敬月神,寓意花好月圆,蟾宫折桂。乞巧节剪牛郎织女、仙桥来祈求智慧巧艺,美满姻缘。节日剪纸题材多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蕴含了人们的纯真情感,或祈求财富功名,长寿姻缘,或祈求辟邪纳吉。一方面,在传统节日得到重视的今天,为节日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产品多缺少传统文化气息与内涵,过于西方化、形式化。而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意识等文化观念,是传统节日所依托的文化内涵,在传统节日的背景下加以设计可以让了解传统文化的本土人们产生共鸣,弘扬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可以将剪纸艺术中的寓意、谐音、象征等手法用于现代产品的设计,赋予产品更多的寓意会使产品具有内涵和文化品质,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精神和创造理念,让中国设计凸显民族特色。现代产品的民族文化设计不仅仅是在产品设计上直白地增添中国元素,还应在内涵寓意上体现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礼仪民俗剪纸多用于婚礼,寿诞以及丧葬事宜上。新郎送彩礼,新娘送嫁妆均要在妆奁上贴红色的剪纸喜字或图纹。福寿主题的剪纸纹样,工整对称、质朴敦厚,寿字纹的处理自由而富于变化。像类似于“”“寿”的文字表达剪纸把中国特有的汉字书法与剪纸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直接地表达了所希望的情感。表现内容多把文字和花卉、动物等具有吉祥美好寓意的图案结合,剪纸构图多用平面透视处理,可以把画面中全部主题物象完全按内容需要理想化地布置在一起。如婚庆用的“蝶花双喜”,中间为双喜字在下方四角剪镂莲花寓意“连生贵子”,上方镂刻两只蝴蝶寓意美好姻缘,双喜字中的口都用心形代替,对称构图更具观赏价值。民间剪纸的基本特征是写实与变形的统一,运用概括的方法处理,保留自然物象中最重要本质的东西。现代产品的传统文化设计大多体现在表面装饰上,而针对深层次的例如简化突出本质、夸张等手法缺少理解。民族文化设计并不意味着对古代的传统设计照搬照抄,繁琐应用。在文化上加深艺术理解,对过去和现在加以融会贯通,巧用开新,再造想象,立足于民族文化和传统造物技术的挖掘与再创造才是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在发展民族文化设计上,日本是一个做的比较有特色的国家。我们应借鉴日本的双轨制设计,即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共同发展。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既不对西方现代设计亦步亦趋,也不要拘泥于传统衰足不前。现代的产品设计要走出自己的特色,只有不断吸收本土化的文化内涵,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层次的理解,在传统上推陈出新,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品质的同时,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适应当代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产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让产品设计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 宫楚涵.剪纸――中国国粹艺术读本[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1-3.

[2] 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5-165.

第6篇

以图造字早在上古时期的甲骨文就开始了,甲骨文里的图画式文字占多数,凡是实物有形可画的大都用图形来表示,从中能够找到由线产生的面及由基本线组成的不同的骨骼,这充分表现了图形文字的原始构成意识,至今汉字的发展仍沿袭图形审美的构成原则。古汉字以象形起源,其字体造型强烈体现出“汉字的象形特征在于它对物象轮廓的简约化、概括化和整体协调化”的特点。“形”,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曰:“形。象也。各本作象形也”。即“形”为“可见者也”,早已界定了形的视觉属性,它是客观对象的外轮廓,为有限所能把握对象的基本特征之一。现在文学硕士论文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当然,图形与汉字结合起来的设计,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有着独特的视觉美感。但是,对于图文结合也不是随处可用。由于世界各国历史的渊源以及文化的演变与发展不同,各过的传统及喜好也不尽相同。千万不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而随意进行结合,那样或许会闹出大笑话来。就拿这个图形说,日本人把视为皇家的象征,都不接受以的文字和图形作为注册商标;但意大利人却视之为国花,极为喜爱。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是需要注意的。>>>汉字视觉造型形意结合符号系统研究

汉字的结构具有极强的视觉图形感,不仅可以“读“,而且可以”赏“,现代汉字可以说是视觉传达中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与当初较为具象的图形相比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差距,但图形感始终是最为典型的特征,汉字的奇妙之处在于其字型结构所透出的“图形”韵味,且比单纯的图形更富有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如“平面设计在中国”,通过了将文字与迷宫相结合,使文字进行错位、变形方式产生量不同于以往汉字的形式美感,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民间艺人也遵循中国汉字的造字方式设计出许多巧妙而富有视觉意趣的图形字体,这类汉字造型与日常生活、民俗文化、商业活动紧密相联,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强烈的民族特色。例如,这幅海报设计,它将具象的图形来替代相应汉字的部分笔划,布局在一副作品之中,这样就使得字体显得富有新意。从这一过程也可体会到文字的图形魅力。希望的文学博士论文等更能吸引您的眼球,能帮助到您,如果要进行,也可以到网站查看。

第7篇

【关键词】数字化课程平台 中国元素 在线开发课程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数字化课程平台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编号:2015JSJG514。

【中图分类号】N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11-02

1.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化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化课程平台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在线开放课程是传统课程以网络为平台,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者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称,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数字化课程平台突破现有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与学习方法的限制为教师和学生个人构建了网络学习空间,使学习资源无限丰富,并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和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正是基于此背景,江苏省教育厅和爱课程网共同打造了为省内各高校服盏脑谙呓萄平台―江苏省在线课程中心。在此背景下,我院选取了部分已在校内网络课程平台上建设及使用效果出色的课程,在江苏省在线课程中心上进行创建及使用。《中国元素》于2011年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课学生每年近千人。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本课程团队编撰,“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元素》。本课程已在学院课程资源平台上建设,并已拥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本文根据数字化课程平台建设实践,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研究符合本课程特点的网络教学模式。

2.课程特点与总体结构设计

《中国元素》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选修课,属于人文艺术素质类课程,主要向学习者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者的人文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课程同时指导学生了解具有中国典型特色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学习、鉴赏、运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成因、过程和规律,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教益,增强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主要讲授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和民俗的内容,饮食文化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历史、分类、营养健康等知识,中国肴馔文化的发展与中国菜系特色;讲授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生产劳动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

《中国元素》课程结合“爱课程”平台的特点,将课程建设主要分为公告、课程标准、评分标准、课件、测验与作业、考试、讨论区七个部分。其中课程内容部分主要包括中国饮食习俗概述、人生岁时食俗、茶俗、汤羹、肴馔文化、肴馔艺术、中国菜系、中医药膳、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招幌与市声、节日习俗、姓氏与谱牒、祥瑞吉物、风水与游艺民俗等。

3.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原则和流程

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与设计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以网络为基础,提倡的是“双主”教学模式。新型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不仅应遵循课程建设的一般原则,如科学性、艺术性、完整性等,还应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开放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从“围观”到“参与”教学活动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进度,在线组织、实施、管理教学过程[2]。

利用“爱课程”进行课程网络建设,教师注册登录后,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创建课程,并对课程进行设计、和修改,同时对作业进行批改、备份和管理。《中国元素》课程网络建设的流程见图1。

图1 课程网络建设流程

4.在线开放课程运行流程

在线开放课程在上线之后的运行流程主要包括课程预告、开始每周授课、答疑互动、结课考试、确认成绩五大部分(见图2)。课程预告是在开课之前2个月左右课程介绍页,提前预热课程,进行招生宣传。随后进行每周授课,首先设定评分规则,创建好每周的教学单元结构,添加教学单元内容后,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并配合每周的教学内容,本周教学公告,公告内容包括:开课欢迎、本周内容导学、重难点解析、教学进度安排等。第三部分即答疑互动,是课程开课后,课程团队需关注和引导讨论区的互动交流,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课程内容教学结束后,可安排结课考试,确认成绩。

图2在线开放课程运行流程图

5.课程与网络结合的教学优势与效果

(1)“以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

《中国元素》课程资源平台界面友好、美观,富有吸引力和人性化,有良好的学习意境,依托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以学习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类混合式教学应用,深入探索网络辅助教学的新模式。以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改革强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多元网上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为载体,围绕活动设计和应用数字化课程资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在有效网络交互、师生与资源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提供了在线辅导、讨论答疑、评价等功能支持学生之间、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自我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有利于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

(2)拓展网络第二课堂,改革考评机制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展网络第二课堂。教师拥有了双重身份,即:课堂上的“真实教师”和虚拟学习空间的“虚拟导师”,密切了师生关系。此外,虚拟导师和网络平台的课程教学管理功能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监控与过程性评价。改革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更突出以学生为本,强调学习过程,弱化期末成绩,形成人性化、综合性、激励性的考评方式。

相信本课程通过进一步的推广使用,配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有趣的视频,高水平的教师,易于操作的平台,合理的考核体系,会吸引更多的校外学生和社会青年学习,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风筝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93-02

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是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以及从生产到交换到消费的一个完整的行业体系,和由一个产品衍生出其他产品的产业链。风筝产业化的发展是以市场经济的发育、风筝自身的资源秉赋和风筝赛事节会的刺激为内外机制的,现代风筝制造产业、旅游产业以及现代文化产业是风筝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一、现代风筝制造产业

现代风筝制造业是风筝传统的基础产业,也是目前规模最大、最重要的风筝产业。它可以为旅游业提供各种类型的观赏和纪念风筝、为风筝比赛提供参赛风筝,为教育领域提供教材风筝,为日常休闲提供普通娱乐风筝,为企业宣传提供广告风筝,为文化交流提供精品风筝等等。

(一)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民间文化的复兴和风筝赛事的举办为平台,现代风筝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具备了现代产业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组织形式由家庭走向社会。传统风筝扎制主要由家庭经营,自产自销。现代风筝制造一般由规模不一的风筝厂或风筝作坊经营,以民营或私营企业为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些企业有固定资产和生产场所,也有固定从业人员,常年生产,并与主要客户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见,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作坊已经转变为具有产业性质的现代企业。

第二,生产作业方式的改变。传统的风筝生产一般是一个人独立完成一只风筝的制作,费时费力,生产功效不高,不宜形成规模化生产。现代风筝企业里,一人承担全部生产过程的己为数极少,其生产方式转变为流水作业、分工合作。传统风筝的扎、糊、绘等环节可以分割开来,由不同的人完成。

第三,生产销售规模的扩大。风筝生产组织形式和作业形式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风筝的生产能力,风筝制作销售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不断提高。

第四,生产销售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现代风筝制造业兴起初期,伴随着风筝节庆旅游活动和中外风筝文化交流的开展,国内外市场对风筝的需求剧增,而中国传统风筝的产量尚低,风筝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那时的风筝生产者是不需要考虑市场开拓问题的。然而,随着风筝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厂家的增多,风筝市场竞争逐渐加剧,这促使生产者研究市场需求,逐步树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销售理念。许多风筝艺人或厂家利用互联网风筝信息,介绍企业情况,争取国内外的大客户。如潍坊天成风筝厂的国内客户有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客户11家,占总销量的四成。国外客户有美国、韩国等十个客户,也占其风筝总销量的四成。

二、风筝旅游产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借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风筝作为旅游吸引物的魅力得到体现,到今天,风筝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在过去的风筝旅游实践中,风筝旅游的开展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通过风筝会,打造节庆旅游品牌。

这是发展风筝旅游最早、最广的一种方式,也是见效益最快的一种方式,各个地方以风筝为旅游吸引物,采取风筝会、风筝比赛等形式,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指导思想,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风筝会把一大批活动集中在了一个压缩了的时间框架之内,为旅游消费形成了一个产品集群,很容易获得广泛的认同从而易于打造成著名的节庆旅游品牌,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扩大地方知名度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种形式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其根本目的是振兴地方经济,因而往往会忽视风筝文化本身的传承和发展。

近两年来,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发展趋势已显现出这种模式的缺陷。随着以风筝带动起来的寿光蔬菜博览会和鲁台经贸洽谈会规模和声势的不断扩大,政府对风筝技艺的交流和放飞比赛的重视程度减弱了,近几年潍坊旅游出现相对下滑态势。“在逐年放大的潍坊GDP大盘、新高迭创的省内旅游列强面前,潍坊旅游的弱小毕现。2006年,潍坊 1720亿元的GDP大盘中,旅游收入只有区区62亿元,所占比重远低于10%的支柱产业要求。”所以,以节会形式发展风筝旅游,应摒弃“文化”只是“搭台”的思想,紧紧围绕风筝文化本身做文章,比如以风筝展览、风筝自助放飞、自制风筝等活动为主要内容,让人们真正领略风筝的魅力。

第二,与区域内其他民俗资源结合,形成民俗旅游区或旅游线。

民间生活是丰富的、多方位的,这决定了民俗资源的内容是广泛的,包括生产与生活民俗、游艺竞技民俗、祭祀信仰民俗等等。民俗旅游资源的综合展示,有利于游客对本区域民间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的全方位了解,也能带动餐饮等相关旅游要素的发展。因此,在风筝文化生态圈内,将风筝资源与区域内其他民俗资源结合,形成组合型的民俗旅游产品,不仅会提高风筝文化的影响力,还会增强整个地域民俗文化的市场吸引力。比如潍坊市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依托风筝资源建立起“千里民俗旅游线”。这条民俗旅游线经潍坊的7个县市区,沿途有近30个独具特色的景点,游览大约需要4天时间,集风筝游、探古游、婚俗游、年画游、风景名胜游于一体,形成了一个立休艺术画廊。这极大地提高了潍坊民俗资源的整体旅游吸引力,奠定了潍坊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三、风筝现代文化产业

(一)现代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

现代文化产业以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的出现为标志,以创意为动力,以高端数字技术为载体,以文化内容为产品,借助强大的传播力量,摆脱地域局限,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更能体现文化产业低能耗、高产出的特点,是对文化资源的高层次利用。创意产业通常是指“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可以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改变传统产业的增长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内容产业是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运用数字化高新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的产品和服务。内容产业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建立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同时在运用各类文化资源时重视内容再生产要素的形成,从而能够不断开发周边产品和衍生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二)风筝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构想

第一,运用创意动力机制,将风筝以及其他民间艺术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以分解,运用于传统制造业中,从而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比如,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入到各种实用生活用品如陶瓷、漆器、T恤等的设计制造中,采用时尚、现代的造型色彩,使中国文化元素与西方艺术感觉紧密结合,从而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这些实用品可以按材料不同分为不同档次,但其设计无一例外要体现传统与现代、中国和西方文化的统一。这种创意将文化元素体现在具体实物中,将大大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二,将风筝文化元素通过影视、动画、游戏等载体展现出来,发展风筝影视业、动漫产业和游戏业。这里应强调的是,在影视剧的创作中,要重视风筝文化再生产要素的开发,比如通过风筝的制作艺术、风筝形象的展示以及其所对应的文化内涵的挖掘、风筝歌曲的渲染等体现民俗文化、休闲文化、体育文化等,这样才能形成源源不断的产业链。韩剧《大长今》是韩国内容产业的典范,因为它所体现的服饰文化、餐饮文化、医药文化、礼仪文化、女性文化都形成了内容生产的创新要素,利于衍生产品的开发,很容易形成产业链条。而我们的《大宅门》却只注重人物的命运沉浮,对蕴藏其中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视而不见,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去创造更多的文化符号,从而缺乏后续研发衍生产品的生产创新要素,所以它只是一种审美文化创造,不属于现代文化产业的范畴。2008年春节期间热播的《闯关东》在文化符号的创造方面比以前的电视剧有进步,比如对具有代表性的山东菜的做法的渲染,或将成为振兴鲁菜、发展山东饮食文化产业的重要契机。以动漫和游戏载体展现风筝文化也具有同样的特点,风筝形象的丰富和竞技因素的存在,使其在动漫业和游戏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第9篇

关键词:旅游体验;旅游体验营销;情景型策略

一、旅游体验及旅游体验营销的含义

(一)旅游体验的含义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时代悄然而至。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作为主要目标,有意识地以商品为载体,以服务为手段,最终使消费者融入其中的一种活动。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表现为:消费是消费者以货币来换感受、换体验、换快乐的过程。消费者只充当这一过程的“产品”,在过程结束以后,留给消费者的记忆将是终生难忘的。

旅游体验是体验经济的产物,其核心是一种心理感受,即当游客的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达到某一特定水平时,在游客的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是游客对旅游企业提供的旅游刺激物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它是一种能满足游客情感需求的产品、服务和氛围的综合体现。游客的情感需求是隐性的,潜藏在人们心中,需要旅游企业去挖掘和创造,以旅游体验作为游客的价值提供物,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感受,留下印象,享受愉悦,满足其潜在需求。

(二)旅游体验营销的含义

旅游体验营销是以为消费者提供旅游体验为重点、以满足游客体验性需求为中心所展开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其从旅游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系五个方面,对传统旅游市场营销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定义,是一种通过为旅游者提供体验来创造价值的营销方式。旅游体验营销的实质是旅游消费流程的重组,核心是游客满意化管理的实施。它要求旅游企业在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深刻把握游客需求特点,结合旅游产品服务特质,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丰富旅游产品体验内涵,塑造游客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提高游客关注度,为游客创造印象深刻的感受,从而扩大旅游产品销售范围,提高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旅游体验营销的基本特征

旅游体验营销作为一种新颖的营销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旅游营销,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强调管理和服务的个性化

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旅游者对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逐渐失去兴趣,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能够体现自己个性化形象和性格特点的定制旅游产品,并且对这种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诸如野外生存训练、挑战极限、乡村采摘等旅游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因此,旅游体验营销要求企业在设计旅游产品、提供旅游服务时要以游客深层次个性需求为依托,实行旅游产品市场的高度细分化和产品类型的高度差异性,从而为游客提供完美体验。

(二)注重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传统的营销理论,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消费者始终是产品的被动接受者。在体验旅游中,游客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被组织”、“被安排”转变为“自己组织”、“自己安排”。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而是主动地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游客和企业之间发生了一种互动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游客既是旅游体验的主体,同时又是旅游体验营销的产品。企业的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让游客表演,在互动中使游客切身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难以忘怀的体验,从而实现在产品成本没有显著增加的条件下顾客体验附加值的大幅增加,顾客愿意为了这种额外体验付出高价,进而创造旅游企业的高利润空间。例如,“农家游”形式让游客过了一把农民瘾,从耕作、做农家饭、睡农家炕等活动中真实体验到了农民生活,旅游企业也因此获得丰厚回报。

(三)突出游客的情感化和人性化

长期以来,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都把人看做是理性的“经济人”,认为顾客在进行消费行为时总是很理性地做出购买决策。其实,对于一个体验营销者来说,顾客应同时受到感情和理性两方面的支配。既是“经纪人”,也希望在消费过程中得到乐趣、刺激和。旅游体验营销的情感化和人性化是指企业不把游客仅仅看作理性决策者,应通过无微不至的服务,满足游客内心被关爱的需要,建立彼此间的情感联系与牢固的顾客忠诚度。同时,企业应从顾客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一切活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要为前提,这是构成良好体验的重要因素。

三、旅游体验营销的开发策略

游客的体验需求是丰富多样且不断变化的。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要创造出令消费者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就必须要深入研究游客的体验需求,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一)情感型策略

情感型策略就是旅游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以旅游者内在的情感差异为诉求,通过与旅游者进行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不断激发和满足顾客的情感体验,并以此实现企业既定营销目标的策略。该种策略的核心是挖掘顾客潜在情感需求,以游客的角度换位思考,不断向其提供真正满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正面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促进旅游产品的销售,提升游客满意度,产生良好的口碑效应和社会效应。例如,澳大利亚的牧场主在开办牧场之旅的过程中,为目标顾客——办公室女性推出“认养小羊羔”的活动,由她们出钱认养刚出生的羊羔并为其取名,领养者每月都会收到关于小羊羔成长情况的汇报资料,小羊羔长大后剪下的羊毛会编制成一件精美的羊毛衫回馈给主人,这种情感营销将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延伸为日后相当长时期的情感维系,并通过领养者在办公室里定期收信和最后收到羊毛衫的方式向其他人口碑传播,该项目深受性格细腻、多愁善感的白领女性的欢迎。

(二)娱乐型策略

娱乐型策略就是旅游企业以满足游客娱乐体验为营销重点,将娱乐因素以适当的方式融入到旅游产品或服务中,通过为游客创造满足其精神愉悦的娱乐体验,获得游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青睐,以此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旅游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娱乐型策略时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实现内容和形式娱乐化的统一。例如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中娱乐元素的大量运用。在形式上,它以玉龙雪山的自然风光为天然背景,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在海拔3100米的世界上最高的演出场地演出。在内容上,演出中来自云南10个少数民族的铿锵汉子,16个普通农民和500多个有着黝黑皮肤的非专业演员,用他们最原生态的动作,最质朴的歌声,最滚烫的汗水,与天地共舞,与自然同声,带给人们心灵绝对的震撼体验。这种原生态实景演出的大获成功已成为丽江旅游的新亮点。第二,旅游企业可与政府等有关机构合作,极力推进娱乐文化主题。例如,海口市以海南岛欢乐节的形式继续传播“娱乐之都”品牌形象,长沙市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娱乐旅游节,力求高起点、大手笔打造“快乐之都”的城市品牌。

(三)情景型策略

情景型策略就是依托某种旅游资源,精心营造出使游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特殊情景,这种情景设计要以游客认同或向往的生活方式为诉求,寻找与游客心理的契合点,借助情景氛围的烘托,为其提供满足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情境体验。情景营造要从游客的需求出发,确定鲜明主题,然后将游客参与融入设计中,让游客借助特殊情景,体验自己内心一直渴求的生活方式或体验他人的生活和心理,将抽象的、一般的、过去的或未来的等这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不到的场景转化为具体的、特殊的、现在的等能直接体验到的情境,降低游客感受成本。 例如,“开心农场”是目前国内非常流行的一款网络社区互动游戏,只要经过注册,网民就可以在虚拟世界过上撒种、施肥、除草、偷菜……农场主的生活。该游戏的现实版已经在不少农家乐中悄然兴起,广州天门沟九州蜂站,就有一处6000平方米的现实版“开心农场”,游客可以在此免费得到一块田地,然后自己动手种上茄子、苦瓜、豆角、南瓜,之后会有专人照料,下次再来时便可以自己动手在菜地里采摘新鲜的蔬菜,如果看到自家菜地的菜还没成熟,可以到旁边“邻居”家“偷”,而且偷菜在这里是绝对“合法化”的。这种现实版的农家体验区别于网络的虚拟体验,让游客真实的与田园亲密接触,契合了当下都市人返璞归真的心理诉求。

(四)文化型策略

文化型策略是指旅游企业要以文化环境分析为基础,以游客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借助旅游产品或服务载体,向游客传播文化理念,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促使消费行为发生,以此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经营管理活动。现代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内涵和品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因此增强旅游产品的异质性,特别是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借助文化体验和沟通使企业和游客之间形成深层次精神共鸣和认同,已成为旅游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和满足游客高层次需求的重要手段。以乡村旅游为例,其资源特色是乡村的自然风光、乡民生产和生活方式、饮食服饰、节庆活动等。乡村旅游要想提升其竞争力,必须以文化观念的传达作为营销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目标游客的个性需求。乡村旅游依托其特有的文化资源,可采取不同的文化型策略,例如民俗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营销手段,充分展示农耕文化和乡土特色;田原生态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原生态文化和农事文化为营销手段,“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将“土”、“野”、“农”、“农”、“野”、“奇”等种养特色作为经营之本,满足城市游客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求。

(五)信仰型策略

信仰型策略就是利用游人对某种文化虔诚的旅游心理,开发旅游产品时融入精神要素,注重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使人们虔诚的信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转化为旅游动机,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使信仰升华。宗教旅游和“红色旅游”是信仰型旅游的典型代表,前者以净化朝圣者心灵、修身养性为目的,后者则以鼓励人们发扬民族精神,巩固社会主义理想而受到游客的热捧。旅游企业在深挖文化资源内涵的同时,要对产品进行纵深开发,注重参与和体验方式的运用,对产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为游客提供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神圣体验感。以宗教旅游为例,在产品开发中,一些以宗教音乐和宗教活动为题材的剧目,可以让游客去唱、去演;一些宗教仪式,如参禅、浴佛、食斋、放生、开光、方丈升座、传戒等,可以引导游客参与,从而沉浸于浓郁、庄重的宗教氛围中,感受强烈的佛教文化震撼力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王荣珍.旅游体验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2010.6

[2]孙淑英.体验旅游的特征及开发策略[J].商业研究,2007.10

[3]江娟丽.我国发展体验旅游的背景、开发思路及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第10篇

关键词:民间美术;源泉;精神内涵

众所周知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同时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如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戏具、花灯 、扎纸 、符道神像 、服装饰件 、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服饰、布置等。民间美术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但它们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另外 ,它们的制 作材 料大都是 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但制作技巧高超、构思巧妙,擅长大胆想象、夸张,且常用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手法,积极乐观、清新刚健、淳朴活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一、民间美术的含义

中国历史上, 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与现实的物质更接近,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便是民间文化或民俗文化。人们又习惯地把这种文化的载体,如剪纸、刺绣、皮影、雕刻等称之为民间美术。所以,民间美术也就相应的保持着民间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它们是那些没有或很少受到专业训练的劳动者创造的艺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岁时节令和民间各种民俗活动中,与专业艺术相对应,并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

2、它们是创作者与欣赏者合一的艺术。主要满足劳动者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具有地域性、民族性。

3、它们是原始文化的传承者,不少传统的民间艺术与巫术,原始宗教、神话传说、信仰习俗等有着密切关系。并在发展过程中融汇了正统的和外来的文化影响,逐渐减少了实用的色彩,成为观赏游艺的对象,但其原生性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着。

4、它们是观念的艺术,描述的是内心的真实而非视觉的真实。集体表现是其思维方式的重要方面,个人创造受制于集体意识;以意象造型方式为主,融幻想、寓意、象征、装饰性于一体;原色对比、二方四方连续等造型原则是其特点。在自由的时空创作的同时,又受到传统规则的制约,这种撞击与冲突,使民间艺术永远充满生命力。

但是,民间美术在历代都未受到过重视,它往往被认为是浅俗的东西而很难载入史册。我们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人类在创造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同时也创造了艺术。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人类艺术以两个大系平行向前发展。一个是亿万劳动群众创造的民间艺术,这是人类本源艺术的发展延续;另一个是职业艺术家和画院学院所创造的上层艺术,主要包括宫廷艺术、宗教艺术和文人艺术。民间艺术是从史前文化开始的群体艺术,而上层艺术则是职业艺术家创造的个体艺术。在过去我们只是继承了后者,而对于民间艺术,由于历史上文野俗雅的偏见,是没有地位的。但是民间艺术无时不在滋养、哺育着上层艺术与专门家的艺术。作为人类文化艺术的母体,民间艺术永远是所有上层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土壤”和“宝库”。

二、民间美术对于美术教育

对中国传统美术来说,多元化的层次决不是简单并列的.而是在民间美术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的基础,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因此,“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规律及其创作方法,完全应该与其他美术规律和创作方法并驾齐驱地存在于中国的美术学府里.只有这样,中国的美术教育才是名副其实的、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完整的面貌独立于世”。

优秀艺术皆根植于自己所生长的土地,只有认清自己的根在哪里.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性,才能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当下有些青年艺术者不屑于民间美术,认为这些来自乡间的东西是粗俗的,土得掉渣.盲目崇尚西方所谓的一些主义或是样式,殊不知只有积累丰厚的传统文化涵养.才能创造出高品位的艺术作品。在借鉴别国优秀艺术形式的同时。更要明白我国的传统,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的营养.把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民族文化精神融汇于现代艺术,才能创作出具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近些年,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除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表现法则和造型规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对描写对象的内心感受,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对象、把握对象的基础上满怀激情地把对象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来,注重把自己的感受、意志融入作品中,准确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与风格这些民族化的特色在民间美术样式上都有着深刻及鲜活的表达。在艺术界,在目前这种风格与形式大爆发与大融合的情形之下,通过对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心理特质、传统美学观念及独特造型方法的剖析与学习.美术教育可以摆脱原有美术教学体系中机械论与虚无论的缺憾,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灵性与自然的精华,造就出时代精神与文化底蕴交相辉映的审美教育风格。最终这种审美教育所形成的人格力量将渗透到个人的精神生活的潜意识层次,并跨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成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三、民间美术的发展趋向

文化和习俗是人类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创造出来和自然形成的,它必然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变化。这是必然的,是不可逆转的,在今天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在外来文化强烈冲击下,民间美术的发展趋向呈现出三种态势。

1、与现代艺术相融合

民间美术自古传承至今,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最贴近生活的民间艺人能用最朴素、最纯真、最强烈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最深刻感受,同时也在时间的推移中增进了文化的稳定性,这种艺术真谛,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毁灭的。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虽然属于不同的文化圈,但是它们在追求单纯、概括、 简洁的手法和表现真诚、直率的情感时却有极为相似之处,这也为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铺平了道路。所以我们应该从情感上、观念上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气质、 精神、内涵、形式,在完全吃透和掌握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将民间美术的精神和艺术语言与现代艺术语言融成一体,使之成为更为独具特色的东西。

2、民间美术品商品化

在当今商品经济的社会里,艺术品走向市场是自然而又合乎规律的。民间美术由过去民间艺人为自身创作转而为商品的生产而与市场结合是一个必然趋向,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正确看待它。尽管在这中间有许多问题有待去研究和解决, 但民间美术品走向市场, 增加了民间艺人的经济收入,改善了民间艺人的社会境遇, 继而继承其艺术技艺的持久力, 同时进一步改善与之相伴而行的民俗文化及宏观生存土壤,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3、转变成新民俗

第11篇

方圆600平方公里范围内,泡沼边片,水草丰茂,有史以来就是珍禽异兽和众多名贵鱼类栖息繁衍之地。因此,自古就吸引着以东胡族系为主的各少数民族聚居于此,以渔猎为生,征伐打杀,开疆拓土。辽代的皇帝们曾把“捺钵”设置于此,以渔猎之机,大宴群臣和使节,约见各族首领、接纳贡品,商议国事。多少文人墨为此留下了壮美的诗篇,彰显了历史与文化的整合。为我们研究捺钵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史料资源。

一、诗行中凸显游牧、渔猎特色旧俗

契丹人对捺钵喜爱沉醉,一半是沿袭旧俗,一半是贪图享乐,更是游牧民族的天性使然。有很多诗歌作品吟咏歌唱它,赞美它。

1.1游牧习俗:

姜夔《白石道人诗集上•契丹风土歌》:“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春来草色一万里, 芍药牡丹相间红。大胡牵车小胡舞, 弹胡琵琶调胡女。一春浪荡不归家, 自有穹庐障风雨。平沙软草天鹅肥,胡儿千骑晓打围。旗低昂围渐急,惊作羊角凌空飞。海东健鹘健如许,上风生看一举。万里追奔未可知,划见纷纷落毛羽。平章俊味天下无,年年海上驱群胡。一鹅先得金百两,天使走送贤王庐。天鹅之飞铁为翼,射生小儿空看得。腹中惊怪有新姜,元是江南经宿食”。

这是诗人听契丹人讲述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后写的一首七言古诗,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和白描手法描述了契丹人游牧、打猎的生活,表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矫健尚武的风俗和能歌善舞的性格 ,基调明快爽朗,诗风质朴刚健,颇富边塞风味,英气勃发的笔调和漠北壮丽的风光、粗豪的民风浑融一体。

还有苏辙《诗一百二十首•虏帐》记载:“虏帐冬住沙陀中,索羊织苇称行宫。官星散依冢阜,毡庐窟室欺霜风。舂粱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朝廷经略穷海宇,岁遗缯絮消顽凶。我来致命适寒苦,积雪向日坚不融。联翩岁旦有来使,屈指已复过奚封。礼成即日卷庐帐,钓鱼射鹅沧海东。这也渗透着游牧民族的旧俗。

1.2射猎习俗:

能骑善射是游牧民族的传统,古诗中不乏赞誉。

赵延寿《塞上》:“黄沙风卷半空抛,云动阴山雪满郊。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鸟逢霜果饥还啄, 马渡冰河渴自跑。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王士:《东丹王射鹿图诗》“人马势逸不可当,开图素练生风霜。奇哉落笔如挽强,谁其作者东丹王。东楼、西楼二千里,乘秋出猎凌穷荒………”

欧阳修《书素屏(至和二年)》:“旷野多黄沙,当午白日昏。风力若牛弩,飞砂还射人。……卧听穹庐外, 北风驱雪云。勿愁明日雪, 且拥狐貂温”。

1.3渔猎习俗:春捺钵的主要活动是钩鱼和捕鹅猎雁,举行“头鱼宴”和“头鹅宴”。钩鱼时,在冰面上搭起帐篷,凿开四个冰眼,中间的冰眼凿透用以钩鱼,的三个不凿透用以观察。鱼将到时,观察人等告诉皇帝,皇帝就到中间的冰眼用绳钩掷鱼。鱼中钩负伤带绳逃走,先放松绳子任其去,等鱼挣扎得没劲了,再用绳子把鱼拽上来。钩得的第一条鱼谓之“头鱼”,主要是鳇鱼、鲟鱼和胖头鱼。得头鱼后,皇帝要举行头鱼宴,置酒备菜,颂歌跳舞,至欢不散,一醉方休。

二、诗行中蕴含着政治统治特色

“捺钵”是契丹音译名词,指行宫、行营、行帐。作为特殊历史语言范畴,捺钵在外在形式上是契丹皇帝传统的渔猎活动,谓“四时捺钵”,“春水秋山,冬夏捺钵”。而契丹人世代过着“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徒随时,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引申意义的“捺钵”,已成为国家政体的一种规制。契丹皇帝捺钵出行,常常携带文武百官、皇妃宫女,威仪浩荡,“住坐”长达数月之久。捺钵同时临朝听政,接见外国来使,举办“鹅头宴”“鱼头宴”,即此,其捺钵行宫牙帐,与王都大内实际已无太大区别。

金代赵秉文《扈跸万宁宫》:“一声清跸九天开,白日雷霆引仗来。花萼夹城通禁繁,曲江两岸尽楼台。柳荫罅日迎雕辇,荷气分香入酒杯;遥想薰风临水殿,五弦声里阜民财” 。

金代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七《金莲川》:“一望金莲五色中,离宫风月满云龙。向来菡萏香销尽,何许蔷薇露染浓。秋水明边罗袜步,夕阳低处紫金容。长扬猎罢回天仗,万烛煌煌下翠峰” 。

金莲川之得名,是因为此地盛开艳丽的金莲花。据说在今天的滦河南岸,仍有一片东西长近十里、南北宽一至三里的草原,每到夏季便开满了金莲花,当地人称为“沙拉塔拉”,意为“黄色的平野”,亦即“金莲川”之意。除了宜人的气候条件之外,世宗选择金莲川驻夏也还有其它方面的考虑。金莲川所在的滦河上游临近西北路边堡,是金朝控制漠北蒙古、塔塔儿等部的前哨阵地,其地理位置相当重要,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册静宁山(即旺国崖)山神为镇安公,册文谓其“南直都畿,北维障徼”,就点出了它的重要性所在。世宗在此驻夏,实兼有巡边耀武、威慑北边各族的用意。

金末元初杨果《羽林行》有曰:“银鞍白马鸣玉珂,风花三月燕支坡。侍中女夫领军事,黄金买断青楼歌。少林羽林出名字,随从武皇偏得意。当时事少游幸多,御马御衣尝得赐。年年春水复秋山,风毛雨血金莲川。归来宴贺满宫醉,山呼摇动东南天”

柯九思《宫词》:“百章鬼赤遥催驼鼓鸣,短檐毡帽傍车行。上京咫尺山川好,纳钵南来十八程”。

三、诗行中渗透着尚武精神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这个剽悍勇猛、好战凶狠的民族,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确实曾经挥斥长城内外,辉煌一时。

契丹人具有尚武精神,就连女人也善于骑射。萧观音的“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就表现了契丹人勇猛强悍的尚武精神。

第12篇

关键词:民间剪纸 包装设计 结合应用

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之一,它以独特的造型方式、鲜艳的色彩表现、吉祥的文化意味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剪纸艺术有别于西方写实、细腻的审美趣味,而是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著拙”的浪漫飘逸境界,作品的意趣具有多意性和模糊性的审美效果。我国有许多具有传统特色的商品,这些商品的包装都可以将剪纸艺术应用到其中,如月饼包装、酒包装、传统糕品包装、茶叶包装、首饰盒包装等。将剪纸艺术应用到这些包装设计之中,不仅能使商品包装设计因具有独特的形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因有了载体而得以发扬传承,实现了包装设计与发扬剪纸文化的双赢。

一、民间剪纸艺术与包装设计

黑格尔说,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剪纸艺术和现代设计中的包装设计,从表面上来看,两者呈现出来的结果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但是仔细分析,它们之间却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包装设计的发展是沿着自身的社会文化传统和时代变革而发展的,而剪纸艺术这种传统文化又可以通过包装设计这个载体得以继承和发扬。从这一点看来,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中国包装设计的现状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风格各异的包装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然而能够代表中国民族设计风格的产品包装却极少。

众所周知,中国的包装业起步较晚,设计观念和设计技术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因此,我国很多的设计师都把眼光投向发达国家,学习他们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技法。这样做是正确的,但是一些设计者只顾盲目地学习外国设计,从而忽略了中国包装设计的实际情况,在设计上完全走了西方模式,忽视了民族文化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因而走了许多弯路。在这种背景下,借鉴国外成熟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一味地将中国包装的希望完全寄予发达国家则是不符合实际的,很可能导致“水土不服”和“消化不良”等负面效果。作为中国的包装设计工作者应该明白,简单地套用发达国家的设计模式是不能设计出好作品的,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文化底蕴,这一切都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宝藏。只有把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与中国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才有可能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包装设计作品,最终达到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也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与流传。

三、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包装已经成为商品流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包装的内涵已经从最初的保护商品、方便运输拓展到了推销商品、塑造品牌乃至树立企业形象的范畴。现代的包装不仅仅代表了一个承载商品的容器,更是代表了一种引导消费的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价值取向。消费者通过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内容和深刻的主题意境来了解其内在的产品,而能够衬托出产品的价值与文化理念的包装设计才能够称得上是成功的包装设计。

(一)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已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它以很强的装饰性、趣味性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特别是那些经历千年传承至今的传统纹样,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纹样能在作者的记忆中跨越时空,融入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就蕴含了深层的文化内涵。

如剪纸纹样中流布最广的形象“抓髻娃娃”。该形象在民俗文化中具有驱鬼、引魂、送病的巫术功能,也有止雨功能和生育、繁衍功能,其形象及其变体成为民间艺术与民间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该形象以剪纸的形式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使被设计的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其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民间剪纸的文化内涵已超越图像本身的审美价值,其中沉淀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的基因,反映了阴阳相合、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思想。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我们应当汲取剪纸文化的精髓,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体现独具魅力的东方神韵。

(二)剪纸艺术的创作手法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剪纸的基本特征是写实与变形的统一,是作者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加上主观的情感和我国人民长期形成的审美观,经过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美造型而形成的。因此,剪纸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将这些特点与包装设计相结合,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构图独具特色,造型万剪不断

中国剪纸不要求有严格的透视和比例关系,根据我国人民传统的造型意识,它十分强调线在心理中的准确,因此在构图中,多用平面透视处理,把画面中全部主题形象完全按需要布置在一起,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布局处理。

剪纸本身具有“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特点,所以在造型方面有巧妙的连接。如“满族剪纸包装设计”作品,此包装以趣味形三角形为原型,可以任意拼贴组合,可以平面展开,同时立体堆砌,设计巧妙。设计者在盒子造型方面运用了民间剪纸“对称式”构图的思路,使包装产品的造型具有了巧妙的对称性和连续性。同时,配用变形夸张手法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商品包装。另一方面,使消费者能够有目的地透视外包装,看到内产品,其形象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方便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使商品与人的视觉性达成统一,使商品的形象得到明确推广。

2.运用变形、夸张、装饰原则,深入刻画对象

剪纸艺术在造型上常常把最富有表现性的部位有意夸大,进行比例上的变化。如“满族剪纸包装设计”包装盒上的六个小人,其身体比例变得不超过五个头长,尽管比实际比例矮了很多,但给人以一种厚重、敦实、可爱的感觉,如果按照正常比例表现,反而显得很单薄、干瘪。

剪纸的装饰性表现在对自然形态进行加工整理,使其变为有秩序有变化的外形。一般运用对称、统一、平衡、均齐等原则,以加强剪纸的艺术效果。

3.繁简疏密适当,注重虚实关系构成

剪纸艺术主要是以单色的点、线、面作为基本表现形式,所以画面线条或块面粗细、疏密以及面积的大小,都是一种虚实对比效果。要做到实处不死板,虚处不空洞,虚中有实,实中见虚,合理穿插配置,才能显出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剪纸艺术的这一特点,根据包装产品的特征、功能、特性,选用适当的包装材料进行合理镂空。如某品牌白酒的包装设计。在造型方面,整个包装盒选用剪纸镂空造型,突破了包装设计中最常用的平面印刷效果,在取舍和整合的基础上,强调形式美的表现,突出商品的传统性,显示出了地方特色,主题更鲜明。

4.注重表现语言个性,发挥剪纸独特的艺术魅力

由于剪纸艺术造型受材料工具的限制,所以在塑造形象和装饰处理中,剪纸有其特殊的表现手段,这就是装饰纹样的运用。这些装饰纹样是程式化了的造型,最具代表性的有“锯齿纹”和“月牙纹”,这两种基本纹样是随着道具的运用而自然出现的,是剪纸艺术上一种典型的刀笔线条,极具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在包装设计中,抽象地再现是个性化表现的一种方式,与剪纸的造型不谋而合。如月饼盒包装设计,现在的市场上许多商家为了传达信息和显示其文化意蕴,大量地用国画、牡丹、龙凤图作为其历史渊源和视觉审美的冲击力。如“闹中秋”月饼包装设计,作者将中秋节中“闹”这一喜庆场景采用剪纸的造型方式表现出来,把复杂的人物、景物进行抽象的表现,使包装材料结合具有情感的故事图形进行表现。充分利用剪纸的直白与隐喻的手法,在丰富包装语言的同时,也使得传统民间艺术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剪纸艺术的色彩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审美过程中,色彩是最直接的视觉语言,鲜艳醒目的色彩必定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红色是中国的吉祥色,也是最原始、最富有生命力冲击力的色彩。剪纸艺术常选用红色,象征吉祥如意、喜气洋洋,以此来烘托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剪纸的色彩要求简中求繁,少作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同时还要求注意用色的比例。

比如我们在设计一件作品时用一个主要的颜色作为主调,其他颜色在对比度上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弱,有时如果碰到各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有不协调的感觉时,则可以把它们分别套入黑色。如“乡圆”月饼包装,就是以鲜艳的红色为主调,包装内部用金黄色的底色来配以外包装的红色,剪纸图案以白色来搭配,使图案清晰而不失喜庆感,剪纸元素的摄入在烘托气氛的同时,也使产品具有了祈祥纳福的象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民间剪纸的起源及其特有的设计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其在包装设计领域的应用实例,可以看出二者的结合应用既让剪纸艺术得以发扬传承,又形成了新的包装设计创意发展模式,实现了包装设计发展与剪纸文化传承的双赢。作为当代本土的设计者,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达到的完美结合,从而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念祥.民间老剪纸[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9.

[2]余涵雅.民间剪纸符号在设计中的应用[J].文化产业,2009.6(上).

[3]于静.包装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4]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5]楼正国.传统民间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07.

[6]王耀民,石军良.民间剪纸的文化内涵与心理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