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理论研究

劳动教育理论研究

时间:2023-07-10 17:33: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教育理论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劳动教育理论研究

第1篇

1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1进行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

进行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实施素质教育,旨在帮助教育管理部门更好的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帮助各级学校更好的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

1.2进行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并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的一定体系,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进行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之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新形势下对初中生素质教育研究的可行性

虽然素质教育面临很多问题,但是众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弊端,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整改措施。素质教育的实施已具有可行性,具体表现在:

2.1国家政策的支持。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从落实、推广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从而正确、有效地疏导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所以,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科研理论的辅助。

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并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的一定体系,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进行新形势下初中生素质教育特点及发展研究有强大的成熟的理论支持。

3.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

新形势下初中生素质教育特点及发展研究主要是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揭示素质要求的内涵、主体、主导,从而为各级学校落实科教兴战略,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正确、有效的途径。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具体研究项目:

3.1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愿意是生理素质,后来人们把一些行为表现也成为素质,于是,素质概念使用逐渐泛化。简要梳理,素质概念主要分为三类,具体内容如(表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人才素质的构成大体分为五类,德、才、体、勤、能,具体所指见(表2)。

素质是不仅是个人财富,同时也是社会财富。对于个人来说,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财富,是长期磨练积累的结果,是一种生活态度。对于社会而言,社会的发展创造则需要由社会中个人来体现。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素质教育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公平地对待了每一个受教育者,真诚地满足了人的发展的各方面的需求,并且是受教育者身心潜能处于最大的激活状态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具有五个基本特点,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程度的基础性、教育内容的普通性、教育目标地全面性、教育本质的发展性。③具体内容见(表3)。

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全体人群发展基础之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脑、体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自由的和谐的发展。④因此,素质教育理论是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新发展。

同时,素质教育是我当教育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总得指导思想,是对教育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是教育活动的总原则。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此,素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下的具体体现。

素质教育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标志,以人格形成为宗旨。⑤素质教育与当前的一些教育改革理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产生了众多的教学模式,如“主体性教育或教学”、“主动性教育或教学”、“快乐教育或教学”、“创造性教育或教学”、“主动性教育或教学”、“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等等。这些形式不一的教学改革都在某一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体来说,他们都是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进行的具体教学理论或实践方案,仍然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

3.2素质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实践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而产生的新生事物。素质教育是对新事情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发展与创新,是对传统先进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已成为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3初中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

中学生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它包含德智体勤能等多项内容,其中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当前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更高注重德育在素质教育的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认真研究德育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措施,充分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导向功能、促进功能、保证功能。

在具体的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使用不同的方法。如理论教学法,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就是理论教学法的代表。德育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按照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断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取得更高的教学效果。比较鉴别法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比较鉴别就是引导学生对现象的对别、分析,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

加强教学改革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心。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换言之,素质教育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都需要教学这个载体。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坚持教育与育人的统一、传授知识与智能培养的统一、全面培养与因材施教的统一。教书、育人是教育的重要活动。教书是面向学生系统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育人是教师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离不开教书,教书是为了育人。

(3)健康教育是素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中学时代是青少年身体、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加强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健康教育。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必须按要求开设体育课,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同时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积极开展心理咨询。

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形成学生良好素质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也是人类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认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生产劳动的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应该开设必要的劳动课,制动完备的劳动教育大纲,设置劳动场所,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学校应该加强校外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组织志愿者进行义务劳动,以及家务活实践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以公平与正义为代表的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面对这种情况,不管创新方式,加强完善素质教育体系,促动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注 释:

①刘玉方:《中学生素质教育读本》,2页,1998年.

②赵枫岳:《我国素质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74页,载《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③顾春:《中国素质教育实用全书》,611、612,开明出版社,1997年.

第2篇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形成过程;基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92-01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历经磨难和艰辛。在他逝世后,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仍然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是我国教育史永远的精神财富。他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对于今天我国开展幼儿教育仍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希望能够给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中西教育思想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的。

(一)乡土文化背景。陶行知博大的儒学底蕴、徽州独有的厚重文化是在他特有的家庭熏陶和故乡侵染下孕育的。陶行知父亲曾是一位道德文章俱佳的晚清秀才,母亲勤俭持家、好学求真,因为生活条件所限,陶行知的启蒙教育由他父亲在家中完成,但正是这种良好的家庭熏陶,才培养出了陶行知毕生教育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工农大众所喜爱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的故乡徽州不仅仅是著名的徽商的故里,更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传承千年,陶行知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徽州人学风极佳,这造就了陶行知治学的良好习惯;徽州人重视教育,注重从小抓起,这也深深影响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徽州人乡土观念很重,成功的商人往往回乡资助教育,而良好的教育成果也会反过来促进徽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这对陶行知将教育作为毕生事业的思想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政治经济背景。陶行知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均将改变落后状况的希望放在了教育事业之上,陶行知正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这个时期中国采用旧式教育的方式方法,陶行知自身的求学经历使他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是无法“救国”的。唯有让教育走向大多数的平民,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才能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

(三)我国近代落后的幼儿教育现实。我国近代的幼儿教育是在二十世纪初才刚刚开始,但是学习的内容、方式,不是照搬日本的幼儿教育,就是带有西方宗教色彩的文化渗透。民国以后,虽然政府提出要加强幼儿教育,但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国内幼儿教育的发展主要靠一些私人的资助和提倡,或是教会办学。后,新式教育开始在国内兴起,但是农村幼儿教育仍几乎为零。于是,陶行知提出并亲自实践建设中国的、平民的、乡土的、省钱的幼儿教育。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期。陶行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对于德国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的幼儿教育法,都十分感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他也关注着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并期待针对国内落后的教育状况,以“教育”实现救国。

(二)发展期。1926年开始,陶行知发表了多篇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这一时期的陶行知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并且开始针对当时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将女子幼儿教育和农村幼儿教育看做未来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认为幼儿教育应该切实保护好幼儿的身心健康,加大对平民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

(三)实践期。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成立幼儿师范学院,并且在他的奔走努力下,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成立。陶行知强调要将生活材料用于教学之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方法。后来在他以及一些幼儿教育先驱者的努力下,以陶行知具体鲜明幼儿教育思想为目标的幼儿园纷纷建立,给当时的中国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带来了曙光和希望。

三、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有:1.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强调对人的教育要从小做起,重视人格的培养;强调儿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尊重儿童的人权,培养和鼓励儿童创造性的思维。2.在中国普及幼儿教育。他认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改变过去忽视幼儿教育的思想和态度;要改变办园的方式方法,普及农村幼儿教育,普及女子幼儿教育;要改变教师的培养制度,形成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3.要创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这主要是针对当时幼儿教育存在的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4.强调教育内容要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在当时国民体质整体水平较低的国情下,强调健康第一,保护儿童的卫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鼓励儿童进行室外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另外他还强调要重视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第3篇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进入生产实际,在一定的岗位上进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师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需求,确定科研课题,获得的科研成果为合作企业服务。

当前,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有国家认定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全国施行,一些产学研合作经验推广起来也十分困难。因此,本文从中国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了中国产学研合作的方式、特点及如何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各高等学校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供借鉴。

一 高校实行产学研结合作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最初的职能就是教学,综合传授间接的理论知识。然而,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把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己任的高等教育事业推向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不能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的目的。社会的发展呼唤高等教育加强与社会的结合,呼唤学校教育加强与劳动教育的结合,而产学研合作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模式。

1.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合作使教学科研人员站在社会的最前沿,最直接地感受社会经济发展对科研的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从技术市场获取办学资源,充分发掘大学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潜力,用知识创新来充实教学和科研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2.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直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高层次人才的涌现,从而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二 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方式及面临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外各种教育理论影响下,中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不断涌现。其主要形式是:

学校选择相关的企业,共同制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目标、方式和计划,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践,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帮助企业做市场调查、产品推销以及形象宣传等工作,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负责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和鉴定,同时可以发现优秀的学生,补充企业员工。企业向教师开放自己的信息,以实际案例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高校教师可以担任企业技术顾问,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需求,确定科研课题,获得的科研成果为合作企业服务。

但是,由于企业的主体活动是生产经营,高校的主体活动是培养人才,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目前高校缺乏激励教师从事与企业联合进行科研的机制,一些高校在评价研究成果时,看重的仍然是学术的数量、发表刊物的等级、论文的获奖情况等,较少关注学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因此,相当多的教师热衷从事理论课题研究,而很少考虑市场现实的需求,对企业所需求的应用研究既不关心,又不专研。结果是立项的课题不少,而真正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课题不多,脱离了合作企业的实际需要,不能为企业服务。

不少企业目光短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善于把自己的企业放到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大局中去作战略性的思考,追求“短、平、快”,“立竿见影”。因此企业不愿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参与产学研合作,影响了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合作的积极性。合作教育往往容易处于学校“一头热”的状态,企业由合作主体地位逐渐变为学校的学生实习基地。因此使企业在合作中得利是这种合作体制稳定长效的关键。特别是在产学研合作初期,会出现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利润不足,使产学研合作难以进行下去。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进行必要的人才、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准备,将产学研合作的投入纳入人才培养预算,特别是要提高教师面向合作企业实际需要进行科研的水平和积极性,为企业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发服务,使企业从合作中受益。

以上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优点在于易操作,机动灵活。然而其弱点主要是缺乏战略层面的合作内容,产学研各方之间没有较好地形成良性互动,产生协同倍增效应不大。

2007年6月10日,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召开会议,正式提出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在这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是众多相关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产业群;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高校是根据产业技术创新的要求以众多相关学科所组成的学科群。

实践表明,仅靠个别的学科,或若干学科的简单组合,难以解决当前产业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复杂问题。高校学科门类众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本来可以带来思维的碰撞和启迪,十分有利于创新。但传统高等教育各学科虽处同一校园,却难以开展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各学科“各立门户”“单打独斗”。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促进了产业群和学科群的发展。学科群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知识要素向产业技术创新的集聚,极大地提升了高校为产业集群服务的能力。这种新模式的产学研结合,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企业在产学研结合中占主体地位;产学研结合中产业群与学科群良性互动、协同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新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攻克复杂性难题的基本手段,是迅速提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由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的强大科技合力能使众多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热情较高,能保证合作的长效性,其缺点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协调难度较大,需由政府引导。

三 如何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的机制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效果,进行产学研合作应注意以下因素:

1.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企业的需要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是企业和高校,一方是人才的接受者,另一方是人才的输出者,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是推动产学研合作最主要的动力。对高校来说,首先应主动征求客户对“产品”的要求,重视客户对“产品”使用情况的反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否则就会没有市场,进而失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的条件,深化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尤其是要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员工的素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外的资金、技术不断涌入中国,这就要求企业也应从自身的需要出发,主动参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把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新要求反映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去,这样企业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高等教育中得到称心如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继而增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2.合作双方要能够优势互补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合作的内容要有互补性。产学研合作的过程要了解联合企业的有关信息(如企业需要什么、条件怎样等);一方面要比较“联合”与“不联合”二者的利弊得失,另一方面要对诸多备选对象进行比较,以选择符合条件的合作伙伴,这是合作取得成功,并保持持久合作的前提。选择合作伙伴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合作者们要具有共同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合作双方要能优势互补。

3.利益的互惠性

产学研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益驱动的合作,由于产学研双方处于不同的领域,存在着利益上的分歧。一方面,由于高校改革力度不够、分配机制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公的现象,使得高校教师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实际应用主动出击,寻求与企业合作的动力不足、活力不够、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虽然对高校的科研成果有一定的需求,但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只要企业的产品能维持,就不再投入人力、财力引进新技术,缺乏科技需求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吃老本、拼设备,最大限度地使用人、财、物的潜力,这些都制约着产学研合作的进行。因此需要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分配机制,明确合作双方在整个合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产学研合作双方受益。

总之,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正在蓬勃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不仅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还能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把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0(1):93~96

[2]杨友文、叶敏.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4):81~84

第4篇

《教育哲学通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黄济先生的一本著作,黄济先生认为“通论”有“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意思。这本书充满哲学理论和教育思想,对没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的人来说,着实耐小卜性子对书进行细读。但静卜心慢慢细读起来会小禁被作者的思想深深折服,会让我们对教育哲学有一些认识。

《教育哲学通论》框架结构很有逻辑性,一共分三编。第一编一共写了七章,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的历程讲起,从天道观与人性论出发,寻找渊源,就历史观与社会、伦理观与道德论、知识观与教学论、审美观与美育思想等方而有关教育哲学思想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探索。最后还就对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科学态度做了说明,主要体现了古为今用。第二编共写了六章,按照“洋为中用”的原则,对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主要流派进行了介绍和评析,从其思想渊源谈起,就影响教育实际较大的进步主义与改造主义、要素主义与永恒主义做了对比分析。又对存在主义和分析哲学进行了分析,在这两者分析中,企图对当前影响教育思想较大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做些分析和评价。第二编最后写关于西方,主要写划清西方与的思想界限,再则也为及其教育思想而临的新问题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第三编一共是九章,属于教育哲学中的基本问题。主要写了关于教育哲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外教育哲学这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及其流派作了比较详细的整理和说明,为教育哲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详细的观点和资料。接着就教育的本质、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知识论与教学、道德论与道德教育、美学与美育、宗教与教育和教育哲学的研究及其未来分章做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论述,并力求容纳前两编提供的资料和理论,联系实际,阐明问题最后在《教育哲学研究及其未来》一章中,提出教育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以为指导,实行古今中外法,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二、CC教育哲学通论》中的美育思想

整本书内容很多,完全吸收消化比较困难,但读了其中关于美育的相关内容,结合自己接受过的教育,能让人深受启发。书中讲到中国的美学和美育,有独特的范畴,几千年来它指导中国文学艺术和审美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甚至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独具的特点。而当代,美育己成为当务之急。从积极意义上说,它可以促进人的和谐、全而发展,塑造一个完美的人生;从消极意义上来说,美育是为了解决物质文明发展的小平衡。“美育”即审美教育,顾名思义,它是美学和教育学的结合物,也就是说,应当根据美学的理论和教育学的理论建设美育。黄济先生讲到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小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美育是时代的需要,社会主义社会比过去更需要美育。因为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性,小但对美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且为实施美育提供了广泛的可能。美己经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衣着打扮到仪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道德规范,从文体活动到艺术创作,无处小在。在国外影响日益加强的今天,使青年一代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分清好坏与美丑,也是当代美育的重要任务。美育在提高人们认识,扩大人们的视野,深入人们的生活,了解生活,在人们的崇高理想、科学信念形成上的作用,并小比科学差。美育在弥补人的空虚,解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发展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哲学通论》中美育思想的启示

读《教育哲学通论》,结合笔者学科教学(语文)的专业,书中讲到的美育也可以延伸到语文美育。语文美育是语文教育领域关于审美的教育,语文美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人的审美的发展,语文美育的教育要能使学生审美意识得到重建。语文教学包括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知识教学等,各个方而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

在识字写字方而,语文教师在教学生识字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汉字的演变历程及其中蕴含的美,汉字是表音、表意的文字,汉字的形态从象形逐渐抽象到现如今比较稳定的形态,可以向学生展现古代文字。写字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尤为重要,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的写字能力逐渐受到电脑的影响,俗话说“字如其人”,可见写字的重要性。通过写字,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美、形态美。汉字书写小简简单单是横、竖、点、撇、捺、钩、挑、折的组成,汉字有独有的结构美,书写也有技巧,注重穿插、避让、疏密等技巧,使汉字书写具有美感。教师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毛笔、钢笔、会写楷书、行楷,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方而,学生在研读语文教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进行研读,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肯定有其优秀出众的地方,具有语言美、思想美。但有时我们很难摸准作者写作的意图,这就要教师和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现智慧美的光芒。学生小仅要阅读语文教材,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文学素养,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可以增加自己的见识和拓宽自己的眼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当然,阅读小仅仅只包含阅读书,也包含朗读,朗读的抑扬顿挫也具有美感,例如语音的停顿、重音、语气、节奏。同样的语句,理解小同,停顿小同,表达的意思情感就小同。在朗读时,受到一定思想情感的影响,朗读的人在语言的表达上有明显的快慢、抑扬、轻重,小同的朗读节奏有着小一样的美感。

在写作教学方而,写作能力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方式,语文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见作文写作的重要性。提到写作文,教师们尤其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以卜笔,一写作文学生就像在挤牙膏,学生感觉没话可说、没话可写。在这样的情况卜,学生们写出的作文,问题很多,老师小满意,家长小满意,学生自己也觉得没有意义,学生从作文的学习中找小到成功的感觉,渐渐地产生了对写作文的仄倦感,特别害怕写作文,小知道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原因很多,学生没有从写作文中找到乐趣和没有写出美感。

学生要写具有创新性的作文,需要学生思维的突围,思维能开出最美的创作之花。例如,写 “水”,一般都会写水的可使用性的价值,从而想到水的宝贵,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发展水利工程等等,学生应该打破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学生要学会从相关的事物去引发思考,这样可以找到更宽阔的思维空问,可以扩展写,联想写,“水主沉浮” 联想到“水与人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联想到“水与政权”, “溪水汇入大海”联想到“积少成多”,“滴水穿石”想到“持之以恒”等等,再如,“雪化之后是什么?”,“雪化之后变成水”、“雪化之后能滋润大地”、“雪化之后是水滴从屋檐滑落的瞬问”,“雪化之后是春天”等等。这样写小仅新颖而且产生美感,使人能产生审美的愉悦。学生们学业负担沉重,在学习中,渐渐远离了生活学生没时问去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缺乏生活的基本体验,这就使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没有什么话可以说,没有什么感情可以抒发,导致写出的文章空洞且虚假。例如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品味时尚》、《拒绝平庸》,题目就让考生无法着笔,“时尚”似乎离高中生生活很远。

第5篇

关键词:叶圣陶 人己一体 主体间性

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因其丰富内涵、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的影响力,自提出后受到广泛关注,迄今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叶圣陶的人己一体说与习惯说、育人说一起,构成了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儒家伦理思想渊源、[1]个人与群体关系以及民主社会建设等内涵研究及其人生观教育、行为养成和政治方向指导等德育意义方面。[2]当前,随着党和国家关于思想道德教育亲和力、针对性、获得感等新要求的提出,参照现代西方哲学文化中关于“主体间性”研究动向,挖掘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中关于主体间性内涵,对于促进德育工作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的主体关系内涵

人己一体伦理思想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早期儒家学派主张“以己及人,视人犹己”的忠恕之道,体现在宋明理学中的心学学派思想体系中,其代表性观点是心学学派代表人物王阳明,他曾以“良知”为桥梁把天地万物统一起来,展现了万物一体之仁的主体精神。王阳明提出:“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以为天地矣。该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市,与人原只一体。”[3]王阳明的再传弟子、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何心隐把人心之“仁”视作派生万物的“太极”,认为它具有“不分彼我,人己一体”的至大至纯特征,“以至凡有血气之类莫不亲莫不尊”,[4]因此人人都应有“一体同仁”,不分彼此,互亲互尊,避免利害冲突,各得其所。这种思想打破了以往血缘中的亲亲和等级制下的尊贤界限,因而曾在封建等级社会中被视为异端,但他无疑具有个性平等的现代社会思想特征。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也推崇人己一体伦理思想:“己,人也,人,亦人也,此心同,此理同,性情或异,嗜好或殊,既同为人,当不相远,故道本诸身,欲征诸己。己所欲者,与人同之;己所不欲者,则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如心而出,反诸至近,而可行诸至远。盖万物同原,人己一体,至浅之理,而为极善之方。”[5]康有为在人己一体、人人独立的现代思想基础上重建儒家政治哲学,对其改革变法运动起到了理论支持的作用,也推广了人格独立平等的意识,为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叶圣陶的人己一体伦理思想基于传统文化中圣贤理想人格,认为人己一体思想就是能够替代他人抵御灾难、造福社会的思想与举动:“舍己救人的动机,从一方面说,由于人己一体的观念。既认定人己一体,他人将要遇到的灾害,就如自己的灾害一样,若不竭力抵御,不是对不起他人,简直是对不起自己:这样想时。自然表现出舍已救人的行动来。从另一方面说,由于灾害宁归于我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反面,便是乐利宁归于人;许多圣贤豪杰的存心.实在也不外于此。既见灾害到来,猜测其结果,必将有人受难,与其让人受难,不如由我来受:这样想时,自然也就表现出舍己救人的行动来。”[6]叶圣陶以道德教育为例指出,如果希望学生拥有节俭、诚信、勤劳、守纪、正派等美德,教师就应该在和同事、学生交往中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其基础在于人己一体:“我认为自己是与学生同样的人,我所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7]其伦理依据在于行为规范的普遍性与统一性:“为什么要如此?无非实作两句老话,叫做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叶圣陶所引用的“老话”来自传统儒家哲学典籍《大学》,意为有德行的人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后再要求别人行善;自己先消除了恶德,然后再禁止别人悖德。从现实依据来看,道德行为与道德认识根植于社会生活实践,叶圣陶以前苏联教育影片《天职》中的主人翁为例分析道:“阿略沙是在孤儿院的集体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有好些优点,最主要的是不自私。”[8]因为当时苏联孤儿院的教育是“绝不容许只顾一己不顾旁人的”,而娇生惯养的音乐家之子波里亚“逐渐养成骄傲懒惰种种习气,总括起来就是自私,而自私,是跟社会主义社会绝对不相容的。”[9]因而需要克服只爱自己的个人主义态度,做到诚实正直,爱人如己,细心耐心,不妨碍别人,遵守纪律,勤学苦练,循序渐进地学习提高,才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

二.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的主体间性分析

中国古代人己一体思想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当然也具有缓和阶级矛盾的客观性一面。叶圣陶的人己一体伦理思想是在现代革命与新社会建设实践中,借助于道德建设规律,对人的行为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对于调节新时期人际之间的道德关系,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叶圣陶生活的时期(1894―1988),古老的中国正经历着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经过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上,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包括在内的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中西方文化在借鉴、交流、批判与融合中得到新的发展。叶圣陶的民主意识、劳动教育思想、人己一体观念等均产生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时代,通过比较分析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叶圣陶相关思想的内涵。与叶圣陶同时代的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发展了当时流行的“主体间性”理论,与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具有类似之处。主体间性的提出主要针对以往认识论哲学指导下的工具理性所带来的的弊端,即主客二分自然观、社会观与交往观所引起的异化现象:在人c自然的关系上,对自然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际淡漠、猜疑、算计与不安全感成了社会关系的主流,引起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此起彼伏;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人们的物质欲望膨胀,精神需求与物质生活不平衡,致使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而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强调主体与同样作为主体的他者之间的关联性和相关性,既包括社会性,也包括个体性、群体性,注重主体之间的共在性、平等性、互动性和共识性等关系,共在性强调多个主体的共同存在及其互相依存、彼此影响,平等性指主体之间具有同等言说,可以进行角色互换。互动性指主体之间的通过互相沟通、交流、协商、论辩等达成共识的过程。[10]在此过程中,主体不再把自身以外的存在者视为的对象性存在,而是视为是平等的主体性存在,双方通过交往、对话达到“共在”。海德格尔在教育观方面曾提出了“让学习”的教育思想,即教育要以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活动,将学生的学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之将学习作为一种自我发展方式和个体素质倾向,热爱和享受学习。这种学习观与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教”等理论相比,其所表达的基本意涵是一致的。[11]在方法论意义上,主体间性方法主张“对对象主体要尊重、同情、设身处地、将心比心,通过互相倾诉和倾听的对话,进人对象主体的内心世界,才能充分理解对象主体。”[12]比较而言,从思想内容来看,西方“主体间性”理论有着思辨性特点和主体理性优势,而叶圣陶的人己一体伦理思想则更具有深厚文化渊源和崇高思想境界的优越性;从话语体系来看,西方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繁琐、艰深,影响了理论传播的广度,而叶圣陶的人己一体伦理思想以轻人的文学为载体,寓意明确,深入浅出,得到广泛传播与推广。同时,引入主体间性理论对于深入理解叶圣陶的人己一体伦理思想、促进人己一体伦理思想现代化具有启发意义。

三.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的主体交往价值

20世纪初,现代西方哲学发生了有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此后对文学、法学、社会管理、教育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叶圣陶作为生活于20世纪的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与文学家,其著作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映,在各个方面均有着对个体命运和生存状况的关注,与主体间性哲学家们所提倡的交往活动有着相似性,更有着自身思想的优越性和境界的超越性。从哲学史来看,古代西方哲学是本体论哲W,对世界本源的质料、理念等本质的研究成为主流。近代哲学以认识论为主要课题,在主客体两元分割的机械论思想指导下,主体性膨胀,理性高扬,人的绝对精神统摄一切,甚至可以“为自然立法”,人与人之间成为对立、竞争和冲突关系,社会分化为“单子式”个人,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被消解,也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等严重问题。比较而言,我国古典哲学在自然观方面强调天人合一,在人际交往方面重视人己一体,在人与自身关系上提倡“存天理、灭人欲”,体现了优秀文化传统的合理性一面。传入中国后,为我国思想界提供了辩证、适度、人民主体等正确的理论武器,对革命、改革和建设起到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叶圣陶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理论修养,集中体现在人己一体的伦理思想之中,并导向民主活动的参与与管理等社会实践。与叶圣陶同时代的海德格尔作为一个哲学家,其主体间性理论是对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灵魂与身体、理性与欲望、物质与精神对立冲突立场的扬弃,其理论武器则是从其老师胡塞尔那里继承来的主体间性概念,胡塞尔试图从意识的意向性出发,根据意识总是有所指向并对其赋予意义的特征,从理论上使意识与事物、他人联系起来,将客观性的衡量基准置于群体成员相互沟通、检验、理解与普遍认同的基础上,认为主体意识在“推己及人”的思维逻辑指导下开展统摄、统觉、移情、同感、联想等共通性的精神活动,组成生活世界中的共同体。海德格尔则以人的存在替代意识主体,将具有独立性、实践性、自足性的人称之为“此在”,它与世界、事务和他人共同存在,浑然一体,在持续互动中相互产生关切、操心等“烦忙”的存在状态,通过相互开放与移情中达到“共在”。海德格尔的再传弟子哈贝马斯以相互理解的交往哲学来取代意识哲学,主张加强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交往主体要保持交流内容真实、交往态度坦诚、交往过程规范,[13]建立起自主、平等、合理的主体关系,达成理解和相互认同。叶圣陶的人己一体伦理思想也可以细分为认识方面、存在领域和交往活动方面,且在认识方面根植于社会实践,在存在领域同情和关注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在交往活动方面主张严格自律,较之西方主体间性理论有着显著的民族特色和可行性特点,但由于叶圣陶的文学家、出版家的工作特点,其理论融合在文学作品之中,在“文以载道”的文本形态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理论形态建构上不同于西方哲学著作,这一点是不能苛求于作家本身的。

参考文献

[1]熊华生,吕佩霞,陈S.小学教育精选文集语文教学,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3

[2]任苏民,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63

[3]王阳明.传习录

[4]何心隐.爨桐集・仁义

[5]康有为.论语注

[6]叶圣陶.指导大概.

[7]叶圣陶.如果我当老师.叶圣陶集.(第十一卷).98

[8][9]叶圣陶.苏联的教育影片.叶圣陶集.(第十一卷).202

[10]齐建英,语用学视域中的法律推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68

[11]张健,职业教育的凝思与创新,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225

[12]李玉平.互文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商务印书馆,2014.:36

[13][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3

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和谐寝室;构建

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成长成才和高校的培育环境密不可分,而高校寝室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当今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的指导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公正为先,以和谐为基,以民主为魂,以人本为源,以文明为柱。

2、令人堪忧的高校寝室关系现状

目前,高校寝室人际关系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笔者在走访某师范大学学生寝室的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寝室关系比较和谐,和谐的寝室关系不仅为寝室争取到相关荣誉,如校“文明寝室”荣誉称号;而且寝室成员的个人成长也相当好,如同寝室四名同学都考上名校研究生,同寝室四名同学均在500强公司就业等。但也有部分寝室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笔者通过分析,他们存在共性的现状:如寝室人际关系淡漠、寝室突发性冲突、寝室成员矛盾难以调和等。在走访中,有些寝室出现矛盾,往往是“四个人建立一个群组,同在一个屋檐下互不说话,只靠网上交流”。这些现象在学生大一时比较少,到了高年级问题凸现出来。男生寝室和女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现象在数量上和特点上存在差别,表现在男生寝室成员矛盾少于女生;二者处理矛盾的方式不同,女生更倾向于采取“冷暴力”解决问题,男生则会出现吵架甚至打架来解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大学生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我们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高校的推动。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承担推动祖国未来发展繁荣的神圣使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更应做全社会的表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契合紧密,是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其次,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高校学生寝室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人发展,而且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更关乎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和谐”,这和高校学生寝室的建设目标完全一致。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更有利于高校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笔者所工作的高校倡导“三全育人”新理念,即在全校范围内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体教职员共同的工作目标,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贯穿于学生在学的始终,倡导多途径、多层面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于指导“三全育人”工作,更有利于内化学生和谐寝室关系构建的实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有效推动高校学生和谐寝室关系的实践

当前高校学生寝室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这与家庭教育模式、“90后”大学生个人特质、学校的管理方式和水平、社会风气和评价体系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可以从工作队伍建设、创新载体、搭建教育平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创新学校管理模式,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建立“校”“家”“生”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共同推进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工作。

1、高校学生寝室不和谐的成因

首先,“90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质。当前,大学生中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是整个家庭的中心,长期的家庭成长环境造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过分注重个人兴趣爱好和需要的满足这一特质。他们个人主义观念十分强烈,而集体意识淡薄。一方面,他们表现欲强烈,敢想敢做,积极表现自我;另一方面,他们很少顾及他人感受,许多大学生对他人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同情,不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就造成在寝室集体生活中,成员关系淡漠,大学生孤独感强烈。

其次,社会风气和评价体系的异化作用。当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会影响看似平静的校园。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在大学,同学之间的友谊不再那么单纯。如在涉及考研、就业这种关系切身利益的事情时,很多同学暗自努力,大家的交流也会减少。一旦涉及个人利益,寝室成员之间竞争加剧,矛盾凸显。作为“90后”的大学生,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不高,他们作为独生子女同时面临家庭的厚望和社会上激烈的竞争环境,他们压力巨大,心理脆弱。一旦出现矛盾,往往急剧激化。

再次,学校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不够完善。在很多高校,学生寝室硬件上了台阶,但其管理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学生没有选择住宿地点的自,管理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队伍不完善,出现寝室矛盾时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都是造成寝室关系不和谐的间接原因。

2、通过“四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构建高校和谐寝室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学生社区工作模式创新相结合。良好的学生寝室管理机制是构建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重要保证,坚持创新工作模式意义重大。笔者所工作的高校近年来推行学生社区网格化,大力推进“数字化”社区工作模式。具体表吸在“数字化”迎新与新生入学教育。学校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开发网上报到系统,鼓励新生自主报到;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引导新生自主学习;打造数字化校园,启迪数字化人生。数字化工作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实现网上报到、网上选寝室床位、网上学习,方便快捷,而且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强,这一工作模式的创新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自助服务、志愿者结对帮扶和学生网上自主学习中,为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奠定了牢固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学生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相结合。高校和谐寝室关系的构建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应当积极探索社区辅导员――楼栋长――楼层长――寝室长四级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拔一批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组成“楼栋学生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寝室的管理。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理应在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已成必然之趋势,这就为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员配备。

但目前在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中,专职的社区辅导员配备尚不完善,缺乏专门从事社区工作的专业人员。笔者工作的高校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值得其他高校借鉴。首先,学校选拔了一批素质过硬的社区辅导员,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社区工作队伍。其次,打造社区工作平台。学校在基础条件较好的楼栋试点,专门开辟了学生活动室,为社区辅导员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硬件支持。第三,形成合力,推动社区建设。依托社区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和党员学生干部,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在人才队伍培养上,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他们的头脑,他们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的宣传者和实施者。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相结合。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高校是国家思想文化的高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青年决定国家的未来,青年的价值观影响未来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场所,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寝室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使之成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寝室文化建设可以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展开,比如开展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文化活动,以寝室文化活动的“体”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魂”,力求以优秀文化活动的魅力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国内某些高校通过编排话剧、社团文化活动进寝室、寝室文化建设月等活动,吸引学生、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了显著的以文“化”人的了良好效果。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和谐寝室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高校和谐寝室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导,同时建设过程本身也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和谐寝室建设需要优良的管理机制,更需要内化为广大学生服务。东南大学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教育实践学园和耕读园,以学生寝室为依托,成立七大主题学园,通过开展绘画墙、主题展板、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等多种活动,形成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相融合的良好效果。高校和谐寝室的构建可以通过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的有机结合,以服务来育人,建立长效机制,达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高校和谐寝室二者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的目的。(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思政专项)

参考文献:

[1]衣庆泳.对话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问题[M].中国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2]陈芝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3]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4]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5]罗国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6]杜杰,管祥兵.大学生良好寝室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其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61-62.

[7]林晓.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50-53.

[8]刘军,程毅.大学生寝室矛盾化解与人际关系重建[J].教育理论研究,2009:151-152.

[9]刘春雷,李铁镔.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81-84.

[10]李忠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文化纵论,2012.9:58-61.

[11]熊晓春,韩菁.关于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