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7:33: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入门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基础学是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学科,是学习中医学,针灸学,骨伤学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程由于是学习中医的入门学科,其内容广泛,种类繁多,无论是教师讲述,还是学生理解都深感费力。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祖国的中医药事业,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本人介绍如下几个教学事例
事例一:学生李某,家庭环境优越,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一般社会生活常识了解不多。
中医基础学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学科,用生活小常识来启蒙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好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李某进行一些小常识的总结,加强与其的相互沟通。
例如:在讲解阴阳概念的理解时,先从阳光的向背来讨论,再从温度的高低入手,再次从昼夜的交替阐述,最后在这些常识的基础上,使张某对于阴阳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刻。
提炼方法:联系常识,加强沟通。
事例二:学生张某,学习刻苦努力,常废寝忘食,但成绩不佳。
中医基础学的许多内容相似,又都需要记忆。但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而是在一定的了解内容,适当扩展的前提下,来记忆的。针对张某的特点,教授其在先阅读,再对比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的方法。
在这样的图表法的基础上,张某对于津液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提炼方法:注重讲解,对比记忆。
事例三:学生李某,上课认真听讲,但课后总结归纳能力较差。
中医基础学的脏象学说,条目林立,内容繁多。学生课后总结整理起来困难重重。在了解了李某的问题后,采用分清主次,重点突出的方式。
例如:在讲解脏腑生理功能时,对于五脏的生理功能进行多课时的重点讲解,与此同时对于六腑的生理功能在主要讲解的基础上,尽量体现出与五脏之间的差别。这样李某就可以了解到学习内容的主次之分了。
提炼方法:脏腑功能分清主次。
事例四:学生王某,聪明伶俐,迷恋网络,但上进心极强。
中医基础学中的个别章节,因为其内容简单枯燥,教师即使费尽心思也收效甚微。知道王某的情况下,与其沟通后,在结合其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不单单使王某提高了学习兴趣,对于其他学生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经络的讲解采用电化教学,用网络上特有的动态人体经络图进行教授。在学生的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炼方法:网络互动,直观明了。
关键词:中医药;古典医籍;研究生;知识产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231-02
中医药古典医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历经几千年中医药文化的积淀,对于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培养中医药人材, 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是近些年来新兴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其重要性获得了业内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重视,是中药国际化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研究生主要集中于古典文献的研究,如果能够将中医药知识产权融入古典医药文献的研究,必然能够让古老的中医药文化与新兴的知识产权相结合,收获累累学术硕果。本文以古典中药学文献《证类本草》为例,就古典医籍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医文献研究生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及方法做以论述。
一、古典中药学著作《证类本草》概述
《证类本草》全称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北宋药物学集大成之著。成书于元丰五年(1082)前后。全书31卷,在广泛的文献辑录基础上,收药1748种,单方验方3000余首,方论1000余首,许多已散失的医方赖其得以留存,为后世保存了丰富的民间方药。
二、中药学典籍《证类本草》涉及的中药知识产权内容
1.古代方剂的专利保护。中药复方最能够体现中医组方用药的精华,我们临床使用的很多处方是在古方基础之上化裁而得到的,古典医著《证类本草》收载方剂3000余首,对于医方申报专利而言,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是专利的“三性”,即为专利的确定准则。(1)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以任何方式为公众所知,或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含申请日)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证类本草》中收载的方剂是否还可能具备专利的新颖性?美国兰德斯与波斯纳认为:如果有关一项发明的知识已经完全被人忘却,则再次发明认可对之获得专利。抛弃可以被作为证据,证明了第一个发明人未能够将其想法付诸实践,而将抛弃了的事物付诸实践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明人。 唐氏在《证类本草》中增列附方三千余首,上自仲景方,下迄唐氏本人经验方,无所不收,使书中多狄┪锒加懈椒健H绻《证类本草》中3000余首方剂被弃而不用,那么必然是中医药领域的一个浪费,而将其充分利用并寻求专利的保护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证类本草》中收录的方剂,我们在临床中都可以加减治疗很多疾病,这些方剂是在原方基础之上的变换,因而具备新颖性。(2)创造性是指同已有的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证类本草》中的许多方剂,在临床上加减应用治疗今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证类本草》中记载的方剂四顺汤,由甘草、人参、当归、附子、干姜组成,最早用于治疗寒冷饮食不调,下利。笔者在临床运用过程中,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将其加味青皮、延胡索、枳实、川芎、黄芪、益母草,用于治疗妇科气血两虚,肝气郁结,脾虚中寒之月经失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临床积累医案数量足够大,确认该处方的疗效可靠之后,可以将其申报为“一种治疗妇科虚寒性月经失调的中药组合物”专利。《证类本草》中的许多方剂在临床中加减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如果将这些疗效确切的方剂全部申请专利,将会是一笔巨大的中医药知识财产。(3)实用性是指发明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加减药味的古方,必然是经过了长期的临床观察,确认疗效之后申报专利的;但是获得专利授权之后,要想成为新药上市,必然要经过新药申报、审批、注册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中药复方专利只有转化成新药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其意义。因此,在申报专利之前就应该做好申报新药的准备。
2.道地药材的地理标识保护。《证类本草》收载药物1748种,在说明药物的形态、功能、用法、用量、炮制等方面的基础上,对于中药出处也有详细的论述:如卷10提及的大黄,书中论述:“大黄,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今蜀川、河东、陕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锦文者佳。”这是对于中药道地性的早期论述。“道地药材”是古人评价和控制药材质量的一个称谓,通常是指来自特定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精细、质量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因而道地药材被用作优质药材的代名词,道地药材的保护方式是地理标识,TRIPs协定第22条第1款对地理标识作了这样的定义:地理标识是指识别某货物来源于某成员领土或该领土内的某地区或地方的标识,该货物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主要归因于该地理来源。《证类本草》记载7种和州产药材,分别为干地黄、茵陈蒿、芎 、蘼芜、当归、牡丹和桔梗,和州为今安徽和县一带,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该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系丘陵、低山地区,区域内野生药材品种丰富,是安徽东部重要的中药产地;而以我国传统中药材产地滁州为标识的知母、薯蓣、人参、黄精、葳蕤、车前子、升麻在本书中也有翔实的论证。
我国中药材品种丰富;但是,同一种中药可能质量差异较大;中药材质量直接影响着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是当今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而,应加强道地药材的地理标识保护;在此基础之上,加强对道地药材有效成分的研发,开展中药材GAP建设;GAP的实施是解决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其过程是通过明确物种的真实来源,严格控制药材的农药、重金属等污染,以及实施种植全过程规范化,实现药材质量安全和稳定可控;在保证饮片质量的前提下运用复方防治疾病。
三、中医文献研究生展开古典医籍知识产权教育的方法
1.将相关教育纳入研究生日常培训及专题讲座。研究生入学之初会接受到学校、院系、导师、课题组等多个层面的教育,以充分地了解在校期间各项章程及学习任务。在接受导师及课题组教育之时,可以将古典医藉分类别、分阶段的介绍给学生,同时向他们灌输知识产权的各个领域知识,培养他们该领域的兴趣,同时组织青年教师成立阶段性成果评审小组,通过学生自评及小组测评的方式定期汇总各个学生的成绩,通过这个过程的教学实践,很多学生会激起热情进而在该领域中发掘自己的硕士课题。
2.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门。几年前笔者在重点中医药院校展开了关于中药知识产权的调查研究,兴趣浓厚但是了解甚少,因而对于年轻而精力旺盛的学生们,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作为前期的入门向导。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们更喜欢相关领域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论坛、讲座等较为灵活的学习形式。在学生们之间展开调查问卷,就大家感兴趣的论著及知识产权内容设置论坛的板块,课题组每季度设置相关知识的宣传周,张贴相关知识的Y料,同时聘请专家开展学术讲座。
3.开设选修课程,拓展学习领域。中医药院校的选修课程灵活而多样,医史文献的教师可以联合知识产权法学的专家学者一起之制定授课计划,进而在中医药文献以及基础类研究生中开设古典医籍知识产权保护的选修课程,详细介绍其授课内容,鼓励一年级的研究生选修。其他院校可以选派学术成果显赫的教师到相关知识产权院校进修,为培养学生做多方面努力。
4.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指标。古典医籍的知识产权保护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具备此领域的认知。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是难度较高的工作,需要在具备广博的中医药知识背景、精深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通晓法律规则,同时具有较强的写作水平与逻辑思维能力。研究生是众多本科生中选拔的优秀生源,因而不乏具备此能力的学生。因而可以制定奖励条例,激励更多的学生在发掘古文献的同时锻炼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综合能力,以更多培养专业化、复合化的中医药人才。
医理、文理、哲理的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然而时代变迁,中医学的文化背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学生学习中医,需要面对穿越时光的巨大跨越。在现代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古文基础相对薄弱,对古代哲理则更是一知半解,因而当他们面对由古代文理,哲理支撑起来的中医医理时,就会感觉艰涩难懂、枯燥乏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启蒙阶段,学生因为对中医有畏难情绪而失去学习兴趣,这对他将来深入学习中医理论是非常不利的。因而,作为授课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教学中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例如讲到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制定的抑木扶土治法时,可以引用《红楼梦》中宝黛的一段对话:黛玉抱病在床,宝钗前往探视:“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看,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通过引用大家熟知的文学着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理解运用五行生克规律所制定治法的深刻内涵。
掌握生动的语言艺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人虽然胸有丘壑,可就是表达不出来,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弊端。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讲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讲授起来就生动幽默,学生想溜号都困难;而有的老师授课,学生感觉云山雾罩,让人想不睡觉都难。由于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学新生,一些专业术语本就非常难懂,如果教师再用很专业的术语来解释,只怕学生会越来越糊涂。所以对任课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进行解释。如介绍“魂”和“魄”时,这两个词汇在中医学里是非常广阔和深奥的概念,如果教师仅从定义进行阐述,学生会感觉很不好理解。此时可以举一个“青蛙实验”的例子,帮助其理解。即将青蛙破坏脑组织后,在其肚皮敷上沾有盐酸的薄纸,青蛙会反射性的出现蹬腿反应。这说明青蛙可以在非本能的反射(魂)消失的情况下,还存在一些本能的反射(魄)。即“魂”不在了,魄还在。这两个概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密切联系临床
很多人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且授课的对象又是新生,只要讲好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至于临床,那是以后的事情了。还有人批评一些急于学习临床知识的学生,“还没学会走,就着急跑了”。殊不知,我们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中医辨证施治能力低下的问题。而究其原因,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滞后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这种思维的培养必须从中医的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就开始。针对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缺乏中医基础的新生,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的时候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由于学生所学有限,通常意义上的“临证”对于其难度较大,故可采用案例式或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案例式教学接近于直观场景,克服了从概念到概念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可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所选择的病案,难度不宜过大,要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对疾病进行辨证,并提出治法和方药,再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则充当主持人的角色,负责点评和总结。实践证明,虽然辨证、治法、方药都属于“超纲”内容,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点评,学生完全可以理解整个辨证论治的过程,不但有助于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对帮助学生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强调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对象是大学新生,他们在高中阶段多习惯于逻辑性的思维方法,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是感性的,知识的积累主要靠记忆获得。中医学产生于我国古代,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为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具有其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是理性的,知识的积累是通过思考而获得的。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不适,进而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新生入学,我们要帮助其调整思维模式,掌握辩证思维、整体思维等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式。然而这种思维方法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时时加以渗透引导。如讲授“整体观念”时,涉及“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及“天人一体观”,就可以举一些深入浅出的例子加以讲解,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加以渗透,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为其进一步学习中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学》作为一门临床学科的课程,在西医类高职高专院校中,由于课时量少,教学内容牵涉面广,给《中医学》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 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模式不同于西方医学。张登本[1]认为中医的思维方式,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具有长久稳定而又普遍起作用的思维定势或曰思维惯性,是一种被定型化的思维样式、结构和过程,是学习、研究、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基本样式、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可以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大主要特点着手,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张虹[2]提出中医学体系中的整体观念有助于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疾病和一切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疾病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辩证论治有助于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重视个体体质、年龄、性别、地域、时间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整体观念是对人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如《黄帝内经》所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辨证论治是对于疾病的辨别和诊治的认识。如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咳嗽分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湿阻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等。中医思维方式是学习中医学课程的灵魂,贯穿于学习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操作技能的全过程。教师在授课中紧紧围绕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两大特点,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中医思维方式。
2 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
包海燕[3]提出在《中医学》这门课中,首先开启中医神秘面纱,面向初学者的就是中医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故本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基本上奠定了中医学习者们对中医的初步印象及学习基调,并将深刻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第一课,也是后续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理论指导。专科医学院校的《中医学》课程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等5类学科的知识,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贯穿于《中医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如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阴阳学说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被用来剖析、总结药物的性能、作用;五行学说在治疗疾病时对脏腑用药的指导意义,以及根据五行学说可以针对疾病确立具体的治则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需要安排充足的学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的讲解务必深入透彻并适当练习临床诊治、用药。使得中医基础理论的讲解不再空洞无物,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3 灵活运用病案分析授课
临床病案详细真实的记录了诊疗的全过程,直观地反映了医生的诊断思路和诊疗方法及用药情况,是临床医学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座桥梁,是学生从学习理论知识到应用理论知识诊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病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辨别诊断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惠翠兰[4]等研究表明病案讨论能以最快速度使学生从理论转向实践,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了临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医传统医案众多,授课教师应在有限的课时内筛选出来最具针对性、与临床教学密切联系的医案进行讲授。具体做法,可以结合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给学生展示病案,并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组织学生分组对病案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最后,教师听取各组讨论结果,做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病案为核心,以学生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良好的中医学教学方法。
4 以实践教学为依托
张锡纯是晚清著名的医学家,是中西医结合的鼻祖,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杰出贡献,他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被誉为“近代中医第一人”,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被称为我国中医界“第一可法之书”,是近代中医最受欢迎的医学著作。所创方剂200多个,有不少方剂至今仍被广为流传,且屡用屡效。
2、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早年入主太医院,后来辞去太医职务,跋山涉水,走遍大江南北,考证古今本草著作成百上千,花费27时间,终于写成震惊中外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被达尔文称之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李时珍的卓越成就,被后世誉为“药圣”,被李约瑟誉为“药物学界中之王子”。晚年所著《濒湖脉学》更是中医脉诊入门的不二神作,至今“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成为中医入门的必读专著。
3、儿科鼻祖:钱乙
钱乙是宋代的太医院丞、翰林医学士,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他一生妙手仁心,终其一生旨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践行中医医道的博大与慈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被后人誉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另外,钱乙创方也极其精妙,他将张仲景的肾气丸改为六味地黄丸,名流千古,至今广为流传。
4、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道士,天资聪明,却不愿入朝为官,终身为科普中医而奋斗。写成的《千金方》(由《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组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是全世界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医生,全世界第一个用彀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早一千年;全世界首创以砷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他是悬丝诊脉的发明人,至今无人继承此项绝学。除此之外,他还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所著《大医精诚》至今被中医人士家弦户诵,被唐代宗誉为“百代之师”,被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世人尊称为“药王”,而且还是古代名医中,寿命最长的医生。
5、小仙翁:葛洪
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平生有《肘后备急方》传世。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葛洪创造性的对狂犬病采取预防措施,是世界免疫学的先驱,欧洲免疫学家巴斯德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疯狗病,再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狗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上相似,但却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葛洪是全世界第一个记载用青蒿治疗疟疾的人,而且直到千年以后,青蒿素的发明、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都是受到葛洪的学术思想的启发。
6、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药学家,用毕生精力写成《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被后世医家奉为“方书之祖”,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张仲景最早记载了人工呼吸的操作雏形,比国外早了1600年[1];张仲景首创了药物灌肠法,比西方医学早了上千年。张仲景的学术思想被海内外医学人士学习,被后人誉为“经方大师”“医圣”,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7、外科鼻祖:华佗
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药学家,不仅对中医中药极其娴熟,对于针灸、外科手术更是炉火纯青,而且在养生方面,也有杰出贡献。发明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手术麻醉的医生,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他在外科手术方面,颇有成就,相传因为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从而被多疑的曹操误以为是在谋害他,于是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结果了华佗,直到曹操最疼爱的儿子曹冲无医可治的时候,才幡然悔悟错杀了华佗。正是因为华佗如此高超的医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另外,华佗发明的五禽戏,至今仍是养生导引术的必学之术。华佗与张仲景是同一时期的名医,有“南华北张”之说。华佗在民间,被尊为“神医”,名气要比张仲景大很多。再者,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却专门为华佗写有传记,却并没有给张仲景写传记,足见,华佗的医学水平,在东汉末年是最高的。
8、扁鹊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号卢医,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全科医生,著成《黄帝八十一难经》传世。扁鹊的学术成就,至今都是个谜,很多技术都惊为天人,今人听到扁鹊的医学故事后,不是瞠目结舌,就是叹为观止。扁鹊在救治虢国太子的休克假死,成了“起死回生”的神医;在《列子》中记载,扁鹊为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换心,厉害之处在于是给两个活人把心脏对换,而且两个活人依然活着,从换心后出现的症状来看,与现代心脏置换术之后的症状惊人的相似,这应该不是作者凭空猜测的;在《史记》中记载,扁鹊的眼睛能够“视垣一方人”,比现代的CT还厉害。当然,这些还是有点不可思议,但他对于中医诊断学的推进,起到了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对此,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
9、医祖:岐黄(岐伯与黄帝)
岐黄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创始人,是中医古代第一个医学团体或者是医生组合。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黄帝和岐伯。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氏,是五帝之首,也是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的发明者,黄帝与当时最著名的医官岐伯等人对医学的探讨,被后人整理成《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也是中医的四大经典之首,它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探讨生命规律,创建天人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病治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哲学、天文、气象、物候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中国古代第一步围绕生命问题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医几千年难以超越的旷世巨典。而岐伯与黄帝,往往二人并称为“岐黄”,被誉为“医祖”,后世医家也常把“岐黄之术”作为中医的代称。
10、药神:神农
摘要:现代中医院校大学生是在西方逻辑思维模式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中医学是东方古代传统科学技术的代表,其思维模式具有逻辑和非逻辑的双重特点。当前中医教育在专业思想稳固性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对中医学理论在思维与认知上存在缺陷。充分认识中医学本身的思维特点,从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是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 中医教育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中医学作为东方科学的一部分,其思维方式具有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双重特点,同时代表东方主要思维方式的非逻辑思维的顿悟、心悟和直觉被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在中医思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是在以西方逻辑思维为主的知识体系下培养出来走入大学校园的,这造成了学生对具有逻辑与非逻辑双重思维模式的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在认知上产生了障碍。当前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思维问题是中医教育的关键问题。只有从培养学生逻辑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着手,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医学自身的思维特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1 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已经历经百年西方文化洗礼,当代大学生更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西方科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医学的认识大多来源于以西医为主的医院,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思维在社会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理论认知和建构方面,则较难理解传统的思维模式。学生进入中医药院校以后一开始学习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元气”“阴阳”“五行”“命门”“三焦”等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在目前的解剖学并没有严格的对应物。学生在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学习中仍像在中学时对于概念的认知一样,注重对其物质实体性的把握,用逻辑论证去分析,把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但这种形式逻辑的认知方法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因为概念是思维抽象的结果,而中医学的概念不是实质定义,而是思维到最高层次的哲学概念,即“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辨最高阶段,不能用形式逻辑的属加种差的方法去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由于学生对中医基本概念的认知困惑,进而对由中医的基本概念建构起来的中医理论系统也不能完全的理解,甚至持否定的态度,有的甚至会排斥对中医的学习。中医学强调唯象联系,突出宏观整体,重视和谐平衡,与学生以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格格不入,不易理解难以接受,另外,中医和西医所认知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其中有一些相同语词构成的概念,在其内涵上是不一致的,如“心”“肝”“脾”“肺”“肾”等,西医对这些概念是实体和解剖意义上的解释,中医是系统和功能的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造成混淆,尤其是刚入门的学生,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对专业失去信心。
2 中医思维中的逻辑与非逻辑解析
造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中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医理论的思维形式与学习者的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而当前的中医教育模式并没有从中医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模仿西医教育模式,这样造成一些中医药院校学生和中医研究者对于中医学产生困惑,并极大的影响着他们对中医药的学习和信任度。
中医学知识和所有的古代知识一样,以自然哲学为背景,在中国传统的求同思想的影响下结合当时的简单解剖知识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始终没有与伦理道德、艺术、宗教、等文化分离,主张“天人合一”,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字样,求同即求得万物的整体和谐统一。其理论体系从思维的角度上看,既有逻辑思维的概念、命题、推理,又有非逻辑思维的形象、直觉、顿悟,而作为中医学最主要的特点——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非逻辑思维占主要方面。
2.1 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的最普遍、最基本的类型,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其理论体系上来看,中医学是具有完整的概念、命题、推理的理论体系,从元气——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层层深入通过演绎和比类推理将整个人体的系统性、整体性体现出来。在其具体应用方面主要是以辨证逻辑为指导的,从对阴阳的消长平衡分析法,到五行生克制化的制约法,到治疗的本标缓急法,再到经脉脏腑的运动传变法,最后到运用自如的知常达变法。
2.2 非逻辑方法包括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它们与逻辑思维相比,缺乏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逻辑内涵,而是强调感性认识,以意象、联想和想象或直接领悟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及规律,甚至有时伴有“灵感”这一特殊的心理体验及心理过程,使认识主体的创造力达到超水平的发挥。非逻辑方法历来被认为在中医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如匡调元所说:“在传统中国医学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直觉领悟与形象思维而不是靠逻辑思维[2]。”中医学中的非逻辑思维方法体现大量的形象化、类象化、比象化语言和思维的应用上,如四诊上形象话语言的应用,发热、恶风、恶寒的“翕翕发热”“蒸蒸发热”“淅淅恶风”“啬啬恶寒”等,湿邪所困的“腰重如带五千钱”等,对于脉诊“如盘走珠”与“如刀刮竹”“如循琴弦”与“如循刀刃”等;在辨析病因病理变化时,六学说用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特征作类比来说明病因病理,建立了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结合的病因观念,如眩晕欲仆、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风之善动相似,故归为“风证”;在确定治则治法时,如“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辨·治病法论》)。又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导龙入海”法、“引火归原”法等都是通过事物本身的形象结合个人的感悟和经验沿着取象比类的思路生发出来的。这种用心领、会意、体悟的思辨功夫,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意[3]。这些知识来源于历代医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判断,基于主观的直觉、预感和洞见而深深植根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之中。这些知识就象中医中的阴阳的概念一样含有大量非语言、非概念形式的信息,语之则不能尽意,故“圣人立象以尽意”“用意以明理”,所以历代医家总是把“医者意也”作为行医的最高境界。“医者意也”在对中医的认识中甚至可以作为中医非逻辑思维方法的代名词,它不仅体现在形象思维方面,而且与直觉、顿悟密切相连,它能激发思维主体的想象,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使认识主体的创造力达到超水平的发挥。它不需要琐碎的实验数据和指标,也不需要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推理,它保持了认识活动本身的整体性,在广阔的联系中认定疾病,能够揭示局部的、分割的方法甚至很难揭示的人体奥秘。中医这种“医者意也”心悟的能力是建立在医者的两个基础之上,一个是医者的知识结构基础,另一个是其临床实践的经验基础。所以,中医本身具有极深人文内涵的医学典籍和经验积累性决定了”医者意也”
张怡智医生自从2009年到了美国新奥尔良一家整脊诊所后,北京找他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总是带着希望而来,失望而回,为他远赴美国而深感遗憾。然而,有谁能知道,张医生并不是舍弃自己的祖国、同胞,在他心里有个更宏伟的目标,那就是走出一条世界之中医之路。
张怡智医生是一名杰出的、复合型中医养生专家,于2003年创立了>。.张医生一直苦心钻研养生之道, 并悟到了中医学的真谛,他所倡导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手段,代表着中医学的未来之路----让中医走向世界,憧憬着世界中医之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学专业毕业后,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师承多位名老中医,学习各家专长,从一名初步掌握了中医基本知识的入门者,到如今对中医有了深入的认识,掌握中医精髓,真正步入中医殿堂有为中医专家。近10年以来里的所见、所闻 、所学、以及对各位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诊疗手段的学习专研,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诊疗思路。
记得四十年前春天的一个下午,一个妇女搀扶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艰难的走进一个农家院,可是家里只有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孩子。那妇女急忙问,你爸爸呢?“孩子回答:出去办事了”。妇女又问:“什么时候回来?”孩子说:“什么时候回来我也不知道”。妇女着急的自语:“这可怎们办?”孩子稚嫩的问:“怎么了?”那妇女一指脸色铁青的老头说:你大爷肚子疼痛的厉害。孩子立马说“:肚子疼,我爸有秘方”。便急忙从一个旧布袋里抓了三把菜籽,那妇女一看认识,是萝卜籽(药名:莱菔子),接着又从一个柜子里找出一个纸包,打开从里面盛了三汤匙药面,妇女一看也认识,这不是过节才吃的干姜面吗。只见孩子把这两样东西放在自家锅里,又踮起脚尖在水缸里,盛出两碗水,倒入锅里,然后跑到院里抱回一捧柴火,在妇女的帮助下,不到一袋烟的功夫,锅里的药就煮好了。接着妇女自己盛出一碗熬好的药,给老头喝了。不到半个时辰,老头的肚疼竟然好了,此时孩子他爸还没有回来呢。这个孩子就是我们今天的张怡智医生。
他们家有一个习惯,孩子打小识字不是读三字经、百家姓,而是从诵读药性歌诀开始。受家庭的熏陶,渐渐的喜欢上了中医歌诀里那些押韵的词句,他从12岁起,正式在父亲的指导下接受传统中医学教育,背诵,,等。从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一个念头,长大一定要当一名优秀的医生。毕业从事临床工作后一直用业余时间追随名老中医学习,深得各家绝活。
“弘扬中医药文化,实现自我价值”是张怡智医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张医生不满足于一技一法,而是根据客观实际需要,精通一科,兼通数科,做到一专多能。他在治疗内科病时,许多妇女患者不仅有内科病,而且还有妇科方面的疾患,就不能象西医似的,先把内科病治好,然后再让患者去妇科治疗妇科病。张医生发挥中医优势,辨证施治,抓住患者的主要矛盾,处方用药,不仅内科病治愈,还治好了许多妇女的多年疾病,从中医来讲,这两种病属同一病因。名副其实地当了新世纪的“带下医”;他针对现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老年人易患的心、脑、肾疾病,及眼、耳、目等易衰老的器官,总结出一套适合老年人的治疗方案,治好了许多老人的疾病,使不少老人恢复了健康;他还根据儿童的特点,研究儿童发病原因,鼓励对儿童要重用物理治疗和饮食调理,预防并治好了许多儿童的多发病。由此可见,张医生不仅精通内科,还通晓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甚至外科;他在诊断上,不仅精通“切脉”,而且善于“望色、望舌、听声、望形”;在治法上,不仅精通汤药,还善于用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砭石、耳穴等。可谓是一位真正的复合型中医专家。
每天坚持阅读经典著作,记笔记,这是张医生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中医博大精深,学无止尽,只有不断学习中医经典,才能有温故知新的体会。在张医生桌子的一边,堆满了他经常阅读的书籍和记录下的笔记。他说:尤其是年轻时拜师于兰林达、王绵之、董建华时记下的笔记,每遇到难题时,要翻开看看,总能得到思路上的启发,因为这些心得在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是很珍贵的临床经验。
张医生回忆了五年前,一位大学教授,患心肌梗死的病案,一开始用西医治疗,心电图上的T波不降反升,这说明心肌梗死仍在继续。后来通过这位教授的亲戚推荐,请张医生会诊,他根据王绵之老师的经验,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开了养阴的药方,用点西洋参,八天后症状消除,T波就下来了。
谈到防病、养生之道,张医生总结是:善于调心养性,“最好的养生之道是,有一颗善良的心,平心静气”。
经过多年的潜心努力,张怡智医生研究的中医治疗艾滋病、冠心病、骨关节病、妇科病、过敏性疾病、单纯性肥胖中医疗法的经验已经十分成熟,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中医界的国医大师都八九十岁了,我们需要一大批象张医生这样热爱中医的,深专中医的人才,把中医理论中医文化研究到深透,弘扬光大。
对《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初学者常常感到深奥难懂而无所适从,其固然与古奥的文意、抽象的内容以及独特的思维方法有关,但囿于单一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其主因。因此,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必要采用中医临床验案、图示、启发式提问以及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古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快速地建立中医思维方法,培养中医学表述方式以及综合创新能力,为中医学后期教学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1 巧用验案 激发中医学习兴趣
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又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完善。根据学习的“先感知、后理解、再巩固、终运用”这一基本心理过程,中医的感性知识只能从临床中来获得,如传统中医学习的“家传”、“师授”等教学模式,就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中医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1]。然而,现代中医高等院校的早期教学,采用的是西医院校的基础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纯理论的传统教学法,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笔者基于目前中基课程的纯课堂教学设置,结合传统中医教育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特点,采用中医临床验案教学,通过模拟临床,在激发专业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教学效果。如在讲解“阴阳学说”时,利用学生求知心理,借养生案例设问。如时值冬令,家有一男性长辈,年届花甲,意欲进补人参(红参)。该老人患有宿疾(高血压),刻下头晕耳鸣时作,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时伴有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试问能进补否?留下悬念的同时,开始阴阳学说内容的展开,在阐述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时,以上述案例为引子,来加深学生对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及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的理解,并运用阴阳学说来确定治疗原则、分析归纳药物的性能后,学生往往能自行产生答案,即该老人系“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当滋阴潜阳,而红参性温味甘,属阳,故不宜补之。由此点出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自然也就能领会“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的意义所在。当然,案例教学的设计,应切合教学目标,力求浅显易懂,把握好恰当的教学时间。
2 借助图示 强化理性知识感知
中基课程以较强的理论性和叙述性为特点,传统教学往往采用板书兼口述、以“经”释义等形式。然而,对于一些过于抽象复杂的概念、原理以及具有独特思辨性的理论,如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采用纯文字及文言性用语的教学形式,易产生单调、枯燥、生硬的教学效果,也难以使学生快速地理解、记忆、掌握。故可借助多媒体等图示手段进行辅教。如在授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后,可借用太极阴阳图,对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等涵义、意义,进行直观性阐释、小结;又如,在用阴阳学说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状态时,借用黑白柱状图,来表示在机体生理阈值范围内的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及偏离阈值范围的阴阳偏盛、阴阳偏衰等病理状态,从而强化学生对阴阳学说理论的直观性感知。借助图示法可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使抽象枯燥、复杂难懂的理论变为具体、直观、形象、简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也必须认识到,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决定了其高度抽象、整体、动态、思辨的特性,不能单纯地用直观式图示教学来表达,因此,在设计图示教学时,须防止过于直观而影响理性认识的深入。
3 启发式教学 建立中医思维方法
教会学生运用中医思维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基本理论的入门途径,也是其后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2]。通过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问答形式,理顺授课内容中的逻辑轴线,是开启并建立中医思维方式的主要手段。在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用哲学的思维去分析研究,逐步形成中医思维能力,最终达到能自觉地运用比较、演绎、类比、司外揣内、试探和反证等中医具体思维方法。例如,在讲授藏象学说,阐述“藏”、“象”的字面含义及其基本概念后,提出藏与象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思考。又如在讲授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后,留下“试用中医诊察‘心主血脉’功能的方法,阐述藏与象之间关系”的思考题,让学生讨论。通过教学互动,逐渐使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从感知到理解、巩固,进而能自觉运用、分析,从而能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4 专题讨论 培养专业综述能力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式授课,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而影响教学效果。根据教学设置,中基本科教学中开设了讨论课,这为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及表述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基讨论课中,根据阶段教学目标,注重思维方法的横向性引导及强化训练,选择分述于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的讨论专题:如人体津液代谢包括哪些生理过程?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各起何作用?等等。在引导学生主讲后,指导学生在解析题意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阐述,并将相关内容前后加以联系、分析、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此外,文言用语是中医学表述的最大特点,由于中基课程中大量的术语是直接沿用古代文献,如“肝失疏泄”、“小肠泌别清浊”等,故在教学中,除要求学生通过文字表象,掌握术语含义,从生理、病理角度把握深层的内涵外,还注重中医文言表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中医专业术语进行表述,使他们能够自觉、准确地运用中医的表述方法。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是构筑中医药学的基石,而中基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是中医初学者的启蒙者,更是专业动力的激发者,合理地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于中基教学中,才能为中医后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参考文献
[1]吴鸿洲,程磐基.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10-13.
[关键词] 中医学基础;愉快教学法
一直以来,多数教师大都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之前的教育是让少数人出人头地,让绝大多数人做出牺牲,使大部分人的内心受到伤害,这种“精英式”教育到现在已经不值得提倡。21世纪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少数人或某个人的发展,而是为了所有学生都能学到科学知识,都能健康地成长。实践证明,盲目蛮灌、不注重效果的坚持、不讲究方法的苦战与求知都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所采取的不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也是极端错误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间加汗水”等摧残学生身心的教学方法应该抛弃。苛刻的要求、枯燥的学习、盲目的蛮灌、机械的重复只能使学生越学越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就是缺乏前瞻性、趣味性、开放性和科学性,没有以学生为本,没有建立起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没有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愉快教学就是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愉快地,主动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早就被运用于小学、中学的教学当中。对于中医药专业的中专学生,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将应用心理学、教育学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采用愉快教学法对教学有很大帮助。
愉快教学在教学观念上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与意识的、是有创造能力的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和储存知识的容器。它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情绪心理学是“愉快教学”的心理基础。当心情愉快、心情舒畅的时候则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愉快教学正是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对所学的知识能够高效地接受,并产生较强的记忆力。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合作,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快、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愉快教学具有以下3个特征:①愉悦性。愉快教学是通过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关系。②主体性。愉快教学体现的是寓教于乐。“乐”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从自我活动、自我实践中得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不再是一言堂,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说,把课堂变成自己舞台。③成功性。成功是和愉悦经常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两者有一种循环反应。学习成功率越高,情绪越好。愉快教学正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把学习真正当成一件乐事[1]。
中医学基础是中专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一门重要基础课。本课程以理论为主,抽象的东西比较多,学生学起来总提不起兴趣,认为太枯燥无味了。另外,学生年龄比起大学生来说相对要小,且好动活跃,自律性较差,因此在教学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主动乐意地去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们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呢?笔者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实际,引起学生思维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黏合剂”。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经络和腧穴时,学生们都会看过武侠小说,听说过什么一些关于经络和穴位的故事,所以在授课时让他们讨论一下自己所认识的经络和穴位,它们是不是真的如小说中那么的神奇。这样一来,大家的学习兴趣就高了。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么一副对联,上联是:“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下联是:“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这一副既形象生动、又带有中药材名称的对联由于其巧妙之处,被某电视剧引入到剧情当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类带有中医药知识的典故、谜语对联等,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趣味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2)创设“问题情境”,开拓学生思维境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谓设置“问题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这种与问题有关情景中的过程。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如;讲到阴阳五行时,提出所有事物都可分阴阳吗?阴阳能否分开,单独存在?阴阳的关系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把学生的思维水平推到更广阔、更高级的思维境界。
(3)巧妙创设“临床”情景,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其成功感.一个人如果成功完成了一件事情,有了成功感,那么让他再做另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很愿意去做,而且会有信心去做,因为成功感会带来乐趣。传统的中医诊治讲究“望、闻、问、切”,而其中通过表面现象去分析病情病因的方法是传统且有效的。这一经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而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形式,以模拟诊治的方式,通过设计“病情”,让学生在模拟中加深对用药、问诊技巧、判断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学习八纲辨证时,举出一个病人的临床表现,让学生讨论属于哪个证型。诊断对了就给予表扬,让学生有一种做医生成功诊断的感觉,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成功感,使其主动、愉快地学习。
3 应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知识变得形象、易懂,容易掌握
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其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氛围是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体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建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更直接、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参与度,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变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如学习诊断中的舌诊,通过观看不同舌象,学生们就很快就掌握了舌象的诊断方法。
总之,愉快教学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斌.愉快教学模式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1一般资料
某年万州考点考生成绩数据库。中医类实际有1054名考生参考,其中228名考生成绩不合格(<60分),不合格率为21.6%。成绩不合格考生类别结构为:有规定学历中医执业医师(代码为140,以下均用代码[1])10人,占4.4%;有规定学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40)64人,占28.1%;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150)1人,占0.4%;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250)124人,占54.4%;师承和确有专长中医执业医师(340)7人,占3.1%;师承和确有专长中医执业助理医师(440)22人,占9.6%。
1.2方法
一是从考生的学历层次结构、毕业院校和工作单位等方面,分析成绩不合格考生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来源考生所掌握的实践技能差异;二是对实践技能考试的3类14个项目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考生所掌握的实践技能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医学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1.3统计学处理
在ACCESS数据库中按统计要求进行分类筛选,需统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处理,进行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生的工作单位、学历层次、毕业学校不同,成绩不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来自乡村和个体诊所的考生不合格率较高,其中个体诊所的考生不合格率最高,达27.4%(见表1);学历层次较低的考生不合格率较高,其中无规定学历的考生(340和440)不合格率最高,为37%;跟师学徒、中专学校与高校的毕业生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跟师学徒者不合格率最高,达35.8%。
2.2成绩不合格考生实践技能水平较差。从228名成绩不合格考生的各项成绩来看,考生实践技能水平较差,问题比较突出。答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归纳主诉、辨病辨证依据、基本技能操作、体格检查、临床答辩和病史采集等问题。140和240两类考生,50%以上的病史采集,归纳主诉不合格;150和250两类考生,60%以上的西医诊断依据、归纳主诉、病史采集均不合格;340和440两类考生,70%左右的归纳主诉、体格检查、临床答辩不合格。详见表4、5。表5成绩不合格考生各站分布比例(%)考站140和240150和250340和440第一站20.330.617.2第二站47.352.455.2第三站63.576.675.9计算方法为:某类某站成绩不合格人数÷该类考生不合格总人数×100%。某站成绩不合格指该生该站总成绩不及评分标准的60%。
3讨论
3.1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技能较差。在写病历时,归纳主诉的能力普遍较差,不合格率占50%以上,所归纳的主诉要点不全、重点不突出、不能导出第一诊断,更有甚者原样照抄病历资料上的症状和体征。考生缺乏对疾病的整体认识,辨病辨证的能力差,不合格率达40%以上;在临床答辩时,有60%左右的考生不能正确回答关于一些常见病证的问题;有近60%的考生病史采集的能力较差,不能围绕主诉通过问诊收集病情资料。考生对中医、西医的常规诊疗技能未完全掌握,这体现在30%以上的考生基本技能操作不合格。常见的问题是舌诊、脉诊、针刺、灸法、推拿手法等中医技能不能正确操作,有的考生甚至不知道脉诊的三关,不会用毫针。有50%的考生体格检查不合格,未掌握听诊、叩诊、触诊、无菌术等西医基本技能,考试时反映出部分考生不会叩诊等操作,更有甚者不知道判断生命体征的方法。本考点出现的问题,反映出许多共性问题,在全国各地考点或多或少都存在。
(2)缺少再学习的环境,继续教育和规范化培训力度不够。由于大部份考生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有的还是个体诊所,所以考生继续学习的机会较少,缺乏相互间的交流学习,更缺乏像条件好的医院那样的规范化分级管理和查房制度,这极不利于诊疗技术的巩固和提高。正如有的考生所言,“平时根本没这样做”、“原来会操作,现在已经忘了”。这说明,部分考生平时工作时没有规范化诊疗,给患者看病时,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时间久了,就疏于对疾病的系统诊疗,所以就有50%以上考生体格检查不合格,有近60%考生病史采集不合格。表1就显示了来自条件越差的医疗单位,不合格率越高,如来自个体诊所的考生,不合格率达27.4%。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除了考生自身原因以外,还存在着继续医学教育的力度不够,对其管理不严等问题。因为在这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除自学外,学习的机会少,约束力差,特别是跟师学徒者,更需要进行系统学习。
3.2几点建议
(1)校院合作把好医学教育质量关,扎实医学生的基本功。考生的实践技能水平较差,除了考生遗忘等因素外,更多的原因是在学校学习没有学到规范而扎实的实践技能,在医院实习、工作时规范化培训不到位。考生的成绩与在校期间的专业成绩呈现出正相关[7-8],所以医学院校一方面要重视“三基”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重视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陷入“应试教育”[9]。医学院校应按照临床医学工作的基本能力要求,纳入医师准入标准,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细化实践技能项目,规范操作技术,强化技能考核。如莫春梅等结合执业医师改革探索《中医内科学》改革,聂景蓉等[11]探索《诊断学》改革,以及文献[11-13]探索《针灸学》改革等值得借鉴。医院在学生实习阶段,应结合临床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能力,强化全面系统规范诊疗的意识,尽量避免以点代面,减少漏诊误诊。同时,对刚参加工作的医学毕业生应实施规范化培训。
(2)卫生行政部门要健全继续医学教育机制,促进基层医生诊疗水平的提高。要健全继续医学教育机制,加强对农村社区医生的继续教育力度,为基层医疗工作者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如举办培训班和学术交流会等。对跟师学徒者,有必要专门为他们举办学习班,加强“三基”培训,并鼓励其参加学历达标学习,使他们在继承专长的同时,也能规范处理常见病证。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医务工作者定期进行技术考核或考评,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停业整顿,以促进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摘 要: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目标,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当传统课堂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越来越影响卓越中医人才培养,影响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时候,我们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期待着互联网推动中医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尽早培养出优秀中医人才。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医思维培养
1 中医教学中培养中医思维的重要性
中医与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体系息息相关,其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思维方式具有抽象性、宏观整体性等特征,这与刚接触中医的学生既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习惯格格不入。学习中医知识的过程中,若学生不能及时转换思维模式,将影响其接受和理解中医理论的精髓。与此同时,大多数新生在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新理论、新知识充满好奇,时间也存在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性、学习目的的多元性、学习动机的多层次性、学习态度的不稳定性等特点。学习兴趣在此时对学生有较大影响,其为学习过程中最强烈、最现实的心理因素,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之一,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动机的确定,对于学习目的的明确,以及积极地发动和维持学习活动有较大益处。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基时,可充分利用其对认知领域里新事物的好奇心,适时展示中医学独特、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条理分明地传递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激发其学习兴趣,明确其学习动机,提升其学习动力,端正其学习态度,养成其合适的学习方式。为其长期学习中医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影响中医思维模式建立的不利因素
2.1 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不足,直接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中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想学好中医必须要有“悟性”。这种“悟性”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的积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没有为学生们创造一片学习和掌握中医药理论的沃土: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我们就过分重视数理化练习,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并没有很好地将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引入课程之中。学生们长期缺乏“形象思维”训练,缺乏对建立在直观体验之上“悟性”的培养;进入大学之后,课程设置上除医古文外,其他人文知识课程种类也偏少。在没有充分接触的情况下,学生们难免对中医的取象类比等思维方法存在先天排斥心理。
2.2 现代教学思维方式导致中医思维方式转变缓慢
对于学习中医的学生而言,从小接受的则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逻辑思维方法训练,加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由此造成的思维方式的巨大反差导致中医思维方式转变缓慢,一方面使学生对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理解、接受困难,对中医学的认同性降低,专业思想不牢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中医思维训练,造成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师不太会运用中医理论思维,直接影响了中医的诊疗效果。并且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甚熟悉,尤其是对中医的精髓,即中医的思维方法很难把握。
3 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为 “启点” 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
3.1 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中医学深深的植根于中医传统文化,其本质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辩证法的思想贯穿在中医思维之中,影响到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人文知识在中医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阴阳、悟性、道、儒、佛、易等,与中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文知识和天文、地理、药物等传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互相交融,构成了中医学特殊的理论体系。古代很多举世闻名的大医家同时也是大儒,这是不无道理的。想学好中医,必须看到中医学身兼自然和人文学科双重性质的特殊性,要重视对中医院校的医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开设讲座、课程,组织兴趣小组、研修会等等,内容可以涉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多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讲授中注意结合中医相关内容,创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们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引导他们用中医的视角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要掌握并向世界推广中医理论,就要尽可能准确地解读中医,使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而想实现这些目标,前提是学生们拥有牢固的中医思维模式。
3.2 分析中西医思维差异,合理引进中医学校的教学方式
中西医的思维方式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其根本都是“治病救人”,所以在进行思维方式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基本点,既让学生们熟悉西医的微观分析,同时也要对中医的整体分析、综合分析上有足够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同一病例进行中西医不同角度分析,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中西医在分析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相同点,找到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另外,我们也可以对中医院校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引进,例如对中医穴位认识上的大模型、局部模型、人体模型教学等等。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打造新型的西医学校中医教学,才是正确解放学生们思想的合理方法。
3.3 重视中医经典课程,夯实中医基础知识
熟读经典并灵活运用于实践一直是中医名家的经验之谈。尤其是通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籍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方式,加深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开设《中医经典选读》课程,且开设学时以保证学习效果为宜。
3.4 临床病案分析
临证医案学习是中医的一种特殊传承学习方法,它的存在与中医临床诊疗的复杂性和经验性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经典医案教学,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历代医家的宝贵经验,使后人在临床中少走弯路,尤其是名老中医的诊疗方法及辨证思路,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同样,临床病例讨论也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病例的探讨,学生加深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认识,从更深层次掌握疾病的正确诊治过程,训练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5 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有助于中医思维的培养。
结束语:
思维方式是中医理论的深层本质,而作为中医学入门n程的中医基础理论,传达的讯息尤为重要。培养中医思维,使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医学理论,不仅要在中医教学中培养中医思维,更要启发学生应用中医思维学好理论、做好临床。中医教学是中医思维培养的“启点”,使学生能够正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迈入中医殿堂,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对中医院校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 杨莉,于海兵,耿冬梅,谭巍.教育教学论坛. 2014(02)
[2]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提高中医思维的思考[J]. 杨若俊,郭晓梅,周晓娜,刘明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04)
[3]中医思维培养与中医继续教育的思考[J]. 安鹏,吴喜利,党慧敏,孙万森,宋诞.西北医学教育. 2013(02)
关键词:辅导员;中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
一、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等教育部分中明确指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中医药创新人才的摇篮,如何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兼具积极、乐观、向上的创新人格的创造性人才,这对中医药院校的传统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2009年在对我国中医院校考察调研过程中指出:“中医药学是实践性强的科学,要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科研、医疗结合;中医院校要体现中医药特色,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2]
延续传统中医药文化,并不断加以创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中医专业本科生是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加强中医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提高中医本科生科研素质成为新世纪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3]。本科生从事科研学习,可锻炼和培养其以下重要的科研能力: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②获取信息和搜集资料的能力;③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与思考的能力;④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结果的能力;⑤对科研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表达的能力。科研经历将影响学生的未来学术和职业发展,现代社会需要更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创新思维培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点。
二、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及部分对策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中,出现了许多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的不足。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急、危、重症”的临床型人才,而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缺乏科研实践锻炼,对科学研究的过程、现代实验技能和撰写论文的规律方法等了解不够深入,学生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科研意识不强,科研创新能力薄弱。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多数中医院校偏重中医传统理论和临床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是现在中医院校在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教学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化、特性化培养。
三是大多数中医院校科研条件有限、经费不足,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入学人数的大幅度提高,造成短期内高校教育软硬件资源严重不足,难以给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提供良好条件[2]。
广州中医药大学近年来在学生科研教育改革中尝试提出:1)加强专业教师对中医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培养;2)建立科研师资队伍,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3)定期举办学生科研论坛,设立学生专项科研基金,对学生科研项目进行资助;4)开放重点实验室,让本科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希望通过上述多途径培养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本科生科研薄弱的局面[3]。
三、结合院校实际剖析中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科研现状及学生需求中的突出问题
结合本校实际,根据中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学制特点,一二年级定位为低年级。尽管教务部门在学生科研教育方面做出了相当努力,但在一线学生工作中,发现中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科研领域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缺乏系统科研课程;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在教学计划设置上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科研课程,目前仅有一门《中医药文献检索》,且为限选课程。而七年制学生需必修《医学统计学》、可限选《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等课程,对比之下,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教育显得不够系统和欠规范化。
2)缺乏本科生导师制;我校中医学专业本科生数量目前维持在500人左右,基本为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多,中青年师资力量少,现阶段配置一对一或多对一本科生导师不现实,学生科研缺乏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3)本科生进实验室年级名额受限;学校教务部门牵头开展多年“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活动”,条件规定“申请进入实验室的同学必须是三年级(五年制专业)以上并且以往各科成绩合格的本科生。”基于此,中医学专业只能三年级才能进入实验室学习,进入年限较晚,一二年级的科研基础基本空白,且名额有限,不能满足广大低年级学生的现实需求。
4)缺乏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硬性科研要求;中医学专业本科为临床方向,与基础研究不一样的是毕业考核为医学理论部分和临床技能操作,不包括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硬性科研要求,故部分学生的科研意识模糊,认为科研创新工作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不需要本科阶段的接触与积累。
四、辅导员工作角度切入开展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的实施方法探讨
科技学术活动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工作者,自身缺乏学术专业背景,故不能取代专业教师在学生科研方面的指导与帮助,但可从其他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思想启蒙和学术服务。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一员,虽不承担直接的教学任务,但长期处于教育的第一线,较之专业任课老师和学校其他行政人员,与学生的联系更为紧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征与心理需求这种天然的密切关系有助于辅导员能在学校学院和学生之间架起“桥梁”,搭建对学生“口味”的“舞台”。因此,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最基层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学生情况,有效组织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科技活动,达到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目的。类似这样的活动,可以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营造全民参与的科研氛围,不断强化低年级学生的科研意识。具体做法:
一是按照常规化、品牌化的模式,开展专家学术报告活动,请有声望的专家教授和科研骨干举办科研方法讲座,使学生了解开展科研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在充分调动学生科研积极性的基础上,从辅导员角度还可以对大学生的科研方法和科研习惯进行指导。有条件的学院可考虑科研班导师配备制度,聘请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辅导员与班导师一起针对所带学生特点,训练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思想,开展科研方法和科研习惯的指导。
二是举办学生科研经验交流会,让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高年级学生介绍经验,帮助广大低年级学生树立科研信心。科研榜样可选取本专业高年级的师兄师姐,采取科研专题交流会、课题陈述答辩会等形式,把已毕业或者高年级在科研学术领域取得较好成绩的师兄师姐请过来,利用“现身说法”的榜样示范教育,增强学生接触科研的信心,介绍低年级入门的有效经验。
三是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利用海报、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学生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的成果。通过宣传,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术参与意识,打破他们对科研的神秘感。对在学术科技活动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大力表彰和精神鼓励。按照学校规定,获得省级国家级学术课题立项或者竞赛获奖的学生,将会获得学年综合测评奖学金评比智育分相应加分和研究生推免加分。除此之外,需要在精神层面加强对上述学生的表彰鼓励,如通过“十大校园人物”评选等活动,将在科研工作中不畏困难潜心钻研的学生事迹做成宣传材料,予以肯定,并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创新研究。
四是大力扶持科研小组或科技社团,让创新人才在小组社团活动中孵化成长。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成立和扶持科研团队,开展和参加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 充分发展个性, 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 扩大学生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视野, 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积极创造条件, 组织指导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 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潜质、能相互配合和协作的创新团队, 加强指导、重点培养, 力争产生有形成果, 通过对这些典型的宣传、表彰, 在年级形成带动作用[4]。
五、结合院校实际在某中医学专业本科年级中开展科研实践情况介绍
与全国其他中医药院校一致,专业学术教育方面,科研教育一直是笔者所在学院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弱项,这与上述长期以来重视不够、本科生参与滞后、本科生科研条件薄弱等原因密切相关。例如,学院创新基金学生科研项目目前已连续11年开展,参与的一年级本科生寥寥无几。
笔者自所带年级入学以来,深入思考低年级本科生科研启蒙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并与学生一起探索实践,取得一些成绩。
2012年,笔者借助学院科研创新基金招标通知的契机,辅导员先行重视,广泛宣传发动,开展科研创新启蒙教育活动,邀请高年级科研方面优秀学生给一年级新生做讲座,尽早启发学生创新意识,早日投身科研课题设计活动。开始实施为数不多的低年级科研创新教育的尝试之举。经努力,笔者年级2012-2013年(表2)共获得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6项、院级课题37项,在学院过去10年中七年制中高年级占据多年科研立项的局面中,以本科生低年级学生的姿态突围,成绩亮眼。
六、对中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进一步思考
尽管在笔者年级尝试低年级本科生科研教育取得一些微小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学生科研素质的整体提高,仅靠辅导员一人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借助学校学院各方力量的支持与帮助。
中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根据本科生的特点,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具有科研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熟悉掌握科研创新流程,发挥医学生自身知识潜能,提升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并通过自身升华,最终形成一定的科研素质,从而不断激发科研创新精神并形成创新能力。因此本科生科研教育着眼点应侧重在“科研创新意识”、“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精神”三个方面。除了学生工作者的积极主动外,还需要学校层面、学院层面的科研技术支持,包括良好的专业师资、各级实验室、创新团队的项目支持等,涉及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二级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坚持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及早的引导学生进入科研探索,规范科研学习教育,及时搭建足够宽广的深入学习平台,才能全面提高学院学生整体的科研素养,并让在科研方面有天赋有特长的学生走得更稳更远。
参考文献:
[1] 李成仁,李红丽等.以早期科研实践活动促进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53
[2] 苏永华,增.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体会和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83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