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7:33: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险投资理财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互联网急速发展,传统金融理财已无法满足资金供给方的金融需求,互联网和金融理财结合产生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具有普惠和便利性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在改革和创新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如何规范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成为当下聚焦的热点。
1投资者应提高投资风险意识
目前我国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提升,但是大部分居民的投资理财知识很匮乏,投资理财的风险意识也不高,面对高收益,很多投资者会放松警惕,投资于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产品中,一旦出现理财诈骗的显现,将会对投资者造成极大的损失。投资者在选择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的时候应主要关注两点:第一,看投资理财公司是否经过正规注册。第二,了解平台经营流程是否透明,各项资金的来源是否清晰。目前正规的投资理财平台都会有第三方资金保障,投资者的所有资金都不经过平台,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2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机制建设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机制不健全,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银行的征信系统没有结合,征信调查主要还是通过线下调查贷款审查以及个人信用卡还款信誉状况,审查力度较差,对贷款方的偿还实力很难有效评估,这样就导致了互联网信用贷款有很多漏洞,因此应尽快建设健全的互联网征信共享机制,将互联网金融投资平台产生的信用信息统计到银行的征信系统,向互联网金融企业开放征信系统接口,为由互联网金融资格的主体提供征信支撑。
3政府联合相关部门推出政策支持
宏观上讲,风险资本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中国风险资本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就是风险资本的来源比较单一。多年来,风险投资主要来自财政科技拨款以及银行科技开发贷款,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数量极为有限。有限的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不足以满足众多高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因此中国投资理财市场要想发展,首先必须放开风险资本准入的限制,同时要结合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参与投资。
4加强互联网理财投资的市场监管
金融市场监管单位应该承担不同阶段的任务,一是提供政策咨询,帮助创业者获得金融主体的许可。其次,建立严谨的审查制度和稽核流程,监管理财平台是否有专业的审核团队对所有阶段人的征信资料、深入审核、严格把控,为投资人甄选安全有保障的优质借款项目团队。
二、规范银行理财投资市场的相关对策
1银行需要构建稳定合理的理财产品结构
银行必须依据自身的业务能力、市场角色、主题客户来构建理财产品品种结构。要构建银行理财产品的合理品种结构,必须以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特点为基础。从银行的经营原则来看,要追求稳健,力避风险;从银行的市场角色来看,要发挥在与利率有关的产品开发上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从银行的主体客户上来看,要认识到他们偏好低风险产品这一现实。理财产品品种结构构建的原则应该是以低风险、收益较稳定的产品为主,要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对于高风险产品,要在正确认识自身的经营原则、市场角色、主题客户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业务能力,保持适度的数量和规模。
2进一步加强理财产品本身的透明度
商业银行设计理财产品时,不应采用模糊的语言,应该将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投资期限、商业银行所需承担的义务、投资者需要自担的可能损失,以及最终收益率的计算方法等。使投资者拿到理财产品说明书时,能够明确了解投资标的状况,消除商业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误解。同时,在当前理财产品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应当坚决抵制个人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切实防范银行不审慎展业行为造成金融投资者的不当购买、错误购买理财产品而引发的风险,确保理财业务稳步发展,尤其对片面宣传预期收益而忽视风险提示的销售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
3加强教育和风险提示
很多理财产品纠纷都是因为顾客对理财产品的误解造成的,许多投资者并不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认为理财产品与储蓄一样没有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与顾客加强交流,确保投资者了解投资风险,让投资者知晓“买者自负”的原则,通过加强风险提示,让投资者及时了解风险所在,避免顾客在风险感知上的缺失和错位。
4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银行投资理财市场的监管力度
当前,银行业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确保银行理财业务合规稳健运行,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当前要特别注重委托贷款型和信贷资产信托收益权型两类理财产品的监管规范,防止其成为规避信贷规模和银行合作限制的新通道,确保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管政策取得实效。对于有着正常融资需求流程的委托贷款型和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型理财产品可予以支持,对可以规避信贷规模控制和银信合作限制的理财产品应予以禁止。监管部门应加大事前审核力度,尤其要注重审核委托贷款和信托收权成立时间与理财产品设立时间,对没有时间差或时间差极短的产品要坚决叫停。
三、规范股票理财投资市场相关建议
1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
监管政策的缺陷是造成股市持续低迷的深层次原因。事实上,货币政策的不稳定性和监管政策的制度性缺陷都会对股市造成极大的影响,但人们普遍能够看到货币政策不稳定对股市的骚扰,却往往忽视了监管政策的制度性缺陷才是导致股市持续低迷的深层次原因。政府各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完善退市制度,主板退市制度考虑改变事实上以利润作为单一的退税标准的局面。在引入市场交易类指标之外,同时综合考虑主营收入、净资产等评判标准。另外,如果上市公司严重违背“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严重违反交易所上市规则,以及不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或在信息披露中弄虚作假情节严重的,也应被终止上市。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理财业务;问题;策略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理念不正确,存在违规和误导行为
第一,将理财产品作为变相揽储的手段。一些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和一般性的结构性储蓄存款混合搭售,绕过利率监管政策,变相招揽储蓄。第二,夸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宣称的收益率是通过历史数据进行模拟预测的数据即统计学上的收益率。随着经济的条件的变化,实际收益率往往达不到预计的收益率。第三,弱化了产品的风险提示,过分强调理财产品的优点和收益倾向。
(二)理财产品创新不足,同质产品较多,开拓市场不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多是“引入型”产品,缺乏自主创新性,而且不同银行之间的理财产品相似度较大,而且竞争无序。同时,面对缺乏理财观念的广大客户,银行对理财产品缺乏宣传,即使存在宣传,其方式也比较单一,而且目标不够明确。
(三)银行控制风险能力差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商品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充斥市场,使暴露在这些风险之下的理财产品时刻面临市场波动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存在对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背景下的个人理财策略
(一)恪守投资理财的基本原则
理财的两个原则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这两个原则是投资者应该恪守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两个原则。
1.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告诉我们:第一,资金增值的前提是投资;第二,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和不断上涨的影响,资金若不进行投资则很可能出现贬值;第三,资金经历的时间越长,资金所产生的增值能力越强。这三点启示告诉我们,资金获取时间价值有两种渠道:一是,投资高风险短时间获得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其二,尽早投资,投资时间长,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根据“72法则”,在当前理财环境下,投资者不应将资金集中在短期收益率高的理财产品上,应该注重长期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
2.资金的风险价值
资金的风险价值是指投资者冒着风险投资高风险的产品获得的超过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外的额外价值。资金的风险价值告诉我们:其一,进行投资必然承担一定的风险,世界上没有无风险的投资,只是风险大小的不同而已。其二,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表现出正的相关性,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投资风险价值要求投资值要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预防能力,考虑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二)选择适宜的理财理论做指导
经济学家们针对投资理财进行了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理财理论,如凯恩斯的选美理论、马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美林证券提出的投资时钟理论,这些理论对实践有了较好的指导,也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在目前的理财环境下,笔者比较推崇投资时钟理论。投资时钟理论是美林证券基于对1973以来美国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于2004年提出的投资时钟理论模型,它是将各类资产以及行业的收益表现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该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根据经济增长的方向和通货膨胀方向,可以将经济周期分为衰退、复苏、过热和滞涨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选择不同的行业和资产配置,将使理财收益达到最大化。比如当前经济下行后半期和复苏前期环境下,股票是表现最好的资产,长期国债则是表现比较差的资产。
(三)具体的理财建议
1.充分认识自身的风险偏好
风险是投资理财的第一要素。购买个人理财产品之前,首先要判断自己属于风险规避型,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型中的哪一种。这不仅与自己的个性有关,也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心理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还有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对于一般的“年轻人群”,建议先节流后开源,因为投资效益需要一定的本金作为基础,因此年轻人应先规划好自己每个月的支出,减少非必要支出,进行定期存款或投资到风险相对稳定的债券或债券型基金上面,通过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的作用,实现自身的原始资本积累。
2.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势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势的判断将会影响理财者制定截然不同的资产配置和行业选择策略
2008年11月,中央相关的政府文件当中,已经将当前的经济形势称为是国际经济衰退。随之而来的是中央经济政策重心将转向抵御“国际经济衰退”冲击。理财者应遵循投资时钟理论的投资建议,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并能预测该阶段持续的时间,密切关注中央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重点关注的行业和企业,有效的进行行业选择和资产配置。
3.熟悉主要理财产品的投资策略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理财品种也逐渐多样化,主要有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股票等。理财者在投资之前应清楚了解每种产品的性质、投资方向、收益率、风险、操作要求说明等基本信息,判断是否是适合自己的投资,是否是合时的投资,并注意操作的一些特别条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徐建明.理财环境决定理财方式[N].第一财经时报,2008-5-19.
[2]肖万春,周昌.通胀下的投资理财策略[N].上海证券报,2008-6-12.
[3]冯锦.投资随笔--投资时钟[N].天弘基金管理公司研究报告,2008-9-1.
[4]吴斯恩.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需求分析及发展思路研究[J].价值工程,2008,(1).
[5]上海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从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入手,对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和风险这三个宏观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收入和消费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并采用邹氏检验法确定了2002年前后北京市居民家庭收入、消费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同时通过计量模型研究了不同收入水平对金融资产投资的不同影响,并从平均倾向和边际倾向的角度分析了家庭消费和金融资产投资的关系;继而研究了金融资产投资的平均风险投资倾向和边际风险投资倾向;最后分析了家庭收入、消费增长率与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正相关,与消费负相关,而且不同收入水平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差异也很大;而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比较保守,重安全轻收益的投资意识仍然较强,这导致了家庭投资效率低下。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有促进作用,而消费的增长速度却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金融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风险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金融市场迅猛发展,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总量急剧增加。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收入也越来越高,投资理财逐渐成为家庭的重要经济活动。如何使手中的资金得到保值和增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居民家庭手持现金比重大幅下降,储蓄存款仍是我国居民家庭的主要投资手段。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家庭投资从实物资产转向金融资产,居民家庭在收入不断提高,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必然要求更广阔的投资空间。当前,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使金融资产的种类、形式日益庞杂,不同金融资产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并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自由化和国际化的特征。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的这些发展对家庭产生了很强的投资吸引力,各种金融资产业已成为私人持有财富的主要形式。在世界金融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家庭金融资产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我国,随着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储蓄倾向的增强,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家庭持有的各种金融资产比重也不断上升。目前,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此状况下相继推出了多种家庭投资产品,如人民币投资理财产品、外币投资理财产品、银行卡、基金、债券、股票、保险等,这些都是金融资产投资品种。
随着居民家庭理财投资的发展,居民家庭投资理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研究的关注。与此同时,作为我国的首都,我国政治文化和国内国际交流的中心,北京掌握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不仅是全中国第二大的工业基地,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无论是北京市居民家庭的生活还是居民家庭的投资,都经历了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因此,选取北京居民家庭分析具有典型性。
当前形势下,金融资产投资对家庭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家庭金融资产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金融资产在家庭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家庭对其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必然会考虑到其风险的影响,所以,研究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意义重大。
(二)研究意义
居民家庭投资理财不仅关系着家庭的经济收入,也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重视和引导家庭投资理财是当今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了解了影响居民家庭理财投资的因素,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居民家庭理财投资的引导。因此,本文重点对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收入、支出以及风险这三者与金融资产投资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它们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并利用北京市居民家庭典型调查数据,分别对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消费关系的结构性进行检验,从而考察不同时期的投资特点。这为北京市居民家庭的投资选择以及政府的相关政治决策提供了相关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研究大都基于微观数据,这主要得益于国外多年详细且易获得的有关家庭资产调查的微观数据库。国外学者大都从金融资产风险的角度出发,研究风险及不确定性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性别、年龄、收入等其他影响因素。
Bertaut(2003),Aizcorbe(2003)根据SCF数据,认为90%的美国家庭进行不同类型的金融投资,25%的家庭拥有5种以上的不同金融资产,持有安全性资产和较安全资产的比重与以往相比没有多大变化,但风险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比例在上升,持有股票的趋势在不同年龄、收入、教育群体中都有表现。
Uhler,Cragg(1971)利用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抽样数据建立Logit模型发现,财富、年龄和家庭规模对家庭金融资产总量有显著影响,而收入对其影响却不显著,研究还发现,在考虑年龄、性别及收入的影响后,个人财富的增长与居民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呈正相关关系,家庭收入与家庭财富中金融资产的持有比重也呈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高的投资行业从业者更注重家庭金融资产的分散化管理。Shorrocks(1982)利用英国家庭数据研究发现,性别、年龄和拥有的总财富价值显著影响居民在各种资产上的财富分配。TokuoIwaisako,OliviaS.Mitchell,
JohnPiggott(2005)研究日本家庭一生的资产配置结构发现,老人更喜欢证券和房地产,年龄与所持有的非权益金融资产和社保基金量成正比,收入增加时,实物资产比证券更具吸引力,交易水平、妻子是否工作等因素也对家庭资产结构和总量产生影响。
Guiso(2002)认为美国居民家庭同样存在股票有限参与现象,据统计,2001年投资股票的美国家庭仅占总数的一半,美国普通家庭一般只持有三种金融资产:交易账户、储蓄账户和退休账户。Guiso(2002),Haliassos(2002)通过家庭金融资产概况的国际比较,发现美国家庭持有的风险资产比例明显高于欧洲各国,英国、荷兰是居民家庭持股量较多的国家,而德国和意大利的家庭则持有较多的安全性资产。
M.Friedman是在凯恩斯之后最早尝试对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学者,他从收入的非预期性下降与支出的非预期性增加的角度来理解不确定性。此后,HayneE.Leland(1968)发现,未来收入不确定程度的上升会提高未来消费的预期边际效用,从而吸引居民进行更多的储蓄,他的这一发现被人们称为预防性储蓄假说。Hall(1978)通过引入理性预期,将消费理论从确定性条件推进到不确定性条件,使得消费行为理论具有了现代形式,他提出了消费的随机过程理论,即随机游走假说。
与英美等国相比,我国学者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状况的研究就没有这么优越的微观数据条件了,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数据,主要采用我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民银行的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国内学者有的从金融资产多元化的角度,分析金融资产日益多元化的影响因素,还有的学者考虑风险意识的前提下,探讨了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因素对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
陈玉光(1996)指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促成居民储蓄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因素。李建军等(2001)认为收入水平、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的多少直接影响居民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未来几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天津财经大学课题组(2007)在天津城市居民金融资产风险意识调研报告中指出,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的差异会导致户主不同的风险意识,但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对居民金融资产风险意识无显著影响,同时指出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对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均会产生影响。柴曼莹(2003)认为当前家庭金融资产总量不断增长、结构日趋多元化,其决定因素主要是收入、实际经济和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增长倾向等,而收入分配的贡献率较小。吴霞(2005)提出影响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因素有三个: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居民的预期行为以及投资渠道的多少。
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情况,本文从消费、收入和风险三个宏观因素出发,采用回归分析、结构性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这些因素对金融资产投资的不同影响。
二、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鉴于收据的可搜集性和北京市作为首都的典型代表性,本文选取了北京市1978年-2007年的金融资产、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数据如下:
表1收入、消费和金融资产投资数据单位:元/人/年
年份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投资消费性支出
1978365.428.03359.86
197941530.21408.66
1980501.435.76490.44
1981514.129.05511.43
1982561.135.92534.82
1983590.543.85574.06
1984693.760.85666.75
1985907.788.43923.32
19861067.599.181067.38
19871181.9119.551147.6
19881437120.181455.55
19891597.1170.931520.41
19901787.1183.031646.05
19912040.4179.661860.17
19922363.7294.622134.65
19933296479.292939.6
19944731.2793.444134.12
19955868.4894.865019.76
19966885.51073.65729.45
19977813.1944.256531.81
199884721355.066970.83
19999182.81240.17498.48
200010349.714168494
200111577.819318923
200212463.9182110286
200313882.6377311124
200415637.8423312200
200517653508113244
200619978585414825
200721989834415330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摘录整理、计算而得。
首先对家庭的收入、消费和金融资产投资三项数据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观察指标间是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从而进行下面的研究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表2三项指标的相关分析
金融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
金融资产投资10.9420.917
可支配收入0.94210.997
消费支出0.9170.9971
由表2金融资产投资与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三项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项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很高。对居民家庭来说,收入是居民家庭资产积累的前提,不同收入的居民家庭,其金融资产的投资行为也是不同的。居民家庭首先将其可支配收入用于家庭的日常消费性支出以及家庭固定资产投资,其次才将剩余的可支配收入用于金融资产的投资。一般地我们有,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家庭金融资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越多,则家庭金融资产投资量就越大。而消费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和收入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后者是正相关关系,而前者则是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即对每个家庭来说,用于消费的支出越高,则其金融资产投资额将会相应地有所减少。
除此以外,作为一项投资,金融资产在其投资过程中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风险这一不确定性因素必然影响着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显然,较高的风险对应着较高的收益,因此,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决定了居民家庭所投资的金融产品种类和数额。
(一)收入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
本节首先对收入与家庭金融资产投资进行了回归分析,然后对金融资产投资和收入的关系进行结构性检验,最后研究了不同收入水平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
1、居民家庭收入规模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分析
本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主要是指:居民家庭存入储蓄款、购买有价证券、购买彩票、储蓄性保险支出和财产性支出等五项支出。搜集到的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可支配收入原始数据以及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数据如表1所示。对应的可支配收入和金融资产投资折线图如图1所示。
从表1数据和图1可以看到,北京市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额在逐年递增;并且其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基本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该比重从1978年的7.67%增长到了2007年的37.95%,已接近四成的比例。从图1容易看出,2003年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比重较2002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事实上,该值从2002年的14.61%增加到了2003年的27.18%,并且此后每年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图1北京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与金融资产投资示意图
以下建立计量经济学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由于金融资产、收入和消费都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利用价格指数消除不同年份价格因素的影响;此外,为了消除异方差和趋势因素,所以收入和金融资产数据均采用对数形式,令表示消除了价格因素的金融资产投资,表示消除了价格因素的可支配收入,设定模型如下:
(1)
利用北京市居民家庭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下:
表3模型估计结果
变量名参数估计值标准误t统计量相伴概率
常数项-7.2319220.349944-20.665910.0000
1.7441630.05026634.698840.0000
可决系数0.977273F统计量1204.009
DW值1.266400相伴概率0.000000
表4残差自相关检验
残差一阶自相关检验F统计量2.617327相伴概率0.117327
LM统计量2.651144相伴概率0.103475
残差二阶自相关检验F统计量1.430356相伴概率0.257432
LM统计量2.973639相伴概率0.226091
模型拟合结果如下:
由表3可以看出,截据项和斜率项t检验的相伴概率都小于0.05,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通过了检验。此外,F统计量的值为1204.009,相伴概率为0.000000,表明方程总体线性显著。可决系数为0.977273,表明可支配收入解释了金融资产投资中的97.7273%,且二者呈正相关(斜率项系数大于零),即金融资产投资与可支配收入同向变动。由表4可以看出,残差不存在一阶和高阶自相关,模型整体拟合效果很好。解释变量系数为1.744163,表明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将增加1.744163%,这进一步体现了北京市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
2、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收入关系的结构性检验
我们建立模型时往往希望模型的参数是稳定的,即模型结构不变。一般情况下,当回归模型涉及时间序列数据时,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可能会出现转折点,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发生结构性变化。转折点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政策的变化或社会动荡等。而且通过考察1978年以来至今的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的关系,有时并不能很好的反应当前的关系,因此需要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收入关系进行结构性检验,找出转折点,分析近期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收入的关系,以期更好的刻画近期家庭收入对金融资产的影响,从而预测未来的变化。
由图1容易看出,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额在2002年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为了考察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与可支配收入关系在2002年前后是否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采用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法来检验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之间关系的结构性变化。
首先简要介绍邹氏参数检验的基本原理。假设需要建立的模型为:
在两个连续的时间序列()和()中,相应的模型分别为
合并两个时间序列为(),则可以写出相应的无约束回归模型。如果,表示没有发生结构变化,因此可针对如下原假设进行检验:
在接受以上原假设的情况下,可以写出相应的受约束回归模型。检验的统计量为:
其中,和分别为对应于无约束模型与受约束模型的残差平方和。记和为前述两时间序列对应的回归模型在各自时间段上分别回归后所得的残差平方和。容易验证:
于是,统计量可写为:
上述参数稳定性检验要求,即第二个时间段中样本数不能小于待估参数的个数。如果出现,则往往进行邹氏预测检验,此时进行约束有效性检验的统计量为:
如果计算的值大于相应的临界值,即,则拒绝原假设,认为发生了结构变化,参数是非稳定的。
综上所述,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分别以两连续时间序列作为两个样本进行回归,得到相应的残差平方和和;其次,将两个序列并为一个大样本后进行回归,得到大样本下的残差平方和;最后计算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如果值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认为发生了结构变化,参数是非稳定的。
我们将1978~2007年数据分成两段:1978~2001年和2003~2007年。利用分段数据对模型(1)式进行估计得:
1978~2001年:
2003~2007年:
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检验法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易知,两个估计结果均已不存在序列相关性;此外,容易检验得知该估计已通过了检验和检验。同样地,2003~2007年的估计也通过了检验和检验。
前文已得到1978~2007年:
根据前述公式计算统计量得:,查表得,从而有。因此拒绝原假设,即参数是非稳定的,可以认为2002年前后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表明收入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在2002年前后有显著的差异。同时,由表5的邹氏断点检验输出结果也可以看出,在2002年前后收入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邹氏断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5邹氏断点检验结果
F统计量3.212939相伴概率0.056632
LR统计量6.625810相伴概率0.036410
通过以上分析及表5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收入的回归方程在两个不同时期是显著不同的。在1978~2001年间,居民家庭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资产增加1.636个单位;而在2003~2007年间,居民家庭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资产则增加1.693个单位。可以看出,2002年之后,随着北京市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他们更加重视金融资产的投资,收入对其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更加显著,也就是说2002年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家庭更愿意把资金花在金融资产投资上,投资热情更高涨。
3、居民家庭的不同收入水平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分析
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来说,其金融资产投资状况可能不同。我们首先按家庭可支配收入由低到高对受访家庭进行排序,再将排序后的样本户五等分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五组,其中每组家庭数均占总样本数的20%。以下利用北京市居民家庭2002~2007年的数据考察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状况。数据如下:
表6北京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金融资产投资单位:元/人/年
年份样本量(户)低收入户20%中低收入户20%中等收入户20%中高收入户20%高收入户20%
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投资
200210006057.583.48941.2123.711315.8183.914210.7206.923349.3500.9
200310007314.191.510343.8103.812896.3194.116010.6499.224767.1101
200420007400.981.310960.8156.714245.1247.518454.5427.329634.61494
200520008580.9103.112485.236616062.8255.320812.9421.732967.7603.8
20062000979866144391711836929823095501366161090
2007300010435208156502551988334725353541406562860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03~2008年数据摘录整理、计算而得。
根据表6数据及其对应示意图,从年份的角度看,五组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而金融资产投资则正负增长并存,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从分组的角度看,北京市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呈现比较规律的缓慢增长趋势;而在金融资产投资部分则表现出了较大的差距,除2005年外,高收入组的金融资产投资都占了总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其中2007年该组的金融资产投资则超过了总投资的一半,这表明,北京市金融资产大部分集中在高收入家庭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我国贫富差距仍然很悬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对应表6的簇状柱形图如下:
图2北京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
图3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
以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北京市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这里我们主要考察斜率的变化情况,因此以乘法方式引入虚拟变量,设定模型如下:
其中,表示消除了价格因素的金融资产投资,表示消除了价格因素的可支配收入,且:
利用北京市居民家庭2002~2007年的微观调查数据拟合该模型得:
其中括号内为各参数估计对应的值。从值看,查表知模型整体线性显著,但各虚拟变量前的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对其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发现,该模型存在严重的2阶序列相关性,滞后2阶的拉格朗日乘数为,显然其值0.0012远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模型存在2阶序列相关性。2阶广义差分的估计结果为:
其中,和前的参数值即为随机干扰项的1阶和2阶序列相关系数。容易验证,变换后的模型已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并且方程整体线性显著,各变量前的系数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也有所提高。
根据拟合结果可以看出,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各组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前的系数分别为1.079、1.1108、1.1109、1.138和1.173,即随着各组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该系数逐次增加,也就是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将会带动低收入户金融资产投资增加1.079%,带动高收入户金融资产投资增加1.173%。可见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北京市居民家庭来说,收入的增加对其金融资产投资增加的刺激作用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得并不明显。
(二)消费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
消费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和收入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后者是正相关关系,而前者则是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即对每个家庭来说,用于消费的支出越高,则其金融资产投资额将会相应地有所减少。本节首先通过计算北京市居民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投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投资倾向,找出消费对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最后对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关系的结构性进行检验。
1、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
为了进一步研究消费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我们引出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投资倾向的概念。
平均消费倾向()用于描述居民家庭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间的关系,以表示,即平均消费倾向表示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同理,平均投资倾向表示居民家庭投资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用于描述居民家庭投资总量与收入总量之间的关系。由于居民家庭的消费额与投资额的总和等于家庭可支配收入,因此理论上有。本文所研究的金融资产投资只是家庭总投资当中的一部分。为了简化起见,以下令表示居民家庭的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有。但由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中的储蓄存款除了当期储蓄金额,可能还包含滞后一期、二期甚至更早期居民家庭尚未取出的银行储蓄存款,因此在实际中可能存在的情况。
表8给出了北京市居民家庭1978~2007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数据。
表8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
年份平均消费倾向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
19780.980.08----
19790.980.070.980.04
19800.980.070.950.06
19810.990.061.65-0.53
19820.950.060.500.15
19830.970.071.330.27
19840.960.090.900.16
19851.020.101.200.13
19861.000.090.900.07
19870.970.100.700.18
19881.010.081.210.00
19890.950.110.410.32
19900.920.100.660.06
19910.910.090.85-0.01
19920.900.120.850.36
19930.890.150.860.20
19940.870.170.830.22
19950.860.150.780.09
19960.830.160.700.18
19970.840.120.86-0.14
19980.820.160.670.62
19990.820.140.74-0.16
20000.820.140.850.15
20010.770.170.350.42
20020.830.151.54-0.12
20030.800.270.591.38
20040.780.270.610.26
20050.750.290.520.42
20060.740.290.680.33
20070.700.380.251.24
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1979~2008年数据摘录整理、计算而得。
根据表8中的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数据,做出百分比堆积圆柱图如下图4所示。
由表8数据和图4可以看出,与平均消费倾向比起来,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较低,由此可见,北京市居民家庭在金融资产投资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家庭支出中,消费支出仍然起着主导的作用,而且由表8可以看到,1985年、1986年和1988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表明在这三年里,北京市居民家庭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消费状况,用于消费的金额超出了家庭的可支配收入额;不过从三十年来的增长趋势看,北京市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比重稳中有升,表明金融资产投资仍然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图4北京市居民家庭平均消费倾向、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百分比堆积圆柱图
2、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
在这一部分,我们进一步引出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投资倾向的概念。
边际消费倾向()用于描述居民家庭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关系,以表示,即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居民家庭的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边际投资倾向等于居民家庭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即,用于描述居民家庭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由于居民家庭的消费额与投资额的总和等于家庭可支配收入,因此理论上有。此外,令表示居民家庭的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则理论上应有,但实际中可能存在的情况。
表8给出了北京市居民家庭1979~2007年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做出堆积圆柱图如图5所示。
从表8数据和图5来看,北京市居民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始终为正,表明收入增量与消费增量是朝同一方向变动的,即收入的增加将带动消费的增加,不过增加的幅度有所不同。如1981年和2002年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高达1.65和1.54,也就是说该年度北京市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量每增加1元,将带动人均年消费增量分别增加1.65元和1.54元,这表明1981年和2002年北京市家庭的消费热情较为高涨;而2007年的边际消费倾向仅为0.25,即该年度北京市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量每增加1元,将带动人均年消费增量增加0.25元,表明2007年北京市居民家庭对消费市场不太看好。从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来看,1981年、1991年、1997年、1999年和2002年为负值,表明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对金融资产投资起到带动作用;其它年份的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均为正值,其中2003年和2007年的值分别为1.38和1.24,说明这两年人均年收入增量每增加1元,将分别带动金融资产投资增量人均年增加1.38元和1.25元。
图5北京市居民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堆积圆柱图
纵观各年份情况,在2003年和2007年,收入增量的增加,分别使得金融资产投资增量增加了1.38元和1.25元,而消费增量仅增加了0.59和0.25元,说明在这两年对于北京市居民家庭来说,金融资产投资市场较为活跃,而消费市场则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资产投资和消费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3、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消费关系的结构性检验
上一节中,我们对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收入关系的结构性进行了检验。发现2002年前后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而消费依托于收入,因此研究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其是否发生结构性变化亦需要验证。
为了考察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在2002年前后是否发生变化,我们依然采用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法来检查其结构性变化,并将1978~2007年数据分为两段:1978~2001年以及2003~2007年。
类似地,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2)
其中,表示消除了价格因素的金融资产投资,表示消除了价格因素的消费性支出。利用表1数据对模型(2)进行估计得:
1978~2001年:
2003~2007年:
1978~2007年:
由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易知,三个估计结果均已不存在序列相关性;此外,容易验证,三者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而且除了2003~2007年估计的截据项之外,其余两个估计的截据项和斜率项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但检验发现,2003~2007年估计的截据项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1的检验。
同样地,我们计算统计量得:,查表得,从而有。因此拒绝原假设,即参数是非稳定的,可以认为2002年前后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表明消费性支出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在2002年前后有显著的差异。同时,由表9邹氏断点检验结果也显示2002年前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也就是说,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消费的回归方程在两个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在1978~2001年之间,居民家庭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性支出,金融资产投资就增加1.921个单位;而在2003~2007年间,居民家庭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性支出,金融资产投资就增加2.342个单位。可以看出,2002年之后,随着北京市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的增加,他们金融资产投资增加的幅度较2002年以前的增加幅度要大,且1978~2007年间,消费性支出与金融资产投资同向变化。
表9邹氏断点检验结果
F统计量3.798330相伴概率0.035711
LR统计量7.689906相伴概率0.021387
事实上,这一结论并非说明消费与金融资产投资是正相关关系,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这里,二者关系的结构性检验得出的结论,体现了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消费和金融资产投资增加的时期差异性。很显然,收入增加直观上会同时带来消费和金融资产投资的增加,只不过金融资产投资的增加幅度较消费的增加幅度要大;这里的邹氏检验结果表明,2003~2007年二者增加幅度的差异较1978~2002年增加幅度的差异要大。这与前面的分析结果并不矛盾。
(三)风险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
本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包括存入储蓄款、购买有价证券、购买彩票、储蓄性保险支出和财产性支出五项。表10给出了北京市居民家庭各项金融资产投资的数据。数据如下:
表10北京市居民家庭各项金融资产投资数据表单位:元/人/年
年份金融资产投资存入储蓄款购买有价证券购买彩票储蓄性保险支出财产性支出
197828.0328.03--------
197930.2130.21--------
198035.7635.76--------
198129.0529.05--------
198235.9235.92--------
198343.8543.85--------
198460.8560.45--------
198588.4388.43--------
198699.1899.18--------
1987119.55119.55--------
1988120.18109.859.76--0.57--
1989170.93135.5934.56--0.78--
1990183.03168.8113.60--0.62--
1991179.66168.0510.13--1.48--
1992294.62256.4435.87--2.31--
1993479.29386.0786.03--7.19--
1994793.44675.54111.87--6.03--
1995894.86805.7470.60--18.52--
19961073.60988.6354.82--30.15--
1997944.25833.0784.34--26.84--
19981355.061138.79150.18--66.09--
19991240.101085.0538.86--116.19--
20001416.001185.0070.00--161.00--
20011931.001600.0089.00--242.00--
20021821.001592.0060.0015152.002
20033773.003386.00117.0012245.0013
20044233.003747.00161.0018293.0014
20055081.004710.00142.0015197.0017
20065854.005425.00142.0012265.0010
20078344.007487.00601.0026209.0021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摘录整理、计算而得。
根据投资的风险程度可以将以上五项投资指标分为三类类。由于储蓄存款往往安全性较高,因此将其归为低风险金融资产;而由于受到价格波动等各方面的影响,购买有价证券、购买彩票两项投资往往伴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将它们归为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最后把储蓄性保险支出和财产性支出视为中等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1、平均风险投资倾向和边际风险投资倾向
平均低风险投资倾向()用于描述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量之间的关系,用来表示,即平均低风险投资倾向表示居民家庭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量占金融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同样地我们可以定义,平均中等风险投资倾向,表示中等风险金融资产投资量占金融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用于描述中等风险金融资产投资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平均高风险投资倾向表示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量占金融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用于描述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
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用于描述低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增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之间的关系,用来表示,即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等于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之比。同样地,边际中等风险投资倾向等于中等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之比,即,用于描述中等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之间的关系;边际高风险投资倾向等于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之比,即,用于描述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与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之间的关系。
由于金融资产是由低风险金融资产、中等风险金融资产和高风险金融资产三部分构成,因此理论上有,。
2、居民家庭风险投资倾向分析
表11列出了北京市居民家庭1988~2007年的、、以及1989~2007年的、、数据。
表11北京市居民家庭平均(边际)风险投资倾向
年份平均低风险投资倾向
平均中等风险投资倾向
平均高风险投资倾向
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
边际中等风险投资倾向
边际高风险投资倾向
19880.9140.0050.081------
19890.7930.0050.2020.5070.0040.489
19900.9220.0030.0742.745-0.013-1.732
19910.9350.0080.0560.226-0.2551.030
19920.8700.0080.1220.7690.0070.224
19930.8060.0150.1790.7020.0260.272
19940.8510.0080.1410.921-0.0040.082
19950.9000.0210.0791.2840.123-0.407
19960.9210.0280.0511.0230.065-0.088
19970.8820.0280.0891.2030.026-0.228
19980.8400.0490.1110.7440.0960.160
19990.8750.0940.0310.467-0.4360.968
20000.8370.1140.0490.5680.2550.177
20010.8290.1250.0460.8060.1570.037
20020.8740.0850.0410.0730.8000.127
20030.8970.0680.0340.9190.0530.028
20040.8850.0730.0420.7850.1070.109
20050.9270.0420.0311.136-0.110-0.026
20060.9270.0470.0260.9250.079-0.004
20070.8970.0280.0750.828-0.0180.190
数据来源:根据表10数据计算得到。
以下根据表11数据分别作平均投资倾向与边际投资倾向的堆积柱形图,如图6和图7所示。
由表11和图6可以看出,二十年来,北京市居民家庭的平均中等风险投资倾向和平均高风险投资倾向远远低于平均低风险投资倾向,这说明北京市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仍然比较保守,大部分的资金用于储蓄存款这类安全系数较高的投资,其投资比例普遍在80%以上,最高的时候达到了93.5%,最低的时候也有79.3%。虽然低风险资产投资的安全系数远高于中高风险资产投资的安全系数,但是另一方面,低风险资产的投资收益则相对而言要低很多。由此可见,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效率是很低的,居民家庭中普遍存在重安全轻收益的投资意识。
图6北京市居民家庭平均金融资产投资倾向
图7北京市居民家庭边际金融资产投资倾向
从边际投资倾向看,由表11和图7可见,对各类资产来说,其各年的增量变化都有较大波动。1991年和1999年的边际高风险投资倾向分别为1.03和0.968,比同期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分别为0.226和0.467)要大,而对应的边际中等风险投资倾向则为负值,这表明1991年和1999年北京市居民家庭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的变化是金融资产投资总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2002年边际中等风险投资倾向为0.8,远高于同期的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0.073)和高风险投资倾向(0.127),说明该年度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增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中等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增量的变化,而对应的储蓄增量变化则非常小。1990年、1995~1997年和2005年的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都大于1,其中1990年的值更是达到了2.745,表明在这几年之中,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增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家庭大幅度地增加了储蓄存款金额,而相应地削减了其它安全系数较小资产的投资力度;可见在这几年里,北京市居民家庭的投资选择比其它年份更注重安全性。从二十年的整体变化来看,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增量的变化仍然是以低风险资产投资增量的变化为主,且二者朝同一方向变动,即边际低风险投资倾向均为正值。
由以上风险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居民家庭在金融资产投资过程中,仍然比较看重投资项目的安全性,他们规避投资风险的意识依然较强,这导致了其投资效率的低下。
(四)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与收入、消费增长率的关系
我们从家庭收入、消费和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的角度分析北京市居民家庭消费与金融资产投资的联系。以下表12给出了1979~2007年北京市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消费增长率、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数据。
表12北京市居民家庭收入、消费、金融资产投资年增长率表(单位:%)
年份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消费增长率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
197913.5713.567.78
198020.8220.0118.37
19812.534.28-18.76
19829.144.5723.65
19835.247.3422.08
198417.4816.1538.77
198530.8538.4845.32
198617.615.612.16
198710.727.5220.54
198821.5826.830.53
198911.144.4642.23
199011.98.267.08
199114.1713.01-1.84
199215.8414.7663.99
199339.4437.7162.68
199443.5440.6465.54
199524.0421.4212.78
199617.3314.1419.97
199713.4714-12.05
19988.436.7243.51
19998.397.57-8.48
200012.7113.2814.18
200111.875.0536.37
20027.6515.28-5.7
200311.388.15107.19
200412.649.6812.19
200512.898.5620.03
200613.1711.9415.21
200710.073.4142.54
平均增长率15.514.2224.41
对应的折线图如下:
图8北京市居民家庭收入、消费、金融资产投资年增长率折线图
从表11中的统计数据来看,1979年以来,北京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50%;而消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22%,比收入年均增长率低了1.28个百分点,这为金融资产投资的增长提供了可能。金融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为24.41%,远远高于收入与消费的年均增长率。从各年度的增长率情况来看,除少数几个年份的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为负值以外,大多数年份的增长率都为正数,但增长幅度各异,其中2003年达到了107.19%的大幅增长率,而同期消费增长率则相对较低,仅为8.15%。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与2002年相比,2003年北京市居民家庭对消费市场不大看好,而更愿意把资金放入投资市场。
而从对应的折线图8可以看出,1979年到2007年间,北京市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都为正值,表明家庭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都呈稳步增长的趋势;而金融资产投资的浮动则比较大,某些年份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以下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消费、收入增长率与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关系,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变量名参数估计值标准误t统计量相伴概率
收入增长率4.1049901.1654113.5223540.0015
消费增长率-2.7773551.203085-2.3085280.0289
模型如下:
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率与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成正比,与消费支出增长率成反比,且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每增长1%,金融资产投资增长4.105%,而消费支出增长率每增长1%,金融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降低2.777%,也就是说可支配收入和金融资产投资是同向增长,但金融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而消费支出和金融资产投资时逆向增长,而且金融资产投资的速度也快于可支配收入的速度。这与现实的实际情况非常吻合,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财富积累的增加,金融资产投资就是最有效的一种积累财富的方式,鉴于目前北京市的生活条件而言,收入增加的部分基本用于投资或储蓄,对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已经基本满足,支出的增加也就不是那么明显,因此金融资产投资增长的速度必然快于收入增长的速度。而消费支出的增加,必然导致金融资产投资的减少,因为总的收入是一定的。
四、结论
本文对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进行研究,文中选取了收入、消费、风险三个宏观影响因素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进行了定量分析。
家庭收入与金融资产投资的关系研究中发现金融资产投资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增长速度明显大于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收入的关系在2002年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同时发现不同收入水平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是有差异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
通过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呈现负相关,当前金融资产市场比较活跃,而消费市场则相对低迷,这也体现了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在2002年前后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同时发现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和消费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大于消费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金融资产的投资比重稳中有升,仍然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风险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发现北京市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投资还比较保守,投资方式主要是安全系数较高的低风险投资,投资效率很低。这也说明了,北京市居民在金融资产投资方面规避风险的意识较强,比较注重投资的安全性。
国民理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财的实质是投资,这一市场行为必然伴随着风险。要想促进和保障国民理财健康发展,并使它贡献于经济、造福于民生,从政府主管部门到金融理财机构再到相关社会团体,都有责任从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大局出发,加强对国民理财的正确导向和组织管理,引导国民科学理财、理智投资,规避风险、防止损失,以保障国民资产增值,维护民生和社会稳定。理智的投资者越多,国民理财就会越健康、有益,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从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北京市居民家庭在金融资产投资上依然比较保守,主要偏向于安全系数较高的投资方式,如储蓄存款。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投资模式,居民家庭依然有很高的规避风险倾向。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理智的投资者”。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重视发挥媒体和书籍的教化、引导作用。例如,不仅经济类专业报纸应开辟“理财专刊”并及时上市企业经营信息、金融市场动向和不动产行情,一般综合类报纸也应根据受众的特点和需求,考虑开辟“理财专版”和专栏,为理财者分析形势、指点迷津,以引导理性投资;电视台特别是经济频道更应充分发挥其受众面广、渗透力强的优势,以专家访谈、现身说法或各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众传授投资理财之道,为家庭投资理财提供依据。强化对居民家庭投资理财的引导和服务,是有效防止和减少家庭盲目跟风、随意投资的最佳方式。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应积极设立家庭理财专口或专线,热情为客户答疑解难,提供周到的咨询服务,引导居民家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投资组合。以使家庭的资金得到更好的保值和增值,达到家庭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刘扬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李腊生.不确定性决策与金融资产投资.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4]汪浩瀚.微观基础、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跨期消费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7]彭振武.中国家庭的投资理财模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臧旭恒.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张辉,付广军.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渠道选择模型研究.山东:山东经济.2008年01期.
[10]邹红、喻开志.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9期.
[11]陈玉光.我国居民高储蓄及其向投资转化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12]韩国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变化成因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3]杨银海.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下降的经济影响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61期.
[14]孙克任,谢俊士.居民储蓄、储蓄分流与金融资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1期.
[15]赵早平.论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趋势预测模型.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1期.
[16]柴曼莹.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增长因素贡献率测算.华南立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7]熊鹏.银行体系“黑洞”与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新思考.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8]吴霞.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分析及政策建议.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9]袁志刚,冯俊.居民储蓄与投资选择:金融资产发展的含义.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20]胡进.预防性动机与居民金融资产选择偏好.理论月刊.2004年04期.
[21]McFaddenD.ConditionalLogitanalysisofqualitativechoicebehaviour.Berkeley.CA: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1973.
[22]ManskiC.Thestructureofrandomutilitymodels.TheoryandDecision.1977.
【关键词】证券投资;内容;风险研究;规避风险
证券投资日益成为人们投资理财的一种选择,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对证券投资的认识需要不断的加强的同时还应高有着较高的风险意识,明晰风险产生的原因,在投资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以便更好的规避证券投资的风险。提升自身经营证券投资的能力。
一、证券投资相关概念
证券投资(investment in securities)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证券投资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证券投资具有高度的“市场力”;第二,证券投资是对预期会带来收益的有价证券的风险投资;第三,投资和投机是证券投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行为;第四,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不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量,而是在持有者之间进行再分配。证券投资的作用包括:其一证券投资为社会提供了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其二证券投资有利于调节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三证券投资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促进企业的行为合理化;其四证券投资为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五证券投资可以促进国际经济交流。
收益、风险,时间是证券投资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证券投资成败的重要内容。我国证券投资具有很高的市场力,是对预期带来收益的有价证券的风险投资,在证券投资中投资和投机是不可缺少的两种活动,同时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不会增加社会资本的总量,而是在持有者之间进行再分配等一系列的特点。
发行者、中介人和投资者是证券投资关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证券投资的全过程。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书面证明所有权或债权债务的关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法契约来约束证券投资活动的行为,使之符合法律规范。
证券投资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筹集资金;调节资金走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的配置;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树立品牌形象;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有助于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二、证券投资风险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投资也越来越多的被广大人民所接受,但证券投资有着较高的风险,随着居民投资理财意识的逐渐增强,对风险的认识也就越加深刻。证券投资风险是指未来投资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进而影响证券投资的结果,或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收益,或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使资产贬值。
证券投资风险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之分,系统风险是指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等对证券市场产生的不可抗拒的影响。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系统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股价过高,股市经过无理性的炒作之后,使股价大幅上升;很多股民存在着从众行为,证券投资上许多股民并无主见,跟随他人的投资行为使股价猛涨或猛跌。经营环境的恶化也是增加证券投资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政策的转变都会导致证券市场的变动;利率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的投资行为的选择,使其改变货币的使用方向,进而增大证券投资风险;税收政策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和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而将证券投资的风险提升。
非系统风险是指个别原因对个别证券的影响和冲击,包括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产生非系统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对企业经营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因素,比如公司经营状况,管理模式,产品结构等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或者公司发生了一些不可预知的影响公司效益的事件都将产生非系统风险。
三、证券投资风险规避
1、回避风险,当证券投资项目对投资者利益存在威胁,或许将产生严重的不利后果,且无法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避免时,投资者应主动放弃该项投资项目或改变投资方案来规避将要产生的风险。
2、分散风险,通过分散投资资金单位、行业投资分散、时间分散、季节分散等方法使风险降低,不至于一次投资的失误导致满盘皆输的情况出现,更好的实现资金的增值保值。
3、转移风险,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进行转嫁,由他人或单位来承担,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财务型非保险和财务型保险这两种方式来进行风险的转移。一旦预期风险发生或造成损失则可以通过风险转移减少损失。
4、控制风险,投资风险虽然很多情况下是由经济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但在很多程度上,投资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避控制,不如遵守投资交易的风险管理制度,控制投资资金、规模,在资金出现问题时可以加以控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关注信息,分析形式,注意交易的环节进而把风险降到最小。
5、风险自留,通过这种方式来使一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在不严重影响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将风险承担下来,在投资大的过程中,设立专门的款项,来弥补资金流动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不至于在投资出现风险的时,资金无法周转而导致彻底失败。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证券投资意识增强,对证券投资的理解也逐步加深,证券投资活动也相应地增加,对证券投资的风险认识也日益加强,证券投资的风险性决定未来的收益状况的不确定,因而了解证券投资,学会如何规避证券投资风险成为人们参与证券投资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志超.证券投资概述[M].华东师范大学,1987.
[2]徐谨良,周江雄.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3]冯彬.风险投资导论[M].上海财经出版社,2008.
【关键词】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差别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投资理财专业。投资理财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面临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诸多阻碍发展的现实性难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为专业建设展开积极探讨。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正以加速度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经济愈发展,投资理财活动就显得愈重要。企业、家庭、个人等社会经济主体或多或少都免不了要参与投资理财活动,与投资理财相关的业务和机构与日俱增,市场对这类专门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高职院校开设投资理财专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而言,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然而,当市场各经济主体亟需投资理财的专门人才,各类高职院校的投资理财专业也向市场推出这类人才时,供求之间却显现出并不完全合卯合榫的微妙矛盾。对投资理财专业建设方式进行改革,以化解这一现实矛盾,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
1.现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和实施的难度较大
专业建设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今天的形势难以把握,明天的走势难以预测,专业筹划要想与现实完全合拍确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其他专业相比,投资理财专业的建设难度可谓更居其上,参加这一专业教学活动的师生都会有这种切身感受:投资理财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租赁等等都可以被涵盖其中,而且这一领域还在快速地扩充。反映到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虽然总的课程数目与其他专业相差不大,但由于该专业所包含的门类太多,每一门类所包含的课程数目就会相对有限,因其广泛,所以便不易深入。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投资理财专业的高级人才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2.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同质化程度过高,差别优势不强
今天,买方市场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在,投资理财领域也是一样。各从业单位都竭尽全力去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要求,相应的对本单位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但各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却表现得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对这种状况的一种形象描述就是“这边人找不到岗,那边岗找不到人”。缺乏绝对优势,缺乏比较优势,这是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建设所面对的,而且必须要跨越的一个重大难关。
3.市场变化发展速度快,超出专业建设有关各方的预计
这几年来,中国以及国际投资理财领域发展变化速度惊人。在投资方面,原来股票债券等证券一枝独大,而现在基金、黄金、外汇、期货则各显神通,各自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在银行信用方面,有纸质货币正被银行卡、网银、手机银行等快速取代的沧桑巨变,有中间业务的异军突起,银行业务重心的调整给从业人员带来更多更高的新要求;保险市场的迅速扩大,则要求保险公司具备更多的应市品种和更具有专业素质和亲和力的从业人员。投资理财实务的这种变化速度给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变化速度仍不会有丝毫减缓的趋势。应该说,这既是高职院校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坚定不移、不遗余力办好投资理财专业的原因所在,也直接导致投资理财专业建设难度远远超过其他的经济学专业。
二、今后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1.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与普通高校金融、投资等专业应拉开距离
有些用人单位将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看成是普通高校金融等专业的一个压缩版、简化版,或是将普通高校多个财经专业糅合在一起的一个产物,认为高职毕业生对原理知识的掌握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扎实,只是实际动手能力较强,而随着投资理财行业电子自动化程度迅速提高,过去许多人工动手的工作和岗位现在都可以交由机器来代替,于是高职投资理财专业在这些用人单位看来就不再具有优势,即使他们愿意聘用高职毕业生,给予高职毕业生的上升空间也远不及普通高校毕业生。
诚然,许多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的建设过程与普通高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避免地受到普通高校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然而,一旦建立起自己的门户以后,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就应该坚决地与普通高校拉开距离,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各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应该联合一致,建立自己的研究院,对行业内具有较强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原理、应用程序等进行筛选与深入研究,首先从教材建设上做好高职教学的定位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对高职投资理财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试验和论证。投资理财领域非常广阔,但如果高职院校总是跟在普通高校后面走,还是不会有出路。只有下功夫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挥独有效用的领域,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2.各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的办学方向应有显著不同
目前各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的办学方向和所授课目可以说基本趋同,趋同就意味着难以形成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最后只会加剧相同专业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削弱个体的竞争实力。
因此,各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应将本专业的办学方向进行调整,或者让本校的其他专业与投资理财专业进行合作,或者参照有关行业、企业和地区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和确定新的办学方向。比如,有的高职院校会计财税方面师资力量较强,如果将投资理财专业相关课程予以强化,具有这方面优势的毕业生就会比较容易吸引用人单位的注目;有的高职院校可根据长期合作的企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开设部分专业课程,让学生在相关企业进而在相关行业都能获得竞聘优势;有的高职院校可以分析其他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的强项和弱项,根据兄弟院校的弱项来确定自己的办学强项;有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对迅速发展的投资理财行业的未来走势进行预测,类似于风险投资,先尝试对少量课程进行调整,抢占先机。总之,高职院校对于投资理财专业办学应采取更加务实灵活的态度,选择各有所长、优势突出的办学方向。
3.建立套餐教学制度
投资理财专业不仅领域广阔,而且专业课程一般都比较庞杂艰深,一个专业或一个办学方向适用一套课程体系的做法实行起来颇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不易精通,不如将全部专业课程进行重新组合编排。
我们不妨可以借鉴一下手机套餐服务。这些套餐针对经过细分的客户群,分别推出具有不同服务重心的通信组合,有的侧重于长市话优惠,有的侧重于降低短信成本,有的则突出智能化服务。这对于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在两至三年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要让学生能在广阔的投资理财专业领域真正有所收获,就必须对课程和学生做进一步的细分。首先精心设计课程套餐,不同套餐内既有相同的课目又有不同的课目,有投资理财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架构,也有与某一类专门业务紧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然后再根据学生的主观志愿和具体条件对学生做进一步的细分,让学生们选择不同的课程套餐。课余时间则让学生定期相互展开交流,发表学习体会,互享学习心得。这种做法让学生在同样的学制时间内学得比较积极主动,比较有兴趣,有利于学生在投资理财的某一领域获取比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也基本保持了原有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专业视野广度,并且提高了求知欲、学习效率和交流能力,从各个层面为将来从业预做准备。
4.加强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辅助课程的建设
高职投资理财专业毕业生进入职场,一般都是从一线基层干起,职业特点决定投资理财从业人员必须与各式各样的客户打交道,因此,投资理财专业不能只是设立投资理财类课程,犹如治病一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效果必然难如人意。高职投资理财专业必须应自身的客观实际需求,做好辅助课程的建设。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放于有价证券上以获取一定收益的行为。证券投资的主要形式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等。证券投资策略即指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前应当掌握的行动方针和谋略,在对总体策略定位的基础上,还可以详细确定市场策略、行业策略、公司策略、期限策略、组合策略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对多种不同风险与收益状况的证券投资工具进行有机组合。可见对各种证券投资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比较是制定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的必然要求。
从概念上看,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券(如提货单、购物券等)、货币证券(如支票、商业票据等)以及资本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它们是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在本文中涉及的证券投资工具主要根据后者界定。股票是典型的风险投资工具,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与规范的情况下,选择股票为主要证券投资工具的投资者需要以足够的时间与专业知识为保证,还要有较充裕的资金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考虑到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行情有复苏迹象,并且股票的可选空间较大,投资机会较多,在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适当调整绩优股的比重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债券品种比较丰富,一般都有收益与风险适中的特点。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国债、企业债券与地方债券及某些根据特殊需要发行的债券。相对而言,工薪阶层比较了解与愿意购买的主要债券产品是国债和有一定收益保证的企业债券。尤其是前者,因为其相对存款而言具有免税与收益较高的优势,相对股票而言又具有较好信用保证与较强社会信誉等特点,往往是深受工薪阶层欢迎的证券投资品种,也有“金边债券”之称。基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投资产品。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比较高,一般在8%左右,适合1年期以上的投资;债券基金一般年收益率分别在2%和2.4%左右,收益稳定,本金较安全,可以确定比较自由的投资期,但考虑到其相应费用与持有期时间有关,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前,可以适当延长投资时间;货币基金是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幅度不大,是银行储蓄的良好“替代品”,适合短期投资,也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型投资品种。
二、工薪阶层的经济特点分析
工薪阶层是指以获得工作单位相对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他们有着比较相似的经济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对工薪阶层来说,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由于目前大部分工薪阶层的理财观念比较传统,加之我国整体理财的条件不够成熟,理财收入相当有限。相比而言,工作收入在工薪阶层的经济来源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他们理财的重要基础,更是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二)投资理念相对趋同。目前的工薪阶层大多对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有诸多近忧远虑。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前景、子女未来教育、父母养老送终、健康身体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他们对资金的变现能力、货币的流动性等方面有较多要求,投资的基本目标比较一致。(三)消费方式相对多元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工薪阶层在基本生存需要上有所满足的前提下,开始更多地关注能实现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消费品位的相关项目。他们不仅对旅游、健身、美容、娱乐等方面有普遍追求,而且对教育、房产、汽车、人际关系的维系有较大的差异性支出,所以在能使有限的经济收入用于实现更大的效用水平方面的证券投资策略组合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四)家庭整体承受风险能力相对有限。在现行的社会保障机制作用下,考虑到工薪阶层受工作年限与经济条件的制约,工薪阶层在各方面的风险系数依旧比较大。但结合我国目前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可知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很难保证有确定的高收益,所以他们在真正面临风险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应对不暇。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在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中还要加入更多的社会与制度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分析。(五)适宜进行证券投资的工薪阶层行业相对集中。虽然工薪阶层本身是一个覆盖面相当广泛的概念,但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工薪阶层都可以进行证券投资。根据我国历年的行业收入水平排名情况来看,金融业、电信业、汽车业、石油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收入,可以考虑进行适度的证券投资。同时,公务员、教师、医生、外企职员、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职业都可以考虑参与证券投资活动。本文中将主要以工薪阶层的这些有证券投资愿望与能力的人员为分析对象。
三、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工薪阶层在激烈的投资过程中都希望避免或分散较大的投资风险,并达到较高的预期收益,所以正确选择和运用适宜自身情况的证券投资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时,要顾及诸多因素,比如工薪者的收入水平、消费情况、投资理念、生活区域、职业特点、行业前景、年龄阶段、家庭构成、性格类型等等,不一而足。下文主要从工薪阶层的不同生命周期、家庭阶段、风险偏好、收入水平几方面简单地制定其对应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以不同生命周期分类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中,强调人们会在人生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生活的消费支出,并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情况最优配置。由于人们的收入在满足消费之余主要可以用于储蓄与投资,所以该理论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提出年轻人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在此阶段多以负债消费为主,即便有一定剩余资金,也主要用于未来投资资本的原始积累,可以不要过多地考虑证券投资策略。当然,为了鼓励年轻人进行必要的资金贮备,可以建议他们采取定期定额方式购买货币型基金,或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时期的累积可以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证券投资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和更为丰富的投资经验。随着人们进入中年阶段,收入水平日益增长,收入会多于消费,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上都趋于稳定。保证提供子女教育的经费和赡养父母的资金是现阶段工薪阶层主要需考虑的问题,着手准备投资保值与增值计划成为必然的投资选择。此阶段的工薪者可以考虑每月将剩余收入的20%投向较有风险的投资或股票,40%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20%购买新型证券投资产品或选择其他理财或投资工具,10%作为保险资金,另10%作为紧急备用金或储蓄费用。由于他们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应该以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力求投资品种多样化,投资思路开阔化。等到工薪者进入老年阶段,他们收入水平相对消费需要又会略显不足,但由于有中年阶段的投资与理财的补充收入,仍有制定证券投资策略的必要。鉴于老年工薪者几乎没有提高经济收入的发展空间,风险承受能力也越来越低,生活需求相对简单,对养老资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性考虑较多,所以证券投资策略应该以投资收益稳妥、有底线保证为首选目标,尽量少选择风险性、激进性投资工具,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一般每月可以将多余收入的30%投向平衡型基金,40%购买国债,20%购买货币型基金,10%进行储蓄。这种组合既能对老年工薪者的资金有一定收益保障,缓解通货膨胀或其他经济因素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能有效降低风险程度,有利于老年工薪者的身心健康,减轻他们的心理与经济压力。总体而言,不论身处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都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不要低估长期投资的升值能力,要尽早形成证券投资的意识并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与感兴趣的产品。
(二)以不同家庭阶段分类分析
根据家庭所处的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单身打拼期(一人)、家庭形成期(两人)、家庭建设期(三人以上)、家庭成熟期(子女进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细分期(子女开始独立生活)等类型。为了简单起见,也有理财专家将其划分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但因为在本文中已经有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在此还是主要侧重于前一种分类标准下的具体分析。1、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往往因为对于创建事业与组建家庭的考虑比较多,主要资金大多形成对自身和工作或感情的投资,所以在证券投资方面的考虑还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当然,如果有其他外来资本,又有较多时间与精力学习证券投资方面的新知识,也不排除“借鸡生蛋”的获益。鉴于这种情况尚不是主流趋势,在本文中不必过多涉及。2、家庭形成期的工薪阶层可以合二人之力共同参与证券投资,在资金方面相比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有所增加,投资观念也逐渐形成,对于培育下一代、开展家庭建设、完善家庭设备等方面的考虑还有较大的弹性,所以可以设定比较灵活、主动的证券投资策略,在风险较高、收益也较大的证券投资品种要多加关注,适当增加其在证券投资中的比重以实现增值型投资目标,同时也要增加适当低风险或无风险的投资品种达到保证基本收入的目标。在对日常生活水平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用家庭成员中一方的资金大胆尝试多种证券投资手段,并放松心态,强化投资的积极与进步意识。3、处于家庭建设期的工薪阶层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比家庭形成期的工薪者要更显紧张,但因为年龄或工作经验等原因,投资理念更趋理性与成熟,所以在开源节流的途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对小孩养育与培育的费用有充分的估计,同时在证券投资工具的选择上要集中于比较擅长与熟悉的几种工具上,不必过于分散。当然,相对而言,如果已经有了证券投资的心得,还可以适当的融资投入比较有把握的证券产品上。4、处于家庭成熟期的工薪者,一方面事业发展进入上升期,工作比较繁忙,投资的跟踪时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家庭规模比较确定,在经济收入与支出方面都比较清晰,对未来安排与生活定位比较明了,投资的目标比较明确。此阶段家庭的主要开支是小孩的后续教育经费、夫妻双方的事业发展经费、日常的医疗保健经费等项目。所以应该以温和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可以在扣除日常消费支出后,先将比较固定的存款转换成较有保障的国债或基金,以保证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剩余的零散资金投入货币市场基金及保险。在投资产品期限与种类的选择上,可以与小孩受教育的阶段性费用支出相对应,形成一个中长期(2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策略,目标年收益率要在通货膨胀率的两倍以上,并形成长期理财习惯。5、当工薪阶层进入家庭细分期时,如果不要额外负担子女们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又没有更多消费支出方面的增加项目,可以在证券投资的长期策略基础上,增加部分短期与中期投资品种,以提高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并能更主动地抓住更多的良好投资机会。当然,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在此阶段的工薪者可能要随时应对子女们在事业与家庭发展等方面的追加资本投入需求,所以还是要准备部分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产品提高资金的变现能力。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工薪阶层在不同家庭阶段,都要先保证实现家庭经济基本功能,再顾及证券投资的增值功能,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三)以不同风险偏好分类分析
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形势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一般而言,风险偏好类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年龄、收入、性别、经历和个性等具体因素。比如,年龄较小的人不怕失败,所以多为风险趋向型投资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风险的态度逐渐表现为中立型甚至规避型;收入越高的人们能承受的风险往往比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对于风险大多有回避的倾向。通常认为男性趋于冒险、女性趋于保守,但也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生活中男女承担社会角色的互换及女性在理财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风险爱好型;一般人生经历比较丰富的个体属风险趋向型,而经历比较简单顺利的个体属于风险规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选择。总体而言,工薪阶层中大部分人员属于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立型,对证券投资风险的整体承受能力相当有限。只有在对工薪阶层的风险状态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选择各自适合的证券投资策略。一般而言,对于风险趋向型的工薪投资者可以增加证券投资新品种的比重,因为往往新产品在高风险的后面也隐含高收益。对于风险中立型的工薪阶层可以采取在高、中、低风险型的不同投资工具中设置不同比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将资金主要投入风险中等的债券和混合型基金上,这样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较集中的品种,从而获取更高收益。而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购买国库券、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为主的简单投资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各种年度报道与评比结果,选择有较好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进行集合型证券投资。相对而言,由于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相比较,在收益率相当的情况下,在投资门槛和流动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可以满足偏好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资金的高流动性和对收益的稳定性的综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货币市场基金将继续成为这部分人群的首选理财工具。当然,随着人们对基金市场的熟悉,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为低风险的证券投资产品。由于工薪者处于不同境遇时,也可能改变风险偏好,所以要在对自己的投资意愿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
(四)以不同收入水平分类分析
虽然同为工薪阶层,但收入水平还是有较大差异。比如以湖南省2005年的工资水平为标准,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月工资水平为1503元。以此为标准,比平均线低20%,但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薪者可以认为是低收入群体。而高出平均水平一定值的工薪阶层可归为高收入群体。低收入者一般会采用比较传统与保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比如购买国库券是他们选择的主要证券投资方式。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一般投资观念传统,家庭理财要求绝对稳健。建议每月做好支出计划,除正常开支外,可将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进行重点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理财,切忌广而全,频繁交易。对于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考虑到工薪阶层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专业知识也相对匮乏,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保险、基金和国债等投资产品仍是该收入水平工薪阶层的主要选择。至于高收入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考虑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进攻型投资,更大地发挥“钱生钱”的功能。考虑到风险因素,“攻”的资金中又可以分为“稳攻”和“强攻”两部分。对于稳攻部分,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市场波动度较小、预期报酬较稳健的证券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力求年收益率达到5%-10%的水平;强攻部分则为某些高风险高收益发证券产品组合。可以考虑在专业理财规划师的指点下,将部分资金投入各类预期收益率较高的股票上。在证券投资中,既要有对单个股票和债券、基金行情的把握,又要具有投资组合的理念,以适度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总体而言,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不同需求目的以及对不同价格与风险类型产品的需求弹性,从而在保障他们现有资产与生活水平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未来资产价值与质量的提升。
也就是说,工薪阶层不论是属于上述哪种类型或阶段,在进行证券投资时,都要具体状况具体对待,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抉择。当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也有共通之处。一旦工薪者决定了要进行证券投资,就应努力作到以下四点来保证策略生效。(一)制定具体可行的各期目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与经济实力,确定在不同年龄与时期的投资目标,并在达到预期收益水平时要适时收手,重新选择下一个目标。
(二)遵照投资理财的基本规律。总体上工薪阶层进行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本着“终身快乐”的原则,也就是要尽量作到“抓住今天的快乐,规避明天的风险,追逐未来生活的更加幸福”原则。在具体选择投资品种时,要遵循“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三)确定详细周全的步骤。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最好要制订具体的投资步骤,逐步有效的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各层次的投资品种,最终实现自己的投资理想。(四)制定稳中求变的策略。投资策略的适应性与创新性是决定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投资策略有很多,关键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并在投资实践中不断反思与修正。工薪阶层如果能真正理解与掌握以上四点,在找到适合自己的证券投资策略基础上,加强对策略的落实与调整,在投资理财的道路上必然有较好的收益。
【摘要】在简单介绍工薪阶层的定义和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目前证券投资中几种主要产品的特点,重点突出了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家庭阶段、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生命周期风险偏好收入水平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工薪阶层依旧是社会经济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分人群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柏丹.低风险公务员不妨尝试高风险理财[N]北京现代商报,2004.11.1
[2]理财专家讲解家庭理财误区面面观[EB/OL],2006.3.20.
[3]家庭月收入一万如何低风险理财[EB/OL],2006.2.23.
[4]理财从货币市场基金开始[EB/OL],2006.3.20.
[5]李艳,佘若雯.探寻职业外财富延展女性修炼攻守兼备投资功力[J]大众理财顾问.2006(3).
[6]工薪阶层如何才能获得更多“外快”[EB/OL],2005.4.5
[7]朱桂芳.工薪族理财:收入状况决定风险控制级别[N].南方日报.2005.6.27
[8]彭振武.中国家庭的投资理财模型:工具、模型、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生命周期风险偏好收入水平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工薪阶层依旧是社会经济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分人群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工薪阶层的经济特点分析
工薪阶层是指以获得工作单位相对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他们有着比较相似的经济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对工薪阶层来说,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由于目前大部分工薪阶层的理财观念比较传统,加之我国整体理财的条件不够成熟,理财收入相当有限。相比而言,工作收入在工薪阶层的经济来源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他们理财的重要基础,更是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二)投资理念相对趋同。目前的工薪阶层大多对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有诸多近忧远虑。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前景、子女未来教育、父母养老送终、健康身体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他们对资金的变现能力、货币的流动性等方面有较多要求,投资的基本目标比较一致。(三)消费方式相对多元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工薪阶层在基本生存需要上有所满足的前提下,开始更多地关注能实现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消费品位的相关项目。他们不仅对旅游、健身、美容、娱乐等方面有普遍追求,而且对教育、房产、汽车、人际关系的维系有较大的差异性支出,所以在能使有限的经济收入用于实现更大的效用水平方面的证券投资策略组合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四)家庭整体承受风险能力相对有限。在现行的社会保障机制作用下,考虑到工薪阶层受工作年限与经济条件的制约,工薪阶层在各方面的风险系数依旧比较大。但结合我国目前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可知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很难保证有确定的高收益,所以他们在真正面临风险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应对不暇。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在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中还要加入更多的社会与制度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分析。(五)适宜进行证券投资的工薪阶层行业相对集中。虽然工薪阶层本身是一个覆盖面相当广泛的概念,但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工薪阶层都可以进行证券投资。根据我国历年的行业收入水平排名情况来看,金融业、电信业、汽车业、石油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收入,可以考虑进行适度的证券投资。同时,公务员、教师、医生、外企职员、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职业都可以考虑参与证券投资活动。本文中将主要以工薪阶层的这些有证券投资愿望与能力的人员为分析对象。
二、证券投资策略的基本产品分析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放于有价证券上以获取一定收益的行为。证券投资的主要形式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等。证券投资策略即指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前应当掌握的行动方针和谋略,在对总体策略定位的基础上,还可以详细确定市场策略、行业策略、公司策略、期限策略、组合策略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对多种不同风险与收益状况的证券投资工具进行有机组合。可见对各种证券投资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比较是制定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的必然要求。
从概念上看,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券(如提货单、购物券等)、货币证券(如支票、商业票据等)以及资本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它们是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在本文中涉及的证券投资工具主要根据后者界定。股票是典型的风险投资工具,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与规范的情况下,选择股票为主要证券投资工具的投资者需要以足够的时间与专业知识为保证,还要有较充裕的资金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考虑到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行情有复苏迹象,并且股票的可选空间较大,投资机会较多,在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适当调整绩优股的比重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债券品种比较丰富,一般都有收益与风险适中的特点。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国债、企业债券与地方债券及某些根据特殊需要发行的债券。相对而言,工薪阶层比较了解与愿意购买的主要债券产品是国债和有一定收益保证的企业债券。尤其是前者,因为其相对存款而言具有免税与收益较高的优势,相对股票而言又具有较好信用保证与较强社会信誉等特点,往往是深受工薪阶层欢迎的证券投资品种,也有“金边债券”之称。基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投资产品。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比较高,一般在8%左右,适合1年期以上的投资;债券基金一般年收益率分别在2%和2.4%左右,收益稳定,本金较安全,可以确定比较自由的投资期,但考虑到其相应费用与持有期时间有关,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前,可以适当延长投资时间;货币基金是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幅度不大,是银行储蓄的良好“替代品”,适合短期投资,也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型投资品种。
三、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工薪阶层在激烈的投资过程中都希望避免或分散较大的投资风险,并达到较高的预期收益,所以正确选择和运用适宜自身情况的证券投资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时,要顾及诸多因素,比如工薪者的收入水平、消费情况、投资理念、生活区域、职业特点、行业前景、年龄阶段、家庭构成、性格类型等等,不一而足。下文主要从工薪阶层的不同生命周期、家庭阶段、风险偏好、收入水平几方面简单地制定其对应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以不同生命周期分类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中,强调人们会在人生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生活的消费支出,并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情况最优配置。由于人们的收入在满足消费之余主要可以用于储蓄与投资,所以该理论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提出年轻人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在此阶段多以负债消费为主,即便有一定剩余资金,也主要用于未来投资资本的原始积累,可以不要过多地考虑证券投资策略。当然,为了鼓励年轻人进行必要的资金贮备,可以建议他们采取定期定额方式购买货币型基金,或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时期的累积可以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证券投资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和更为丰富的投资经验。随着人们进入中年阶段,收入水平日益增长,收入会多于消费,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上都趋于稳定。保证提供子女教育的经费和赡养父母的资金是现阶段工薪阶层主要需考虑的问题,着手准备投资保值与增值计划成为必然的投资选择。此阶段的工薪者可以考虑每月将剩余收入的20%投向较有风险的投资或股票,40%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20%购买新型证券投资产品或选择其他理财或投资工具,10%作为保险资金,另10%作为紧急备用金或储蓄费用。由于他们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应该以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力求投资品种多样化,投资思路开阔化。等到工薪者进入老年阶段,他们收入水平相对消费需要又会略显不足,但由于有中年阶段的投资与理财的补充收入,仍有制定证券投资策略的必要。鉴于老年工薪者几乎没有提高经济收入的发展空间,风险承受能力也越来越低,生活需求相对简单,对养老资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性考虑较多,所以证券投资策略应该以投资收益稳妥、有底线保证为首选目标,尽量少选择风险性、激进性投资工具,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一般每月可以将多余收入的30%投向平衡型基金,40%购买国债,20%购买货币型基金,10%进行储蓄。这种组合既能对老年工薪者的资金有一定收益保障,缓解通货膨胀或其他经济因素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能有效降低风险程度,有利于老年工薪者的身心健康,减轻他们的心理与经济压力。总体而言,不论身处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都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不要低估长期投资的升值能力,要尽早形成证券投资的意识并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与感兴趣的产品。
(二)以不同家庭阶段分类分析
根据家庭所处的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单身打拼期(一人)、家庭形成期(两人)、家庭建设期(三人以上)、家庭成熟期(子女进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细分期(子女开始独立生活)等类型。为了简单起见,也有理财专家将其划分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但因为在本文中已经有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在此还是主要侧重于前一种分类标准下的具体分析。1、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往往因为对于创建事业与组建家庭的考虑比较多,主要资金大多形成对自身和工作或感情的投资,所以在证券投资方面的考虑还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当然,如果有其他外来资本,又有较多时间与精力学习证券投资方面的新知识,也不排除“借鸡生蛋”的获益。鉴于这种情况尚不是主流趋势,在本文中不必过多涉及。2、家庭形成期的工薪阶层可以合二人之力共同参与证券投资,在资金方面相比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有所增加,投资观念也逐渐形成,对于培育下一代、开展家庭建设、完善家庭设备等方面的考虑还有较大的弹性,所以可以设定比较灵活、主动的证券投资策略,在风险较高、收益也较大的证券投资品种要多加关注,适当增加其在证券投资中的比重以实现增值型投资目标,同时也要增加适当低风险或无风险的投资品种达到保证基本收入的目标。在对日常生活水平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用家庭成员中一方的资金大胆尝试多种证券投资手段,并放松心态,强化投资的积极与进步意识。3、处于家庭建设期的工薪阶层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比家庭形成期的工薪者要更显紧张,但因为年龄或工作经验等原因,投资理念更趋理性与成熟,所以在开源节流的途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对小孩养育与培育的费用有充分的估计,同时在证券投资工具的选择上要集中于比较擅长与熟悉的几种工具上,不必过于分散。当然,相对而言,如果已经有了证券投资的心得,还可以适当的融资投入比较有把握的证券产品上。4、处于家庭成熟期的工薪者,一方面事业发展进入上升期,工作比较繁忙,投资的跟踪时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家庭规模比较确定,在经济收入与支出方面都比较清晰,对未来安排与生活定位比较明了,投资的目标比较明确。此阶段家庭的主要开支是小孩的后续教育经费、夫妻双方的事业发展经费、日常的医疗保健经费等项目。所以应该以温和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可以在扣除日常消费支出后,先将比较固定的存款转换成较有保障的国债或基金,以保证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剩余的零散资金投入货币市场基金及保险。在投资产品期限与种类的选择上,可以与小孩受教育的阶段性费用支出相对应,形成一个中长期(2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策略,目标年收益率要在通货膨胀率的两倍以上,并形成长期理财习惯。5、当工薪阶层进入家庭细分期时,如果不要额外负担子女们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又没有更多消费支出方面的增加项目,可以在证券投资的长期策略基础上,增加部分短期与中期投资品种,以提高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并能更主动地抓住更多的良好投资机会。当然,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在此阶段的工薪者可能要随时应对子女们在事业与家庭发展等方面的追加资本投入需求,所以还是要准备部分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产品提高资金的变现能力。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工薪阶层在不同家庭阶段,都要先保证实现家庭经济基本功能,再顾及证券投资的增值功能,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三)以不同风险偏好分类分析
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形势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一般而言,风险偏好类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年龄、收入、性别、经历和个性等具体因素。比如,年龄较小的人不怕失败,所以多为风险趋向型投资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风险的态度逐渐表现为中立型甚至规避型;收入越高的人们能承受的风险往往比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对于风险大多有回避的倾向。通常认为男性趋于冒险、女性趋于保守,但也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生活中男女承担社会角色的互换及女性在理财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风险爱好型;一般人生经历比较丰富的个体属风险趋向型,而经历比较简单顺利的个体属于风险规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选择。总体而言,工薪阶层中大部分人员属于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立型,对证券投资风险的整体承受能力相当有限。只有在对工薪阶层的风险状态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选择各自适合的证券投资策略。一般而言,对于风险趋向型的工薪投资者可以增加证券投资新品种的比重,因为往往新产品在高风险的后面也隐含高收益。对于风险中立型的工薪阶层可以采取在高、中、低风险型的不同投资工具中设置不同比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将资金主要投入风险中等的债券和混合型基金上,这样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较集中的品种,从而获取更高收益。而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购买国库券、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为主的简单投资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各种年度报道与评比结果,选择有较好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进行集合型证券投资。相对而言,由于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相比较,在收益率相当的情况下,在投资门槛和流动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可以满足偏好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资金的高流动性和对收益的稳定性的综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货币市场基金将继续成为这部分人群的首选理财工具。当然,随着人们对基金市场的熟悉,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为低风险的证券投资产品。由于工薪者处于不同境遇时,也可能改变风险偏好,所以要在对自己的投资意愿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
(四)以不同收入水平分类分析
虽然同为工薪阶层,但收入水平还是有较大差异。比如以湖南省2005年的工资水平为标准,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月工资水平为1503元。以此为标准,比平均线低20%,但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薪者可以认为是低收入群体。而高出平均水平一定值的工薪阶层可归为高收入群体。低收入者一般会采用比较传统与保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比如购买国库券是他们选择的主要证券投资方式。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一般投资观念传统,家庭理财要求绝对稳健。建议每月做好支出计划,除正常开支外,可将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进行重点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理财,切忌广而全,频繁交易。对于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考虑到工薪阶层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专业知识也相对匮乏,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保险、基金和国债等投资产品仍是该收入水平工薪阶层的主要选择。至于高收入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考虑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进攻型投资,更大地发挥“钱生钱”的功能。考虑到风险因素,“攻”的资金中又可以分为“稳攻”和“强攻”两部分。对于稳攻部分,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市场波动度较小、预期报酬较稳健的证券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力求年收益率达到5%-10%的水平;强攻部分则为某些高风险高收益发证券产品组合。可以考虑在专业理财规划师的指点下,将部分资金投入各类预期收益率较高的股票上。在证券投资中,既要有对单个股票和债券、基金行情的把握,又要具有投资组合的理念,以适度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总体而言,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不同需求目的以及对不同价格与风险类型产品的需求弹性,从而在保障他们现有资产与生活水平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未来资产价值与质量的提升。
也就是说,工薪阶层不论是属于上述哪种类型或阶段,在进行证券投资时,都要具体状况具体对待,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抉择。当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也有共通之处。一旦工薪者决定了要进行证券投资,就应努力作到以下四点来保证策略生效。
(一)制定具体可行的各期目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与经济实力,确定在不同年龄与时期的投资目标,并在达到预期收益水平时要适时收手,重新选择下一个目标。
(二)遵照投资理财的基本规律。总体上工薪阶层进行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本着“终身快乐”的原则,也就是要尽量作到“抓住今天的快乐,规避明天的风险,追逐未来生活的更加幸福”原则。在具体选择投资品种时,要遵循“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
(三)确定详细周全的步骤。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最好要制订具体的投资步骤,逐步有效的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各层次的投资品种,最终实现自己的投资理想。
(四)制定稳中求变的策略。投资策略的适应性与创新性是决定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投资策略有很多,关键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并在投资实践中不断反思与修正。工薪阶层如果能真正理解与掌握以上四点,在找到适合自己的证券投资策略基础上,加强对策略的落实与调整,在投资理财的道路上必然有较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柏丹.低风险公务员不妨尝试高风险理财[N]北京现代商报,2004.11.1
[2]理财专家讲解家庭理财误区面面观
[3]家庭月收入一万如何低风险理财
[4]理财从货币市场基金开始
[5]李艳,佘若雯.探寻职业外财富延展女性修炼攻守兼备投资功力[J]大众理财顾问.2006(3).
[6]工薪阶层如何才能获得更多“外快”
[7]朱桂芳.工薪族理财:收入状况决定风险控制级别[N].南方日报.2005.6.27
[8]彭振武.中国家庭的投资理财模型:工具、模型、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众多投资者对基金定投的印象如此定格:按照预估的年化收益率,定时定额进行若干年基金定投后,将会获得不等的丰厚回报。
在基金公司层出不穷的宣传攻势中,众多投资者对基金定投的印象如此定格:按照预估的年化收益率,定时定额进行若干年基金定投后,将会获得不等的丰厚回报。这句话的浅层次理解是,只要时间足够长,基金定投一定能给投资者带来一个正回报的年化收益率;而这句话的深层次分析则是,若想从长期基金定投中获取丰厚回报,前提必须是基金定投能够拥有一个正回报年化收益率。
浅层次的理解,是基金业期望传递给投资者的信息:基金业力图将基金定投包装成一个“长期价值投资”产品,着力宣传长期投资对于降低及分散风险的意义,并通过大胆假设预估年化收益率的方式,企图证明基金定投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理财方式。
在这种大胆假设的支持下,基金业开发出种类繁多的基金定投产品,打造“聚沙成塔”概念,将自己定位为银行存款、教育储蓄乃至保险产品等低风险投资的竞争对手,期望更多的投资者形成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习惯,为基金业提供永不枯竭的财源。
但基金业热衷于推广浅层次理解的同时,却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深层次分析,这在实质上形成了对投资者决策的错误引导。因为投资者从获得浅层次信息中,深信基金定投从长期而言,能够保证一个稳定的年化收益率,但这种信任其实背负着极大风险,即定投存在不能获得绝对收益的可能,而这种风险在基金业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略掩盖了。
其实,仅从基金定投的投资逻辑而言,它只是一种投资方式,并不承担长期获取绝对收益的保证,尤其是偏股型基金定投,尽管它从一定程度上平滑了投资风险,使得长期定投能够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率,但前提是在定投时间区域内,市场平均收益率为正。因此,基金定投尤其是偏股型基金定投虽然相较于一次性投资风险有所降低,但其依然属于较高风险投资方式,仅适用于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投资者切切不可将其简单视同于固定收益类产品。
事实上,从A股近十余年来的波澜反复而言,基金定投事实上承担着巨大投资风险,其收益率也远较预期中为低。仅以指数投资而言,上证指数2001年创出的2245点高位,在历经十年间跌宕起伏后,竟在2011年再度击穿该点位,这其实已向指数基金定投者发出警告:即便能够坚持定投达十年之久,其所获的市场平均收益率也未必能为正数。
而观察主动型偏股基金定投,自2005年以来,偏股基金业绩排行榜上常常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基金业绩伴随着市场风格的频繁切换而剧烈波动,这种变化在2008年以来的熊市中体现的更为明显,这导致基金定投的边际成本难以预测,且容易在急需赎回时出现较大幅度亏损。
其实,自2008年以来,尽管投资者有较多机会低位定投摊低成本,但从不少投资者的反馈情况来看,历经2011年的急速下跌之后,他们的基金定投已经出现了一定亏损。
因此,投资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虽然基金定投的目标是“聚沙成塔”,但它的高风险投资特性,决定其“聚沙”却未必能“成塔”。基金定投并非是傻瓜投资,它依然需要投资者去甄别市场波动趋势、所选基金投资对象及投资风格,案头工作必不可少。
而从投资方式角度,基金定投也并非是只买不卖的单一投资方式,应在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指导下,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该抛售时不可手软;抑或采用分时分量的投资方法,在低位增加定投量,在高位时则降低定投量,从而实现摊低成本目的。
[关键词]体育产业 风险投资 现状 对策
20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要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目前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在我国正引起广泛关注。
一、我国体育产业风险的涵义与特征
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是指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体育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广义的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狭义的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体育产业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体育产品的投资。目前在国内外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发展中主要有体育股票和体育债券市场具有风险投资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体育产业风险的资本运营方式从融入资金,参股创业,最后到通过体育企业上市等途径回收全部资本的运营过程,始终都是处于高风险当中。体育产业投资风险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广泛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了。我国新型中小型体育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体育企业的体育风险投资在1996年就已经展开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在我国活动的国际体育风险投资基金约有20余家,但从统计来看,现有的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中,真正投到项目上的资金,大约只有10%,可见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实际规模还很小,实际投资更少,一项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12月份全国的体育产业风险投资资金只有约2亿多美元,其中来自海外的就有1亿多美元。我国现在每年有约1万项体育科技成果缺乏商业前景的评估,能够形成产品的只有30%,能够形成产业的就更低,只有15%左右。
三、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存在主要问题
1.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
2.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缺乏健康的退出机制,不能使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实现较完善的良性循环机制。
3.缺乏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组织者、运作者投资专家,既缺乏经营管理、投资理财、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财政金融以及体育科技等投资专门人才的培养。
4.缺乏高效率的信息交流机制,难以形成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不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
5.对体育产业风险投资认识不足,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规模较小,资金缺乏稳定来源,投资渠道窄,未形成多元化。
四、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发展对策
1.加大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宣传力度,明确发展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让广大投资者真正了解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内涵及其运作规则,更主要的是其低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风险性和高收益的稳定性(相对于股票投资而言),克服认识的片面性。明确认识发展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我国加入WTO和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良好的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国外体育产业风险投资者,外商直接投资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吸引外资国。发展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时机已经成熟。
2.建立健全积极用人机制,大力培养我国的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管理专业人才。
高水平的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业不仅需要有高强度的投资,还需要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目前,我国缺乏对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有深入了解又熟练掌握运作的高水平风险投资人才。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是具体项目。
3.建立健全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法律监管,促进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规范运作。
为改善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环境,调动投资者参与风险投资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和健全我国体育产业风险的信息披露机制,以满足投资者对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信息的要求。同时应尽快制定和出台在《投资基金法》、《投资顾问法》、《投资者利益保护法》等文件中与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条文,使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有法可依。
4.充分发挥政府在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中的影响作用。体育产业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商业性的投融资主体,其市场化运作原则与发挥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政府导向作用并不矛盾。政府可以根据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通过对体育产业风险基金的设立审批程序和基金的基本投资限制来发挥必要的导向作用。
5.培育和完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尽快建立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收回与回报是靠资本市场的股权(产权)来实现和完成的。因此,不论是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是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发育和成长,都有赖于建立完善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就目前而言,“主板”市场虽然也给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提供了一些方便与空间,但限制仍然较多,很难满足其日益膨胀的需求,不论是一级发行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上的收购兼并,都严重制约了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我们应该在“主板”市场上放宽对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种种限制,增加体育产业企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发展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必要条件是建立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参考文献:
[1]吴振锦:我国体育投融资体制问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4.2
[2]李平:论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4.6
[3]钟霖付强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研究[J].体育科学(南京),2003.5
我们挑选了两对夫妻分账生活的典型―晓岚和陈斯博、王然贞和刘瑞,他们按照各自的想法理财,拒绝让对方为自己埋单。这种看似我行我素的财务模式,为什么在一些家庭当中能够发挥作用?通过后面的例子,你或许可以发现分账的利与弊,即使你不分账,也能帮助我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理财方法。
如果你们收入相当
COUPLE A
晓岚与陈斯博
基本情况:结婚5年,有个2岁的儿子
居住地:上海
分账经历:合账出现矛盾转向分账,分账2年
财务目标:更换一套两室一厅的学期房
晓岚
固定年收入:6.5万
职业:销售助理,兼职日语老师
投资情况:不投资
陈斯博
固定年收入:10万
职业:机电工程师,淘宝店店主
投资情况:曾购买过基金
保留各自的投资风格,减少性格因素导致的矛盾。
分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实现财富目标需长期投资。
2008年,晓岚做好了跳槽的准备,离开了就职的一家日本企业。没想到刚离职就发现怀孕了,还出现流产前兆,只能暂停工作在家休息。同年8月,陈斯博所在的那家飞机模型私企破产倒闭,于是也跟着失业了。
祸不单行,这个在家待产的孕妇和她的失业丈夫面临的还有每天都在往下走的股市。一年前,陈斯博擅自作决定将两人的所有积蓄15万在4000点买成了股票基金,2008年年底市值跌到一半不到。
“自己当初怎么这么傻,只想到相信另一半有能力投资赚钱,没想过要控制风险。”晓岚在问责的同时,也开始反省。
一年后,产后的晓岚再次向陈斯博提出了分账的建议,从此各自理财,再未因财务问题争吵过。
“他是绝对的财务总管”⋯⋯呃,曾经是
2005年,在一家语言培训机构教日语课程的晓岚在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了来自云南的同济理工男陈斯博。
两人结婚时,陈斯博的父母为两人在江湾镇地区买了一套50平方米的二手房,一室一厅,总价36万(2005年底购买);晓岚的父母则送给他们一辆红色福特福克斯。有房有车无贷款,在外人看来,这对年轻小夫妻的生活也算是无忧无虑。
出于对先生的信任,自己又懒于打理家庭财产,晓岚每月从4000元工资中拿出2000元,让陈斯博做投资理财,剩下2000元几乎月光。
陈斯博对自己的理财天分颇有信心,先后买入了13只股票型基金。然而,原本两人觉得和谐完美的婚姻生活因为一场经济危机而出现了“裂痕”。唯一庆幸的是,晓岚的父母在15年前就为其购买了储蓄性保险,每月只需缴纳400元保费,现在晓岚的银行账户中有了将近15万的保险存款。
中国建设银行客户经理王汝成:
在家庭的投资理财中,双方的知情尤为重要。虽然双方当中可能有一人起主导作用,但也应在获得另一方的首肯后再进行投资。万一发生损失,未参与决策的一方会觉得不公平,另一方也会觉得自己费力不讨好。投资本来就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像案例中陈斯博购买的股票型基金,市场风险较大。如果是双方共同商议后作出的决策,那后果也应两人一同承担,无需互相指责。
“分账后,钱省下来了!”
晓岚怀孕之后,两人搬回了晓岚的父母家,这样生活上就有了照应。空出来的房子两人并没有出租。自2009年3月晓岚开始工作后,两人每月分别上交1500元的生活补贴给晓岚的父母。
中国建设银行客户经理王汝成:
闲置房产应该充分利用。我们合理假设这套房的租金为每月2500,两年之内就可以基本收回装修成本。既然打算未来卖出这套房产,普通程度的破损对房屋折价影响并不大。每年3万的额外收入对于该家庭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经过一次惨痛的教训,陈斯博转向了实体投资―开淘宝店。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现在店铺毛利收入每月可达1000元。分账后,晓岚逐渐改变了自己无节制、无计划的消费模式。现在,晓岚的个人银行账户余额每月都在增加。
儿子1岁时,晓岚给他开设了储蓄账户,每年的压岁钱都会存在里面,打算等儿子满18岁后一起交给他;晓岚还打算为孩子买一份健康保险。
中国建设银行客户经理王汝成:
与其给年龄尚小的孩童购买保险,不如先给自己添置一份保险。陈斯博和晓岚都是家庭的经济来源,任何一方发生意外都会对家庭财务产生巨大的负担,可以考虑购买身故险和意外险。
今年夏天对于这对小夫妻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7月,陈斯博跳槽了,从原来的一个私企模型公司跳到了一家美国模型公司,税后年薪从7万升到了将近10万。
8月,儿子进入一家私立幼儿园,每月的学费和其它生活开销加在一起需要将近2000元。虽然晓岚之前协定儿子的开销两人完全平分,现在又有了调整,陈斯博出2/3,晓岚出1/3。
儿子的教育费用,两人短期内并不太担忧。晓岚认为现阶段应该是花销最大的,等明年3岁以后奶粉钱就不用了,再过三年读公立小学学费也会降下来。两人目前最大的财务愿望就是在儿子读小学前,即2015年,用那套50平方米的房子换成一套两室一厅的学区房。
中国银行私人投资部国际金融理财师(CFP)王灿:
晓岚与陈斯博的分账正好弥补了两人的风格差异,也化解了夫妻双方的家庭矛盾。从他们的换房愿望看来,假设2015年这对夫妻的婚房升值到70万(购入价36万,现值60万),出售后在杨浦区购买一套240万的80平米房,以公积金贷款,30年按揭,首付需支付97万,之后每月还贷7500左右。这就意味了除了买房的70万,这四年至少要有27万的储蓄,每年平均需要储蓄7万。首付和还贷的压力都比较大。
要想实现换房愿望,可以建立一个公共账户,每人每月存入定额数目作为首付筹备,以目前的结余,可存入3000元/月。这部分资金可以考虑以基金定投方式理财,眼下开始定投是比较好的选择。至于套在基金上的8万,目前来看,恢复的希望还是有的,而且恢复后的收益会比于现在抛出购买其它投资品种的收益大。
2008年,晓岚做好了跳槽的准备,离开了就职的一家日本企业。没想到刚离职就发现怀孕了,还出现流产前兆,只能暂停工作在家休息。同年8月,陈斯博所在的那家飞机模型私企破产倒闭,于是也跟着失业了。
祸不单行,这个在家待产的孕妇和她的失业丈夫面临的还有每天都在往下走的股市。一年前,陈斯博擅自作决定将两人的所有积蓄15万在4000点买成了股票基金,2008年年底市值跌到一半不到。
“自己当初怎么这么傻,只想到相信另一半有能力投资赚钱,没想过要控制风险。”晓岚在问责的同时,也开始反省。
一年后,产后的晓岚再次向陈斯博提出了分账的建议,从此各自理财,再未因财务问题争吵过。
“他是绝对的财务总管”⋯⋯呃,曾经是
2005年,在一家语言培训机构教日语课程的晓岚在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了来自云南的同济理工男陈斯博。
两人结婚时,陈斯博的父母为两人在江湾镇地区买了一套50平方米的二手房,一室一厅,总价36万(2005年底购买);晓岚的父母则送给他们一辆红色福特福克斯。有房有车无贷款,在外人看来,这对年轻小夫妻的生活也算是无忧无虑。
出于对先生的信任,自己又懒于打理家庭财产,晓岚每月从4000元工资中拿出2000元,让陈斯博做投资理财,剩下2000元几乎月光。
陈斯博对自己的理财天分颇有信心,先后买入了13只股票型基金。然而,原本两人觉得和谐完美的婚姻生活因为一场经济危机而出现了“裂痕”。唯一庆幸的是,晓岚的父母在15年前就为其购买了储蓄性保险,每月只需缴纳400元保费,现在晓岚的银行账户中有了将近15万的保险存款。
中国建设银行客户经理王汝成:
在家庭的投资理财中,双方的知情尤为重要。虽然双方当中可能有一人起主导作用,但也应在获得另一方的首肯后再进行投资。万一发生损失,未参与决策的一方会觉得不公平,另一方也会觉得自己费力不讨好。投资本来就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像案例中陈斯博购买的股票型基金,市场风险较大。如果是双方共同商议后作出的决策,那后果也应两人一同承担,无需互相指责。
“分账后,钱省下来了!”
晓岚怀孕之后,两人搬回了晓岚的父母家,这样生活上就有了照应。空出来的房子两人并没有出租。自2009年3月晓岚开始工作后,两人每月分别上交1500元的生活补贴给晓岚的父母。
中国建设银行客户经理王汝成:
闲置房产应该充分利用。我们合理假设这套房的租金为每月2500,两年之内就可以基本收回装修成本。既然打算未来卖出这套房产,普通程度的破损对房屋折价影响并不大。每年3万的额外收入对于该家庭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经过一次惨痛的教训,陈斯博转向了实体投资―开淘宝店。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现在店铺毛利收入每月可达1000元。分账后,晓岚逐渐改变了自己无节制、无计划的消费模式。现在,晓岚的个人银行账户余额每月都在增加。
儿子1岁时,晓岚给他开设了储蓄账户,每年的压岁钱都会存在里面,打算等儿子满18岁后一起交给他;晓岚还打算为孩子买一份健康保险。
中国建设银行客户经理王汝成:
与其给年龄尚小的孩童购买保险,不如先给自己添置一份保险。陈斯博和晓岚都是家庭的经济来源,任何一方发生意外都会对家庭财务产生巨大的负担,可以考虑购买身故险和意外险。
今年夏天对于这对小夫妻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7月,陈斯博跳槽了,从原来的一个私企模型公司跳到了一家美国模型公司,税后年薪从7万升到了将近10万。
8月,儿子进入一家私立幼儿园,每月的学费和其它生活开销加在一起需要将近2000元。虽然晓岚之前协定儿子的开销两人完全平分,现在又有了调整,陈斯博出2/3,晓岚出1/3。
儿子的教育费用,两人短期内并不太担忧。晓岚认为现阶段应该是花销最大的,等明年3岁以后奶粉钱就不用了,再过三年读公立小学学费也会降下来。两人目前最大的财务愿望就是在儿子读小学前,即2015年,用那套50平方米的房子换成一套两室一厅的学区房。
中国银行私人投资部国际金融理财师(CFP)王灿:
晓岚与陈斯博的分账正好弥补了两人的风格差异,也化解了夫妻双方的家庭矛盾。从他们的换房愿望看来,假设2015年这对夫妻的婚房升值到70万(购入价36万,现值60万),出售后在杨浦区购买一套240万的80平米房,以公积金贷款,30年按揭,首付需支付97万,之后每月还贷7500左右。这就意味了除了买房的70万,这四年至少要有27万的储蓄,每年平均需要储蓄7万。首付和还贷的压力都比较大。
要想实现换房愿望,可以建立一个公共账户,每人每月存入定额数目作为首付筹备,以目前的结余,可存入3000元/月。这部分资金可以考虑以基金定投方式理财,眼下开始定投是比较好的选择。至于套在基金上的8万,目前来看,恢复的希望还是有的,而且恢复后的收益会比于现在抛出购买其它投资品种的收益大。
50后老夫妻的经验
COUPLE B
王然贞与刘瑞
基本情况:结婚26年,有两个孩子,一个25岁,一个15岁
居住地:深圳
分账经历:23年
王然贞
固定年收入:70万
职业:全职理财太太
投资情况:房地产、股票
刘瑞
固定年收入:30万
职业:电信业中层管理
投资情况:有基本投资(股票)
夫妻收入差距变大,分账应按比例支付家庭开支。
风险投资配置越多,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就越大。
谈到自己如何走进有自的分账生活,王然贞颇有感慨。或者说,他们最后形成的分账模式,是她从老公手里要回的权利。
回想当年刚结婚时,王然贞的收入比老公刘瑞低,连自己的开销都顾不上,总要开口找老公要。久而久之,刘瑞“挤牙膏”的做法让王然贞挺不是滋味,婚后第三年,她就提出分账的要求。
真正的分账管理是从王然贞的“财务革命”开始的。王很快在工作业余时间接了两份兼职会计工作,之后便开始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房地产投资。
1997年,王然贞拿出自己的积蓄以每月5万包下一个倒闭的电子厂房,经过装修后分成四个仓库,然后作为二房东以8万出租出去,每月到手3万。挣到了第一桶金后便从此辞掉工作,将精力投入到新的赚钱品种上。
如今,王然贞名下的财产已经超过家庭财产的80%。分账模式基本就是王然贞承担起家庭的主要开支,比如生活费、孩子的学费等等。刘瑞多年来一直负责家里的水电煤开销。刘瑞心态不错,笑着说,“我觉得这样的分工不错,每个人对理财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
王然贞每次做投资决定时,即便用的是自己的钱,也会和老公商量。这也是在分账模式下,两人感情一直很和睦的重要原因。
2009年王然贞的股票受到重创后,王认为短期内大盘都很难回升,于是决定离开股市转向实体投资。也是无意中了解到当时的商铺投资可以达到6%至8%的稳定收益,同老公商量后,选择到商业发达的东莞购买了一间商铺,并协议收益归王然贞所有,但老公也享受了财产的支配权。
至于今后的财务生活,虽然王然贞坦言他们已经摆脱了养老和子女教育的担忧,但对未来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还是有所顾虑。她目前最大的理财愿望,就是让家庭资产在通货膨胀和房产泡沫随时可能爆破的情况下不被贬值。
国金证券理财服务中心上海大区副总监宋静漪
【关键词】简政放权 市场经济 普惠金融 政策建议
一、金融业简政放权基本情况
从2002年起,我国开始分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简政放权速度越来越快,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从以前的3年一次、2年一次逐步扩大到1年2次、1年3次。2002~2016年1季度期间,国家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15批次3046余项,其中金融业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12批次540项,金融业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占全国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比例为17.73%。
从表1可以看出,金融业在所有12批次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中占比超过15%以上的就有9次,可以说金融业简政放权已成为国家简政放权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分析得知简政放权工作虽然有取消、下放、合并、减少、调整等多种表现形式,但金融业主要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为主,而且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远大于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取消项目形式实现放权的行政审批的占92.1%,下放6.8%,其他形式占比1.1%。大范高频率的简政放权,大幅降低了从事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门槛,将更多的选择权交给了市场自主性调解。
行政审批权限取消和下放后,金融管理部门从管理者变成了服务者,行政审批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制度性的交易成本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激发了企业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活力,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既丰富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形式,又为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选择,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潜在风险分析
(一)市场自律机制不健全,自主调节能力不完善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没有获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承认,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不够成熟完善。根据1947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第6条补充内容“全部或是实质上全部由国家垄断贸易并由国家规定国内价格的国家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可见行政和贸易垄断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标准,垄断程度越高,市场自律调节能力越弱,对价值规律越难做出正确判断,反映在经济结构上就会出现部分行业产能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地域发展不平衡。简政放权作为打破垄断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打破行政垄断和扫除制度障碍的方式解除束缚市场主体上的的绳索,从而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2013年以来,国家陆续取消和下放了一批含金量很高的金融业行政审批项目(例如贷款卡核准和经营流通人民币审批等),这些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市场自发性自律规则还没有充分的时间形成,部分市场主体对政府“看得见的手”放开后如何调整缺乏预见性,大多处于政策空窗期和适应期。但是简政放权本身作为一种经济信号,向投资者明确传达了国家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在投资者理性、完善的市场准入、自律和退出机制前提下,市场主体发展繁荣并不会给市场和消费者带来风险,反而会刺激竞争,为投资者、消费者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机遇。
但是在市场主体非理性的情况下可能超前预支政策效果。金融行政管理权限放开以后,投资者选择趋于非理性和多元化,市场上投资理财、P2P、股权众筹等公司纷纷设立,低风险、高收益的宣传席卷传媒和新媒体。与传统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较低存款利息和理财收益相比,投资者更容易受到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等高收益承诺的诱惑,对收益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本金安全的考虑,逐步放大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收益价值,而忽视了互联网金融在资金安全方面的风险。
(二)市场风险传导不足,社会公众投资呈现盲从趋势
社会大众对各种经营范围中包含理财顾问、众筹投资、资本管理、财富管理、金融咨询等公司的发展容忍程度提高,这些公司通过网络渠道开展线上产品宣传和线下产品营销,高收益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投资。作为普通投资人,大家对风险的识别和判断主要是国家的行政审批程序,符合金融管理标准的主体可信度较高风险低,审批程序放宽以后,大批主体获得了市场注入资格。在金融创新和金融伪创新面前,投资者缺乏理性的判断,传媒界也经常宣传理财产品和造富神话,在非理性判断下,一些储户将资金从正规金融系统转移到缺乏资金安全防范措施线上产品,客观上将资金存在于风险之中,造成资金损失是大概率事件。一部分投资者被社会环境催眠,重视收益忽略风险,对风险投资抱有侥幸心理,对管理部门的风险提醒置之不理,风险判断失真,投资者与市场主体信息不对称,投资出现非理性趋势。
同时,与传统金融宣传手段相比,互联网金融平台运营者在宣传上也很有迷惑性,采取类似饥饿营销、会员推荐、社交平台互助等方式发展客户,通过赠送礼品、虚构投资项目、编造财富神话等方法运用新媒体广泛传播,部分平台还通过电视台、报刊杂志等营造信誉可靠地形象吸引投资人,通过精心包装持续催眠投资者,最终使投资者对资金安全放松了警惕,做出非理性判断。一些以前从事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形式的公司、集团以及个人打着金融创新或者金融新业态的名义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广众筹、理财、融资、投资等产品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这些被社会催眠的投资者开始重点关注资产收益,而对金融风险敏感度出现关注疲劳的趋势,非理性的投资者也引发了全民理财,大量资金游离于传统金融体系之外,个人信息被窃取以及资产风险隐蔽性更强,在投资泡沫破裂后投资者维权困难。
(三)法律制度设计不健全,消费者维权难度大
市场主体的繁荣掩盖了风险,一些原先被法律禁止的产品和服务形式开始披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外衣大行其道,由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无法对此类产品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行政法的谦制原则,法律对市场主体和行为具有相对包容性,并不是所有的越界行为都能及时发现和规范。同时法律规制具有滞后性,法律规范的时间要晚于市场主体的行为。对市场主体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但对于行政管理者来说,法无授权不可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立法原则导致市场主体自由程度高,而行政管理手段和措施则受到法律限制。目前,混业金融产品和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由于分业监管重叠、监管空白和监管不足的存在,增加了金融市场主体监管套利空间。“先照后证”制度将大多数的前置行政审批转变为后置行政备案,在极大限度的减少了市场主体的时间和机会成本的同时,也被个别市场参与者钻了制度的空子。
由于基层监管力量薄弱,导致个别互联网金融市场参与者在取得工商部门营业执照后怠于办理行政备案手续,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不能准确掌握金融市场主体准入情况,工商部门也对金融业务缺乏管理权限,市场准入与市场管理衔接不足,市场主体无法控制风险传导,风险集聚效应加剧。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规则,投资者和消费者在面对线上理财骗局时,缺乏有效的举证能力和证据保管意识,投资消费选择时重投机轻风险,个别投资者投资失败后因为举证不足而无法立案,证据意识淡薄和契约精神涣散使得投资者承担着较多的道德约束,法律手段维权难度较大。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顶层法律框架制度设计,逐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学术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层面,没有纳入现行法律制度管理框架,央行等十部委联合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虽然从宏观监管层面肯定了互联网金融发展,但是由于没有法律规范作为上位法支撑,无法对市场主体形成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力。互联网金融法律地位不明确,行政管理缺乏法律依据支持,市场准入退出和行业自律不够规范,将会影响其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为保障市场主体、投资者、消费者、监管者合法权利,厘定各方行为边界,建议从立法层面统筹考虑建立统一的互联网金融法律制度规范体系,梳理分散在各监管机构之间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将金融行业内已达成广泛共识的管理理念和监管原则、行为模式、经营业务范围、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信息披露责任义务、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等整合形成一部基础性的互联网金融单行条例或者法规,从法律上确定其市场地位及监管规则,明确限定互联网金融内涵和外延,划清互联网金融与民间集资、非法融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界限,有助于界定是非和定纷止争,将互联网金融纳入法治轨道管理。同时,根据互联网金融基础性法律原则,推动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立法或司法解释,及时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法律法规制度,重点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进行修订,将其明确为互联网金融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的法律底线,对于违反基础性管理制度的市场主体将由相关部门进行立案查处和取缔,最终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现行法律制度管理框架。
(二)推动市场自律机制建设,提高监管融合深度
与传统金融经营方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业务虚拟化、服务多元化,对象标签化以及扩散大众化的特征,同时兼具跨地域、跨市场、跨行业属性,目前“一行三会”单一分业的金融监管模式不能有效监管,监管权分散也削弱了法律法规的执行力。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改革的前沿阵地,在一些产品和服务上突破了分业监管界限,混业产品层出不穷,传统的分业监管模式无法全面覆盖互联网金融主体和表现形式,监管多头政出多门导致效率不高,社会认可程度低。建议结合互联网金融阶段性发展特征,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原则,并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明确将发展模式较为成熟的互联网金融主体纳入混业试点,加强监管协调,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探索建立“监管+自律”相结合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经营信息披露平台,明确市场主体的信息披露义务,提高监管信息互通和衔接工作效率,主动公开监管业务中的风险点,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市场主体和参与者的实名认证进程,尽快组织实施互联网金融主体机构信用评级,通过信用等级向社会公众传导风险信号,引导消费者合理配置资金。通过市场手段约束经营主体,督促市场主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主动向投资者公示项目真实性情况,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以市场手段实现优胜劣汰。
(三)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优先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发展中遇到的参与主体参差不齐、价值规律明显滞后、市场失灵、外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和困难是暂时的,全面规范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建议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增强政策包容性,清理整顿措施要遵守谦抑原则,以损害最小化的方式开展识别、管理和规范,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工作不搞“一刀切”,深刻领会国家清理整顿的目的是规范管理和风险防范,而不是全面否定和取缔,将保护投资者、消费者合法利益作为清理整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具有真实项目背景的市场主体进行规范,不能以行政强制手段影响行业正常发展。客观看待市场主体的融资现象和手段,既对资金风险保持高度警惕性,同时也要考虑民间融资合理性,不能将投资者、消费者的合法收入片面认定为市场主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的资金进行处理和打击,保障人民群众的投资自由和资金安全。针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趋势,积极完善监管手段,探索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咨询投诉服务平台,受理投资者和消费者投诉咨询,积极组织普惠金融教育活动,引导投资者和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提高电子证据保存意识,对身边的高息理财和非法集资现象保持警惕,远离和高息理财陷阱,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理财计划,理性看待投Y风险,逐步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闫真宇.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2013(12).
【关键词】证券 投资组合 规避风险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资本市场也在日渐完善和成熟,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也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证券投资组合问题广泛存在于金融#风险投资等多个领域,日常投资活动中的有价证券类型在不断地增多,同时投资方的可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投资来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大家广为关注的问题,合理的投资结构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避开风险,最大化地保证投资效益。
一、证券投资组合的发展及意义
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证券投资活动的主要目标,而在实际投资中,风险和收益总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投资者为了分散风险,将投资资金分配给若干不同的证券资产,如股票#债权及证券衍生产品,形成一组合理的资产组合,以期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种同时投资多种证券及衍生品的做法就叫做证券投资组合。这种投资组合的收益是所投资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是其风险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因此能极大地降低投资证券活动中的风险频率。
二、证券投资组合的策略与风险
为了达到降低风险影响的效果,需要利用有效的措施对证券投资活动进行合理的组合,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措施才是有效的、什么样的组合结构才是合理的、下面本文将对该项活动的有效措施以及合理结构类型进行详细分析。通常情况下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保守型策略
这种类型的措施所提倡的是所有的投资活动以及具体的形式应该和市场的发展状况相符合,尽量把各种类型的证券活动以及组合形式都囊括于其中,以此来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作用,以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的的均衡与稳定。该种类型的投资活动具有的三个重要的特点是:能够有效地减少凡是可以存在的风险类型;对于证券投资活动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要求标准不高;证券投资活动中的管理成本比较低。
(二)冒险型策略
这种方案的观点是,不是所有好的结构类型都要符合市场的发展状况,只要结构类型优良,就能够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市场份额。在这种结构类型之下有很多潜力比较大的投资方案与政策。
(三)适中型策略
这种方案的观点是,通过证券的定价,尤其是股票类型的定价,来对企业的经营效益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股票价格的涨幅不是特别明显,在企业经营业绩不差的情况下,股票一定会出现新的发展。采用这一策略方案的时候,企业应该大力提高股票的投资能力水平。
三、证券投资组合方法分析
因为投资者所使用的资源种类不一样,所以通过这些投资活动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大的不同,加上投资者的心理状态#行为风格等不同,故证券投资组合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目前已经存在的投资结构概念,在投资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投资结构的调整,首先要对市场上已经存在的投资类型进行重新优化组合,其次对同一种投资类型内部的不同投资活动进行有效调整。最后通过不同类型的投资结构的相互比较确定收益最大化的投资结构类型,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企业所负担的风险压力。
在某种程度上投资活动的参与者所预期的投资目标对于投资活动的管理目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着投资者的实际愿望与需要。就正常情况而言,证券组合的管理目标可表述为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上使收益尽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准,或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上尽量降低投资风险。就具体情况而言,由于投资需求以及由此决定的投资目标和投资政策的不同,可将证券组合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是投资目标的实现能够稳定收益,一般情况下被看做是证券的优化结构方案;二是投资目标是为了净收入的提高,一般将其称作是正增长的种类。
收入型组合在很大的程度上要比其它类型的结果更具有稳定性#低风险影响性,在该种类型下,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都来源于企业的基本运行,从债券中获得的收益是利息收益,优先股是股息收益。和一些国家债券的类型以及较高信用等级的债券类型具有一致性,与其它类型的投资活动相比具有优先性以及高息性。它们所具有的稳定性#预告收益性能够为投资活动的参与者提供极大的利益。能够将投资活动的参与者的经济效益进行最大化处理。该种类型的投资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仅包括中低收入者还有很多年收入很高的参与者,作为一种投资活动,适用于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
政权结构类型的不断增长:以价格上升过程中存在差价作为基础。构成一种基本的方式。参与该种类型的证券投资活动的人,对于可以获得的收益可以无限期地延长等待的时间。该种类型的投资者所购买的分红属于一般投资类型,其中企业的索要担负的风险压力比较大。增长型证券组合的股票类型所共同具有的特点有:收入和股息稳步增长、收入增长率非常稳定、低派息、高预期收益,高总收益、低风险。
很多参与该种类型的股票投资活动的投资者都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来扩大自己的收益,实现资产的不断累积。该种类型的结构组成有利于未来净资产的不断增加,其收益主要来源于资本利得。在一定程度上,该种收益类型的利益的获得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实现。所以,在进行重新优化组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长远的,发展的目光来看待问题,实现长期资本的最大化,不断提高基本资产的总含量。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各项政策方针的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