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设计的要求

建筑设计的要求

时间:2023-07-10 17:33: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设计的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设计的要求

第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发展

不能回避的是,中国的建筑师工程师迫切需要良好健康的设计环境,而这个设计环境的产生和维护是需要很多因素来共同促进的,政策的支持、行业的配合、行规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所有的形式变化最终只是为了一个目的,成功与否也只有这一个检验标准,那就是能否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在日益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一、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

① 对涉及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

② 运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③ 树立建筑材料蕴含能量和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温能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征求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

④ 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

⑤ 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

⑥ 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损害,避免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以及建材的浪费。

二、重结构体系将要以框架结构为主

众所周知目前大量已有的住宅均以砖混结构为主,这种建筑结构体系有很多的缺点如抗震性能差,总高度受到施工限制,机械化程度难以提高,作业量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有利于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住宅的抗震性能,并可以为住户提供自由分割的空间,丰富住宅的立面造型,使用面积系数也可提高自重,比砖混结构的轻,单位面积造价与砖混结构持平,由此可见,框架结构是住宅在承重结构体系上的一大发展。

三、住宅的寿命将要大大的延长,超耐久性住宅将要大量出现

目前,住宅的使用寿命按其设计方案来说一般是在50年左右,人们用几十年以至终身的积蓄来购买一栋房屋,在使用之后就要报废,这种现实的现象实在是有点太残忍了,所以人们很迫切的要求提高住宅的耐久性,现在超耐久型混凝土的研究正在兴起,在不远的将来有望使混凝土的耐久性达到几百年以至上千年,当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就可以采用超耐久型混凝土从而大大的提高住宅的耐久性,实现我们拥有超耐久型住宅的梦想,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四、建筑时空的延续性

关怀自然,就是关怀人类本身,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在于此。因此,“以人为本”的住宅建筑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强调其自然方面的因素,由其自然性引发出其在时空中的循环延续,进而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建筑生命周期(life-cycle)构成设计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住宅建筑中时空的延续性,就是要求在住宅创作中,在遵循自然因素的前提下,从传统居住形态中汲养分,提取要素,结合当代住宅科技特点和居住需求,创建的再现建筑地域空间文化特点,以寻求住宅建筑的个性表达。这种延续形式的传统居民范式中的要素运用现代建筑语言创新的再现,其再现可以是局部或全部,有形的或无形的,均可兼而有之,目的就在于给传统居住形式一个延续和生存的空间,并使之与时代同步与传统居住文明相辅相成。

五、住宅建筑时空的全面性

“以人为本”的住宅建筑,时空的延续性使其具有了某种低于建筑空间文化的特质,实现了抵御建筑空间文化创新的再现,丰富了当前颇为雷同的居住模式。然而,仅有时空的延续性,并不能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为此,还必须考虑其时空的全面性。在完成了人性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合理结合之后,需将适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人类自身生活方式的一些必要因素考虑到其中,主要包括住宅建筑的舒适性,适应性,生态性,信息性,文化性,智能型等等。

① 住宅建筑的舒适性

住宅建筑的本质就是为人服务,首先就要讲舒适性,也就是说住宅建筑要寻求一种在符合购买面积,户型的基础上,使得各功能空间有合理有效的安排,各得其所,分区明确,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诗意的尺度,比例,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人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相对私密性。为满足室内环境质量,各功能空间要采光充足,通风良好,使用率高,并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和超前性。对于外部空间的环境,居民交往的空间创建也是居住舒适性的重要体现,应力求把原有的生活纳入进来,作为居民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要结构明朗,形象纲举目张,群体设计要多种围合,变化多变的私密,半私密的空间,配合如一,广场,绿地,小品,通透环廊等构成统一景观,做到安全宁静,温馨而利于交往。

② 住宅建筑的适应性

主要表现在多样性和可变性两方面,多样性:由于住宅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避免“贫富皆宜”的单一项目而要有一定的特殊,适合多种目标群体,赋予个性化的项目,来满足日益多样的市场需求,可变性: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可行性,使居住空间的灵活可变得以实现,其可变性一般是以“户”为设计单位,按基本间定型的厨卫等定型设计,居室部分采用活动式隔断灵活分隔,即每户的平面围护结构不变,管道基本固定不动,厅室隔断按一定模数灵活不止,分户墙可以固定,也可采取取消分户墙而根据实际购买需求取舍的售楼方式,据此,住户的室内布置就可以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设计布置一个温馨而有个性的家,如此自然提高了居住建筑的使用效率,使住宅建筑易于改造而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③ 住宅的生态型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但住宅建筑仅有绿色还不能说其具有生态型,住宅的生态型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首先就绿色本身而言,要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并具有完整的包括设计,施工,物业管理等多个环节的生命周期评价,且要和所有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相结合。

第2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引言

当前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逐渐增加,给建筑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迎难而上,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与效果,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建筑设计人员应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新的理念,运用创新思维来为建筑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不断的优化完善建筑设计,为现代建筑奠定质量基础。

1建筑设计中创新思维的概述

1.1建筑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

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思维主要是指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结合自己现有的知识与新的理念与技术等,对设计进行创新,确保创新的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的价值。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建筑设计人员能够以人为本,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也设计的宗旨,为人们设计出更具功能性也更人性化的建筑,在满足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对日常生活进行仔细的观察,并结合自己的创造力,尽量使建筑设计趋于完善,在此过程中形成建筑设计中创新思维。

1.2建筑设计中创新的原则

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创新性,不能肆意而为,应坚持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建设设计的实用性。①在实际工作中,建筑设计师应遵循联系性原则。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将建筑周围的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都纳入考虑范围,确保建筑能够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不会太突兀。此外,还要求建筑设计人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确保建筑设计能够受到时光的优待。②建筑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还应遵循效益性原则。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不能一味的追求艺术效果,而忽略对成本的控制。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应确保设计中材料的利用最大化,在保证设计效果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加强对整体成本的控制。③建筑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还应遵循环保原则,这也是是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将环保理念贯彻于建筑设计的始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2现代建筑创新性思维方法

2.1创新建筑结构设计

现代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是由双层结构设计、深层结构设计与表层结构设计组合而成的。因此,为了将创新思维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人员应从结构设计的创新入手,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创新与优化。2.1.1创新双层结构设计双层结构包括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①建筑设计人员应创新双层结构设计。由于双层结构设计的性质,建筑设计人员应在创新过程中,将双层结构的内容与其他的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双层结构的设计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不是独立的一部分。②建筑设计人员应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有效的整理,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对建筑中双层结构设计进行创新,为后续设计的创新奠定基础。2.1.2创新深层结构设计深层结构包括梁柱、承重墙。在进行这一部分的设计创新时,建筑设计人员应利用逻辑思维的能力,以便确保建筑中创新设计存在的合理性。同时还要求建筑设计人员不能只重视建筑设计的创造性,同时还应重视设计的实用性与可行性。因此,在工作中,建筑设计人员应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进行设计,确保满足建筑的服务。此外,建筑设计人员还应正确看待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关促进的,不能让逻辑思维控制了创新思维。其中逻辑思维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而创新思维的应用也同样证明了逻辑思维的合理。通过对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合理运用,才能确保深层机构设计的创新性。2.1.3创新表层结构设计表层结构包括了窗、玻璃幕墙和非承重的墙体(或透明与非透明非承重结构)等。通常在建筑设计中,对表层结构的设计就是为了凸显深层结构的设计,是深层结构设计创新的重要展示。而这也是建筑设计的统一性的体现。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在进行建筑结构的创新设计时,不能只一味的追求不同,还应适当的保持一定的相同。而在进行表层建筑结构的创新设计时,就应贯彻这一观点。

2.2优化现代建筑中的自动化设备设计方案

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时,还应重视对建筑自动化设备设计方案的优化。这是由于自动化设备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将自动化设备的设计方案纳入建筑设计中,并进行优化,确保建筑设计效果能够满足相关的专业功能要求。其中,智能化监控系统是建筑自动化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重点对其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确保建筑设计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建筑设计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①是确保建设工程设计单位能够接受并采用优化后的设计方案,为建筑中的自动化设备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有效的支持。②建筑设计人员还应通过利用一些新型的技术手段,来确保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现代建筑的实际需求,比如通过BIM建立建筑模型的过程中,能够最大化优化建筑管道的布置,防止穿管,及时对图纸做出修改,节省设计的时间,防止后期施工产生矛盾。

2.3优化建筑内部水电系统设计方案

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时,还应重视对建筑内部水电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这是由于水电系统直接影响着建筑物使用着的生活质量,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应重视对水电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为人们高品质的生活提供基础保障。①建筑设计人员应对水电系统的安装设计位置进行优化设计,确保位置选择的更加合理。比如,可以通过放射式线路的设计方式,来提高水电系统的安全性能,并保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②设计人员还应优化水电系统线路来源的设计方案,在保证水电系统运行稳定的同时,强化建筑的功能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2.4重视节能环保理念的应用

此外,设计人员还应重视节能环保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当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极大的产业,更应将环保理念彻底贯彻实施。①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对环保材料的使用,降低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应确保材料的使用达到最大化,减少对材料的浪费。②设计人员在设计外观的时候,应尽量利用当地材料,减少材料的运输费用与运输能耗。③设计人员还应重视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如倒置式屋面技术等,在确保建筑设计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建筑成本的控制。

3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实践创新思维

3.1系统性的思考

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设计中要树立整体的思维,充分考虑地理区位环境、天气因素等因素,考虑到建筑物对风力、排水、采光等的影响。在建筑物的设计活动中,考虑建筑物的实际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提出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系统性思维,要求在建筑物的设计活动中要考虑建筑物的时间因素,即建筑物从建设施工、装修维护,改造维修以及拆除新建等综合因素,在整个建筑物存在周期上充分考虑建筑物对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设计活动的预见性,增强建筑设计在建筑物的施工和维护中的积极作用,更好的实现建设现代宜居城市的目标。

3.2可持续性思考

现代的环境越来越差,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是以环保为主,当然也包括建筑行业,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环保方面的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设计。设计时包括对材料的选择,材料也要用采用更加环保的,国家现在对环境问题是如此重视,所以建筑方面也要提高警惕。保证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理念,不仅能对自然环境有所保障,还能使整个城市的环境和建设有很好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建筑设计必须与时俱进,保持与时展一致的步调,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建筑设计人员应重视创新思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满足建筑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提高建筑设计的品位,使建筑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现代生活质量的要求。同时还应重视对环保节能理念的应用,顺利时展的潮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与统一,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刘敏,段鹏飞.浅谈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过程分析[J].科技视界,2012,28:300,304

[2]孙力杰.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与方法实践研究[J].江西建材,2014,20:36~37.

[3]龚子骏,赖肖琼.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233.

[4]孙会安.现代建筑设计构想中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7).

第3篇

设计的建筑本身是否具有实用性,是否具有建筑的整体性、空间性以及巧妙性是评价一个建筑设计作品是否为一个好的设计作品的首要前提。在一个建筑作品设计过程中,要求建筑设计师必须重视建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客观看待并认真处理建筑设计中的各种客观因素,在设计过程中以理性思维为指导。理性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确立设计项目的合理目标

建筑设计者在坚持理性思维的为指导的前提下,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必然要求建筑项目的设计背景、地理位置、具体功能等客观因素进行理性的、客观的、具体的分析。只有在客观看待各具体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确定合理的设计目标。

1.2客观分析外部环境对设计本身的制约因素

在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时,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当地文化、审美观念、价值观,以及当地的人口结构、城市结构、基地状况等。在设计中要对这些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运行理性思维进行具体分析,将当地的特色元素和谐的融入建筑设计中,使所设计的建筑能够与当地的地理特色和文化特色等相融合。

1.3更好的分析设计对象的内在要求与关系

就所设计的建筑本身而言,要对所设计的建筑的具体要求进行理性分析,探索功能布局、空间构成等,更好的分析设计建筑的内在要求与关系。

1.4确定最终的设计意向

建筑设计师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分析影响建筑设计的各种客观因素,从而确定建筑设计的设计意向,并通过对对各种客观因素的综合分析从而寻找出主要的建筑设计思路。在建筑设计中将建筑设计意向始终贯穿在建筑设计的整个设计过程之中,直至转化为具体建筑物。

1.5选择合理的建设技术

技术的辅导是建筑设计转化为建筑物的至关重要的物质因素,任何建筑项目,都离不开技术的辅导。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只有通过相适应的建筑技术才能得到更好的、完整的体现。

2建筑设计过程中各阶段的理性思维解析

建筑创作本身是一项系统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如: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整个设计过程可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任务和目标。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筑设计本身具有多种设计方法,需要充分运用理性思维作出分析得出最有决策。现就理性思维在建筑设计各阶段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2.1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理性思维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分析、归纳、解读三个方面。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对建筑项目本身形成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只有在分析、归纳和解读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本阶段的任务目标。该阶段中理性思维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筑设计师对设计任务书的解读设计任务书作为建筑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的工作向导而存在,对于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设计任务和要求。设计师要想有的放矢地进行建筑设计,只有在对设计任务书进行详细解读的前提下才能完成。第二,建筑设计师对于影响项目设计的资料进行掌握影响项目设计的资料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以及建筑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各个方面:如地形地貌、景观资源、周边建筑、技术要求、历史文化、人文背景等。建筑内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功能类的、空间与形态类的、技术类的、经济类的等类型的制约因素。

2.2设计构思阶段

设计构思阶段是在建筑设计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居主要阶段,这是建筑设计师的内在的东西逐渐呈物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建筑设计师需要考虑几乎所有的有关于建筑设计的问题,并运用理性思维进行思考,在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得出最优决策。这就需要在综合分析思考的前提下不断取舍、增减、调整、完善。

2.3完善阶段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功能;形式

功能与形式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建筑的功能和形式对建筑设计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建筑设计中的功能与形式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在建筑设计中,两者缺一不可。过去,人们对于建筑设计中的功能要求相对较高,而且形式的要求则较为简单,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建筑设计中的形式,这就使得建筑设计者要清楚的了解建筑设计中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够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建筑产品。下面就针对建筑设计中的形式与功能进行具体的探究。

1 建筑功能与形式的概念及思想

体现建筑物体使用价值的本质性的内容就是建筑功能,主要包括建筑物提供给人们的各种使用要求和人们在使用建筑物时的精神需求。建筑设计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建筑功能,由于使用性质和目标人群的不同,不同的建筑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要求和目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功能目标和要求,必须要保证这些功能的实现。

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形式的创造跟建筑对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要求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完美的空间结构形式。建筑形式的设计离不开整体意识,应当具有简洁鲜明的形体,严谨科学的比例推测,精确的处理技术和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建筑思想的形成比较早,其组成非常的复杂,包括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主要思想。以建筑功能为核心就是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认为应当首先明确事物的本质、用途和目的然后就是充分发挥功能。形式主义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筑形式为核心,形式应当反映建筑的目的和本质,认为建筑中作重要的环节就是设计形式劝能要在符合形式前提下进行设计建造。

2 建筑设计中的功能与形式的重要性和关系

2.1 建筑功能的重要性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往往最注重建筑的功能设计,而人们对于建筑的直观印象就是通过建筑的形式,然后在对建筑的功能和环境进行具体的理性分析,人们也不会只局限于对建筑外表的欣赏,其对于建筑的功能也具有很高的要求。建筑之所以被建设,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建筑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质,但是其不仅仅局限于是意见艺术品,其本身具有实际应用的性能。在人们的生活中,每一个建筑物都有其一定的功能,其功能的价值就是建筑的使用价值。在人们的生活中,建筑功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如果一个建筑没有了相应的功能,其也就没有了使用的价值,建筑也就成为了意见摆设。

2.2 建筑形式的重要性

人们都喜爱美的事物,这是人们的天性,由于人所具有的这种本性,才会使得建筑具有多种的风格和形式。我国的木结构建筑已经具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其在形式上一直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以满足人们对审美的追求。而形式的美感需要建立在经济实用的原则上,在我国建筑发展中,建筑形式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很多建筑形式都趋同,建筑形式单一而乏味。面对此种局面,建筑设计者应该取长补短,对建筑形式进行加强,从而更好的推动建筑的发展和建设。依据我国的国情和国民的需求,对建筑形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在如今的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或多或少的会对建筑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将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使得建筑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化和美观化。就建筑的功能和形式来说,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建筑设计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两者只有协调配合共同作用,才是建筑设计最终追求的设计目标,因此,设计者们要处理好建筑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建筑既具有多种功能又具有美观。

2.3 建筑设计中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建筑功能为建筑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基础,而在早期建筑活动开始的时候,建筑设计主要追求的是功能,形式在当时就是一种虚构的概念。然而,这样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偏见性,在这种认知的影响下,建筑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阻碍。实际上,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两者之间密不可分,两者只有协调发展发展,才能够更好的推动建筑的发展。而建筑的功能与形式之间具有着较为复杂的关系,如果只是单纯依据传统的观点来看待建筑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未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在对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很多的建筑设计者都会在全面考虑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对建筑的形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在对建筑的外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者也会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将两者较好的进行融合,可以使得建筑的形式和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凸显,从而对建筑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推动作用。

自古以来,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之间就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就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结合来进行建筑设计的案例也不胜枚举。建筑的功能和形式相结合,构造了为数众多的古典建筑。如我国古代的房屋建设中,屋顶的坡度就运用了巧妙的设计,利用曲线组成两个凹面和圆,上部高耸挺立檐部则平缓舒展,并没有使用两个简单斜平面构成的人字形屋顶。这种设计使瓦顶排水效果非常好,在功能上使屋面排水快且远,而在形式上利用了屋顶曲线,达到了新颖奇特的审美效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建筑设计已经跟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合理处理建筑设计中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可以设计出更好、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建筑,提供人们安全、舒适和美观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本文以建筑设计中功能与形式的思想基础为出发点,分别分析了建筑功能与建筑形式的特点及要求,然后综合概述了两者的关系,也就是在建筑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运用各种技巧方法,使两者得以相互结合,在功能的基础上强调形式,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们高标准高需求的建筑,使其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兰,郑先觉.论城市环境雕塑的功能与形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6).

[2]刘炬航,林影.艺术的认知功能与形式创造―卡西尔艺术哲学评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2).

[3]张小艺.从白酒包装看设计的功能与形式[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1(5).

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策略;融入方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社会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更要注重并发展生态理念,而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建筑已经不再满足人们的精神方面的需求,人们更多的追求居住生活环境的舒适度以及城市景观环境的美观度,因此,建筑设计不论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还是细部设计哪一个角度,都要深入贯彻生态策略,始终坚持尊重自然、节约资源、全局考虑、保证舒适性的原则,以此来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更好的推进现代建筑的发展。

1生态策略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

1.1注重以人为本,保证建筑的舒适性和科学性

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根本是人,人的需求和感受是设计的重点,生态设计不仅要求建筑能够节能、节约,而且还能提高人的生活环境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比如,在进行太阳能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室内的热舒适度,在进行护结构保温设计时要考虑室内采光通风的要求,在进行室外绿化设施设计时要考虑室内的生态环境等等,因此,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策略要求,是进行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能够确保设计的科学性以及舒适性。

1.2注重建筑设计的整体性

建筑设计并不仅仅是对建筑进行设计,还要综合考虑城市设计、场地设计和细部设计,把握好生态、建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建筑的整体设计,要求设计过程能够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的生态策略。

1.3注重建筑设计的生态和谐

生态和谐主要包括建筑室内和室外两方面的和谐,在室内要保证环境的舒适度,避免凝水、潮湿、裂缝、霉变、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在室外要保证环境的协调性,处理好植被、雕塑、水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保证室内外景色一体化,将室外景色引入室内,不仅优化了室内环境,且还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从而实现自然、建筑与人的和谐发展。

1.4注重建筑设计的节能性

节能是生态建筑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建筑设计在保证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要尽可能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将建筑无害化。比如,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择时要考虑无辐射、无污染和低能耗的,在进行建筑设备的选择时要考虑节能和功能之间的平衡等等,因此,建筑设计的节能性要求保证功能合理舒适的前提下,选择最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施。

2生态策略融入到建筑设计中的方式

2.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好的建筑是长在环境当中的,想要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就要在建筑设计初期对建筑周边的自然以及人文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合理的运用场地的资源条件,遵循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原则,实现对环境最小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对于存有历史遗迹的建筑场地,要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过度开采,还原场地的真实度。同时,对于场地中植物的选择,要以适应性强和观赏性强的植物为标准,并且利用好本土植物,科学合理的布置灌木、乔木和花草,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2合理的规划建筑设计

建筑的规划设计应从整体把握,同时融入生态理念,实现自然、社会、建筑与人的和谐发展。细化到具体的建筑设计来说,可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①城市规划应保证建筑群之间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的畅通,以及每个建筑物朝向、位置、间距和周边环境配置的合理性;②交通组织规划应保证各个功能区之间的交通互不干扰,以及每条交通线路的顺畅;③场地设计时应尊重地形环境,做到因地制宜,增强对土壤、水体以及绿化的保护;④建筑设计要建立检查、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建筑物朝向、形体、结构、能源系统的合理性,加强对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利用系统的检查,确保建筑通风、采光、取暖、供水、供电、消防以及照明系统的合理性。

2.3选择节能并且有特色的设计方案

节能的设计方案要求建筑与周边环境充分合理的结合,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的资源,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以及节能设施,保证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特色的设计方案则要求在满足节能的条件下,节能设施与建筑风格相符合,建筑与周边环境完美结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选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气候条件的变化,不断的调整改进之后,选择最合理的开窗方式、围护结构、建筑材料、平面布局等很多的建筑因素,确保建筑能够最舒适、最科学、最节能。

2.4强化建筑空间的生态设计

(1)为减少对空调的使用,尽量采用穿堂风的自然通风方式,要选择场地环境的常年主导风向作为建筑物朝向。(2)为减少人工光的使用,尽量采用自然光,依据当地的日照条件合理布置空间。(3)要严格按照建筑对于体形系数的要求来设计建筑外形,避免使用大量的落地窗以及玻璃幕墙,尽量选择颜色浅的外墙来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更有利于建筑的保温隔热。(4)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对水资源的回收以及再利用体系,可以在建筑屋顶增加雨水回收系统,在建筑室内增加污水回收系统,以便于实现建筑的水循环,减少对水资源消耗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5)做好资源的再生利用工作,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都要合理处理,避免施工或生活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保证人生存环境的安全性。

3结束语

生态策略是当今建筑行业积极响应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贯彻落实生态策略,能够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建筑与人的和谐发展,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更要坚持贯彻生态策略,为人们创造更好更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梁佳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18-119.

[2]陈菲然.浅析生态策略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的方式[J].设计与规划.2000,(3):40.

第6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节能

1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背景及意义

绿色建筑设计既是一种设计理念,也是一种设计手段。具体来说,绿色建筑设计就是指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使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建材浪费和施工污染。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节能、高效的居住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产生得益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因此才越来越重视居住健康问题,于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这造成了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只有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才能够使建筑节能环保[1]。总体来说,在建筑设计当中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既能够确保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又能够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统一,它是一种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建筑设计理念。

2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2.1节能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建材,而一座建筑在建设完毕投入使用后也需要消耗许多能源,例如煤炭、天然气等。传统的建筑设计一般只注重建筑的外形、结构及功能,而并不注重其节能效果,因此在实际施工建设和投入使用之时也往往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毫无节制,从而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浪费。但是,绿色建筑设计却在遵从传统建筑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节能方面的考虑,其在设计之初就尽可能地选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建筑材料,而对于那些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资源则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这大大降低了建筑消耗,实现了建筑节能,不但为工程项目节省了成本及提高了效益,更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2]。

2.2环保

当今时代,建筑污染已经成为了主要污染之一,而其污染程度随着城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也将逐渐加大。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寻找更加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对策,以减少建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这方面,绿色建筑设计正符合要求。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本着对整个自然生态环境负责的态度,十分注重建筑的环保性,无论是建材的选择还是施工方案的设计,都以“环保”二字为优先。尤其是在建材选择上,绿色建筑设计优先选用那些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健康材料,积极为人们打造一个生态化的居住环境[3]。

2.3宜居

建筑本身是一项商品,它有责任让用户住得舒心,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之时必须要考虑到人住在里面是否舒适。对此,绿色建筑设计一直都遵循着宜居性原则,尽量使建筑的设计符合当地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以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使人们住得习惯。其次,绿色建筑设计还追求高品质的空气质量、视线环境、光环境以及声音环境,综合考虑人们的各方面需求,重在打造宜居的建筑空间。例如北京市碧桂园小区在设计之时就运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秉持着宜居性原则,结合了道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将人与建筑和自然紧密结合,整体设计格调清新、环境幽雅,处处体现出人文特征,同时又运用了大量的现代艺术设计手法来提升建筑的艺术感与时代感,使当地住户从人工环境走向了绿色自然的居住环境。

2.4美观

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审美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它对审美的要求非常高,加之现代人们也越来越追求建筑的美观性,所以绿色建筑设计也深刻考虑了这方面问题,在设计之时充分考虑了各个细节的美观因素,尽可能地提高设计的艺术效果、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例如,北京奥运鸟巢在设计之时就充分考虑了美观因素,将整个体育馆设计成为一个鸟巢的形状,既优雅大气又不失细节,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好评。

3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

3.1地源热泵设计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通过它可以轻松实现由低向高的热能转移,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首要选择。地表浅层可以视为一个太阳能集热器,地表土壤和地下水中都储存着大量的低温位热能,并且它们不受地域和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可以大量进行使用。

3.2双层玻璃幕墙设计

传统玻璃幕墙一者能耗较高,二者会使室内空气质量变差,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热辐射和视线干扰,明显不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而采用双层玻璃幕墙,不仅实现了节能,并且能够为室内提供更加好的自然通风条件,以及还可以有效调节室内的采光效果,十分适合用于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3.3屋顶雨水回收设计

雨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资源,利用雨水进行建筑设计可以达到绿色建筑设计的效果。一般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是为建筑设计一个屋顶雨水储存利用系统,从而将大雨过后的雨水收集储存下来,再用于进行花园灌溉等,以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3.4太阳能应用设计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建筑设计利用太阳能代替传统能源可以节约大量的能耗,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烧水可以大大减少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使用量,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发电可以有效解决高峰期建筑用电问题,另外将太阳能技术与绿色建筑自身的蓄热性能相结合还可以实现白天储存热能、夜间进行供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设计是一种新时代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手段,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大大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及减轻建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健康。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是节能、环保、宜居、美观,在实际设计之时必须要以这四项要点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打造出更加“绿色”的建筑,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的高要求。

参考文献:

[1]闫潇.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工程大学,2012.

[2]蔡静.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9):251+255.

第7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设计;设计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本人是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但是2003年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只有前两年左右从事规划专业的设计,从第三年到现在基本都是从事建筑设计。从方案到施工图,做了不少类型的项目。在这几年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建设部对建筑设计不断提出要求,从简单的只满足功能要求的设计到增加保温节能设计、民用建筑做绿色建筑的要求、建筑门窗的改善等等,都是“以人文本”为原则,不断的提升人们使用的舒适度、安全性和节能环保的理念。通过这几年的建筑设计工作,我认为建筑学不仅仅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除了将原有的设计方法进行创新之外,还需要本着最为基本的建筑设计原则,全面了解建筑设计的要素,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实现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差异

在设计特点上,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相比较,传统的建筑重技术,在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苛求完美,现代建筑设计则是由经济和社会环境各种因素和技术要素相结合而成。从理论上讲,其具有一定的工程性,在强调设计内涵的同时,又注重设计管理的过程;从设计的措施上来探讨,传统建筑的设计方法是把手册和图板相结合,进行手工个体作业,现代建筑的设计将利用计算机进行绘图、计算以及分工协作做为重点进行强调;在设计方法上的分析,传统建筑的设计以以往的经验、规范作为依据,现代建筑设计则是以创造性的互相配合以及分析预测信号,作为重点来强调。

二、现代建筑设计的概述

1、现代建筑设计的特征

(1)先进理念的指导。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研究,与周边的环境做好协调。在设计方面,建筑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要尽量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要按照绿色生态建筑的要求科学设计建筑的结构,使整个建筑在景观创造和能源利用上,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2)合理的结构设计。现代新型建筑设计,是经过合理的设计、科学的计算,用新型的墙体材料和建筑材料,同时采用框架式的建筑结构,来使建筑的机械化程度和抗震性能得到提高。新型的建筑结构,不仅可以减轻建筑本身的重量,改善建筑本身的面貌,还能自由分割空间,大幅度地提高使用面积,从而使整体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也得以提高。

(3)多样性的功能。受结构和体重限制,传统建筑的功能单一、智能系统缺乏,多元化功能和综合性不是很强,现代建筑的设计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建筑物的空间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而使现代智能化设备和多种功能的需求得以运用。

(4)经济合理性。在工程建设中,设计是第一要素。由于对项目投资影响最大的就是设计阶段,只有从建筑设计阶段开始实施对建筑的经济管理,才能很好地控制建筑经济方面的各项问题。在建筑的技术设计阶段,首先要确定工程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而这一部分工作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占到工程总造价的35-75%。

2、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核心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散建筑创新思维,但是在发散建筑创新思维的同时也会遇见各种各样的矛盾。比如说想象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考虑问题角度之间不同所产生的矛盾;建筑的实用性和坚固性与其应有的美观性之间的矛盾;建筑外部设计和内部设计的所冲突的矛盾。

如果建筑设计师想在创新的同时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具有良好的建筑设计基本功,并需要常年的经验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在画图设计的时候发现原来存在的问题,并开辟新的思路,设计出更具水平的建筑。如果说当自己的创新和现实出现较大的矛盾的时候,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对所有的矛盾细节进行仔细的推敲和思考,设计多种方案进行最优方案的选择。

在进行多种方案设计和推敲的时候设计师可以明确设计中的硬性和弹性设计,并对硬性的设计加强,对于软性的设计进行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在建筑的海洋中畅游,设计出更好的建筑。

3、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些条件

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重视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这样能够提高建筑本身的创意。创造性思维本身便是一个属于创造主体的集合。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多元化创造更好的体现出来。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确保激情或者动力是充足的,只有这样创造的动机才能够被激发出来,设计出来的作品才可能是真正优秀的,创新性比较强的。

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但需要有一定的动机,还应该具备创作的灵感,只有这样设计者才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经验积累以及体验来做好整个作品的创作。设计者本身的想象力便可以称之为灵感。很多比较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其想象力都比较的出色,其敢于用自己的想象来进行事物的组合,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创新性会比较强,也能够将建筑师自身的特色很好的体现出来。

三、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问题

1、缺乏时代特征。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都因为各自文化的原因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我国,由于各地的民俗和环境的差异,在设计的时候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说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对区域内的民俗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政治环境进行充分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建筑作品。

在我国的建筑中多种文化和环境相互融合,所设计的建筑形态各异千姿百态但是并没有时代的特征,思维有所固定,缺乏创新能力,所以我们的建筑设计应该是与时俱进展现时代的特点。

2、缺乏生态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蓬勃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更加突出,但是我国的建筑却对环境的要求较少,缺乏相应的生态理念,只认为种点树、植点草就是生态,所以他们存在很大的误区,真正的生态不仅仅是环境的生态,更多的是生活的舒适性和节能性。所以在建筑设计创新的时候应该加入生态理念。

四、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1、建筑设计体现人性化

当前的社会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由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的心理需求,指导和牵引着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建筑物所传达出来的美感,可以让人有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如此,这便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作品。建筑物中也存在有灵魂,它是一种首创精神和公众精神,使得建筑美和艺术美相靠拢。一个建筑,只有有了人的味道,才能成为情感的归属,因此,作为建筑的设计者要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和多样性,让人们拥有真实的存在感。

2、建筑设计智能化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大智能设计的技术运用。将生活的必须和物联网相互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更加优质舒适的住宅。

3、发扬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

在现代建筑中,可以运用具有特色的局部传统建筑,如色调、形状、纹样、线条、质感等。或者在传统的建筑形象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因素,并以抽象为符号,在创作中加以运用。由于被人们熟知而产生的亲切感,可以减少现代与传统的多面矛盾,但在这个过程中要与现代的建筑方法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

4、把绿色思维添加到建筑设计

在能源和环境危机的作用下,各国的共同追求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建筑领域的循环经济中,绿色建筑怎样科学实现循环,值得我们深思。绿色建筑,是要用相对较小的成本尽可能地控制能源的消耗。建筑师们要把绿色思维渗入到每项建筑设计的活动中,绿色思维的思维模式是以平衡为本、创新为魂,在从事建筑设计活动中具有创新性。创新则革命性地冲击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内涵和理论。由于这一部分是通过软性呈现出来的,因此建筑师们一直没有足够重视它。然而推行绿色建筑,必不可少的要用到新材料、新技术,这一部分则是硬性的,密切关系着投资的造价,也是当今建筑中建筑师设计时所关注的重点,建筑师的责任是提高关注软性技术的创新度,使功能、性能艺术、环境等方面达到整体最优化。

5、建筑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进而有助于全面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数字化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非常典型的数字化技术就是SOHO技术,SOHO数字技术融入了高科技网络技术,其核心就是能够通过计算机连接实现各种住宅及办公功能,进而逐渐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

6、可持续发展设计

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口数量剧增,给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们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把高投入、高新技术作为减少浪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手段。但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还不适合大面积采用这些高成本的建筑方式,现阶段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传统建筑设计联接起来,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加入高新技术,开发出质优价廉的新材料,将其运用到建设当中。这不仅可以节省成本又能保障工程的质量,还可以废料利用,变废为宝。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要想长久发展,一定要重视对建筑创新理念的发展,把传统的自然理念和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满足人们对建筑设计的各种要求。由于现代建筑的理念正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建筑设计师一定要抓住时代的脉搏,使设计出的产品更具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王菲,钟山.绿色思维创新建筑设计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2

(21).

第8篇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建筑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风格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在不断的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对建筑设计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对建筑设计风格不断创新的追求,在一次次成功或是失败中总结得失,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建筑观。

1建筑设计的构成要素

1.1建筑功能是人们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指所建建筑的用途和使用要求。

1.2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它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设备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各项技术保障。

1.3建筑艺术形象也是人们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它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型、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建筑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以及光影变化等综合因素所创造的综合艺术效果。

1.4经济合理。建筑构造设计处处都应考虑经济合理,在选用材料上应就地取材,注意节约钢材、水泥、木材三大材料,并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造价。

2建筑设计的方法

建筑设计要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运用建筑设计的相关方法,通过建筑思想的引导,从而完成具有某种倾向的建筑作品。所以研究建筑设计方法也是分析建筑思想和作品的必经之路。建筑设计方法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生活与思想的归纳和总结,运用它能使我们具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去对待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繁化简的过程,就是说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繁杂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

2.1平面功能法平面功能法是解决绝大部分建筑功能的重要方法,在对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时就会对建筑平面进行具体分析,平面处理的好坏将直接作用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所以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使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建筑使用功能。平面功能法主要使用方法是:先分析用地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建筑物使用的性质,从建筑的使用功能出发进行平面的合理组合,并且考虑建筑的空间设计。

2.2结构法结构法是结构主义的建筑设计方法,其表达的宗旨是通过建筑的结构形式来表达建筑的设计。建筑空间与结构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通过结构设计的表达来诠释建筑物的性质和形式。2.3构图法搞清楚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建筑进行定位是使用构图法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建筑设计通过构图的几个重要因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主从、比例、对比、均衡、韵律等形式美的具体规律。

2.4建筑沿革法建筑沿革法主要是通过我们要系统的对以往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和提炼自然的法则、历史、文化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及思想,以这些来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而进行相关的建筑设计,极力想通过设计的建筑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这个方法对于建筑师是非常难掌握的。

2.5符号象征法符号象征法是我们把约定俗成的符号使用在建筑表面或内部的装饰部位,或是用符号来演绎建筑平面和空间体量。虽然很多的建筑在设计时生硬的照搬这一特定的符号并不一定能很好的体现建筑的文化,但是这个方法还是大量的运用在一些对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中,例如企业可能想通过企业符号在建筑设计时很好的融入其中来展示企业的形象等。

2.6综合法这个方法是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在很多的群体建筑设计中,将不同的个体建筑分析为不同的几何形体来作为总体设计的一个大方向,使每个建筑单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手法通常是运用到大型的综合建筑设计中。

3现代建筑设计的新趋势

建筑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所进行的理想的内容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以至于迅速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十分实用的新兴边缘科学。

3.1回归自然化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和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

3.2整体艺术化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许多成功的建筑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3.3高度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3.4高度民族化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因此,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化,又讲传统。

3.5个性化

一种设计手法是把自然引进室内,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另一种设计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斜面、斜线、或曲线装饰,以此来打破水平垂直线求得变化。还可以利用色彩、图画、图案,利用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间等等,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过精心设计,给每个家庭居室以个性化的特性。

3.6服务方便化

城市人口集中,为了高效方便,国外十分重视发展现代化服务设施。在日本采用高科技成果发展城乡自动服务设施,自动售货设备越来越多,交通系统中电脑问询、解答、向导系统的使用,自动售票检票、自动开启、关闭进出站口通道等设施,给人们带来高效率和方便,从而使建筑设计更强调以“人”这个主体,让消费者满意,方便为目的。

3.7高技术高情感化

最近,国际上工艺先进国家的建筑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方向发展,这两者相结合,既重视科技,又强调人情味。在艺术风格上追求频繁变化,新手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呈现五彩缤纷,不断探索创新的局面。

第9篇

【关键词】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建筑设计;应用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建筑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提高建筑质量。目前,建筑企业在建筑设计中开始普遍的应用建筑空间构成因素,这样既保证了建筑物的质量,还提升了建筑物的美观程度,同时又满足了建筑市场对建筑物的新的要求。将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应用于建筑设计中,使得建筑物具有别具一格和新颖设计的风格,提高了建筑物的社会价值,从而在建筑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建筑空间的构成元素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情况,保证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提高建筑物的质量。

2建筑空间构成

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空间,是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具体空间的场所,但是人们通常都会对这些空间进行不同程度的设计和改变,以达到美观和舒适的效果。总体上说,建筑空间主要有两个不同的类型,分别是实质上的建筑空间和概念上的建筑空间,具体可参考表1。实质上的建筑空间,只是依赖于建筑构成的自身特点而形成的满足人类生活的空间,而概念上的空间指的是根据人们对建筑的想法和要求,对建筑物的空间进行不同程度的设计,例如:主客厅的布局、卧室的位置等等,从而让原本的物体空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意义。后者是建筑空间的灵魂,它满足人们的不同要求,间接的使建筑物具有实用的价值,从而使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3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点元素的应用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建筑空间的构成元素的最基本元素是点。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点具有灵活性、变化性、传承性等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广泛的使用点元素来增加房间设计的美观感。建筑设计中点元素的运用,可以成功的吸引人们的视线。如果建筑设计师单一的使用一个点元素,人们在观赏建筑的内部空间时,视线会被这一个点元素所吸引;如果建筑设计师利用两个点元素在建筑空间中形成一个直线,人们的视线会被这一个直线所吸引;如果建筑设计师利用三个点元素形成一个区域的平面时,人们的视线会被这个区域的平面所吸引,因此当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空间时使用众多的点元素,人们就会依据点元素不同的位置而不同的转换视线,从而给人带来一种变化的感觉,使人们觉得建筑空间有一种动感的感觉,这些都是点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使用情况和表现。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汇总使用点元素,加强了建筑空间的美感和舒适感。

3.2线元素的应用

线元素是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中另一个组成元素,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也经常使用线元素,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美感和舒适度的要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现线元素具备不同的特点,如:直线、弯线、曲线等等,从而带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在建筑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也会利用不一样的线元素,从而给人们不同的视觉享受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空间带来了更多的流畅性和想象的空间。线元素多样性、可变化性的特点,使得建筑设计师可以利用它为人们带来最直接的视觉体验。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空间时,通过线元素的使用,可以使同一个建筑空间有着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的效果。因此,线元素在建筑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面元素的应用

作为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之一的面元素,是人对建筑空间最直观感受的载体,也是人们判断建筑空间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空间的过程中,使用面元素使建筑空间从整体上被分成不通的空间,例如:卧室、客厅等等。面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曲面、平面等等,从而在视觉上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基于此理,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中,设计师通过不同的面,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从而满足不同人不一样的美观感受。具体来说,人们对建筑空间中的平面,会有简单干净的视觉感受;对建筑空间中不规则的面,通常会有深奥莫测的感觉;对建筑空间中曲折的面,会有动态变化的感觉,如图1所示的不同的面,人们的感觉也会不一样。建筑设计是应该充分的了解不同面的特点及其所具有的视觉效果,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有效的使用面元素,为简单单一的建筑空间带来不一样的设计,从而让人们体会到建筑空间的美感。

3.4体元素的应用

在建筑空间的构成元素中,体元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体元素包含点、线、面三个元素,建筑设计师需要合理有效的掌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妥善的使用体元素。在建筑师设计建筑空间时利用体元素,可以将建筑空间的美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但是前提是设计师要清楚的了解点、线、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同时结合设计的具体要求和目的,进而保证设计的效果。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设计,一般情况的设计只是设计到视觉、触觉或感觉的一个方面,但是建筑设计可以集可视、可触、可感为一个综合的整体。因此,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中,体元素是否能够有质量的设计,直接决定着建筑空间的设计效果,而要保证体元素的设计质量,则需要保证点、线、面元素三者之间的协调,以及确保点、线、面三者有着合理的表现形式。

3.5光影元素的应用

光影元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同时也在建筑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要有光和影的存在,才会对外部世界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光影元素是我们视觉感受的基础。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空间时,要重视光影元素在建筑空间的使用,充分发挥光影元素的作用。建筑设计师在合理得利用光影元素的基础上,保证建筑材料可以散发出色彩,促使人们在视觉上对建筑空间产生美感。此外,建筑空间还需要一定的采光、照明等要求,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使用光影元素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保证建筑空间既有美感,又有舒适度的要求。

4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具体价值

4.1建筑空间构成元素提升建筑功能呈现效果

在建筑空间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人们对所生活的环境产生舒适和舒服的感觉,进而保障建筑物的功能区域的性能可以发挥出来,在设计过程中合理的使用构成元素可以保证这一性能得到有效的呈现。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中,利用构成元素,可以提升建筑空间的实用性,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建筑空间的具体要求,如:活动区域、休息区域等,进而促进建筑物的建筑功能呈现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利用建筑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再利用面元素的基础上,可以合理有效的保证建筑空间的美感和实用度。

4.2建筑空间构成元素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效果

在建筑物的实用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建筑空间还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美观效果。建筑师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时,可以利用建筑空间的构成元素,使外貌相同的建筑空间展示出不同的美感,从而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满足不同人不一样的审美效果,从而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效果,保障建筑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市场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对建筑物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而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时应用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使建筑企业可以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设计师需要明白建筑空间的具体构成,同时也要成分的认识建筑构成元素的应用可以为建筑物带来建筑功能的呈现效果和美观效果,在此基础上合理有效的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建筑构成元素,以保证建筑物的使用价值,进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也为建筑市场持续性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1):23.

[2]印玲.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5(5):142~143.

[3]张立华,李丽.建筑设计中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浅析[J].城市建筑,2015(30):43.

第10篇

【关键词】美术;建筑设计;关系

引言

美术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早以不是新鲜的话题,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由来已久,建筑在目前社会发展中要表达出一定的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要照顾到人们内心的审美需要和真善美的发展需求。建筑设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设计中涵盖着民族文化力量,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和标志。建筑装饰是目前建筑工程表面的保护层,但是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审美的要求不断增加,逐步加大了建筑设计的难度。从根本上来说,建筑美学它是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行业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行业,成为建筑工程中独树一帜的工程环节。随着大量新颖别致、高标准建筑工程的出现,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越来越重视建筑设计构图,对建筑设计与美学直接的关系的进行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努力的将现阶段科学技术成果和建筑美学应用于构图设计之中,形成一个系统的设计流程。

1.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设计的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在改变,人们的审美在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我国的科技信息技术发展的很快,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建筑行业利用科技技术,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设计的质量,因为利用科技技术可以将美术更好的应用中设计中,而且还能开拓眼界,参考国内外各种优秀的建筑设计。优秀的设计方案一般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其会考虑到各个细节,不但重视建筑的实用性,增加其功能,而且还注重建筑的美观性,把很多的美术信息应用在设计中。

1.1建筑设计的作用。建筑设计是建筑施工的基础,也是施工的前提,没有健全的建筑设计,就无法建设出优质的建筑,而好的建筑设计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理念与底蕴。好的建筑可以美化周围的环境,而且还能感染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的心情更加舒畅。建筑设计不但是设计师智慧的结晶,而且还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结晶,建筑设计的水平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建筑施工前需要先对设计进行审核与筛选,只有满足要求的设计方案才能投入使用。

1.2建筑设计要点。建筑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需要把握各个要点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也逐渐成熟,而且其在建筑工程中也越来越重要,是施工过程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施工完成后审核的主要参照。建筑设计是在施工前做出的,其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修改,所以,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变化性,而且建筑设计必须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如果一味追求个性不注重实际的话,会给施工带来很多麻烦。另外,现代施工设计还需要具有独特性与美观性,这样才能达到满足人们精神文明需求的要求。

2.美术与建筑设计关系的要点

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是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也日新月异。传统的建筑设计比较注重建筑的实用性,而且建筑设计比较统一,很少出现变化,所以城市中的建筑比较雷同,缺乏辨识度。而现代的建筑设计融合了很多因素,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提升了建筑的美观性。美术作为目前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一项备受人们重视的环节,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些几个方面。

2.1构图设计的应用。不管是针对室内或者室外的设计,配置的安放和格局的布置都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们会关系到建筑物的效果的发挥,也影响着建筑物外观最后的视觉性能。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依据住户对房间的需求、颜色、形体和住户的生活习性为根本,进行全方位的斟酌和研讨。构图是画面结构各种关系的总体,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体现。学习作画自始至终都应贯穿构图意识,练习如何组织各种物体的关系,深刻理解主次、聚散、平衡关系等美的法则及用法,处理好装饰设计中的各种关系。这些美的法则都是在学习美术时需要掌握的内容。

2.2透视在建筑绘画上的应用。就目前而言,建筑绘画结构的应用主要是轮廓和线条色泽的合理连结,用心完成构图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关于绘画程序和要求确定性都要实时的解决,针对中大型的物体都要即使合理的处理,编排出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和措施要求。建筑绘画的透视要求严格,确保画面主体形象不断的准确判定,使得绘画的过程中对各个基本环节控制严肃处理,形成系统的管理控制流程和措施。在画面的处理之中要尽量确保画面的准确和清晰,对各个线条比例要严格的控制。

2.3建筑绘画色彩的特点。室内、室外的设计都是环境艺术的一种,在色泽的采用上要尽可能的避免各类奇特的色彩出现,这样可以在处理它的过程中让人们拥有舒适的心情,防止因为奇特色彩而造成人们心态上的变化和压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室内外设计方面人们比较注重对室内的各种色彩搭配要求,对室内物品的陈设和色彩搭配要求都不断的进行处理,使得在工作中形成了有效的处理方式和环节要求。

2.4各个环节一体化布局。关于建筑、环境和文化之间的关联是很有奥妙的,它们之间相互牵引着对方,其实就是文化取决于环境,而环境则是由建筑表达出来,然后在决定文化的。针对与文化来说,环境是建筑的载体和母体,已建成的建筑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相对于环境而言,建筑就是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文化的主体;相对于建筑而言,环境与文化的结合,能让建筑更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环境、建筑、文化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特色树”,即“环境之土,文化之根”,有了前两者的营养吸收与供给,“建筑之枝叶”才能繁茂,“城市树”才会有茁壮的活力和由茁壮焕发出来的魅力。

结论

综上所述,将美术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可以提高设计的质量,使建筑越来越具有艺术性,而且也会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美术感较强的建筑不但可以美化城市的形象,而且还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缓解人们的压力与视觉疲劳。将美术更多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可以使建筑更具特色,甚至可以作为城市的名片加深人们对城市的印象,美术在建筑设计的色彩方面其中重要的作用,不同颜色的建筑,使城市更加缤纷,也更具艺术感,提高建筑质量对建筑设计人员的能力与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必须很好的把控美术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这样才能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促进建筑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哓军.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色彩及其应用[J]. H坊教育学院学报,2013(3).

[2]李宁. 2 1 世纪建筑装饰设计呼唤精品――迎接新的千年挑战[J].广东建筑装饰,2013(4).

第11篇

【关键词】室外建筑物;建筑设计;节能环保

1.室外建筑设计与节能环保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室外建筑设计已经突破了原有的设计理念,从单一的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朝着将建筑物与周边环境有益融合的方向发展。在现有的室外建筑设计中,多数的设计方案都能够将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在设计中考虑进去,在室外建筑设计时,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为我们服务,使建筑设计方案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比如,在实际的室外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将建筑物的朝向向难,这样以来就可以更多的利用自然光,而减少了照明系统的用电量。又如,在室外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将室内设计成南北通透的结构,这样可以增加室内的通风量,减少对空调的过度依赖,减少了电能的消耗,减少了氟利昂的排放。

随着我国城市的扩张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室外建筑对能源的消耗逐渐增多,如何实现室外建筑的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室外建筑设计这一源头入手,在室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引入节能环保的理念,实现室外建筑设计与节能环保的统一。最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不但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还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因此,室外建筑设计与节能环保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室外建筑设计依靠节能环保来提升自己的档次和品质,节能环保通过室外建筑设计实现自己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互相促进、紧密联系。

2.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的具体措施

要想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就要对室外建筑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使室外建筑从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外部装修都体现出节能环保的特性。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2.1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选取节能环保的建筑和装饰材料

要想实现室外建筑的节能环保的特性,就要从建筑施工的源头抓起,即:建筑和装饰材料。我国原有的室外建筑物主要是红砖结构,随着建筑形式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现在的室外建筑早已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陶粒砌块的外墙结构,这种结构保证了建筑能达到冬暖夏凉的的特性。在选择装饰材料的时候,也要选取节能环保的材料,这样做不但提升了室外建筑的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室外建筑的环保特性。所以,要想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特性就要从材料选取环节入手,从材料源头保证建筑物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可以说,建筑和装饰材料的选用,对建筑物的节能环保特性的实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2在室外建筑设计中,优化外墙保温结构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室外建筑的保温特性都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做好建筑物的保温关系到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用户使用的舒适度。目前室外建筑设计中,都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域,选取了合适的外墙保温结构,保证了室外建筑的保温特性符合要求。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如果保温结构选择的不好,将导致建筑物会浪费大量的能源在取暖上,不但浪费了能源,也与节能环保的目标背道而驰。目前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优化外墙保温结构,通过增加外墙厚度、在外墙表面做保温层、采用混凝土浇筑外墙结构等多种方式,提高外墙的保温特性,使建筑物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2.3在室外建筑设计中,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

在室外建筑的使用中,电能无疑是一个主要的能源消耗。室外建筑中如果不想办法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将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室外建筑设计中,为了使建筑物美观,经常在建筑物表面增加亮化景观。比如霓虹灯亮化、广告牌亮化和电子大屏幕亮化等几种方式。这几种亮化方式各自取得的效果不同,但都对电能有较强的依赖。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设计这几种亮化方式的时候,需要选择对电能消耗少的方式。并且可以尝试着增加太阳能发电装置,为亮化装置提供电能,减少对常规电能的消耗。所以,要在室外建筑设计中,提高点恩那个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

2.4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

室外建筑设计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要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要尽可能的利用周边的环境为我所用。因此,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因为建筑物而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建筑物的墙面颜色选择上,就要与周边的环境相配套,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颜色和谐统一。又如,尽可能的多利用自然光源,而减少大面积玻璃墙的使用,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再如,要注意控制建筑物的噪声,空调系统要使用低噪音的设备,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噪声污染。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很重要。

第1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问题;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房屋建筑设计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建筑设计已无法适应现代建筑要求。现代化建筑设计是一个文化经济一体化产物。然而,某些房屋建筑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牺牲了质量安全、使用安全。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主要分析房屋建筑设计的问题,探讨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1.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首先,建筑创造一味标新立异。对于建筑设计而言,作为一项创造性劳动,每一位建筑设计者均向自身作品呈独特性、创新性。同时,大多数使用者是以建筑造型,判定建筑方案标准,进而存在错误导向。若片面理解创新,即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片面追求建筑造型的新奇特、新潮色彩与立面形式,未结合周边环境、建筑材料、施工方式,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建筑创作一味追求时尚。目前,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志,部分设计者在建筑设计时,不考虑经济、技术、环境、功能等因素,而是模式化将部分新建筑造型,当做流行符号,在建筑设计中拼凑,无法理解设计技术背景、内部背景。在我国房屋建筑设计中,不管是什么类型建筑,都生搬硬套建筑风格,使得建筑形式模式化、套路化严重,一味追求时尚,使得建筑设计失去原有风格。

第三,建筑设计奢靡成风。在新时期中,房屋建筑设计提倡节能减排设计,建筑作为大小号行业。在建筑设计中,需具备先进设计理念和正确审美价值观,促使建筑形式新颖性、节能型。然而,我国建筑设计奢靡之风凸显,不能判断设计是否具有创意,奢靡豪华和奇形怪状,就是高科技设计和现代化设计。另外,在消费观上,现代人群的奢靡心理严重,存在过度包装和夸张设计问题,导致资源大量浪费,资金不能用到实处。

2.房屋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首先,建筑设计朝着可持续设计发展。现阶段,是一个信息化、生态化、文明化时代。在人们发展进程中,利用高科技手段,探讨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国际原则设计,主要包含如下方面:其一,理解地域性和地方性,注重区域文化脉络,利用技术公众意识,根据建筑功能要求,运用简单化、实用性技术。其二,树立循环使用设计意识。在建材材料设计方面,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防止使用高温、反射性材料,运用可再生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其三,结合区域气候条件,选择别动式能源措施,尽可能运用可再生能源,不断完善空间灵活性,降低建筑体量,使建筑所需资源最小化,降低环境损害率,防止环境被破坏,造成资源、建筑材料的大量浪费。

其次,建筑设计朝着框架结构设计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房屋建筑,采用砖混结构,但砖混结构体系存在诸多缺点,例如施工高度受限,抗震性能较差,施工作业量较大,很难保证施工质量,机械化水平很难提升。房屋建筑选择框架结构设计,有利于推广运用新型墙体材料,提升房屋建筑抗震性能,为住户创造自由分割空间,使立面造型得以丰富,提升面积系数。同时,框架结构单位面积造价,基本等同于砖混结构。

第三,重视功能多样性。由于结构限制、体量限制,传统建筑功能较为单一,缺乏现代智能系统,不具有多元化、综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新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可明显改变建筑空间,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同时,选择智能化设备,可提升建筑使用功能。

第四,循环使用新能源。在传统建筑中,通常由外部能源系统供给能源,不能实现自给自足,若外界动力系统出现故障,建筑体系就会陷入瘫痪状态。针对现代建筑设计,选择新型能源系统设计,依靠可循环能源,选择太阳能、风力进行发电,可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实现多余能源储存。针对水系统设计,利用循环使用、自然采集结合方法,经过过滤、净化,可满足正常用水需求。另外,收集生活废水,经过二次处理后,可实现循环使用。

第五,互通化。城市空间不是容易定义、完全封闭单元,若空间被精确围合,即可称之建筑。而城市空间爱你是一个空间渗透的过程,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促使建筑空间与自然界的融合。同时,应注重长效性,在建筑设计中,实现城市发展、现代建筑长效化,立足建设实体角度,注重能源耐久性。所以,作为建筑设计者,需考虑城市发展历史,注重自身设计行为,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长效化维护管理,促进建筑设计的互通化。

第六,运用设计新理念。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要想促进建筑事业长远性、持续性发展,必须运用新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转变传统观念。其一,规范化设计。应用设计新理念,在具体设计中,房屋建筑设计人员需考虑多方面因素,促使设计工作规范化,综合性、全面性考虑建筑节能,确保建筑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其二,运用先进技术。对于房屋建筑设计,选择先进技术。例如,针对建筑暖通设计,按照不同气候状况,不断调节、控制空气和水流量,即可满足暖通供暖,又可实现能源节约目的,运用流量调节技术,是暖通设计的最佳方案。其三,转变观念。房屋建筑设计,是指从内到外的动态变化过程,若仅依靠建筑外部设计,无法满足生活实际需求,需选择动态技术和动态设计方案,达到人们的建筑内外审美需求和居住需求。设计人员需转变观念,由静态设计逐渐转为动态设计。可以说,动态设计是房屋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房屋建筑设计的质量要求较高,必须符合经济、节能等特点。在传统房屋建筑设计中,必须研究其缺陷、解决问题,提升设计新理念在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为人们创造更为环保、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缺陷,但只要我们合理运用设计新理念,不断研究建筑设计,必定推进建筑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军.浅析房屋建筑设计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