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

时间:2023-07-10 17:33: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

第1篇

从社会实践角度看,近年来,我国很多区域的学前、小学阶段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将民间艺术作为特色课程纳入到了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范畴;但由于小学教育在我过教育体系中所站的分量和影响力较小,对学生更多是知识拓展而非兴趣培养和深入训练,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持续性系统教育很难实现;中学阶段在高考指挥棒引导下,艺术教育完全倾向于应试性专业教育;而高校教育在技术理性的社会需求以及西方艺术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更是对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漠然视之,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我国整体的正规教育体系中,民间艺术登上正规教育的“大雅之堂”的教育开展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针对艺术教育而言,众多高校艺术类专业或课程缺乏特色,专业间缺乏区隔,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出路雷同等问题已经是很现实的棘手存在。一方面是民族民间艺术教育传承的危机,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将民间艺术纳入到正规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通过高校专家学者的归纳、整理和完善,形成科学有效的民间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推进民间艺术的普及教育、改进创新;进而培养民间艺术的高级传承和研究人才,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即成为高校特色艺术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

二、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1.推进本土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本土民间文化

在现代工业潮流冲击以及西方艺术理论体系影响下,我国民间艺术一度曾被迷信于倡导现代文明的国人当作落后的象征而丢弃,年轻一代对本土民间艺术极其陌生,更不用说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作为“母性”艺术的文化根源性正在遭受威胁,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更多“本土化、高层次”社会成员的关注和参与,高校教育时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有利于从更高层面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强化社会认同和文化弘扬。

2.完善高校现有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强化特色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教育教学开展情况的初步调查,我们发现很多高校现有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艺术教育缺乏个性。而我国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将数百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入整体艺术教育中,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特色性,根据高校自身环境特点,有侧重地选择不同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在降低高校艺术教育趋同的同时,丰富教育教学领域和内容,增强高校特色竞争力。办有特色的大学,就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优势资源教育,才能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

3.利用高校人才优势,促进民间艺术品味升华,焕发民间艺术新活力

由于绝大多数民间艺术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训练及深厚的文化熏陶,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民间艺术作品题材范围狭窄、表现方式单一、艺术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出现。高校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高层次位置,作为艺术教育的传受双方都具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和综合素质,民间艺术通过高校教育平台,会接触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创作群体,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为民间艺术的改革创新、品味升华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有助于焕发民间艺术的新活力。

4.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国民间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民间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色,其民族化特征体现的是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我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是保护、复兴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无国界”,通过高校教育,逐步培养起民族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传播者、创造者,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全球化传播做好人才培养和文化准备,促进中国民族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三、高校教育探索与思考

对于民族民间艺术高校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大多数集中在理性思考和对具体实践的整理工作,2006年出版的《抢救民艺———潘鲁生民艺访谈录》在对我国民间艺术生存现状考察的基础上,对于民间艺术高级传承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提出了要求,认为高校在民艺拯救和传承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010年前后马腾、王莲等人发表的《将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考》、《民间艺术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等多篇文章就高校民间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教育是我国民间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同时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实践情况作了初步统计,关注到部分高校在对本土民间艺术进行研究的同时,设立了相关专业及课程,对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进行实践探索。《广西民族民间艺术教育途径探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则更为具体地结合具体地域和专业进行了民间艺术改革创新具体实施办法的研究。

将民间艺术资源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的观点日益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民间艺术品类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民间艺术进行“本土化”教育,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对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化办学、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形成了民间艺术高等教育问题的共识。纵观过往研究和实践,以本土民间艺术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材体系等具体问题为依托,讨论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的原则和具体方案,为推动该项教育向更远深方向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参考,这类研究和实践成果尚不多见。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建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结语

第2篇

关 键 词: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特色 民间艺术传承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发展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时尚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科技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历史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教育,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性体验。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启示传播延续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光芒,其艺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审美广泛认知性和应用的普及性;将民间艺术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并与现代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拓宽现代艺术教育与本土艺术语言互通、互动、互补的广阔空间,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教育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民间艺术教育功能的现代转换。通过田野采风收集的地方性民间艺术原始素材再回到课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学术化、创新化之后来指导教学,使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多元化、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生活状况、心理背景、形式创造元素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原始的民间艺术素材中提炼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鲜明时代感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特点,在历史发展动态中保持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首先确立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在地方性高等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地方性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工作,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计划地根据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修订艺术教学大纲,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地方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特色课程。依托民间艺术特点鲜明的资源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撰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本土民间艺术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动,使地方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走进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力资源。民族民间艺术与地方性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理念,既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又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使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方言”教育特色;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将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分享不同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加快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平等,实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价值平衡。在迎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挑战的同时,保持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2]王继平.民间美术文化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第3篇

摘 要:作为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国民间舞蹈,让我们在感受艺术的同时,可以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本文从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特征以及传承意识的介绍出发,对文化传承的规律以及发展的趋势给予了深入的探究,以展现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一、引言

中国文化如同我国历史长河的缩影一般,悠远流长,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升华。作为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国民间舞蹈,则完全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让我们在感受艺术的同时,可以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围绕着民族精神而展开的,这种最原始的舞蹈艺术形式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形式,但是它本身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尊敬。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几千年来整个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民间舞蹈长盛不衰的奥秘恰恰就是它那自强不息的生命力。

笔者认为,民间舞蹈屹立不倒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真正的贴近于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在世界文化的殿堂中,还是在中国文化的长流中,民族民间舞蹈都是不可取代的艺术文化,这是因为它对民族特点、精神、生活、性格、宗教等方面的表达是其它艺术不可比拟的,它那直接、生动、极富感染力的艺术表达形式更是其它艺术所不具备的特质。

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特征

1.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继承性、群众性、娱乐性

我们可以按时间把民族舞蹈分为远古时代的传统舞蹈以及现代的民间舞蹈两种类型:最为传统的舞蹈只是人们用来祈福、祭天的工具,主要以肢体动作的形式表现;而现代民间舞蹈在吸收了社会进步的精华之后,以传统民族舞蹈为基础,在表达形式上有了更为多样、丰富的突破,充分展现了其继承性的特点。随着民间民族舞蹈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它也逐渐向娱乐性、群众性的方向发展。

2.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感彩性

艺术形式的改变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民间民族舞蹈的发展,而感彩性作为组成民间舞蹈的重要因素,它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也是需要我们给予充分认识和理解的。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是以自娱为主的为满足审美需求而产生的艺术形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民间舞蹈则更为倾向于以娱人为主的精神层面的创作与表达,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文化艺术层面完美的融合。

3.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多元性

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原因是多样的、全面的,其中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全球艺术浪潮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民间民族舞蹈的传统性发展彻底被颠覆了,多元性将是代表它发展的新名词。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意识

1.继承――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基础

对于民族民间舞蹈而言,一个优秀作品的创作从来都不是没有限制随意变化的,而是要有一定条件的,那就是民族禁忌,无论是创作作品还是编排作品,尊重民族的文化以及风俗一直都是首要考虑的要素。在以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民族文化的限制,使民间民族舞蹈最大限度的获取文化的价值,是每个创作者应该追求的艺术造诣。创作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深刻的、民族的作品才能走进人们的内心;那些肤浅的、表面的作品,则只能为那些优秀的作品做铺垫。

2.发展着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

对于一个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而言,它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真正理解了民间民族舞蹈的内涵和传播意义,真正的把舞蹈所要表现的民族精神、文化、特点等元素深深的融合进了文化中。在现代社会中,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一定要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以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先进的创新思想为目标,承袭民间艺术的精髓,弘扬民族文化的特点,挖掘埋藏在文化中更为丰富的宝藏。

四、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

从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性而言,由于它既继承了传统舞蹈的特点,又弘扬了民族精神,所以民族性和传统性都是它不可或缺的特点。但是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划分问题上,分歧便产生了,这是由于一部分人认为民间舞蹈一定要强调民间的“原生态”效应,而不是打着民间的口号而创作出来的作品;还有一部分人由于过分保守、过分尊重传统,固守陈规,竟然从美学的角度批判民间舞蹈发展过快、过远。无论是尊重“原生态”的观点还是过分强调传统的观点,对于民间民族舞蹈的发展以及创新都是非常不利的。

1.倡导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自然传承方式

自然在现代汉语中被解释为不做作、不拘束的处事方式,而自然传承的方式主要展现的就是自然二字。在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方式中,传统的传承方式是围绕着自然传承而展开的,绝大多数民间老艺人会把自己的技艺言传身教给他们所看重的下一代的艺人,以此循环,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但是由于这种传承方式并不能被很好的保留、记录下来,导致它无法适应社会的变革,该传承方式的连续性非常容易遭到破坏。

2.引导民族民间舞蹈在民众的自娱性活动中传承

民族民间舞蹈的可以分为自娱与娱人两种类型,其中以自娱性活动为主的传承方式已经逐渐被倡导和传播。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是指在节假日等集体参与的大型活动中,不需要事先编排的,即兴创作的表演形式。由于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主要强调自娱的作用,所以不同的人在自娱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创作。在当今社会中,由于文化处于全球共享的传播状态,所以在自娱性活动的传承过程中不仅可以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对于外来优秀的文化也可以达到融合的效果。

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在传承的基础上,只有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才能达到更高的文化境界。当今社会,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得了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富强为文化以及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全面性、多样性。

1.通俗文化方向

我国老一代的文化研究者在民间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中一直倡导“民间舞蹈大家齐参与”的理念,这个理念实现的关键就是以通俗特性的展现为核心,以自娱性与娱人性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为目标,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现代文化。

2.精英文化方向

与通俗文化发展方向形成对比关系的就是精英文化发展方向,作为以舞台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化,精英文化的特点主要是高端、文雅以及优美。精英文化下的舞台舞蹈对于专业技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在许多专业性的舞蹈院校的教学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除了专业的技艺,民间舞蹈的精髓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精英舞台舞蹈所吸取的。

六、总结

我国的政府以及社会只有真正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切实的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更加完善,才能真正发挥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传播中功能,才能真正使其以健康的姿态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下去。(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小枫.民族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文化研究,2011(11).

第4篇

首先,民族民间元素从具体内容上来讲是指民族民间的艺术形式、民俗文化以及手工工艺,比如织布、剪纸、木雕、刺绣、舞蹈等;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民族民间日常生产生活所延伸和分离出来的概念、符号、音讯以及世代相传和发展变化的神话故事、历史与节日。

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绚丽的传统,广西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丰富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如壮族的壮锦、苗族的蜡染、瑶族的刺绣等民间艺术。壮族农历三月三歌圩、农历七月七“鬼节”、瑶族盘王节等传统民族节日。以上都是现代油画创作的重要资源。

二、将民族民间元素引入油画创作的必要性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至今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国的油画发展。一方面,西方现代艺术为中国现代油画的发展提供了模板式的借鉴;另一方面,本土文化内涵的缺失以及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过分崇拜,也让部分中国艺术家在创作时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判断和立场,当下中国油画正处于市场化、信息化、民族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寻找中国油画的本土特色、中国个性,提升中国油画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大多数油画艺术家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丧失本民族特性的艺术家和作品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和艺术潮流中都只能成为外来艺术的附庸和追随者,这不单使本土艺术家及作品处于被动接受的弱者地位,还会让本土艺术家丧失创作的自信心,打击创作热情沦为市场的附属品,这样的创作无疑也是缺乏活力、品格和尊严的。因此,当我们探讨中国油画或者本土艺术家的发展时,无疑本土民族民间元素于艺术创作之中的运用与研究就成为了一个可以借鉴以及提供有力文化支撑的途径。

三、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的造型特点的运用

广西本土的民族民间元素的造型特点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炼的平面式、简约式造型

平面式造型是广西民族民间元素在艺术造型上最普遍性的造型特征。这里所说的平面是相对写实性油画造型而言的,不以明暗造型为主,主要是利用点、线、面等基本造型元素,在二维的平面里塑造单纯化、装饰性极强的民族民间平面形象,比如广西苗族刺绣、壮族壮锦中平面的图案花纹以及鸟兽鱼虫等形象。

简约式造型是指广西民族民间元素有的概括性的造型手法。民族民间元素的简约式造型表现在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事物中提炼、概括出轮廓形象,再以抽象、夸张、传神的艺术造型来表现于二维平面中。简约式造型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精简、提炼与取舍,这与传统写实油画中不断添加的造型方式大相径庭。民族民间的简约式造型方式通常就是将精彩的内容放大,也就是夸张、提炼,然后将可有可无的东西去除。比如广西宁明花山岩画,那些象征式或图案化的人物形象与图腾,都是由点、线、面提炼而来的简约式造型。

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简约式、平面式造型带来的现代效果正好可以弥补本土油画创作与教学中过于追求传统写实的特性,以简约平面式的造型来改善油画创作中现代感的缺失,以此来创作既具有民族本土文化又不失时代感的油画作品。

(二)广西民族民间元素内涵丰富的符号性造型

符号性造型在广西民族民间元素中被民族群体所公认,并且是世代相传下来的造型形式,比如广西特有的蛙纹图样、平纹图样等。符号性造型特征主要表现在符号性表现方式形成的传承性上,在广西民族民间生活中,对某种形象或者是某种形象的特定组合,分别代表什么意思,适用于哪种场合,是世世代代都约定俗成的规范,这种思维方式巧妙地继承了先人的传统和群体的共性。如果将这种符号性造型的传承性运用于油画创作,可以为作品视觉及内容的传达提供很好的铺垫。同时,广西民族民间元素具有符号性的内容,也可被艺术家作为本土特色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借以区别于其他民族、其他地域的艺术表现,以此形成自己的艺术符号。

四、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的色彩特点的运用

(一)广西民族民间元素中乡土气息浓厚的装饰性色彩

在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的色彩运用中,至今仍然保留着将人类生活本能的装饰性色彩用于艺术与装饰中,装饰性的色彩意味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很少受到客观对象的色彩限制,相比传统油画中对景写生客观地追求真实性色彩有着相对自由的方面,对于这类的装饰性色彩在运用上的选择比模仿外部世界的写实色彩体系更自由得多。例如,以红、绿、蓝、黄、黑、白为主的广西壮锦、刺绣和蜡染,在画面中的色相对比强烈,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画面形式反映出民族民间元素中色彩的装饰气息,而整体表现出一种浓郁独特的原生态本土风格,色彩艳丽并糅和着乡土的清新。将这样色彩艳丽的装饰性色彩运用于油画中不但能够加强油画的现代装饰效果,更能够改变写实性油画色彩过于单调的特征,让绚丽多彩、乡土气息浓郁的本土颜色给人带来视觉的愉悦。

(二)广西民族民间元素极具地域特色的象征性和原始性的色彩

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继承了原始艺术的象征的、质朴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民族民间元素色彩形态形成的自发性,它们是由生活、生产实践而得来的附属品。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广西的劳动者期望通过色彩的象征意义来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业兴旺,为迎合这种需要人们在其艺术创作中倾注了以自己内心的理想或者意愿而形成的象征性色彩,所以广西民族民间元素中的色彩创造是一种包含了精神内容的文化形态,比如在壮锦或者刺绣中出现的红色和黄色都代表着吉祥如意、喜庆、丰收等象征语言。人们总说艺术必须回归大自然,对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的色彩原始性和象征性的重新审视,其纯朴、神秘气息浓厚的色彩表现都将会给现代油画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

五、 结语

总的来说,在今天的油画创作发展中,“中国现代油画如何巧妙地运用和借鉴民族民间元素”已成为当下艺术家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广西艺术家们更应该从传统民族民间元素中吸取营养,为本土的油画发展找寻坚实的文化基础,使油画这个外来的绘画形式在本土也能够生长出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根,将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的造型特征和色彩特征以及文化精髓融入创作中去。在现代本土油画的创作中,民族民间元素的适时 介入,将会使得本土油画艺术家眼界更为宽阔,将写实性的、非写实性的、平面的、装饰性的艺术形式带入画面中。艺术家不仅要关注绚丽的色彩、夸张变形的形象,更要加强作品中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表达。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所说:“我们不能把传统仅仅作为遗产来保护,因为遗产是一种不动产,应该将传统作为一种有效的活的资源。”因此,对于广西民族民间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我们不应该是简单的借鉴,而是一种升华后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南一.广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发初探[J].美术大观,2006(4).

[2]潘其旭,覃乃昌.壮族百科词典[M].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3.

[3]刘红晓.广西少数民族服饰[M].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2.

[4]左汉中.中国民族美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4.

[5]赵勤国 .色彩形式语言[M].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2.

[6]朱净宇,李家泉.从图腾符号到社会符号—少数民族色彩语言解密[M].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

[7]刘帆 .论民间艺术对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影响[J].美术大观,2006(7).

[8]刘海涛.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油画[M].华东师范大学, 2002.

第5篇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从当今各地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理念来看,保护和传承民间活态艺术的审美规律和艺术形式,探索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追寻传统文化遗产的生态之美,探究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特色,已成为一种文化趋势。文章从活态的含义及追寻活态之美的必要性、民间艺术课程实施的背景与理念、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等方面入手,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在当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价值潜在性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

活态 民间艺术 教学现状

一、活态的含义及追寻活态之美的必要性

“活态”本是一个科技名词,是指可钝化金属未形成钝态之前或已钝化的金属表面由于电位降低而丧失钝态后所发生的活性溶解状态;也指非钝化金属的自然活性溶解状态。我们借用它审视民间艺术的特性,主要着眼于“自然”与“活性”这两个特点。换句话说,民间艺术很重要的一项特征是自然状态下绵绵不绝的生命力。而我们对民间艺术的探究和保护,也正是要对其活态进行把握,使之不致“人亡艺绝”。对于民间传统文化,要“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而就民间文化而言,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眼下正面临几个亟须重视的问题:第一,掌握民族民间文化技艺的人较少,热衷于民间文化艺术的文化工作者较少。这就使得民间艺术缺乏保护利用、普及弘扬的基本力量。第二,虽然一直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但在县级以下尚存在注重申遗形式、轻视遗产保护的现象。一些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然已被确立为保护对象,但其境况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第三,随着旅游事业与文化结合的日益紧密,一些地区过于注重商业意识和商业动机,使民间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在演艺活动中受到漠视。以上这些问题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对民间艺术文化遗产活态进行保护,这样才能让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二、民间艺术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不仅是艺术之母,更是宝贵的课程教学资源。艺术课程在其课程目标定位上,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总体性发展目标,其出发点是帮助学生在各个艺术领域内构建起丰富的内在联系,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其形成完整的艺术心理体系。

三、民间艺术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目前,民间艺术这门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一些教师过分注重专业技法的表现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轻视对学生设计理念、专业素质的培养,出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衔接不紧密等现象。然而,当今大学生对民间艺术设计专业能力的求知欲不断增强,因此,急需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来完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构建。在信息全面化和技术现代化的今天,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使中国大学生的思维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一些学生忽视中华民族本土艺术的现象。乔晓光在《活态文化》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们缺少了对活着的时间的理解,对活着的文化空间的认知,我们并没有真正拥有由我们自身构筑起来的一个活态文化史,村庄里的智慧仍像没有开发的土地一样在荒野里沉睡着。”

的确,“活着的时间”“活着的文化空间”“活态文化史”,这些民间艺术的重要特征是依然存在于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鲜活的文化事实,它与民间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壤生生相息。因此,教师在民间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应重视民间艺术生命的延续和强化。民间艺术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如,庆阳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乡一俗、一地一特色,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分布的主要形式。

然而,当今的一些高校学生脱离了乡土乡音,对本土民间艺术了解较少,甚至对“民间艺术”这一概念都不熟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和了解本土的民间活态艺术,采用活态方式传承发展,在保护好基本民间文化元素的前提下,形成民间艺术品牌,引导民间艺术产业发展壮大,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高校民间艺术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现代化产业转变与应用,提升学生的就业与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实践,这是民间艺术教育的又一种教学方式。

第6篇

(一)老杨公

“老杨公”能历时几百年而流传至今,是跟它的地域性特色和原生态特色分不开的。早在2008年,老杨公就被评为北海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仅是因为了老杨公的故事反映了人们互敬互爱,教育婆媳和睦相处、夫妻合好,赞颂勤劳勇敢、驱恶行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既了保留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和乡土文化意识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老杨公”采用广西合浦地方方言演唱,主要由民族乐器+打击乐锣鼓+独唱、对唱、三人联唱+舞蹈+顺口溜+讲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构成,表演形态富有原生性,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老杨公》的音乐是以廉州方言发音音调为基础的,富于原生性的民间音乐结构。它的歌曲种类是山歌类歌种。音乐曲调是民族调性sol1adoremi的微调式。从音乐结构来看,“老杨公”以“西海歌”的音乐旋律为核心,配以其它音乐曲牌如“东海歌”“西海歌”、“撑船调”、“棹船调”、“西江月”、“犯仙调”等,通过重复、变化、交替发展等方法,构成具有浓郁而鲜明的沿海地方特色、曲牌丰富多彩、风格统一的联曲,“老杨公”的音乐虽然曲牌种类繁多,但一般都是二乐句和四乐句的乐段结构;在四乐句的乐段结构中,第三句往往是第一句的变化扩展,第四句往往是第二句的变化重复。第一句一般结束在调式音阶的第三级或第四级上,形成半终止,两句乐句一起一伏,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曲调优美,亲切流畅。“老杨公”的表演有别于北部湾地区其它民歌的艺术表演,它是一种典型的民间歌舞表演形式,是该地区为数不多的边唱边跳的民间歌舞艺术。它能深深扎根在民众之中,代代相传,深受广大群众喜欢,是与其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较高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分不开的。《老杨公》全场表演只需两个演员,分别表演“老杨公”和“仙姑”,台下锣鼓手4~5人以及一名掌板者(兼送白、送歌)来配合台上的表演。“老杨公”和“仙姑”要唱、跳、演样样具备,因此舞蹈动作编配不能太复杂,但是,人物扮相和表演特征却十分重要。换句话说,老杨公和仙姑的形象能否独具一格,从人物扮相和表演特征来看,它必须更加具有典型性和象征性。“老杨公”的歌词采用廉州地方方言来演唱,有着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不仅具有原生性发音特点,而且思想内涵丰富。它的歌词词牌如同它的曲牌一样,种类繁多,有“大唐歌”、“东海歌”、“西海歌”、“西江月”、“犯仙调”等。这些词牌往往运用“比兴”、“双关”、“歇后语”、“谐音”、“比拟”、“析字”、“叠字”等不同的修辞手法,特点鲜明涵丰富,富于哲理,艺术性高,富有魅力。其中的“大唐歌”是北海民歌当中流传最早的一种词牌,它强调双关,重在抒情,意义深远,属于赋体歌讲究第二第四句压脚韵。

(二)耍花楼

“耍花楼”也是北海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大类,是合浦县有名的民间歌舞之一,用合浦本地话廉州方言演唱,主要流传于廉州、党江、西场、沙岗、石湾、写家等讲廉州话的乡镇,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不但舞蹈动作多彩,歌调也较多且感人。“耍花楼”主要是一男一女两人身穿传统服装,在舞台上交叉穿插表演,对歌对舞,动作潇洒大方而又优美热烈,舞步多姿多彩。歌舞时男持一把花伞和一把纸折扇,女持一方绢帕和一把纸折扇,边唱边舞,常用的曲牌有:“花楼调”、“游山打猎”、“开经调”、“叹世调”、“插花调”、“采茶调”、“挂金索”、“二环调”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花楼调”和“游山打猎”。这种曲调唱词情调优美,富有浪漫想象的神话色彩。由于这种歌舞极其引人入胜,又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解放后,合浦人民对“耍花楼”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改革后的“耍花楼”它已去除了那些迷信成分,多是表现劳动生活的谐趣性,也逐渐成为庆丰收、迎新春的喜庆歌舞。广西北海的“耍花楼”很像东北的二人转,其舞步轻捷、活泼、轻松、幽默,如“跑马步”、“捣碓脚”、“走车盘”、“耍伞花”、“耍巾花”等,音乐节奏明快,动作舞蹈性强,旋律高亢热烈、语言亦庄亦谐,深受老百姓喜爱,也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三)咸水歌

北海“咸水歌”几百年来都是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至今的,它精简短小,但又富有内涵,以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风格被疍民所喜爱。作为一种民间歌曲,它不仅体现了该群体的生活环境和文化风俗的特殊性,还在本质上反映出疍民独特的水乡情怀。其演唱形式与我国其他民族民间歌曲有着相同之处,但又因风俗、语言、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疍家独特的演唱特点。咸水歌是疍家人广为传唱的口头文化,在日常生活劳作,特别是在谈婚论嫁、丧葬等过程中,触景生情,随编随唱,以歌谣形式描绘不同的情感,所以说咸水歌的歌唱内容十分丰富。北海“咸水歌”曲调繁多,歌词内容涵盖疍家人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如《叹家姐》、《咸水歌调》、《姑里妹》、《十二月送人歌》、《伴郎》、《伴嫁》、《叹古人》、《叹字眼》等。而《叹家姐》、《咸水歌调》是最具典型性的传统的北海外沙“咸水歌”,它们的曲调亲切自然,热情悠扬,委婉感人,甜美流畅。歌曲常常都是上下两句的一段体,每句字数不尽相同,句末一般要求押韵,但也有少数不押韵的,每句曲调多是因字取腔,但衬字的音调及句末收音都必须是相同的,并且不管唱多少段,其反反复复的基本结构是不变的。“咸水歌”有独唱、男女对唱、三人联唱、小组唱等演唱形式,格调清新,韵律天然,唱、叹流畅,感情浓郁、亲切。工作和休闲时叹唱儿句,焕发精神。北海“咸水歌”,因传唱地域而得名。这种富含海之韵味的歌谣,随着疍民迁徙漂移,在北海的文化土壤落地生根,既保持原生地同名歌种的血缘关系,又吸收了迁入地土著渔民歌种的养分而不断发展成熟,至今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是北部湾沿海一带以船为家的疍民世代传承的一个歌种。

二、传承思考

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厚,文化生活日加丰富多彩,加上疍民的上岸、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会唱、会演、喜欢听、听得懂的人越来越少,使得这些传统民间艺术面临传人和听众双双流失的危险,甚至面临失传。因此,我们探讨这些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属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上,最终还是要让研究成果发挥作用而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此外就是试图籍此引起人们对它的密切关注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当务之急的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把保护传承落到实处:一是要全面发掘、搜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文字、影像等资料。二是要积极改革、创新,创造一个全新生存环境,赋予它在信息时代新的意义。三是要大力普及、提高,努力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实现经常性,稳定性,持久性。四是要加大教育力度,努力把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引进校园,开展传承教育。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民间美术 观念意识 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36

高校作为艺术文化传承中的基地,有其自身特殊的优势,将民间美术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中,不仅是美术教学的形式参考,还是增强学生人文意识的极好机会。因为民间美术“符号化”观念认知背后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这是其他艺术形式中所缺失的。但是,对于民间美术如果只是形式上的模仿与照抄,则既失去对民间美术观念的认知,又失去学院式艺术长期积累的技能优势。其结果,只能是热闹之后的一无所傍。

民间美术构图丰满,形象憨厚,色彩艳丽,纯度高,非现实的描摹,生活实况实景表现。从艺术生成的价值角度看,民间美术的创造是劳动人民,艺术是为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它依存于现实语境,是以“农耕文明”这一阶层的观念信仰为基础,与农耕文明“内向耗散”自活系统中的生物优化、环境优化同向发展。从文化衍生的角度看,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是民族文化生态优化中的自律与自为,是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自觉。它起着美化生活、教化育人的作用。从艺术表现题材应用分类看,体现在岁时节令、人生仪礼、祀神祭祖、日常起居、工具用具、文化娱乐,儿童玩具等方面。民间艺术如同一张强大的精神之网笼罩着人们的各个精神生活空间。

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剧烈变革,民间美术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视野,人为的“二分法”原则,民间美术又被排挤在高校艺术教育的殿堂之外。今天我们“重拾”民间艺术,如将民间艺人请进课堂操演民间艺术技巧,或探索解答某种民间艺术技法,单纯的艺术形式容易理解,其中深厚的人文意识难以认知。因为民间艺术的创造者与当代大学生分属两个不同的群体,对于生长在物质丰富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观念内涵。一是因为语境的改变,艺术文化内涵式延伸的基础断裂,二是创作个体或群体的更替,也就使民间艺术失去了“必须表达其阶层意识‘思想’限定要求,也就丧失了这种创作主体的身份。”[1]任何民艺形式的重复操演只能是形式层面上的一场“秀”。高校作为民族艺术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学习传承民间艺术,从民间美术现实语境中解析民间“美术观念”、“人文内涵”,它“符号化”认知背后的“内观”模式,有利于美术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加强本土艺术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因为民间美术在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形成的照射和文化的自适性,具有与现实沟通的审美愿望。汲取民间美术营养是丰富美术教育内涵的途径与方法。

民间美术构图丰满,在民俗文化观念意识中“满”与“多”是同义的,并与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丰收茂盛有着内在的联系。按照古代中国人在文字中的美意识,“满”又与“充盈”、“实”等概念有关,意味着内部生命力的充实。表现地美草木硕大,收获量多,赞美石榴多子多福,与期待丰富、繁多、生命力、生殖力的充实旺盛有关。“丰满”的观念意识在民俗文化的照射下,选取与表达主题有关联的物象形象构成复合多重性的精神意象,如:表现鱼(余)的主题,有“多”的含义,而鱼戏莲、鱼穿莲、莲生子又构成某种启示“希望”、“祝福”等多重精神意蕴。民间美术的创造主体并非如何喜欢这类自然物象,而是民俗文化观念表达的需要,被借用来表现和歌颂他们的理想和青春情感追求等人类生命繁衍的重大主题。“满”的概念与内涵在民间美术中不断延伸与演变,扩展深化到人的各个精神层面,同时也意味着民间美术观念借助想象之力实现了心理层面的符合目的性的创造,并经过共同的赋值,使之成为了一种抽象的思想观念,并凝聚成相应的形式,成为一个代表着民间美术显著特征的精神符号,也成为民间美术作品观念的表征。

民间美术的观念化认知,是“主体的观念向客体的历史的渗透,在漫长的文化传承过程中表现观念逐渐固定化、规范化,以至使某些客体对象成为特定观念的替代物,成为‘有意义’地替代另一种事物的东西!即符号”。例如:鱼代表生殖、富裕,虎的守护、辟邪,牡丹的富贵等,在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成为固定化、规范化的情感符号,它既是创作个体的,也是集体的;既是共时的,也是历时的。民间美术符号化认知方式中折射出两个不同的语义层面。构成基础层面的是民间艺术的社会化意义。它“是一种社会习惯……是语言的社会化部分,个人既不能自己创造它,也不能自己改变它;它根本就是一种集体契约”。[2]构成高级层面的是民间美术视觉语言层面上的个性化表现,在这一层面上,作为具有个性化表现的“符号”与创作主体的观念情感关联,构成物化的表现形式和个性化认知方式。民间美术创作观念先行的原则,反映出民间艺术中既趋同持恒又主观能动的文化方式。

民间美术观念,呈现出对人的生存性存在的热切追求,对维护人的生物性存在物质资料的占有愿望和对和平生存环境的企盼。归纳起来,表现出“祈子延寿、纳福招财、驱邪禳灾”[3]等三种恒常主题。民间美术从民族文化的根基上生发出来,作品中强烈的“人文意识”正是民间美术创作的基石。民间美术作品中的人文情怀,不管是显形的、还是隐形的,语言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似乎都有着一根人文意识的主线贯穿其中,就像盛夏夜空中灿烂的小星星一样被牵引,联结成为一个银河系,而形成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象。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并不等于简单的形式模仿,或摄取民间美术中某些粗犷的线条、憨拙的形体,取代传统的绘画语言。因为,民间美术本身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一部分,在艺术传承教育的方式上,既要汲取民间画诀中那千锤百炼、凝聚成金的表现方法,如民间画诀中的“真假虚实,宾主聚散”、“意理功趣”、“三知四气”、“四梁八柱”[4]等画理,又要学习民间美术观念意识,在创作语言中的统领作用,领会画诀中刻画人物,处理矛盾冲突,突出主题的借鉴作用。可以说,正统的“六法论”与“民间画诀”没有轩轾之分。决不能简单的把民间画诀中那些认知表述,理解为程式化的东西,要从民间画诀中探索研究艺术与现实生活血肉相连的关系问题。如“文人一根丁,武士一张弓”,“抬头羊,低头猪,怯人鼠”。将表现形象置于现实语境场势对比之中,民间画诀以极其简约的“造型”手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瞬间现实了形象的个性化感知。如同欣赏伦勃朗的油画作品,从形象中就能感知到该人物的过去与未来,读出该人物一辈子的感叹。民间画诀中的形象“塑造”并非程式化的表现,因为程式化重视某种固定的艺术表现方法。从艺术表现形式看,“程式化”是技巧的,民间画诀是认知的,这种来自于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形象表现方式并非生活中个性形象感知,而是共识中的个性形象表达,它承载着人的观念、情感认知、社会意识等。它不是空间视觉上、直接视觉上的把握,而是文化认知上的内观。

“内观”的艺术方式,突破了审美的视域,克服了物理的障碍,能使我们的视觉发展到天上、地下、人间、心内、物外,无所不在的境地。“内观”是建立在文化上的观照方式,避免现象世界转瞬即逝的个别性感知的干扰,使我们的感知能进入自己的心理去,也能进入对象的心理去。如久存人们心目中的富、禄、寿、喜、财、吉祥如意,表现五毒相生相克的哲理性的心理认知。总之,“内观”艺术表现中的形象结构不一定是现实生活透视关系中的逻辑现象,如民间剪纸艺术中出现的三面人、多头马,表现出运动的空间状态、朴素的心理认知。这是用理想营造新的现实,使之更合乎心理的需要,是“合理”让步于“相像”。这种非空间视觉上,直接视觉上的把握与呈现,使民间美术创作形式更大胆,手法更自由随意。如民间剪纸艺术常利用语言文字谐音完成人的内心不易直接表达出的现象或概念,如“鹿(六)鹤(合)同春”、“莲(连)笙(生)籽(子)”、鸡(吉)磬(庆)有鱼(余)等,特有的语言方式、明确的主题思想,是其他艺术形式中所缺少的。它不是个体思维想象中的艺术虚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共识基础之上,有着情感、理想、认知上的趋同性,是以人性、人情中最基础的生命意识为前提,阐释着一个既属于自我,也属于他人的精神世界。

现实语境中的民间美术是人的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的活态性文化把握。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它又能带人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康德说,“美具有无目的之目的性”。“美不能有目的,否则难免涉及功利实用,但是它在无目的时自然又合于一个目的,如人格之自然陶冶,气质之自然变化,人生之自然幸福。”[5]在农耕时代,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他们在民间美术创作中未必不能实现,当艺术存在的精神超越了社会伦理、功利意愿、美丑善恶对立,被看作是怡乐情性的所谓鉴赏对象,即“美”的对象时,它所成就的最终境界是:快乐、自由与人性的成全。无目的又成全了另一个目的。

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感知过程,更是一个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6]传承民间美术,汲取民间艺术中的生机,提高学生对生命意识、生存文化的认知感,深化艺术创作的内涵,拓展艺术创新的路径。

传统的艺术教育重技能技术,轻艺术教育,排斥民间艺术,空谈“天人合一”,虚论“真”、“善”、“美”,致使艺术教育不接地气,艺术创新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基。自从达达主义运动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所谓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新观念艺术,甚至日常生活也可称其为艺术的时候,艺术的内涵被扩大,艺术的概念被解构,以至于艺术怎样被教授都成为一个问题时,融合民间艺术,从民间题材、民间造型、民间色彩中找灵感,汲取民间美术中“生”、涩、“拙”的审美趣味,将学院式技法、技巧与民间艺术搅拌发酵,酿造出具有现代风格与民族特征的艺术形式。解读民间美术观念,学习民间美术审美观照方式,建立“内观”的审美方式,这也许是对高校美术教育技能技法的补充与丰富。艺术的成长也需要环境,培养艺术的幼苗需要适合的土壤,而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成为艺术幼苗成长的一片小天地,这就需要营造传统民族艺术的氛围,铸其民族之魂,加强对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软环境建设,像“孕育”胚胎的方式一样培养影响学生,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照抄。

我国艺术教育正处在以注重技能技法的传统艺术教育,转向培养创造力的现代艺术教育的转型时期,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补上民族民间文化的启蒙教育这一课,加强对本土化基因认知的自觉与传统,树立对民族艺术文化的自信,有利于对“艺术”的探索与思考。高校美术教育要培养具有民族特色、具有现代创造力的人才,这就注定不应该脱离民间美术这块沃土。

参考文献:

[1]杨雨佳.创作主体的没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J].造型艺术,2010,(5).

[2][3]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347,37.

[4]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M].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227.

第8篇

论文摘要:民间艺术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相融合,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能广泛吸收优秀现代的艺术的营养,通过规范的艺术教育途径,使其不断得到发展,创造出更高级的艺术形式。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不断的发展并变化着,它所体现的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会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无关个人情感,而是一个不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作为文化艺术中的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也是世代人民所创造、所传播并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同时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涵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我们珍爱、继承和发扬。 

谈到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就说明它有可发展的艺术价值,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同时它有什么可发展的艺术价值。提起民间艺术我们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例如: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陶瓷器皿、竹木器皿;、印染花纹、刺绣、剪纸、织锦、年画、泥塑、皮影、木偶、花灯、风筝、版画等。也可以说民间美术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实际上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所以它不应被时代所取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下去。下面是我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几方面阐述。 

一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民间艺术与艺术教育关系中,艺术教育更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所提升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民间艺术崇扬美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感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民间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这些民间艺术活动都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民间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艺术教育是这些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前民间艺术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关系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而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统,通过学校艺术教育与民间文化的连接,艺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民间艺术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进行系统教授。 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加强热爱家乡的意识,对发扬地区文化,传播民间艺术有不可小视的价值。所以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当中,江苏大学较早的在民间艺术方面有所研究,在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教学中对民间美术保护和发展的认识会较好一些,但也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的认识民间艺术的传承在学校艺术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 

二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现代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许多的民间艺术都在逐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遗产”也正说明了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的年青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所忽视,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科技社会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学校艺术教育把民间艺术对现代年青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学校艺术教育中介绍民间美术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护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提高认识多元文化的意识。同时,学校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一批民间艺术爱好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继承和弘扬优秀民间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校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 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民间艺术做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要建立在丢失与变异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最高限度地保护其原有的面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艺术既要生存,也要有所突破和发展,从而去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在艺术教育中挖掘整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体制相结合生成更佳传播形式,使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从而得以新发展,在这方面,高校可以利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地方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的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调查,挖掘可开发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与民间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艺术内涵;学习创作具有符号性的作品,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现代文化联系起来,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民间的文艺活动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现的最大平台,一般都由群众自发组织、演出的节目,开展的活动,基本为当地有代表性且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包含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当地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和最大平台。对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充分利用到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对民间传统文化进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形成对某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改进和创作见解,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生活的有机融合。 

所以,民间艺术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顺应潮流的改变,在学校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民间艺术的民族形式,继承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在不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同时,将其精华列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在继承的前提下去发展,去革新。同时,也要坚持民间艺术的开放性,积极应对文化变迁,努力加深同现代艺术教育的融合,广泛吸收优秀艺术的营养,使其不断得到发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恩寰,民间艺术教育 人民出版社, 2008 

第9篇

关键词:民间文艺;机制;平台;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137-01

民间文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蕴含着大量的民间文学、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等艺术资源,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加强对民间文艺的发掘、整理、保护和利用,既是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嵊州市一些乡村民间文艺项目如口头文学、民歌小调、曲艺曲目等在原流传地区因无人继承而濒于失传,一些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濒临失传,一些独特的民间习俗、礼仪在逐步消亡,等等。因此,如何创新举措,完善机制,营造氛围,在坚持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乡村民间文艺资源,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是摆在乡镇文化站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创新机制,促进传承

一要建立和完善民间文艺保护传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将民间文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城乡文化发展纲要,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工作格局。要确立乡村民间文艺保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政策和规定的形式明确乡镇(街道)政府在乡村民间文艺保护中的职能、责任、资金投入、组织保障等。二要建立培训机制。抓好民间文艺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采用课堂教授、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对从事保护工作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传承人进行政策法规、乡村民间丈艺保护方式方法、业务标准规范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建立扶持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乡村民间文艺优秀项目上应给予必要的资金保障,如为民间艺人提供一个名优产品的长期展销平台,并给予展位优惠,让他们有公开展示和销售自己作品的地方,以吸引更多的参观者;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给大师、杰出艺人一定的带徒津贴,使传统乡村民间文艺得以存活、延续、创新、发展;对优秀的乡村民间文艺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

二、培养人才,建好队伍

一方面,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针对目前乡村民间文艺传承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特别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要尽力保护,建立并落实老艺人补贴和奖励制度,鼓励乡村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同时,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使乡村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加强保护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精,对乡村民间文艺有深厚感情和热情的专业队伍,形成乡村民间文艺抢救、保护、研究和管理的人才库。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文艺传承人,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鼓励民族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使民间艺术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三、设计载体,搭建平台

由于目前在民间文艺保护方面还没有形式一种社会共识,所以当前要特别强调做好宣传工作,设计载体,搭建平台,引导公众参与,突出宣传民间文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阶值中的作用。各乡镇(街道)要茌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文字、录音、录像、实物等多种载体,结合文化礼堂建设,全面展示民间文艺保护成果,不断增进全社会对民间文艺的认识和了解,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民间文艺保护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力普及民间艺术,把全市有代表性的民间文艺项目编入乡土教材,通过学校教育,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艺,培养少年儿童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感情,使青少年从小认识到民间文艺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建议县级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进行报道,加深人们对具体民间文艺项目的认知,也使民间文艺人才有亮相的窗口。

四、合理利用,促进传承

就是在坚持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民间文艺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打造民间文艺精品。我们要充分发挥各地民间艺人的带头人作用,成立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加工整理民间艺术作品,利用农闲、庙会和传统节日,开展民间艺术巡回表演活动,进一步打响民间艺术特色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一镇多品”的民间文艺表演格局,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让他们在劳动之余不出村就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特色文化活动蓬勃兴起。另一方面要发展民间文艺特色产业。要合理有度地开发、利用越剧、吹打、舞龙、舞狮等民间文艺资源,充分发掘民间文艺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把民间文艺项目推向市场,走产业化之路,做强做大传统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成为一种朝阳文化产业。

第10篇

关键词:羌族民间打击乐;艺术特色

21世纪是各国民族文化大融合,大交流的时期。中国打击乐除了在继承传统演奏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也开始吸收具有异国情调的音乐风格,形成一种全新的中国打击乐。中国打击乐拥有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世界打击乐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打击乐凭借丰富多彩的演奏风格和技巧,开始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发挥作用。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尽管中国打击乐吸收了具有异国情调的音乐,但是还必须具备民族性,能够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

一、中国打击乐民族性的体现

中国是一个拥有非常悠久历史,民族众多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打击乐是具有民族性的。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种类很多,例如,手板,排鼓,编钟,木鱼,手锣,堂鼓,铙镲等等。钟是比较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之一,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所发现的编钟,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音域最广,件数最多的古代民族乐器,这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古代编钟在打击乐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当然,打击乐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发展民族艺术方面。戏曲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能体现我国民族性的民族艺术,打击乐在戏曲演奏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戏曲演奏中,打击乐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故事的起始,故事情节的推进和发展,还表现在戏曲的表演和唱腔等方面。打击乐特有的韵律对渲染戏曲环境非常重要。中国戏曲种类众多,受各地方言,民俗风情等现实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是不尽相同的。然而,打击乐在众多戏曲种类中的作用是大同小异的,打击乐在戏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配合身段,伴奏演唱,调节舞台,渲染气氛等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戏曲的表现形式。

二、羌族民间打击乐的艺术特色

羌族,自称“日麦(四川话发音MEI,)”、“”,依山而居,住房为石雕房和碉楼,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羌族人民能歌善舞,保留着原始乐舞粗犷、古朴的民风,大多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舞者既通过舞蹈取悦祖先神灵,又得以自娱自乐,以羊皮鼓、手铃等打击乐器伴奏,加深人民对神的崇拜和其神秘感;加之喝咂酒、唱酒歌等自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岷江上游的羌民族聚居区,流传和保存着丰富的民间打击乐表演形式。这种由民间艺人所演奏的打击乐,也称为“锣鼓响器”,是羌族民间在节庆、祭祀、婚丧及重大活动中进行的表现形式,并以此来烘托不同场合的气氛。羌族民间打击乐,主要由鼓、大锣、钹、铛铛(马铃)、抛锣(小面锣)、铰铰(小镲)、吹吹(唢呐)七种乐器为组合,多为七人演奏,俗称为“七星将”。也有由九人组成的演奏团队,这符合羌人“以九为大”的传统理念。羌族民间打击乐,在长期的历史环境和生活习俗中,已植根于羌族民间文化之中,深受羌族群众的喜爱。

羌族民间打击乐的形成,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汶志记略》载:“……婚表之礼,饶有古风。冠婚常用鼓吹。”,足以表明,至少在明清时期中,羌民族就在各类不同场合中,以击鼓、吹唢呐的组合方式,来烘托活动内容的气氛。此后,从清末至民国时期,羌族民间打击乐吸取和借鉴了汉区锣鼓演奏的技法和曲牌,结合本地域的民俗文化,创新和丰富了民间打击乐艺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逐以形成了不同流派、不同演奏风格的表现形式。

羌族民间打击乐,现流传的主要曲牌有:《过街锣鼓》、《龙灯锣鼓》、《闹山河》、《朝山》、《新朝山》、《长锤》、《十二长锤》、《拗锣》、《乱劈柴》、《牛碰圈》、《狗扯腿》、《一马三箭》、《菜籽花》等。唢呐吹奏,则按照不同场合内容,以固有的红白喜事曲调配合,有的则加进了现代流行歌曲曲调。

羌族民间打击乐在演奏中,鼓师为主要指挥,调控和掌握节奏的快慢变化。唢呐则依照鼓点的变换,在打击乐中进行穿插吹奏,并分有“单吹”、“双吹”、“套打”等格调。在民间打击乐表现形式上,羌族锣鼓有座式演奏、进行演奏和“甩锣”特技的表现方式。

羌族民间打击乐在演奏时,配合默契、节奏铿锵、气势恢宏。在打击乐器与悠长的唢呐曲调配合中,更显音乐层次清晰、音乐动感强烈和鲜明的生活气息、独特的地域特色。羌族民间打击乐多为师传和亲属传承。对不同场合的曲牌、曲谱能详记熟悉,方能达到炉火纯清的演奏技巧。

羌族民间打击乐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被列为阿坝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西南民族大学“羌族文化保护工程”学术团队的极度重视。羌族民间打击乐受汉文化影响而发展形成,体现了羌族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相融而形成了复合型文化,是羌汉民族长期和谐共存的映证,适应了羌区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丰富和活跃了羌区人民的文化生活。其组合方式、曲牌、曲调、演奏技法等,在民族民间器乐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11篇

摘要:现代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中国的传统习俗、艺术形式变得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逐渐被人们淡忘。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也愈加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本文根据剪纸艺术在古代社会的发展情况,说明剪纸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且同步发展,并借助一些成功的与现代生活融合的传统艺术形式说明,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根本在民间、发展靠民间的传统艺术,只有与现代生活更好的融合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剪纸艺术;现代生活;融合;发展;探索

民间剪纸作为传统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对古代文化深刻内涵的独特展示,凝聚着华夏子孙几千年来的深厚情感、思想理念和审美观念。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剪纸艺术可称为中华民族多种人文科学的丰富信息载体及活化石。民间剪纸来源于劳动人民深厚的生活沃土之中,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创造的。在我国,民间剪纸是以广大农村劳动妇女为主要传承载体的一种流传久远、蕴藏丰富、涵盖面极广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也可以说民间剪纸是一种人文的传承,同时,民间剪纸也就是一种生活的传承。

一、民间剪纸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阳泉地处晋东咽喉,这里民间剪纸的总体风貌是属于黄河流域体系的,其中有一种引人瞩目的题材:“鱼人变化”,亦称“鱼龙变化”。这一题材就遗存着远古图腾崇拜的影子。也可以说是图腾崇拜在民间剪纸中的传承变异的形象反映。在阳泉有与渔猎有关的地名如测鱼、赛鱼和尤门等,加之从阳泉桃河及绵河两岸发现的许多化石,可以证明渔猎生产与当地生活息息相关。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古时有对年迈的夫妻无儿无女,为解寂寞,便在家中水缸内养了条鲤鱼,老两口待鲤鱼如亲生儿女。他们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天神将鲤鱼变成个胖娃娃去侍奉老人。这些足以表现“鱼人变化”这一题材是我们的先民将渔猎素材应用于神话之中,对原始人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进行歌颂。在黔东南,那里的苗侗文化非常古老。苗族古歌《跋山涉水》中这样唱到:“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可见黔东南苗族剪纸历史之久远。苗族妇女服饰上的袖花拼条和围腰绣纹中常见到“人头蝶身”的剪纸图案,这就是有关人类起源和民族西迁传说遗存的图案符号。苗族古歌中常讲到“蝴蝶妈妈”,传说蝴蝶妈妈由枫树所变,和水上的泡沫“游方”后产下十二枚蛋,经鸡宇鸟孵化了十二个春冬,才生出姜央、水牛、蜈蚣、雷公等十二兄弟,其中只有苗族的始祖姜央一个人类。姜央兄妹成亲的苗族古歌中唱道:远古时候,水淹一万年,水淹绝人种,只剩姜央两兄妹,洪水消除后,为繁衍子孙,姜央无奈提出与妹妹成亲,这是人间伦理所不允许的。妹妹提出合磨成亲加以阻挠,姜央最终解决难题并合磨成亲、繁衍子孙。其实姜央合磨成亲的剪纸就是揭示了原始社会民族内部婚姻的现象。除了地域和文化差异使剪纸题材有所不同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使人们越来越多地赋予了剪纸更多的和生活密切关联的现实意义。民间剪纸发展到后来大多与各种传统节日礼俗以及生婚寿丧分不开。当人们希望夫妻关系和谐时剪纸纹样为“鸳鸯戏水”,多用鸳鸯、水草、水纹等形象组成;想要祈求多子多福时剪纸纹样就为“连生贵子”,多用莲花桂花石榴葡萄等形象组成;企盼生活吉祥如意时剪纸纹样就为“吉庆如意”,用鸡、磬、如意的形象组成的,如是种种不胜枚举。

二、剪纸艺术所处的困窘局面

如今,剪纸这朵艺术奇葩在民间民俗中却是日渐衰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居住条件的改善,木头窗棂、纸窗已成为历史,开始使用明亮的玻璃铝合金、塑钢窗户,这便使窗花没了用武之地。原来纸糊的顶棚也由现代的天花板所取代。婚礼使用的机打喜字剪纸,市场上供不应求。可以说手工剪纸艺术已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退场,甚至变得有些和现代人的生活脱节。同时,很久以来,民间艺术是被一些所谓的学院派艺术家所看不上的,就像在西方,涂鸦绘画不被一些主流美院所认可;街舞有时也是一种上不得台面的表演;在过去的中国,相声是存在于街头巷尾的茶馆为老百姓服务的一种艺术,而不像京剧一般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不得不承认,虽然都是艺术,但由于主要受众的区别,发展道路也注定不可能类似。

三、剪纸艺术生存设想

剪纸艺术所承载的社会意义、象征意义及其中蕴含的民族韵味都是我们不容忽视且应该继承的重要内容。它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一起前进,随着不同时期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以适应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生活背景。我们继承剪纸艺术的传统不代表我们不再创新、不再进步。任何艺术与生活的融合都是必需的,如汉代艺术形象多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唐代多为宝相花、芝莲花;而宋代以后艺术题材就多为梅兰竹菊和吉祥文字等。在现代生活中,如彭裕汉先生为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所剪塑的一系列形肖神似的奥运会竞赛项目的人物造型,作者通过自己的剪塑作品表达出奥运精神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万众心声。作为近年来少有的剪纸创作大量使用新题材的案例,虽然这已是一个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生活成功融合的开端,但是这组作品的产生是依托于在北京奥运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它的发展不应该仅仅依托这些可遇不可求的特殊事件和时刻,而应该使其与现代生活更紧密的结合才能使这种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还可以借鉴近年来比较火热的另几种民间艺术形式,如二人转、秧歌,这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和人们精神欢乐及健身结合在一起,受到人们的喜爱。民间美术方面十字绣的也是一个典型案例,同样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的基本手法好掌握,不会令人产生难以高攀的感觉。但若要制作的精美,却要花相对较大的功夫。正是在这种人人都可以绣,却不是人人都可以绣得好的前提下,十字绣有了独特的市场。既可以让人们买来材料自娱自乐,也可以作为装饰销售成品,从而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出现了新的发展。剪纸艺术和十字绣的相同点在于简单的剪纸技术基本人人都可掌握,复杂的剪纸却又颇费工夫。因此可以设想剪纸艺术或许也可以走这种既可以让人们把它作为一种简单的娱乐,也可以有复杂的大型作品开拓其他大的市场。我们不能满足于进行简单的模仿,而应该在对传统民间剪纸所蕴含文化的深层吸取的基础上,渗透更多的现代文化以及生活的要素,使剪纸可以更好的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并且与现代生活产生共鸣,互相促进发展。惟有如此,古老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才有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立足于中国,走向世界。

作者:郭歌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第12篇

一、民间艺术精神的特质

民间艺术以其自由奔放的造物特质、淳朴率真的审美特质、求美向善的文化特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一脉相承,具有很高的研究与传承价值。

(一)自由奔放的造物特质

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愿之真实反映的艺术再现,它们不拘泥于严苛的造型方法和烦琐的材料工艺,取材自由、造型奔放,以其生动活泼、幽默有趣的理想化形象将民间大众的情感与愿望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用形态夸张设色别致的皮影;又如憨态可掬稚趣横生的泥塑;再如热烈喜庆形象鲜明的年画……丰富的想象力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大胆的自由联想,奔放的造物思维与蓬勃的创作激情,为艺术思维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启示。

(二)淳朴率真的审美特质

自然与生活是民间艺术的创作之源,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对生活的努力与盼望都使得民间艺术的表现题材与内容虽平凡却无比鲜活。自然万象、生活百态,都在民间艺人的巧手演绎下成为极具个性的根雕、石塑、糖画、草编、剪纸、灯笼、木偶等艺术形态,创作手法质朴无华,不晦涩、不扭捏、不造作,具有强烈的原创精神,呈现出的是艺术最本原的淳朴率真之审美趣味,也是艺术思维创新发展中应坚持不懈的追求目标。

(三)求美向善的文化特质

民间艺术是老百姓赞美生命、追求美好与祈求祥瑞的审美活动,其彰显出的真善美之艺术力量与人文情怀震撼人心。在民间艺术的各种形态中,充满着对幸福圆满的盼望、对生命繁衍的渴求、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如镇邪驱魔的门神、守护财富的财神、宜子之祥的泥娃娃等。人们借用这些理想化的物化形态真切地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善意与热忱,让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大的满足,也让社会因为这种求美向善的传播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这也应该是艺术思维创新发展的重要宗旨。

二、高校设计教育中主体艺术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高校设计教育中主体艺术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产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理论与模式的影响,在主体艺术思维的训练上西式痕迹也较为突出。设计符号、形式语言和文化趣味过度西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主体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忽视、漠视、盲视等不容回避的问题,使得主体在艺术思维上缺乏民族个性与文化自信,严重阻碍了主体艺术思维的创新发展。

(二)主体艺术思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1.艺术思维的程序化,缺乏自主想象的积极主动程序化是现在艺术创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僵势。一方面,科技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快捷的创作条件,但同时也让主体过于依赖高科技的软硬件技术与表现手段,在艺术思维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数字程序化,缺少了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考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也让主体在日复一日的机械临摹、反复默写中养成了单一的程序化惯性,缺少了自主想象的主动性。2.艺术思维的教条化,缺乏创新想象的开阔眼界教条化是制约主体艺术思维创新发展的另一瓶颈。长期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让部分学习主体习惯于机械移植、简单照搬西式设计语言与表现元素,教条化的结果就是作品的浮躁与肤浅,精神与文化内涵的缺失让创作的眼界狭隘。3.艺术思维的冷漠化,缺乏激情想象的自由本真冷漠化现象是主体艺术思维中愈来愈凸显的问题。由于时间、空间、安全以及经费等局限,主体的创作来源和审美体验多来自教材以及网络,缺少对生活深入与细致的观察与体验。创作来源多是别人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体验,艺术想象的激情自然难以点燃;没有走心的创作思维必然是自由本真的缺失。于是,冷漠就成为必然。4.艺术思维的定式化,缺乏丰富想象的原创精神现代设计如今面对的受众层次不一、要求也千变万化,因此,创意才是生存之道。而多年来存在的专业种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训练模式等方面的传统定式、从众定式、经验定式等弊端,极易让主体在一个相对禁锢的管理空间里丧失艺术丰富想象的思维动力,当抄袭成为通病,何谈个性化的原创精神。5.思维的功利化,缺乏多元想象的文化情怀著名学者柳冠中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设计师目前创新能力不足,与教育有关。重技能轻人文,一直是高等院校设计教育中很典型的现象,这其实是对设计教育完整性的一种误读。过于技能本位的教学体系,倚重技能的传授模式,严重压缩了主体对文化的系统、深度认知空间,尤其是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与接纳。简单的解读极易导致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在艺术思维中也会停留在显性符号元素的生搬硬套。没有了文化情怀,自然缺乏关怀与包容的胸怀,如何文化创新?

三、民间艺术精神的有效传承与主体艺术思维创新发展的思考

德国学者伯伦哈姆曾提出: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于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理念。如何在高校设计教育中有效传承与渗透民间艺术中自由奔放的造物、淳朴率真的审美、求美向善的文化等精神特质,对于引导主体艺术创作思维向更生动、更个性、更多元和更持续性发展是行之有效且值得重视的。

(一)转变观念,让设计教育回归生活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也一直倡导“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毋庸置疑,现实生活为艺术思维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民间艺术之所以在题材上多姿多彩、造型上生动形象、取材上巧借天工,全在于创作者们长年与生活中各种物象的密切接触、深入观察与感知积累,因此作品中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细腻鲜明的地域特色,传递出来创作者内心深处的激情,其中自由奔放的造物精神中彰显出的是令人振奋的生命力量。可见,丰富的生活感知经历是一切艺术创作思维主动、激情开展的深厚基础,是一切艺术形态产生的渊源。德波若(英)认为:思维教学不是教逻辑而是教感知。感知经验的积淀能拓宽学习主体的眼界,为艺术思维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让设计教育回归生活,让学习主体深入生活,学会在生活中细致观察形形的山水虫鱼、花草树木、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人间万象,是开阔眼界的必经之路,是开放思维的前提条件,是决定主体艺术思维发展广度的重要基石。

(二)整合资源,让设计教育走进社会

马克思在表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深刻地指出:“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作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也就是说,艺术设计的任务不仅要能够满足受众的物质功能需要,同时更要提炼和升华出能够让受众得到情感与审美享受的审美价值。这种艺术思维高度的产生必须来自于对社会、对社会中各种因素相互关系的深入体验与创新思考。陶行知老先生认为: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学生应该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确,从社会中我们可以获取到更多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以及教育的环境与场所。在当今社会,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没有快速地捕捉、了解与思考这些信息和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学习主体的艺术思维就会停留在相对闭塞的阶段,艺术创新能力发展就容易滞后。因此,整合资源,让设计教育走进社会,让学习主体从闭门造车转向关注社会。只有及时地将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资源整合成有效的教育内容、活化成教育方法与手段,才能进一步地帮助受教育者得到更为深入的心理体验与思维激励,在更深刻地了解到社会所需、民众所想的基础上开放思维,唤醒变革与超越的热情与向往,从而提升艺术思维发展的高度。

(三)传承文化,让设计教育深入人心

归根结底,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它应该是一种普世的艺术,它需要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接纳才能更好地彰显其价值。然而,不同的种族身处不同的地域环境所积淀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是有差异的,因此艺术设计必须富含与其文化传统相吻合、与审美习惯相适应的元素,才能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同。因此,民间艺术精神就是一种彰显美、宣扬真、传播善的无形力量,其中蕴藏着历史悠久、深沉厚重的崇真尚善之文化传统,是最根源的文化因子与最恒久的民族血脉。传承民间艺术精神,沿着文化基因的轨迹找寻艺术设计创新前行的方向,有助于唤起学习主体自身的文化觉醒,有利于张扬属于自己民族的生活美学,有益于重拾本民族的文化自信。结语综上所述,设计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实践活动,它传递出来的不应该仅仅只有符号与技艺,而蕴含文化与情怀才更有力量。因此,设计教育本身不仅包含有艺术表现媒介、方法和手段等的各项形式美感训练,同时更需要有对美学与文化的完整性、系统性的认知和持续性的滋养。实践证明,一个民族精神活力的强弱与其文化个性的丰富与创造力的高低成正比。高校设计教育是为未来培养创新设计人才的重要阶段,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手段地引领学习主体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认知与体验民间艺术文化、尊重与传承民间艺术精神、创新与发展艺术思维,于融合与共生中将民间艺术精神的精髓随着艺术思维方式的改变与发展日益沁染到主体的身心之中,让他们感受、认同祖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丰富与优秀并为之骄傲,并在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滋养下,借助现代科技的推动力,通过设计教育的填缺,使学习主体的艺术思维方式在创新培育的过程中向着一个更为健全、更为持久的方向发展。

作者:陈靖 单位:桂林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俄]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明兰.民间美术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价值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3.林贵雄.民族民间艺术融入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艺术教育,2009

4.余莉.民间美术的创作思维方式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大众文艺,2000

5.张欣.中国民间美术与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