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7:33: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icu优质护理服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加强思想教育, 树立了优质化服务服务理念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 保证患者的安全, 保持患者躯体的舒适, 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 取得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 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患者与社会的满意度。因此, 作为icu的监护护士, 在没有患者家属陪伴的工作环境下, 处处以患者为中心, 将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从思想上转变认为监护护士是“高级保姆”的观念, 用实际行动把优质服务落实到位。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的初期, 科室对科护理骨干进行了动员, 组织全科人员进行了创优动员, 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 转变服务理念, 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根据科室的特点, 在原有的基础上, 通过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不断改进科室工作, 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及时对表现好的进行奖励, 使护士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也渐入人心。
2 夯实基础护理, 注重服务质量。
2. 1 针对ICU无陪护、探视时间短, 所有的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均有护士完成这一特点, 提出在临床工作中, 护理人员注重每个细小的工作, 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满足及康复的要求, 为患者提供系统化、全方位照顾的基础和核心。例如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病床之间用床幔隔离, 协助患者更衣等, 护士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 一次鼓励的握手等均给予患者康复的力量。
2. 2 强调对基础护理的督导检查, 逐步将基础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督促变习惯, 使以前的“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积极为患者着想, 把患者的需求时刻放在第一位。并将基础护理和人文关怀贯穿于护理全过程。ICU患者病情重, 生活不能自理。ICU的全体护理人员加强基础护理, 晨间护理、午间护理、晚间护理都做到一丝不苟。渐渐的, 规定变成了习惯, 基础护理要做好变成了每一位护士心中的理念。ICU的患者也慢慢的有了新的变化, 床单位整洁了, 患者精神了, 病房干净了。
2. 3 科室评选出1~2名护理质量督导员, 对护理工作中护士长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进行督察, 及时给予指导改进, 及时登记在科室建立的护理质检本上, 并每月将发现问题及改进的效果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一次, 取得了良好地效果。
2. 4 实行上级护士负责指导, 监督检查年轻护士工作, 质量考核和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挂钩, 护士长和护理质控小组成员每天床头交班时负责检查患者的护理质量, 并记录存在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使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 5 确定每月科室护理例会时间为护理质量学习标准日, 规范和提升了护理质量标准。
3 提高临床技能, 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
想要更好地做到优质护理服务, 必须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 针对这一点, 本科室利用晨会时间体会提供相关患者的理论知识和护理常规, 护理操作组成员不定时抽查护理操作情况, 并作好相应登记及反馈, 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每月组织护理查房一次、业务学习一次、护理理论考试一次及每人护理操作考试两次;每季度集中床边操作各种监护及急救仪器一次, 做到人人熟悉仪器的的使用及保养, 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4 鼓励科室继续教育及专科培训。
全科人员均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其中2名护理人员完成山东省重症培训, 3名护理人员参加硕士在职教育, 2名通过了护理中级执业证书考核, 其余护士均参加本科在职教育, 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扎实理论基础, 丰富个人经历, 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5 监护室还进行了一系列的优质护理举措
5. 1 粉红色的温馨留言卡:让患者家属留下联系方式, 并将患者的喜好、生活习惯等标注在留言卡上。更多的家属则会写上鼓励患者的话语, 由监护护士转达, 表达家属及亲友的心情, 拉近了患者、护士及患者家属的距离。
5. 2 术前访视并发放“致患者的一封信”以及转出患者的回访:通过访视让患者及家属减轻了对ICU的恐惧和陌生感。
5. 3 为患者提供一次性纸杯、卫生纸。
5. 4 为探视患者家属提供鞋套、隔离衣, 喷手消毒剂。
5. 5 进行英汉语结合交接班, 对于敏感词汇, 使用英语交接, 避免影响患者情绪及治疗,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5. 6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为患者定制营养餐, 满足患者的合理的饮食需求, 每天有供患者选择的菜单, 有加热饭菜和保温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高度要求医疗健康水平,医疗服务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保证人们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群众还是政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都十分重视;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基础护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保障生命安全及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优化基础护理流程,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是当今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大医院开始进行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工作,将患者的院感发生率有效降低,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ICU病房中的住院患者大多数为危重急症、各种大手术后的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危重、变化快,并且还不能自理生活,必须卧床休养,有些患者甚至需要依靠医疗设备维持生命。本文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ICU中收治的50例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患者经过优化的基础护理,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ICU住院患者50例,临床护理中,给予患者未优化的基础护理;除了护理方法外,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将两组患者用于临床比较。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院感发生率、家属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
1.2 方法[2]
1.2.1 修订及完善基础护理流程
在临床护理中,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使ICU病房的湿度与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前者控制在50%与60%之间,后者控制在24℃与26℃之间,保证患者的居住环境舒适。②针对医院ICU病房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编排值班护士,一般来说,ICU基础护理中,参与人员应该要包括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护士、工勤人员,各1名,只要包括上述多位护理人员,才能够保证基础护理工作有效安全进行下去。③临床护理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给予患者适当的基础护理,首先为洗头与擦身,然后进行饮食与口腔护理,最后给予患者会阴护理,通过给予患者上述一系列护理,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1.2.2 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
这个步骤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一旦入科后,就要采取手把手、一对一的方式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②在给予护理人员培训期间,新入科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带教护理人员必须从旁观看,避免不恰当操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③各科带头人每周均对新入科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病基础护理及注意事项、急救护理及注意事项,同时,还可以向新入科护理人员讲授护理经验[4],使新入科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能够得到有效增强。④要求新入科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工作总结,至少要保证每周一小结,每月进行一大结,并且,要求在工作总结中强调操作错误事项;带教人员针对护理人员的突出成绩给予表扬,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操作失误,要给予他们相应的纠正,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错误。
1.2.3 强化护理意识
①给予患者适当的目光接触与触摸,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及安全感。与患者家属多加交流,增强患者家属的信任感。②护理人员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及人格尊严,使患者感觉亲切,缓解他们的恐惧心理。③保证病房布置舒适安静,及适当的通风采暖,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环境。④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要时刻以患者为中心,采用现代护理观念指导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5]。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表1 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
表2 对比两组的院感发生率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从表1、2、3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院感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目的:探讨更有效的ICU护理模式,以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达到护患均满意的效果.方法:对ICU护士的一系列工作模式作出了调整: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调整ICU护士工作岗位、注重人文、运用PDCA质量管理模式、细化分级护理、追求真正做到“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结论:ICU护理模式的转变不但提高护理质量,在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达到双赢的满意度.
关键词 :工作模式;ICU;责任护士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75-02
ICU护理工作特点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与急救设备,集中了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任务;护士既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又处于抢救病人的第一线;护理质量的优劣是ICU救治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响应卫生部2010年在全国系统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就ICU优质护理模式转变提出一些见解与广大护理人员探讨.
1 强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分工明确
责任制整体护理是由一种护理工作制度和组织形式,实行由一位责任护士对病人全面连续性护理,使病人得到个体化的整体护理.要求护士为病人提供连续、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要求患者入院有人迎接,住院有人管,出院有人送.丰富服务内涵,让护理工作更加的贴近患者,贴近临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病人为中心,要求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均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由责任护士评估病人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才能实现连续化和延续化的护理,才能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增强了护士的成就感,密切护患关系.
2 优化护理工作模式
2.1 护理记录文书简单化
采用表格化护理记录单,既大大减少了护士用于书写的时间,又将与护理相关的重要信息纳入模版中;对各类护理记录表进行了简化,使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接触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与患者加深沟通和交流,为患者提供真正的优质化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要求的同时,达到了护理的最终目的.
2.2 注重人文关切
2.2.1 人文关切探视制度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防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孤独心理是病人常见的心理.本着“以为患者服务为中心”,令患者家属安心、患者满意的宗旨,每周一次1小时探视改为每日固定1小时探视,探视时间床旁只允许有一位家属.进入ICU时,向家属做健康教育,严格控制感染源,探视患者需严格按隔离制度遵守:穿隔离衣、带一次性帽子、口罩、鞋套、抢救回避原则等,让家属清楚患者病情发展,真正为患者做到心理、社会因素的支持,向家属展现ICU护士工作的一角,减少护患矛盾.
2.2.2 护理服务内容公开化
宣传板或墙上公开标明护理服务内容,(1)分级护理标准和分级护理要求,令患者及其家属能正确划分自己的分级,并知道怎样针对病情护理治疗,不仅有利于病情恢复及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护士不必要的宣教,腾出更多时间为患者做病情评估及护理操作;(2)服务内容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评估结果、存在问题、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教育,做到“心到位、说到位、做到位、管理到位”.
2.2.3 音乐疗法减少ICU综合症
每位ICU患者床头配置电脑,内存舒缓音乐,在治疗持续进行时及患者未睡眠时,运用音乐疗法,改善患者的心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少诱发病因,加强心理护理,最大限度预防焦虑及ICU综合症,并制定ICU告知流程,各级护士履行告知.
2.2.4 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排班模式
夜班由以往的单人值班调整为双人值班,排班时对每班护士的自然情况及业务能力等信息作出全面分析和了解,每组采取最佳组合,从而发挥护士自身潜能,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做到以最少的护士提供给患者最好的护理[2].护士长建立ICU护理人员信息库,根据ICU患者的特点及专业的特殊性和工作量需求,随时调整和补充护理人员,人员库中体现不同护士的个人自然情况和业务能力,以方便工作的需要;护理部对空岗长达三个月的人员及时进行补充,休假超过三个月的护理人员提交护理部,再次上岗时需进行考核,合格后安排新岗位.护士长周排班,日调整,两相结合,体现出责任到人的原则.工作量加大时实现弹性排班,增加护理人力并加强夜班人员配置,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改变将以往的被动护理变为主动式服务.对护士常用的各种护理用物如治疗车等尽可能一物多用,减少护士来回奔波于病房的次数,节约更多的时间服务于患者.细化交接班管理,总交班后进行床头交班,做到一观察,二测量量性指标,三翻身察看皮肤状况有无压疮及压疮的潜在危险,四主动询问患者病情变化,五建立床头提醒板,交待病人护理要点及提醒事件以防遗漏,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解决.
2.3 调整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护理职能作用
以往的护理人力配置大多为一种经验式管理,往往导致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现象[3].根据护理工时测定,即使在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再人力效益和患者满意服务之间达到双赢和更好的协调,同时根据对护理人员进行工时测定可以科学的配置护理人力资源.针对工时测量结果,取消治疗班,分解责任至床头,治疗班护士不再负责治疗室配液,而是送药至床头,只进行领药初次核对,及发药时与管床护士同时完成再次核对,管床责任护士在配液前第三次核对后双签字.各床头或病房配备电脑,进行电子处理医嘱,将护士还给患者,让护士始终守护在患者身边,主动更换输液、做好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4],真正做到“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由于多方核对,治疗护士明显感到压力减轻,有护士表示,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由于ICU病人的病情重,用药数量大、种类多,改革前后工时测量可明显看出,在转移至床头配药后,治疗班护士配药时间减少了3小时以上,患者能够及时用药,责任护士无缝隙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护士认为,在床边配药增加了用药的准时性、准确性,增加了护士在床旁的时间,使责任护士有更多时间来进行直接护理.
2.4 改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2.4.1 使用PDCA质量管理循环保证体系
为加强护理质量,使用PDCA质量管理循环保证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制作表格,工作量(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病人数、危重程度)每日登记,护士长每日进行确认签字,工作量计入护士考评体系.通过加强细节管理和流程再造,逐步实现专业规范、细致、周到、慎独的优质护理服务.每日定时检查,每周不定时抽查,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映了“认识-实践-在认识-在实践”的认识事物客观规律[5].
2.4.2 加强以绩效考核为核心导向的护理质量管理机制
根据护士护理病人的危重程度、数量、工作质量完成情况,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开展争当“优质服务之星”活动,半年综合评价一次,优秀人员上榜表扬.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细化一级亚类护理标准和护理重点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既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也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士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6],同时也为护理服务费的收取提供科学有效的标准.为更加明确一级护理患者的病情依据与临床护理要求,配合ICU管理需要,采用亚类管理方式对一级护理的内容进行了细分,规定了相应护理重点.一级A的亚类标准为:①大手术后;②病重;③病情急或不稳定.护理内容主要为:①认真观察疾病的情况,评估主要的症状和体征,详细的交班;②严格无菌操作,认真做好生活护理,如: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必要时做头发的清洗;③加强心理护理:由于此类病人角色依赖性较强,所以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护理措施.一级B的亚类标准为:①疾病情况不在发生变化,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②日常生活部分内容能自理,但疾病情况不稳定,随时发生变化.护理内容主要为:①必要时详细评估病人,并认真记录,正确的表述存在的问题;②此类患者协助做好各类生活护理;③加强康复的护理.一级C的亚类标准为:病情趋于平稳,有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密切观察,瘫痪、肢体障碍.护理重点为:①评估病人:每日不少于一次,同时注意对药物疗效的观察;②鼓励病人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简单需求,注意床边安全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注意角色的转换,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及主动康复的意识.
4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一直以来都作为衡量护理工作的标准,ICU护士通常处于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中,面对不同心理反应和需求的病人,有时也会出现情绪波动.因此,为了增强病人的信心,要求ICU护士对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有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无论工作逆顺,始终都能保持热情饱满、沉着稳定的情绪.改善工作模式的同时,培训护士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尊严,在探视时间不避讳家属做操作,注重仪表,与患者家属交谈时首先要注意护理人员的言谈举止,如待人接物、文明用语、微笑服务及热情主动的服务意识,主动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患者的病情,如,变换、拍背排痰、夜间睡得是否踏实、大小便是否有特殊情况等,解释所做操作的目的,满足家属对患者的情感需求,其次还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即使在忙碌的工作中也会让人感到快乐,在4个ICU病房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显示,效度达到95%.
5 总结
在以患者为中心,以工作人员为本,以绩效为原则,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前提条件下护理模式的转变,不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大大减轻护士的压力,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ICU的整体水平,令医院、医生、护士及患者达到最大满意.
——————————
参考文献:
〔1〕胡德英,刘义兰,代艺,周文娟,喻姣花,鲁才红.外壳优质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初探[J].护理学杂志,2010,25(18).
〔2〕秀云,徐蓉.专科护士激励需求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4,19(19):47—49.
〔3〕吴小桂,邹潇湘,方二四.基层医院病房护理工时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9(6):35.
〔4〕徐美娣,朱凌云,蒋燕.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3).
〔5〕李秋杰.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祖懿,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5—29.
〔7〕刘华平,巩玉秀,么莉,等.护理工时测量方法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0):27.
〔8〕张雅丽,蔡珏.中医医院直接和间接护理工作时间分配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7,7(5):15.
【关键词】 ICU病人;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我院急救中心重症监护病房自2006年1月成立封闭式的ICU病房,开展全护理工作六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两年来,通过病例筛选,对急诊入院收住ICU病房、意识状态清醒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归纳,目的在于通过分析ICU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将精细化护理干预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应用于临床,有效减少和预防ICU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睡眠障碍、谵妄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将观察的60例ICU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ICU患者60例,意识状态清醒,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3岁。其中心肺功能不全病人11例,严重创伤、多发伤病人18例,急性中毒病人15例,急性心脑卒中病人12例,其他4例。
2 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焦虑、恐惧
2.1.1 原因及表现 ICU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原因:身体疼痛不适;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不确定性;对诊疗环境的不熟悉;经济负担过重,疾病造成的对家庭、工作、社会关系的影响等[1]。表现为病人缺乏安全感,孤独无助,烦躁不安,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散大等。病人接受信息和沟通的能力下降
2.2 抑郁、怀疑
2.2.1 原因及表现 ICU患者由于不知情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法,对于患病后可能会失去健康、生活工作能力等,缺乏信息传递和对治疗的信心而感到不安、抑郁,表现为:悲观、绝望、忧愁、冷漠、情绪低落、与医护配合程度下降等[2]。
2.3 精神谵妄
2.3.1 原因及表现 封闭式管理的ICU患者,因探视的限制,得不到家人和社会的支持,身体约束和活动受限,频繁、未经允许的肢体接触和个人空间的侵犯,持续的照明,持续的高噪音水平等,导致病人发生精神谵妄,感觉失衡和定向障碍。表现为病人出现幻听、幻视,思维无序,脾气固执,对治疗的耐受性差:存在攻击、伤害、拔管倾向,无法通过沟通进行安抚。
2.4 睡眠紊乱和昼夜节律失调
2.4.1 原因及表现 睡眠障碍表现为患者昼夜性节律去同步化,睡眠丧失、中断等,是ICU病人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不能减轻的疼痛、烦躁和焦虑,身体约束和活动限制,高噪音水平及光线刺激,连续不间断的治疗护理等,是睡眠紊乱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身体疲惫、疲乏,血压升高,免疫功能低下,机体能量消耗增加,认知功能障碍[3]。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尽量满足患者要求,减少探访限制,延长陪伴时间。病室内摆放家庭照片、物品,创造一个较少不适的环境。教会患者使用放松术,播放喜欢的音乐,进行治疗性肢体接触等[4]。
3.2 评估患者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改善环境中的应激原 通过镇痛、镇静治疗、的改变、保温及降低病室光亮度,保证患者睡眠。集中进行治疗和护理,减少对病人的睡眠干扰,保证至少有一段持续90分钟不被打断的睡眠。减少不必要的、无意义的噪音:医护人员工作做到四轻,使机械声、报警声、谈话、走路等人为的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解除不必要的肢体约束和活动限制。增加患者对护理及环境如照明、洗澡时间、饮食的控制感。给予重复的、频繁的有关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定向力指导。确保患者能看到窗外,并沐浴阳光。
3.3 ICU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运用 强调首诊护理责任制,病区护士长、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进行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减少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做好床旁护理,鼓励病人描述并表达恐惧心情。与患者进行对话时语气应平静,语速缓慢。护理人员每班交接时要正式向患者打招呼或道别,每次给予治疗性的肢体接触时间不少于5分钟,每日3-5次。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和自尊心,尽可能减少患者全身暴露的时间、次数。建立“安静护理时间”段如下午2-4点,在这个时间段将环境中整体的光亮和声音尽可能降低,同时避免可能增加患者应激的操作(在这段时间内,皮质醇与其他与应激相关的激素的分泌水平最低)。
4 讨论
ICU病人的焦虑、恐惧、抑郁、怀疑、睡眠障碍、精神谵妄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并非是单一出现,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负反馈效应的结果。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ICU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和护理工作量。通过对收住ICU患者在入院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建立和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早期、充分评估患者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改善环境因素对心理影响的应激原,将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运用到ICU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有效阻断ICU患者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因素等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病人生理应激反应水平,减少应激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对促进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最大程度地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给患者带来的实惠,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不断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而杜绝了护患纠纷及投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兆秀,王宗兰,等.精神科暴力行为与护理干预[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45.
[2] 李凤玲,高诚,李秀玲.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问题及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2):4.
1临床资料
2011年1—6月入住ICU患者,排除意识不清的患者情况,共对636例清醒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年龄在1~94岁,其中男性患者356例,女性患者280例;手术患者530例,内科患者106例;死亡0例。
2方法
2.1心理护理评估
入住ICU的清醒患者,在护理服务中由管床护士对其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判断其心理状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措施落实后进行效果评价,护士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患者转科后由护理部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2.2进入ICU后患者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2.2.1对ICU环境陌生和不适应。在ICU内,患者身心的痛苦容易造成睡眠障碍,加上患者整天看到的是密集的监护和仪器设备,各种监测信号,昼夜不灭的灯光及忙碌的医务人员的身影,这些紧张的氛围可造成患者视觉负荷加重[;各种噪音,如呼吸机、监护仪、微量泵等的报警声,医务人员走路声、关门声、说话声均引起患者听觉负荷。正常的生物规律被扰乱。
2.2.2疾病本身带来的威胁感。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其心理反应极其复杂。如各种大手术后难以忍受的疼痛,高热伴寒战,缺氧而致的呼吸困难等,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及痛苦,尤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持续剧痛而产生的濒死感,更会使患者感到恐惧不安;看到其他患者被抢救的场面,联想到自身的病情,从而产生对预后的悲哀及死亡的恐惧感。
2.2.3有创治疗及监测引起的焦虑感。在ICU由于病情及治疗的需要,有创治疗及监测是常用的措施,如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内置套管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动、静脉置管测压,腹腔、胸腔或脑室引流等,这些措施直接介入患者的生命器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引起了患者的焦虑与恐惧。
2.2.4抑郁的心境。ICU患者抑郁的心境主要来于: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家属不能陪在身边而产生的孤独与苦闷;因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造成语言交流障碍,无法表达需求;因病情或治疗监测而使患者活动受限,处于绝对卧床状态;ICU住院费用高,患者担心造成家庭负担。这些因素影响患者主动与医务人员沟通,使之失去了治疗的信心。
2.3针对基层ICU患者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护理
2.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取得其好感和信任。因此,管床护士从患者进入ICU起,就要以主动热情、和蔼可亲的态度去迎接他,用娴熟的技术、丰富的临床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安慰,从而让其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当患者发病突然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时,易产生孤独和恐惧心理。管床护士应主动、热情的介绍住院环境、探视制度、主管医生等。一句“您好!我是您的管床护士,您觉得哪里不舒服请随时告诉我,我会尽量帮您解决”,缓解了患者孤独和恐惧的心理。“您觉得气不够是吗?不要紧张,我们将用机器来帮助您呼吸,请放心,只要您配合好,您就不会觉得气不够了”,患者对医务人员有了好感和信任,才能配合进行治疗与护理。
2.3.2加强护患沟通。护患关系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心理护理是重要的保证。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文化层次、社会背景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及时解决患者表达的意图,减轻患者恐惧的心理。护士要理解患者的手势、眼神、表情及语言的表达,切忌只注意监护仪器而忽视了患者的体验。对于语言障碍患者,护士更应显示爱心和耐心,教会患者用手势、眼神、书面或形体语言来表达信息。对神志清醒,但讲不出话来的患者,如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要握住患者的手,告诉他让他放心,医务人员会关心他、重视他、抢救他,使他早日康复,或用纸笔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精神负担。我院多数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进入ICU复苏,在患者即将苏醒的一瞬间,由于气管插管带来鼻腔或口腔异物感,加上导管对咽喉黏膜的刺激和局部压迫,患者的第一反应就是拔掉气管插管。为了防止意外拔管而增加患者的痛苦,护士除了对患者进行肢体约束外,更重要的是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患者出现咳嗽反射时,及时给予解释和安慰,告诉他:“阿姨,您好!您醒了吗?您的手术很成功,现在停机拔管观察,您感觉呼吸顺畅吗?请您用力捏住我的手,好,很好,请放松,一会儿医生来看您,如果您的情况可以停机拔管,我们会给您停机拔管的,希望您理解并配合,千万不能自行拔管,好吗?”通过沟通,患者会理解并配合。
2.3.3人性化护理。在ICU的患者病情危重,躯体活动受各种导线及管道的限制,生活不能自理,产生自卑心理。要尊重患者,在进行任何治疗和护理操作,如:为患者进行会阴抹洗、床上擦浴、处理大小便、行肌肉注射、导尿术、体格检查等,均应用床帘遮挡,减少暴露部位。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还可以为患者准备报纸、书籍、杂志,允许患者听收音机,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精神心理压力[2]。情绪激动的患者要求见家属时,不要受探视制度的限制,应想办法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以控制患者的情绪。因为IC耵封闭的环境,以及光线的作用,入住ICU的患者通常难分日夜[3],白天一声“早上好”,让患者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夜晚,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把灯关少了,一句“好好睡吧”让患者明白黑夜已经到了。
2.3.4注重患者的权益,做好解释工作。为患者进行各种处置前,均向患者解释,以取得患者的支持与配合。如:为患者翻身、叩背排痰前,如果不做解释,患者会误认为护士打他。进行有创治疗时,管床护士守护在患者身边,握住他的手,安抚他,给他力量,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关键词】 护理风险;对策
护理风险(Risk management,RM)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场所,病情危重患者较多,复杂多变,需要工作人员广泛的急救知识,是一个高风险科室。ICU护士处于临床第一线,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下,临床风险事件更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本文旨在分析ICU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
1 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1.1 护理技术因素 ICU急救仪器复杂,护理技术操作多,基础护理繁重,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尤其目前ICU存在护理人力资源安排不合理,护士缺编严重,超负荷工作;护理人员临床应急能力降低,低年资护士增多,护理业务和专业知识相对缺乏、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等,易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
1.2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 ICU作为封闭式管理病区,没有家属或陪护的监督,若护士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医嘱及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未能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将给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1.3 护理记录存在的风险 ICU护理记录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记载了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是医疗事故和纠纷处理中重要的法律依据[2]。在实施抢救措施时没有时间书写有关记录,同时记录单常常存在错、漏记或记录前后矛盾的现象,护士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身保护意识。
1.4 护患沟通不良 由于ICU患者的病情特殊,患者与家属希望详细了解患者的治疗、用药、护理措施等,医护忙于工作语言简单,解释不到位,易引发护理纠纷。
2 ICU护理工作风险管理与对策
2.1 全方位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 护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呈反比。开展岗位练兵,灵活运用系统教学和随机教学,结合临床业务的开展情况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系统的业务学习,如讲课、查房等;以晨会为“园地”开展随机教学提问,并定期给予理论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
2.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制,减少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状态,注重人员搭配,由高年资主管护师轮流带班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组织抢救工作,调配人力,协调医护人员、护患之间的关系;实行两班制,减少交接班环节,降低由于交接班环节过多所致的护理风险。
2.3 完善各种风险管理制度 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们先后建立了危重患者护理查房制度、仪器检查登记制度、毒麻药物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培训制度、危重患者转运制度等等。同时规范各种操作流程。设置《患者转入、出交接班记录本》,我们规定了转出患者前必须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并及时做好记录,提前通知所到科室及家属做好接受患者准备。由于对这些细小环节稍微加以重视,我们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2.4 规范各种护理文书 针对ICU内重患者多,需要记录的护理表格多,笔者所在医院也重新制定了各种护理表格的书写标准。强调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时要客观、真实、准确,对病情变化做到随时记录、即刻记录。这样才能反映出护理行为的安全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护士的风险意识教育,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为患者操作时,明确告知各种操作的目的意义,对创伤性操作执行签字制度,正确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院正当权利。
3 小结
通过ICU常见风险事件原因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地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各种紧急预案等,最大限度地避免各项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风险的发生,维护患者的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ICU;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89-01
ICU为了给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把医院中的重症病人都集中起来,给病人一个最佳的物力、人力以及技术上的支持,采用统一的监控中心,对病人每张病床采用之间监护的模式。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患者一般都是病情严重,患者的病情及其不稳定,会突发很多的意外事故,所以需要对患者加强看护照料,给护士的护理工作增加难度,造成ICU护士很大的工作压力。通过对ICU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其寻找相关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地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ICU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
1.1工作性质特殊
ICU照料的患者不同于医院日常住院的普通患者,护理系数难度会更加大。它采用的是一种新型的医疗管理组织形式,集合许多现代化的治疗仪器和监测仪器,主要收治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且这些患者的病情变化莫测,给护士琐碎和繁重的护理工作增添了难度。此外,ICU护士还需要与病人的家属进行沟通,与每个探视人员交流,需要耗费很大的脑力与精力,给护士工作带来很大负荷的压力[1]。
1.2沉重的工作环境和护士的专业素养
ICU护理病房中的患者病症严重,病情多变,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生死给护理人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影响。重症室的多种仪器混杂的声音以及患者病痛的声音都会给护士的心理造成干扰。病人用药换药次数频繁,病情多变,使得护士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能够准确地使用各种仪器设备,通过对医疗仪器发出的声音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辨别,还要具备能够分析设备上的参数的能力,及时地对有危及生命体征的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掌握患者的第一手临床资料。
1.3人际关系复杂,护理工作负荷大
ICU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与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后勤人员等相关人员打交道,并要学会妥善地处理与这些人员的关系,避免人际关系困境的产生给护理工作带来影响,给护士的工作心情造成影响,导致护士在高压的工作压力下,身心更加疲惫不堪。ICU护士需要承担很大的体力活动,因为ICU病房急救事件多,任务繁重,非护理性工作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加之不正常的工作规律,使得护士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
1.4价值观与现实的冲突
ICU护士都希望成为人人赞赏的“白衣天使”,但是实则上却是担任着高级保姆的工作。ICU护士需要承担很大的工作压力,但其工作收入却普遍不高,所付出的劳动与现实的收入不成正比,导致护士难免会造成心理落差。ICU需要护士为其提供一个高质的,精准的护理质量,病人的病情变化比较大,会造成很大的护理风险,护士需要很大的责任心。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的不理解,容易造成给护士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护士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她们不仅是医院的护理人员,也承担着家庭责任。众多压力给护士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容易造成护士的身心疾病[2]。
2.ICU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措施
2.1加强护士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ICU护士工作压力比较大,这个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能够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质量,要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就要加强护士自我心理调节能力[3]。护士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护士心理健康培训,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意识,提供护士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护士本人应该合理调整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面对各种突发状况要沉着应对,不急不燥。在生活中也要快乐生活,合理休息,多与朋友沟通交流,养成豁达的心态。护士还要养成总结压力的习惯,并针对积极的压力,找到释放的方法,多学习,多实践,逐步习惯重症监护室的工作。
2.2构建良好护士工作环境
重症监护室的环境比较复杂,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护士构建更好的工作环境。医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减轻工作环境给护士造成压力影响:一方面创造团结、有爱、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医院的调班制度应该要体现出人性化,要结合护士的休息需要,为护理人员提供较为舒适的休息地方,让调班的护士能够获得一定的休息时间和良好的休息环境,为护士获取一个高效的休息质量。最后,加强重症监护室的隔音效果,减少工作噪音。在工作时间上,制定较为弹性的上班制度,要体现出管理者的人文关怀,并对护士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在和谐的工作氛围中,也能够减少和护士的心理压力[4]。
2.3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
重症监护室对护士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有着更加娴熟的护理技能,从而能够胜任更复杂的工作需求,以此来获取患者家属的信任,这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信心[3]。护理管理者可以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而提高护理水平。护士自己也要不断加强护理专业技能,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从而更沉着面对突发状况。在护理工作时,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与其他护士探讨护士操作方法,全面提高自己的护理知识[5]。
2.4社会支持
用心做好护士的工作,用自己的职业道德及高超的护理水平赢得患者家属的满意。在面对医疗纠纷时,也要善于保护自己,加强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社会需要对护理人员多加关注,为他们提供比较强大的社会支持。患者家属应该要理解护理人员工作的难处,及时地与护理人员沟通,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并在工作上给予护理人员支持,减少护患之间的冲突,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质量。护士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调整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对自己的作息规律做出调节,以最好的精力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要正确地认识到价值实现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冲突,适时地消除自己的心理落差。家庭成员在工作上也要给予护士强有力的支持,以此来确保护士能够身心愉悦地工作[6]。
3 结语
ICU护士的工作时间长,因为患者比较特殊,在护理工作中需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加之社会上、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性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给护士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心理压力大,对护理质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要从多方面下手,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使得护士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提高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海达.龚晓琪.邓育芬.护士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5(25):169-170
[2] 戴琴.冯正直.谢刚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37(7):488-490.
[3] 逄冰洁.张曼玲.江志君.护理工作应激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33(8):435-436.
[4] 曹岚.唐春炫.蒋冬梅.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J].护理杂志,2013,25(03):33-34.
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和打击商业贿赂的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
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
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20xx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
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岁末年初回顾icu病房起步的这一年当中,我在担任icu护士长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和打击商业贿赂的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XX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xx年icu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考核,XX年度先后输送两名护理人员到上海北京进修,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要做好icu护士姐妹的领头雁,不加强自身学习是不行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在媒体和网络上查阅icu相关资料,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之外,本年度还参加了护理本科的在职教育,并取得良好成绩。与此同时,协助院长顺利完成了课题的研究(这一课题,并通过了市科委鉴定,除此之外,还参与了我科)。
xx年度我科收治病人×××余例,成功抢救了急重症胰腺炎,特重度颅脑外伤,心肺复苏后,多发伤等危重症患者,还配合心胸外科顺利完成了多例心外手术后的监护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的护理工作由于院领导和科主任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在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3H护理模式;ICU;文化休克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15-01
文化休克又称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主要表现在生物学、心理、情绪三方面的反应。由于ICU的特殊性,患者面对其不熟悉的生活环境,受到陌生的感官刺激的威慑,会引起他们的应激反应,导致ICU患者文化休克的程度增高,严重地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身心康复。为减轻患者的文化休克,提高护理质量,笔者针对ICU患者出现的文化休克提出相应特殊护理对策,取得较好的效果。
1 文化休克原因分析
1.1 外在因素
是指患者自身以外的因素,主要是指医院的物质环境。ICU是救治急危重病人的特殊护理单元,有特殊的医疗环境。此环境对进入ICU的患者来说都是陌生的,每天面对的是各种维持生命的治疗设备和监护仪器以及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的工作氛围,这些都会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一定的影响。生活环境与治疗环境的改变,使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文化休克。
1.2 内在因素
是指患者的自身因素。由于每个患者的个性、生活环境、教养、文化经历不同,对同一种文化环境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
1.2.1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ICU的各种设备和监护仪器,对自身疾病康复的促进作用的认识较差,因此没有文化程度高的人适应能力强。
1.2.2 态度和信仰 如有的患者及家属,即使身患重病也不相信科学治疗方法,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使得适应ICU文化环境的时间延长。
2 文化休克表现
由于个体文化程度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文化休克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在心理上多表现为焦虑、恐惧、沮丧、绝望等,在生理上表现为出汗、失眠、手擅抖、血压升高、尿频、食欲减退等,在情感上表现为易激动、忧愁、哭泣、心神不安等。
3 3H护理模式的实施
由于病情需要,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操作及对ICU环境的陌生感、对疾病的恐惧感且家人不能陪伴身边等诸多因素,会使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此时,我们应对患者进行适度的健康教育,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调动患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沟通,从不同角度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及背景,结合自己的知识,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帮助患者克服文化休克。“3H”(Hotel宾馆、Hospital医院、Home家庭,简称“3H”)护理模式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但满足病人低层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高层次的需要,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护理。
3.1 Hotel式护理服务―――舒适的护理
3.1.1 硬件要求 视觉上,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在病室内摆放少量花草,环境舒适;听觉上,①安宁怡静,适当的播放轻音乐。音乐这种非常语言的刺激经耳蜗管,由听觉细胞将信息通过神经冲动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调节情绪反应及植物神经功能,引起生命体征的变化[1]。②将心电监护、呼吸机及微量泵等仪器的报警音量调到较低水平,医护人员间减少不必要的对话,控制ICU噪音水平。因为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噪音可引发和加剧焦虑[2]。③在抢救急危重病人时,尽量避免其他患者在场,条件不允许时以床帘相隔,做到忙而有序,并将不必要的仪器移至患者视野外,减轻知觉过度负荷,减少环境对他们的恶性刺激。④减少睡眠剥夺,保障睡眠质量。失眠是ICU患者感受的主要心理压力,持续的睡眠紊乱可以抑制细胞免疫,且觉醒的增加也会导致12%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变化[3]。因此我们要将医疗护理操作安排紧凑,使患者至少有70~90min的持续睡眠时间,考虑ICU特殊的环境及持续的检测监护或呼吸机辅助通气使患者没有完整的睡眠周期,我们鼓励患者白天少睡,并配合白天、夜晚时段予以调整灯光强度。夜间减暗灯光,关上门,放下窗帘,调低仪器声及报警声,巡视时步态轻盈,尽量减少语言干扰,控制噪音水平至45dB以下,帮助患者入睡。
3.1.2 软件要求 护理人员不仅业务过硬,而且仪表素雅、举止端庄、亲切和蔼、坦诚可信,特别是在礼仪、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尊重病人,避免不理解而造成对病人的伤害。
3.2 Hospital式护理服务―――个性化护理
评估 科室制定患者入院评估量表,用于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生活依赖程度。了解:每个床头为患者配备记事本,用于记录患者最关心的事,最喜欢的事,最担心的事,视病人生理、心理、社会为一个整体。制定:根据对病人的评估和了解,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护理标准,使病人感到护士的关爱和尊重,从而解除其孤独、焦虑、忧虑和抑郁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供: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及健康信息,使病人有选择地接受最合适的诊治和护理,让病人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身心健康。
3.3 Home式护理服务―――温馨护理
尽量营造具有家庭气氛的ICU环境,与家属多沟通、勤交流,获得家属配合,完善心理护理。新病人入院后,护士长亲自到病人床边进行访谈,从访谈中获取与病人有关的各种信息,用于指导和安排护理工作,让护士服务于病人开口之前,使病人有安全感。病人住院期间,如果正逢节日或纪念日,医护人员为病人进行多种形式的祝福,为病人提供更多有形的物质支持和无形的情感心理支持,让病人有居家的感觉。病人出院后一周内,护士对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内容包括生活、饮食、服药、健康状况及护士的问候,将温馨服务延伸到家庭。
4 3H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4.1 研究对象
2010年9月后收治的患者采用3H护理模式作为实验组,至2011年8月共395例患者,其中男性215例,女性180例,年龄为58.3±15.6。前一年同期收治的387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其中男性226例,女性161例,年龄为54.5±15.9。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经统计学检查,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
4.2 结果
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适应ICU所需的天数和患者的满意度对比结果见表2。
5 讨论
5.1 本实验组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适应ICU的天数明显减少,这是由于3H护理模式不但满足病人低层次的基本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患者高层次的需求,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护理。
5.2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随着经济发展,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们将更多的来到中国;疾病本身、陌生的环境、沟通障碍等因素必定会造成文化休克,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护士是能帮助患者减轻或解除文化休克的最重要成员[4]。ICU护士的作用是通过实施包括文化护理在内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尽快渡过文化休克期,因此要求我们护士尊重每一位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文化背景等,根据不同的社会角色因人施护,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协调各种关系,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及对战胜病痛的信心,并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同时不断全面提高文化知识,掌握沟通技巧,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向患者及时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有意义、有效果的文化关怀,这对挽救生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Ikonomidou E, Rehnstrom A, Naesh O. Effect of music on the patients’ pain and vital signs after operation. AORN Journal, 2008,80(2): 269.
[2] 郭凤琳,张家驹.ICU综合征及音乐疗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104.
[3] Frada DK. Psychoneuroimmunology in Critically Ⅲ Patients. AACN Clinical Issues, 2009,14(1):25-32
1、20xx年护理工作安排、部署。
2、春节前主管院长带队、护理部、医务科等联合查房,节前、节后保证医疗安全。
3、双节期间排班,紧急状态下人力调配及时上报。
4、护士长会议,春节联谊会
二、优质护理服务:阶段工作安排
1、河南省“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检查”和“十大指标、三好一满意”检查问题汇总、整改、落实。
2、20xx年优质护理服务阶段工作安排、分步进行。
3、重点科室“优质护理服务”目标责任书签订:
1月上旬:手术室、产房、供应室,血透
1月下旬:急诊科、门诊注射室、社区病房。
4、重点科室专科护理规范。
三、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1、专项质量检查:急救物品规范管理。
2.持续深化落实:护理安全:12345护理质量:精准细严.
3.护士长“五常”工作。
4、20xx年四季度压疮和不良事件汇总、分析及全员讲座.
四、“三基三严”
1、各科室“三基三严”计划的制定,工作的安排
2、护理业务查房:甲乳心胸外科
3、护理业务学习:ICU王宪慧《重症医学科护理新进展》
【关键词】 护理干预; ICU; 焦虑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83-02
The Effect Observ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mproving the Anxiety of ICU Patients’ Family Members/GUO Yan,ZHU Yin-zhen,WANG Li-yu,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4):83-84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mproving the anxiety of ICU patients’ family members.Method:80 cases of ICU hospitalized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in author’s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3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4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visiting-answer” intervention measures,40 ca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the anxiety SAS scores of famili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rehensive compared.Result:The SAS scores of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hinese norm(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ICU; Anxiety
First-author’s address:Fog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Fogang 511600,China
ICU患者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的临床特点,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疾病不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将患者家属也带入一种危机状态,特别是对患者家属心理、精神方面产生的压力应引起ICU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2013年实施综合干预的40名ICU病房住院患者家属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实施常规干预措施的40名家属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在焦虑情绪方面的改善状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ICU病房80例住院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1例患者选择1名家属,家属纳入标准:(1)患者直系亲属(配偶、子女、父母);(2)年龄18~70岁;(3)连续探视在3 d以上。80名家属按给予不同干预措施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名,两组患者家属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40名家属用传统干预方法,即每日16∶00-16∶30探视患者30 min,若家属有问题及需要时应随时进行解答;对干预组40名家属则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干预内容:设立家属接待时间,30~40 min/次,2次/d:第一次为早上查房后,向家属汇报夜间患者情况及为达到治疗目标医护患家属应做的努力及配合,患者可通过电话或视频与家属交流;责任护士每天主动向家属交代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情况,包括患者神志、情绪等;采取解释、鼓励、安慰、暗示等方法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身心放松训练,缓解不良心理对身体的影响。
1.3 调查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家属焦虑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该量表共含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4级评分,可适用于有焦虑症状成年人,SAS评分>50分提示患者焦虑[3]。由专科医师与2名ICU资深护士分别在患者入院24 h内及72 h后(干预后)对两组家属进行SAS问卷自评,统计每例家属SAS评分,计算出组内平均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SAS的中国常模标准分值为(36.8±0.5)分,两组家属干预前的SAS分值均明显高于中国常模分值(P
表1 两组家属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比较 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组(n=40) 53.6±4.0 41.3±2.1 17.2192
对照组(n=40) 53.1±4.3 45.2±2.4 10.1461
t值 0.5385 7.7345
P值 >0.05
3 讨论
ICU作为医院危重症患者的加强医护病房,为封闭式管理病房,通过家属与患者隔离而防止了一些非医疗因素对医护人员造成干扰,在减少院内感染的同时也提高了救治成功率[4];但是由于ICU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繁忙,肩上责任重大,因此不能随时解答及满足患者家属提出的一些问题及要求,再加之家属与患者没有过多交流,最终使得患者家属精神压力较大,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5]。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职能也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6-7],家属护理也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部分,而对ICU患者家属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衡量ICU综合护理水平的关键因素[8-10]。在医院ICU环境中,能够与患者家属有较多接触的是ICU护士,因此ICU护理人员则是患者家属获得患者信息的桥梁[11-12],是最能满足患者家属需求的ICU工作人员,这也使得ICU护士担负了帮助、疏导、安慰患者家属的重要职责。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ICU患者家属在刚入院时的SAS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分值,提示ICU患者家属是焦虑高发人群;两组家属在干预后的SAS分值明显降低,这一结果也说明ICU医护工作者对家属施行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而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组家属的SAS分值更低于施行传统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笔者分析其原因,本研究中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与以往传统的被动干预不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主动干预的方法,通过有效的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加强与家属的交流、沟通来减轻患者家属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综合护理干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护理观念,通过对ICU患者家属进行积极主动的心理干预,减轻家属焦虑情绪,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同时也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林卫红,胡金枝,洪静芳.优质护理理念在ICU静脉留置针留置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4):100-101.
[2]张浩明,郭秀平,方敏,等.预约式探视结合限制性探视制度在综合 ICU 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24(19):2963-2964.
[3]杨燕.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心理问题的改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32-34.
[4]张兵,李军,张娜.需要层次理论在ICU患者家属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31-8532.
[5]丁磊,丁敏,朱建华.ICU 患者家属需求评估及支持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53-955.
[6]杨倩,孙洋洋,张桂,等.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需求调查分析与干预措施[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0):1071-1074.
[7]陆柳雪,陆青梅,陆小妮,等.心理护理对危重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01-102.
[8]杨艳蕾,余炳方,李跃,等.完善ICU家属按需探视制度提升优质护理服务[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53-2154.
[9]王红玉.护理干预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110-111.
[10]陈俊.ICU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0-91.
[11]刘莉,肖适崎.ICU联络护士对患者家属焦虑情绪行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1,17(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