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采购管理的概述

采购管理的概述

时间:2023-07-10 17:33: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采购管理的概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采购管理的概述

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理论;应用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近年来,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更注重从管理角度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多以横向一体化取代原有的纵向管理模式,竞争关系在各企业中的表现更趋向于供应链方面的竞争。而作为供应链管理中的主要环节,采购管理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也随之发生极大的改变,要求采购管理过程中注重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应用,以此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一、供应链管理与采购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传统观念中对采购的认识强调其为内部需求的反应,集中在产品或服务的获取方面。而现阶段的采购工作更侧重于满足企业营运需求、确保采购流程有效、使供应源的选择更为合理且适应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从采购流程角度,主要体现在首先对产品或服务型态进行确定,判断应用一次性或持续性的采购方式。其次需对采购的总金额与实际需求量进行确定,保证与供应商议价过程中获得更明显的优势。最后保证能够企业与供应商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或直接结为策略联盟。而所研究的供应链管理主要由SCM领域人士提出,且在长期完善与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对其概念从六方面进行概括,即:①供应链管理的原动力在于市场需求,而管理中心以用户为主;②供应链管理强调在供应链中对核心业务进行定位,并使其他业务外包;③企业间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共享利益的同时可共同承担风险;④供应链运作时需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优化,保证供应链各流程得以改进;⑤使产品生产时间得以缩短,满足实时需要;⑥使采购以及运输等各环节中涉及的相关成本控制最低[1]。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采购管理策略分析

(一)采购中的全面策略

以往学者对采购中涉及的全面策略进行系统分析,将其以许多次策略进行概括,如供应商的开发、供应商的缩减以及与供应商的合作等。综合考虑全面采购策略主要包括:第一,确保供应策略,主要指为供给需满足企业预期计划需求,而预期计划很大程度上受供需状况变化影响,也可能给因议价方式而发生变化,要求注重相关信息与材料的收集。第二,支出供应策略,要求采购单位在与供应商合作中引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通过网络通信系统的应用使双方能够保持随时沟通,尤其采购单位需及时了解供应商产品知识等并提出改进的建议。第三,环境变动策略,指与采购单位相关的如政策变动或市场环境的变化等,需做好预测工作。

(二)采购中的分阶层策略

该观念的提出主要源自Robert E・Speckman,其对采购策略由不同管理阶层中所执行的策略构成,且各阶层在任务方面也有所不同。从最高管理阶层,即公司阶层角度,采购策略的任务集中在使人员采购能力以及其中的议价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能够对市场环境以及供应商选择方面综合分析以获取更多利益。而其以下阶层即企业的事业部阶层,任务在于管理库存与分析价值并协调其他各部门的关系。另外,在最底阶层方面则负责执行采购的策略,保证采购活动满足企业预期计划需求[2]。

三、采购管理中应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具体策略

除上文中提及的全面采购策略以及分阶层采购策略外,企业中常用的策略也体现在由Peter KraIjie所提出的竞争导向策略,确保在此策略分析基础上对采购单位与供应商的关系进行分析。而在具体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中,采购管理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物料分类管理

许多大型企业中所采购的物料无论在种类或数量上都可能成千上万,很难与每种物料供应商保持长久合作关系,所以需在采购物料分类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即:综合分析物料在企业中的实际价值;物料的可靠性与获取物料的难易程度;供应市场存在的风险情况;采购单位与供应商之间在优势与劣势方面的对比分析。采购单位可根据这些原则判断未来与物料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发展趋势。

(二)供应商的选择

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通常将供应链管理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便需做好供应商认证工作。对于已认证的供应商应保证供应商能够将成本分析表提供给企业,从表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使不合理成本得以控制。另外,也需注意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保证有效规范采购业务的同时合理选择供应商,并对建立合作关系的供应商进行产品质量以及采购等内容的沟通。

(三)采购策略的制定

采购策略制定过程中首先应注重采购流程的优化,可引入现代先进企业中成功的采购管理经验,但需保证切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如以分散采购配合集中采购的模式等。其次在战略物资采购方面,要求产品或服务的供应需长期稳定,注重做好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的构建。最后对于重要物资的采购,前提应从物资自身需求量较大等特征角度出发,在议价谈判中利用采购量大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3]。

四、结论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的提高需注重采购策略的科学合理。而在实际采购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作用,确保其能够实现采购成本降低的目标,通过物料的分类管理、供应商的选择以及采购策略的制定等方面的完善,以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雷霆.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理论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

第2篇

关键词:供应链理论;企业;物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156-01

1供应链理论下的企业物资管理特点

供应链理论下的物资管理,与传统的物资管理不同,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订单化的采购方式、注重外表资源管理和解决战略协作问题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1订单化的采购方式

订单化的采购方式是供应链理论下企业物资管理的特点之一。供应链理论下的企业物资管理,与传统的物资采购管理不同,传统的物资采购管理是为了补充物资的库存,采购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发挥物资管理职能的作用。供应链理论下的企业物资管理在采购方式上的优越性,表现在采购按照订单式运行,从而使供应链能够根据生产情况和产品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不仅能降低库存成本,而且还提升了物流管理的效率。

1.2注重外部资源管理

注重外部资源管理,是供应链理论下企业物资管理有别于传统的企业物资管理的特征。传统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中,没有注重外部资源管理,生产商与供应商相互缺少合作,物资管理信息得不到资源共享,难以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采用物资供应链管理模式之后,对物流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单纯为库存而采购的管理模式需要进行彻底变革,以提高市场的反馈能力,增强生产企业与供应企业之间的合作。

1.3解决战略协作问题

解决战略协作问题也是供应链理论下企业物资管理新的特点。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供应企业与需求商之间是一种单纯的买卖关系,难以触及到涉及全局和战略方面的问题,这就制约了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在物资供应链管理模式中,采购管理的供需关系由传统的买卖关系逐步向建立战略协作关系转化。由于建立起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就为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扫除了障碍。

2供应链理论下的企业物资管理策略

2.1实行集中采购模式

实行集中采购模式是供应链理论下企业物资管理的有效途径。集中采购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供应链理论下的企业物资管理,实行集中采购是必然趋势。目前,企业物资管理集中采购模式已收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首先,与传统的分散采购形式相比,集中采购有利于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降低整体物资价格。其次,通过集中采购管理,提升了企业的整体规模,加快与质优价廉、实力相当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物资产品获得的可靠性、稳定性,减少繁琐的中间环节,提升物流速度。再次,通过集中采购模式,有效避免了重复采购,造成的人力与财力浪费,提高流动资金的周转效率,减少库存积压。

2.2健全市场调研制度

健全市场调研制度在供应链理论指导下的企业物资管理中也至关重要。供应链理论下的企业物资管理,在健全市场调研制度方面,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重点加强与个别经销商的长期合作关系,随着公司与经销商长期合作关系的稳定,可以通过经销商途径获得更多信息资源。二是主动采取营销策略。供应链理论下的企业物资管理应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材料价格,主动采取营销策略。三是企业内部由专人做好市场分析与总结工作,定期向企业指导价格,优化采购模式,以便更好地掌握市场物资动态过程。

2.3完善采购渠道管理

完善采购渠道管理在供应链理论指导下的企业物资管理中也不容忽视。渠道的不断优化,是确保物资采购稳定、降低价格、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给企业在买方市场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空间,给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创造良好条件。完善采购渠道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在诸多采购渠道中重点管理主渠道,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二是积极开辟新渠道。企业应在现有的采购渠道管理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渠道,加强供货渠道的拓展工作。三是合理选择供应商。供应商是项目采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为确保企业具有最佳的物资供应状态,应建立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以便控制采购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3结语

总之,供应链集成下的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能有效地提升当前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基于供应链理论下的企业物资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以供应链理论为指导进行企业物资管理时,应实行集中采购模式、健全市场调研制度、完善采购渠道管理,不断探索供应链理论下的企业物资管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洪雨.逆向思维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1,(07).

[2]郭增文.运用供应链理论解决异地车间物资管理的“瓶颈”[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01).

第3篇

关键词:精益管理;采购成本;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086-02

一、精益管理及采购成本概述

(一)精益管理的概述

精益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一种整合多种管理方法于一体的先进管理模式。它的本质是用最小的资源投入创造最大的价值,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核心是消除所有消耗了资源却未创造价值的浪费。在具体工作的实施中,主要体现在企业服务水平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及成本的有效控制、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的日趋卓越方面。简言之,就是“多”“快”“好”“省”地开展生产经营管理。

(二)采购成本的定义

采购成本指的是在购买原材料的阶段产生的与之有关的物流费用,主要包含三个部分:(1)原材料的成本,主要是原材料费用、运输费等;(2)采购过程成本,主要指采购部门人工和差旅费等;(3)因采购不善而造成的管理成本,包含质量成本、效率成本、资金占用成本、风险成本等。

(三)运用精益思维进行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采购成本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缩减采购成本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但必须明确的一点,减少采购成本并非就是追求最低的采购价格。生产物资是否能以最合适的价格获得,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采购成本太高,必定导致生产成本升高,进而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利润;而采购成本太低,则很有可能又会伴随很多的风险,如质量风险、技术风险、及时供货风险等,这势必又会降低了产品的品质,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当追求的是“采购最优成本”。在这个过程中,探究如何通过减少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时间、空间、人力、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浪费行为,严控成本费用,来持续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和效益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采购管理中导入精益理念,做好采购成本的精益管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意义重大。

二、采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管理方式不科学

部分企业的采购管理方式过于简单和程序化,常常为了简化审批程序,而采取分散采购的方式来进行物资购买,甚至刻意将采购项目化整为零来规避招标,从而导致采购价格和物流费用居高不下,售后服务难以保障。

(二)信息渠道不通畅及供应商管理缺失

部分企业对原材料市场缺乏关注和研究,未能适时把握市场动态,及时了解供应商信息,导致掌握的供应商信息较为单一,失去了很多直接的采购机会,加大了采购成本。加之未能实现对供应商的有效管理,不注重与合格供应商“双赢”合作关系的搭建,继而难以获得货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

(三)片面注重采购价格控制

在物资采购过程中,部分企业将关注重点仅放在与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上,忽略了售后服务承诺、与供应商战略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对采购流程的优化等,而对所采购原材料的质量及交货期限等因素通常也只是事后才来加以控制。这种仅以价格作为标准选择供应商的做法,显然无法给企业带来最大收益。

(四)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

采购管理是一门囊括了管理、贸易、法律、材料、工程技术、计划控制、贮运、物流管理等多项专业的复杂性的综合管理科学。采购活动本应由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来承担,但在一些企业中,由于缺乏相应的采购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的约束,采购往往被视为油水最足、漏洞最大的环节,采购大权因此也被管理层牢牢把握在手中,凭个人主观意识干预采购工作,抑或将采购环节交给一些从未接受过采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亲信来进行管理,致使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成本居高不下。在一些情况下,还会导致采购腐败行为的发生,加大了采购成本和廉政风险。

三、运用精益思维管理采购成本的有效方法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精益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用精益管理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采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时间空间节约、资源消耗节约、成本费用节约,实现由低增值高消耗向高增值低消耗的转变。

(一)集中采购,体现规模优势最大化

在物价的一片“涨”声中,最先容易想到的是利用集中采购带来的规模效应,来降低采购成本。集中采购,在单项物资上数量巨大,供应商一旦中标,无论是对其自身知名度的扩大,还是对产品本身品牌价值的提升,作用都十分明显,因此,往往能吸引到更多具有强竞争力的供应商,有时甚至可以得到一线生产商的特价或特品。以大型家电企业海尔为例,电缆是其多数产品都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元件,采购部门和产品设计部门通过对其家电产品所用的电缆重新进行设计规划,尽可能地使其标准化和通用化。通过这些改进,使其所需电缆由原来的几百种减少到十几种。随着原材料品类的减少,单类原材料的数量上升,便自然而然地实现了集中采购。据测算,光凭这一改进,就使得海尔集团在电缆项目的采购上节省了近20%的成本。

(二)以委托招标代替自主招标,减少采购腐败的发生

采购活动中的腐败问题,很多时候是由于过多的人为因素掺杂其中,以及信息的闭塞所导致。采用委托招标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解决了信息不通畅的问题,减少采购腐败的发生。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具有国家或有关部门资质认定的招标机构,委托其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不但可以利用招标机构广阔的招标信息平台解决采购信息无法广为人知,让更多供应商参与竞标的问题,还可以利用招标机构的专家库优势做出更好的选择。同时,由专家库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标来确定中标人,还有效杜绝了“领导打招呼”等有失公平的腐败行为发生。

(三)加强供应商管理,获得最优采购资源

首先,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创设供应商管理数据库,分类管理供应商信息档案,通过对以往采购数据信息的整合分析,可为最优货品来源选取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其次,应建立可量化的供应商行为绩效指标,通过对供应商进行绩效管理,运用绩效考评的结果来权衡是否继续与之开展采供合作:增大或削减采购份额、延长或缩短合作期限等;再次,对不同的供货商采取差异化激励和奖惩,以此促进其不断优化货物供给行为,保证优质高效的供货;最后,在确定合适供应商后,企业应注重与供应商建立和维持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如此,企业便能够实时掌握最新的市场供货信息,便于企业适时调整应对策略,提高经济效益。

(四)运用电子采购,提高采购效率

物资采购的电子化是企业运营信息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得企业通过网络,寻求到合适的供货商和货品,实时了解市场行情和库存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在线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并对采购订单和原材料进行实时在途管理、台账管理以及库存管理,实现采购过程数据的自动整合分析。采用电子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不但高效便捷、交易成本低,而且信息公开程度高。在完成采购活动的同时,很好地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采购全程的各个环节节点进行了规范管理,有效地整合了企业的资源,帮助供求双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树立全方位成本管理理念,提高采购质量

企业要控减采购成本,不可单纯地只关注采购价格的降低,而是要树立一个全方位的成本管理理念。在选择供应商时,应把所购物资的综合性价比作为采购决策的依据,也就是说,既要考虑货物的采购价格,又要注重货物的质量、性能和供应商的承诺,如售后服务、保质期、交货期、送货与安装等。除此之外,产品设计方案的创新在成本控制上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应在保证产品质量、性能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最优的产品设计方案,通过改变材料的使用状况来减少原材料消耗,或尝试用新材料替代原材料来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六)建立和完善企业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行为

制定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但能使企业的采购活动规范化、高效化,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明晰各相关责任人的工作权力范围,理顺采购的程序、有关部门的责任及关系。企业应在采购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实施有效的全过程监管,制定包括采购计划/申请/预算管理制度、招标管理制度、物资验收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招标机构管理制度、评委管理制度、财务结算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采购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全方位抓好采购管理,规范采购行为,保障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总而言之,采购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想要追求采购过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就要学会以最低的投入去获取最高的收益,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树立全方位成本管理理念,将“多、快、好、省”的精益管理方法运用到采购管理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采购技术,努力推动采购的科学化、高效化,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尹强.采购就是这么简单[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 吴洪刚.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浅析[J].中国市场,2007,(Z2).

[3] 吴戈.降低采购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前提[J].中国流通经济,2006,(8).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共享;集成;培训 

 

 

1 绪论 

c类物资概述:abc管理又称巴雷特分析法,把企业的物资按其金额大小分为a、b、c三类,然后根据重要性分别对待:c类物资为品种多,实物量多而价值低的物资,其成本金额约占10%,而实物量不低于50%。 

c类物资品种广泛,包含大部分备品配件、机电产品,日用电器、电料、仪表、杂品等近十万种品种。 

2 加强企业c类物资采购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油田进入采油后期阶段,成本控制成为管理的重中之重,采购已从战术地位提高到战略地位。c类物资的采购管理、成本控制也提到重要议程;因此必须研究总成本最优的采购管理方法。 

3 c类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问题 

3.1 采购批量小,供应商不愿提供物料 

从油田物资管理角度,希望达到零库存,通常做法是建立供应商寄售储备。而因c类物资品种多,单件数量较小,供应商资金占用加大,这样很多供应商不愿意提供物料。因为一般供应商也重视批量订单,以降低制造、物流成本。 

3.2 供应商的数量多,实力参差不齐,采购成本过高 

由于供应商的数量多,综合实力良莠不齐, 使得企业管理成本增加;导致物资来源分散, 企业平均购买力下降 ;物流路线交叉过多,物流成本过大,从而造成企业资本流失。 

3.3 采购制度、流程不合理,采购人员的个人问题 

采购规范化较低,缺少采购策略方面的研究。业务人员往往陷于处理反复、繁琐事务泥潭,对市场产品质量、价格信息(反馈)的掌握与实际变化滞后或脱节。采购计划缺少预见性,导致多次重复采购。产生效率低的现象。 

4 成本控制思路 

4.1 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有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等。要全面改善和提高这些关键要素,尤其是及时供应,必须借助于外部资源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相互依存的供应链关系,供应商能够方便地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供应部门可以快速得到所需。通过有效协作,达到总成本最优的目标。 

4.2 供应商的管理与信息共享 

对于c类物资,在网络供应商的引入和采购上不能一味要求厂家直购,应注重对供应商,企业内部,整个流通渠道的有效整合。物资部门与供应商要实现信息共享。我们应抛弃那种认为企业信息是企业所独有的,是其能够获得竟争优势的关键的固有想法。企业信息共享应该是双方对于采购物资的需求及供给的信息。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的信息处理系统密切联系,积极交换数据,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的共享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决策可能造成的成本损失。信息共享,采购方减少存货,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提高订单响应速度,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进行统一配送,甚至共同配送,提高配送的效率,降低配送成本,使合作双方都受益。 

4.3 着重提高计划整合能力 

首先是提高资源市场分析水准。根据油田所需求的物资品种,分析资源市场情况,包括对资源分布情况、供应商情况、品种质量、价格情况等。资源市场分析的重点在于了解市场状况,把握价格的变化趋势,为采购提供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有利的采购环境,增强采购计划对采购的指导性。 

基层对局部信息的掌握程度优于上级供应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供应站、点的能动性,通过集思广益提高计划准确性和预见性;在此基础上编制常用物资消耗目录。把提高常用物资的计划准确率作为工作重点,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5 预想实施解决方案所能带来的成本效益 

5.1 采购成本将会明显降低 

当“集中采购和统一采购”系统实施后,其采购成本将会大大降低。首先集中大批量采购,议价能力大大提升,同时又避免重复采购,又可以优化采购的物流路线,降低了整个采购链的成本。 

5.2 采购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在优化供应商的基础上,基于电子采购的实施,物资部门将会降低采购的复杂程度,采购订单的处理时间也会降低,内部的员工满意度也将会提高。 

5.3 供应商的满意度将会提高 

统一的流程,标准的单据意味着更公平的竞争。集中化的采购方式更便于发展战略性的、作为合作伙伴的商业关系。从电子采购系统推广角度而言,供应商更欢迎通过简便快捷的网络方式与采购部门进行商业往来,分享电子商务的优越性,从而达到共同降低成本、共同增强竞争力的双赢战略效果,保证了产品的供应。 

第5篇

关键词:企业采购;物资采购;采购成本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154-02

1 概述

近些年以来,随着社会的迅速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开始面临着一系列竞争与挑战,尤其是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物资采购管理往往会涉及到诸多环节,具体包括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以及储备管理等。其中,计划管理可谓是物资供应的起点,同时还是物资成本的开始;降低物资进价及控制成本是采购管理环节的关键、重点所在;储备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库存量不仅能够与企业的生产需要相满足,而且还能够实现最小化的库存,也就是实行零库存管理模式。企业如果无法有效地监督与控制物资采购,那么便会带来难以估量的且难以补救的资金流失。所以,在物资采购环节上,企业应当以成本管理、资金管理为重点,切实地将采购信息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预算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构建起有效合理的运作机制,以便于提高企业效益,降低企业运行

成本。

2 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的重要意义

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企业的整个持续经营过程来看,利润就是收入减去成本,因而企业利润的决定因素可以说就是成本。从企业成本的构成来看,物资采购成本是其中尤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其大小会对企业利润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企业时时刻刻均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层次也处于持续提升状态,所以,采购成本的控制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是非常重要的。按照杠杆作用可知,通常认为,企业采购成本每降低1%,能够提高5%~10%的企业利润,甚至提高的幅度更大,特别是采购资金在企业平均销售额所占比重不断增大的趋势下,采购成本的降低不仅是企业第一利润实现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现代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可以说是面向市场按时、按量、按质、以低成本采购企业所需的各类物资,其借助于采取有效、科学的管理方法,适当地调节库存,合理地安排购进物资,进而最大限度地将物资采购成本

降低。

3 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有着许多问题存在,具体包括:其一,不能及时获取信息,最新市场动态了解不到位;其二,采购过程监督控制力度缺乏,监督机制有待于完善;其三,采购成本始终居高不下;其四,采取传统滞后的物资管理模式。在现代采购物流发展及现行规模化经济的背景下,企业摒弃滞后的供应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传统供应管理模式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不利的,而且还会导致私自采购等不良状况的频繁出现,造成企业规模无法扩大,利润大幅度减少,企业效益也会由此而缩水。在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物资采购中,通常一叶障目,一味地追求商品价格的大小,而对整个采购成本的高低造成严重忽视。部分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中饱私囊,无法协调合作与供应商,供应商的频繁更换使得企业采购成本大大增加。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因技术手段与信息系统的滞后,无法及时把握市场的供需情况、物资价格的变化规律等最新的市场动态,在购买时往往会买高价格的产品,使得采购风险与采购成本增大。企业监督控制采购过程的力度不足,监督机制缺乏完善性,使得采购业务以事后分析和讨价还价为主,而极大忽视了监控采购过程以及选择供应商。

4 强化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有效途径

4.1 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

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是在对当前库存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恰当的物资采购数量、品种、到货时间以及预算价格等行为,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稀缺资源和各项工作的合理配置。采购预算的制定是在物资采购行为具体实施前来预测及估计物资采购成本的一种方法,是理性的一种对采购资金的整体规划,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保证采购资金的稳定。只有真正地有了这些约束及管制,才能够实现物资采购成本有效控制。

4.2 合理经济地选择供应商

众所周知,供应商是物资采购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要提供均等的机会给全部符合条件的物资供应商,不但要将市场经济运行的有关规则体现出来,还要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降低采购价格,提高物资采购质量。所以,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应当综合性地考虑运输成本、采购价格,既要最大限度地确保及时供应,又要防止渠道单一,以此实现采购支出的有力控制,促进采购物资供应质量的提高。

4.3 重视市场信息管理

企业应当对市场信息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强化学习信息化管理技术,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物资供应系统,比如引入电子商务,搭建供应物资管理网络平台等,以便于对企业人员合理地加以配置,准确及时地把握好最新的市场动态,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应当重视对物资供应的监察,加强约束制衡机制,也就是事前要做好采购计划,并且做到采购供应商信用等级的事前确认,事中要全过程地监督控制采购过程,充分地确保供应商与采购人员的正确交易,事后要分析采购中的问题,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4.4 加强采购过程的管理

首先,要将市场调研制度建立起来,尽可能保证价格的真实可靠性。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往往很难把握好价格的浮动比率,与供应商的现场洽谈是一种价格,电话咨询则是另一种价格,而期货交易和钱货即时交易却又是一种价格。所以,要将市场行业掌握好,建立起信息网络,优选价格于市场信息中;其次,要与资质好、物资质量好、价格优惠且信用等级高的经销商切实地构建起长久合作的关系,借助于经销商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来更好地了解市场,真正地做到统筹规划;再次,要主动积极地开展营销策略,新企业为了能够使产品打开市场,与有着较高知名度的企业相比,通常同等材料的价格相对较低,所以,在确保产品质量且抓好新企业上市心理的基础上,企业要积极地与其合作;最后,为了更为准确地对市场物资动态加以掌握,还应当对物资传真快讯进行订阅,并且由专门的人员总结分析,优选价格,实施限价控制,以此实现材料采购成本降低的目的。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往的物资采购管理方法已无法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所以,企业必须强化物资采购管理,要构建科学的信息系统,学习及掌握先进的信息系统,以便于尽快地得到最新市场动态,与此同时,还应当完善及规范物资供应监督管理机制,形成全过程的物资采购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获取最大利润,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现昌.强化煤炭企业集中采购管理努力降低物资采

购成本[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15):67-68.

[2] 李建生.强化物资采购管理对减少采购成本投入的分

析[J].管理观察,2012,27(10):90-91.

[3] 吴丽威.浅谈钢铁企业如何强化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2(2):167-169.

[4] 陈静.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J].铁路

第6篇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企业发展过程中其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成本、质量以及服务等。因此,企业想要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在供应链中各节点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作为一种新的集成管理模式,供应链能极大的提高企业资金运转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有效缩短了企业交货周期,对提高其生产效率,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供应链集成下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和对策

1.实施集中采购模式

实施集中采购是供应链集成下企业进行物资采购管理的最佳选择,同时它也是企业实现价格空间降低的基础前提。近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集中采购已逐渐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首选的采购方式。集中采购与传统分散采购模式相比起来,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集中采购而实现企业规模效益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整体物资价格。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策略成为企业增强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许多企业都会根据订货批量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一样的销售价格策略,如适当进行优惠政策等。与此同时,企业通过集中采购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并且能有效避免重复采购,对企业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以及减少库存的积压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健全市场调研制度

要实现供应链集成下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市场调研制度。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稳定和一些经销商之间长期合作的关系,并从经销商处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资源,以保证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市场信息,实现统筹兼顾。其次,企业必须要积极主动探索并采取新的营销策略。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安排特定人员进行市场分析和总结工作,并定期给企业一定的价格指导,以便于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整个市场上最新的物资动态。企业根据所掌握的市场物资动态,就可以不断优化自身的采购模式。如通过信函及电话等方式咨询价格,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单位报价,以便于筛选最优价格,实现企业材料成本的降低。

3.完善物资采购的渠道管理

供应链集成下,企业还需不断完善自身物资采购的管理渠道。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重点加强对主渠道的管理。企业的物资采购渠道有很多种,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先要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筛选出一个或是几个主要的采购渠道,将其作为重点的管理对象。其次,企业也要不断探索和开辟除了重点管理的主渠道之外的新渠道。通常,企业确定了主要的物资采购渠道后,其整体的物资采购模型基本上也就完成了。这时需要企业加强对新采购渠道的探索和开辟,以便于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以主渠道为主,多种渠道并存的采购模式。这样企业才能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的物资采购渠道看,实现降低采购价格的目标。

4.合理选择供应商

供应链集成下,企业必须要注意合理选择供应商。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认真分析物资公司具体所需的物资情况,对物资的采购管理进行进一步的主次划分。对于需要重点采购的物资,企业必须要对其供应商进行严格的把关,规范其准入的制度。同时,企业还需致力于科学评价体系的制定,来实现对各供应商实力的综合评价,从而确保供应商的价格、质量以及服务和信誉,降低采购的成本和风险。除此之外,企业同供应商之间建立战略伙伴的关系,积极参与到供应商产品的设计以及质量管理等具体环节之中,有利于提高采购产品的质量,降低采购的成本和风险。

5.强化采购监管体制

供应链集成的环境下,企业要能够充分发挥物资采购监管体制的作用。具体实施方法为:首先,企业必须要积极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采购奖惩制度,并严格把关执行,以提高企业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管理意识。同时,企业科推行采购人员责任和供应商挂钩的制度,以此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企业还要充分实行群众监督以及监督部门挂历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企业内部物资采购管理的制度化、透明化和公开化。同时,积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促进企业内部物资采购的民主化和公开化,并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工作评价。对于一些有违法乱纪行为的采购员,及时查处并将结果公开,以此来规范企业的采购行为。

三、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企业采购管理;供应链集成化;发展趋势

企业采购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像原材料、生产或销售所需要的设备设施等。由于通过压缩采购成本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直接转化为利润,采购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渐渐突显出来,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供应链集成化下的采购管理需要解决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众多供应商之间的联系问题[1]。提高采购管理效率,打破原有传统的供需模式,成为新形势下企业采购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企业采购管理发展现状

1.1发展现状

本篇文章提到的企业采购是指狭义的采购定义,是指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公司生产最终产品和服务提供生产原料的活动。

制定合理、适当的采购目标是采购管理的关键步骤。首先是对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的合适与否与企业的生产销售关系紧密,需要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对供应商的实力、信誉、行业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共赢、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防止供应商恶意抬高原材料价格、产品生产偷工减料、延长交货期限等现象发生。目前,企业的采购重点一般放在供应商所品的价格上,采购部门在选择供应商的问题上考虑价格因素会多于其他像供应商信誉、实力、产品质量、交货期限、售后服务等因素。有些企业对采购时间把握不够准确,无法保证合理的库存。有时候过早采购,造成仓库积压,浪费空间;有时候采购滞后,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企业生产线被迫停工。这些都是目前企业在采购中经常发生的问题。

1.2存在的问题

1.2.1缺乏重视

当前,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企业都将销售板块作为管理的重点。更多的关注在如何将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集中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在产品的宣传推广上,而对采购环节却缺少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往往忽视采购对产销的直接作用,把“采购”这一前期保障与后期销售不能同等对待。

1.2.2盲目采购

在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以产品原材料为主要采购内容的工业生产企业来说,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灰色采购。采购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地选择供应商,直接造成采购主体的经济损失,使得一些以次充好的原材料应用到生产当中,对生产产品的质量造成了直接影响,给企业的声誉带来损失。近年来,各地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食品事故等多是源于采购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1.2.3打压供应商

企业采购活动的主要参与对象是采购人员和供应商。采购人员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会对供应商给出的价格进行议价、还价、压价,一味地追求显性的价格最低化,而忽视隐性的综合成本最低化。针对行业内的大型企业而言,规模大,需求量大无疑是企业的生存优势。采购人员也比较善于利用这些买方优势条件一再压低供应商的价格[2]。另一方面,供应商为了维持合作关系,处于劣势的境地只得降低报价,但是这也为两者间长期稳定合作埋下隐患。企业拖欠供应商货款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国内的知名企业,例如沃尔玛集团在中国各地都存在拖欠供货商货款的问题,而在美国本土这种情况则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拖欠货款会产生一笔高额的赔偿金。

1.2.4采购效率低下

采购环节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企业内部管理、运营制度不健全,导致在采购审批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不能对供应商及时下单,原料就会延迟发送,最终影响生产。缺少监督机制是企业采购效率低下的另一个原因,企业用于采购的专项资金被人挪用甚至占为己有,会直接导致采购活动无法进行。

2.供应链集成化

2.1供应链集成化概述

在传统的概念当中供应链就是指原材料的转运,现今,供应链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供应链是联系原材料、产品、客户三者之间的网络。供应链内各成员为了实现整体绩效,进行信息、资源的协调整合。集成过程在企业内部会经历三个步骤:(1)初始阶段、(2)功能集成阶段、(3)内部集成;供应链集成主要集中表现在外部集成阶段。供应链集成化由顾客化需求-集成化计划-业务流程重组-面向对象过程控制组合成作业回路;顾客化策略-信息共享-调整适应性-创造性团队组成策略回路;作业回路形成每个作业性能评价与提高回路,供应链集成化就是围绕着三个回路展开,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2.2供应链集成化的实施应用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买方市场”已经取代了“卖方市场”。角色的转变,也改变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买方主体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要求更加多样化。为了适应新变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不断改进自身产品的质量,缩短产品更新周期。供应链集成化则可以将企业之间以及外部的采购协同组合起来,提高供应商的应变能力,同时可以及时反映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3.供应链集成化下的采购管理

3.1重视信息技术应用

企业的采购人员在供应链集成化条件下,首先要对供应商进行寻找鉴别,为企业选择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商家建立合作关系。解决采购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依靠信息技术。企业与供应商就所需采购产品的价格、数量、质量、到货期、售后服务等信息进行协商确定后,及时将采购清单发送给企业各部门和供应商,方便企业对生产和库存的安排。

3.2转变采购思想

摆脱传统的以补充库存为目的的采购思想,采购部门应该针对生产的进度和对原材料的要求制定相适应的采购计划。增强采购的主动性,参考或使用准时化采购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因库存过剩而导致的企业储存成本的增加。

3.3转变合作关系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由一般的合作买卖关系上升为战略合作关系,两者之间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利用供应链集成化的优势,增强竞争力,共同发展。要想转变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企业首先要抛开自身的单一利己思想,消除无条件对供应商价格的打压、拖欠货款等行为,以合作共赢的态度看待与供应商的合作。这样,一方面供应商可以拥有稳定重组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在保障产品质量的条件下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积压的风险。作为企业,可以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在资金资源、技术等方面给予援助,使供应商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提升自身在众多供应商之间的实力,与企业一起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

3.4强化激励政策

无论是对供应商,还是企业内部的采购员工,都需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企业通过树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认识到自己企业的重要性,从主观意识上加强采购部门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采取奖金、带薪假期等福利政策激励采购部门员工提高采购效率,获得更多的利润[3]。对于供应商,能够确保持续高效的订单就是对供应商最大的激励,企业可以对长期合作、信用较好的供应商分配更多的订单,实现结构优化配置[4]。

4.总结

供应链集成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采购管理在供应链集成化条件下,也向着科学化、人性化、系统化趋势发展。企业采购部门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寻求改进措施,结合运用新的管理技术手段,转变传统思想,促进企业同供应商之间“黑暗时代”的终结,与供应商建立互利共赢为宗旨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采购管理的新变化势必会从长远和宏观的层面上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从而使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薛岭,蒋馥.供应链的模式与协调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8,7(3):34-36.

[2]陈志祥,马士华.供应链中的企业关系[J],南开管理评论,2001,2(3):56-59.

第8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 风险管理 物资采购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桥梁建设投资规模之大、建设标准之高、采用技术之新已表明了我国桥梁建设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在桥梁工程中细节取胜,精益求精,创新高规格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以适应桥梁工程物资采购供应规模庞大、种类杂多、标准精高的需求成为大多数桥梁工程现阶段所要追求的目标。本文致力于通过在风险管理框架之下探讨在桥梁工程中保证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的理论基础。同时提出我国桥梁工程物资集中采购供应的科学模式,降低工程物资采购供应成本,提高工程物资管理风险应对能力,保证工程物资采购供应质量。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项目风险就是存在于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的风险,是造成工程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各种不确定性。而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一般包括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评价与风险应对这三个模块的整合应用。

工程项目产生风险的根源通常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错综复杂,呈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一个工程项目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法律风险和组织风险。在桥梁工程中建立科学的物资采购管理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和组织风险。经济风险指的是在经济实力、经济形势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因素构成的潜在不确定经营后果,例如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的行情、建材和人工费的价值变动等。组织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有关各方关系的不协调、管理人员能力不强、管理机构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以及工人素质低等造成的风险。

桥梁工程的风险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物资采购又是工程能够顺利完工的基础工作,因此其风险管理也必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首先确定项目风险的评价基准,即针对不同的项目风险后果确定可接受水平,其次综合考虑与运用概率分析法、模拟法、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等分析方法来了解和评价所面临的风险水平,以项目成本效益为目标,在组织上和工程上全面落实风险控制责任制,管理与解决项目物资采购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项目的质量兼具。

在对具体问题做出一定的风险分析之后就应该探讨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从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波及的范围大小等多方面考虑,提出多种策略,主要包括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保留和风险利用几种方法。

风险管理体系下的物资采购管理

1、物资采购计划,重在风险预防

一个完整的物资采购管理是从物资采购计划开始的,而一个科学有效的是物资采购计划必须着眼于工程的物资消耗定额标准之周密、精确及合理,这就需要首先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电子信息平台,将采购部门、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及监督部门的电子信息系统于一体,做好采购中心的顶层设计,使各个采购单位通过共享基础资源信息库有机的联系起来。其次桥梁工程所需物资是零散且复杂的,从未开工时的基建用品、工程项目中庞大的专门材料物资和工程结束后的修旧利废等等的具体操作都是在物资消耗定额计划中所要考虑的。物资消耗定额要想做好衡量物资利用的节约与浪费之标准,必须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数据统计分析和技术查定,做到充分利用具体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紧密联系,在此阶段要注重考察工程所在地区的经济政策变动和市场环境优劣,全面分析工程项目潜在的经济风险,通过计划管理、计划采购,在工程开工之前就必须掌握优势货源,与需求相协调,以最少的资金占用和劳动消耗保证整个工期的物资供应。

基于物资计划阶段并非是应急性质的风险管理阶段,所以此时应该侧重于运用风险预防和风险转移两种风险应对措施,长期桥梁工程需要考虑投资的时间价值在盈亏平衡分析中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中短期桥梁工程应慎重当地资源与自身资源利用之间的协调。

2、多样性采购,关键在于审时度势

采购同样是物资管理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突出的风险特征是不可预测性,但风险管理失败的后果往往是极其严重的。所以我们不只是做到由物资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技术标准、资金状况、信誉等方面的评估审查,更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与供应商的关系。长期桥梁工程应当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以避免供货短缺、市场不利变动。中短期的桥梁工程通常并不选择固定的供应商,所以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供应商的诚信问题,以避免遭到价格欺诈或者合同欺诈风险。对于购买数量较少、结算金额不大而又频繁发生的物品如电缆、标准件、机车配件或者生活物资等要进行经常性的询价。对于桥梁工程所需的大型专门物资应当做好公开招标采购的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尽可能使更多的供应商参与。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风险管理体系下的物资采购管理并不以价格最低化作为选择供应商的标准,而需要综合考虑工程不同阶段的风险特性,工程前期的物资管理要侧重考察物资来源的稳定性,必要时建立集中采购中心,而后期则应以物资的回收利用为目标来选择灵活性大的物资供应来源,例如网上采购。

风险管理体系下的物资采购保障体系

将风险管理的概念引入至桥梁工程的物资采购管理之中,不仅仅是要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在工程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不断合理的降低采购成本,更是要利用管理出效益,争取从传统的节流式管理转变成为开源式的物资采购管理。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考虑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健全程度,使其在物资采购中发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才能有效避免任何难以预料的风险。在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在不同阶段建立一套完善的物资预算计划、多样性采购程序、严格的审批结算制度,同时加强供应商的动态管理,力求缩短采购环节流程,同时确保采购质量和降低采购成本,然而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的监控制约机制更是新模式下的物资采购管理必不可少的。

健全物资采购管理的监督管理体制,需要从监管机构、监管职责、监管方式等不同方面进行改善,重在规范程序,加强监管实效。项目工程应成立统一的物资采购监管机构,明确其监管职责,确定监管的主体和客体,从采购前期的预算计划、采购目录,到后期的结算、履约以及跟踪评价等全过程加强独立性的监管。风险管理体系下要创新物资采购监管方式,就是要建立动态多层次的监控体系,将各职能部门、供应商、评审专家小组或者社会机构都纳入监督范围,加强事前监督以及应急危机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最后也必须从机制上完善物资采购机构考核和监督检查工作,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四、结语

在桥梁项目工程中强调团队的风险意识,搞好物资采购管理,对于保证和促进工程持续高效的推进及完工,降低工程成本,节约物资消耗,加速资金周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各项决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风险管理理念即是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融入到工程建设管理之中,使工程的效益达到最高且最长远。

参考文献:

第9篇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行业对油品需求量及品质要求居高不下,给我国石油企业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内大型石油企业纷纷开始建立新的石油生产基地或加快了对原有生产系统的改造升级进度,一批新的石化工程建设项目开始形成。在石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采购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降低项目成本、保障工程质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因此,企业有必要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管控力度,使有限的资金能发挥最大的价值,从而为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石油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采购审批程序的问题

石油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向上级、不同部门进行工作汇报。以采购环节为例,采购方案、采购成交结果需要经过上级领导的报批,采购实施还需要需求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的多方参与,这样可提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度,但同时也加大了采购内部审批流转的环节。若石油企业没有建立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则各个部门的领导签字就需要长时间流转,由此影响了采购效率,进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2.2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物资采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企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力度也逐渐加强,供应商管理制度开始建立并实施,但由于该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首先,供应商数据库不完整,一些专业的供应商资料需要进一步健全。否则,在采购实施前,需要利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供应商,这就增加了采购的时间成本,影响采购效率。其次,采购时,对供应商的审查不全面,无法了解供应商的真实情况,与供应商合作存在较大的风险。最后,缺乏供应商评价机制。在供应商履行完合约后,没有对其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价,导致部分损害企业利益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总之,供应商管理方面还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

2.3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在采购大规模物资时,应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在大规模工程项目中,招标采购已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就当前而言,招标采购环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首先,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对招标合同细节的描述不准确,需要在标书后面进行说明,影响采购进程;其次,招标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也没有对投标单位进行深入的了解,这就出现部分项目投标单位过多,而另一些项目投标单位过少,导致流标问题的发生。最后,评标机制缺乏灵活性,仅以价格作为主要参考,忽略了采购质量,以至于在合同执行阶段出现问题时,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展。

3石油企业采购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3.1采购管理组织及流程的优化

采购组织机构应按照权责分明、目标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进行组建,首先,企业集团应适当放弃采购指挥权,将其下放到集团内部的子公司层面,调度子公司独立经营的积极性;其次,对向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改变以往工作交叉,重复采购的矛盾。企业可建立集中的采购部门,对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的工程、物资和服务进行统一采购管理,配备专业的人才队伍,提高采购效率。最后,优化采购流程,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采购流程的时效性;完善采购监督体系,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力量进行监督。

3.2采购计划和采购策略的制定

成功的采购是企业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和采购策略十分重要。采购计划的制定要以工程项目整体规划为基础,对整体计划进行科学分解,由此细化到一项项具体的工作;具体操作时要结合物资市场行情、成本、质量、资金以及国家政策等内容,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工程采购一般的采购策略是按照区域相关性原则和工艺性惯性原则进行划分,以便于后期的管理和协调;物资采购策略一般按照集中采购、固定量打包采购或框架协议采购;技术服务类采购则可通过公开招标或询价必选的方式进行。

3.3供应商管理改进

完善供应商数据库信息,为下一阶段的采购做好准备工作。完善信息包括供应商产品性能、履行合约能力、社会信誉度以及供应能力持久性等,通过对供应商实力、生产规模、管理水平、资金情况的调查,对其进行等级划分,然后按照不同的等级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对于各项指标都较高的供应商可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有限付款等,对于多方面不合格的供应商应进一步了解,然后决定是否进行后续合作;而对工程造成严重影响的供应商则应淘汰,并依法追究其赔偿责任,由此保障供应商质量的稳定性。

3.4招投标采购工作的设计方案改进

首先,做好招标前期的准备工作,针对各部门的采购需求,组织专业人员对招标采购进行实施论证,按照招标内容选择招标形式为公开招标还是邀请招标;按照工程设计方案编制标准文件,确保文件的客观性、严谨性。其次,评标方法的改进。评标是整个招标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结果是否合理公正。将原有的低价中标法,改为综合评分法。专家评议、最低投标、接近标底、二阶段评标法以及综合评分法都是现行的评标方法,其中综合评分法应用最为广泛。最后,做好投标人资格审查工作。为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通过预审了解投标人的概况、信誉、财务、人员等基本情况,确保投标人具备一定的生产或服务能力,能按照双方规定履行合同。

4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物资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的增加,电力建设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力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涉及到工程建设的成本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内容。加强物资管理在电力施工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控制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1物资管理概述及电力施工企业开展物资管理的必要性

物资管理指的就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所需要的物资的采购、应用等环节进行组织和管控,主要包括制定物资计划、进行物资采购、合理使用物资以及科学储备物资等环节,当前电力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内容:首先是根据企业对材料物资的供应情况进行规划管理,其次是结合企业对材料物资的实际需求进行物资采购,最后是在上述两方面内容的基础上,物资管理人员对物资的存储情况、使用情况和剩余量进行存盘管理。物资管理的方法有很多,当前常见的有仓库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运用ABC分类法等,通过物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近年来,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快,电力施工企业对物资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物资的采购、使用以及储存都会直接影响到电力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比如说,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计划可以为物资采购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采购到适合的物资,避免物资浪费;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可以避免出现采购人员因追求利益而做出以次充好的事情;加强物资的使用和储存管理可以充分发挥物资的作用,避免物资出现损坏等现象。因此,企业如果想增加收益、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提高对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当前电力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仍存在物资管理机制不成熟、物资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升、物资管理模式落后、成本管控不合理等问题,因此,电力施工企业应该积极解决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2电力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物资管理机制不成熟

电力施工企业的物资招投标制度和招投标组织体系不够完善,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大多数的电力企业有完整的物资招标组织,但是在建筑招投标物资的组织缺乏完整性,从而降低了执行力度,导致所形成的组织体系不够完整。物资采购的询价机制也存在很多漏洞,且续标的采购手续不够严谨。例如,依照相关的规定,对于金额比较大的物资进行批量的采购中,电力施工企业需要采用基本的招标形式,但是电力企业在实际的物资采购中采用的简洁的封闭报价的形式。而且在进行询价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对三家及以上供应商开展询价工作,大多都是对两家甚至是一家供应商进行询价,然后就直接开始采购工作。在对相同物资进行采购时,电力施工企业一般是使用之前的合同进行采购,没有考虑物资价格的波动,这样就会出现不合理的采购。

2.2物资管理人员素质比较低

在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中,物资管理人员一般作为企业生产的辅助人员,聘用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员。他们没有专业的物资管理知识,并且没有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而且目前电力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人员的年龄偏大,他们的知识结构老化,陈旧的物资管理模式导致他们的思想僵化,这样他们难以接受创新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物资管理人员的知识面比较窄、素质不高,而且缺乏系统化的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在物资的管理过程中,往往是依靠经验而不是科学理念。由于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现代化的物资管理方式无法推广,这样,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无法提升。

2.3物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

电力施工企业的物资供应中由于物资种类繁多,而且复杂,电力施工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较低。当前大多数的电力企业建立的物资职能部门和其他的部门进行物资的采购,这样就会造成物资的采购缺乏专业化,从而影响到电力施工企业的经营水平。电力施工企业在企业物资的管理中没有重视管理系统的科学化、信息化建设,这样就造成了物资缺乏信息共享的平台,最终导致物资管理模式落后,影响到了电力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

2.4采购流程形式化,采购过程监督力度不够

电力施工企业物资的规格品种繁多,而且采购工作具有复杂性,虽然电力施工企业已经明确加强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采购成本控制不到位,采购流程形式化,采购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在实际的电力施工企业物资管理过程中,基层部门由于受到物资采购形式化的影响,最终导致采购权的不明确、不合理,常常出现物资管理和物资采购混为一谈的情况,虽然在项目施工中具有存储材料的库房,但是还会出现货物名称对接不畅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管理人员无法确定材料物资的实际使用数量和库房剩余数量,导致物资材料出现积压浪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项目的施工进程,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造成资金浪费。另外,采购过程监督力度不够也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在电力施工企业中还没有统一的机制来对物资价格制定进行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采购部门同时负责采购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导致外部监督作用难以真正发挥[1]。

3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水平的策略

3.1完善采购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的询价机制。在询价机制中,电力施工企业需要构建物资采购分析制度,对物资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对物资的验收、洽谈以及询价等环节进行跟踪记录,确保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电力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采购物资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确保充分了解市场信息,能够和供应商进行公平的交易。而且在物资采购中需要把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这就需要对供应商的信誉、资质、物资质量、供货时间等各个方面进行审核,从中淘汰一部分不符合规定的供应商,从而确保物资的质量,采购管理如图1所示。其次是建立企业物质的分级管理制度。电力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以及对不同级别物资的管理职权。电力施工企业的总部需要依照物资的需求量和重要性等因素,明确各级部门的物资采购的权限,对于管理方法进行明确的规定,避免出现物资采购越级的现象。最后,需要做好物资的计划管理工作。电力施工企业需要时刻关注物资企业的计划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物资计划。建立物资采购的数据库,并且需要加强技术部门和设计单位的联系。对于大宗消耗的物资材料,需要拟定储备定额。在拟定储备定额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稳妥的方针,确保定额物资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

3.2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中,物资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学历水平,需要懂得电力施工工程的知识和管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在电力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中,加强物资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是优化电力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关键。物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电力施工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物资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仓库物资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电力施工企业提高物资管理的水平。对于电力施工企业引进的物资管理人才,需要具备“爱岗敬业,两袖清风”的优良工作道德。只有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够改善物资管理的质量,从而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3科学管理物资,提供信息共享的平台

电力施工企业在进行物资管理时,需要了解当前使用的物资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实际需要了,只有不断创新、优化物资管理模式才能够提高物资管理水平。电力施工企业需要加强物资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做好企业物资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且进行科学计划的企业物资管理,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除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之外,一个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体系也是非常关键的,首先,电力施工企业需要选择一个长期合作的稳定的供应商,以此来保证物资材料的质量,并对物资材料的采购过程进行透明公开处理,在此基础上,实现电力施工企业施工项目部门和技术部门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建立物资管理数据库,实现物资管理项目的标准化推进,保证物资供应技术符合施工项目的实际需求,其中需要重点注意大宗消耗材料的定额储备计划,以“科学稳妥”为物资管理原则,将物资管理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当中,从历史物资使用情况来保证定额物资材料的准确程度,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生产部门所需物资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第11篇

[关键词]采购管理 供应商 战略合作伙伴 共赢

一、采购管理概述

企业是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提品、服务和创造价值。所谓采购管理就是为了保障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而进行的采购活动,为了保证其有序而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采购管理不仅与采购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也是面向其他所以与采购相关的工作人员,其任务是将企业的资源有序的调动起来,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的物资供应,进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采购的重要性

(1)第一关即质量

一般来说,在设计不出现差错的前提下,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最开始是由采购物料的质量所决定的。举个例子,一个顾客去商场买了台电视,回家后发现电视的色彩并没有想象中的好,那么这个顾客一开始是不会去思考显象管是哪一家生产的问题,而是指责电视机出自于哪个品牌。

(2)第二关即成本

在现有的企业中,大多数都将目光放在了管理费用及员工的工资中,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部分,及采购成本。降低工资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而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还会打消员工的积极性,员工没有动力去做好工作,就会使企业停滞不前,甚至亏损。不管是大型的企业还是小商家都应该意识到产品成本的重要性,产品成本高,在出售时定价就相对较低,这样对于产品销售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所以不管在什么经营活动中我们必须把成本摆在关键的位置,或者放在首位。

三、我国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时采购的发展阶段已经有纯文书工作上升到商业层次了。根据英国皇家采

购和供应学会专家琼斯(JONES)指出,如果企业通过战略采购和供应链联盟管

理节约成本达到25%,那么就是成功的。总得来说目前在企业的采购管理中最常见问题可以归纳为:

(1)传统供应商的管理不足

我们都知道,供应商作为经营的一个起点,对企业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供应商是否合格关系着企业的经营成本的高低,也决定了企业最终是否能够获利。所以说我们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不能够马虎,目前我国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最主要的标准是质量,其次是价格,企业也在选择供应商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主观成分过多,供应商选择的标准不够全面,或者是企业内部主要负责人将自己的亲戚、朋友等等来作为自己的供应商,进而个人从中获取利益而导致企业的经营状况得不到大体的改善。成本太高,这样致使企业从一开始就以高于竞争者的价格出现在市场中,从而导致顾客的大量流失,给企业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将供应商的选择作为一个关键的因素,这样才能保证成本不会太高,且产品具有竞争优势。

(2)传统的供需双方关系问题

通常来说,一个企业会花费总的销售额的60%以上来进行采购,这些采购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办公用品及其他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这个比例将直接影响着这个企业的盈利状况,本企业是否能够快速灵活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一般会受到采购的速度、效率、订单等的执行情况的影响。而企业最终产品的定价情况和企业最终是否获利会直接受到采购成本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成本高可能企业就难以获利,而低成本与企业获利也是有着直接的联系。

四、选择好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选择一个好的供应商,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才能称之为是好的供应商,或者说一个好的供应商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在我看来一个好的供应商必须具备很多方面的特质,而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所提供的货物必须有好的品质而且必须充足,不能以次充好,交货的时间必须及时,再就是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对于企业来说选择一个好的供应商应该首先成立一个专门小组,这个小组中的成员必须对各个潜在供应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样他们才能收集到最准确的信息,选择到最适合的供应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一个企业应该起码将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供应商作为潜在的合作者,这样才不会将自己处于一个窘迫的位置,如果现有的供应商出现了问题,还有另外的一个最为替代,这样才不会使企业因为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而造成企业的损失。最后,我们应该保持供应商之间的适度竞争,适度的竞争不仅能促使产品的质优价低,也会对企业的产品带来比较好的保证。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采购管理存采购在的问题,必须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合作模式。选择供应商的渠道有很多种,比如通过网络来搜索,通过一些销售人员和一些大型的展览会,再就是通过一些报纸和商业刊物等等。这些都是取得供应商资料和信息的好机会,虽然企业在获得供应商资料时会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但相对而言它的投资回报率还是非常可观的。战略采购管理步骤分析通过以上当前企业采购面临的现状和局限性分析后,企业需要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步骤:

1.设定回报目标。采购总支出是首先必须确定的,例如与供应商的联系、员工内部和外部培训的支出、差旅费或采购的材料以及办公用品等。其次,还应该设定一年、一季度或者一个月所降成本的宏观百分比目标。

2.建立评估体系。进行供应商选择之前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评估,而评估的对象不仅是现有的供应商,它还包括潜在的供应商。而对这两种进行评估时我们所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因为在对现有合适的供应商作评估时我们往往只需要作一些像质量、价格、交货期、信度等指标的正常评估,而对于新的潜在的,就会相对复杂一点,因为我们对他们并不了解,除了对它进行一些像现有合适供应商的正常评估外,我们还要调查它以前为哪些企业供过货、企业规模、生产能力等等。

3.保持动态平衡。整个市场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着,就像哲学上所说的“我们不可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合适的企业供应商不应该是静止的而应该是动态的,那么这就要求我们的供应商能够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作出相应调整,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产品保持一个较好的竞争优势,也能在消费者中赢得一个较好的口碑。

4.与供应商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控制措施。比如对信誉度较高的供应商有针对性的设置免检,定期的召开会议进行交流,特别是涉及一些商务活动时应该坦诚不公的表达出来,开展一些互助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相互鼓励相互监督,最终实现双赢。对于企业比较重要的供应商,企业应该怕出常驻代表,定期向企业汇报有关供应商的动态,有助于企业与供应商的良好沟通,将一些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共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采购管理不仅是企业组织生产的先决条件,而且是降低成本,获取利润,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找到了企业与供应商的连接点,与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从整体出发,考虑相互之间的利益,使双方利益利益最大化,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英]菲利普·威克汉姆:《战略企业家成功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

[2][美]德里克·钱农:《布莱克韦尔战略管理白科辞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3]汤世强:《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治理的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1.1.20

[4]张学志:《企业战略采购管理研究》,核心期刊,2009第9期

[5]李静芳:《循序渐进的供应商管理模式》,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王刚:《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评价选择》,融谷百科,2010.12.31

第12篇

关键词:路桥工程; 管理 ; 研究

Abstract: Luqiao as a social development indispensable construction, on the people's lif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uqiao project, schedule and quality also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content of supervision. On how to improve Luqiao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to talk about his own views.

Key words:Luqiao Engineering ; Administration ;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路桥项目管理概述

做好项目管理,有三点:起始阶段、执行阶段及结束阶段。其中,起始阶段是为整个项目资源准备和制定各种计划。执行阶段是监督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完善各种计划并最终完成项目的目标。而结束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及各种善后工作。路桥工程建设是一种社会公益性投资工程建设,首先得从整体上对一项路桥工程在结合城乡布局和城乡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效益的可行性分析,然后再作出投资的决策,上述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属于一种政府性决策行为,它属于一种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决策行为,重点分析其投资的社会效益。

2、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

2.1管理复杂。路桥工程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路桥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首先是由于使用功能的多样性使得工程产品的类型不同。其次是即便使用功能相同、工程类型也相同,但是由于建造在不同区域,也会因为地理环境条件的不同便显出差异。由此看来,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十分复杂的。

2.2管理困难。路桥施工生产的流动性为项目管理增加了难度。路桥施工项目不像其他一般的企业那样,可以在固定的地方生产和生活。路桥工程的项目人员在一年或几年内要跨地域作业。项目的流动性给员工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一般的路桥项目都地处乡村僻野,员工的生活单调乏味,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益难以提高。

3、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的问题

3.1施工流程中的浪费问题。众所周知,施工流程指的是施工的各个过程,是多组连续活动根据价值流的定义。而价值流是指企业从开始运转到结束的多组连续活动。这些活动一起为顾客创造价值。顾客也许是外部的顾客,也许是价值流内部的最终使用者,如果在流程中某个活动没有为顾客创造价值,就会被视为浪费。而在目前的路桥施工中,施工流程存在着较多的这种浪费现象。

3.3项目采购管理问题。项目采购管理作为路桥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同时是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采购管理所涉及的物资品种多、技术性较强、工作量较大,同时对其价格、质量和进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项目采购管理也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如果稍有失误,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和费用,甚至会导致承包单位的亏损。

4、改善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的对策

4.1完善施工质量保障制度

4.1.1利用工地试验室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是离不开工地实验室的。工地实验室是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路桥建设的施工中必须要有功能完备的工地实验室。实验室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立实验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实验人员应构建起实验报告反馈机制,尽可能的实现对过程的控制。实验人员务必服务到现场,利用监测数据来监控施工。

4.4.2加强工程质量的内部监理。切实的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理就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内部监理工程师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应行使质量否决权:第一,对不符合图纸施工的,如外形和尺寸不按照规格和设计图要求的;第二是对不符合监理程序的项目与使用原料、构件不符合要求的;第三是对未经过工序交接检查的工程环节与未经工程师签证的“隐蔽工程”。

4.2 项目任务与综合能力的动态平衡项目经理要从工程一开始就做好该项目在总体上的需求预测,并将其纳入总体运筹网路,要事先分析各项生产要素的需求结构、需求产量及时间要求,而后分别绘出曲线图并进行优化。通过合理利用各施工项目施工高峰与低谷的时间差,得出较为均衡的总需求曲线,进而对管理和人、物、财等方面均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保证总体上的动态平衡和各分项目之间的紧密衔接。在生产要素需求高峰错落差起伏时,要通过科学调度、动态优化配制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确保整体优势迅速聚集并发挥作用。对降低成本、保证工期和提高整体综合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3适应项目施工特点的运行机制

4.3.1加强对工程队和承包作业队的管理。项目经理要将完成项目任务的工期、安全、质量和效益等指标责任连同责任项目的用人权、经营权和财权交给下属的施工单位。使双方关系从行政管理的上下级关系转变为甲乙方的经济合同。各队将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到承包作业队、班组以及个人,使施工作业层不再是单纯的劳务型管理或是对某一分项目进行施工组织管理,而是以总目标为宗旨,按照“四能建制、动态组合、分层管理、微型承包”的原则进行施工。

4.3.2推行项目承包。项目经理要通过对各项目费用进行总体控制,实现对各项投人产出实施宏观管理和有效服务.这样.既突出了工程项目的中心地位,又有利于降低消耗、挖掘潜力、加快施工速度以及提高经济效益。

4.3.3加强安全管理。在路桥施工中应处处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并根据安全管理制度和分工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划分安全责任区,要坚持上岗前安全教育,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内部劳动纪律。施工后及时总结安全生产情况,同时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加强防范。保证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此外,要加强科技管理优势,推动技术更新切实发挥出科技人员的优势。坚持面向施工前线,科学决策。强有力的组织好科技项目施工的实施,从而让科技更快的应用与生产,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在施工技术中施行科技人员负责制。要充分发挥出高级技术人员带动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的进行技术攻关,挖掘技术人员的潜力,对解决关键问题的技术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