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7:33: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交媒体舆情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是指网络信息工作的部门或人员在特定时期或者在特定的事件中对公众在互联网上发表的言论和意见进行监视、收集、分析、整理及预测的行为,这些言论被称为网络舆情。
当前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平台主要是基于信息采集、整合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对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并由相关部门形成舆情工作报告、舆情信息简报等,为舆论引导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舆论呈现的新特点,促使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这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
网络舆论信息格局发生变化,舆情分析质量亟待提高。据人民网权威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2016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断向社会各层面渗透,网络舆论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网民结构与社会人口结构趋同,网民产生代际更新导致网络流行议题和文化热点发生转换,微博、微信平台化,专业自媒体步入兴盛等。在这样的变局下,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然而,有些部门的舆情信息收集工作仍然停留在报刊、门户网站、BBS、微博等开源信息的收集阶段,并未将新闻客户端、微信、直播等平台打通,难以保证舆情信息分析的全面性以及舆情热度指标的准确性。《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还对近五年来参与当年最具网络关注度的20个舆情热点事件讨论的320万微博用户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关注新闻事件和聚焦热点话题的网民发生了代际交替,在性别方面,女性的比例明显上升;在地域上,三、四线城市用户增长迅猛。受众层面发生的这些变化,也将在舆情监测工作中体现出来。然而在目前的舆情监测工作中,相关信息部门的舆情信息报送在内容上只是就事论事、停留在现象层面,对受众的成分、热点事件的社会背景以及事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分析;在形式上,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报送还停留在工作动态报告或者事件日志等形式的报送上。这样就造成了网络舆情信息的价值作用降低、服务能力减弱的问题。
热点事件话语体系不可控,舆情预警能力亟待增强。纵观近年来发生的热点公共突发事件,可以发现,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社交平台上,公众的话语体系呈现出了一些全新特征,如舆论主体的匿名性、参与渠道的多元化、生成议题的自发性、交流观点的无界性、汇集意见的实时性、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等。这些特征与舆论话语体系在传统媒体的呈现完全不同,网络舆论热点事件话语体系的不可控性大大增强。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自媒体呈现出来的话语体系最为庞杂。许多舆情信息不仅包含结构化数据,还涉及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若对其准确性、真实性逐一核查,既耗费人力又耗费时间。就内容而言,较多负面、虚假舆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单纯以关键词或主题词进行搜索容易产生误判、遗漏。话语体系的不可控性增加了舆情监测工作的难度,这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敏感性以及较强的网络操作技能。但是目前大多数舆情监测工作部门的信息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化的训练,舆情信息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就舆情监测平台系统来说,对于舆情信息的跟踪分析灵敏度较低,在有些热点事件的处理上没有按照公共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进行准确的分级,从而导致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判断力体现不出其应有的情报价值,预警能力也随之削弱。
舆情监测的技术体系落后,人机不协调问题亟待解决。网络舆论的实时性及其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网络舆情监测必须迅速、及时,但很多单位部门的舆情监测平台的方法技术体系滞后,部分单位采用了网络监控系统、有害信息过滤系统等方式进行网络舆情监测,而有些单位为了节省舆情监测设备的成本,甚至将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依托于人工网页搜索及浏览的“人工盯梢”方式上,这成为监测工作的一大阻碍,监测工作出现疏忽错判也在所难免。排除资金、人力等客观因素,现阶段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中技术方法体系的不足主要归因于“人机不协调”。机器与人工的协同分工模式不成熟、机器的辅助力量不够,导致人工智能技术在预测监测体系中分析情感、预测走势、检查效果等方面应用还稍显粗浅、机械,而在需要人工进行的高级维度分析、提出应对策略等层面,机器的应用又显得粗糙以及同质化。
人工智能为网络舆情监测带来的三大变革
网络舆情监测要适应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要求,就必须顺势而为,积极进行变革,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体系的变革、网络舆情监测研究范式的变革以及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思维的变革三个方面。
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体系的变革。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网络舆情是为了更好地对舆情进行分析研判,通过直观、简明的方式描述网络舆情信息的产生,进一步推导信息传播主体的态度倾向性、情绪感染性以及初衷、意图等,从而预测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展趋势。
如果说在“小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还可以依托于“人工盯梢”的方式来完成,那么在“大数据”环境下,当数据的量级达到了EB甚至ZB级别后,以人工监测来把握舆情脉络已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那些隐含在网络舆情信息中的观点、态度及情绪的表达,更难以从泛滥成灾的信息碎片中被真正发掘出来。加之海量信息的不共享所带来的“信息盲区”,更使得舆情信息分析不够严谨,易偏离实际,而这些问题都需要依托搭建智能化的网络舆情监管平台来解决。在平台上可以通过三种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研判相结合,再借助如眼动仪、脑电仪等受众检验仪器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综合化分析。三种主要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括:一是Web挖掘技术,该技术把互联网与数据挖掘技术结合起来,对网络上结构化数据如文字言论,以及非结构化的数据如视音频、图像等信息进行采集,完成信息前期处理的第一步;二是语义识别技术,该技术是利用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对语句中的关键词进行词义推断处理以及句子语法结构的分析,从而将复杂信息简单化,这是对采集的信息数据做进一步识别推断的过程;三是TFDF信息聚类技术,该技术主要提升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分类速度,使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处理更加及时,反应更加灵敏,提高采取措施的时效性。
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将有利于对信息进行挖掘、采集、分类、整理,从而找寻出最核心的关键性数据。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运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网络舆情的性质、发展趋势进行正确描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网络舆情监测研究范式的变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及其研究产生了颇为深刻的影响,舆情监测的研究范式从多角度发生了转向。
第一,舆情监测工作视角的转向: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受众的角色首先发生了转向,由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信息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这一转向给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受众是单纯的信息接收方时,网络信息的可控性强,舆情监测工作形式单一,把关相对容易。而受众角色发生变化以后,网络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大大增加,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传播呈现多元化特征,把关难度增加,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也从单一转向多元化,还需要对信息进行疏导、研判处理。
第二,研究视角的转向:从内容研究转向“内容+关系”研究。传统的网络舆情信息研究最重视的是受众借助网络进行的话语表达,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内容层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这一单向视角将发生转变,潜藏在内容层面背后的网络受众心理、行为、动机、诉求等多方面因素都将被关注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网络舆情信息的研究视角将透过内容层面深入到关系层面,转向对网络受众社会心理描绘、社会关系呈现、社会话语表达等多维度的研究。
第三,研究重点的转向:由舆情监测转向舆情预测。当前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主要通过对当下网络舆情的动态信息进行随机采样来收集、整理、分析,更多的是关注已经发生的事件在过去及当下的动向,对未来的发展预测难以兼顾。而借助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及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网络舆情的性质、发展趋势进行正确描述,再结合大数据分析处理整群数据来实现预测功能。比如,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通过关注用户搜索中的“流感”关键词来预测实际流感发生的时间,往往可以提前两三个周对流感的爆发进行预报及预防。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思维的变革。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出现之前,相关舆情监测部门的管理者往往由一人或几人的小团队组成,在监测信息数据量级不大的情况下,这种小作坊式单打独斗、面面俱到的舆情监控管理思维可以基本满足需求。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种小作坊式的舆情监测体系面临瓦解。当前,商业化运营的软件监测团队多达几百家,这些监测软件服务商通过开发相应的舆情监测软件为政府部门、企业主体以及科研院所提供服务,进行简单的舆情信息数据采集及分类处理工作。在数据开源的情况下,这些软件服务商的竞争逐渐由粗放型、低层次化向数据处理的优化、人机互动、机器算法的精进等层面转变。
在以上变化的基础上,舆情监测的管理思维也必须转向,组建一支人员分工明确、高度聚合集约的舆情分析团队势在必行。舆情管理的思维变革依托于人工智能监控系统改变团队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通过智能化的舆情监测系统代替低效的人工操作,其专业性要求颇高,而最佳处理模式就是专业化团队加人工智能技术。按照这样的管理思维,未来舆情监测团队的分工将更加明确,行业内部集约聚合程度将进一步提高,行业有机化程度也将逐步增强。
最近一个十分火爆的议题便是Facebook申请上市,预估市值虽然很高但也没有高出大家惊叹的地步,主要是因为大家都觉得它似乎应该也值那么多钱,1000亿美元的估值宣告的不仅是Facebook成为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也在宣告大数据爆炸时代已经到来!
事实上,facebook已经跟营销息息相关,许多企业在上面建立了主页,建构了自己的粉丝团与赞(I Like)活动网页,成都某外贸网站副总说,“我们有1/3以上的业务都通过Facebook推广;公司产品通过Facebook的人际圈子口碑相传,可信度与转化率都更高。”而针对海外市场进行网络营销的四海商舟已经为李宁、帅康、爱慕等中国企业经营其Facebook主页,进行品牌营销;在许多网络媒体与品牌企业的眼中,Facebook的价值不仅是带来大量营收,也带来了新的市场,改变了做生意的模式;因此社交媒体舆情数据分析的第三方软件与独立咨询公司层出不穷,此前Nielsen就购并了一家专门做Facebook数据分析咨询的公司,这正说明了许多大企业客户有了把外部社交网络数据纳入销售决策与预测之中。
什么是大数据?根据IDC的预测,大量新数据无时不刻不在涌现,它们以每年50%的速度在增长,或者说每两年就要翻一番多,并不仅仅是数据的洪流越来越大,而且全新的支流也会越来越多,而社交网络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所说的大数据包含了微博评论/论坛/SNS社区/物联网/舆情监测乃至于LBS商圈流量与气候互动因素;事实上,日本7-11就开发了一套系统,将POS机、物品分捡装置、便利店记录器的数据与天气预报资讯等结合,预测未来畅销货品与供货的及时性;这个例子说明了大数据爆炸虽然带来了新机会,但更多是需要企业改变现有营销数据搜集与预测习惯,更多的是改变决策习惯乃至4p相关的决策准则;但目前在国内,我们只看到越来越多舆情监测公司的出现,企业需求也是纷涌不断,这些公司都有了良好价值如CIC被奥美集团并购,但这些公司并未提供大数据整合,充其量也只是提供了新型社交媒体尤其是微博的舆情监测与数据分析!
上海我能调研咨询公司在本月收到几位客户咨询并开展了合作项目,企业客户以往做过微博的舆情监测,数据分析报告可说是比人高比Smart贵,但是在应用时往往发现这些数据有失真嫌疑,主要是中国互联网专业水军多,导致海量数据失准,因而他们希望能够找到其他营销数据结合在一起使用,并因此校正微博营销数据的偏差。我能调研为其设计了从日常营销数据,通路资讯/竞争者分析/市场调查U&A与微博舆情分析经统计模式校正的大数据整合模型,这个模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于大数据的营销流程再造,这才是大数据爆炸下的应有之题与重中之重!
此前不久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大数据是框定的主题之一。该论坛的一份报告《大数据,大影响》,宣告了数据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资产,就像货币或者黄金一样;国内许多知名企业家都参与了该会,我不禁想,如果企业仅仅将这个主题当作未来的一个趋势,那这个企业将十分危险,因为这已经不是趋势,而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也许你不需如上世纪90年代像华尔街那样招聘天文学家和理论数学家设计晦涩难解的金融产品,或是如今天的IBM雇用了全球最多的数学博士来研究数据与各行业的应用(如石油勘探和医学之类的事情);但企业家应该开始关心你的营销决策数据来源是哪些?数据如何被产生、收集、分析的?数据的量是否够?数据是否能够通过模型来建立参考常模与预测情境?这仅仅只需你办个座谈会,让你的营销/IT人员与市场调研或第三方数据咨询服务公司进行讨论,也许就能跨出很小但很关键的一步,从而让你在未来大数据风暴中越走越稳!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 微博; 传播; 中小型高校;重视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
本文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编号11zy073)之一1 高校网络高校网络舆情是舆情在高校网络传播的特殊形态,是指在校园网络空间内师生对社会及校园现象和问题的观点、态度和建议的集合,并且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一向为全社会所关注。高校网络舆情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转型期间兴起的新词汇,其主体是高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其传播平台渠道十分广泛,涉及高校新闻网、高校BBS、贴吧、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讯工具(QQ、MSN)、公共电子信箱、微博、播客、维基、RSS聚合新闻、网上调查和签名、网络新闻及跟帖等多种形式;内容主要包括和师生自身利益相关的校园管理事务和学习工作情况、生活情感交流,以及对社会问题和国家大事的关注等。高校网络舆情传递着师生的情绪态度,表达着他们的观点立场,在网络空间里经过有规律的整合和冲突形成了特殊的舆论场。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也受到学界的关注,就笔者目前搜集整理到的论文成果来看,主要论述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以内涵为主,外延的研究有待加强)、产生原因和内容特点、传播规律和管理现象、引导和控制、以及技术架构问题。仔细研读后发现实证研究较少,而且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缺乏深刻的观点和实践经验,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补缺。多数论文研究的客体是笼统的“高校”,基本没有对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研究成果,笔者就自己在中小型高校的工作经验来看认为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促进这类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成包括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大校,也包括各类中小型高校,一流的教育事业需要各种规模类型的学校共生互补,满足各类型学生的需要。中国的区域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差距也很大,发展中小型高校正是目前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要求。一般认为中小型高校是指在校生在15000人以下,学生和老师的人数少,地理面积较小,有着较强的地域和专业特色;例举北京地区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89所院校中,中小型高校约占一半多,[1]可见国家对发展中小型高校的重视和社会的需求程度。目前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建设存在很多不足,其传播效果也受到了影响,需要有关部门吸取各方经验,加强校园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合适的传播平台,在全媒体网络传播环境下提高自身的网络文化建设水平。
2 目前主流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主要有高校新闻网、高校BBS、百度贴吧、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讯工具(QQ、MSN)、微博,还有对高校来学生来说非主流的如电子邮件、维基、聚合新闻、网络新闻跟帖等其他舆情传播渠道,这些平台各有优劣,在目前的媒体融合时代应该是互补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还未到互相取代的地步。
2.1 高校BBS
这是最广为人知的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如北大未名站和水木清华站,最高在线人数曾经突破了两万人,一直以来是其校内师生发表言论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地,即使最近几年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仍然是其校内重要的信息平台和互动媒介。高校BBS内容来源的显著特点是以校园原创为主,转载自其它网站的内容较少。BBS也被人称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晴雨表”,交互性强,信息传播量大,传播迅速且范围广,超文本多样化传播。但是有很多中小型高校并没有投入力量建设运营校园BBS,一些学校在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关闭了BBS,主要原因在于BBS是简易性注册使用,匿名性发帖,使用者发言的门槛较低,造成言论监管的难度加大;BBS的发言贴十分集中,如有负面事件的渲染则“滚雪球”效应波及校内外,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另外开办一个机制完善、技术成熟、运行顺畅的BBS需要的成本对中小型高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例举北大未名BBS[2],它最初架设在IBM捐赠的S/390大型机上,价值约800万美元,后来架设在64位×86的服务器上,软件也是北大投入人员进行改进的,站务委员会成员设有总监、常任站务、技术站务、发展站务、美工站务与账户管理员等职位,且北大校长兼任站长(用户名PKU),委员会有16个分区且都有任命区务人员管理各讨论区,每个讨论区有一到三位版主直接对区务负责,未名站还设立了仲裁委员会专门处理管理纠纷,未名站同时开放了近千个讨论版面,分布在各分区之下,北大官方还利用未名站的软件硬件设施建立了校长信箱版块,来沟通校内管理各项事务。经过十多年发展,北大未名现在是北大校方正式批准开放的官方BBS,和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站一样在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事业中备受瞩目,代表了中国高校的网络社群文化。而对于资金人力有限的中小型高校来说,设立专门的建设资金和部门来组建一个成熟的有效的BBS,成本高昂且阻力重重。一些中小型高校开办了校内BBS之后因为管理运营不善,并未收到良好的网络舆情引导传播效果,最后渐渐沉寂成了“死站”,不得不关闭;更多的学校是因为担心BBS发言本身的简便性和隐匿性造成“言多必失”,开办BBS之后可能会有不利的负面言论影响学校形象,故而干脆将网络舆情传播的途径推给社会网站,如贴吧和社交网等;一些学校建立的官方BBS公布的是校方的新闻,办成了另一个校园网,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很低;也有一些大学生自己开办的BBS,以学生用户为主,而学校和教师很少参与;因此如何把信息交流和参与人群统一到一个平台是高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2.2 SNS社交网站
Web2.0时代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网络生活带来了变革,继BBS之后,社交网站(SNS)成为高校学生聚集的又一个网络舆情集中地。社交网站基本有交友类SNS、商务类SNS、以及校园类SNS,其中校园类以人人网(原名校内网)为代表。根据笔者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的调查 ,绝大多数班级同学都选择在人人网上注册交流信息。人人网2005年建立时(当时还是校内网)要求拥有特定大学、IP地址以及校园电子邮箱的用户才可以注册成为会员,这种办法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的网络社交的安全性,用户顺利通过注册以后可以撰写日志、上传共享、签名留言,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在人人网上上传了自己的真实照片,还可以运用RSS订阅机制运营个人的社交网络。人人网融合了网络校友录、博客、QQ空间等多种网络社交平台,其开放性比起BBS相对封闭的环境,对于吸引用户培养使用习惯更有效果。这类SNS网站最特色之处在于以用户为中心,以关系为纽带形成网状结构传播信息,这和传统的博客类和BBS网站以内容为中心组织版块传播信息是不同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促使了用户对网络内容的贡献。SNS添加了各类有趣的应用程序,如“开心农场”、“偷菜”、“抢车位”等,给用户提供了多元的互动体验,也赢得了青年大学生的青睐。有分析认为SNS网络整合了传统网络类型信息来源、休闲娱乐、真实身份的社会交往和网络自我价值的实现功能,参与者由于使用的是自己的真实信息,和传统的聊天室和BBS隐匿发言方式不同,促进个人努力地在社交网上去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增强了之间的交互性和活跃程度,建设了一个更加真实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当然SNS网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最根本原因在于商业网站缺乏学校的有效监管和引导,信息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虽然用户数量较多,但是就单个学校而言往往比不上校园局域网内的绝对用户数量;而学校内部网站的信息是公开集中的、成体系的,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思想引导、文化建设、价值观传递说,校园官方网站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即使社交网站发展的如火如荼,中小型高校可以吸收其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优秀的技术成果,加快自己的校园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提高功能性和易用性,优化用户服务,而不是彻底将这些工作推向社交网站,自身进步才会有竞争力,依赖于外力都不会长久。
2.3 贴吧
百度贴吧在高校学生中也颇为风行,特别是一些没有开办BBS的高校学生尤为追捧。笔者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百度的贴吧3进行了调研,在线人数和发帖人数都很可观(有主题7777个,贴子143169篇),用户一般来自本校的各个院系、专业以及年级。但是贴吧没有统一的发言动机和有效组织,发言跟帖多数是无意识的跟风,主题和回应者都比较随意散漫,随意灌水的不在少数,有些帖子并没有实际意义,有价值的信息较少。大多数以各高校名称命名的贴吧多是学生自发建立,所在高校并没有管理与审核的权限,老师们也很少光顾。吧民可以随意信息,由于缺乏把关人的监管,一些人在贴吧散布不良信息,渲染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高校环境的稳定。贴吧是完全属于学生的公共领域,几乎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并非合适的校园网络舆情传播平台,是在没有相关的表达渠道之下的无奈选择,并非长久良计。
2.4 微博
目前微博是最受关注的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聚合了媒体、社交、应用平台,满足了用户对海量即时信息以及网络社交和个性化应用的需求。2011年12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2011年的网络贴文数量大大高于往年,而且事件热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博发帖数量;根据IRI统计[3],微博已超过论坛,由去年的第三大舆情源头上升为第二大舆情源头,中国发生的几乎所有热点事件,都会在微博得到有效传播,舆情在经过微博传播后,一般会发生变异、放大,微博引领舆论的特征日益明显;微博用户数量的增加、网民登录网站方式的改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国舆论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微博具有“自媒体“的特征,人人都可以借助微博随时随地用电脑或者移动终端发消息,每个人都参与分享和交流,使信息流通更自由。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据不完全统计[4],微博用户将近7500万人;腾讯微博宣布其用户数超过2亿,新浪微博宣布其用户数超过1.4亿;据2011年5月28日于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微博大会的信息,中国微博用户已达2.3亿人;这些庞大的数字提示着我们网络舆情传播格局新的变化,也对高校引导校园网络舆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博具备成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主要载体的客观和主观条件。高校学生电脑和手机普及率相当高,各校都比较重视校园网的铺设,上网条件便利,高校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越来越多,发微博的人数也在增加;高校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对网络舆情本身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和评论,部分学生也保留着对社会和国家事务的思考,利用微博发表评论引起他人的围观关注,进而形成舆情。微博最核心的功能是信息的和获取,虽然网络上BBS、论坛、博客等都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但是微博是最便捷、交互性最强、成本最低的平台。微博者没有时间、空间、格式的限制,只要有终端(手机、电脑、IPAD等等)都可以随意上传内容,这点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快捷的生活节奏、碎片式的情感表达方式、渴望交流却又止步于生活压力的现状,所以受到广泛追捧。即使是不喜欢发帖的微博使用者而言,在别人的言论里总会找到自己关注的信息,而且微博认证鼓励实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微博人如果被认可,也会成为其他人锁定的信息提供者。微博是借助即时信息建构的信息系统,传统的传播平台没有这种渠道价值,微博平台既能提供即时信息,接收者又可以在信息中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当前微博一般有字数限制,140字左右虽然不能进行深度剖析,但是微博有上传图片的功能,也可以把长成图片上传至微博,或者在微博上贴出原网址链接,实现两个平合传播。字数的限制是因为微博很多时候是在移动终端(如手机)上使用的,这就对字数有了规定,未来是否会取消这个限制完全有可能,微博就成为了一个定制的社区首页,超越了传统的SNS、博客、论坛的功能。
SNS网的核心功能是对人际网络的维护,以人际关系为核心;微博则一方面延展了网络人际关系,用户间的好友关系在使用微博前已经存在并得以在微博平台里继续,并且微博提供给了好友即时信息互动的功能;另一方面微博是以信息价值为核心的,微博主和粉丝之间是以信息为连接纽带的,双 方的互动形成了一个个以微博主为中心的不是很紧密的网络,形成或大或小的圈子。微博使用者最关注的是博主的信息,或者是其的信息对自己有价值,或者微博主本身身份吸引了自己的关注,双方的互动都以信息为中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纯粹以人际关系为中心。这一点也颇为适合高校官方运用引导校园舆情,因为只有的信息对学生有价值,才会赢得大家的关注和参与热情,而不是因循守旧的照搬通知条文来运营微博,必须了解学生的信息需求,确定什么是对他们有价值的,才能赢得长久的生命力,如何有效引导监管高校学生的微博是需要高校管理者去思考的。
2.5 其它平台
高校学生还经常使用的网络舆情传播平台还包括高校新闻网、网络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工具(QQ、MSN)、电子邮件、播客、微博、维基、RSS聚合新闻、网上调查和签名、网络新闻及跟帖等,本文不再一一赘述。在Web2.0时代,中小型高校要与时俱进地认识到网络舆情对学生的正面影响,这是学生们表达感情意见的平台,更是高校管理者了解学生的窗口。网络舆情得到正确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环境是个既封闭又开放的小社会,学生刚刚脱离家庭进入高校心理上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可以帮助他们早些克服交往障碍,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从网络到现实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校园网络舆情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和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校方应该及时在微博上公布相关信息并和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既消除了学生的疑问,也可以增进情感的交流,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博即时向校方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校方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学校的整体建设。
3 以微博为契机促进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的良性传播
中小型高校普遍意识到了校园新闻网的建设,这是目前官方新闻的主要平台,也被看做是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外界也起到了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作用;但是只是抓校园新闻网的建设是不够的,目前大多数中小型高校的校园网都只是简单学校新闻,缺乏深入的报道,也没有精品版块,谈不上特色;其实很多中小型高校的规模不大,但是专业设置上都颇有特色,这点从学校校名就可以看出,如何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引导校园舆情并且体现学校特色,很多学校还没有深入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导致校园官网互动性差和个落后,内容单调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校建设校园网络舆情传播平台要注重学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在微博中也要多多宣传本校的学术成果情况和学校的专业特色。
综合各种因素,笔者认为中小型高校在人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专门开设部门和投入资金自行开发网络舆情传播平台是有困难的,也难以获得支持,就目前的情况看微博是最适合的校园网络舆情传播平台,成本低而互动性好,随时随地方便互动监管信息;学校在具体运作时同样也要进行统一的组织和规划,对负责人员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一旦有负面的消息,不能沿袭采取封锁消息、堵塞关闭舆情传播平台的工作方式,要第一时间按准备好应急方案,疏导的效果好于打压,逐渐提高高校的舆情危机管理水平。高校教师和管理者除了自己的专业研究和日常工作,要加强网络技术和应用方面知识的学习更新,这样在问题出现时才可以应时而动,不会造成消息反馈处理的滞后;否则在微博式裂变传播的网络环境中,舆情的传播是极容易被放大而成为校园焦点甚至全社会的热点。作为高校的管理方,要建立起完善的舆情监测、分析、预警和引导机制,要吸取一些高校舆情处理案例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如最近的复旦大学学生黄山驴友事件、清华大学“真维斯”楼、河北大学“我爸是李刚”事件中就充分考验了高校的危机处理能力;还要加强和其他高校的舆情工作的互动交流,也可以和新浪网建立的中国高校微博协会整合的成员建立关系,互通有无,改进工作。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传播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媒介自身,而不是媒介的内容。这句话虽有争议,却深刻地适应网络时代的传播现状,即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传播平台发生变革,不仅仅是在内容方面的,更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播习惯。在人人有手机的高校,手机突破了时空、电脑终端的限制,可以让人在第一时间传递信息,这正给微博的使用提供了支持。作为中小型高校更是要利用好微博这一契机来促进本校的网络舆情传播事业,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来引导舆情,并在校园网的主页开辟专门的舆情传播版块,做到讲究方法,疏导结合,抓好网络思想阵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畅想一】电视媒体社交化是危机,更是商机据统计,77%的观众在看电视时并不专心,越来越多的年轻受众一边看节目、一边聊天、甚至一边发微博、一边逛网络商城购物。
对于在电视媒体上一掷千金的品牌商来说,受众“不专心”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受众群的流失,广告效果大打折扣。不过,一些“敏感”的企业却将这种困境转化为新的商机。
欧洲足球超级联赛赞助商喜力啤酒就借助消费者多平台穿梭的特点定制化了StarPlayer应用,可以让观众一方面收看欧冠转播,一方面通过手机、Pad等设备实时参与足球比赛互动竞猜。
方案的成功之处在于,喜力啤酒很好地将“互动流”与“商品流”、“信息流”结合在一起,通过竞猜,提升节目带入感,也改变了电视广告的属性,以游戏化的方式拉近演播室与观众的距离,最终,该策划获得了戛纳国际创意节网络金奖和欧洲广告节EuroBest手机金奖。
【畅想二】消费者购买行为继续改变过去几年,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一直被认为是推动互动营销创新的最重要动力之一。具体来说有两大根本性的转变。
首先,2012年,消费者们在线的浏览行为正在从最初的搜索产品“类别”转变为寻找“风格”产品、并朝着搜索个人“兴趣”的方向发展。一些粉丝量超过百万以上的“达人”空间,由于对受众影响力、专业信任度以及渗透力的加强,在精准营销时代日益成为品牌商广告投放的新宠——倘若用好“达人”,品牌的广告影响力足足能提高4倍。(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其次,由于网购的兴趣,商品购买渠道也在发生着剧烈的转型。越来越多的线下实体店沦为“试衣间”。相比电商整体成长率30%的数字,移动电商在2012年增长高达400%。随时随地网购已经从一种时髦的行为变成了一种普遍的存在。诸如宝洁、欧莱雅这样的传统公司已经走在了前面,借助网上商城的品牌促销,在线营业额也都实现了千万元级别。
【畅想三】基于数据的CRM随着社会化营销的举足轻重,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CRM)也有了新的诠释。传统的CRM主要通过对客户信息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有意义的跟踪交流来获得客户、保留客户、获得客户忠诚。社交媒体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却将CRM进一步演进为MRC(ManagingReal-time Customer),即管理实时客户。
过去广告商采用传统的用户座谈会收集反馈信息,如今则更多地在样品小范围投放后,实时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和网络进行舆情分析,对消费者的一言一行进行数据化的技术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衡水市;智慧城市;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衡水市作为京津冀区域发展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充分展现河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等定位同时,科学谋划,不断推动与天津自贸区扩大开放试点;深化区域交流合作,依托“蓝火计划”衡水基地;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交通枢纽型、商贸物流型、文化旅游型等绿色城镇等发展目标。衡水市在积极开展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不断深化大数据技术对衡水市建设带来机遇和挑战。自2012年我国正式“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积极开展大数据技术在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已是我市城市建设发展必由之路。
一、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智慧城市”是伴随物联网、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应用的迅猛发展的时代产物,是现代城市功能提升和建设的新方向。凭借新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以较为透明和充分的信息获取,较为广泛而安全信息传递和交互,不断提升数据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效率和水平,不断发挥城市服务市民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激发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一)机遇
1.政策支持
为加快推进衡水市信息经济智慧应用发展,深化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融合,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5〕51号)精神,结合衡水实际,衡水市人民政府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提出将互联网打造为创新创业以及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通过互联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互联网和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一个中心、两个网络、三个平台、十个应用”,以衡水市大数据中心,兼顾固定宽带、移动宽带两网络,有效搭建市民融合服务、企业融合服务、城市运行管理三平台、在政务、城管、交通、环保、旅游、农业、社区、教育、医疗、企业等十方面开展应用。《衡水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推进包括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教育、智慧旅游及公共区域室外WiFi全覆盖等为主要内容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动大数据及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我市未来的接续产业。
2.物力保障
WiFi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近年来,衡水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电信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光网城市”,全市县城以上区域所有住宅小区实现了“光纤到户”,农村区域4994个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为无线wifi建设提供基础保障。衡水市将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在优化资源中配置作用,汇聚全市相关信息形成大数据,着力构建产业链协同服务、政务信息化应用、城市智能管理等平台,全力打造智慧城市。
(二)挑战
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核心挑战是传统信息化,包括电子政务没有彻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这是面临和必须要解决关键问题。政务部门应根据职能分工,将本部门建设管理信息资源授权给有需要的部门无偿使用,共享部门应按授权范围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要以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及人口、法人等信息资源为基础,叠加各部门、各行业相关业务信息,加快促进跨部门协同应用。要整合已建政务信息系统,统筹新建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共享设施,实现基础信息资源和业务信息资源的集约化采集、网络化汇聚和统一化管理。
避免智慧城市建设空心化,关键是回归智慧城市建设本质需求,坚持战略引领、问题导向、需求驱动,避免技术导向、项目驱动。在智慧城市技术路线选择坚持先进、实用,注重应用实效,推动信息技术深度、集成应用。
二、大数据技术在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具体实践
衡水市在基础平台方面,由衡水联通投资建成了“智慧城市云平台”,为政府各部门、各行业智慧应用提供统一的计算、存储资源,极大节省信息化建设成本,并提供集中的安全保障。目前,云平台可提供300个标准配置虚拟服务器,并能够按需进行扩展;在智慧农业方面,部署了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并完成了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温室智能监测控制系统”、景县津龙公司“农产品溯源系统”两个智慧农业试点建设,为下一步“智慧农业”在衡水的全面普及打下良好基础;在智慧教育方面,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和设备促进家校互动、创新教育应用,通过“家校通”、“班班通”、“电子学生证”、“互动宝宝”等应用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同时,还在智慧交通、城市一卡通、智慧社区等多个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将来衡水市还在智慧政务领域开展相关工作,由衡水联通投资建设行政审批手机版、舆情分析系统等智慧政务应用。行政审批手机版使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客户端就可安全访问内部应用系统,处理待办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舆情分析系统通过网页内容自动采集处理、敏感词过滤、主题检测、专题聚焦、统计分析,实现各单位对自己相关网络舆情监督管理的需要,最终形成舆情简报、舆情专报、分析报告、移动快报,为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微信;把关人;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04-03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大学生通过网络场域以及相关网络媒介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或者社会公众关注度较高的突发性新闻事件,迅速、广泛的汇集各类网络意见与评论所形成的所有网络舆论总和。当前,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对自身生存状态关注度日益提升,而互联网的普及,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深刻思考自我以及社会问题的平台。受大学生乐于表现自我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很自然地成为大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但是,随着大量的不良信息通过网络被大学生接触,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塑造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如何引导大学生自觉分辨抵制不良信息,正确的使用网络,培育积极健康的高校网络舆情氛围,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基于对安徽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的调查,详细分析高校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特点及现状,并提出了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新机制――“把关人”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一、数据采集与结果分析
(一)数据采集方法
1.样本选取。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安徽某大学在校本科生,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择540人,其中男生300人,女生240人,本科一、二、三年级各138人,本科四年级126人。各学院样本人数按照学院在校本科生总人数加权平均。
2.问卷内容。问卷主要围绕使用互联网和微信平台的频率、校内微信公共平台的吸引力、最关注的校内微信平台、最常关注微信平台的信息类型、对校内官方微信平台的价值观引导作用的认识、对校内官方微信平台的通知消息的信任度、是否愿意在官方微信平台透露个人信息以及对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建设有哪些意见建议等进行了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11月2日至5日。
3.统计方法。全部数据收集完成后输入计算机,并利用Excel等相关软件进行归纳整理,制作成表格。主要统计方法为频率分析。
(二)数据采集结果
1.对于“关注各类微信平台的频率”,由表1可知,在540名调查同学中,有192名同学选择了“天天用”,占总人数的33.56%;有120名同学选择“经常用”,占总人数的22.22%;有222名同学选择“偶尔用”,占总人数的41.11%;有6名同学选择了“不用”,占总人数的1.11%。
2.对于“高校微信平台的吸引力”,由表2可知,有132名同学选择“经常关注”,占总人数的24.44%;有396名同学选择“偶尔关注”,占总人数的73.33%;有12名同学选择“从不关注”,占总人数的2.22%。
3.对于“最关注的微信平台信息类型”,由表3可知,有210名同学选择“校内新闻”,占总人数的38.89%;有234名同学选择“活动资讯”,占总人数的43.33%;有42名同学选择“服务信息”,占总人数的7.78%;有54名同学选择“文化板块”,占人数的10.00%。
4.对于“校内微信平台应该改进之处”,由表4可知,有186名同学选择“开设视频等更有吸引力的内容”,占总人数的34.44%;有264名同学选择“信息沟通与问题处理”,占总人数的48.89%;有90名同学选择“及时更新”,占总人数的16.67%。
5.对于“官方网络平台的价值观引导作用”,由表5可知,有408名同学选择“是,有一定影响”,占总人数的75.56%;有132名同学选择“否,缺少此块内容”,占总人数的24.44%。
6.对于“校内官方微信平台消息的真实性”,由表6可知,有516名同学选择“是,占总人数的95.56%;有24名同学选择“否”,占总人数的4.44%。
7.对于“是否愿意在官方微信平台透露个人信息”,由7可知,有204名同学选择“是”,占总人数的37.78%;有336名同学选择“否”,占总人数的62.22%。
8.对于“目前国家对微信等平台的法治建设健全与否”,由表8可知,有96名同学选择“是”,占总人数的17.78%;有444名同学选择“否”,占总人数的82.22%。
(三)结果分析
1.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关注度较高。本次研究针对微信这样一个当前使用较为普遍的网络社交媒介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极少部分同学不使用外,大部分同学使用微信,说明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沟通与社交的重要工具。调查同时显示,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一个重要用途是搜集了解有关信息,对自己身边的新闻资讯类信息较为关注,这反映了当下大学生对自身生现状的关注。
2.高校官方微信平台缺乏吸引力。调查显示,只有四分之一的同学选择经常关注校园微信平台,大部分同学为偶尔关注,甚至还有少部分同学未曾关注。调查还发现,只有不到一半的同学愿意在校官方微信平台透露个人信息。这说明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对同学们的吸引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校园信息导向作用。对此,大学生们建议,希望校内的微信平台能够及时创新,开设一些视频等更有吸引力的栏目,同时增加微信平台的服务功能,切实发挥公共平台的作用。
3.官方微信平台价值观引领作用不强。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校内微信网络平台的信息是准确可靠的,对其价值观引导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体现出高校官方信息平台在同学们心中的权威性。但是仍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对所信息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对它的价值观引导作用持否定态度,实际情况也许比这个比例更高,这也是学校领导老师以及校内学生工作的负责人所应该反思和警惕的,高校官方微信平台价值观引领作用须待进一步加强。
二、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机制的探讨
了解了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的基本情况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后,我们有必要对解决这些问题办法。下面,笔者就对一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机制进行探讨。
(一)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群体人员的组成
1.现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根据调查,目前各大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主要由学校党委负责,分为主管部门和协作部门,主要包括宣传部门与学生部门等,由校领导负责分管。网络舆情一旦发生,视情况层层上报。高校宣传部门负责审核舆情,并长期关注相关网站,时时关注网络舆情动向,并向学校领导定期汇报。学生部门主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并通过培育一批高校网络舆情的“把关人”,依靠“把关人”引导高校网络舆情走向健康稳定的轨道。
2.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人员组成。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主要由学校的学生部门负责培养和教育,重点负责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其主体是学生中的思想先进分子(包括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并由学校的党团机关的领导负责指导协调工作。学生中先进分子思想进步,遇事冷静,对党的理论有很深的理解,对普通大学生的基本心理也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有效配合学校主管部门对学生思想进行干预和引导,保障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学生干部经验丰富,人际交往能力强,办事务实稳重,眼界开阔,对学校和社会存在的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与认识,具备成为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的能力基础。
(二)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队伍的价值观培养
学生中的思想先进分子以及学生干部等,虽然具备了成为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的思想基础和能力。但是高校网络舆情复杂性,其突发性和广泛性特点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工作的重要性与艰巨性,所以必须要对“把关人”队伍进行正确的培养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
1.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1)对党的理论有深刻理解。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应达到一定高度,关注党的最新理论动态,不断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会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问题。(2)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关人”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标准规范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并能够在网络上营造良好的舆情氛围。(3)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坚持原则。恶性网络舆情会在一瞬间突然发生,这就要求网络舆情“把关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党的理论知识理性客观地看待、分析问题,并能够传播这种正能量,积极疏导同学中出现的不正确认识,抵制不良信息、谣言的传播。
2.要有过硬网络技术水平。(1)具备与时俱进的网络观念。当今世界,网络新媒体迅猛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应当时刻学习有关互联网的知识,树立新理念,在网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网络新媒体素养,形成实时掌握高校网络舆情新动态的能力。(2)具备扎实牢固的网络使用技能,扎实的网络使用技能是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互联网素养的基础。“把关人”应该具备在微信、微博、论坛、贴吧以及qq中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的能力,能够有效预防一些网络恶意攻击,保证网络环境的和谐。
3.要有较高的个人综合素养。(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面临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干扰因素多,所以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克服干扰,保持清晰的思路与乐观向上的心态。(2)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勤勉务实的品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因其特殊性,充满着意想不到的挑战与困难,所以“把关人”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勤勉务实的品质,努力施展自身的才华,将纷繁复杂的工作做细做实。
(三)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的培育路径
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队伍的培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通过什么路径培养“把关人”,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功与否。
1.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的思想培养路径。(1)定期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学习。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队伍必须在思想上紧跟党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学校相关机构定期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培训,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可以由负责党团工作的领导主讲,或者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2)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检验的重要方法。活动形式要丰富,包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拜访一些参与革命战争的长者,慰问敬老院,开展有关的社会调查等。
2.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的网络技术培养路径。(1)注重实践,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就是熟练使用各类网络媒介如:QQ、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平时,高校网络舆情的“把关人”应该合理利用这些网络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成为引领网络舆论导向的关键性人物。面对突发事件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发出自己理性的声音,坚决弘扬正能量。(2)学习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高校网络舆情的“把关人”的工作重点在“舆情”,但也离不开网络,因此应该学习网络技术知识,可以请学校计算机学院的老师进行培训指导,也可以自学。
3.时刻掌握“把关人”思想动态,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1)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也是网络舆情的参与者,更是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所以,难免也会出现头脑发热,思想波动的情况。这个时候,负责“把关人”队伍的人员要及时加以干预,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思想。同时还应注重教育和引导,积极化解“把关人”队伍中出现的工作消极、思想懈怠的情况。(2)学校应对“把关人”队伍大力宣传,帮助他们树立威信。同时对网络舆情工作的先进分子,应予以表扬和奖励。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依然复杂,因此培养优秀的“把关人”不仅有利于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当然,高校网络舆情“把关人”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坚持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郅荣,李厉铨.基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探索[J].2013,(05):83-85.
〔2〕王`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康玉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探析[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2,(02).
关键词:网络 道德缺失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68-02
一、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网络道德绑架现象
大数据时代使得信息互通共享、公开透明、及时反馈。随着微媒介、自媒体规模的不断壮大、日益完善,网络热点事件持续发酵,成为全民关注的头条焦点。[1]然而,部分网民有盲目从众、随大流的心理特点,他们通常会从自身角度出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热点事件妄加言论,并且大量转发跟帖,制造网络混乱现象,对热点事件的当事人及参与者进行人身攻击,触犯道德底线,甚至违犯法律。例如,在2015年8月2日,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各界明星纷纷捐钱筹资救灾。同时,舆论也掀起了一场“逼捐风”,中国首富――阿里巴巴总裁马云首当其冲,不少网民在微博留言“首富至少捐一亿”“不捐不是中国人”。诸如此类的言论实质上是道德绑架,强迫公益慈善,是网络霸凌现象。
(二)网络诚信缺失现象
电商、网络支付、海外代购等这些网络附加产品为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诚信问题。比如,网购假冒伪劣产品,实物与产品描述不一致;黑客袭击公司企业内部网站,盗取商业机密,进行网络信息诈骗;网聊征婚交友虚假信息;网络剽窃他人成果为己所用等。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十以来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一些网民不计道德和法律后果的行为,使得诚实守信面临严重的挑战,这些因网络引发的诚信缺失给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
(三)“网络水军”现象
网络水军即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以注水发帖来获取报酬。若要为一个企业炒作,他们会事先分析网民的心理,按照愤青、仇富、同情弱者等因素制作网帖。[2]他们用言论去引导舆论,恶意竞争,破坏市场秩序。例如,国内闻名的“蒙牛陷害门”“霸王洗发水致癌门”“封杀王老吉”等事件,利用网络水军,通过网络媒体传播负面消息,进行攻击诽谤。尽管有的企业利用网络水军策划宣传,但也有过度炒作现象,使用不正当手段参与竞争。例如,淘宝网的部分商家雇佣网络水军进行产品质量好评刷单,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明星雇佣网络水军进行炒作涨人气等将个性事件演变成共性热点事件。过度炒作将会引发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危机,不利于互联网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四)拜金主义现象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也存在一些非理性的价值观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 。最近,网红作为一个与时尚、品位、奢侈的代名词横空出世。一些网络流行语如“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面笑”“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国民老公”等传播错误价值观,诱导网民一切向“钱”看,过度注重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唯钱、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建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二、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网民个人层面
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史新高765万,加上2015年未就业的数量,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岗位,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2016年国外某知名网站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全球排83名,这与国内激烈的竞争、人均收入及环境舒适度有很大关系。网民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挑战。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导致部分网民沉溺网络进行情感宣泄,对国家、政府、社会进行语言报复。把自己糟糕的境遇归结于社会黑暗,以曝光出来的极少数官员贪污受贿、公职人员的个例以偏概全地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给网民造成精神污染。
(二)网络媒体缺乏约束规范
网络技术的发展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传统道德的信息交流方式、道德评价标准和人的道德运动方式。2016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了禁播令,责令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剧下架。文化部关于《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内容自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条例,针对网络同一谣言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可以入罪。网络虚拟的第三世界,缺乏现实生活的监管,呈现出自由且杂乱的状态,这些会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网民的思维方式,影响其价值观、法制观、道德观。
(三)网络舆论过分追求功利
互联网拉近了普通人与偶像大人物之间的距离,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网络红人,这刺激着更多的人利用网络舆论,造势包装自己,蹿红网络。2016年2月的“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引起了网络就城乡差异、地域歧视、婚嫁观念等热门话题的全民讨论,在网络上持续发酵。一些网络舆论为博眼球,追求利益,批判当事人爱情观,利用支持草根农村,进行网络表决站队,受到追捧,从而牵制舆论导向,进行圈粉获得大批关注量。后来该事件经网络部门证实,纯属虚构,发帖人仅为了宣泄个人情绪。网络舆论追求功利的心理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网络秩序。“一夜成名”“圈粉无数”“路转粉”等,这些短时间内蹿t看似不可能的举动,在网络空间会变得皆有可能。一些网民为了捧红自己,歪曲事实,利用网络舆论,抢占先机,这与我们所倡导的网络道德是相悖的。
(四)社会方面因素
一方面,“互联网+”催生了各领域的互联网信息大战。面对民众对信息的疲劳期,需要捕捉热点吸引眼球,这难免会使一些人为了热点而去制造热点,违背网络道德底线。另一方面,从社会教育体制来说,我国当前教育偏重应试,而忽略了实践技能及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些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或思想政治教育课,依靠知识的灌输,教学方法老套,对道德法律方面知识的普及差,应用型不强。遇到问题时,民众缺乏相关的应对策略和技巧。
三、针对网民网络道德缺失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网络道德观教育,发挥名人榜样引导作用
道德观教育是公民德育的重要内容,网络道德观仍是道德观的范畴。道德观教育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其目的在于教育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及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公民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品格。更新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创新其方式,增添网络道德教育的模块,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所提倡的“诚信慎独”“知行合一”等时代精髓同样适用于当代道德教育。微博、微信、Facebook(脸书)等社交网站,各个领域的明星精英等公众人物有较大的关注量,粉丝较多,所以他们的言行举止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影响力,发挥名人的榜样引导作用,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湖南共青团聘用人气组合成员张艺兴担任宣传工作推广大使,艺人张艺兴拥有上千万粉丝关注量,且大多数是“90后”“00后”的新起之秀,张艺兴积极向上、正能量、热衷公益的行为会给青少年以正确的引В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榜样看齐则会产生积极的正能量。
(二)引入大数据技术,把握网络舆情导向
将大数据引进网络舆情的分析,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变革舆情监控思维、改变舆情研判方式及变革舆情数据分析技术。对于网络热点利用大数据分析各方面的网络舆情,及时依据收集监控的信息进行研判、疏导与处理转化。此外,依靠智能监控系统,专业的处理模式是专业团队+人工智能。随着EB到ZB时代的到来,我们更需要应用网络大数据进行专业的舆情分析,及时做好引导,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大数据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分析事件的关注程度、传播情况、发展趋势、网民情绪变化等,也可以深入某个观点的影响程度、影响人群,从而预测舆情走向,辅助决策和判断。建设网络良好的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3]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网络氛围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高度重视网络传播阵地建设,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主流媒体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微信等宣传阵地,针对网络热点大事件,及时权威性观点,予以网民以正确的引导。此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教育时,改变传统的语言说教,创新方式,易于网民接受。例如,开通官方微博,其推送内容积极向上,接近网民生活,对国内外新闻及社会热点,以其新颖独特的宣传方式、独特的见解,深受网民追捧。在其新闻的同时,也达到了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四)建立完善网络立法体系,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当前,我国出台的和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互联网安全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这些和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都能对公民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4]规范网络空间行为,坚守网络道德,离不开互联网法律法规的成熟完善。除了法律手段,维护网络道德还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以及个人的配合监督,做好维护网络道德人人有责,及时举报制止各种网络不道德的行为。
四、结语
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提倡坚守网络空间的净土,做到文明上网。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网络空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道德绑架现象、网络诚信缺失现象、“网络水军”现象、拜金主义现象等网络道德缺失。究其背后原因我们发现个人、社会及网络媒体本身方面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希望发挥名人榜样力量、法律约束、大数据分析等作用予以规范引导,促进网络空间的健康有序发展,这是我们所关注的也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祝永梅.浅谈网络道德所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法[J].北京:中国科技博览,2016(5):313.
[2]王宁.论“网络水军”对网络舆情的影响[D].河北经贸大学,2011.
【关键词】智慧旅游 数据整合 信息系统
2011年,国家旅游局的《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中确定了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性,把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作为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切入点,明确要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 5大体系,要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政府主导、全社会协同,公益性原则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面向面向服务架构的智慧旅游信息系统通过对5大服务体系的融合,使得游客、企业、政府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系统,而是统一的服务窗口。在这统一的服务窗口,游客、企业等用户可以进行各种旅游事务的查询和申办、资源的统一获取、交互与协同。同时,通过该系统也可以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并能监控和优化相应的旅游服务质量。
1 旅游数据的研究
旅游数据是指旅游行业的相关企业、从业者及游客在从事旅游等活动时产生的各类数据,主要包括企业、景区、游客、导游、旅行社、酒店等所产生的管理或业务数据。可以将这些旅游数据描述成:游客数据(包括旅游行为、旅游习惯、消费习惯等)、旅游城市信息资源库、旅游地理信息(GIS)数据库、物联网数据、旅游行业资源信息库、旅游气象数据(PM2.5等)、旅游宏观经济数据、交通数据、网络舆情数据等,其中最为重要、应用价值最大是游客数据。根据面向服务架构的需求,可以将这些旅游数据化分为三大类。
1.1 游客数据
该类数据主要由游客从事于旅游活动产生的旅游需求数据和旅游活动数据,主要包括:旅游资讯查询、智能导游、旅游点评、旅游投诉、旅游活动推荐、产品销售、配套服务、消费模式、个人兴趣、爱好等等。
1.2 从业数据
该类数据主要是旅游从业者从事旅游活动时产生的业务数据或辅助数据等。主要包括:旅游产品信息、游客消费及行为分析、旅游信息、实时流量(人、车)监控和预测、客源地统计、接待统计、旅游舆情分析、灾害预警、拥堵预警、旅游市场精准营销等等。
1.3 服务数据
该类数据主要是政府服务或管理旅游活动时产生的业务数据,主要包括:游旅信息、旅游政策的管理、旅游行业信息库的管理、游客数量及趋势分析、旅游目的地及行为数据分析、游客消费行为分析、旅游舆情分析、旅游宏观数据分析及预测等等。
2 数据整合的方法
目前在数据整合领域有很多成熟的机制,结果智慧旅游信息系统的特性和需求,我们采用数据仓库整合机制。它的机制主要有:实现数据驱动的架构,它包括数据处理的分析、设计和数据整合的物理架构实现。
2.1 数据需求分析
旅游数据存在于众多旅游主体或活动之中,如旅游景区、气象管理部门、酒店、旅行社、饭店、旅游管理部门等。数据的采集工作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采集,因此就需要对各用户的数据需求有详细的了解。旅游数据的采集除了可以主动采集外,也可以定期或定时采集某些固定的数据;定期或固定的采集方式可以利用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比如利用监控摄像头、GPS、人流量视频监控技术、环境检测仪等设备对相关的旅游地进行实地的旅游数据的采集。综上述,旅游数据可以分为:
(1)事务处理的数据。它的常见典型是联机事务处理的数据。
(2)网站(系统)数据。包括网站的来源IP、流量、网站的销售数据及政府游客服务中心的服务数据等等。
(3)数据仓库的数据。它们存储和处理着供用户使用的数据。
(4)分析数据。
(5)非结构化数据。它包括:文本(文档、笔记、记事和通讯录)、图像、视频、音频、社交媒体、传感器数据(如人流量、车流量统计)、天气数据等。
(6)半结构化数据。其中包括演示文稿、数学模型、电子邮件、图形和地理数据。
2.2 流程的规划
旅游数据从产生到利用需经历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分类、数据的选取、数据的装载、分析等过程,因此旅游数据的整合也需要建立在旅游数据的产生流程之中。
(1)首先从主动服务架构的角度,选择要产生的业务范围。
(2)选取该业务范围内的核心数据,即最有价值的数据(或与其它用户具有关联价值的数据),建立起关系型的数据。
(3)整理出来的关系型数据要支持整个系统的大数据分析、统计、汇总等。
(4)建立起要采集的数据的的标准,统一数据格式、采集方法、使用方式,设定一个共享的技术方法和目的。
(5)最终建成“统一数据架构”。实现有效、实时、精确地与现有的业务数据结合,产生精准的旅游业务整合数据。
2.3 技术方法
2.3.1 数据采集方法
各类旅游信息数据的收集、核准需要通过运用不同的采集方式,主要有:仪器设备实时采集和实地采集、走L调研、网络收集等。
2.3.2 数据采集技术
目前主流的、成熟的大数据采集技术主要有:Kafka、Scribe和Flume,这里主要介绍下Kafka。
在旅游大数据系统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整个旅游大数据是由各个应用子系统来组成,各种类型的旅游数据需要在各个应用子系统中高速、低延迟的不停流转。传统的消息系统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数据处理。Kafka的出现,解决了同时在线应用(主要指消息)和离线应用(主要指数据文件,日志),它降低了系统组网的复杂程度,它类似于插座,各个子系统类似于插头,插在它上面,即Kafka承担高速数据总线的作用。
Kafka将消息以topic为单位进行归纳。将向Kafka topic消息的程序成为producers。将预订topics并消费消息的程序成为consumer。Kafka以集群的方式运行,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服务组成,每个服务叫做一个broker。producers通过网络将消息发送到Kafka集群,集群向消费者提供消息,如图1所示。
2.3.3 数据分析
旅游数据的分析主要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或分布式计算集群来对海量的旅游数据进行普通的分析和分类、汇总等,以满足用户特别是政府和企业对旅游管理的需求。实时性的分析常用Oracle、GreenPlum的Exadata和 MySQL的列式存储Infobright等,而基于半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则使用Hadoop。
2.4 大数据挖掘
与数据统计和分析过程不同,旅游数据的挖掘一般不会事先预定好主题,数据挖掘主要是在现有数据上进行基于各种算法的计算。比较典型算法有Kmeans和用于统计学习的SVM及用于分类的NaiveBayes,主要使用的软件工具有Hadoop的Mahout等。
3 总结
旅游数据的整合要以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 5大体系的业务体系为流程,规划出统一的数据标准,以此推动利用大数据来完善旅游目的地政府的旅游管理和决策、改善旅游行业的运营、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感等。
参考文献
[1]罗成奎.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8).
[2]付业勤,郑向敏. 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发研究,2013(04).
[3]徐波林,李东和,钱亚林,刘燕桃. 智慧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趋势――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07).
[4]徐舒. 基于智慧旅游的秦皇岛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J].商,2013(11).
[5]李丁,贾志洋,汪际和,陈旭.智慧旅游管理与智能推荐技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7).
[6]史云姬.体验经济时代下新一代通信技术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3(09).
[7]林若飞.国内智慧旅游研究现状述评[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3).
[8]张静.互联网+思维助推开封智慧旅游发展新思路[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0).
[9] 徐菊凤,潘悦然.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判断――兼与李爽商榷[J].旅游学刊,2014(01).
作者介
王世运,海南省定安县人。现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开发、网站开发等。
田兴彦,湖南省人。现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三维动画、信息系统设计等。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媒体转型;数据新闻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10-0008-02
大数据时代,传统报业转型势在必行,关键问题是转向何方以及如何转,新媒体无疑是大方向。从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传统媒体纷纷开展媒体融合、搭建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平台、采用多维度、全方位的数据新闻的报道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逐步走向新媒体和媒体融合。然而,庞大的资金投入、资源的缺陷以及能力的局限,使得大数据时代下任何一家传统媒体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数据化和对数据的重视、处理,决定传统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高度。
1大数据时代传统报业转型的机遇
环顾当今的世界,大数据已然成为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社会资源和竞争力,获取和运用大数据的必要性对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政府部门在社会中的地位要强得多,可作为的范围要广得多,尤其是拥有公共数据资源的数量更要大得多,但是其对外开放的程度却很低。因此,只要政府下定决心放开对数据的垄断与监控,实施开放式的数据战略,取得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更加显著。而对于媒体来说,在这个由开放的公共数据和自身拥有的数据资源相互融合所形成的新的产业链中,它们将占据重要的地位。
法国数字集团总经理Frédéric Filloux认为,其他行业得到有效利用的大数据同样适用于数字媒体产业,现实中传统媒体的忽视与不作为导致大量读者群自身形成的大数据价值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因此,使用行为数据可以增强新闻服务对读者的吸引力,从而带给媒体运营者更大的利益。
在十几年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变革中,无论是从报纸电子化到办公自动化还是从多媒体到媒体整合,传统媒体也在不断积累其自身拥有的媒体资产,包括海量的图片、文字、音视频资料,以及历史数据库、待编稿件库、图片数据库、社交网络、其他通讯社稿件等多种形式的数据资料。同时,开放的互联网全媒体平台所聚集的各种用户群体的社交信息,也为传统媒体提供庞大的数据背景。这些海量的数据可以说是传统媒体在大数据时代的主要优势之一。
在数据技术方面,数据挖掘技术和云计算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例如,云计算的开发和广泛使用使普通中小企业使用大数据的门槛大大降低,同时也使得以前因高昂的收集和处理成本而放弃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及信息的局面焕然一新。尤其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由于多媒体采编技术的使用,以及高分辨率和清晰度的音频、视频格式的更新,在大数据相应技术的支持下,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者在单次采访或新闻节目中获取和处理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在新闻生产的流程中,几乎所有的新数据和老数据都有可能派上用场,并发挥价值。
在信息本身的数量与质量方面,传统媒体在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越来越多,拥有的非结构化的数据也越来越多。而一旦掌握与大数据相关的处理工具和技术,传统媒体就能够对大量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深加工和重新组合,在增强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时,做好信息集成服务工作,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和各种群体、对信息的需要。
在新闻传播效果上,媒体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方式,对受众的需求和行为习惯等相关信息进行,可以改变刻板印象的形成,促进新闻报道框架结构更合理的运用;同时也有利于更清晰地理解议程设置与受众个体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关系,这些都无疑对媒体提升传播效果和传播价值的目标大有裨益。
2大数据时代传统报业转型的挑战
2.1针对数据本身面临的挑战
虽然,大数据的特征之一是海量数据,但这并不代表大数据就等同于海量的数据。大数据包含信息又不局限于信息,而是社会个人和社会群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所产生的巨量数据群。因此,对于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而言,对数据的分析挖掘应用实属不易。媒体在信息时代想要提高竞争力,势必面临着这样几个难以逃避的问题:能不能成功构建大数据平台,能不能顺利采集和分析大数据,能不能有创意地对大数据进行有价值的挖掘应用。
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所面临的挑战中,一个主要的部分就是缺乏数据加工能力。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服务器集群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导致数据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将日益集中于提供硬件与软件服务的供应商手中,这也使得技术对媒体发展的制约显得愈加明显。
此外,包括舆情分析、情感分析、受众偏好等与社会学、传播学有关的大数据问题,我国理论界才刚刚开始研究。目前社会中用于新闻实践的大数据研究工具还不成熟,探索分析媒体运营的环境并不良好,大量的壁垒与隔阂仍然存在于跨领域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与整合中。然而只有跨领域、跨学科、全面综合的数据分析才有可能引发真正的知识和理论的形成,进而创造价值,这正是当今大数据时代中国传统媒体所缺乏的。
2.2针对新闻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有理由相信,大数据时代的产生与发展不会使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消失,但新闻工作者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需要进行相应的换代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工作者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转型挑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新闻。传统媒体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和专业队伍,充分分析利用大数据资源,善于从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冰山一角挖掘出隐藏的新闻价值,从海量信息中寻找、加工、整合新闻信息,担当好“把关人”“数据分析者”的角色;
2)如何将数据可视化。如何解决数字抽象枯燥不易理解的难题,用数据讲故事,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善于从数据中挖掘新闻,还要善于用数据讲故事,运用文本解释数据集、静态或交互式的可视化数据、视频作品等文本信息,以全息化的视觉呈现方式传递信息;
3)如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要求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在拥有“新闻鼻”、“新闻眼”的同时,更要有敏锐的数字感知能力,能够洞悉并验证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大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数据获取程序是否科学、数据是否具有典型性和可比性、以及数据能否可视化等。新闻工作者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数据技术的使用方法,准确地处理各种数据资料,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价值。
3 以大数据为支点,推动传统媒体全面转型
3.1树立以大数据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理念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以大数据的视野和观念主动融入这个时代,顺应潮流,建立起有特色的新理念和新平台,将是其走向现代传媒的新起点。
回顾过去20年,互联网技术逐步改变了传播业生态格局,对传统媒体形成强烈的冲击。而传统媒体面对新技术包括大数据还存在一下误区:一是漠不关心,错失良机;二是略有耳闻,但没有付诸行动,直至地盘被蚕食;三是有认识但又比较盲目,缺乏脚踏实地的实施步骤。传统媒体需要理性面对大数据带来的影响,承认差距并梳理不上落下的功课,同时避免盲目,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做好顶层设计和路径比较,将大数据提升到战略高度,视为其生存发展的基点。
3.2建立与数据化运作相匹配的管理制度,提升对数据的分析和展示能力
哈佛商业评论认为,大数据本质上是“一场管理革命”。要真正发挥大数据向传统媒体转型的引爆和支撑作用,必须改变管理理念和模式,建立一系列与之适配的管理体制、机制。
首先是组织架构。传统媒体要改变技术与采编、经营、管理相对分离的架构,建立符合互联网逻辑的产品经理负责制和项目负责制,建立专门的机构和系列规章制度,引导全员围绕大数据行事。
其次是让技术基因渗透到整个生产过程。传统媒体一直以内容基因为发展要素,技术部门更多承担辅助角色,这也造成了管理层对最前沿的技术缺乏了解,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大数据时代,流程中的技术基因决定了流程运转的合理性和成本。
再次,传统媒体要通过内部培训、多岗位锻炼等途径来挖掘人才,培养同时兼备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人才。
最后,要引导和强化采编、经营者和技术开发者、设计者的合作。大数据时代,整体作战、团队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3.3呼吁全社会共同丰富和开放数据
借助于互联网、云计算和新媒体,今天的时代已是一个大数据产生并逐步公开于社会的时代,丰富的数据背景是所有大数据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我国拥有的数字化的数据资源远远低于欧美,国内公共部门和制造业的大数据资源积累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公共信息资源披露和共享方面,很多政府官员有各种顾虑,有的甚至把数据视为部门财产而拒绝向公众公开。即使就已有有限的数据资源来说,还存在标准化、准确化、完整性低,有很多“信息孤岛”、利用价值不高的情况,这大大降低了数据的价值。传统媒体拥有一定的社会话语权,应该在这方面带头呼吁全社会来共同建立一个良性发展的数据共享生态系统,以包容的心态开放数据、拥抱数据创新。
参考文献
[1]章戈浩.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新闻记者,2013(6).
[2]吴文平.以大数据为支点,推动传统报业转型的思考.新闻实践,2013(10).
[3]辜晓进.颠覆报纸出版流程全面体现“数字优先”――《金融时报》近期的变化具有革命性意义.新闻实践,2013(10).
[4]汤景泰.大数据时代的传媒转型:观念与策略.新闻与写作,2013(9).
[5]官建文,刘扬,刘振兴.大数据时代对传媒业意味着什么?.新闻战线,2013(2).
[6]黄春平,余宗蔚.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内容的监管难题与解决路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7]文卫华,李冰.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现代传播,2013(5).
[8]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新闻界,2012(8).
[9]徐艳.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发展的SWOT分析.青年记者,2013(7).
[10]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率的前沿,2011,5.
关键词:大数据;社会工作;社会政策;计算社会科学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7-0074-08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3.2%,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达6.95亿,与欧洲人口总量相当。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B,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已进入新的阶段。互联网时代的QQ群、博客、微博等在线社交网络社区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微信等社交APP的广泛使用,正在不断产生着大量具有社会属性的数据。数据是重要资产,在科学研究中具有独立且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井喷式出现的大数据 (big data),像刺破重重迷雾的探照灯光,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认识世界广度和精度的同时,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与思维模式,冲击社会科学的基本理念、研究逻辑、研究方法与技术1,也为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社会,互联网与流动性的叠加正在重组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有了互联网和流动性,人们开始脱嵌于以往的共同体,而投身于陌生人社会的熙熙攘攘和虚拟的流动空间。大数据正是展现如此流动性的重要载体。社会工作需要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更高效地输送专业的社会服务,更精准地倡导合理的社会政策从而实现专业目标,并探索建构基于大数据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与实践模式,也就是大数据驱动的社会工作。唯此,社会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于这样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因此社会工作需要直面互联网思维,不能自外于这样的趋势,固守自己的小天地,而是要寻求新的突破。美国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研究院2015年的一份战略性研究报告Harnessing Big Data for Social Good: A Grand Challenge for Social Work就明确了一个核心议题:如何使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公益1。这一议题对于中国也是切合的,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正在催生一个新的时代和一个新的社会,社会工作需要认真思考如何面对和适应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因此本文拟对大数据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应用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
一、大数据: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的新机遇
大数据是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如执行政府职能、提供服务、管理项目、进行商业贸易、通过社交媒体交流、使用电子设备、写作 (发表意见、评论和文章等) 等,以数字存储形式广泛存在,其数据内容体现出体量大、增速快、类型多、真实性强、应用价值高等特征,且更加注重对研究对象地理位置信息的提取2。大数据的“大”也不单指其数据量,还包含数据元素和来源的速度、多样性以及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所需的复杂分析过程3。近年来,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数据集的产生、收集和处理效率,基于Web2.0的众包数据技术的出现提供了广泛的数据生产平台,如智能手机APP、博客、维基数据、社交网络平台、P2P软件等4。公众或平台用户首先作为数据的使用者,通过开源的数据获取平台自行获取初始数据,并将处理和使用的数据上传,与其他用户共享,还可成为数据的生产者。数字革命正在产生大量的社会、心理和组织数据,包括计算机化的社会服务、教育和健康记录、开放数据门户、社交媒体、网页搜索记录以及移动GPS设备和传感器等来源的数据,而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情感分析等方法的出现推动了大数据技术创新,使得实时管理和分析这些数字资产变得更为及时和高效5。
大数据对人类活动的实时记录特点可较大程度地排除获取数据时的人为干扰,它也将抽样数据中被排斥的极端值重新纳入统计分析。在分析因果关系时,大数据有助于克服由于抽样偏颇所引起的样本选择性偏误,匹配数据可以克服或缓解变量遗漏问题,对确定因果效应、检验因果关系比抽样数据更为有利、稳健和可靠6。在挖掘大数据过程中,深度学习技术在高维数据、扩展性模型和分布式计算中发挥了语义索引、数据标记、快速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强大功能7。针对大量出现的如Twitter上的留言、博客、图像、视频数据等抽象数据,深度学习技术可将这些非结构化的或弱结构化的、高层次的数据转化成一个结构化的格式进行分析、提取和量化,极大地丰富了大数据的来源,也为与社会工作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大数据带来社会科学范式转换,交叉融合社会行为和数据计算处理系统来研究社会运行的规律与发展趋势,引领“计算社会科学”这一研究领域的快速崛起8。计算社会科学从行为分析出发,可以对复杂的人类行为模式和社会运行机制进行深入且精细的跨学科定量研究,社会工作可以受益于这一发展趋势。
实际上,承载着我们生活印记的大数据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展现我们身处的社会,这开启了一种新的社会想象,这对社会工作而言是全新的议题。根据哲学家泰勒的观点,社会想象就是身处于社会的人们对于这个社会如何运作的认知和期待,主要包括:人们相互之间有什么样的期待,遇到某种事情会有什么反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我们的人际交往会呈现怎样的面貌。1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想象是以非结构化的数据为聚焦,围绕的是一个定量的且以可能性与模糊性为特征的世界,从而呈现出双重趋势:一方面是“社会的数字化”,人们有意无意留下的数据足迹越来越丰富,社会越来越多地以数字的形式呈现;另一方面是“数字的社会化”,数据成为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从而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2。这两种趋势都要求社会工作在研究方法、服务提供和绩效评估等方面作出适时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多重因素驱动社会工作与大数据的结合。
首先是基于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的发展。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立足于科学研究提供的证据,专业的干预是基于研究结果并将这一结果应用于服务案主。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社会工作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干预研究,更进一步促使社会工作的科学化和学科化①。John Brekke指出,社会工作的科学研究和证据为本的实践依据取得了足够的进展,到了推动建立社会工作科学的时机3,社会工作应以整合的方式应用学科知识去解决不同的问题。然而目前的社会服务系统缺乏有效评估项目所需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框架,因而缺乏操作性和标准化,使得跨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以考察项目长期成本和收益存在较大的障碍。大数据的出现能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传统的社会工作依靠实验、问卷调查、访谈等数据收集方式研究社会工作面对的不同群体,评估不同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考察不同的社会政策的绩效,基于理论驱动和演绎逻辑而较少使用数据驱动的策略。在传统范式下,研究起源于问题发现,基于问题导向收集相关数据。但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数据收集往往局限于较小范围内的抽样调研,数据虽然针对研究问题但规模有限,这使得社会工作政策和实务的循证性不足。而在大数据的研究范式下,数据获取更为便利,研究主要是数据驱动结合理论驱动,不需要模型和假设,可利用自动设定的批处理程序直接分析海量数据,发现或检验数据间的相关性或规律4,进而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实质性证据。
其二,宏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数据的支持。在不断面临全球化冲击所带来的话语体系和知识结构变迁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更是要强调本土专业实践中的文化敏感性。对照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社会工作现有的知识体系过于注重微观导向。尽管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之中以及社会视角,但随着美国等国家临床社会工作的迅猛发展,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不可避免地偏向精神病学、心理学和公共卫生学,这使得宏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进展缓慢。大数据为社会工作建构宏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铺陈了可能的空间。在大数据研究范式下,数据获取的便利性使得收集多种不同类型的大样本数据成为可能,为认识宏观社会、检验社会现象的“异质性假设”和“结果稳定假设”提供了数据基础。行政大数据和公共服务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有利于宏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构建,可利用数据分析成果进行服务规划、政策倡导,扩大社会影响力与政策影响力,从而实现社会工作的宏观目标。
其三,社会工作需要寻求跨学科的合作和对话。社会工作要回应不同人群的需要、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脉络,更要直面社会的急剧变动,所需要的知识是多元的。我们如果过度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可能将其引入封闭的知识困境。因此,寻求与不同学科的合作与对话是社会工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计算社会科学的兴起可以为社会工作提供新的研究路径,从而为跨学科的合作提供方法支持。我们由此可以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收集和利用数据,为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服务。
最后,为社会政策的形成提供数据基础。福利多元主义的社会政策分析范式主张社会福利来源的多元化,福利的规则、筹资和提供应由不同的部门共同负责、共同完成1。政府应该发挥资金投资主体的角色,积极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以鼓励企业和民间资金进入社会福利服务领域2。而非营利组织和有影响力的基金会资助者希望能依靠数据和预测分析以取代常规智慧支持其业务决策和长期战略,也越来越需要提供具体的指标来评估项目的内容,并确保质量标准和成果达标3,大数据是一条很好的实现途径。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其中的大数据增加了一条可充分参与决策的途径。“开放大数据”提倡某些类型的数据应该易于传播,使其可以重复使用、分析并转化为新的和有用的产品4。社区之间也需要获得跨系统数据,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目标人群,诸如弱势青少年、无家可归者、贫困儿童等等5。
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可以强化社会工作的专业回应。一般而言,由于缺乏在信息数据产生时进行及时分析的能力,社会服务机构对新兴社会问题的反应总是滞后而不是先发制人的。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可以有助于克服这些障碍,及时发现社会问题并予以更为快速的回应。这是因为,相较传统数据,大数据拥有的实时信息更为精细、全面和准确6,可实现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快速实时反映。然而,其指导社会工作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7。正如电商可以从消费者的行为和品位中收集大数据,并将产品个性化定制,社会工作部门也可采取类似的做法以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单独或集体性地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而,社会工作基于对来源不同的个人及社交环境的详细数据的预测分析,考虑不同行为因素的顺序特点、非线性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可能在社会组织的各个层次上发展的复杂系统动力学,可指导修正行为因素的政策或实务干预手段8。大数据可以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突破以往的研究模式,从而回应社会建设、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的重大问题。比如,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超越随机对照试验的样本局限。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生产大数据的软件技术、硬件平台和有效的数据来源,需要进一步思考大数据在社会工作之中的实际应用,为增进社会福祉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大数据的社会工作应用
大数据提供了丰富、详细、实时的信息,有助于社会科学家更加全面、大尺度、精细化地开展各类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外已有一些基于大数据的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福利政策尝试,在基于社会服务机构的行政记录大数据的研究、实务以及政策制定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建立了数据库管理、记录联动方式、数据清理与统一、大数据集的统计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经过深度信息提取的社会大数据可用以有效解决社会工作之中贫困、危机干预、医疗康复、儿童保护等较困难的实践议题。如可将每月公共援助和社服务记录相结合,探讨国家政策具体要素的效用,如福利时限和制裁措施是否影响到项目参与者1。而基于其他组织部门 (如就业、儿童福利) 的行政记录数据,可探讨一个机构执行的政策如何影响其他机构2。也有研究基于美国多个州的儿童福利管理记录,提出了比较其服务模式、结果指标和政策建议的方法3。将儿童福利记录与出生及死亡证书相关联,以检查一些流行病学相关问题,如寄养儿童中的青少年生育率以及虐待后的伤害死亡等4。另外,综合行政记录还可以用于识别遭受虐待的高风险儿童,以便更有策略地进行预防服务5。类似地,大型行政记录信息的提取和分析也在无家可归者服务领域得到应用。有研究者分析了几个大城市的无家可归系统记录,并将其与其他机构的记录相关联,以发展广泛应用的服务领域范式6。相较于传统的高成本长期随访研究,通过各种可用数据库对实验/对照组的被试结果进行追踪,大数据技术也能为随机对照干预实验提供更快、更低成本的结论/建议。如通过对来源于几个社会服务机构的个人相关记录的分析,发现针对残疾医疗补助者的新病例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急诊病例数、无家可归者数量以及接受药物滥用治疗等方面7。
目前,大数据应用于社会工作还只是处于尝试阶段。实际上,大数据在社会工作领域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伴随网络使用普及率的快速攀升,网络大数据的采集促使研究样本能无限接近于总体分布情况,这既扩大了研究采样的规模,又提升了研究采样的代表性。这样,社会工作就有了更大的可能去实现宏观使命。
第一,网络大数据支持实时地获取、更新真实的人类行为数据,从而避免了数据收集过程中对被试主观报告的依赖,可有效解释或揭示群体心理特征的连续变化趋势8,从而把握社会的脉动。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络平台已成为当今人们意见表达和利益述求最重要的渠道之一,网络舆论也已成为公众舆论的主要形式,为及时有效感知社会心理态势以及网络舆情分析,确定公共需求以便及时确定政策制定和服务方向提供新的契机,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大范围问卷测评周期长、成本高、无法及时更新、生态效应低、纵向追踪实施困难等障碍9。如孙玖陌等通过微博大数据对政府满意度进行评估10,类似地,大数据分析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民意和服务领域进行评估。在“四川雅安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积极参与救援者表现了较高的舆情传播能力和公众反应度1。因此,大数据的应用还可以帮助社会工作实现“时势权力”2。
第二,大数据为风险人群的评估和危机干预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技术手段。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大数据,可有效感知用户情绪变化,心理健康,并进行自杀预防3 。依据百度等使用者大数据,可以识别疾病的分布和高危区,并进行针对性防治。朱廷劭通过多种新闻媒体等渠道得到某地发生的数据,并采用时序分析技术预测社会心理发展趋势,进而预判网络发生的风险指数。针对数量少的情况,可综合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利用微博数据预测风险,实现对群体社会态度临界状态的预警,发现并识别社会不稳定因素,为及时化解可能的提供数据支持,助力社会管理创新4。国外有研究者使用Twitter和Facebook产生的大数据追踪“阿拉伯之春”的抗议信息和公众舆论,以衡量抗议动员的速度和程度5。社交媒体活动也有助于快速评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如Twitter的人均活动与飓风造成的人均经济损失密切相关,通过Twitter大数据,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所感知的威胁和物理灾害效应6。开放数据应用OpenStreetMap等在多次救灾过程中也得到了重要应用。而微博、微信等应用同样适合快节奏下的紧急情境,相关部门应提高情境意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促进应急信息的传播,并据此实行预警系统并协助救援工作。
第三,基于大数据对服务人群、基本社会服务设施的时空分布能有更精确和直观的把握。利用来自百度地图的人潮数据,可预测密集人潮的形成情况,并针对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的异常大规模人潮向有关部门发出提醒,从而实现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移动客户端数据结合其地理位置信息实现服务人群定位。比如,由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数据中心与“清华大学-腾讯”联合实验室合作研发的“宜出行”基于“IP街道级位置定位技术”,可将人群分布精确至街道级,这对社会服务的空间布局具有启示意义。有研究者通过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以及谷歌街景车搜集来的机动车辆数据,从而估算出本地区人口的特征和组成,甚至这一地区居民的政治倾向7。采用类似的方法,我们也可基于“宜出行”、微博、消费等大数据估算服务人群的分布,评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合理性,制定政策并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因此基于大数据平台出发,可以提出更为合理和高效的服务传递策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可及性和优化社会服务的空间布局。
第四,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可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证据。对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以及相对服务人群的可达性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及时发现交通需求和设施需求等,提升公共服务资源公平性。如随着医疗大数据 (包括医药消费的数据、临床诊断数据、病人行为数据和药品处方数据等) 不断开放获取,这些以往难以获取或者被忽视的数据也将在促进居民健康公平中发挥重要作用8。以贫困问题研究为例。贫困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困境之一,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领域。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估计区域贫困水平是精准制定消除贫困战略的关键问题。已有研究证实遥感卫星所测夜间综合数据可作为中国县级贫困评估的有用工具1。类似的几项研究也证实夜间灯光大数据预测贫困的有效性2。而另一种新型机器学习方法,可从高分辨率白天卫星图像中提取社会经济大数据以预测不同地区的贫困程度3。此外,还有研究利用手机大数据预测贫困4。可见,大数据已成为精准定位贫困人群和地区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协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三、大数据的社会工作应用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为社会工作研究带来新机遇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诸如数据安全和使用伦理、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方法等等。
第一个挑战是如何保障以安全和合乎伦理的方式应用数据。数据安全和使用伦理是一个中心问题,特别在涉及人类服务、教育和健康记录方面的时候。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相关电子设备及应用程序 (APP)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有关个人的信息也在不断地产生并成为网络中的“痕迹”。在帮助研究者去有效识别和描绘特定个体和群体的同时,使用者的隐私却完全暴露。在实践中,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如何建立一套数据使用伦理的标准体系是关键问题。而在涉及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尤其是当不同来源的数据被整合应用超越原始意图范围并产生更高价值信息时,需要数据持有部门放弃个人控制权以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社会工作应当将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纳入服务规划和政策制定,消除跨部门间的数据孤岛,促成多学科合作,建立严格框架以平衡隐私保护和公共利益。我们还需要考虑因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数据鸿沟”,社会工作要弥合而非扩大这样的鸿沟。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提供技术有效处理数据。针对大量且繁杂、碎片化存在的信息数据,如何对其进行快速清洗和处理 (如关键词分析与提取),提取有效及有针对性的信息,并保证在过滤过程中没有信息丢失, 是一个核心课题。大数据通常包含来自特定源的所有数据,其中绝大部分是无意义的,也常常包含一些不完整的信息和错误的数据,必须在数据分析阶段得到有效的处理 。大数据是复杂且高度可变的,如果不经过细致的审查和策划,容易出现误解和错误。除了常用的结构化数据之外,大数据还大量以非结构化文本、图像和录音等形式广泛存在,因此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处理、存储和分析的常规方法往往不足以拇笫据中获取全部价值。
第三挑战是如何解决数据可能存在的偏差。大数据是有偏的数据,如何“去伪存真”,避免大数据产生的有意或无意的统计偏差,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信息,这都需要更深的探索。在成熟应用前,过度依赖大数据还会导致重要信息被忽视,如老年人和收入或受教育水平低的个体在社交媒体数据中所占比例不足 ,而年轻人和较为富裕的个体在公共服务消费数据中比例过高。因此结合其他辅助信息并基于影响数据生成过程的因素对大数据进行解释显得尤为重要。大数据也存在单一性,有时仅包含有限变量,如家庭和企业的用水、用电记录,手机消费记录等,需要对其进行匹配,如通过手机消费记录、网上购物记录和快递公司的送货记录,可以分析手机用户的网络消费情况,进一步也可以与其人际交往情况匹配,但其匹配又存在产权和伦理问题。
第四个挑战涉及研究方法的论争。我们强调大数据时,不应忽视对个人体验的感知、阐释。建构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应遵从科学的连续体,一端是抽象的、概括性的,形而上学的,另一端则是具体的,经验性的,具有事实性。在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到底应该在研究过程和知识产生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正如前文所述,我们不仅应该坚持对数据准确性追求并积极提取有效的信息,也应明白数据仅仅是服务于理论的工具,是为了证明理论的前提和假设。也应考虑数据背后的情景、情绪和现实关系,对分析结果应注重于线下数据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对接。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供了使学科研究更加客观的途径,但在数据筛选、提取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和偏差,我们应警惕大数据加大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之间的对立性。社会工作面对复杂的个体与社会,难以脱离特殊的社会环境。大数据倡导的也是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和再阐述,也重在对事实的真实阐述和反映,从这一点来说,质性和定量研究应该被予以同等的重视而不需要被严格区分。在大数据为社会工作研究带来很多机遇并以数据为研究导向的同时,我们不应该放弃传统小数据的研究范式。大数据也存在样本偏差与代表性问题,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手段能有效减少样本偏差。我们应坚持对研究问题的规范设定、抽样样本的控制,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的严格标准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大数据对整体趋势的把握以及小数据对具体细节的捕捉。
结 语
大数据为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提供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利用大数据为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提供全新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具有较好前景的探索领域。当然,面对大数据带来的冲击,我们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中的价值,去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大数据的应用进行冷静思考,考虑其潜在的危机和风险,反思如何在这一背景下促进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并扩大整个学科的影响力。尽管已有社会服务机构已开始纳入大数据分析用以指导政策和实践,但基于大数据的项目和实践的有效性和长期成本效益需要进一步的评估。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对大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认识较少,难以较好地与其他学科的专家进行有效协作以加速数据驱动的社会创新,这需要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推动大数据人才的培养。
Social Work Driven by Big-Data: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Chen Wanzhen He Xue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