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利弊

传统文化的利弊

时间:2023-07-10 17:33: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的利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的利弊

第1篇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愈演愈烈,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双刃效应,益处则是在于,西方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更新鲜的元素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范围,同时加强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转型和有效地提升。但相反,西方文化的融入,造成了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过度倾向,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不利因素,这同样对于世界文化的传播融合造成了更加复杂的难题和现象。文章主要是通过分析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做分析,同时针对我国人们对于中西方节日的一种文化进行了调研,从定量的角度来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西方文化流行性和渗透性相关分析以及中西方文化的成对t检验分析,更充分地分析了利弊,让大家意识到需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双刃效应;全球化;定量分析;统计分析

文化不仅是国家的核心的,更是人类灵魂的一个重要载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快速发展,使得西方文化不断地进入中国,并且也逐步地融入到我国的文化传播之中。本文仅就文化的一个方面节日进行分析,根据当前的调查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更多地接受西方的节日,并且作为重要的节日等进行庆祝,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播则意识不够强。这明显表示,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如何才能让大家保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对待西方文化的学习机借鉴作用,更好地利用西方文化的优势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针对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双刃效应进行分析,为实现趋利避害提供了一些意见。

一、双刃效应

(一)积极效应

首先,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增强与西方友人的关系,能够促进和谐共处,并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合作发展。其实,就是在庆祝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丰富了自我的文化内容,加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同时也不断地通过西方的文化借鉴来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文化学习和发展,就比如西方文化中的一个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因此可以借此契机,将中西文化有效融合,增进感情的同时,丰富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体现出文化中的优良品德,丰富人民的精神文明生活。

(二)消极效应

根据调研的数据也显示,有86.88%的人认为现在西方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了,这说明了在目前这个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巨大的冲击,西方文化的各种信息和形式、价值观等都会不断地涌入到我们得生活和工作中。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会带来不利,会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减少,不利于我国人民自身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过分地关注西方文化,会丧失自身的优良文化,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西方文化,始终保持一种正确的态度进行对待,取长补短,充分利用西方文化的优势来完善和丰富我国的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为我们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和庆祝西方文化的时候,要加强对我国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有效促进,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掘,去传承,因为我们需要在保持自身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再来结合西方文化,不能够出现舍本逐末的这种现象,丢失了自身国家的优良传统文化,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同时我们需要自己主动地去维护和发扬传统文化。

二、研究方法及定量分析

本文主要采取的是针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了150个样本。主要是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进行调查填写,有效问卷为150份。本文首先是针对调研的数据对西方节日的庆祝情况,对西方节日的庆祝频率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再采用对比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采用SPSS的统计软件进行了定量的统计分析,进行西方文化的流行性与渗透性相关性分析、中西方文化的成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

图1样本群体对西方节日的庆祝情况 图2样本群体对西方节日的庆祝频率

根据图1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大家对于西方节日的关注度很高,而且参与到节日的也比较多,除了万圣节仅占11.88%之外,愚人节和感恩节是在40%左右,而圣诞节、父亲节和母亲节则均在60%以上,情人节也占据了50%的比例。

根据图2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样本群体对于西方节日的庆祝程度很高,基本不过的占比为8.13%,虽然每年都过的占比最少,仅为4.38%,但是一般来说都过和偶尔过的分别占比为31.25%,56.25%,所以仅这两项占比就达到87.5%的比例。

从表2成对t检验和表3方差分析的检验可以得出,中西方文化的在调查的样本人群中,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能够得到流行和传播还是因为对于西方文化的好奇和新鲜感所导致的。因此也就出现了大家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就淡化了。

三、结论

在面对国际全球化的形式下,我们要充分地把握、加强和促进我国自身的优良传统文化发展,同时要有效地掌握好西方文化的双刃效应,做到趋利避害,不断地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丰富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跨越式发展,才能让我们有机会更好地了解西方,更多地学习、借鉴并加以利用,最终实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目标。总之,有效地把握机会,将西方文化的双刃效应充分地发挥和把握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才能将我国传统文化更多的传承、传播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张朝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自我超越之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

[2]林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现状、定位与发展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9.5.

[3]刘艳坤.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文学现代化起步的原因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16.

第2篇

关键词:京剧脸谱;视觉符号;文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305-01

在清王朝从极盛转向衰败的时期,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天下通横、四方杂处的地方,京剧艺术形成之后,受当时经济、文化、戏剧艺术的影响,京剧脸谱形成了。

一、京剧脸谱的介绍

(一)京剧脸谱的定义

在戏曲中净、丑和少数生、旦行当的演员在人物扮演中,会根据各自相应规定的谱式,在脸部勾画各种色彩的图形,这就是戏曲中的脸谱。那么京剧脸谱就是在京剧中净、丑和少数生、旦行当的演员们的化妆样式。

(二)京剧脸谱的发展

京剧的发展在每段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征。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京剧脸谱的谱式格局初步形成,逐步有了装饰纹样;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比较系统的京剧脸谱的谱式基本定型,特别是线条对图形和色彩的分割上,技术已经完全成熟。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后期,京剧名家辈出,这时京剧脸谱在色彩、图形、线条的表现上出现了各有特色的多样化,谱式上也有所创新。

二、京剧脸谱的视觉符号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内容决定形式、本质决定外表”的固化思维,所以自古就有了一种好人仪表堂堂,坏人一脸贼像的人格判断标准理论。京剧脸谱的基本颜色为白、红、蓝、黑、紫、黄、绿、粉和金银色,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红色代表忠诚勇敢;黑色代表正义;白色代表残暴、忘恩负义等。

关于京剧脸谱中视觉符号的运用表现很多见,如:包公是一代清官,他刚正不阿、公正廉明,是一位天生脸白的书生,但是白色在京剧脸谱里的视觉符号的象征意义是奸诈、虚伪,所以如果将包公的角色化妆成现实中的那样,就违背了京剧脸谱视觉符号中的象征意义。根据京剧脸谱中的对正义廉洁的视觉符号定位,包公的角色就被赋予了黑色的脸谱,来表现他的人物性格,还在他的额头上添了一个白色月牙,意在包公白天主持人间的公道,夜晚判断阴间的是非,将他铁面无私的外表和正义的内在达成一致。再比如三国中的关云长在民间被传说是曾在枣林中躲避官兵搜捕,由于他长期目睹红枣、食用红枣、饮用红枣水,所以关云长的脸就变成了枣红色。于是舞台上的关云长就被赋予了通红的脸色,但是这不仅是用来表现关云长的外表的,红色还表现了他忠诚、勇敢的性格和庄重、威严的气质,另外京剧中的关于长在五官上也有特别的指定,一对丹凤眼和卧蚕眉,也是庄重威严的象征。

总之京剧脸谱视觉符号的表现,可以使观众对戏剧中人物的性格、背景、剧中角色地位都一目了然。

三、京剧脸谱的视觉符号对当今艺术发展的利弊

客观的说,京剧脸谱这种直观的通过视觉符号来定义剧中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利于对剧情的介绍,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剧情和剧中人物,对于京剧的欣赏来说,是有明显的好处的。同样在当今的电影艺术中,这种“脸谱化”的现象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加强电影的表现力的,但是整体来看,京剧中的“脸谱化”给当下艺术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

京剧脸谱视觉符号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夸张、不够真实,这种直观的符号表现法使艺术缺少了美感,降低了观众的欣赏兴趣。比如在早期的电影中,伟人的形象都是高大明朗的,动作设置也是一致的豪迈潇洒,剧情也跟着走向一致化,这种情况重复出现,使观众对影片的欣赏兴趣大大降低,使影片丧失吸引力。

另外在一段故事演绎中,某一个角色以一种固定的模式重复出现,他的形象就会在观众心中扎根,就是所谓的先入为主。

第3篇

摘要: 去年,北京、江苏、山东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一时间,关于“英语考试到底该如何改”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笔者将就这一话题分析高考英语改革的利弊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考 英语 改革 利弊

一、引言

为进一步提高首都均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切实解决择校、学生课业负担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北京市将从对中高考进行改革入手,出重拳予以破解。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计划减少英语科目在高考中的分值,从150分下降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这一政策将自2016年起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始实施。

二、 高考英语改革的利弊

(一)高考英语改革的好处

多年以,我国在语言教学上,大都是“重英语、轻母语”,一方面,随着中国与国外交流的日趋增多,全民学英语的热潮日益攀升,很多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学习英语,英语逐渐成为了不少学生最为重视的一门科目。而与之相对的,由于学习汉语的时间被挤压,不少国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知识的了解度不够,甚至有些人认为,作为我们日常交流的母语,对于语文的学习学不学都无所谓,这就使得目前社会上提笔忘字、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熟悉的人越来越多。因此,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针对语文这一科目所进行的改革措施,无疑会促使人们提高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全民对汉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

另一方面,高考英语改革能够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考生的差距。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就曾关注过学生的英语能力因地区差异而不同。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的优秀学生,在通过高考进入重点大学后,往往最先感到有差距的就是英语成绩,听力、口语更是他们的软肋;而一线城市、沿海城市的中学生,由于教育环境和生长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英语水平较高,特别是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强。

根据俞敏洪对位于北京西北部远郊的延庆县学生英语水平所做的评估,延庆县学生与北京城区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超过20分。因此,下调英语高考分数权重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导致的英语成绩差异。相较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设施明显不及城里,教学效果根本不能与城市学校抗衡。这就意味着,英语分数权重越大对农村学生越不利。因此,下调分数权重,淡化选拔功能,有助于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二)高考英语改革的弊端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孩子英语水平不会受多大影响,而广大工薪阶层和农民孩子的英语水平则恐怕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有关降低英语分值就能给学生减负的说法也似乎不太合理,因为英语分值下来了,其他科目分值增加了,学生依然会为取得高分而压力重重。

现在随着中国不断与国际接轨,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外语成为了一门必备的工具。随着英语高考分数权重的下调,学生、家长、教师的观念和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考试和评价制度等必将随之发生改变,后续效应不可小觑。北京教育学院督导室专家、曾担任北京教育学院外语系主任的袁昌寰教授就此说道:“当今世界变化之快,发展之多极化,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错综复杂。因此,从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主要态势出发,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出发,从国家人才培养规格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出发来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英语作为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大语种,已经不是美国还是英国的问题,而是英语作为互联网语言,作为一种通用的世界语言,中国人才国际化,中国世界化必须的一个工具。

三、总结

在高考英语改革的趋势下,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仍需重视,但方法需改变。全球最大的私人英语教育机构英孚教育的2013年《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人数远远超出世界上其他国家,有10万英语母语者现在在中国教学,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培训市场之一。如此庞大的英语培训市场却没有培训出一流的英语水平。报告对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成人的英语熟练度进行排名,同时亦首次对过去6年近500万成人的测试数据和英语熟练度的趋势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据该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瑞典仍以68.69的高分稳居第一。中国大陆排名34位,属于低熟练度水平。因此,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仍有待改善提高。

“语言能力的真正形成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积累、练习、实践和运用的过程。现代语言学习理念强调了语言学习不仅应关注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习过程。”袁昌寰教授说,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这两个特点也就决定了语言学习不应是一个对英语语言知识体系的学习,不应是靠单纯的讲解和机械的记忆、背诵进行学习的。因为这样的学习不仅单调乏味,也收效甚微,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能是事倍功半,也让很多学生失去了信心,对学习英语望而却步。所以,学生应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家长和教师要坚持 “做中学”原则,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用英语,从而使他们逐步建构起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育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通过考试改革就能完全解决的,应该从文化土壤和社会氛围上树立大众外语教育的理念和定位,重运用,减少功利之心,重提高综合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入手。

高考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如何改革才真正的能体现高考的价值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兴趣与心灵,而不是学生谋生的工具。“一考定终身”,不得不说现在的高考制度对学生的压力非常大甚至到了扭曲心理的地步。为此,我们不停的改变着,也许过程很缓慢,但我们坚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参考文献:

第4篇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传统歌节。关于歌圩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其中关于刘三姐的传说流传的最为普遍,也深入人心,因此在广西每年的三月三活动中都有歌唱刘三姐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三月三这个传统民俗活动的形式及内容都有了诸多变化。

一、南宁市“三月三”歌节的形成与演变

广西素有“歌海”之誉,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为把民歌发扬光大,从1993年起广西由政府主导开始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民歌节。为了把民歌节办得更具特色,从1999年起广西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并定于每年的11月在南宁举行。

二、南宁民歌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武鸣县为例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宗旨是继承和弘扬壮族人民的文化艺术,加强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历届艺术节举办以来影响力不断扩大。就近来讲,受影响最大的便是南宁市武鸣县。武鸣地处广西中南部,史有“首善之县”的称谓,是壮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响应传扬民族文化的号召,打响文化名片,武鸣县也办起了“三月三”,并将其打造成一个歌圩文化品牌。2003年,武鸣县正式将“歌节”复名为“歌圩”。每到农历三月初三,整个武鸣便歌声四起,热闹非凡,久久不息。在推出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的同时,该县也将招商推介会、房地产展销会等经贸活动融入“三月三”歌圩整体活动中,使歌圩呈现出“表演活动万人空巷,经贸活动盛况空前”的场面,被武鸣人民称为另一个春节。

2016年的4月9日,武鸣县城再次沸腾。数十万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赶赴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圩盛会。诸多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确实让到访的游客很饱眼福。据相关人士称,本届歌圩为突出“美丽壮乡・踏歌追梦”的主题,不仅增加了浓郁的时代气息,而且注重突出民族文化。其中众多文艺项目的主角都是来自于当地群众、学生等。虽然参与者依然是当地人民,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歌圩主题过于时代化、政治化和商业化。

三、对民俗文化商业化现象的几点疑问

笔者有幸目睹了武鸣三月三其中一部分现场,的确热闹非凡。但也看到了热闹背后一些已经变的畸形的风俗和传统。首先,被政府主导的传统盛会基本走了形式化的老路。那些原本应该在田间地头、闲散时候自由演唱、自由组织的活动被安排的井井有条,似乎很有章法,但真的就没有失真失纯的嫌疑吗?其次,仅仅一个两小时的开幕式上领导们的讲话就超过了一个小时,紧接着就是政治性舞台化的歌舞表演。真正可以代表民族特色的却无端成了陪衬,谁又能预料到这样的状况会对真正的民族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于一个非常传统的民俗盛会,这样的现象难道不该被重视而去改变吗?另外,我感受到的所谓的民族美食盛宴,也已被商业化侵蚀殆尽。不管是不是当地特色食物,反正一股脑的都摆在了临时搭建的美食一条街。至少对身在现场的笔者来说,没有感受到一点民族特色。反而满街的烟气、杂乱的吵闹声、被调到最大分贝的DJ音乐让人只想尽快逃离。这样的状况下如何让八方来客去感受三月三民俗活动的真正意义?而饥饿难耐去吃的一餐饭更是加深了笔者的疑虑,比平时昂贵不少的价格、比平时更少的分量、比平时更没有耐心的服务态度让我对这次三月三充满了失望。说好的淳朴的民风到那里去了,为什么到处都充斥着趁此机会大赚一笔的心态?也许我遇到的仅仅是个例,但是满街的叫卖声,随处可见的生意人等与三月三无关的现象难道不是商业化对传统文化最直接的影响吗?

四、笔者的几点建议

商I化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侵蚀了人们原本纯粹的心态,间接的影响了由人们所创造的传统文化。笔者并不是反对商业化,而是希望民俗活动能以保护和发扬当地传统文化为主题。首先,不管是政府相关文化部门还是当地民俗参与者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相关部门应该牵头提倡对三月三民俗活动环境原本状态的保护并以此为前提建立规范的民俗文化保障体系,同时应该加强对媒体宣传过程的管理,避免对民俗文化的宣传被商业化等不良因素侵蚀。其次,相关部门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加大对三月三民俗根系文化的挖掘整理力度。从源头了解三月三民俗文化的真正内涵,使这一民俗的延续传承能最大限度的贴近自然。民俗活动的主体是“人”,但是往往也最容易被忽略,因此在民俗活动的保护工作中必须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这便需要建立并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发掘和培养更多的民俗文化传承人。其一,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应该保护好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的相关资源。其二,在完善民俗传承人保护机制的基础上,应该更多地发掘、培养新的民俗传承人,使文化传承“活态化”。在现代化条件下传统文化已经不可避免的与当地经济挂钩,因此,民俗文化与其他产业结合发展的现状也应该纳入相关部门的管理范围。比如旅游业、餐饮业、农业等与三月三民俗的结合,如果政府能适度干预、合理规划,就会使当地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传播。

作为最有广西特色的民俗文化,“三月三”的文化价值显而易见。因此,三月三民俗理应被关注和重视。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措施也应当更加合理完善,我们期待它能在人们的保护、传承下流传的更加久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 网络传播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23-01

一、网络传播为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方便快捷、影响力大等优势特点,也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随着众多武术网站的建立,网络传播与武术传播逐步实现并轨发展。在网络传播模式的作用下,武术文化也呈现出了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中国武术在武术论坛的传播下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彰显出发展的活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武术传播对网络的依赖度也将会继续加深,作为武术发展的重要载体,网络技术定将成为促进武术传播以及武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武术文化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武术文化资源库的问题

随着武术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发展内涵以及方式也在日益丰富,如何才能够使武术爱好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寻求的内容,并合理利用他们是当今武术文化网络传播的重点问题。如果建立一座完善武术资源库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武术资源库如同一座武术文化的资料库,不仅包含了武术的教学指导、理论研究以及各种拳种流派的相关信息,同时还包括文学、影像以及视频、音频等影像资料和信息,武术爱好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寻找到自己的寻找目标。

(二)高校武术科研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遗产的中国武术,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属于多学科交叉、全方位立体化的体育项目,高校中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以及物质条件,在武术历史的文化、理论以及教学训练方面都具有极强的优势,所以可以实时增强高校武术网站的建设,将众多教授、科研成果、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课件整合起来,建立出综合大型的武术资源库,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还可以为建立武术资源库贡献出素材。

三、武术文化网络传播的发展对策

(一)提高武术文化传播者的信息技术

武术文化的网络传播是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之上的,是依赖信息技术的基础而发展的,所以,无论是武术文化信息的制作还是武术网络信息的传递,都对传播者的电子计算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熟练掌握并有所研究。例如,信息处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的应用,以及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同时,武术文化的传播者要树立牢固的武术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将武术文化传播的中心转移到武术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上来,武术文化的传播者需要具备武术信息服务的观念和态度,熟练掌握网络用户利用武术信息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二)建立科学的武术文化网站

1.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在数以万计的武术网站之中,武术文化信息的数量浩如烟海,但是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武术信息是重复的,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也给阅读者带来很多的负面情绪。为此要整合好武术文化的相关信息,做好质量把关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武术文化综合资源库,真正意义上地为各层次、各地区的武术爱好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道德行为,树立良好的武术文化传播形象。

2.积极树立品牌武术文化网站

武术网站能否长久发展,获得发展优势,不光要明确自身网站的定位以及内容质量,同时也要促使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及研究人员认同自身的品牌。但品牌的树立更多的是要凭借网站的质量高低,网站的建设可以与传统媒体进行合作,增强网站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武术爱好者以及民众了解网站,形成自己的品牌。武术网站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使更多人关心武术网站的发展,参与到网站的建设中来。

四、结语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对于国人人格的塑造、民族向心力的凝聚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发展意义,其传播与发展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我国武术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从最开始搏击格斗发展到如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国术”。网络这种新型传播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对武术发展的限制,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武术传授方式,也使得武术理论的发展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薛文忠,李蕾.论网络媒体与武术传播[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

[2]芦堍.网络技术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1(09).

[3]梁斌.网络传播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05).

第6篇

1.注重师资队伍专业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主心骨,也是引入壮族民间音乐教育能否顺利成功的关键。首先,要高度认识开展壮族民间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明白最终的教育目的,并围绕具体目标明确中心问题,积极开设《传统民族音乐赏析》《民间音乐概论》等课程,合理把这些内容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意向相结合,传承和传达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传统文化之精髓。其次,必须把提高教学水平落到实处。在地方综合性高校中学科门类较细,各自研究方向也有所相同,从事壮族民间音乐研究并引入大学课堂教学时,高校必须对教师分批分段开展培训,鼓励教师积极自学,定期参加培训,脱产进修,必要时还需请壮族民间音乐专家来校授课,通过内外并举,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

2.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授课形式

开展壮族民间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会唱几首民歌和记住其歌名,认识几种少数民族乐器,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观察了解它的产生和历史变迁,体验和感悟内在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壮族民间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上要做到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教材内容和选择要活,地域特色要浓厚,教学方法尽可能视听结合,教师范唱与学生互动结合,由教师引导、分析讲解和归纳总结,绝不能照搬专业音乐院校的套路。比如,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视听结合,聆听与观赏壮族民间音乐作品,可以从内心感受这些民间音乐艺术的独特风格、旋律音调和艺术魅力,并在教师的层层分析和生动讲解下,获取更多的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地理、人文等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另外,高校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系列讲座或单元讲座计划,最好邀请当地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人或学校本专业教师。讲座要注重图文并茂,集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与互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兴趣浓厚而热爱本课程,加深对传统民族文化知识的认知,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或者让学生在学校教师统一安排和精心策划组织下,到壮族民间音乐资源最丰富的民族地区实地考察和艺术采风。通过实地观摩和亲身感受,使大学生对壮族民间音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3.强化对壮族民间音乐教材的建设工作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没有教材,教学活动也就没有依据,无法展开,教师教学便缺少了重要的参考和必要的支持。一般来讲,相关教材建设问题,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特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一是同一地域的几所高校联合起来,由省教育厅或某高校主要领导牵头,各高校选派教授或是专家,组织精干力量,同心同德开展研究教材的编写工作。二是各高校独立组织,学校拿出教材专项基金,挑选理论知识强、专业水平高和文化素质较为全面的教师组成教材的编创小组。通过实地采风、真人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收集、归纳和总结资料,研讨和论证编写出教材。当然,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必须认真考察取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根据实际综合决定。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掌握以下几点。一是全面性。要对壮族民间音乐资源全面收集和分类归纳,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虽不能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全面、准确而公正。二是民族性。广西是多民族居住地,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风格独具、特色鲜明。各高校应千方百计集中力量挖掘壮族民间音乐代表作品,吸纳到编写的教材中去,让它融入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因子。三是艺术性。壮族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极为丰富,在这些壮族民间音乐资源中,其自身也有艺术水准高低之别,要全面系统分析和科学研究鉴别,将优秀的、艺术感染力强的作品纳入教材中。四是大众性。地方性综合高校汇集了全国不同地方的学生,不同民族、不同兴趣和爱好,众口难调。教材在编写时一定要朝大众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众多人群的需要。五是体验性。壮族民间音乐教育绝不是教条的、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亲身感受的心灵体验,从音乐中体验民族传统文化血脉和基因,是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心理归宿。因此,在编创时应设计和增加更多的教学互动环节,分享观后感,注重思想情感的体验性。

4.注重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紧密结合

科研是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没有科研成果,教学活动也就没有理论支撑,教师教学便缺少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和学术指导。一是采取科研与教学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壮族民间音乐韵味。在广西许多高校都先后组建有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科研与教学研究基地或实验室,收集和整理民间音乐、传统艺术品实物或民族乐器并建立展区,成立了合唱团、民乐团、原生态演唱组合等,学唱壮族“嘹歌”,学弹壮族天琴等民间乐器。通过学习具有特色的壮族民间音乐,增强了大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增进了民族的团结和友爱。二是在实践中参与研发和传承。广西各高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极为重视,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经济上大力支持,重视学生参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开发、保护与传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中国—东盟中越山歌赛、“刘三姐杯”民族山歌赛、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具有民族性、艺术性和开发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开阔视野。三是以民间特色活动带动音乐艺术教育的繁荣。一直以来,广西狠抓民族特色为中心的办学特点,鼓励和支持地方高校开办民族特色专业,创设民间音乐课程,培养了很多的音乐艺术后备人才。如广西艺术学院开办东盟艺术系、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等,先后参加中国国际合唱节、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带去了我区创作的民族合唱精品,并以浓厚的壮族民间特色获得了业内专家和社会各方的高度评价,向世界展示了更多的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风貌。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的时代重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组织、有目的地建立各社团,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大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把大学生兴趣和爱好引向健康和高雅的层面,可以抵制低级和庸俗的文化思想入侵。比如,在校园创设一个具有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特色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在宽松、和谐的环境,融入当地的文化并与自己的内心相融合,使学生在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滋养中陶冶情操、升华心灵、释放能量;组织“壮族民间音乐文化风采展”“民间音乐教育成果展”“少数民族乐器图片展”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广播、电台等设施,定期播放和介绍优秀的传统壮族民间音乐作品,增加大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了解、学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使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真正在高等学府这片沃土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综上所述,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地方高校开展壮族民间音乐文化课程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大学生对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促进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能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渗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黄柯瑕

第7篇

关键词:安乐死 展望 不治之症

一、支持及理由

(一)人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每个人既有生命的权力,也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对一些晚期癌症、严重痴呆、畸形、过度衰老、各种生理功能极度衰竭,用尽现代所有医疗技术和方法,确实无力使其转归的病人,而且又极端痛苦(尤其是癌症晚期病人)在尊重病人意愿的前提下,让他们享有选择死亡的权利,是病人应享受的一种人道主义待遇。当一个人永远丧失了意识、成为一个植物人时,是让他尊严的死去,还是让他苟且的活着,这是一种道德价值判断。人的生命贵重,就是贵于有价值。当一个人的生命毫无价值时,他有权选择死亡。安乐死将是人的完美价值的最终体现。

(二)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我国目前尚处于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非常有限,实行安乐死可减轻国家负担,使社会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与利用,避免浪费,以缓解医疗上的分配不公的现象。目前有的绝症患者住院,为了拖延时间,每日注射贵重针水(俗称“救命针”)要花去约5000元,以延长一个月生命计算,就要花去约15.0000元。让一个无希望的病人耗用过多的医疗资源死去而使一个或更多可以挽救的病人失去医疗机会,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三)还有利于减轻家庭的负担

福州市一位多发性晚期肝癌患者,整整在医院受病魔摧残240天才离开人世,患者长子专门请假在病床前照顾240天,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没有吃过一顿消闲饭,一连几顿不吃也不觉得饿,猛吃一顿也不觉得饱,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为了度过一个个漫长夜,不得不靠大量吸烟,喝咖啡,喝浓茶来驱赶睡意,可谓不知疲倦的“机器人”现在确有不少患者弄得债台高筑,精疲力竭,白白耗费了大好时光,病人死亡意味着痛苦结束,而家庭则意味着痛的开始。实行安乐死可使病人家属免除经济上和体力上包袱,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财富,多做贡献。

(四)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实行安乐死可使医务人员从无效服务中解放出来,医院也可加快病床周转,及时收治病人,还可腾出一些人力、物力、财力,用来研究攻克疑难病症,发展医学科学技术。

二、反对理由

(一)违反了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

从《黄帝内经》到希皮走拉底的《誓言》从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到卫生部的医德规范。从儒家文化到同志的题词。都是要求医务人员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救治病人,无私为病人服务。所以实行安乐死违反了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

(二)违反了生命圣论

从《黄帝内经》中提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到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人命至重,有贵于情”从希波克拉底《誓言》中“人的生命是贵重的”到同志的“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从《易经》到《孝经》无一不是宣传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所以实行安乐死违反了生命神圣论。

(三)有碍医学发展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不知到知,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今天的不治之症就是明天的可治之症。实行安乐死,助长了人们研究“不治之症”的惰性,失去了寻找新的药物和方法去治疗这种疑难病症的信心,失去研究的客体,不利于医学的发展。

(四)有被滥用的可能

希特勒借“安乐死”之名,行屠杀犹太属族名族,南斯拉夫民族和其他民族之实,在1938年—1942年间,屠杀了数百万人。实行安乐死谁能保证不出现谋财害命的事,谁能保证希特勒式的悲剧不重演。

三、展望

(一)我国实行安乐死还有一个过程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封建时代小农生产半封建的温带大陆型地理环境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宗教孝悌相联的家法社会。形成以“忠”、“教”为核心的宗法理论体系。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石儒、道、佛三足鼎立,它的哲学思想皆围绕人生之死大事。儒家推崇“孝”、“仁”,道教宣传“人的生命受自然规律支配”“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佛家“崇尚生命”、“力戒杀生”。几千年来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生命神圣”、“命由天定的传统道德观”,最典型体现是“好死不如赖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保存和延长生命都是道德的,绝对不允许对生命有任何改进和补充。它注重生命的数量,而忽略了生命的价值观和效应。长期以来人们被一味盲目的道德力量庇护着,使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在一个封闭环境中自生自灭。具体表现为“讳莫如深”、“寿终正寝”按传统的观点:“主动安乐死不仁,被动安乐死不善”。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目前实施安乐死的障碍。

(二)安乐死是时展的必然

第8篇

摘要:本文作者从工业设计专业自身之特点、武夷学院之定位、学校所处地域之特色,结合本校该专业情况,对其进行了分析定位研究,以此为准则提出目前该专业于课程建设、教学理念等方面之见解。以期该专业培养出既为当前市场急需的德才兼备人才,又讲求因人、因地、因时施教之育人原则;使该专业立足当地,凸显特色,同时与时俱进,放眼未来,最终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与武夷山特色俱备之武夷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最终为其他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建设做出有益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定位;专业建设;传统文化;特色

工业设计教学在我国的发展亦有二十余年,于众多专业而言其实为新兴之专业。武夷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方向)始于2005年(以下简称工业设计专业),历经05、07、08三届专科之教育历程,本科教育始于09年。其专业开设时间甚为短暂,专业建设极不完善,而学院本科教学教育的发展进程对所有专业建构业已提出迫切要求,本专业能否根植于其自身特色、地域特色,紧跟学院发展之步伐、适应社会发展之人才需求、顺应专业发展之潮流。实乃该专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之根本。

自武夷学院升本以来,逐渐形成其凝聚着高度智慧之战略定位:“服务地方发展,拓展两岸合作,推进国际交流。办好“三欢迎”(学生欢迎、用人单位欢迎、社会欢迎)大学,培养“四会”(会做人、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海西同类院校的绿色强校”[1]。从工业设计专业之角度诠释,本专业必须立足于武夷山,依托于海西,面向海峡经济、接轨国际;所开设课程必须从学生自身所具之特点紧扣国家、社会、企业之发展,与时俱进,动态把握课程取舍;所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有完善、优良之人格品德,积极主动独立之思考与解决问题之能力。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目前已开通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空运为辅的运输方式,然其毕竟地处内陆偏远之地,陆上运输受限于地理形势复杂,空运又受限于价格及运力不足,故离全方位开发相去甚远;武夷山历史文化悠远,“然自秦汉而降,历为方士、羽客隐遁之所。迨宋儒迭兴,考亭夫子倡道东南,讲学于武夷之五曲,而胡、杨、游、蔡诸大儒先后往来,以及文人词客游览觞咏,流风余韵,大为山水生色”[2]。多年以来该地区被定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与国家旅游度假区,当局一直致力于旅游经济之发展。轻工业发展缓慢,重工业建设甚为落后,专业发展所需支持资源极其匮乏;同时当地政府、企业乃至民众对该专业知之甚少,专业其影响力甚微。此地域所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大大阻碍着学校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纯粹意义上的工业设计(大批量、工业化、高科技、紧密结合现代管理与营销的设计与生产方式)在此水土不服、举步维艰。

上帝关闭了一扇门,却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虽然纯粹意义上的工业设计在此地进退唯谷,然武夷山所独有的其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为该专业的发展敞开了另外一扇门,使之可以另辟蹊径,为走出另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开创完全与众不同之专业建设模式。此资源即是前面所提及的区域定位:国家风景名胜区与国家旅游度假区,加上其源远流长、独一无二的“千古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传统文化,配合其丰富的如竹木砂石等等原生态材质,为该专业形成以旅游工艺品发展为主导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机遇与可能。

武夷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目前以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的艺术院校体系,所招收学生均为文理皆收之艺术高考生,故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为该专业建设提供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增加了极大难度,对教师亦提出了更高要求。

纵观以上要素,其间优势劣势共存。相互冲突有之,相互互补、配合亦有之。武夷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建设如何结合学校定位、学生自身条件;如何以社会、企业需求为导向,面向国际、面向未来、体现区域优势,使之立足于众多专业之中,进而面向未来,甚至进军国际,得以持续与长足发展,实在需要纵观全局、权衡利弊,厘清其相互关系,分清主次,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规划之上慎之又慎。

首先,工业设计与我国定位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与欧美、日本等国相比,工业发展、工业技术、工业设计教育

架构、专业认同度、政策法规等等实有差距,必须避其锋芒,武夷学院之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家对专业定位基础上,必须加上其地域文化之特色。结合武夷山城市定位、所招收学生之特性,即可得出该专业应以独具地方韵味的儒、释、道、茶等传统文化、大量丰富多彩的民间与民俗文化、民间手工艺术品,连同地方景观文化为设计创造与创新源泉的旅游产品设计教育方向为出路,而非发展纯粹意义上的工业设计专业。

因此培养目标应遵循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是任何社会与企业在对人才评定都以此为首要标准;其次在学生具备必要的专业设计理论之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其具有优良的传统文化素养、具有充分深挖区域与民族文化并使之转变为独具匠心之设计的能力;再次必须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在依据自己所喜所长而得以一专之基础上全面发展自己:文科学生有意识在科学技术层面上突破障碍,获得质的飞跃;而理科学生则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尽量做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不偏废任何一方。虽然工业设计师戴着双重脚镣跳舞,但优秀者仍长袖善舞。

要到达以上培养目的,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必须充分利用武夷学院现有实践条件,就目前而言,艺术学院拥有综合材料工作室、雕塑工作室等8个教学实验场所,可以直接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还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教学。因此,不拘泥于专业之囿大量开设此类实践课程可在校内确保学生动手能力与全方位审美之快速提高,扩展其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其次必须充分利用武夷山为数不多的工艺品企业资源,深入与其互动,聘请其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设计师与管理人员在课程中做相关辅导;在一些课程派出学生参加进入企业参观乃至实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有效的动手能力、眼界提高与得到社会及企业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可避免学生停留在理念上闭门造车;第三,尽可能为学生参加各类各级别专业相关比赛提供设备、场地,或者课程与比赛项目结合起来,及时提供专业指导,为学生获得更多动手能力锻炼机会、接触社会提供可能。再次,在开设传授传统文化、区域文化等相关课程上教师、领导应达成共识并给予实施,不可存在此类课程与工业设计关联性小,占用专业课程时间等错误观念,增设此类相关课程则顺理成章。第五,在目前基础上增设手绘相关课程数量以提高学生手绘及思考、创新能力。自计算机普及以来,高校内设计专业于手绘重要性之认识一泻千里,非但学生认为当今之设计有计算机足矣,可怕之处在于教师、学校给予同样认知。殊不知,手绘能力非但是学生动手能力之一,更重要还于其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之培养,因手绘可快速思考、快速表达、快速更正,最大程度激发其思维的发散性、联想性、逻辑性、连贯性。第六,在建设设计与实践课程大纲建设时,需以旅游工艺品设计制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武夷山丰富之原生态材质,结合悠久且集儒释道之大成的区域文化,培育立足区域特色之专业学科,服务武夷山之地方经济。最后,应以发展的观念对待课程之体系,时时以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等形势之变化,学校、地区、国内国外诸多环境之变迁来衡量修订课程之结构布局、分配,不可持一劳永逸之态度。  在专业教育之余,所有专业教师必须认识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认识到学生之德育教育绝非为辅导员、系部、学校等专职人员所包揽,专业教师亦存在不可推卸之责任。且因专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存在说教之惯性看法,学生未形成常态化的抗拒与防护心理,与学生之间易于沟通,并以身作则,使之领会并树立“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之观念[3],形成正确之人生观、世界观、设计观,必将于专业上亦取得不可思议之效果。

其次,每位专业教师不能固步自封,把自我限定于本专业狭小范围类,在专业精通的前提下,广学博闻,贯通文理,“堪为人师而模范之”,指引教导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第三:要教育学生真正“会”用电脑,“会”用网络。以电脑网络为媒介培养学生面向世界,深入社会。由于武夷山地处偏僻之地,信息来源量、资讯前瞻性和及时性与大城市之差距不言而喻,更何况世界各地讯息瞬息万变。同时,通过网络,学生不但可以直接接收、了解、参加各级各类专业赛事,与其他专业人士深入、快速学习交流,与社会、企业无碍对接,方便快捷推销自己。

最后,专业教师必须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我中华民族民族几千年先祖含辛茹苦、呕心沥血以沐泽后世之大无私精神所恩赐后世子孙最宝贵之遗产,如我等弃之如敝屐,手捧金饭碗而乞讨于西方,则我国工业设计危也;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深挖厚植于传统文化此片沃土,充分领悟、吸收先祖辈卓然于世之智慧,则为我等设计之创新配置上了一匹千里马,一台永动机。

西方工业设计,我等用其体也,其体为国外产学研体系、科学技术、电脑设计表现方式、以设计素描为核心的手绘表现方式、西方之系统设计课程科目等,以此为外在培养学生之手上功夫,使之“会应用”;然其魂,必须用己有,该魂蕴含传统之正统文化、名俗民间文化、区域特色文化及其中深层次的无量智慧,可为设计提供创新源泉、理论支持与指引。亦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方式,使之“会学习、会创新”,且在学生德能方面起到潜移默化之教化作用,逐渐明白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之根本,以人为本,形成积极向上的设计观、乃至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做人基础上做事,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之思想指明专业之路、人生之路,“会做人”,做好人。

有体无魂,行尸走肉;有魂无体,失于虚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他体载我魂,不卑不亢,各取所长,相互促进。以此为准则对我校工业设计专业进行导向与规划建设,必将使该专业可培养出动手与创新能力强、一专多能、素质全面、可塑性高、德才兼备、与时俱进的社会急需人才,使该专业不但以其独特之魅力而立足,促进武夷山旅游业、旅游工艺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进而可影响其他学校该专业之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最终逐渐形成我国以尊重传统文化、立足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光大传统文化为核心之中华民族特色工业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 武夷学院简介网站.http:∥nptc.edu.cn/xxgk.aspx.

[2] 董天工(清).武夷山志[m].方志出版社,1997.

第9篇

在思想品德课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我认为日常教学中还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作为引导,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更深一步是学生了解内容,加深印象的手段。多媒体是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的产物,它教学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灵活性强,的确给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了方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它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但是我们也不能走极端,一味的使用多媒体,因为它也存在一些弊端,我们要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媒体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媒体的作用。由于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差别,在用现代教育媒体时,有利也有弊。传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而且还代表一种文化,传统的文化。华夏文明经过了5000年,而我们今天,不能以一时的方便,而就此丢掉5000年来凝聚的文明。对我们来说,运用现代的科技、现代的教育,可能是一件好事,可对于整个华夏国来说,将是一种耻辱,湮灭了一种传统文化,就是在精神上毁掉了一种文明。

首先:多媒体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在有限时间里把学生平时感到枯燥的知识,不易理解的社会焦点、热点等问题,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在政治课教学中恰当运用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电脑等电教手段,以其直观、形象、声音、色彩、动态性等特点,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领悟道理。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例如:《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这一课时,导入新课时插入一张幻灯片“小雅的故事”,让学生把故事看完,哦明白自己也在哪些方面存在依赖。但是我们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教学这所百花园中,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是二者兼顾,具体选择哪种教学媒体,应视情况而定。

其次:可以把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成课堂训练与讨论,达到了讲与练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教学时间不变,而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刺激了学生的听和看生理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例如:《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难点是“不能再有依赖”展开辩论会,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 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例如:《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重点“自立与自主的关系”仍要用传统教学板书:什么是自立?什么是自主?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让学生更清楚这课的重点是什么。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是教学的两种手段,它们都有自身独特的优点与不足,谁也替代不了谁。我们不能一味的迷信多媒体而摒弃传统教学媒体,也不能因为担心多媒体喧宾夺主而束之高阁。

再次:我认为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媒体各有其利弊。不能说“在教学设计中再没有选择传统教学媒体的必要”。至于我们教师上课时到底采用什么手段还要看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虽然多媒体课件有优点,但是也有缺点,比如课件一旦制成之后,要在进行课堂教学之时修改课件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即课件具有封闭性,而印刷材料、黑板、粉笔、实物模型、实物教具、板书等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各有其利弊,在二者的使用上要科学、合理、综合的利用,让它们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从课堂的板书及劳作中解放出来,又能把主要精力用于更多的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问题,恰当地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没有绝对的取舍问题,对于课程的内容适合,对学生的接受起积极意义,这样的媒体手段就是好的。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环境。如果能把传统和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使用,那就更好啊。实际上,教学中我们每个老师都是这样做的。

总之,以上几点足以证明传统教学媒体是多媒体不可替代的产物,我们一定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让媒体真正为教学服务!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我们要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要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使思想品德课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

第10篇

关键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价值观

一、文化与企业制度概念

文化与制度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制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与制度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二者之间有相互渗透,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对文化与制度概念的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人类的生产实践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而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文化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得到较大的改进和发展,使之更好地满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类,文化指点着人类创造社会的方式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方式;

第二,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价值观体现了主体对价值的看法,它具有同一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人与人之间,价值观是不同的。文化视阈下,企业制度如何进行选择,就体现出了企业管理者对价值观的看法和选择。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导致企业在价值观选择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差异,理解企业制度变迁,就必须明确企业文化影响下,选择了何种价值观;

第三,文化的存在需要依靠载体而存在。就当下文化发展情况来看,文化主要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等方式存在,将文化融入到了实际的文化成果当中。人类历史创造物上面,无一不体现出了当时文化的发展特征。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文化存在的一种体现,它通过对企业管理方式以及经营形式的影响,创造出了以文化背景为基础的企业管理模式。

二、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的文化因素

(一)强烈的集团意识

日本民族是一个集团意识极强的集体,日本的企业发展,也以集团式的发展作为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将自身看作是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己的命运与集团的发展情况捆绑在一起,认为个人与整体的利益息息相关。[1]

第一,注重“家”这一历史渊源。日本人集团意识强烈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历史文化特征上面。日本人“家”的观念,是集团意识强烈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日本“家”的特点表现为:一是家长具有强大的权威和权利,对家族成员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二是家族成员的构成,不一定非要具备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可以成为家族成员之一。

第二,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奉献意识。日本企业当中,成员归属感和奉献意识较为强烈,当他们在向外界进行介绍时,通常会事先介绍自己所在的集团,之后才会提及自己。这种集团归属感和奉献意识使日本人产生一种“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将集体利益放在最先考虑的方面。

第三,内外有别的意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日本人对集团的极度重视和依赖,企业内部员工相互负责,彼此关照,履行着在企业集团内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内外有别的意识,使日本企业内部凝聚力较为强烈,表现出对集团的高度忠诚。

(二)严明的等级秩序

严明的等级秩序,是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的重要文化因素,等级秩序观念在日本表现得尤为明显,并且深深地植根于日本人的心中。在日本,人们将国家、社会、集团、个人想象成一个有序序列,在这个序列当中,日本人将国家、社会、集团排在个人的前面,他们注重等级秩序,认为等级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日本生活中处处都体现出了等级秩序的痕迹,注重现实生活要遵循一种“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社会等级秩序。严明的等级秩序观念存在,促进了日本集团主义的发展,并且影响了企业制度的形成。这种等级秩序,使日本集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内部成员高度协调一致的发展秩序,为了维护企业正常运转,下级对上级绝对的服从,形成一种绝对权威。这样一来,日本企业制度在等级观念影响下,一个人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时,不会进行单独的行动。这就使日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员工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顺从权威者的命令,并渐渐形成一种处世之道,这种处世之道,在企业日常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三)明确的生活态度

日本人更加注重“现实主义”,他们认为,人生最基本的生活态度就是要在现世去奋斗和努力,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和价值。这种现世主义的生活态度使日本人在生活当中,更加积极、努力的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日本的现实主义,主要体现为一种现世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日本人的原始为道教,道教注重现世,这与日本人的生活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信任道教的同时,日本人更希望在当下活得幸福的生活,并不祈求下一辈子;第二,日本人的现世思想还体现在了感官和肉体的取乐上,他们认为人生来本就不易,没有必须去禁锢自己的欲望,这样一来,日本人将肉体享乐当成“艺术”,并且在国内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第三,现世思想让日本人对吸收外来文化表现出较大的变通性和选择性,注重外来文化的精华,并能够对外来先进文化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改进,更加适合于日本国情,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四)耻感文化的约束

就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来看,耻感文化是其生活中的主要约束,在日本人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耻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了集团主义和等级秩序的影响,就日本发展的国情来看,集团利益至高无上,一切的活动必须在秩序下进行。这样一来,就导致日本人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必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办事,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同时,日本的耻感文化与其武士道发展历史有着莫大的渊源。日本武士道文化发展过程中,武士注重自我尊严和名誉,他们将荣耀放在第一位,对耻辱感有着极强的敏锐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士道精神与时俱进,渐渐地融合到了大和民族的血液之中,在现代有了新的变化。除此之外,耻感文化最大的影响就是自身的能力。日本人认为,是非善恶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在日本人眼里,主要自身有着强大的实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他们认为,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强权者的手中,真正耻辱的事情并不是去做坏事,而是自身没有改变的能力和实力。在耻感文化影响下,当众认错或是忏悔并不会让人解脱,若是犯了错误能够很好地隐瞒,就不会有耻辱感。

(五)坚持感恩主义

在日本人心中,还带有感恩主义,这种感恩主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日本是一个恩情主义国家,施恩与报恩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感恩主义的发展与当时的武士道精神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同时在日本历史文化中也得到了较大的体现。日本历史文化中,存在“御恩”与“奉公”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对恩顾的表现。在日本,可以说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施恩”和“报恩”的行为,例如日本员工在公司上班,公司给予员工薪水,给予员工生活上的帮助,这样公司和员工之间就存在了一种“施恩”和“报恩”的关系,公司给予员工薪水,就是“施恩”,而员工努力工作,就是对公司的“报恩”行为。除了企业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之外,师生之间、父母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也存在着“施恩”和“报恩”的关系。感恩主义让日本人在工作时,能够更加准确的对自己定位,更好地为企业付出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日本的感恩主义还存在了很大的上下级“恩情”,这种上下级“恩情”主要存在于企业之中,深受集团主义影响。集团和上司对下属的恩情越重,日本员工的心理负担也会随之增加,受到感恩主义影响,员工将对集团进行全力奉献,保持着一种无比忠诚的心理,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2]。

三、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的变迁

(一)环境与日本传统企业制度相背离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传统企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战之后,日本为了更好地恢复自身经济发展,企业制度与当下国内环境保持着一种高度适应的发展关系,各个部分之间的耦合性越来越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从顶峰开始跌落,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企业制度内部矛盾造成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发展制度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保持一定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二战后,日本企业依旧按照旧的逻辑协调关系办事,使制度和发展环境的矛盾不断加深,导致原本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正面因素转化为负面因素,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这种失衡状态下,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加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制度的变迁。

(二)实践与惯性趋势

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复苏,解决当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巨大的问题,日本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使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能够更好地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日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开始对美国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学习和借鉴,并对先进制度机制进行模仿和引进,使日本发展经济的制度措施与美国较为接近。在学习过程中,传统文化观念对新制度的学习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日本企业制度的变革方向,使改革方式存在趋同性。日本在学习先进经济制度的同时,与传统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冲突,介于实践与惯性趋势,导致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企业制度演化方向存在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创新与绩效协调

随着二战之后,日本企业制度爆发出不利弊端后,管理体系失灵,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同时,为了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日本变革运动中对于方向性的把握存在了一定的偏差,但随着实践的改正后,制度措施日渐完善起来。日本企业制度的变迁,受到了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整个演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战后企业制度遗留着深刻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受到传统政治、经济、社会影响较大,企业发展更加注重于对制度和绩效的创新和优化,使之更好地满足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第二,借鉴美国先进企业制度的同时,日本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改革,而相应的改革措施,受到了集团主义、等级秩序、耻感文化、现实主义、恩情主义文化影响较大,企业制度变革,是基于日本文化底蕴基础上进行的;第三,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复苏,“赶超”目标的实现,使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这种问题促进了创新与绩效的协调发展。

四、日本企业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协调制度移植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就以日本制度变革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先进经验和制度的借鉴,不可避免的会与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冲突,如何正确处理这种冲突问题,是进行制度移植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传统文化对于企业制度的制定有着极大的影响关系。在进行制度移植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其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够更好地与国情相协调。在制度完善过程中,中国要注重兼容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制度移植方式,以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作为制度移植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企业的发展,是基于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一种经济社会管理模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构建。就以我国政治制度来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是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国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必须把握中国发展的实际国情,注重民族精神与企业制度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走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企业制度建设道路。

(三)加强传统文化与创新的融合

改革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事物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的一种必然选择。传统文化的创新,是基于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条件下,综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一些不适合当下发展形势的内容进行变革,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制度的变强,受到了其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同时,传统文化也与日本国情进行协调发展,不断创新和改革,更好地实现了发展目标。综合这一点,我国企业制度的创新发展,必须要注重传统文化与创新的融合,使传统文化能够赋予当下社会时代特色,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管理思想 思维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和兵家等几大社会管理学派,他们虽然主张各异,相互驳难,但追求的都是“君人南面之术”,他们的思想也都融贯了对立、同构、变易、中庸、和谐、混沌等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

一、对立思维

对立思维是源自《周易・系辞上》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本体论思考方式,即把“阴”与“阳”作为事物矛盾的两面进行观照权衡。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就遵循了对立统一、两分思维的特点,如管理中优势与劣势的对比,内外环境的分析、可行性与不可行性的判断、利弊的权衡、阻力与动力的比较、主体与客体的博弈等等。

由“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思维还派生出平衡对等的思维观念,即矛盾的双方在对立中求得动态平衡。在管理中就是要避免内部失衡给系统带来的危机,做到公正无偏。“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在赏罚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达到“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的社会平衡状态。

二、同构思维

这种思维模式是在宇宙、自然、社会、个人之间建构起紧密的联系,认为各系统间存在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各个部门或部分互相渗透、交互影响,并且互为因果。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逐层推演了各层次间的天人同构关系。中国传统的“天人合德”的管理思想,就是这种同构思维的外在形态。“天人合德”论把人看作宇宙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人与自然(天)是一个整体,人的行为与自然的运行处处、时时相关联,人事活动的成败、休咎、得失、兴亡都与天的运行变化密切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的意志可以通过人民的行为表现出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儒家还认为人与天是同构合一的,人的社会性是天性的体现,社会秩序是自然秩序的体现。据此,在社会管理中的一切礼仪规范、上下尊卑都具有先天的合理性:“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正如李约瑟所说的中国人服从的是“其自然界的内在指令”。

三、变易思维

中国人把变易视为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法则:“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并从“天人合德”的观念出发,把变易思维用于社会管理,认为人应效法天道,与时俱进,不断向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穷变通久”的变易思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变法求强的传统,如历史上的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人领导的变法,直至近代的、等,无不是在国家管理、社会变革中贯彻变易思维的典型例证。

四、中庸思维

从哲学角度看,“中”指的是矛盾对立而未发展成冲突,“庸”即和,指的是矛盾各方在发展中保持一定限度,不与对立面产生冲突。由此,中庸思维一方面承认矛盾,另一方面又调和矛盾,讲求不偏不倚,不强不弱,不快不慢,不即不离。体现在管理上,就要坚持有度原则,在对立的两端的合适区间作出取舍,“过犹不及”,过度与不足都是不可取的。不搞绝对化,不走极端,居中致和。孔子把这种中庸思维作为“至德”备加推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居中致和,要靠互补来弥合过度与不足,通过各种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找整体最佳的中和状态。这种中庸互补的思维在管理行为上具体表现为:刚柔相济,宽猛并用,恩威并施,动静相参。

五、和谐思维

中国传统管理特别推崇人与我、人与物、人与天的和平共处、圆融无碍的和谐思维,把对立统一又和谐变动看成是社会的基本法则。如孔子提出“礼为用,和为贵”,认为治理社会的核心是处理好“分”与“和”的关系,即把人分为不同等级,确定出不同的政治和伦理身份,在“礼”的约束规范下,在“乐”的感染引导下,使人们置身于社会管理系统的各自应在的位置,恪守各等级所应遵守的伦理规范,“克已复礼”,和谐共处,达到社会管理“致中和”的理想状态。

和谐思维还认为和谐要以差异为基础,“和而不同”。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就以“琴瑟”“和羹”为例,阐明“和”与“同”的差别,认为“和”是许多不同的对立因素构成的统一,而“同”则是简单的同一。孔子则把它作为人事管理中人才鉴别的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六、混沌思维

混沌思维带有偶然性、非线性、模糊性、权变性、经验性等诸多特点,老子就主张治国“其政闷闷,其民谆谆;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认为管理如果是混沌的,人民就会淳朴厚道;如果管理明确而清晰,人民就会出现问题。作为统治者,“人君贵明不贵察”,对大事采取不察的糊涂态度,是为了留有管理控制的余地,在处理大事上游刃有余。可见混沌思维深深潜藏在中国传统管理观念中。再如古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用人智慧,郑板桥倡导的“难得糊涂”的为官箴鉴,无不是混沌思维在社会管理中的表述。

以上所述的六大思维特征溶化在中国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影响也是利弊互见,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英)李约瑟. 李约瑟集: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M] .沈阳:辽宁出版社,1986.

第12篇

[关键词]外教;口语课;学习风格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逐渐加大与对外开放水平的稳步提高,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无论是在升学考试还是在求职应聘当中,都成为了综合素质考量中所考察的重要方面。

既然英语的本质是一门语言,那么学习它的目的就在于与人交流,但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与考察模式大多以一纸试卷为准,由此而出现了一大批应试考生,他们能得高分却无法开口。因此,在英语教学发展的要求下,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下,越来越多的大学引进了大批优秀的外教资源,以供学生接触到更为标准的口音以及更为生活化的交流模式。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研究的重心已由如何教转变为如何学,随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被广泛的认为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从学习者的角度去探究教与学。本文针对本校outlet外教口语课堂,利用课堂观察与访谈的手法,分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结果

经过课堂观察和访谈,学生均表示,课堂外在环境设置以及老师谈话主题的轻松随意都让他们感觉到很新鲜、很温馨,师生之间能真正达到融洽和谐的交流氛围。尽管有少数同学性格十分外向,能很好地排除陌生环境所带来的不适感,快速融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当中。但是仍然有不少同学表示由于担心自己的口音不好听而害怕同学嘲笑以及不知如何用英语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再加上对周围同学和老师感到陌生,会令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更愿做一个聆听着,并未完全的参与其中。达不到在口语课堂上锻炼口语的目的。而且有不少同学反映很多涉及美国本土文化或者文学历史类的名词,光靠耳朵听,而没有适当的解释,很难理解其意。除此之外,结果还表明,课堂上每提出一个谈话主题,大多数同学均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思考,很少有同学选择不假思索的发言。

三、研究结果分析

由以上结果可知,被调查对象的大多数为场依存型学习者、视觉型学习者、审慎型学习者。而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同学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场依存学习者,而是由于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对环境极为敏感,“面子”问题很重要,其次比较保守,不善于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而美国文化讲究的是竞争,更强调个体。

那么,该如何适当调整我们的课堂使其适用的学生群更为广泛呢?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1.适当加入一些文字互动游戏,比如让一名同学用英文解释一个单词的意思让别的同学去猜,用一双无形的手尽可能的拉动所有同学参与其中,尤其是平日不喜发言的学生。

2.加入除听说之外的多种认知途径,比如放一部美国电影,并针对其中的某些片段进行讲解,例如文化背景、俚语等,或者将一段原文小说事先打成份,在老师朗读期间供同学阅读。这样加入视觉学习过程之后,不但可以让大家对知识的印象更为深刻,而且能使课堂更为生动活泼。

3.给予学生相应的时间思考,使其快速理清思维,并找到合适的词。尽量准确的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发言机会。或者可以适当地对多次来上课却没有发过言的同学进行提问。

学习风格无对错之分,然而每一种学习风格均各有利弊。比如针对所研究对象的场依存型风格来讲,过分受制于周围环境,发挥常常会低于自己的实际水平。而视觉型学习者在遇到教授者口述知识时,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会分心导致不能把握其要领,审慎型学生思维比较严谨,分析与见解固然到位,但往往犹豫不决而措施良机,难免造成遗憾。

四、总结

通过本次研究调查,我们了解到学习风格不但有国家、地域差异,同一个地域当中,还存在着个体以及性别等差异,这都是极具研究价值与潜力的。如今,教育教学已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发展成为如今的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单纯地将时间全部交还给学生供其自由支配。而是教师的各项教学策略与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定,尽可能的满足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

身为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分析各种风格的利弊,而且还要提倡并鼓励个人发展多种学习风格,“多条腿”走路,更全面地完善自身,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也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