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7:3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日常生活中,人民能够通过民俗文化来丰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体现出世代相传的文化习惯。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着民俗戏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音乐文化以及民俗歌舞文化等。而幼儿作为我国未来的希望,就应该从小班开始了解我国的节日民俗文化传统,从而能够在将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我国的节日民俗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方式,从而对我国节日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
一、挖掘民俗内涵,还原民俗特色
每一个节日背后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我内心世界的和谐。虽然每个民俗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但是节日中承载的文化底蕴与传承的理念和意蕴都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春节要吃团圆饭,主要是体现出合家团圆的理念;给长辈拜年与发压岁钱,能够体现出互敬互爱的美德;而在清明时给先人扫墓和祭祀,都能够体现出对于生命的颂歌等。在进行幼儿的节日民俗教育时,只有抓住了民俗内涵,才能够更加深入的让幼儿了解节日的意义,从而达到节日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在今后起到传承与保护节日民俗文化的作用。
首先,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应该先突出以人为主体的节日,充分的了解到不同节日的民俗文化内涵,才能够找出更多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的素材,从而能够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形式来帮助幼儿更加深刻的理解节日的内容与习俗。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春节拜年作为教学内容,先让幼儿模拟日常拜年的方法,再创设一个情景教会幼儿怎样拜年才是正确的,教会幼儿多种表达祝福的方式,比如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贺卡、给长辈打电话或者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
其次,由于现在的节日民俗都是经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传承,每个节日中间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幼儿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就不能够脱离这些节日民俗本来的文化内涵,应该把传统节日的文化还原出来,体现出节日中原有的民族特色。例如,在元宵节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制作灯笼、猜灯谜等活动,在中秋节让家长带着幼儿一同赏月,能够在幼儿学会了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节日的民俗乐趣。
二、丰富民俗形式,体验民俗趣味
由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民俗都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有很多节日当中都包括着特定的活动与饮食,例如,在元宵节应该吃汤圆猜灯谜、在冬至时吃饺子、在端午节划龙舟等,通过带领幼儿领会到这些具有趣味的民俗活动,不仅能够在民俗节日中增添更多的色彩,也能够让幼儿真正的体会到节日民俗中的乐趣,促进节日民俗文化更好的传承。
首先,由于幼儿的天性比较爱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把节日民俗改变成为适合幼儿参与的趣味游戏,吸引幼儿积极的参加游戏。例如,幼儿教师在讲解端午节的民俗活动时,可以先给幼儿讲述划龙舟的具体操作规则,然后把游戏改编成为用长木板绑住五个幼儿的腿,通过五人两足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合作精神。
其次,在为幼儿讲解节日民俗习惯时,最直接、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幼儿真正地参与到情境体验当中,从而获得更加真实与全面的认识。但是因为真实的情境一般都比较随机化与生活化,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创设更加适合体验民俗活动的情境,使幼儿更加真实的体会到节日民俗的特点与乐趣。例如,在讲解元宵节时,教师就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猜灯谜的情境,虽然幼儿的知识还不够全面,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而在讲解春节时,教师就应该创设一个与春节相关的情境,比如教会幼儿贴春联、挂鞭炮等,真实的还原出过年喜庆的氛围。通过营造这些活动,能够让幼儿体会到更加丰富的节日民俗内涵,提高对节日民俗的喜爱度,从而从更深的层面理解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
三、寻找民俗传统,传承民俗魅力
我国传统的节日民俗往往具有非常丰富的仪式,具有传统性、多样性与群体性相结合的特点,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外来文化与时尚流行文化的冲击,加之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很多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都已经淡化。例如,传统春节中晚辈需要当面给长辈拜年,现在都逐渐被短信、电话或者外出旅游所替代;原来在春节需要放烟花炮竹,出于对环境保护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考虑,也逐渐的被禁止;而在传统的清明节中,出了扫墓还有放风筝、踏春等活动,都已经逐渐的被人们所淡化。这些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的消失,也会造成后人对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理解,从而逐渐的丧失对于节日民俗文化的尊重和敬爱之情。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或者是询问当地的老人、专家,对当地的节日民俗习惯做出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这些节日当中选择一些有意义的、便于场景模拟操作的节日民俗活动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真正的感受到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意义。例如,幼儿教师在清明节可以组织幼儿去烈士林园扫墓,并且组织踏春和放风筝的活动,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到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文化内涵,传承淡出的民俗文化。
结束语
德育处于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学校一直秉承“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构建“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以学生的体验为教育活动的主旨,以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载体,带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开展系列化的“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的探索之旅。
一、在传统节日中挖掘德育元素
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亲情、重和睦、重和谐;端午节重国家、重社会;重阳节敬长辈;清明节缅怀先人先烈、感恩思源……学校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小学生较为熟悉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因为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元素,能为开展以体验为主的传统教育活动,探索小学德育新模式提供充实的内容基础。
二、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节日文化元素
发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人文教育的优势,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互动,适时、适度地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如语文学科结合端午节,让学生收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词、图画、手抄报,开展“端午诗歌欣赏会”,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设计端午的装束,吟诵端午的古诗,演绎端午的由来;音乐学科不仅教唱具有广东年味的粤语歌曲,把它们渗透到亲子活动中加以诵唱,还鼓励学生把贺年的粤语歌曲应用到春节拜年中,既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学科引导学生把他们眼中看到的新广州与传统的老广州结合起来,融入节日的元素,画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通草水彩画,鼓励学生把心目中的传统节日用“广彩”和“通草水彩画”这两种广州传统工艺美术样式表现出来……学生在浓郁的节庆氛围和民族文化的浸润中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受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在节日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校开展了以“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风情习俗。如,在春节的时候,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贴春联、走亲戚拜年,引导学生体会春节的热闹氛围和文化习俗的精粹。元宵节时,请学生尝试自制元宵,并现场分享自己的作品,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做灯笼、猜灯谜等更让学生体验到传统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体会到人们对“团圆”这种和谐、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重阳节,各种小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在重阳 雏鹰行动”主题系列活动,展现了广中路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等……丰富的节日民俗体验活动让学生有所感悟和认同,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无穷魅力,进而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在心中深植民俗文化之根,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造就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姿、神采飞扬,那种本能的归属感、传承性,把我们聚集在一起。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既有文化内涵,又能为学生们主动接受,不仅使学校管理变得轻松愉快,还促进了学生的道德成长。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德育创新,让学生在更深层次的体验中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华。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广中路小学
一、中西方在节日中区别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很长一段时间,传统节日是农业色彩浓,体现了农业文明的特点,主要是更具的季节使转换的基础上。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农业的发展取决于天气的护理,农作物生长以及人们的生活对天气气候依赖非常大。我们的先民在与自然地长期交往中,理解和掌握的自然顺序的规则复杂,不断总结了四个,24节气,形成主要是油门,围绕农业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二、中西方节日庆贺方式的差异
在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社会中所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在很多地方都留有封建社会的痕迹,如等级制、家族式,节日大都以家庭、家族为中心,多以内部活动为主。西方传统节日则不同,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体现的是人们的互动性、群体性和狂欢性。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反映出人们互相间渴望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等特点。以春节与新年为例,中西方在庆祝时有着很大差异。在中国,春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源于秦朝,定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开始,人们就以各种庆祝方式,一直出正月。在12月31日晚,当地人民走上街头,在盛大的狂欢节,在半夜接近于零,人聚集虔诚地祷告,新年倒计时。十二点整的时候,美丽的音乐,舞蹈,人们会庆祝坐起来。可见,春节充满了丰富的传统风味和独特魅力,反映了呼吸和时代的潮流在新的一年里,更贴近现代生活。
三、在节日中中西方在服装的区别差异
作为节日重要表现的颜色,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也有很大差异,传统节日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如红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崇尚色,源于太阳,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古人认为“日至而万物生”,阳光滋养万物,促其勃勃生机,繁衍不息,因而对代表太阳的红色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感情。红色在西方文化中的意义却是贬义多一些,是“火”与“血”的联想,象征残暴、流血,危险、紧张,更有甚者表示放荡、。白色是一个禁忌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用于葬礼。和西方国家,白色的象征意义看其本身的颜色,如雪、牛奶等等。西方人认为白色纯净优雅纯真的象征,所以白色是西方文化的崇尚色。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由于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必然存在差异和分歧。但是,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才凸显出不同的民族特性,也正是这些差异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对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只有通过文化对比,充分认识不同文化体系的差异,把握特质和内涵,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民族的价值,不断促进文化间交流,才能保持自身文化的民族性及独特性,维护各自文化的发展,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人类的文明才会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常云霞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孩子们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兴趣而获得认识”。为此,我校改变了以往的方法,在研究和实践时,突破了以往的把个别节日融入个别学科或根据节日开展活动的做法,不仅仅把传统节日文化贯穿于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而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心理特征,选择并设置以传统节日为线索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以体验为主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实施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从而带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开展层次化、系列化的“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的探索之旅,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完全融入到学校的全方位德育中,并初步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挖掘传统节日中德育的元素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56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民俗,几千年来,这些民俗通过口传手教的方式世代传承,成为民俗文化之根。在传统节日中蕴含着很多的教育元素,例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所包含的重亲情、重和睦、重和谐、重家庭的美德,端午节所蕴含的重国家、重社会的责任担当,重阳节所提倡的敬长辈的优良传统,清明节所蕴含的缅怀先人、弘扬传统、感恩思源的情怀。尽管我们在研究中不可能把全部的节日纳入其中,但是我校选择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学生比较熟悉的、具有较多元素的节日进行学习和教育。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有高度认同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它们包含着中国五千年来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开展以体验为主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为我校逐步探索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提供了充实的内容基础。
二、明确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小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对开展活动的意义能否理解,是整个实践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统计本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并把问卷推广到学生家庭和社区,了解学生家庭对传统节日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过节的方式等,从而掌握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资源。学校收集整理适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各类传统节日的资料,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从节日由来、风俗习惯和庆祝方式等方面将传统节日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根据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给予其最初步的体验,从而让学生明确了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意义,使学生和家长有了参与、学习的愿望,也对课题的开展有了正确的认识。
三、开展以体验为主的多样化的活动
传统节日丰富的内涵和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我校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学校充分发挥语文、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等学科人文教育的优势,结合教材中所阐述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互动。例如,语文课教师让学生收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词,结合图画、手抄报,通过欣赏会、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来表现传统节日的人文教育元素。在端午节组织开展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端午节诗歌欣赏会”,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设计端午节的装束、吟诵端午节的诗歌、用小品表演端午节的由来。音乐课教师让学生欣赏春节的贺年歌曲,特别是有着广东年味的粤语歌曲,把它们渗透到亲子活动中加以诵唱,还鼓励学生把贺年的粤语歌曲应用到春节拜年中,这样既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春节体验。美术课教师引导学生把他们眼中看到的新广州与传统的广州结合起来,融入节日的元素,画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通草水彩画,再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物品保湿方法对通草画进行保存,还鼓励学生把心目中的传统节日用“广彩”和“通草水彩画”这两种广州的传统工艺表现出来,不仅让学生在浓郁的节庆氛围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使学生在民族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我校还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分层次开展各种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在体验“喜庆春节”活动中,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布置了成果收集的不同方式:一、二年级学生收集喜欢的“利是封”,并用相机拍下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温馨照片;三、四年级学生收集关于春节的年俗,并用相机拍下与家人参与年俗的照片(如:包油角、年二十八洗邋遢、逛花街、走亲戚、正月十五赏花灯等);五、六年级学生设计有特色的“利是封”,写春联,写以“开心过大年”为主题的日记(并配上自己画的画或自己拍的照片,图文并茂)。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春节,创设充满童趣、有创意的表达方式。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结合其心理特征,给予不同年级的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梯式提示,让他们找准体验春节的切入点,把抽象符号引导到具体可行的日常活动中,使他们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鲜活的体验和更深刻的感悟。
我校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在活动中加深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了解,不断体会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使教育的收效最大化,把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传承下去。
四、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魅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思考,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对洋节日那么热衷,而自己的传统节日却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其实外来的很多节日很注重参与精神,例如:万圣节将基督教用南瓜灯和杰克灯驱逐鬼神的传统延续下来,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圣诞节的圣诞礼物和各种装饰带给孩子们的视觉冲击与遐想,这些不可否认是值得借鉴的。所以我们重在通过体验去开展以“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所获得的经验,每一种体验都会在生活的经历中产生,是对以往的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甚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经验,因此我们的教育主旨是让学生学会体验。比如,在春节的时候主动参与贴春联,走亲戚拜年、收集春节的由来、春节的节日习俗,做“春节小状元”,还让学生抄写春联和拍摄反映春节活动的照片进行分享,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浓浓的中国味和中国情,体会我国传统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和文化习俗的精粹。元宵节时,让学生通过图片展示元宵,介绍元宵的来源和品种,拍摄制作元宵过程的电子教程,亲手尝试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并现场分享自己的作品,还有做灯笼、猜灯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熟悉我国传统的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体会人们对团圆这种和谐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在端午节,让学生通过包粽子、陆上龙舟、端午“变变变”等活动体会独特的民间风俗及历史人文文化。在中秋节,通过让学生做月饼、赏月,使学生不仅仅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更感受古人过中秋的喜悦。重阳节开展的敬老活动,更展现了广中路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丰富的节日民俗体验活动,让学生主动收集节日资料,主动进行学习。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所感悟和认同,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五、校本课程是实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积累,校本教材从最初步的提纲到零散的内容,再到不断修改逐步完善,形成文字的校本课程,这中间积累的是我一点一滴的活动记录。校本课程《走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既弘扬了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民族文化,又培育了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悠久历史,进而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树起民俗文化之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民族的优良传统。
过节是中国人的一种客观需要
传承自己的历史,追思先人,弘扬英雄,欢庆丰收和胜利,传承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在节日里人们尽情欢乐,展示才艺,扩大和深化相互的交流。各种节日,年复一年,代代相传,不断加深着各民族的凝聚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涵盖各个地方和民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仪式内容丰富多彩。每一个中国人,哪怕行程万里、漂流海外数十年,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会魂牵梦绕,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崇尚以人为本,春节喜气丰收、展望新年;清明春雨如酥、闯入生活;端午百花争艳、春水如蓝;中秋月明如镜、晴空如洗;重阳秋高气爽、红樱烂漫。人们在节日的活动中,不断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变迁,感谢自然的恩赐,从而更加热爱自然、敬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是节日的主体
人是节日的主体。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自然以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为主,人们在节日中或合家团圆,或探亲访友,或祭祀祖先,或男女相会,或归宁省亲,或尊老爱幼,或扶贫济困,或团拜、或共游。一声恭喜,互泯恩仇,万人同乐,在融融之乐中,家庭、邻里、社区同时都增加了凝聚力。
人最可贵的是生命,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几乎都是对生命的颂歌,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春节给孩子的压岁钱起源于抵抗邪恶的祝愿。腊八粥用杂粮制作,不仅是节俭的表现,而且是有利于健康的习俗。踏青赏春、龙舟竞渡、舞龙舞狮、重阳登高都是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端午采艾是防止瘟疫等传染病的流行,除夕前的除尘送灶更是全民性的卫生大扫除,尤其以厨房卫生为重点。
人是有理想、有追求的,这种理想和追求,也都大量地渗透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中。节日寄托了人们的希望,其中的内涵包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源茂盛,也包括健康、长寿、忠贞美好的爱情、亲人的团聚、学业事业的进步,更包括道德理念的弘扬。常见的春联就有“积善人家春常在”、“诗书传家久,道德继世长”等等。
挖掘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诗文教学;节日;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185-01
一、语文教学应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中秋节等。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了解所有的传统节日,而是选择那些在传统节日中那些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的,适合孩子们学习探究的语文素材,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交流等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例如:我们可以结合清明节指导学生收集古人描述清明时节的诗词,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并且让学生向父母了解清明节民间的风俗习惯,理解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每逢清明节怀念先人的习俗;结合元宵节组织学生猜灯谜,创作灯谜,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绝伦;结合中秋节感悟人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浓乡情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古诗词中寻找中国的传统节日,以了解古人的生活情况。
春节:《元日》(宋)王安石
中秋:《水调歌头》(宋)苏轼
清明:《清明》(唐)杜牧
元宵节:《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生查子 元夕》(宋)欧阳修
端午节:《端 午 》老舍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通过一首首优美的古代诗歌,学生们既了解了古代百姓的生活情况,也了解了这些传统节日文化在我国的悠久的历史。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了解并发扬光大这些传统文化,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又好象我们儿时唱的儿歌一样“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种中国独有的思想,会深入学生的脑髓,假以时日,会显示它独特的魅力。
二、语文教学应深化传统文化的深度
自五四以来,中国人不断批判传统,导致国人漠视古典文化,到如今已直接威胁到民族文化的传续。所以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古往今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有志报国的人。
三、语文教学中应融入传统节日文化
初中学生年龄小,但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利用这个特点,每到一个节日,可以要求学生动手动脑,把自己融入到节日中去。结合我的实践,把我的做法归纳如下。
(一)向学生简单介绍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意义等等。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月亮最圆,最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人们一般在中秋节里赏月、吃月饼、赏、赛龙舟等等的纪念活动。……
其他几个传统节日的介绍也如此。
(二)让学生背诵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
与中秋有关系的古诗词:李白《静夜思》、苏轼《水调歌头》、李白《月下独酌》、王建《十五夜望月》等。与重阳节有关系的诗词:的《采桑子·重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与春节有关的诗词:王安石的《元日》、林伯渠的《春节看花市》等。与清明有关的诗词:杜牧的《清明》、宋之问的《途中寒食》等。与端午有关的诗词:唐代文秀的《端午》、清代李静山的《节令门·端阳》等。
关键词:药品 节日 营销
中国的节日文化源远流长,人们素来就有在节日集中消费的习惯,通过消费来增加节日的欢乐,从宋代开始,城市的节日娱乐消费就逐渐兴盛起来并得到发展[1]。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进行节日营销时需要结合节日的特点,灵活、合理组合各种促销方式,以打动消费者,达到营销目的。笔者将节日进行整理分类,分析特点,以供参考。
1.传统大众节日
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四个,此外较受重视的还有元宵节、七夕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等。这些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积的过程,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成功的节日营销就是要充分利用这种文化内涵。
春节的内涵是“一家人团圆过年”,2011年春节期间,快克携手酷6网掀起 “快克送祝福,温暖过大年”主题活动,全面带动节日营销,大规模进行品牌宣传,获得了令人瞩目的传播效果[2]。清明的习俗是“祭祖、扫墓、踏青”,有人曾发起“销毁变质劣药祭全国医药不良事件中的亡灵”的公益活动,将过期变质的药品同纸钱一起焚烧,引起广泛关注。端午节是夏季的一个重要节日,一般认为起源于纪念屈原,这一天要赛龙舟、吃粽子;还有一种说法是农历五月是仲夏疫病流行的时节,俗称“恶月”,而端午被称为恶日,在这一天悬菖蒲、艾草,挂香袋、系五彩线,饮雄黄酒以驱邪避毒。其中香袋里装有驱虫、芳香的中草药末,有商家以赠送香袋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中秋、元宵都是“月圆人圆”的节日,蕴含了合家团圆的美好祝福,其他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虽然较低,但也在逐年上升,药品营销要与这些传统公众节日的风俗习惯结合起来,加深消费者对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扩大这些节日的消费需求。
2.公历大众节日
自后,中国开始使用公历,各种阳历节日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它们有的是传统节日的演变,如元旦;有的是国家及世界节日,如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有的是舶来品,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等。
根据节日面向的对象范围,选择与节日相关的商品开展商品陈列、人员推销、营业推广等营销活动,或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例如在儿童节举办“儿童用药安全讲座”、“你是怎么哄宝宝吃药的?——短信参与有奖活动”等。有的药店在母亲节针对中年女性开展对燕窝、蛋白粉之类保健食品优惠让利的营销活动,还提供礼品包装服务[3]。
3.医药卫生专题节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相关部门和组织通过设立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有关的节日,在节日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希望能引起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科学保健能力,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一类节日据统计已超过30个,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例如世界抗癌日、国际罕见病日、全国爱耳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红十字日、全国学生营养日、全国爱眼日、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世界人口日、国际爱牙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传统医药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强化免疫日等。
在医药卫生专题节日里有针对性地展开专题活动营销,宣传有关的医药卫生健康知识,提供特殊的购买机会,使消费者感受到特别的关爱,能够得到顾客的认同。
4.创新节日
传统节日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受到重视,但社会的发展使得民众有了新的需要,应该创建新的节日以适应这些新的需要。例如很多旅游胜地创新了旅游节日,笔者所在的城市就创立了“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自2008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已经举办了三届,影响不断扩大。药品营销可以搭车这些新的节日,与时俱进。
新创的节日能够发展延续,都是因为它们开拓了文化、经济市场,适应了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光棍节了,2011年11月11日,仅淘宝网的销售额就达到了52亿元。2008年光棍节,医药英才网主办了医药专场招聘会,吸引了大量寻找“婆家”的医药专业“光棍”人才。有药店专门针对单身男女设计了营销活动,如“关爱自己”的保健品促销活动。
5.自定节日
商家自定的节日如周年庆、满额庆、年中庆、会员日等也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消费者对这类节日不够了解,所以在自定节日开展营销活动,要注意加强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让消费者清楚知道节日的主旨和相关事项,使消费者能够融入到这些节日中。
节日营销是在节日期间开展的非常规性的特殊营销活动,商家要因节日制宜,结合节日内涵,创新营销模式,才能增加消费者的节日乐趣,吸引并满足消费者,最终摘下节日营销的硕果。
参考文献
[1]吕虹.中国宋代居民节日经济消费问题探索[J].经济导刊,2007(12):165-166
[2]安莼.快克 首创药品行业节日营销先河[J].广告人,2011(04):135
[3]袁芳.连锁药店节日营销模式待考[N].北京商报,2010-4-28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行为;实践;节日活动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在幼儿教育中,在注重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能力,并在行为中得到表现出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主要应该培养幼儿学会分享与合作、关心和爱护环境、同情弱者、有礼貌、关心家人、热爱家乡等等方面的品质。
1 确立节日主题活动的目标和要求
我国的传统节日具体有哪些,在每个节日里人们希望让孩子了解一些什么内容呢?教师挖掘节日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为依据确立活动目标和要求是设计活动的关键。我们结合幼儿各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各年龄幼儿的教育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如小班的幼儿,可以侧重于节日氛围的营造,重在引导参与;中班幼儿侧重于节日活动的体验,理解一定的内涵;大班幼儿要侧重于拓展活动的丰富性,并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以国庆节为例:大班孩子围绕”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开展,通过收集资料,让孩子们参与活动的设计,讨论如何庆祝?如何布置环境?学习制作五星红旗,设立国庆倒记时牌等,以期盼的心情迎接国庆,到用积木和老师共同搭建天安门,孩子们在攀登用纸盒,椅子等搭建的长城时,还真有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势,从中萌发他们爱祖国的情感,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及初步的团队协作精神。
2 有效利用节日活动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节日中一些传统的节令风俗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如春节时幼儿都会收到压岁钱,压岁钱就渗透着理财教育,利用幼儿收到的“压岁钱”,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压岁钱”有多少,准备怎么用等,运用数字,统计等对孩子渗透理财教育。三八妇女节时,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幼儿在“我为妈妈捶捶背”,“我给妈妈送祝福”等活动中接受教育,从单向接受爱,到学着体会爱,进而初步表达爱,萌发从关心亲人到关心他人的意识。劳动节到了,组织孩子慰问身边的营养员阿姨,到社区面包房去感受叔叔阿姨劳动的辛苦、慰问小区保安辛勤的工作;让孩子们收集各行各业的图片,爸爸妈妈的工作照片,让父母来介绍他们的工作;在家庭中,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热爱和尊重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此外,还可以引导幼儿在“送贺卡”时渗透环保教育和礼仪教育。
3 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开展节日活动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人们在对幼儿进行民俗节日教育的同时,必须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中秋国庆节前夕,老师、孩子及家长志愿者用废旧材料月饼盒和牛奶盒搭成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小长城,叔叔们踏着威武雄壮的步伐走向旗杆,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孩子们随着叔叔的口令举起小手向国旗敬礼,他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光荣与自豪;当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围桌品尝毛豆芋艿和月饼时,尽享着家庭的温馨;月饼入口,浓情也化在心里。
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很多人对于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有机会和孩子共同体验传统节日,重温童年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重新检视自己的幸福感,弥足珍贵。
敬老节,孩子们走进社区敬老院,将精心准备好的礼物献给敬老院的老人们,边唱边为爷爷、奶奶敲背、捶腿,说说悄悄话。
重阳节,邀请幼儿的祖辈家长们来园观看幼儿表演节目,与幼儿一起游戏,激发了幼儿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情感。
妇女节,孩子们进行了“走进社区,共庆三八节”的活动,用自己童真的语言表达对奶奶、阿姨的节日祝福。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课程;对接
思考来自于一学生的清明节日记:清明节到了,老师让了解清明节来历与习俗。问妈妈,妈妈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不清楚;爷爷奶奶呢,能做的就是带全家去上坟。可上坟时看到的是香火弥漫,点香磕头的场面。既老套又不好玩,真是郁闷。(节选)
日记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纵里寻它千百度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对接的前提。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惟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国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怀念与悲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①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②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③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④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辩驳,铮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正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又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把新桃换旧符
比较洋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我想如果讲“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就得从韩国端午祭申报世界遗产这个事情讲起。因为在2004年,韩国把端午作为世界遗产来申报的事件,在中国的网民和中国社会引起非常大的震动,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
因此,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公众开始关注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因为在之前,我们觉得那些东西都是过去的东西,你爱拿走拿走吧,我们好轻装奔向现代化。当时是急切地摆脱这个东西。那今天何以老百姓又开始关心自己的传统呢?经济强大了不代表国家真正强大,其实国家真正强大是它的精神。我们开始对民族文化意识有种自觉,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所改变。传统从来就是复杂的构成,传统也是历史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前面讲了很多传统的优越性的时候,我们今天讲它的优越性是要继承传统的精华。但是传统里的确也有糟粕,“五四”时期就是抓住那些僵化的、糟粕的内容来否定传统文化,但是否定得太过。所以我们今天应该有个修正的工夫。我们看到五四非常激烈地反传统,“打倒孔家店”。但是我们看到,今天孔子又回来了,当然回来的意义不一样。
我们已经逐渐发现传统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意义。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不仅仅是我们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今天在世界范围之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之中,在国际的一个角度里来看待它。所以,我们在面对传统、继承传统的时候,多了个“合法性”。我们经常会说我们要强调世界性,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就是非常具有世界性的一项工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3年10月17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就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是公约发起国家之一。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呈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我理解它的几层意思:第一,人是主体的;第二,是人的实践与表达;第三,一定的物质形式;第四,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它是“各社区、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我们为什么重视过去的东西呢?为什么重视那些精神性的传统文化?实际就是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了我们文化的多样性,为了文化创造力的延伸。
非遗公约里把节日庆典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第一批世界非遗名录中只有波利维亚的狂欢,这个狂欢节是南美的文化传统。第二批就有四个节日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又增加了四个,这四个里边就有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第四批有我们的端午节。在前四批世界非遗名录中,我们看到传统节庆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从世界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看,传统节庆不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非遗名录看,2006年、2008年、2011年,国务院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00项,其涵盖范围远超出此数目。民俗类非遗:第一批70项,第二批51项(扩展15项),第三批23项(扩展24项)。节庆类:86项。中国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基本都列入了国家保护名录。
二、传统节日遗产体系的构成要素
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社会影响与普遍意义的非遗是传统节日。2005年6月17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号召大家珍重传统节日。2008年国务院公布新的节假日管理办法,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列入法定假日。大家知道,把传统节日和公众假日结合,这个意义非同寻常,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意义的新认知。
1.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概况
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主干内容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磨合过程。现在的节日体系是在汉魏时开始形成,它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
中国的节日有什么特点呢?中国的节日自然性很强,古人确定节日时间考虑自然时序和社会人文时序的协调。柳诒徵曾经说过:“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古代人想要国家良性运行的话,必须要对天有观察,对自然时间有掌握。大家知道,农业社会靠天吃饭。一旦季节反常的话,那就意味着歉收与社会危机。中国人有阴阳观念,“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所有的季节、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白天黑夜的变化,都跟阴阳有关系,是阴阳代换。“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夏者阳气很高了,万物都生长起来了。“秋者阳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阳气毕下,故万物藏。”就是说,春夏秋冬的变化,是阳气的生长和衰微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人事活动要跟随春夏秋冬的变化,所以说“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我们的很多节日是依靠节气的。节日是依节气发展过来的。我们的春节跟立春的关系,端午跟夏至的关系,中秋跟秋分的关系,都是有关系的。所以“故天有时,人以为正。”“不知四时,失国之基。”如果不能掌握四时的话,国家就守不住。而圣人是知道四时的,圣人怎么知道四时呢?根据天象的变化,然后把时间给老百姓。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时间观,自然时间是个支配时间,然后进行人文的调节。自然时间和人文时间的合一、结合,然后形成我们的节日。
2.民族节日传统的三大层面与四大要素
传统节日三大层面,第一,节日物质生活层面的传统,具体指吃。中国几乎每个节日都要吃,都有一个食品做象征。比如说春节我们要吃饺子、年糕,喝春酒。春酒里面有椒柏酒、屠苏酒、春酒、葡萄酒。我们讲饺子,现在都说“交子”,交子实际上就是吃饺子。但饺子这个食物,考古发现唐代在新疆就有了,最早的文献记载说是六朝。其实再早的时候它不是饺子这个样子,而是馄饨。因为我们刚才说到,最早的年节是在冬至,我们今天还在冬至吃馄饨。最早是皮子包了馅的圆圆的东西,后来变成扁的东西,也叫扁食。元朝还叫扁食呢,明朝也叫扁食,饺子是比较近期的称呼。饺子变成现代中国人过年的食物象征。还有酒,我们以前过年一定要喝酒。椒柏酒,就是花椒和柏叶一起泡的药酒,这是汉魏时期。为什么汉魏时期喝这种酒?跟当时时代有关系。当时修身讲究道,学道的东西。那时候瘟疫很多,要防疠气防瘟疫的话,一定在过年的时候来加强。到明朝的时候叫春酒,强调春天喝酒。今天讲葡萄酒红色,是调和节日气氛的,但首先它是祭神的祭祖先的。过去喝酒有规矩,不是老人先喝,是小孩先喝。小孩过一年长一岁,值得庆贺;老人过一年少一年,不值得庆贺。所以酒先给小孩喝。元宵节吃元宵、清明节吃清明团。寒食、清明有很多好吃的。因为寒食禁火,禁火就做很多预备的东西。寒食节有很多好吃的。后来寒食和清明合并了,寒食节物就变成了清明的节物。
第二,节日社会生活层面的传统。节日跟社会生活什么关系呢?我们讲讲春节联欢晚会和传统的关系。我们每到过年的时候,大家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个联欢晚会,今天好多人说要废掉它,觉得没意思了,一年不如一年。其实不是说晚会办得不好,是我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让全国人民看一个东西,很难都接受。但是这个晚会的形式,是现代国家管理的形式,它不是纯文化的东西。你说它是民俗吗?它才20多年,不算民俗,但可以找到文化传统。什么传统呢?我们从汉朝开始,我们国家在正旦的时候有一个朝会,就是在过年那一天,所有的大官都要上朝去给皇帝祝贺,恭贺皇帝新年到了。皇帝在这个时候给大臣发点礼物,吃顿饭。这个传统是一直都有的。春节联欢晚会跟朝会有个文化逻辑的关系。我们今天看联欢晚会对国外的华人来讲更重要,他们都看这个东西,寓意四海同心。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间,看同一台晚会,享受同一种情感,它的意义非常重大。所以我们不能苛求细节的问题,不能苛求哪一个表演的好,要看大局。
第三,节日精神生活方面的传统。节日是文化的节点,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是人们沟通、调节天人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安抚、表达人们内在情感的时机。我们从岁时信仰、节日传说、节日娱乐中可以提炼出节日民俗的精神传统。我们从传统节日民俗中可以经常看到与神灵对话的仪式,人们往往在自然时序的转接点与重要的农事季节时间上跟神灵沟通。
伴随着节日民俗仪式与祭祀活动的是人们的系列民俗解释,“与节庆历史同时并行的是节庆诠释的历史”,这种解释既有对过去历史的片段的、变形的、或象征性的记忆,也有从民众理解的角度对新习俗产生的说明。节日传说构成了民众精神生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日娱乐与节日游艺同样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表达方式,民众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技的展演,抒发内心的情感、期望,显示自己的生活地位,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与精神联系,从而促进民俗共同体的内聚意识,保证民俗共同体的内部和谐。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中的这种精神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大层面也可归结为五大要素:信仰、伦理、传说、饮食、娱乐。信仰是节日的灵魂,伦理是节日的价值核心、传说是节日民俗的解释,饮食是节日物质象征,娱乐是活跃节日气氛的动力。
三、传统节日的资源开掘与文化价值分析
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祀日、庆祝日与亲情日的复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传统节日的伦理意识特别浓厚。我们从发掘传统节日资源与文化价值的角度,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伦理的养成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内聚性的家庭节日,春节是最大的家庭回归日,春运的人潮是鲜明的表征。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都有回归家庭的意义。传统节日给人们提供一个回归家庭的良机,亲人的周期性的团聚,血缘关系与孝亲意识在节日中得到加强。
节日不仅是跟世间的家人团聚,同时也是跟亡故的祖先对话的机会,每到节日人们都要祭祀祖先。清明是祭扫的节日,人们通过祭祀祖先,感恩先人,加强家庭的凝聚力。端午,也称女儿节,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中秋节是团圆节,家人团圆,同吃月饼赏月。九九重阳是敬老节,老人是家庭的核心,是社会的财富,重阳孝敬老人,给为家庭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前辈以情感关怀与物质馈赠,是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
节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强化家庭意识,表达孝道的机会。中国人的孝亲意识就这样通过节日时间周期性的强化与延续。以孝亲意识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应该成为我们现代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2.社会伦理的培育
中国人也善于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乡里合作与社会团结,以春节拜年来说,虽然先是家族内部互拜,但是逐渐就要拜邻里。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人们重视利用节日来修复、弥补或加强邻里关系。人们在正月拜年、耍社火、闹元宵的活动中进行群体性的组织活动以互相协作,互惠互利的方式实现社会团结。
3.历史伦理的教育
历史伦理教育在中国传统节日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主要表现在清明与端午两个节日上。清明节是祖先祭祀的日子,我们现在祭祀的是家族祖先,其实在古代祭法中,除了血缘祖先应该祭祀外,还要祭祀对人类群体的生存发展有特殊贡献的人物,“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礼记·曲礼》)人们以特定的祭祀活动,表达对先贤的追念与感恩之情。这些历史人物的纪念都有特定的时间,但人们为了操作的方便,在近代以来集中到了清明节,这是一个新传统,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端午节同样也是一个追念先贤的节日,人们称端午节为诗人节,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是仲夏的节日,端午本来是祭祀水神的节日。但在汉魏时期随着历史时势的变化,民间流传了一种新的传说,五月五日为屈原投江的日子,人们在这天要举行祭祀屈原的仪式,传说龙舟、粽子都与屈原有关。传统节日中的历史伦理教育有利于培养人们乐于奉献,勇于为国牺牲的高尚情操。
4.自然伦理意识的建立
传统节日是天时与人时的协调,人们以四季时令为基础,通过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祭祀,登高、踏青、祓禊等活动建立天人关系;节日期间的祭天、祭地、朝山、亲水都是与自然沟通的民俗方式,人们在传统节日中表达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与观念。“与天地相往来”、“以自然为邻,以山水为友”。人们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获得生态的互动与平衡,同时也树立起对自然感恩的伦理意识。
四、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
民族传统节日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遗产不是历史的陈迹,遗产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传统节日因其特有历史文化内涵,它在当代社会有着特定的文化功用。
1.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
传统节日是民族时间认知的重要标志,它起源于民族成员对年度时间的感受与时间经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时间认知方式。首先,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其次,节日保守与强化着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民族文化传统记忆需要有持续的反复加强,民俗节日的周期性出现,不断地为人们提供脱离日常世俗时空,回归神圣的历史时空的现实条件。
2.传统节日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民族自信心是维护民族尊严与文化本位的精神基础,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自信,就会在精神迷茫中失去自己的民族位置。保持高度的民族自信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民族自信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它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上。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建立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的精神基础。
3.传统节日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与凭借
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也为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凭借。一是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有着适应社会需要的更新变化的文化创造力。我们一向强调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核心是和谐,这种和谐就经历了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在古代偏重于人与上天,人与家族的和谐,后来逐渐发展为人与具有高尚情操的历史人物的情感联系,个人与社区民众的情感联系等。由中国节日文化演进的历史看,传统节日不仅保守着文化传统,同时也不断更新发展着民族文化。二是任何民族新文化的创新离不开既有的历史文化基础。钟敬文先生曾经说过“真实的建造,大都是要有已经存在的事物作凭借或借鉴的。它的选择、消化,进而综合、创造。新的东西主要从旧的东西蜕化出来。”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的形成应该从中国节日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
4.传统节日是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
精神思想与文化心理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当代中国要调动民众的精神力量,就不能忽视我们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民俗文化传统。而民族节日文化传统是民众最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的文化传统,它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
传统节日在和谐社会建设作用上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传统节日适应人们定期精神调整的需要,通过祭祀娱乐的节俗进行精神调剂与休闲,以积蓄未来生产生活的心理能量。其次,传统节日能有效协调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其三,传统节日以其独有的传统魅力,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我们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它的文化价值与文化魅力不仅奠定了其在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地位,同样也影响着民族文化的未来。
萧 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外摄影名家长安大PK”在东莞市长安镇举行
6月16日上午,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中国摄影家》杂志、长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中外摄影家大PK活动”在长安镇图书馆启动,中外著名摄影大师齐聚一堂,以长安为题进行摄影创作。
论文摘要:从跨文化的差异及传播角度,分析中外节日的多元共存。我国传统节日自身有必要顺应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吸纳西方文化元素和思想精华;同时应保护和传承作为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我国传统节日,复兴民族文化与传统,努力维护我国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发挥传统节日的积极价值及健康功用。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逐渐淡漠,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厚重的文化课题。
然而,我们不仅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人,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理解和学习,达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西方将洋节文化输人到中国本土的许多现代化传播理念之运作方法,也值得在继承和创新本土传统节日文化时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要深人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审视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为此,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参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认识他国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以跨文化的视角考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传播。
1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能够纵向传承、横向传播的固定庆典活动,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晶,并经受历史的磨练而永放光芒。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娱乐或审美,而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庆祝活动和集体参与,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此外,在各种仪式行为中,节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组织性和历史性而特别适用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交流。这一文化功能,不仅对内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对外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勃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节庆中所负载和蕴涵的和谐对称、淑世情怀、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终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这要求顺应文化记忆的逻辑以及多方面的社会要求,在保护节日文化及遗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兼容性改良与创新。
今天,以理性的自觉态度,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传统节庆的精神实质,将为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并积极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新文化,提供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空间。
2中外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及传播
中、西方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差异。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西方节庆文化是与中华迥然相异的独立发展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日本则是受到中华深刻影响并亦步亦趋发展的节庆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将诸多活动内容融为一体,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却大多呈现单一性特征。与中国人注重血缘、群体、物质性的欢娱诉求相反,西方的传统节日除了注重于精神的升华外,也注重于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诉求,易于为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这使得西方节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尤其造成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碍,要使中国节日文化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普适性,必须不断融合西方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不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更加紧密,而且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也更加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容纳以及相互碰撞与冲击之中。中美的传统节日同样面临这样的形势,从相互容纳角度看,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节已逐步为对方所接受和容纳,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容纳与此消彼长,更说明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相互开放、合作、竞争的时代。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国的节俗活动很多都能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找到源头。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甚至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虽把春节和元旦合而为一,却现在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列为节日。
如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商业文明不断冲击,即将成为历史,但是通过日本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可以再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昔日辉煌。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国人的警觉与反思,并适时加以调整。
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端午节祭成功,刺激了中国对节日民俗研究的重视,提高了对申报世界遗产和中国遗产保护的战略性认识。联合申报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战略,例如中朝共同申报高句丽文化遗产,中蒙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中国与中亚五国同时申报丝绸之路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全球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增加,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传统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民族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渠道;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和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3传统节日文化变迁、融合与走向
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对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侵人,作为强势文化对民俗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挤压了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大众文化中对民俗文化的利用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些组成部分也卷人了大众文化运作之中,并逐渐渗人到民俗文化各个空间中。
3. 1传统节日文化变迁及其传播
在当下文化情境下,由权力政治、资本等不同资源共同支配下建构起来的宏伟场景、热闹非凡的景象,表面的狂欢被以及地方性文化等资源之间的共谋抽空了内在的精神实质。从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评判当前节日文化,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日益萎缩,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认同感的严重缺失。每年定期、反复发生的节日行为是确认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契机,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文化行为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契机。只有具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被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虽然中华传统节日在国内逐步势微,海外的华人却仍然有浓厚的传统情结,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仍然坚持过年过节,既强化了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春节到来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些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和赛龙舟等节日活动。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因此,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发挥要作用。
3. 2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及其发展
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国界并从全人类性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在当今这种多元价值体系里,如何面对洋节文化的输人、融合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发展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沙特阿拉伯学者A1—Qatta。和A1—Zahrani曾考察了社会习俗、宗教信仰、节日庆典和古老医术所遭受的冲击与破坏。但民族传统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国民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竞争力。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在符合自身发展前提下不断发展,而且要合理借鉴西方节日的现代运作手段,将科学的运作模式运用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旅游业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形式重塑甚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节庆类文化空间,如庙会、歌会、花会、歌好等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是最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因民族特征明显和文化价值突出,正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用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并且促进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崭新理念,最终达到文化空间和旅游开发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3. 3传统节日文化交流及其走向
Samovar和Porter主张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跨文化群体进行动态、连续和系统化的交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相互理解现实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同不能建立在宏大抽象的文化共性上,而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凝聚力,应建立在具体的族流和沟通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在环境所形成的传统认同和共享记忆,如血缘、地域、习俗、原型等。
在中西交往、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积极的原则,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创造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努力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个性,保持自己文化的应有地位。以兼容并蓄的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节日,突破所谓如何守护我们传统节日的误区,与外来节日一起共同建构我们新时代的节日文化,复兴传统节日,既要保留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方式与形态,还要弘扬和发展传统节日的精神与内涵,传承并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与精髓。
4结语
关键词:七夕节 文化遗产 活化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如春节、元宵节、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产物,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模塑过程。传统节日是传统民间文化生命力的集中展示,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更是民族文化情感的凝聚与价值观念的体现与强化。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今天,我们的民族正在大量、迅速地流失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这些文化遗产正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的精神基础。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人文文化和民俗文化,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与凭借。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给节日的定义是:“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且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1]中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农业社会阶段,传统节日都被打上了深刻的农业社会的烙印。“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以阴历计算,亦被称为,岁时节日-,源于古代历法纪年和季节气候的计算排列。”[2]七夕节以其独特的浪漫色彩在世界民族节日画卷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对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习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七夕节的起源与牛郎织女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完善对七夕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七夕节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其流传下来的习俗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体看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乞巧、乞愿、乞子三大类。七夕节又名“乞巧节”,顾名思义,“乞巧”便成为七夕节最为传统也最为重要的习俗。七夕节、牛郎织女传说都有着浓厚的农耕社会经济的特点。
然而,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农业社会时期的岁时节日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需要与情感需要。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日渐失去了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往对吃饺子、穿新衣、乞求心灵手巧等等节日的期待已经无法带给现代人以足够的兴奋和刺激,传统社会节日中升腾起来的幸福感也变得越来越遥远。其次,传统的岁时节日因其自身在人性化、娱乐性、公共性等方面的局限性,加上西方节日的冲击,许多传统节日都无法逃脱日渐式微的命运。时至今日,有很多年轻人对七夕节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对七夕节的习俗亦是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喜爱。为了保护传统节日,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地位,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作用,我们需要付出一系列的努力来传承与发展七夕节、“活化”传统、“活化”附着其中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挖掘七夕节日内涵, 改造传统节日以适应时代需要
七夕文化是一种确认女性社会性别的文化,其中包含了许多积极的成分,如它具有维护家庭稳定、宣泄女性情感的功能,同时也弘扬了恒久的爱情主题。一些民俗学家如汪玢玲、贺学君等就干脆称它为中国的情人节。为了有效的弘扬传统文化、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针对七夕节,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我们需要对其永恒、人性化的爱情主题进行弘扬。这不仅契合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本源,也符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也是对西方“快餐”爱情的一种反驳。我们要弘扬牛郎女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要充分体现对家庭团结稳定的维护。在每年的七夕节到来之际,可以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加强夫妻之间、年轻人之间的感情。比如:可以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为主题举办活动,让年轻的夫妻来体会一下牛郎织女相会的情形,在浪漫的情境中增加二人的感情;同时,也可以以“七夕相会”为主题,举办相亲类的活动,让未婚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同龄人,增加彼此的了解,更进一步的能够牵手走到一起。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也能够让人们对七夕节的来历、牛郎织女的故事的情节框架有大致的了解,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既收获了感情又促进了传统节日的传承。
2、对繁琐的乞巧形式要进行改造,增强其适应性与娱乐性。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源远流长,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形式的七夕节习俗。总体看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乞巧、乞愿、乞子三大类。七夕节又名“乞巧节”,顾名思义,“乞巧”便成为七夕节最为传统也最为重要的习俗。“七夕”传统活动大都是在乡村进行的,如祈祷祭拜、穿针引线,这些都难以适应城市男女青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因而要适当地对乞巧的形式进行改造,使之简洁而不失趣。同时,“从民俗学的角度,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许多年轻人便觉得厌烦与累赘,像是一种负担,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体会、感觉这传统节日;”[3]中国传统的节日很多非常注重人际交往、伦理教化,而且多是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的私人领域内的活动。相对而言,轻松浪漫的娱乐活动、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大型庆贺活动就比较少。七夕节,我们可以开发一些轻松浪漫的娱乐与情感表达方式,开发大型的娱乐活动与一些有趣浪漫的节日产品。如七夕这一天在大型娱乐活动中,男女双方可以对歌、跳舞,可以互赠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礼物,如女送男情人结或荷包等,情人结代表有情人之间永结连理、永结同心,荷包则是古代女子送给男子的定情信物;男子则可以送给女子百合花,代表爱情长久,百年好合。
从以上看,只有对七夕节有了准确的定位,对其表现的主题有了充分的把握,并且有了明确的节日载体,七夕节的传承才会稳步推进,其它传统节日的传承也应该是这样。
(二)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大力传播七夕节文化
自现代社会转型以来,中国的传统节日面临这越来越大的挑战,其衰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至于有的学者提出“保卫春节”的口号。此前后,不少民俗学者如贺学君、乌丙安、陶立、刘魁立、叶兆麟等纷纷接受媒体的采访,对传统民俗节日如春节、七夕节、清明节等的保护与传承谈了自己的看法。传统节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学大家、南师大教授常国武先生提出:“传统的民族节日被冷落和西方的‘洋节’被追捧并非偶然事件,这说明我们对自己传统的节日保护得不够,宣传得不够,尤其是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弘扬得不够。特别是在未成年人中几乎不知道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就很难激发起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4]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发挥传媒的功能,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途径加大节日文化的传播。因为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生命力所在。在当下,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传媒手段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合理正确的引导民众自觉的爱护和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
1、影视媒介。即将民间的传说、风俗文化,以影视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影视作品来表现传统文化,宣扬传统节日,这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带动力。近些年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比如,《牛郎织女》、《白蛇传》、《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这些影视作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宣扬了传统文化、民间传说的文化内涵。具体到七夕节来说,即是通过大量的考证和搜集资料,拍摄高质量、高水准的影视作品或者人文记录片来反映牛郎织女的传说,引导民众加深对七夕节的了解。
2、网络媒介。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分量越来越大,它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样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比如,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站来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以生动的影像、图片等形式展现我们的传统节日;可以开发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络游戏,比如说《三国》、《倩女幽魂》等等,但在游戏开发、运行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加强监督和引导,不能单纯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篡改传统文化,要做好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3、广告媒介。在当下,做任何事情都要进行适当的舆论宣传和引导,“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弘扬传统节日的过程中要适当发挥好广告传媒的作用,尤其是传统节日、习俗的起源地。发挥好了广告传媒的作用,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而且也可以带动人们去增加对民间文化、民间习俗的了解,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就七夕节而言,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可以大力的加强宣传,着力建设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硬件设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
(三)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知识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节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当下,我国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还是比较薄弱的,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学校教育的不足,家长知识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社会的不够重视等。针对这些原因,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1、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帮助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场所。在平常的学校教学中,要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课,只有学校重视了才会有效的推进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播与弘扬,也能引导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产生系统、科学的认识。
2、发挥家长的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师,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样,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家长要充分发挥好其作用。家长可以在子女放假期间,带子女去参加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可以带子女到七夕节及其它节日的发源地进行旅游、参观。这样,不仅会增进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能让子女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3、加强社会的重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加强社会群体的重视程度。比如说,要适当的进行教材改革,在选取中小学生的教材时,要适当的选取一部分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要选取一些能够反映中国节日习俗的篇目,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增宽教材体系。
(四)加强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流
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闭门造车,要加强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借鉴。要借鉴西方文化建设的经验,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进元素。在加强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从一下两个方面着手:
1、坚持“引进来”,即加强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要以开放的胸襟接纳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近些年来,西方的一些节日在传入中国后,受到了民众的喜爱,比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这些节日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的稳定。
2、坚持“走出去”,即是说积极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分享中国的节日习俗。现在,西方国家出现了“汉学热”,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孔子学院,这有力地加强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文化向世界的推广。同时,中国的京剧、武术、杂技、中餐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异国游客的青睐。
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应该采取主张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策略,既要充分彰显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又要虚心学习西方的文化因素,共同分享人类的文化成果。在西方圣诞节、情人节走向中国的时候,我们也要力争把中国的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推向世界。
(五)政府立法的介入,提高民众节日文化意识
民俗节日文化本是民间传承的传统文化,和官方是一个相对的范畴,但在现代中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俗节日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上处于一种缺位的状态,在此背景下,有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等呼吁把清明、中秋、七夕、端午等民俗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些节日具有深厚历史传统的且被民众广泛认可,政府立法确定其为法定节日,易于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政府立法的介入是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保护的最后一步也是迫不得已的措施,,我们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还是要唤醒民众的节日文化意识。
另外,我们可以采取官方民间合作的方式,合理提取商业价值.传统节日的商业化是适应现代生活的必经之路,但如果缺乏官方或民间组织的合理监管,传统节日就会沦为商家促销的工具。对七夕来说,乞巧工具与仪式展演、相亲派对、手工制品、甚至是应节食品巧果, 都是值得合理开发的商业元素。我们在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也应当将七夕文化元素附着于商品或商业形象之上,向顾客宣传七夕文化,在顾客买到一份精美的过节用品时,也能买到知识。传承与发展传统节日,必然离不开节日消费,我们只有将节日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结合,让节日在消费中实现节日与消费的双赢,这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千年文明,生生不息。在今天,我们要大力弘扬与发展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提高我们的文化创新能力,增进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为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切实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以使中华民族更好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节日的保护及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所有中华儿女为之作出努力。
注释: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