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发展态势

农业发展态势

时间:2023-07-10 17:34: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发展态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发展态势

第1篇

关键词:农业;发展态势;甘南州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0.017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该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存在一些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目前,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亦有不少成果[1-4],而对藏区有针对性的研究较少[5]。农林牧兼营,牧区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和丘陵山地占优势的地貌格局,以及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耕地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著,使得甘南藏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选择甘南藏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农业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利于全面认识和了解甘南藏区农业发展现状。

1 区域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它地跨东经100°45′45″~100°45′30″、北纬33°06′30″~35°34′00″之间;位于长江、黄河上游,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州东西长360.7 km,南北宽270.9 km,总面积4.5万km2,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9.9%;2011年末全州常住总人口为68.91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下同),占甘肃省人口总数的2.69%,州内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其中藏族37.85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5.6%;农牧业人口54.56万,占全州总人口的80.2%。但是,在该州土地利用结构中,粮食播种面积3.677万hm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165万hm2,青稞饲料播种面积1.199万hm2。且甘南州是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拥有亚高山草甸草场272.27万hm2,占全州总面积的70.28%,草地可利用面积256.53万hm2,占草场面积的94.22%。

2 农业生产变化趋势分析

州内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低温、霜冻、干旱、雹灾以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脆弱,设施农业和农田装备仍十分落后。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保障程度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未能根本改变。

2.1 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变化情况

2004年以来,甘南藏族自治州粮食生产(图1)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2006年,粮食产量下降阶段。因受种植结构调整、自然灾害和退耕还林(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这一时期粮食种植面积减少0.26万hm2,粮食总产量由2004年的9.820万t下降到2005年的9.342万t。

第二阶段:2007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分水岭。在这一时期,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粮食产量开始呈现增长趋势,虽然粮食播种面积也由2006年的4.095万hm2减少到2007年的4.069万hm2,总播种面积减少0.026万hm2,但粮食产量却增加了0.402万t。

第三阶段:2008—2011年,粮食产量急剧下降阶段。这一阶段,因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8.8舟曲泥石流以及2011年8.15特大山洪灾害影响,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在3.552万~3.761万hm2之间徘徊,粮食产量也降低到2011年的8.406万t。

2.2 农作物结构变化情况

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具有大陆性季节气候的特点,光照充裕,利用率低;热量不足,垂直差异显著;降水较多,地理分布差异显著。全州除舟曲、迭部县部分地区没有严寒期外,其余地方长冬无夏,春秋相连且短促,境内海拔1 100~4 900 m,大部分地区在3 000 m以上。该州农作物以小麦、青稞、土豆为主,蚕豆、豌豆、油菜籽种植较多,气候温暖的地方还种胡麻、蓖麻、棉花,蔬菜以白菜、萝卜、葱为主;瓜果有苹果、梨、林檎、楸子、樱桃等。

油料、药材、水果和蔬菜是除粮食之外该区主要的农作物,但这些作物所占的比重(图2)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受上半年干旱和下半年局部地方暴洪灾害的影响,2011年比2010年粮食产量下降1.7%;油料总产量下降1.4%;而药材产量与蔬菜产量分别增加了10.8%,16.5%。

首先,粮食在农作物种植中一直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历史上最大播种面积出现在2004年,为4.355万hm2,因种植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11年粮食总播种面积只有3.677万hm2,比2004年减少0.678万hm2,产量也相应下降了1.41万t。

油料也是甘南州主要农作物之一,油料面积持续扩大,品种不断更新,单产逐年提高,其在2004—2011年间产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总产量从2004年的1.399万t增加到2011年的2.106万t,增加幅度达到88.38%。播种面积仅次于粮食,这主要是因为该州生活食用油多为当地菜籽油、胡麻油。

药材是当地的重要特色资源,药用植物643种,其中不乏珍稀贵重及特产独有药材冬虫夏草、野党参、岷贝、半夏,药材种植区域趋于集中, 品种由原来单一的当归向黄芪、半夏、柴胡等多元方向发展,而在当地经济作物种植中大黄、丹参、赤芍、红芪等高品质药材是当地农牧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藏药的发展也为当地扩大药材种植提供了机遇,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药材产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总产量从2004年的1.408万t增加到2011年的2.07万t。

受当地气候影响,当地水果蔬菜主要来源于外地供给,但随着近几年农业大棚在该州的兴起和推广,水果和蔬菜的总产量变化趋势也逐年增加,增加值分别为0.175万t和0.296万t。

3 结论与讨论

(1)2004—2011年间,甘南州农作物内部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州农作物种植开始向效益化方向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为52.2∶30.8∶17.0的格局。

(2)虽然退耕还林(草)和农作物内部调整对粮食的总种植面积有一定影响,但2008年之后粮食产量下降主要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3)同时,比较先进的种植技术应用少,使其生产水平不高,单位面积产出率低,农牧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也是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4)油料、药材、水果和蔬菜是除粮食之外甘南州主要的农作物,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种植面积不是很大,但通过农作物内部结构调整,它们的产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秀峰,董景奎,蔡雪飞,等.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5):18-20.

[2] 王冬生.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6):406-409.

[3] 唐延林,邹先定.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4):47-50.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状;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也随之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在短暂的高速增长之后发展速度变开始进入滞缓状态,虽然国家政府出台各种惠农政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目前仍有很多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1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现状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经济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国内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农业资源态势不佳、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和农情信息网络不健全六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1 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农业经济基础薄弱,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基础设施还较为落后,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都还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这些工程大多已超期服役,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防洪排涝能力减弱,农业抗灾能力明显下降,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也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总体较低,无法达到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相当一部分农业生产方式还沿袭传统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式经济,乡镇企业一般是面向农村生产初级工业制品,生产效率极其有限,市场竞争力不强,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致使农村经济效益不强,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1.3 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剩余劳动力转移较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积累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中国农业经济必须面对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仍然供过于求,但部分地区却出现用工短缺,而且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普遍偏低,导致就业面狭窄,农村多数强壮劳动力进城务工,致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趋于弱化,由于劳动者素质差,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1.4 农业资源态势不佳

农业资源态势不佳,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陷入困境。长期以来,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农业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不但浪费资源,并且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5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资金供给短缺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无法确保农业经济的稳定持久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尚未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各级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获取的资金主要来自成员自己的筹措、外部的股金和自有资本的积累,资金问题很严重,这都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的。

1.6 农情信息网络不健全,农产品滞销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缓慢,农情信息网络不健全,农村市场信息一直严重闭塞,由于没有相关市场信息的指引,农民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不能及时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只能盲目的进行生产和经营,由于销售不畅而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

2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针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2.1 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是关键。农村基本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要对现有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深化农业科研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努力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应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向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着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三是向农业发展功能的多元化转变,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向农业发展的生态产业转变,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经济。

2.3 改善农业资源紧缺态势,发展绿色农业

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改善农业资源紧缺趋势,也是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绿色农业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我们要提高对发展绿色农业的再认识,明确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内容,认真制定绿色农业发展规划,采取更优惠的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把发展绿色农业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加强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素质,为绿色农业提供智力支持,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4 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还应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政府要做好角色定位,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服务作为根本要求,如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逐步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此外,还可以从完善救助制度,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采取措施,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以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

2.5 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必须注重对农民以农业科普为主的继续教育,农业科研机构、农村经济组织可根据需要开办各类讲习班、培训班,并以科研机构和农产品改良中心为主,着重普及农民种养技术水平,增强农民应用科研成果的能力,促使农民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 结束语

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关系着国家命脉与亿万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因此,保障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具有很好的作用与效果,对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同样存在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及政府应把发展农业重视起来,关注现阶段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杜宗义;罗明灿;成清琴;;云南省省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及对策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1,(03).

[2] 黎其万;汪禄祥;钱钧祥;刘家富;;云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探讨[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

[3] 李学林,袁媛,谢小惠,李露,陈良正;云南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与对策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2,(05).

[4] 刘丽伟 我国发展创意农业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1,(07).

第3篇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摒弃传统农业产销模式,加快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但在转型过程中既存在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现代流通和经营方式,运用互联网+农业培育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营销组织,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引导帮助农民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济队伍,形成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使现代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难于达到农业生产的需要水平。部分农村地区尚存在“木犁牛耕”现象,机械化大生产还没有得到普及,许多老旧的机器,部分农业生产工具年久失修,功能衰退等。水利设施的不健全,导致许多农民依旧“靠天吃饭”,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应对措施普遍达不到应急标准,导致了农业抗灾能力衰退,这也是造成农业生产无法顺利开展的不利因素,无法在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方式技术含量不足等问题已被突显现出来。第一,农业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低,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偏低的直接因素,也是导致农业发展迟缓的关键因素,致使规模化农业生产和发展无法顺利进行,无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第二,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农业的生产、销售、经营、管理意识。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链,农业的生产无法和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等多方面进行有效联结,市场竞争力较低。

(三)农业资源态势不佳。我国是资源储备大国,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国,我国的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这是造成农业发展陷入“瓶颈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农业生产依旧沿袭着传统模式,采用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资源的产出增长率与资源的实际消耗形成严重的反差,导致了农业资源的环境压力日益增长,使环境日益恶化,这也是导致农业生产中,环境遭到大面积破坏的直接诱因。

(四)农业投入资金技术短缺。资金的供给不足是导致农业发展受到阻碍的重要原因,农业的生产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投入,但在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农业资金技术含量低等原因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有效的保障。就当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我国对稳定型农业投入的相关机制建立并不是很完善,各级相关部门在对农业经济基础的投入上并没有做到严谨,仍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新形势下我国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r村经济发展以农村基础设施为基石。首先,要从农村地区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的配备工作,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项机器和设备,积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定期维修和养护工作。其次,加强农业体制改革,应推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与转化,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的规模、产量和质量。再次,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积极倡导当地企业投入到农业经济建设之中,引导企业和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引导农村建立微型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既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又能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促进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二)全面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重要支撑。政府应对农民应加强力度宣传、推广、使用机械化生产方式,加大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和使用,以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高效、快捷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机械化生产速度快、时间短、投入少、产量高,积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机械化生产速度快、时间短、投入少、产量高。

(三)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调整农业结构,改善高投入、粗放式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应向多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发展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名特优产品与绿色食品。因此,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把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是目前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必由之路。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四点:第一,注重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农业发展目标要从单一化变成多元化,让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续航,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其能朝着多种经济增长方向发展:第二,向集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方向转变,着眼于建设农产品的质量与档次。要积极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取得良好的统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三,向农业发展的生态化转变,使农业经济的品质更优,更安全环保。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发展的生态功能,促进其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果,形成更加健康、优质、具有竞争力的新农业经济。 第四,向农业发展多功能转变,加速农业发展的进程。我们要使农村生产力和现代化农业得到繁荣,切实增加农业经济收入,这样才能达成农业经营产业化,产业经营工业化、农民参与工人化的宗旨。

(四)改善农业资源紧缺态势。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策略,首先,要充分应用现有的各项农业资源,增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其次,要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性的划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促进农业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充分的应用,再次,要将农业资源进行调配发展,使其朝着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缓解当前农业资源紧缺的社会现实。们只有把自己所有的资源优势充分的加以利用,要将资源的可持续应用作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针对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进行有效改善。

(五)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和投入力度。首先,要完善农业经济发展体制,有效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各项惠农和利农政策有效实施:其次,要积极开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给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再次,积极开展多方筹资工作,促进农业生产过程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于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最后,针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各项资金和技术投入工作,需要采用相应的监督工作,保证其能够落到实处,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健鸿.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农技服务,2015(1)

第4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农业现代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2015年2月,国务院总理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中阐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提高价格和增加补贴两个“天花板”,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道“紧箍咒”。要持续发展,只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强调城乡统筹,城市反哺农村,推动城镇化建设,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打通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而湖南省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资源优越,历来是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被誉为“鱼米之乡”,深入研究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对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统筹城乡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内涵与意义

城乡统筹是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与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双赢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以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组织制度和管理手段来经营,从而具有高水平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农业形态。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审视现代农业,是在以政府为主体的主导下,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转型。因此,统筹城乡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主要以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以农业为中心的高度融合作为基础和表现形式,进而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方位满足。统筹城乡一方面可以消除妨碍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与制度障碍,为现代农业发展解除制度枷锁,以利从顶层设计上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制定正确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能带来全新多层次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拓宽了农民的视野,有利于开放思想,搞活农村经济,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实施路径;最后,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巨大而持久的外在动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保障对“三农”的持续投入,从而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性澎湃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在统筹城乡中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2014年,湖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04.82亿元,农业产值2884.73亿元,粮食播种面积500万hm2,居全国第九位,粮食总产量300.12亿kg。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出发,综合分析湖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农业的融合态势,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2.1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城乡统筹基本条件已经初步成熟

首先,湖南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禀赋较好。湖南气候适宜,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温和湿润,耕地资源与水资源丰富,耕地质量好,土地肥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居全国前列,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满足农作物生产的需要。其次,湖南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据2014年湖南统计年鉴,至2013年湖南乡村人口约5700万人,其中,农村从业人数约2500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约1600万人,比重居全国第九。另外,湖南拥有完善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并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为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促进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湖南的涉农产业已具备相当实力。2013年,仅农副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加工业产值就达到3200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0%强。第三产业中,农产品商品交易市值达到1130亿元,占全部商品交易市值的32%以上。上述态势表明,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产业融合基本条件已经初步成熟。

2.2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城乡统筹机制尚不完善

湖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体制、机制与相关配套法律和规章等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制度创新不够,较大程度制约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机制不完善,过分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社会化、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没有形成。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配套政策、法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如目前城乡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业金融信贷政策等改革滞后。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保护意识不强,过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两型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未能得以顺畅流动。

2.3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城乡统筹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湖南现代农业建设体系不够健全,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发展现代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湖南农村地区普遍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流通、销售等资源,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其次,发展现代农业的组织体系不健全。目前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专门组织机构还没有正式设立,对发展现代农业缺乏统一规划与有效管理。另外,发展现代农业必要的技术体系融合不够完善。目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脱节,全方位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不健全,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技术标准和监测农业生态环境的网络和预警系统建设滞后等。

2.4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城乡统筹力度尚需加强

湖南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农业产业分工不够明确,农业产业结构雷同现象比较严重,三大产业的融合与当地实际情况不匹配或没有前瞻性,制约了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产品加工业较为落后,仅仅对农产品进行简单地、初级加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较少,没有形成主导产业集聚规模效应,加工农产品的总体质量不高,农业产业链没得到较好地拓展。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农业合作组织主体力量弱小,与广大分散农户联结还不够紧密,而且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之间还没有形成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有效联结,农户承担农业生产的风险仍然较大。

3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3.1进一步构建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城乡统筹机制

首先,加快制度创新建设。第一步可强化与推广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和城乡居民社保制度建设,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分散农业风险,从而为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第二步可加速推动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建立由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成立土地流转交易与服务市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土地流转对推广农业新技术、转移农村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遏制土地抛荒、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其次,完善资金统筹机制。一方面应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投放力度,在湖南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产业化项目上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为促进湖南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可加快农村金融机制改革,提供完善配套的农村金融服务,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社会资本金融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信贷、抵押担保、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从而建立湖南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机制。

3.2进一步健全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城乡统筹体系

首先,应成立专门机构,引进专业人才,统筹规划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在省级行政序列中成立“湖南现代农业规划办公室”,在地市级特别是县乡级成立“现代农业建设办公室”等职能部门,抽调或引进专业人才,负责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事宜,协调政府部门将现代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统筹考虑制度创新及资金安排,指导和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加快传统农业的转型,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以行政机构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发展组织体系。其次,应加快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农村基础建设体系。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与农业物流相关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农业规模经营相关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业供需服务相关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等,通过新型城镇化,从硬件环境上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第三,应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服务支持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校与农民深度合作,推进研发、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延伸农业价值链。同时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财政金融服务、咨询服务、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服务、配套协作服务等,促进以农业为中心的三大产业的有机结合,加快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

3.3进一步加强以三大产业融合为基础的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城乡统筹力度

第一,因地制宜围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湖南各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市场需求趋势,选择现代农业的模式定位。比如,长株潭城市群以建设大都市为最终目标,都市人口和流动人口为环长株潭城市群在农产品和休闲农业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可以打造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洞庭湖区是湖南乃至全国的“鱼米之乡”,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及养殖基地和湖南最发达的经济区域,可以建设土地流转基础上的规模集中化现代农业模式;在湖南山区丘陵地带可以打造绿色农业或特色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等。第二,有步骤组建和扩大农村合作社等农业组织的实力。农业组织是由政府引导区域内的农民个体自发自愿共同建立的股份制经济组织。应当将数量众多的农民组织集中起来,形成合力,并使代表农民利益的农业组织与涉农第二产业在实力、数量上相匹配,从而提升并方便与涉农企业的联系对接,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第三,有条件地让农业组织进入批零流通领域,直接服务于城乡居民。当农业组织发展壮大后,可以通过诸如“专卖”、“超市”、“电商直销”等手段实施批发零售业务,进一步带动与联合其他第三产业从业者开展相关业务,让农业产品能通畅高效地流通,服务于广大城乡居民家庭,打通整个农业产业链,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在统筹城乡的战略指导下全面发展湖南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1]刘爱军,张臻.试论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战略[J].江西农业学报,2008(6):119-121.

[2]卢翰.推进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3(3):144-146.

第5篇

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在理念上有了变化,发展中比较注重人本化的推广,其中尤其重视以人为本培养大批懂技术及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农业生产和经营者;对于农业发展推广思想理念的多元化推广方面比较重视,对于围绕着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层面比较重视[1]。

2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

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几个重要方面的变化,对这些发展趋势性变化进行理论分析,有助于了解农业发展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2.1农业资源功能的趋势性变化。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趋势性变化中,农业资源的功能变化是比较突出的。在过去的发展中,耕地、水等这些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产品供给也主要是通过这些资源的投入来获得。经过长期的发展,对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消耗。我国作为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近些年水资源破坏问题比较突出,这对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2]。近些年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深化,国家提倡生态文明理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不只是要承担产品供给功能,在具体的生产中也要能有效实现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进一步拓展,这样在农业发展的资源功能方面就逐渐发生了变化。2.2农业需求结构趋势性变化。新的发展环境下,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特征就是需求变化,个性化的消费及多样化的消费逐渐形成了发展趋势,充分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就显得比较重要,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农业的需求变化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是比较重要的特征体现。在品种的结构方面,由于城乡居民对小麦、大米等粮食类产品的消费比较稳定,对于水产品及肉类产品等产品需求比较旺盛,这就使农业发展的需求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而从质量水平的角度分析来看,由于受到不同消费需求的变化影响,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农产品的需求表现了差异性的分层态势[3]。当前我国居民在农产品的需求方面已经跨越了满足数量需求的阶段,进入到了数量质量安全并重的新发展时期。2.3农业经营方式的趋势性变化。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中,经营方式的趋势性变化表现比较突出,主要是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流通上,在这里涉及到了生产力及生产管理。农业生产上主要表现在生产主体的变化。过去是小规模分散经营,而现在是新型的经营主体和分散承包农户共同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农业生产在当前进入了规模化、商品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阶段。而从农产品的流通层面来看,过去是田间到餐桌,实物形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是主要的表现形式;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流通已经实现了虚拟化的发展目标[4]。其中,冷链物流的流通模式是重要方式之一,在各类产销对接形式上比较突出。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下,使得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已经形成了人力资本+机械化+现代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类型,大大提高了经营效率。2.4农业调控行为趋势性变化。大力发展农业是基本国策,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对农业的发展从政策上进行优化就更为重要。在全面改革的深化实施下,我国已经打破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样就促使农民成为了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机制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新的发展时期,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从政策上对农业、农民都提供了相应补贴,逐渐构建了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环境下,政府在农业发展方面已经开始给予更多的支持政策,简政放权激发市场的发展活力,在政府的引导下社会中更多资金融入到农业发展中,放宽了农业准入门槛,这样在市场机制的有效调控下,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5农业供给模式趋势性变化。农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供给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过去的农业供给模式主要是聚焦国内的市场及资源。在粮棉油糖及畜牧水产方面都要求有尽可能高的自给率。自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供给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将国内和国际作为重要的供给发展模式,两种资源的供给模式的发展特征愈来愈明显化,进口的农产品数量逐渐增多。数据显示,我国在国际贸易合作下,相当于利用了国际耕地44万hm2来生产粮食、棉花等作物,近些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数据得到了进一步增长[5]。在坚持口粮绝对安全以及与国情相结合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国内紧缺型农产品的进口及农业走出去的步伐。从整体上来看,农业供给模式的趋势性变化已经愈来愈明显。

3结语

通过对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的研究,能够对实际农业发展的理论深化有促进作用,为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理论基础。希望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作者:陈家友 单位:建始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张红宇.把握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5(14):1.

[2]张志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饲料粮市场供需形势分析与展望[J].业,2017(2):13-15.

[3]简真瑜.把握新常态下农村流通的六个变化[J].决策导刊,2015(6):10-12.

第6篇

今年以来,江西积极化解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农业生产良好开局,呈现出“好、实、足、稳、快、严”的特点。

一是惠农政策落实“好”。中央财政预拨的33.9亿元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已足额发放到户,8.9亿元良种补贴预计4月底发放到位。截至4月16日,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3亿元,补贴各类机具20.7万台(套)。在惠农政策的激励下,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高涨,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734.7万亩,增加23万亩,其中早稻2276.7万亩,增加15.3万亩。

二是春耕备耕安排“实”。早稻育秧全面完成,秧田面积114万亩,其中集中育秧面积7.77万亩,不仅进度快于往年,而且秧苗数量足、素质好。全省共销售早稻杂交种子1.7万吨,储备化肥(实物)250万吨、农药(实物)1.8万吨,均能满足春耕生产需要。加强春熟作物田间管理,苗情升级较快,后发优势明显,有望获得好收成。积极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152万亩,完成去冬今春建设任务的95%。

三是农产品生产供给“足”。一季度,蔬菜、生猪、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态势良好。预计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06万亩,增加38万亩,其中蔬菜面积307万亩,增加18万亩;预计全省肉类总产85万吨,增长1.8%;水产品产量63.9万吨,增长5%。

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稳”。一季度,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局良好,运行平稳。472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8亿元,增长10.2%;实现利润21.2亿元,增长11%;直接带动农户308万户,户均增收300元,分别增长8.5%、9.8%。

五是开放型农业发展“快”。一季度,全省引进国内外农业项目27个,实际进资31.6亿元,增长29%;其中外资项目5个,实际进资1.1亿美元,增长25.1%。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1.6亿美元,增长25.6%,其中鳗鱼出口6612万美元,增长59.6%。

六是质量安全监管“严”。全省农产品例行监测水平达到99.3%,高于去年同期,没有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积极应对生猪腹泻病疫情,切实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没有出现一起重大动物疫情。积极开展鄱阳湖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春季禁渔暨增殖放流活动,酷渔滥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当前江西省农业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但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业节本增效压力加大。今年以来,农业用工价格持续上涨,农资价格一直高位运行,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比较效益降低的可能性加大。二是农业防灾减灾压力加大。今年以来,气候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农业病虫灾害也呈现突发重发态势,农业防灾减灾的形势较为严峻。三是农村劳力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务农年轻劳动力、农忙季节性劳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作者单位:江西省农业厅市场与涉外处)

第7篇

农业碳排放是指农业(文中所指种植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能源消费,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处理过程中所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温室气体的排放。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普遍性以及农业生产主体的分散性,加上农业碳排放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量化,使之存在着控制难度大的特点。据相关专家研究,18世纪以来,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了一倍多,其中约有70%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结果,如水稻种植、生物燃烧等的快速增长等[1]。200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报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2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7%,其中农业排放的甲烷和二氧化氮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和92%。在全球目光聚焦哥本哈根会议之际,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正在逐步成为人类发展的责任和共识。农业碳排放会加剧气候暖化,进而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又会影响农业碳排放,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因此,分析和了解我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及其时空规律以及农业碳排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准确把握农业环境现状、科学制定农业减排政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中从农业生产投入、能源消耗、废弃物资源处理等方面入手,定量测算农业的碳排放总量,进而探究其特征以及区域差异,并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EKC验证,以求找出农业碳排放一些规律和特征,以期为我国在农业减排政策的制定方面提供较强的理论支撑。

1 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农业碳排放的碳源种类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化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导致的碳排放。主要包括生产过程、运输过程和施用过程中耗费的化石燃料所导致的碳排放,同时化肥的过量使用改变了土壤结构、形成了环境污染,也会产生碳排放;二是农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引起的碳排放;三是由于农业机械运用而直接或间接消耗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碳排放;四是灌溉过程中的间接耗费化石燃料,形成释放碳;五是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为农户生活燃料或在露天焚烧,所造成的秸秆资源浪费和碳排放(图1)。根据上述五个种类,可以列示出农业碳排放的估算公式如下:

2 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及结构特征分析

2.1 农业碳排放总量特征及趋势分析

按照上述方法通过计算可知(表2),农业碳排放总量从1991年的4.6亿吨增长到了2008年的7.1亿吨,增长幅度为54.41%,年均增长率为2.59%。根据德国可再生能源机构IWR研究结果,2008年我国碳排放总量为68.1亿吨,那么我国农业碳排放占据碳排放总量10.43%。从农业碳排放的变化趋势来看(图1),1991-1995年为上升态势;1995-1996年陡然跃升,究其原因主要是1996年耕地面积大幅增加,农业化肥、农药等投入增加所致;1997-2008年整体上基本处于平稳态势,其中2000-2004年排放略有降低。从农业碳排放强度来看,整体上增长态势明显,从1991年的320.78kg/亩增长到2008年的389.25kg/亩,年均递增率1.14%。

2.2 农业碳排放结构特征及趋势分析

从碳排放结构比较来看,秸秆焚烧排放平均占比最高,达90.60%,其次依次为化肥、灌溉、农药、农业机械化使用,其排放平均占比分别为5.77%、2.25%、0.95%、0.42%。秸秆燃烧已经成为农业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随着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不断加大粮食优惠政策和支持力度,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秸秆产生量不断剧增。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能源结构发生改变,秸秆在相当一部分的农家中不再是能源,露天焚烧处理比例增加,碳排放强度增加。此外,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农村有效劳动力减少,对于秸秆的愈来愈倾向于简单粗放处理,进而也导致较高的碳排放。从增长指数的变化来看(图2),1991-2008年农药碳排放平均增速最快,为4.71%,其次依次为化肥、秸秆、灌溉、农业机械化使用,其增长率分别为3.74%、2.54%、1.19%、0.46%。其中秸秆碳排放波动较大,经历了1996年的跳跃增长后开始回落,至2004年后较为平稳。总体上讲,尽管农业各项碳排放年均增幅并不大,但是总体增长态势较为明显。

图2 1991-2008年农业各碳源碳排放量指数变化情况

Fig. 2 Index changes of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from 1991 to 2008

3 我国农业碳排放区域差异分析

3.1 各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及结构比较分析

图3 2008年我国各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比较

Fig. 3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quantity of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among regions in 2008

从2008年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大小排序来看(图3),排在前10位依次为河南、黑龙江、山东、四川、安徽、河北、江苏、湖南、湖北、内蒙古;排在后10位依次为重庆、浙江、福建、宁夏、海南、青海、天津、上海、北京、西藏。从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农业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农业大省。农业大省在发展方式上仍然以传统成分占主导,高投入、高排放发展模式依旧普遍存在。其中,江苏虽然为我国东部发达省份,然而其耕地面积较大,化肥、农药等投入强度依然较高,因而农业碳排放较大;内蒙古,其草场饲料种植面积较大,化肥使用依旧较多,此外,全国秸秆焚烧分布遥感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榜上有名。从各碳源排放量的区域比较来看化肥碳排放量较高的10个地区依次是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河北、安徽、四川、广东、湖南。其中东部省份江苏因农业生产面积较大,因而化肥使用量较大。广东省相比而言尽管耕地面积不大,但是其化肥施用量每亩大约240kg,农药使用量平均每亩1.8kg,化肥及农药的使用量全世界最高(中国投资咨询研究,2010);农药碳排放较高的10个地区依次是山东、湖北、河南、湖南、安徽、广东、江西、江苏、河北;农业机械化使用碳排放较高的10个地区是河南、黑龙江、山东、河北、四川、安徽、湖南、江苏、湖北;灌溉用能碳排放较高的10各地区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新疆、安徽、黑龙江、内蒙古、湖南;秸秆焚烧碳排放较高10个地区是河南、黑龙江、山东、四川、安徽、河北、湖南、江苏、湖北。

3.2 各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比较分析

从2008年各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大小排序来看(图4),前10位地区依次为湖南、江西、河南、福建、上海、广东、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排名后10地区依次为贵州、云南、黑龙江、内蒙古、 辽宁、青海、山西、吉林、甘肃、西藏。农业碳排放强度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以及沿海省份,说明我国农业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等发展模式还普遍存在,以高强度投入换取经济总量增长的农业发展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国家对于化肥尤其是氮肥产业的政策鼓励和高额补贴让中国化肥产能急速膨胀,化肥的大量使用,在促进粮食增产、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污染、高额碳排放。而相比而言,农业碳排放强度较低的地区则主要集中在东北三个农业省份以及西部落后省份。东北三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关系,其农业病虫害较少,农资投入相对较少,此外在产业结构上调整力度较大,因而农业碳排放强度相比较小。而落后的西部省份,农业发展上原始的成分较多,有机肥使用较大,因而碳排放强度也较小。

3.3 各地农业碳排放分类及特征

从我国各地区农业碳排放的现状来看,农业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因此进一步用聚类分析法对各种排放量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我国农业碳排放进行区域分异,并对分异特征进行描述。对聚类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明类别间距离差异的概率值均不大于0.001,聚类效果较好。因此将31个地区聚类成3类区域(表3),第一类区域为高排放地区含6个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农业生产规模较大,投入较大,传统模式成分较多,碳排放较大;第二个地区为一般排放地区含15个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农业规模相比较小、投入集中性相比较弱,碳排放相比较少;第三类地区为低排放地区含10个地区,主要分布在发达非农业城市以及落后的西部省份,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小,落后西部地区农业投入少,有机肥料使用较多,农业碳排放少。

4 农业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关联分析

4.1 模型建立与指标选取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存在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倒U型”),即指环境压力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到一定水平后,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提高而下降[5]。EKC假设类似于库兹涅茨(1955)提出的用来描述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都反映了事情在变好以前,可能不得不经历一个更糟糕的过程的逻辑含义[6]。其基本模型为:

式中:E为国家或地区在时刻t所受到的环境压力,常用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排放强度等表示,Y为时刻t的经济产出,通常用GDP或人均GDP表示。倒“U”型曲线转折点(即环境质量到达转折点所对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通过一阶求导求解得到:

为环境质量达到转折点时所对应的经济发展水平。文中E为农业碳排放强度,Y为人均GDP。

在研究中一般认为,倒“U”型曲线的基本函数有二次函数型、三次函数型,文中分别对二次、三次函数进行检验,如若均显著的情况下,选取二次函数为回归方程。

4.2 农业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的EKC验证

通过回归结果(表4)可知,F=34.348, Sig.=0.000,回归方程整体显著,根据t统计值检验结果可知,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显著,同时也通过了DW检验。回归方程为:

由回归方程可知,农业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的EKC曲线具有倒“U”形状,且出现转折点的临界值是人均GDP为20899元,即当人均GDP超过20899元的临界水平,随着人均经济发展,农业碳排放强度将减少。然而对于人均GDP低于20899元临界水平的地区而言,农业碳排放强度和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上升趋势,即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农业碳排放强度将同时增加。依据这一拐点,我国2008年人均GDP为22698元,刚刚超过拐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碳排放强度将呈现下降态势。从区域结构来看,将我国各地区2008年实际人均GDP水平与20899元临界值相比较,结果发现,上海(72536元)、北京(61876元)、天津(54034元)、浙江(41967元)、江苏(39483元)、广东(37402元)、山东(32995元)、内蒙古(32157元)、辽宁(31199元)、福建(30031元)、吉林(23497元)、河北(23167)、黑龙江(21723)等13省市人均GDP超过拐点,主要集中在东部省份和发达城市地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农业碳排放强度将会降低。其他18省市则低于拐点,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农业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处于上升阶段。

5 促进我国农业减排的政策建议

(1)树立低碳农业意识,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树立并强化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因此要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摒弃注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农业发展模式,向集约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转变。

(2)加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推广和排放监控。秸秆焚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碳排放的主导因素,尤其是露天焚烧依旧普遍存在,尽管出台了政策,也实行监控手段,然而实际效果甚微,农户对秸秆进行回收利用的经济积极性不足、技术缺乏。因此在严厉监控农业废弃物焚烧的基础上,应加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试点推进秸秆制成型炭、秸秆气化或直燃发电等;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条件具备的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促进秸秆利用和生活能源减排。

(3)降低化肥农药使用强度,着力提高其利用效率。现阶段,在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的情况下,化肥、农药仍然是农业生产的必须投入品。低碳农业,并不是完全否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关键是应该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由此,必须以节肥、节药为突破口,推广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运用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的次数和数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同时进一步加大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提高化肥使用效率,有效减少化肥使用量,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碳排放。

第8篇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区域发展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13-02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新时期农业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科技创新方面,农业科技也得到大力的发展。在调查分析之后发现,在新时期的扶贫工作中,农业科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整体上看,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新时期农业的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推动扶贫工作的稳步进行,不断实现农业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1 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

在新时期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是多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科学发展观的引导

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发展,农业在新时期发展受到工业、第三产业的冲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农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对于农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在扶贫工作中农业科技的发展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可以说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是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1.2 农业发展自身的要求

新时期社会全面发展,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在新时期也是如此,其自身处于不断的变革与发展。在此过程中,针对农业精准扶贫工作问题,要求农业不断的向前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的进步。同时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要求相关科技不断的进行创新,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推动扶贫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实现农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是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2 新时期农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

在新时期农业精准扶贫工作在新时期受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其发展现状可谓是喜忧参半,具体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精准扶贫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虽然说受到工业等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冲击,但是就整体上来看,农业精准扶贫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是农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使整个农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不断提高。对于农业扶贫工作来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此过程中农业精准扶贫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前景十分光明。

2.2 农业精准扶贫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农业精准扶贫工作在新时期虽然发展前景光明,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充分调查分析之后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受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根深蒂固。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扶贫工作中,不少人仍然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在科技创新方面畏手畏脚,没有大的作为,导致在新时期农业扶贫工作仍然处于落后状态,长此以往制约了农业在新时期的发展。

2.2.2 缺乏创新的基础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其发展历史悠久,而且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比较落后,对于科技创新来件,无论是创新需要的人力、物力还是财力,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农业仍然无法提供合适的条件,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进程缓慢,对于扶贫工作来讲也受到一定的制约,限制了农业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差距。

2.2.3 缺乏人才支持

人才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农业科技创新中也是如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农业科技创新缺乏专业素质的人才,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一方面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为农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出现落后的现象。

3 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

农业科技创新在新时期发展面临一定的问题,但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大宣传力度,扫清思想障碍

在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相关部门要充分使用新时期的媒体设备,从思想入手,将科技创新与扶贫工作全面的进行宣传,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科技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使一些相关人才可以扫清思想障碍,从而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之中,为农业发展服务,推动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农业的长久发展。

3.2 提供政策倾斜,提高自身实力

在新时期政府相关部门要提供政策倾斜,在实践中不断的鼓励相关人员参与到科技创新之中,同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为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对于农业自身而言,要紧握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提升吸引力,使更多的人才可以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之中,促进扶贫工作的深度开展,促使农业实现在新时期的新辉煌。

小结

扶贫工作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关乎社会公平。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实践中要不断的发现问题,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从实践出发,追求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扶贫工作的健康运行,促进农业在新时期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宇文;基于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的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张静;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吴科举;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探索及经验[D];东北师范大W;2015年

第9篇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在进一步的加重,低碳农业和低碳经济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项目,因此我们有理由对“低碳农业”和“低碳经济”做初步的探讨。

(一)低碳农业。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国内学者对低碳农业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而所谓的低碳农业就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使CO2的排放量达到最小化,同时获得整个农业经济的最大化收益,并且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低碳经济。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态势下,运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各种方式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对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战略的实施,是一种新型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二、我国推动低碳农业经济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由于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远远低于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又面临着农业资源过度消耗的现状,因此,我国必须采取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通过一项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力推广低碳农业的制度前提下,全球农业减排量达到了270-1520MtCOZ-eq/年,如果将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纳入我们的测评范围,农业的减排量竟达到了5500-6000MtCOZ-eq/年。

(二)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可以达到保护环境和维护粮食安全的目的。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但是可耕地面积较小的特点,并且我国一直致力于以传统农业模式解决温饱问题,造成了农业土地破坏严重的现象。在传统农业的发展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而且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的水土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的乱排乱放。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伴随着经济的增长,粮食的价格也在不断的增长,各国粮食均已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危机,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重点区域。由于我国国内的现状,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因此,我国要加快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切实解决好粮食的安全问题,低碳农业是必然的选择。

三、我国推动低碳农业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规避措施

(一)我国低碳农业经济所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在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有着巨大的意义,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低碳农业发展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国现存的农业基础薄弱。首先,我国较为严重的人地矛盾,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但是人均可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可耕地面积,当前我国共有农业人口9亿,农户约占农业人口总数的27.7%,每户所经营土地不足0.5公顷;其次,我国农村劳动力短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青壮年集体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老人孩子,导致劳动力流失严重;最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较低,虽然国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并推行职业技术教育,但是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水平,截止2008年,一项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所占比重不足18%。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我国一直以来实行以工业辅助农业的发展路子,虽然有大量的辅农、助农的政策,但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可耕地面积减少,且已有的基础设施功能老化,被破坏严重。第三,农业服务系统未及时建立。我国对经济的发展方向有所偏重,实行先工业后农业的政策,未形成有效的服务系统。

(二)对我国低碳农业经济所存在的问题的规避措施。第一,优化农村产业经济,在各地区大力普及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在这之前,还需要解决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对此可以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及其相应的文化普及方式,并形成规模效应。第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低碳经济模式进村进户。我国应大力开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检修与更换,并普及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引导并向农村引入大量的资金,积极地研发新技术,扩展新视野,推动农民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第三,建立新型化的农业技术专门服务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已经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为农业发展建立专门的服务系统,这个服务系统应该包括农业现代化的耕作方式技术的普及、对农产品的病虫危害的防治技术的推广等一系列的专门服务,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四、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财政投入 财政支出 偏斜指数 结构效率

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对农业发展影响重大,2006年新年伊始中央就下发了“1号”文件,从多方面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对于农户的农业投入而言,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长期、更深远。在研究政府的农业投入中,从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的结构入手具有实际意义。

对政府农业财政投入的基本判断

研究政府农业财政投入问题的视角一般包括政府投入的规模和效率二个方面。无论是研究政府农业财政投入的规模,还是研究政府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率,都必须首先界定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范围。从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范围上讲,应该把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事业费支出以及政府的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都包括在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之中观察,而不能仅观察政府的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事业费等农业财政支出项目。如果仅考虑政府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事业费等财政支出项目,漏掉政府的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不仅缩小了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视角,也可能导致由此而得到的有关政府农业财政投入的相关结论有失客观、准确。

农业财政投入规模判断

判断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规模是否合理可以通过农业财政投入比例的纵向变化趋势以及与国外政府的横向比较二方面的指标变化入手。

纵向比较的我国政府农业财政投入规模处于增长的态势。按照农业投入总规模=政府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事业费支出+政府的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计算,在“八五”和“九五”时期,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总规模除了1991年、1992年外分别都是逐年递增的。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总规模占财政总支出比例的增长率从“八五”平均5%增加到“九五”的20.5%,增长了4倍多。“八五”和“九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率分别都是16.5%。所以,从“八五”和“九五”二个时期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占总财政支出比例增长率与财政收入增长率二个指标的比较而言,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规模处于增长的态势。

横向比较的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规模处于高水平。与国外政府农业财政投入进行规模比较的主要对象可以选择OECD成员国进行。与OECD成员国比较,2000年我国含农牧业税的农业财政投入占GDP的2.23%,OECD成员国为0.68%,扣除农牧业税后我国农业财政投入占GDP的1.70%,OECD成员为0.59%。由此可见,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规模并不低,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农业财政投入结构判断

根据我国农业财政投入范围包括的政府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事业费支出以及政府的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计算,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结构表现为“三高一低”的特点。

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的高比率。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对农产品实行政策性补贴政策。政府对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占国家全部农业财政投入比例在“八五”时期是42.9%,“九五”时期是41%。农产品政策性补贴都是与农业生产没有关系的转移支付。所以,尽管有如此巨大的农业财政投入,农业生产资本仍然缺乏。如此高比率的农产品政策性补贴严重地限制了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深度发展和广度发展进程。

农业事业费支出的高比例。从中央政府农业事业费支出比例的变化看,尽管“九五”时期中央农业财政支出中农业事业费比例比“八五”下降了1.2%,但在二个五年时期中各年度农业事业费比例看,仍然处于76%以上。地方政府农业财政支出中的事业费比例虽然比中央政府低,也在45.2%-56.2%之间。由此可见,政府的农业财政支出的大部分是维持农业事业单位的“吃饭”问题,对农业生产直接作用甚小。

与农业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高比例。在“八五”和“九五”期间,我国政府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都占政府农业财政支出的1/3水平上。但这些支出中用于重大水利工程和生态建设等全社会普遍受益的投入占了80%―90%,而真正用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良种工程、农田水利以及节水灌溉等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只有10%左右。大比例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生产实际条件改善的直接推动作用很小。

低比例的农业技术进步支出。在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支出中,农业技术进步支出所占比例已经从 “八五”的0.68%提高到“九五”的0.77%。尽管提高幅度不足0.1%,但表明了政府已经加大了农业技术进步投入。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增加1元可以使农业增加值增加11.87元。过低的农业科技投入严重地限制了农业财政支出促进农业经济深度发展的进程。

农业财政投入偏斜状态判断

农业财政投入偏斜指数=(农业财政投入国家财政总支出)/(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100%。农业投入偏斜指数刻画了农业财政投入与农业产值贡献程度之间的关系。如果农业财政投入偏斜指数越高,说明农业获得的财政投入支持越大。偏斜指数为1,表明了农业获得了与农业产值地位平等的财政支持度。按照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政府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事业费支出+政府的农业政策性补贴支出计算,“八五”和“九五”时期我国农业财政投入偏斜指数的平均水平分别是78%和79%。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偏斜指数上升了0.1%的变化,首先表明了政府对农业经济投入的支持力度的提高,其次表明了我国农业经济获得还没有获得与其在国民经济中贡献相等的身份。我国的农业经济还处于纯粹的贡献地位。

提高农业财政投入结构效率的思路

从横向比较看,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规模处于高水平状态;从纵向比较看,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比例已经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率;从偏斜指数看,我国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能力也在提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一般都认为我国农业财政投入不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政府农业财政投入能力的有限性与农业发展的巨大需要之间存在缺口;我国政府农业财政投入结构的偏差加剧了农业财政投入的缺口。因此,我国农业财政投入的更主要问题不在于财政投入规模问题,而在于政府的农业财政投入的结构偏差。提高政府农业财政投入的结构效率是我国农业财政投入政策的中心环节。

提高农业财政支出与农业生产发展的密切度

“八五”和 “九五”时期,我国政府的农产品政策性补贴占农业财政总投入平均水平都是40%以上。根据经合组织测算,发达国家价格补贴的效率是25%左右。就安徽省而言,我国价格补贴效率是10%。这充分表明了如此庞大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对农业生产支持程度十分有限。我国农业财政投入结构与农业生产密切度不高,也与农民收入的密切度不高。可见,把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投入转投到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项目对于提高农业财政投入整体效率是特别重要的。根据我国农业财政投入包括的项目而言,财政支出项目中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农业科技投入比较弱;直接补贴资本能力比较弱。而这二个方面又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所以,分解政策性补贴投入的方向把一部分农产品政策性补贴转做直接补贴资本,增强直接补贴资本能力,提高直接补贴力度。同时要把农产品政策性补贴一部分转投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科技上去,改善农业条件,增强农业生产能力。

重新构建农业财政支出结构

在“八五”和“九五”期间,政府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支出比例一直都占我国政府农业财政总支出的1.3的水平上,农业技术进步费支出不到1%。事业费主要是解决“吃饭”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不大。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和技术进步在农业发展中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5%左右,而农业发达国家达到了60%―80%。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和普及率仅有30%―40%,比发达国家低40%。落后的农业技术限制了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农业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加强农业技术研究转化和普及首先要增加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投入。在现有农业财政投入水平下,减少事业费比例,增加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投入不仅能够扩大农业条件改善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提高农业财政支出结构效率的重要途径。

扩大农业生产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条件的根本改善是传统农业发展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程度决定了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深度。农业生产条件根本改善是农田基本建设的结果。所以,农田基本建设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是农业基本建设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农业基本建设包括的内容除了农田基本建设外,还包括非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只有投入到良种建设、农业生产灌溉设施等方面的农业基本建设才属于农田基本建设。也只有这些项目的农业基本建设才能够真正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80%―90%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程度不大。高比例的农业基本建设并没有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条件。所以,在经过了90年代以来基本治理了大江大河后,农业基本建设投入重点要转移到农田基本项目上来,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投入推动农业发展的直接效率。

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增加农业技术研究、推广投入只是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和农业经济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广大农民掌握、运用农业生产技术状况直接决定农业技术效率真正发挥。所以,要提高农业科技投入贡献率,必须首先培训农民,提高农民掌握技术能力。农村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使农牧业产值增加8.43元,仅次于科技投入。这是与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有关系的。所以,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是提高农业财政投入结构效率、尤其是科技投入效率的特别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本文中凡未注明出处的数据均是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2)》整理

2.李国详.现阶段我国农业补贴政策选择[J]. 经济研究参考,2003(72)

3.刘亮.调整农业财政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J]. 农业经济问题,2004(5)

4.钱克明.中国“绿箱”政策的支持结构与效率[J]. 农业经济问题,2003(1)

5.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第11篇

一、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新形势社会背景下,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具有较多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

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量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农业生产的规模还都较小,并且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还都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农业生产实践设施通常还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之中,很难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并且很多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够正常投入到日常生产应用中,很多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的问题。

2.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

农业生产方式,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大多数的农村区域,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主要是体现在:第一,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措施水平不高,很难有效适应不同地区的生产工作,机械化大生产还没有广泛普及到农村的各个地方。在当前的很多农村地区之中,大多还是依靠劳动力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第二,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链条。农业的生产无法和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等多方面进行有效联结,市场竞争力较低。

3.缺乏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高针对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有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经济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中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以及资金、技术投入力度的不够大,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4.农业资源的分布态势不合理

农业资源的分布不够良好,是制约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平原山地的分布本就是不均匀的,与此同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农业经济长久秉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农业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同时这种情况的出现,还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二、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

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是制约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因而需要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基础。首先,需要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当地基础设施的配备工作,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项机器和设备,积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定期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其次,需要积极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这主要是针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规模采用相应措施。积极倡导当地企业投入到农业经济建设工作之中,促进企业和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再者,政府可以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引导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到合作之中,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促进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2.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转变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经济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需要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减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失误问题的出现,减少资金和资源浪费,保证和提升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效果。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农业经济的多方面发展效果,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其能朝着多种经济增长方向发展;第二,需要积极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取得良好的统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三,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发展的生态功能,促进其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果,形成更加健康、优质、具有竞争力的新农业经济。

3.加大农业发展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

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为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第一,需要完善农业经济发展体制,有效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各项惠农和利农政策有效实施;第二,还需要积极开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给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第三,积极开展多方筹资工作,促进农业生产过程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这些资金主要是用于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提高农民现代科技知识水平,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民文化知识教育体系,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并组织农民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调动广大农民朋友学知识、用科技的热情,并使其尽快掌握市场经营本领;第四,针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各项资金和技术投入工作,需要采用相应的监督工作,保证其能够落到实处,发挥积极作用。

4.改善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

农业资源发展的进展态势,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增长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策略,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资源的可持续应用,作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针对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进行有效改善。首先,需要充分应用现有的各项农业资源,增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其次,需要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性的划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促进农业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充分的应用;最后,还需要将农业资源进行调配发展,使其朝着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缓解当前农业资源紧缺的社会现实。

5.开展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产业

我国由于各个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产业方面,要优先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以利于促进与带动其他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在开展产业时要把产销相结合,以保障产有所销,保证农民的切身利益,为农民创收着想,才可真正调动农民开展生产的积极性。

第12篇

为加快推进全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步伐,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举措,9月16日上午,长春市召开了全市现代都市农业工作会议。会议由市农委副主任宋荫卓主持,副市长陈巳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市直相关部门有关领导和农口部门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各县(市)区、开发区领导及农口部门领导,城区及近郊乡镇党委书记参加了会议。

陈巳副市长在讲话中,首先阐述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他指出,都市农业是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许多大城市在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探索出的一条成功之路。当前,长春市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期、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然而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还比较突出。因此,加速推进都市农业发展,对于建设特大型城市,推进“三化”统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他客观评价了长春市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及城郊地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长春市城郊农业已逐步走出传统的发展模式,现代都市农业正悄然起步。以蔬菜和花卉苗木为主的园艺特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生态餐饮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初具雏形;以长春农博园为标志的会展农业、科普示范农业蓬勃发展;以小区养殖为主导的精品畜牧业保持较快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传统农业仍然比重较大,还存在着认识不深、规划不够、机制不活、产业不强、基础薄弱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同时,他又客观分析了长春市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所具备的优势和有条件。

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春市都市农业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春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调整优化城区农业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城乡互动、优势互补、产业互融,构建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系,切实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主城区(含双阳奢岭)农业基本实现普通粮食种植和传统畜牧业双退出,特色、精品、高效种养业得到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城区农业实现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和生态多维功能转变,初步形成以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为主体,集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生态保育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北方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城区农业增加值大幅增长,力争达到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确定八项重点任务:一是科学理性地规划区域产业布局。要按照“长吉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调整优化全市及各城区、开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加快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优势产业带,重点打造长吉南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长吉中线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产业带、长吉北线农产品加工及现代物流产业带。二是要下大力气调整城区种植业结构。重点培育蔬菜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果品产业、食用菌产业四大主导产业,使主城区现有耕地面积逐步退出普通粮食种植,加快形成精品、特色、集约、高效的种植业新格局。三是要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研发,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等设施农业;大幅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四是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休闲农业。着力实施“休闲农业十百千工程”,到2015年各类农业旅游观光园区要达到10个,休闲采摘园要达到100个以上,生态餐饮及农家乐服务点要达到1000个以上。五是要继续加速推进会展农业。充分依托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中国长春君子兰节、长春君子兰迎春花展等其他大型农业类展会,提升都市农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逐步建立完善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六是要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切实加强质检体系建设,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七是积极培育现代经营主体。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各类工商企业和社会人士带技术、带资金、带管理投身都市农业建设,着力培养规模型经营大户,发挥大户的带动功能。八是要综合提高都市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科研机构以及经营机构开展有偿社会化服务;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行业内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服务;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最后他强调,要切实加强对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政策支撑和组织领导,要创新发展机制,构筑政策支持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监督考核。

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区域经济与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和平做了题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模式及发展途径》的专题辅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