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

时间:2023-07-10 17:34: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

第1篇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1-0099-02

一切教学任务和目标都要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地选择或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就方法而言,无论是传统方法,抑或现代方法,其本身并无好坏,关键是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领域,选择适合该学科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框架式教学法十分适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能帮助学生高屋建瓴地接受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 关于框架式教学法

框架式教学法,又称支架式教学法。根据欧盟“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定义,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德国范例教学强调“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其实质就是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得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把传授知识与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而框架式教学法的提出,就是建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一方面强调课堂着重分析知识和体系的框架结构,力求整体把握学科各章节的主体,另一方面又强调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联系,注意各阶段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与师生的双向交流。这既包含了静态的教学知识,又包含了动态性的教学策略,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以及科学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

框架式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快一点,回头少一点,偶尔漏一点。主张在知识的前进中化解学习负担。教学如盖楼,封顶再装修。主干挺拔而结实,分支再多也不会喧宾夺主。

2 框架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它既是中医专业的基础课,又是国内外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是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及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由于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了中医学主要的理论和大量的概念,各中医院校均设置了大量的学时,学习时间跨度较大,且内容庞杂,知识点有100多个,记

忆负担繁重,专业化倾向强,对大多数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中医基础理论古奥繁杂,学习往往是被动机械的,而记忆的内容又大多是零星和细碎的,所以极易遗忘。部分学生学习方法僵化,只听不记,或死记硬背。因此,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能否取效的关键。

如果把中医基础理论中每个知识点即概念比喻为“一粒粒的珍珠”的话,那么,形成单元系统化的中医知识体系则可以看作是“串珍珠的绳子”。有了绳子,珍珠虽然眼花缭乱,但却秩序井然;没有绳子,珍珠即刻散乱满地,无法收拾。而框架式教学法即能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归纳、整理,把学生先前的“无序”知识“有序”地自动组织起来,帮助学生努力扩大知识信息中的已知部分,不断消除知识信息中的未知部分,科学地解决中医理论的整体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3 框架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实施

具体到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而言,我们将其划分为三级构架,即模块构架、章构架、节构架。

一级构架为四大模块,即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学的养生防治观等。四大模块的划分有助于学生把握整本教材的总体框架,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化和综合化。

二级构架为章构架,如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划分为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章,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主要包括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体质四章,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主要包括病因、发病、病机三章,中医学的养生防治观主要包括养生、预防和治则三章。

三级构架为节构架,如“气血津液”章可分解为四节“气”、“血”、“津液”及三者的相互关系。在节框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展开精讲细讲。如“气”一节,主要介绍气的五部分知识,即气的概念、生成、功能、运动和分类。这样可使学生很容易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框架式教学使较为复杂、不易把握的知识程序化、直观化,既有利于对整体教材的把握,使之系统化、明了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清晰可见甚至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4 框架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4.1 引导学生构建框架式思维模式

框架式教学十分注重知识的结构化,只有把知识结构化,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实践和应用;只有把知识结构化,才能转变为能力的培养,并不断创造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条理性和框架式。如前所述,我们在导论中就告诉学生主要介绍四大板块的内容。其中在哲学基础部分,可以告诉学生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即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阴阳学说中主要介绍阴阳的起源、阴阳的属性、阴阳的概念、阴阳的五大关系,以及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如此层层推进,最终形成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整体框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无论是每一单元的开始抑或结束,甚至是每一次授课,均应强化学生的框架意识、整体意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4.2 帮助学生把相关知识口诀化

框架式教学同样注重对知识进行口诀化。口诀化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化繁为简、化简为趣。如在“经络”一章的教学中,知识点十分庞杂,且容易混淆。如关于十二经脉在肢体的循行分布规律,我们可以给学生编出歌诀:“太阴阳明行在前,厥阴少阳在中间,少阴太阳在后面。”对于循行入耳中的经脉,我们把它概括为一句话――“三个胆小鬼钻入耳朵中”,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入耳中的经脉为三焦经、胆经、小肠经。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把它变为两句歌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这样就使十二经脉的前接、后续共24个知识点,两句话便能了然于胸。

再如,在“气机失调”的讲授中,我们概括为“三大类五小类”。“三大类”为气的运行迟缓、升降的失调、出入的失调;在此基础上衍生为“五小类”,即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5 框架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对学生而言,采用框架式方法进行学习或复习,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框架式学习的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骨架学习,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第二阶段为专题学习,深入某一单元,详细到每个知识点;第三阶段为习题学习,温故知新。

在第一阶段的骨架学习中,重在构建框架结构,不必过分追求细节。以骨架为中心,学习中医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理解,把一些细节部分留在课后自己填补,进一步充实丰富框架内所包含的内容。这样可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力。在第二阶段的专题学习中,要注重对各个知识点的把握,尽可能地把握每一个细节,要学会对相关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如阴阳学说,在哲学基础板块会介绍,在基本病机中也会涉及阴阳失调的知识,二者一定要相互结合。再如,气的理论在气血津液中有介绍,病机部分也有气机失调的内容,此外还要与具体的脏腑进行结合。只有这样纵横交错地进行“砌砖”,才能搭建出浑然一体的知识大厦。第三阶段为习题练习。我们推荐《中医基础理论习题与解析》或《中医基础理论常见错误与对策》。通过习题,学生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自查,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6 小结

第2篇

摘要:现代中医院校大学生是在西方逻辑思维模式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中医学是东方古代传统科学技术的代表,其思维模式具有逻辑和非逻辑的双重特点。当前中医教育在专业思想稳固性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对中医学理论在思维与认知上存在缺陷。充分认识中医学本身的思维特点,从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是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  中医教育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中医学作为东方科学的一部分,其思维方式具有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双重特点,同时代表东方主要思维方式的非逻辑思维的顿悟、心悟和直觉被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在中医思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是在以西方逻辑思维为主的知识体系下培养出来走入大学校园的,这造成了学生对具有逻辑与非逻辑双重思维模式的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在认知上产生了障碍。当前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思维问题是中医教育的关键问题。只有从培养学生逻辑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着手,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医学自身的思维特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1  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已经历经百年西方文化洗礼,当代大学生更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西方科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医学的认识大多来源于以西医为主的医院,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思维在社会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理论认知和建构方面,则较难理解传统的思维模式。学生进入中医药院校以后一开始学习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元气”“阴阳”“五行”“命门”“三焦”等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在目前的解剖学并没有严格的对应物。学生在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学习中仍像在中学时对于概念的认知一样,注重对其物质实体性的把握,用逻辑论证去分析,把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但这种形式逻辑的认知方法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因为概念是思维抽象的结果,而中医学的概念不是实质定义,而是思维到最高层次的哲学概念,即“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辨最高阶段,不能用形式逻辑的属加种差的方法去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由于学生对中医基本概念的认知困惑,进而对由中医的基本概念建构起来的中医理论系统也不能完全的理解,甚至持否定的态度,有的甚至会排斥对中医的学习。中医学强调唯象联系,突出宏观整体,重视和谐平衡,与学生以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格格不入,不易理解难以接受,另外,中医和西医所认知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其中有一些相同语词构成的概念,在其内涵上是不一致的,如“心”“肝”“脾”“肺”“肾”等,西医对这些概念是实体和解剖意义上的解释,中医是系统和功能的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造成混淆,尤其是刚入门的学生,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对专业失去信心。

2  中医思维中的逻辑与非逻辑解析

    造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中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医理论的思维形式与学习者的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而当前的中医教育模式并没有从中医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模仿西医教育模式,这样造成一些中医药院校学生和中医研究者对于中医学产生困惑,并极大的影响着他们对中医药的学习和信任度。

   

中医学知识和所有的古代知识一样,以自然哲学为背景,在中国传统的求同思想的影响下结合当时的简单解剖知识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始终没有与伦理道德、艺术、宗教、等文化分离,主张“天人合一”,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字样,求同即求得万物的整体和谐统一。其理论体系从思维的角度上看,既有逻辑思维的概念、命题、推理,又有非逻辑思维的形象、直觉、顿悟,而作为中医学最主要的特点——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非逻辑思维占主要方面。

2.1  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的最普遍、最基本的类型,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其理论体系上来看,中医学是具有完整的概念、命题、推理的理论体系,从元气——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层层深入通过演绎和比类推理将整个人体的系统性、整体性体现出来。在其具体应用方面主要是以辨证逻辑为指导的,从对阴阳的消长平衡分析法,到五行生克制化的制约法,到治疗的本标缓急法,再到经脉脏腑的运动传变法,最后到运用自如的知常达变法。

2.2  非逻辑方法包括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它们与逻辑思维相比,缺乏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逻辑内涵,而是强调感性认识,以意象、联想和想象或直接领悟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及规律,甚至有时伴有“灵感”这一特殊的心理体验及心理过程,使认识主体的创造力达到超水平的发挥。非逻辑方法历来被认为在中医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如匡调元所说:“在传统中国医学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直觉领悟与形象思维而不是靠逻辑思维[2]。”中医学中的非逻辑思维方法体现大量的形象化、类象化、比象化语言和思维的应用上,如四诊上形象话语言的应用,发热、恶风、恶寒的“翕翕发热”“蒸蒸发热”“淅淅恶风”“啬啬恶寒”等,湿邪所困的“腰重如带五千钱”等,对于脉诊“如盘走珠”与“如刀刮竹”“如循琴弦”与“如循刀刃”等;在辨析病因病理变化时,六学说用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特征作类比来说明病因病理,建立了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结合的病因观念,如眩晕欲仆、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风之善动相似,故归为“风证”;在确定治则治法时,如“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辨·治病法论》)。又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导龙入海”法、“引火归原”法等都是通过事物本身的形象结合个人的感悟和经验沿着取象比类的思路生发出来的。这种用心领、会意、体悟的思辨功夫,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意[3]。这些知识来源于历代医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判断,基于主观的直觉、预感和洞见而深深植根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之中。这些知识就象中医中的阴阳的概念一样含有大量非语言、非概念形式的信息,语之则不能尽意,故“圣人立象以尽意”“用意以明理”,所以历代医家总是把“医者意也”作为行医的最高境界。“医者意也”在对中医的认识中甚至可以作为中医非逻辑思维方法的代名词,它不仅体现在形象思维方面,而且与直觉、顿悟密切相连,它能激发思维主体的想象,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使认识主体的创造力达到超水平的发挥。它不需要琐碎的实验数据和指标,也不需要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推理,它保持了认识活动本身的整体性,在广阔的联系中认定疾病,能够揭示局部的、分割的方法甚至很难揭示的人体奥秘。中医这种“医者意也”心悟的能力是建立在医者的两个基础之上,一个是医者的知识结构基础,另一个是其临床实践的经验基础。所以,中医本身具有极深人文内涵的医学典籍和经验积累性决定了”医者意也”

第3篇

    论文摘要:《中药学》分段教学是指将《中药学》的基拙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拙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拙理论与中药学基拙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拙课《温病学》、《伤寒论》、《金魔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与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药学术要在21世纪获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一批完整掌握中医药理论精髓,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中医药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中药学》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程,培养21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是关键,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际衔接,也有利于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有利于中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各科应用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中所述的教学模式适用对象是中医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生。

    一、《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至今,《中药学》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后开始,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基本上不能理解,尤其是对《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和临床各科中的病名及术语不能理解,如桂枝治疗奔豚气、半夏治疗心下痞、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燕白、瓜篓治疗胸痹、柴胡治疗少阳病、黄荃治疗湿温病等,因而学生对掌握各味中药的适应症有较大困难,影响《中药学》教学的质量。而对研究生或大学后的继续教育,目前的《中药学》教材和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二、《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意义

    寻求《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中药教学和教材改变的成功范例:现行的《中药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取课堂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且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情况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要间隔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中药学》分段教学就是指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基础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础课《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学习,还可减少知识的遗忘,节省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高质量适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要求:现行《中药学》教学模式由于其与中药学术特点、学术水平存在相悖现象,在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教学方面都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中药学》时,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试连常用中药的药名、基本功效和临床应用均忘记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使用中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将有更大的需求,通过《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也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发展研究,有利于推动中药学术的发展。

    三、《中药学》分段教学的依据

    1.《中药学》的学科特点、发展趋势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

    《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是在朝着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的趋势发展,近年来,中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已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及炮制等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如《中药药性论》等,已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与应用也迅速发展,并向专科临床中药学发展,专科用药和合理用药成为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如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赵学敏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等。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2.临床中药学在中医药学科中的地位

      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如何应用,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于临床。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为: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而《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达8980种,总结了中国传统药学的成绩,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许多按中医药基础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并对一些临床常用的老药,发掘出新的功用,如川苟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天麻治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以及肉从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治肿瘤、白及治肺结核、砒霜治白血病等等。还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者,如川芍嚓、青篙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来特(惹茵仁中提取)等等;同时对人参、黄蔑、麻黄、附子、大黄、当归、丹参、川芍等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的药理研究,揭示了传统功效活血祛疲、扶正补虚、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功效的若干机理。临床中药学研究离不开临床学科,临床学科的发展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已经为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模式探讨

    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试教和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实现21世纪中药学的教学模式新突破。

     1.内容

    基础方药学和临床方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大纲的研究、教材编写的研究、教学课件、多媒体的研究等。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编写资料。

    (2)调查研究法: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中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广泛的调研。

    (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实验班的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3.特色

    从中药学的学科特点探讨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该教学研究实用性强,有运用和推广价值。并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学科特点探讨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有较强的创新性。

      4.教学模式探讨

      (1)基础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基础中药学是指中药学中的三基部分,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总论部分的中药的形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名称和分类、中药的产地、采集和储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作用、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等,重点是在中药的药性理论;各论部分包括概说部分(各章节的定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单味药物的性味、归经、性能特点、基本功效、主治病证等;基本技能包括常用药物植物、饮片的基本知识与识别。

    中药的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要学好临床中药学,必须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而要教好《中药学》这门课,更要求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中医基础理论。要在《中药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将基本理论加以融汇贯通,有目的地将之有机结合起来。

第4篇

作者:王晓阳 单位:北京市金台中医医院

长期以来,中西医眼科以各自不同的理论及思想体系为主导,都在临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试就两种理论作一分析比较,并结合循证医学来展望眼科临床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中医眼科理论

中医认为,眼部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五脏六腑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眼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之血气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眼睛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有着广泛的联系,脏腑经络失调,精气不能上荣于睛珠、神膏、视衣、目系等部分,易患眼病。筋骨肌肉气血,又分属于五脏,所谓“眼通五脏,气贯五轮”,中医治疗眼底是根据“五轮八廓”脏腑、经络并结合四诊八纲,将眼的各个部位与全身脏腑密切联系起来,进行辨证施治。中医临床治疗使用中药、针灸、点穴、按摩等方法是独特的,是西医所不具备的。眼部与人体全身息息相通,“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通过对眼部不同部分形色的诊断,就可知人体脏腑变化,《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说:“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大约轮标也,脏本也,轮之有证,由脏不平所致。”故针刺身体有关部位的穴位可治眼病,针刺眼部穴位,也可治疗人体有关方面的疾病,尤如“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医易同源,中医合理地应用了周易理论指导实践,也为周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医学阵地,促进了周易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使中医理论更富有全息统一、整体协同的特色。中医学中有很多世界上其他医学体系无法企及的东西,本身就是一门独特的科学。

2西医眼科理论

西医认为,眼是由多层次、多性质、多功能的不同组织所构成,眼的组织结构细微,基础理论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眼是由眼球及其辅助器官以及有关的血管、神经构成的复杂结构,位于眼眶中。眼接受外来光的刺激,通过视觉传导,将光的冲动传至大脑半球的视觉中枢,而引起视觉。眼科病理学是以实验研究及结构变化为主的“细胞病理学”,细胞病理学说是1958年德国病理学家创立的理论体系,它是以局部定位观点为指导的,认为“一切病变都是细胞的病变”,当手术后或眼外伤恢复期时,需要更多的能量修复。眼睛的能量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的分解,能量的基本来源是糖、蛋白质、脂肪在体内的氧化分解,根据生理需要转化成机械能、生物电能、化学能。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能量代谢,通过消化、吸收,在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互相配合,协调进行。今天,随着仪器精度的提高,眼科临床日益精细化,准分子激光手术已经普及,StephemKwok在《眼科生物力学》一文中指出:“(21世纪),手术效果应建立在眼组织生物力学知识之上,逐渐地达到分子工程学技术水平,利用局部组织张力的力学特性来矫正局部组织条件。”[1]正是由于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使人工晶体普遍使用,使人工角膜在体内存留的时间较前延长,人工眼的研究也已集中在视网膜、视神经和枕叶皮质刺激器3个方向。这些是中医所无法企及的。

3眼科中西医基础理论的差异

通过眼科两种理论的对比,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思维模式下,东西方对事物的考察方法有着显著的差异。基本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基本关系和基本概念理解的差异采取相异的观察方式,从而建立不同的理论和模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科学体系,繁衍出不同的眼科医学内容,这是东西方医学的分野所在。中医用整体全方位的方法应用于眼科临床时,就难以同时应用分析分割的方法,也就难以进化到人工眼的研究;西医应用到眼科临床进行分解分析时,又难以顾及到整体,比如曾经发生过眼球摘除术后才发现患者是个孕妇。一种着眼于分析,顾“小”而失其“大”;另一种纵观整体,求“全”却存其“粗”,这本身就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当然,中西医理论各有千秋,都在眼科临床实践中各自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眼科两种理论的差异(表略)

4眼科临床的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循证医学方兴未艾。循证医学要求:将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做出最佳医疗决策,要求医生不断寻求和更新知识及技能,使用最新的证据,收集最新科学研究依据,找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更方便价廉的防治疾病的方法,从而作出综合评价,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全面收集有关研究依据,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它应用于眼科的趋势是多种方法的联合,以提高治疗效果,如为了减低放射剂量和并发症,采取局部切除联合放射敷贴治疗和激光光凝,放射敷贴治疗和微波治疗等等,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2]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思维方式向系统思维方式转变,中西医的互补性决定了两者将在科学自身的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5篇

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程敏敏

【摘 要】通过教学实践,提出给学生建立有机化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性,指出突出理论教学,引进原版英文教材,实行双语授课,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与科研、生活的联系等几个方面有利于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基础理论;双语教学;有机化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92-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河南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和重点课程建设资助项目“2010年重点建设课程—有机化学”(编号:201002)的研究成果。

有机化学是应用化学、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也是材料化工、资源环境、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基础课。有机化学涉及范围广,理论性强,就课程本身来说它有三个主要的特点:其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反应种类繁多;其二,有机反应受反应条件的影响极大,虽有规律可循,但例外情况也比较常见;其三,化合物性质对结构,有机反应对机理的依赖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轻逻辑推理,重机械记忆的错误认识。导致出现知识点混淆、易忘记,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难以理解,面对实际问题无从下手等学习困难,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建立起有机化学的理论框架,使学生从繁重的记忆任务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信心与积极性,就成为有机化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重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化合物的结构和立体化学教学,建立有机化学的理论体系

建立起正确的有机化学理论体系,对于学好有机化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过程中,不重视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认为有机化学主要靠机械记忆就能学好,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来指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理论体系。

1.首先建立起结构(Structure)、性质(Property)、机理(Mechanism)和反应(Reaction)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的逻辑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结构和机理是基础,性质和反应是衍生。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理解结构与性质的相互关系;掌握反应的机理,用反应来验证机理,用机理来推测反应。只有从根本上理解每类化合物的结构,才能掌握其性质;只有从根本上理解每类反应的机理,才能掌握各种化学反应。

2.掌握并理解有机化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是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学习有机化学理论的基础。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特别是无机化学。从教学实践来看,大多数学困生都不理解常见的概念性问题。

3.掌握常用的基本理论。如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共振论、微观可逆性原理等。这些理论有的抽象,如分子轨道理论,虽然不要求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数理基础,但是对分子轨道具体成键的特征必须掌握,像分子轨道对称性的特点,节点变化的规律,成键轨道、反键轨道和非键轨道数目的确定等,有些理论比较具体,如共振论,就不仅仅是理解的问题,而是必须熟练的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反应机理和一些特殊的反应现象。

4.正确书写有机化学中常见的表达式。如Lewis结构式、共振式和反应机理等。必须强调有机化学中常用表达式的书写规则,特别是最基本的Lewis结构式的正确书写。否则学生无法判断共振式书写的对错,也无法比较共振杂化体的稳定性和推导正确的反应机理。

5.重视绪论的教学,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整体框架及相关内容做适当的调整。通常在教学中安排绪论章节来学习有机化学的预备知识,作为随后按官能团分类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在有机化学绪论课上,不仅要告诉学生有机化学的目的和任务,还要联系实际讲述有机化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行双语教学,引进英文原版教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实行双语教学,引进英文原版教材的必要性。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掌握有机化学知识点,了解有机化学学科的前沿动态。由于近代化学学科发源于西方,而绝大多数重要的化学类期刊(包括我国化学期刊)使用的语言都是英语,为使学生更准确的把握有机化学的知识脉络,理解化学家的思维模式,通过中英双语教学,引入英文原版教材,就显得非常必要。

由于使用英语课件授课,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难度增大,为了更好地在课堂上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就必须提前预习所学课程,以求对教师即将讲授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就在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锻炼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行双语教学的可接受性。有机化学适合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最大难点是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但是对于有机化学而言,这些词汇都可以利用简单的、已经学过的单词通过构词法快速掌握。例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问题,只要掌握常见的十几种碳链的命名和各类官能团化合物的词尾(头),便能快速识别出这些专业词汇的意思。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以前的中文教材,但必须是加入专业英语内容的双语课件,课件与所采用的中文教材保持内容的一致性,但把每一章节的大小标题、人名反应、常见的专业术语和化合物的名字都采用双语标记的办法,缓解学习者的语言压力,减轻紧张感,增强学习热情和信心,长此下去,学生通过课后进行中英文的对照、复习,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逐渐熟悉和接受英文的教授,从而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三、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快速搜索自己需要的知识,提高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能力

网络上的有机化学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国内很多有机化学精品课程网站和世界上重点大学的有机化学课件,如哈佛大学等都在官网免费公开,介绍学生上网搜索,观摩学习。

四、与生活、科研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更新课件内容

化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平时的授课中要把生活中常用的有机化学品或生产活动与化合物和有机反应原理的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切实感受到有机化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

总之,一方面要加强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教学,引入双语授课,指导学生阅读原版教材,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认识有机化学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再加上教师的丰富教学手段,就一定能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彧,等.高校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8):153-154.

[2]陈博,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网络资源分类介绍[J].化学教育,2009,30(5):47-48.

第6篇

关键词 公共管理硕士 系统科学 复杂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缩写为MPA)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课程设置在MPA教育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员知识结构的构建以及指导学员的工作实践。我国MPA课程设置尚处于初步完善阶段,课程结构一般分为核心课、选修课、社会实践与研讨。本文讨论了面向MPA开设系统科学选修课程的必要性及意义,并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在开设相关课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 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必要性与意义

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学科基础是作为公共部门管理及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是研究公共管理机构的组织机构设置、管理过程、管理手段、管理效能及其规律性的科学。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公共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其理论和实践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①

公共管理研究对象复杂是公认的,而且其研究重点、范围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有学者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变形虫”。②单一学科、简单还原论的方法是难以满足公共管理科学这种“变形虫”式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围绕社会公共事务的解决,研究者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整合来自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运筹学、未来学和系统分析等。多学科交叉与方法融合始终伴随着公共管理的发展,非还原论研究策略也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公共管理研究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目前对方法的关注主要来自统计学、数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当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方法论研究为特点的系统科学发展并日益受到其它研究领域关注的时候,公共管理学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见,也不十分系统,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尤为突出。③④

系统科学是一门研究事物整体的学科,是一门从事物整体性的角度观察世界、研究事物、认识问题的学问,是人类对于系统规律认识的总结。⑤系统科学作为横断学科,比一般的交叉学科如生物物理等涵盖的范围更宽。系统科学把事物看做系统(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大量实际经验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人类认识、描述、设计、管理、控制系统的一般性的理念、方法与具体步骤,是各门学科的方法论和基础。系统科学以系统论为哲学基础,一般系统学作为基础理论,运筹学、控制学、信息学等为基本方法,以系统工程为工程技术,为人类从整体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整套的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

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各国的高等学校都在进行教育改革,探索如何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加强通才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重视文理相通,扩展学生的视野,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MPA学员作为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级管理人才,除了学习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还非常有必要学习系统科学这类通识性选修课程,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1)系统科学的思维。通过系统科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MPA学员从整体出发、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的系统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系统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得MPA学员掌握构建、管理、运行公共组织以及合理高效处理公共事物的方法。(3)系统科学的工具。通过系统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得MPA学员掌握相关系统建模、分析、仿真的工具。

2 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

国防科技大学是在钱学森倡导下在国内最早开设系统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遵照钱老的专业建设思想和规划,经过20多年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⑥依托相关学科优势,作为全国首批试办MPA的院校之一,国防科技大学自2001年招生以来,开始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不断探索、积极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熟悉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重点掌握动态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复杂网络理论以及系统工程方法论,使学员具备初步运用系统思想、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

按照钱学森提出的系统科学体系结构,系统科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座桥梁”,其中系统学为基础科学层次,信息学、运筹学、控制学等为技术科学层次,系统工程为工程技术层次,系统科学哲学为连接系统科学与哲学的桥梁。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如下。

第一讲: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

重点介绍系统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包括系统的分类、结构、行为、功能、状态、演化;系统科学的概念及内涵;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

第二讲: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

主要介绍古代系统思想的萌芽;近代科学中的系统思想;现代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讲:系统学基础理论。

主要包括确定动态系统理论,包括轨道、暂态和定态解、轨道稳定性与结构稳定性;随机动态系统理论,包括随机过程与随机涨落、主方程与福克普朗克方程;自组织与他组织、序的概念与内涵;静态有序、动态有序;耗散结构与协同学;自组织理论的应用等。

第四讲: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主要介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Agent及其相关概念,包括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构筑快;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观点,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的主要特点。复杂适应系统整体建模方法,包括刺激响应模型,包括规则的表示、适应度的修改与确认、新规则的产生;回声模型,包括资源、位置;复杂适应系统软件平台等。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人工生命等。

第五讲:复杂网络理论。

该部分内容主要有复杂网络的结构属性,包括度分布、小世界性、积聚性、度关联性;复杂网络的结构模型,包括规则网络模型、随机网络模型、小世界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复杂网络同步动力学、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复杂网络交通动力学、复杂网络抗毁性等。

第六讲: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

控制、控制论、控制系统;控制的任务,包括定值控制、程序控制、随动控制、最优控制;控制的方式,包括简单控制、补偿控制、反馈控制。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度量、信息的传递;信息论的概念、信息论的历史、信息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运筹学的概念、运筹学的发展、运筹学的分支。

第七讲:系统工程概述。

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史,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等。

第八讲:系统工程案例。

系统工程发展史上的典型案例,以及当前国内外的热点大工程项目等。

2.3 教学方法

理论、技术、方法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MPA教育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保证,其中理论、技术与方法是核心,实践是理解消化理论、技术、方法的重要途径。系统科学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都很强的课程,甚至被学员戏称为“MPA的哲学课”和“MPA的数学课”,很容易陷入“听不懂、没有用”的尴尬境地。

考虑到MPA学员哲学、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案例驱动的教学方式,除了第一讲、第二讲以理论讲述为主外,本课程教学内容均以实际案例作为入手点,通过案例引出理论、技术、方法,通过理论、技术、方法归纳总结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例如,第三讲动态系统理论我们从计划生育政策讲起,第三讲自组织理论我们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讲起,第四讲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我们就从股市震荡、大规模讲起,第七讲系统工程我们就从三峡工程讲起。

此外,我们还引导学员结合现实世界中的热点问题利用系统科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我们在课程中讨论了“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中医”、“从系统科学角度看风水”、“从系统科学角度看科学发展观”、“从系统科学角度看全球金融危机”等等。同时,我们还鼓励学员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去理解和认识系统科学,并把它作为开卷考试的论述题。

3 结束语

MPA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位教育,为培养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开辟了一条新路。但同时也应看到,MPA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尤其薄弱。为此,必须不断进行教育创新,以促进MPA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必要性及意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开设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希望与广大从事MPA教育的工作者们一同探讨。

注释

① 查尔斯・蓝伯.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进展[J].公共管理学报,2006(2):60-69.

② 刘霞.公共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J].公共管理学报,2004(2):38-43.

③ 杜海峰,李树茁,朱正威,白萌.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J].浙江社会科学,2009(3):13-20.

④ 朱正威,杜海峰,李树茁,白萌.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9(4):114-119.

第7篇

该文围绕“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现状”,以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为主题,从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三个角度设计调查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级国家统招硕士研究生、本硕连读生毕业学位论文为数据源开展调研工作。

1总体情况

排除应用软件使用的情况,94.6%的学生能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解决毕业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成为学生毕业课题研究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的基本科研思路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结果解析形成结论。总体而言,在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过程中,技术应用水平不容乐观,严重影响研究成果的整体水平和论文的整体质量,“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的创新思维与意识不强,相应的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亟待提高。

2具体分析

首先,在数据管理方面。“数据库系统设计”理论知识短缺,“数据库基本概念与设计原理”不清,“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SAccess)应用率高。部分学生错误地运用数据库基本概念,将SPSS数据文件(或Excel文件)误称为数据库,或将单一的关系表称为数据库系统。从学生科研数据资源建设角度,高质量、可持久的资源管理意识严重不足,无法有效地为学科未来科研工作服务,无益于提高科研数据再利用价值以及毕业课题进一步研究价值。其次,在数据分析方面。借助软件工具(如SPSS软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居多(如频数分布、t检验、卡方检验等),缺少系统、科学地运用数据分析方法的意识,如利用多维度、多层次数据分析技术,获取更为丰富、有价值的数据处理结果,尚无一例。第三,在数据挖掘方面。学生缺少“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未知的规律与知识”的科研意识,即欠缺“数据深度利用”意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过于“单一化”(如仅限聚类分析),“结合数据量特点,恰当地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力不足。数据挖掘基本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严重欠缺,存在“仅知技术、不明原理”,“仅见结果、不懂解析”等不良现象。最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着“从众”现象,即受到上届(或同届)学生的影响,跟从大众的科研思路和行为。例如研究目标与方法雷同、研究题目类似,导致批判与创新精神不足,严重影响课题研究的创新性。上述情况反映出学生在与自身科研领域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理论基础及其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适应新形势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以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根本,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应以“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适合新形势要求的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法与途径,探寻当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1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医药现代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中的关键部分。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应为:通过与专业领域相融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和能力教育,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怀疑性”思维能力、“开拓性”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性”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成为适应中医药现代化的“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创新型人才。上述培养目标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其他改革内容的基准。

2课程设置

中医药院校应依据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特点[8],形成地位明确、特色突出、内容实用的课程,完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培养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能力。首先,在课程地位方面。中医药院校必须积极加大该类课程的重视度,确立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将其设置为公共基础课程。这是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其次,在课程名称方面。该类课程名称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和培养目标。如中医药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formationanalysisanddatamining)。由此可知,该课程旨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中医药信息意识与素养,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数据信息进行获取、整理、存储、积累、利用以及知识发现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拓宽学生的未来科研思路。第三,在课程教学目标方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明确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掌握数据管理、分析与挖掘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在中医药应用领域中关键技术的基本实践技能,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数据进行整理、存储、分析和再利用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3教材建设

目前,面向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计算机类教材甚少。现有教材存在内容系统性较差、基本知识点短缺、实践案例特色不明显等缺陷,难以满足课程教学要求。在未来教材建设过程中,此类教材编写应树立“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基本理念,紧密围绕中医药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的核心技术,具备内容精炼、实用性强、难度适宜、案例丰富、特色鲜明等特点,不仅要适合作为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也要适合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

4教学改革

目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依然延续本科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培养”,难以适应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推动教学资源建设,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注重研究性教学。课程教学须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特征,采用恰当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启发式、发现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法,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开展“个体与团队融合、学习与研究并存”教学,培养学生批判和创新精神。挑战性研究课题应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怀疑性”思维能力、“开拓性”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性”实践能力。教学设计应注重质疑性教学环节。如以问题和案例为引导,结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剖析问题的实质和案例的研究目标、方法及其结果,并利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方法,提炼研究缺陷,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9]。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应积极注重丰富、系统的相关研究文献和科研数据积累及运用,建设开放式、软硬件完善、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信息实验室,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第8篇

1.复杂性科学视野中的中医

什么是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推进着时代和科学的前沿探索。目前我们还无法对复杂性给出明确的定义,迄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系统科学中的“复杂性”属性描述了八种特征:(1)不可预言性;(2)连通性;(3)非集中控制性;(4)不可分解性;(5)奇异性;(6)稳定性;(7)不可计算性;(8)突现性。这些关于复杂性特征的内容都具有确定的解释,同时也激发了把复杂性研究及其范式应用于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其思想和概念渗透到各门具体学科之中,成为重要的科学理念和思维方法。在复杂性研究领域内,Science(科学)杂志于1999年的复杂性专辑中选用了“复杂系统——超越还原论”的表述,后来学者们倾向于称之为“复杂性科学”这一用语。戴汝为院士更将复杂性科学称之为“21世纪的科学”因为复杂性科学打破了线性、均衡、简单还原的传统范式,而致力于研究非线性、非均衡和复杂系统带来的种种新问题。

通过对复杂性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什么是系统?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或者说,系统集合内各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而成的一个整体,并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功能。而中医正体现了复杂性研究中的系统论思想。系统科学和已有的其它科学不同,它是从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以及层次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这里的客观世界包括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系统在整体上具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性 质,即系统的整体性。中医以复杂性科学为其理论依据,具有着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正是西医还原论所缺乏的。复杂性科学的许多概念,如:系统、信息、整体、反馈、自组织、非线性等已经顺畅地进入中医的话语体系。中医在认识论、方法论、逻辑思维等方面与复杂性科学有深刻的一致性,中医无疑具有复杂性科学的诸多品格。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倡过“中医系统论”研究。“人体科学一定要提倡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他提出了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中医是治病救人的技术,它更实用,注重整体、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向下分析孤立、细微的元素。祝世衲教授也曾反复说过:“中医理论的很多概念范畴是落在西医还原论的视野之外的。”朱清时教授从现代科学不能解释中医的有效性的事实出发,认为“中医不是迷信,而是复杂性科学的一部分”。中医跟复杂性科学在学术思想上有诸多深刻的一致性,中医是否科学,哪方面科学,哪些方面不科学,衡量的标准应该是复杂性科学,而不是还原论科学。

从复杂性科学的观点看,中医学中整体论和系统论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体观。整体观是中医最大的理论特色。在中国古代传统中,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万物,始终是被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的。人与其它万物一样,是天地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与天地自然存在着相参、相应的密切联系。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五脏六腑又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在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中反映了大量现象属于人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属性、功能和行为,即系统的系统质,它们是无法还原为部分来理解的;目前西方系统生物学研究仍然只是集中在基因组、蛋白质、细胞这些比较低的层次或心、肺等特定系统,认为这个系统整体性能对它们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未来。

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中医学研究的是人与天地自然、周遭环境(诸如气候,天象等)的联系,研究人的脏腑与天的五气四时的关系,研究人体疾病与针。灸按摩的关系,研究四诊法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具有复杂化学成分的药物如何配伍、如何减毒增效,研究如何通过辨别证候进行立法处方选药、调整药物等等,这些都是从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诊断治病,望闻问切的。中国古代先哲们还习惯于把自然界和人体的一切事物都纳入到阴阳和五行的体系当中,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各种阴阳转化和五行生克的相互关系。自然而然地运用阴阳、五行的思维模式来建构人体的经络、脏腑系统。

三是稳态观。中医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以此来说明人体的健康、有序的稳态。人体的经络体系就是以十四经脉(包括了任脉和督脉)为主体,网罗周身的一个复杂经脉系统。它对内联络五脏六腑,在外分布于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了人体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各组织部分维持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的稳定状态。经络还承担着运行气血,濡养周身,协调阴阳的功能。通过经络的运输、协调和反应作用,使得身体各部分组织能够正常运行,以保持人体功能活动的稳定及其与外环境的统一平衡。

四是动态观。中医学把人体看作是天地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孤立地研究人体,而是把人体放在自然界的整体运动和广阔的动态平衡之中进行研究,体现了一种整体和谐的生命观,它把人看作是天地自然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必须通过“升降出入”,与天地自然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此来保持生命机体的正常运转状态。人体内在的经络、脏腑与外在的自然天地四时之气相通相应、平衡协调,这正是一种整体和谐生命观的具体体现。

2.中医学自身的复杂性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丰富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的医学体系。但同一个疾病事实确有中、西医两种截然不同的描述,这实际上是疾病表现的复杂性和不同的研究方法所导致的。中医学自身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中医概念的复杂性

“中医”现在是医学界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总结起来它大致有三个含义:(1)指一门学问或学术体系,如中国的传统医学,就是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医术;(2)指从事中医、掌握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如医士、医生、医德;(3)指称学科分类,如中医、西医等。我们现在所称之的“中医”更多的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的,是近代西方学术体系打破中国原有学统框架后,依据中国特殊的地理区域和民族特征而限定的。为区别于西医,将中国的医学称之为中医。

不仅如此,中医还蕴涵了中庸思想里“中和”的意蕴,体现了一种中正平和、持中守一、平衡协调的状态,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文化内涵。它阐释着中医认识论中的“天人合一”、治疗原则上的“执中致和”、药物应用上的“补偏救敝”等。仅“中医”二字尚且有这么多含义,更何况中医学中其他纷繁杂多的概念,诸如藏府、经络、气血、风、贼等,其古今含义也必定千差万别,究其原因是这些概念背后的意义复杂性。在话语和文字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超语言的信息,它们是:语境、背景知识、文化因素、比喻含义、俚语行话等等,它们包含有语用学(语境信息)、语义学(词汇有多种含义)、修辞学(隐喻)、词源学、词汇学、社会学(文化习俗)、心理学(行为意义)、文学、历史(典故)等多方面含义。中医一些基本概念的发展、泛化与演变也必然充斥着诸多因素,例如《内经》中多“虚邪贼风”并称,此处的“贼”并非指现在的窃贼、小偷之义,而是损害、危害的意思,贼风是强调了这种风邪对人体正气的干扰和损害的特点。

    2.2病因的复杂性

中医与西医对待疾病的致病因素看法不同,在中医看来,“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其中的外邪说并非仅指“气候的异常变化”,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由于人自身正气不足,而给予外邪可乘之机。这种关于病邪的认识在西医里是没有的。《内经》中还有“偏阴偏阳谓之疾”的说法。即是说,健康时并不意味着没有邪的存在,恰恰相反,它是人体正气在同邪斗争中,依然能维持自身正常的运动和平衡的统一而确认的,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从健康到疾病的转化也并不意味着“邪”的彻底消失。在正气与邪气相争过程中,最基本的自稳调节是阴阳自和,即一种“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西医与此不同,它认为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菌、病毒,因而以细胞病理和基因病理为基础的生物医学一直牢牢地统治着医学界。18世纪,意大利的莫干尼提出,疾病就是器官形态学的改变。不久,法国的毕夏把疾病归结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学改变。19世纪,德国的魏尔肖进一步宣称“疾病的本质在于特定细胞的损伤”,“一切疾病都是局部的”。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把疾病归因为基因的病变。根据西医《病理生理学》对疾病的定义:“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西医把这种病因归结为细菌、病毒导致的器官性病变,因此它们必然会采用还原论的方法层层深入追查病因、病理、病位,从局部的观点看待疾病问题。

其实,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论中医、西医,任何疾病的发生,不仅有内在因素,也少不了外在的侵入,它包括了感染、情绪、饮食、气候等变化因素。例如,在临床诊断中,一个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症的病人,其中一个表现症状是脾大。而脾大是否就是造成他所患疾病的原因呢?仅单一的一个症状并不能判断其是否与所患疾病的必然关联,中医从人的整体、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辨证论治,而西医则通过外在单一的疾病现象来探寻疾病的内在机制,采取的是针对症状,个个击破的方法。如果对复杂性疾病有整体系统的观点,治疗和诊治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3遣方用药治疗的复杂性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体现了它的诊疗思想。中医的对象不只是疾病,而侧重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健康和疾病的转化过程。因而,中医学在临床调方用药中主张,利用人体自身的正气、抗病机能来抵抗疾病,激发人体的自愈和康复能力,特别强调利用生长发育期把病抗过去。中医的治疗重视整体,坚持以人为本、提倡整体观念,以不破坏对象的整体性为前提,侧重从综合辨证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疾病的内外联系,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辨证诊治风格。

14世纪时,中医学家王履即认为,药物病和医源性疾病是治病的根本原因,他提出了“端本澄源,中含至理;执其枢要,众妙俱呈”。刘河间也指出,消除疾病“皆根于内”,从而在诊断上要求“紧守病机,各司其属”;所谓的“求其属者求其本也”,即寻求发动“正祛邪”机能的亢进旺气背景,利用五脏阴阳网络来调节这个“本”。而西医在诊治疾病时,把主体性反应机能亢进的“旺气”当作了抗击、打压的对象,大量强力和长久用药致使他们在诊断上没有看到人体的抗病愈病的积极因素。由于西医治疗的着眼点是恢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在临床外科手术中采取直接切除病变组织,结果是导致了病变细胞的死亡,而不是恢复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因而,可以看出疾病的本质并不能简单地以细胞病变来概括说明。

再比如:糖尿病是近年来困扰人类的多发病之一,目前其病因仍然不甚清楚。若某人不幸患了此 病,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降血糖,通过药物和打胰岛素来维持,而且需要终身服药。

临床病人的症状不是血糖降不下来,而是脑梗、心梗突发症增加,病人易休克、昏厥。其实,从中医来看,糖尿病中的血糖并不是敌人,不是打压的对象,血糖是生命机体的能源,血糖升高的背后蕴藏的原因很多,光降血糖是没有用的。身体内血糖升高了,可能是交感、肾上腺、肾上皮质、甲状腺、生长激素和胰腺等作用的结果。

2.4临床实践的复杂性

中医几千年来一直承担着为国人治疗疾病的重任,其临床实践的有效性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中医是一项讲求临床实践的医学,如何理解临床实践中老中医看病诊治的思维方式,理解辨证论治也是理解与解读中医的关键。中医药强调经验和独立病例的分析和记录,这是与科学寻求客观统合的研究方向背道而驰的。

自金元时期,医家已注意到不能照搬古方医治时疫,治病法则要从现实实践出发,继而开拓了明清两代的“温病学说”。温病学的重要性,不只是建立了一个派别,而是从根本上批判了硬套古典的思维,反对把瘟病当作古时的伤寒病医治。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是以病者之身为宗师的,通过“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治之”,中医运用司外揣内的黑箱方法,以表知里的方式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探讨整体稳定和变化的机理。前不久《中国中医药报》登载的张大明的《解读中医藏象》一文,代表了现代中医的主流认识,认为藏象的知识来源于“系统方法”、“黑箱方法”,与重视“元素分析”的解剖方法不同。

3.复杂性科学与中医结合的几点启示

中医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很难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加以解释,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将中医的基础理论与思维方式完整地展现出来,若还简单的用西方还原论的科学方法和理论是难以解释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的,还原论科学的路径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借鉴新兴的复杂性科学的视角,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角度进行考量和分析,无疑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思路,中医与系统复杂性领域在许多方面都不谋而和。西方医学是以近代科学为标准,建立在物质、牛顿的力、伽利略的实验方法、笛卡尔的演绎逻辑以及培根的实验等基础上形成的科学革命,是在牛顿物理学范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表现为原子论的观点,运用的是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方法。而中医的哲学观点、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是结合在一起的,具体体现在《黄帝内经》中。它突出体现了天人合一观、阴阳五行哲学和整体系统的思想,强调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脉象、气血、津液、体质、经络和药物等。其方法是《易经》的辩证思维、整体观、取象比类的方法论,他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

中医与西医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个人体,却有着明显不同的视域范围。中医不应止于“补足及另类医学”,著名的哈佛人类学家阿瑟·克兰曼(Arthur Kleinman)就曾指出,不同的人类文化孕育多元的医学,不是只得一种有效模式。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基因、细胞、组织、个体等层次,西医还原论是通过低层次来了解高层次的。而中医是以系统观念为指导,通过建立“中医是复杂性科学”的观念,可以看到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复杂系统是不能够用分析的方法去研究的,它必须考虑个体之间的关联和作用。中医的寒热、阴阳、表里、虚实的八纲走的就是系统分析的路子。

人类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单从结构的方法分析是不全面的,也是很困难的,他的疾病不是仅靠还原论的方法,追查到基因层次的简单微观原因就能予以解决的。其实,人体的每一个功能和疾病背后都有复杂的生化反应,几乎所有的人类疾病都不是简单的单个基因作用的结果。中医学是以整体、动态、辨证的观点去把握生命、健康、疾病与药物的关系,其特色是“天人相应”,整体协调,是辨证论治,只能采用黑箱的方法,从功能实现和相互关系的角度,从人的整体动态中去把握。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以还原论、经验论及“纯科学”为基础的经典科学正逐步吸收系统论、整体论和人文精神,从而也促使着复杂性研究的兴起。

    如果单纯地运用还原分析方法,将致使以往复杂性疾病的研究难以迈进生命的“整体”与“系统”层次。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与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及思维方法有诸多相似性。整体论思维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总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系统的功能不是组成系统的各系统质功能的简单相加。还原分析思维的基本假定是:所有的事物均可以分解还原成要素,将所有的要素相加,便得到事物的整体,要素之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可以割裂相互联系来单独研究要素,可以把要素的性质和规律加起来推导 出整体的性质和规律,要素与事物之间存在一条直线因果链。单纯地以还原论为方法论,用分析、还原的观点主要从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层次结构上寻找生命的规律,具有微观性、局部性、实验性等特点,但缺乏整体综合性。复杂系统层次上的性质不能用还原主义的方法即通过分析各组成部分而完全解释。比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各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涌现性等等。

第9篇

摘要目的:创设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医学教育眼科学实验课案例教学模式,分析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将我校90名眼视光学学生在实验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LBL),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模式(CBL)。实验课结束后,应用眼科学实验课期末考试试卷、临床技能操作考试、调查问卷的方式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的试卷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考试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能够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能在分析问题时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关键词:眼科学;实验课;案例教学法;效果

眼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专业,其涉及众多的医学概念和方法,眼科学教学方法的革新在近年来层出不穷[1],而眼科学实验课却鲜有介绍。案例教学法(CaseStudyBasedLearning,CBL)是近年来国内外经常采用的临床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及提高现代医学生的能力,是许多教师普遍推崇的教学方法。CBL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对案例的阅读、查阅、思考、分析、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教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原理,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2],CBL已经广泛地在国内外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应用[3]。根据目前我校眼视光学学生的现状和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现有教学条件和资源,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实验课中应用了CBL,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校眼视光学90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0名,女50名,年龄19~22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实验组中男22名,女23名,对照组中男18名,女27名。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对照组应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实验组应用CBL教学法,实施地点为我校附属眼科医院实验室。1.2.1LBL教学法:单纯应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教室中听课,配以临床上的图例进行讲解,随即让学生在实验课中实施。1.2.2CBL教学法: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学习思考价值的实验课资料,选取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各种临床相关疾病材料,组织相关教师充分论证及筛选,取其有精华和有深刻内涵的材料,发现其中所隐含潜在的临床问题,精心整编成适合眼科学实验课CBL的教学材料。以案例为导引,让学生阅读、查阅、思考、分析、讨论,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1.3教学效果评价设计针对L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加强团队协作、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在实验课程结束后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通过临床技能操作考试,评价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在疾病诊断、治疗中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概念的应用能力,分析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远期效果。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考试成绩,采用t检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的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类变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眼科学期末试卷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技能操作考试中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学生对学习效果的应答比较采用无记名方式,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90份,回收率100%。两组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应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3讨论

LBL教学法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为主,学习的过程较为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欠佳[4],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即“CBL”,将其引入医学教学及学习领域范畴。目前,该教学法已经在国外医学院校得到较为普遍的实施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也有多个医学院校尝试和报道该教学方法,但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CBL教学法也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也不同于国际流行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而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虽然已经得到国际许多医学院校的认可[5],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自主学习的意识、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等的能力[6],但是其分小组讨论的方式不太符合中国学生多、资源紧张的现实情况,在国内很难得以实施,并有下列不足:(1)课容量较小,学生可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忽略了本身的学习目标;(2)PBL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在一个问题上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有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3)PBL取消了教师全面系统的讲授,不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医学基本理论和概念;(4)PBL教学还会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如学生多、教师少、教学设备如网络设备不足等的限制[7]。而CBL教学法既引进了PBL教学法中基于临床中遇到的疾病进行分析讨论的特点,又有机的结合了传统体系教授原理及概念的教学方法。因此,CBL教学法是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和优化组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教学模式。眼科学实验课CBL教学法是在高等医学教学中首次提出的新型眼科学教学模式,是在医学教育中对这一模式的首次应用及探索。眼科学实验课CBL教学法是指以眼科典型案例入手,结合临床和实际应用以启示性教学为主要方法建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理论教授方法,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首先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全面的讨论,在对案例进行完全充分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临床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再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概念进行学习,并在基础理论学习以后,再次面对该疾病,巩固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及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应用。笔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课笔试成绩也优于对照组。这说明CBL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分析出潜在的临床相关问题,然后再结合该疾病进行综合讲述,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并且能进一步加深印象,有利于学生加深记忆,增强学生分析临床问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且对于提高学生进入临床以后诊断疾病、分析病情的能力都将有极大的帮助。笔者的研究结果显示,CBL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更能激发出学生对眼科学的学习兴趣,通过眼科学临床系列典型案例的教与学和实验课上的技能操作等众多结合形式,使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建立并掌握相关疾病的科学分析思路和正确的诊断与处理方法。在我校附属眼科医院临床技能中心的实验室里有较多的眼科模型、眼科手术显微镜,如带试教系统的裂隙灯显微镜和眼底镜等,在案例的基础上能更好的教学,而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通过教学互动与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诊断思路等的掌握与运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使学生能较快的掌握知识。在笔者的研究中,尚有12.5%的学生对CBL教学法持不赞成态度,具体分析来看,主要是因为在实验课过程中,学生人数较多,典型病例较少,并且为保证患者隐私,不可能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裂隙灯下观察典型病例的体征,只能在示教镜上看,这与自身操作仪器有很大的差别。在以后的实验课实施中会增加典型病例的图片及增加仪器,使学生能够弥补见习中的缺憾。总之,对于CBL教学法在眼科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将极大地提高眼科学的教学效果,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挑战。同时,笔者的研究对于眼科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作者:刘冬梅 李洋 刘正峰 毕宏生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第10篇

中医内科学教学作为中医学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融汇的桥梁,但传统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即以授课为基础进行学习的教学法,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信息的灌输,学生的大部分精力用在对课本知识的背记上,而综合分析能力、探索创新精神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它为改变目前中医内科学教学现状提供了可能,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教育与培养创新型、开拓型、有用型的中医继承人提供了一条可探索的新路。

在中医内科学PBL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成功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预先设定的目标、参与教学的学生、指导教师、案例编写以及评价等。其中,案例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小组讨论的基础,是PBL得以实施的载体,其设计理念、实施方式等始终为诸多学者所关注,PBL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PBL教学的成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4]。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在中医内科学PBL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现就PBL教案编写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及体会,做以探讨。

1确立教学目标

无论何种教学模式,都必须服务于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PBL教学作为教学服务的一种手段,紧扣教学目标是PBL教学成功与否的前提。如果在教案编写的过程中,偏离了教学目标,则不论该教案多么生动、多么引人入胜,都是不成功的,都会打乱教学部署,扰乱学生对应该学习知识的把握,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5]。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以教学大纲为蓝本,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个人素质及接触临床的程度。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特点,我们可以就以下几方面确立教学目标,进行教案编写。

1.1针对单个证型的编写针对单个证型的编写即针对中医内科学某个疾病的某一证型,编写一个相对简单的案例,此种PBL案例的编写,往往针对的是《中医内科学》开课初期。这一时期,学生刚刚接触中医内科及临床,太复杂的病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故而需要编写相对简单的案例。但即使是此种案例的编写,也应区别于传统的病案教学,不可直接给出诸如“患者心悸3年余,近1周加重”这样类似于医疗病例主诉的表达方式,而是应该给出一个患者看病的场景,有情节,有曲折,有干扰,线索提供可以刻意复杂,让学生从中主动获取所需要的四诊资料,从而达到训练思维能力,培养临床能力的目的。

1.2针对单个疾病的编写例如针对“胸痹”这一疾病,刻意在病案设计中涉及多个证型,以多种不同形式出现,如:某一患者从初期发病的证型,由于某一诱因转变为另一证型;又或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体现为不同证型等。只要情节安排巧妙,这一教学目标不难实现。此种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于某个疾病从诊断鉴别诊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整体把握。

1.3针对相关疾病的编写举例来说,可将如“心悸”、“胸痹”、“真心痛”等具有相关性;或者如“咳嗽”、“喘证”、“肺胀”等有层次递进关系的疾病进行整合,制定总的教学目标,编写复杂案例。此种编写方式,适用于有一定临床基础,对于疾病有基本了解的学生,有利于对某一系统疾病,及疾病之间相关性、进展性、转变性关系的掌握。

1.4针对相似疾病的编写此处“相似”即指临床上容易被误诊,需要作出鉴别的疾病,例如“真心痛”与“胃脘痛”、“血淋”与“尿血”等。将其技巧性的编写在同一案例中,促使学生运用既往基础知识做出分析判断,消除模糊概念,提升临床鉴别诊断的能力。总之,无论教学目标如何确立,教案如何编写,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让学生能够学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再现临床场景

教学目标明确之后,接下来进行PBL教学案例的情节设定。我们在临床场景的设置上,力求做到以下2点。

2.1真实性包括两方面。其一,病案的内容多化裁自真实临床,在临床所见病案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使其更加能够体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我们编写的“心悸”教案中,主要借鉴了一位老年女性的就诊经历进行加工,以“姚奶奶的心病”为题编写了3幕场景。真实的案例具有说服力,有着较为完整的病史、症状、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果。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首先应该能够以其真实性让学生信服,这是体现PBL教学特点的前提。其二,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就要通过我们场景安排,语言设定等诸多方面有技巧的加以实现。这样安排才能使学生尽早进入医生角色,为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故事性病案编写虽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但又不是单纯某一病案的再现。为了达到明确的教学目的,更加贴合临床,病案揉合了多位患者的临床经历,进行了整合改编,使其更具有情节性、曲折性、迷惑性、冲突性等特点,更容易引人入胜,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注重编写技巧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编写技巧极为重要,是病案是否成功的又一关键所在,尤应注意一下几点。

3.1通俗性主要就案例语言来说,避免应用专业术语,而运用“患者的话”。比如患者就诊不会说“我患有心悸、胸痹”,而可能会说“心里扑腾,好像害怕要发生什么事”、“胸口压得慌,喘不上气来”。我们在病案中使用的正是这种更加贴近临床患者的通俗的语言,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自行提取有用信息,为将来能顺畅的与患者交流打下基础。

3.2劣构性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多是劣构性的,是情境化的,定义不明确的,有多种解决方法和途径,也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就中医内科学来说,判定答案正确与否的,不是导师,也不是某一位老专家、老教授的一家之言,而是提出方案的最终临床效果。这种特性使得有些案例讨论得不出最终的唯一的答案,但也正是这种特性,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因为解决劣构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性批判的过程,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探究来获得未知知识。3.3层次性情节设置中,我们注重层次递进,同时注重设计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强调冲突和对立,增强脑力激荡的强度,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达到教学目标所需的知识内容,进行由浅入深、逐层推进地设计、加工案例的故事情节,使其既能故事引人入胜,抓住学生的思维,又能达到对学习目标的引领作用,

3.4整合性针对中医内科学自身特点,它是临床学科,更是中医学学习过程中理论与临床融汇的桥梁,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涉及多学科的内容。既会涉及既往已学过的内容,也会涉及很多未知领域。故而,学生对于病案分析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新旧知识碰撞整合、多学科纵横联系的过程。因此,成功的PBL教学案例一定具有知识的整合功能,可以说,没有知识的整合就没有PBL。

3.5挑战性所谓挑战性,即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一般稍高于学生已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挑战性的主题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挑战,要注意掌握一定的度,如果太难,学生就可能会因为失败而沮丧,无益于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同样,如果太容易,学生就不会做深度思考,不利于其思维的拓展,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6]。

4体现人文关怀

与传统LBL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不仅包括学习的能力,还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与他人协作中竞争的能力、服务人群及社会的能力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案在编写过程中需要关注群体、具有人文关怀性。例如,我们在病案中,涉及到关心老年人心理健康应与生理健康并重的问题,年轻人的社会责任及社会压力问题,和谐的夫妻关系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问题,中医的现状及前景等。强调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疾病的、个案的解决方案,还应同时具有人文关怀、群体意识、社会意识等视角的观察。

5强调问题设置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医翻译人才培养;跨境电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30-02

一、研究背景

本世纪初,为培养满足中医药国际传播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外语+医学”专业。目前,全国23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13所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中医药对外交流、翻译、医学、医药、中医药、中医药贸易。近年来,为顺应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和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需要,各中医院校相继开设硕士点。比如200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获准设立全国第一个中医外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又新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6年3月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中医英语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招收“医药外语研究”和“医药翻译研究”两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此外,辽宁中医药大学张庆荣教授在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下招收“中医药英语翻译:中医藏象学说”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河南中医学院在中医医史文献二级学科下招收“中医药典籍的英译研究”和“中医药英语翻译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中医药产业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纷纷意识到对于高水平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对于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仍然采用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以翻译理论教育与研究为主,以翻译实践为辅。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但在另外一方面忽略了翻译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和对接,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培养出的人才具备复合型的特点,却难以满足社会及经济文化发展对于中医翻译人才的具体需求。

二、中医药翻译市场的需求分析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对于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药产品占有国际市场份额、中医术语标准化及中医典籍的传承和翻译等领域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也培养了相关的人才,中医药事业得到平稳高速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来自日、韩等的竞争压力也使中医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遇到挑战,甚至有中医药文化话语权旁落的危险。面对这些挑战,为了争取国际市场的承认和认可,就需要高素质翻译人才搭建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桥梁。因此,不论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还是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市场都需要大量具有中医药背景、扎实的语言功底,能在两种语言之间自如转换的实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

为了摸清市场对中医翻译人才的需求情况,课题组设计了一份市场调查问卷。问卷主要由“企业状况调查”“口笔译员工调查”“企业招收翻译人才标准调查”“翻译人才在企业的表现调查”及“企业对翻译人才的态度意见调查”等五个方面组成。参与调查的包括翻译公司、外贸企业、中医药企业在内的35家公司的负责人,以及企业旗下从事翻译及其相关工作的62名翻译人员。调查问卷采用Likert五级量表,使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13.0对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此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值为0.819,能够满足研究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药企业及外贸企业对于专业性、职业型翻译人才的储备不足,企业的翻译任务往往是外包给翻译公司来做,或者是由语言能力较好的员工来做。这样,造成了产品翻译质量低下、翻译不统一、翻译缺乏专业性等问题。根据市场调查问卷中体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行业知识匮乏。主要问题集中在对各行业术语或表达的深层次理解及行业表达方式或表达习惯的把握上。二是翻译经验不足。90%的公司表示,企业储备的翻译人才对于现实操作中的问题,尤其是国际会议中的口译项目难以胜任。而企业的翻译人员则表示,在学校学习期间主要从事笔译实践,而且笔译实践多以文学笔译为主,对于中医药行业的文本内容在中文的理解上有难度,而且确实存在翻译经验不足的问题。三是文化沟通能力欠缺。翻译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沟通的过程,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对话与交流。中医药文化不同于其他科技翻译的文本,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这就要求译者对两种文化都要有深厚的底蕴,不仅仅语言能力强,而且能够使用两种语言在两种文化之间游走。在被试的62名翻译人员中,有70%以上的翻译人员提到学校学习的翻译技巧难以满足文化沟通的需求,自己翻译的文本不能够或者只能部分被英语国家的人理解。

调查发现,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日趋活跃,以及行业、高校及研究机构与国际组织之间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已从经院式、研究型人才转变为专业型、实践型人才。传统的经院式翻译人才已难以胜任专业性领域内的翻译任务,而具备专业背景、具备实操经验的高素质翻译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稀缺人才。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医翻译产学研合作教育

2014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万亿。根据商务部的预测报告,2016年将达到6.5万亿。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的批复》。总理强调说:“跨境电商综试区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是中国未来新的发动机,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渠道。”

为加强中医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更符合行业发展与企业的需求,2015年3月,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与浙江义乌诚兴商会合作开办了“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实验班主要面向具备良好语言基础(英语六级以上),对中医翻译与外贸实践感兴趣的大学生。其中英语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计算机专业优先录取。实验班注重传授与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有关的基本知识,培养基本翻译及语言沟通技能,训练使用阿里巴巴B2B和B2C平台进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外贸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企业文化、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具有自主创新的创业理念,熟悉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交易流程,掌握电子商务实际的操作技能。

“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总课时为168个课时。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模块:翻译技能模块+中医知识模块+跨境电商实操模块。其中“翻译技能模块”共30课时,主要是对外贸流程中的翻译问题,例如产品名称的翻译、外贸术语的翻译、中医术语的翻译等进行讲授和训练。“中医知识模块”共30课时,主要是对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术语等进行讲授和培训。“跨境电商实操模块”共108课时,全部由浙江诚兴商会的企业家轮流进校进行讲授和指导。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B2B和B2C平台的操作技巧,外贸流程中的翻译实践和沟通能力培养,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交易流程等。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企业以“1托2”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面对面的培养。所谓“1托2模式”指的是每一家企业向2名学生提供其企业的真实操作账号,并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指导学生使用真实账号进行交易。学生在企业委派的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从熟悉企业产品、了解企业文化到翻译实践、沟通实践、外贸实操一步步学习和实践,其翻译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外贸实操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促进。

四、结果与讨论

王少爽(2012)提出译者素质模型的概念,他指出翻译人才应当具有的七种能力:语言能力、应用能力、文献能力、管理能力、专题能力、技术能力、理论能力。为了明确“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否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产生了积极作用,根据译者素质模型,我们对参加“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43名学生进行了课程的前测和后测。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翻译理论能力、翻译实践能力、中医药翻译能力四个方面的考察。在课程开始之前,对43名被试者进行的前测表明,学生的语言能力基本达到6级水平,翻译理论较欠缺,翻译实践能力较差,中医药翻译能力极差。

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培训,在课程结束后对43名学生进行了后测。后测的形式与前测保持一致,主要考察学生的翻译能力,内容与前测内容保持难度一致。后测的结果表明,43名被试者的语言能力略有提高,但并不明显,翻译理论无明显提高,翻译实践能力提高较大,中医药翻译能力有所提高。

此外,在“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实践过程中,还为43名被试者建立电子档案袋,对每一位被试者的学习及实操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考勤、外贸实操次数、报单次数、询盘次数、询盘质量、产品翻译次数、产品次数、Presentation的次数等十余项。通过对形成性评价与后测的结果的分析,发现43名被试者的翻译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外贸流程的熟悉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截至目前,43名被试者中已有21名被浙江诚兴商会旗下的公司录用成为正式员工。

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关切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和中医药行业国际化发展的蓝图,是对当前中医药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脱离市场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就是无的放矢,会造成一方面人才的难以就业,一方面企业缺乏人才的尴尬局面。因此,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一定要接地气,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灵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才能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跨境电子商务是未来生活、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是全民创新的新平台。借助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模式,一方面巩固大学生的理论基础,训练翻译能力;另一方面从市场和企业的角度出发,根据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具体需求,有的放矢地设计课程体系,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进行合理的重组和塑造,突出培养其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反映和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ion(ATA).American Certification

Program[EB/OL].http:///certification/eligibility_ap

proved.php#chi,2012.

[2]Laviosa S.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M].New York:Rodopi,2003.

[3]柴明G.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01).

[4]潘华凌,刘兵飞.翻译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及其培养对策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1).

第12篇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1]。中药化学课程为阐明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为中药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是为中药走上现代化、国际化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型的学科,在当前的中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具有突出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新药研究正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变,科技部启动了“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对于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转变过程,要求学生必须更好的掌握《中药化学》这门课程。由于本门课程内容繁多,理论抽象,与基础课间关系密切,学生常常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前期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2],对中药化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和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中药化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中药化学的理论课教学是中药化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学生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等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1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效率中药化学现有课程内容体系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检识以及结构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共性技术;各论部分主要包括中药中含有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结构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鉴定和结构解析的方法。现有的课程内容体系存在着前后交叉,部分内容反复出现,影响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为此我们将中药化学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基本知识(包括中药化学的基本概念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的方法学)、各论知识(包含各类成分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和检识鉴定方法)和实践应用知识(包括常见中药实例及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等),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增加了教学信息。

1.2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效果在中药化学的教学模式上注意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由教师板书口述为主,部分结合挂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课堂表述内容有限,形式呆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广为流行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经过实践后通过学生普遍反映发现,单纯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觉得听起来很轻松,但是记忆不够深刻,经过调整我们目前采用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因此采用板书列出教学内容的提纲和相关指示性的标题,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实例和图画内容,将板书的严谨和多媒体的内容丰富相结合,在最大程度上优化教学效果。

1.3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兴趣在中药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实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及时增加中药化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同时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实例,使得教学内容能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习能够学以致用。如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结合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络合的显色反应既可以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识,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的原理,讲述关于总黄酮和苦参总黄酮总量的含量测定区别,使得学生理解由于不同药材中含有的黄酮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的区别,在制定测定方法时应区别对待,加深了学生对于中药化学课程在中药研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2中药化学课程实验改革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是中药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并能丰富和扩展理论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3]。

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的课程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4],验证性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理论课上所学的基本知识,起到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作用。验证性实验作为中药化学实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验教学中也同时发现一些弊端,如学生操作过程中过于机械按照规程操作,缺少对于实验的思考,不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释。为了弥补验证性实验的缺陷,我们结合安徽省道地药材的生产和本实验室的实际仪器情况开展设计性实验[5]。在本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随机将学生进行分组,每小组5~6人,根据课题不同设定的要求,以安徽省道地药材为对象,以富集各药材的主要有效部位为目标,对药材的提取、分离和富集的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包括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对工艺路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以PPT汇报的形式进行答辩汇报。答辩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善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并进行考评。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开展不但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课程考核体系的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