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本质

传统文化的本质

时间:2023-07-10 17:3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的本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的本质

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教学改革;新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236-02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过去,构成的就是这个民族、国家的传统,传统文化。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以史为鉴,是必要的。也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目标,被界定为“向大学生们展示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上创造出的灿烂的古代文化成就”,以期增进“一个民族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成员对本民族的向心力”,使他们具有“深刻的爱国情怀”(陈廷湘《中国文化》前言),照理说,这是非常正确的。不过,如果从学生角度来看,这就意味着学习传统文化,只是为了回到历史,回到过去,而不是立足于自身的需要,立足于当代的需要。因此,这门课的价值和意义离自己太远,空泛不实际,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就不高。这是学生的错吗?其实,学生也是懂得“鉴古以知今”的,学了知识,对自己总有用,他们这样想并不是过于功利。然而表述迂回,目标不具体不明确,到底还是会打击学习自觉性的。

最关键的是,把传统文化课的学习定位为了解过去,很容易让教师把课堂讲授变成单纯的罗列、介绍。既然中国的历史那么悠久,文化有那么丰富多样、灿烂辉煌,那就像开店铺那样一一陈列展示,加以说明;于是驳杂涣漫,不分轻重,结果是事半功倍,费力不讨好。学生呢?虽然也惊叹于传统文化的丰饶精深,但也就止于惊叹而已。他们会觉得,那都是过去,而我们现在却似乎在走下坡路,走到了死胡同,什么都不如人。炫耀过去有什么用?

那么当我们把传统文化的学习目的直接指明为“了解我们自己,认识我们当代的社会”的话,情况会好得多。我们知道,“人逃不出历史的掌心”,人是历史的产物。要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这样?”之类的问题,就必须回溯历史,到传统中寻找答案。如此一来,庞大驳杂的传统文化,该讲哪些,可以不讲哪些,就比较明确了。这是就教师而言。就学生而言,由于本就生活于这个文化中,本就是中国人,对我们自己,对社会,到底也还是有所了解有所认知的。追究自己何以是这个样子,对于他们来说,就很有意思,很有必要。这样,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高涨。

是的,如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了解历史,学习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当代,立足于我们自身。《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必须首先确立于这一点上。

高校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本质,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事实上,文化虽然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或加上制度层面),但动物未有文化而人独有之,说明文化其实是根源于人的精神需要。任何文化产品都是负载着人的精神理念的,在根本上,文化是人的精神产品。由于作为人的精神所在,人的意识领域包括的内容,按一般的划分,就是知、情、意三部分(也有论者把“意”归并到另二者中,于是人的意识就只是“知”和“情”两大块),那么,这样来划分,一种文化,要么是偏于认知,要么是偏于情感,或者是两者交杂。如果我们认为,西方文化属于理性主义文化,则中国文化则属于情感主义文化,是以情感为本位的。情感本位,是中国文化的本质和内核,是贯串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的纽带,因此也是我们讲授传统文化这门课的逻辑主线。

把中国文化的本质界定为情感本位,对不对呢?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创始人孔子,“述而不作”,努力要恢复三代的礼制(老庄的道家说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也是指向三代。当三代这种理想社会消失时,儒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努力去恢复;道家则失望而消极对待现实。儒道其实有相同的社会理想,只是话语方式不一样而已)。而三代其实就是以血缘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构建的部落社会。在这样的部族社会中,人因为有血缘关系,有自然的人际伦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情感关系,所以也就相亲相谐,民风古朴,社会安宁。“儒学”也称“仁学”。所谓“仁”,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就是“二人”。孔子又说,“仁者爱人”。这就是说,孔子所肯定的社会,以及社会中理想的人际的关系,就是人与人都相亲相近,就是要通过用情感来维系人际间,建立起和谐幸福的世界。而当儒家思想一当建立,特别是成为统治意识形态,而且也使统治行之有效之后,以情感为内核的文化,于是也就牢固下来,并不断延续下去。问题只是,这种内核,越来越隐蔽(人口扩大、社会发展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多样更复杂了),以至人们都注意不到了。但文化的情感本位主义,即使在今天也依然体现着――通常我们说中国人喜欢讲关系,讲人情,甚至是江湖义气,这不就是极好的注释吗?

以情感为本位,在中国的传统礼俗,中国传统文学、音乐和绘画艺术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中也是如此(宋明理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高峰,由于其鼓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以理抑情,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它不属于情感本位而是理性主义的。但其实只要明白宋明理学诸人其实都是承孔子之衣钵,是在解释和阐发儒家仁学,这种误读就可消除),甚至在传统的教育制度、官宦制度上也沁润良深。因此,把情感本位界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将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讲授的逻辑线索,是可以成立的。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最后能够认识到自己文化的这一本质特征,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因为达到了这一点,也就实现了前面我们说的“了解自己,认识我们的当下处境”这个目标。

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了解和学习传统,不是为了回到过去,按旧的方式来生活。社会现实是向前发展的,一切都不可能停滞,更不可能回头;文化也是动态的,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不仅是要在认识和了解我们传统的基础上,达到对我们自己,对我们这个社会的认识理解,更要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文化,构建起适合于我们当代世界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新文化。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新文化的建设。

既然每一个“现在”都是“过去”的延伸,既然我们都是历史的产物,那么,这就意味着传统不仅塑造了我们,而且这传统有适合于我们生存的东西。而同时,文化作为一定时代和环境的生活样式,当环境和时代变化时,它的适应性就会有问题。对传统的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地继承”,说的无非就是保留对我们依然有价值的方面,舍弃其中不再适用的观念、取向或行为方式。问题在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它的精华,哪些又属于糟粕?我们要继承哪些东西,又抛弃哪些东西呢?这就有需要辩明的地方。

以情感本位为本质的中国文化,肇基于远古时代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族社会。人与人之间因为有血缘关系,所以情感相依,亲近团结,社会和谐。又因为血缘家族中存在年龄级差,因而有上下尊卑的格序;这种尊卑秩序被延展放大到全社会,于是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等级关系。同时,个体的价值和权利也在这种尊卑格局中被淡化了。缺少个性,缺少生动活泼的个体,是中国传统时代的基本生命状态。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化,于是做什么都讲关系论交情,喜欢小圈子抱团,把情凌驾于理之上,所以传统中国人往往原则性不强,也缺乏公平正义的信念。公共领域不健全,公共事务无人管。这种种弊端,直至今天的中国社会,也还普遍存在。这些现象,为我们所深恶痛绝,也认识到是传统中固有的因素,所以很多人主张彻底否定传统,虽然显得极端,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第2篇

关键词:历史悠久;中国特色;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72-01

一、中国传统元素的思考

作为中国传统符号,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应该是能够体现中华精神的元素,同时还应该是反映中国文化本质的符号。

第一,在思想上,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得先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人的儒家文化思想根深蒂固,“和谐、中庸、忠孝礼义”这些都是中国人一直崇尚的哲学思想,传达了中国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体现人本向善的精神本质。

第二,在形式上,汉字、斗拱、宫灯、图腾、皮影、白鹤、四圣兽、祥云、阴阳等,还有天圆地方的造型,呈中轴线对称分布的布局,都是一些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第三,在色彩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色彩情感,人们对于颜色的理解通常是跟民族的和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中国红就是趋利辟邪欢乐喜庆的象征,而中国的绿色也有独特的意蕴。因此,颜色是有符号特性的。

第四,在装饰样式上,中国传统纹样的装饰不仅仅只是表现审美更多地是体现在特定的时期内文化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应用和借鉴装饰的时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所以说,中国元素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符号,而是一些具有中国深远文化意义的符号。

二、产品设计中的传统符号

第一,产品设计要求将美观与实用功能完美的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传统的文化符号合理的变形和融合就可以有效实现设计文化的延续性,同时又不失现代感。

第二,一个产品如果能够取得成功,那么一定就是生动传神的设计,一定是能够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的设计,也一定是能引起人们某种情感的共鸣而这种内涵通常就是一种文化的东西,一种能唤醒人内心深处记忆的东西,也是一种象征传统意义的符号。

第三,中国传统符号讲究图形的虚实关系和审美装饰性,而产品设计同样也讲究结构地均衡和统一,形式的连贯和呼应,产品的设计形式同样也可以从传统符号里面找到灵感。

第四,传统文化的符号通常是看起来简洁而实际意义丰富深远,运用传统符号将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以传统而又不失现代时尚的构成方法,创造出人文化时尚化的产品。

所以产品中的传统符号应该是一种现代与传统的整合,是意义与形式的统一,而不是部分设计情况和内容胡乱地把传统文化的形式硬塞在没有对应意义的产品身上去。

三、传统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中国文化里面有很多传统元素,但并不是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应用产品的设计中来,所以在应用传统文化符号时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而要结合不同的设计背景和意义,合理选择适当的元素。

其次,产品的形式与功能是相互统一的,有很多传统形式已经无法承载现代产品的功能,所以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该打破传统形式的束缚,在不改变传统文化实质内容的前提,融合现代社会流行的时尚元素,创造出新的传统符号形式,这才是传统符号应用的本质所在。

最后,作为中国元素应该是中国所特有的,它是一种能够被识别和记忆的,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设计。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产品设计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体现本土化的特点和创新,既要让世界都认识和接受中国文化,同时也要保留文化的精髓不断地用现代方法进行创新。

四、总结

随着中国2008年奥运的召开,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对中国元素的发掘已经提升到了不可忽视的地位。对于产品产品设计而言,远不止运用色彩和造型这么简单,还需要顺应时展趋势,结合我国受众心理,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对人的精神关怀,继承、重视和发扬中国文化,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那么中国的产品设计也必将会辉煌于世界。作为设计师应该正确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符号,我们应该在进行创作时,也应从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的素材,创造出属于中国式的现代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宪荣.设计符号学.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

第3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设计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及其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大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历史到文学,从建筑到宗教,从曲艺绘画到民风民俗等都涵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具体来讲,从传统习俗讲,包括一些节日以及相关的的传统习俗,像元宵看花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从建筑讲,有瓦房竹楼,亭台轩榭;从传统文艺讲,古代文学、传统戏曲、绘画、乐器、舞蹈;从传统思想讲,传统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伦理观念等。这些是中华民族历史中各种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总称,传承着我们祖先的历史和文明。

若说领土是民族的身体,那文化就是民族的灵魂。古今中外,多少国家因为民族文化缺失,导致失去领土国家。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在战乱中衰弱了;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至今,只有中国是从四大文明古国走到现代的国家,这都是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这是中华文化富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体现。所以作为当今时代的我们,每个人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发扬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

二.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的意义

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是继产品设计发展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之后,新兴起来的一种结合文化特色的产品设计。好的传统文化产品符合以下两点:一,要符合好产品的基本要求,包括使用功能需求和外观视觉需求,再就是具有商业价值。二,体现民族精神,其设计的引入方式一定要恰当,不能生搬硬套,能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自然地体会到文化精神的内涵,而且从中得到美感和文化熏陶。

目前,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设计主要包含在旅游纪念品和文化宣传品设计中,但随着人们对文化的重视,渐渐的也渗透到生活用品的设计中。从全球设计现状来看,北欧设计独树一帜,以纯粹、洗练和朴实的风格像世人们展示着他们追求轻松的浪漫文化,德国设计则把国民的严谨性和理性融入到他们的产品中,日本则把节俭和绿色作为设计的导向,精致细腻的文化色彩在其传统文化产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当我们拿着一本设计手册或者时尚报刊时,能看到各个国家设计师的作品,为什么能一眼感觉到,这是哪个国家的设计,就是民族文化的引导所带来的不同。但是我国文化设计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方向,市场上现的有民族特色产品还是比较少,所以大力发展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已经迫在眉睫。

三.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设计现状

中国的工业设计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起步较晚,文化产品欠缺特色和竞争力,不能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力度扶植文化创意产业,产品设计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是从市场上来看,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好的产品设计还是屈指可数。一方面,开发商一味追求生产价格低廉,提高销售数量来增加商品利润,没有认识到原创设计和知识的重要性,大部分设计师是以美工的身份开展工作,没有提升到公司发展战略和市场导向的高度,设计创新受到了极大限制。另一方面,国内设计师对文化的研究不深入,只是表象模仿和机械套用,导致大部分产品设计陷入质量低下,风格雷同和缺乏精神内涵的怪圈。

四.怎样做好传统文化产品设计

经过对相关文化优秀产品设计案例的调查研究,总结为以下几点:

4.1调查阅读大量的当地人文历史、地理常识和民俗典故

做一个地域文化特色调查,首先要阅读大量的关于当地文化历史和地理特征书籍和报刊,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形成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所以自然地理决定着当地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常年的生活方式日积月累形成了当地的文化,比如我国东北地区,人们都喜欢在饭局上开怀畅饮,这都是由于当地处与纬度比较高的地带,常年天气寒冷,喝酒可以驱寒,所以自然形成了东北喝酒豪爽的习俗。再就是阅读相关的民俗典故,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先从地理位置开始调查,再读当地的历史,包括英雄事迹,名人名言,民俗典故等。比如“田螺姑娘”电饭煲设计,就是在引用江浙一带流传的民间故事,提取定时做好饭的寓意而设计的定时电饭煲。

4.2沉浸式体验

所谓沉浸式体验,就是完全身心沉浸在其中感受文化。书籍和期刊的作用,只是给设计者描绘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了解真正的当地文化,还需要亲自去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包括观、听、品、闻、感五大体验。观,就是要观察,包括当地的房屋建筑、地貌植物、人们的服饰装扮等;听,就是要听当地的语言、音乐、和民俗故事等;品,顾名思义品尝地方的特色餐饮,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感,其实是伴随整个体验的,要无时不刻感受给你带来的异域特色。

4.3抽取精髓 提炼文化本质

抽离精髓,即把所感受的文化本质提炼出来,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觉得这是做好文化产品设计最关键的一步,为什么北欧、德国、日本在自己的设计中都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是因为拥有自己明确的文化价值观,即文化本质。所以当我们在书面和亲身感受文化表现之后,要根据自己的设计提炼自己所感受到的文化本质,在表象的基础上总结出人们的生活价值观,为什么会有这种价值观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者不停留在文化表面,局限设计。比如闽台地区有一种奉茶的民俗习惯,好多设计者在做关于闽台文化特色设计的时候,都做了关于茶的设计,这样当然没有错误,但是透过喝茶这个表象,我们更应该看到尊重和热情好客的这种精神,所以如果以“尊重”“奉献”、“乐于助人”这种文化内涵出发,会有更多的设计方案出现,也更能从本质解释闽南的奉茶文化。

4.4结合产品 融入文化

通过前期的文化调查和体验,提取出深层次的本质理念,然后再运用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以理念来指导设计,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当中,这样设计的产品才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外观造型的生搬硬套。像清华大学教授石振宇先生主持设计的中国式豆浆机,就是在提取中国文化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讲的是目前市场,热销的豆浆机是通过电机带动刀片高速运转,在短时间内把黄豆打成豆粉再加热而成;但中国传统豆浆是通过石磨磨出来的,然后再使用炭火逐渐加热而成,因此传统豆浆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朴素、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石振宇教授提出了纯正"中国味道"的设计理念,研发出了以“研磨道”为原理的“中国式豆浆机”。这些理念一经推出就引起广大设计师和消费者认可。

五.总结

具有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是产品设计里最难做好的设计之一,它源于人们积淀的生活价值观,没有那么多专业名词和设计术语,更不是简单表象模仿,是几千年的习俗,是活生生的日子。面对中国文化,我们应该怀着一颗真诚敬仰的心去领悟,尊重他,体会他,因为他是庄严的、神圣的。希望我们都为此努力,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因为自己的文化而骄傲。

参考文献:

[1]《艺术设计学》凌继尧,徐恒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林宏卫.中国饮食文化内涵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第4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室内设计;融合

现代社会中,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面对的生活和思想的压力让人难以承受。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庸之道,这种提倡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价值理念已经开始被现代人所重视。由此,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传统文化,开始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室内设计是传播时代文化的一个载体,而现代室内设计简约时尚高雅的设计要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基本吻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还可以满足人们对民族、传统的情感依赖。所以,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室内设计完美结合,已经成了室内设计领域所重视的问题。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文明渊源流长的见证,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历史痕迹,我国传统文化是东方文化史上一处独特的景观,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中国传统文化因其独特的魅力熠熠生辉。传统文化是无形的财富,它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室内设计从古至今都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从人类建筑时代的初期,就已经开始对当时的文化加以利用,每一次观念的更新都会带来设计的更新,在传统文化开始崛起的今天,现代的室内设计就更多的体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挪用和罗列,而是一种对内在气质的体现,一种完美的融合。

二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关系

每个民族的审美观不同,而美的东西都能够在历史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在我国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一直贯穿着人们生活的始终,我们将传统文化不自觉的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在我国室内设计上完全可以得到体现。而对于现代室内设计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则成了室内设计充满活力的源泉。将室内设计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简约时尚的设计风格相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时代背景下全新的演绎。这种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融合不只是单纯的对传统元素的应用,而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的理解下,将现代简约理念和传统元素进行拼接,以现代人的审美打造具有传统韵味的设计,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充分利用,这也可以说是把传统文化进行的二次提炼,把更精华的东西加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和室内设计的具体关系可以表述为:

1.室内设计反映了传统文化

可以说,人类社会有了建筑的初始,就已经收到了文化的影响,例如:在原始社会,人们会用象牙和贝壳装饰洞穴,这体现了那是人们的原始生活状态;在唐宋时期,人们多喜欢在室内挂上书画等,体现了那个艺术盛行的时代特色等等。室内设计的元素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特色,可是说室内设计是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哪种风格的设计,都有着特定文化心理结构,都是在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反映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体现当时的文化风貌。因此我们可以说,设计形式来源于文化并且是现实文化的反映。

2.传统文化影响着室内设计

设计从来就不是简单随意的个人创作。当时的社会传统,文化心态、思维模式、审美观念等都影响着每一个室内设计师,即使是特立独行的设计师也不可能完全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旦没有了当时的文化内涵,设计师便会失去创作的灵感,不结合当时社会的需要,设计出的东西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也不会被人们所接受,那么,这个设计就是失败的。所以说,室内设计是无时无处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的。

三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具体融合

1.中国传统文化的本真与现代简约主义的融合

我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对我国现代室内设计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平淡,返璞归真,一直被现代人所推崇。现代人一再主张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思想。我国传统文化看重简洁质朴之美,反对奢华堆砌;注重事物的本质理念和设计的实用功能,反对为了形式而形式,强调实用性和形式的统一。这一思想当代流行的简约室内风格思想遥相呼应,并成为简约主义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得以流行的重要思想基础,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把简约主义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体现,也就是要认真研究室内空间的布局结构,把合理利用室内空间放在第一位。在设计过程中要求用最简单的手法来表现效果。在构思上讲究精确简洁,用最原始的材料来构建,尽可能接事物最天然的本质。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载体,是中国人民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总结的艺术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现代室内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已经是一个时代的要求。西方设计界甚至认为“没有中国元素,往往就没有贵气。”所以,在西方最时髦的一种家居风格就是在西方特色基础上,混入一两件中国传统样式的家具,这样便能产生一种极致的魅力。因为经历了数千年,能够留下来的中式古风家具都可算作是经典,与现代的融合性自然很高。对我国而言,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古已有之。例如:我国古代威严的皇宫、幽静的寺庙、典雅的江南名宅等等。保留至今的也比比皆是,如:北京故宫、圆明园遗址、颐和园,甚至是很多现存的江南民居。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元素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模糊,但是现代室内装饰却又赋予他们全新的意义。在室内设计的时候,墙面的颜色、窗户的样式、帘幔、灯具的造型等等都可以用我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渲染,营造既舒适又典雅的室内环境。现代室内设计的中国式就意味着传统式,就离不开传统中国元素的应用。不过现在这种中国元素的使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有待于室内设计师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四 结语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当然,这种影响并不是单一和静止的,而是一个互动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作为现代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要立足于现实,在充分掌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二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使我国的室内设计更加趋于完善,开拓出一条中国味十足,而又符合时展、满足现代人需求的时尚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 沈坚.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 山西建筑. 2009(22)

第5篇

“自由”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想来源看,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既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坚持,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精神自由、道德自由与政治自由内涵的继承与发展。在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如何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理念,使之进一步发展为当下中国化的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极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研究内容。

一、以自由观为指导,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的必要性

在理论体系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其核心的价值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使人达到自由发展的理想境界,毕生致力于探求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根本途径。自由观产生于实践,而实践既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获得自由的现实行为基础。在实践中,人除了生产和再生产出人的过程之外,还“生产出他的全面性”[1],即通过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最终形成一个“真”“善”“美”的理想世界。这种理想世界是否得以形成、人类能否得到解放,最终取决于实现它的人的素质的高低。自由观用先进的理论说明了人类成为拥有科学世界观与信念坚定、求真务实、平等互助的人的原因,提供了通过改造外部客观世界与内部精神世界而自觉实现个人人格完善的方法,进而最终形成人类社会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与整合,达到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自由观具有科学性与先进性,它所追求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指引着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我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先秦儒道思想,也包含着很多张扬人的尊严与价值、追求精神自由与政治自由的积极思想。所以,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自由思想一方面需要以的自由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则需要借助自身传统文化,对其适度加工,以丰富和支撑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价值理论。以儒道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包含着深厚的道德人文精神和充沛的主体自由意识。道德精神与自由意识是人在自觉中对自身生命与生活本身的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解人的道德本性与人生意义的基础上,要求人自觉地实现这种态度,并有效地对其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发生规范和导向作用。然而传统文化的自由思想毕竟产生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或农业文明,历史的局限性必将使其在极权统治者的利用下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的思想资源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伦理道德层面,它高扬主体的意志自由,强化主体的道德自律、道德完善,体现了个体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保证社会自由的合理社会规范的自觉选择,具有政治伦理上的规范功能;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它最终还是屈服于君主专制的强大力量,在与权力结合的过程中逐步走向道德专制,从而失去其自由的本质思想特征。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道家的自由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制政治的毒害,但其自身的缺点也助长了专制政治的罪恶。因此,必须将的自由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自由思想精华,将先秦儒家、道家自由理念中所包含的德治思想、民本主义和政治抗议精神等核心价值与自由、民主政治思想进行比照并创造性地融合,去除其落后性与保守性的因素,发扬其与自由观相一致的人的独立自由和个性解放精神,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成为推进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和制度文明的有力工具。

二、视野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研究的现状

在视野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的研究,属于中国化研究。当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已成为研究中国化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这方面,很多学者注重从宏观方面研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与方向,这对于推动中国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但如何将这些路径和方法落实到具体内容,学界尚缺乏实质性的比较与融合研究的成果。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传统是与自由无涉的、甚至是相悖的,将传统文化曲解为“专制文化”,而无视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与“自由”思想相关的天人之辨、理欲之辨、群己之辨等内容。另有一些学者则偏重于探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相通性或亲和性,而对二者之间的差异与对立缺乏研究兴趣。与之相对的是,还有一些学者在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学说的过程中,片面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拒绝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之间做出先进与落后的分析,从而放弃了要以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任务。因此,在具体内容上如何寻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切入点,并发现两者之间真正的相通性与差别性,是学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具体内容而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从概念、思维、价值三个层面推进。目前,学界主要侧重于从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而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或思维模式进行比较,更应该在此基础上,以的基本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又有具有潜在的普适性价值理念进行深层发掘,创造出既符合的思想精髓与内在本性,又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与世界意义的新理念和新范式。因此,学界在对中国化研究的过程中,更应在价值理念层面进行深层次思考;而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与诠释,则应该根据时代主题的转换而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力求在保留民族特性的同?r又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故而,以“自由”观念为切入点,是从价值层面与人类终极关怀的角度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有效研究的途径之一。

三、视野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思想进行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所以坚持基本原理的指导,以“自由”观念为切入点,寻求与传统文化在价值层面与人类终极关怀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在发现两者差异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理念进行继承与改造,可以使传统文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在分析、还原传统文化“自由”理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指导,阐明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的本质与存在的缺陷,批判地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自由思想,使之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国民进一步的自由发展提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支撑。

(一)明确界定自由观的内涵

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指导,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思想,首先必须明确的自由观的内涵。自由观的内涵,可以从实践的角度,以现实社会历史中的个人如何达到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为最终价值目标来进行研究。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自由是指人能够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生存与发展;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自由意味着人们自愿选择、自觉遵循普遍规范,以获得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就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言,人对自身自由的获得也就是个体实现对自身的本质的占有,获得精神解放的愉悦。对自由观进行文本上的深入分析与总结后,可以以其先进的理论为标尺,分析和梳理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的积极内涵与消极因素,寻求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中符合?r代需求的内容。

(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自由思想的资源,因此,还原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先秦时期儒道自由思想的本意很有必要。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思想可以从思想家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处理中得以展现。

以民本为基础的儒家自由思想,强调率性、修道,力求从德性上建立积极的人生;以成就主体个性为追求的道家自由思想,追求无为、自化,力求从情意上解脱外物的羁绊。这些思想在先秦时期的儒道思想中已经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先秦儒道的思想家们将人生的终极意义与最高价值定位于崇高的精神价值追求。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动摇自身内在的尺度,力求使自己的行为忠实于内在的精神,最终以达到精神自由之境。在获得个体道德修养和意志自由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追求社会层面的政治自由,认为“仁”或“道”才是人民认为国家与君主存在与否的根据,是一切制度、行为及其设施得以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最高标准。这不仅为处理个体自由与他人自由发生冲突时提供了一种合乎理性的解决办法,也决定了先秦儒、道学者视域下的人民与国家、君与臣的性质与关系的设定。只要君王合乎仁德,人民就可以拥立;而对无德之君,人民则有权利放弃、倾覆,甚至杀戮。先秦思想家认为人民拥有对君主进行取舍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个体发挥政治自由的可能性。总体而言,这些思想对个体获得自由之境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了通往个体精神自由、政治自由的具体途径。

(三)以为指导,寻求对传统文化“自由”思想进行现代化的改造

第6篇

关键词:鲁迅;传统文化;反思;生存境遇

中图分类号:I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2-0052-03

鲁迅研究作为一显学成果丰硕,但在对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上还存在偏颇:要不把鲁迅视为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的罪人,要不把他视为一个结束旧传统文化而开启了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启蒙者。无论哪种倾向,笔者都认为是一种主观化的武断。因为鲁迅就是鲁迅,他有自己对传统文化最本己的体悟和感受。离开鲁迅本己的生存境遇去妄加评议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决绝”或“渊源”,都会导致一个背离鲁迅思想价值和意义的倾向。本文试图立足于鲁迅对“现在”的把握、对本己生存境遇的体验,来略谈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批判性审视的反思态度。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审视有一基本点:“立人”:“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正是立足于“人”这个基点,鲁迅开展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而民族、文化和人都只有在特定时空方能显出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鲁迅思想创作的独立价值就在于他能以清醒的态度把中外文化纳入自己的“时空”即“当下”生存境遇来感受理解。

,古老中国封闭的大门被撞开,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发现除“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大中国外,还有另一并列的“西方世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各有其自足性和相对封闭性,且这两个空间互相激烈冲撞,两种全然不同的文化观念既互相吸纳又互相排斥。这是一新的“春秋战国时代”,鲁迅就历史地“被抛”于两个相撞空间的“夹缝”间:他立于此“夹缝”且不得不面对这激烈冲撞和这残酷现实:这是属于他的生存境遇。立于此境遇,西方文化对他而言,是异己之物,可信不可亲且无法驾驭无法左右;中国文化虽可亲却已是一幽禁自己的“笼子”。何去何从?如何选择?作为有思想有感觉的生命个体,他必须生存下去且要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此生存境遇的感受体验中,鲁迅展开与中外文化清醒地“对话”。真正的对话,是每位参入者心怀本己的当下境遇和反思的,否则他就无法传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而对话的生命力就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被抛于历史夹缝的生存需要决定了鲁迅必须进行对话。“对话”本质上就是批判,是面对现实问题,清醒诊断、把握,并进行理性反思和反观。正是在这本真“对话”意义上,鲁迅认识到一切文化都有其局限性,在他那儿不存在任何文化神话,因此在对待中外文化的态度上,他是主张“拿来”:占有,挑选,创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2]而在这“拿来主义”中内在隐含着一种鲁迅思想中最易为人所忽略的一点:“复古”的诉求,即守持与复苏中华民族“固有之血脉”的愿望。鲁迅不是一个为批判而批判,为消解而消解的文化虚无主义者,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解构是立足于“当下”,以积极的建构意向为指引的。

作为一名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鲁迅别无选择面对的是本民族的生存境遇和自己的传统文化。尽管他坚信传统文化已无力保存民族,坚信只有向西方学习才能完成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尽管他也极力批判传统文化,将中国几千年的家法宗族礼教思想说成是“吃人”,但他对传统文化依然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精神联系:即在理智上反传统文化,在情感上却皈依传统文化精神。事实上作为对传统文化持激烈抨击和批判的文化建设论者的鲁迅,恰恰是现代中国最富于传统文化精神的人。因此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复杂又矛盾,对传统文化的审视既清醒也痛苦:他在激烈批判传统文化中扼杀摧残人性的封建思想时,又时常“自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他清醒在于他并不绝对否定中国古代任何一种文化,他痛苦是因为他同时又失望于古代所有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他看到的不仅是文化,还有文化后面的“人”,他对文化的解剖,实际是对文化后面“人”的解剖。在内忧外患的生存境遇中,作为一个被抛于“此”而“在”的知识分子,他的“操心”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忧患与焦虑:他多么希望能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价值中寻找到中国人自我肯定和尊严的依据,多么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推进中国现代进程的“活力动源”。然而在中国历史里,他所看到的却是“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3]希望之深切,失望也就深切。正因此,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比之同时代的作家尤为深刻。

批判不是否定,而是一种反思,一种能达及事物本质的思考,其现实动机在于历史的反思。历史的线性流程往往给人们显示或摆明了事物的来龙去脉,但总为某些观念所遮蔽。因而只有凭借对历史的“清理”方能揭破这些观念的荒谬,触及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现在”筹划“未来”。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公正的:他批判传统却又否定与传统决裂,认为中国新文化建设应“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4]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能清醒认识到传统文化存在的痼疾和缺陷,并能结合民族生存境遇和时代精神,将传统文化的部分内涵进行合理性改造和现代性转换,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使其合理内核得到现代性再生。正如西方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所说:传统是过去与现在不断遭遇、相撞、冲突、融合之中产生的种种可能性或可能世界,是我们所理解的未来,传统在本质上是一个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概念,传统没有封闭的疆域,不是被限定被凝固的,它永远处于被制作状态,指向可能的世界。鲁迅以思想家深刻的洞察力反思到这点,所以在看似与传统文化“决绝”的背后其实是在寻找文化“新生”希望,“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时代”。[5]

文化是人的一种创造。人创造一种文化是为体现人的愿望和要求。反思传统文化,鲁迅寄予寻求的是“民族人”即“现代”健康的国民。而“现代”这一时间概念已表明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立足他当下本己生存境遇。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接触与碰撞,于鲁迅意识中刻下了一鲜明的时间印痕“现在”。“现在”就是与过去、将来的时间性到时,而时间性就是“人”的存在。正是对“现在”这一时间概念的本真体悟,鲁迅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提出了“立人”和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张。“现在”属于个人,同时也属于民族、国家。“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6]于鲁迅而言,批判传统文化涉及的已不是个人好恶而是民族生存。因为时间只对生存而言,“现在”属于活着的人,要保留或批判传统都是为谋取“现在”人的生存发展:“要我们保存国粹,也要国粹能保存我们。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要义。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不管它是否国粹。”[7]由此可看出,鲁迅要改造的是“现在”,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为“现在”的人争取更多做人的权利和生存条件。传统自身已没有了变化的能力,它的任何发展变化都要通过“现在”人的改造和利用,而改造和利用了的传统也就“现在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这种深刻认识,正是鲁迅立于“现在”中国的境遇中感受出来的。反思“过去”是为更好地把握“现在”去争取中国“未来”的发展契机,去思考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的出路和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自身的出路,正是在此意义上,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启蒙者的历史地位是无法抹杀的。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就是立足于“现在”中国才获得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离开了这个“时空”,鲁迅就不再是鲁迅,他的思想文化价值也无法获得认证,当鲁迅在接受开放的西方科学理性光照之时,势必要反观并省思延伸在他脚下的传统文化,所以鲁迅不可能成为一个者或全盘“西化”者。我们在研究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时必须认识到这点。

“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取过做人的权利”,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中,鲁迅洞察到这点,也看到了传统文化自封式的对“人”的扼杀。在他小说创作中,无论是社会底层的农民还是知识分子都无立足之地丧失了做人的权利,人完全被排除在自己的生存空间之外,就连鲁迅自己也如此,他自喻为一个过客,也没有一个自由生活的“空间”。即使有能容纳人的空间也是令人无法呼吸的“铁屋子”,在这空间里,传统文化无形的力量摆布着人,人的生命力畏缩于这一顺从摆布而无反抗。“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吧,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干,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8]有这样“人”的民族是绝无生存发展希望的。鲁迅思想的深刻和睿智就在于他反思到:人创造了文化但文化反过来又可以扼杀人的生命这一文化悖论。在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中国历史中,尽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又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9]但传统文化负面因子的影响使得活着的人只是些被砍去了藏着思想中枢的脑袋而还能动作――“服役”的国民。人的内在欲望、情感、意志和外在言语行动:“是早已布置妥贴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凌虐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地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10]传统文化的封建因子所导致的对“人”的个性斫伤与戕害,对“人”的思想与自由权利的规范与牵制,不能不激起鲁迅强烈的反抗、深刻的怀疑与否定的批判:人人都既吃人又被吃,既被吃又吃人,从而失去了作为独立“人”的理想,失去了追求独立“人”的价值能力,也失去了作为独立“人”的合理人生――这不只是个人的悲剧,乃是整个民族的悲剧。鲁迅的这种基于人的生存意识的文化批判,显而易见是为改变“现在”人的生态环境和民族的生存境遇的。

历史文化不是永不回返的某种独一无二的东西。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传统不承认有什么过去与现在,相反,历史文化将传统相应地伸展到“现在”,深入现实之中。正因此,鲁迅基于“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就更显深刻。他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理想在不撄”,“宁蜷伏堕落而无进取”,是以牺牲个体人的欲望、情感来换取整个社会关系的和谐平静。正因此,鲁迅读古文化史,唯有寂寞萧条之感。清醒反思中他更多看到的是传统文化负面因子所导致的个体生命戕害与个性沦丧。“魔鬼手上,总有漏光的处所,掩不住光明”。[11]所以他要反戈一击,“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一条活泼泼的生命之路,这就是他“立人”的现代文化价值意识。“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12]“向来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13]反思到传统文化对“现在”人的思想的渗透与规定,鲁迅激情地呼吁着一个真正的“现代人”,就要“大胆的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14]“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15]把对文化的反思与对人的思考紧密结合,是鲁迅立于“当下”的生存境遇的最本己的生存之思。

执著现在重视自我生存体验,也是鲁迅改造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他强调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要“睁了眼看”,“人们的确是由事实而重新醒悟的”。鲁迅深知“现在”是“过去”的继续与变异。在他看来,中国历史上的两种时代:“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与“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正是中国人现实奴隶根性的由来。这样鲁迅就对奴隶性文化的历史展开了“刨祖坟”式的反思,进而促使国人从“铁屋子”里醒来,重塑敢想、敢说、敢干的现代文化人格。“从前没有听到苦闷的叫声。即使苦闷,一边叫错;少的老的,一起摇头,一起同骂”,[16] “中国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致老死”,生命要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17]“立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和重本己生存体验,势必促使鲁迅反思传统文化的同时,首先面对的就是处于传统文化中的自我。人有作出个体决定的独创倾向,同时又必须依赖于某种传统,在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二律悖反的冲突。在鲁迅正如此,处于当下本己的生存境遇,鲁迅体会到了传统惰性的强大而深感悲凉沉重,他竭力发现并摒弃自己灵魂中渊源于古旧文化的鬼气与毒气:“别人我不论,若是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是的确的。为了教书,至今也还在看。因此耳濡目染......但自己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18]就是在这最本己的自我反思中,鲁迅表现出作为独立个体生命的自我欲望、情感、理性,开出国人新生之路的希望。也是在此清醒反思中,在“五四”不乏盲目的热情乐观时,唯有鲁迅时时用历史的顾盼,“抵抗暗夜的袭来”,而深处忧患孤独之境。

传统既是一历史概念,又是一现实概念:它不是历史陈迹,不是已死亡的东西,而是来自“过去”且“现在”仍有生命活力,是“现在”的“过去”,是“现在”的一部分,并且还是“未来”的基因。传统文化是无所不在也是无法割断的。作为中国思想界之精神战士,鲁迅面临着深刻的历史性冲突――从共时性角度看,处于中西文化交互撞击与震荡之际,他必然会接受现代意义的价值观念;从历时性角度看,他又处于蕴含着传统文化结构的现在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传统保持着亲和关系。这种深刻的悖论使鲁迅产生了一种悲剧性生存意识:既要把自我视作传统与现实的异己力量,又要观察醒悟出自己与之对抗的传统文化的生存关系。他要批判的不仅是“吃人”的历史、可憎的现实,更有满带“鬼气”的自我。他要与传统、现实,更要与自己进行搏战,其间的悲凉与寂寞、痛苦与沉重使他反思传统文化的心情、态度更显复杂。事实上鲁迅反思传统文化过程中显示出的乃是他向自己的生存境遇和局限的抗争精神。于这种抗争中,鲁迅选择了自己的命运与生存的方式,同时也接受了命运所带来的责任:执著“现在”,反思“过去”,开出一条真正“现代人”的新路。“遇见所是和所爱的,他就拥抱,遇见所非和所憎的,他就反拨”,[19]鲁迅就这样“背负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力图使中国的国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20]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21]被抛,是人的命运所在。当命运把鲁迅历史地抛在两个“空间”的夹缝,两种文化的对峙之际,除了面对,除了反思,除了抗争,他别无选择,他只能与夹缝、对峙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管这条路有多漫长、多坎坷、多孤寂,他只能孑孓而前行。

参考文献

[1]鲁迅.坟・文化偏至论[A].鲁迅文集[C]. 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2年版. (以下同)

[2]鲁迅.且界亭杂文・拿来主义[A].

[3][5][8][10]鲁迅.坟・灯下漫笔[A].

[4]鲁迅.坟・摩罗诗力说[A].

[6]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七[A].

[7]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五[A].

[9]鲁迅.且界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A].

[11] [17] [21]鲁迅.热风・四十,六十六[A].

[12][13][14]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A].

[15]鲁迅.坟・论睁了眼看[A].

[16][18]鲁迅.坟・写在坟后面[A].

第7篇

中西文化的对比性差异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世界化而日益凸现出来的,实际上,从、历史、文化学等视野对中西文化的对比性差异感兴趣的人是非常广泛的,在西方许多著名学者中,只要一进入学术的大视野,就无法廻避以整个人类的历史(人类学意义)和全球视野(人类学意义)也即广义文化意义的考察范围,或者从人的最基本的本质出发来思考,这时你就不得不发觉中西文化对比的意义,这些问题最尖锐地反映在对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古代民主制度的产生这二个问题的讨论上,因为它们是与在历史和社会视野中的动力性问题,而这二者在几乎是没有出现的,:

(1) 为什么发达的中国古代文明没有出近代科学技术?

(2)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却没有在当时产生希腊-罗马式的政治民主?

这两个问题所涉及到的、虽则不同,但它们际上具有相同的大文化的意义,

1、 "李约瑟难题"的“杨振宁解答”

在西方学者中,由李约瑟 (Joseph Needhan 1900-1995) 对中国科学史的专门而提出的第一方面的问题而具有代表性,被称为“李约瑟难题”的问题的本身存在不同的理解,与此相关的此前与此后的大量讨论、观点、论据更是难解难分。而现时由著名华裔物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再次提出这个问题而更令人中国人震动,杨振宁先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并在当代物理学研究领域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他个人在中西文化环境中的地位,他的观点无疑具有重大的影响,他把现代科学的最具基本性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和元典《易经》联系起来,直接指出其中存在有负面性关系,这无论是在理论上或感情上都是一种深入的冲击,从影响来看,实际构成了对“李约瑟难题”的“杨振宁解答”,可以说是再次挖动了中国人自家的祖坟,我们不禁要问:这禁锢千年的幽灵能受到震动而苏醒吗?

据报导,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论坛”上,杨振宁先生在他的演讲中认为,中华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采取“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受《易经》的影响,“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杨振宁先生认为,近代科学是把归纳法和推演法结合起来而发展的,推演法对于近代科学产生的影响无法估量,中华文化的归纳法的来源就是《易经》,但中华文化没有发展出推演法,在中华文化里,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易经》中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天的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而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杨振宁先生仍然表示,他并非是想攻击中国的传统哲学,因为“天人合一”的内涵不止是内外一理,而是远超过内外一理,从“天人合一”产生的观念是天人和谐,天人和谐对于中国传统思维与社会的影响,比因为植根于“天人合一”、所以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的影响还要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关系是复杂和多层次的,杨振宁先生虽然是主要从现代科技的角度出发解答这个问题,但所涉及的内容仍然十分广泛,实际上他的问题包含有科学观,文化观和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本质理解,这些研究和观点在现代学术界和专门研究领域都已是聚讼纷纭的大课题,在西方学术界,对科学的本质和科学进步的动力问题的研究就是现代科学哲学的漩涡中心,比如,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和综合无疑是最主要的,但是真正导致科学的革命性的进步却不仅是由科学方法或理论本身所能提供的,库恩(Thomas S。 Kuhn 1922—1996))的理论就表明了这一点。就具体的科学研究来说,直觉的重要作用几乎是所有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不可缺少的因素,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在他的名著《皇帝的新脑》一书中就坚持认为直觉的洞见超越了所有的形式方法,包括纯粹而严格的数学,他的书名的比喻是意味深长的, 可以作为我们的第一个问题的反证。而直接从中国文化的本质角度审视科学的本质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可以把我们的视野带入一种大文化的基础性研究,这给所有的学术理论带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响。

2、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

第8篇

一、和谐渊源考:“和”、“谐”探源

和谐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从字源的角度探索“和”、“谐”的指物性、象形性及其涵义,对于分析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起源、本质及其意义有很大帮助。

“和”必然有一定的“度”和“量”的要求。做到适中、恰好。这个“度”和“量”的要求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必中节”思想。《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必中节”就是要做到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如,儒家对于“乐”的教育就是严格遵守“中节”的原则的,“乐而不,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不、不伤就是适中、恰到好处,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和”。

从以上的字源分析可以看出,“和”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在多样中“调剂”,兼容各种矛盾关系,调剂以达相成相济的和谐理想之状。

“谐”也有两种写法――“”与“谐”。现在通用“谐”。“谐”与“和”同义,都指音乐的和谐与协调。《说文解字》释“”曰:“乐和也。从龠,皆声。《虞书》:‘八音克。”’可见“和”、“谐”两个字都有音乐或语言调和的意思。同时,《说文解字》对“谐”还有这样的解释:“谐。恰也。从言,皆声。”“凡从皆声字,多有和同义。”《说文解字》释“袷”为“谐也”。这是互训同义的现象。所以,“谐”具有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协调一致等意思。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重心集中在“和”上,其主要涵义由传统“贵和”思想演化而来。《论语・学而》记载:“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以“和”最为可贵,含有价值判断的深刻意义。所谓“和为贵”,就是说和谐是宇宙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和价值,是治国处事、礼仪制度的价值标准。中国古代在谈及“谐”的时候,更多与“和”相连。在中国很早以前就有“和”与“谐”互释的情况出现,如《尔雅》“谐、辑、协,和也”,《尚书・舜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周礼》“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左传》“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襄公十一年》),这些都是“和”、“谐”并用的例子。

“和”、“谐”原与音乐有关,指声音相应,伴奏适度,后来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谐是一种相对的矛盾状态和破解矛盾的行为过程,“和谐”的意思即通过“调剂”、“配合”等手段,建立“匀称”、“适当”和“恰当”的整体。和谐也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或特殊存在状态,它允许和鼓励差别的存在,它接纳和正视矛盾的出现,它更善于对矛盾进行解决,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矛盾不断解决的过程就是和谐不断实现的过程。和谐既是矛盾的统一体,也是矛盾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和谐本质析:“和”、“同”之辩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和谐”的本质是理解、包容、尊重,即“和而不同”。其实,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有不少人将“和”与“同”混为一谈,认为“贵和”就是无原则地追求毫无差异的“同一”。其实,“和”与“同”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的统一,是“和”;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斗争,是“异”而不是“同”,但它们又同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一直与“同”作为一组相对的哲学概念出现,“和谐”的本质也是在历次“和同之辩”中逐渐凸现出来的。

开启中国历史上“和同之辩”先河的是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认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他对“和”与“同”的区别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发,认为西周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对和谐的本质有了深入的认识。“以他平他谓之和”,“和”是聚集不同事物而得其平衡,是不同事物或对立之物之间的统一。“以同裨同”即为“同”,是同类事物的简单相合;是单一事物的机械相加,否认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差异。史伯还论述了“和”与“同”的功能差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能产生新事物,把相同事物叠加起来的“同”却不能产生新事物。此外,在价值取向上,史伯主张“取和去同”,反对“去和取同”。“取和去同”可以使国家兴,而“去和取同”则必使国家亡。

继史伯之后,春秋末年的晏婴与齐景公进行了历史上第二次“和同之辩”,说明“和”是对立之物的相济与相成,将和谐的本质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齐景公问曰:“和与同异乎?”晏婴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烨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在那次对话中,晏婴引用了一系列诸如“水、火、醯、醢、盐、梅”、“清浊”、“小大”、“短长”、“刚柔”等相反相成的概念,指出“和”不仅是对立物的统一,而且还是对立物之间的“相济”和“相成”。例如烧菜做饭,除了具备水、火、醯、醢、盐、梅等各种原料,还需“(火单)之以薪”,味道淡的,“济其不及”,味道浓的,“以泻其过”,这样才能烹饪出一道美味的佳肴,人吃了才能心情舒畅。“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单一原料相加,就做不出美味的汤来。五味相和,才能产生美食;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的音乐。他强调了“和”本来之“调剂”与“相成”的动态意义,是对和谐本质认识的一次重大深化。

历史上的第三次“和同之辩”是在孔子与其弟子之间进行的,他们对“和”与“同”进行了辩析,对和谐的本质进行了总结性阐释。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里的“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包含着不同或差异。孔子从伦理道德的高度将“和”与“同”看成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分标准,“君子”之“和”,讲求对话、兼容,从善如流;“小人”之“同”,囿于一团和气。由单纯地区分“和”与“同”,深入到治世与伦常的主体――人的层次。在此,“和”不仅仅是与“同”在本质上相反的概念,更是人们处世待物的基本原则,开始具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意义。

从以上三次著名的“和同之辩”中可以看出,“和而不同”是和谐的本质意蕴,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要求。尊重和允许不同要素、各种差异存在的“和”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法则。“和而不同”的本质决定着事物 的发展,它是强调事物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同”是抹杀矛盾双方的差别性,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去异取同,而“和”并不是没有斗争,而是使斗争的各方实现和谐相处,是矛盾双方有差别的统一,是相反相成、互补互济的共生共处,从而能够促进事物向前发展。

三、和谐意义释:身心、人伦、社会、天人

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是人对自身、他人、社会、自然这四者关系的协调和平衡程度的一种确认。“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和是天下万物所应遵循的普遍准则,和谐文化对于身心、人伦、社会秩序以及天人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身心方面,中国传统和谐文化重视通过修身养性实现人的自我身心和谐。自我身心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欲与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儒家首先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论语・尧日》),反对放念,“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和物质利益时,不能将它们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目标,而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见利思义,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将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有机结合以实现身心和谐的思想体现。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可见,修身养性是实现自我身心和谐的关键,这需要做到“修德”、“讲学”、“向善”、“改过”,这是实现自我身心和谐的路径。

在人伦方面,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主张“仁者爱人”,提倡宽和处世,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仁,亲也,从人从二”(《说文解字》),所以,“仁”本身就是一种关于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实现了“仁”,才有可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既然“仁”是和谐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仁”,进而达到人际“和谐”之境呢?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是儒家实现人与人和谐的一以贯之的方法。在儒家看来,推己及人的致和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另一种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中国传统文化以“仁”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和谐思想,其适用范围可以不断扩大,逐渐延伸至社会、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对实现民族和睦、社会稳定以及国家之间的和谐都有重要意义。

第9篇

关键词:室内环境设计;中式元素;应用研究

室内设计对提升住户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文章以室内设计中,中式元素的应用情况为基础,提出了中式元素使用的要点,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并奠定日后工作开展的基调,提升工作质量。

1中式元素的特点

1.1具有传统文化韵味

中式风格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成熟传统文化为基点融入现代元素,为现代室内设计注入柔美的中国古典情怀。他不仅元素的融合堆积而形成的,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现代人的审美,让现代人感受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1.2讲求气韵上的求真之感

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中式元素是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室内装饰设计并不是形式上的中规中矩,而是讲求气韵上的求真之感。中式风格通过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和提炼,将休闲文化得以诠释和延续,和谐地融入现代科技文化元素,相辅相成,塑造出独特的中式风格。

2中式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2.1中式元素中的自然追求

部分专家学者曾经提出,中国的传统建筑空间特点,比较满足当下生态环保以及能源节约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可以满足世界思潮的设计结构。我国的传统室内装饰艺术,比较关注自然环境,但是对自然环境的追求一般都集中在内外空间关联或者是内外空间渗透方面。为了让设计更加的符合自然景观、更加的自然,可以让内部空间和室外的空间相互结合,构成具有鲜明特征的整体性空间。低层次的豪宅打造的是符号化;中层次的豪宅打造的是去符号化(现代,极简反装饰主义);高层次的豪宅富追求天人合一,建筑景观与人的和谐共处,所有的具有文化使命感的设计师都需要做这样的一个事情:让我们的使用者,站在现在的价值观下,感受到舒适优雅的中国。

2.2中式元素的对称设计

我国的传统中式设计风格,通过对称均衡的方式,让建筑看起来更加稳固。在色彩的选用上,一般都是选择比较朴素且比较稳重的颜色,通过木材或者石料等来承载这些颜色。从古至今,我国的建筑设计都比较崇拜自然,而且讲究的是万物共生。目前比较常见的装饰物品都是木质材料的装饰物,雕工比较精湛,并且绘制也比较考究。典雅的造型配合天然材质的木料,让所有的工艺品在制作的过程中都有其特有的故事,体现了朝气。通过传统材料搭配现代工艺的方式,使用不锈钢岩石或者是实木等各种木材相互搭配,提升了设计的现代感,还透露出中式的效果。因为中式家具大部分都是深色为主调,所以中式设计比较经典的留白空间中使室内环境以及色彩都比较和谐统一,利用布艺点缀等形式让室内空间设计的氛围更加浓重。

3中式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用具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通过使用用具可以实现出设计效果。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室内设计要实现刚柔并济,这样的环境氛围才会更有利于人的居住。所以在用具的使用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中式元素。比如在客厅设计的时候,可以利用小型的盆栽、石头等进行环境的装点,具有生命力的盆栽和具有坚韧性的石头会使得整个客厅的刚柔效果得到提升。再比如在卧室设计的时候,可以利用窗帘的图案选择以及一些必要的挂饰来增加卧室的温馨氛围。

3.2竹与藤

竹和藤也是传统室内设计中利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材料,因为这两种材料更有自然的感觉,所以在装修中强化其应用,可以使得装修整体更显质朴。在竹藤处理技术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现阶段的竹材和藤料有了更好的品质,一些传统的装修元素在材质基础上可得到更好的应用,如此一来,材料和中式元素的结合性显著提高。而通过将这种效果强化,可使得室内装修体现出不同的美感。

3.3动物图案

对于动物图案的使用,自古以来在我国的室内设计中就经常见到。从传统文化方面进行考虑,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寓意,所以在室内设计的时候,根据住户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风格特色,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图案,可以体现出装修的特殊蕴含。比如在传统文化中,龙凤狮象这些动物有着比较美好的象征意义一,而从图案上来看,这些动物图案本身具有大气、威仪的特点,如果在室内设计中合理运用这些图案,就会是室内空间呈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此外,比如鱼蝙蝠等这些动物形象,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如果将这些图案合理的应用到室内设计中去,不仅可以使室内环境显得灵动,而且可以提升室内环境的文化内涵。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居住功能上面,对其室内空间设计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室内设计是强化居住环境的重要工作,而在内饰设计中,应用不同的元素会有不同的效果。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我国,将中式元素应用于室内设计中也越来越常见,所以积极研究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中式元素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设计应当追求东西方的融合,更强调用现代的语言线条做出东方的意境与灵性,而非东方传统元素的堆砌。项目材质的使用,温润而富有质感,自然而朴质,呈现最本质的美。以安静朴质的设计手法营造中国好宅,在空间营造更多的东方气派。看不到一个传统的中式符号,却呈现了一个富有东方精神的静谧空间。设计处处追求五感体验:尊重感、高贵感、安全感、舒适感、愉悦感。空间的设计,本质是对五感的设计。不一定用富贵材料的堆砌,而更注重超越物质层面的五感体验,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贵气,本质上仍然是源自对人的尊重和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邓后平,刘芬芬.室内环境设计中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6,(12):294.

[2]孙毅.浅谈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创新与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1):35-37.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中国画教学;问题及对策中国画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其学习的基础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画,我国在高校中也进行了中国画教学的实行,但是由于受到来自各方面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画的教学在其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些方面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画在我国的继续发扬,不利于很好的发挥中国画的精髓。因此,本文就针对在我国中国画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策分析,希望对我国在中国画教学中起到一定的帮助。

1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进行中国画教育中一般都是以高校学生为主要的学习对象,一般学生在对中国画进行比较深入的学习都是在进去高校后,在高校中的学生在文化知识中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相应会有些了解并且具备有一些文化底蕴去理解中国画理论中的一些观点,但是就我国目前在高校中进行中国画的教学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使得中国画教育在进行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力。

(1)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哲学知识的缺乏影响到中国画的教学。中国画的学习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哲学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对其也应该具有良好的掌握。首先,在中国画中有很大的部分,如绘画的风格、表现的手法和艺术的规律这些方面都是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以及美学的思想。在中国画的绘画中强调的色彩、构图和意境的辩证关系还有用墨时讲究的浓淡之间的协调等等都是源自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思想,要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些基本思想没有进行了解和分析就无法正确地领悟到中国画在制作过程中所要体现的一些美和蕴含的深意,因此就无法继续的学习下去。再次,中国画中所参考的不同画家作品也显示出不同的哲学派。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中有比较偏向于儒家学派的也有偏向于道家学派的,要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没有一定的了解基础,在面对这些作品鉴赏时就无法感受到画中的真谛,对于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阻力。中国画中的内在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画中蕴藏的各种意境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要是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就很难在画中感受到其绘画的妙处,也无法体会在作画的本质,因此也无法真正学好中国画。因此,中国文化和古代哲学知识的欠缺是在进行中国画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学生不具备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就无法真正学好中国画。要是老师也没有具备良好的古代哲学知识在进行教授过程中就不能将画中的美妙意境和其本质很好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教学质量急剧下降。

(2)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影响到中国画的教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面临着整个世界。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接受者世界文化的冲击,文化只有在保留本质的前提下不断的融合发展才能使其逐渐的发扬光大,但是中国画与西方的西洋画在本质上有着区别,由于中国与西方的民族理念、历史发展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导致在绘画中所体现的技术特点和表现手法都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使得影响到了中国画的教学。中国画中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着重强调在绘画中要体现自然美。在作品中要让人感受到对“神”的崇敬心理,其在作品中追求山水之间的一种十分自然的状态。但是西洋画则不同,它们讲究非常严格的比例关系和十分真实的光影效果,在西方的绘画作品中追求的是一种极具客观性质的东西,两者如果同时描绘自然风光,在绘画方式和表现手法上绝对会相隔迥异。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绘画作品的展示也截然不同,两种不同文化基础的绘画在收到相融时一定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在这过程中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采取何种比较适宜的手段和形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能够在不同的绘画风格中各自的取长补短,不断促进中国画未来的发展。

(3)中西绘画中思维转换的难度。由于我国在美术教学体系中的建造较晚,所以受到西方绘画思想的影响和限制就较多,在目前我国的中国画教学中对绘画作品的评定标准还采用的是西方绘画的标准,这样根本就不适应本国国画的基本思想,由于选择西方的评定标准使得在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受到西方绘画思想的影响,但是中西方在文化和绘画理念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性,这种西方的绘画思想的深入将会禁锢或者扭曲原本传统中国画的本质。

2针对中国画教学中问题提出的几点对策

中国画教学体制虽然已经逐步在我国教育中建立起来,但是由于起步时间尚早而且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在真正进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要继续完善中国画教学将中国画传承下去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教学质量,努力提高整个中国画教学水平。

(1)建立完善的中国画教学体制,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中国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由于中国画的教学在我国整个教育体制中起步的较晚,整个教学体制还不是很完善和健全,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健全和完善中国画的教学体制保证教学活动的完成,再次就是中国画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为基本,在进行中国画教学之前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史方面的知识传授,让学生首先具备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中国画的内涵。在掌握中国文化知识之余还要适当地补充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历史知识,学生在进行中国画的学习时不可能完全不理会西方的文化和绘画理念,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对其在学习中很好的区别两者之间的不同起着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2)在中国画教学中要重视书法课的学习。书法其实也是属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增加书法课时也是在让学生增加绘画实践机会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书法是中国画学习的基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进行中国画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重视书法的教学和内容。

3总结

中国画的教学中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思想也不能总是故步自封。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不能临阵退缩而是要采取适当的解决手段去完善这些问题,并且找出一种最佳的教学手法去很好地融合中西方的绘画理念和手法,使两者之间能够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参考文献:

[1] 杨军.高师中国画造型基础课教学现状的反思[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

第11篇

一、在室内设计中加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优秀传统文化是室内装修设计发展壮大的肥沃土壤,也是其发展的基础,同时,因为室内装修设计是社会文化极为重要的成分,在其当中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就有深刻的内涵。在大体上判断,不论是什么风格的室内装修设计,它所代表的必然是物质与精神家园的结合体,同时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心理结构,它反映的是雇主内心层次的需求。因此,整个设计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设计风格不仅反映了设计师的审美和世界观、价值观,还把同时代的主流文化特色做出完美的诠释。在纵向看,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所代表的时代文化。虽然不断有新晋的室内设计师宣称,在设计的前沿角度讲,前卫设计一定要抛弃传统,倡导摒弃旧物,但是从实际出发,从雇主个人需求出发,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参考传统还是必要的过程和步骤,所以,在室内设计的过程同加入优秀传统文化是肥非常必要的,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求。

二、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传承形式

1.儒家思想的融入

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倡导的中庸思想,展示着儒家对天人合一的高度重视,这种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数万中国人,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存、和谐统一也成为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标准。由此而来,专业室内设计师也将儒家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当作共同遵守的设计哲学,不仅将天人合一的设计哲学作为中国室内设计的最基本哲学基础。也就是这种设计哲学的深远影响,促成了在中国专业设计师公司中出现众多设计师,他们在为雇主设计居家结构时,往往对田园、山水和自然非常重视,力求将精妙的设计运用到室内设计当中,让雇主居住其中能将自然的美丽融入到生活中。当然,倡导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在设计装修设计中得到了极大的利用。例如,在室内设计当中,如果设计过于简单,不做任何装饰,雇主在居家生活过程中就非常空旷,显得简陋、没有生机、温暖的感觉;相反的,如果在室内设计当中过分的使用繁复奢华的装饰,又会让人感觉俗气,没有家庭的轻松愉悦。在这种矛盾中,如果将中庸思想融入居家设计,会有效的调节这种矛盾,使其恰到好处,不过分用力也不随便,在给雇主赏心悦目之余,也更好的满足雇主的内在精神需要。

2.道家思想的融入

代表道家流派的代表性人物,老子认为:美在于道,而道的本性在于自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法自然。通过现象看本质时,我们发现老子所倡导的道法自然几乎呈现出一种虚无缥缈的状态;道法自然的状态不能用语言理性的表达、逻辑的表达,这种“道”,超出了人们所存在的语言世界,他的传播过程不需要繁复的语言,而是通过人类语言这一项符号系统来实现文化传播的,所以,道法自然也有抽象的自然属性。道家的这种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丰富我国室内设计的空间内涵,使室内空间设计出现许多虚实结合的围合,并且,这些围合还可以相互交错、共享和穿插。例如,在室内门窗的设计中,可以将室外景色引入到室内中来;在室内空间进行隔断设计,可以将一个房间内的装饰设计完美地引入到另一个房间之中,通过彼此借景的方式,使室内空间设计更具开阔感与流动感。其次,道家思想应用到室内设计中的另一种体现就是“高雅的风格”,道法自然文化思想的应用,可以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充满文学气息的室内氛围。这种意境室内空间被营造出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设计师将虚静思想融入到了设计过程中、将道家讲求的阴阳相对和轮回的自然规律通过阴阳鱼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使传统文化中“连年有余”的美好愿望在室内设计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从造型上来看,融入了道家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造型从本质上来看,其属于一种带有意象性的造型,这种造型的好处就是既能够具象体现、也可以抽象隐含,还可以增加室内设计的内涵。例如,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就常常会借助屏风和陈设架等类似装饰设计来达到对人们的视线造成一定阻隔的作用,从而使得室内分景设计可以被完美的体现出来,然后通过对一些半通透装饰品的利用,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含蓄美。现代室内设计之所以在门厅内进行屏风和陈设架等装饰设计,其最初的原因是设计师从风水学方面进行考虑,有效地避免客人一进入到门厅就会看到起居室全貌的情况出现,从而达到一种穿堂设计,使门厅和起居室被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空间。此外,由于道家思想的融入使得设计师们对于室内外空间联系性设计的重视度比较高,所以,在室内设计中沿袭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对传统用色手法、古雅质朴的材质以及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为居住用户带去一种引人入镜、心旷神怡、宁静简淡之感。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实际应用情况

将传统文化运用在室内设计中,可以使居家的设计有丰富的感官,将空间美、色彩美、和谐美和意境美完美的表达出来。在带有艺术色彩的设计中,真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室内设计当中来的,他们所依仗的不仅仅是带有局限性的参考和模仿、借鉴和参照,他更多地常态化表达是在提取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赋予其更鲜活的生命力。在实际应用情况当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是将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进行直接的应用。室内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将雕花家具、古董收藏、书法、国画和镂花屏风等元素运用其中。让居家空间可以被更好的划分,以达到丰富空间层次的目的。其次,在居家设计当中间接性的使用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实践的过程中,反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不仅可以直接引用,还能通过提取、放大和概括的方式加以利用,这种元素的融合可以使室内设计有新的突破。与此同时,现代元素与优秀传统元素的有效结合是极其有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的道路。室内装潢设计的不断更新,多种设计风格不断登上舞台,在众多风格中,业主选择的不仅仅是一种设计形式,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倾向,一种内心向往的归属。在物欲横流的纷繁世界中,回归精神家园、回归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必要选择。饱含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有其坚实的群众基础,在室内装修设计当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也是时代赋予设计师的历史使命,是历史洪流的选择。

作者:孙越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第12篇

然而,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还存在着重记忆轻感悟、重德育轻美育、重内容轻形式等一些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在浮躁的社会环境和应试教育的制约下,教育变得急功近利。不仅学生常常抱怨:为什么现代人还要学习古人的文章?教师的教学也往往只停留在工具性上,满足于字词的疏通和掌握以及语法现象、句式特点的辨析等方面,而不是文化的传递和弘扬。

要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应具有“忘怀以造事,无心而为功”的思想。所谓“忘怀以造事,无心而为功”不是说什么也不做,什么都不去追求,而是指教师要放眼长远,不为社会压力和个人欲望所累,准确把握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发挥语文学科“人文化成”的教育功能,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自觉地、有机地进行文化熏陶,用传统的文化精神为他们打造一点“精神的底子”,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以致终身受益。

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的效率之所以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考试制度的制约下,只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把文质兼美的文化精品,寻词摘段,用解剖刀肢解,将文化传承降格为语文训练。这样就难以实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真正的现代语文素养教育。如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诗句,它们都是由极简单的平常词语构成,如果只分解其词性,把本身的词义解释相加,是无法欣赏其深厚的文化意蕴,感受其动人的美学韵味的。因此,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不能仅仅注重记忆和背诵,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感悟。而要有效地让学生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就要以现代视角,借助现代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阐释。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因而,传统文化教育往往被简化为传统美德教育。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实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正如先生所说,要开发人本身所具有的美好的东西,这不是要外加一个什么东西,而是要把一个人内在美好的本质激发出来使它升华、丰富,跟这个世界建立一种更加广泛的联系。语文教育要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激发学生的生命力,让学生获得向善的情感力量,就要使学生体悟到至真的美感,达到一种超功利的人格审美境界。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即进行审美教育,也应是语文学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之一。

一、发掘传统文化中的音韵美

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这是语文的基本功。接受美学认为,作品能否实现其价值,一定要靠读者的阅读来衡量,白纸黑字只有在读者的接受中才能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勃勃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实质上直接参加了作品文学价值的创造。当然,这种阅读决不是表面上的浮光掠影、一目十行,读者应积极地表现出主观能动性――如运用知识、调动经验、发挥想象、投入感情、深沉体验等。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应从美学欣赏的角度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

如在《阿房宫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结合语言教学,让学生领会汉语语音音节清晰、音调变化丰富、富于音乐感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汉语语音本身的美;另一方面要提供现代著名朗诵大家的朗诵光盘,使学生在跟读、朗读之中体会语言美,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学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大大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学作品的兴趣。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语言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就能提高,阅读的兴趣也会变浓。

二、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情感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交流,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推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切忌进行空洞的说教,牵强地联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披文以入情”,精心创设审美意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在这个过程中,审美情境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是从学生审美心理自由出发而设定的,因而,较之单纯的说教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并引起审美情感的共鸣。

如在讲读《赤壁赋》时,着重让学生体会“清风徐来……水光接天”一段,描写的是一幅月夜江色图。“清风徐来”,见出秋气之爽;“白露横江”,写出秋意之浓;“水光接天”,状摹秋水之大。秋江浩阔,自然激发了作者浩阔的胸襟。作者对秋江秋夜的欣赏,举酒咏诗的举止,都分明传达了欢愉的畅游之情。通过对全文优美意境的感受,在学生的眼中,这篇文章呈现在自己眼前时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而是活生生的绚丽图画,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认识和感悟。

三、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形式美

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漠视言语的形式,而过分关注言语的内容。以对语言文字所附的思想、内容的理解代替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实际上语文学科一方面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要教给学生语言规则,使其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这种工具,并能借助这种工具欣赏、理解别人的作品;另一方面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又要排除万难促使学生跨越语言规则的障碍做尽情尽意的表达,并超越作品的语言去挖掘作者语言变形之后所表达的情和意。这正是解决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面临的“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窘境的金钥匙。

四、启迪学生创造美的智慧

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既应注重引导学生欣赏美、认识美,又应注重启迪学生创造美的智慧,训练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有美的创造、美的发现,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同样,诗歌欣赏也离不开想象,诗人以简约的语言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巧妙地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完成对文学作品的转换、补充、再创造,从而领会其中蕴含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