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7:34: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艺复兴的艺术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文艺复兴;洛可可;巴洛克;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123-02
1 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变革时期,最早发源于14世纪末的意大利,其原意为“重新发现古代”。但是它却绝非单纯的复古,实质上是通过学习古典的途径创造新的文化和新的艺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为人文主义。它的核心是肯定人性和道德,要求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体现在欧洲文艺复兴家具上的文化艺术则强调实用与美观相结合,以人为本,追求舒适和安乐,赋予家具更多的理性和人情味,形成了实用、和谐、精致、平衡、华美的风格特征。
欧洲文艺复兴家具在古代希腊古罗马家具的古典文化基础上,吸收了东方中国家具文化,并结合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经济社会结构以及不同的民族特性,形成了各个国家各自不同的文艺复兴家具文化艺术的风格特征。如严谨、华丽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稳重、挺拔的德国文艺复兴式;简洁、单纯的西班牙文艺复兴式和刚劲、质朴的英国文艺复兴式,这些特点又都融于欧洲文艺复兴文化艺术总的风格特征之中。
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根据装饰内容和材料的不同还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的装饰图案多是生活场景和古典神话,雕刻为浅浮雕,材料大多用胡桃木,注重结构需要和材料特性,使形式设计得到更多的自由性和正确性;中期装饰图案为人体美或兽爪脚,雕刻为深浮雕和圆雕两种,完全以模仿古罗马石质制品的形式为主,阻碍了家具的正常发展;晚期的装饰图案为蔓藤花环和彩绘人物,雕刻为灰泥模塑细工装饰,材料为胡桃木,晚期哥特式窗格装饰与文艺复兴的形式结合,形成了一种综合风味,同时灰泥模塑细工装饰产生高雅优美的效果。
2 巴洛克风格的家具
巴洛克文化艺术是16世纪末开始于意大利,17世纪和18世纪初遍布欧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的一种艺术潮流。巴洛克艺术风格是在文艺复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却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静止、挺拔、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追求浮夸、奇异和怪诞,把建筑、家具、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风格的最大特点是以浪漫主义精神作为形式设计的基础,在造型意识上与古典主义大相径庭。它创造于意大利,影响遍布整个欧洲大陆。巴洛克风格家具的最大特点是舍弃了文艺复兴时期复杂的装饰,将富于表现力的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而着重于整体结构塑造。由于这些改变,使坐椅已不再采用圆形旋木与方木相间的椅腿,代之以整体的回栏状椅腿、椅坐、扶手和椅背,并采用织物或皮革包衬来替代原来的装饰。这种改革不仅使家具造型在视觉上产生更为华贵而统一的效果,同时在功能上也更具舒适感。
历代建筑文化艺术都是家具文化艺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源泉,巴洛克建筑艺术上的一些特征如动感曲线、涡卷装饰、圆柱、壁柱、三角楣、人柱像、圆拱等都十分广泛地应用于家具中。尤其是家居设计往往由建筑师为适应建筑和室内的装饰而设计制作的,家具在构成要素上多考虑适用的需要及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采用建筑形式来创造具有统一整体的家居效果。因此,使家具更多地表现出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特点,并且也深深地影响着以后欧洲各时期的家具文化艺术。从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巴洛克家具文化艺术开始,欧洲已经形成了以法国为中心的家具文化艺术发展运动,但是各国又有其独自的特点:意大利巴洛克家具华丽;荷兰巴洛克家具典雅;法国巴洛克家具豪华;德国巴洛克家具端庄;英国巴洛克家具精细;西班牙巴洛克家具单纯。
欧洲巴洛克家具文化艺术总的趋势是打破古典主义严肃、端正的静止状态,形成浪漫的曲直相间、曲线多变的生动形象,并集雕刻、拼贴、镶嵌、旋木等多种技法为一体,雅致优美重于舒适,追求豪华、宏伟、奔放、庄严和浪漫的艺术效果。巴洛克风格家具的艺术性、观赏性是无可比拟的,除了本身强烈的欧洲宫廷华贵气势,也会使整个室内空间更加具有艺术氛围,把每一件家具的抒彩表达得十分强烈,强烈的舒适感与细腻温馨的色调处理,把热情浪漫的艺术效果表达得十分成功。
3 洛可可风格的家具
法国是一个艺术至上的民族,艺术在生活中的延伸也更加细致和到位,我们可以从法国家具的细节读到它的历史。18世纪的法国处在浪漫主义时期,当时法国宫殿中滋长了一种洛可可风气,主要表现在绘画、建筑、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艺术上,由法国路易十五宫廷形成而流行开来,相继波及英国、意大利、荷兰、德国、俄国、美国等国家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法国洛可可家具柔软优美;英国洛可可家具轻巧典雅;意大利洛可可家具精致柔丽;德国洛可可家具精巧华丽;荷兰洛可可家具严谨端庄;俄国洛可可家具精密鲜明;美国洛可可家具简洁单纯。
洛可可艺术的特征是以其华丽纤细的曲线著称,相对于庄严、宏伟的巴洛克艺术而言,洛可可艺术则打破了艺术上的对称、均衡、朴实的规律,具有秀丽、柔婉、活泼的女人气质。
在造型手法上,洛可可家具流动自如的曲线和曲面的应用,是巴洛克艺术曲线造型的升华,从而在18世纪中期成为了一种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的家具艺术形式。
其坐椅的风格特点是:轻巧、舒适和线条协调。椅腿间的横档没有了,椅腿呈S形,造型醒目,扶手不再和椅腿呈直角,而是稍往后缩,常呈喇叭口状,这是为了适应当时流行的带群环的长裙。装饰题材有:小花、粽叶、贝壳、卷边牌匾和叶涡旋饰。
洛可可家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家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功能的舒适效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艺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具的形式和室内陈设、室内墙壁的装饰完全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室内设计的新概念。通常以优美的曲线框架,配以织锦缎,并用珍木贴片、表面镀金装饰,使得这时期的家具,不仅在视觉上形成极端华贵的整体感觉,而且在实用和装饰效果的配合上也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18世纪,英国的家具设计大师奇朋代尔(1718―1779年)将中国的塔、苏州园林技术等东方元素与西方家具制作技艺相融合。奇朋代尔在家具史上就是洛可可家具的同义词,他是洛可可风格的缔造者。以复杂的波浪曲线模仿贝壳和岩石的外形,并配以纤巧的雕饰,以追求运动中的纤巧和华丽,给人以流畅的动感。
4 结 论
总的来说,这三个时期的家具是欧洲古典家具的典型代表,在古希腊古罗马家具和现代家具之间承前启后,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其造型手法有着鲜明的特点,体现了当时欧洲的艺术特色和文化经济水平。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传承了古代希腊古罗马时期家具的造型,同时也受到了我国明式家具的影响,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象征价值和历史价值,已经成为了世界家具历史上的经典,以致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三种风格的家具依然很受欢迎。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董玉库.西方历代家具风格[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关键字:文艺复兴 建筑 景观
文艺复兴是指欧洲(主要是意大利)从十四至十六世纪的一场文化和思想变革,这段时期提倡古典文化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并且使西方摆脱了中世纪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统治的束缚,生产力和精神、文化上都得到了解放,摒弃一切只为宗教服务的观念。意大利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而成为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艺术中心,其建筑创作在文艺复兴种种思潮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文艺复兴文艺的世俗化和对古典文化的继承都标志着这一时代的欧洲文化达到了希腊时代以后的第二高峰,凸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建筑被作为视觉艺术来研究和欣赏的主要原因, 也许就像是现代心理学家所说A, 房子就像是母亲的怀抱, 人类最初发明它不光是为了遮风避雨, 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的潜意识里还保存着未离开母体时的记忆, 因此建造房子可能是想留住安全感。然而人们并不满足于只住在徒有四壁的简单的房屋里, 随着财富的增长、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人们逐渐发展了建筑的功能和形式,建筑的样式仿佛是世代相传的,几千年过去了,还是保留一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也许是因为建筑必须符合设计者和居住者的审美趣味和实际需求,需要综合考虑很多的因素的原因。但是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住宅的建造,对于建筑的外部环境也有着更多的要求,从最初的园林景观形成到随着时代变迁园林风格的逐渐演变,这样看来建筑与景观艺术亦是相互关联的。
文艺复兴时期是意大利建筑最辉煌的时期,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奢华,艺术家们普遍追求一种宏伟的建筑艺术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显示出了它的雍容华贵、高贵典雅。文艺复兴之前的意大利, 其建筑主要是为宗教服务,其特色为彰显宗教威严的“高”、“尖”。文艺复兴以后,建筑的主题由宗教走向人生,即由寺院转变为宫室。这一时期的建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逐渐取代了在欧洲盛行多时的哥特式风格,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中的主题,同时追求稳定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构图的特点是推崇基本的几何体,如方形、三角形、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进而由这些形体倍数关系的增减变化创造出理想的比例;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古罗马的建筑母题、高低拱券、壁柱、窗户、穹顶、塔楼等等,并在不同高度使用不同的柱式;建筑物底层多采用粗凿的石料,故意留下粗糙的砍凿痕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突破了风格主义的常规,创造出一种新颖而生动的活力。由于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普遍接受以人体作为“匀称”的完美典范的观念。 达・芬奇从数百个人体的分析中总结出最典型、最美好的比例和几何形状,以此来解释建筑的美。阿尔伯蒂等人也运用人体的比例来解释古典柱式。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家们看来,数的和谐与人体的比例在建筑中的最完善的体现便是古典柱式。随着唯物主义的发展, 维特鲁威著作的发现和出版,以及艺术家的亲自参加实际工程,使文艺复兴时期的理论著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期间阿尔伯蒂第一次把实用、经济、美观提到了理论的高度。这一切皆为艺术家参与建筑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文艺复兴带来的新艺术观念的冲击是强大的,它对意大利艺术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对于景观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周围的环境,而是将人类和宇宙视为一个整体。文艺复兴园林结合了艺术、学术、健康和自然,这是它们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中世纪园林曾是女士和修道士的作品,种植药用的和有象征作用的特定植物。文艺复兴园林则成为艺术、学识和男性骄傲的作品,与建筑、风景和社会相结合。数学被认为是理解和表现的根本,是线性透视理论的基础。线性透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发现,被用来统一绘画和建造项目。自然被理解为以数学的方式安排的,好像上帝自己就是一个数学家。1482年欧几里德几何学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带给设计者对黄金分割的几何学理解。圆、方、比例和几何图案被使用在设计中,透视用来将建筑和园林连为整体。根据文艺复兴的初期、中期、末期,意大利台地园也可以相应的分为简洁、丰富、巴洛克三个阶段。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讲究形式美的法则,更表现了这一时代意大利人特有的精神、意识。
花园是为了体现人的尊严而构筑的,因此,形式是个问题。住宅的内部空间设计,不是以数学计算的方法,而是凭直觉与外部空间联系在一起的:或提高、或降低设计物的地坪。意大利朗特别墅建于1564年,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发展到鼎盛的时期。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突出轴线。园林分两部分:紧挨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园之外是林园。意大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坛,很少用花。重视水的处理。借地形修渠道将山泉水引下,层层下跌,叮咚作响。或用管道引水到平台上,因水压形成喷泉。跌水和喷泉是花园里很活跃的景观。的林园是天然景色,树木茂密。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意大利园林常被称为“台地园”。“这不是一个宏伟或者悲壮的地方,而是充满了迷人的魅力。”朗特别墅是“想象力早就的一个完美事物。”它有一个完美,均衡的平面,有丰富的装饰。在许多人眼里,它是园林设计最好的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手法主义阶段的最佳典范。朗特别墅的建筑被作为园林中的装饰来处理,阐明了一个优秀的原则――将建筑从属于园林的布局。圆形和方形在平面中占据了主导:一个方形的平台被划分为更小的方形,还有圆形和半圆形的水池。水花坛的中心是一个喷泉。作为意大利文艺复时期兴意大利别墅的代表,郎特别墅开始将建筑与景观之间联系起来,并讲究整体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从前只关心内在世界的人们现在已经开始向外关注外部的物质世界,以寻求现实的利益。这是一种从象征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折。为了享有这种新的喜悦,住宅开始向外部空间延伸。在设计表达上更注重内外空间的联系,以利于观赏郊外风光,而不再仅仅是古典壁画中的场景。这已变成了设计内容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基本目的是去创造那些能满足人们对于持续、静谧与启迪的渴望以及对人的尊严和地位的认同。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它提倡古典文化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在这样的时期里,建筑与景观都遵循其时代背景下的形式规则,两者间相互关联,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的设计都遵循几何的原理,并且都具有复兴的古典主义。总之,建筑与景观艺术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景观的营造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存在少不了景观,在两者相结合的同时又要保持一致的布局与持续,并且同时还要兼具美观性、功能性。建筑一旦完成它就变成了环境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对于我们的影响既是摄人心魄的,又是潜移默化的。
参考文献
[1] 朱淳、张力,景观艺术史略,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2] 王蔚,外国古代园林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王其钧,外国古代建筑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文艺复兴是艺术史中一段公认的辉煌时期,绘画为其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目前,国内的艺术史对文艺复兴绘画的定位,通常都是将其归人人文主义和世俗主义的写实风格,认为文艺复兴的绘画等艺术是对“本真性生活”的揭示和展现。而从媒介视角出发分析文艺复兴时期镜子与绘画的关系,我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对“本真性生活”实际所持的是一种颇为暧昧的态度,即对生活“本真性”的揭示与对“本真性生活”的否定在该时期的绘画艺术中是同时存在的。这意味着,在文艺复兴的绘画等艺术活动中,“生活”始终是作为一个问题出现的,而不是某种具有确定性的答案。文艺复兴绘画中体现的生活与艺术这一关系,使得文艺复兴的艺术美学可以被视为一种生活美学。
一、作为媒介的镜子与绘画
镜子,不论是作为实物还是作为基于实物的比喻――“镜子”,在文艺复兴的艺术活动中都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比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就要求演员“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而更明显的是绘画,意大利的大师和北方文艺复兴的巨匠无不在其绘画理论和绘画艺术实践中充分地强调和实际运用着镜子。
达・芬奇认为,“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经常把所反映实物的色彩摄进来,面前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他的那些神秘手稿,由于反向书写也必须借助于镜子才能阅读。(图1)德国的丢勒受到过文艺复兴三杰的直接影响,镜子之于绘画的作用,他自然是十分明了。凡艾克的名作《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图2),画面前景中阿尔诺芬尼夫妇两人,而在背景的凸面镜子中映现的四个人物(图3),依据画中的签名我们知道其中一个是凡艾克本人。显然,凸面镜子在这幅画中绝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它直接参与到画面空间的营造过程里,为整个画面拓展出崭新的空间。同时,凸面镜子的存在也实际改变了观画者与画家之间的关系。由于画家本身在镜子中,这意味着任何一个站在画面前观看的人都是和画家本人的位置重叠,画家似乎在邀请每一个观画的人和他一起来见证这场婚礼。
镜子、绘画和生活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简单来说是这样的:生活(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经由镜子的中介,形成镜中之像,然后镜中之像,经由绘画的中介成为画中之像。在这一转化关系中,镜子和绘画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一种媒介功能。但必须注意到,镜子和绘画却是两种不同的媒介。尽管它们都能起到反映生活的作用,可是由于其媒介特性的差异导致“生活”在其中会得到十分不同的对待。
镜子是一种媒介,这也许会引起某些质疑。但镜子作为一种媒介,在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揭示中已经得到了证明。他指出,在婴儿面对镜像所作的姿态动作中,“婴儿会以游戏的方式体验到镜像中呈现出的运动与被反照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体验到这一虚设的复合体与它所复制的现实――婴儿自己的身体、环绕着他的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借助于镜子,婴儿得到了新的体验,其与眼睛体验世界的不同,让婴儿感到着迷。镜子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婴儿眼睛和身体的某种延伸。而根据麦克卢汉对媒介的定义一一“媒介是人的延伸”,在这个意义上,镜子就是一种媒介。当文艺复兴画家端详镜子中映现的自然现实时,镜子对立体世界的真实而又平面化的展现,无疑为他们重新感知和重现这个自然现实提供了助力。如同拉康笔下的“婴儿”,文艺复兴画家借助于镜子实现了眼睛和身体的某种延伸。眼睛、镜子和画面三者之间,在文艺复兴画家的意识中形成了关于自然现实的“三位一体”关系。
绘画同样是一种媒介,这无需多言。在成为一种经典艺术形式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作为对事件和形象的记录传播工具,绘画就已经成为人类保存知识、记录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原始艺术时期如此,在文艺复兴时期同样如此。上至教皇和美迪奇家族,下至尼德兰地区的普通商人和市民,对于绘画订购的热情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其直观的形象记录功能。在没有照相术的时代,将自己的生活和形象描绘下来并传之后世,非绘画莫属。
可以认为,文艺复兴画家对镜子的迷恋,实际是他们发现从镜子对“生活”的反映中,可以体悟绘画对“生活”的呈现。“生活”经由镜子的反映,再由画家将其涂抹在物质性的画板上。此时,“生活”的一部分场景和形象被从“生活”之流中截取并固定下来,凝固为画面。从反映与截取的层面上看,镜子与画面之间存在着媒介“同一性”。
但同时,镜子和绘画之间的媒介差异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被画家发现。镜子中的映像如同生活一样是流动的,随着镜前生活的变化,镜中的场景发生相应变化。而绘画则不是,绘画是物质性的。如果说,镜子中的生活之像是自然的物理光学原理的必然结果,那么绘画中的生活之像,其“成像”过程则完全是人工技艺操作的结果。质言之,镜子对生活之像的展现是被动的,是“映现”。绘画对生活之像的展现基于此人工过程,从而为画家主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可能。这绝不是“映现”,称之为“呈现”似乎更为合适。作为生活的一种“呈现”,画中之像可以发生与镜中场景和生活场景不完全一致的变化。这是镜子与画面的媒介“非同一性”亦或媒介差异。
镜子与绘画在媒介特性方面的“同一性”与“非同一性”辩证地存在于一体。达・芬奇把画家的心比作镜子,同时也给艺术家提出了成为“第二自然”的要求。这其中其实存在着矛盾。镜中之像说到底是一种虚像,只能称之为自然的影子,它受制于自然本身。而“第二自然”绝不是自然的影子,“第二自然”是对艺术创造的强调,“艺术要对自然加工,要求理想化与典型化”。艺术可以不受制于自然。达・芬奇这里的逻辑矛盾正可视为镜子与绘画在媒介特性上存在辩证性关系的一个表征。这种辩证性关系一方面促成文艺复兴画家对精确复制现实的强烈兴趣,即对本真性生活的完美呈现。另一方面,“生活本真性”究竟为何这一问题,在画家将生活从镜中之像向画中之像的转化过程中也凸显出来。对此问题的发觉和探索推动着文艺复兴绘画从复写现实、追求自然之真向对生活发问评价转化,向对人生之真的追问转化。
二、呈现与介入:透视法则和变形
“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官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西洋画》中说的“勾股法”和“三角”,所指正是西方绘画的“科学几何透视法”传统。西方绘画“令人几欲走进”的艺术效果,其真正的出现正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为二维平面上展现三维空间的完美的艺术形式,离不开“科学几何透视 法”这一绘画基本原则。该传统被贡布里希列为文艺复兴意大利名家的“三项实质性成就”之首。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画家对“科学几何透视法”有着近乎极端的迷恋。在诸如《哀悼基督》(图4)和《圣罗马诺之战》(图5)之类的绘画中,与其说画家在通过绘画展现对基督之死的哀悼或者战争的混乱,不如说画家在通过绘画探索如何在平面上真实地展现一个躺着的人体或者趴着的人体。画家对真实展现立体视觉感官的兴趣似乎远远大于对绘画内容及其所引绪的兴趣。
可以注意到,镜子“映现”的世界严格地符合着人们在生活现实中的立体视觉感官。文艺复兴画家作出巨大的努力,将所有的线条、笔触、形体和颜色都抹平,画面也如同一面光洁的镜子。画中之像如同镜子中的现实“映像”一样分毫不差,这几乎是文艺复兴画家艺术追求的极致。我们似乎可以把“科学几何透视”看做对镜子“映现”世界背后原理的发掘。这成就了文艺复兴画家对画面如镜面的追求,正如丢勒发明的将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画面的仪器(图6)。图中画家助手操作的木框和白色的画布完全就是一面镜子的替代物。丢勒将画布和画框放在原来镜子所在的位置上,用实线取代光线,一遍遍地“扫描”琵琶,最终得到琵琶轮廓在画布上的精确透视图。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生活的关系,在艺术史和美学史的某些论述中,通常被归入“反映论”或“模仿论”中进行解释。意在说明,艺术家在当时所追求的是将艺术作为生活的一面镜子。能否将绘画等艺术形式对生活和人自身的呈现如同它们在镜子中的映像一模一样,是艺术大师们挥之不去的情结。在这类总结中,似乎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就如同镜子和生活的关系一样,艺术只是反映生活,生活给了艺术一个确定的答案。
随着“透视法则”的成熟与完善,文艺复兴画家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人物不差毫厘地照搬到画面之上,形成极度写实的绘画风格。其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巨大作用,似乎证明了“绘画反映生活”观点的正确性。而深入地分析文艺复兴的艺术作品,我们会发现这种观点只有一部分是正确的,乃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观点。其正确的部分在于这类反映论的观点看到了镜子和画面的“同一性”,而其以偏概全的原因则在于忽视了镜子和画面之间还实际存在着“非同一性”。而正是这种“非同一性”的实际存在,给了文艺复兴艺术审视、介入并进而建构生活的可能,而非单纯地去“反映”生活。
镜子是对现实生活进行物理光学“映现”的媒介,而画面是画家对现实生活进行人工“呈现”的媒介。这是镜子与绘画的媒介差异。这种差异在绘画运用“科学几何透视法”的过程中同样会被画家敏感而直接地体验到。比如《哀悼基督》中,曼坦那的兴趣是真实再现一个正面仰躺在床上的人体。这个人体在画面上和在镜面上几乎一样。但是在将一个这样的人体绘制到画面上的过程中,该人体的鼻子、躯干和四肢等各个部分都必须经过相应的变形才能使画面达到真实的透视效果。也就是说,“科学几何透视法”在镜子中的自然运作,在绘画中则必须通过人为的改变才能看起来像自然那样。这正是镜子与绘画的媒介差异所导致。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悖论:文艺复兴画家对画面如镜面的追求,其终极目标是现实的精确复制,不是改变现实。而要达到这一终极目标,画家却不得不首先对画中之像进行人为变形才可能实现,这却是改变现实。要复制现实,却必须能够改变现实,“透视法则”与“变形”居然是一体两面。换言之,“变形”――艺术家可以而且必须对生活世界进行某种人为改变――是在画家实践“透视法则”的同时被发觉的。
如果说,“透视法则”使得文艺复兴绘画对生活的呈现成为对自然世界之真的发掘。那么,基于镜子与绘画媒介差异而产生的“透视法则”和“变形”的共生关系,文艺复兴绘画对生活之真的呈现,由于“变形”的必然存在,使得这一呈现本身天然具备着“介入”的能力。绘画不仅仅是一种反映生活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审视并建构生活的艺术活动。
镜子、画面和作为画家的自身(生活)之间,在自画像这一类型中构成了微妙的关系。画家在观察镜中自身形象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的生活,对生活中的自己进行评价和反思。这意味着,镜中的画家与镜前作画的画家是“同一性”的,又是“非同一”的。而只有在画面上,通过“透视法则”和“变形”,画家才可能把这种“非同一性”和“同一性”一起表达出来。当这样的自画像出现时,这种绘画既是呈现,也是介入。以丢勒的自画像为例(图7),画中的丢勒身着贵族服装,年轻和富有的气息扑面而来。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丢勒却是出身低下,没有任何的贵族血统。这幅肖像画与其说是反映了丢勒,不如说它是丢勒对自己的评价更好。可以想象,镜前的丢勒在观察自己年轻的面容时,对于自己的才华、知识和出身有一种感叹这样的容貌与精神应该配得上一个贵族的形象。反之,将自己画成一个贵族,这一呈现表达着丢勒对生活中由于出身低下所遭受蔑视和屈辱的抗议和提问。
三、《使节》
在另一位文艺复兴的绘画大师汉斯・霍尔拜因那里,绘画作为对生活的“呈现”和“介入”的媒介艺术,其特征表现地更为鲜明。霍尔拜因以肖像画闻名于世。《伊拉斯谟像》、《亨利八世像》、《商人乔治・基茨像》等作品,其中的人物无不栩栩如生,音容宛在。为了突出绘画对象的职业特点和性格特征,霍尔拜因将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安排在人物的周围或手中,比如一个商人,周围有记录的账本和计算的工具。一个学者则拿着笔和书籍。其肖像画被公认为是对当时人物及其生活场景的精确记录。
而在我们看来,霍尔拜因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却是《使节》(图8),因为正是在此作品中,“透视法则与变形”、“呈现与介入”、“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得到了最为形象化的展现。画面的主体是两个大使的形象,穿着昂贵的皮毛大氅站在华丽的帷幔前面。二人周围摆放着各种物品,每一个都表征一种智慧。比如琴表征着音乐,书籍表征着哲学和文学,地球仪和望远镜表征着地理航海知识,几何仪器表征着数学知识等等。凡此种种,都是明晰可见的,如同镜中之像。只有在画面的前景中,一个十分突兀的长椭圆形物体(图9)似乎漂浮在地板上,这是画面中唯一一个模糊的形象。而当转换角度,人们会发现这个模糊的形象其实是一个象征死亡的骷髅(图10)。在这些物品围绕下的两个大使,无疑是拥有地位、财富和知识的新兴资产阶级精英代表,其形象引发的是观画者的羡慕和向往。而骷髅的存在则使得人们的这种理解立刻产生逆转。
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建筑、贵族宫殿和市民广场这三个方面来表现人们的审美重心在文艺复兴时期由神到人的转变。
关键词:建筑;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大众世俗化
中图分类号:I10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奔腾不息的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建筑如实地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每一次发展。建筑不仅是人类避风遮雨的物质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精神、情感直接建构与传达的物态方式,是文化总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的转变对其后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文艺复兴的社会历史背景
西方的中世纪是一个一切以宗教为中心的时代,宗教拥有绝对的权力,基督教的传播甚至要强过当初古罗马帝国军事的扩张。一切文化思想知识都成了神学的附庸,人在神的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人应该谦卑地依附于神和他的教会,只有通过教会才能与上帝沟通。
但是到14世纪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时代对艺术有了新的看法和要求。随着古代文化渐渐地被挖掘出来,人们渐渐认识到古典文化的价值,又重新开始认真地学习古典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世袭的封建贵族的同时也不断地与宗教势力作斗争,他们视中世纪文化为历史的倒退,是“黑暗、野蛮的时代”, 认为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是光明发达的典范,力图复兴古典文化,由此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二、文艺复兴的内容
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便是人文主义精神,其核心是发现自我。人的力量开始被发现,人们对世界、对人自己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人们意识到人是有能力去探索、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甚至可以代表神去描述这个世界的秩序,而不像中世纪时人的一切行为都要遵照神的旨意。
尽管文艺复兴在知识、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都引发了革命,但令其闻名于世的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这时的美术不再是神学的奴仆,相反,借宗教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来歌颂现实生活。由于对古典文化的推崇,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力求真实与现实之美,在手法上更写实,观察和表现也都更贴近现实。文艺复兴最著名的“美术三杰”正是用他们的笔和刀表达了人文主义者对人性的发现,唤醒人们重新审视人、认识人,这些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作品向世俗世界展开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俗人生。
在建筑领域,人文学者们冲破了中世纪神权的严酷统治,从宗教的非理性狂热中解放出来,进而转向理性和秩序。他们强烈抨击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哥特式”建筑,虽然在今天看来哥特式建筑在艺术和结构上有着非凡的成就,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哥特式并没有能力和办法去表达这个世界的真实性,甚至我们可以说中世纪一切的艺术品最后总是回归到一种象征性,它是属于宗教的,而非属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因此哥特式注定要被人文学者们所抛弃。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建筑
由于宗教在西方文明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教堂一直是欧洲建筑的主要建筑对象。教会建筑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发展,基本可以追溯到早期基督教时期。作为文艺复兴的报春花――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的建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勇于推陈出新,创造了全新的建筑形式,为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开辟了道路。为了创造出超越古代建筑的成就,他采用了集中形式的建造样式,甚至是以牺牲空间功能为代价,把对宇宙美和人体美的理解综合于这代表西方世界的建筑中,展示着人类的豪情和无限创造力,也使教堂成为最能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特点建筑类型。
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纪念碑,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可谓波折重重。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和艺术家曾参与设计和施工,在长达120年的建造过程中,新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同天主教会的保守势力进行了非常尖锐的斗争。教堂的最初设计者伯拉孟特于1505年设计了集中式的平面,但尚未完工就去世了。之后接管教堂建筑工程的拉斐尔则为大教堂重新设计了一个拉丁十字式的方案,未及实施拉斐尔也去世了,其继任者佩鲁齐又回到了集中式的格局。之后教堂的建设几度中断,设计图亦更改数次,直到1547年米开朗琪罗设计了与集中式平面相应的中央大穹窿与正立面,其比例和格调和谐一致。但教皇则认为集中式不能突出圣坛的地位,也不利于制造圣坛是“彼岸”的气氛,又命令玛丹纳把教堂改为巴西利卡式并在前面加建了如今硕大无比的大门廊。结果尽管后来伯尼尼在教堂前面设计的巴洛克式的广场非常宏大,但是从广场入口看教堂时,大穹窿仍被遮住了大部分,大大地削弱了大教堂的艺术表现力。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贵族宫殿
文艺复兴时期的府邸不像中世纪塞堡那样由几个独立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其平面趋于紧凑、整齐。与之前的公共建筑追求的欺人气势相比,这一类的市民建筑更显清新明快。这表明了城市建筑的崛起。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庄园府邸就是帕拉迪奥设计的圆厅别墅,它位于维晋察郊外一个庄园中央的高地上。其平面为正方形,第二层正中是一个直径为12.2m的圆厅,四周房间依纵横两个轴线对称布置。室外大台阶直达第二层,内部只有简陋的小楼梯。台阶上的立面正中,是6棵爱奥尼柱子顶着山花。列柱和大台阶加强了第二层在构图上的重要性,使其居于主导地位。这个别墅的构图是十分理想化的,外形由明确而单纯的几何体组成,显得十分凝练。方正的主体、鼓座、圆锥形的顶子、三角形的山花、圆柱等多种几何体互相对比着,变化很丰富。同时,建筑结构的主次十分清楚,垂直轴线相当显著,各部分构图联系密切,形体统一、完整。四面的柱廊进深很大,不仅增加了层次,构成了光影,而且使建筑物周围开阔的郊野产生了虚实的呼应。
这栋别墅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建筑界,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其与山丘景观自然协调地融合在一起,仿佛就像建筑从泥土中长出一般,深深地融入到现实世俗的风景之中。
五、文艺复兴时期的市民广场
中世纪的城市大都是以教堂或是地方统治者为中心的,但是文艺复兴却使得大众化的广场开始成为城市的中心。
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卓越的建筑群之一,威尼斯旅游的必去之地。它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主要可分为大广场和小广场两部分。大广场东西向,位置偏北;小广场南北向连接大广场和大运河口。大广场是梯形、封闭式的,长175米,两端宽度分别为90米和56米,周围是下有券柱式回廊的房屋,是该城的宗教、行政和商业中心。小广场是大广场的一个分支,开口朝向亚德里亚海,南端的两根柱子划出广场与海面的界限。此处是该城的海外贸易中心。
广场从中世纪自发形成后,经过不断的改建才形成现存的样子。建筑物均建于不用时期,但既有各自的时代特色又能相互配合,联成一整体。造型丰富的建筑群,再加上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个广场成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在广场上,人们除了在这里举办各种节日庆典,平日里这里更是市民大众放松心情的好去处。这里常是市民游息、约会与自由集合的场所。
结语
文艺复兴冲破了中世纪宗教的黑暗束缚,艺术家们用浓厚的生活情调拉近了神与人的距离,强调了神的博爱,弱化了神的权威,使人们更加真切地面对现实世界,使意识形态中的“神”更加人性化,使人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让人们重新受到人性的洗礼。文艺复兴将人们对神的审美情结转移到了人的身上,更加关注人,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寻找一种以崇拜美为基础的理想。这种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考虑、大众化世俗的审美观念让艺术家们更好的为人来服务,即使在提倡人性化设计的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
1、罗小未、蔡琬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4
4、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6、陈文捷.世界建筑艺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7、马慧芝.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建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年1月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7--01
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着时代向前迈进,随之在15世纪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思想,一场空前的思想复兴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起来。这场运动是欧洲文学和艺术发展的一次飞跃,也成就了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并推动了欧洲历史文化的大繁荣时代的到来,历史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之为为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经历了近千年的黑暗与衰落之后的再生时代。
一、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
中世纪时期欧洲人们思想愚昧,社会文化落后,社会等级非常森严,基督教会就趁虚而入,基督教铺天盖地的深入到了人民中来,宗教开始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画家的表现题材。当然,这个时期的画家选择绘画自然题材作品不单是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更多的是通过自然题材的形象来象征传达自己内心的宗教信仰。以形象的自然刻画来表达内心精神的真实,这种绘画特点在这个时期普遍存在。
“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文艺复兴给人们一次思想大解放,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和文化艺术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资产阶级需要建立新型社会模式,宗教控制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需要崇尚自然和科学,更加注重体现人自身的价值。随之,美术也要冲破封建宗教意识,开始注重“人性”和对人自身的表达,开始真实地表达真实的自然世界。终于冲破“神性”和宗教的束缚,表达“人性”的美好。达?芬奇的著名美术作品《蒙娜丽莎》就是那个时代典型女性的作品,画面是以风景为背景,女性形象蒙娜丽莎呈现出无尽的优雅气质,脸庞上稍有微笑,却又有着若有有无的悲伤。达?芬奇刻画了一个内心情绪复杂、面庞带有微笑却又夹杂忧伤的形象。这已经不再是宗教题材的人物形象了,不再是神的传播者了,而是崇尚人自身美感和内心情感表达,所以,这段时期的美术作品都富有鲜活的生命力,饱含着艺术家的灵感,同时也是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为近代美术的产生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在思想和形式上的解放
在中世纪时期,人被压榨的无所作为、消极和自卑,人的价值根本就是微不足道。而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人文主义思想, 大力提倡人性要得到解放,人需要自由,需要关注人自身的价值和创造力,打破“神性”的束缚,实现“人性”的解放和追求;关注人的现世生活,重视对人的个性的关怀,强调维护人性尊严,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反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主义和禁欲主义,强调追求物质幸福及上的满足。因此,这一时期的人们转而关注自身及个性,对生活的追求也变得世俗化。人文主义思想也给艺术家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指引他们在思想上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变革。他们不再受到宗教的管制和束缚,不再有打压,变得大胆起来,敢于在绘画作品中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人性”,表达自己对人的自由的追求,对人自身的关注。如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提香的名作《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它是一幅女性的画,其中的女性形象不再是像之前中世纪时期的作品一样,不再是神圣得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像普通世俗生活中的。提香不仅将画中人物表现成清醒的模样, 而且眼神中充满了企盼的神情。提香的这幅作品是对禁欲主义权威的挑战,体现了人类肉体的生命力,同时还表达了肉体的诱惑,而这些都体现出了作者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在画材和技法上的突破
技术创新,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在美术上最为显著的技术创新之一就是15世纪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对于油画技法的革新。中世纪时期的画家在绘制油画作品时,一般采用蛋彩颜料。由于这种颜料会在几分钟内干掉,画家在作画时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他们必须在画板上一小块一小块地迅速作画,而这不利于画面长时间的精细刻画。直到15世纪初用油作为媒介剂调色的技术才引起艺术家们的普遍重视。当时的调色油多以蓖麻仁油做媒介, 但这种油干燥时间过长,延长了绘画的制作周期。
[关键词] 美术欣赏课堂 教法 学生
美术欣赏课一直是美术审美教育的重点内容,中学美术的教育也是如此。美术欣赏课的审美知识含量相当高,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对于美术艺术的审美能力,通过直观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慢慢地培养个人的审美修养,而且,对于美术艺术的学习又有很强的技术示范作用,尤其是对艺术成就很高的名画的赏析,上述功能就更加突出了。因此,中学美术学科,能否上好名画欣赏课,是实现学科教育目标的关键。
进入新课程教学以来,美术作品的欣赏一直是教材的重点内容,由于画面大,色彩质量较好,画面中的各个形象突出,学生对此表现出相当的兴趣。加上随后篇幅是对作品的分解赏析,学生很容易地就能领会教材的教育意图,极大地提高了学科的教育功能。但是,受篇幅的限制,教材的知识内容只能以“点”的形式出现。要充分发挥好“点”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对一张优秀作品的欣赏学习,就能够掌握有关这一作品的诸多相关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成为一个立体的、具有长期效应的知识体系,作为学生学习向导的教师,就必须充实教材教学内容,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此,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几个观点。
一、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中学生对于未知的世界是非常好奇的,其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也是不可估量的,引导他们产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并使其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是非常适合中学生的。以中学美术第13册名画欣赏《格尔尼卡》为例。教师可以先将解决问题的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完成,让学生自由形成资料小组:(1)二战时期的资料;(2)毕加索的资料,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创作风格以及他所涉及的艺术领域;(3)立体派艺术的特点等。备课过程中,老师必须要详细地了解毕加索及其代表作品,以及立体派艺术的重要特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教学方法和流程时,要考虑到知识讲解必须深入浅出,让学生不仅沐浴到艺术的光辉,而且能自然而然地吸收其养分。
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思考与相关作品的问题。比如,毕加索创作这幅画的动因;立体派绘画艺术与我们常见的美术画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等方面的不同;陈述对作品的理解,解释作品部分的象征意义等。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欣赏,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毕加索的其他作品,以及立体派其余代表画家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在脑子里对立体派绘画艺术形成基本的印象,从而促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格尔尼卡》,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作品反映出的主题,引导学生形成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使教学内容得到升华。
二、充实与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需要有充实的知识基础和文化理解。由于艺术创作的复杂性,艺术品的产生无不与作者所处的生存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历史环境、包括作者的成长历程、性格特点以及个人好恶等等紧紧相连。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没有多少审美经验的中学生一样能够从中得到审美的快乐,增长审美知识,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拿中学《美术》第15册的欣赏课来讲,这一课内容是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春》,作者是波提切利。此画充分体现波提切利绘画风格:精致明净、注重线条和色彩的明丽、传达一种迷幻的气息,富有浪漫的气质,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这些特点其实也是大多数文艺复兴早期美术作品共同具有的。因此,文艺复兴的时代特征是教师必须向学生介绍的,使学生能从人文的角度欣赏文艺复兴艺术作品,这对学生审美经验的积累是相当重要。从上课伊始,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将这幅作品放进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中,对文艺复兴的产生原因、其对欧洲现代文明的深远影响以及在艺术上的成就作简单的说明。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多角度地让学生认识一部分最有代表性的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如《蒙娜丽莎》、《雅典学院》、《最后的晚餐》、《圣母像》、《摩西》、《创世纪》、《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罗马西斯廷教堂》等等,内容包括雕塑及建筑。在此之后,教师再依据教材和学生一起赏析《春》,共同讨论《春》与其它的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之间的异同,研究波提切利的绘画风格,总结文艺复兴美术艺术之间的共性。最后,帮助学生把这一堂课的各个知识点,从感性到理性,有机地串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链。
三、寓教于乐,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
美术欣赏课由于理论性很强,很容易学生感到枯燥,如果没有教师的幽默作为剂,教学双方都将感到“累”。教师在备课之时,首先应当考虑到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并能快乐地掌握知识。其实,对艺术品欣赏是非常有趣的,而且很直观,比方说对《捣练图》欣赏。《捣练图》是中唐时期的力作,描绘的是唐朝宫廷中宫女的劳动场面,不仅反映了唐朝宫廷中下层妇女的生活,也从侧面传达出唐朝宫廷生活非常奢华的信息。由于学生对唐朝的历史、文化都比较熟悉,所以这一课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点,教学活动会是有趣而生动的。
教师在备课时,就备好绢、木杵、国画颜料、毛笔等。上课时教师可以首先拿出绢,问学生见过这种织物没有,问哪位学生知道这种织物是什么质地的。学生能很快地吸引到老师的周围。然后教师就可以简单地介绍中国画所用的材料、国画的种类、题材等,再转入主题,欣赏《捣练图》。讲述《捣练图》,不能忘记的是对唐王朝创造出的辉煌成就作一个概述,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情进入到对作品的欣赏中。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捣练图》的过程中,就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对应着作品让学生触摸,然后启发学生解决作品欣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为什么画上的妇女都很丰满?宫女是什么职业?作品为什么不画在纸上?这些问题都很有趣味性和很深的延续性,学生可以在以提问的游戏之中掌握很多美术常识,加深对中国画艺术的理解。
关键词: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起源;中国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38-01
一、巴洛克
巴洛克产生于16 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它的鼎盛期是在17世纪。“巴洛克”( Baroque) 一词本义是指畸形的珍珠, 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 用于贬义泛指各种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事物以及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当时人们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 它一反文艺复兴优美而静雅的艺术风格, 强调夸张、浪漫的戏剧感, 这种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 直到后来人们才意识到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巴洛克具有很强的宗教气息, 它的风格形成恰逢天主教复兴的需求。16 世纪的意大利, 社会骚乱动荡, 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彼此结党攻诘, 天主教皇极力捍卫自己的权威, 吸引异教徒重返天主怀抱。此时的教廷选择了巴洛克风格的艺术来为宗教改革服务, 他们不惜重金把教堂和祭坛进行精心装点, 教堂中体现出华丽的巴洛克样式风卷残云般的动摇了文艺复兴的美学根基,以此来宣扬天主教至高无上的权力, 激发信徒的畏惧敬仰之情。在天主教会的推波助澜之下, 巴洛克艺术风格日渐成熟。其特点是追求韵律感、运动感、空间感、和豪华感, 追求标新立异、华丽绚烂的装饰性, 有时还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作品强调形式的变化, 不求细腻的深入刻画, 具有自由奔放、大气磅礴、豪放不羁的气质特征, 同时洋溢着雄伟浑厚、豪华高贵的气韵, 这种风格在16、17 世纪的建筑、绘画、雕塑等各个艺术门类中都有所体现, 其丰富变化的视觉效果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二、洛可可
当历史进入18 世纪以后, 法国引领欧洲的绝大多数国家进行着艺术形式的改革。1715 年伴随着专制君主“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离世, 巴洛克艺术也随之暮色降临, 继承王位的路易十五引领着洛可可的艺术风潮登上了历史舞台, 随之取代了巴洛克风格。“洛可可”( Rococo) 一词来源于法文, 它的原意是指“贝壳”,后来演绎成为用小石头和贝壳作装饰图案的一种装饰样式。18 世纪的欧洲自然科学兴盛起来, 自由平等的思想风起云涌, 人们的生活变得轻松、愉快, 舒适和豪华, 思想上压抑、威严的东西遭到了排斥, 小巧的、风雅的、富有生气的东西体现在了服装、语言、礼仪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洛可可艺术就反映出了此时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它的风格特点是1、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2、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3、色泽柔和、艳丽。4、崇尚经过人工修饰的“自然”。5、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母爱等。由于它是在宫廷和贵族阶层产生发展起来的, 因此带有宫廷的享乐主义色彩, 呈现阴柔和矫揉造作之气, 它的艺术工艺及其精湛, 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同巴洛克艺术一样, 它绚丽的色彩,细腻的装饰工艺, 很快遍布到欧洲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三、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就像西方艺术史当中的一对姊妹花,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相似之处, 两种风格都追求奢华、虚而不实的装饰, 讲究极度形式的完美,二者都属于贵族艺术。
(二)区别
巴洛克风格又分多种,主要是文艺复兴后为教皇建筑形成的一种风格!洛可可是在巴洛克之后,比巴洛克线条更轻快更纤细!更偏重一点欧洲宫廷风格,多运用贝壳的曲线!
巴洛克风格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
洛可可风格的总体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室内装饰造型高耸纤细,不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方向多变的如“C”“S”或涡券形曲线、弧线,并常用大镜面作装饰,大量运用花环、花束、弓箭及贝壳图案纹样。
四、结语
不管是代表张力和运动的巴洛克也好还是体现甜美、细腻的洛可可也罢, 两者不存在好与坏、是与非, 他们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艺术风格, 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象征, 并对后来产生的各种艺术流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于世界上建筑的曼妙,通过自己的钻研我也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想。就像在品读一部壮阔的史诗,揭开人民文明进步的面纱,在历史的长河中建筑物能够经得起岁月的风霜而屹立在那千年不动摇,在建筑史上,凝结着那个时代的经济文化特征,凝结着那个时代人类设计和建设的才华。
世界建筑上的种种建筑带我遨游于这些美丽的圣地,从古代的金字塔开始,这个辉煌的开端,建筑物体量巨大、设计精妙、工程浩大,充分体现了数千年前先行者们的智慧。古希腊的建筑物堪称辉煌灿烂。例如在古希腊中被称为“迷宫”的克诺索斯王宫,不仅建筑技术精湛,而且内部饰极为复杂,其壁画经久如初,整个王宫建筑设计严谨,玲珑多变。我们说古代希腊欧洲文化的摇篮,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果真如此?接下来我要领略的就是古希腊里的三大柱式,诸如神庙,露天剧场,广场和柱廊等,其中神庙是古希腊最重要的类型,一个个工程的浩大宏伟,无不显示出古罗马人的强大!
翻过中世纪,那又是一种别致。哥特式建筑,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对于初次接触建筑赏析,我天生的对西方建筑产生浓郁的向往,端庄高贵,装饰上更是靓丽,神秘。其代表如米兰大教堂,拜占庭教堂,又例如神索菲亚大教堂,代表着东罗马帝国建筑艺术的高峰,既有罗马建筑的特色,又有东方艺术的韵味,既有教堂的结构,又有伊斯兰教的风格,是两大宗教艺术完美和谐艺术的艺术精品。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带了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包括巴洛克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在理论上以文艺复兴思潮为基础;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例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府邸,维琴察圆厅别墅,和法国枫丹白露宫等。也只有多出去走走,才会懂得原来世界上还有如此之美妙的建筑,才会让我有着想知道更多关于世界建筑的知识,偶尔的领略文集与百度追寻,让我的体会也更加深刻。
在我看来,建筑的美是对人对生活的享受和追求,那种对享受的看法,对追求的向往,全部给予了当时的建筑,而巴洛克建筑给我的印象自是深刻的,我们知道那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显得几分风趣,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我最心仪的圣托里尼岛,也是让我留念不已的。我相信圣托里尼这一定都是每个心存浪漫的人都希望此生必去的圣地,偷偷在心里许下目标,在浪漫的地方一个人去走就太孤独了,所以说旅游是一个人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你要学会欣赏路上的风景,风景自是别人呆腻的建筑,呆腻的文化,呆腻的颜色,本人比较向往自由,蓝天白云,如果有一个地方简约浪漫,不管在建筑风格还是颜色上都低调的透着高贵,那一定是最美的地方――Santorini。大概是因为Santorini岛的日光特别强烈,所以岛上的建筑多为白色和米黄色,并以蓝色作为装饰。蓝白相衬煞是好看!首先吸引我的是教堂。教堂多有蓝色圆顶,而且钟楼很特别,可以叫做钟墙。海边的古老风车,蓝白风格的房子,整个世界就是蓝色和白色,特别的东正教教堂,这里倒觉得每个地方的建筑几乎离不开个人信仰,和宗教影响倒是较大较深。这辈子,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一定走一趟,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知道这里的内涵美。
叙谈爱琴海真的是太美的地方,有部电影叫做《爱琴海》说到世界上最漂亮的地方,莫过于希腊的爱琴海。主人公有个梦想,就是去趟爱琴海,看看那里的蓝顶白房子,你可以想象这里的生活,聆听小岛的故事,那些繁华过后的宁静,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样的好地方呢,话说回来这一类地中海风格,说白了就像咱们南方姑娘,温顺美丽婉约,“地中海风格”所需要的设计元素也很容易被汇整出来,比较显而易见地便是手工漆刷白灰泥墙、海蓝色屋瓦与门窗、连续拱廊与拱门以及陶砖等建材的细部。向往蓝天碧海、艳阳风情的人也的确值得将“地中海”的空间内涵复制到自己每天所面对的空间之中。无论是远望还是穿行其中,都能感受到那份略带神秘的震撼与激情。
世界的独特建筑可以构成一本凝聚每一代人类文化和智慧的书,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是不甘落后,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久,散布区域辽阔。古代的经典建筑主要有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住宅与聚落、园林等,对前辈智慧的探索,果真是百尺竿头,需更进一步!本文来自《世界建筑》杂志
摘要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是非常鲜明的,它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成就,并在之上有了进一步发展,究其根本就在于巴洛克音乐艺术没有违背基本的艺术美学原则,并且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与延续,是借助音乐的符号方式传递着音乐艺术美学风格的和谐表述――音乐最终传达着人们人文精神的追求。
关键词:巴洛克音乐 艺术风格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通常是指在文艺复兴与古典浪漫主义之间的一个比较短暂时期的音乐(1600-1750年),它是一种华丽、灿烂、极富装饰性、追求动势与起伏的音乐艺术风格。这一时期的音乐在作曲、音乐体裁、音乐审美趣味、乐段的情绪、音量的强弱、精心修饰的旋律线等等方面,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巴洛克一词的来源,一直存在着两种令人信服的观点。一是来自意大利语,意指令人眩目、令人振奋;另一种是来自葡萄牙语,意指不规则、鳞茎状的珍珠。而它最开始在法国使用是指在建筑上奇异的装饰风格,含有贬义。后来人们将它延伸至音乐上,同样具有贬义之义。现在的人们能够比较辩证客观地来认识它。巴洛克音乐与之前的音乐无论从创作手法、表现风格、音响效果、音乐色彩等等的变化上,都有了很大的创造与进步,它气势雄伟、生气勃勃、精雕细琢,充满动感的音乐风格给人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感觉,也为后来音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可以说贡献颇大。
综上究其根本,就在于巴洛克音乐艺术没有违背基本的艺术美学原则,并且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与延续,借助音乐的符号方式传递着音乐艺术美学风格的和谐表述――音乐最终传达着人们人文精神的追求,这是当时先进的思想观念的表现:音乐与宗教分离,内容世俗化和人性化,人们不再只是绝望、恐惧、叹息,表现人的独白和忏悔而非“神”。“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大量的反映了思念、爱慕、离愁、哀怨、邂逅的喜悦、失恋的痛苦、典雅的风度、高尚的情操、纯洁的友谊、甜蜜的回忆、幸福的憧憬……的主题。”譬如亨得尔的《朱利奥・凯撒》歌剧中,克娄帕特拉的咏叹调《我敬慕你》,生动描绘了她对凯撒的爱慕之情。歌中唱道:“我敬慕你,眼睛啊,是爱情之箭,你眼中的火花撩动了我的心房。”这些歌词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人性的解放,歌唱大自然,歌唱曾被教会禁锢的自然人性和世俗生活,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和感性享乐变得理直气壮,人们大胆的歌颂爱情和赞美自然,崇尚理性,歌颂美好情感,洋溢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时的音乐艺术表达人们共同的梦想――中、上层阶级的优裕生活和百姓阶层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由此可见,音乐艺术――“流动的建筑”以其不断的改变和突破,演绎着顺应时代的主题和风格,同时也规范着人们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巴洛克时期欧洲社会音乐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型音乐会与公众音乐会的逐渐兴起,使音乐活动具有了较前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二 创作理念
纵观世界音乐史,无论是声乐也好,还是器乐也罢,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阶段,都在音乐本体和文化内涵之间创造了一种意义上的合成,即动态的美学合成;音乐艺术就是这样无可类比,却又“神似”的魔术般诠释了人类要想表达的一切想法与观念 ――而“人文的精神”几乎永远是表达的主流;音乐艺术家亦以其自身的美学素养和对美学的理解,用音乐流动的符号,以人声与器乐,快与慢、强与弱等等的对比,表达着历史文化的纵深感和厚重的文化意蕴,并在新陈代谢中生存和发展。
文艺复兴之前我们知道,音乐更多的是非常单纯地表达宗教的人文,而通奏低音、装饰音等这些经典创作手法,呈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时候,人们人性的解放、世俗的想法才真正回到我们的生活现实中。这在17-18世纪将近150年的时段,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以其前所未有的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今时今日我们重温、体验又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动。
当奏鸣曲、装饰音等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优美动人确实让人着迷,但它独有的巴洛克美学的内在气质所带来的人文美学思考与音乐艺术本体美的双重审美效果,才是我们真正无法抵御其诱惑的魅力所在。
巴洛克音乐的创作理念,把均衡与对立融为一体,“在乐曲中追求变化、对比和一定的逻辑关系或组合关系等比以前更明确”,例如莫扎特的《魔笛》创作手法,充分体现了18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均衡、对立理念,王子塔米诺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鸟人则是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一方,祭司萨拉斯妥也以其高贵的情操来感化夜后的报复……莫扎特成功地将自己的意念寄于这个童话般的题材中,并在这部歌剧里表露无遗,将自身意念等元素或符号融入音乐之中,使雅致等得以完美体现。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意识中条理性、平衡性、和谐性的理性因素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曲家在创作初期要对全曲进行理性的构思、精心设计和合理的布局,这种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使得音乐表现出高度的创作力与完整的曲式结构、精湛的对位技巧和深沉宏大的乐思以及音符的逻辑结构顺序。如果说巴洛克音乐之前的有些音乐也有艺术创作的技巧美,那么巴洛克音乐所创造的则是在此基础上更有厚度的流动的美,它正是文化上的折中和美学上的自由在音乐美学上的价值体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音乐发展的创作美学风格演变中,人文美学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个性化、情感化等人性化带给我们的是新的富有人情味的审美空间。
三 创作特征
巴洛克这个最早出现在资本主义初期的文化思潮,首先在建筑和设计史上于17世纪开始在欧美盛行。而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华丽却乐风复杂,实际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漫长黑暗的中世纪教会音乐禁锢人们思想自由和世俗情绪所引起的一种反叛的延续。在探求新的音乐艺术风格的过程中,“人文精神”的表达仍然是当时的创作源泉,也是当时人们创作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期所主张的人文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人生哲学:尊重理性,强调个性自由,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取代消极悲观和避世。可见,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世界观,使得艺术家逐渐摆脱了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束缚,艺术家的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发展,思想豁然开朗,开始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敢于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赞美人的价值,肯定人生的美好。这就打破了中世纪以来欧洲单一的宗教音乐局面。这是巴罗克音乐更加自由得到创造发展的基础,也使得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大大不同于以前的音乐。巴洛克音乐的主要创作特征如下:
1 追求感情的戏剧性表现
为了追求感情上的戏剧表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们创造了许多方法,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装饰强烈的(鲜明的强弱对比、音色变化等)创作手法,来造成感情上的冲突、渲染夸张,用一系列的手法来创造这些气质,使听众在聆听音乐时获得真正感情上的冲击,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2 注重装饰风格的运用
巴洛克时期对音乐作品的华丽装饰、波音、颤音等装饰音的运用,与17世纪上半叶人们处处追求豪华、壮观风格的生活作风密切相联。17世纪后半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学和艺术领域不断发展,一股新的社会力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人们追求自由,把思想、观念等抽象化为音乐语言,在音乐艺术作品中予以充分表达。
3 普遍运用通奏低音
这是一种简化的手法,当时作曲家在创作时,只写出两声部,而中间声部是在低音部分的上面或下面用数字标记需要的和弦,音乐表演家通过阅读数字进行表演,这是巴洛克时期最为独特的音乐风格。这种创作手法,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锻炼人们思维和创造力的作用,人们思维较之以前更加开发、活跃。
4 器乐创作获得独立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器乐虽然有了发展,但其形式在美学上却没有地位,它仍依附于声乐作品或大多采用改编的方式。从巴洛克开始,器乐获得了与声乐同等重要的地位,音乐逐渐脱离了宗教的束缚,有了个性自由的发展。乐器制作技术空前发达,大大扩展了乐器的表现力,十二平均律的出现则拓宽了作曲技术,单声音乐与通奏低音的广泛使用,均给器乐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这不仅促进了器乐演奏技巧的发展,提供探索各种器乐表演的可能性,并涌现出大批器乐作曲家。开始出现速度术语、表情术语等。奏鸣曲、三重奏鸣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等体裁得到确立和发展。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因此变得丰富多彩,表现内容广泛,如:悲剧性、戏剧性、世俗性,还有人生哲理等观念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这时期代表的人物有:巴赫、亨德尔、库普兰、拉莫、斯卡拉蒂等,他们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尤其是巴赫,他的音乐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精髓。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本,认为人的行动由人的意志、人的情感来决定,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它首先应表现人的情感。欧洲巴洛克钢琴音乐中的情感论美学――理性主义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情感论美学,就其产生的本来目的而言,就是为了帮助作曲家“如何更好地用音乐表现情感”的美学原则。“音乐可以表现情感”,正是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基本主张。
5 符号性的音乐语言技术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主义思潮和情感论,使得巴罗克音乐深受影响,存在一种理性主义倾向,相信音乐与人的情感具有相互对应的符号关系,认为每种情感都能通过某种特定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如“用下行音(跳进或级进)表现‘下降’、‘罪恶’、‘落入深渊’、‘诅咒’、‘破坏’;用缠绕的音表示‘蛇’,‘牵累’、‘纠缠’;用高音区与低音区表示‘光明’与‘黑暗’……等等”。这种符号性音乐语言的技术,是文艺复兴音乐技术特点的继承与发展,也体现了巴洛克音乐家在美学观念上理性主义倾向更为显现,他们力图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明确化、理性化。巴洛克音乐传递给我们的符号语言和美学感悟是:音乐不只是一种纯音乐的存在,它同其它阶段音乐一样延续着历史的继承性;巴洛克美学至今仍然影响我们,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人类精神结构中的一种历史情结,一种埋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原始图式;当巴洛克音乐抛开一些冰冷、不讲究人性的宗教音乐,而更多的介于理念与艺术的意境,更多的注入情感超越,那么带给我们的必然是能够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相容境界的、适合人的“好”音乐。它不单在自身的层面上有着打动我们的“性价”比,更在于它有经典持久的魅力和丰富的美学内涵。其实不管任何时期的音乐之风迎面而来,它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不需要质疑的。首先我们应当肯定,巴罗克音乐创作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观念,其人文主义是其表现的核心观念。此外,音乐与具有表情功能的修辞联系起来,表明情感、感性等的人文因素在巴罗克音乐的创作中已占一定的比重。总之,巴罗克音乐中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本质,情感体现人文,人文包含情感。人文中有理性,理性中有人文。
四 小结
巴洛克音乐上承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但它比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少了宗教感,更具世俗感。它强调个体的人文精神,真正把人的精神独立出来。巴洛克音乐下启古典主义乐派的形成,譬如装饰音的运用、强烈的节奏律动,精致的旋律线条,多样的形式等,使它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更具个性同时更对整个西方音乐的以后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巴洛克音乐所追求和表达的人文精神的内涵,也是所有艺术一直以来所追求和表达的目标之一。对巴洛克音乐文化人文精神的探讨,使我们对巴洛克音乐艺术文化内涵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2] 刘新丛、刘正夫:《欧洲声乐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3] 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艺术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精神性内容,深入地分析和概括艺术形态精神性内容的实质并将其作为划分艺术形态的依据,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单纯地从某一角度(或政治的角度、或经济的角度、或阶级的角度、或民族的角度)去分析和概括艺术形态的精神性内容的实质并依此去划分艺术形态是完全不够的,我们应该力求从艺术和时代的相互关系中去把握艺术形态的精神实质。
神性
西方传统艺术理想就是希腊艺术理想与基督教艺术理想彼此作用而催生的产物,而希腊艺术理想既是希腊艺术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西方传统艺术理想的首要基础。
早期希腊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希腊人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神和人同形同性。希腊的重要思想家柏拉图认为,艺术与神、理念具有实际的联系,由于神与理念的性质和地位,所以艺术应该具有神与理念所分得的荣誉与地位。比如在他看来,诗人写诗,画家作画,都是灵感的产物,是神谕的呈现,是神力的体现。如果得不到源自神的灵感,即“神灵附体”,艺术家就不能陷入神灵般的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艺术。
神性艺术主要包括宗教性艺术和类宗教性艺术,宗教的本义就是那些不能掌握自身命运或自身命运被别人掌握的人们,借助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作为自己理想寄托和精神归宿的一种社会活动,而宗教艺术正是宗教活动的工具,它往往作为宗教仪式和传播宗教的工具。西方的宗教艺术主要以基督教艺术为代表,其影响最大、范围最广,延续千年,至今不衰。基督教艺术的主要形式是教堂建筑、壁画(蛋彩画、油彩画和镶嵌画)、雕塑、插图、赞美诗及音乐,都竭力表现基督教神祗们的慈爱和威严。
中世纪时期,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艺术浓厚的宗教色彩。中世纪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建筑的发展,无论是拜占庭式教堂高大的圆穹还是哥特式教堂火焰般的尖?,都充分显示出封建宗教的权威。中世纪后期,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重新关注热自身,艺术作品中宗教情绪越来越少,世俗精神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一个时代即将结束,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人性
随着新兴城市资产阶级的壮大和教会僧侣阶层的衰弱,人性艺术逐渐兴盛起来,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在追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下,创造了最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复兴古希腊艺术来摆脱宗教艺术的束缚以张扬人性艺术,从政治的角度看,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艺术来反对神权、神学和神性艺术的一场政治运动。运动首先在资本主义手工业经济比较发达、市民资产阶级比较集中的意大利等城市共和国兴起,首先在意大利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初澜,他们鲜明地提出了反对神性、人性至上的人文主义口号,反对宗教哲学的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的愚昧残暴,主张享乐主义,肯定世俗生活,颂扬人性自由和个性解放,得到了欧洲各国学者、艺术家广泛的响应,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性解放运动在欧洲大部分地区蓬勃展开,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优秀的艺术作品。
在文艺复兴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产生了许多艺术流派。十七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克美术,它发源于意大利,后风靡全欧,其特点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绚烂的装饰性。十八世纪罗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其特点是追求华丽纤巧和精致。随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到来,进步的美术家们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开展了一场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其代表画家是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浪漫主义运动的主将德拉克洛瓦,其绘画色彩强烈,用笔奔放,充满强烈激情,代表作有《希阿岛的屠杀》。十九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兴旺的时期。法国画家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奥南的葬礼》堪称绘画中的“人间喜剧”,而《石工》则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产生了列宾、苏里科夫等杰出画家。
在这么久的时间长河中,艺术家们由神性走向人性最终到达理性,艺术家们用理性的方法去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并以各种形式去创造自己所构筑的真、善、美的艺术世界。理性艺术和人性艺术合流,形成了合乎人性的理性艺术,这种艺术已成为世界现代艺术的主流。相对法治社会的理性艺术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创新性,这种对艺术内容的探索和对艺术形式的创新,使现代艺术呈现出纷纭变化、多姿多彩的景象。每一个艺术家都竭力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人显示自己对人类社会独特的认识,正因为这种独特的认识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也是从神性转向人性这个过程又是必不可少的。
一、精心备课,合理借助多媒体开展欣赏课教学
美术欣赏的最大特点是学习内容直接而容量较大、知识点多而分散,这无形中对课堂教学设计与安排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而有效借助多媒体的技术,如通过播放录像、VCD、实物投影、电脑课件(CAI)开展欣赏课教学,不仅可以体现教学的形象化与直观性,也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与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它的作用只能是辅助的,所以对它的使用一定要适时、适量和适度。如果使用不当,让课件说了算,教学就容易被多媒体牵着走,要么形成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么形成华而不实的“电影”,学生的注意力放在“电影上”,对内容的实质却无暇顾及,印象不深,也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做好精心准备,认真备课,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才能让课堂教学在有的放矢中有序开展。
二、情感渗透,在不同学科融合中开展欣赏课教学
在中学美术的欣赏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在语文或历史、政治课本中有较详尽的介绍。充分利用这样的特点,把学生从其他学科中获得的情感迁移到美术欣赏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情感和思维的投入,更能深入地了解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能力有一个全新的提升。
比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教学中,笔者让初中二年级学生结合语文课本《故宫太和殿》一文,找出与欣赏课相关的内容,并在教师播放相关录像时进行朗读,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大大提高了,他们甚至主动在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等教材以及课外读物中寻找其他欣赏内容的相关材料,以便融入欣赏课的学习中来,学习效果特别好。
再如,在“雪景”的欣赏课中,笔者适时让他们打开语文课本找到《沁园春・雪》一文,引领他们进入那“万里雪飘、惟余莽莽”的意境,想象当满树琼枝、冰雪覆盖的时候,去领略那“千里冰封”“顿失滔滔”的凝然安静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景色。让他们在理解与感受中欣赏妖娆美好、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的画面,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效实现了现代美术课程对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教学目标。
三、点面结合,从局部到整体地开展欣赏课教学
对中外美术发展史的学习,不仅可以遵循历史发展顺序进行,也可以采用点面结合,从局部到整体的形式进行。比如先从绘画艺术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选择几幅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作为代表,让学生通过欣赏学习,了解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地位。然后再重点欣赏几幅题材、手法、艺术风格不尽相同的作品,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古代绘画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促进他们对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的学习。再如从雕塑方面的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刻中,各选三组比较典型的作品,先就这三类雕刻的主要特点进行学习,教师再讲解如何欣赏这三类雕塑,然后分别对所选作品进行赏析、讨论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深入了解,在文化的感知中开展欣赏课教学
一、西方早期文明的艺术
在古希腊语中,“艺术”这个词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它被看作是与人类的生产和技艺结合在一起的。词义相当丰富,几乎包括了人类所有的生产性技能,例如种植、造船、航海等,与非生产性技能,例如音乐、诗歌、雄辩等。此时“艺术”的范围大大地超越了我们现代社会的艺术门类,而且还包括了很多生产技术。虽然古希腊人的造型艺术与诗的艺术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峰,但希腊人却没有将艺术与美联系在一起。“同古希腊哲学和政治一样,古希腊艺术亦将理性运用于人类经验,从而使神话时代的宗教世界观过渡到了从有序和理性角度对世界进行观察。”[1古希腊人对于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都可以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反映,所以,如果把古希腊艺术仅仅局限在“美”这个方向上,无疑是一种错误。
到了中世纪,艺术实际上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时期的艺术虽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大家并不认为它是美的,而是因为艺术的某些与宗教相关的其他特征,比如“教授无知的人,因为通过图像,他们就好像是通过书本来接受教育。”[2]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可见,此时的艺术具有非常强大的教化功能,还很难和非功利的“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1500多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
二、艺术与美的结合
艺术和美的结合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
1.艺术中有美
发现艺术中有美,是文艺复兴运动最伟大的成果之一。文艺复兴的大师们给了一些观念来让我们理解艺术,如精确、尊严、神性、和谐、情感等,艺术的内涵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促使人们对艺术有了更多的思考,而这些观念形成了近代以来人们对“美”的基本认识。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技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艺术家们用科学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集中透视,有明暗效果,表现三度空间的画法。在此基础上,还强调人的自然本性、价值、自由意志,艺术家们在作品中体现出了一种属于艺术家本人的东西,那就是人类理性的光辉,他们认为捕捉到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美。
虽然,“文艺复兴使不同艺术的社会文化地位产生了重要变化,但是,并不像大多数人所以为的那样,文艺复兴实际上并没有提出一个艺术系统,也没有建立一个综合的美学理论。”[3]
2.美的艺术
1746年,夏尔·巴图在其着作《归结为单一原理的美的艺术》中最先确认了美和艺术的关系,他把诗、绘画、音乐、雕塑和舞蹈都包括在了“美的艺术”中,并认为这五种艺术与之前机械的艺术不同,前者是以自身愉悦为目的的,而后者是以功利实用为目的的。在这两类之间,还有第三类,这就是雄辩与建筑,它们是兼具自身愉悦与功利实用。虽然这种认识在现在看来显得格外重要,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和支持,原因在于它只是作为单纯的艺术理论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背后缺乏一个让人信服和易于接受的强有力的理论体系。
康德正是出于对自己哲学体系的需要这一动机,因此他的美学理论具有专门的艺术理论所不具备的扎实的理论基础。他把艺术分为三类,分别是机械的,快适的和美的。前两种艺术都带有客观存在的目的,美的艺术则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他认为“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是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4]可以看出,康德把“美”和功利、实用划清了界限,认为“美”和功利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抱着功利的态度来鉴赏,那就不是真正的美。
当然,在康德的理论体系中,除了这种无关利害的美的艺术外,还有其他两种艺术。所以他的美学理论并没有彻底地解释艺术和美的联系,然而,黑格尔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就把自己的美学局限在艺术范围之内。
3.艺术美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是在他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得出的。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美即艺术,艺术即艺术美。他在《美学》开篇就说:“这些演讲是讨论美学的,它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准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5]在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中,艺术美成为一个独立的反思对象,是内在精神心灵的自由体现在外在事物中。
艺术是主体心灵的外观体现。它主要把生气、精神灌注于生命形象,要对外在事物进行“清洗”,抛却偶然不符合心灵要求的东西,把本质特征显示出来。艺术家在“想象”中把意蕴与形式、情感熔于一炉。因此,艺术是对自然的征服,表现更高的理想、更严肃的目的,是有目的的精神劳动。艺术美是人的实践与创造,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只有在人把他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了一种博大的完整性。因此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使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
艺术与美两个观念的结合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观念转变的结果,但到了十九世纪中期,艺术和美开始分离。
三、艺术与美的分离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美”“丑”就作为一对孪生的概念出现了。然而,自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时期开始,“美”就在艺术中占据了优势地位,“丑”遭到极度排斥。因此,在漫长的艺术史中,丑的力量是很微弱的。即使在艺术作品中要表现丑,也不能让它以其真实的面目出现,而是要一贯变成美。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丑在艺术中的比重明显增加,陆续出现了大批表现丑的作品。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总是被遮蔽了,终于在艺术的殿堂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还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出现这种巨大的变化,是由于现代艺术家们对之前传统艺术和对自己生活着的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他们认为,传统艺术家对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的冷漠、自私、贫困、压迫等丑恶现象视而不见,一味地讴歌和赞颂他们虚构出来的“美”,毫无疑问,这实际上是一种对读者和生活的欺骗,更是一种自欺欺人。因此,这些现代艺术家们对传统艺术往往持激烈的批评态度。
不管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美的事物和丑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缺少了一方面,另一个方面也就完全失去了意义。艺术家固然在作品中要表现真、善、美,但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丑”的表现,能让读者在这种真与假、善于恶、美与丑的对比中,更好地感受和领悟美的真谛。这不仅还原了生活,做到了艺术真实,还更有力地表现了真正的美。正因为这样,丑在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被现代艺术家们抬到了之前任何时代都没有到达过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