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7:34: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审美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舞蹈审美;地域文化;融合;东方;西方
世界上地域的文化是各种各样的,不同民族的心理、审美情趣和风俗文化是不同的,可以说每一个民族都会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设反映他们民族生活和情感的文化,这对艺术审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舞蹈是民族创造时间最早、历史最悠长、影响范围最大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门能够直接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具有强烈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而每一种舞蹈对于美有着不同的审美要求和情趣,这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就从具有代表性的东方文化及西方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进行探究。
一、东方地域文化与舞蹈审美的融合――以中国为例
要知道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的形成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和发展的,在形成的过程中文化带有地域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从而对民族的精神和心理产生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民族艺术的表现方式,成为了民族风格的重要标志。“东方舞”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个东方国家的舞蹈,甚至包括了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舞蹈;而狭义则是中东地区的舞蹈。由于中国位于地域的中心位置,而且舞蹈具有典范性,下面就以中国为例来分析舞蹈审美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边面临太平洋,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地缘辽阔,海岸线屈曲盘旋。中国处于半开放性的地理环境中,气候相对温和,各种资源和生物种类繁多,具备良好的自然生存环境,可以说中国地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其他东方国家不能比拟的。然而在这种半开放性的地域环境中,使得中国民族意识趋于安逸闲适、自尊,同时又有偏执保守的方向发展,从而构造了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社会制度和价值观都在影响着中国舞蹈审美取向,形成了“拧、倾、圆、曲”的舞蹈审美特点。实际上中国各种舞蹈艺术都是线的艺术,而线最大的特点就是“曲”,曲线是所有线中的至美,也是舞蹈审美的核心。“拧”则是舞蹈形态上的特性。“圆”则将就了“形圆”、“线圆”,舞蹈姿势通过腰为轴形成平圆、立圆或者是八字圆等,一发而牵全动,动作姿势瞬息万变。
具体来讲。中国地域风貌多样复杂,各种各样的地形地势,使舞蹈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更加多样;屈曲盘旋的海岸线,造就了中国舞蹈姿势从“平圆”、“立圆”、“八字圆”方向发展,这些都体现了东方舞蹈以“曲”、“圆”为美的审美观念。另外中国地域文化中崇尚“中和为美”的观念,促使了舞蹈以“平衡”为美的审美倾向。例如中国文化中非常崇尚“龙”,“龙”相关的图腾所显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崇尚的对象,如今的中国人仍然自称是“龙的传人”,而“龙”的形态是蜿蜒曲折的,从而在无形中早就了“拧、倾、圆、曲”的舞蹈审美特点,体现了内倾含蓄的地域文化。
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组成,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民族舞蹈更是丰富多样,使其早就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可以说地域文化决定了舞蹈审美的情趣和特点,而舞蹈审美情趣又充分反映了地域文化,二者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西方地域文化与舞蹈审美的融合――以古希腊为例
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其位于地中海,南临爱情海,古希腊的文明实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历史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伴随着各种文明的碰撞和混合,使得西方文化具有开放性和松散性的特点,有利于思想的发展。加上古希腊地域是面向大海的,居住的种族繁多,主要是由海外的移民组成的,因此人们的思想是开放和积极额,自觉地产生对自然的思考和探索,不断激励西方人民奋发向上,追求着民主和自由,这些为西方艺术审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古希腊这块土地上,古代频繁的战争使得人们对强健的人体产生了强烈的尊重,肌肉发达在西方是让人羡慕不已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人体美的崇拜,使得他们在审美舞蹈时,更加趋于“开”、“绷”、“直”、“立”等美学方向发展。
具体来说,“开”是西方舞蹈最重要的特点,同时也是舞蹈的精髓,需要舞者在肩膀、胸部、跨、膝盖、脚踝五个关节部位向外张开,首先是将身体的线条进行延伸,最大程度地扩大肢体动作的范围,强化舞蹈艺术的表现力,这种张力使得整个舞蹈变得饱满,体现了西方文化“开放”的特点,这是一切西方舞蹈动作的倾向性特点。“绷”则是需要舞者将身体的各个部位“绷紧”,丰润挺直,使得整个舞蹈动作是美丽饱满的,形成了形体美与肌肉美的审美情趣,更加体现了西方文化中对生命和活力的向往。“直”则是要求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展现挺拔直立的审美感觉,这种保持挺直的审美原则,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优势心理”,充满高贵与正直、无畏与骄傲。“立”与“直”相比区别在于要求舞者在静态时展现的傲然挺立的感觉,给人一种稳重的气势,结合“开”、“绷”、“直”的审美特点,使得舞者在舞动的过程中体现了风度和举止,洋溢着清雅和高洁,是西方艺术中的高贵典范。
西方舞蹈中的“开”、“绷”、“直”、“立”审美原则的形成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在长期的西方文化发展中,人们征服困难的竞争意识和勇敢精神在不断强化和发展,形成了奋发向上的地域文化,从而造就了“向上”、“外倾”的审美情趣。
三、结束语
舞蹈审美的特点和原则是来源于地域文化根源,各种各样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甚至是,造就了各地区的舞蹈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审美特点和风格。世界上各种舞蹈艺术的发展,都是由于它们能够扎根于自身的地域文化,并且不断传承自己的舞蹈。对于我们所表演的舞蹈,其蕴含的民族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发掘,在这个过程中增强我们的理论,提高艺术素养,在舞蹈表演中抓住舞蹈的精髓,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从而使舞蹈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冷英嘉.族群文化与舞蹈审美的探索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何飞雁.彩调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一、幼儿教育审美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幼儿审美教育可有可无
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不需要懂得如何审美,只要会画画就可以了。教师在幼儿园也只教一些简单的绘画技能。
问题二:幼儿审美素质教育只停留在课堂上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的正规活动。对教师来说,比较容易在计划工作中渗透审美活动的有关内容,但对于没有事先计划的幼儿教育,教师往往不能带领幼儿进行。
问题三:将幼儿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等同起来
这是一种把幼儿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的狭隘做法。艺术教育是幼儿美育的一种途径,幼儿美育作为与体、智、德并列的一个教育方面,它渗透于健康、科学、艺术、数学各个领域。
三、幼儿审美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加强早期的审美教育。孩子在2~3岁甚至咿呀学语时,家长就应把粗浅的审美教育输送到孩子的感官,让他们在娱乐中由浅入深地接受审美教育。 (二)、通过认识“丑”,提高审美能力。艺术的美妙只能培养孩子对美的赞叹和向往。如果孩子缺乏对丑的增恶,往往会显得对美的理解肤浅、淡薄。因而让孩子认识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丑陋之处也是审美教育的手段之一。 (三)、审美教育应注意时代性,随时代的发展而提高。孩子审美教育的重心应倾向现在,应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突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审美观念、情趣、规范等;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应根据孩子特点,循序渐进。
四、 幼儿审美教育的特点
(一) 大多注意审美对象的外形美,对那些鲜艳、活动、富有儿童情趣的审美对象易产生美感幼儿喜欢美丽的色彩,喜欢有趣的,特别是以小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和节奏感强烈的儿歌。在文学欣赏中,他们喜欢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艺术形象。幼儿故事中的小羊不能是呆板地站着,而是咩咩地叫着:小熊是吧嗒、吧嗒地走过来的,小花猫是喵喵地叫着跑过来的……。可见幼儿对作为审美媒介的文艺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色彩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
(二) 情感强烈、外露、不稳定是幼儿审美的又一特点。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情感是构成审美心理的要素。幼儿在审美过程中,情感活动十分强烈。孩子来到野外,看见花呀、草呀、小动物呀,会高兴得又蹦又跳,甚至在草地上打滚,表现出极大的审美愉悦。孩子在听故事时听到伤心处会掉眼泪。
(三) 审美想象日渐丰富,且带有幻想色彩。在审美活动中,幼儿的想象是大胆而又奇特的。孩子编的故事怪诞离奇,会令人目瞪口呆。游戏中的想象更为丰富,树叶、瓦片、小草,在他们眼中简直是世界上最美的餐具和佳肴;儿童的画往往是造型夸张、构图出格、想象奇特,鱼可以游到天上,太阳、小鸟、云朵却画在地上。同时,幼儿的审美想象又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们把自己强烈的感情直接注入审美对象,审美想象则随着自己的感情而变化。如妈妈让孩子画一只小鸭子,可孩子画了四只。妈妈问他为何不按要求画,孩子却说,“一只小鸭子多孤单呀!许多小鸭子在一起玩才有意思。”孩子的回答说明他在画画时注入了自己的感情。
(四)审美评价愿望强烈,标准简单,且有两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在审美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急于对各种事物做出审美评价的强烈愿望。如孩子在看电视、听故事时,总是急于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蛋。这故事是好听还是不好听,充分显示情感的两极性(爱与憎、乐与悲、好与坏)特点。
五、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
(一)引导孩子去发现美
日常生活、自然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要经常借助它们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培养幼儿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前提。
(二)为发展孩子美感和审美能力提供条件
孩子天天生活在家庭环境之中,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趣和习惯。家庭环境美,最基本的标志就是干净、卫生、整洁、明亮。父母把家里布置得井然有序,家具摆设合理,疏密适度,门窗明亮,干净的家庭环境给人以愉悦的感受,会使孩子感到舒适愉快,形成一种明快的美,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爱整洁、爱干净的情感和美的习惯。若是把屋里的东西摆得杂乱无章,装饰庸俗土气,没有一块儿孩子玩耍的空间,这些都不利于对孩子进行美的熏陶。
(三)、培养孩子广泛的艺术兴趣
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挑选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与孩子一起赏析。比如欣赏风景画时,可问孩子:你在画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联想?你认为画中什么最重要?为什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你认为画家在作画时有什么感觉?他们为什么要画这个景色、这个物体?假如让你画,你会怎样画?会添上什么?舍去什么?家长要细心倾听孩子回答,肯定他们说得对的地方,必要时给予指正,从而使孩子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父母应借助于艺术的手段,培养孩子广泛的艺术兴趣,丰富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这对发展孩子通过艺术的美来提高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孩子来说,文学作品、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等都有巨大的感染力,并且富有形象性、直观可感性等特点。如音乐可以陶冶孩子的情趣,优美的旋律能培养孩子的音乐听觉,歌声进入幼小的心灵,起着潜移默化、发展智力和想象力的作用。
(四)、重视孩子观察力的培养
审美的过程离不开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因此要重视观察力的培养,哪怕是一束花的放置、一幅图画的悬挂、一个装饰品的陈设,都应具有美感。可以从形状、色彩、结构,以及平衡、对称、变化、统一等方面引导孩子仔细观赏。另外,还可通过欣赏图画、电视节目、工艺品、生活用品等活动,获得造型美的粗浅知识。
(五)、引导孩子领略自然美
艺术体操是艺术和优美融合的项目,我国专家和学者对于艺术体操美学价值以及艺术体操与美学的关系做了些有益的研究。汪敏、熊柏军在《从美学视角透析艺术体操空间艺术表现形式》一文中提出“艺术体操运动的空间艺术主要是通过身体动作、器械的运用、音乐以及服装配饰等来体现的,在成套动作编排过程中注意上述可控因素,将会有助于提高艺术体操的艺术价值,为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提供参考”。朱瑛在《对艺术体操美学价值的研究》一文中对艺术体操的特点及美学特征的进行了阐述,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和审视艺术体操与美的关系,充分展示其丰富的内涵,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体操在美育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学者邹望梅在《艺术体操的美学研究》一文从艺术体操的美学构成、审美规律、形象美等诸多方面,结合从事艺术体操的教学经验,对艺术体操的美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李若梅《艺术体操与美》中认为艺术体操具有节奏美、韵律美、均衡美等特征。专家胡效芳在《论艺术体操美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征》一文中提出“艺术体操美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是人的体型美加上完成美所施展的技巧能力。”黄贤媛在《艺术体操美的辨证分析》一文中提出了艺术体操的美是多方面的,分别从从动态美与静态美、人体美与自然美、外形美与内在美、音乐美与编排美、体育美与艺术美等5个方面来阐述艺术体操的独特美感,辩证分析艺术体操之美。通过以上专家学者的论述,总的来说艺术体操是器械美、人体美、节奏美的完美结合。
2健美操及艺术体操审美表现形式分析
2.1形体审美的比较
人体是健美操及艺术体操审美的直接对象,美的表情、姿态等都是通过人体来表现的。健美操和艺术体操从宏观的角度都具有形体体美的审美特点,从专项的特点来分析又有着各自的审美特征。经过长时间的健美操练习,运动员的形体变得尤为健壮,给人呈现一种健康的美感。然而男女运动员由于技术动作的差异,呈现的美感尤为不同。男运动员肌肉饱满、身体修长、肩膀宽厚,在运动中展现出激情、刚健、阳刚的力量美,女运动员四肢匀称,丰满而不臃肿,不仅需要表达舞蹈演员的柔美,同时身体形态之中贯穿着力量,具有健康、美丽的美学特征。艺术体操运动员漂亮的仪表,完美的身材,高雅的气质给人以挺拔、修长、轻盈的美感。经过长时间的磨练,运动员的形体变得挺拔而修长,臀位高、腿部线条优美,四肢修长、上身挺拔。
2.2动作审美比较
健美操的成套动作丰富而多变。它的动作美体现在节奏、力度和幅度上,要求练习者在音乐的驱使下,以最大幅度、快速有力的肌肉收缩完成身体练习。在动作幅度和速度的增减变化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产生动感美的享受[1];艺术体操的最大特点在于动作的“轻柔之美”,艺术体操绝大部分难度动作的“级数”均是以柔韧作为参数进行判定。柔韧素质是未来艺术体操最重要的身体素质。可以这样说,未来的艺术体操,没有柔韧就没有高质量动作,没有高质量就没有艺术体操的美。[2]除了“柔”,艺术体操动作的外在表现形式与芭蕾有着相似之处,既给人一种轻盈美的感觉。然后这种“轻盈”是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好的力量,各种难度和跳步的跨度都是运动员内在控制力的作用。
2.3音乐审美的比较
在强有力的音乐下和运动员激情四射的表演,不仅仅是运动员本身,也能使欣赏者在凝听和观赏中产生心灵的交流与共鸣。节奏的对称也是健美操音乐的特色之处,多以4/4拍的迪斯科、爵士、摇滚等风格的音乐为主题,节奏明快、激昂,具有振奋人心的效应;健美操音乐没有明显的主题,它是通过音乐的节奏来表达技术和动作的。艺术体操是通过音乐来表达意境和情感的,不仅是通过音乐来表达动作的意境,同时也能创造整套动作的和谐。悠扬动听的音乐和优雅动作的完美结合,使人们的视觉和听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情绪的强烈共鸣。然而,音乐节奏的韵律美同样是艺术体操的一大特色,其音乐主要运用活泼、优美、舒展、抒情的旋律,让人深深沉浸在优美的节奏中。[4]
2.4器械审美的比较
健美操通常是不需要运用器械的,它所有的难度动作都是通过身体来呈现的。健美操本身就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是力量、激情和表现力等的完美体现。在多样风格如:如迪斯科、爵士、摇滚、拉丁、街舞等现代舞的融入,通过快速有力、多变的身体动作和激情的表现力的完美结合给人们呈现一种热情、洋溢的动态之美。器械是艺术体操项目独有的特征,器械技术借助身体动作构建了艺术体操项目的惊险性、熟练性等竞技性,构建了空间维度巧妙变化的艺术性,彰显了艺术体操项目独有的美。[5]是由于器械的形状和材质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技术特点。身体动作和器械的完美结合、融为一体、协调一致使得艺术体操充满着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世界著名的艺术体操运动员卡纳耶娃在比赛中,通过器械的运用,像一只变幻莫测的体操精灵,时而像欢快的蝴蝶、时而宛若无忧无虑的公主,她刚劲有力、刚柔相济的动作使人眼花缭乱,以其变化新颖,妖娆奇特的身体动作和器械动作充分的体现了艺术体操的柔美高雅之美。
3结语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的关注,对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地被提及。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形成的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的健全。本文主要立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和相关的艺术理论知识,运用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受教育者的感知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渗透性和典型性的特点。[1]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从广义上说,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职业和分工不同,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的人,都会涉及到艺术,他要么阅读小说,要么聆听音乐或者观赏舞蹈活动等等。因此,无论是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都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鉴赏和批评,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鉴赏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2]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1、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首先,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体验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
2、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许多种,其中艺术教育是其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正如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说的:“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审美教育,更说不上审美修养的培养。
3、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
虽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实现途径等方面不同,但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这和美育的目标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审美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
首先,美育以塑造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为物化手段。在美的实践环节中,美的欣赏、美的创造都不能离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具备动人可感的个别形象。离开了艺术形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著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描写了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作品中保尔的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而且顽强的革命意志塑造了主人公崇高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深深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和中国青年。
其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艺术教育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感知、洞察与想象能力,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美的形态有很多种,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在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艺术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审美教育的最终功效是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能够对他们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大学生可以根据美的形象的塑造,增强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审美修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那么,在古诗的教学中可以挖掘哪些美的元素,对学生进行哪些审美教育呢?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意境美的审美教育
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是情感,指作者的主观情感,“境”是境界,指客观物景,即诗中所描绘的艺术画面,意境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物景交融而形成的一种境界。正如清代王夫之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在有意境的诗作中,景即是情,情即是景,情景浑然一体,由情景交融所创造出的诗歌的意境,使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从有限达到无限。
在古诗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古诗的特点和学生情感思维的特点,精心创设审美意境,铸造二者最佳的综合点,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
例如,教《山居秋暝》一诗,可以引导学生描述感受这样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秋天的黄昏,雨过天晴,彩虹西悬,山野空旷幽远,日光从松树间静静的泻下来,留下参差斑驳的倩影,泉水在小溪中叮咚流淌……在这过程中,审美意境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是从学生的审美心理自由出发设定的,是美的熏陶和感染,因而较之单纯的说教,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并引起审美情感的共鸣。中学生的情感特点具有直觉性和不稳定性,其思维方式多偏向于形象思维,且受情绪影响较大。而诗歌本身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因此,教学时首先应将学生的感情引入诗内,使诗内的“此情此景”化为“我情我景”,从而实现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情感上的交流融合,并升华共鸣。正所谓“以情披之,如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二、意象美的审美教育
意象是诗歌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渗透着诗人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多个客观物象的统一体。但古诗的简约又制约了它不可能像小说等文学体裁那样通过语言、行动、心理等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塑造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必须展开广泛而有效的审美想象。康德认为,“想象是创造性的”。艺术之美的获取是靠想象来完成的,诗歌的学习尤其如此。古诗语言极其精练,内涵极其丰富,情感富于跳跃性,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审美空间。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引导学生品评精练的语言,体味丰富的内涵,发现、补白、丰富这些“空间”,使他们在平淡中发现神奇,在理解的基础上领悟深层次的艺术之美。
例如,我在教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时,带动和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全诗仅二十八个字,就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游子、古道和瘦马等十个意象。初读之,各意象之间似无密切联系,全曲也并不神奇,似无美可言、可感。然而细细品味,各意象所构成的苍凉孤寂的羁旅图却着实令人怦然心动――日薄西山,晚云渐起,当最后一脉夕光为苍凉吞食后,西风渐紧,且寒且洌,千年古道上的黄沙漫天飞扬,隐现着茕茕孑立的旅人,其马因漫漫旅程而体力、精神消耗殆尽,枯藤缠绕的树上栖着乌鸦,更增添了几分苍凉的阴冷,小桥流水恍若隔世,那“人家”,是亡之家?是人之家?人在天涯,何处是家?何处不是家?这一切加上沦落天涯的孤寂,怎不令羁旅者心颤、肠断?
师生共同借助想象“读”出了这一切,我又不失时机地以艺术形象为审美通道,引起学习主体的审美愉悦,从而由表层的审美感知深入到对艺术美的欣赏。在这种由领悟到赏析的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向和审美体验,给他们一定的主观性、自由性和多样性,就能水到渠成地做到“我口表我心”。
三、人格美的审美教育
古诗最突出的特征是抒情言志。抒情诗自不必说,即使是叙事诗,在叙述、描写现实生活和事物的过程中,也表现诗人的理想、信念和人格等。
成功的诗歌教学,不能停留在对诗歌中描写的景物美、形象美等客观的表层领悟和欣赏层面,而应该结合诗人的个性和写作时特定的心境,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诗的内在美,在领略客观美的基础上,深悟“美”所隐含的高尚情操,从而净化学生的灵魂,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例如,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在引导学生领略诗中所描述的风卷茅屋、群童戏谑、长夜沾湿的悲凉画面的基础上,进而理解诗人当时的个人处境,以及安史之乱所造成的整个战乱频繁和芸芸众生号寒啼饥的社会现实,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诗人面对这一切,并未停留在对自身窘境的抒写层面,而是由己及人,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关注“天下寒士”,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是何等博大宽广,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人格光辉又何等震撼人心!还有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无不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人格的魅力。
对这些,教者应该启发、诱导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陶冶,水到渠成地与诗情、诗人融为一体,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教育。
四、声韵美的审美教育
我们知道,古诗都是可以配乐传唱的,作者在创作时是很讲究平仄、押韵的,因此,每一首诗都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而这种声韵美只有反复的吟读才能体会。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多读,反复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才能感受到诗的声韵美,享受到美的愉悦。
例如,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你如果只是一味地讲李清照有多孤独、多凄凉,学生是无法体会的,也就无美感可言,但若能反复吟读,声情并茂的吟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能感受到词人这十四个叠字所表现的感情层次,所带来的美的声韵的享受,得到审美的愉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点拔、指导,使学生掌握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的要领,掌握古诗音律的一般知识,力求做到在读中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意醉其音。
以上所谈的这四种审美教育,只是举例说明审美教育的一些取向,并不是每一首诗都必须进行这些审美教育,这也不是古诗审美教育的全部内容。实际教学中,教者要用自己的智慧,结合每首诗的特点,找到切入点,挖掘其中美的元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种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教育。
【关键词】现代艺术 传统审美 写意 冲突
中国传统艺术是经过几千年文化沉淀而蕴育形成的,是中国传统审美的认知。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无不影响着人们审美理念与艺术创作。在传统审美的理念里,“写意” 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国美学界特有的定义。“写意”是由有感之物而起,用情观物,以情动人,从而使得内心与感物相交融、达到主体与客体相合并的境界。现代艺术是科学化、工业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变迁与历史前行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入,使得各类因素促使形成了今天独树一帜的中国现代艺术。
1 传统审美理念
所谓传统审美理念,其表达的不仅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更多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审美实践,其深刻地表达着特定时代所提出的理性要求。在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了审美理念。
中国的传统审美思想丰富多彩。寓物而明心,多强调“写意”,情景交融。不仅局限在简单的描摹客观事物,更不是随意拼合的主观意识,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高度融合,体现中国传统审美的统一和谐,从而达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统一。当然,该传统审美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重要的精华,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灵魂。
此外,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还强调了“传神”和“天人合一”。传神,是艺术中传达美的一种方式,是指艺术作品应对物象最具审美价值的特点进行描绘,通过概括、提炼和再造,表现出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充分表达物象的神态、气韵,所以“传神”又称“形神兼备”。天人合一,是从战国末期到西汉时期发展的一种传统审美思想。先后将儒家和道家思想综合起来,逐步形成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该主张深远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和艺术创作的未来。对于明式家具而言,无论选材、设计还是装饰等诸多方面均有考究,无不体现天工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2 对传统审美的质疑
随着社会不断的演变进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日星月异的变化使人们开始怀疑旧的事物,质疑传统的审美。审美思想具有相对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怀疑,作为一种本能反映,是体现思想活跃的。同时,这种活跃的思想并不只是否定力量。相反的,它可能有着极大的引领性,从而常常是人类认识进步的有力先驱。正如这样一句名言,“接收新的就必须重新估价、重新组织旧的,因而科学发现和发明本质上通常都是革命的。所以他们确实要求思想活跃、思想开放,这是发散式思想家的特点,而且确实也只限于这些人。”
3 现代艺术氛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欧洲,在人们物质生产领域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得到了空前的活跃。这样的历史背景为现代艺术的萌芽及其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也为艺术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时期表现出艺术发展的一片繁荣,艺术家们高涨的创作热情,轮番上阵的艺术流派和各类新颖的艺术形式都充斥着人们的思想和眼球。这种变化影响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和观念,同时也影响着宗教与艺术。其中,印象派最具代表性,它对传统法则的质疑则是后来产生现代艺术的起因。而后,后印象派反传统、反印象派的追求,是新艺术的开始。艺术家们将关注点转入内在的精神世界,选择新的视角去创造内心所感受的新事物。这一新艺术的出现标志着传统审美和现代艺术在逐步由相互冲突变为相互融合。
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向中国的引入,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同时对中国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中国艺术界对许多艺术的概念性和主观性问题有了分歧和争论,但在一定意义上也有了新的认识。现代艺术家们通过创作来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类作品强调艺术家自身的价值,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同时也为后世创造不少值得借鉴的艺术表现方法和大胆的创新性材料。
4 中国现代艺术的现状思考
目前,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市场和商业化的诱惑太大,导致一部分平庸艺术家利用所谓的流行艺术语言来进行大量的复制和抄袭,这种复制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应有的市场和利润,使得有人打着与国际接轨的幌子,追求着表面的形式感来取得效应。
在现代艺术的大环境下,艺术家的创意是潜伏在现代艺术中的内在动力。然而,现代艺术家的创作源于艺术家本身所处的文化大环境,在文化信息的影响下感知环境所反应出的能力。对于中国现代艺术,可能以全球化的资源作基础,以传统文化内涵转换的艺术创作会成为新的契机。
5 现代艺术和传统审美的冲突
西风东借、洋为中用,很多人就是借此发挥,赢得了相应的市场和利益,导致由此传统审美与现代艺术间发生了正面冲突,并且气氛越来越烈。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强调“意”,也看重艺术家的“德”,艺术水准相当的创作,艺术家的“德”会提升相应的艺术价值,因此,艺术家的“德”不仅影响着创作的艺术价值,也影响着大众审美理论。在中国现代艺术氛围里,艺术家的名气会成为人们审美、品评的一个重要标准。
艺术家名气的由来有两类,一是通过市场的炒作和相关机构的宣传得来的,二是通过艺术家自身在艺术长河里的修养和锤炼造就的。后者相比前者来说是属凤毛麟角,在当今这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商品市场社会,“好饭不怕晚”已不再流行。由此使得一些缺乏市场包装宣传的有才之人被埋没,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艺术是需要创造力、需要新鲜感的,若现代艺术一味地缺乏新鲜事物则使得艺术氛围变得单薄无力。市场的宣传在迎合社会和大众的需求,可也正是这样一味地迎合使现代艺术失去了传统审美的韵味,也是造成现代艺术和传统审美理论冲突的重要原因。
现代艺术和传统审美经历冲突和纷争后,在社会大环境的条件相互刺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的审美激发了现代艺术的产生,激励了现代艺术的进步,稳固了现代艺术的发展,是现代艺术生命形成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冲突”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冲突”,而是一种全新的力量,促使着现代艺术的萌芽和发展。同时,现代艺术和传统审美的冲突也将接受未来的各种考验。现代艺术与传统审美的不断碰撞和冲突,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初始动力。
参考文献
[1]李超德.设计美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46.
[2]杨辛,甘霖,刘荣凯.美学原理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8.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审美;生态伦理学;艺术美学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虽然取得了众多理论创新,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三对关系:一是生态学与美学的关系;二是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学的关系;三是生态美学与艺术美学的关系。
一、生态学与美学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引起了美学的关注,但是由于传统美学本身观念的缺陷,人们转而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美学观念进行改造。但是,当把生态学作为新的美学观念的基础的时候,生态审美如何可能便成了问题,它也成为生态美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甚至是论证生态美学合法性的关键。
西方生态美学的先驱利奥波德(Aldo Leopold)在《沙乡年鉴》中指出,生态的保护离不开美学的参与。他说:“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①但是,利奥波德这里所说的“美丽”并不是传统美学所谓的“风景”之美,因为在他看来,传统美学是幼稚的,“大概是因为美学上不成熟的标签,把‘风景’的定义局限在湖泊和松树上了”②。传统美学不但把对自然的审美看作是风景,同时还把审美的感官限定于视觉和听觉。其实,对自然审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观赏,而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并需要包含对大地的理解和尊敬。因此,他认为:“发展休闲,并不是一种把道路修到美丽的乡下的工作,而是要感知能力修建到尚不美丽的人类思想中的工作。”③他把自然审美与生态学、生态学伦理学紧密结合起来,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传统美学作出改造,建立新的大地美学。他的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西方当代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米克(Joseph W. Meeker)直接对西方美学理论中“艺术与自然相对”的传统提出挑战①,这一传统直接导源于柏拉图,人为地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认为艺术是“高级的”“精神化”的人类精神产品,相反自然世界则是“低级的”“动物性的”。19世纪进化论的诞生,已经促使人类开始重新思考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米克沿着这一思路出发,把美学理论建立在现代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并着重考察了艺术审美体验与生态系统、生物稳定性、生物完整性或生态整体性之间的关系。高博斯特(Paul H. Gobster)从森林管理的角度,看到了传统美学――“风景”审美与森林管理之间的冲突。他从“与人有关的因素”“与景观有关的因素”“人与景观互动的因素”“互动结果的因素”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风景美学与生态美学之间的十九点具体差异,并总结道:“在风景美学中,追求娱乐(情感)是首要因素,从观赏这个景观中得到这种娱乐而不考虑这个景观的生态整体性。相反,在生态美学中,娱乐是第二位的,它的前提是为了这个景观,并知道它在生态上是符合要求的。”②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方生态美学研究中,他们都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传统美学进行改造,并使生态学成为他们构建生态美学的前提和基础。
在中国,生态美学也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的。1994年,李欣复在《论生态美学》一文中提出构建生态美学的构想。在此文中,他论述了现代工业文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认识,重新审视生态环境之美。他尝试着提出树立生态美学的三大观念,即:“树立生态价值是人类最高价值所在基础上的生态平衡是最高价值美的观念”,“树立时空统一高度上追求自然万物的和谐与协调发展美的观念”,“树立努力建设新的生态文明事业的美学观念”③。在这里,李欣复不但提出了建设生态美学的构想,还试图从生态的角度提出新的美学观念。1998年,曾永成较早从生态学的角度对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的观点进行了重新解读并提出了人本生态学观,为其后来提出人本生态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马克思提出的“人是人的自然”,这恰恰证明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由于人是自然的生成物,这种创造和解放必然在自然的生态制约之中,是自然生态系统通过人而实现的自我超越”④。也就是说,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其实是自然的自我意识。自然性或生态性不仅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实践的本性,它更构成了人的审美活动的本原性特征。2000年,徐恒醇在《生态美学》一书中初步构建了以生态美为核心范畴的生态美学体系。他指出:“所谓生态美,并非自然美,因为自然美只是自然界自身具有的审美价值,而生态美却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⑤;并且,它c传统的美学观念不同,是在生态观念指导下的“生态的审美观念”⑥。
2001年,曾繁仁在首届生态美学会议上宣读了《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一文,次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正式发表。文章一开始,曾繁仁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生态美学观,他坚持广义的生态美学观,认为:“它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⑦在他看来,生态学属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种,同样思考的是人的生存问题,因此生态美学关注的不仅仅是环境,还包括人的广义生存;同时从世界美学乃至中国美学的发展而言,生态学的引入为美学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可以说,曾繁仁把中国生态美学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在世界生态美学研究中彰显了中国的特色。2002年,他在《试论生态美学》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简单地将生态美学看作生态学与美学的交叉,以美学的视角审视生态学,或者是以生态学的视角审视美学,都是不全面的。应该从存在观的角度,把生态美学界定为:“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地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代的理想的审美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①
程相占在文章中集中阐述了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其中就同时包含生态伦理和生态知识两个要点,但是二者不是并列的,生态知识是生态欣赏的内容,而生态伦理则是生态审美的基础。他指出:“笔者这里所探讨的生态伦理可以概括为‘强调生物圈生态整体的人文主义’,近似于国际学术界所说的‘生态人文主义’”,“生态人文主义所包含的‘爱物’的伦理态度可以简称生态意识,它是生态欣赏的基础和前提。”③另外,他在第四个要点中还突出强调了生态责任意识对人类审美偏好的引领作用。他指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偏好与审美风尚也在无形中浪费着自然资源,加剧着环境危机,比如,以皮草时装为高贵,以烟花爆竹为灿烂,等等。这就意味着,从生态文明的视野来看,‘审美’并不一个总是光辉灿烂的词语,违背生态文明理念的审美活动比比皆是。”从主体的角度,“充分借鉴当代环境伦理学的相关成果,改造我们的伦理观念和伦理态度,将是生态美学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④。由此可以看出,生态伦理学在他的生态审美四个要点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生态伦理学为生态审美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克服了传统美学的形式审美偏好,突破了康德经典美学所奠定的审美无功利性,为生态美学的现实性品格增添了活力。对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研究而言,生态伦理取代了隐含在背后的实践功利伦理,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特征,但是生态伦理学的加入,同时使生态审美带有明显的现实功利性特点。一旦审美带有了明确的功利性的时候,它还能否保持审美的独立性,则成了一个疑问。笔者甚至认为,虽然生态审美被看作是对传统无功利性审美的一种突破,但事实是,“功利性的生态审美既不利于保持审美的独立性,也不利于生态保护,存在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悖论”⑤。如果这一观点成立的话,恐怕这一结果也是生态美学在追求生态功利化过程中始料未及的。
三、生态美学与艺术美学
生态美学因现实生态危机而起,自然环境美成为其重要的研究对象,西方生态美学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探究了环境审美的特点。同时,生态学的引入,也带来了生态美学观念的变革。如此,便出现了两种美学,一种是艺术美学,另一种是生态美学。二者能否沟通、融合,则成为了一个问题。
在西方,生态美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环境美学,因为它是针对西方艺术美学传统而提出来的。上文提到的利奥波德、米克和高博斯特在论述生态美学的观念时,都突出了自然环境审美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差异,另外从他们的环境美学研究中也可以看得出来。1966年,赫伯恩(Ronald W. Hephurn)在《当代西方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的引言中指出,在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分析美学把美学仅仅限于艺术领域,造成了对自然美的忽视。由此出发,他从分析美学的角度对自然审美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自然审美不同于艺术审美的三方面的特点:介入性、无边框和不完整等。在他看来,自然审美不同于艺术审美,欣赏者是在环境之中的,并且是没有画框、没有边界的,也不像艺术一样追求意义完整性,这也开启了西方环境美学的研究特点和思路①。瑟帕玛(Yrjo Sepanmaa)区分了艺术与自然审美的创作、对象和观察者三方面的十四点不同。从观赏者看,他认为:“观赏艺术品的场所是有限定的――但对环境而言,则是自由的;艺术品以考察者对它的距离和无利害关系为前提――环境的观察者是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直接接触;大多数艺术形式的作品是用一种感官来感知的――环境观察者通常由多种或所有的感官合作用而形成,并且所有的感觉都是相关的。”②卡尔松(Allen Carlson)区分了多种审美模式:对象模式、景观模式、自然环境模式、激发模式和神秘模式。其中,他认为对象模式和景观模式脱胎于艺术模式,是把自然作为一个对象来欣赏,他赞同自然环境审美模式。自然环境模式不同于对象模式和景观模式的那种二维视野,而是需要把“自然作为一种自然环境来欣赏”,同时需要“借助已知的知识来鉴赏自然”③。伯林特((Arnold Berleant)提出参与美学,指出了环境审美的参与性特征。他认为:“事实上,环境有可能看作是建筑美学的实现,尽管不是在传统的意义上,因为就传统美学而言,要求我们摒弃所有的使用考虑并且采取静观的态度与艺术品保持分离。相反,环境引发并且象征一种与此不同的体验――人的参与,这一点其实建筑早已在实践中践行了。”④
在中国,生态美学的诞生既有与西方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一致的地方是,很多中国生态美学研究也沿着西方生态美学的研究思路,提出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美,在研究特点上也是与艺术美学相对的。比如,李欣复在《试论生态美学》一文中提出,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环境美为主要任务与对象”的学科。徐恒醇虽然提出生态美范畴,但是在具体研究层面上则落实为环境。他认为:“它应该以与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相关联的审美活动为主要对象,即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审美为主。”⑤这一思路也体现在他的《生态美学》一书的体系建构上,书的第四、五、六章讲的都是生活环境、城市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内容。不同的地方是,中国生态美学不仅仅是强调对艺术美学传统的反拨,更重要是对实践美学――“非生态”美学的强烈质疑与突破。因此,中国生态美学没有像西方一样,严格把生态美学与艺术美学严格对立起来,而是把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来进行研究的。陈望衡作为新时期实践派美学的重要代表,在生态时代到来之时,开启了从生态学对实践美学观念的改造。他指出:“生态美学虽然不是美学的全部,却必然是美学的基础。同样,生态美虽然不是全部的美,但它必然是美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属于美的基本的性质。”⑥张玉能、徐碧辉等新实践派美学家都对实践美学观作出了生态改造,在坚持“自然人化”的同时,突出了“人的自然化”的一面。曾繁仁在参与生态美学讨论伊始,就把它定位为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观念和形态。2012年,曾繁仁专门撰文《对德国古典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建设的反思――“由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到“天地境界”》,集中阐述实践派美学的理论渊源,即与德国古典美学之间的联系,并指出实践美学必将被生态美学所取代。他说:“实践论美学是在那个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具有较强学术性的一种中国形态的美学,它以其特有的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精神,特别是对人的理性精神与改造自然能力的张扬,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与满足了我国建国后,包括新时期人文主义启蒙的需要;它建构了包括‘认识论――人类本体――自然的人化――积淀’在内的具有相当的自恰性的美学理论体系,独树一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局限与弊端日益明显。”特别是在自然审美领域,实践论美学“只强调了人化的‘自然’的价值,而完全没有看到未经‘人化’的自然的价值。宇宙、地球与自然万物,其价值怎一个‘人化’与‘积淀’就可概括,它们是人类生存之源、地球万物之母,具有人类难以企及的价值”①。因此,中国当代美学应该走向更为适合时展、体现生态精神的“天地境界”的生态美学。
中国生态美学虽然强调了与西方生态美学的差异,但是在理论资源上却都是来自西方的环境美学研究。比如,聂振彬在《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一文中,不但认为生态美作为一种美的形态,不同于传统的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和艺术美,而且还从环境与心态、生命感与审美感、生态环境的功利性目的与超功利性目的三个方面论述了生态美的生成特点。他着重对比了生态审美与艺术审美的不同,突出了生态审美的功利性特征,认为:“康德所说的一切审美活动都超越利害关系之上,是不适用于生态审美活动的,即在生态审美活动中功利目的性和超功利性的区分,只是理论上的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②程相占在《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一文中,系统阐述了学界目前对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的五种认识:“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四、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五、参照环境美学以发展生态美学。”在文章中,程相占明确把曾繁仁的思路归属于第四种,即“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自己早已形成的生态美学,进而将‘环境美学纳入其中’”,而他自己儆诘谖逯郑即生态化美学③。即使如此,他仍然也是参照和借鉴环境美学的既有成果来建构生态化美学的。当然,我们不否认借鉴西方环境美学的研究成果,但其中会存在一个问题,环境美学对环境审美特点的分析,本身就是针对艺术审美而提出的,那么,当它作为一般美学观念的时候,能否适用于传统的艺术审美呢?其实,曾繁仁对这一问题早有警觉,他在吸收伯林特的“参与美学”时就曾指出:“的确,诚如柏林特所说,现代艺术向行为艺术的发展的确为‘参与美学’中眼耳鼻舌身等整个身体的‘参与’准备了条件。但是,当面对传统形式以及传统的艺术形式时,‘参与美学’的绝对有效性就值得怀疑了。”同时,他试图对之作出适当的修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将‘参与’拓展为主体的积极参与,首先是主体审美知觉能力的参与,参与到审美对象的构成之中,当面对自然环境时则又包含着各种感官的参与。”④在这里,曾繁仁主要突出借鉴参与美学是为了突破传统美学的主客二分乃至主体的积极参与,但是我们也看出了他对艺术审美与环境审美的论述是有分别的,也就是说,其间仍然存在着裂痕。在《生态美学导论》的序言《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中,这种裂痕表现得更为明显。他在论述第四点突破――“审美属性的重要突破”时写道:“生态美学不反对艺术审美中具有静观的特点,但却着力自然审美中眼耳鼻设身的全部感官的介入,就是当代西方环境美学中著名的‘参与美学’的观念。”①也就是说,生态美学所谓的突破仅限于自然环境的审美,在艺术审美的突破是有限的,甚至仍然是保持不变。
在西方,生态美学研究已经使美学研究陷入了两种美学形态――艺术美学与生态美学二者针锋相对的境地。比如,伯林特就指出:卡尔松“发展的自然美学仅仅局限于自然美。当他试图将之运用于艺术时,结果就很奇怪。”②那么,当中国生态美学强调它是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强调它的一般性、适应性的时候,如何化解二者之间的紧张,就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歌舞艺术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49-01
对幼儿进行歌舞综合艺术的审美教育,它主要是提供给幼儿自娱自乐和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深得幼儿的喜爱。
一 总论
幼儿歌舞通过歌舞教学,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幼儿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的意识与欲望,培养幼儿健美的身姿和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其对节奏的感受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 幼儿审美活动的特点
幼儿的审美活动在本质上不同于成人,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审美过程中所依靠身心素质的不同。幼儿身心发展未完成的事实,形成了他们的审美活动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
1.直觉性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所以审美心理不能从一般的心理机能中独立开来。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4~7岁的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的直觉思维期,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决定了其审美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做出反映,只会从一个特例推到另一特例,并将互无关系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
2.情感性
“幼儿的审美与艺术是其整体发展的一部分,他侧重于情感的感受和表达。”① 4~8岁的幼儿心理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泛灵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幼儿审美活动的情感性。这一时期的幼儿常常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客体上,将一些僵死的事物生命化,与之对话并付诸感情和行动。
3.创造性
幼儿在审美表达的过程中,常常“不合规矩”,一方面他们审美时是按照自己的灵感进行灵活的调整;另一方面,幼儿由于个体的审美心理发展不成熟,使他们对既定形式和成人经验的依赖更小,自主创作的灵活性更大。审美活动的创造性主要在于说明幼儿的审美表达更具有审美创造的意味。
三 幼儿歌舞的审美特征
幼儿歌舞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它除了舞蹈艺术具有的特性外,又有它自身活泼、天真、夸张、有趣的特点。幼儿歌舞是幼儿表演的、幼儿观看的,应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一般来说,幼儿歌舞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幼儿歌舞的直观性
幼儿审美的直觉性特点决定了幼儿歌舞的特点具有直观性。舞蹈形象本身就是直观的艺术形象,它是幼儿通过眼睛、耳朵、身体直接进行审美感觉的。幼儿正处在成长阶段,大脑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思维特点是形象具体的。
2.幼儿歌舞的童趣性
童趣性即幼儿的兴趣、情趣。兴趣,即探究或从事某种事物或活动时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情感体验联系的。在幼儿歌舞艺术活动中,要着重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另外,还应讲究歌舞语汇的趣味性。
3.幼儿歌舞的童幻性
童幻性通常是界定幼儿舞蹈艺术最显著的标志,因为幻想(又称憧憬)是幼儿心灵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幼儿幻想题材的歌舞艺术中,他们可以像大狮子一样在“森林”里走来走去,也可以是穿行于太空的外星小超人。幼儿幻想过程中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体现和对想象情景直接表露的特点,正是构成幼儿歌舞艺术特色的基础。
4.幼儿歌舞的模仿性
模仿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增长知识能力最主要的手段,幼儿歌舞活动中想象与联想所揭示的知识性内容就是模仿所提供的,因此说幼儿歌舞具有模仿性。
5.幼儿歌舞的综合性
幼儿歌舞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集中了演唱、表演、舞蹈、语言等艺术形式,其题材反映幼儿的现实生活,幼儿所感兴趣的神话传说、童话寓言及自然景物中的花鸟鱼虫、山水风雨和童幻世界中的一切,歌舞节目大多都能被幼儿接受。
四 结束语
在幼儿眼中,歌舞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游戏。幼儿感兴趣的不仅是歌舞动作,更多的是深入幼儿心灵、产生共鸣的内容、情节。在幼儿园中,一节优秀的歌舞表演课必定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必定是以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为起点的,必定能引起幼儿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共鸣。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美育能否得以实施。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在学校美育中占有重要位置。美术学科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感染性,是奠定学生审美基础、培养学生健康美感、指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重要学科。
在学校美育中,美术教育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体现美育目的的深刻性
郭沫若同志说:“类社会的根本改造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在这里,郭老师把美育看作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之。那么学校美育的目的就是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健康的人格。实现分配的人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美术教学正是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美国艺术家邓肯说:“艺术是……人类精神上的美酒……,人类需要它需要水和面包。”美术的贡献于教育的意义在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其形象的具有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也优美而完美的艺术形式深刻地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激发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以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体现美育任务的全面性
美术作为具体学科,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形象性、可感性、物我交流性,因此在校园美育中与其他学科相比要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全面地体现着美育的任务:培养审美能力,感受美的事物;提高美的鉴赏水平,欣赏美的世界;按美的规律来培养创造能力,创造美好生活。
在教学中,我校根据美术大纲,曲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美术理论的讲座,请专家讲学,欣赏名画,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写生等培养学生审美的感受力。坚持开设美术的欣赏课进行美学理论讲座,用马克思美学理论讲座,用美学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崇高的审美理想,自觉用无产阶级的审美标准去鉴别美丑、善恶、是非。在教学中从培养学生审美理想开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情感和想象力,指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锻炼驾驭形式的艺术技能。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注重学生到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校近年来,在全国、省、市的青少年科技艺术大赛和创新科技大赛中连续取得骄人的成绩。
三、体现美育内容的广泛性
美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的教育,进而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塑造美的心灵、升华精神境界,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积极性。
艺术是美的精华,如果说:自然美侧重形式,社会美侧重内容,那么艺术美则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
美术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客观生活。美术,通过线条、色彩、造型等表现手法创造出诉诸于视觉和艺术形象,美术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艺术之美。要以美术实施美育,不能不分析把握其美的因素,从而恰当地选择美育点,顺利完成学科美育任务。恩格斯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我们引导学生把握美术的艺术技巧,分析体会千资百态的艺术结构、艺术表象中蕴含的丰富的审美价值。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一切都美而和谐的人。
四、体现美育方法的直观性
一、艺术设计中的美学
(1)艺术设计的功能美。在本质上产品实用功能和自身功能美并没必然联系。但是从主体上,实用功能对其审美评价具有重要影响。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其审美的评价,其中表现的东西是具有美感的。功能设计对18世纪以来只注重外在形式而忽视内在功能的错误思想进行了纠正。同时成立了一种简洁,现代的新风格,可对功能结构美进行深入挖掘。
(2)艺术设计的材料美。目前,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材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是现代文明重要支柱,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新型的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生产力,材料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现代工业上艺术设计也离不开材料,要深入处理在产品结构及环境设计中,产品在形态,颜色,质感以及肌理方面处理,这样能够显示出新型材料重要特点。在运用较为适当有效的方式去处理材料,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满足人类的需求,达到一种美的共享。对于不同材料而言,工艺手段也大不相同。正如常说的材美工巧,对于不同的材料要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产品的功能性和美感具有直接影响。对于手工产品而言,需要制造者真正去触摸材料,深入了解材料自身的性能,整点,质感等。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本身的质地优势。例如在我国典型古代家具中,明式家具是展示出最好质地美的家具之一。对于不同器材,在一些选材,制作方式以及加工技术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征。要深入了解材料自身的特点,最终达到能够传递更多美的信息,在产品与人类中间让生产和艺术达到高度统一。
(3)技术和功能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开的,而且两者还具有一定的内涵。在审美价值的本质和形态结构上,形态美能够做出明显界定,相对于功能美能够在审美价值的表现方面做出相应界定。通常来讲,美学中技术美在思辨方面更具有操作和应用的性能。随着物质生产和产品文化中对美学的应用。技术美学,文艺美学和审美教育三者,共同作为美学中应用学科。在生产方式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技术美学在社会和技术存在科学内相互渗透,融合,达到技术和艺术真正统一。美学原理中,技术美学真正达到了物质生产和生活中具体化,又能够在美学上对设计观念进行哲学的总括。技术美学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综合体现了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问题,其中还包括在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4)艺术设计的科学美。艺术设计中科学美是一种较为独立审美状态,体现了一种理智问题。在形态的角度上对科学美进行思考,其中包括科学伦理美以及科学产品美。在创作学中进行思考,又包括理论创造美和科学实验美。科学方面的美感并不是积极体现在研究成果上的,而最注重还是科学创造的过程。科学美必须经过理智所能够深入体会。这样也表明了科学的独特之美。科学美并不是自然所存在的,更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领悟和感知。在此种美感中,最主要的体现了自然的和谐。无论是在外在还是在内在,均能够享有一种美感,领会更为全面美。科技美也能够作为美感中一种高级形式,在总结出美的规律后,进行创造。在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心理中达到了较高发展阶段。在客观上的,在人类创造的科学发明中,是通过不断发展的,总结出自然规律中的创造的形式与成果。在低碳环保的大形势下,应遵循内外空间条件和自然条件一体化的理念。真正实现设计的科学,专业化。例如北戴河美术馆建筑就深入遵循了这一理念。具体为:
(5)艺术设计的装饰美。艺术源于以装饰成为的标志。在艺术史中,装饰艺术一直在不断前进。在手工创作时代中,一般主要是通过对自然形态对产品的外形做出形状上装饰。在工业革命时期,大多数艺术运动都是围绕着装饰及被装饰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的。在观念上视觉和功能美学上都存在一定的更新。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装饰艺术是焦躁的艺术形态。因此在艺术设计中装饰艺术占有重要位置。
二、艺术设计美学的特点
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常会存在这样的看法:主观上,设计只是一种心理活动,再通过创新使得形成的要求对象及对其进行调整,对观念进行转变成为一种外在的形象和产品。与此同时会需要物质手段和技术,以真正实现审美教育的创造形式。进行艺术设计的核心是源于创造的,在创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并不是单纯进行欣赏,区别于纯艺术形式。艺术设计是通过一种为人造物实现的,出发点也是“人”。这样的在设计中要尽量满足于人类基本审美的习性,达到艺术和技术,实用和审美的统一。设计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艺术本身的设计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设计美学的出现是非常自然的。艺术集中反映了对现实的审美,并增强了人类自身的审美观。在艺术美学的特征下,将人与自然,现实以及社会进行充分的掌握。美学也是以艺术为中心的,通过艺术对现实和意识的审美进行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其他学科的不断深入,这种艺术美学形态也不断深入,丰富起来。
三、结语
现代设计能够在创新上给人类以美的享受也能够促进审美的品味和审美标准的,对原有设计概念进行不断挑战。艺术设计中美学应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艺术设计中融入更多的美感。
在大自然中感受教育信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要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幼儿如果从小拥有对美的欣赏能力,那么美的情感所带来的愉悦,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的活教材。大自然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认识和探索感性世界提供了天然的素材。
“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大自然的色彩是最丰富的,不论你想到的任何一种颜色,大自然都能拥有。幼儿对色彩是非常敏感的,然而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对颜色的关注比较粗浅。《指南》中指出,幼儿美术教学要带领幼儿去大自然中寻找颜色,在寻找颜色的过程中,幼儿所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在和他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需要细心、耐心,通过细心、耐心,就会发现大自然中色彩的不同。在日常活动中,通过带幼儿寻找大自然的颜色,幼儿发现了大自然色彩的丰富,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过大自然所拥有的颜色,幼儿对大自然产生了敬佩之情,自然而然地发现大自然是美的源泉,从而产生发现美的愉悦感。
“画”:描绘大自然的美丽 自然美是艺术的重要题材,著名美学家温克尔曼说过:“美是自然界的一种伟大的秘密”。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例如:春天有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夏日有雨后的彩虹、秋季有草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冬天有银妆素裹的田野,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大自然的美,感悟大自然的美,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大自然的美。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幼儿而言,来自现实生活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有效得多。因此,笔者幼儿园的教师常常带着幼儿去大自然写生,在户外写生,让幼儿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在写生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物体的形态、大小、前后、高低等关系。幼儿们格外兴奋,三个一群,五个一堆,通过绘画的方式描绘自己发现的美的事物。
“摄”:回味大自然的气息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照相逐渐代替了家中的卡片机,可以说卡片机在现代城市幼儿园家庭中,家家都拥有,但是家庭中的利用率逐渐下降,有的喜欢摄影的家庭卡片机被单反所替代。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家里不用的卡片机,带到幼儿园,一起和孩子带着卡片相机来到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去寻找美、发现美,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在摄影过程中,孩子会主动去接触感兴趣的人物、事物,并通过摄影表现出来。在一次次户外摄影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发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合适拍照,通过一次次的成功和失败,形成了孩子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而摄影中的背景、人物、光线、气氛等结构因素,与孩子在分析、运用、思考、总结中又形成孩子自己的美学结构能力。每次回教室分享自己的摄影成果,孩子们都是欢呼雀跃,积极介绍自己的成果。在愉快的分享活动中,幼儿逐渐对摄影感兴趣,对捕捉美、寻找美感兴趣。
牵手艺术作品
欣赏艺术活动对开启幼儿智慧具有重要的作用,欣赏形式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能够促进幼儿多感官协调活动,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
兴趣:欣赏平面艺术作品 带领孩子欣赏艺术作品,不仅要感知作品的内容、线条、形状、颜色等形式要素,也要感知这些要素所表现的情感和意义。针对幼儿园的孩子,在欣赏平面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的国画、剪纸、广告画、绘本等,让幼儿从中发现色彩、构图、形态之美。根据幼儿园孩子的接受特点,教师可以将多样化的平面艺术作品呈现在孩子的生活中、游戏中、环境中,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例如:幼儿园长廊布置《我与大师交朋友》,将孩子临摹大师的画以及大师的作品布置其中,让孩子了解大师的作品,与大师对话,逐渐感悟大师作品中美的地方;在班级美工区,幼儿园提供丰富多样的剪纸作品,让孩子发现剪纸作品的特点,学会欣赏剪纸;在语言区里,幼儿园提供各种各样的广告宣传,并让幼儿设计各种广告宣传,表达对广告艺术作品的感受;同时,提供精美的绘本材料,让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发现绘本中色彩、构图及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让孩子渐渐理解色彩的明暗冷暖、线条的疏密曲直、形状的变幻、意境的表现以及内心情感世界的表达。
生活:欣赏立体艺术作品 在孩子的生活中,立体艺术处处都可以看见,如各个地方的雕塑、漂亮的房子、有代表性的建筑等。选择孩子生活中常见的立体艺术作为教学活动的内容,孩子会非常感兴趣。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一起观看视频中的雕塑,用身体动作模仿雕塑的形态,想象雕塑里的故事,并用绘画的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雕塑的外形,表达自己的审美。在散步活动中,教师带领孩子看城市中漂亮的房子,在小区里观察高楼与别墅,发现他们不同的美的地方,让孩子发现生活中不同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孩子欣赏各种著名的经典建筑,比如:天安门、比萨斜塔、长城、东方明珠塔等,在孩子欣赏时,让孩子说说这些建筑带给他们的感受,并提供一些立体拼图,让孩子表现所看到的建筑,这种集娱乐、学习、欣赏于一体的DIY动手制作方法是孩子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当孩子们完成了一件立体艺术作品,他们会感到很自豪,到处介绍自己的作品,每件作品对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意义。对每个孩子的介绍,以及对自己作品的看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因为那是孩子自己眼中的美的形象。
情感需求: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中美的意境、情感以及作品本身的美,也是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之一。让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体会作品中景色、角色的美,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的美感,激起幼儿快乐、关爱、同情等的情感。比如:《桃树下的小白兔》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它的美既表现在绘本中桃树、小白兔的可爱形象,又表现在语言中所描绘的桃树下的美景,教学画面中小跳飞、小树摇、风儿吹、花儿开的动态美,还表现在它的“情”――小白兔对朋友的关爱。这种情谊,深深震撼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有桃花瓣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小白兔,你还会怎么做”从而让幼儿在欣赏中感悟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
社会大舞台不仅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广泛无垠的空间,也是审美教育最终的走向。《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社会环境中的美,选择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染幼儿,让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初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培养和丰富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观点,从而促进孩子对社会的认知、对周围生活的了解,增进孩子更加热爱生活的情感。
欣赏民俗文化,感受艺术内涵 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民俗文化的审美文化意义,实际上就是以民俗文化作为审美对象,形成自觉审美过程的活动。从现代社会对民俗资源的开发中就可以发现,民俗文化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在孩子的主题活动中,他们经常会接触一些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这时教师要抓住机会,和孩子一起分析,发现民俗文化的内涵。例如:在《我们爱祖国》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各个少数民族的人服饰的不同,以及服饰上图案、颜色的不同,花纹设计的规律,甚至还发现各个少数民族的人平时装饰打扮自己的方式也不一样,每一种图案或色彩都有丰富的内涵,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欣赏舞台文化,发挥艺术想象 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舞台艺术不仅停留在对内容和情节的抒发与表现上,更多的是加入了意境和表现的元素。因此,在带领孩子欣赏舞台剧的过程中,在观看艺术表现特色的同时,应引导孩子发现舞台意境的布置,让孩子发现美的表现方式,感受舞台艺术作品是如何让大家感受到情景交融。例如:欣赏天鹅湖表演,舞台的灯光是蓝色的,背景就是大海,蓝色的大海将白色的天鹅烘托的更加的美丽,舞者婀娜的身姿让孩子感受到了天鹅的轻盈,由此形成了想象空间中的审美体验。在和孩子对画面的欣赏中,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发现白色的天鹅在视觉上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平静的湖水,姿态优雅的天鹅在形态上形成一种静谧的气氛。这些特点构成了整幅画面的静态美,给人一种闲适的情绪体验。
欣赏环境艺术,迁移艺术熏陶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美的环境中,相信他的审美要求要比一般的孩子高很多。”为孩子创设漂亮的班级环境,让孩子生活在美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发现美的创造方式,孩子也会去模仿创造生活中的美。例如:班级美味餐厅的游戏角,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提出,餐厅的广告宣传画要象小旗一样悬挂,既漂亮又能吸引顾客;又有孩子认为,在餐厅要挂一些彩球或放一些自然角的盆景,这样更漂亮;孩子们还提出,医院的注射区要贴一些养生宣传海报,这样可以使医院变得更好看。相信孩子的这些建议都来自于他们平时对生活的关注,都是孩子生活环境熏陶的结果。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创造美的愉悦,幼儿园会根据主题的变化,及时更换班级的环境,带领孩子一起参与到环境布置中来,让孩子在拼拼、摆摆、搭搭中发现班级环境的可变性,美的不同的表现形态,以及动手创造美带来的快乐与成功感。
在培养孩子的审美过程中,教师要追随孩子关注的热点,融入孩子的生活情境,让美成为孩子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让孩子的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得到和谐发展。
有美的审美感受倾注在歌唱之中,把美的声音与情感融为一体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才能使歌唱艺术富有生命力,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歌唱艺术,情感要素,音乐形象,人文因素,审美能力
一、对歌唱审美的认识
歌唱艺术作为人声音的美,它是以文
学作品的语言美、音乐作品的旋律美、歌唱
的声腔美、表演动作的形态美和乐器的伴
奏美为基本构成要素,而这一切美的表达
都要在演唱者审美思维的指导下逐一完
成,因为在歌唱活动中,歌唱者扮演着审美
主体的特殊角色,他(她)既是一个优秀的
审美者,同时又是美的声音的创造者,歌唱
者只有具备高超的审美能力和歌唱水平,
才能创造出激情昂扬、细腻深情、扣人心弦
的美妙声音,使听众获得美的享受。美是审
美对象与审美意识的和谐统一,任何人对
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以及对美的艺术的欣
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在歌唱艺术中,演唱
者为审美主体,美好的声音在审美主体的
指导下快乐传递。因为声乐艺术作品的价
值体现依赖于演唱主体的审美创造,所以
审美在声乐演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就是为什么要求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必
须渗透自己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的原因
所在。因为只有演唱者把自己所有的情感,
对作品的理解、审美感受和爱憎情绪都倾
注在作品之中,才能使音乐作品的价值得
以体现,才能使听众从中获得美的感觉和
享受。因此,研究和确立正确的歌唱审美
观,形成正确的歌唱审美感受,对于一个歌
唱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构建歌唱审美的主要因素
1.声音要素
曾经有人问歌王卡鲁索,在声乐艺术
上什么是最重要的,卡鲁索回答道:第一是
声音,第二是声音,第三还是声音。由此可
见声音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然而这里
的声音并非仅是生理上的发声,第一项所
说的声音是有强有弱的声音,第二项所说
的声音是,有音色变化的声音,第三项所说
的声音是,有感情的声音。这三点正是建立
声音审美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强有弱的声
音取决于气息的控制,气息控制得好,声音
便可游刃自如,气息控制合理,声音强弱处
理得当,便完成了处理作品的第一步。歌唱
要有连续的音、延长的音,而且声音要有高
有低,音量有大有小,节奏有长有短,力度有
强有弱,速度有快有慢,音色有刚、柔、明、暗
的变化,这些度的把握需要由审美来完成。
歌唱需要共鸣,歌唱音色的好坏及不
同变化,共鸣起决定性因素。人的声带是极
短的振动体,发出的声音是微小的,通过人
体三大共鸣腔胸腔、咽腔、头腔整体协作的
美化,便得到洪亮、丰满、悦耳、动听的声
音,但并非所有作品都需要三大共鸣腔百
分百地运用,这要根据作品风格、歌剧人物
角色特点而定,这又是审美的问题。需要演
唱者真实情感的溶入,只有演唱者的情感
溶入音乐之中,歌声才能有美的品位,艺术
的韵味。
2.情感要素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在歌唱中
声音与情感的完美结合,便是声乐艺术的
最高境界。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歌唱是
情感的美化和升华,要想把审美情感真切
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
入到声乐作品所表现的情境之中,才能赋
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我认为歌唱的情感
审美具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特征:
(1)情感审美受个人审美标准的制约。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情感,只是对情感的表
现方式及程度有所不同,歌唱艺术美作为
生活美的反映,存在着采取哪种审美态度,
反映怎样的审美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的问题,这都与演唱者个人审美情趣有关。
(2)情感审美力求真实性,也就是说歌
唱要有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极
力抛弃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的东西,使歌
唱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轻
重,强弱及准确程度都要与音乐作品中产
生的各种情感刺激物相互对应。
(3)情感审美是心灵的直接语言。歌唱
艺术表演之所以能广为流传,并受大家喜
爱,其关键在于它富有感人的情感力量。每
当人们听到优美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时,
在心理上就产生一种精神愉悦的感觉,这
种愉悦的感觉来自演唱者准确的情感表
达,来自演唱者内心的情感流露。
3.形象要素
大部分声乐作品中所刻画的音乐形象
是人,而人是具有理智和情感双重特性的
主体,所以歌唱是情与理密切结合的艺术
创造过程。即使在某些描绘以自然景物为
内容的作品中,看似无人,其实也是表现人
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对于形象审美应从三
方面去把握和认识:第一,突出形象个性,
因为通常形象个性特征越强烈,越具独特
风格,感染力就越大,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
演唱者比一般人更充满激情,具有更强烈、
鲜明的爱憎态度,这样演唱者才能用自己
一切技术手段去刻画形象的个性,形象越
具个性,表演就越新鲜、越奇妙。第二,突出
形象的典型性,当鲜明的个性充分体现一
定的社会生活本质和规律时,这个形象就
具有典型性,成为典型形象,它具有更高的
概括性,表现出共性才能打动更多的观众,
引起更多的欣赏者的共鸣。第三,突出形象
独特,即演唱者的创造性,这就需要演唱者
注重生活体验,积累内心独特感受,这些都
将与个人音乐修养、文化知识素质密不可
分。演唱者在塑造,刻画形象时,努力表现
形象的个性和独特性,揭示形象的内心活
动特点,善于表现形象的个性,避免雷同创
造,力图刻画出人人心中有,个个都不同的
独特形象。
4.人文因素
声乐是门表演艺术,它通过声乐演唱
的艺术形式把音乐作品中无声的音符转化
为现实的音响,从而实现其审美价值,而歌
唱者要将无声的符号转化为现实的艺术音
响,就必须通过自身思维来分析作品,依据
乐谱上的旋律来研究、处理、再创造。任何
一部音乐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
歌唱处理必须注重历史时代风格的特点。
如莫扎特时代的作品,讲究内部结构逻辑
上的联系,比较严谨,是古典主义的风格,
在演唱中就必须遵守这个时期的风格原
则,对作品的处理不能随心所欲地增强、减
弱、增快、减慢,也不能随意地加装饰音,必
须严格地按照乐谱记录进行演唱。在演唱
时注意控制好声音,不能随意带有滑音等。
如若演唱者不具备这些综合理论知识,所
演唱出的作品自然会失去时代风格、民族
特点。
三、如何建立、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
学习美声唱法,我们首先要进行的便
是技巧的训练,技巧是我们表达作品的工
具,是人声与音乐融合的桥梁,可以说没有
技巧空谈任何审美都是没有意义的。声乐
演唱要求整个身体的协调运用,要把所运
用的诸多器官,形成一种完整的协调关系,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各个技巧能够协
调互动的形成一系列连贯的动作,以完整
的论释作品。
首先是气息问题。呼吸是演唱者一开
始就要掌握的基本功,而衡量一个演唱者
演唱水平的标准也是首先要看其对气息掌
握的程度和对气息的控制能力。我国传统
民族声乐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精
辟论断,西洋类声学派也有“唱在气流上”的
说法。由此可见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
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口、咽腔、气管、
支气管、肺以及横隔膜、肋间肌等等一系列
的肌肉组织,声音的产生也正是基于发生
器官和这种气息运动之间的相互配合,美
声唱法的关键也正是因为建立了一个正确
的呼吸方法和对呼吸的精确控制,有了对
气息的自如控制,便可依据歌曲情绪的变
化自由处理。对于每位初学者来说都要从
根据乐句长短的适量吸气开始练习,歌唱
审美能力得到逐步的培养与提高,并最终
指引正确的歌唱。其次,正确声音概念的建
立是培养良好歌唱审美能力的保障。歌唱
不同于其它乐器,可以根据制作材制的不
同进行优劣的选择,歌唱的乐器就是自己
的嗓音,只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把它
制成一个能传情达意的乐器。声乐教育家
沈湘说过:每一位学习声乐的人都应当首
先明确我们声乐训练的标准就是正确的声
音概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也是听觉
艺术,从事这项专业的人,耳朵里有没有分
辨歌声的标准,对细微的变化之好、坏、对、
错、能不能分辨,是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因
此,培养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对建立美好
的声音感觉非常重要。没有好的听觉,没有
对声音的正确判断,就不会针对性地解决
问题。
第二,从歌唱情感方面建立、培养良好
的审美能力,以情为本是歌唱艺术的基本
原则。
我国古代就有:情之所至,音之所生的
观点。在西方历史上,感情论音乐美学最重
要的代表人物当数德国的黑格尔。他在《美
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
认为只有情感才是音乐所要据为己有的领
域,情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人对客观事
物是否满足或社会需要的主观心理反应,
哲学上讲情感是人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基本情绪和精神特征是情感表现的两个方
面,前者是外形,后者是内涵。在演唱实践
上,歌唱者是表演者、创造者,这就要求要
有丰富的情感投入和对情感的准确把握,
通过联想和想象唤起生活体验,从而使情
感表现的精神特征激发出来,渗透到优美
的声音中去,这是歌唱艺术的基本原则。
第三,丰富的想象力是歌唱审美能力
的内在展现。
歌唱者通过歌曲演唱表达的情感是丰
富多彩的,歌唱者的情感不只是来源于生
理感官的印象,更多是由想象所唤起,想象
是贯穿在音乐表现过程中的心理要素之
一,想象能帮助演唱者理解发声心理活动
状态及生理机能,找到正确的发声感觉,想
象是歌唱表现深化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
演唱者在演唱之前没有美好的声音,音响
的想象,就不会唱出动听的声音。因此歌唱
者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不断追求,努力获
取美好的声音效果。歌唱实际上是一个心
理创造过程,一般情况下,思想上的声音形
象总是指挥并协调着发声器官的肌肉活
动,即歌唱者对于他(她)的乐器的主要控
制不只是肌肉上的,还有思想上的,通过想
象所形成的内在听觉,总是不自觉地预先
支配着声音的吐发,要起唱一个音,歌唱
者必须首先对那个要唱的母音有一个清晰
完整的想象。
歌唱艺术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从阅
读作品、熟悉角色开始,就需要借助想象的
翅膀,将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离
开想象,演唱激情将无从产生,艺术情感的
表达也就失去了内在的基础和依据。演唱
中想象是演唱者头脑中在原有表象的基础
上加工改造出歌曲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
种想象不是声音技巧,而是情感的流动,通
过想象把自己置身于歌曲意境和人物心理
之中,感受歌曲所要表现的情绪,复杂的歌
曲分析和处理是离不开想象思维活动的,
没有剧情的想象,人物形象的想象,生活实
践的想象,就不能走进作品,不能进入角
色,也就不会表现出逼真的情感,也就失掉
了艺术表现的真谛。
欣赏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助于建
立、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欣赏美是审美活
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从
对于美的形态的直接感受开始的。著名美
学家宗白华一生与艺术忘情相交,他认为
美学就是一种欣赏,而艺术的天地是广漠
阔大的,欣赏的目光不可拘于一隅。审美只
有通过大量的不同题材、体裁艺术作品的
欣赏与学习,才能全面提高演唱者的审美
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演唱者健全的审
美心理结构,从而影响演唱者的精神面貌
和思想感情,最终对自身歌唱起到启发性
作用。音乐欣赏是综合听觉感知,情感体
验、想象联想、创造性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
动为一体的审美实践活动,通过对声乐作
品的欣赏,演唱者很容易在这种独特的艺
术活动中受到培养和熏陶。
结语
声乐真的是门综合艺术,既需要演唱
者有高超娴熟的演唱技巧,又需要有丰富
真实的内心情感世界即需要演唱者有对乐
谱曲式结构的专业掌握,又要有对歌词的
文学理解和把握,这一切综合在一起便构
成了歌唱的审美。因此可以说声乐是审美
的艺术,审美是声乐的全面展现,高亢燎亮
的声音令人兴奋和向往,但是否全曲都用
这一成不变的声音来演唱,这是审美的问
题真情实感的演唱是歌曲情绪所需,但情
感的强弱控制又是审美的问题,艺术歌曲
需要审美的处理,歌剧演唱更需要审美的
分析。因此审美在声乐演唱中占有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审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
到歌曲艺术的表达效果,审美能力作为声
乐演唱的基础,它不仅是具有科学性和艺
术性的理论问题,更是需要经过长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