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7:34: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理财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34
理财对于现代社会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既重要又必要的技能。人的一生都被理财所贯穿,而大学生涯更是培养理财意识的关键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要逐步尝试理财,树立理财观念,掌握理财方法,让理财成为一生的事情。许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财观念和意识,从而因为过高的消费和支出成为“月光族”,甚至向同学和一些校园借贷借款,入不敷出。因此,理财有必要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培养理财观念和意识最好的阶段是课余时间充裕大学阶段,只有在大学期间学会理财,才能在今后繁忙的工作中更好的理财,让理财真正成为一生所追求的事情。
1 大学生理财观念及现状
1.1 理财观念薄弱
大学生的理财观念较为薄弱,有理财观念的大学生只占少数。从本次调查收回的问卷中以是否有记账的习惯为例,大学生中,男生有记过账的占56.51%,女生占62.79%,而只有4.38%的男生,13.21%的女生能够坚持每天都记账。可以看出,女生的记账习惯相比男生要好些。而在大学生理财必要性的调查上,认为理财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是必要的占25.47%。这说明理财观念相对薄弱,理财意识相对缺失的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显著,无疑是阻碍大学生进行理财最大的障碍。
1.2 理财渠道或工具稀缺
当前适合大众的理财产品主要有股票、债券、基金等,但这些理财产品风险较大,门槛较高,并且对投资者有很高的专业知识的要求,对于大学生来说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也就导致适合大学生的理财渠道或工具稀少,很多大学生有理财观念却无法付诸行动。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给大学生提供了以余额宝、P2P、招财宝为代表的全新的理财方式,这类产品具有门槛相对较低、风险相对较小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大学生理财的渠道,给大学生提供了投资理财的实践平台。
1.3 资金来源特殊
大学生的理财资金来源大部分是父母给予的生活费,这一部分较为固定,但主要用于消费支出,可用于理财的部分有限;部分大学生会通过兼职、打工等方式获得资金,提高生活水平和经济能力;除此之外,少数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可以获得奖学金等奖金,以上三种方式是大学生主要的理财资金来源。由此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无法实现经济独立,主要依赖于家庭,可用于理财的资金量小,但是较为稳定,主要来源是生活费余额,少数是兼职所得。
2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及方式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理财,线上支付,是一种全新的理财方式,近些年来取得了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主要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具有灵活便捷,精确可靠的特点,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人们的投资理财方式,对大学生理财观念及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逐步培养理财意识
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渠道进行理财,没有理财意识。传统的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由于资金需求量大,并不适合大学生投资。而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财产品,逐步培养了大学生的理财意识。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余额宝,P2P等理财产品迅速发展,具有门槛低,风险小,灵活便捷等特点。这些新型理财产品的出现,让大学生能随时随地理财,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理财意识和习惯。
2.2 逐步改善理财观念
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很多大学生认为理财是成功人士才能做的,对资金量有很大的需求,理财就等同于炒股,大学生无法也没有必要理财。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环境下这种狭隘错误的观点逐步得到了改善。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可投资于资金需求量小的理财产品,也不仅仅限于炒股,可供理财产品的理财产品众多。大学生通过亲身的理财体验,感受到理财的乐趣,明白理财不只是成功人士才能做的,小额资金也可以用于理财,并且能取得收益。
2.3 逐步优化理财结构
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可供大学生选择的理财产品只有股票、债券、基金等。这些理财产品风险较高,资金需求量大,流动性也相对较差,与大学生风险承受能力低,可投资资金量小的特点不相适应,导致大学生理财结构相对单一。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余额宝,招财宝等理财产品发展迅速,这类理财产品风险低,流动性好,没有投资金额的限制,是大学生最理想的理财产品。大学生可将理财资金分散投资,一部分投资于较低风险较低收益的理财产品,如余额宝、招财宝,一部分投资于较高风险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如P2P,股票基金等。这样的理财结构,可以在保证部分本金安全和收益实现的情况下,力争取得更高的预期收益。
3 大学生理财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认识
3.1 缺乏必要的理财知识
如果说理财产品是一把锁,那理财知识就是打开锁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理财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理财产品,进而将收益最大化。缺乏必要的理财知识,理财较为盲目是大学生群体在理财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很多大学生受身边同学的影响和某些媒体的宣传投资某项理财产品,而对其毫无了解,全凭运气理财,自然无法获得预期的收益,甚至血本无归。理财倘若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无疑只是一纸空谈。
3.2 认为理财是一锤子买卖
理财的很大一个特点就在于它的持续性,而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有长期理财,长期持有某一项理财产品,才能更好的掌握它的变化趋势。很多大学生错误的认为理财是一锤子买卖,有闲钱时才理财,没有闲钱时就将理财抛在脑后,不能持续理财。大学生以父母给的生活费为主要经济来源,每月较为固定,可以从中拿出一小部分,尝试投资于定期定额理财。定期定额理财既可以分散理财风险,保持理财的持续性,还可以改变大学生认为理财是一锤子买卖的错误看法,培养大学生持续理财的意识。
3.3 理财产品的选择不合适
理财产品的选择要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不能一味追求高收益,因为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大学生可用于理财的资金有限,并且大部分来源于生活费,决定了大学生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特点,因此要选择相对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余额宝、保本基金不失是一种合适的选择。然而,很多大学生选择的理财产品不合适,如投资于风险过高的股票,基金等,承担了过高的风险,很可能血本无归,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4 改善大学生理财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认识的措施
4.1 加强理财观念及知识教育
当前大学生理财现象普遍存在,而对于大学生理财观念及知识的教育少之又少,导致大学生理财观念的薄弱,理财知识的缺失。各高校应起到大学生理财教育主力军的作用,适当增开关于理财的选修课,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与其中。财经类高校应适当开展理财的必修课,普及理财观念及知识,避免大学生盲目理财,错误理财。社会媒体,财经报刊适当增加一些关于大学生理财类的节目和文章,给大学生提供随时随地接受理财观念及知识教育的途径。只有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大学生理财观念及知识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4.2 坚持记账,持续理财
大学生应培养记账的良好习惯,将每天的消费支出逐笔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区分必要消费和不必要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支出,做到理性消费。每月都保留一部分的理财资金,不能有闲钱时才理财,没有闲钱时不理财,坚持做到持续理财。
4.3 明确自身理财定位和需求
大学生理财资金主要来源于生活费,因此生活费的多少决定了大学生不同的理财定位和需求。制定符合自身的投资策略,需要明确自身理财定位和需求。按照生活费的不同,可以将大学生定位为以下3种类型:
(1)1000元及以下,较低风险承受能力型。这类大学生由于可用于理财的资金量较小,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应将绝大多数理财资金投资于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较少数投资于中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建议将70%-80%的资金投资于余额宝,招财宝,其余的资金投资于基金,P2P等。这种投资组合可以保证大部分本金安全,避免因大额亏损影响学习与生活。
(2)1000元-2000元,中等风险风险承受能力型。这类大学生可用于理财的资金量较多,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将理财资金分成等额两份,分别投资于较低风险和较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3)2000元及以上,较高风险承受能力型。这类大学生可用于理财的资金量最多,风险承受能力最强,可将大部分理财资金投资于较高风险的理财产品,追求高收益。建议将70%-80%的资金投资于股票,P2P,其余的资金投资于风险较低的债券,货币基金等。但选择理财产品时应谨慎,不能只注重高预期回报率,应同样从历史业绩,流动性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大学时期是人生理财的起步阶段,在大学时期掌握了正确的理财观念,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能为大学生今后的投资理财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终身受益。现如今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投资理财提供了丰富的理财产品和渠道,这对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逐步培养理财意识,改善理财观念,优化理财结构,另一方面大学生面临本金亏损,甚至血本无归的风险,对其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因此,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采用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逐渐提高自身的理财技能,让理财真正成为一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吴奇.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方式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消费主体之一,他们有着这个群体特有的消费意识和特点。大学生作为走在社会前沿的一代人,他们新型的消费观也必将备受瞩目,新型消费观可能从中衍生,并引导未来社会的消费主流。与此同时,他们一些超前的理财观念也渐渐引起人们的审视。理财作为一种技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在以后的社会中,理财将作为一种作用不容小觑的能力,体现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一、大学生消费的总体情况
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全体的消费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消费群体中的一支主力军,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从一定角度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未来经济的发展。
(一)大学生月生活费情况的结果反映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与以往相比,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逐年增加。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的消费基数在不断增大,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正在大学生消费领域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炫富消费等。消费观念正确与否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从月生活费的相关情况能从一个方面体现大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学生月生活费总额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活费水平集中在800~1500元这个区间内,生活费水平在800元以下的占样本总体的8%,1500~2500元的占14%,2500元以上的仅占2%。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大致位于800~1500元这个水平上。大学生生活费水平分布相对较为集中。
当今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独立自主,也更加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实践能力,正因如此,大学生生活费来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比如一些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会去做兼职,一方面可以赚取学费,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有一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一定金额的奖学金或助学金,或者采取勤工俭学的方式来赚取生活费用并且锻炼自己。
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还是以父母供给为主,但相比历年情形,大学生通过做兼职方式来赚取生活费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其中22%的大学生表示曾有过兼职经历。4%的大学生通过奖学金助学金或得了一定资助,2%的人以勤工俭学的方式作为获取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二)大学生消费支出结构的调查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总体来说,大学生消费的去向主要分布在食宿、购物、交际等方面。但相比较以往,大学生消费更加多元化,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分不开。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还是用于餐饮食宿方面,这一比例占到总消费额的59%,总消费额的18%用于交际娱乐,在近年来,这一比重正有所增长。通讯网络费用占到大学生总消费额的13%,这一比例也正在逐年增长。此外,总消费额的10%用于教育学习。
(三)大学生的预付消费
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发生着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不再囿于时间的框架,超前消费的形式也开始为大学生所接受,一些大学生也已经开始尝试预付消费。预付消费和超前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超前消费具有很强的享乐色彩,是一种不值得推崇的消费方式。而预付方式是一种健康的新型消费方式,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对预付消费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的大学生坚决反对预付消费,有33%的人对预付消费持无所谓的态度,26%的大学生认为预付消费要视家庭经济情况而论。所占比例最多的大学生认为,预付消费可以接受,但要引导其理性消费。
二、大学生理财的总体情况
大学是了解理财的起步时期,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阶段。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和演练尤为重要,它将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理财习惯。理财对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完成财富累积、实现自身价值和投资目的是可以通过学习理财而实现的。没有科学、适当的理财,我们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理财投资,对于精神财富相对富有,而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种锻炼自身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大学生对理财的认识情况
如何更好的理财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大学生中也不例外。走在社会前沿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对理财有一定的认知。甚至有些大学生己经开始尝试自己理财,接触一些简单的理财产品,通过自身实践来进行理财训练。
大学生理财目的的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最主要的理财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做准备。有23%的同学理财目的是盈利。17%的大学生理财是为了今后消费更合理。由此可见,大学生理财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管理金钱的能力,为以后的理财道路打下基础。另外,由于大学生可利用资金较少因此也有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理财获得盈利,改善生活。
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
图6反映了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由图可知,有71%的大学生只知道有哪几类理财产品,具体不了解。15%的大学生一点也不了解,9%的大学生比较了解,而只有5%的大学生很了解,并且掌握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技术。以上表明,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缺乏了解,理财知识欠缺,理财能力薄弱。若要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应该提高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 (二)大学生理财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理财已经不是新生事物,大学生理财的现状也将关系到大学生理财观的形成。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也是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的理财进程顺利运行,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大学生理财能力自评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对自身理财能力的评价中,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很好的理财能力,73%的人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19%的人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仅仅是一般。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的还是大多数,说明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大学生群体的理财能力一般。
(三)大学生的理财需求
理财在近些年来形成了一股热潮,不知不觉间,理财已经成为了一个话题、一种趋势甚至成为了一项事业。大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理财这个概念,然而要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就要清楚地掌握大学生的理财需求。
大学生对理财能力的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对理财能力的需求较大。有15%的人认为理财是一种生活必需的技能,73%的人认为理财的作用很大,仅有6%的人认为作用不大,6%的人认为无所谓。
另外,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大学生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未来理财规划,他们的理财需求较为明朗。他们表示,建立家庭账户体系,实现家庭现金管理是理财能力的一种体验。而对外投资理财要考虑到理财产品的风险度和自身的承受程度,合理规划资产配置,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和投资方法。
三、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中出现的问题的综合分析
经调查分析,从整体上看,大学生消费比较理性,但也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攀比心理、冲动消费、他人引导等。
(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问题反映
1.消费差异性的体现。在此次社会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不同学生的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在大学生月总消费量的统计中我们发现,76%的学生消费水平在800~1500元,仅有2%的学生每月消费在2500元以上,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能够理性消费,消费观念也比较正常,盲目攀比,追求奢华的现象只是个别存在。另外,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农村和城镇群体中。这一现象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平衡。
2.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也比较大。大学生普遍能理智消费,其在消费中各项支出分配为59%用于食品开支,13%用于通讯网络,18%用于休闲文娱,10%教育学习。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分配比较合理,大部分的消费用于食品支出。同时,相对于近几年来的消费结构,大学生在休闲文娱方面的支出正逐年增加,这也体现出大学生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由此体现出大学生消费心理较为积极,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少。
(二)大学生的理财观念的问题反映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特殊,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大学生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和理财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我们首先对大学生可支配费用进行调查并整理如下数据:91%的大学生表示对可支配费用的结余不满意,一般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只占全部生活费的6%左右。
其中,我们也对大学生如何理财进行了问卷调查,有93%的同学基本局限于将生活费活期存入银行,只有6%同学进行了理财投资。由此我们发现大学生理财存在如下问题:
1.理财观念薄弱。家庭或者是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是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生活费得来源,生活费的用途也普遍局限于把将钱存入银行,支付生活费的开销。不但花钱没有计划,甚至有的大学生奢侈浪费,缺乏创造财富和运用财富的观念,不能够深刻了解理财产品。因此,他们的理财意识相当匮乏,甚至可以说并不具备应有的理财观念。还有同学认为理财就是炒股,基金,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风险过大,这些都是对理财的误区。
时代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在此形势下,面对社会和市场对人才日益更新的要求,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为了探究大学生所需金融知识,推进大学生的理财教育,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科研小组面向省内外高校进行了“大学生所需金融知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针对大学生金融知识的需求,调查了有关股票证券、创业贷款、助学贷款、学生信用卡、留学贷款等方面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研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推进现有高校金融理财教育,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次调查问卷共计500份,主要针对省内外72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问卷共计478份,有效问卷420份(其中河北经贸大学173份,省内外其他院校247份),无效问卷38份,空白问卷20份,问卷有效率为87.87%。
一、大学生金融知识需求现状
(一)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
本次调查男生占70.7%,女生占29.3%;年级选项大一占18.6%,大二占43%,大三占27.4%,大四占11%;专业选项文科生占57.6%,理工科生占41.4%,体育艺术类生占1%。总体来看,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有很大不同,有强烈需求的占24%,有比较强烈需求的占34.5%,需求不大的占39%,没有需求的仅占2.4%。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有显著差别,为了研究这种差别的具体情况,我们用spss20.0软件的相关分析进行了具体研究(见表1)。通过研究发现:专业和金融知识的需求呈显著负相关,即文科对金融知识需求最强烈,理工科次之,体育艺术类学生最缺乏需求。年级与金融知识的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即大一的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最缺乏,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逐渐增加,大四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最强烈。而性别与金融知识的需求相关性不显著。
(二)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来源渠道
对于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来源渠道,我们设定了网络媒体、学校教科书、报纸杂志、证券公司宣传、专家讲座、亲戚朋友、其他等七个选项,结果如表2所示。
可见,网络媒体和报纸杂志是非金融专业大学生金融知识的主要来源渠道,从学校教科书获得金融知识的不到调查人数的两成。
(三)大学生自认为将来会需要的金融知识
对于自认为将来会需要的金融知识,调查显示,个人理财类(包括证券投资)占主导地位(占比51.42%),其余依次是实业投资(占比16.19%)和保险类知识(15.24%)。金融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普及金融知识,增进在校大学生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和了解已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在校大学生目前金融知识的需求
针对在校大学生目前金融知识的需求,调查显示,理财(包括证券投资)知识需求占比较大(33.81%),其次是创业贷款(19.05%),这跟大学生创业需求程度有关,大学生信用卡需求占一定比例(18.57%),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理财需求。留学贷款(10.24%)和助学贷款(9.05%)知识的需求相对比例较小。
对股票债券等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对于相关知识比较了解的仅占13.38%,仅限教材知识的占24.65%;对创业贷款知识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目前有自行创业打算的只有27.54%,而为以后创业储备相关知识的占到绝大部分;对助学贷款知识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对助学贷款相当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占到55.27%;对学生信用卡知识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很有需求或有较大需求的占到73.07%,而对学生信用卡了解程度看,相当或比较了解的仅占32.05%,吸引学生办理信用卡的因素依次是购物分期付款(33.33%)、消费透支(19.23%)、消费积分(17.95%);对留学贷款知识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有留学打算的占到95.35%,对留学方面的金融知识比较了解的占62.79%,留学时很有可能会选择留学贷款的占到95.35%,留学时一定或很有可能会选择留学保险的仅占13.95%。
二、大学生金融知识需求与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金融知识需求分析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在校大学生对金融知识有需求的占到半数以上,尤其是对个人理财类(证券投资等)和创业贷款的金融知识需求比例较大。证券投资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对证券投资都报以好奇和投机的心理,所以,很多学生最初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涉足股票投资,由于受到部分学生炒股赚钱示范效应的影响,加之从众心理严重,不少大学生也随之加入到炒股大军中来,这一现象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财经类高校比较普遍。
大学生对创业贷款知识的需求可以说是大学生寻求就业出路的基石。近些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种种原因造成就业需求与市场供给的矛盾突出,高校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影响着一代大学毕业生的毕业选择。但是,本次问卷调查发现,69.62%的大学生认为创业需要依靠贷款资金。所以,大学生创业贷款知识的需求是比较迫切的。
(二)大学生金融知识供给分析
我们通过查阅石家庄地区几所高校的教学计划,发现当前大部分学校尚未开设理财教育等相关课程,开设了理财课程的院校也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财课程真正得以开花结果的寥寥无几。通过调查还发现,教育部和地方高校在大学生理财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评价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大多数高校都忽略了大学生理财教育,只是开设几次讲座,并未真正达到理财教育的目的。
在开设了理财课程的院校中,大学生理财教育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高校缺乏培养大学生理财素质的观念。当前,理财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各高校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有意义的理财教育尝试,但是,零星支离、实施过程单一化的理财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推动大学生理财教育的深入。理财课程设置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大学生理财素质培养放到应有的位置。我国高校的理财教育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二是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过于单调和死板。理财课程中讲述的内容多为宏观的投资理财,微观的个人理财内容涉及较少。教师常常是理论说教多,实际操作少,大多数是在口头上的理财理论,而真正具有说服力的理财实际操作微乎其微,这必然导致大学生理财意识滞后和缺乏理财实践,不可能学以致用。
三、对高校理财教育的建议
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理财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个人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大学需要开设理财公共选修课,普及金融知识和培养理财能力。
(一)针对不同学科类别,制定理财类选修课程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高校应当根据不同学科类别,制定差异化的理财类选修课程,构建文理交叉、互相渗透、专业口径全方位覆盖的课程体系。金融知识具有较多的数理知识,对于理工科院校学生来讲,运用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进行理财、投资、贷款计算不成问题,但对于文史类学生来讲,涉及到专业公式、模型等就会稍显吃力。对此,建议院校在开展金融知识课程时,针对不同学科类别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理财课程,注重文理交叉有针对性地展开理财教学,理工类学生侧重投资理财的收益计算、风险分析等,文史类学生可以侧重理财管理技能等。
(二)循序渐进,注重课程连贯性
从调查研究发现,年级越高的大学生对理财知识越感兴趣。因此,课程开设时间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这一阶段是进行理财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理财教育课程的内容可以从在校大学生身边的金融需求入手,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培养理财素质。先教学生制作个人收支平衡表,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收支平衡。然后从小额储蓄、学生信用卡、助学贷款、股票投资等实际操作逐步推进理财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理财观念,增强自立感和责任感。进入二年级再开设理财基础理论知识,如理财规划原理、金融基础、税务基础、保险基础和理财法律等,可让学生对当今比较热门的理财方式有常识性的了解。到三四年级时,可以逐步开设理财实务性课程,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随着年级的提升,大学生应该逐步学习较为专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课程的连贯性,循序渐进,这样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注重实践教育,提高理财技能
关键词:个人理财;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7日
在市场经济时代,“财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理财”这个词之前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银行、网络中到处可见“理财”这一名词。相对“财富”而言,很多人认为理财就是生财、发财,是一种投资增值,只有那些腰缠万贯、家底殷实,既无远虑又无近忧的人才需要理财,在自己没有一定财富积累的时候还很难涉及理财。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财观念,生财并不是理财的最终目的。理财的目的在于学会赚钱、花钱和管钱,使个人与家庭的财务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对于没有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只是训练和演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一种理财的习惯,而不是看重输赢结果的比赛。美国的爱默生在其《处世之道》中说到“财富就是将智慧运用于自然;致富的艺术不是勤奋,而是选择合适的方法、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地点”。因此,在大学阶段的理财训练包括养成良好的心态、成熟的心智;培养全面的专业素质;获得人生和工作的经验、职业技能的学习;制定明确的目标、生涯的规划。系统的进行理财训练,将帮助大学生无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受用终生。在大学时代,应培养主动理财的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
一、当前大学生理财存在的一些问题
1、资金来源基本上全部依靠家庭。大学生们一般很少考虑更多的融资渠道,独立谋生能力差,据某大学团委的一份调查显示:79.8%的同学的生活费、学费是来源于父母,这强有力地说明了绝大多数大学生依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必须依赖强大经济后盾――父母来维持生活。
2、支出没有计划,主观随意性强。在校的大学生们用钱没有计划,糊里糊涂,控制不了自己的花钱习惯,导致每月的收支不能平衡,该节余的钱,不知不觉流失了。到学期末往往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勉强借债度日,甚至有的学生刚刚收到汇款没几天,就又向家里要钱,钱花到了哪里也不清楚。
3、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一般学生在学期开始时,要么把钱全部以活期形式存入银行,不考虑更多的投资渠道;要么把钱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不能很好地控制风险,行情不好往往带来较大损失,以后的生活费没有着落。
4、理财意识淡薄。中国在校大学生理财意识比较淡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理财意识。很多中国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资金来源于家庭或者是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资金的用途也简单局限于把钱存入银行,缴纳学杂费和支付生活费的开销。花钱没有计划,有的甚至奢侈浪费,合理创造财富和运用财富的观念非常淡薄。因此,他们的理财意识相当缺乏,可以说并不具备一定的理财观;二是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财意识,但对理财的理解上存在误区。有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理财是富人的事情,普通学生钱少没有理财的必要;有的学生认为,理财就是买基金、炒股票;有些学生认为理财就是省钱,节约就是理财;也有学生认为理财就是花钱,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淡薄的理财意识使得在校大学生无法形成一个正确合理的理财观,造成许多在校大学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资产贬值,负债加重; 他们明显地感觉到经济危机下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以及利率上升等所带来的以前不曾有过的生活压力。
二、当前在校大学生理财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中国家庭传统上不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提倡重义轻利、耻于谈钱,因而大多数中国家庭传统上对孩子的教育中都排斥谈论金钱。再加上近年来应试教育的现实,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主要集中在书本知识和考试内容上,学而优则仕,只要考上好大学,就有光明的前途。而忽略了对孩子理财观等其他世界观的教育。同时,在这种教育下,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各种收入开支一手包办,从不让孩子自己插手理财。有的家长甚至以金钱来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对孩子的消费要求不管是否合理都来给予满足,这种家庭理财观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当前许多在校大学生在离开家庭,独立走上社会之后,理财意识淡薄,不知理财、不懂理财、不会理财,出现了一系列理财观上的问题。
2、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理财观的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西方不良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当前,中国已经全面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在打开国门引进西方现代科技和文明的同时,西方不良文化也通过大众传媒等多种方式伺机流入中国,日益成为中国社会青年群体亚文化的一部分,对在校大学生的理财观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如前所述,诱发美国次级房贷危机膨胀的消费主义文化,一些鼓吹绝对自由,攻击传统社会公德,宣扬非理性和价值相对主义的后现代文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文化都使得中国在校大学生在理财目的上呈现出庸俗化和很强的功利性,对他们本身就不成熟的理财观造成了严重的扭曲和误导;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校园已经告别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摆阔气、讲排场、攀比奢华等不良风气,对年轻大学生追求高消费、高享受的理财目的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诱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超前消费、透支消费、铺张浪费等不健康的理财观念。另外,由于近几年中国的金融和房地产市场波动剧烈,投机风盛行,全民炒股,一夜暴富的神话流传于街头巷尾,使得年轻气盛、渴望成功的在校大学生怦然心动、跃跃欲试,造成许多大学生理财目的是为了投机。但是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不足,投资者的理性决策能力和水平普遍不高,从众、跟风盛行,一旦经济危机爆发,对于理财观和理财方法本身就不成熟的在校大学生来说,盲目入市往往被深度套牢。
3、高校理财教育不完善。当前,针对在校大学生理财观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虽然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理财的相关课程,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目前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并不完善,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大学生理财课程内容体系。例如,在教材选用方面,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关于理财的书籍非常之多,但专门以在校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书籍较少,因此在选用教材时既要考虑整体教学内容的合理构建,又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从大量理财书籍中整理、挑选、筛选出合适的教学内容,这就为理财课程教材的选择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理财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要想真正地掌握理财方法并灵活运用,必须实际操作各类理财品种。但是,许多高校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受到设备和资金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在课堂内外增设理财课程的实践环节。课程讲解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无法真正学到理财品种的实际应用,更无法体会正确的理财观给生活带来的益处。
三、解决在校大学生理财观存在问题的对策
1、改变传统家庭理财教育,培养明确的理财意识。当前,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蔓延。对于逐渐离开家庭依赖,即将独立走上社会的中国在校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不仅可以增强自身抵御经济危机风险的能力,而且也是当代大学生从我做起,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经济危机的责任所在。家庭理财教育是培养一个人理财意识的启蒙教育和第一课堂。中国的家庭理财教育应该摒弃传统的耻于谈钱、包办收支的旧模式,让在校大学生从小就认识到理财归根到底是为人生作一个计划。人生各阶段都会有一个(或一系列)希望或目标,理财就是将个人或家庭的希望变成可以实施的计划。从出生到求学、结婚、生子、退休,亿万富翁有亿万富翁的活法,贫民也有贫民的活法,而他们都需要计划,也就是说都需要理财。只有树立这样清晰理财的意识,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财观。
2、抵制社会不良文化与不良风气影响,树立正确的理财目的。首先应该使在校大学生认识到西方传播过来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文化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摆阔气、讲排场、攀比奢华等不良风气具有主义的价值本质,是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针锋相对的价值取向。这些不良文化使许多在校大学生越来越沉迷于消费中,并以此为荣,有的甚至认为消费独尊,造成了他们的爱国主义被消解,集体主义被淡化。可以说,这些不良文化与不良风气是诱发今天经济危机爆发的元凶。同时,要大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提倡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团讯、宣传栏等传播媒介进行正确的、直观形象的理财引导。应该使在校大学生认识到,作为即将独立走上社会的年轻一代,在理财时除了要考虑眼前学习、生活的短期收入和支出,还应该为未来工作、买房、结婚、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等一系列人生大事做好规划。理财的目的不仅是满足物质财富的需求,更应该注重实现精神财富。因此,要树立一个系统的、稳健的、长远合理的理财目的,全面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时,经济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作为肩负未来民族振兴的青年一代,当代在校大学生的理财目的还应该充分体现社会价值,要有益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3、建立系统的大学生理财课程内容体系。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财方法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掌握正确的理财方法,形成正确的理财观,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所以,各高校要建立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理财课程内容体系。在教材选用方面,一些有实力的高校可以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理财观现状和理财需求编写理财方法方面的系列教材;也可以选用一些国外关于大学生理财技巧的经典教材。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可以开设财方法选修课,系统地向学生介绍财富、道德和个人理财方法的理论知识,将理财方法教育与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密切相连。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充分利用各高校经济管理类院系已有的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软硬件资源,指导大学生制作个人理财规划,建立个人网络虚拟资金账户,参与网络虚拟投资,进行模拟投资操作,对账户进行管理,按期进行损益评估。
四、大学生理财从细节出发制订详细的理财方案
针对大学生个人,首先应该有自己的“账簿”,养成记账的习惯,按月份和类别,简单记录每天的开支情况,合理分配生活费用;将生活费用按所需分成若干部分,留一部分作课外学习辅导,留一部分作后备资金。
学生也可以开一个个人储蓄账户,采用跟银行约定的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定期从生活费中拿出几十元存入银行,或者将每个月用剩的钱全部存入银行,这样一学期下来也有百来元的结余。这种零存整取的方式对学生存钱有一定约束力,也有利于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对于具备赚钱能力或资金富裕的学生,不妨尝试投资一些小额基金,在“实战”中逐渐提升个人理财的能力。目前,购买基金的最低金额都在1,000元左右,国债、货币基金的风险相对较低。
大学生应该建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和生活方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上。不要一味地追求档次讲究攀比,更多地应当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
余钱存银行,闲钱尽量少装口袋,平时够零用就行了。而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实记账并不难,只要你保留所有的收支单据,抽空整理一下,最好每天及时记录,这样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可以从账面看到哪些是该花的,哪些是可以节省的,从而对症下药,也有利于整体的规划。
综上,理财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理财习惯,而且可以改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价值观,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们应该尽早做好理财规划以面对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开国.建设我国二板市场的战略构想[J].投资与证券,2001.3.
[2]杜晓航,田璐.二板市场“买者自负”原则初探[J].投资与证券,2001.3.
【关键词】余额宝 问卷调查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大量新型理财产品应运而生。余额宝作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款金融产品,为人们的理财习惯带来新的影响。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公司联合天弘基金正式推出“余额宝”。截止6月18日,余额宝公布的年化收益率为4.676%,比银行活期存款收益高出10倍,在2014年2月14日,余额宝二期上线首日8.8亿限额6分钟被抢光[1]。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参与投资余额宝理财产品的用户已达百万――这无疑是互联网金融理财的重要里程碑。[2]
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与高校扩招改革,大学生群体日益庞大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90后”新生代大学生的理财心理与理财理念将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在信息化时代,这一部分群体将会更深层次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而据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分析表明,余额宝的用户并非学历越高越爱“财”。在这庞大的4303万用户中,有48.1%是本科生、30.3%是大专生。为了进一步探究这种影响,并提出相关合理的理财建议,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我们通过一次问卷调查,系统整理和分析了余额宝对大学生理财习惯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在成都三所高校(理工科院校电科、综合性大学川大、财经类院校西财)的本科生中进行。采用不记名的问卷和访谈方式。共设有问卷128份,有效问卷120份。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42,女生78。本次问卷调查共设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每个方面的问题中分别设有2到5个选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另外,也可以就自己理财习惯进行阐述。笔者同时进行了随机访谈,其结果一起加入这次问卷调查分析中。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图一的饼状图,绝大部分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在500到1500之间。有较为充足的生活资金。而从图二可以看出,每月资金结余一般在0到400元不等。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日常支出水平与可支配费用情况基本相符,也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状况。每月具有一定闲散资金,可用于理财。
图一 大学生月均生活费 图二 大学生月均生活费余额
表一 每月结余资金最常使用方式
根据表一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同学尚未形成理财习惯,没有相应理财意识。有一部分同学属于风险厌恶型,更偏向于使用传统稳健的理财形式,即存入银行,获得利息。还有一部分同学则偏好投资炒股这种收益和风险相对双高的理财形式。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开始有大部分同学将资金放入互联网理财产品中,进行投资理财。这部分人群比例较高,显示出互联网金融产品对传统理财习惯的冲击和影响。而在存入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人群中,约有83%的同学使用过余额宝。大部分同学表示是受到电商和基金公司官网,以及亲朋好友的影响加入其中,而存入的金额如图三所示,300元以下的投资额为多数同学的选择。这也与大学生之前调查中的闲置资金数大体一致。
图三 存入余额宝的金额 图四 使用余额宝的原因
在选择余额宝的原因中,从条形图四可以看出,原因具有多元性。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与余额宝的特性具有极大的关联。余额宝使用特性到投资收益,都是吸引大学生选择余额宝的理由。而问及对余额宝担忧中,66%的人群担心盗号后资金能否追回的问题。而国家政策的打压与信息丢失亦为主要担心的问题。
四、大学生理财的几点建议
(一)谨慎理财,接受系统的理财教育和实训锻炼
大学生不应盲目理财,跟风进入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并不了解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情况下就选择购买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理财方式。缺乏系统化的理财教育与实训锻炼,一旦分寸把握不准,就会导致大学生对金钱的片面认知,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从而不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理财观。
(二)投资组合多样化,防范投资风险
互联网理财产品作为新型金融产品,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互联网金融是脱胎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而金融互联网只是把金融产品放到互联网上进行新的售卖。同时国家对新型产品的监管还比较薄弱,因此行业内的发展参差不齐。大学生理财因看到风险和收益,进行多组合投资。借助互联网新形势,培养自己的理财思维。
(三)在学习与理财中找到平衡
大学生接触互联网理财有助于学习和培养理财意识,告别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但同时也存在风险,如手机、电脑丢失或被病毒入侵造成财产损失。过多关注互联网可能影响学业。同时,由于大学阶段个人金融生活方式并不成熟,知识不全面且平时课业繁重,如果分神盯着股票基金、理财账户的每日资金变动,占用大量精力,势必影响学业。所以大学生应该在理财与学业中找到平衡,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但不要过度关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参考文献
[1]陈霞.《“余额宝2期”疯狂吸金8.8亿限额6分钟被抢光》,人民网2014年2月.
[2]梁春丽.《余额宝动了银行的奶酪吗》,《金融科技时代》2013 年第7期.
[3]刘立刚,尹艳芬等.《大学生理财教育初探》.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2).
关键词 大学生 理财 现状 改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90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Capability
――Take Yanbi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SUN Sim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Abstract Nowadays Conduct financial transaction become a hot topic, which take more and more place in people's life. Undergraduate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society, the ability of conduct financial transaction is needed every time. Based on this current situation, we are going to do a research, after statistical the result, we made conclusion and give suggestion.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financial; current situation; improve
大学时代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段,是各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理财能力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掌握理财知识,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将会受益终身。
1 大学生理财习惯培养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目标是使大学生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使用金融工具拥有财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理性的消费行为。
(1)理财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财产管理和规划的过程不仅涉及到财务的统筹与安排,还涉及到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不同知识,通过理财行为结合理论实践,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生存能力。
(2)理财能力是大学生顺应社会就业形势的客观性要求。扩招与就业难向来是对立且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想在社会立足,培养理财能力不容小觑。因此,大学期间树立理财意识是顺应就业形势的客观要求。
(3)理财能力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拜金主义思潮侵袭导致理财观念扭曲,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益处繁多。
2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延边大学学生的理财能力现状,本项目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延边大学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08份,在有效样本中,男女比例分别占25.48%、74.52%。年级分布比例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占8.65%、17.31%、52.88%、21.55%。经过数据统计,我们发现了如下问题:
2.1 生活费来源较为单一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生活费在400~600元、600~1000元、1000~2000元、20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0.48%、12.5%、62.98%、24.04%。其中,由家人提供生活费来源的高达96.15%,由此可见大学生独立性较差,资金方面主要依赖家人。
2.2 消费支出无计划
根据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大学生的日常支出主要用于吃饭、服饰、日常用品,奢侈品消费等。并且在大学生的消费习惯中,无计划随意消费、偶尔及经常超前消费的比例分别为38.46%、22.6%以及3.85%(如图1所示),有计划消费者仅占35.1%。在记账习惯方面,每天记账的大学生仅有11.06%,有49.52%的大学生偶尔记账,从不记账的大学生群体比例高达39.42%。
图1 大学生消费习惯统计
2.3 理财观念极为淡薄
通过对月底余额处理的统计(如图2),7.69%的大学生选择马上花光,存入银行以及转入下月生活费的比例分别为36.06%以及51.44%,仅有4.81%的大学生选择投资。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对理财并不在意。
在理财能力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理财能力一般,仅有14.42%的人认为理财是自己的强项。
图2 大学生理财能力统计
3 当代大学生消费及理财现状分析
3.1 当代大学生现金规划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现金规划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追求时尚和品牌。家庭富裕的大学生往往溺爱成性,随心所欲的购买心仪的潮牌,其他人也经常效仿。追求时尚攀比成风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
(2)消费需求多元化倾向。大学生的消费方向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由此导致的则是资金流出加快,浪费现象严重。如学习用具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远远小于游戏、聊天时间,旅行也成了一种流行趋势,耗费的资金不菲。
(3)为丰富大脑不吝惜财物支持。由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大学生会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专业或考取证书为自己就业积累资本。只要是对于未来发展有利的投资,父母都会给予全力支持。
3.2 当代大学生消费不合理原因分析
由于大学生对自己的现金使用和消费信贷不能合理规划,导致大多数同学在月初活的像土豪,月末活得像乞丐。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自控能力不够强。在父母的层面来看,一般都是有计划的给予生活费,然而钱到了大学生手中,该结余的钱不知不觉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总会导致入不敷出。所以,自身对理财观的重视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2)对父母依赖过度。孩子在理财观建立、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往往会忽略了对孩子钱财方面知识的教育。孩子上了大学之后,有些父母对他们的消费要求尽量满足,但对花钱的用途却不多过问。
(3)休闲消费过多。很多大学生们在经济宽裕的条件下,节假日期间乐于休闲消费。这种休闲消费大多限于室内,虚拟空间的交流较多,现实层面的人际沟通能力得不到实际加强。因此,高校应当帮大学生建立良好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3.3 当代大学理财渠道
大学生对理财投资等早已耳濡目染,但是限于资金有限、缺少经验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学生投资理财的起步期较为漫长。大多数人普遍认为大学生投资局限于股票行业,其实不尽如此,适当向其他投资方式拓展并无不可。适合大学生的理财投资渠道实际上有很多,只要把握机会、胆大心细,便可事半功倍。
4 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的解决方案和设想
分析以上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延边大学学生的理财能力总体水平低,问题多。要解决这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应当从家庭、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入手, 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以取得成效。
(1)家庭方面。个人理财意识最初的萌芽来自于家庭的熏陶,家长的言传身教有利于从小派样孩子良好的理财意识。
(2)社会方面。形成全社会良好的投资与理财风气需要政府部门和大众媒体的适度引导,同时运用媒体和舆论,将正确的理财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形成。具体可以在各大报刊中开办理财专栏和专版,播出一批理财指导与互动的电视节目,进行全方位的理财知识普及。
(3)高校方面。学生处于高校时间最长,在大学生理财能力培养中高校应该起到最核心的作用。首先应该在平时的专业课程中多加入一些有关理财方面的实践类课程,例如证券投资实战模拟等,以增加学生的理财实践经验,锻炼个人理财能力。其次就是要多开展一些基于理财能力的竞赛活动,例如 “模拟银行”等。培养学生对提高理财能力的兴趣,在竞争中形成爱好理财,善于理财的校园风气。
(4)学生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开源节流”。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量体裁衣地制定适应其自身的投资步骤以及具体计划,进行有效的管理、投资,从而获最大化的效益,为个人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个人投资理财的合理化。
大学生规划现金建议、对策: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逐步形成记账的观念,渐渐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投资理财的精髓所在、充分进行理财计划的管理;定计划。结合个人消费的需求以及力所能及的消费能力,提前制定好预算,努力地按预期设想的计划用钱,防止头脑发热导致的不理性消费。
大学生消费信贷规划建议、对策:目前在校园中,大学生使用信用卡能够获得很大程度上的优惠;并且信用卡四十天左右的免息期,大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通过做兼职等其他正规的途径来筹集还款;另外若出现经济状况较宽裕的情况,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便利进行投资;再者,尽早建立自己的信用档案,随着按时消费还款的记录增多,可用额度会逐渐提高,将会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提供很大便利,并且良好的信用积累有助于今后在金融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大学生投资规划建议、对策:在大学期间,提早培养投资理财习惯着实不容小觑,多种多样丰富化的理财投资方式日益趋多,我们应当尽快结合自身的消费特点制定合理的理财方案并加以实施。目前正处于学生时代,个人(下转第187页)(上接第183页)的资金十分有限,主要依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且学生应以学业为主其他为辅,故而可以进行一些较为保守的投资。采用的组合式投资理财主要收益虽低,但是具有相对稳定性。
充分把这四方面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就指日可待。
5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解决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依赖于全社会各方的不懈努力。大学生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将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一言一行将或多或少地影响中国经济的未来。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将有利于他们在未来走出校园后学会理性消费。全社会都应给予大学生理性的引导。大学生“财商”观念的培养与树立,定会成为一件终身受益的事。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上海商学院;调查问卷
一、引言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大学生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离开了父母的管制大学生本应该过着没有忧虑的新生活。可是当大学生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事情并不是大学生想象的那样。更多的时候大学生会为了生活费而焦虑,又要吃饭又要买衣服参加各种活动钱要怎么用才能够。在大学生中更多的出现“月光族”“负翁”的现象。还有大学生会向父母透支和向同学父母借钱花。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合理的使用钱财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因此大学生理财问题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的研究课题。一个人学习投资理财的方法与养成正确消费观念和习惯的黄金时期正是大学阶段,所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不但能够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更有助于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二、调查经过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以上海商学院会计系与财管系学生为被试进行随机抽样,展开此次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7份,回收率为93.5%。在此次的抽样样本中,男生和女生比例分别为24.1 %和75.9%
二、调查结论
(一)当代财经院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1.可支配生活费差距大。大学生的月可支配生活费总体在800-1500元左右,少于500或多余1500的现象不是很多,有小部分学生月消费高达2000元以上,同样也有一部分贫困生的月消费也会比普通的学生的生活费少一点,所以大学生之间的月生活费方面差距还是较大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城乡差距:首先,由于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同,家庭背景间的差距决定了可负担生活费上的差距,城市家庭收入较高,对于生活费自然相对充裕,而来自农村的学生生活费就相对较少,有时需要打工或做兼职来负担自己的生活,在调查过程中,大学生发现已经有过打工经历约有60%来自农村家庭。此外,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节约意识高,除了吃穿用等必要支出外,其余方面的支出相对较少,因此所需生活费以相应少了。
2.饮食占每月开销的绝大一部分。无论是否贫困生,为了保证每天一日三餐提供足够的能量之外,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也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此外,由于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也是造成大学生饮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社交或者其他方面的消费。走入大学大学生会形成每个人不同的交际圈子,因此会产生很多的花费。例如通讯,如今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的必备物品,有些同学甚至拥有不止一个,每个月和朋友亲友之间的联系,电话短信流量费都会成为造成月消费增长的原因。并且每个人在这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的人每月花费50元,有的人可以达到好几百。另外,还有节假日的外出旅游的花费,如今很多学生都偏向于在节假日的时候结伴去学校以外的地方游玩,一方面缓解平日里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多长点见识,同时增进同学之间友谊。据调查,大学生平均一年内至少会出游两次,无论是跟随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
4.男生和女生的消费倾向差异。男生和女生在消费倾向方面也会有所差异,由以下图表可以发现男生的消费倾向主要为通讯、娱乐和交际三个方面,而女生主要为通讯、服装和交通三方面。由此可见,男生在建立和培养人际关系方面的花费远大于女生, 而女生则更注重与自身的形象包装。另外,在是否有记账习惯这一调查中,仅有15%的同学选择了“是”,而这15%的同学中女生占了八成以上。
5.不能理性的消费。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对品牌时尚的过度追求和热爱
现在的大学生攀比心过重,不能理性务实的进行消费活动,无论是对衣服鞋子包还是化妆品都要讲究名牌。而且一旦认定了那个品牌都会一直的使用下去。当代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广,敢于追求新潮追求时尚,消费实用性很低等都是造成了消费过高的重要原因。
(二)当代大学生投资理财所存在的问题
1.资金来源单一。大学生投资理财的资金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家长。刚步入大学的大学生没有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独立能力差,融资渠道少,绝大多时候都得依赖于父母的支撑。据调查,约79%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来源于家长,10%的学生会靠打工赚取生活费,依靠投资收入的仅占2%。
2.理财的意识薄弱,对理财的认识存在误区,缺乏理财意识。平日生活费的余留,或者就是放钱包里消费衣食住行想用就用,或者就是存进银行,理财观念单薄,花钱不做计划。虽然一部分大学生具备了一些理财观念,但是对于理财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解。有的人认为理财都是有很多钱的时候才该去理财,一点生活费不需要理财;有的学生会认为理财就是单一的炒股买基金,有的人认为理财就是挣钱。就是这种观念让大学生无法正确对待理财,无法树立理财观念,到月末钱无法有结余甚至会超标。
3.消费支出没有计划,投资不合理。大学生消费都不会去做一个完备的计划,都是想到什么就买什么,主观随意性很强,花今天的钱不会为明天做打算,经常导致最后入不敷出不是借钱就是又向父母透支以后的生活费,最后钱花了还不知道都花在哪里了。但在财经院校的学生中,经过调查发现,76%的学生都有做预算的行动,区别在于落实的成功与否,其中4%的同学表示能够很好的执行自己所做的预算,也有16%的同学无法很好的实行预算导致入不敷出,并且将近六成的同学会为了将来可能发生的意外存下备急用的资金。纵使有学生有理财的想法,但是不考虑风险问题,不仔细打听详情,往往会带来较大的损失。
(三)影响当代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因素
1.家庭因素。父母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理财观念,误导了孩子的消费行为。甚至有的父母用自己错误的理财观、价值观影响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就应该学生时代就应该学习,什么都不用想,理财都是大人的事情;还有的父母认为自己挣钱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花,给钱就花不用理财。还会有一部分父母怕自己的孩子盲目的追求金钱就极力淡化金钱意识。这些行为都无法给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理财观念。
2.社会因素。在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摆阔气、讲排场、攀比奢华等不良风气,现在的大学生淡化了当前自己仍是一名学生,应以学习为重的意识,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这对大学生追求高消费、高享受的理财目的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诱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超前消费、透支消费、铺张浪费等不健康的理财观念。在购买选择上,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已成为最关注的内容。在消费观念上,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成熟,也使不少大学生出于面子需要,动不动、时不时地请同学下馆子;对喜欢的一些更新比较快的电子商品盲目跟风。另外,由于近几年中国的金融和房地产市场波动剧烈,投机风盛行,全民炒股,一夜暴富的神话流传于街头巷尾,使得年轻气盛渴望成功的在校大学生怦然心动 跃跃欲试,造成许多大学生理财目的是为了投机、 但是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不足,投资者的理性决策能力和水平普遍不高,从众跟风盛行,一旦经济危机爆发,对于理财观和理财方法本身就不成熟的在校大学生来说,盲目入市往往被深度套牢。
3.教育因素。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校,都不会去锻炼学生的理财能力,都是一味的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淡化理财观念,认为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天职。到了大学,各高校因为各种外在因素对理财能力培养不足,学校理财系统设施不完善。处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的高校会多重视一些对学生理财的教育,不发达的城市就会欠缺对这方面的教育。大学生获取理财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媒体和银行宣传;其次是通过学校专业课、公选课以及专题讲座;通过自己看书获取理财知识的大学生比例最少。调查中学生还反映到虽对一些理财名词都很熟悉,如股票、债券、基金等,但往往对于其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具体操作仍存在着很多的困惑,例如进行股票投资时如何到证券营业部开户、交易等。
四、对当代大学生理财状况的应对策略
(一)学校方面
应该完善这方面的教育设施,多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多开展一些理财活动和比赛提高学生的理财意识。另一方面要多开设一些关于理财的专业课程,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建立系统的理财课程。
(二)教育方式
老师和家长应改变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去体验一下适当的理财方式,为学生明确理财意识和理财的重要意义,让学生重视理财,教导学生如何让正确的理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三)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自身必须要学会理性的消费,不盲目不跟风不攀比,不盲目追求名牌时尚,要有计划有目的花钱。与此同时,也要多阅读一些专业理财方面的书,提升一下自身的专业素质,学习理财的专业知识。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于目前理财产品的认知还是十分片面的,74%的学生对理财产品有兴趣但认为风险高或是不适合学生,其实,大学生可以去体验一下适宜的理财产品。初步接触理财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
1.学会记账和预算。众所周知,记账是合理消费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之一,如果不能养成记账的习惯,对于合理消费是极其不利的。当然不记账也能够做到适度消费的情况也很常见,例如受调查的学生中有57%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日常的消费额度或者制定预算,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不需要白纸黑字记下来,大学生不能片面地否定这一部分学生的做法,事实上能做到心中有数或者制定预算本身就是很好。不过,如果养成记账的习惯,大学生的消费也可以更加合理有序。在消费的同时,大学生不仅需要有预算的控制消费,还需要有更为实际确切的消费账单的反馈,告诉大学生预算是否超出、是否符合合理消费的初衷等等。记账相比于预算的优势就在于它能更直观的反映大学生的消费情况,从而为下一个时间段内的消费提供经验指导和教训指示。坚持把收支情况整理并记在本子上,根据上个月的收支情况,预测一下接下来这个月的支出情况。分清哪些是必须花的,哪些是可以省的,要留出一些作为备用资金,以防意外事故急需,或者针对活动额外支出等。这样不仅能清晰的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同时能了解自己是否消费合理。
2.学会精打细算。大学生在校生活,远离父母,很多都需自理,要学会省钱的方法。就比如,每次特殊假日周边超市会打出降价优惠,了解特价商品,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自己是否需要对生活必需品进行补给。生活中要以注重实用为主,考虑性价比的同时,也须衡量一下自己的购买承受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观念;理财习惯
基金项目:本文是苏州大学第十六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Y2014131A)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9日
大学生作为一个青年群体,正处在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根据其经济活动的特点,较为典型的大学生金融行为包括现金管理行为、储蓄行为、信用管理行为和投资行为。目前,大学生的现金管理行为与投资行为已然成为校园的一种风尚,不难发现朋友圈里等一些社交网站,能够经常发现他们晒出自己的股票走势,余额宝收益,甚至是对一些基金债券的购买潜力,这群大学生正在逐步影响着身边更多人加入这个行列。
一、在校大学生现行投资理财方式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以苏州大学生为对象,时间为2014年4月5日至5月20日,采取随机采访、在校随机发放问卷、网上调查三种方式,一共发放问卷535份,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集中于在校大学生对于投资理财的态度以及行为方式。
作为未来社会投资理财的主题,大学生对于投资理财的了解已经越来越丰富。理财观念开始加强,通过调查,97.47%的同学认为在大学期间开始理财十分有必要,并且有2/3的同学正在进行投资或者曾经投资过。投资是对某项领域有利润回报预期而进行财产投资行为,投资意识被大学生所接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近50%的人认为投资理财是有钱人的业余生活,其实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理财不在于资金投入的多少,而在于合理的经营范畴。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将会受用终身。
(一)大学生的理财资金来源。(图1)通过问卷,大学生目前资金来源较为单一,资金主要来源于父母的大学生占比达94.62%,依靠兼职得到收入的大学生占36.71%,另外有24.05%的大学生能凭借优异的成绩拿到奖学金或助学金,还有11.39%的大学生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资金。
除了从父母处所拿到的资金外,兼职所得成为了大学生最大的资金来源,兼职这一方式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了额外的可支配收入,所以对于有理财意向的同学而言,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兼职是获得原始资本积累的不二之选。
(二)大学生目前的投资方式。(图2)通过图2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使用网银和储蓄进行理财,这两项都分别达到了81.01%和73.73%,但两者基本都属于活期存储和定期存储的范畴,所获收益较低。根据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人们日趋成熟的理财观念,储蓄这一传统理财方式将逐步淡出主流理财项目,取而代之的是更高收益更大流动性的理财行业。
保守型的保险占到所有理财方式的37.34%,体现了大学生对于未来的忧患意识和筹划能力;其中,还有8.23%的大学生选择股票和债券进行理财投资,但目前大学生对于投资股票和基金的热情相比于两者在社会上的热捧程度呈现截然相反的现象。根据两者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股票和基金更适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且更符合拥有较多可支配资金的大学生进行投资。
(三)大学生在投资理财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图3)对于大学生在投资理财中遇到的问题,有63.29%的大学生认为资历不足,大大限制了大学生对投资的选择,不过对于缺乏经验的大学生可以尝试一些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基于社会上诈骗的案例层出不穷,有67.09%的大学生对投资理财活动表示担忧,害怕上当受骗,因此大学生可以从银行或保险公司等处购买理财产品。由图3我们可以得知,还有过半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理财产品,对于这类大学生而言,平日里多关注财经类的新闻或者在手机上下载理财助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耳濡目染丰富的理财资讯;其余的大学生也都处在观望中,多是出于担心影响学习等原因。从大学生自身出发,解决他们所遇到的理财问题,丰富自身的理财专业知识、减少对理财不必要的盲目害怕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目前大学生理财收益情况。据调查显示,只有3.8%的大学生在自己的投资活动中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另外41.77%和49.0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收益一般和收益很少,虽然能得到较好收益的人不多,但是基于大学生社会阅历的缺乏和对理财知识不完备的情况下,这样的收益率还是较为正常的。
二、提高大学生投资理财能力的建议
(一)大学生对现行理财产品的合理选择。目前,社会上的各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但其中能够真正适合在校大学生进行投资的却为数不多。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他们所了解并投资的方式,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定期存款、股票、债券或者新兴的互联网小额基金。由于股票风险程度和对专业能力要求高,大部分同学只是还停留在模拟软件使用上。对于投资方式的选择,应该量力而行,切不可跟风。
(二)家庭理财教育的强化。家庭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加强大学生的消费观不可忽视。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是拥有理财观念的前提。家庭教育通过引导和支持,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大学生在进行投资理财时,能够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三)加强理财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对于当前中国市场的发展来说,理财文化的培育以及个人理财需求得到良好满足之后的结构调整,可能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理财文化的教育,包括对理财历史的由来,当财的主流和方法等介绍,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理财有一个较为通透的认识,驱使他们更为主动地参与理财活动。
(四)创新理财模式,丰富理财方法。目前,我国大学生是我国一个庞大的群体,但真正针对大学生的理财产品却寥寥无几。对此,可以呼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1、学校可以举办理财的专题讲座,邀请专家为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合理的理财观;2、取得社会的支持,尤其是一些专业的金融机构,为大学生量身打造适合大学生的理财套餐。
三、结论
理财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部分,大学生不能够再坐以待毙。一方面要树立理财的观念,多接触一些关于理财的信息。平时可以多看看财经类的电视或期刊,不仅可以充实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使大学生对理财更加感性,渐渐养成独立理财的习惯。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创造一些客观的环境条件,可以多举行一些关于理财的讲座,增开经济类的公选课,推荐有关的书籍,组织一些更贴近大学生生活理财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进来。相信通过社会以及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会对理财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并逐步参与到理财的行动中来。
主要参考文献:
[1]俞姗.大学生金融行为及其对金融教育的启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
关键词:个人理财;理财规划;教学方法。
家庭理财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大学生需要提高对个人理财行业的认识,加强自身的理财能力,以便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这一背景下,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高校也逐渐增多。目前,对该课程的教学尚在探索之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大学生的理财需求,如何改善课程教学以便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能力。对这一问题探讨的深入,有利于完善个人理财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财商水平。
一、加强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人理财社会需求增长较快。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金融投资工具种类的不断增加,社会理财需求增长较快,理财产品市场不断扩大。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高端消费者人群中,约78%的受访者需要理财服务;50%以上的人愿意为理财服务支付费用。1995 年至2005 年,中国个人理财市场每年的业务增长率达到 18%,而据该项调查预计,在未来 10 年里,中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1]。金融投资工具的增多加大了人们对专业理财服务的需求,理财规划师行业前景广阔,因此,培养大学生具有理财规划方面的专业眼光和视角正在成为高校理财教育的基本目标。
(二)大学生理财能力亟待提高。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大学生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已不满足于基本生活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希望通过一定的投资渠道为富余资金找到保值增值的门路,但实际上,他们的理财行为和理财观念之间还有较大差距。有调查表明,虽然大学生将证券投资列为投资首选渠道,但真正具有实际股市投资经验的比例只有10%,因此,有四分之三的大学生表示,需要理财知识并希望通过高校的理财教育课程、报纸杂志、专家讲座等方式获取理财知识[2]。
二、个人理财课程的特点。
(一)综合性和系统性。
高校个人理财类课程综合性突出,涵盖了金融、会计、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需要大学生拥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房地产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等诸多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且对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整合度较高。个人理财类课程以居民家庭理财规划为主要服务目标,包含着投资规划和生活规划两大类内容。投资规划不仅包括证券投资规划,如股票、债券、基金和期权等金融工具的规划,而且还包括外汇、黄金等方面的投资规划。生活规划包括了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房地产规划、保险规划、税收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退休规划和遗产规划等诸多方面。
(二)实务性和专业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家庭都是经济活动单位,都需要解决如何扩大收入和如何合理消费的问题,个人理财是以实现居民家庭的财务自由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财力分配活动,包括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流动资金管理三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家庭理财集中在投资上,很多人将理财等同于投资。但居民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涉及到资金的分配问题,需要平衡好自身财力和消费水平的关系,因此,个人理财包含着比投资内涵更广、更为实际的内容。个人理财是在居民家庭难以应对复杂的财务管理体系状况下诞生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较完善、规范的理财规划师行业。理财规划师包括了注册金融策划师、特许金融分析师、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特许财富管理师等诸多行业资格认证的专业理财人士。除理财规划师外,广义上为居民家庭提供理财服务的专业人员和提供相关服务的类似人员,还包括了保险专业人员、证券和投资咨询专业人员、会计师、律师、遗产规划师等等。
三、个人理财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适应学生理财需求的教材少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理财课程有着不同的需求,一般来说,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希望获得增加对理财规划师职业能力的了解,加深对已有金融、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认识,而理工类和医学类等其他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则想通过对理财课程的学习,了解投资的基本知识,做好自己的生活规划。但是,从目前已有的《个人理财》或者《理财规划》教材来看,案例分析较少,而对各类理财知识的介绍成为重点,如股票投资、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外汇投资、保险等基本知识的介绍占据了大半的篇幅,对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已经了解过,或者非常很熟悉。使用这些教材授课,学生就会认为再学已经学过的知识意义不大,从而对《个人理财》课程由新鲜、好奇逐渐转向厌倦情绪。目前各个高校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专业多是财经类,因此,教材内容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财能力的实际提升。
(二)课程定位并不恰当。
《个人理财》课程定位一般是专业选修课或者一般的选修课,很少作为专业课出现。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综合性强的个人理财课程由于涉及到众多金融投资工具和会计、税收、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将其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从该课程的特点来看,知识综合性强需要一定的教学课时让学生融会贯通,实务性强需要学生多实际操作,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财多体会、多实践,所以各高校分配给专业选修课的 30 多个课时就显得不足。另外,选修课的课程定位也使部分学生存在轻视该课程的倾向,因此,随着对个人理财课程定位认识的加深,将其调整为专业主干课程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过多重视理论教学。
目前,各高校对个人理财课程的课时分配只是在32 课时上下。有限的教学课时使得实践教学课时捉襟见肘,而强调实践教学又会使学生的知识整合度欠缺,加上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重视理论教学成为有限课时内的理性选择。
除了该课程的教材过多重视各类理财知识的介绍性内容外,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这类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老教师们一般不愿涉足,这给年轻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年轻教师理论知识较强,但教学经验不足,对不同知识之间的衔接转换上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讲课中往往对实际操作重视不够,倾向于理论讲解。对学生而言,如果年轻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会快速下降。
(四)教学案例较为简单个人理财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为生活情景的简化模拟,案例教学能将枯燥的理论变得简单明了。目前,一般教材上的已有案例选择往往只为某一章节、某一种理财知识准备,情景设置过于简单,使学生对案例本身的认同度不高。
除了个别教材在最后一章设置综合性很强的案例外,缺乏不同种类理财知识的案例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能将简单的两三种理财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案例不多。这也导致对案例本身的问题设置等一系列引导性的思考还欠深入。
四、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学生理财能力培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认识,大学生群体的财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个人理财课程教学需要加强大学生理财观念和能力的调查研究。来自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的大学生,理财观念和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别。所学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其投资理财能力差异也较大。在个人理财课程开课前,可以设置简单的理财课程需求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动机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摸清大学生的实际理财状况,能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和课外阅读或实践活动的信息反馈,注重学生解决生活模拟理财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帮助其养成较好的理财习惯,使大学生的理财能力能够不断提高。
(二)对个人理财课程重新定位。
解决个人理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逐步改变个人理财课程的选修课地位,将其纳入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延长教师的授课时数,可以有充分的教学时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兼顾,会吸引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到理财课程教学中来,他们的经验和能力能够缩短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过程,更能适应学生的理财需求。课程的重新定位也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一些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会加大对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使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增强,切实提高其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个人理财课程实践教学力度。
加强实践教学是改善个人理财课程的重要手段,主要途径有以下 4 条:一是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消费和理财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理财知识的案例讨论中,针对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类型的理财规划,通过相互讨论交流理财信息,提高实际理财能力;二是开展理财模拟大赛,以赛带练,促进学生理财学习的兴趣;三是邀请职业理财规划师、金融投资界专业人士举办理财规划讲座,使学生对实际的、前沿的理财业务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四是和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多参观,实际感受理财业务的运营流程,体验理财文化,加深对实际理财市场的切身感受。
(四)注重教学案例的综合性和严谨性。
在理财教学中,需要精选案例,建立教师自己的理财案例库。选取案例可以从教材和经典案例中直接拿来,但更多的案例需要教师从网络、身边的案例等搜集,并进行加工,以适合教学需要。可以选择从综合性较强的案例中删减不必要的内容,突出案例所要体现的某2 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理财知识,注重案例的适度综合性,同时又要保证案例的生活性,如果能对学生的理财能力有直接应用的价值更好;也可以从已有的几个简单案例进行整合,将不同家庭遇到的理财问题放到同一个假定的家庭中去,整合过程中要注重理财规划的逻辑性,设置问题要循序渐进,既能回顾已学知识,又能引导到新学的理财知识上。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反馈思考所用案例的适用性、综合性和严谨性,不断整理财案例库,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命力,使之能对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提供切实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耿彩琴.未来10年个人理财市场将年增30%[J].北京日报,转载于搜狐网,2008- 01- 09.
>> 余额宝对大学生理财的影响 财务管理环境对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分析 营改增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及方式影响分析 “余额宝”对大学生理财习惯影响调查分析 余额宝对大学生理财习惯影响 关于财务环境对财务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 新《医院财务制度》实施对医院财务管理影响的调查分析 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高校新财务、会计制度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 论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财务管理环境对财务信息变化的影响 网络财务对集团财务管理的影响 余额宝对大学生理财意识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财务报表分析对研究公司理财的影响 家庭对高中生理财教育方式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营转增”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运用网络提升学生的理财技能。此外,学校可开展理财主题班会、正文、演讲、理财规划比赛一系列活动,运用校园广播等具有宣传性栏目为学生营射出健康、合理理财的财务管理氛围,重返展现理财途径的多样性、新颖性等,进一步再次提升了学生的个人理财思想。
(二)运用综合性、多样化教学方法
学生在财务管理中学习理财知识,应依照不用学习阶段展开有针对性学习,尤其是教学内容的设置与选取,通过运用综合性、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例如:案例、情境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在讲解理财工具时需以财务管理的专业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价值对应案例的辅助,运用具体的案例去分析、讨论以及展示各项理财决策方法以及可行性技术,进而加深了财务管理在理论上的认知。由于学生的学习出于封闭式学校环境当中,就要求学生必须在教师事先人为设定好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理财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无法更融洽的实现知识、应用的转化,最终出现了不能学以致用的教学局面。所以,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理财思想学习过程中,应做到高质量的学习全方位提升理财思想观念。
(三)运用网络信息创造出新的理财环境
由于财务管理的教学需要借助网络信息的大环境去创新理财环境,同时理财教育的落实与深入需要教师注重提升学生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对商业营销进行辨别与判断的综合性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消费中具备抵制诱惑能力。由于信用卡产业等理财消费观念的兴起与推广,学生在消费方面提升了支出的额度,经常产生非理性的一系列消费行为或活动。作为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与转变的学生时期,容易受外界环境所影响与诱惑,不断激发他们产生众多消费心理,同时为自身经济状况的合理支配造成负担与压力。因而,需要通过引导他们转变理财观念去正确理财,运用网络信息创造一些新的理财环境,才能运用科学化的理财决策去战胜学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四)协助学生正确树立起理财思想
财务管理最重要的两个观念即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收益间的重要关系等,同时又是实现理财投资的两大重要原则。部分学生在认知资金的时间价值方面,片面认为储蓄存在不合理性;在认知风险收益关系方面,可将自身的余钱投于股票市场中,风险越高获取的收益本应越高,但由于没有掌控投资市场的相关知识,知识高风险的投资并没有显著回报。因此,需要运用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令学生剔除掉传统错误的理财思想,并将学习的财务管理原理运用至实际的理财活动中,学会正确、合理理财的方法掌控自身资金投资状况,有利于在风险与收益间构建安全的防火墙。与此同时,学生应该提升自身理财智商,培养与树立起科学、正确的理财思想及观念,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理财思想和习惯。
(五)增设理财的训练与操作教学
学生的理财能力在实训方面学校应该增设相应的实训操作,运用财务管理的教学令学生在课上掌握已学的理财知识与方法,而通过理财实训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财实践能力。例如:运用WPS中EXCEL软件解决财务管理在计算方面的复杂问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针对理财思想的教学板块,运用手机、互联网等进行处理是最佳方式。首先访问新浪网址获取财经资讯等,并选择学生自身热爱的财务公司等,而后使用手机边界工具去查看该公司在市场中的股票信息,价值自身认知与评价展开激烈式讨论。最终运用软件将该公司季度股票跌涨趋势做成表格与图表,计算出整体投资的理财收益,间接提升了学生在理财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将实训教学、移动学习进行密切结合
在二十一世界财务管理的教学中,实施移动式教育令学生具有移动学习机会是当代教学特点之一。而移动教育主要运用便携式移动网络环境、多媒体等教学新技术,去灵活、多变的去实现教学实训活动,巧妙与移动学习密切结合起来。其中部分实训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充分运用移动教育的资源,把电子教学文档以文本、视频等形式组合在一起,学生最大想程度实现了移动学习,可通过手机等及时查询、检索以及共享等,该种方式解决了受传统学习模式、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学习时间上得到了延续、在空间上得到了拓展,还消除了对理财交流的障碍,令理财学习的模式变得简单化,展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等,因此有必要将实训教学、移动学习结合起来,转变与提升学生的理财思想及能力。
三、总结
通过对财务管理在教学中对学生理财思想产生的主要影响分析,体现在理清风险、收益在理论上的基本关系,以及强调学生自身的资金、时间价值在理论上的基本思想等。而后通过提升学生自身对理财的关注程度、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创造理财新环境、增设实训操作等教学以及结合移动学习多项可行性对策,去全方位、多角度去提升学生自身对理财的认知,转变理财思想,并将在教学中学习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运用在实际理财行为活动中,获取更多个人理财收益。
参考文献:
[1]张爱辉.大学生个人理财能力分析[J].西安外事学院教学改革,2015,10(2):117-129
[2]张文珂,张芳芳,卓敏.财务管理教学对学生理财思想及行为的影响和作用[J].群言堂,2013,8(10):51-53
[3]张跃.财务管理教学对学生理财思想及行为的影响和作用[J].绿色财会,2013,6(10):32-35
[4]华婷婷.大学生理财状况调查分析[J].经济观察,2011,12(8):64-67
[5]孙晓琳.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1(12):59-61
[6]朱开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9(27):132
[7]康玲.中美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大学[J].研究与评价,2010,9(9):83-86
二、云南省大学生财务现状
2016年9月,课题组通过实地访问和网上填报问卷的方式,对云南省21所高校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回收率为90.4%。其中,男生78名,占总人数的33.2%;女生157名,占总人数的66.8%。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一步整理后,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一)收入来源
在接受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89%的学生主要收入来源于父母,3%的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兼职等赚取日常所需费用,6%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奖学金、助学金来提供生活补助。在每月的生活费额度方面:10%的学生月生活费为500-700元;12%的学生为700-900元;23%的学生为1100元以上;剩下54%的学生月生活费为900-1100元,是受访学生月生活费额度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类。
(二)支出项目
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支出项目包括:生活基本用品、个人饮食、通讯、交友、上网、学习、购物等。其中,生活费支出最多的三项是:个人饮食,占96%;购买基本生活用品,占91%;通讯费用,占80%。其次,大学生在网购、交友聚会方面的支出也较大,占到60%以上。相反,用于考证、学习的费用支出最小,仅仅为33%。
(三)消费观念
对云南省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显示:少数受调查学生对消费持无计划、无限制、无标准的三无理念,他们认为需要花费的钱就花,消费十分随意;其余有17%的学生持能省则省的消费观念,认为必须是很有必要的项目才应花费,有节俭理念;仅有13%的学生属于有计划的消费,会在事前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
从调查结果来看,云南省在校大学生中对消费持理性观念的人数很少,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养成理性消费的观念。大学生刚走出父母庇护开始自主生活,社会经验缺失,因此存在很多不成熟不理智的行为,随意消费并不是一个成熟理性的大学生该有的行为,这不仅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也较难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云南省大学生投资理财观念
(一)投资观念
大学生月收入来源稳定,但同时拥有的资金也是有限的,大学期间进行投资活动有利于学习投资知识和掌握一定的投资技巧。本次调查中,6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应具备投资能力,且认为投资能力对自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3%的学生认为投资能力对大学生作用不是很大;24%的学生并不清楚投资能力对大学生的作用。大学生没有打算进行投资理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缺少资金,每月生活费仅够日常开支;第二是缺乏投资知识,不知该如何下手;少数学生认为应以学业为重,无暇顾及投资,或者不敢承担投资风险,害怕投资失败。
(二)理财观念
由于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收入来源有限,因此本文中理财更倾向于大学生如何规划好每个月的生活费,并进行合理消费。据调查,56%的学生对生活费的支出有计划,44%的学生则没有自己的消费计划。在月生活费使用情况方面:59%的学生生活费处于刚好够用的状态,有28%的学生生活费超支,仅有13%的学生生活费有盈余。有62%的受调查学生表示在月末偶尔出现过没钱花的情况,26%的学生表示从未有过这种现象,10%的学生表示经常出现月光,更有4%的学生表示他们几乎每月都是月光族。
四、大学生投资理财方式
大学生投资理财方式因其收入来源的单一性和金额的有限性显得较为局限,常见的投资理财的方式有:记账、银行储蓄、自主创业、购买股票、基金和保险等金融产品。
(一)记账
要想树立良好的理财意识,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大学生就应该从最简单的记账做起。通过记账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月的消费状况,清晰的看到不必要的和过度的开支,从而进行节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在本次调查中,有记账习惯的大学生占到了很小的比重,仅为19%;46%的学生没有记账习惯但清楚钱的去向;剩下36%的学生既没有养成记账的习惯也不清楚钱的去向。
(二)银行储蓄
银行储蓄可以说是在我国一个最深入人心的投资理财方式,它既安全又有稳定收益,每月都有利息收入入账。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3%的受调查学生选择将每月盈余的生活费存入银行赚取利息;12%的学生表示每月基本没有生活费结余;剩下5%的学生选择对结余下来的钱不做任何处理。
(三)自主創业
在大学校园里少数学生会通过摆地摊或者合伙创办小型工作室的方式进行自主创业。大学生处在由学生向社会转型的过渡阶段,思想较为活跃,如何赚取更多的钱可以说是很多大学生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摆地摊的学生,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投资理财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大学期间进行创业的学生人数毕竟非常有限,调查中仅有10%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创业赚钱,大部分人的收入来源还是依靠父母。
(四)购买股票、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
近年来,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炒股、购买基金等热门投资理财项目不再局限于社会人士,个人投资理财热潮早已涌入校园,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学生,又是炒股能手,这些人利用课余时间投资炒股,购买基金赚取额外收入供自己学习、生活、交友之用。在此次调查中,有8%的受调查学生选择基金、保险及其它金融产品进行投资。
四、大学生投资理财存在问题
(一)消费理念和结构不合理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对消费支出拟定了计划,但仍有高达44%的大学生每月都在进行无计划的消费,很多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大学生消费支出呈现随意化的特点,普遍持随便花的消费观,只有当资金短缺时候才会想到节约用钱。在消费支出方面,大部分学生将生活费用于购买基本生活用品、个人饮食、学习、网购、交友聚会等方面。把生活费用于学习的比重只占33%,而用于网购和交友聚会的占了66%,可见在学习方面的支出远远低于网购、交友等娱乐性支出。
(二)理财意愿强烈但参与度较低
调查显示有6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应具备投资能力,有85%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投资理财。但从实际参与程度来看,仅有10%的受调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创业赚钱,8%的受调查学生选择基金、保险及其它金融产品进行投资。实际参与到投资理财的学生寥寥无几,一方面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钱进行投资,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对投资理财知识不了解。
(三)投资理财方式单一
大学生投资理财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学生将钱存入银行,只有少部分学生会选择炒股、购买基金等有一定风险的项目。长期以来,大学生投资理财方式较为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为大学生投资理财知识比较匮乏,很多大学生投资理财很大程度受到父母的影响;另外高校对大学生投资理财不够重视,银行也没有积极推出一些适合大学生投资理财的产品等。
五、对大学生投资理财的建议
(一)大学生应做好理财规划,完善消费观念
大学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有关投资理财方面的书籍,多了解投资理财的成功案例并从中学到投资技巧,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际操作。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浪费、不攀比,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科学理财规划。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大学生需要加强自我约束能力,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明确自己在哪些方面该花钱、哪些方面不该花钱,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二)敢于尝试多种形式的投资理财产品
大学生收入来源有限,但资金稳定,因此大部分学生喜好收益相对稳定的投资理财产品,這可以避免承担过大的风险。早些年市场上就已经开发出了针对大学生模拟炒股的软件,并且还开设了针对大学生的模拟炒股大赛,对于不敢一次性就踏入股市的大学生来说,先利用软件进行模拟炒股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既可以熟悉股市操作流程又可以学到很多炒股技巧,待时机成熟时便可踏入股市体验真正的炒股。另外,购买保险也是一种很好的理财方式,既能给未来一份保障,也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规避风险的能力。
(三)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投资理财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当开设大学生投资理财类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学到有关投资理财的知识。云南省大部分高校并不重视对大学生投资理财能力的培养,甚至过半数高校没有进行过任何有关投资理财方面的教育,这是一个被教育机构严重忽视的环节。因此,学校亟待增设有关大学生投资理财课程,并将投资理财作为一套系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丰富教学形式,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在有实战氛围的课堂上学习,让学生学有所获,从中受益。
当前大学生经济独立能力较差、理财能力不强,很多学生甚至出现期末经济拮据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走向社会,体会不到赚钱的辛苦,主要经济来源都是依靠父母,对钱从来没有过多的担忧,没有经济压力,对钱没有概念,随意挥霍。经济独立是解决学生理财能力差的一个重要途径。提倡大学生经济独立,经济独立后将会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经济压力,有利于其理财能力的提高、人格的独立。《民法通则》的规定,年满18周岁即为成年人。成年人就意味着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应当自己负担生活费用(当然包括学费)而不再依靠父母的抚养,即所谓“18自立”。只不过在许多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却普遍认为子女走上工作岗位才算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在此之前,子女抚养还是应当由父母承担,包括其上大学的各种费用。做父母的是这种观念,做子女的也是这种观念。
目前,大学生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有最低不足每月300元,最高超过每月2000元;但近半数新生的月生活费在501元至1000元间。这表明家境十分贫寒的学生仍然存在。然而搜狐教育调查结果:57﹒7%的大学新生表示父母家人并没有教过自己如何理财;在回答“零花钱不够用怎么办?”时,66﹒27%的学生表示“问父母要”,表示“自己想办法挣钱”的仅有33﹒73%。这表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很大,经济独立性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据《2006中国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学校园里,已使用银行信用卡的大学生比例达到25﹒6%。更有22﹒3%的大学生计划在未来申请信用卡;在消费结构中大学生在IT、数码产品方面的支出占到了较高比例,这说明,当前大学生不仅经济独立意识较差,而且消费意识超前,没有理财意识。只有经济上获得独立,才能从人格上真正独立,从而激发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在学校未来4年的学习,应该逐步使自己具备多种能力,以适应社会的未来需求。大学生在走向社会、迈向成功之前,尤其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灵魂。大学经济独立是符合现实条件并且对一个人成长非常有帮助的。大学里有充裕的时间,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学习之外的时间,而且,经济独立可以很好的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和工作能力。从家庭层面上讲,很多大学生来自经济能力一般的家庭,大学里昂贵的学费已经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家庭的经济负担,为父母分忧。从社会层面上讲,经济独立可以让大学生更早的接触到社会,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时可以从容的融入社会,这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大学生经济独立非常必要。
在西方一些国家,大多数大学生不会过分依赖父母,我国是一个讲究亲情的国度,如果父母有能力,对子女多几分关爱,亦无可厚非。但对于大学生自己来说,“18自立”应当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可以从家庭经济状况、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出发,通过勤工俭学、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等方式,逐渐学会自己走路,自立自强。
学校可以加大对奖学金的提供比例、数额。各个大学都设有奖学金制度,靠努力学习获取奖学金是目前在校大学生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且也是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的途径。大学时代,学习知识是大学生的本职,学生如果通过学习获得经济收入,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且可以让他们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从而激发他们更好的学习。学校也可与社会联系,为学生创造其他获得收入的机会,比如与中介合作为学生提供家教、兼职教师,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处身于象牙塔内,但是也有自身无法回避的弱点:没有实践经验,缺乏真正的技能。因此,大学生只能寻找自己所熟悉的领域赚钱。
大学生一般吃苦较少,比较崇尚个性,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攀比心理较重。所以,大学生经济独立的关键之一在“节流”。大学生开源的途径较少,所以要通过培养理财意识,通过节流达到经济上的独立。学生理财,最重要的就是参与和学习,养成良好的理财观念。很多家长认为“上大学只要把书念好就行”,这种观念对于培养人才是不利的,好习惯应尽早培养。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有关理财的讲座,比如教给学生基本的记账方式,让学生自己应该建一个账本,把平日收入支出明细记录在案,这个工作虽稍显繁琐,但对于避免浪费,养成良好的理财观念颇有裨益,可以让大学生素质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学校可通过校报、广播、政治课、心理辅导等教育手段,逐步的帮助学生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使学生能对自己有理性的定位。通过宣传让学生意识到经济独立的自豪感,让大肆挥霍父母钱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