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

时间:2023-07-10 17:34: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

第1篇

在新课程中,有一项国家指定的学习领域——劳动技术教育。它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它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三年级起开设。它的开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课程改革中,已有的劳技课程的形态和名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劳动与技术”的名称与以前的“劳动技术”名称相比中间加了一个“与”字,这一方面表明了“劳动”与“技术”两者的联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劳动”与“技术”两者的区别,同时,“劳动与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又体现了综合的特征。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发展为本的,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和多学科渗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所内含的技术教育,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专科院校所开办的高度专门化的技术教育,而是指普通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技术教育。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因此,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独到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点呢?据专家介绍,过去,小学的劳动课、初中的劳动技术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计划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被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课程形态上的重大变化。它综合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的综合学习。

在国际上,作为诸多国家基础课程之一的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劳作、手工、设计、家政、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商业、职业准备等科目在内的庞大学科群。考虑到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新课程确立了劳动、家教、技术、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同时,根据初中和小学的性质、特点,进行了课程内容的学段定位,如在技术方面,小学确立为“技术初步”,初中确立为“技术基础”;在职业准备方面,小学确定为“职业了解”,初中设计为“职业引导”。

另外,新课程首次将简易的技术设计、技术产品说明书的阅读、简单的技术产品评价,正式引入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内容,农业技术的学习内容也从传统的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向品种改良、技术试验、产品贮存与加工、市场调研与营销等方面扩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内容在范围上的拓展,必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发挥积极作用。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考核与评价一直是课程实施中的难题。此次课程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初中实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合格证书”制度(在农村初中,应与“绿色证书”结合起来),主要通过对学生劳动与技术学习的“毕业作品”进行认定。这个“毕业作品”包括两部分,物化的作品为主件,设计思路为附件。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及其评价相结合的技术学习策略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

第2篇

一、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 倾向,克服轻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上好劳动技术课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 来认识。目前,我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初中的升学率仅有25%,因此,加强农村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具 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农村教育要坚决扭转不同程度存 在的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 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 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 ;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二、从实际出发,加强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

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是改善和加强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工程。要搞好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必 须根据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 学生升学或就业打基础的实际出发,注重教材的基础性、通用性、实践性、思想性和先进性。这是编写初中劳 动技术课教材的基本原则。教材内容应该包括工农业劳动技能和服务性劳动能力两个方面,分为“家庭饮食起 居”、“加工工艺”、“使用安装维修”、“种植、养殖技术与农副产品加工”等四个可操作系列,以改变初 中毕业生中存在的“农民子女不会务农、工人子女不会做工、优秀学生生活上不能自理”的怪现象。要不断充 实电子计算机的操作、家用电器的使用维修等先进的和实用性强的内容;要从当地需要出发来选择教材内容; 要注意教材的思想性,以利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观点的教育;要突出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和操作训练。

为了解决教材适用性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可以在教学大纲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采用通用教材、地方教材和 学校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办法。即由省、市、自治区组织编写通用教材,由各地区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编 写地方教材,供学校选用;同时允许学校增删或自编补充教材。

三、以操作训练为中心,改革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初中劳动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其特点主要在于它的实践性、基础 性和通用性。它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般的文化课,主要是通过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虽然它 也有传授生产技术基本知识的任务,但那是为技能训练服务的。它也不同于以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 劳动习惯的一般劳动课,而是使学生通过劳动过程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劳动结合起来,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使 用简单劳动工具的技巧。它更不同于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专门技术培训,而是给学生打下从事生产劳动的 一般基础;即使在实际教学中把某一职业技术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也不能以这个职业的需要为目标,而应该使 之成为培养学生通用技术的“载体”。因此,劳动技术课必须以操作训练为中心,采用“手脑并用,操作为主 ”的教学方法,绝不能把它变成劳动知识课。 转贴于

在农村中学,应该推广全国“十杰教师”、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冯振飞和吉林省九台22中张再昌“横讲竖 穿”的教学经验。“横讲”,就是根据农村季节或农作物生长阶段来上劳动技术课,把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结 合起来,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竖穿”,就是在完成某一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栽培技术的学习与实践之后 ,把“横讲”时所教过的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条理。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 既看得见、摸得着,又学得深、记得牢。

在城市中学,可以推广上海市通过多年实践所形成的“三个阶段、五个环节、三种课型”的教学模式。“ 三个阶段、五个环节”是:认知阶段,包括观察和模仿两个环节;形成阶段,包括操作环节;完成阶段,包括 反馈和矫正两个环节。“三种课型”是:以掌握某种操作技术或工具使用技术为目的的操作课;通过完成某件 作品来学习技术的制作课;以学生观察、模仿、讨论教师操作为内容的观察-练习课。

为了保证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质量,还应该建立考核制度。考核内容既要包括劳动技术,也要包括劳动态度 ;既要注重平时考查,也要重视劳动技术竞赛成绩。

四、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的建设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建设是上好劳动技术课的前提条件之一。基地建设可以与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 产业相结合,也可以建立劳动技术课专用教室或专门的实习、实验基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舍得 在这方面花钱投资;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的建设,拨给专项经费,批给土地,并动员社会力 量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是有困难的,以市、区(县)为单位建立劳动 技术教育基地比较可行。北京市建立了市级综合基地、区(县)基地和学校基地相结合的三级劳动技术教育中 心,上海市也建立了具有综合功能的区(县)级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和项目单一、可供几所学校交替使用的劳动 技术教育中心。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验,一般可以在学校自建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的同时,以区(县) 为单位建立一个规模较大、设备齐全、具有综合功能的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供全县各校交替使用;在人口比较 稀少的地区,也可以几个乡联合建立劳动技术教育中心。这样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基本可以保证教 学任务的完成。暂时没有条件这样做的地区,可以通过校厂(场)挂钩来解决实习场地问题。

五、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质量较高、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师队伍,是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 的关键。必须彻底改变那种“临时拉夫”的错误做法。各校应从现任教师中挑选热爱劳动技术课教学专业、业 务水平较高或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逐步建立起劳动技术课的专任教师队伍。在过渡阶段 ,可以调用校内动手能力强的理、化、生教师担任讲课辅导教师,选择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实习 指导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聘请厂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农村的农业技术员担任兼职教师。

第3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重要性 发展前景

中国的教育体制备受诟病,随着高等学历毕业人数的增长却没有出现人才的饱和,许多需要技术人才的部门出现了极为罕见的用人荒,于是曾经不止一次地出现了看似极为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许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貌似矛盾的人才现象凸显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尴尬处境,或者说表露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缺陷和不足。职业技术教育的尴尬在社会的多个层面上表现出来,各有各的特点,本文拟把职业技术教育放在农村背景下加以观察和研究。

一、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这样描述职业技术教育:它是可以有效消除贫困的、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能帮助社会人终身学习并进入某一就业领域或者某种职业的以培养工作能力为主的培训手段。我国地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如何转移农村社会劳动力,帮助他们实现小康,是一件必要而紧迫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

长期以来,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虽然都充当着重要的建设者角色,但所从事的却是技术含量低、条件艰苦而收入低微的工作。这是因为这些劳动者不具备较高文化水平,缺少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使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者进入职校进行学习,以具备更高的素养。

现阶段,农村经济逐年增长,许多农民企业办得有声有色,甚至逐渐出现了家族化、集团化的规模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对于各种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从而加重了人才的缺口。由此可见,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有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有0.13%,接受过短期培训的有20%,而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则高达76.47%”。这里是从数据统计上得到的结果,如果详加分析,还必须认识到这个数字是培训机构纸面上的功绩,落实到实处则会大打折扣,再考虑到取得的实际效果,真正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取得较好成绩的人员显然非常少。究其原因,这和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是有因果关系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不到五成,高中以及中专文化程度的才刚刚11.7%。文化水平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对于职业培训的看法,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培训、学习。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在农村的教育背景中,许多人对于职业教育没有正确和积极的认识。农民不仅自己没有主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习惯,也不支持甚至是反对自己的孩子读职业技术学校。在他们的观念里总以上普通学校为正途,视职业技术学校为末路,导致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国民素质培训方式。在即将展开的高考改革中,把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的学术型教育做了明确的分离,这有助于人们用客观的、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还存在一些偏颇,比如在课程设计上存在某些缺陷,有些职业技术学校往往急功近利,对于能够短期发生效力的课程就开设的多,而不能很快见到效力的课程就开设的少,且课程设计变得浮躁而功利,课程内容距离农村的需求远。此外,教学方式上太过注重理论知识的宣讲,对能力培养欠缺,教学实践也越来越少。这些都不利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以后的职业技术教育应立足当地经济,以农村企业为目标、订单式培养为重点,不仅要注重对农民进行农村科技技术培训,还要俯下身来问农民所需,抓住农民的需要,真正把他们需要的技术送到他们的手中。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的职业技术培训,更要要眼光放得开、放得远。一方面,向外输送劳动力,使他们掌握热门专业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使他们做好服务地方经济的准备,和当地企业结成联盟,把职业技术教育办成没有围墙的大学。此外,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还要为农民和学生的长期发展做出规划,为他们构建更广阔的平台。

未来的职业教育应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承担主要的培养功能,走精专的道路,使更多的人得到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的培训,以最终改变我国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尴尬现象。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力标准

【作者简介】鞠慧敏(1976~),女,山东潍坊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北京联合大学电信实训基地讲师(北京100875);王文槿(1956~),女,北京市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29)。

【原文出处】《外国教育研究》(长春),2012.9.81~88

【基金项目】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编号:DJA060172)。

菲律宾的熟练劳动力是亚洲最有竞争力的,菲律宾是世界知识工人的主要来源。熟练劳动力的形成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通过考察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可以发现其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模块式课程设置,有效的、全方位的质量保证机制性等都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一、独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主体及多样的实施机构

(一)职业教育的管理主体——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

菲律宾国家教育体系采用6-4-4型结构,即6年初等教育、4年中学教育和4年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通常是中学后)被划归在高等教育范畴中,普通高等教育和中学后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别是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毕业后会授予学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只获得资格证书。

菲律宾教育系统实行“三足鼎立”的管理组织形式,即基础教育由教育部(Department ofEducation,简称DepEd)负责;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TVEa3的管理归属于劳动就业部(Department 0f Labor and Employ-ment,简称DOLE)的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Techni-cal Education and Skills Development Authority,简称TESDA);高等教育委员会(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简称CHED)负责管理高等教育。这样的管理机制是基于菲律宾教育委员会(Congressional Com-mission for Education,简称EDCOM)于1990年对其教育与劳动力培训系统所做的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菲律宾的教育质量不断下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主要问题是未能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同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领域也存在各自的问题。这种管理方式能有效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特定需求,并解决各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TESDA的职责——促进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劳动力的开发

TESDA是依据菲律宾《共和国法令第7796号》而成立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权威机构,该法令要求工业、劳动、地方政府和职业技术教育机构都参与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即“为了支持开发高质量的、与菲律宾发展目标和优先领域需求一致的中级劳动力,提供实用的、可获得的、高质量和高效的技术教育与技能开发”。TESDA的核心业务包括:通过分析国家政策规划、劳动力市场信息和行业信息、区域规划等,定位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标准的制定和系统开发,主要包括能力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确定、资格的认证、项目的鉴定和注册。另外,TESDA还负责对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支持,包括为学生提供的奖学金项目、生涯指导等。总体来说,TESDA一方面要与其他部门合作培养具备良好职业能力和积极工作价值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为高质量的技术教育与技能开发提供发展方向、政策、项目和标准。

(三)实施机构的多样性

菲律宾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对象除了在校学生外,还包括已就业的劳动力。对在校学生来说,职业教育主要为其就业做准备;对在职人员来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目标是发展自身职业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菲律宾教育部进行的一项关于学生典型发展进程的报告显示,进入小学一年级的100个学生中,只有66人从小学毕业;在这66个小学毕业生中,58人进入中学,其中43人从中学毕业,15人会成为校外青年;在43个中学毕业生中,23人进入大学学习,10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10人退学。从各教育阶段毕业或退学的学生,甚至大学毕业生都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潜在对象。这些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基础差别显著,且与已就业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职业教育中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为多种教育机构进行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能。

按照教育系统是否在国家教育体系结构中来划分,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分为正规职业技术教育和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正规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项目通常由公立或私立的职业技术学校负责,这些项目大约需要六个月到三年的时间完成;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机构有行业_、非政府机构、私立培训机构,主要负责短期培训项目,这些项目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按照教育经费来源的不同,可将教育系统分为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在菲律宾,私立教育机构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目前菲律宾共有4510个职业技术教育提供者,其中62%%是私立教育机构,38%是公立教育机构。

无论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私立教育还是公立教育,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包括基于社区的教育项目、基于企业的培训项目、职业学校、政府机构的教育项目。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41%的职业教育毕业生来自基于社区的教育项目;基于企业的培训项目的毕业生占年度职业教育毕业生总量的7.5%;24.68%的职业教育毕业生从正规的、基于学校的教育中毕业;4.82%的毕业生来自于基于中心的非正规培训项目,此类中心是TESDA的区域和省级培训中心;其余22%的毕业生来自于其他政府机构组织实施的教育项目。翻从中可以看出基于社区的教育项目和基于学校的教育项目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模式。

提供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机构的多样性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方便学生灵活选择学习机构和学习模式。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机构和模式的多样性并不影响教育的质量,因为职业技术教育有统一的能力标准、课程内容和评价认证标准。

二、统一的能力标准和课程内容

菲律宾职业教育的能力标准和课程内容集中体现在培训章程(Training Regulation,简称TR)中。培训章程是在与各行业协商的基础上,由TESDA开发的行业能力标准、培训内容标准、评价与认证要求等。培训章程是能力评估与认证的基础,是培训项目注册和教学的基础,是职业教育课程和评价工具开发的基础。培训章程是按行业来齐发的,到2009年8月,在16个行业中开发了217个培训章程。

学生完成培训章程的学习并通过评价后会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资格框架(Philippines TVET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简称PTQF)中确定了四级资格证书,即国家证书I、国家证书Ⅱ、国家证书Ⅲ、国家证书Ⅳ,其中国家证书Ⅳ是最高级别。每级资格证书都有其相应的要求,主要包括工作过程和任务、在工作中承担的责任等。如对国家证书I的要求是:执行日常任务和不需要做决策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遵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需要指导者对任务执行过程提供指导或建议。对国家证书Ⅳ的要求是:完成复杂情境中大量的活动,在活动中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并能对现有活动进行评价和分析,在完成这些活动时需要有一定的领导力和指导力。这些都集中体现在其能力标准和培训标准中,能力标准和培训标准的关系见图1。

(一)能力标准的开发与构成

能力标准是培训章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行业确定的、达到有效工作绩效所需要的能力的具体要求。能力标准以能证明的、可测量的结果来表示,它通常关注工作活动本身,强调在新情境及不断变化的工作情境中获得技能的能力。

能力标准由TESDA与行业合作起草并由TES-DA颁布。能力标准的开发通常采用功能分析法,即首先确定行业的不同操作范畴,并列出该行业中不同职责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人的不同角色和责任,并确定那些对行业技能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格。能力标准包括基本能力、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可选能力四部分。其中每种能力都是由若干个能力单元组成,能力单元是由知识、技能、态度构成的学习模块。

基本能力是所有行业中所有工人都要掌握的能力,如交流和人际关系能力。

通用能力是特定领域中的工人所需要的能力,它不像核心能力那样专业化,如要求旅游行业人员掌握的信息通讯技术即是一种通用能力。

核心能力是完成特定任务时需要的专业能力,这些能力是特定领域内的技术或专门工作所特有的。

可选能力是指那些在完成主要工作中有用但不是绝对必要的附加能力单元,如导游的驾驶能力就是一种可选能力。

比如,“裁缝国家证书Ⅱ”中的基本能力包括工作场所中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遵守行业安全程序;通用能力包括测量和计算、安装和操作机器、基本的维护能力、应用质量标准的能力;核心能力包括设计和裁剪休闲服样式、准备并裁剪休闲服的布料、缝制休闲服、对服装进行最后的修整。

为了保证能力标准的统一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每一个能力单元又划分为若干个能力要素,在培训章程中对每个要素的达标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比如,“裁缝国家证书Ⅱ”中通用能力单元“测量和计算”的能力要素包括:精确测量客户的尺寸、计算和估计材料及花费等。

能力标准对学生学习后要达到的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一方面增强了能力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另一方面,不同教育机构实施的培训都遵照相同的标准,保证了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和学生资格标准的一致性。而且,菲律宾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单元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区域示范能力标准(亚太技能)一致,这使其能力标准具有一定的国际通用性,提高了菲律宾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和通用性。

(二)基于能力标准的培训标准的开发

培训标准是教学的依据和参考,其规定了获得相应资格证书所涉及的课程设计、课程讲授中所需要的设备、材料、设施等。课程设计是培训标准的基础,课程设计通常以基本能力、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三个模块展开,每个模块都包括若干个能力单元,每个能力单元相当于一门课程,课程通常以工作过程的形式展开,如“裁缝国家证书Ⅱ”中的核心能力单元包括对休闲服进行设计并剪切样式、准备并裁切材料、缝制休闲服、对服装进行最后的精整。以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单元知识与技能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减少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时间。

培训标准中对每一种能力所需的学习时间也进行了界定,如“裁缝国家证书Ⅱ”基本能力模块所需的学习时间是18个小时,通用能力所用的时间是17个小时,而核心能力的学习时间是240个小时,统一的时间安排规范了课程的教学。

三、灵活的教学模式和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一)教学模式

由于职业教育对象和职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教学方法、教学地点、教学时间等都十分灵活。在菲律宾职业教育中采用的教育形式有:双元制培训模式,包括学校和企业的培训或现场实践;学生自定步调的学习形式,学生自定步调进行学习,教师只是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学生互教模式;有指导的行业培训和在职培训模式,在该模式中,通过工作场所中的真实经历获得培训章程中描述的特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由此可以看出菲律宾职业教育的传授形式灵活自由,学习者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选择学习方式,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同时,无论学生采取哪种课程学习模式,其学习过程都是以相应行业的工作过程来展开的,这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

(二)支持体系

全方位的支持系统是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菲律宾,支持系统贯穿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整个过程。在培训前,通过提供及时、相关、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设置和调整教育项目,使参加培训的工人和学生了解工作的具体要求;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其中的一个项目是TESDA的生涯描述项目,它基于个人的优势、兴趣,以及工作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或帮助转业工人重新定位职业取向,通过该项目,能够使学生充分具备做出正确职业生涯决策的能力;在培训后为学生提供工作介绍和工作安排服务,缩短学生找工作的时间。

为了衡量教育与培训的有效性,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建立跟踪系统对毕业生进行定期信息收集,了解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工作情况,根据跟踪系统所取得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及时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或教学,使职业技术教育更具行业适应性。

四、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

在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主要通过以下两个环节实现:对学生资格水平的评估和认证;对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注册与鉴定。

(一)资格达成水平的评估和认证

评估与认证是职业教育中基本的质量保障机制。评估与认证是由TESDA依据培训章程的规定对资格完成情况进行强制执行的,用来评价职业教育毕业生和工人是否有必要的能力按照工作场所的标准完成相应的任务,评价标准基于培训章程中的能力标准,主要关注能力标准中的核心能力,对基本能力和通用能力的评价通常会整合到核心能力的评价中。常用的能力评价工具和方法有自我评价指南、书面测试等。

在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评估和认证后可取得能力证书(certificates of Competency)或国家证书。学生完成一项能力单元的学习并达到该能力单元的要求,就会向其颁发一个“能力证书”,证明学习者拥有了特定资格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要获得国家证书,学习者必须要完成该资格所有能力单元的学习,即累积多项能力证书以获得国家证书。

通过设置评估和认证环节可以保证学习者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进行评估和认证时还会考虑不同国家之间对认证结果的互认,为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劳动力提供了基础,提高了菲律宾劳动力的国际认可度;在资格中注重对先前学习能力的认可,这样可以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注册与鉴定

为了保证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质量,TESDA通过统一的TVET项目登记和鉴定系统(Unified TVETProgram Registradon and Accredition System)对职业技术教育项目进行注册与鉴定。项目注册是强制性的,注册过程就是检测项目是否与培训章程中描述的标准一致。同时,为了保证和监控培训项目的实施是否遵从规定标准,通常会对培训项目进行定期审核。对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鉴定是自愿的,鉴定的方式主要包括项目实施者的自我评价、由TESDA认可的鉴定机构进行外部评价等,通过这些鉴定方式监控并提高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质量,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公众认可度。

五、启示

目前,尽管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行业需求脱节、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科教学的方式仍占有较大比重等,因此,某种程度上有必要借鉴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的成功之处。

第一,在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能力标准处于核心地位,是课程设置、资格认证的依据,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课程关注工作活动和工作过程,以工作活动和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教学,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追求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主旨。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需要改革“以学科为核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也要求学校与行业紧密结合,根据行业需求和特点,开发和修订各行业领域的可操作的、规范的能力标准。

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标准是全国统一的,不受地域和学校差异的影响,保证了职业教育学生能力的统一性,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以院校为主体,课程设置往往是基于校本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能力有所差异。为了保证职业教育毕业生能力的总体一致性,在职业技术教育中需要强化对行业资格的认证,这也是能力标准开发的延伸。

第5篇

关键词:创新;劳动技术;教育培养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品质的研究》是渝中区教委承担的市级重点课题《渝中区中小学推进创造教育的策略研究》的子课题。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我校对在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如何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有益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之一,其动脑设计、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的特征体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现状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技教育,特别强调通过劳技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我国1981年4月首次提出开设劳动技术课,经过三十多年

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取得长足的进步,为促进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贡献。总体上讲,我国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无论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与“规划纲要”提出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特别是有的学校把劳动技术课变成了单纯的劳动课,课堂教学呈现出简单的对工具使用的反复训练,对操作程序的简单重复,对作品的简单模仿等现象。

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深层次价值追求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劳动技术课程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在课程定位上要与家庭教育、职业教育区别开来。劳动技术课程的特点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实践,动手操作和动脑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劳动技术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与实践

1.开展教学反思,树立创造教育的理念

劳技教育课程价值追求是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实现的。要在劳技课堂实施创造教育,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创造教育理念,掌握创造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2.破除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有观点认为,创造创新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高不可攀。实际上有研究表明,创造创新是人类所普遍具有的一种素质,任何人都具有这一潜能,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得到发展。教师要保护和肯定学生这些思维的闪光点,帮助学生破除创造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3.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机会被鼓励并发现、展开他们的想法,如此才能挖掘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

传统教育中教师有意无意的权威思想,无形中压制了学生的独创精神,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4.倡导探究精神,提高学习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要强调学生自主活动,引导每个学生亲历探究制作劳技作品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置身于劳技作品设计制作的探究情境中,鼓励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5.落实创造教育与劳技课程的结合点

我校的劳技课程包括生活、艺术、科技三大类,三十余门课程。要在劳技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创造教育,整体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需要对不同课程类型、教材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进行疏理,落实创造教育与劳技课程的结合点,解决教师日常教学如何下手的问题。

(1)科学安排“设计”环节。

(2)合理运用“认知重演”。

(3)聚焦剖析优秀作品。

(4)开展“小创意”比赛。

6.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创新

学校对劳技课程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劳技成绩的评价,切忌只重结果。要避免单纯从作品制作是否精美,学生技能操作是否熟练来评价一堂课和一个学生。要站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更多地关注他们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把学生操作过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情况和学生作品创意成分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反思、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习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于慧颖.深化劳动技术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2-01-09.

[2]竺豪桢马勇.创造发明是劳动与技术教育深层次的实践.广东教研网,2006.

第6篇

一、加强教育思想的管理

要办好一所学校,要搞好学科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加强教育思想的管理,从而达到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目的。

1.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解脱出来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仍然是当前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一个公开的或潜在的不可低估的主要因素。这种“分数第一”的教育思想及其陈规陋习,限制着人们的思想与眼界,成了坚持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思想障碍。为了端正教育思想,搞好劳动技术教育,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树立“三个面向”的教育观念。

2.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各级各类学校要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并适当加强劳动教育。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我们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二、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育规律

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学规律,对加强劳技课的教学管理、提高劳技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1.注意知识性,坚持培养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劳动技术课,它有自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知识体系,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但这门课程绝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技巧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教书不忘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单纯的劳动观点,也要克服“为了钱而劳动”的思想认识。只有坚持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2.注意实践性,坚持传授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劳动技术课不同于单纯的文化课,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所以,我们必须拓宽和延伸劳技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完成不了劳技课的教学目的,劳技课常常以校办工厂,校办农场、果园或挂钓厂以及手工作坊、养殖场、试验田等处为课堂。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基地来组织教学和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3.注意趣味性,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现行的劳动教材,根据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和注意力易转移等特点,注意趣味性,尽力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技课教师就要从这一特点出发,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注重在培养劳动习惯与劳动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把课堂学到的劳动技能与技巧充分地在课外或校外施展出来。我们曾到一所乡村中学参观教育成果展览,栩栩如生的泥塑,形象逼真的根雕,惟妙惟肖的小制作,精巧的图案设计与刺绣,妙趣横生的剪纸和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标本,都从不同的侧面坦露着青少年儿童一颗颗纯洁、善良的心灵,洋溢着少年儿童的聪明才智。走过这样的展室,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每一个少年儿童都从小打下扎实的劳动技能的基础,那么对他一生的发展就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抓好教学的常规管理

劳技课的常规管理,同其它学科一样,必须抓好四个方面。

1.抓备课

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好课就要做到:第一,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重点和难点;第二,学习劳技课的教学大纲,明确目的和要求;第三,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及知识现状,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学科、某些知识查漏补缺;第四,备方法,教学方法要因课、因人、因年级不同而不同;第五,要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坚持写详细教案;第六,要备教具。

2.抓讲课

讲好课,是一门了不起的教学艺术,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和内容,要敢于创新教法,不照本宣科,要注意摸索和研究劳技课的课堂结构类型,努力提高劳技课的讲课艺术。

3.抓辅导

劳技课的课上辅导和课下辅导,与其它文化课相比尤为重要。因为劳技课的讲授、演练、实践紧密相连,缺一不可,这种辅导,更多的是在实习的各种基地里进行,教师的辛苦程度是很大的。

4.抓考核

第7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特点;研究综述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即使近年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仍普遍存在。事实上,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就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他们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劳动工作,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此外,有研究显示,我国现有技术工人超过七千万人,其中高级技术占据比例不到百分之四,即使在最繁华的上海,高级技术占据比例也不到百分之十,与发达国际百分之四十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吸取国外先进教育经验,做好校园与社会的连接教育,建立与各类教育、各个行业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求,也是提升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

1 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研究现状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我国最大的知识平台――中国知网中,1979年至2012年间的高职教育研究论文有近15万篇,其中以课程为关键词的31075篇(约占21%),1979―2012年的中职教育研究论文有约有2.8万篇,其中以课程为关键词的2185篇(约占7.8%)。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研究并不多。而在实践教学中,课程教育占有最重要地位。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研究具有迫切性。以下对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1德国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德国是目前职业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深刻借鉴意义。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1.1课程目标――综合职业能力

在“双元制”体制下,德国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关键能力、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交流能力等。简而言之,就是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还能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关键能力与本身所学的知识并无直接联系,它强调的是当职业环境变化时,劳动者能够适应变化的能力。

1.1.2课程编制――以职业活动为中心

在“双元制”模式下,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专长教育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课程又分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其中理论教育在学校完成,实践教育与企业、工厂开展深入合作。

1.1.3课成教育特点――以行动为导向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引导者与组织者,理论教学多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模式,教师只是协调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实践教学多采用示范性教学,通过学生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归纳总结四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在什么阶段该做什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能力。

1.1.4课程实施主题――学校与企业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承担理论教学c部分实训教学,而企业通过提供实习岗位等方式对实训教学进行补充,保障学生具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也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在德国,在校教育时间只占30%,其他大部分教学实践都在企业中完成。

1.1.5课程评价主题――行业协会

德国每一个行业协会中都是有职业教育委员会,协会由雇主、员工、职业教师组成,专门受理职业教育相关的事宜。而“双元制”教育模式下,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就是由这个委员会完成的。委员会根据岗位需求确定考核内容,对职业教育的受教者进行考核评价。

1.2美国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1.2.1定向性

美国在职业教育的目标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学生就业以后的表现,其课程是生产或者就业定向的。

1.2.2适应性

根据某一区域或者某一行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适应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

1.2.3学校、工厂、政府、社会的广泛参与

政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建立相关法律政策的方式确保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而学校、社会、工厂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通过开展有效的教育方式,确保教育成效。

1.2.4昂贵性

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成本。除却一般的教育成本外,职业教学还需要购买一定的特殊设备。

1.3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仍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其职业教育课程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3.1岗位针对性强

课程的设置多是针对一个岗位或者一类岗位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即使工作环境改变,也能迅速适应新岗位。

1.3.2社会需求反应快

及时开展社会调查,使学校掌握市场变化动态,从而指定最合理的课程教育内容,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劳动者。

1.3.3重视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置中,加强实践教育的比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学生能够很快融入工作岗位中。事实证明,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很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

1.3.4社会参与度高

第8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历史逻辑;发展规律

作者简介:朱雪梅(1979-),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中山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和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3-0016-04

面对发达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支撑其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中国一直孜孜不倦试图引进他国的理念和模式用于自己的发展,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一直是中国高职教育争相学习的对象。中国高职教育既然有西方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不必摸着石头过河,但在文化背景迥异、发展道路不同的中国,多方面的借鉴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职业教育模式的移植总以失败告终。既然教育模式不能移植,单纯的借鉴又水土不服,职业教育发展有无规律和道路可循?是什么导致了各国在发展职业教育上的不同路径?不同国家高职教育模式生成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在纷繁的表象背后,职业教育的发展遵循着怎样的历史逻辑与发展路径?回望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三条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地呈现在研究者视野中,同时为我们揭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规律。

一、适应与选择:职业教育模式在技术变迁中演变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延续和发展的手段,作为物质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手段,存在于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但同时,职业技术教育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以及方法等等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从而使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区别于另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技术从根本上影响职业教育的各种变化,正是技术这一核心因素的不断进步,导致职业教育模式的不断转变。职业教育受制于同时也敏感地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职业教育领域的每一次变革,最根本的驱动因素都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按照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丹尼尔·贝尔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在此基础上,英国著名的教育学者埃德蒙·金在上世纪70年代指出,随着生产技术变革,教育经历了三种模式的演进:第一种模式是与前工业社会相联系,教育和生产劳动发生了第一次分离,由此产生了“自由教育”即普通教育,它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第二种模式更多地和工商业的生活方式相一致,“工商业技术模式和这种模式所特有的教育,如果不称它是‘标准化’的话,可以称它为设计和‘工程’,坚持‘法律和秩序’,代表这种教育模式的典型学校可以成为工厂学校或训练学校;第三种模式是与后工业社会相联系,它的典型模式正在形成中,特征还不明显[1]。因此,技术变迁与经济发展是教育模式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职业教育模式也在不同的技术时代、不同生产方式下发生演变,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及其相应的职业岗位的出现,产生了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进而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高职教育模式。以技术发展为线索考察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演变,可以分辨出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致脉络:

一是前工业社会的学徒制模式。回看人类历史,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都并非来自学校教育,而是来自某种形式的现场学习,其中被作为制度流传下来的,学徒制被认为是职业教育的最早形态[2]。学徒制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可以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原生型,是工业革命以前技术传递和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形式,是适应于落后的家庭手工生产技术的教育模式。

二是工业社会的工厂学校模式。17世纪发生的工业革命,使学徒制无法适应规模化的集体生产,甚至成为技术发明、技术运用和技术进步的障碍,开始走向瓦解。在18世纪初,在英、德等国出现了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的萌芽,技术的传播开始在正规的学校中进行,这对教育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这就是适应于工业社会的工厂学校模式,代表这种模式的学校被称为工厂学校或训练学校。在大工业生产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也被塑造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部件,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将工业人才培养出来,这就是适应于工业社会、与工商业的生活方式相一致的工厂学校模式。

三是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合作模式。二战后,工业化运动成为一种国际社会发展态势,同时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使传统的工业生产发生了本质变革,促使了职业性质的改变:社会职业开始从体力劳动为主逐步向脑力劳动为主,更多复杂的职业代替了少量的简单职业,这对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向适应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合作模式发展,其主要特点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学校、社会、政府的多方协同合作,办学主体与形式多元化,以及资源的充分共享。

二、对峙与融合: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学术教育的消长

第9篇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效益分析;市场性效益;非市场性效益;投资回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4-0005-07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卓越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双重作用。对于个体而言,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通过提振人力资本,提高个体工资收入,促进个体职业发展。对于企业而言,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多重效益交互作用并且彼此强化,营造出特殊的企业发展环境,加强了员工之间的社会互动,激发了员工的个体潜能,提升了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于社会而言,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较高经济成长率不断释放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良好预期,其社会效益远大于企业和个体效益的总和。

一、职业技术教育效益研究概述

(一)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开发个体资本的研究

个体资本是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与个体成长最为密切的一种资本。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开拓性的有益研究,认为个体资本大体可以划分为人力、社会、文化及身份等四种资本,而且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有效开发这四种资本[1],见图1。

图1 职业技术教育开发个体资本

1.增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反映个体所拥有相关知识技能的晴雨表。研究显示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开发个体生产操作加工所需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胜任能力,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进展,知识、技能以及职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本存量也会因此而增值[2]。

2.丰富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社会关系网络的总体价值,分为同质、异质以及垂直隶属关系等三类资本。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通过构建人际信任、增加民生福祉、塑造规范行为模式以及增强社会安全感等方式来丰富个体的社会资本[3]。

3.累积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是个体具有的知识、技能、生活方式、态度、期许以及社会地位等资本价值的总和,是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社会化加工有意识地“继承”先贤思维和情感的某些特征。研究表明,职业技术教育在满足个体汲取周遭文化养料需求的同时,不断塑造个体的自我表征风格[4]。

4.提升身份资本

身份资本是由自信心、自我效能、认知灵活性和复杂性、自我监控、批判性思维以及道德等个性心理特征以及智慧策略和决策等认知性社会心理技能所构成的无形资产,展现个体的社会属性、职业特征以及与机会博弈的生命历程。有关研究揭示,职业技术教育让个体投资“身份”成就“自我”[5]。

(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效益测量确认的研究

尽管许多研究聚焦职业技术教育所产生的效益测量,试图以更加精准的测量来核实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但由于职业技术教育效益产生的过程复杂,要准确测量难度很大,增添了人们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效益认识的模糊性。

1.职业技术教育效益产生的特殊机制增加了隐性变量捕捉的难度。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效益产生的主要机制表现为个体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通常可以获得正式的职业资格,以便谋取一定工资收入的工作,实现较高的投资回报率[6]。然而,个体获取正式的职业资格并不表明他必然拥有人力、社会、文化以及身份等资本,更遑论具备各种其他能力,而且影响个体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面对风险的态度,个体可能出于规避风险的考量,不论该职位是否拥有高薪或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都可能挂冠而去,另辟蹊径,而要锁定这些较为隐性的变量来求证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具有一定的难度。

2.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产生的外显效益强化了效益测量的不确定性。有关研究显示,一般而言,个体接受过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会有更为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更高层次的健康追求,拥有较为成功的职业生涯,收回投资成本的几率更大,也更加愿意进一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反之亦然[7]。由于这些外显效益深刻影响个体进一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要精准测评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就不得不额外考量这些变量,而目前它们还难以有效量化,加大了职业技术教育效益测量的难度。

3.职业技术教育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放大了效益测量的误差区间

有关研究表明,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效益具有滞后性,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实现投资回报之间普遍存在持续性“盗梦空间”般的时间延宕,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尚不能立即显示其所产生的特有效益[8]。通常来说,个体在做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决策与所观测到的效益之间只有非常短暂的时间间隔,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显示其独一无二的神奇效益,但现实却是难以度量的迟滞,而效益越滞后显示,测量环境及其变量越发呈现出不可控制性,效益测评的误差区间明显放大,必然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效益测量实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三)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效益的比较研究

现实社会中由于教育资源占用的有限性及其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投资的优先权之争,引发学界对它们所产生效益的比较研究,力图厘清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1.投资决策的政策比较研究

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不但可以为个体带来较高的工资收入并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还是促进社会融合、争取良好民生福祉的一种有效工具,能够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带给个体极高的工作满意度[19]。诚然,义务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是现实中职业技术教育相对较低的社会地位毫无理论依据,用普通教育的方式获取职业技能并把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视为无足轻重的替补角色也是无稽之谈。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迫使政府就开展国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的优先权做出精明决策无可厚非,而前提则是审慎区隔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效益特征的细微差别,着重确定哪种学习加工路径更有助于个体发展。

2.劳动力市场加工的比较研究

有关研究显示,在功能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中,用工资收入作为指标来标识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时,其投资回报是相同的,即使劳动力市场不够完美,个体也会按照既能适合自己能力开发、又能获得均衡边际效益的学习轨迹去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同工资收入的投资回报[10]。实际上,这两类教育可以被视为开发不同内容的职业技能,职业技术教育加工的是动手技能,普通教育加工的是认知技能,个体对“做中学”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普通教育这两种加工风格各有偏好。其中,灵巧的人发现自己比较适合开发动手技能,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他们擅长的学习领域,而认知型的人则认为自己在开发认知技能的加工过程中更加成竹在胸,并愿意为此付出终生努力。

3.生命历程模式的比较研究

有关研究表明,教育的投资回报遵循“生命历程模式”①,不同类型的教育所产生的生命历程特征并不相同[11]。在个体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始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在帮助他们职场转换方面表现得更加强势,从职业技术教育获得的职业资格比从普通教育取得的学历文凭在工资收入回报方面更具优势,但这种关系在短短几年中就会发生逆转,接受普通教育的个体由于拥有与身俱来的高超转换潜质,能够奋起直追,直至逆转这种劣势,导致普通教育的学历文凭比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资格能够产生更高的工资收入[12]。事实上,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在经济学层面上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它们所产生的各种效益具有同等效力,只是职业技术教育产生较为稀疏但强度更大的职业纽带,而普通教育则会产生强度较弱但更加广泛的契约型网络关系,提升整体的工作机会。为此,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转换能力。

(四)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类型研究

有关研究发现,职业技术教育在更为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层面上可以产生促进经济卓越成长和助推社会和谐进步的双重效益,投资职业技术教育所产生的社会外部效益和非市场性效益比个体经济性效益的回报更高[13]。其具体表现为开发个体的职业胜任能力,带来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良好的工作前景;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降低老年个体的死亡率,促进了社会健康行为的发展,降低了社会犯罪率,完善了功能良好的民主政治体制[14]。因此,政府在核算并做出投资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职业技术教育带给个体、企业和社会的特殊效益。具体来说,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效益可以划分为市场性和非市场性两类[15],见表1。

表1 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类型

1.个体的市场性和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首先给个体带来市场性和非市场性效益,累积起来构成企业和社会的整体效益[16],见图2、图3。现实中,个体的市场性效益表现为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工资收入及良好的就业前景,而非市场性效益主要表现为个体通过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产生预期寿命延长、休闲时间充沛以及为孩子创造优异的教育机会。

2.社会的市场性和非市场性外部效益② 研究

有关研究显示,接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个体可以通过开发或快速采纳新技术而使企业更具创新活力,促进国家经济更快增长,同时,职业技术教育所滋生的强烈公民责任感有助于产生较为稳定的民主政治构架并降低犯罪率,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17]。实际上,国民平均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社会总体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产生更大的创新冲动,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效益研究

(一)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市场性效益研究

1.个体的市场性效益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带给个体的市场性效益主要体现为较高的工资收入以及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以期待的职业发展前景,个体通过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取得职业资格后获得了较高回报率,不但延长了工作任期,而且长期稳定的工作让个体拥有更高的工资收入。有关研究指出,虽然各国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个体的收入获取模式并不相同,从一个学习加工水平上升到另一个水平的过程也不尽相似,职业技术教育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累积效益并不一样,但总体而言,个体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并获得二级水平以上职业资格的投资回报率为7%左右,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个体要比不接受的个体平均增加3.3%~15.7%的工资收入[18],与普通专科教育的回报率相似[19],不同路径职业技术教育的年度投资回报率大致为9%,男性和女性个体的年度回报率分别为10%和7%,边缘弱势群体由于不能接受适当的职业技术教育而往往身陷囹圄[20]。

2.企业的市场性效益研究

图2 职业技术教育的受益方

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带来的显著效益既表现为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表现为企业将为此获得更好的经营收益回报,拥有良好的顾客满意度以及员工较高的操作业绩和创新能力。有关研究显示,初始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强制性地让社会成员掌握与个体发展有关的基本职业技能,而主要由企业开展的继续职业技术教育则以此为基础向企业员工提供大量非学历证书型的职业技术教育,以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其中,中上层职业技师水平和中下层技工水平的企业员工都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做出了积极贡献,技师往往在生产设计和开发领域发挥关键性作用,而技工则在增进生产加工业绩过程中处于独特地位[21]。只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提升,员工关注的是工资增加,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在提高员工工资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取决于企业的特征、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占有率以及职业技术教育整合进入企业人力资本增值加工实践的方式。

3.社会的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显示,人力资本存量与整个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22],投资普通高等教育能够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投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施能力,同时,在宏观社会层面上,个体累积的职业技能所产生的“溢出”效应能够增强同伴的劳动生产力,如果中下级水平的职业技能产生1%的经济增长率、中高级水平的职业技能产生1%的经济增长率的话,那么两者的组合则会产生3.5%~4%的经济增长率,并可以夯实整个社会的职业技能基础,促进新技术的开发、转化和推广[23]。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劳动生产力提升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社会成员获得与学士学位相对应的更为高级的职业技能,是各类职业资格整合产生的全要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职业技能的不同组合所增强的社会资本累积。

图3 职业技术教育产生市场性效益和非市场性效益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

(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1.个体的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为个体带来的非市场性效益主要表现为增强自尊和自信、激发个体动机、塑造良好行为态度等心理效应以及增加职业发展机会和获得学习提升路径等更为显著的积极效应。职业技术教育改善了员工的工作条件,维系了人力资本增值加工的较高水平,还与个体参与职工组织和增加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是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路径[24]。实际上,职业技术教育不但可以开发个体的职业胜任能力,还能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个体攀登更为高阶的教育平台,为个体的民生福祉带来更加持久的深远影响。

2.企业的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显示,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带来的非市场性效益主要表现为营造员工学习加工的有益文化[25],增进员工对于企业的有效承诺[26],提高员工的生产加工质量[27],增强顾客的满意度[28],加速新老员工开展知识和技能的分享和转换[29],减少员工的流失率[30]和旷工率[31],抑制员工冗余和自愿性退出,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带给企业积极的“溢出”效益和丰厚的收益净增额[32]。在经营管理中,企业投资人力资本的增值加工、尤其当企业开展“学徒制”等形式的继续职业教育时,不但可以产生员工对工作的较高满意度,减少技能员工的流失,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准备好干部队伍。

3.社会的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表明,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带来的非市场性效益集中体现为公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人权状况的改善、人文社会环境的优化、滥用的遏制[33]以及社会犯罪率的降低[34];同时,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构建法治严明的民主社会[35]、切实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并强化公民的社会平等意识。现实中,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弥补个体早期职业技能的欠缺,增加不同社会群体的工资收入,为处于社会危险境地的边缘群体提供继续学习的上升路径,帮助弱势群体融入主流社会,实现社会融合与和平等。

三、几点思考

(一)国家需要更加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营造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良性氛围

职业技术教育能够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长期、稳定的综合性特殊效益,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显著增强个体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的信心。同理,职业技术教育也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路径,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此,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层面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是顺势而为,也理所应当,整个社会都需要做出更大努力,积极营造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重点领域研究,破除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认识误区和政策藩篱

时至今日,我国的专家学者并未在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效益领域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无法提供具有较强说服力的高水准实证研究成果,致使不少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制定者、从业者、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其所能够产生的整体效益尚未真正达成共识,导致职业技术教育总是被普通教育的锋芒所遮蔽。为此,迫切需要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理论工作者开展系统的实证研究,诠释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综合效益,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有效阐明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逻辑理性和现实基础,探讨确保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企业需要切实增强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责任意识,创造竞争新优势

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为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夯实人才储备基础,为企业发展带来市场性和非市场性等显著效益。然而,在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很多企业在总体上对一般员工还是“重用轻管”,对高技能和高阶层员工更是“只引进、不培养”,多数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全方位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职业技术教育的措施乏善可陈,企业的市场发展竞争战略无法与其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实现叠加效应,造成相当多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受挫。为此,我国企业必须增强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责任意识,摈弃基于企业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员工较低的工资、较高流失率以及简单的模块化生产加工等脆弱的不可持续的竞争策略,在企业内部形成长期的员工彼此信任的团队学习文化,拓展企业因应经营周期性波动的弹性域限,造就企业人力资本的“升级版”,谱写企业与员工互利互动、和谐共进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Feinstein, L. The Wider Benefits of Learning. Handbook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M]. Berlin: Springer, pp. 354-359,2009.

[2]Becker, G.S.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3]Huang, etc.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on Social Capital.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J], Vol. 28, No 4, pp. 454-464,2009.

[4]Bourdieu, P.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487-511,1977.

[5]Cote, J.E. Identity Capital, Social Capital, and the Wider Benefits of Learning: Generating Resources Facilitative of Social Cohesion[J]. London Review of Education, Vol. 3, No 3, pp. 221-237,2005.

[6]Oreopoulos, P. Do Dropouts Drop out too Soon? Wealth, Health and Happiness from Compulsory Schooling.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J], Vol. 91, No 11-12, pp. 2213-2229,2007.

[7]Groot, W.; Maassen Van Den Brink, H.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 on Health.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Evidenc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8]Field, J. Well-being and Happiness[G]. Leicest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 IFLL Thematic Papers; No 4,2009.

[9]Cedefop,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s Good for You: The Social Benefits of VET for Individuals[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Cedefop Research Paper; No 17,2011.

[10]Meer, J. Evidence on the Returns to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J], Vol. 26, No 5, pp. 559-573,2007.

[11]Granovetter, M.S. Getting a Job: 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1974.

[12]Lazear, E.P. Firm-specific Human Capital: A Skill-weights Approac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17, No 5, pp. 914-940,2009.

[13]Vila, L.E. The Non-monetary Benefits of Educ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 35, No 1, pp. 21-32,2000.

[14]Feinstein, L, etc. The Social and Personal Benefits of Learning: A Summary of Key Research Findings[G]. London: Centre for Research on the Wider Benefits of Learning,2008.

[15][35]Hoskins, B, etc. Does Formal Education have an Impact on Active Citizenship Behaviour?[J].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Vol. 7, No 3, pp. 386-402,2008.

[16][34]Lochner, L. Non-production Benefits of Education: Crime, Health, and Good Citizenship.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G], Vol.4.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p. 183-282,2011.

[17]McMahon, W.C. The Social and External Benefits of Education――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2004.

[18]Cedefop,The Benefi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Cedefop research paper; No 10,2011.

[19]Cedefop,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VET for Individuals[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Cedefop Research Paper; No 11,2011.

[20]Freeman, J.A., Hirsch, B.T. Do Returns to Human Capital Equalize Across Occupational Paths?[R].Research in Labor Economics, Vol. 20, pp. 217-242,2001.

[21]Crook, R.T, etc. Does Human Capital Matter?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 96, No 3, pp. 443-456,2011.

[22]Cohen, D., Soto, M. Growth and Human Capital: Good Data, Good Results[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 12, No 1, pp. 51-76,2007.

[23]Krueger, D., Kumar, K.B. Skill-specific Rather than General Education: A Reason for US-Europe Growth Difference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 9, No 2, pp. 167-207,2004.

[24]Cedefop. Europe’s Skill Challenge: Lagging Skill Demand Increases Risks of Skill Mismatch[R]. Cedefop Briefing Note,2012.

[25]Battu, H, etc. Human Capital Spillovers in the Workplace: Evidence for the Service Sector in Brit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J], Vol. 25, No 1, pp. 123-138,2004.

[26]Lindley, R.M., Hogarth, 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raining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Report to the Task Force on Education Youth and Training[R].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1992.

[27]Green, F, etc. The Impact of Training on Labour Mobility: Individual and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Britain[J].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38, No 2, pp. 261-275,2000.

[28]Katou, A.A., Budhwar, P.S. The Effe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ies on Organisational Performance in Greek Manufacturing Firms[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 49, No 1, pp. 1-36,2007.

[29]Ely, R. A field Study of Group Diversity, Participation in Diversity Education Programmes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 Vol. 25, No 6, pp. 755-780,2004.

[30]European Commission. Ageing and Employment: Identification of Good Practice to Increase Job Opportunities and Maintain Older Workers in Employment: Final Report[R].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2006.

[31]Smith, A., Hayton, G. What Drives Enterprise Training? Evidence from Austral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ol. 10, No 2, pp. 251-272,1999.

[32]Kenyon, R. The Business Benefits of Apprenticeships: The English Employers’ Perspective[J].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ol. 47, No 4/5, pp. 366-373,2005.

[33]McMahon, W.C.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Measuring the Social Benefit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Cedefop Reference series; No 69-I, pp. 121-193,2008.

Overview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on Overall Benefits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XU Xiang-p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y Management,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on overall benefits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VTE) conveys that besides generating economic benefits of higher personal wage incom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labor productivity of enterprises and the general economic growth, VET also can bring other non-economic benefits of greater individual’s job satisfaction, lower absenteeism rate of employees and lower crime rates as well. Anyway, interaction among market and non-market benefits of VET can maximize enterprise labor productiv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gain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hina should formulat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ies coordinating with market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vigorously develop VET.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benefits analysis; market benefits; non-market benefits; return on investment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术院校 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 培养模式

当前,现代化建设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种种要求,这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机遇。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如何抓住机遇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在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优势,是摆在职业技术院校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主动适应”是职教发展的必然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和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目的及主要任务是:根据市场需求,针对实际的用人需要和职业岗位(群),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促使现代化的高科技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我们就应突出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要让职业技术教育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满足个人求知、求技和社会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受教育者学有所成,充分就业。总之,职业教育的“主动适应”是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然。

二、办学理念是职教发展的关键

办学理念是学校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等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的结晶。办学理念的最终形成,涉及办学中对各方面主要内容的通盘考虑与精心提炼。对职业技术院校来讲,尤其要突考虑“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在办学理念中的特殊地位。这是因为,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直接对接的教育,失去了社会经济这个着眼点和落脚点,职业技术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学院内部搞得再红火、各项工作搞得再出色,也不能说它是在搞职业技术教育。如果说“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的话,那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办学理念则是职业技术教育永远焕发青春、永远充满活力、永远保有不断发展能力的源头。社会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要被淘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必然能获得发展,因此,这就使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办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三、培养模式是职教发展的基础

如果说办学理念是职业技术院校得以持续发展的灵魂,那么,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办学理念得以实现的基础。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要素。它回答了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它不同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因此,在培养模式上,它既不能借用普通高等院校的模式,又不能照搬中专学校的方法,应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其指导思想应着重体现以下三点:一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准确把握经济、科技发展脉络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趋势,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二是以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三是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在上述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社会需求及岗位要求,进行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制定、实施具有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按照社会需求及岗位要求,进行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

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接IZl,是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职业技术院校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关键环节。

1.专业设置与建设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适应需求与条件可能相结合的原则。所谓适应需求,就是指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使所设置的专业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在强调需要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条件可能原则,即专业设置条件的具体状况。如比较完善的专业教学设施、教学设备和合格的专业师资队伍等自身条件,都是专业设置的物质基础,是实施专业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

(2)适应需求与优势互动的原则。专业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动性是绝对的。因此,专业的调整是职业技术院校时时面临的课题。实践证明,坚持“需求第一、适时调向、主干辐射、以点带面、因势利导”是实现专业设置灵活性与稳定性统一的有益做法。

(3)适应需求与突出特色的原则。只有彰显专业优势,才能培植专业特色。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建设涉及诸多方面,不仅包括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还涉及师资、教学和实训场地、设备、图书等基本条件,以及体现职业技术院校特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估方式等,特别是重点体现在教学水平(内容、方法、手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上。这里,科学的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必须重点强调职业分析、专业服务方向和专业核心能力的确定、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教学计划的编制、专业委员会论证等几个关键环节。在教学质量的控制方面,应着重抓好教学计划管理与实施、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督导、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环节。课程是落实教育目标的主渠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职业技术院校能否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职业技术院校教学工作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2.对准岗位设课程,全面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新建职业技术院校由于受传统普通教育惯性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极易犯“理论化”倾向的错误。明显的职业导向性是职业教育课程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的显著特征之一。社会需求与就业需求是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为了保证突出技能型人才的本质特征,应旗帜鲜明地坚持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从根本上否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科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置思想。为此,要从职业分析人手,即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职责、职业任务的分析,找出该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然后在对每一专项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工具与设备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最终确定设置哪些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从而构筑起公共素质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本技能模块和顶岗技能模块四者科学合理、有机协调的课程结构。进行职业分析是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的前提和依据。我们要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努力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使学生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建设和独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是带动整个学校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也可以说,一所职业技术院校要办出质量、办出特色,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其追求的目标。

(二)按照社会需求及就业需要,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是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点。对于一个就业者来说,既有社会层面的素质要求,又有职业层面的素质要求。就业者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立足本职、适应社会、持续发展、实现自我。目前,不同的用人单位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有不同的要求,有的看重当前的岗位适应性,有的强调岗位的迁移和知识能力的更新。为此,职业技术院校应将就业导向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设置专业,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干,按照生产或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加强就业指导为基本措施,构建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11篇

本课题旨在对小学技术教育师资的培训内容与策略进行研究,并在部分学校进行实践,为促进我国小学技术教育师资的专业化进程,提高小学劳技课教育质量提供基础。这里的小学技术教育师资,是指目前承担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包括劳动与技术课专任教师、兼任教师以及承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模块教学任务的老师。

一、 小学技术教师知能结构及其现状的分析

1. 小学技术教师的知能结构

课题组从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一般教育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四个方面分析小学技术教师知识结构(见图1)。文化知识是技术教师个人拥有的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和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是关于“教什么”的知识。一般教育学科知识是关于“如何教”的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教学知识是支持学科教学活动的知识,即包括学科教学论等知识,也包括支持教师在面临具体教学情境时思考、解释与决策的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是小学技术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所独有的知识。我们从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历史与趋势、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四个维度对小学技术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进行了梳理,见图2。

由于小学技术教育内容多、涉及面广,而教师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课题组根据课程实施的内容和要求提出学科基础知识分为必须掌握和选择掌握两个方面,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设计、家政、职业教育等,选择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金工、木工、纸塑等。

在能力结构方面,我们认为小学技术教师应具有教师所应有的一般能力,包括与教学实践直接相关的能力,如表达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也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这些能力是教师与其他职业相区别的能力。除此之外,小学技术教师应具有本学科所独有的能力,包括技术学科教学能力、学科基本能力和学科特殊能力,这些能力是小学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区别的能力,见图3。

2. 小学技术教师现状

通过对浙江省、上海市的一些小学技术教师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小学技术教师大部分由其他学科教师转任或兼任,没有经历职前系统的技术教育,他们在理念和知能结构上离小学技术课程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1) 理念上难以转变。对新课程理念接受缓慢,对现代技术教育观接受困难,这是目前小学技术教师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大部分小学技术教师认为,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部分小学技术教师由于是兼职的或被领导要求才被动接受教授技术学科,认为技术是副科,不会受人重视,采取了应付的态度。

(2) 缺乏学科专业知识。除少部分具有工科背景的技术教师外,大部分技术教师不仅缺乏设计、木工、金工等学科基础知识,而且缺乏对技术史必要的了解,缺乏对技术思想方法的掌握。

(3) 缺乏学科教学知识。虽然技术教师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但对小学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缺乏了解,对技术设计、技术实践、技术探究的教学特点比较陌生。

(4) 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技术教师不仅缺乏操作技能知识,对工具、设备、材料认识不够,而且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

(5) 学科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小学技术教师,往往根据自身以往的学科教学特点进行教学,将技术课上成语文课、数学课或科学课等。

3. 小学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的目标

基于小学技术教师在知能结构上存在的不足,我们认为,小学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的目标就是理念的转变和知能结构的完善。目前小学技术教师急需充实的知识和急需提高的能力,见图4。

二、 小学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的策略

目前小学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的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从省市到校层面的各种培训比较缺乏,即使有也仅限于教材层面的培训且缺乏连续性,而目前开展的一些教研活动则仅限于评比和听课评课,并没有关注技术教育师资发展的系统性。因此课题组结合小学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的现状和培训目标,从内容指向和组织两个方面提出以下策略。

1. 从不同层面把握培训内容,提高师资培训内容的全面性

小学技术教育师资的培训应注意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可以从课程、教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层面进行培训。

课程层面的培训解决的是教师对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课程理念的把握和课程内容的整体认识,从而使他们在整体上把握技术课程,并以此来指导教学。教材层面的培训包括教材编写的观念、教材的体系与框架、教材的特色、教材的处理等。专业知识层面的培训包括纸塑、手缝、泥塑、小木工、小金工、种植、饲养、编制、电子制作等学科专业知识,也包括如何教授技术的知识。能力层面的培训包括纸塑、手缝、泥塑、小木工、小金工、种植、饲养、编制、电子制作实践的能力和识图、方案构思、设计表达、设计评价等设计能力,也包括技术操作教学能力、技术设计教学能力、技术探究教学能力和技术教学实施能力等。

2. 策划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提高师资培训有效性

由于小学技术教师执教劳动与技术的年限、经验不同,加上他们的专业背景不同,因此在培训内容尤其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策划上,需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技术教师发展的需要。我们提出在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方面,可以有基础、提高、精通等不同层次的内容。基础内容解决的是教材上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教师能够应付教学,而精通内容除了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包括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包括该领域的历史发展、技术文化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

3. 基于教研活动,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对于小学技术教师来说,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小学技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对如何把握课程理念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存在着困惑;第二是对教材上一些内容存在着困惑和如何教学的问题;第三是没有掌握技术操作中的技术点。对此,我们提出以教研活动的开展为主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

我们提出主题式教研和课例研究式教研两种形式。主题式教研包括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或难以解决的问题,研究技术实践项目、学科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提升等。课例研究式教研包括校际间和区域性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研讨等。

4. 在培训活动中夯实学科专业基础

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奠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我们倡导加强以奠实学科专业基础为主要任务的专题培训。在学科教学能力提高方面,我们提出采用同课异构、磨课等专题培训方式。在学科基本能力提高方面,我们提出采用任务驱动的专题培训方式。例如,在浙江省的某次培训活动中,我们策划了电子、木工、编织、科技创新四块内容,由参加培训的教师自己选择2个项目参加。每块内容都采用基础知识加操作实践的形式。电子技术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完成“模拟电路”拼搭和“电路焊接”;木工技术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完成六棒孔明锁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会刨削、锯割、凿削、锉削、砂磨、装配修整的技术;编织技术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完成手链、蜻蜓等编织的过程中掌握平结、金刚结等基本结;科技创新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完成水火箭的制作,并进行试验,从而让参加培训的教师体验科技创新。

5. 基于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 背景 生产特点 技术特点 特征

一、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背景

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这个阶段,社会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统治者关心农业。当时的农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给自足,属于自然经济的性质。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之外,还有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易,两者作为社会经济的构成部分,都与农业生产分不开,基本上都从属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需要。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使广大人民有了比较安定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此外,统治者基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局部调整过生产关系。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使地主和农民都与农业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

1.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的国家。在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的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秦始皇采取了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车轨等措施,为当时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2.重农政策对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

在“农本”思想的影响下,秦汉王朝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管理体系,制定和推行劝课农桑、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徭薄赋等重农政策,以促进农业的发展。政府经常对实力助农的官员予以表彰,对擅兴劳役、侵夺农时的官员查明申斥。同时采取颁发农书、推广农耕技术等手段,具体指导农民勤奋耕作,掌握农时,开展多种经营,提高生产效益;要求地方官在农耕时节深入田间,督促农民开展农业生产。为了扩大生产,增加税源,秦汉政府把奖惩机制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刺激农民的垦荒热情,奖励孝悌力田的农民,给勤奋耕作的人赏赐一定的爵位;向地广人稀的地方移民,组织大规模的屯田。对于缺乏资金,无力开垦的农民,政府助贷口粮、种籽和农具。对于缺少耕牛的农户,政府给以雇牛资金或代为买牛,并规定所垦荒地,可以在3至5年内减免赋税。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和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三、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生产、技术发展的特点

1.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生产发展的特点

秦汉时期,尚无专门的农业学校,因此,当时的农业教育属于纯粹的社会教育范畴。这一时期的农业教育很注重技术性教育和经验性教育,农业科学技术来源于生产实践,又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农业生产者、农业教育者、农业

科技研究者往往是三位一体的,实现了最初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

秦汉时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的扩大、农业科技的进步、农副产品的丰富及主要农业区的形成,促进了秦汉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中国传统农业全面发展的基础。

2.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

土壤耕作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各种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铁农具是秦汉时期最先进的生产工具;牛耕则是秦汉时期最先进的耕作方式。大约到西汉中期,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已经配套,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粮食加工、谷物贮藏等方面的工具应有尽有,并在各个农业区很快取代了铜质农具和木质农具。牛耕是以畜力为动力的耕作技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加之政府的大力提倡,至两汉时,牛耕就被从中原地区推广到边疆地区。

作物栽培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为代田法和区法的出现、保墒技术的应用、选种技术的完善等等。代田法是一种先进的农业技术,涉及土壤、农具、畜力等许多方面。其技术要点有三:一是深耕整地,开沟作垄。二是把种子播在沟中,幼苗出土后及时中耕除草,把垄上的土刨下壅到禾苗的根部。三是每年沟垄互换,轮番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恢复地力,而且能够收到防风、保墒、抗旱的功效。由于这种方法用力少而得谷多,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因而很快传到其它地方。

区田法在汉代有宽幅区田和方形区田两种,耕作方式比代田法更为精细。宽幅区种法适用于平原,方形区种法适用于山地。 除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外,这一时期还根据雨情、雪情、旱情、季节早晚、土壤性质、地势高下分别采取“蔺”、“掩”、“平摩”、“锄耘”等不同手法,达到保墒的目的。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当时还发明了一套比较具体完整的选种方法:选禾(粟)种“择高大者”,选麦种“择穗大强者”。这套株选、穗选、粒选的选种法,在两千多年前也是一个创造。【1】

在园圃方面,当时创造了瓠子靠接技术、温室种菜技术和果树嫁接技术。史载汉代太官园冬天在室内种植葱、韭及其它蔬菜,用燃烧炭火的办法提高室内的温度,使蔬菜长得很好。这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温室培育蔬菜的记录,比西方要早一千多年。当时果树剪接很普遍,并用压枝的方法来繁殖果树,以提早果树结果的时间。

四、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1.教育者

农官及地方官吏,如大司农,三老,力田一类的官吏,他们主要负责管理农业生产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他们以行政力量督促农业生产,把先进的生产技术、技能通过试验,培训的手段传递给农民,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指导农业,推广农业技术的作用,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动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汉书 .文帝纪》载: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2】此外,长期从事农业的年长者也把继承和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的技术和知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授给年轻人。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导农业、推广农业技术的作用。

2.受教育者

教育对象具有绝对众多性,包括各级官吏和广大农民,如征和四年,为推广赵过的代田法,汉武帝令“二千石遣令长、三农、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学成后在回到地方向农民推广。此外,曾派使臣到大宛,引进汗血马三千匹,进行大规模的繁殖杂交改良马匹工作,学事及未央厩的员吏参与此事,边干边学。【3】

3.教育内容

3.1重农思想教育

重农思想的教育主要是关于农业地位和作用的教育,即教育人们认识到农业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的本业,因而必须重视和发展农业。秦汉时期的农学名著中也对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有专门论述《吕氏春秋上农》是专题论述重农思想的篇章,它将务农放在首要地位,主要是为了教化农民的心志,《胜之书》也认为农业是经济生活和社会安全的基础,是国家的命脉。

3.2农业科技教育

秦汉时期,农业科技教育比较发达。当时的农业科技教育主要涉及农业气象和占候教育,农田土壤耕作、水利和灌溉知识、农作物栽培、蚕桑养殖、农具制作和使用、园艺知识、畜牧兽医教育及环境生态教育等。

农业气象和占候教育是农业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并且要直接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业生产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土壤、水分以及对所处环境气候的适应性。《四民月令》按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按照上中下旬,把应该进行的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经营等事项作了详细合理的安排,详细指导人们依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养蚕、缫丝等。

精耕细作和增加产量方面的技术是当时农业教育和推广的重点,这方面教育内容涉及“深耕熟”技术、作物轮栽和复种、代田法、区田法以及保墒、施肥和改良土壤技术等。《胜之书》对区田法、溲种法、选种留种施肥、作物栽培、田间管理等分别作了详细描述。《管子》一书中对水利和灌溉知识、土壤区划知识进行了详细阐述。

3.3大型农书的学习

胜之的《胜之书》是两千多年前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也是当时我国职官性农业技术教育的第一部教材。总结了冬麦、春麦、大豆、桑等13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关于嫁接法、轮作、间作、混作方面也有记载。此外,首次记载了区田技术,这是一种园艺式的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

崔的《四民月令》叙述了从正月到十二月的农业活动,对古时谷类、瓜类的种植时令和栽种方法有所详述,亦有篇章介绍当时的纺绩、织染、酿造和制药等手工业,此外最先叙述中国的别稻,即水稻移栽和树木的压条繁殖方法。

4、教育方法

4.1年长者对年轻一代的示范和口授

秦汉时期,社会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还较低,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基本都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和完成。年长者把继承和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的技术和知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授给年轻人。因此,通过示范和讲解、口授,让农民亲眼看到实在的东西带来的好处,从而认可和愿意接受,示范的方法也直观易学。另外,农民之间相互请教、农民向农业科学家发问和学习,也是农业教育的重要方式。

4.2官吏的推广与教导

秦汉时期,从中央的大司农( 秦时称治粟内史) 到基层的三老、里典( 正) 、力田,这些官吏都肩负劝民耕织的职责,在教民耕作、推广生产技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汉书.食货志》载,武帝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使其推广“代田法”赵过还传授了“以人挽犁”和“教民相与庸拘”等增产措施。建武年间,任延在任九真郡太守,教民牛耕,使得开垦的田亩年年增加。《后汉书.王景传》载王景作庐江太守,教民犁耕,提高了耕作效率,因而“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任南阳太守时,“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他发明的“水排”,是当时水力利用的重大成就。综上所述,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这些官吏的推广和教导是分不开的。【4】

4.3 编印和传播农学著作

秦汉时期,记载各种农业耕作经验技术的农学著作较多,这些著作对人民群众学习和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很有帮助,其中《吕氏春秋》、《管子》、《汜胜之书》和《四民月令》等最为著名。这些农书,有的是朝廷组织颁发的,有的是官府组织编写的,有的是个人根据实践经验编写的。这些农书使得农业教育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农业知识的传播和古代农业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

4.4 歌谣、农谚的流传

历代农民将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耕作经验用精炼生动的简短语言编成好学、易记、朗朗上口的歌谣和农谚,其内容反映着很多耕作技术原理和原则,交口相传,世代沿袭,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进行农业教育。如《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记载汉初流传的《耕田歌》这样唱道: “深耕概种,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锄而去之”【5】这些歌谣、农谚在民间的广为流传,丰富和增长了群众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农业教育的作用。

结语

秦汉时期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与以农立国的农本思想、政府的劝课农桑政策、农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勤劳智慧的农民对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传承是密不可分的。总之,在出现某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时,只有多方的密切配合,才能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推广到广大农民中去,运用于农业生产,发挥农业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应有的效益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29―132

[4]范 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54―62

[7]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8]王浩 .秦汉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粗探.【J】职教论坛,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