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7:34: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发展前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如果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的一个翅膀,现代服务业就是另一个翅膀。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阶段,现代服务业能通过产业路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演变。去年启动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简称“农科城”)提出了一条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以要素集聚武装现代农业,以信息化融合提升现代农业,以产业链创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提出了“一城、多园、五中心”的建设目标,其中“五中心”为国家层面的高端服务平台,包括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这“五个中心”正是现代服务业在现代农业中的五种服务业态。
农业信息化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就是要通过搭建平台,推动各类信息的应用,让涉农信息“活”起来,推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年来,农科城相继启动的“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网联工程”等项目,正是为了有效地整合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构建全国农业科技服务网,建设农业科技服务的数据源中心和物联网服务中心,解决农业科技信息孤岛问题,快速及时服务全国。
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支持,科技创新成果,没有资本介入,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而北京是全国金融服务业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建设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正是围绕农业高端产业发展对投融资服务的需求,构建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探索农业科技金融运作机制,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本及相关配套条件的优化组合,加快农业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发展农业高端产业是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的目标。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瞄准世界农业科技高端,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市场化、产业化研发活动,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通过构建农业高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农业高端产业孵化器,着力培育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升首都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种业高端研发服务。籽种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籽种研发服务业要加强种子企业的整合,推进种苗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良种产业,提高种业市场竞争力。良种创制中心的成立,正是为了整合科技资源,以作物前沿育种技术研发为核心,培育高产、优质、抗逆作物新品种,实现中国主要作物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的战略性转变,创新生物种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服务。今天,全球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流动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加强我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引进国外高端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试验示范,举办国际农业高层论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发展农业高端产业总部经济,实现产业规模效益。
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耕作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57-02
在20世纪50年代初,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耕作学科的原因有两个:①现代科学对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研究并开始应用;②在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结合有关作物的套作、间作、复种、布局及用地养地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结合耕作制度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一门与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等关系密切的综合性较强的边缘学科就是耕作学,从近些年来看,对耕作制度的研究已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热门关注,对于多熟制、旱农以及免耕、少耕等问题已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强烈关注和重视。将seminar教学法应用于耕作学课程的教学中,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学生在农业生产中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并且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合作交流,促进理论与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
一、Seminar教学法
Seminar教学法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讲授式教学单向式、垂直式和机械式的教学方法,它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体的教学主体,是学生为探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探讨的一种交互式教学路径。Seminar独具特色与其活力与创新。Seminar教学法的表现特点:第一,Seminar教学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是一个教学互动的过程,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营造了课堂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氛围;第二,Seminar教学法中教师提出某一问题,供学生讨论,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够在交流当中进行思维发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的科学前沿相关联,督促学生查阅资料和相关文献,总结科学前沿,提出问题。从而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第四,Seminar教学法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平台,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耕作学的飞速进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立国之本”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近年来,可持续农业为世界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各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农业发展方式、类型的日新月异提供了充足条件。随着无污染、无公害、反季节性农产品倍受青睐,出现了立体高效型农业、超级型农业、设施型农业、观光型农业、保健型农业等新型农业。高新技术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问题,减少及消除资源超耗、浪费及环境破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是高新技术的两大核心框架。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生物技术在农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全球卫星定位(GPS)、计算机、遥感等信息技术成为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同时精细农业也是中国农业前进的方向。
三、Seminar教学法在耕作学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耕作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Seminar教学法在耕作学中的重要性。耕作学从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与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生态学、农业经济学等相互联系与渗透。它有其特定研究对象和以种植制度为主体的内容系。其主要研究的任务是农业的全面增产技术体系与农作物合理布局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Seminar教学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在课题中获得相关学科知识的平台,而且Seminar教学法重点强调了实践、合作与对话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2.耕作学着实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生产实践中获得研究方向和课题,从而服务于农业生产。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和品质是农业生产中的终极目标,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现状的重要课题是在耕作学中获知的。在Seminar教学法中一条独特的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Seminar教学法通过理论数据分析和生产实践和运用耕作学知识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确切问题。
3.耕作学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可在Seminar教学法中体现。近年来,耕作学的研究范围还是实践意义,其研究进展在国际上的十分迅速,大量的研究论文每年都有发表。学科的前沿,理清学科的重点,把握学科研究方向和阅读重点是教师必须依据的。Seminar教学法的推广使得学生必须阅读和查阅相关问题的大量阅读材料和相关文献。这样非常有利的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的主动性及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课题与学术前沿接轨。
四、Seminar教学法在耕作学课程的应用
在耕作学教学过程中实施Seminar教学法,应该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要结合生成实践和科学前沿,对实际生产问题的灵活处理,将较近科研成果和实际生产问题植入Seminar教学,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比如研究耕作学的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中分为不同的研究小组,例如庭院立体种植模式和庭院的立体养殖模式等。研讨会以Seminar的形式进行,可邀请学科的资深教授、生产一线专家参加,还可以邀请兄弟院校的专家参加,并对某一题目的实际工作和研究报告进行讨论,大家可对演讲者合理提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耕作学科的特点,老师提出研讨章节的具体题目,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追踪并把握研究发展动态和科学前沿。利用课堂时间(1小时30分钟)进行研讨。
2.主持人介绍(2~3分钟)。主持人有任课老师担任或者邀请专家担任,简要介绍研讨内容的主题及科学前沿。
3.宣读主题报告内容(约30分钟。由报告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发表想法,陈述观点,也可结合自己认为感兴趣的命题进行陈述。报告内容要求学生用精练的语言、主题明确、简介精简明了,针对耕作学前沿中某一具体问题研究进展利用多媒体进行论述。同学或者邀请专家提问(约15min),要求报告小组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发表看法,或对相对的命题进行辩论。这是研讨过程中最精彩的部分,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术积累和思辨才智。
4.由主持人进行总结(约5分钟)。邀请专家点评、简短地对讨论进行总结,对学术问题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讨论内容的理解和印象,并做好阶段性的总结
5.发表小组总结(约5分钟)。主要由发表小组对本次讨论内容的准备、发表的学习心得进行总结。
6.Seminar的课程整改。研讨结束后由发表小组根据讨论的内容和专家的建议认真修改报告的内容,为了能够使资料得以保存,最终由学生将报告内容装订成册。
五、总结
关键词:绿色农业,科学发展观,发展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与此同时,针对国家在中部崛起思路中提出的“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建议,湖南正抢抓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而发展绿色农业正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沿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此,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做精做大绿色品牌,才能使湖南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经济强省的转变。
1.绿色农业的含义及特点
绿色农业是指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形态与模式。具体地说绿色农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原则,从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及其长久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农业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条中,以绿色科技创新为依托,并结合传统农业精华技术,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农产品产业。其基本内容包括生物的多样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保持人、环境、自然与经济的和谐统一,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三个方面。打造绿色农业,不仅要着眼于自身,更要将农业融于社会的整个领域,贯穿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
绿色农业强调四个良性循环:一是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利用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种养模式,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生产。二是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科技论文。农业产业内部协调,结构合理,布局有序;农业与相关产业尤其与环保产业协调。三是农业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农业生产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备,农田沟、路、渠、林配套,用地养地结合,稳产高产的标准农田比重大,综合生产能力强;对土地等要素占用合理;污染少,对环境损害轻或不构成破坏,且农村水体、大气、土地都要符合环保要求。科技论文。四是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要求农业人口结构趋于合理,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充分,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增加;农村贫困消除,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第三产业和社会化服务业发达;农民居住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消费健康。因此,绿色农业具有4个鲜明的特征: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标准化。
2.湖南推进绿色农业进展情况
2.1形成了鲜明的绿色农业区
一是以长株潭为核心的都市绿色农业区。主要开展城郊结合的环保、观光休闲型农业,妥善处理城市垃圾等废弃物,建立节能减排的高效型设施农业。二是环洞庭湖绿色农业区。着重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合理利用湖区水资源,实现粮、油、麻、渔等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三是涟邵中部丘陵盆地区。利用该区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和交通、城镇、劳动力之便利,大兴油茶、烤烟、猪牛生态养殖,建立了种、养、运一体化流程。四是大湘西绿色农业区。该区自然环境相对洁净,建立了柑橘、有机名茶、猕猴桃、百合、鲜食玉米、无公害草食畜禽产品等名优特色农产品带。五是大湘南绿色农业区。主要以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为重点,开展烤烟、黄花菜、临武鸭、东江鱼等品牌优质农产品种植(养殖),建立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和高效利用的绿色农业。
2.2农业示范县建设初见成效
全省已建成长沙、慈利、南县、浏阳4个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县和桃源、冷水滩、沅江、衡山、邵东、新化6个省级绿色农业示范县,基本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建设工程化、工程模式化和生态效益化,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2.3绿色农业技术与复合模式研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农业专家研究并探索出了适合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如丘岗资源保护性开垦利用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一批实用技术,建立了丘陵区茶园生态系统优化技术体系和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构建了适应湖南绿色农业区新的发展方向。
虽然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湖南绿色农业建设仍旧突出,表现为:农业资源供给不足,农业增长过度依赖农用化学物品的大量投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态结构脆弱,农业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绿色农业建设机制不完善、体系不健全等。
3.湖南绿色农业发展对策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选择绿色农业模式,才能做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生产和保护相结合,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结合。目前,对湖南而言,绿色农业还刚刚起步。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还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
3.1要加大对绿色农业的宣传力度,让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要加大绿色农业投资力度和示范区建设的力度,围绕湖南的农业优势产业如水稻、柑橘、生猪、茶叶、水产等,确定重点项目集中攻关。要注意解决从常规农业向绿色农业转换过程中的一些瓶颈性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在绿色农业立项、产品开发、产品营销、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和企业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开拓绿色食品市场。
3.2以实施农业标准化为重点,加大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推广
要依托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用绿色农业的生态意识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标准生产现代农产品。科技论文。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结合农业信息网络、农技电波入户、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科技下乡等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规程与质量标准的宣传、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绿色生产意识。同时发挥典型示范的推动作用,选择生态环境好、无污染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率先向绿色农业转换。
3.3注重调研,做好区划
“十一五”时期,是湖南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重点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种养业绿色食品基地。各地要在原有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基础上,采用GIS等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做好绿色农业资源调查,建立绿色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库,对农产品原产地自然条件(土壤、大气、水等)进行科学检测,对产地社会经济条件、耕作习惯、区域优势进行调查,在综合分析、科学研究与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各地绿色农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3.4扶持一批重点产品和龙头企业。
要选择一批质量好、市场潜力大、产品特色突出、附加值高的重点产品和项目,从各方面予以扶持,使生产要素向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集中,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的关键是要在项目、资金、技术、政策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在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对基础好、发展潜力大、资源环境有优势的地区优先安排。依托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通过优惠政策扶持,新建或改建一批大中型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吸引湖南一些名牌企业加入开发绿色农业的行列。
3.5做精品牌,做大市场。
绿色食品是在优良的产地环境,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装备手段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品质是一流的。因此,必须大力培育绿色优质品牌,靠优质品牌打开市场,带动产业,增加企业和农民的收入。要坚持质量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确保绿色食品的产品质量,维护绿色食品的精品形象。要充分利用绿色食品的竞争优势,加快绿色产品开发,打造一批绿色食品品牌,开拓国际市场;要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绿色食品企业发展成为外向型企业,同时还要引进国外大公司来湖南投资绿色农业,建立外向型的绿色食品出口创汇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展示展销、物流配送、超市服务、连锁经营、电子交易、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手段,创新营销方式,拓展营销领域,开辟新的市场。
参考文献:
[1]王秋跃,田艳丽.构建“两型”社会背景下绿色农业发展对策探讨[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
[2]李祺,刘凌峰. 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J].农业科技管理,2008,(12).
[3]周洁.关于山西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经,2009(1).
[4]唐安来,蔡雪芳,郑斌.大力发展绿色农业[J].当代江西,2008(5).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建全。每年的农村会议及国家中央召开的会议,都多次强调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制度没有建立建全已经是一项遗留的历史的问题,其产生与发展远远落后于农业的发展,且无法满足及适应当前农业的发展。甚至于此,落后的农业现代化管理成为了农业向前发展的拦路虎,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失去动力与活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农业经济管理在长期发展中并没有更上时代管理的步伐,其存在条件管理的落后,但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落后。例如,农产品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市场问题及再加工问题等等,根本原因是农业缺乏系统的管理,对农产品的产生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或是不重视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在其产生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技术评判标准,生产的流程不规范等等,同时仍然处于被动销售的状态,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及销售的手段多是停留在人工在市场被动销售,没有积极采取一些营销的手段或是增加销售的手段,如网上销售,或是加工成品的销售等等,这些都表明了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落后。
农业经济管理技术手段落伍。科学技术是农业生产的第一动力。特别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的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我国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相对落后,同时农业多是分布在偏远的农村及小镇,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不能正确认识信息科学的用处,甚至没有接触过信息科学的发展。同时,农业的发展不均衡,缺乏必要的技术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限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
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发展落后。国家重视农业的管理与发展,并对农业的发展投入了一定的人才与资金。但是,农业经济管理的好坏取决于领导农业管理发展的团队。管理者受教育水平及拥有的管理技术决定了农业管理发展的程度。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知识已经不只是农业这一学科,其中还包含了管理、法律、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对于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管理者自身没有与时俱进,及时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自身的发展落后与农业现代化管理的发展,如何促进农业管理的发展的进步,如何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建立建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建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推进农业发展的前提。首先,过去的农业发展主要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在农业的建设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物等,并且是一昧的追求产量。这需要对农业发展的理念进行改革,向绿色、低碳、环保、循环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军。因此,目前需要解决农产品种类单一的问题,创新并开发出新的农产品品种,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策划多种营销手段,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向的农业产业链。其次,需要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以创新型的技术提高农业的价值,真正在技术水平上提高农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市场中国占据重要的地位;最后,需要对加工后的农产品或是其他直销的产品进行严格的食品安全严查,保证其绿色、健康、无污染,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这是农产品可以长期的根本。
全面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推进农业发展的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动化的农业发展将成为主流,而信息化的技术及设备则是核心。这需要在农业范围内大量传播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先进的技术及时获取有关于农业的信息,以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在过去,传统农业发展获取的信息主要是天气现象,谚语及先辈的经验等等。但是,在如今,传统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适应与跨时代的农业发展,必须依靠智能的手段获取。国家应对农业管理的发展投入一定的信息技术的支持,尽可能在农业范围内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同时,为其配备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施。
充分发展农业科技。科技是农业得以发展的本源。第一是应对农业人员加以培训,使其充分掌握现代化的科技能力。同时需要培养新型的农民,使其了解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了解现代化的农业设备的应用,提高农耕和生产农产品的效率,这最终才能充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第二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的水利灌溉环境,并尽可能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的设施,节约水资源。充分发展农业科技,不仅事半功倍,还可以确保农业现代化持续进行。
三、总结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管理缓慢,在发展中会面临着许多限制因素。但是,我国对其是倍加重视,对农?I投入一定的资金及人才。因此,农业现代建设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不断总结经验,一定会发展质的变化,走到世界的前沿。
关键词:ECFA 漳州农业 机遇 挑战 漳台合作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210-02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在重庆签署,本协议是在WTO基本原则下,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逐步减少或者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目前漳州农业在自身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漳台农业合作方面仍有不少困难和障碍,ECFA的签署有利于建立两岸农业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两岸农业经济互通的深度和广度。
漳州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对发展农业具有先天的优势,是福建省物产丰富的农业大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漳州接连实现了在“山上”、“农田”和“海上”各造一个漳州的发展奇迹,漳州农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ECFA下漳州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ECFA的签署对漳州农业发展来说并不是纯利益性的,机遇和挑战通常并存,因此,ECFA对于漳州农业未来发展之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机遇
1、新形势下和平的贸易环境。ECFA的签署,表明两岸关系正迈向和平发展的轨道,意味着长期以来阻碍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潜在威胁得以消除,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的地位与角色有望发生相应改变,有可能从两岸对峙斗争的前沿转换为交流合作与一体化的前沿。两岸关系的这些改变,为漳台农业经济营造了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与投资环境,漳州方面可以有机会吸引更多的台资,引进台湾更多的先进技术,使漳台能够在合作协议框架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地缘优势,促进漳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
2、中央或将出台对农优惠政策。农业也是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方面,总书记和总理强调,要充分照顾岛内农民的利益,下一步将根据台湾农业生产者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开放台湾农业进入大陆市场,让台湾农民通过ECFA得到实惠。根据这一精神,为了实现两岸农业的互利双赢,中央也将会出台更多的实质性政策支持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的发展,包括对农业的专项资金扶持、对农政策优惠、对农各项税收减免等,两岸在农业方面的互补、融合力度将大大提升。漳州作为福建的农业大市,与台湾素来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目前主要通过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与台湾农民创业园两种形式展开合作,ECFA签署后,有望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与台湾方面开展形式更为多样、范围更为广泛的农业互动。
(二)挑战
1、ECFA签署后仍面临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ECFA的签署只是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深化的起点,在后续的具体施行中仍有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和涉及的领域需要克服和突破。ECFA按照现行的内容还属于框架性的协议,除早期收获计划外,并不涉及具体内容,因此,进程与推进尚待后续性协商。
2、台湾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冲击。台湾农业加工企业较为发达,在台湾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加工食品,台湾的茶产品,除了包装各异的茶叶外,还加工成花式多样的茶饮料、茶糕点、茶保健品等产品。在每个交通干道服务区,提供游客停车歇脚的同时都配套展销当地的名优特产品,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包装成精致的礼盒出售,价值翻倍,比如普通花生经加工成碱干花生,价值猛增数倍,加工包装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果蔬储藏保鲜配送在台湾也很先进,可以长久保持农产品的新鲜程度,留住其价值。台湾农业科技水平也比较高,农业科技很发达,在新技术研发、品种改良、农业设施等方面在国际上都处于较领先地位,台湾农业新品种更新较快,层出不穷,菠萝、莲雾等主要品种通过生物技术研发出多种口味的品种,茶叶应用萃取加工技术,生产出可直接冲饮的茶粉。因此,台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势必会对漳州低端的初级农产品造成巨大的冲击。
3、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台湾农会组织发展完善,这一农民合作组织会及时地向农民提供农业推广、供销经营、金融保险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市场、农民与农民之问起到桥梁纽带作用,是推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的重要公益性社会团体。相对于台湾系统完善的农民组织,漳州农民较为分散,大部分都在单打独斗,组织化程度偏低,市场信息不灵,农民与政府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联系不紧密。分散的农民很难形成完善的产、供、销一体化市场运行机制,因此,无论是在种植信息还是销路方面很可能受到台湾方面的冲击和影响。
二、ECFA框架下漳州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ECFA的签署无论对于漳州农业自身发展还是继续深化漳台农业合作方面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为了迎接ECFA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ECFA框架下,推动漳台签署具体的综合性农业合作协议
ECFA签署以后,对海峡两岸农业方面的互补与合作提供了蓝本和政策引导,同时也为漳台农业对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漳台在农业合作中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角色,农业发展与漳台农业合作,对农民来说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与盈利,这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决定着两岸农业合作的基本方向与投资合作的具体选择。
在漳台农业合作中,漳州对台给予了许多政策措施,政府的支持与制度建设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两岸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然而在台湾方面,虽然也有相关的两岸农业合作政策,但不是鼓励,更多的是限制,即使在台湾加入WTO后仍然采取限制大陆农产品进口和农业投资项目的歧视性政策,阻碍了两岸农业的合作与发展。建议漳台有关部门以ECFA的签署为契机,就漳台农业合作展开具体的协商与谈判,就漳台农业资源保护问题、农业交流的规范问题、农业技术转让问题、农业产品贸易问题、农业投资问题进行磋商,签署具体的综合性农业框架协议,创造漳台农业合作发展的制度性保障。
(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与台湾完善的农会组织相比,漳州乃至大陆大部分农民仍处于分散的状态。农民目前的这些特征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无法共同分享市场信息,更不能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
ECFA签署后,为了更好迎接两岸农业合作中的机遇和挑战,漳州方面应加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使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以及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能够结合起来,在对市场进行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为其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
的购买,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储藏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避免农民在单打独斗中由于市场信息不灵或者运输、储藏技术落后等原因造成盲目生产、销路不畅、产品积压等问题。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能够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增强整体竞争力。
(三)建立更为公平合理的农产品贸易环境
农产品贸易是两岸农业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带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此前两岸农产品贸易呈现一种不正常与不对称的局面。在两岸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便利化措施与通关方面,大陆采取了许多开放与优惠措施,对台湾部分农产品实现零关税,但台湾将大陆视为动植物疫区,对大陆农产品进口则实行严苛的管制与限制政策,阻碍了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正常发展。ECFA签署以后,漳州应以此为契机,建立更为公平合理的农产品贸易环境,扩大漳台的农产品贸易,实现漳台农业的双赢。
(四)改善台商投资漳州农业的政策环境
当前,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后顾之忧甚多,投资风险和信息的不对称严重影响了台商的投资兴趣。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建立和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在财政投入和体制改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成立由国家政策扶持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积极化解农业经营者的风险,从而为台企在大陆创造一个美好的发展空间。
此外,在投资信息方面,台商投资大陆农业往往因信息不灵而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又或者投资生产后因市场信息不畅而难以在大陆销售产品。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漳州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的农业信息网络,形成一个网络化、多功能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并通过这个服务体系,做好市场预测,及时预警信息,为台商投资大陆农业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渠道。风险信息的提示,能大大降低台商的投资风险,为他们在漳州投资解决后顾之忧。因此,对投资环境的改善,能够吸引更多的台商来大陆投资和更多的台农来漳州发展,从而带动漳台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五)积极构建漳台农业合作平台,广泛开展两岸农业信息交流
目前,漳州为适应台湾农业转型需求,已在条件适宜地区建立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作为漳台农业合作的平台。这些合作平台在漳台农业合作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漳州方面在继续发挥这些平台作用,逐步增加平台数量、增强平台服务范围和辐射能力,从而吸纳更多的合作人员、合作企业及合作项目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地去创建多样化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唐永红.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问题探讨[J].两岸关系,20LO(3)
2.熊俊莉.商签ECFA与落实基层民众利益[J].两岸关系,2010(3)
3.辜胜阻,杨威等.ECPA新机遇下提升两岸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综合竞争力,2010(5)
4.盛九元.ECPA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进展与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4)
5.郑静.浅析ECFA签署的必要与影响[J].经济与法,2010(8)
6.王小平.“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动因浅析[J].现代商业,2010(7)
7.单玉丽.两岸经济合作模式与ECFA框架下的闽台合作[J].现代台湾研究,2010(4)
8.李非,汤韵.海峡两岸双向投资的方式和领域[J].两岸关系,2009(2)
9.刘国奋.“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的两岸关系探讨[J].台湾研究,2010(4)
10.方志坚.闽台农业合作促进福建农业现代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11.张志南,李闽榕.海峡西岸经济区热点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2.张向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关键词:新疆绿洲农业稳定性
一、引言
如何使农业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对其稳定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评价一直是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稳定性是农业长期发展和演替而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结果。在农业这个系统中,由于人类管理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系统变得复杂起来,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探究其成因至关重要。从系统本身的特性来看,人类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最大化生产力生态系统(曹文志,1998)。所以,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实质是建立一个生产力较高、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本文从发展动态的角度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实证的理论指导,对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进而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借鉴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实际特点,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考虑,建立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如下:1.反映经济系统的指标:人均农业GDPX1,农业劳动生产率(X2),土地生产率(X3),林草业与农业比率(X4),耕地平均农业机械总动力(X5),人均财政收入(X6),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X7);2.反映社会系统的指标:人口密度(X8),人口自然增长率(X9),社会公平度(X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11),每万人农业劳动力拥有的农业科技人员(X12),农民恩格尔系数(X13),高等学校学校在校学生人数(X14),垦殖指数(X15);3.反映生态系统指标:农业抗灾指数(X16),灌溉有效率(X17),人均水资源量(X18),森林覆盖率(X19),化肥使用强度(X20),盐渍化程度(X21),农民人均耕地面积(X22),当年的造林面积(X23),干燥度(X24)。
三、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评价实证分析
(一)方法和模型的选择
文中采用了模糊数学评价法。其基本思想:1.首先确定模糊子集合,即一个模糊性概念就是一个模糊子集,如U={极差、差、中等、好、很好}是一个模糊集合,其子集(模糊性概念)称为模糊子集合,模糊子集取值自0至1中间任一数值(包括两端的0与1),分别对应极差、差、中等、好、很好。2.隶属度,描述元素属于这个模糊性概念的程度。完全符合该模糊性函数是隶属度为1,不完全符对合时隶属度为0,介于二者之间取0到1的中间值。3.确定隶属函数。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时,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隶属函数的确定,隶属函数确定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本文将根据专家经验法,即专家根据实际经验给出的相应权数数值来确定隶属函数。 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首先大致确定粗略的隶属函数,然后归纳结果反馈给专家,再次给出他们自己的意见,反复多次后,使得隶属函数逐步修改和完善。
(二)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思想是把研究的对象看成一个系统,对系统内多个指标进行分析,弄清各个指标在系统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给出各指标有关联的有序层次,然后由专家对每个层次的各指标进行客观比较,定量地给出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计算出每一层次所有指标的相对权重。
根据新疆绿洲农业的基本特征,在参考了大量关于绿洲农业的文献资料,结合新疆的特点之后,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了指标层的权重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看出,评价体系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全面地包括绿洲农业稳定性的指标,保持了指标的相对独立和完整性。可见,利用该指标体系来衡量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是可行的。
(三)隶属函数的确定
文中选取1985-2008年作为评价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的时间段,根据模糊数学的理论,将选取的评价指标和绿洲农业发展稳定的关系分为直线型函数、对数型函数、指数型函数、戒上型函数、戒下型函数和峰值型函数6种类型的隶属函数。对于这6种类型我们采用特尔斐法对各个指标的实际值给出相应的一组隶属度,此隶属度由专家给出,然后根据这两组数据来拟合隶属函数。根据新疆绿洲农业实际情况和对绿洲农业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各指标的函数类型。
(四)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总体评价结果
我们使用加权线性方法来完成各个指标的合成,根据本文的数据,将构成24×24矩阵,经过隶属函数变换后得到隶属度,矩阵的行列数不变,因此绿洲农业系统发展稳定性评价结果用Aj表示,其模型为:。
其中Aj为第j年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总得分,Dij为第 j年第i个指标经过隶属函数变换后所对应的隶属度,即单个指标因子对农业发展稳定性的贡献,Wi 为第i指标的权重。
由SAS9.1软件进行矩阵运算,新疆绿洲农业1985-2008年发展稳定性总得分见表1。
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的评价结果主要根据文中选取指标的数据来确定。为了判断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的程度,本文参考了界定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的标准见表2。
表2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具体标准度量
从表2可以看出,近20几年来,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结果在0.3092―0.5464之间。稳定性处于较差的年份是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和1997年。处于中等偏下的年份是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6年,处于中等偏上的年份是2004年、2005年、2007年和2008年,由此说明,新疆绿洲农业总体的发展稳定性趋势是由较差程度逐步向着好的方向变化。 2008年农业发展稳定达到0.5464,处于中等偏上的程度,其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新疆绿洲农业在时间尺度上发展稳定性的状况。为此,我们可以得出新疆绿洲农业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稳定较弱的阶段,农业发展能力有所欠缺;90年代中期到现今,农业是处于一个中等发展稳定阶段,其稳定性程度有待提高,农业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政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传统农业一般表现为自给自足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不利于区域农业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各级政府需要培养和树立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合理调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度。这对于地处干旱区的新疆绿洲农业的稳定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二)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要有效推动结构升级,除继续发展种植业外,还应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把畜牧业作为重中之重,使其成为新疆农业经济的一个增长点。林果业方面要借助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质量优异、特色鲜明、市场需求大的名牌产品。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加工层次和深度,使农产品加工业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改善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在地下水越来越深的严峻现实面前,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水技术显得尤其重要。自治区政府和各级政府要制定节水灌溉的整体规划,新疆的南疆地区水资源极缺,从全局出发,合理规划耕地面积和耗水作物的规模,划定出节水灌溉的重点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
(四)防沙化、盐碱化,优化土壤质量
合理规划绿洲的土地开垦规模,有步骤地做好天然林保护和耕地治理工程,做好土壤培肥养地,有条件的全部使用生物肥,采取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翻压绿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的可耕性。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南疆农村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要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要适当增加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拨专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丁建丽.干旱区绿洲稳定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2).
[2]温晓南.半干旱区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8(5).
[3]袁榴艳等.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6).
[4]张金萍等.灰色关联分析在绿洲生态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6(7).
[5]袁杰等.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模糊隶属函数构建方法[J].控制决策,2008(11).
关键词:甘肃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050-02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历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产业。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量,二是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生产率。然而,人口压力和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而不仅仅依靠要素投入的无限扩张。因此,要努力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过程其实是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在农业资本增量投入不足的背景下,通过对农业资本存量进行战略性调整,把稀缺的、有效的农业资源配置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以及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应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对于甘肃省而言,农业供给要素的最大缺口在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农业机械设备落后以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要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甘肃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就要加大农村教育、农业基本建设以及农业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投资力度。
一、重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的作用
众多经济理论研究以及各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实践证明,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的农业增长方式是不可取的,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断发展农业的方式才是科学和可持续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种“公共品”,例如耕作技术方面的研究以及基础生物技术的研究等具有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利益上的非排他性。如果主要依靠私人部门对这些农业技术的研究进行投资,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公地的悲哀”,这就决定了政府在农业技术进步过程中要承担农业技术的主要提供者。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在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中的角色,充分发挥职能型、服务型政府的作用,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手段,提高执行效率,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农业人力资本水平
相关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对于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具体措施如下:(1)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设施的落后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要加大政府财政对于落后地区农业和农村教育经费的支持力度,大力改善落后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2)在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总量的同时,还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教育投资形式多元化,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辅的教育形式。对农民进行必要的经营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能够更快更容易的接受新技术、掌握新技术,从而为技术推广奠定基础。(3)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先进技术,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大力发展远程网络教育,解决集中学习带来的如住宿和交通等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发掘现有的教育资源。
三、改善农业灌溉条件
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转变农业灌溉方式,从而改善甘肃省农业的灌溉条件。农业节水技术主要包括:输水技术(通过渠道衬砌,可减少渗漏60%左右,渠系水利用率可提高10%―25%);先进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灌、喷灌、雾灌等);田间节水措施(平整土地、大畦改小畦、长沟改短沟等);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即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需水规律,在关键期进行灌溉,适当减少灌溉次数)。选择这些技术时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农民种植作物种类,因地制宜,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节水农业发展模式。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节水农业技术,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从而由被动抗旱转变为主动抗旱。在灌溉区(包括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嘉峪关五地市,该区域是甘肃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年均降水200mm左右,农业用水主要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推广微灌新技术,即微喷灌和滴灌,扩大种草面积,降低灌水定额,减少灌水次数,提高灌水效率。在丰产区(即甘肃陇南、甘南两地州,该区地处秦岭山地西段,自然降水较为丰富),在利用地表水灌溉时,以渠道防渗为主,采用现浇混凝土U型渠道防渗、塑料防渗等措施。利用地下水灌溉时,采用固定管道输水,配套地面移动软管。在干旱地区(包括白银市、定西市、庆阳市等,该区域降水稀少,季节分配不均),农田要覆盖保墒,减少蒸发,如对田间作物进行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减少无效蒸发;修建蓄水池、雨水窖等,收集自然降水,利用流动机泵抽取河边的泉水,延缓土壤中的水分流失,保证作物能够充分吸收到水分,从而达到作物全面丰产。
四、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农业是弱质产业,自身资金积累能力有限,而且农业利润较低,经营风险较大,难以形成有效资金吸纳能力,这就决定了农业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只能通过国家(集体)和金融机构投资。因此,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提高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和财政用于农业投资在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依法加大农业部门资金和预算外支农资金的筹集力度,选准财政支农政策的重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在鼓励农民自主投资和加大政府财政投资的同时,可以通过财政贴息、财政参股和财政担保等多种形式,不断吸纳、带动社会资金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从而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五、推动农业前沿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不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农业方面新的技术发明及创新都可能给农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因此,要坚持科技兴农战略,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前沿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甘肃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科研体制不合、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科研人员缺乏、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为此,要继续坚持科技兴农战略,推动前沿技术不断进步。
(一)引进农业先进技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科研激励机制
建立以企业为主导,政府和农民积极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发展各种性质的民间科技服务组织,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他们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导者。鼓励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政府要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增加对农业科研的资金投入。在现实中,通过微观利益诱导,调整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激励农户对科技的有效需求。
(二)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率
首先,以现有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基础,逐渐放活用人机制,鼓励教学、科研、技术推广部门科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改革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通过把科技推广与科技人员的报酬进行挂钩等各种激励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的农技推广服务。其次,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科技承包,改革科技体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转变为服务型的经济实体,使其服务功能与服务实力同步增强。一方面,要鼓励国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承包、技术服务的方式参与到农业关联产业的建设;另一方面,要鼓励、扶持农民积极发展民营科技,逐渐形成科研引进、生产、推广、经营一体化的组织体系。最后,要创建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做到重点技术研究一批,推广一批,应用一批,为甘肃省的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 郑晶.中国农业增长及其效率评价――基于要素配置视角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 熊崇俊.中国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J].农业经济,2008,(11).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智能化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农业发展展现出了另外一番面貌,农业发展越来越重视现代化、信息化,但是我们所面临的挑鸩⒚挥屑跎伲如何保证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保障食品的绿色安全,还有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运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合理的整合到我们传统农业上,是现代农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在传统农业的工作机制下,农作物的种植和培养,包括浇水、驱虫、施肥、温控等,全部靠的是农民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感觉,而农民们的经验不一定可以适应所有的情况,环境、气候的变化都会给农业的产量带来影响,纵观整个过程,不可控因素众多。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种植上,智慧农业已经得到重视并有很大的技术发展和运用,知识的处理、互联网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在国内,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和发展,一直处于基础阶段。
二、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近几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我们发现并总结了一下几点主要问题:
1.信息传播渠道的不畅通。我国农村接收相关农业技术应用信息的渠道较少,大多是从书报或广播电视中获得,但是这些渠道往往信息传播速率较落后,且并不应定十分准确。即便我国农业研究等机构或组织在农业技术发展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也很难及时将前沿信息准确传播到农民的手中,这就导致资源的浪费,技术的落后。
2.我国信息化技术较国外起步晚,发展慢,技术不完善,人才也比较匮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我国没有实行很长时间,并且没有得到政府及社会的重视,这导致技术水平的不足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匮乏。加之我国农村网络体系所覆盖的地区不够广泛,农民接收信息比较落后,不利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技术合理运用,不利于及时得到新技术实践经验的反馈并进一步完善新技术。
3.技术设备价格高、不完善、安装困难等阻碍了我国农村农业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设备由于成本比较高,市面上信息化技术设备的价格也比较昂贵,这对于我国经济状况处于较低水平的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并且设备的使用需要基础的技术掌握,然而因为农村青年壮年外出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我国真正在做务农的人民文化水平和技术掌握水平并不高。而且市县级专门从事农村农业信息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学习农业类专业的,对计算机网络的相关专业并不十分了解。
三 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强信息化技术建设的几点建议
1.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做好信息化技术的相关建设。针对信息渠道不完善、信息化技术人才匮乏、农村经济落后不足以支持技术设备的配置的问题,我们应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针对性的逐个解决。政府应该合理调配和补充信息化技术人才到农村务农正在发展的地方,对农民信息化农业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的帮助,让农民敢于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我们的农业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中,提高各地区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积极性。接着,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关部门专项管理资金的监督和运用,确保每一笔资金确实是合理运用到农民技术发展上,没有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最后,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提供合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首先,结合各地区农业经济信息的管理,合理投入资金,以县乡为单位进行数据库的建设。然后采用合适的信息库运作装置,比如全球卫星技术等,确保各部门能及时获取到数据库里的信息。最后是合理运用信息化做科学的种植,减少错误农业种植方式导致农业的减产和病虫害的侵袭。
3.提高农民信息化技术了解度和专业素养,只有让农民弄清楚信息化技术是什么,该怎样运行,才能让我国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得到合理的应用,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民专业知识的培养,灌输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运用的积极意识。然后通过加强我国农民以及农业经济管理骨干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他们的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4.做好信息网络与媒体的结合。当今技术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普遍,并且互联网信息极具有高效性,我们可以合理运用互联网传递信息的这一特点,加强我国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但是在农村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体应用的还不十分广范,这样我们应该加强传统媒体的应用,传统媒体的分布较新媒体宽泛并且花费低。在农村进行信息化示范建设,对发展十分困难的地区采取政府资助政策,促进农业更好的发展。
四、结论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强信息化技术建设为农民的农村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不仅将劳力的投入通过智能化进行减小,还提高了农业培植的合理性,提高了产量,而且将为我国以后农业的生产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通过对信息化数据的掌握,更准确的了解作物的生长环境,不再简单依据农民的经验,而是具体准确的数据,让农作物的生长得到更优质的培育保障。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建设还不是十分完善,其中也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中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只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今后我国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运用将更加广泛,也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一、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当今社会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而农业科技人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作支撑,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现代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新技术的引进与运用,而农业科技人员是新技术引进与推广的主体。比如:如何应用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收;如何运用网络技术和智能化的数据技术,建立健全更全面的农业管理系统,使农业管理达到规范化、一体化。现在我们已进入知识化、信息化的经济时代,农业越来越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因此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只有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才能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农业技术队伍素质
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组成农业技术队伍,他们毕业于正规的农业院校,他们专门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解决了农业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以及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他们的知识是那个时代的,仅靠他们所学知识指导现代农业生产,是有点力不从心。比如我县农业技术队伍的现状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业院校毕业的,虽然具有中、高级职称,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学习,能够指导现阶段农业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仅靠他们现有的知识越来越难很好地运用高新技术。因此只有对技术人员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新的知识,才能逐步地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队伍,才能为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服务。
三、知识更新的途径
1.作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人员,要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对自己的学习一定不能放松,要对自己时时充电,通过自学农业或与之有关的课程,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更全面,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2.要定期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技术人员能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农业生产技术。比如,单位结合所需业务派技术人员进修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科技的转化。又比如,可聘请专家对技术人员进行直接培训,对不懂的现场咨询专家,这样可以保证学习效果。
3.要让农业技术人员走出去。“闭门造车”式的学习虽然是一种学习方式,但不是最佳的方式。基层农技人员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很少,仅通过杂志、书籍,电视、网络介绍的新技术、新品种了解一些抽象的信息,没有实地感受,更没有实践试验。因此,要让技术人员到农业新技术运用好的地方去参观、学习,让技术人员开阔眼界,把他们的先进技术、经验、方法早点引用到我县。总之,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只有不断更新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为人类创造出更多优质的物质财富。
作者:阎锦卫 刘俊玲 单位:清徐县农业委员会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099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所以积极地进行农业建设十分地必要。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来看,因为农产品相比于工业制成品有着较大的劣势,所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积极性受到了比较大的打击,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进行支农政策的调整,目的是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实现农业生产的稳步提升,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工业协调发展。简单来讲,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所以分析这种影响,并探讨财政支农政策的强化措施现实意义巨大。
1 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意义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农业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支农支出资金,所以说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业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财政支农支出可以有效地弥补农业产业发展的弱质特征。就现阶段的具体分析来看,农业产业发展受到的限制因素比较多,首先,自然环境和气候因素对农业的发展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其次,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也会加大农业产业发展的风险;最后,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等都会对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限制。所以农业发展的综合弱质性特征表现较为显著。财政支农支出可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所以说其对于农业发展弱质性的弥补效果较为显著。
二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而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础,如果其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进步便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中,对农业发展进行促进和强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的具体研究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仅仅依靠农业自身的积累很难迅速地实现,所以需要财政支农支出来进行资金支持的强化,这样,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才会实现。总而言之,农业产业的发展和财政支农支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掌握这种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强化现实意义巨大。
2 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上文的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中了解到,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财政支农支出可以有效地改善农业经济的增长环境,从而为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提供帮助。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及管理都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帮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完善,技术研究和管理改进也可以得到提升,所以农业经济发展的障碍得到了进一步的清除。第二是财政支农支出可以迅速地为农业经济提供大量的资金帮助从而实现农业发展的产业化,其产业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农业经济的规模扩大,所以说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有着显著的影响。
3 财政支农支出强化的措施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积极地进行财政支农支出措施的强化,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健的保证现实意义显著。
3.1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在财政支农支出强化的措施当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就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来看,地区不平衡的现象十分地普遍。因为这种不平衡的存在,所以各个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财政支农支出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因此在措施强化的过程中,需要详细地了解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建立与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匹配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简言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可以保证农业发展当中的持续的资金支持量,这对于农业经济的稳步提升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做好区域特点分析和针对性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建立价值巨大。
3.2强化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的监督
在财政支农支出强化的措施当中,另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对财政农资金的支出进行强化。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财政支农资金利用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些资金的支出必须要用在对农业发展有利的方面。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要对支农资金的支出进行监督强化,而监督工作的强化需要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对资金的支出进行核实和审查,通过监督机构的工作实现对资金去向的把握。第二是对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使其在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价值。简言之,对支农资金支出监督需要利用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作用,所以实现这两方面的作用提升效果明显。
3.3建立多元化的财政支农资金融资机制
在财政支农支出强化的措施当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建立多元化的财政支农资金融资机制。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是要实现农业经济的普遍性提升。但是从目前的财政分析来看,因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财政的支持,所以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存在着持续性较弱的局面。为了实现财政支农资金的充裕,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财政支农资金融资机制,通过此机制的建立,可以拓宽支农资金的获取渠道。因为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所以财政支农资金的充裕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资金量在增加,支农的力度也在加强,所以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综合化,也达到了预期的发展目标。
3.4不断优化财政支出支农结构
在财政支农支出措施的强化当中,财政支出支农结构的不断优化也是一项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从目前的分析来看,财政支农资金的下拨都是通过支农结构体系来完成的,如果支农结构不完善或者是较为冗杂,整个资金的到位效率会变得十分地低下,这种资金到位效果的低下会影响到资金作用的实际发挥,因此要想将资金的作用得到最优的发挥,必须要对支农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就目前的支农结构优化来看,主要的内容有两项:第一是进行结构环节的完善性建设,这样可以保证结构运行的流畅性。第二是进行结构环节衔接的紧密性建设,通过衔接的强化,支农结构运行的缺陷得到了补充,所以其整体运行效率在明显地提升。
4 结论
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积极地分析二者的关系,然后对其影响进行全面性的把握意义重大。在掌握了基本影响的情况下,从农业经济发展的立场出发,对财政支农支出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并实现其强化,这样,财政支农支出在农业经济发展当中的应用价值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整个农业发展也会实现大幅度的提升。简言之,就是掌握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然后对支农措施进行强化,农业发展的现代化速度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刘佳,余国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5).
[2]孟志兴,孟会生.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
[3]吴其勉.福建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拓展的C-D生产函数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入选理由 秉承办现代化、开放式教育的宗旨,致力于农村4类人才的培养培训,加大服务“三农”的力度,“小学校”释放出“大能量”。
亮点 县级电大是电大系统伸向农村的前沿,根据江都市农村教育的现状和“三农”对教育的要求,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都学院近年来从大力培养培训农村4类人才入手,不断加大服务“三农”的广度和力度。
以远程教育为载体,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为满足广大农村乡镇管理干部、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学历提升的需求,学校以电大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为载体,有针对性地提供成人学历教育,先后开设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等专业,共招收 “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1236人。同时,学校积极举办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推行学习方式自主化、教育管理监控立体化、教学支持服务人性化,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江都,目前有40%以上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是学校开放教育毕业的学员,有50%以上的财会管理人员是学校的毕业生,在乡镇村支书、村主任和村委队伍中有70%以上是学校“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
以地方成校为阵地,培训新农村建设致富人。近年来,江都高效规模农业发展迅速,尤其以花卉苗木、优质蔬菜、特种水产为首的高效农业比重上升到45%,产量效益明显提高。结合地方农业发展现状,学校及时拓展服务“三农”的技能培训项目,以13个乡镇为中心,以地方成人学校为阵地,以园区种植大户为对象,围绕本地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专业指导和跟踪服务。
以联合办学为抓手,转移新农村建设富余人。学校联合有关部门,针对本地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复员军人等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建筑、电子、机械等具有地区优势的行业技能培训。截至2012年共计完成600多名复员军人培训任务。
以社区学院为基地,造就新农村建设文明人。一方面,学校以社区学院为龙头成立“农民学堂”,利用广播、电视、网站,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文化休闲、国家政策法规等学习资源,同时积极开展电脑基础、保健、绘画等各类大众技能培训和文化培训。针对“问题”农村青年,学校与司法部门联办“社区矫正教育中心”,帮助矫正对象改正不良行为,同时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学有一技之长。另一方面,学校主动为广大农村社区群众举行各种文化活动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学校的体育场、图书馆免费开放;专门建立了服务农民的一站式服务大厅,有咨询台、报名处、农技知识介绍报栏和培训成果展示等,让农民学员在享受服务、学习培训的同时受到文化熏陶。
专项资金设立以来,财政投入已从2007年的1500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45亿元,累计6.3亿元。支持领域逐渐覆盖了蔬菜、农作物、畜牧兽医、资源环境和农产品加工安全等12个农业领域。7年来,项目承担单位逐年增加,全省范围内累计共有107个单位获得了专项资金资助,吸纳了包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省林科院、省家禽所、省淡水所、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和淮海工学院等一大批省内主要涉农研究院所和高校,以及苏果超市、雨润集团等大型科技企业的优势科研力量。不但解决了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而且在项目选题、立项、资金配置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释放了较为充分的科研自,真正将自身专业优势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有效提高了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1.2实施成效通过统筹实施,专项资金已成为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的标志与助推器,有力地支撑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是重点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为粮油安全和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开展了水稻、小麦、玉米和甘薯等大宗农作物的品种创新研究。围绕高效农业发展,开展了蔬菜、林果和花卉等园艺作物的品种创新研究。围绕生活质量提高,开展了猪、羊等畜禽和鱼类、蟹类等水产品种的创新研究。二是研发了一批具有大面积应用前景的新技术,为江苏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储备。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的兽用生物制品、植物病虫防治、循环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安全技术等领域成果丰硕,体系初建,并已跨入国家支持序列,体现了较强的竞争实力和产业支撑能力。三是建立了生态养猪、设施蔬菜和秸秆利用等产业技术体系,引领了江苏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专项资金依托体系整合了全省范围内的科研机构、涉农高校、龙头企业和基地等科技创新资源,这些资源既保证了专项的有效实施,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具有较强的后发效应。四是取得了以项目实施带动人才结构优化的明显成效。专项资金始终围绕加快创新人才和学科团队培养的主旨,力主向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倾斜,蔬菜、园艺、畜牧、加工和循环等领域已先后有8个学科团队被列入“2013年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同时,设立了探索性项目,为后续重大项目、重要成果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兴建了适应不同技术应用主体和成果示范方式的模式创新基地,积极推进地方农业主导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转型。借助创新资源内联外合的组织形式,专项资金统筹各方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合力,提高了自主创新成果的显示度和应用水平。
2专项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集成创新的目标成果导向模糊
专项资金始终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专注于重大公益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逐渐形成了品种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体系类项目和探索性项目几大类别,研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创新项目初期只是将主要成果目标定位于品种、技术等单一点上的创新,尚未实现由技术点到技术面再到全产业链覆盖的集成创新,集成重大科技成果的目标导向并不突出。随着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创新需求的不断升级,这一现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对于集成创新的要求,科研团队与科技成果分散存在的状态,难以从整体上组装集成出具有影响力和冲击力的大成果。
2.2缺乏利益趋同引导的组织方式
当前,传统农业优势技术研究领域在研究内容与学科建设上普遍存在重叠与交叉,一些能够体现新兴农业发展趋势,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先导、前沿产业和边缘领域并不容易获得支持与重视。而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组织方式相对分散,承担单位的基本科研单元又普遍较小。因此,在没有统一科研目标导向与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引导的状态下,各申报主体之间难以形成明确的团队分工与层次排位,容易将项目的立项与执行定位于分“盘子”和抢占资源,进而对自身所掌握资源和信息形成保护意识,加剧彼此之间条块分割,甚至可能出现恶性竞争。有限的资源难以聚焦,不仅无法促成紧密的学科体系,也难以在团队建设中产生聚集优势,同质化趋势将不断降低科研协同创新效率。
2.3过程管理与绩效考核有待加强
专项资金由财政厅委托省农科院组织实施并负责项目的全程管理,此举解决了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激发了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但是专项资金所涉及项目的数量、领域、单位和专家的体量较为庞大,项目执行期间有限的管理人员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监管,不利于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另外,目前专门针对专项资金项目特点与目标的绩效目标考核机制尚未真正建立,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若对成果产出与转化的激励不足以拉大科研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那么思维方式将难以摆脱“重立项、轻过程”的老套路。
3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模式的建议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各方力量的支持,专项资金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的光辉历程,对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带动了财政支农方式的转变,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为全国科技创新方式的探索提供了参考。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需求,根据专项资金的运行现状,结合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要求,针对性地提出关于改进专项资金管理运行模式的一些建议如下。
3.1贯彻落实顶层设计,明确项目管理目标
通过积极创建和宣传重大科技成果培育的目标导向机制,强化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管,培育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科研成果的意识已经在科研人员中初步形成并得到统一。围绕这一工作重心,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应借助科研绩效评价、政策倾斜等渠道,最大程度调动和提升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通过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凝聚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攻关能力。特别是在重点项目和奖项的服务支持上,要把专项资金作为推动全省重大科技产出的主要抓手,由省农科院牵头,策划遴选出重点部署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并从项目申报、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等环节开展全程化、便捷的项目管理服务。科研管理部门立项前就要引导科研人员先行一步,紧密围绕当前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与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需求,结合团队优势与科技成果的定位和特点积极引导,为提高科研人员对重大项目的占位申报和主持实施能力做好铺垫与准备工作。
3.2调整学科结构布局,构建交叉型创新团队
针对创新专项申报主体分散不成体系的现状,一是建议在全面梳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调整学科大类结构,进行统筹分类,按照农作物、动物、生命环境、食品与信息及加工与装备五大类别设置一级学科群。再由学术委员会讨论按照领域划分设立二级学科组,每个二级学科组内部都可以选出一名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由所在团队根据当前学科发展的现状,提出3~5年的学科发展规划与成果目标方案,经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生效。只有通过调整现有学科结构布局,才有望打破单位内部各个小团体的利益堡垒,聚集优势科研资源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二是重新组合包装全院科研力量,打破“专业所—研究室—项目组”的单一框架设置,以二级学科组为基本单元,以专项资金为平台,探索建立以产业为主线,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导,以重大成果产出为目标,以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为原则的多层级人才培养机制与学科交叉型团队建设机制,进而在全省范围内深化有特色农业科研单位之间的联合协作,加快构建江苏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竞争有序和支撑有力的良性发展格局。
3.3强化立项审核,规范评审机制
专项资金所支持的项目数量与资金体量在持续增加,现有科研管理力量难以确保过程管理的全面性。为降低项目风险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管理部门应根据所划分学科类别建立专家库,旨在汇集各领域的归口专家,从源头上为项目启动把关,避免盲目立项。遴选入库的专家只负责对各自归口领域内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竞争性进行综合评判。一般项目可通过问卷或打分的形式完成,重要项目的评审则需会上讨论,并全部参加盲审。对于科研人员则要求坚决破除“分盘子、要经费”的消极思想,敢想敢干,且能够提出明确具体的支持要求和保障需要。项目的最终立项必须签订合同书与成果责任状,明确界定实施的具体时间段、负责人和详细成果,同时启动责任追究与末位淘汰制。对参与的专家不设身份限制,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成员均可以自荐或推荐的形式入库。同时,为提高项目审核的效率与可操作性,所吸纳专家除特邀顾问之外均需参加针对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考核和成果产出的统一培训。管理部门可邀请专人对专家进行培训,培训后方可参加评审。
3.4调整项目结构模式,提升集成创新能力
建议专项资金调整为前瞻性项目、体系类项目、产业类项目、应急性项目和推广服务类项目五大类别。设立前瞻性项目,旨在为原始创新提供一个宽松的探索环境。专项资金应针对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进行长期性的非项目化支持,不设置目标绩效考核,鼓励尝试,包容失败。通过加强高新技术的前沿跟踪研究,为新兴学科发展与冲击高层次奖项打好基础。其中,也包括设立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研究服务的软科学课题。设立体系类项目,旨在围绕培育重大成果的目标导向,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资助范围,围绕产业发展重大关键性技术需求建立全省同类优质资源协同攻关的合作机制。设立产业类项目,旨在搭建多元合作创新平台,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动具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建议将该部分项目选题完全向市场与企业开放,科研单位负责把握研究的大方向,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与市场需要给出具体命题并享有成果最终知识产权。设立应急性项目,目的在于处置农业生产过程或科研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重大突发性事件或问题,为高层管理者决策及时提供处置方案或政策建议。根据紧急程度,可随时成立应急课题组开展工作而不受选题范围、申报流程等常规要求的限制。设立推广服务类项目,旨在依托科研项目成果的熟化程度来设立的一种孵化与推广应用型农业项目,通过其对农业科研成果的中试熟化,客观、真实地评价研发成果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效用性,从而降低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使用风险。其承载着农业服务活动所需的物资、资金和机制等,是沟通科技创新与实际生产需求的桥梁,是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度低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是提高科技服务实效的主要抓手。
3.5搭建立体监管网络,拓展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