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时间:2023-07-10 17:34: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第1篇

一、现阶段国内旅游行业在农村发展和保护传统文化工作的实际情况

二十世纪后期,国内的旅游行业才开始走向农村。今天,国内农村旅游已经进入了全盛时期。农村旅游行业已经逐渐成为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农村基层群众创造了经济效率,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现今农村的传统文化却面临着商业化的冲击。虽然人们对文化保护的意识有所提升,但是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还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和变质。使今天多地农村的传统文化商业气息过重。

二、传统文化和在农村进行旅游开发的关系

(一)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是传统文化

农村传统优秀的文化是农村开展旅游行业的基础与灵魂。农村传统的田园式生活能够使游客融入自然,远离快节奏的喧嚣式生活。使游客身体放轻松的同时,能够使游客的精神层面得到极大的放松和满足。

(二)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

在农村旅游业开展之前,农村处于闭塞状态,与外界交流极少。但随着农村旅游行业的兴起,国内外的游客来到农村,体验着农村的生活和人文情怀。这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农村的优秀文化。若去云南走一遭,能够看到许多不同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称呼都具有民族特色。例如,彝族男子叫做胖金哥,女子叫做胖金妹;白族男子称为阿鹏,女子叫金花等。这些都是当地的特色文化。

三、国内旅游行业在农村的发展对保护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一)在农村大力发展旅游行业能够增强村民对于传统的优秀文化的保护意识

随着来到农村旅游的游客们对乡村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对于农村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如对农村旅游设施的建设、对于名胜古迹的保护等,都是人们意识提升的表现。

(二)在农村过度的发展旅游行业使传统文化更加趋向于商业性质

农村旅游过快过热的发展,使农村每一天都迎来大量的游客。原本单一的旅游线路已经无法满足数量众多的游客的需求。再次开发的线路中,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中掺杂了许多商业化的元素,使当地传统文化变了味,使农村文化逐渐的在流失。

四、如何进行传统文化保护并且促进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

(一)完善在农村发展旅游行业过程中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规章制度

在旅游行业在农村发展增强人们对于文化保护意识的基础上,必须在农村形成保护文化的规章制度。对于一切可能造成文化流失的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明确的规章制度不能提醒农村基层群众,同样对于前来农村旅游的游客也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力。开启全民共同保护文化的模式。

(二)注重保护农村的原始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农村的原始生态环境和质朴的人文环境是农村旅游行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保护农村的原始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就是在促进当地经济的向前发展。注重农村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能够保证村民和游客精神方面的满足。保护乡村最为质朴的一面,发展农村的特色文化,有利于国家整体文化的发展。

五、结语

第2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农村社会影响的具体表现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置身于中国国情,要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这块土地上进行,当代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承受者,当社会化过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于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情感,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对当代农民发生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传承的长期性:我国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大国,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遗传形式在农村世代延续,这种传承和影响将是长期的。它包括有意识的传承,就是通过教育等形式:也包括无意识的渗透,是指通过一些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生活在农村这个环境中,一代一代的农民遵循着一定的生活方式、习惯行为,其传统思想渗透到正常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各个方面。

第二,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一惯性和渐变性: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某些行为模式、思想观念、性格情感,一旦形成就将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其表现是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一惯性。但是,什么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受时代的变化影响,无论其传统文化多么固执,都会印上时代的烙印,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农村的渐变性。

第三,传统文化在农村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的内涵丰富,一方面包括一些有益的,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养性的重道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人贵物贱,重人轻神的人文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人和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对我国一代一代的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一些消极和落后的因素,如唯古是法,唯古是宗的认识价值取向;“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道理:“天下变、道亦不变”等唯心哲子;重人治轻法治及所谓“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等特权思想。这些又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两面性是并存的。

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农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往我们采用的是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方法,就是将传统文化全部否定。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通过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来达到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其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点:任何新文化的创造都不可能割断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延续性,它不能离开也无法离开已有的文化传统,在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开拓,才有可能创造自己时代的文化,才不至于中断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样,未来中国新文化的发展,要从传统中吸取养料,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民族精神主要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也可以说,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民族历史越悠久,民族文化越丰富,该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就越深遂,也就越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世界上没有不贯穿民族精神的民族文化,也不存在不体现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我们在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3篇

[关键词] 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意义

【中图分类号】 G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14-1

黎族是我国南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琼中、乐东、白沙、昌江、保亭、陵水等县和三亚、通什、东方等市以及散居在万宁、儋州、澄迈、屯昌、琼海、定安等市县,居住面积占海南省总面积一半以上。黎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民间文化正面临猛烈冲击,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势在必行,并且意义重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总理曾于2007年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有过如下精辟的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可见,在中国文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传统文化。

黎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传统文化一样有着多种的属性。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区性、传承性、社会性、时代性、多样性、相对的独立性等等。黎族传统文化最突出的是它的丰富性、多重性和善交流性(相溶性)。

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黎族民间的土生土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黎族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依靠本民族的民众传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不仅要服务农民,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参与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认识到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唯有如此,新农村文化才能有生命和活力。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摸底、整理,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发展是加快黎族地区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

一、有利于培育新农村文化建设基础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镇文化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单调,不良文化趁虚而入。各种扶贫、社会资助对于满足黎族地区农村文化需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被动式的帮助,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降低了。要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政府部门送文化下乡很必要,但本地的文化队伍培育更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跃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另外一些形式多样,深受百姓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引导培训,培育成为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产品。现在中国的政治经济飞速发展,要对传统文化的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改造。

二、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耳相传的特点决定了传承人的核心地位,传承人是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的关键因素。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保障,鼓励其传承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村民参与非物质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组织乡村文化队,是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乡村文化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如何创作出民众喜好的文化作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离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谈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就成为无源之水。只有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挖掘和创新,农村才会更有生命力和活力。例如运用传统节日,就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有效方法。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最重要载体之一,这一属性决定了它在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拓展新农村文化建设融资渠道,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从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实践来看,旅游开发是普遍而有效的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或吸引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旅游价值。在海南黎族聚居的地区有许多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被发掘,如黎族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民间传说、音乐、舞蹈、传统医药等。都是人文资源亟待保护和开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旅游资源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优势,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是具有特殊诱惑力的民族旅游资源。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科学的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手段。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生存的“土壤”,而且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更多受众。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这些文化遗产引入到旅游开发中,可以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竞争实力。旅游还可以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还有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融资渠道在科学和保护的前提下的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弘扬和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能发挥旅游产业化的市场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筹集资金。

四、有利于促进农业合作协调发展

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工作室;课程基地;农村课改;农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2-0071-01

【作者简介】季陶,江苏省睢宁县古邳中学(江苏睢宁,221200)教师,高级教师。

近年来,当人们从喧嚣的工业文明中冷静下来,发现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精美的物品、工艺、技巧等,流淌着农民的生活智慧。这些智慧可能为工业文明生活提供全新的思维力量源泉。

我校的下邳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正是在关注传统文化、关注生活智慧上下工夫,建立相应的传统文化工作室,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在教育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传统文化工作室为课程基地提供教学空间

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历史上是东汉时期下邳国的中心,在这片热土上,涌现了张良圯桥进履、韩信千金谢漂母、“半部三国在下邳”、葛洪山炼丹等历史故事;有云牌舞、怀中抱子扇、御甜油、苔干、邳半夏、下邳粥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构成了下邳文化。不过,我们调查后发现,很多文化只存在于典籍、遗址里,学生甚至很多百姓并不了解和熟悉。

我们研究后,决定发动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地方文化。学生深入乡村采风,查阅典籍谱册、探访遗址古迹,上网查阅,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长了见识,增进了与家长的情感联系,更加热爱这里的村落文明。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讲下邳故事大赛”、“下邳文化知识‘一站到底’”、下邳文化剧本创作及演出、下邳文化游戏等活动。

活动的开展,为校本课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学校相继建立了“怀中抱子扇”“云牌舞”“剪纸”“御甜油”“游戏”“汉画像石”“校本剧”“模型”“泥塑”“苔干”等传统文化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单位开展相关传统文化活动,实施教育教学。

二、传统文化工作室为师生提供成长平台

近期,专家在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我们认为,“非遗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是教育,而教育传承更应关注文化智慧。

我校的下邳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建设,正是这一理念的实施平台,立足于传统文化工作室展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探索工作。

比如,“怀中抱子扇”是起源于古邳镇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百多年前曾获得国际银奖,这种扇子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我们的传统工作室又将从哪里开展工作?

通过走访,我们先找到此扇的传承人――已是七旬老人的农民艺术家。通过交流,我们发现,要编制一把扇子的确费功夫,备料、选料、编制等每一环节,都有细致而精巧的内容。

比如,从蒲草到扇子,中间有一个连接过程,先要把零散的蒲草系成一个完整的“扇帘”,再来编扇。而扇形不同,所选用的蒲草也有差异,粗蒲扇用56根宽蒲草,“操扇”“怀中抱子扇”用76根细香母蒲草,“掌中宝”用60根细香母蒲草等。

学生在欣赏艺术美之后,会发现,艺术美其实就是真实的生活,来自田野的艺术,带有一种质朴、环保、泥土的芬芳,更易打动人,更易让人着迷、留恋。

通过传统文化工作室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农村有了好感,有了想深入探究的欲望,当然会激发他们认真学习的愿望。

这样的传统文化工作室,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有更多的教师积极投身进来,地方政府已经把我校的“下邳文化”作为一个景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友人。

三、传统文化工作室为农村教育带来了新机遇

城乡教育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专家们都在研究如何缩小这种差距,从硬件投资、软件教师培训,做过来做过去,收效还是不太明显。其实,大家的核心点都是在当今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范围里,而没有关注到农村教育的独特实际,让农村学生以城市学生为追求目标,差距越来越大。

传统文化工作室的创建,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关注农村学生身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让这些农村学生具有更多的“田野属性”,即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乡村。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乡风文明 文化 双重性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系统的提出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法治、社会安全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中文化作为影响力最广泛的元素,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的重要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作用,另一个是精神文化提高人类综合素质的作用。物质文化是有形的、易变的,精神文化则是无形的、相对稳定的。

一、乡风文明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和变化。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政府逐步发展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急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相对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西方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渗透和融入到我国的文化市场中来,同时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化,我国主体文化正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之我国对传统文化继承的缺失,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流失,我国的本土文化正面临着被外来文化覆盖和同化的现实。

文化是人类实践的反映,实践是文化的本质属性然而文化又能指导实践。文化冲突是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文化建设中,应该着重突出我国特有文化的优势,汲取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应该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补充我国的文化建设。如果过分依赖国外的文化理论那么我们势必会被导入一种误区,使我国自身的文化走入僵局,更容易陷入被西方文化西方同化的尴尬境地。

二、在文化的双重性中探索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在物质文化中文化显性作用

目前我国存在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由于一直对农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村文化管理系统几乎成为摆设。加上长期以来文化建设只是“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这些文化发展形式过重强调外部植入而忽略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培育过程。这种植入文化的发展模式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缺乏生命力,一旦停止外部文化输入农村文化的发展就会陷入僵局。

当代农民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经历土地承包的新型农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有一定的物质文化需求,手机,电脑等新的科技设备的购买逐渐增强。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对电脑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还是相对浅薄,在利用互联网等便利网络资源查询信息方面还是相对落后。通常电脑在家里成了摆设,有的成为孩子的游戏机,还有的仅仅是当起了电影设备,对于网络科技信息的利用还是相对较少。

2.在精神文化中文化隐性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精神生活贫乏,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认知缺乏主动性。另外农民对于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农忙时农民没有时间学习,农闲时农民大多看电视、打麻将、玩扑克等活动为主,很少人会主动学习提高自己。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依据,农民自身主动性的缺乏是目前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

三、对乡风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的对策

1.重视隐性作用的影响

第一,改革农村文化的发展机制。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过多依赖外部力量,忽视了依靠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很多农村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问题,传统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淡化。改革现有机制提高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文化能人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文化主体,拥有文化主导权,带动大多数农民都能积极的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去。

第二,重视传统文化地位。农村是相对封闭,是具有相对封闭传统文化的社区。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农村社区中,重视和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对提高乡风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带动农村自身物质文化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2.提高显性作用的影响

第一,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镇政府应当提倡各个村建立图书馆为农民提供学习的客观条件,另外政府部门应当扩大家电下乡的覆盖范围和财政补贴力度,扩大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以及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利用原有广播文化站体系继续对农民的主体意识加以正面引导。

第二,针对农村的实际开发技术性教育体系。农村自身教育条件有限,很多人义务教育结束后就不再接受再教育,有点只是传统的农业技术,致使很多人一年到头都只是收入甚少。开发农村技术教育体系,可以使农民自身的技术教育提高的现代水平,拥有先进的思想,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利用自身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农民网络课堂的建立。对于农民用电脑的技术专门开设网络普及班,有利于农民在农产品种植或养殖中处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也有利于在购买种子和销售产品时也可以多渠道供销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小云,赵旭东,叶敬中.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

第6篇

一、把文化扶贫工作列入领导的责任目标

文化的落后不仅使经济发展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且成为滋生社会丑恶现象和犯罪的温床。当前,搞好文化扶贫工作,不能仅仅局限在为贫困地区农村办几件好事,也不能当成临时性的社会文化福利活动,而应该当做刻不容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下大气力来抓。各级领导机关要制定文化扶贫工作计划,明确扶贫目标、手段、途径、步骤、物质保障、监督检查,以至验收认定等等,增强文化扶贫工作的目的性、预见性、计划性和主动性。

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对各个时期的任务和目标建立评价机制,将农村文化扶贫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以及农村群众的满意度等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严格评价流程,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做到奖惩分明。首先要把县级文化设施做大。重点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新华书店。其次,把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做强。给予指导和优惠性政策,增强文化活动中心的活力。最后把贫困村的文化活动阵地做活。积极发挥当地农村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的意愿,把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好。

二、千方百计筹集文化扶贫资金

缺少资金是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由于文化设施和活动匮乏,很多农民农闲和不打工时都以麻将打发时间,不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赌博、宗教和迷信等不良风气就会乘虚而入。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文化扶贫工程的硬件建设,不搞好这方面的建设,文化扶贫便成为空谈。

首先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是文化扶贫事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其次,积极向上争取到项目资金,如"村村通"、"户户通"、"送戏下乡"等工程,并且重点对农家书屋、文化馆站、文化活动中心配送相关设施设备,解决因硬件设备缺失而工作难以开展的问题。

其次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文化扶贫是一项长久的事业,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除了国家拨款建设外,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通过多渠道、多方面来进行资金筹集。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优势力量,形成政府、社会、个人的多元化投入。只有吸引和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来进行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才能增加各岗位文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酬,为开展文化活动的提供资金资金保障。

三、创新开展贫困地区的文化活动

在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建设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多样性、对农村有帮助的文化特色活动,更好地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使得农村群众有更多、更广的文化活动选择和参与空间。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是发展农村文化扶贫事业最有效、最稳定、最长远的方式。可以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名胜古迹、自然景观打造农村文化产业、文化品牌,形成特色文化,可以提升农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兴趣、政府对文化建设的动力、文化建设自身资金流动的活力。

作为一个传承几千年的中原古地,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对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其中很多传统文化技艺一直影响着我们,不断给我们带来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要努力发掘和保护即将消失和遭到破坏的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改造和创新,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可以选择一些乡镇先行试点,积极发展当地文化特色事业,形成当地独有的文化产品,并把有积极成效的文化活动及时推广。其次,向全社会征集农村文化活动可行性方案,选择条件允许、成熟可行的活动方案进行审核,把可行的方案优先试点。最后,积极鼓励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自主创新,对有积极效应的文化活动,政府应极大鼓励和资助力度。

四、加强贫困地区的文化队伍建设

农村文化扶贫事业的开展关系到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优劣,决定国家在农村推行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基础,关系到农村文化扶贫工作的好坏。因此,把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好,保证事有人干,农村文化扶贫事业才能稳定、持续、顺利的发展。

要发挥基层干部在文化扶贫事业上的作用,从新时期、新目标发展的需求出发,把先进意识和文化思想不断灌输到农村基层干部的头脑中去,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提高农村基础干部的整体素质,带领广大村民尽快脱贫。

第7篇

关键词:农民;自办文化;农村文明

随着党的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发展迅速,成果颇丰: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影院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广播电视村村通普及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农民自办文化也日渐兴起,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民自办文化不仅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还为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和农村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民自办文化的特点

所谓农民自办文化,就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所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标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1]这种文化实践活动的主客体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背景,以广阔的农村地区为舞台,以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着农民文化的精神实质。农民自办文化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来源于农民。文化源于生活,简单、鲜活、生生不息的农村生活是农村文化的活水源头。再加上农民自办文化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所以,他们以自己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为素材,描绘着属于自己文化的锦绣之卷。世代相传的文化积淀、日常生活的民俗习惯、以及被其所演绎的都市文化都是农民自办文化形成的重要元素。如果没有简单而又鲜活的农民生活为题材,农民自办文化犹如无水之源,终将渠干水竭。

其二,服务于农民。农民自办文化来源于农民又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民是农民自办文化的主要功能。农民自办文化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颇具乡土色彩,这样就更容易迎合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农民乐意并且容易接受以达到服务农民之目的。农民自办文化不仅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满足了农民的精神需求,还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减少了农民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稳定。

其三,准入条件低。农民自办文化起初是源于一种农民自娱自乐的文化艺术形式,往往是人们在茶前饭后或田间地头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它是完全由农民自己组织和参与的文化艺术形式,所以,形式比较简单,准入条件比较低。农民自办文化无论是资金、设备、人才条件等都要求不高,只要能够给农民自身带来欢乐,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可以列入农民自办文化之列。

其四,自主性较强。农民自办文化带有很大的自主性,因为,文化团队的形成大都是由一些具有相同爱好的农民自发组织而成。作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参与者,他们参与这种文化团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和需求。相对于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来说,他们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农忙时耕作,农闲时参与,半农半艺,灵活自主。

二、自办文化兴起的成因分析

事出必有因,任何结果的发生都有其必要的原因所推动。农民自办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如此,农民自办文化根源于农民自身的生活,是农民生活的产物,是社会文化中的传统文化。而当下农民自办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除了这种固有的根源关系以外,还有农民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依恋以及农民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切合自身发展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所以,农民自办文化兴起与发展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在动力: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一方面,农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民有经济能力消费和享受精神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经济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农民物质生活的丰裕,就必然会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前,人们物质生活条件落后,整日为吃饭、穿衣、居住等发愁和奔波,无暇顾忌自己的精神生活,所以,那时农民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没有什么要求。但是,现在却不同以往了,人们经济收入增加了,他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吃好、穿好、住好等物质条件的改善,他们还对享受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要求。农民自办文化以其固有的乡土特色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农民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依恋。民间传统文化是由民间劳动人民创造并延续下来的一种极具传统色彩的通俗文化,它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民俗文化简直就是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传统文化对农民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复兴有着重要作用,著名作家冯骥才对民间文化曾这样描述:“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2]而民间传统文化主要是借助于农民自办文化的形式来延续和发展的,所以,农民对自己民间传统文化的依恋,使得为农民自办文化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促使了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二)外在动力:政府的扶持和经济效益诱导

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外部原因,外在动力是促进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有力杠杆。一方面,政府的引导和支持。2005年中央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以来,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日渐重视,将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此期间,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和鼓励,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文化部门服务等措施,使得农村文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文化综合站、农村书屋、乡村影院等文化设施大量增加,挖掘并保护了许多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村文化各类资源得到应有的开发。当然,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特别是政府降低了农民自办文化准入条件、简化了农民自办文化的审批程序以及对农民自办文化的优秀典型给予了表彰和奖励,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民自办文化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利益的诱导。农民自办文化按是否营利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公益性农民自办文化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农民中的文化爱好者自己组织进行无偿演出的文化实践活动。经营性农民自办文化是指以赢利为目的,并相应地收取一定费用来进行演出的农民自办文化实践活动。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不断渗透到农村文化产业当中,使得大部分农民自办文化市场化,再加上农民自办文化以其固有的特征能够切实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因而,较之于官办文化而言,农民自办文化在农村有更为广阔的市场,所以,在农村越来越多的文艺爱好者投身于农民自办文化事业,促使农民自办文化不断兴起和快速发展。

(三)客观条件:准入条件低,自主灵活

农民自办文化最早是源自一种简单而又通俗的农民自娱自乐的文化艺术形式。虽然,历经多年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形式趋向于多样,但是,较之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而言,特别是与官办文化相比,农民自办文化依然具有设备简易、自主性强、灵活性大、准入条件低等优势。农民自办文化所需要的设备资源都来源于农民的现实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所进行的演出形式也比较灵活自由,演出所需人员条件要求比较低。往往都是几个具有一定表演技能的文化爱好者,以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为设备,在传统节日或者农忙之余的一种即兴表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民自办文化对其从业人员准入条件要较低,人员参与没有过多的条件限制,出身于农民的他们不用将自己捆绑在文化演出之上,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半农半艺和灵活自主。因此,自主、灵活、准入条件低等特点使得农民自办文化极其容易地扎根于广大农村地区,并以其较高存活率茁壮成长。

三、农民自办文化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农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指引下,农民自办文化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得不到必要的经济支撑,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农民自办文化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缺少应有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农民自办文化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其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是农民自办文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着整个农村地区农民自办文化的协调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农村文明建设。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且地域差异明显,特别是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性严重制约各地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作为农民自办文化发展主体的农民有较好经济能力去挖掘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也有能力组织自办文化团体用于发展和繁荣该地区的文化事业。若是经济条件差的农村地区,农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都难以保障,文化事业则更无从谈起。

其二,建设和发展经费短缺。资金短缺是农民自办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要瓶颈。农民自办文化是一种农民自己组织的文化娱乐形式,因此,不像官办文化那么容易得到政府的资金补贴。所以,很多情况下,某些地区,虽然传统文化底蕴很深,但是,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发展传统文化,以至于传统文化只能奄奄一息濒临绝迹的危险,例如: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的地方曲目“二人台”;另外则部分农民自办文化团体迫于资金问题,导致无人参与,被迫解散,以及某些传统文化由于缺少政府资金的扶持,导致后继无人,被迫中断,走向绝迹。

其三,品牌特色尚未形成。近几年来,虽然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大多数是大同小异,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别具特色的农民自办文化相当稀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自办文化团体难以形成自己的优势品牌,导致多数农民自办文化团体缺乏竞争力,难以真正立足于农村文化市场,不能做到,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四,缺乏经营和管理经验。农民自办文化团队大多数是由农民自发组织而成,往往是以共同的爱好

为基础,几个具有表演技能的文艺爱好组织而成,或者是以家庭关系为纽带各家庭成员所组成的团队,他们没有系统的经营和管理经验,因而,常常会因为经营不善或者是管理不严而导致团队发展受阻,走向解散。

四、对农民自办文化实现繁荣发展的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对促进我国农村问问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把扶持农民自办文化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作为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3]来抓。针对当前农村自办文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农民自办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首先,政府需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农民自办文化的资金需求。针对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资金短缺对其发展的制约,政府除了加大直接投资以外,还可以通过民间资本参股政府控股的形式吸引民间闲散资金用于农民自办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为农民自办文化提供更好的设备、器具,以更好的发展条件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其次,政府需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政府的政策的扶持,就是要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农民自办文化的准入条件、简化农民自办文化手续办理程序、提高农民自办文化参与者的待遇等方面入手,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好必要的政策支持。再次,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自办文化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农民自办文化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仅包括农民自办文化的参与人才还包括农民自办文化团体的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政府可以通过办理教育培训班和加强城市文化和农民自办文化人才交流与学习的形式来提高农民自办文化人才的素质,强化农民自办文化管理人才的能力,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最后,政府要加强农民自办文化的制度建设,规范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农民自办文化的迅速兴起于发展以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比如:有的农民自办文化团体利用流动大篷车的形式,进行迷信活动和;还有的是虽然打着文化活动场所的名号却进行聚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些违法活动不能给农民带来任何的政能量,只能使更多的农民上当受骗,增加农民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使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更加不稳定,所以,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二)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毋庸置疑,农民是农村文化的创造者,是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实践主体,所以,在繁荣农民自办文化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为此,首先,必须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同志曾经指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4]农民自办文化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民自办文化的兴盛成败。所以,我们要充分相信农民所具有的文化艺术能力、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挖掘农民的文化潜力。对优秀的民间艺人和民间文化团队要树立典型并给予鼓励和表彰,以激发农民的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次,要尊重农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统文化是农民生活的积淀,是农民的精神血脉,同时又是农民自办文化中极具乡土特色的部分,所以,要发展农民自办文化,保护农民的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而要保护农民的传统文化就必须尊重农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就必须帮助农民去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再次,要维护好农民对文化的享受权力。维护农民对文化的享有权,就是在农民自办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做一切为了农民,一切促使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措施都是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为目的。要让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符合农民生活的实际需要,激发农民创造文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将农民自办文化打造成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

(三)合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

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除了发挥政府职能和农民的作用,还要注重其他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想促使农民自办文化的持续和协调的发展,就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农民自办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首先,要深挖民间传统文化,将乡土文化的特色转化为优势,最好形成自己相应的品牌,以自己的独特品牌优势走出本土,引领农民自办文化建设之路。例如:经过赵本山等人的不懈努力,具有东北特色的“东北二人转”以自己独特的品牌“刘老根大舞台”走出了白山黑水,走进了千家万户,服务了更多的观众。其次,要引进和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为本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提升本土文化的竞争力。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依托民间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向外来文化学习也更加重要,特别要学习城市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优秀元素,增强农民自办文化的生命力,例如:学习城市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现代元素,轻音乐、摇滚、现代魔术等。再次,加强农村与农村、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享优势文化资源,促进整个农村地区文化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总之,目前,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于发展,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维护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文明建设的发展。但是,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我们必须着力切实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清除障碍,为社会主义农村文明建设拓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剑忠.关于农民自办文化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5).

[2]赵婀娜.新农村建设要注重传统文化保护[N].新华 日报,2006-04-08.

[3]彭庆新.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大力扶持农民自 办文化[EB/OL].http:///bbs38 92417.

第8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幼儿教育中小学学生

陆坪镇是福泉市和黔南州境内苗族聚居的主要乡镇之一。它地处福泉市东部,东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市、黄平县,南接本市凤山镇,西界黎山乡,北交地松镇,全镇幅员面积174平方公里,总人口19000余人。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水量充沛而清澈的浪波河穿越全境,森林覆盖率高达56%。境内世居的苗、水、布依、彝等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的45%以上,其中苗族又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5%左右,大多操苗语黔东方言,是黔南和黔东南两个自治州多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长期以来,陆坪地区的各族人民像当地优美和谐的青山绿水一样,水融,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相互学习,自然形成了以苗族为主的浓郁民族文化带。每年的春节期间、特别是农历“六月二十四”传统民族节日期间,镇内和周边乡镇的各族群众都会自动汇集到陆坪街上唱歌跳舞,尽情联欢。苗族和其他民族的芦笙舞、板凳舞、竹竿舞、飞歌、山歌、酒歌、情歌、莲花落、踩高跷、刺绣表演、银饰制作、传统技艺和农业科技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展演精彩纷呈,连日不断,吸引着凯里、黄平、麻江、瓮安、都匀乃至贵阳的民族文化爱好者们前来观光,参加联欢。各地客商也纷纷抢抓商机,进行商品展销和洽谈生意。近年来,镇内一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表演队伍和优秀歌手在福泉市和黔南州的文艺演出赛事中多次获得好名次。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不断促进着当地和周边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农民外出打工势头的日益旺盛,现代传输信息的飞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特别是各种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逐步削弱甚至失传的危机。在镇内各少数民族青少年中,会说本民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了,穿戴本民族服饰的人不多了,会唱民族歌、跳民族舞的人更难找了,熟悉本民族历史和习俗的老人也逐渐凋谢了。在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如何保护、传承和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或言乡土文化?既是各民族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摆在基层党委、政府和文化教育部门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近几年来,在陆坪镇党委、政府和黔南州、福泉市民族宗教、文化教育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陆坪中学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传承民族文化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陆坪中学是一所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初级中学。她的生源主要是当地各族群众的子女,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升入高中和中专(中技),大部分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针对当地农村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而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逐渐消亡危机的实际,陆坪中学从2006年3月起,开始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积极承担起传承乡土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学校开展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刺绣和民间绘画(烙画)等课余教育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也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赞誉。这项活动既传承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又激发了各民族学生传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加深了各民族同学间的交流和友谊。特别是一些在民间逐渐被遗忘的民族歌舞和技艺,不但在校园中找到了传授的平台和众多继承人,而且通过青少年学生的对外表演和参加各种展演比赛活动,扩大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社会影响,深受各族群众的欢迎。陆坪中学的实践说明,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大有作为;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幼儿教育和中小学学生抓起。

一、在幼儿和少年时期传习民族民间文化,自来是各族民间的传统习俗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子女走向社会的第一课堂。不仅少数民族,汉族家庭也同样重视对幼儿和少年的人生启蒙教育,包括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灌输。所谓民族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服饰、历史、信仰、习俗、礼仪、民族精神、文学创作、艺术形式、民族歌舞和传统技艺,等等;从狭义上讲,至少应当包括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文艺、民族歌舞和民族传统技艺这些内容。以苗族为例,孩子们从丫丫学语开始,父母就会教他们说苗语,唱苗歌(儿歌),讲祖宗历史,学苗家礼仪等;稍长,则带领他们模仿大人劳动,男孩学放牧耕作,女孩学挑花刺绣,养成勤劳朴实美德;进而再学习苗家歌舞,钻研传统技艺,参与社会交往等。无数苗族文化的传人和民间技艺高手,就是在父母、哥姐和周围大人们的口传心授、潜移默化中成长起来的。这种从娃娃抓起的传统教育,至今仍然保持而且应当继续保持下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和发展进步,特别是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子女和汉族娃娃一样,很小就接触广播、电视、书画、报纸等各种媒体传播的文化;年青的父母因为外出打工或忙于务农经商,或父母本身已远离了本民族文化,他们不再像祖辈那样重视对子女的民族文化灌输;孩子们一到学龄,就进入学校忙于读书,成天接触的是书本、课堂和社会传播的文化知识,没有更多时间接受父母或祖父母的民族文化熏陶。这样,他们就不像长辈那样对本民族文化有较多的学习和熟悉机会了。这种在传习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时间和空间的缺失,只能寻求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来弥补。“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就是弥补这种缺失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之一。

学习传承本民族文化是一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学校应当利用幼儿和青少年模仿能力、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家长、老师、学校都要积极营造学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氛围,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积极搭建展示学习民族民间文化成果的平台,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内涵。陆坪中学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教授学生学唱的苗族民歌和学跳的苗族舞蹈,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整理、创作和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形式。它既具有苗族歌舞悠扬婉转、古朴刚劲的特点,又具有幽默潇洒、灵巧秀丽的风韵。例如在当地流行的苗族“板凳舞”,其各种舞姿最能体现苗族人民的神采风貌。“板凳舞”所具有的那种或憨厚、洒脱,或坚韧、大方,又稍带泼辣、舒展的姿态、动作、动感特征,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吃苦耐劳、质朴善良,胸襟开阔的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只有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体验,逐步磨合,融会贯通,才能用舞蹈的形式娴熟地表演出来。没有从小养成的生活体验和长期训练,临时拼骤起的“舞蹈”必定笨手笨脚,缺乏它应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幼儿和少年时期抓起是最佳选择。

二、在中小学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最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素质教育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习不能仅仅死啃书本。要让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包括传习民族民间文化。陆坪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古老的民间传说,纯朴的民族风情,古朴热闹的“二郎歌会”、悠扬婉转的“马郎情歌”,热情奔放的苗族芦笙舞、板凳舞和铜鼓舞,绚丽多彩的苗族织锦、挑花和刺绣,精美的民族蜡染、民间绘画和烙画艺术,等等,都是绝好的教材。这些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和艺术作品,都显示出各民族同胞的勤劳和智慧,体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发展素质教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幼儿和少年时期,是实施启蒙教育、开发智力的打基础阶段。青少年时期学到的知识往往是终生受用的。如果青少年时期学习的知识过于单薄,那就好比瘦弱的“豆芽菜”,难于长成粗壮的大树。青少年时期的知识基础打扎实了,对未来的成长进步和发展大有益处。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中小学中渗透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用本民族的语言、风俗、信仰、传说、民歌、舞蹈、工艺等教育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将其内化,感悟心灵,不仅能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把爱家乡、爱祖国的理念寓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教育之中,必然终生受用。陆坪中学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中,开设民族歌舞、民族刺绣、民族书画等课程,学生既掌握了统一的教材基本知识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排练的民族歌舞多次在本地“六.二四”等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福泉市“梨花节”开幕式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文艺演出中表演,受到社会的好评;学生的刺绣、烙画等作品也吸引了商家的青睐,一些人还准备投资开发。这对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乡土文化是一个不小的贡献。

三、在中小学生中培养乡土艺术人才,对巩固“两基”成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两基”教育要求“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读完初中和让文化低的青壮年认识多少汉字,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后备人才。陆坪中学在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中,本着发挥乡土文化资源优势,扩大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范围,增加传承民族文化与生活的联系,减轻学校和家庭的负担,培养农村艺术人才的理念,让更多的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含汉族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学到一、两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技艺,一批优秀学生从中脱颖而出。他们学以致用,毕业后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脱贫致富,增收创优和活跃农村生活的实践中,同时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学生参与到此项学习活动中来。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满足了广大青少年求知的欲望。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取得的成效明显。2009年5月,陆坪中学经过上级检验,被黔南州教育局、黔南州民族宗教局正式授予“黔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示范学校”称号。这既扩大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克服厌学、控制辍学起到了预想不到的作用。学校舞蹈队的王蕾同学,因家庭贫困,本人又有厌学心理,曾几度辍学。自从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后,她不仅在学习民族舞蹈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成为文娱骨干,而且课堂学习的求知欲明显增强,再也没有辍学的打算。

四、在多民族杂居地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由于历史的原因,陆坪镇的人口分布以南北流向的浪波河为界,明显存在“东苗西汉”的现象。即苗族主要聚居在比较偏远贫穷的浪波河东岸片区,汉族主要聚居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浪波河西岸片区,东西两个片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存在一定差异。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虽然没有发生过大的矛盾和纠纷,但历史造成的民族隔阂和民族歧视仍然在某些地方包括青少年学生中时隐时现残存着。通过学校有组织地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各民族同学更直接地了解和体验了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悠久苦难的历史和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认识到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自觉克服了过去对兄弟民族的一些模糊认识。大家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增进交流和友谊,树立起各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新理念。在开展校园内外的学习训练和演出活动中,各民族师生同台展示技艺,共同为学校和各族人民争光,自然增进了民族团结,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将来走出校门之后,必然也是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

五、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要着力解决和处理好几个实际问题

实践证明,传承、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幼儿和青少年抓起,从中小学学生抓起,意义重大,非常必要,是一条正确的路径选择。但是,由于这项活动还在试验和探索之中,自然也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还有一些不太完善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摸索,逐步完善和发展。从陆坪中学的实践看,至少有四几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师资问题。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一般都有一些当地土生土长、既具有一定的教学业务专长又熟悉本民族文化的师资。这是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最可宝贵的资源和最有利的人才条件。但可惜这方面的“高手”不多,尤其是真正熟练掌握民族民间文化技艺的中青年教师太少。陆坪中学的做法,是采取校内挖掘和校外聘请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一般性的组织、辅导、训练和管理,主要由本校教师承担;特殊节目、传统技艺的传授和辅导,则从社会上聘请民间歌师、舞者和掌握某项特殊技艺的艺人来教授。现在,高水平的民间歌手、舞者和艺人越来越少了,有些传统技艺已经失传或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应当抓紧抢救发掘,通过培养新一代的兴趣爱好,使之后继有人,绝处逢生。

二是活动经费的投入不足问题。“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不属于义务教育设置的课程,自然也未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但开展这项活动,少不了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例如聘请校外师资授课需要开支一定的课时费,购置必要的道具、乐器和民族服装等需要花钱,学生外出宣传演出的车费、生活补贴也需要用现金开支,等等。陆坪中学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从学校经费中临时挤出少量资金支持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但未满足开展这项活动的基本需要。他们希望这方面活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能通过学校挤一点、政府或上级文化教育、民族工作部门拨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办法加以解决。这不失为一条可行的思路,但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使之制度化,常态化,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9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民间传统文化;发挥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70-01

一、广大农民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主角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服务于农民,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农民创造新文化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既是民间文间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民间文化的传承者。文化建设自下而上地进行比自上而下命令来得实在、有效,农民的主角地位不能动摇,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农村文化只有深深植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中,才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比如,庄河东北大鼓在大连首批市级“非遗”和第二批省级“非遗”中都榜上有名。其主要特点是唱腔和韵白中所蕴含着的浓郁的庄河地方活色彩。秧歌在庄河地区流行较早,它将劳动人民粗狂、明快的步伐舞蹈化,其中时而夹杂着跑旱船、骑毛驴和人物小丑等表演。时至今日,秧歌已成为中老年人晨晚消遣娱乐乃至健身的首选活动,城乡广场、庭院随处可见。仅这个地区的大营镇的一百二十二个自然屯中屯屯都有秧歌队,有的屯还达到两支以上。

二、民间艺人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骨干

散步于广大农村的“民间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其艺术养分直接来自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起骨干和桥梁作用。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庄河市吴炉镇有个民间故事大王叫白清贵,能讲800多个民间故事。这个镇75岁的退休干部滕琏已结集出版了三部民间故事集,被有关专家评价为“最具活动的民间故事家和民间艺术家”。剪纸艺术很早即流传于民间。到了20世纪80年代,庄河剪纸日趋兴盛,每年举办剪纸大赛,推广和普及剪纸艺术,涌现出以韩月琴为代表的民间剪纸艺术家。近年来,韩日琴曾多次应邀到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文化交流,应邀参加奥运会、世博会剪纸展演。获国家级金银奖4次,3次获国家和省“金剪刀”奖,创建了大连市首个剪纸之家和4个小学生剪纸基地。被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委员会授予中国剪纸特别奖。

三、传统民间文化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根基

传统民间文化产生于本土,特别富于活力和渗透力,它们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历史,反映了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对此,要注重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首先,要充分发掘各地的人文资源、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设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其次,要积极开发具有传统和地域特色的书法、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人、名品。充分利用农闲、集市和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发展“本土文化”,很多原汁源味,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把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继承发扬下去,使之成为农民所享用的丰富精神财富。通过焕发民间文化艺术的青春,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血脉,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文化蓬勃兴起。

四、充分发挥传统民间文化的作用

民间文化是宝贵的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等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我们应该在深入挖掘传统民间文化丰富资源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引进、容纳、消化和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方面,不断加以创新,推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时代色彩的文化产品,打造出中国农村新文化的精品。

第10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挖掘;语文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02-02

“语文节目成收视黑马,1.2亿人收看汉字听写大会。”2013年10月19日,这则消息占据了全国各大新闻网的头版――据相关部门公布的重点电视节目全国平均收视率调查结果,10月18日央视1套和10套并机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没有明星大腕的压场,也没有金碧辉煌的舞台,却拿下2.6%的收视率,排名第一。从暑期席卷而来的《汉字英雄》(河南卫视),到好评不断的《中华好诗词》(河北卫视),再到正在热播的《汉字王中王》(安徽卫视)……语言文化类节目在收视火热的同时也让人思考:这些节目似乎是带着宣传传统文化的使命而来,它们所折射的是全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而如此关注的根本原因,却是现实生活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的确,面对西方文化汹涌而至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上热衷于过洋节日,吃洋快餐,沉迷于“日风韩流”中;学习上又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在外语的学习中……而农村的孩子(特别是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课外生活的贫乏,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正确的引导。课余时间大多数是在低俗无趣的漫画、游戏中度过。本该离传统最近的他们,却越来越远离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面对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到让传统文化充实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在语文字词的教学中体验文化魅力

世界上的许多文字到现在大多已“死”掉了,但汉字一直发展延续了下来。汉字是表意文字,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得每一个汉字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了解一些必要的古汉字的常识,在识字课堂上也能把我们悠久的文化随机传承给孩子。

一些汉字看似简单,在识记过程中却极易与其形近字混淆,教师屡教,学生偏偏不改。教师若能从汉字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特点出发进行讲解,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字形结构的把握,还能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如“彩虹”中的“虹”字,低年级学生常常书写为“彩红”,虽然只是一个偏旁的不同,但在他们的思维里,下意识地认为彩虹与虫无关而与色彩有关,所以无法进行区分,正确记忆。此时,就可以从偏旁入手,讲解“虹”字的由来:古人根据虹总是出现在雨后这一现象,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龙,古文中有“虹饮于河”的说法。“虹饮于河”的意思是说虹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黄河里喝水。而虫字旁,在古代并不仅仅指昆虫,还指如蛇般的动物,比如龙。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作了偏旁。(见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这样,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引起了学生丰富的联想,既能与形近字“红”彻底区分,又能激发学生去探索字词中的文化色彩。

还有些汉字,复杂难记,单从偏旁入手,难以奏效。如“蒸”字,笔画繁多,单纯分析字形,效果不好。此时,可以从“蒸”字的古体入手,依次出示其各个时期的演变过程,通过讲解其每一部分所蕴含的含义,发挥想象力,进行识记。如下图(依次为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甲骨文“”(豆,盛具、炊具)“”(双手,托举、敬献),表示利用锅中热汽将盛具里的食物蒸熟。金文将甲骨文中的“豆”()改变了,像多层的蒸笼,且冒着蒸汽。篆文加“火”(),强调蒸糕需要持续烧火,并将表示蒸汽的部分写成“”。隶书“”将篆文的火上部分写成“”,将篆文的“火”写成四点底“”。最终演变为今天的“蒸”字。

经过这样一番演说,学生不仅仅是识记了一个汉字,同时对中国汉字的发展史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被传统文化熏陶,从而也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突显传统文化精髓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仅储存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课本中的《三字经》、《论语》、《百家姓》、《唐诗宋词》、古文古典名著节选等等都是经编者再三斟酌的经典内容,大都是脍炙人口、传诵久远的名篇名句,无一例外地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记。这么多精品,其背后所掩藏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多深厚自不必说,其他一些经过精心选编录入教材的文章,也或多或少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了。

比如低年级的节气歌,短短二十八个字,在学生朗朗上口的同时,适当讲解其中含义,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先辈们在农事上所体现出的智慧,并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意。《古井》、《塔石》等课文也处处透露出人们的勤劳、善良,由此,便可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感受更多的传统文化美德。

学习《藏戏》时,可以引申出其他剧种,这些戏曲种类无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了解藏戏特点的同时,也激起他们对其他戏曲形式的浓厚兴趣。从而了解了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知道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有北京京剧、浙江越剧、安徽黄梅戏、东北评剧、河南豫剧等。

三、利用课外阅读的平台,润物无声、悄然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作为教师更要不失时机地做好引导,在课余时间积极向孩子推荐相关的经典著作优秀文化遗产,让孩子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例如古典文化代表的四大名著,对小学生来讲要求也许有点过高了,但是四大名著儿童版在各家书店都可以找到,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对孩子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们到高年级的时候,他们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此时就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文字不深奥且饶有兴趣的古代文学作品了,如《世说新语》、《项脊轩志》等等。这样,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语文知识积累,同时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在孩子成长历程中,潜移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开展形式灵活的语文活动,在无形中吸收文化营养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传统文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节日文化都可以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活动学习要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巧借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加文化积淀。例如,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乡风民俗及文化生活”的调研学习活动。有的学生收集家乡的有关神话故事和著名景点的图片;有的搜集当地历史名人和故事,有的收集家乡的一些谚语、民歌……开展这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可以使孩子感受家乡文化的内涵,做到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学生们可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虽然搜集的资料不多,但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并且通过交流评价,感受到家乡独具魅力的自然和人文风貌。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引导、激励,让学生徜徉在古朴而厚重的民间文化里,用手中的笔去书写内心深处的家乡情。

第11篇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文化体育工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跨越,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逐步提高我县的文化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文化体育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推动发展繁荣、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着力推动文化体育的大繁荣大发展。

一、我县文化体育基本情况

(一)城乡文化体育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县积极挖掘历史文化,接通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强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了以县城为主体、乡镇为纽带、村级为重点,特色村寨、传承点为补充的四级文化服务网络。

(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新建规模均为国家一级馆的县文化馆、图书馆。文化馆占地面积1765平方米,建筑面积3996平方米;图书馆占地面积1281平方米,建筑面积3326平方米,并投入大量资金配备了相应的设施,已于20__年7月投入使用。乡镇文化站建设方面。大桥文化站被评估定级为__省一级文化站。完成了哨冲、牛街、龙武、坝心、新城等乡镇文化站的主体工程建设,改造、修缮了宝秀、龙朋2个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室建设采取上级投资一部份,村民议事集一点,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在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好、积极性较高的农村率先实施。目前,全县已组建乡村文化室100余个。

(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样

一是利用春节、五一、国庆及周末等节假日,频频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览,举行专题文艺晚会,县城共有各类文艺演出队伍21支,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参与文化娱乐蔚然成风,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都要举行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200余场次,极大地活跃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是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活跃农民生活为主题,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一批为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农村演出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三下乡”文艺演出受到群众的喜爱。“2131”工程惠及农村,放映一系列适合农村观众观看的科技片和故事片。全县共有农民业余演出队500余支,每年在春节等各类节日举办各类演出1000余场,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

三是图书馆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馆藏图书达20多万册,已实现数字化管理。新建图书馆已接待读者5万余人次,图书馆网站点击率达100多万次。信息共享工程正在建设中,县级节点已投入使用。积极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在全县115个村委会都设立了“民兵之家”图书室,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有力保护和传承

我县认真贯彻实施《__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有力保护。20__—20__年,完成了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形成县级保护名录246项,州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123项,4项被列入__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海菜腔、烟盒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设立了龙武镇粟树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宝秀镇小冲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为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我县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和民俗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全县共开办17个民族文化传承班、7个烟盒舞传承点,把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培训班办到农村、学校,采取老年带中年、中年带少年的方法,传承歌舞、刺绣、民族传统乐器制作等民族民间艺术。整合了原有的演出队伍,从农村民间艺人和农民中招聘演员,面向市场,发展演艺产业,多次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严格按《彝族烟盒舞》保护方案积极开展工作,20__年共组织“广场烟盒舞”培训活动16次,参加人次达1万多人次,既丰富了广场文化,又传承了民族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民间艺人后宝云、施万恒、阿家文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人。文化部命名__县为“彝族烟盒舞之乡”、哨冲镇为“花腰彝族歌舞、刺绣之乡”、龙朋镇为“彝族歌舞之乡”。

(五)对外文化交流及宣传工作颇有成效

我县紧紧围绕打造__文化品牌,建设民族文化强县的战略,立足__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资源,挖掘历史文化,提炼人文资源,以优秀的精神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烟盒舞、海菜腔、花腰歌舞、女子舞龙,仆拉大鼓舞等资源打造我县文化品牌,充分展现__文献名邦风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狠抓对外交流演出,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了__的知名度。

20__年,民间歌手李怀秀、施万恒在首届“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中一举夺得了原生态民歌对唱组金奖。五名花腰歌手参加第二届全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获得优秀歌手奖和优秀表演奖,李怀秀姐弟的海菜腔对唱获得擂台赛最高奖─歌王奖,并在20__年全国青歌赛中获得原生态组金奖。在我县摄制完成的以展示我县彝族花腰民风民俗为背景的影片《花腰新娘》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奖等。以民族民间文化元素为基础创作的各类文艺节目屡获殊荣,1999年参加“国安杯”百龙大赛获金奖,多次参加“群星奖”等高级别的比赛。成功举办的四届“花腰歌舞节”,每年举办杨梅节、荷花节,每年都要组织20多批次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使__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烟盒舞、海菜腔、花腰歌舞、花腰女子舞龙等__民族文化现象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关注,民族文化对外影响不断扩大,__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特别是花腰歌舞《凤舞龙飞》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相约北京20__”文化活动的演出、西部博览会开幕式演出、央视《同一首歌》的演出任务圆满完成,使我县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得到广泛的宣传、推介,为进一步打造我县的民族文化品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加大

我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20__年,出台了《__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于20__年对古城进行全面普查,把古城区具有较高的价值的192间古民居和其它古建筑列为县级保护民居挂牌保护。陈氏宗祠、企鹤楼被列为全国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新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项,全县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67处,文物藏品达1231件。认真做好各级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宗祠、企鹤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来鹤亭等文物的维修正在有序进行中。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在积极申报郑氏宗祠、秀山、文庙建筑群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在文化市场和出版物市场管理工作中,我县始终坚持“繁荣发展、服务管理”的工作理念,以网吧、图书音像、歌舞娱乐和演出市场等场所整治工作为重点,进一步规范 文化市场和出版物市场经营秩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全县共有文化产业经营门类12类,经营户257户,分布全县9个乡镇,社会各界投资文化产业的趋势明显增多,文化消费呈上升趋势,文化旅游日趋升温,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八)体育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20__年,结合“奥运年”举办了__县“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__县“迎奥运 庆新春”三人制篮球赛,组队参加了红河州首届少儿跆拳道邀请赛,举办了“太极柔力球”培训班,参加了州老年人运动会,举办了荣诚杯中国女蓝邀请赛、中学生运动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了全县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文化体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特别是经营性文化体育产业还处于较低水平,还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体制的改革还很滞后,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内涵挖掘培育不够,表现形式不够丰富,品牌特色不鲜明;二是文化体育建设的投入小,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场所规模层次还较低;三是文化体育产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四是文化体育市场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管理还不规范,发育不成熟,活力不足;五是人才激励和推出机制还不完善,队伍建设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各门类艺术拔尖人才数量极少。

这些问题,是当前影响我县文化体育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实现我县文化体育大繁荣大发展,任务相当艰巨。但我们相信,通过党委、政府的重视、社会各界和广大文化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使我市的文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四、今后的工作重点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终是要以学习实践的有效成果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今年是建国60周年大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建设将得到全社会的更加重视,文化体育事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继续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要求,坚持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两轮驱动,狠抓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文化品牌创造、激励机制的建立,加强文化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涵养能力建设,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抢抓机遇,力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有突破。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县文化体育工作的重点。当前,我们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做好图书馆、文化馆的设备、设施配套工作;加快__县体育场馆、演艺中心、博物馆的立项建设步伐;加快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健身工程、烟农学校和农家书屋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市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

2、打造精品,力求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五个一工程”为目标,充分发掘民族民间文化,狠抓文艺精品创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文化精品。精心打造烟盒舞、海菜腔、花腰歌舞、花腰女子舞龙等文化精品。以“三下乡”和“文化惠民工程”为基础,坚持“农闲抓农村,农忙抓城镇,节日抓重点,庆典抓特点”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活动。通过组织“我们的节日”节庆文化体育系列活动、乡镇文艺汇演、企业文艺展演、民间节日、群众文化专业技能大赛、庆祝60周年、建党88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等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优秀农民文化艺术团队。积极引导农村文化精品走入市场,娱乐大众。真正使文化贴近百姓,融入生活,让城乡居民在奔上“经济小康”的同时,享有“文化小康”深入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挖掘、收集、整理和传统特色艺术的开发,挖掘文化底蕴,突出特色文化,扶持文化精品创作。

3、创新思路,力求文化体育产业发展上水平。一是加强文化馆演出队伍的建设力度,为宣传__、推介__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加大民族民间艺术品的研究开发力度,充分利用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民间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三是做好图书馆古籍的普查、保护和开发工作,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创办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四是做好民族文化保护区的申报工作,依托我县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建成集农耕文化休闲园、民族民间艺术研发园、民族风情演艺园、体育健身园、文化娱乐园等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五是拓展文艺培训的空间,在打造品牌和增加收入上做大做强,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六是努力发展全民健身和国民体质监测等体育产业。

第12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041-02

一、贺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贺州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位于七百里贺江之要冲,扼楚粤之咽喉,秦代开辟的“潇贺古道”是古代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点之一。千百年来,南来北往的官员、戍卒、商贾、流民带来各地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与岭南百越土著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这里居住着汉、瑶、壮、苗、侗等十八个民族的二十多个族群,各民族、各族群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族群、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形成多民族多族群文化相互交融的和谐图景。

贺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在此融合、留下了诸多颇具特色的原生态历史文化资源:有潇贺古道、桂岭古道、谢沐关、鹰扬关等古道;有封阳古城、临贺古城、庆坪古城、东坪古城、独柱山古堡、富川古明城等古城;分布着数百座古老的村庄,二十多座古风雨桥,十八座古戏台和部分石龙桥;保存有众多的寺、庙、祠、楼、馆、观、坛、塔、阁、宫、社、亭等宗教文化建筑物。现存古民居、古建筑存量丰富,这些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设计独特,颇具匠心,别具风格。考古方面,有孝穆皇太后先茔、国宝青铜麒麟樽、沙田古墓群、贺街古墓群、铺门古墓群、富川城北西汉墓群。自然风光方面,有姑婆山和大桂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贺州玉石林、路花温泉、大汤温泉、钟山碧水岩、十里荷塘,还有昭平七村、南乡滑水冲等南方原始森林。

这里居住的十八个民族的二十多个族群,民俗文化多姿多采。各民族、族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崇拜,构成不同的文化特征。各族群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有多达二十种的方言土语。民族风情古老而多姿,如瑶族的盘王节、情人节;壮族的三月三、庙会、炮期和歌节;讲古梧州话的山歌、傩面舞、小龙舞(蛇舞);瑶族的蝴蝶歌、长鼓舞;壮族的舞火猫、耍歌堂;土瑶的酒歌、情歌;苗族的芦笙、踏歌堂等等古朴奇异的多民族原生态文化。此外,还有各族群的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丧葬文化、婚庆文化、宗教文化等。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人才。相应的文化主体是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措施就是要保护传承人和培养新的传承者。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传承人保护制度,明确传承人的地位,除了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资助和扶持外,还可以赋予其一定的社会地位,给杰出的传承人创造适宜传承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可行的传承机制,帮助建立培训基地或师徒关系,通过授课、带徒授业等方式培养接班人,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文化自觉,使其技艺能够得到完好地传承。

2.投入资金,加强对传统文化进行物化载体的保护。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物化载体实行保护,使其发挥传承文化的功能。保护的途径多样,如:依靠科技,借助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现有原生态文化的存在形式进行保存和保护;建立图文声像等相应数据库,完成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系统,实现对工艺流程的详细表达、工艺存在的文化状态、物品的选择展示、民间艺人档案、传播传承方式、民艺品原材料及当地各民族、族群生活方式等文化存在方式的再现交互功能;开发虚拟修复与演变模拟技术,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等,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

贺州相当一部分学者都认识到这点,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现代化工具,长期深入到各民族各族群来了解、记录、宣传相应专业领域中的文化,为当地原生态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尽自己绵帛之力。

3.转变观念,加强宣传和教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也只有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和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与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来,让人民群众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宣传上,加大力度,明确舆论导向,对民间艺人要作好一对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上,其一,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在大、中、小学设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将民族文化等引入课堂,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聘请传承人深入学生传授民间文化等。通过学校教育,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打下基础。其二,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教育、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居民的教育,利用各种文化场所、宣传栏、论坛、讲座开展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和鉴赏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通过这一途径使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知识得到有效的普及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