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股票投资技巧策略

股票投资技巧策略

时间:2023-07-10 17:3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股票投资技巧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股票投资技巧策略

第1篇

【关键词】股票投资 投资失败 原因分析 投资对策

股票投资有“七赔二平一赚”之说,我国也大致如此。据统计,截止九八年底,“中国股民八成赔钱”(《西安晚报,经济专刊》99-3-23);时过14年,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好转,依然是“股民今年超过九成亏损 近四成赔钱过半”(《武汉晨报》12-11-27)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本文试对此问题作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股票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

股票投资失败的具体原因很多且各不相同,但以下几个方面是根本性和较为集中的:

1.外行居多。这是大多数投资者失败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影响股市状况、股价变动的因素涉及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多个方面。具体可归纳为:

(1)经济性原因,主要包括经济景气情况、财政金融形势、利率和汇率、产业政策、国际收支和外国股市等;

(2)非经济性原因,主要有国内政局、战争、灾害等;

(3)市场内部因素,主要有市场供求关系、股市政策等;

(4)企业个别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业绩、技术创新能力、利润分配情况等。

股市大盘及股价走势对上述因素的反应是超前的。所以,没有对上述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的能力,就很难自觉地把握大势和股价的运行方向和幅度。这样,没有相当的经济学基础以及对社会洞察力的大多数投资者,与掌握大量资金而且拥有强大阵容的分析人员的机构投资者的较量,其结果不言自明。要知道,进入股市,人人都是为了赚钱。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大多数人毫无优势可言,是处于劣势的。

2.入市时机和动机不当。一般地,自觉地有充分准备和进行了扎实的前期工作再进入市场的人是极少的。绝大多数情况是受周围同事、同学、邻居和朋友的影响或刺激而仓促入市的。股市一跌再跌,所知道的投资者的损失越来越大,大多数人就会有股市是不宜进去的感觉。例如某人赔了多少云云,暗自庆幸自己未予涉足,并坚定了不入市的决心。岂不知,这时候股市的风险得以释放,已是入市的良机。反过来,某人今日赚了一千,明日赚了三千,过两天又到了八千,有人就头脑发热了,快速致富的心理膨胀了,我还不如他的嫉妒情绪上来了,终于勇敢的入市了。莫不知,人家能够这样赚钱,说明股价到了相当的高度,此时进去,只能是凶多吉少。

3.缺乏自我认识。性格的不同,决定着各人适应的环境不一。股市是一个智力、意志和反应灵敏性较量的高效率场所。其中孕育着无限的机会,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大多数人的失败,是没有认识到自己其实是不适应这种现代式的较量的。

二、取得投资成功,避免失败的对策

以上分析了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那么,要成为一个成功者,其关键所在呢?

(一)投资前期准备工作

1.正确认识自己。入市前,通过对股市的基本情况和股票投资特点的了解,确定自己是否适应从事这种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活动。有无满腔热血倾注它,有无充分的时间研究它,有无充分的心理承受它,要做出基本的判断。要知道,股票投资是一种艰辛的高智力劳动,如不适合自己,请远离它。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去撞运气,那只是和自己的钱过不去。

2.争取家庭的认可和支持。投入股市的资金是全家的。个人的成败不仅改变着自己,也直接影响着家庭的生活。要考虑到整个家庭收入的水平、稳定程度、前景及负担情况。一定要安排好家庭生活,尽可能赢得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投资心态。否则,在后方不稳的压力下投资,很难设想有良好的效果。

3.掌握必要的投资知识、方法和技巧。逢低吸纳,逢高卖出是股票投资获利的基本过程。要在数千支股票中选择恰当的投资对象,并在动态中准确把握相对的高低点,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得当的方法和技巧。

(二)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投资理念就是投资者对进入股市投资所抱的态度和观念,以及对投资收益所抱的希望。只有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正确的指导操作。进入市场前,应对证券市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树立“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而错误的永远是自己”这一指导思想。

(三)遵守投资的原则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掌握和遵守一定的投资原则无疑对减小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是十分重要的。

1.不打无准备之仗。每次投资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情绪化的随机投资。

2.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并重。前者重在判断基本趋势,后者重在确定买卖点,两者的很好结合,才能有好的效果。

3.多头市场不做空,空头市场不做多。顺势而为,就容易轻松取胜,这在任何领域都是有效的。

4.操作失误,坚决止损。股票投资错误的纠正方式就是止损,不能让错误不断扩大。

5.忌恐慌和贪婪,保持平常心态。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度,到了一定的度,就会转向。高了还想再高,低了还想再低,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要明白适可而止。

6.收集股市资讯,掌握市场热点。股票投资在很大程度是是投资者判断的较量。要在股市中先人一步,必须收集各方面影响股市的信息,跟踪市场热点,这样才能掌握主动。

7.炒股为增值,不是谈恋爱。买进股票的目的是卖出股票盈利,舍不得卖出股票是不能达到此目的的,甚至由盈利变为亏损。要知道再好的股票也不可能永远上涨,只有卖出股票才能将纸上富贵变成现实。

(四)把握投资中的关键点

1.投资品种的选择。(1)选择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的公司股票,这些产业的上市公司往往能得到诸如减免税、优惠贷款等待遇而得以高速发展,目前如农业、高科技、基础设施类股票就值得重点关注;(2)高成长股,由于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卓有成就,公司的速度远高于一般经济增长速度和同行业平均增长速度,业绩较以往有明显增幅。根据价值规律,这种股票将向上定位;(3)机构重仓股,机构凭借较高的专业能力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对股票的选择都进行了精心的研究,且其资金实力雄厚,足以影响股价。选择这样的股票进行投资往往利润可观。

2.选择良好的买入时机。(1)跌势末期,股价在低位盘档已久,长线投资者可入场购进;(2)涨势确定之初,是中短线投资者入市的最佳时机;(3)行情上升途中的回档。股价触及30日均线调头向上时也是入货良机。

3.把握正确的卖出时机。(1)涨势末期,股价在高位形成盘旋形态,长线投资者离场;(2)跌势之初,是中短期投资者的最佳卖出时机;(3)空头市场中的每一反弹,都是出货的机会。

4.投资错误时的纠正。股票投资没有人能做到每次投资都正确。重要的是出现错误时能及时认识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处理。设立止损、止盈点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1)长线投资一般可设为10%;(2)短线投资者一般可以设为3%。

总之,要避免失败的痛苦,享受成功的喜悦,就必须得正确的认识自己,关心国家和社会;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确定自己行之有效的操作准则,并不断加以改进,做一个有心人,而这一切都需付出艰苦的劳动。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没有人能随便成功!

参考文献

[1]徐鹏.股票投资策略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2]彭澎.股票投资中的人因失误分析[J].中南工学院学报,2000(04).

第2篇

一、股指期货及其与股票的区别

所谓股指期货,就是以某种股票指数为基础资产的标准化的期货合约。买卖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时期后的股票指数价格水平。在合约到期后,股指期货通过现金结算差价的方式来进行交割。

股指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相比,有很多明显的区别:

1 股指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股票买入后正常情况下可以一直持有,但股指期货合约有确定的到期日。因此交易股指期货必须注意合约到期日,以决定是提前平仓了结持仓,还是等待合约到期进行现金交割。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最后交易日设在到期月份的第三个周五,期货合约每个月都会到期交割,持有的时间一般也只有一个月。到期就要摘牌。因此,交易股指期货不能像买卖股票一样,交易后就不管了,必须注意合约到期日,以决定是提前了结头寸,还是等待合约到期,或者将头寸转到下一个月。

2 股指期货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即在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投资者不需支付合约价值的全额资金,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履约保证;而目前我国股票交易则需要支付股票价值的全部金额。由于股指期货是保证金交易,亏损额甚至可能超过投资本金,这一点和股票交易也不同。投资者投资股票时,需要用全额资金买进相应股票,而股指期货可以用较少的资金进行大宗交易。根据对我国股票市场历史数据的分析及借鉴国际市场经验, 《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暂定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为10%,交易所有权根据市场风险情况进行调整。结算会员、非结算会员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交易所规定的保证金标准的基础上,对投资者加收一定数量的保证金。也就是说投资者只要付出合约面值约10%的资金就可以买卖一张合约。保证金交易放大了投资者可交易数额,提高了盈利的空间,使股指期货具有了“以小搏大”的杠杆效应。保证金交易在放大投资者交易金额的同时,也同比例地放大了投资者的风险。若交易保证金为10%,投资股指期货相对于股票或者现货交易来说,其风险便放大了10倍左右,当然其相应的利润也放大了10倍。这是股指期货交易的根本风险来源,也是股指期货交易的魅力所在。

3 在交易方向上,股指期货交易可以卖空,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因而股指期货交易是双向交易。而部分国家的股票市场没有卖空机制,股票只能先买后卖,不允许卖空,此时股票交易是单向交易。股票现货交易,要卖空就必须先从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数量的股票,然后卖出,但难度相对较大,在融瓷融券正式推出之前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没有卖空机制的股票现货市场上,只能通过做多获利。而指数期货交易就能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看空将来股票大盘,我们可以先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即先卖出开仓,将来股市下跌,股指期货也将下跌,通过买入平仓即可赚取大盘下跌的差价,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卖空对持有的现货股票进行套期保值。

4 在结算方式上,股指期货交易采用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交易所当日要对交易保证金进行结算,如果账户保证金不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否则可能会被强行平仓;而股票交易采取全额交易,并不需要投资者追加资金,并且买入股票后在卖出以前,账面盈亏都是不结算的。对于股指期货交易,当会员结算准备金余额小于零,并未能在规定时限内补足的以及持仓超出持仓限额标准。并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平仓等情况发生时,交易所对会员、投资者持仓实行强行平仓。因强行平仓发生的亏损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二、股指期货投资者面临的问题

为了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为平稳推出股指期货积累经验,中金所2006年10月30日启动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从仿真交易的情况来看,参与交易的投资者中,78%来自股票投资者,主要是股民中的散户,他们把炒股的一套思路带到股指期货市场,暴露出诸多问题。

1 满仓操作:从仿真交易的情况来看,许多投资者将股票投资中满仓操作的习惯带到了股指期货的交易中,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把每一块钱都要用足,不让资金空起来。这样做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指数的波动与投资者的预计方向相反,就会血本无归。更重要的是,由于股指期货实行逐日盯市制度,对每天的盈亏进行当日无负债结算,满仓操作会导致无法及时补足保证金,投资者的头寸就可能被强制平仓,最后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即使对市场判断正确,风险也依然存在,在市场交易异常的情况下,出于风险控制的需要,交易所和期货公司随时可能会提高保证金比例,一旦出现保证金不足,就会被强行平仓。投资者即使市场趋势预测准确,也可能在市场波动中爆仓而血本无归。

2 长期持仓:买入持有在股票投资中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投资策略,一些投资者因为时间的关系,长期被动持股的现象也不少见,但在股指期货投资中长期持仓却是非常危险的。在股指期货投资中,需要时刻关注的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的动态变化,保证金的多少取决于期货合约的价值,由于期货合约价值的提高,对保证金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另外,交易所和期货公司也会根据市场风险情况对保证金水平进行调整。在仿真交易中,中金所就曾多次对交易保证金标准进行调整,许多投资者因此穿仓,而且股指期货的到期交割制度也不允许长期持仓。长期持仓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到期不平仓。许多投资者不知道股指期货合约有到期日,还有一些投资者习惯长期持仓而忘记了交割,因此,在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中经常出现到期不平仓的现象,大量持仓都留到最后一个交易日,强制平仓的话。会释放很多保证金,如果在短期继续交易,集中购买,对市场和投资者都不利。

3 不及时止损:由于缺少严格的纪律,大多数的股票投资者很少用到止损。面对投资亏损,不少投资者都会长期捂着等待解套,因为总会等到云开雾散的时候,只要没有卖出,亏损都是账面上的。但在股指期货投资中,捂着等待解套不仅行不通,,而且非常危险,由于股指期货保证金交易的特点,投资者买入或者卖空合约所动用的资金,一般仅有10%左右,这意味着,当行情向相反方向波动的时候,损失在以10倍的速度在扩大。股指期货交易实行的是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当日结算后,投资者保证金余额低于规定水平时,将被通知要求及时追加保证金,否则将面临被强行平仓、乃至爆仓的风险。极端

情况下在赔完保证金之后还欠期货公司的钱。相比之下,股票哪怕连续几个跌停板,损失也有限。而且股指期货还有到期交割制度,到了交割期,不管投资者愿不愿意,都会进行现金交割,投资者可能永远也等不到“解套”的那一天。

4 单边做多:由于现行的股票市场没有做空机制,所以,对股票投资者来讲只能做多,但在股指期货交易中,投资者只会做多不会做空是很危险的,碰到了单边下跌行情,只会做多的账户就会爆仓;没有爆仓的账户,则是看着行情束手无策。

三、股指期货的问题规避

1 中小投资者应树立风险意识,理性参与股指期货。

衍生工具市场是典型的机构主导型的高风险市场,中小投资者虽然是市场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投资技能,抗风险能力低,没有足够的时间盯盘,所以对于股指期货应该谨慎理性地参与,加强对金融期货知识的认识,树立起对投资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意识,以利于金融期货市场长远健康地发展。

为了防止出现中小散户一哄而起、盲目炒新的局面,避免他们承担不该承担的风险,在合约大小的设计上应该主要考虑到机构投资者避险需求,提高股指期货的投资门槛。按照拟定300元的合约乘数,目前参与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最低门槛约50万元,客观上约束了资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的中小投资者过度参与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意识的不断加强,合约乘数也可能视情况而修改,或推出迷你型股指期货。

其次要加强培育机构投资者,推出股指期货基金。金融期货市场应当是主要服务于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国外的衍生工具市场70%以上是机构与机构之间的交易,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当然,它的发展离不开中小散户的推动作用。对于没有操作能力又希望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中小投资者来说,可以选择机构委托理财,所以应加强培育机构投资者,允许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推出股指期货基金、设计投资于股指期货市场的理财产品,满足中小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投资需求,引导其走向机构行为。

2 普及股指期货知识、加强风险教育。

很多投资者是基于证券现货市场操作思路进行交易的,对于股指期货所蕴涵的风险缺乏充分认识,股指期货的风险关键在于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股指期货是一个专业性很强、风险程度很高的市场,因此,普及股指期货知识、加强风险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中金所成立之后,中国证监会、中期协和中金所开展了一系列的投资者教育活动,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推出以来,参与交易的会员和投资者数量持续稳步增加。

3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操作技巧。

由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投资具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股指期货的投资中不能固守股票投资中的操作习惯和操作模式,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操作技巧。

(1)适当控制持仓:注意仓位和资金的管理。持仓比例一般不要超过总保证金的30%,如果纯粹进行短线交易,持仓比例可以在50%左右,剩余用于以后的操作。这样,在股指走势与判断相反时,可以从容补充保证金,在方向判断正确但时点没有把握好时,也可以追加保证金。相反,如果开仓仓位较重,就有可能因保证金周转不灵,被强制平仓,导致实际亏损。

(2)顺势而为、及时止损:在投资股指期货时,顺势而为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和市场作对。当发现自己的持仓方向与市场背道而驰时,切记不能固守或逢低摊平,要当机立断、果断止损。就象股票一样立即割肉出局。

第3篇

不妨给你一些小小的提示。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中,1900年可谓平淡无奇。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着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美国的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的42%。欧洲沉浸在繁华和希望之中,日本、德国兵强马壮,如日初升。那一年,希姆莱、霍梅尼出生,尼采死了。那一年,美国GNP为187亿美元,人口7609万人,其中纽约州726万人,内华达州只有42335人。

那一年,中国正在后的严冬,慈禧太后图谋废光绪立“大阿哥”,利用闹事,当作和洋人谈判的筹码,结果招来八国联军。那一年稍具成就的科技事件是傻瓜相机的问世和巴黎世界博览会。显然,站在100年前的任何一个天才,都不可能预测100年内的世事沧桑。现在我们在2007年的开端,同样无法预知未来100年。那么,有没有一种投资策略,可以在无法预测未来的情况下,仍然长期有效呢?

每当遇到难题,中国人的智慧就是去看历史。从过去的100年来看,确实存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它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需要理性、谦虚和坚持。接下来引用的很多数据,来自前几年荷兰银行和世界伦敦商学院出的投资收《百年史》,做这件事情的两个教授,叫Elroy Dimson和Paul Marsh,他们管自己干的活叫“金融考古”,从尘封的报纸和古老的记录中,重新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不要借钱给政府和银行

投资的头号天敌是通货膨胀,政府利用它的刀剑枪炮作后盾,用廉价的纸张油墨印刷货币,把老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真货实物弄走。如果你把钞票埋在后院的树下,那肯定是20世纪最大输家之一,因为根本无法对抗通货膨胀。简单地算笔账,假如你有1万元,假如通货膨胀率是5%,20年以后,其购买力只剩下35 84元;如果通货膨胀率是10%,那太不幸了,20年以后,你的1万元血汗钱,购买力只剩12.16元了。

如果把钱存在银行收利息,相当于把钱借给银行,这比埋在后院树下略强一点,不过,银行利率常常比长期国债的利率低,那么,不妨直接看一下投资国债(借钱给政府)在20世纪的收益率。

先以20世纪国运还算不错的英国为例。荷兰银行/伦敦商学院(ABNAMRO/LBS)长期债券指数,这个指数基本可代表英国长期国债。如果你在1900年初,以1万英镑投资于这个指数,到了2000年,它将变成188万英镑,按年折算,就是5.4%的年均增长率。听起来还不错。可是,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就远不是这么回事了。在20世纪的100年里,英国的零售物价年均增长率是4.1%,用这个物价涨幅去减国债收益,就令人颇为失望。这100年里的英国长期国债年均收益率,仅仅是每年赚1,3%。

长期国债赚得太少,短期国债就更不用讲了。如果你在1900年拿1万英镑投资,买入英国短期国债,100年后将会变成140万英镑,相当于每年5,1%的增长率,扣掉4,1%的通货膨胀率,仅仅为1%的年收益率。

20世纪英国的国债投资者,看来收益不佳。其他国家呢,有一项调查研究了12个国家,它们在今天看来,都算是20世纪残酷的国家间竞争的赢家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瑞士。如果投资这12个国家的长期国债,年收益率的前三名都是欧洲小国:丹麦2,7%、瑞典2,3%、瑞士2,1%。小国的百姓有时是幸运的,20世纪没经历过那些大国的动荡劫难,没有一统天下千秋万代的雄图壮志,也就逃过了德国、日本狂发货币盘剥百姓造成的灾难。

在这12个国家里,长期国债收益率最差的,就是三个野心勃勃的国家:德国-2,3%:意大利-2,3%:日本1,5%,全都是负数。更可怕的是,德国的统计数据中,还剔除了1922和1 923那灾难性的两年。1923年初,2万德国马克可以兑换1美元;10个月后,需要用6300亿马克才能兑换1美元。这种通货膨胀让所有的国内债务都一笔勾销,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国债都一文不值,几乎造成长期国债投资者100%的损失。这三个国家有个共同点,在20世纪都出过很多雄才大略的枭雄,可惜,枭雄辈出的国度,百姓往往不幸。

不过,话说回来,这学费也没白交。因为20世纪上半场吃的亏太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对通货膨胀视如洪水猛兽,至今仍未放松警惕。尤其是德国,它在20世纪上半场的通胀是最凶的,结果下半场却是这12个国家中最低的。物极必反的理论再次起了作用,20世纪下半叶,长期国债收益率最高的几个国家中,德国、日本均占前几名。

我们从20世纪的历史课中,学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借钱给政府,尤其是别借钱给雄心勃勃枭雄辈出的政府,当然更不用借给利息更低的银行。不过,如果由于爱国感情借钱甚至捐赠给政府的例外。既然是由于爱国,不是为了获利,当然不算是投资,他们将获得精神上的丰收。

享受股票的长期复利

通货膨胀的存在,留下了股票投资这条活路。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尝试了各种社会制度的试验,造成数以亿计人口的非正常死亡,体验了炫目的繁荣和恐怖的萧条。在这100年里经历了最好的和最坏的时代,风暴过去之后,我们发现,最“安全”的国债,其实是不足以依靠的陷阱;而“高风险”的股票,居然是最好的避难所。假设你在1900年初,将1万英镑投资于英国的整体股票(仍然以荷兰银行/伦敦商学院指数为标的),100年后它将变成1,6946亿英镑。强调一下,这里的股票是指“整体市场”的股票,而不是后文将提到的构成指数的成份股(它们的收益远远超过整体市场)。

要提醒一点,在刚才讲的股票投资里,你必须用每次分红得到的钱,再投资回股票中。拿红利进行再投资,是这种策略成功的秘密。假如你同样在1900年初,拿1万英镑投资英国股市,但是你把每次分红都消费掉,用来改善生活,那么,100年后,它仅仅增长为161万英镑,还不到1,6946亿英镑的1%,实在是天壤之别。你把钱投到上市公司里,牺牲你目前的消费,让它为社会多创造点价值。

巴菲特曾经说,他的投资原则只有两条,“第一条,不要亏损:第二条,牢牢记住第一条。”事实上,巴菲特所说的,并不是百发百中的股票神射手,而是说,只要保住本金,去享受复利,哪怕是缓慢的复利,都会是最终的赢家。

即使是从1万到1,6946亿的惊人增长,也只是10,2%的年收益率。20世纪英国整体股票投资的名义收益率,是

10,2%:英国长期债券、短期国债分别只有5,4%和5,1%的名义收益率。这项调查中12个国家的股票收益率排名中,前四名是瑞典8,2%、澳大利亚7,6%、美国6,9%、加拿大6,4%。殿后的四个国家,虽然在20世纪曾大起大落饱受摧残,但其股票收益率仍然超过其他工具,德国达到4,4%、日本4,2%、法国4%、意大利2,7%。这些数字看起来很平常,但是,把它们变得不平常的,是100年的长期复利。

当年欧洲金融的统治者罗思柴尔德曾说过,“我不知道世界七大奇迹是什么,但我知道第奇迹是复利。”如果你今年才25岁,一分钱也没有,但是,在看我这篇文章的读者,一般来说,只要稍微省点儿,每年存个1,8万元,也就是每月存个1500元,应该不算太难,第一年存1,8万,第二年再存1,8万,第三年再存1,8万……如此坚持不懈,存下来的钱全都用于投资。如果年收益率是10%,你25年后(50岁时)将拥有187万元,35年后(60岁时)将拥有492万元;如果年收益率是20%,50岁将拥有878万元,60岁将拥有5482万元。你退休时就不用担心养老金的不足了。

张志雄主编的《价值》杂志最近有篇文章,一个署名丁当的作者算了笔账,1万元钱,30年算一代人,每年6%的回报,十代人之后(300年后)变成3900亿元。假如明朝末年的时候,你有一位曾祖爷爷存了1两银子,按照每年5%的回报率计算,现值是390亿元。

第4篇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显示,按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排名,2009年收益率低于20%的4只基金分别是宝盈鸿利收益、银河收益、申万巴黎盛利配置、天治财富增长,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9.37% 、9.71%、11%、18%,紧随之后的是华富策略精选,刚刚迈过20%大关,为21.07%。

为何这5只基金的收益率如此低?《投资者报》研究发现,仓位限制并不构成这些基金失利的借口,如华富策略精选基金的股票仓位可高至80%,宝盈鸿利收益可高至75%,天治财富混合增长可高至70%等,它们在2009年折戟的共性是仓位增减把握不好、择时择股技巧不佳。

仓位大起落却错踏时点

从2009年仓位变化上看,宝盈鸿利收益可谓大起大落。

2008年一路下探的大熊市让该基金将股票仓位减至年底的2.51%,然而经过2009年一季度的反弹,该基金仓位仍只有3.99%,全部股票池中只有2只股票――冠农股份和盐湖钾肥。和2008年年报相比,只增加了盐湖钾肥。

在2009年的一季报中,该基金经理陆万山承认,“报告期内的操作策略偏向保守,在市场冲高过程中积极减持仓位,以锁定部分收益。因此,收益率欠理想。”陆万山同时表示,二季度将修正偏保守的操作倾向,采取较进取的操作策略。

这使其2009年二季度末股票仓位大幅高至73.67%,接近契约规定的75%上限。不幸的是,8月份A股调整让该基金损失严重:8月3日至8月31日市场下跌中,该基金净值下跌20%,同期偏股型基金净值平均仅下跌15%。陆万山肯定被市场调整吓坏了,三季报显示,该基金仓位大幅降至38.58%,又错过10月份市场反弹机会。在三季报中,陆万山没有对业绩滑落作解释,只表示对四季度行情相对乐观,“要逐步将仓位重新提升至上限。”

不过即便四季度增仓,也回天乏力,该基金全年收益只有9.37%,排名垫底。对此结果,宝盈基金公司不愿多谈,对《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问题保持了沉默。

和宝盈鸿利收益一样,天治财富增长在2009年一季度的仓位只有2.35%,全部股票只有3只――一致药业、海油工程、民生银行;二季度其仓位提升至51.34%。这意味着,该基金并没有抓住一季度的大好行情;三季度基金仓位升至64.39%,但8月份的A股调整让该基金损失不小。天治财富增长全年只取得18%的收益。

前三季偏低仓位运行

也许是因为2008年的大熊市,让申万巴黎盛利强化配置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深深恐惧,2009年前三季,这只基金的股票仓位都没有超过30%。

2009年一季度,该基金仓位为12.99%,二季度为25.15%,三季度为16.01%, 2009年前三季都在偏低仓位运行,显然对基金净值增长不利。

申万巴黎基金公司对此回答《投资者报》提问时称,这只基金的投资特点是以极低的风险投资债市获取稳定收益,并在严格控制风险前提下参与股票市场的投资以获取较高收益。“在确定熊市的情况下,可以将股票仓位降至0,而牛市时,在没有十足把握获取绝对收益时,也必须留足一定的‘安全垫’空间,因此,实际操作中仓位紧贴上限的时间并不多。”

申万巴黎基金经理张维维在回顾该基金前三季度的操作时,曾对基金净值增长慢做了一番解释:“年初基金保持谨慎,股票仓位不高,三季度提高了有色和化工板块的配置,但在股指发生较大幅度调整的背景下,没有大幅、坚决地调整从而导致了净值的损失。”

《投资者报》记者发现,申万巴黎强化配置的业绩基准非常低,目标是只争取超越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收益。这或许可以解释该基金为何在允许45%的股票仓位范围下依然如此保守操作。

申万巴黎基金公司给记者的采访回复中也提及:“此款产品要尽可能保护投资本金安全,并在可分红的情况下,争取定期分红。”

一错再错频频致歉

华富策略是2008年年底成立的一只基金,仓位可高至80%,业绩基准也不低――沪深300 指数×60%+上证国债指数×40%,不过,一年下来,该基金收益率只有21.07%。两位基金经理鞠柏辉、季雷在2009年前三季的季报中,频频为欠佳的投资成绩道歉。

2009年一季度末,该基金仓位只有22.96%,两位基金经理对此承认,“由于对市场行情发展估计不足,本基金错过了几次好的建仓时点,没能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收益。”

二季度,其仓位一举提升至76.6%,接近契约上限,但业绩表现却不令人满意――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只有8.7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上涨高达40.35%。对此,基金经理表示,市场是震荡上行态势且行业及风格轮动较快,建仓时点和品种较难把握。“本基金上半年投资策略较为谨慎,提升仓位不够及时,品种选择也以估值低具备潜力为主,所以整体业绩表现滞后。”

三季度该基金仓位为66.48%,基金净值减少3.14%,基金经理于是继续致歉:“未能在最开始的时机进行减仓和组合防御切换,虽然在后期反弹和探底过程中尽量控制风险,调整好仓位和组合结构,但仍造成了一定的净值损失。”

第5篇

时下,在网络间流传着这样两个案例。其一,四川成都投资者张先生,炒权证两天账面亏损40万元。其二,一个宝钢权证“弄潮儿”与宝钢权证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品尝舒畅的盈利,总体盘算下来,炒作权证的总盈利接近40%。

在权证的涨跌起伏中,让“行走江湖”多年的老股民遭遇“滑铁卢”,也让一些幸运者炒得不亦乐乎。有人说这是一个新的合法赌场,而作为衍生工具的认股权证天生就是一种“赌博工具”。因为买卖权证是一个零和游戏,每一个参与者的获利都来自另一个参与者的亏损,而不像股票可以通过分享企业经营而成就双赢局面。

对于投资者而言,权证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活跃市场,提供市场投资机会以及对冲保值的手段。同时也为敢于承担风险的投资者提供了以小博大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权证价格波动数倍于标的股票的价格波动,T+0制度可以在一天之内反复进行差价博弈。即使风格保守的投资者,也可以少量利用权证博取较大的收益,比如利用90%左右的资金购买债券等低风险品种,用10%的资金购买权证,构建“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投资组合”。投资技巧比较高的投资者,也可以在标的股票和权证之间进行对冲保值。而权证中的认沽权证则相当于提供了做空功能,可以使投资者在股价下跌时获利。

不过,权证的高风险露出了庐山真面目。《钱经》提示,投资者在进行权证投资时,除了应关注其高收益的特性外,更应关注伴随而来的高风险。

价格波动风险。权证的杠杆是把双刃剑,高杠杆效应体现在投资者在进行权证投资时,只要支付小额的权利金,即可获得与标的资产同样的收益率,但是权证的杠杆性也意味着权证的波动幅度比较大时,投资者受到的损失率也很大。特别是当权证的价格走势背离理论价格时,可能出现权证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比如T-1日权证的收盘价是2元,标的股票的收盘价是10元。T日,标的股票跌至9元,如果权证也跌停,按规定,T日权证的跌停价格为2-(10-9)×125%=0.75元,一天之内权证下跌62.5%。当然,标的证券上涨,权证也有相同的效应。一般而言,权证发行之初,由于市场因素,权证的价格可能偏离理论价格很多,但随着到期日的临近,权证的价格会逐渐向理论价格或内在价值靠近。

《钱经》提示:由于采用T+0交易方式,权证可以一天内换手几次,在股票投资的技术分析知识中的一些经验将不再适用。权证价格变化剧烈,大部分参与权证的资金都是超短线操作,所以,投资者必须及时果断应对。

时限性风险。权证的风险还体现在它的有限期限上,持有者应及时在到期日或此之前对权证行权,权证到期且没有执行价值而失效,此时持有人的全部损失就是购买权证时支付的价款。特别是对于欧式权证而言,只有到期日才能行权,因此,权证的持有者如果到期不能行权,则权证的价值将为零。

《钱经》提示:不要像投资股票一样投资权证。不少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习惯在套牢之后不再操作或不断补仓。这种操作策略在权证投资中是十分忌讳的。因为股票只要不退市,总有其价值,但权证具有时效性,到期以后就自动退市,不具备行权价值的权证在到期之后将变成废纸一张。权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流逝。权证有一定的存续期,随着时间的流逝,权证的价值也会逐渐消减,而且越临近到期,时间价值耗损越快。

履约风险。权证实质是发行人和持有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存在权证发行人违约的风险。即指权证发行人不能按照契约规定支付行使价值款或标的资产,从而导致权证持有人投资损失,发行人的履约风险又称为发行人的信用风险。因此,一般通过设定发行人资格门槛来进行控制风险。目前设计的权证方案,对发行人的履约安排了充分的担保,违约风险较低。

《钱经》提示:在发达国家,权证产品复杂且多样,不同发行人的资信等级不同,采用的避险策略也有差异,风险程度也不一样,发行人在持有人行权时不能给付足够的证券或现金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

实际上,对于投资者而言,权证应主要作为避险的工具而不是投机的工具。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权证的非线性收益特征,构造自身的投资组合并进行风险管理。如利用固定收益品种和权证进行组合投资来构造保本型投资组合;利用股票的做多特性和认沽权证的做空特性来锁定已获得的收益。如果投资者预期标的证券的波动幅度较大,还可以同时考虑买进认沽权证和认股权证。作为中小投资者,在投资权证时一定要弄清权证投资的要点,是十分必要的。

权证种类

欧式权证:指权证持有人只能在到期日当天,才能买进或卖出标的资产的履约要求。欧式权证的定价模型是期权定价公式。宝钢股份、长江电力、鞍钢新轧为欧式认购权证,新钢钒为欧式认沽权证。

美式权证:指权证持有人在到期日前,可以随时提出履约要求以买进或卖出约定数量的标的资产。美式权证的定价公式是二项树杈模型。白云机场为美式认沽权证。

第6篇

一、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关系

股市的整体态势是以股票指数来诠释的,股指期货则是对股市整体态势的预期。它集合了影响现货市场的各种因素和对影响因素的预期、现货市场股指价格和成交量、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等重要信息,连同期货市场交易动向,形成新的价格。在理论上,这个新价格是股票现货的预期未来价格,它既是以现货标的股指为基础,也是对现货的指导。因此,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互为基础,相辅相成。成熟的现货市场是发展股指期货的先决条件,而股票指数是股票的衍生物。股指期货价格总是以自己标的物的现货价格为基础的,不可能出现与股指现货价格完全脱节的情况:在股指期货价格高于股指现货价格的正向市场上,股指期货价格最终会下降到股指现货价格的水平;或者,股指现货价格最终会上升到股指期货价格的水平,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联动的关系。

在正向市场上,如果股指现货价格下降,股指期货价格也下降,而且因为股指期货价格原本比股指现货价格高,所以降幅更大,直到交割月份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收敛一致。同样,在正向市场上,如果股票现货价格上升,股指期货价格也上升,但升幅小于现货价格,到交割月份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合二为一。

在反向市场上,由于人们对股票现货商品的需求过于迫切,股票现货价格再高也在所不惜,从而造成股票现货价格剧升。购买者愿意承担、吸收全部持有成本,随着时间的推进,股指现货价格与股指期货价格如同在正向市场上一样,会逐步接近趋同,到交割月份收敛一致。

总之,因为股指期货价格是未来某一时间上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流逝,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股指期货价格就会趋向于股指现货交割价格。如果临近合约到期时,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出现超过交易成本的价差时,交易者必然会抓住机会进行套利交易,使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渐趋一致。

二、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积极影响

股指期货是现今各国证券市场中资产管理与投资组合中应用广泛、具有活力的风险管理工具。通过证券组合投资可以有效地化解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而对于导致股市齐涨齐跌的系统性风险,需要在资产配置中加入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来有效规避。股指期货的引入将大大改善股票市场配置风险的能力,丰富投资者的操作策略。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不同产品配置,深化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

(一)股指期货交易可以活跃市场,扩大交易量。股指期货和现货交易量呈双向推动态势。

首先,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增强投资者更广泛参与股票现货市场的信心。各种闲散资金、机构资金不仅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这个市场,而且还会从战略上考虑在这个市场配套长期投资。因此,推出股指期货,是做大股票现货市场规模、增加市场流动性的根本保证。指数期货操作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中小投资者在此领域明显处于弱势。机构投资者将携其专业技术人才优势、设备和信息优势,通过强大的研究分析能力和交易操作技巧,充分利用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与相关标的资产搭配进行操作,从而分散风险,兼或提高收益。同时,海外资金也因为有了避险以改变组合风险配置的工具,增加了投资中国市场的兴趣,更愿意将资金投入中国股票市场。

其次,推出股指期货最终会有利于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长期平衡协同发展。由于股指期货在操作上有高杠杆特性,并具有不同于传统股票投资的特殊风险报酬模式,将既能够吸引传统股票投资者进行避险性投资,也可以吸引高风险偏好属性的投资者进行套利性投机。因此,一方面将促使传统股票投资者进行资金配置的调整,调出部分资金进行风险配置,减少传统股票的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将吸引场外投机资金进入,从而形成场内资金与场外资金、投资者与投机者在股票现货和股指期货等产品上资金的重新配置。

再次,股指期货的操作增加了做空机制,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方式,给投资者提供了熊市和牛市均能盈利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从而活跃股票市场,尤其在股市低迷时期这种作用更为明显。我国现行的《证券法》不允许股票做空,如果投资者想要在股指飙升的时候卖出,再等到股指回落的时候买入,赚取卖空的收益,在股票现货市场是不能够做到的。有了股指期货这一反向的操作工具,投资者就可在股市现货市场大胆投资,既可以买多又可以做空。即使在股市低迷时,投资者也可大胆进入市场,从而对现货市场的扩容起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

(二)股指期货改变了传统股票交易的思维方式,满足投资者规避市场风险的需要。市场上除了原有的那些交易动机外,还多了避险、套利的交易动机。股指期货的重要功能是套期保值,投资者可以卖出股指期货对冲目前持有现货组合的系统风险,或买入期货合约为未来构建的组合保值。股指期货的这种特点将改变目前资产管理的策略和模式,证券资产将不仅要考虑现货市场的已有品种,还需要留出一定的资金头寸,根据风险收益目标在现货和期货之间作恰当的资产配置,实现特定的投资目标。资产组合将出现差异化、个性化,投资者可选择余地将极大地拓宽,思维方式就更复杂。股指期货上市后,市场有了规避风险的工具,各类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就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组合风险收益,满足不同资金的需要,市场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将能够容纳各类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一工具对冲风险,实现符合其资金性质的风险收益配比。这将有力地吸引这三类资金的进入,机构投资者的种类将呈现多样性。

(三)指数成分股票将成为市场追捧。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其标的指数的成分股日益受到市场的关注。特别是成分股中的超大蓝筹股的战略性作用将得到提升,这种战略性的提升也必将带来相应的市场溢价。成分股的战略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分股当中的超大蓝筹股对市场指数运行趋势和程度的影响将进一步加深,其涨跌直接影响沪深300指数,进而可能左右股指期货的趋势,吸引投资者的关注;第二,现货市场机构投资者日益发展,加大成分股的稀缺性,从而形成资源稀缺性溢价,推动成分股价格的上涨;第三,成分股是打通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战略筹码,不管是股指期货的套利者还是套期保值者,都将从持有成分股中受益。

(四)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对行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行业中公司的业绩往往存在同向性,市场也经常表现出较强的板块效应。因此,未来的市场很可能经常出现某只成分股的上涨,带动整个行业个股普遍上涨,从而推动整个指数上涨。而对于在成分股中占比很小的行业,即使其板块效应显现,也可能很难对指数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正因为这种效应的存在,会促使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对指数影响力更大的行业中去,从而获取对指数的同向影响性。

(五)增强国民经济“晴雨表”作用。股指期货行情通常会领先于股票大盘,股指期货的价格变化恰恰是对股票现货远期市场波动的反映,股指期货对宏观经济等各种新信息的敏感度高于现货市场,它可以通过市场的联动作用,加快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应速度,引导股市走势,以GDP/PPI为基础,可以对指数波动提供合理的定价,长期来看这有助于提高现货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历史证明股指与GDP密切正相关,而长期以来我国股市运行不仅不反映GDP的增长真实情况,反而成为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倒像”。这种情况势必影响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证券市场自身成长。引入股指期货交易后,市场参与者集国内外宏观政治、经济、社会等信息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将集中反映于股指,通过公开竞价交易等制度,形成一个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然后通过指数套利和心理预期迅速利用现货市场,从而大大缩短宏观经济和股票现货市场走势之间的时滞,增强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提高现货市场价格发现、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股票市场发展。

三、推出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负面影响

股票现货、期货市场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但由于股指期货的交易对象是人为设立的股票价格指数,本身带有一定虚拟性,现有本土机构投资者普遍不具有股指期货的对冲交易经验,再加上监管经验缺失,就可能给现实经济运行带来较大的破坏力,进而影响股票现货市场的正常发展。

(一)可能造成股票现货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我国股票市场是个新兴市场,市场效率不及发达国家市场,价格波动非常频繁且幅度偏大,以现货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股指期货的助涨助跌作用,反作用于现货市场,可能导致价格频繁乃至异常波动,从而产生较大风险。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这种以小搏大的高杠杆效应,吸引了众多投机者的加入,放大了本来就存在的价格波动风险。由于这种大量存在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会减少股票价格中包含的信息,从而增加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

(二)短期内可能导致股票现货市场的资金分流。由于股指期货相对于股票现货交易而言,具有交易成本低、保证金比例低、杠杆倍数高等优点,短期内,股指期货与现货股票常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替代效应,股指期货上市初期可能会对现货市场产生资金排挤效应,尤其是重视指数、偏爱高风险投资的投机者。鉴于权证的交易量能够在很短时间占据整个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半壁江山,可以大胆地预测,股指期货的交易量将很快是股票交易量的几倍。但这种影响只是短期的和局部的。就长期而言,二者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互补作用。由于股价指数期货提供了避险途径,投资者在市场风险能够掌控的情况下,投资股市意愿也会增加。

(三)可能产生市场操纵、不公平交易等违法行为。由于我国股市没有信用交易,在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投机者受利益驱使,极易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以牺牲中小投资者利益为代价,利用股票现货和股指期货的联动效应,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这种行为既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扭曲了价格,影响了发现价格功能的实现,还会造成不公平竞争,损害其他交易者的正当利益。

总之,对于股指期货可能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我们都必须正视和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使其可能产生的这些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如何让股指期货发挥应有作用

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股指期货本身是一种“中性”的产品,既能成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手段,也可能成为投机者操纵市场的工具。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关键问题在于市场监管、风险管理、期指合约的合理设计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一)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了适应期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期货监管应全面推广以净资本监管指标体系为核心的期货公司财务安全监管,实施投资者保证金安全监控系统,把市场交易变化和保证金水平增减同时纳入监控视野。并且要尽快推动《期货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出台,同时确保各种法规之间相互协调,涵盖内容广泛,以促进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和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

(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是股指期货安全运行的保证。风险管理可分为宏观市场风险管理和微观市场主体风险管理。其中作为交易的直接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交易所风险管理成为整个风险管理的核心。交易所清算会员除了要满足一定的资本金要求外,还应建立多层次清算结构,以控制会员违约风险。

(三)设计科学合理的股指期货合约。国际上比较成功的股指期货标的具有六大特性:指数为成分指数,指数组合容易跟踪复制;指数的市场代表性强,对市场的覆盖要达到一定比例;指数要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保障指数复制和套期保值效率;指数编制方法透明,选样指标简单可行,便于市场的预期和跟踪;指数样本股相对稳定,降低指数跟踪和套期保值成本;指数不易纵。被选定为首个股指期货合约标的的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数。从它与上证综指最近一年走势比较来看,除了抗操纵性强,它的市场代表性也很强,与大盘的相关度高,走势趋于一致。

(四)加强股指期货宣传,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目前,股指期货作为新生事物,广大投资者并不十分了解,加之我国投资者理性投资意识不强,短线投机之风仍盛行,这种市场投资理念有可能惯性地带到股指期货市场,不仅可能使股指期货价格剧烈波动影响现货价格,而且可能影响现货投资者的心理,导致现货市场动荡。因此,一方面要坚持深入持续的风险教育,使投资者和管理者都能分散规避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是各项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严格和细化,从制度上对投机者加以制衡。

第7篇

回望即将过去的2009年,不论是宏观经济,还是股市、楼市和个人理财领域。都可以说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从低谷到高点,从担忧到兴奋,人人都有如坐过山车般的感受。2009年真的有点复杂。

展望未来,2010年的理财之路应怎么走,我们又开始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紧跟政策顺势而为

“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定下了主基调。

对我们普通民众而言,想要走好自己的理财之路,首先要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传达的精神。因为中央的宏观政策走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来年的经济形势,甚至可以说有比较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九字经”。你若能念好这本经。2010年的理财之路就会走得顺畅和轻松些。

保增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表示。2010年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政策对股市、楼市和实业投资都是有正面影响的。

调结构要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不会一刀切,而是有“保”有“压”。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可能会有所限制,而对于能促进内需的行业,以及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新能源等行业则会给予一定的优惠。我们来年在股市投资、创业取向等方面,就要认清这种形势,顺势而为,最好能充分享受政策给予的优惠,对于政策限制的行业则要避开。

促消费这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2010年。为了鼓励居民消费的各项政策,对汽车、家电等物品的补贴和优惠政策还将延续,对居民自住购房上也会有一定的政策倾斜。消费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优惠,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当然,除了关注国内的政策导向外。还要适当关注一下国际上的经济形势发展动态,以及美元、黄金、石油等品种的走向,毕竟现在已是“地球村”,全球经济关联度越来越高了。

关注低碳、世博两大主题

《后天》、《2012》的接踵而至,让人们疑惑地球是否就快进入末日了。如今,人类不仅要发展经济,也要拯救地球。

在这个年末,最令人关注的地方还有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此举行。关注人类,保护环境,我们不愿意看到马尔代夫即将被淹没,不愿意看到巴西的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更不愿看到南极冰山已经漂移至澳大利亚。在令世界不断温室化的过程中,二氧化碳是罪魁祸首。各国元首齐聚哥本哈根。就是为了减少碳排放。

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各国对于环保行业特别是清洁能源纷纷加大了政策优惠力度,中国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在2010年的股票投资中,也可能重点关注一下低碳行业,比如核电、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建筑节能、工业节能等低碳行业的上市公司。选择估值较低的低碳企业,关注国家对于这些行业的实际优惠,投资获益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在2010年的股票投资、实业投资和消费中,我们还可以重点关注“世博”概念。虽然在这两年,“世博”概念相关的股票已经被炒作了好几次,但世博会毕竟是一个很强的主题性投资机会。它对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影响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世博会的筹办阶段、举办阶段和后续阶段,不同的公司受益程度是不同的,为此2010年可以重点选择与世博会相关的吃、喝、住、行、玩乐及配套物流公司的股票,比如上海本地交通运输类公司、上海本地商业股包括餐饮、食品和会展等等。

如果你想在2010年做点生意,不论大小,当然现在就要准备起来了。而且最好是能与世博会挂上钩的。

摸清各类投资工具的走向

除了上述两点,本刊数位记者还特别针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环境、股市、楼市、黄金和消费领域,采访了各路专家学者,并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经验,给广大读者朋友们分析了2010年各类投资工具和品种可能会有的走向和趋势,帮助大家把握相关的技巧。

宏观方面,2010年,政府可能不会允许预算赤字扩大的速度超过总体GDP的增速,因此财政刺激政策的推动作用相比2009年将有所下降。最不确定的因素在于何时加息,2010年下半年的通货膨胀率会有多高。

股市方面,众多机构对2010年的预测高度一致,都认为明年的走势将震荡向上走出N型,上证指数预测区间集中于2800点-4500点,但究竟什么时候走到高点。什么时候走到低点,仍需要观察当时的情况才能做出决定。因此,投资者不妨抱着随机应变的态度做好波段操作。

房产方面,2010年也将出现“有保有压”的局面。白住购房消费,仍将会受到政策的倾斜。另一方面,会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同时,随着中央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将孕育出不小的机会。

黄金方面,黄金投资专家与分析师对2010年黄金价格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不同目的的投资者应当根据自己的节奏来进行投资。对于短线波段的投资者来说,重在短期择时。如果是出于资产配置的目的购置黄金,投资者更注重的应当是黄金在投资中的占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可以长期持有。

消费方面,降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家电下乡等政策,绝大部分都将在2010年继续实施,不少内容还将继续深化,优惠幅度也有所增加。对于老百姓来说,2010年依然是个值得花钱的年份。

制订理财目标的重要性

话说2010年的理财之路。不仅需要了解国家政策、寻找到各种投资机会。我们还要强调一下制订理财目标的重要性。因为投资理财不是孤立的一件事。必定要与整个家庭、个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理财只是一种手段和途径,真正的目标是人生之路。

如同出海要有一个目的地一样,我们需要明确自己家庭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理财理的是资产,规划的是生活。而如何生活,从大的层面说,它决定于你抱有什么样的生活目的和人生观,从小的方面说。它受制于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也影响到你的成就感、幸福感,影响到家庭成员未来的发展。所以从你所追求的生活和人生目的出发,在现有的家庭结构基础和条件上,尽可能多地考虑确定和不确定因素,对未来生活做策略性的总体安排,就是一个理财目标明确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理财规划。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请理财师为自己量身打造这样的理财规划。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做这样的安排,而且最好应该落实到纸面上。

第8篇

问:您是如何进入投资领域的?谁对您影响最深?

罗杰斯:上世纪70年代末,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美国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 New York Corporation)的金融和信贷分析师。在投资方面,我深受哈佛商学院的三位教授比尔・弗鲁汉(Bill Fruhan)、诺曼・巴什扎克(Norman Bartczak)和杰伊・莱特(Jay Light)的影响。还有大卫・德雷曼(David Dreman),他在30多年前写了几本关于逆向投资的书。格雷厄姆和多德的观点――“用50美分购买价值1美元的东西”很有意义。我早年在普信集团时,曾密切关注过约翰・奈夫(John Neff),这位温莎基金(Windsor Fund)的传奇人物,他的投资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我。

问:如果资金较少,您会关注哪些方面的投资?怎么去估值并进行盈利预测呢?对冲投资组合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罗杰斯:本质上讲,虽然对流动性要求不高,但要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少量资金投资面临的挑战和大资金是一样的。投资者须关注交易成本并多思考税后的情况。我遵循的基本方法就是投资失宠的好公司。我用了很多的估值技巧来确定估值异常的股票,而我一直对盈利好、现金流和分红诱人,并处在历史低位的公司感兴趣。我是一个逆向投资者,一直牢记着巴菲特的那句忠告:“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在对冲投资组合的风险方面,想一直跟对市场的节奏很难,我经常的做法是,关注好公司的价格。如果一只股票的估值已不可能再往上涨了,那就做对冲。有很多方法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一些投资者买入看涨期权(Covered Call Writing),这样可以减少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并增加收入。也可以买入看跌期权,以降低下跌风险。我认为,个人投资者最好的办法是多元化投资以降低风险。

问:如果管理一只独立的对冲基金,您会如何控制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呢?能否分享一下您对未来5到10年的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以及如何据此来构建投资组合?

罗杰斯:投资者所面临的最后挑战就是评估市场状况和市场风险水平。我比较了不同资产类别的预期回报,并根据以往丰富的经验来判断其相对价值。在当今世界上,固定收益证券的预期回报率在3%以内,现金的预期回报在1%以内,股票的预期回报为6%-9%。每个投资者都需要自己判断,为了获得高收益,甘冒股票投资的巨大风险是否值得。

经过五年的增长,现在市场上便宜货已经很少了。虽然市场整体估值合理,但投资者应避开投资过旺的领域,如生物技术和传媒。在我看来,这些领域类似于1999年和2000年的状况。

未来五到十年,肯定会有很好的发展,但可能会有一两个温和的修正期,很有可能还有一次熊市。与此同时,估值普遍合理,全球央行都实行宽松模式,全球经济适度增长是有可能的。

问:您的基金储备是多少现金?您是愿意持有稳定的现金储备,还是倾向于在市场变得昂贵时不断地变现?另外,您目前的个人资产配置是怎样的?

罗杰斯:目前,现金储备占基金的比重约为7%,一年前是3%-4%。今天有吸引力的机会已经很少了。市盈率有些高,有更多的股票适合卖出而不是买入。就我个人资产配置而言,我没有遵照多元化配置原则,因为我80%的资产净值是普信集团的股票,10%是现金和固定收益类基金,剩下的10%投向普信股票类基金,包括股权收入基金。

问:当您考虑在现有的投资组合中再增加一只股票时,您怎么平衡其股价表现和股息状况?

罗杰斯:当做一个新的投资时,我们不仅看资本增值,还会看有吸引力的并不断增长的股息。简单来说,股权投资的总回报率接近股息率加上公司增长的速度。长期来看,股息对投资总回报的贡献显著些。我们组合的115只股票,约110只都派付股息。谈到股息收益率最高的股票,我们的经验是,具有高收益率的公司往往最终会削减它们的股息,所以我们很自然地对股息收益率最高的股票心存怀疑。

问:能否讲讲您的卖出纪律?

罗杰斯:我主要关注以下方面:股价已经高于平均市盈率水平,以及股息收益率已经下降,公司看起来已不会再便宜了。

投资组合周转率越小为好;低周转率可以省钱。当投资一家公司时,至少要持有几年时间。仓位配置方面,我们的投资组合现在有115只股票,核心持股占投资组合资产的1%-3%。约有20只股票,要么准备加仓,要么就是仓位已经很少还没有卖完。

问:由于一些结构性限制因素,哪些市场是低效的?

罗杰斯:虽然许多人认为美国和发达市场相对来说更为有效,但是,投资者在对公司进行估值时,会出现估值过高或者过低情况。投资者倾向对成长型及发展方向确定的公司支付溢价,而回避有争议的和发展模式不稳定的公司。很多的行为模式助长了市场低效。很多投资者都是短期投资,如果你有长远的眼光,与其他投资者相比,你的收益就会大相径庭。

美国以外的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固定收益市场的某些领域,如高收益债券领域等都存在低效的状况。市政债券市场也有投资者可以利用的低效领域。

问:AT&T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好像比电缆股票便宜得多,你觉得这个有保障吗?通用电气分拆如何改善其PE?有没有什么目标?未来几年大市值银行股如富国银行(WFC)、美国银行(BAC),或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等,合理的市净率是多少?专注于10到20只股票的投资者在股票风险认知上是否过于自负?

罗杰斯:AT&T公司发展速度已经有点落后了,我认为5.2%的股息收益率很安全,你可以把AT&T公司看作是固定收益型股票的代表。现在以12-13倍市盈率交易,实际上是打折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该公司的盈利只是适度增长。总之,AT&T会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投资收益及适度的股息增长收益。

通用电气公司计划分拆其部分金融服务业务很可能会提升其市盈率,因为金融服务公司的市盈率比工业企业要低。2013年GE公司股票表现还是很不错,但2014年相对落后,现在估值相对合理。

至于上述三家银行,最有可能上涨的是美国银行,现在其股票以低于资产净值的价格交易。富国银行和美国合众银行已上涨一段时间了,现在股价已经高于资产净值。因此中期来看,美国银行应该会比这两家银行上涨的空间更大一些。

我佩服只持有10-20只股票的投资者,因为他们有坚强的信念。我管理的普信股权收入基金以多元化的方式投资。这两种方法,只要能为投资组合经理所用,都是可行的。如果投资者自认为知道一只股票的所有风险,其实是自欺欺人,无论是10只股票的投资组合还是几百只股票都是如此。

问:过去几个月中,黄金价格跌宕起伏,您更喜欢哪些采矿公司?

第9篇

他们愿意去玩投资的“心跳”游戏,不止一场,甚至是每一天,早已成为习惯。

他们似乎更洞察人性……

因为在经历过大大小小与风险、市场较量的挣扎中,他们越发了解自己的弱点和痛处。

他们过着看似“无束缚而自在”的生活……

但每个人在这样生活的背后都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规则和哲学。

他们就是那些藏匿在朝九晚五喧嚷人群中的“全职投资”者,

我们一不小心,打翻了他们心中的五味瓶,发现生活果然是如人饮水。

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份工作?这自然是为了赚钱和满足养家糊口的基本需要。而“投资”本身就是赚钱的直接途径之一,你有没有考虑过将它也当成一份工作来做呢?“投资”不再是附属于生活的一种理财行为,你完全可以将每天的8小时贡献给它。全职投资者大概也是“因此而生”吧。

以投资为工作的人们,基本以两种形式存在。第一种是个人的形式,这可能最符合大家的想象,一个人单独在家里,每天面对着电脑进行各种技术分析和完成投资交易。实际上这种形式的人并不算太多,它需要个人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投资经验。第二种是集体的形式,几个或者更多的全职投资人组成自己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面大家互相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因为投资市场也需要投资者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强调沟通和合作,所以,这种形式更加常见。例如,网络上各种聊天群体,或者各种投资俱乐部……全职投资者最爱出没的地点主要集中在自己家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的大户室或者是那些有便利上网条件的地方。

通过采访调查发现,全职投资者普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这是指对金融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心理素质都不错,因为投资领域对人性的考验是非常残酷的,控制不了人性的弱点往往容易造成投资失败。在迈入全职投资行列之前,他们一般已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实力,做投资首先要有“原始积累”。

目前全职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期货、股票和外汇。其中做期货和外汇者比较多,股票市场因为近年行情不景气,所以,大部分人只做阶段性投资。

“全职投资”一般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积累时期,首先要获得进行投资的基本资金。第二阶段:初步涉水时期,在这期间,一方面不断学习和积累投资经验;另一方面要保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目的是为了在投资时能拥有更平静的心态,这将降低投资失败所带来的风险。第三阶段:进阶时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资金积累。这时可以考虑将手中不超过30%的流动资金用于投资,其他资金按照个人理财的需求分散到不同的金融领域。

痛并快乐着

被访人:刘伟贤 40岁 “全职投资”时间:10年

投资领域:期货

在一般人眼里,期货市场是高风险的投机乐园,没有十足的把握和视死如归的勇气,谁也不愿意去涉足。但刘伟贤在这个市场闯荡的十年间,虽有失败和挫折,但他始终乐于游历其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期货市场中痛并快乐着,这是自己所选择的人生。

没想到今天选择这种“动荡”生活的刘伟贤,十年前曾任职于政府部门,捧着人人羡慕的“铁饭碗”。1994年,正是一波“下海”经商的热潮,刘伟贤性格里的不安分因子开始作祟,竟然扔下了“铁饭碗”和一帮哥儿们搞起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创业。回忆当时,刘伟贤承认自己是一时冲动,但是也因此开始与期货结缘。

创业成功的几率本来就低,刘伟贤那年所搞的公司很快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在他万分着急寻求出路的时候,碰上了从事期货经纪的一位老同学,这位老同学给他讲述了不少期货市场惊心动魄的投资场面。刘伟贤听了之后,大为心动,本来他大学念的就是经济,对金融投资一直非常感兴趣,而且在那个时候,为了挽回自己失败的投资,想“博一博”的念头不断涌现。于是,刘伟贤开始了自己第一笔的期货投资,没想到一做就是十年。

刘伟贤觉得:在自己十年的投资中,无论是成功抑或失败的交易都会让他印象深刻。记住成功的同时不能忘却失败。刘伟贤回忆起刚做期货时难忘的经历:“1994年,我赶上了一波国际咖啡的上涨行情,这是几十年难遇的机会啊,竟然被我赶上了。只能感叹是运气帮了我大忙。不过,随后我就面临了第一次的失败,没过几个月,我在做多深圳铝的交易里栽了跟头(当时期货还在深圳交易所进行交易)。亏得非常厉害,10多万元的资金只剩下2000元左右了。”经历过这一起一落之后,刘伟贤感受到了期货市场对人性的历练,在这个投资风险和收益被10倍放大的市场中,人性的弱点也随之被放大。做到今天,他觉得投资期货除了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以外,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稳定心态也相当关键。

买卖期货虽然表面上只是一种投资行为,但实际更多的却是对人性的考验。在自己十年的全职期货投资生涯里,刘伟贤曾经也有过想退出的时候。1996年,刘伟贤在做空大豆的一笔交易中亏损了30%。这看似不是什么严重失误。但当时,他认为自己在做了两年多交易以后,本应该对市场已有一定把握了,可这笔交易却颠覆了刘伟贤的认知。他开始怀疑自己对市场了解是否足够,自信心倍受打击,萌生了退意。幸亏在朋友的鼓励下他才没有放弃。

两年之后,又一个打击让刘伟贤几乎离开了期货市场。做了四年的投资,应该说是老人了,但那次交易刘伟贤却犯了致命的错误。“在一笔绿豆交易里,本来已经做好了投资决定,我却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改变了原定的交易计划,最终导致了失败。”刘伟贤现在回想,感觉自己当时就是没有控制好人性的弱点,那时太冲动了。这次失败之后,刘伟贤差不多一个月没有再做交易。他不断思考和修正自己的投资思路,甚至想过是否改变全职做期货的现状,重新去上“朝九晚五”的班。这次的失败或许是一个机会,让刘伟贤对自己四年以来所做的投资进行反思。刘伟贤花了一个月,终于明白:四年投资打下的基础不能白白浪费,他已经离不开这个市场,脱离不了这样“动荡”的生活方式了。所以,他决定继续全职做期货,继续选择这种痛苦与快乐并存的生活,这样,转瞬又过了六年。

现在刘伟贤每天的生活都很“悠闲”,因为他并不需要每天都跟着市场转,一般是看好一波中线行情后做交易,频率大概是一周一次。毕竟是十年的“老人”了,投资的失败再也无法像当初那样让人焦虑和烦躁了。刘伟贤现在已经颇有点“气定神闲、指点江山”的派头,在他眼里,投资的成功率是否能提高才是现在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全职投资”Q&A

Q:你认为进行“全职”投资,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

A:有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首先是资金,我觉得最好至少有50万元左右的资金才能做期货。第二个条件就是专业知识,有了钱以后必须要知道怎样才能赚钱,不然,钱是不会自动“生钱”的。第三个条件是你的意志和体魄,因为期货交易的高风险,它无时无刻都在考验着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我觉得做期货需要有赚钱的“野心”、视死如归的“决心”,这样才能在“玩的就是心跳”的期货投资中战胜市场。

Q:你觉得“全职”做投资和一般的工作相比较,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A:我目前做投资主要会到期货公司,跟证券公司一样,期货公司会为大户们提供比较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自由度非常大,什么时候愿意“上班”都可以。缺点就是心理压力太大了,像我这样做了快十年的投资,最近开始觉得随着年龄逐渐增加,身体和心理状况都不如过去好了,所以有退出这个投资市场的打算。

Q:“全职”做投资的风险会不会很大?

A:我觉得风险是由你自己控制的,就像战争一样,我们要讲究战略,风险控制无疑是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一般会将自己20%的流动资金用于投资期货。在交易中要善于运用各种资金分配的办法,例如金字塔加码法等来控制自己的风险。这样就不至于被风险所摆布,而是由我们自己来把握风险。

Q:万一投资失败,对个人财务产生危机将如何处理?

A:拿出不能超过20%的流动资金来做,无论输赢,都不会影响你自己的生活。

《钱经》点评:

(《钱经》签约理财师 北京INKO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杨晨)

现在的刘先生已经很冷静,而且感觉经验丰富。不是有这么句话吗?曾经沧海难为水。在期货这个风起云涌的投资市场中,能够走过十年,从开始的取巧心,到后来的几次放弃,再坚持走过来,真的很不容易。

刘先生在这十年中,可以说是属于赌徒型的投资人。这种投资人很有见解且风险承受能力很高。也因为刘先生的见解,才在后来慢慢地意识到,自己是该退出的。毕竟快40岁了,不能再像十年前30岁那样,有冲劲,风险承受能力也高。现在更应该为了家庭、孩子的教育多考虑一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会降低,对家庭的责任、孩子的义务,都会增加。这些也就是刘先生为什么会将100%的投资资金,放弃80%,只用20%的流动资金继续投资在期货中。那剩余的80%的资金就可以用来帮助刘先生的家庭,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稳定、系统的长期投资组合。

1、 家庭保险

首先是为家庭购买所需要的保险,可以选择分红性质的保险,一次性付清保费的方法。作为保障家庭成员健康、医疗、养老等的保险费用,并且附带定期的意外保险或是万能寿险也是可以选择的。

2、家庭投资

毕竟刘先生在期货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在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上都会高于常人。所以,建议可以将投资组合的风险提高一点。以剩余资产的30%用于投资房产,20%用于投资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25%~40%选择以混合配置型基金或是股票型基金为主的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工具,并且因为刘先生现在不是特别忙,建议用剩余的10%投资收藏品。

玩的就是“心跳”

被访人:郑言 35岁 “全职投资”时间:4年

投资领域:期货和外汇

“我从来都不爱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从我大学毕业后家里人一直希望我‘稳定’下来,但是我每次都让他们失望,哈哈。”郑言带着半调侃的语气笑着说,“但是选择做‘全职投资’是我的梦想,我愿意在这里'稳定'下来,这就是我一直希望做的工作……”说这番话的郑言却又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执著和认真。

才不过四年的时间,郑言就从房地产销售成功地“转型”为一名全职投资人,是兴趣和热情促使他进入到了投资领域。而且仗着自己年轻、精力充沛和学习能力强,郑言每天都在期货与外汇之间徘徊,这两个领域都让他感受到了投资市场的无穷魅力。目前国内期货市场每天基本就是4个小时交易,而外汇则是全天候的,在完成每天的期货交易以后,还可以随时做外汇买卖。这样就增加了投资盈利的可能性。选择在两个领域中“游弋”还有另外的原因,因为单一个投资市场的机会是不会持续出现的,当这边“风平浪静”的时候或许另一个市场正“翻云覆雨”呢。郑言认为:当找不到期货市场的机会,他就会转移目标到外汇市场,毕竟期货市场的交易范围小,品种不多;而外汇市场却是全球全天候的,总能有适合的机会。

郑言描述了自己曾经的“疯狂”经历:有一次,他在早上期货市场开市之后开始做期货交易,中午休市时研究外汇走势,发现某币种有行情可以做。于是等下午期货收市之后就开始做外汇买卖,由于外汇市场的不间断性,他那天竟然通宵在做那只币种的外汇交易,一直到第二天期货市场开市!或许能选择做“全职投资”的人就是天生的冒险家,越刺激越感到快乐,郑言就在期货和外汇之间玩着“心跳”游戏,乐此不疲。

虽然一些朋友不是很认同郑言的这种工作和生活方式,觉得这样的风险太高,他早晚会承受不住投资所带来的压力而崩溃,不如早点返璞归真的好。在自己曾经迷茫的时候,原来做房地产销售的上司就提醒了他:只要碰上有潜力的产品,优秀的团队和企业,成就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时间会非常短;但是金融行业不一样,如果要完全掌握某个领域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需要的时间将漫长得多。而优秀销售人员的职业生涯可能会非常短暂,未来可挖掘潜力不大;但是能成为金融某一领域的“行家”却有可能持续更长的职业生涯,职业潜力不可估量……所以,现在郑言心里特别踏实,他觉得自己的每一天都非常有意义。每做一次交易,随着他对期货和外汇的了解不断加深,郑言离行家的距离不断缩短……

“全职投资”Q&A

Q:你认为进行“全职”投资,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

A:首先是热爱,其次是全身心的投入与专注,乐观,积极的性格。因为投资市场,特别是期货、外汇市场简直就是“浓缩的人生”,每天都跟盈亏打交道,让人性的弱点变得更加清晰。

其实,我认为全职做投资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因为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投入期和成长期比较长的行业。所以,决定要全职做投资的话,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亏钱学习阶段”,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最后让自己不再糊涂地亏钱,并学会控制风险。第二阶段是“赚钱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你会慢慢减少亏损的次数,提高盈利的比率,实现对市场更加深刻的了解。

Q:你觉得“全职”做投资和一般的工作相比较,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A:专家才能是赢家,全职可以缩短成为专家最终成为赢家的时间,而且一旦成为赢家就可以真正达到有钱有闲的境界,缺点是这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

Q:“全职”做投资的风险会不会很大?

A:商业社会,哪行没有风险,风险无处不在,重要的是学会控制。而且“二八”法则同样适用于期货投资和外汇投资。因为市场的机会只会出现在20%的时间里,其他80%的时间适合耐心等候市场的变化,伺机而动。

到现在,我自己也总结了几点关于风险控制的心得。以外汇交易为例:首先要控制好资金的使用率,尤其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应该满仓交易,一般建议维持半仓以下,最好是三分之一仓。另外要善于利用外汇交易系统,完善的外汇交易系统通常都设有止损点和限价指令,投资者可以自行设定止损点,这样即使交易更加系统和有计划,同时也能规避你的心理弱点。最后要强调的就是一定要懂得“止损”这一不变的真理。

在学会懂得规避投资市场风险的同时也学会了规避人生的风险。

Q:万一投资失败,对个人财务产生危机将如何处理?

A:已经失败过了,不能被失败彻底打垮,从头儿再来。

《钱经》点评:

与其说为郑先生理财,不如说为他分析一下自己的责任和对家庭的义务更为实际。

他作为一个成功的全职投资人,可以说,在期货和外汇市场中,乐此不疲,已经全身融入到了这个充满风险、陷阱、高回报、刺激的游戏当中。自己承担着因为投资带来的资金风险。而这种风险,也同样会影响到家庭的正常生活。虽然已经超越了专家的瓶颈,走向了赢家的平台,问题是天下哪有不会翻的船?

我们都见过赌徒会因为输得精光,而负债累累,但仍然希望可以借钱去翻本。同样的,郑先生也有可能会因为投资的失败,挪用家庭的储备金。如果投资成功还好,投资失败,家庭的正常生活如何维持下去呢?作为一个男人,有些时候,尤其是像郑先生这样的年龄和背景,更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对孩子的教育、对爱人的关心。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男人的责任,尤其是作为一个全职投资人,更应该明白,这份责任、高于投资市场为自己带来的刺激与快乐。

建议郑先生将投资分散、多元化,这样可以减少家庭因为自己的投资而受到风险的影响。并且,强烈建议郑先生,为家庭建立一份家庭备用金,而这笔资金要放到爱人的账户中保管。

终于进了大户室

被访人:老于 38岁 “全职投资”时间:2年 投资领域:股票

走进一家正在营业的证券公司,大厅里面密密麻麻的电脑让人感觉拥挤而杂乱,里面狭小的空间里都是人,或一人一台电脑,或两人一台电脑;旁边大显示屏前也人满为患,大多是年龄不小的散户。最近股市行情又再度热闹,证券公司往日冷落的门庭似乎重新有了点人气,这样的人声鼎沸已有两年未见。而在证券公司的二楼,一字排开几间独立、类似办公室模样的屋子,按老于的说法:楼下的喧嚷只是风景而已,而楼上一如既往从来是表面平静而内有乾坤。这里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所谓“大户室”,而老于就是每天准时9点半到这里“上班”的全职股民。

老于觉得自己和股票有解不开的缘分,在全职投资股票之前,他就是证券公司的股票分析师。1999年以前,股市行情运行比较正常,证券公司的工作报酬颇丰,老于的工作也算是份美差。那年刚好遭遇“5・19”行情,“那时候每天看大盘都让人热血沸腾,所有股票在涨,行情有热火浇油的架势。普通老百姓都坐不住了,更何况是我这种在证券公司里的人。虽然自己做过几年分析师,但在那种环境下似乎都身不由己了,投入了十几万元到股市中。没想到,老天跟我开了个大玩笑,‘5・19’行情以后,我选的那几只股票就开始跌,我彻底被套……”老于似乎有点往事不堪回首,幸好这次投资的失败倒没有挫伤老于的信心。

在这以后的几年中,中国股市开始了漫漫熊途,浮浮沉沉的样子让投资者渐失信心。从2000年到2002年,那几年证券公司里的气氛开始变坏,先是效益减退,薪水下降。“这种变化只要看看人的脸色就能感觉出来,以前红光满面的同事们现在都灰头土脸的,天天都一副碰上倒霉事情的样子……”老于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老于作出了一个决定:离开证券公司,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了,他要凭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和积累的本金独立做股票投资,最后目标是进入大户室。进入大户室并不是贪恋那里的环境和设施,而更多的是对自己投资水平的一种肯定。

从2003年到现在,老于一直在全职做股票投资,虽然时间不长,但他的行业渊源却颇深,这使他在熊市中依然觅得了不错的投资机会。老于的投资策略属于稳健型,他信奉价值投资理念。比起单纯某只股票,老于更重视行业分析,从宏观面研究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从而挑选出合适的潜力股票。两年时间不算太长,除了认真钻研和分析以外,老于也承认自己运气不错,挑选的股票都能在自己的预期内涨,当初的本金已经渐渐变大了。2005年年底,老于终于迈进了大户室的门槛。

“全职投资”Q&A

Q:你认为进行“全职”投资,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

A:我认为知识面是非常重要的,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去做投资。投资不是简单地靠直觉、靠经验,会看点K线图不算什么,一定要系统的理论知识。另外就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理性看待风险,对自己的投资有一个规划。要知道投资不可能天天赚钱,更重要的是根据市场机会和自己的资本大小来决定交易频率,频繁交易的结果未必能挣大钱。

Q:你觉得“全职”做投资和一般的工作相比较,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A:相对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我觉得全职做投资压力不大,比较自由。但是缺点就是因为以个人为主,所以,视野不够开阔,信息交流不够及时,有时会导致对市场的反应迟钝。

Q:“全职”做投资的风险会不会很大?

A:就股票市场而言,2005年的风险已经比2004年小了,2006年的风险将会更小。但作为一份主要工作来说,投资的收益是不确定的,这是一个风险。

Q:万一投资失败,对个人财务产生危机将如何处理?

A:尽量避免个人财务发生危机,因为在做投资之前我基本会做好一个资金分配,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这样即使投资失败也不至于影响生活质量。

《钱经》点评:

现在老于的应急资金分配得很好。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全职投资事业发挥得更淋漓尽致一些,而且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

第10篇

[摘要]在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和人民货币财富增加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来指导个人投资者规避风险。

[关键词]个人投资;投资理财;理财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民财富的普遍增加,个人理财投资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从2005年开始,有剩余财富的个人投资者开始不断地涌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收藏品市场,从而掀起了一轮经济爆发式增长的。从全球的视角考察,投资者的狂热性,盲目性和非理性终于导致了2007年金融海啸的爆发。国际上股市的垂直下跌使很多忽视风险管理的个人投资者损失惨重,不仅多年的盈利消失殆尽,甚至有很多人血本无归。个人投资者之所以在金融海啸中遭受重大损失,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只追求投资技巧,没有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从而在形势危急中无法把握方向,致使投资理财失败。因此,对于一般的个人投资者来说究竟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理财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个人投资理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财富损失促使个人投资者重新思考理财投资的目的,方式,手段和意义。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来看,个人投资理财应该本着稳健性和持续性的原则。首先稳健性原则是投资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这一原则警示投资者要保持温和型不要企图每次投资都渴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原则否定了投资者追求最低买和最高卖的错误做法,否定了在选择投资产品时忽视投资对象内在价值而投资暴涨性投资产品,这一原则要求个人投资者在进行金融产品投资时,应该购买风险评级较高的证券类型,不应该追求高风险证券所带来者高收益。其次持续性原则也是一项重要的投资理念和价值观,这一原则要求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产品应该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这种收益可能在短期内低于平均水平,从长期看,该证券可以持续带来资本升值并且不太可能出现蚀本的现象。这一原则要求个人投资者消除浮躁心态,不追求大笔买卖的收益最大化,考虑长期收益的可能性和基本策略。最后必须结合稳健性和持续性原则,制定适合自己的一般性策略和建议借以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

三、针对个人投资者的几点建议和策略

(1)不参与风险性高的投资活动。为了保证家庭生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个人投资理财所追求的收益应该是稳定性较高的类型,要求个人投资者时刻关注投资的风险,避免参与波动性大,风险率高的期货、金融衍生品投资。高风险往往意味着高收益,高风险也意味着高收益和高损失。(2)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和投资的关系。投资理财是一种获得收益的方式,绝对不能代替工作。在2007年A股市场冲击6000点时,很多白领受股市财富迅速增长的诱惑,放弃收入低但稳定的工作,专心一志的进行股票投资,结果在股市快速下跌的过程中不仅血本无归,还失去了收入来源,使得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境况非常凄惨。(3)不要借钱进行投资。借钱进行投资本身是一种变相的使用杠杆的行为,虽然有机会凭借较少的投入来获取较大的收益,如果操作不当,或是遇到政策的打击,损失的将不仅仅是金钱,还包括个人的信用。很多个人投资者为了快速丰厚的获得收益,通过亲戚或是地下钱庄进行借贷,在遭受巨大的无法挽回的亏损时,大多要面对亲人之间的反目和地下钱庄的勒索逼债。(4)不要梦想一夜暴富。个人理财是一个贯穿一生的理财生活方式,它不是赌博,也不是投机。个人投资者进行理财投资时目标首先要保证资产的不变质,其次才是取得收益。所以在进行理财投资时,一定要合理评估风险,将投资时间看做是一个较长时期的事情,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打算,不要在资本市场上一有风吹草动时就如惊弓之鸟,茫然不知所措。频繁的买入和卖出都是短视的行为,在个人理财投资中我们要坚持长线价值投资的理念。(5)不要买流动性较大的投资品。流动性高的投资品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快速变现,有利于个人投资者在遇到风险,或是资金出现紧张的时候快速出手。为了安全起见,个人投资者不应该购买未上市交易的股票和债券,这些投资品属于小众投资品,可能有机会通过上市来实现几倍的收益。通常情况下它们的需求者都很少,并且垄断性较高,买方的议价能力很强,在个人投资者急需变现的时候,不容易出手,大多要牺牲掉一些收益,有的甚至因为没有购买者而无法变现。(6)不要购买不了解的投资品。20世纪末日本兴起了一股艺术品投资热潮,在这期间,很多日本宫人不惜花费巨资购买欧美的名画,古董,他们认为购买这些艺术品不仅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还能够显示投资品味。一些欧美商家就利用日本人的心里,将一些没有收藏价值的商品加入期间,趁着收藏品投资热潮,玩弄概念,愚弄投资者,让他们花大价钱购买。现在这些投资许多已经变得一文不值,让这些日本个人艺术品投资者损失惨重。

以上几点投资策略只是最基本的方面,个人投资者还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投资产品。个人投资者在开始进入资本市场进行金融产品投资的时候,最好进行一些金融产品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金融产品的特性,风险,波动状况和影响因素,再结合自身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方式和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基金经理;个人特征;选股能力;选股风格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基金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最有影响的机构投资者,其投资理念、投资风格对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市场理念的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基金经理也成为了众目关注的焦点。基金经理作为特定的群体,其群体价值开始显露,“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行为学研究发现,具有不同个人特征的投资者对于风险有着不同的偏好,同时也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投资者的投资选择是建立在对基金风险和投资风格的全面了解基础之上的。而我国基金业信息披露不完善,投资者从基金报告中所能了解的,仅限于基金的持仓明细、净值回报与基准业绩的比较。与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IMR)1999年修订的全球投资绩效评价标准(GIPS)相比,我国基金所披露的定期报告中,未涉及到市场基准和基金总回报的风险评价,所披露的基金投资组合的内容太简单,未涉及到基金投资行为偏离投资风格的说明,以及投资风格的动态调整等信息。而且我国基金评级机构所提供的信息也非常有限,晨星为代表的评级只披露基金的净值回报和风险等级。作为个人投资者无法取得详尽的关于基金投资风格的信息。从而造成了投资者决策时过度依赖对基金经理个人的判断。我国基金业的发展时间短,对基金经理的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外部的基金经理市场还未形成。那么对中国新兴市场的基金经理来说,他们的认知偏差和人格特征会不会对决策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以至于影响最终的业绩。投资者应该多大程度上去关注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并作出选择?研究结论对于投资者依据基金经理个人特征进行投资决策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投资者透过经理个人特征来推断基金经理的行为特征。

从我国开放式基金运作来看,基金资产的投资需要依据投资决策委员会所制定的投资战略,基金经理作为具体的决策者,负责从股票池挑选股票,决定交易金额和价位。基金经理对基金资产的配置具有较大的决策空间,对基金业绩和投资风格有重要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基金经理个人投资能力和风格的判断成为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外部投资者无法直接观察到基金经理的能力和投资风格,仅可以获得基金经理的个人信息和历史业绩。基金经理像医生和财务分析师那样也是一种技术性职业,涉及到大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合理假定某些基金经理比其他经理表现更好。我们可以给出各种理由,为什么业绩与基金经理特征系统相关?例如,年轻的经理因为工作更努力业绩更好,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基金经理业绩更好,因为他们很聪明而且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校友人际资源可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投资信息。行为学研究发现,具有不同个人特征(年龄、经验和教育)的人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将代表其投资风格和风险态度。通常,年轻经理有更长远的职业生涯,年轻的经理也更愿意承担风险;经理的教育程度越高可能趋向于更加保守,而且教育对于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有重要影响;通过工作积累,经验往往会形成个人固有的决策模式。投资者根据经理的个人特征可以对其投资风格和风险态度做出推断。根据信号理论(Signaling Theory),经理的教育、工作经验等个人特征是判断其能力的重要线索,个人特征也向市场和雇主传递能力的信号(Spence,1973)。作为投资者,所关心的是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所传递的信息,以及投资者是否能够有效地识别这些特征所传递的信息。本文通过系统检查基金经理个人特征与选股风格、选股能力和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揭示代表基金经理选股风格和选股能力的个人特征,检查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业绩的预测能力。

一、文献回顾

(一)基金经理特征与投资能力、基金业绩

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体现为能否为基金持有人获取超额的资产回报,基金经理特征可能是经理能力和基金业绩的重要解释变量,因为经理的个人特征可能代表其能力、知识和努力程度。国外已有研究比较一致的发现基金经理的实践经验和所毕业大学排名对基金业绩都有显著正的影响。而关于基金经理的学历和CAPCFA资格对基金业绩的影响的结论不一。

Chevalie,Ellison (1999)检查了业绩与年龄、教育、取得MBA之间的关系。发现尽管原始回报与特征之间有显著关系,但其中大部分归因于行为差异和样本选择偏差。可以肯定的是毕业于SAT排名较高大学的经理将取得更高的风险调整回报。Li, Zhang和Zhao(2005)检查了对冲基金经理的教育、职业发展(career concern)和激励对基金风险、原始和风险调整回报、资金流的影响,发现毕业于较高SAT排名大学和年轻的经理能取得较高的风险调整回报,获得更多资金流入,毕业于较高SAT排名大学的经理所管理基金的风险更低,年轻的经理所管理基金的风险更高。Golec (1996)通过对530家共同基金的研究,发现经过风险调整的基金业绩和基金经理的年龄、在职时间以及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年轻的具有MBA学位的基金经理取得的业绩更好。

已有研究基本支持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倾向于取得较好的业绩。Kon(1983)发现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在短期内比欠缺经验者表现好。Grubber (1996) 发现经理经验与基金业绩有显著影响,经验更丰富的基金经理通常能取得好的业绩,这也证实基金这一实战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实践的积累。Ding 和Wermers(2004)发现经验越丰富,管理的基金业绩越好,且管理大盘基金时业绩较好,而管理小盘基金时业绩较差。徐琼和赵旭(2008)发现年轻的基金经理和任期长的基金经理业绩较好。

从国内外关于基金经理教育与业绩关系的研究来看,并不一致支持学历作为传递能力信号的有效性的假说。关于基金经理所持证书和工作业绩的关系,主要讨论的是CFA证书的影响作用。目前国内暂无此方面的研究,而西方学者这方面的研究结论不一。Chevalie,Ellison (1999)不支持有MBA学位的基金经理取得更好的业绩。 Friis和 Smit(2004)发现拥有CFA或CPA 资格证书的基金经理的业绩比不具备该证书的经理要好。Lorne N. Switzer, Yanfen Huang (2007)实证研究发现,CFA证书对经理业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存在相反的结论,Gottesman等(2006)发现GMAT(研究生管理科学入学考试)分数对业绩有显著正的影响,而是否拥有CFA或者其他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与业绩没有必然的联系。赵秀娟,汪寿阳(2010)等发现拥有博士学位的基金经理的收益水平却较低,同时风险控制能力较好;此外,是否有海外背景、是否拥有职业资格证书、性别与基金的业绩没有显著持续的关系。李豫湘,程剑和彭聪(2006)通过研究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发现教育对业绩没有显著影响。

国外关于年龄与基金业绩关系的研究,基本支持年轻基金经理将取得较好的业绩,因为年轻的经理基于职业生涯的考虑会更努力(Chevalie,Ellison ,1999;Li, Zhang和Zhao,2005)。李豫湘,程剑和彭聪(2006)发现年轻的基金经理和有丰富投资经验,具有实战经验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会取得更好的业绩。相反,陈鹏(2007)发现基金经理年龄对基金业绩有负影响。赵秀娟,汪寿阳(2010)指出我国基金市场发展的初始阶段,与一般的基金经理相比,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获得了更高的投资收益;自2003 年后情况相反,但在另一方面,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也更加注重风险控制。我们认为,国内基金经理整体都非常年轻,年龄的差距不太大,而较年轻的经理在从业经验方面往往比较欠缺,因此业绩可能较差。

国内已有研究关于基金经理年龄对基金业绩的影响不一,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基金从业经验对业绩有正面影响。国内相关研究对基金经理特征的界定单一、不全面,本文则对经理教育相关特征作了扩展,包括财经专业背景、财经&理工双专业背景,以及所毕业高校的排名。已有研究没有综合考虑基金经理特征与经理选股风格、选股择时能力之间的关系。基金经理特征不能直接决定业绩,不同的特征可能代表不同的投资能力或投资风格,而投资能力或投资风格往往与基金业绩直接相关。我们认为进一步检查基金的经理的个人特征与选股风格、选股择时能力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必要。

(二)基金个人特征对基金投资风格的影响

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决定了其投资风格和偏好的形成。对基金公司来说,根据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个人特征来进行风格管理,以保持基金风格的稳健性。持股风格分类显然对基金的投资策略有巨大影响。一种投资风格的产生通常是由某个种类的资产在过去的良好表现引起的。对不同风格资产的追逐促使基金产生风格分化(Barberis和Shleifer,2003)。已有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基金持有资产特征,从而对其投资风格加以界定。从国外有关基金投资风格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来看, 通常都是将资产收益率的解释因素如市值、账面市值比、账面市价比、市盈率、动量效应等作为划分基金投资风格的尺度。例如, Chan等(2002)以市值和账面市值比为尺度,将基金的投资风格划分为大盘成长型、小盘成长型、大盘价值型和小盘价值型四种,并进一步根据过去收益率确定基金在追逐热门股票上的风格特征。基于持股特征的风格界定更加细致具体,可以代表基金选股的偏好。Sharpe (1992 )指出,一种风格资产的产生会导致相应投资风格的基金管理人的产生,因此投资风格可能与基金管理者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Chevalie,Ellison(1999)检查了基金经理特征与基金投资风格之间大关系,发现MBA毕业的经理倾向选择低市净率的股票,而年长的基金经理则倾向使用股价动力的投资策略。

迄今为止,国内缺乏文献将经理个人特征与基金选股风格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徐琼和赵旭(2008)采用“投资行为度”来综合衡量基金的业绩、风险和选股择时能力,他们检查了基金经理的特征与投资行为度的关系,由于综合性的投资行为度无法代表任何具体的投资行为,因此使得研究的结论比较含糊。仅郭文伟,宋光辉,许 林(2010)研究发现了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基金风格漂移的影响,发现海外学习背景、职业资格证书、从业经验越有助于保持基金风格的一致性;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基金经理相比仅有学士学位的经理表现出更强烈的风格漂移倾向。他们同时指出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可能代表一定的投资偏好,如教育程度越高相对比较保守,年轻经理更愿意冒风险。

二、基金经理特征的界定与基本假设

经理的个人投资能力指的是其能胜任基金资产管理与投资的能力,等同于胜任能力,而具有胜任能力的经理通常具有某些外在表现特征。McClelland 与Spencer(1994) 指出: “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异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任职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Li,zhang和Zhao(2005)指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有才能和工作更努力的经理取得突出业绩的可能性更高,因此他们将经理特征界定为两个大的方面,其一是代表经理才能的特征,包括经理所毕业大学的排名,是否取得CPA/CFA资格,是否获得MBA,该特征代表经理的智力和教育;另一方面是代表经理职业关注度(Career concern)的特征,包括经理的工作年限和任期。Chevalie,Ellison (1999)将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界定为经理所毕业大学的SAT分数,MBA学位,经理的年龄和任期。他们认为经理毕业于SAT分数较高的大学,表明他们具有更高的智力或者直接受益于更好的教育。李豫湘,程剑和彭聪(2006)将经理的个人特征界定为年龄、性别、实战经验、投资经验、职业经历和教育。由于中西方存在教育、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我们参照Li,zhang和Zhao(2005)作法,将我国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也界定为与教育相关的特征和与从业经验相关的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相关特征。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包括:(1)经理的年龄,(2)经理的基金从业经验;(3)是否具有海外教育或工作经历;(4)教育程度;(5)所毕业大学的排名;(6)毕业于财经专业;(7)具有理工&财经双专业背景;(8)CPA/CFA资格。

年轻的基金经理其职业生涯更长远,工作更努力。但年轻的基金经理往往缺乏工作经验,不利于其能力的提高。因此,年龄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是混合的。我们认为非常年轻的经理业绩可能相对较差,但是整体上年龄不应该代表基金经理能力或业绩。

假设1:年龄不能代表基金经理业绩或能力。

基金经理的教育背景、所持证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Spence(1974)论述了学历反映能力的有效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具备信息优势的经理人可以通过学历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而公司则根据这一信号,将不同能力的人区别开来。鉴于国内近年来高校的大规模扩招,给个人提供了许多获得学历的教育机会,同时也使得学历对于预测经理个人能力的作用下降。但是,高考本身具有筛选作用,高校之间在教育和科研水平上也存在差异,我们认为所毕业高校的排名更能代表基金经理的能力。

假设2:基金经理的教育程度不能代表基金经理的业绩或能力。

假设3:基金经理所毕业学校的排名能代表基金经理的能力。

因为资产组合管理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基金经理从事基金资产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提高基金资产的管理的能力,提高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业绩。

假设4:基金经理的基金从业经验能代表基金经理的业绩或能力。

基金公司是海外背景人士的重要集中地之一。海归背景的经理占到基金经理的10%左右(赵秀娟等,2010),而且近年来海归在基金行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基金业对我国而言是较新的行业,而国外发展非常完善,投资理念比较成熟,国外学习和投资经验对基金经理进行投资是非常有帮助的。

假设5:基金经理的海外教育与工作经历代表基金经理的业绩或能力。

投资具有专业性,需要基金经理掌握一定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经理所学专业对掌握投资方法和技巧很重要。部分基金经理同时具有财经和理工的专业背景,我们认为具有理工背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经理的数理分析能力或行业分析能力,可以提高经理的选股能力。

假设6:财经专业毕业代表基金经理的业绩或能力。

假设7:财经与理工双专业背景代表基金经理的能力。

证券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由于工作需要,或出于聘任考虑,会参加一些从业资格考试,获取资格证书。但是该资格考试对于基金经理获取一定专业知识有帮助,但是并不是经理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而基金经理能力的提高更多依赖于知识的运用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假设8:取得CPA/CFA资格不能代表基金经理能力。

三、样本的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一)样本的来源

本文选择我国2005-2008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为样本,样本的分布见表1。如基金在样本年度前一年成立,才可以列为当年的样本基金,确保样本基金在样本年度不是新设立的基金。从样本分布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样本在2007年以前比较均衡,但在2008年股票型基金样本远远超过混合型样本。这与我国2007年股票市场大牛市带来的赚钱效应使得基金公司开始大规模设立发行股票型基金。

(二)变量的定义

1.基金业绩度量。业绩评价采用考虑分红的基金净值增长率RNTdiv 、考虑分红的日度平均收益率RET、和风险调整业绩度量詹森测度Ja和夏普比率Sharp。

第二系列为基金投资组合数据, 即样本期间每个半年时点上的所有样本基金的投资组合, 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我们仅选取了每个组合的前十大重仓股作为分析依据。这是因为, 一方面, 从样本期间各个时点的统计情况看, 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的市值之和占整个投资组合的比例的1/3左右, 另一方面, 较之于投资组合中的全部股票, 前十大重仓股其实更能够体现出基金的投资风格。不过, 对于持股分散程度很高的基金, 我们相应增加了投资组合中的股票选取数量, 保证所选取股票的持有市值之和占整个组合的比例不低于25%。

我们首先根据第一系列数据来计算标准化的股票风格系数,即流通总市值系数,总市值系数、市净率系数和股价动力系数:(1)用当期沪深全部股票流通总市值(或总市值,或市净率)的中位数除以每一股票的当期流通总市值(或总市值,或市净率),得到每一股票的流通总市值系数,总市值系数和市净率系数;(2)用当期每一股票前12月(含当月)回报率与沪深全部股票前12月回报率的中位数之差除以沪深全部股票前12月回报率的中位数绝对值,得到该股票的股价动力系数;然后,根据第二系列数据得到基金各重仓股票的市值及总和,计算出每只股票的相对权重;最后,分别将十只股票的相对权重与其对应的流通总市值系数,总市值系数、市净率系数和股价动力系数分别相乘再加总,就得到基金重仓股的流通总市值加权值选股风格、市净率加权值和股价动力加权值等标准化的选股风格变量SMBtrad、HML和MOM。市净率越高与市值越大的股票的HML,SMB越小,股价动力越大的股票MOM越大。

4.基金特征与基金经理特征的定义。

基金类型(Type):股票型基金定义为1,否则为0;基金资产(Asset):以基金总资产金额(元)表示;基金成立年限(Fyear):以基金成立至样本年度的年数取整表示。

基金风险RETstdv为样本期间回报的标准差。

股票周转率用于衡量基金进行股票交易的频繁程度,Turn=(股票成交量/2)/年平均股票投资市值;基金经理年龄(Age): 经理的实际年龄①表示;证券从业经验(Secexp):以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年数表示;基金从业经验(Funexp):以在基金管理公司工作的年数表示;海外教育从业经验(Ovseaexp): 具有海外从事证券、资产管理工作或教育经历,则定义为1,否则为0;基金经理教育程度(Edu):当经理取得的学位为硕士则定义为1,博士为2,其他为0。

毕业大学排名(SAT):如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于“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的2002-2004全国学科评估排名”,“教育部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2007-2009年)”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专业排名前10位的高校,或排名第一的科研院所,则 SAT定义为1,否则为0。

毕业专业(Major):如毕业专业为经济、金融、财经类专业,则该变量定义为1,否则为0。

理工&财经双专业背景(Doubmaj):当经理同时具有理工和财经类专业教育背景,则该变量定义为1,否则为0。

CPA/CFA资格:当经理取得CFA或CPA则该变量定义为1,否则为0。

(三)描述性统计

关于基金业绩、基金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的有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表3。

基金经理的年龄平均在35岁,有6.7%的基金经理年龄不足30岁,有53.3%的基金经理年龄不足35岁,仅有5%的基金经理年龄超过40岁。年龄最小的基金经理仅28岁,年龄最长不超过46岁。表明基金经理年轻化,需要知识结构新、能适应专业技术更新快的从业人员;有52%的基金经理都来自经济管理相关学科国内排名居前10位的高校。说明基金公司在挑选基金经理时非常看重其毕业学校;样本数据显示有9.5%的基金经理取得博士学位,有 82.1%的基金经理取得硕士学位,仅7.4%的基金经理为本科毕业。表明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都是硕士毕业;基金经理的证券从业经验平均为4.6年,有61.8%的基金经理有三年以上证券从业经验,有39.1%的基金经理具有5年以上证券从业经验,仅有3.6%的基金经理拥有10年以上的证券从业经验。基金从业经验平均为5年,有72.8%的基金经理具有三年以上的基金从业经验,36.4%的基金经理具有5年以上基金从业经验,仅有8.1%的基金经理有8年以上的基金从业经验。93.3%的基金经理都具有5年以上的证券与基金从业经验,36.8%的基金经理都具有10年以上的证券与基金从业经验。数据表明我国基金经理的来源都是具有较长时间证券和基金从业经验的人员,但是他们的年龄又非常年轻,说明这些基金经理大部分都是从本科或硕士毕业就直接从事金融工作,因此年龄不足35岁,就可能积累了近10年的工作经验。有12.2%的基金经理同时具有理工与财经类双重教育背景;而86.4%的基金经理都具有财经相关的教育背景,尽管证券业从业人员招聘非常注重应聘者是否具有理工科背景,但是仍旧以经济或管理相关学科毕业的生源为首选;有13.4%的基金经理具有海外教育与从业背景,说明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国内培养的,但是近年来这种具有海外背景的基金经理在逐步增加;有CPA/CFA资格的基金经理仅占12.7%,说明是否取得这些资格对基金经理的选择并不是非常重要。从基金经理特征的统计看,基金经理整体较年轻,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大多来自国内相关学科排名居前的高校,具有财经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

样本基金中平均成立时间为2.8年,成立年限最长的为7年;基金资产规模平均为 55.2亿,但是规模最大基金资产达到418亿。基金资产的平均周转率为6.43,基金持有股票的平均周期为1.4个月。样本期内基金考虑分红的年度净值增长率平均为37.1%,日度平均回报为0.065%,日度平均的Sharp比率为0.061%,詹森比率为0.041%,从业绩指标看,样本期内基金整体有约15%以上的年化绝对回报和风险调整回报。

四、实证检验

(一)基金经理特征与选股风格之间的关系

我们采用非均衡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非均衡面板数据必须剔除时间长度少于一年的基金,筛选后的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样本分别为257个,共514个。 我们在控制基金规模等特征变量后,采用非均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益模型检查基金经理特征与选股风格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见表4。我们发现基金经理特征与基金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下:(1)基金经理特征对非系统风险都没有显著影响,而基金经理所毕业大学排名对系统性风险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毕业于知名大学的基金经理反而比较稳健,该结论与Li, Zhang和Zhao(2005)的发现一致。而基金经理的财经&理工双专业背景对基金系统风险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基金经理的专业背景越宽,越乐意承担风险;(2)基金规模对风险变量都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老基金更愿意冒风险;(3)基金成立时间对非系统风险有显著正的影响,但是对系统风险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老基金倾向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但是在个股风险分散方面又倾向保守。

基金经理特征与选股风格之间的关系如下:(1)基金经理是否毕业于排名居前的高校,将影响其基于股票流通市值的选股风格,毕业于排名居前高校的基金经理倾向选择大市值股票,而该选股风格与基金业绩正相关,但相关性不强,表明基金经理所毕业学校排SAT对基金业绩的预测能力不强;(2)基金经理的基金从业经验对股价动力有显著正的影响,基金从业时间长的经理倾向选择历史股价表现好的股票;(3)双专业背景对基金经理基于股票市值的选股风格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双专业背景倾向选择市值大的股票。

此外,我们发现对选股风格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变量是基金特征:(1)基金成立时间对股价动力选股风格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成立时间越长的基金倾向选择历史股价回报差的股票;(2)基金规模对市净率选股风格有显著正的影响,对基于历史股价回报的选股风格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规模大的基金倾向挑选市净率低的股票和历史股价表现差的股票;(3)资产周转率对股票市值选股风格有显著正的影响,对股价动力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资产周转快的基金倾向挑选规模较小的股票和历史回报好的股票;(4)非系统风险对市净率选股风格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非系统风险高的基金倾向挑选低市净率的股票;(5)系统风险对基于股票市值的选股风格有显著负的影响,对市净率选股风格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系统风险高的基金挑选股票市值大的股票和挑选高市净率股票。

(二)基金经理特征与选股、择时能力的关系

从表4的检验结果看,基金经理个人特征与选股风格之间的关系较弱,仅所毕业大学排名、基金从业经验和财经&理工双专业对选股风格有显著影响,但是基金经理特征不仅影响选股风格,还将代表经理自身的选股能力。我们进一步检查基金经理特征与基金选股择时能力的关系,回归结果见表5。我们发现:(1)基金经理的年龄对基金择时能力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基金经理年龄能较好代表其择时能力,但是由于择时能力对基金业绩的贡献不显著,因此基金经理的年龄不是基金业绩的有效预测变量,结果不支持假设1;(2)基金从业经验对代表选股能力的TMA、CLA 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基金从业经验可以改善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而且基金选股能力与基金业绩正相关,基金从业经验对业绩的有利影响是通过改善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实现的,结果支持假设4;(3)基金经理的海外经历对TMA,CLA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基金经理的海外经理能提高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从而改善基金业绩,结果支持假设5;(4)财经专业背景和双专业背景对基金选股能力都没有显著影响,结果不支持假设6,支持假设7;(5)经理的教育程度、所毕业大学排名、财经&理工双专业和CPA/CFA资格对选股能力都没有显著有效,因此支持假设2、7、8,不支持假设3。

此外,我们发现基金特征对基金选股和择时能力的影响如下:(1)基金成立时间对选股能力度量的影响不一致,其中对TMA有显著负的影响,对CLA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选股度量本身存在差异,另外基金成立时间对基金选股能力的影响不确定;(2)基金成立时间对基金择时能力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成立时间长的基金其对股票投资时机的把握能力更差;(3)基金规模对基金选股能力都有显著正的影响,对择时能力CLTIM有显著正的影响。这表明规模较大的基金其选股和择时能力较强,规模大的基金可以获得较好的业绩回报,规模对选股能力有正的影响可以弥补其流动性对业绩的不利影响,从而合理解释基金规模对业绩有利影响;(4)资产周转率对选股能力有显著正的影响,但对择时能力TMTIM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资产周转率越快的基金往往能及时捕捉业绩表现良好的股票。但是频繁的更换股票却不利于其对市场时机的把握。(5)基金非系统风险对择时能力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非系统风险高的基金择时能力较好;(6)系统风险对选股能力有显著正的影响,但是对择时能力却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系统风险越高的基金选股能力越强,但是在时机把握方面较差。

(三)基金经理特征与基金业绩的关系

基金业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选股能力、择时能力和风险等因素。而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是否能有效预测基金业绩,是广大投资者更加关注的。我们接下来采用非均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益模型来检查经理个人特征与基金业绩的关系,结果见表6。

根据表6的回归结果发现:(1)基金从业经验在所有模型中都显著为正,表明基金从业时间越长的基金经理能带来超额回报,对业绩具有预测能力,支持假设4;(2)财经类专业背景对RNTdiv有显著负的影响,说明非财经类专业毕业的基金经理比财经类专业经理能取得更好的基金净值增长率,不支持假设6;(3)财经&理工双专业对RNTdiv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有财经&理工背景的经理可以取得更好的基金净值增长率。由于Doubmaj对其他业绩度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该特征对业绩的预测力不强。基本支持假设7;(3)基金经理的海外教育或工作经历对RNTdiv,sharp 和Ja都有显著正的影响,说明有海外经理的基金经理可以取得较好的业绩,对业绩具有预测能力,支持假设5。由于基金经理年龄、教育程度和CPA/CFA资格和所毕业大学排名都对业绩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检验结果支持假设1、2、7,不支持假设3。

此外,根据表6发现:(1)基金成立时间对Ja有边际负的影响,表明成立时间长的基金其风险调整业绩Ja较差,由于Fundyear对其他业绩度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基金成立时间不能有效代表基金业绩;(2)基金规模对所有基金业绩都有显著正的影响,这与已有研究发现规模具有对业绩的腐蚀性不一致。规模较大的基金可以获得更多资源,如IPO和交易费的折让,而且前一部分的检验也发现基金规模对选股能力有显著正的影响,那么该规模效益如果能抵减流动性不足的负面影响,那么规模大反而代表基金能获取超额回报;(3)基金资产周转率对所有业绩度量都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资产周转越快的基金,其能获取超额的回报,因为我国股票市场熊牛市更换较快,个股波动性较大,因此基金采取短期投资策略对基金业绩反而有利;(4)非系统风险对所有业绩度量都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基金非系统风险越高不一定带来业绩的改善;(5)系统风险对所有基金业绩都有显著正的关系,表明系统风险越高,业绩回报越好。

(四)基金经理特征与选股风格、选股能力与基金业绩的内生关系

由于单个方程进行检验不能全面考虑经理个人特征与股票投资风格,或选股能力,以及基金业绩的内在关系。在考虑投资选股风格、选股能力和基金业绩的内生性关系时,通过设立联立方程组来检查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联立方程进行回归,结果见表7。根据表7回归结果可以发现:(1)基金经理的基金从业经验对选股能力CLA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经理展示了更强的选股能力,从而对业绩有预测作用;(2)基金经理海外经历对基于市净率的选股风格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有海外经历的基金经理倾向选择低市净率的个股;(3)基金经理的海外经历对股价动力选股风格有显著负的影响,而该选股风格又对选股能力有显著负的影响,说明有海外经历的基金经理倾向选择历史股价业绩表现差的股票,倾向个股分析发掘黑马股,从而改善选股能力和基金业绩;(4)基金成立时间对基于股票市值的选股风格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成立时间长的基金倾向挑选市值小的股票;(5)基金资产规模对基于股票市值的选股风格和股价动力选股风格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规模大的基金倾向挑选股票市值大的股票和历史股价表现差的股票;(6)基金风险对基于股票市值的选股风格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风险越高的基金其倾向选择小市值个股;基金风险对股价动力选股风格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风险高的基金倾向投资历史股价表现差的基金;而基金风险对Sharp比率有显著负的影响,而主要归因于非系统风险的影响,非系统风险对业绩的贡献为负;(8)资产周转率对基于股价动力的选股风格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资产周转快的基金都倾向选择历史股价回报差的股票;(9)而基于股票市值的选股风格对基金选股能力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挑选大市值股票不利于提高基金选股能力;(10)基于股价动力的选股风格对基金选股能力有显著负的影响,表明挑选历史股价表现好的股票不利于提高基金的选股能力;(11)选股能力对业绩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选股能力强的基金可以取得较好的业绩回报。考虑内生关系时,选股风格对选股能力有显著影响,但对业绩没有显著影响,表明选股风格对业绩的影响是通过改变选股能力实现的。

联立方程组回归结果与单个方程回归结果相比有以下差异:(1)基金经理的财经&理工双专业背景对选股风格和能力都没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该特征经理倾向提高组合系统风险,才对业绩有正的影响,其本身不代表较好的选股能力;(2)因为在考虑选股风格和选股能力的内生关系时,基金经理海外经历对选股能力的显著正的影响消失,表明海外经历对选股能力的影响是通过代表选股风格实现的;(3)资产规模对业绩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表明规模对业绩的影响是通过基金选股能力体现的,在控制了基金选股能力后,规模对业绩的影响就变得不显著;(4)资产周转率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而资产周转率对基金选股能力有显著正的影响,表明资产周转率对业绩的影响是通过基金选股能力体现的。

五、结论

总体来看,我国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投资风格、基金选股能力和基金业绩的预测能力较差。本文研究发现:(1)基金经理年龄、从业经验、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和所毕业大学排名都不能有效预测经理的选股能力和基金业绩;但基金经理年龄一定程度上代表基金择时能力;(2)基金经理的财经&理工双专业背景将影响基金经理的风险态度和选股风格,但是并不能代表基金的选股能力,财经&理工双专业背景的经理倾向提高基金系统风险,对业绩有正的影响;(3)基金经理的CPA/CFA资格既不影响选股风格也不代表选股能力,因此对基金业绩也没有预测作用;(4)与国内外研究结论一致的是我们发现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对基金业绩都有显著正的影响,同时还发现基金从业经验对选股能力也有显著影响,对部分选股风格度量也有影响。这进一步表明基金从业经验能预测基金业绩,基金从业经验对业绩的预测作用是建立在基金从业经验代表较强的选股能力基础之上;(5)海外经历通过影响基金经理选股风格达到改善选股能力和业绩的目的。

与国外研究存在显著差异的是,我们并没有发现基金经理所毕业大学排名对选股择时能力、或者基金业绩有显著正的影响。可能原因是对SAT度量本身的问题导致的。西方研究都按照基金经理毕业大学的SAT分数来界定所毕业高校排名。我国基金经理几乎都毕业于211大学,但是高校排名年度间不断变化,而基金经理所毕业的年度也不一致,这样我们在定义高校排名时无法采用连续变量,只能按照“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的2002-2004全国学科评估排名”,“教育部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2007~2009年)”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学科的排名是否居前10位来定义0-1变量,另外,由于部分基金经理披露的不是本科毕业学校,而是研究生毕业学校,这样也导致基金经理所毕业学校的度量不统一。我们认为所毕业大学排名本身还是具有一定的信号作用,而变量度量上的差异是导致本文发现与西方文献不同的重要原因。

由于基金投资目标和风格存在差异,因此基金业绩的度量本身存在复杂性。业绩度量之间的不统一,也可能带来不同文献检验结果的差异。尽管投资者根据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可以对其风险态度和投资风格有初步判断,但是该判断都是建立在基于业绩结果为导向的判断基础上,该判断的可靠性会随着业绩度量的选择出现差异。而且,对投资者而言真正可靠的决策是建立在资产组合投资风格的基础之上,因此,定期披露基金持有资产特征和投资风格,以及投资目标与风格的偏离相关信息对投资者了解基金风险和业绩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开放式基金作为一种大众投资工具,成为中国股市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为发展和稳定证券市场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基金经理作为基金的高管,对基金业绩有重要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基金经理人力资本特征对业绩的预测力较差,进一步表明我国基金市场应该重点加强对基金经理人力资本的培养和管理。首先,要形成具有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的基金经理市场,这样有利于基金经理形成互相竞争的良性格局,有利于基金经理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次,还要建立科学、客观、统一的基金经理评价体系,这样对基金经理在基金管理过程中的努力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发挥对基金经理长期化行为的激励作用,实现基金经理的优胜劣汰。此外,基金经理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与基金经理的激励机制安排紧密相关,因此需要对基金经理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实现基金经理能力的发挥。对基金经理的聘任和薪酬激励应该建立在有效的业绩评价基础之上。再次,我们需要积极发挥外部市场竞争的激励约束作用,在基金行业引入适度的竞争可以有效激励基金经理,提高基金投资者的福利。提高评级机构在基金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通过评级机构及时披露基金经理选股风格、基金投资风格漂移,以及与基准业绩的差异等相关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基金管理公司及时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者行为和业绩。最后,要加强基金经理的稳定性建设,避免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换对业绩的负面影响。目前大多数基金经理的频繁跳槽与基金公司之间不同的奖金方案相差悬殊有关,通过行业协调确保各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奖金与浮动业绩的比例设定大致相同,以避免基金经理为了个人报酬频繁跳槽于不同基金公司,这样不利于基金业绩表现和投资者利益保护。

参考文献:

[1] Barberis N.,Shleifer A.Style Investing[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68):161-199.

[2] Carhart, M.,On Persistence in Mutual Fu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Finance,1997(52): 57-82.

[3] Chevalier, J., Ellison, G., Career Concerns of Mutual Fund Manager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14):389-432.

[4] L. Chan, H. Chen, J. Lakonishok, On the Mutual Fund Investment Style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2(15):1407-1437.

[5] Daniel, K., M. Grinblatt, S. Titman and R. Wermers,Measuring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with characteristic-based benchmarks[J].Journal of Finance,1997(52):1038-1058.

[6] Gottesman A. A. and M. R. Morey,Manager education and mutual fu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2006(13):145-182.

[7] Haitao Li, Xiaoyan Zhang, and Rui Zhao, Investing in talents:manager characteristics and hedge fund performances,Working paper,2005,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rnell University, Columbia University.

[8] Kon S J. The market-timing performance of mutual fund managers[J].Journal of Business,1983(56): 323-347.

[9] Lorne N. Switzer, Yanfen Huang, How does human capital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id-cap mutual funds[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7(8): 666-681.

[10]郭文伟,宋光辉,许林.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对基金风格漂移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0(2).

[11]胡俊英.我国基金经理个性特征对基金业绩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

[12]李豫湘,程剑,彭聪.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基金业绩影响的研究[J].价值工程,2006(12).

[13]赵秀娟,汪寿阳.基金经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基金业绩?――业绩与个人特征的实证检验[J].管理评论,2010(1).

[14]徐琼,赵旭.我国基金经理投资行为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8(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d Manager′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ock Picking Ability

XIAO Ji-hui1,LUO Cai-qiu1,PENG Wen-ping2

(1.Management School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2.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第12篇

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

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在众多的资产选择方式中,及时引导家庭利用资金市场的不景气,以较低的成本筹措社会游资,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理性投资,就是一种不景气市场条件下的资产选择策略。

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金融投资工具大体分为保守型的如银行存款,成长型的如债券、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型的如期货、外汇、房地产等;精专业知识的如邮品、珠宝、古玩、字画等。尽可能地使投资多元化,但切记不要盲目从众投资,要发挥个人特长,尽可能多元投资,获得最大收益。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

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己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

3.投资基金。不少人想投资股市,但是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最理想的方法是委托专家代做投资选择,这种投资方式便是基金。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不确定的社会闲散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资产组合原则进行分散投资,取得收益后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与其它投资工具相比,投资基金的优势是专家管理、规模优

势、分散风险、收益可观。家庭购买投资基金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少时间和具有专业知识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4.债券投资。债券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较储蓄利息高,比股票风险小,对于有较多闲散资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较适合。债券具有期限固定、还本付息、可转让、收人稳定等特点,深受保守型投资者和老年人的欢迎。

5.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是指房产与地产,亦即房屋和土地这两种财产的统称。由于购置房地产是每个家庭十分重大的投资,所以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做好理财计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随时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以便价格大幅度看涨时,卖出套现获取价差。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房地产的好处是其能够保值,通货膨胀比较高的时候,也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期;并且,可以房地产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另外,投资房地产可以作为一份家业留给子女。

6.保险投资。所谓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采用契约形式,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保险不仅是一种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补救手段,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保人先期交纳的保险费就是这项投资的初始投入;投保人取得了索赔权利之后,一旦灾害事故发生或保障需要,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补偿,即“投资收益”;保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当灾害或事故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才能取得经济赔偿,若保险期内没有发生有关情况,则保险投资

全部损失。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扮资连结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要的。

7.期货投资。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交易所进行,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形式。期货交易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对期货交易的选择要谨慎行事。

8.艺术品投资。在海外,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艺术品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资风险小。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其市场波动幅度在短期内不很大,所以投资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安全性强。二是收益率高。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所以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但同时,艺术品投资缺陷也较突出:一是缺乏流动性,一旦购进艺术品,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手,其购人与售出之间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对于资金相对不太宽裕的一般家庭是不现实的。二是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鉴别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不具有鉴定能力的家庭和个人还是谨慎行事。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组合

不管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还是实业资产,都有一个合理组合的问题。从持有一种资产到投资于两种以上的资产,从只拥有非系统性的单一资产变成拥有系统性的组合资产,这是我国家庭投资理财行为成熟的重要标志,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家庭投资组合追求的不是单一资产效用的最大化,而是整体资产组合效用的最大化。因为资产间具有替代性与互补性,资产的替代性体现在各种资产间的需求的多少。

相对价格、大众投资偏好,甚至收益预期的变动均可能呈现出彼消此长的关系。资产的互补性表现为一种资产的需求变动会联动地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投资品的需求变动,如住宅和建材、装修业的联动关系等。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不难证明,过多地持有一种资产,将产生逆向效应,持有的效用会下降,成本上升,风险上升,最终导致收益的下降。这不利于家庭投资目标的实现,而实行资产组合,家庭所获得的资产效用的满足程度要比单一资产大得多,这经常可以从资产的持有成本,交易价格、预期收益、安全程度诸方面得到体现。比如,市场不景气时,一般投资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同时处于不景气状态,但房市、邮市、卡市、币市、股市、黄金首饰、古玩珍宝的市场疲弱程度并不相同,有的低于面值或成本价,有的维持较高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这时头脑清醒,有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会及时选择上述形式的资产中,哪些升值潜力大的品种进行组合投资,也会获得可观的效益。我国已有不少家庭不仅可以较自如地运用资产组合的一般投资技巧,在投资项目上注重资产澡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做到长短结合,品种互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机互为兼顾,并且在市场的进人与退出技巧上亦能自如运用。自有资金与他人资金互相配合,从而使家庭投资理财的效益大力提高。这是效益较佳的资产组合方式。

资产投资需要组合,才能既有效益又避开风险,许多家庭已懂得这一道理,并付诸于自己的投资活动中,但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有不少家庭,只是单纯地将增加几种投资品种,缺乏内在联系的“凑合”在了一起,并不考虑资产间如何组合才能做到有比例地相互联系和相互结合。其实资产组合是优化家庭财产结构和资产结构,变短期的低收益资产组合为长期的高收益资产组合的一系列活动。有一部分家庭,以中老年家庭为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的资产组合中,投资意识不强,保值的意愿使其资产过份向低风险低收益的品种集中,比如储蓄可能占银行与金融资产的85%以上,证券投资的比重过小,其家庭的实物资产多选择有较强消费性质的耐用消费品,是一种较典型的低效益资产组合方式;也有的家庭,以年轻夫妇为重要构成部分,其家庭投资又过份向高收益高风险的品种集中,带有明显的追求投机利润的家庭投资组合,如过份投向股票、期货、企业债券、外汇等形式,甚至为贪图高利参与各类社会集资,一旦失手,往往可能血本无归。这也是一种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还有的家庭虽然也认识到了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道理,并开始按多品种,多期限组合投资项目,但对投资与投机的双重功能,相互关系,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分割与转换认识不足,以及自有资产与他人资产的关系处理上容易失误,这也是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

三、家庭投资理财的调整

资产的组合要长期且经常处于效益最大化的状态,资产的组合就不能只是短期的静态剖面,而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是对各种市场因素进行合理预期后,不断修正完善已实施的资产组合方案的过程。所以资产组合实际是一系列变动因素组成的函数,不断进行合理地有效地调整的依据是决定这一函数的基本变量是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家庭在占有信息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组合,信息的无限性与信息占有的有限性间的矛盾始终存在,资本市场的不均衡是经常的,均衡是偶然的瞬间的,这里存在市场预期的困难,此外,政府的干预更具有不确定性,我国投资市场的政府干预力度较大,有时干预的依据不足,随意性的主观存在,使家庭关注客观经济运行走势的同时,经常要揣测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干预,以此来决定投资组合与调整,比如我国股市的大起大落和其基本运行趋势,经常与政策的干预有关。

资产调整基本反映出家庭对自身拥有资产的均衡预期的要求,家庭在投资调整过程中,决定各种资产相互依存关系并合理构筑自己的资产需求函数时,首先要考虑资产构成的均衡状态,是以市场上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资产偏好,收益支付能力为依据,从中发现最优的资产构成及实现方式,其次是对资产变动进行合理预期,使效益不仅在短期内符合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原则,而且在长期运行中,也要使资产的效率最大,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资产选择

与调整理论:资产的组合顺序是,先选择无风险资产,再选择风险和收益都一般的资产,最后追加风险和收益都较高的资产投人,这样的资产调整是按照风险收益的要求进行的,符合资产组合的层次性,系统性要求,这样的资产调整是高效合理的。

确认家庭是投资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的地位,认识其投资行为正不断趋于成熟,赋予他们更多的投资品种的选择,尤其是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不同方面拓展渠道和品种是政府从宏观角度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提供为例,在金融工具的提供上,在普通股之外,能否考虑增加优先股等种类,能否在现有国债的基础上增加品种,扩大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金融衍生工具,包括股票期货,指数期货,债券期货等也不应持拒绝排斥的态度,衍生工具有投机性强、风险大的一面,但管理得法,规范得当,还有降低风险的一面,发达国家对衍生工具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四、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

现在,不少家庭投资理财收效不理想,有的甚至因投资失误和理财不当而造成严重损失。那么,家庭投资理财,到底如何进行,才能取得预期收益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一)、制订投资理财计划坚持“三性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所谓安全性,将家庭储蓄投向不仅不蚀本、并且购买力不因通货膨胀而降低的途径,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首要原则。所谓收益哇,将家庭储蓄投资之后要有增值,当然盈利越多越好,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根本原则。所谓流动性,即变现性,家庭储蓄资金的运用要考虑其变成现金的能力,也就是说家里急需用这笔钱时能收回来,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条件,如黄金、热门股票、

某些债券、银行存单具有较高的变现性,而房地产、珠宝等不动产、保险金等变现性就较差。

(二)、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在进行家庭投资理财过程中,将涉及金融投资、房地产投资、保险计划等组合投资,因而,首先要了解投资工具的功能和特性,根据个人的投资偏好和家庭资产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大小不同的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等投资工具,制定有效的投资方案,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了解国家的时事动向,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家庭投资离不开国家经济背景,宏观经济导向直接制约投资工具性能的发挥和市场获利空间;同时,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得投资合法化,不参加非法融资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避税提高收益。

(三)、家庭投资理财要有理性,精心规划,时刻保持冷静头脑。

科学管理如何妥善累积人生各阶段的财富,并且将财富做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理财观。(1)建立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规模通常应该等于3个月或6个月的家庭收入,以防可能出现突发的、出乎预料的应急费用。流动资金的合理投资渠道应是银行的常规性储蓄存款、短期国债等可变现资产。(2)建立教育基金。当今高等教育的成本有着显著的上升趋势,如果现在预测的资金需求在十几年后可能会与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得进行长期的资产积累,并保证资产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目前很多理财专家都推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您可以选择一股只有增长潜力的股票或偏股票型基金,每月定期购买相同金额,通过时间分散风险。(3)建立退休基金。在开始为退休做准备的早期阶段,投资策略应该偏重于收益性,相对也要承担较高的风险;而越接近退休,退休基金的安全性就越发重要,保险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养老型险种投入。

(四)、计算“生活风险忍受度”,量力而投。所谓“生活风险忍受度”是指如果家庭主要收人者发生严重事故,家庭生活所能维持的时间长度。因而对家庭主要收人者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人身保险投保力度,尤其是家里有经济上不能自立的家庭成员,要为其做好一段时间的计划,以免在主要收人者发生意外时他们无法正常生活;此外,在正常生活过程中也要预留能维持3个月左右的生活开支,然后再选择投资,以备急需之用;同时,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而过度投资。

五、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

凡是投资都有风险,只是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己,家庭投资亦如此。家庭投资理财可能遇到的风险: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一旦不利的影响或不利的结果产生将会对投资者造成损失。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由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如国家政策的大调整、经济周期的变化等;非系统风险主要由企业或单个资产自身因素导致。家庭投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指因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出台实施或调整变化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指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进行金融投资而形成的风险。市场风险,指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风险。机构风险,指因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不善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诈骗风险,指家庭在投资过程中被人诈骗而形成的风险。操作风险,指家庭进行金融投资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形成的风险。

(一)建好金融档案。在家庭金融活动频繁的今天,众多的金融信息已经很难仅凭人的大脑就全部记忆清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有的银行存单和其它有价证券被盗或丢失后,却因提供不出有关资料,无法到有关金融机构去挂失;有些股民股票买进卖出都不记账,有关上市公司多次送股后,竟搞不清帐上究竟有多少股票,以至错失了高价位抛出并盈得更多利润的良机;有的将家庭财产或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凭据乱放,一旦真的出了事,却因找不到保险凭单而难以获得保险公司理赔,等等。

只要建立家庭金融挡案,这些问题就完全可以避免。建立家庭金融档案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入档内容。(1)各类银行存款和记账式有价证券存单姓名,账号、所存金额和存款日期及取款密码;(2)股票买卖情况记录;(3)各类保险凭据;(4)个人间相互借款凭据;(5)各种金融信息资料,如银行分档存款利率、国库券发行和兑付信息、股市行情信息等;(6)家庭投资理财方法和增值技艺的资料。其次,掌握入档方法。家庭投资额不多的,可专门用一个小本子记载即可;如投资较多,则应建立正规账册,区别类型,分别将家庭金融内容逐一记入,并将每次金融活动内容一笔笔记清;家庭有电脑的,则可发挥这一优势,将个人家庭金融档案存入电脑,以便随时检索。再次,把握重点问题:入档要及时,不能随便乱放导致金融资料散失;内容要全面,应入档的各种金融内容,都要完全齐备地进入档案;存档要保密,对存单(身份证、个人印章、取款密码等有关家庭金融安全的重要档案资料,要分别存档,电脑建档还应设置密码;资料要纳新,定期清理老资料,存入新资料,使档案任何时候都有投资参照价值;应用要经常,坚持常翻阅,常研究,籍以提高理财本领,提高投资效益,同时,防止存款到期忘记支取,避免家庭投资利益损失。

(二)、打造个人信用所谓个人信用,即个人向金融机构借贷投资或消费时,所具有的守信还贷纪录。它是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通行证”。目前,居民建立个人金融信用,可采取两种办法:其一,利用银行金融创新机遇证明个人信用。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信用卡、贷记卡,持卡者守信还贷,就能建立起个人信用。其二,借助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个人信用。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就为银行和个人提供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通过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咨询、评估及管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数据中心,为市民申办信用消费提供配套的个人信用报告。广大居民在进行冢庭借贷投资或消费时,应借助这样的中介服务,建立个人信用,取得向多家银行借贷的“通行证”。